鲍鱼吃多了的危害,鲍鱼吃多了有什么好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8 0
在鲍鱼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真菌属,如何正确认识其危害并有效预防

| 肖筱

编辑 |肖筱

?——【·引言·】——?

真菌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物之一,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鲍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其养殖对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鲍鱼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探究三种不同产毒真菌属在配方鲍鱼饲料中产生真菌毒素的情况,并研究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鲍鱼,饲料在水环境中溶出的程度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鲍鱼的饲养有很大的意义。

?——【·产毒真菌在鲍鱼饲料中的危害·】——?

霉毒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由某些丝状真菌的菌丝结构产生,在真菌生长过程中产生。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神经毒性、肾毒性或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慢性接触发生时。

人和动物最常见的暴露方式,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饲料或食品。被称为产生霉毒素的真菌组主要由三个属占据,分别是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其他包括交链菌、麦角菌和黑墨菌。

镰刀菌属是一些植物病原菌的代表,负责感染叶子、茎和果实,在收获前后造成破坏,而青霉属和曲霉属更常见于干燥和储存的商品和食品中。

曲霉属是产生黄曲霉素的真菌。黄曲霉毒素由多种有毒化合物组成,其中B1 (AFB1) 生产最为丰富。这些物种的更优生长速率和最适产霉温度几乎相同,分别为10-43°C和12-40°C。

与黄曲霉素污染的饲料相关的严重肝脏和脑损伤,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如皮肤病变、身体表面发黄和眼睛白内障

对黄曲霉素的易感性因物种而异,比如温水鱼如河鲶比较不易感染,而虹鳟则非常易感染 。

霉菌毒素由贮藏真菌,如某些青霉属和曲霉属产生,其中以黄曲霉毒素A (OTA) 最常见。

当生长在花生和大豆等油籽上时,黑曲霉菌更佳地产生OTA,而当生长在玉米、大麦和小麦等谷物上时,P. verrucosum更佳地产生OTA 。

呋喃香菌素在鱼类中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导致细胞失调、细胞死亡和体重增长减少。任何养殖动物体重增长降低都会对农场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呋喃香菌素具有水溶性,当水生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饲喂时,它们可能会摄入极少或不含呋喃香菌素的食物,尤其是当饲料未立即被消费,在水中存留时间较长后,才被动物食用或通过水系统排出时。关于菌毒素在鲍鱼中的风险尚不清楚。

在南非,鲍鱼行业使用商业生产的饲料,主要由蛋白质源和本地谷物制成。这是真菌生长的良好介质。这些养殖鲍鱼的饲喂比例为±1克饲料/952.38毫升。

饲料并不总是立即消耗完毕,可以在水中停留长达32小时,然后才会被动物消费或通过水系统冲洗掉。大多数养殖场每两个小时就更换一次水,这可能会潜在地清除系统中的污染物。

霉菌毒素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杀菌剂、肥料以及毒素真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菌株特异性、变异性和不稳定性也可能影响霉菌毒素的产生。实验的之一个目的,是确定之前分离和鉴定的毒素真菌物种,在储存条件下能否在鲍鱼饲料上产生霉菌毒素。

最终的目标是评估水环境对呋喃香菌素污染的饲料影响。这对于确定动物摄入时饲料中呋喃香菌素浓度至关重要。了解饲料暴露在水中时霉菌毒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未来风险评估,以确定适用于水生动物的化合物饲料中允许的限值。

?——【·实验中的不同产毒属·】——?

先前从鲍鱼饲料中分离出的21株镰刀菌、36株曲霉和36株青霉菌菌株,从保存在4℃下的15%甘油库存中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麦芽提取物琼脂和Czapek酵母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液在26±1°C下孵育10天。

加入黄曲霉MRC3951作为黄曲霉毒素的阳性对照物,和P. viridicatum MRC0356作为赭曲霉毒素的阳性对照菌株。设立不含真菌接种的无菌饲料,和水阴性对照组以及含有饲料但不含接种的自然对照组。

这些分离物是在以鲍鱼饲料为生长基质的系统上,产生的玉米赤霉烯毒素。所有分离物都保存在4℃下的15%甘油中。

将分离物首先接种到水琼脂上来确认其活性,并持续保持在水琼脂上。在接种前7天,将培养物转移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在26°C下培养。

?——【·接种和孵育条件·】——?

使用鲍鱼饲料和MilliQ水,按1 g:1.2 mL的比例制备三角瓶。将三角瓶用棉花和锡纸覆盖,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次日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过夜孵育的目的是让饲料吸收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先接种试验菌株的琼脂块(直径为2 mm)到三角瓶中。

控制组设立不含接种菌株的阴性对照组和自然对照组。自然对照组是指自然腐烂的饲料,产生的是真菌群落而不是纯培养物,所有三角瓶都在相应的时间和温度下孵育,随后进行霉菌毒素分析。

为了准备好水暴露前后的玉米赤霉毒素提取,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烧瓶,实验是三次重复进行的。孵育期结束后,烧瓶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三个烧瓶。其中一组标为“水暴露前”,第二组标为“水暴露后”。控制组也按照同样的方案进行。

?——【·水暴露实验·】——?

用4升高压消毒海水,5毫米厚的塑料管(用于通气)准备无菌塑料容器。将标为“水暴露前”的烧瓶设置为玉米赤霉毒素提取,标为“水暴露”的烧瓶中的内容直接从埃伦迈耶烧瓶中加入到海水中。

将饲料留在水中24小时。在添加喂料之前取出水样品(T0),之后在喂料添加到水中2小时(T1),8小时(T2)和24小时(T3)之后取出水样品。

用无菌注射器取样,并通过0.02微米(再生纤维素)RC注射器过滤器过滤,注入2毫升螺旋颈琥珀色玻璃瓶中,然后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再进行玉米赤霉毒素的浓度分析。

?——【·毒素分析·】——?

通过向烧瓶中添加70%的分析级甲醇提取缓冲液(4毫升:1克饲料)进行提取。

将饲料碾碎并用不锈钢铲子搅拌,然后在25°C下的180rpm的振动仪上孵育60分钟。孵育结束后,将15毫升混悬液通过单层干酪布过滤进入50毫升离心管中。

管子在4°C沉淀10分钟,500 rpm。然后,2毫升上清液通过0.02微米RC注射器,过滤到2毫升微量级旋转管中。

在4°C下过夜孵育后,样品在14000 rpm下离心10分钟。离心后,将1800μL的上清液,转移至2毫升螺旋颈琥珀色玻璃瓶中。

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进行玉米赤霉毒素(FB1、FB2和FB3),三唑烷酮类(DON、NIV、15ADON、Fx)、赤霉毒素(AFB1、AFG1、AFB2和AFG2)和OTA的浓度分析。

用于制备标准稀释系列的分析标准来自南非,并保证纯度>98%。

真菌毒素测量限制(mg/L)

无菌对照样品中检测到真菌毒素,这些真菌毒素在实验室条件下没有生产,在从供应商处收集的饲料存在。分析无菌对照样品的值,认为是不含任何真菌生长的饲料的真菌毒素浓度

这些值作为基线,并从接种样品中测得的真菌毒素值中扣除,以获得特定孤立体产生的真菌毒素浓度的真实值。

考虑到潜在的样品传递,对于读数大于0.5 mg/L的值,从中扣除0.05%。当前一个样品的液体由于样品,分析系统或两者的化学/物理特性而在随后的样品上析出时,就会发生样品传递。

特别是当单个样品中存在非常高浓度的测量物质,即真菌毒素时,该现象会发生。

随后的样品被污染,并不能反映特定样品的真实浓度。在水暴露24小时的样品在进行玉米赤霉毒素提取前,以800 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以去除多余的水。

?——【·统计分析·】——?

为了确定温度对10周内玉米赤霉毒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因子方差(ANOVA)分析。由于零值较多,测试相等差异方案失败。

对数据进行了对数(Ln)转换,使其更接近正态分布:Ln(x + 1),其中x是测量的玉米赤霉毒素浓度,显著性水平为p值<0.05。

?——【·曲霉属统计分析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接种到的青霉菌菌株中只检测到AFB1和AFB2,没有检测到AFG1和AFG2。一株米曲霉菌株产生了60 mg/L以上的AFB1和20 mg/L以上的AFB2,这是检测到的更高黄曲霉毒素水平。

曲霉菌MRC3951在饲料上同时产生AFB1和AFB2。本次研究中的9株黄曲霉菌中有7株产生黄曲霉毒素,AFB1的浓度范围从0.3到45.7 mg/L,AFB2的浓度范围从0.02到8.8 mg/L。

表3.接种在鲍鱼饲料上的青霉菌属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浓度

?——【·青霉属统计分析结果·】——?

接种到的青霉菌菌株未在任何饲料样品中检测到OTA。无论是无菌对照还是自然对照中都没有检测到OTA。

虽然绿霉菌MRC356在鲍鱼饲料上产生了高达536.4 mg/L的OTA,但这个值超过了更高可测浓度,因此可能被视为不准确的值,仍被视为阳性。

使用的菌株包括多种物种,即多边形青霉、青霉、波兰青霉、黑色孢子青霉、埃塞俄比亚青霉、硅藻土青霉、新西兰青霉和豆杆青霉。

与用作阳性对照的菌株相比,这些菌株在鲍鱼饲料中没有产生OTA

?——【·福斯菌属属统计分析结果·】——?

福斯垂体孢菌MRC826和其他15个菌株在鲍鱼饲料上,生长时会产生FB1、FB2和FB3,在任何菌株中都未检测到三唑烷酮类毒素(TCT)

实验中使用的饲料显示出低水平的天然附米糠酸污染,但没有TCT存在。所有福斯垂体孢菌株都产生了三类附米糠酸,其中MRL124株产量更高

. 接种在鲍鱼饲料上的福斯菌属产生的附米糠酸浓度(mg/L)

只有部分的窄基福斯菌株产生了少量的附米糠酸。单个的气生福斯菌和酸枝福斯菌菌株,分别产生了少量和无附米糠酸。

?——【·不同温度下的附米糠酸产生·】——?

在70天的孵育期内,无论是在哪种孵育温度下,接种了福斯垂体孢菌和自然对照的饲料样品中,都可以看到真菌生长,而无菌对照样品中则未发现真菌生长。

无菌对照中未检测到附米糠酸。尽管从第9天起,自然对照中就可以看到生长,但任何这些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附米糠酸。

在70天内,无菌对照和自然对照中的附米糠酸水平保持稳定。相比之下,可以在接种福斯垂体孢菌的样品中,从第9天开始测量附米糠酸产量

在第35天时,不论是在哪种孵育温度下,FB1、FB2和FB3的产量都显著增加。在16°C孵育49天后测量到了更高的附米糠酸总量,为11.7533 mg/L;在26°C孵育35天后测量到的更高水平为4.3225mg/L。

接种在鲍鱼饲料上的不同温度下福斯孢菌的附米糠酸浓度(mg/L)

16°C和26°C下10周以鲍鱼饲料为基质的福斯孢菌,产生附米糠酸B1(FB1)、附米糠酸B2(FB2)和附米糠酸B3(FB3)的柱状图。

可以看到,在两种温度下,从第9天开始,接种了福斯孢菌的样品中,均可以检测到附米糠酸的产量,其中16°C下的产量高于26°C。

在70天后,16°C下的附米糠酸总量更高,为11.7533 mg/L;而在26°C下的更高水平为4.3225mg/L。在16°C下产生的附米糠酸比在26°C下多。福斯孢菌分离物在两种温度下都以附米糠酸B1为主要产物。

将污染的饲料放入水中后,之一次测量时水中的总附米糠酸浓度显著增加,而经过24小时浸泡在海水中的饲料的附米糠酸浓度显著降低。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福斯菌属和曲霉属菌株是具有毒性的,在复合鲍鱼饲料下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强效的真菌毒素,而青霉属菌株则没有产生毒素。

当饲料保持新鲜并储存正确时,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风险。水对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鲍鱼饲料有溶出作用,玉米赤霉烯酮会从饲料中溶出到水中,在不到2小时内。

这增加了直接周围环境的潜在风险,从而可能对生态系统和野生鱼类造成威胁。同时,从自然对照样品中未检测到毒素的情况来看,这些样品没有接种纯培养物,而是自然发霉,以反映可能留在仓库中发霉的饲料。

建议不仅在鲍鱼养殖场,而且在任何使用复合饲料的动物养殖场,监测玉米赤霉烯酮和其他真菌毒素的存在,直到完全理解迁移玉米赤霉烯酮或任何真菌毒素,对环境和野生鱼类的影响被证明没有破坏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Li, Y., Wu, Q., Chen, W., Wen, C., & Wang, X. (2019). Mycotoxins in Commercial Abalone Feeds and Their Potential Risks to Abalone Health. Toxins, 11(5), 288. doi: 10.3390/toxins11050288
  2. Chen, J., Han, H., Li, J., Yang, H., & Cai, J. (2021). Influence of mycotoxin-producing fungi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response of juvenile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Aquaculture Reports, 19, 100614. doi: 10.1016/j.aqrep.2020.100614
  3. Kim, K., Kim, Y., Kim, J., Chae, S., Lee, S., & Moon, B. (2018).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ycotoxins in commercial abalone feed ingredients and final products. Food Chemistry, 259, 281-287. doi: 10.1016/j.foodchem.2018.03.082
  4. Liu, N., Sun, R., Guo, S., Wang, J., & Yuan, Y. (2019). Effects of mycotoxin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flavus on the growth and antioxidant system of juvenile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79, 190-197. doi: 10.1016/j.ecoenv.2019.04.064
  5. Tan, L., Shao, S., Zhang, W., & Yu, Y. (2017). The Effects of Feeding Diets Containing Different Levels of Aflatoxin B1 on Biological Responses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Toxins, 9(2), 64. doi: 10.3390/toxins9020064

“淡水鲍鱼”才5元1斤,钙是牛奶13倍,现在吃正当时,错过可惜了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经验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它是“淡水鲍鱼”,5元1斤,钙是牛奶13倍,现在吃正当时,别错过了!』

说到高钙食物,你会想到什么?牛奶、豆腐还是大虾?和田螺相比,它们都不值得一提。你根本想不到,100克田螺含有1357毫克的钙,是牛奶的13倍之多。

每年的夏季,是田螺上市的时候,夜市上更受欢迎的就是爆炒田螺了,香辣入味,轻轻一嗦,嫩滑的螺肉进入口中,太鲜美了,是非常好的下酒菜。

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生活在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等个地方,小时候非常多,在自家田里能捡一箩筐,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含量低,经常食用可以清热、明目,南方人更是把田螺视为难得的佳肴。

过去田螺大多数是野生的,生长环境比较脏,含有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吃了经常会肠胃不适。但现在田螺实现了人工养殖,水质比较干净,吃得比较放心。

市场上的田螺比较便宜,5块钱一斤,去壳的净螺肉要贵一点,也才8块钱。之所以被称为“淡水鲍鱼”,是因为它的营养、味道都和鲍鱼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了很多。

无论老人还是孩子,经常吃田螺能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可以增强免疫力,对身体非常好。田螺怎么吃呢?当然是爆炒了,口感滑嫩,味道香辣,一嗦就上瘾。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辣炒田螺】的做法,牢记几个技巧,螺肉嫩滑鲜美又入味,无菌无虫,吃得更健康。

准备田螺3斤、红辣椒4个、香葱4根、大蒜1头、生姜1块、干辣椒5个、蒜苗4根、紫苏叶1把、食盐、生抽、老抽、蚝油、鸡精、白糖、豆瓣酱适量、啤酒2瓶。

1、买一些田螺,不要直接炒,先放进清水里,加入一勺食盐,搅拌均匀后浸泡1天,一方面可以去除泥沙,另一方面可以杀菌杀虫,让田螺更加干净。

2、用工具弄掉田螺的螺尖,这样更好入味,这一步非常有必要,也能保证螺肉充分熟透。准备一锅清水,倒入田螺后大火煮开,再小火煮10分钟。炒田螺之前,一定要把田螺煮熟,可以彻底杀灭寄生虫和细菌,就不会闹肚子了。

也不要煮太长时间,10分钟既能灭菌灭虫,也能保持螺肉的鲜嫩。

3、切一些葱花、蒜末、姜末,再切一些葱段、姜片、干辣椒、红辣椒。田螺有一定的腥味,可以通过辣椒的辣味来压制,所以炒田螺必不可少的调料就是辣椒。

4、炒锅烧热,倒入多一点油,加入葱姜、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炒香,一块火锅底料、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倒入煮熟的田螺,继续大火翻炒,淋入适量料酒去腥。

5、香味浓郁后倒入2瓶啤酒,没过田螺即可,煮开后盖上盖子煮20分钟。啤酒快焖干了后,打开盖子,加入适量食盐、生抽调味,翻炒均匀。

6、下蒜苗、葱段、紫苏叶,倒入切好的蒜末,大火快速翻炒,根据个人口味尝尝咸淡,即可关火,又香又辣又入味的辣炒田螺就出锅了,感觉一个人能吃一大盘。

螺分为很多种类,市面上长得像的有田螺、福寿螺2种,不少人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其实区别很大,千万别搞错了。

【田螺和福寿螺的区别】

1、品种不同

田螺是田螺科圆田螺属软体动物,而福寿螺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动物。

2、外形不同

从体型上来看,福寿螺比田螺要大得多。从颜色上看,福寿螺是黄褐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近似圆盘形;而田螺壳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有差异,呈长圆锥形。

3、螺层不同

虽然都是螺旋状的,但福寿螺的螺层只有5~6个,体螺层约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而田螺额螺层有6~7个,体螺层约占壳高的68%,螺旋部较大。

相比起来,福寿螺是非常脏的,含有很多的细菌、寄生虫,如果食用了未彻底煮熟的福寿螺,很可能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所以要分清楚这2种螺的区别。

不管什么螺,都是水生动物,多多少少都含有一定的细菌、寄生虫,食用时一定要彻底煮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华人注意!捡鲍鱼、钓龙虾等需守法 否则小心被罚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侨网1月13日电 题:华侨华人注意!捡鲍鱼、钓龙虾、吃蟹肉……小心被罚到怀疑人生

脆爽的鲍片、软嫩的鲍柱、浓郁的鲍鱼肝……鲍鱼藏不住的鲜甜不断开拓着味道的边界,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不过,您可能不知道,在国外,捕捞、食用鲍鱼、龙虾、螃蟹等海鲜均有相关规定,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轻则罚款,重则遭到起诉,后果不堪设想!

图为福建连江本地产出的鲍鱼。李南轩 摄

南非鲍鱼因个头大、品质高而享誉国际,但因大量盗采、走私活动导致数量锐减,濒临灭绝而进入了南非的“禁捕令”名单。基于南非 *** 的相关规定:只有持有南非农林渔业部签发的鲍鱼捕捞许可证的人士,才能对鲍鱼进行合法捕捞。任何非法捕捞、运输、加工、持有鲍鱼的人都将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据中国驻南非开普敦总领馆网站消息,近年来已有多名从事鲍鱼等非法交易的中国公民被捕入狱。同时,有明确证据显示,这类公民已成为当地绑架团伙的主要目标,面临极高安全风险,一旦不幸被绑架将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有媒体报道称,在南非的鲍鱼“禁捕令”之前,有许多赴南非开普敦的中国旅行团,行程中总会有一项“活捉鲍鱼”活动。这类“赶海”行为一般是导游带着团员去海边捉鲍鱼,捉到后带回酒店用白水煮着吃。但在“禁捕令“之后,按照规定,再在海边捉到鲍鱼必须放生,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在新西兰,无论是非法捕捞海鲜、非法售卖海鲜,还是通过黑市购买海鲜,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非法捕捞和贩卖鲍鱼者,会面临更高5年监禁和不超过25万元(新西兰元,下同)的罚款。

一位华人曾因过度捕捞48只鲍鱼,被判处了2000元的罚金和390元的诉讼费。根据新西兰现行法律规定,每人每天只能捕捞10只鲍鱼,且每个鲍鱼必须在水中用量尺测量,不可直接用肉眼估算,捕捉到的鲍鱼尺寸不能小于12.5cm,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且不同地区对捕捞工具、捕捞关闭区和限制区域都有明确要求。

图为厨师分享独家鲍鱼食谱。 李南轩 摄

除了鲍鱼,在新西兰捕捞岩龙虾也有规定。休闲娱乐性质的龙虾捕捞是合法的,每人每天限6只,大小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太小的不能抓,带卵的雌龙虾必须要放归大海,且任何捕捞笼子不能在水域当中放置超过24小时。针对商业捕捞,新西兰 *** 采取用配额制度来管理,每年的配额都要根据对龙虾种群数量监测的结果进行核定。

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同,中国吃货切记不要“踩雷”!

例如,在中国,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成为秋季餐桌的“主角”。苏州人为了吃蟹在明代就制造出了独有的吃蟹工具“蟹八件”,从蟹黄、蟹膏、蟹肉再到蟹脚,慢慢享受蟹带来的舌尖享受。

图为村民举起了打捞的小龙虾。杨华峰 摄

然而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一种螃蟹比较独特,只能食用蟹钳,如果有人将一整只都吃掉的话,便会引来牢狱之灾。

这就是佛罗里达石蟹。该蟹蟹身很小,基本没什么肉,又鉴于其巨大的蟹钳可以再生,为了可持续地捕捞,美国 *** 规定禁止捕捞整只蟹!必须用陷阱式笼子捕捞,只能渔获成年男蟹的蟹钳,蟹钳必须要长达7厘米(2.75英寸)才能掰下来作为渔获物,然后将蟹放生。

小侨提醒广大华人,一定要熟悉相关规定,切勿心存侥幸,为满足口腹之欲触碰法律红线,以免追悔莫及!想要合法捕捞海鲜,以下要点请牢记:

了解当地法律是否需要有效的许可证(执照)才能合法捕捞海鲜,及时办理证件。

上网查询当地 *** 对捕捞时间、种类的限制。出海时更好携带称重和测量工具,以保证捕捉的海鲜数量和大小不超过法律限制。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资料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环球网、中新网等;作者:金旭)

日本核污水来袭,专家提醒:6种海鲜敞开吃,减轻危害,无需慌张

日本核污水来袭,专家提醒:6种海鲜敞开吃,减轻危害,无需慌张。大家好,尽管遭受各方强烈 *** ,日本还是将7800吨核污水排入海中,并将在9月下旬开始第二次排海,可以说完全不顾他人死活。日本的如此操作也让人非常不理解,他们不顾全世界的反对,甚至连本国内的民众 *** 也置之不理,完全是我行我素,实在让人愤怒。

核污水里面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排海后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里面的海洋生物体内也会不断积累这些有害物质,大家日常食用的海产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将进一步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系统,人们患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日本核污水排海才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我国日前已经出台日本水产禁令,但是根据预测,核污水需要200多天就会到达我国沿海,到时海鲜供应和安全问题还是让人很担忧。因此,喜欢吃海鲜的朋友们趁现在吃着安心可以储备一些海味干货,核污水排海后也确实很多人都来买海鲜干货,如果觉得市场上卖的不放心,也可以买新鲜的自己晒干,现在的海鲜还是可以放心吃的,不方便晾晒的推荐囤以下6种。

1、虾干

虾干不管是对于内陆还是海边的朋友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以新鲜的大虾作为原料,晾晒或者烘干而成的干制品。虾干跟鲜虾都含有丰富的营养,不同的是,因为失去较多水分,虾干口感赶不上鲜虾鲜嫩,吃起来更有嚼劲,同时晒干后营养成分也会有所改变。优点则是储存时间长,而且其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更高。虾干食用前要用温水浸泡一下,泡软后,可以用来煲汤、煮粥、炒菜等,当然如果直接当零食吃也可以,越嚼越香。

2、海兔干

我是在内陆长大的,之一次见海兔干还是到沿海城市上学的时候,那时在超市看到后感觉很新奇,特意买了些回家给老爸老妈尝尝,只是简简单单做汤喝,就特别鲜。后来认识老公后,才知道海兔干还可以炒着吃、凉拌、干煸等等,做法简单又美味。海兔干洗净后要用温水浸泡一个小时泡发开,然后炒韭菜也好,炒辣椒也好,肉质鲜嫩,香味十足,特别下饭。

3、鱼干

各种海鱼的鱼干在海味干货店也很常见,像是鲅鱼干、鲳鱼干、海鳗鱼干等等,这些作为食材需要回家做成小菜,蒸、焖、炸、炒都可以,吃起来鲜香美味,下酒又下饭。还有一种即食鱼干,像烤鱼片,鱿鱼丝之类的,那可就是我的更爱了,这种一般就是微辣微甜口的,当做零食来吃,营养又健康,家里有孩子的和爱吃零食的可以多囤些。

4、海带干

海带营养价值很高,有长寿菜的美称,更是众所周知的含碘冠军,另外海带还有减肥排毒、促进钙吸收的功效。家中有生长发育期孩子的,海带无疑是家中必备,不管是炖个汤还是炝拌个海带丝,都能补充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5、各种海菜干

除了海带,另外像是紫菜、裙带菜、羊栖菜之类的海菜干也可以适当囤一些,它们各有各的口感,而且海中的植物大都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特别是老年人食用后对身体很有益。在沿海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海菜包子,就是海藻类做馅包出来的,绝对是令人难忘的鲜。

6、不差钱的海参、鲍鱼囤些

海参、鲍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一向是滋补佳品,家里有老人或者身体虚弱的家人,可以长期食用,每天吃,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因此,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多囤些,以备不时之需。

核污水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已成事实,为了应对未来海鲜供应的不确定性,适当囤积一些海鲜干货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大家觉得呢?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日本核污染水强排入海 专家:危害是多方面、全球性、长久的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马帅莎)日本 *** 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8月24日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魏方欣24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旦日本向海洋排放超标核污染水,其危害将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它将长期存在,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覆水难收,遗祸无穷。

无论日本国内还是周边邻国、太平洋岛国,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声音持续高涨。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纳此前发表声明称,核污染水排海不仅是核安全问题,更事关海洋环境、渔业、民众健康以及子孙后代利益,具有明显跨国界、跨代际影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8月24日指出,12年前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已经造成严重灾难,向海洋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日方不应出于一己之私利,给当地民众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二次伤害。

从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到经济发展,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将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魏方欣表示,核污染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扩散,可能造成局部环境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及依靠海水生存的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某些生物物种对放射性物质非常敏感,特别是生命早期阶段,更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影响。

同时,核污染水排放也将影响附近海域的水质,破坏渔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尤其是对严重依赖海洋生态系统的太平洋岛国来说,海洋意味着生命,是民众赖以生存的资源。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就曾表示,作为太平洋中的小国,他们需要依赖海洋和金枪鱼资源,全球50%至60%的金枪鱼来自太平洋,尤其是太平洋北部。

“随着放射性核素在海洋中扩散,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太平洋广泛区域和周边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菲律宾,以及美国、加拿大等。”魏方欣说。

然而,个别大国自认为距离遥远,抱着侥幸心理作壁上观,认可日本这一损害全人类利益的行为。魏方欣表示,由于部分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极长,达千年甚至万年以上,其毒性将长期存在。随着放射性物质在海洋环境中的不断迁移,其影响范围将远超附近海域。

他指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国际监测监督体系,充分响应利益攸关国家和民众的关切,敦促日本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确保相关活动满足安全标准。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言,海洋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不容日方随意倾倒核污染水。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无疑是在拿全球海洋环境和全人类健康当赌注。

外界认为,日本这种对国际社会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有损自身国际信誉,还将带来社会和经济后果,完全是损人不利己。比如,渔业等相关行业收入和出口的下降、各国加强监管和限制进口等,都将给日本渔民带来重创。

事实上,日本渔业已经尝到“苦果”。据日本当地渔业从业者反映,目前鲍鱼、扇贝等海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落,已经出现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带来的实际损害。还有渔业从业者直言,十多年前已经遭受了地震海啸和核电站核泄漏的沉重打击,实在无法再承受核污染水排海带来的二次打击。

魏方欣表示,由于日本在未充分全面证明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的情况下,单方面强推排海,造成其失去公信力,多国民众对其产品 *** 实属正常。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国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中国海关总署决定自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有专家指出,中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水产品就能获得安全保障,不必过度担忧。

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可以逃避其作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的责任。魏方欣强调,日本核污染水一旦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目前尚无有效 *** 补救。日本应立即停止排海活动,强行“一排了之”的做法必将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完)

官方提醒:近期别吃“高危海鲜”

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日前发布预警通告称,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海虹(又称青口贝)体内所含毒素超标。福建省泉州市海洋和渔业局也于近日发布提醒称,时下是织纹螺(俗称麦螺)毒性最强的时候。海鲜还能吃吗?食用海鲜需注意哪些问题?

为何它们会突然变成“毒物”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虹和织纹螺为什么突然变成了“毒物”?相关部门的通告中提到,海虹的主要食物是藻类,如果藻类由于赤潮等原因产生了毒素,海虹等贝类就可能通过滤食过程将毒素摄入体内。不同藻类产生的贝类毒素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中毒之后,轻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介绍,根据近几年的监测,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体内的毒素含量才会降到 *** 值以下。

原因类似,每年4月到9月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公开报道显示,部分织纹螺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中老年人少吃生猛海鲜

除了上述两种“高危海鲜”,平时中老年人还应少吃生猛海鲜。

首先,海鲜尽量不要生吃。海鲜中可能携带致病菌、寄生虫。以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为例,它耐热性较强,生吃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平时更好别吃醉虾、醉蟹等。

其次,老人一周吃一次深海鱼是有好处的,但应首选食草的海鱼。常见的黄花鱼、秋刀鱼、带鱼、鲅鱼、鲷鱼等都是食草海鱼。此外,建议中老年人少吃帝王蟹等大型食肉性海鲜,且尽量不要吃鱼头、虾头等。

根据季节吃对海鲜

时下不能吃海虹、织纹螺等海鲜,那适合吃什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说,根据季节吃海鲜是比较聪明和稳妥的做法。

一般而言,春夏之交是吃鲳鱼的更佳时候。用鲳鱼做粥可益胃健脾。具体做法:把鲳鱼放入砂锅煮熟,捞出后去骨切碎,再与粳米、葱、盐等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每年七八月份,鲍鱼肉足肥美。将鲍鱼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鸡汤和清水煮沸,再放入葱、姜、料酒、笋片,文火炖至烂熟,最后加一点盐食用,可健脾养胃。

每年九十月份,对虾的口感更好。白灼对虾最为简单:先把虾洗净,锅中水开后将虾倒入,加点料酒煮一会儿即可。

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吃牡蛎的更好时节。将牡蛎煮成泡饭食用,能缓解体虚不适。具体做法:将麦冬20克、海带半条,水煎后取汤汁。加入牡蛎肉200克煮沸后,放入适量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香油、食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可滋补身体。

食用海鲜有套安全指南

现在生活好了,海鲜早已走入寻常人家。但是,不管是贝类还是其他海鲜,从加工到烹调,做好以下几件事才能安全放心地食用。

处理时戴上手套。处理海鲜食品时,尽量戴上手套,避免感染。

彻底熟透后再吃。蒸虾、蟹、贝类时需加热至100℃,持续30分钟。

内脏部分不要吃。海鲜中的毒素大部分聚集在内脏部位,更好不要食用。

食用海鲜要 *** 。海鲜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不宜大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吃鱼、虾类食物50—100克(不超过2两)即可。

不宜与水果、茶同食。海鲜中的高蛋白会与水果、茶中的鞣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建议更好在吃完海鲜1小时后,再吃水果或喝茶。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海底蝗灾”入侵青岛,狂吃鲍鱼和生蚝,再次给人类敲起警钟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3月发生的那次重大蝗灾,它们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等国出发,转而入侵我国 *** ,云南,新疆等地区。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蝗灾,我们曾派出了10万“鸭子军队”出征灭蝗,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才消灭了蝗虫。

据媒体报道,最近我国青岛胶州湾又爆发了一起大规模的 “海底蝗灾”,它们狂吃鲍鱼,生蚝和蛤蜊,给当地的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这次的海底蝗灾不是蝗虫,而是海星。海星跟海参、海胆一样都是属于棘皮类动物,喜欢吃肉食类的海底贝类动物,如螃蟹,鲍鱼,生蚝,蛤蜊等。

贝类生物有坚硬的外壳,海星是如何吃掉它们?

想不到动画片中可爱的派大星,在现实的海洋世界中竟然是个狠角色。海星的主要的猎物是贝类,那么问题来了,它是如何撬开贝类的外壳进食呢?

海星的掠食方式很特别,它不靠眼睛,而是靠感觉去寻找猎物。在海星的皮肤下隐藏着大量的神经“感觉器”。这些神器对贝类体内分泌出的物质很敏感,通过这点,海星便可以很快地找到猎物的所在位置。然后再快速地靠近它的猎物。

海星就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一样,有5个角也就是它的5条腕。这些腕可不是用来装饰用的哦,它们既是手也在脚,在这些腕下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足。这也让它没有脚也能成为了快速爬行和捕食猎物的高手。

海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敲碎贝类动物的外壳,从我知道里面的肉。但它可以利用它强有力的手(5个腕)去掰开贝类的外壳。但贝类的外壳也不是盖的,说掰就掰。在彼此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海星和贝类比的就是耐力了。所以很多时候海星,为了吃上它的猎物,不得不把猎物团体的包围着,让猎物缺氧,然后再释放出毒素让猎物松开外壳。即使这样,它还是需要与猎物坚持“战斗”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可以吃上它的美食。

?为何海星会泛滥成灾,而且频发青岛?

其实由于海星大规模增长所带来的灾害并不是只有这一次。从2006年开始,海星就曾给青岛养殖业带来多次的灾害,而这次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最为严重!据相关统计,此次的海星再次入侵青海所带的经济损失至少达上亿元,受灾面积更是达到了10万亩.

为何我国的临海城市这么多,海星却“偏爱“青岛呢?首先海星泛滥成灾跟它的食量有关。由于海星体内空间很少,再加上身体扁平的原因肠子都被压短了,所以它的消化功能极差:吃下去的食物只能消化6%而已。

为了生存,海星只能大量进食,变成了一个让所有养殖户谈“星”色变得“大胃王“。而海星之所以频发于青岛,主要原因跟青岛的气候有关。海星本身就是一种流动性小的生物,再加上青岛的海洋环境和气候偏偏就很适合海星的生长。这些条件,让懒惰的海星一族选择了就在”扎根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使海星泛滥成灾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活动。近些年来,山东沿海地区的贝类养殖业迅速发展。而海星又偏爱这些食物,充足的食物使海星种族发展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了大规模的爆发。

数十年来,因为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排放,空气污染,过度地捕获海洋生物等因素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失衡和破坏。海星的天敌因此骤减,但生命力强的海星却能迅速地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人类因为发展养殖业为它提供了大量的“美食“,这也使得海星成为了”海底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治理海星泛滥成灾?

这么多海星,吃货们会是它的天敌吗?不会。因为海星的肉很少,而且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人们很少把它做成餐桌上的菜。因此吃货们也是爱莫能助了。

要治理海星看来还是要靠它的天敌:法螺。专家表示加大对法螺的保护,也是抵御海星大规模发展的 *** 。但这种 *** 比较缓慢,总不能任由海星白白地吃掉养殖户的鲍鱼生蚝等海产呀。于是有人想出了利用铵盐来驱赶海星。这种 *** 就是在养殖区围起两层网,一层是保护海产品,同时用铵盐赶走海星,另一层则是诱捕海星。

?但这些也只是“临时抱佛脚“的 *** ,更好的 *** 还是要从预防开始。专家建议在海星的繁殖季节,如10月份~ 1月之间,捕捞海星从而控制它的繁殖和数量。另外,还是要从爱护海洋环境开始,污水和垃圾的排放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原因,人类应该重视!而这次的海星的出现,也为人类敲起了警钟!




?



“谈海鲜色变”的阳林 竟然吃上了鲍鱼?!

不得了了!

一向对海鲜敬而远之的阳林

今天竟然吃上了“鲍鱼”!

难道是克服海鲜过敏症了?

感觉都不是...究竟是什么原因,

会让阳林做出如此举动呢?

给大家卖个关子,

我们先来聊聊鲍鱼!

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其肉质细嫩、鲜味浓郁,位列八大“海珍”之一,素称“海味之冠”,是极为珍贵的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历来享有盛名。这种“身份”就导致了鲍鱼在市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吃鲍鱼还是一件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即使现在鲍鱼已经比古代更常见、更便宜,但还是很难端上家庭的餐桌。

不过,抛开价格不说,最近鲍鱼可是传出了不好的新闻

有人竟然在吃完鲍鱼后,出现了中毒现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之所以会出现中毒事件,是因为鲍鱼中存在一种光敏性毒素。鲍鱼的内脏器官含有光致敏毒素,是海藻叶绿素衍生物的分解产物。

这种毒素一般在聚集在鲍鱼的肝脏中,具有光化活性,如果有人吃了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鲍鱼,然后又暴露于阳光中的话,会引起皮肤的炎症和毒性反应。所以如果误食了内脏没有处理干净的鲍鱼,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所以,在这里也是提醒一些比较节俭的中老年人,虽然鲍鱼比较珍贵,但也不要因为不想浪费而食用鲍鱼的内脏,一定要处理干净再吃。

除了有中毒的风险,尿酸偏高和通风患者也是不宜吃鲍鱼,因为鲍鱼含有的嘌呤会使人体尿酸浓度增高!

看来这名贵的好食材,

也不是随便就能吃的啊......

那我既想品尝鲍鱼的鲜美,

又想规避它的风险,

还想吃的更营养

咳咳,

这个要求是不是有些“贪得无厌”?

其实这些要求并不过分!

有一种神秘食材就能一次性满足!

我们先来看看,

琳琳带来的它和鲍鱼的对比!

哇塞,各项指标完胜啊,

世上真的有如此完美的食材?!

那就一起来揭晓吧!


鲍鱼吃多了的危害,鲍鱼吃多了有什么好处-第1张图片-


当当当当当!

它就是——香菇!

原来竟然是如此家常的香菇,它真的有琳琳说的那么优秀吗?还能比肩鲍鱼?

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琳琳刚刚说的优势,香菇中还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中,香菇就含有7种,因此香菇又成为纠正人体酶缺乏症和补充氨基酸的首选食物。

现代研究证明

香菇多糖可调节人体免疫力,降低肿瘤风险。并且,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 *** 用。总的来说香菇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菌类食物。

这样看来,香菇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赛鲍鱼”呢!

看到这儿,您该明白阳林吃的“鲍鱼”的真身究竟是什么了吧?

没错,就是用香菇制成的一道“赛鲍鱼”!

当然这道菜的 *** *** 非常关键,掌握正确的烹调 *** ,香菇才能吃出鲍鱼味!

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大厨,给我们演绎一道美味的“赛鲍鱼”!

赛鲍鱼

简单几步,一道美味营养的“赛鲍鱼”就做好了!怎么样,是不是很心动呢?那就快点行动起来,自己在家试试看!

端午吃粽子,但医生提醒:这5类人要慎食,贪吃伤身体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习俗,之所以在端午节吃粽子,是有一定的由来的。相传公元前340年,屈原不忍面临亡国之痛投河自尽,当地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粽子便由此改进而来并慢慢成为端午美食,除此之外,还有划龙舟、游汨罗等传统习俗都会在端午节进行,以此纪念屈原。

其中,粽子主要由糯米 *** 而成,再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加入其他的配料,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粽子,部分人群吃粽子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哪些人吃粽子有风险?

1、痛风的患者

根据不同地方、不同习俗,粽子当中会夹着香菇、鲍鱼、干贝、鱿鱼等食材,这时,患有痛风病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避免食用,以免加大痛风病发的几率。

2、肠道疾病患者

肠胃不好的人群以及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更好不要吃粽子,因为粽子在煮熟这个过程当中会释放一种胶性物质,食用过后回增加患者体内消化酶的负荷,加重肠胃的负担,且糯米等食材,本就不易于消化吸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就会 *** 胃酸的分泌,加大食管炎、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反复发作几率。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主要就是尿液当中糖分过高而引发的一类疾病,一般来说,像红豆粽、红枣粽等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像粽子这种糯米制的食物本身糖分就很高,如果因为贪嘴而不加以克制,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血糖浓度以及尿糖浓度极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端午节期间,一定要减少对粽子的食用,以免导致疾病的恶化。

4、冠心病患者

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也不能够过多的食用粽子,否则会加大血液的粘稠浓度,严重的话影响自身血液正常的循环,且糯米粽子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食物,过多食用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导致体内缺血,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5、老年人和儿童

相对正常的成年人来说,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以及消化能力都非常的弱,如果过量的食用像粽子这类糯米成分的食物,会导致胃部的胃酸增多,增加胃部的不适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但是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粽子,只有健康饮食,才能避免消化不良、便秘等多种不好的现象,除此之外,在睡觉之前更好不要吃粽子,因为糯米的成分很难别消化,停留一夜,第二天会加大出现肚子疼痛的几率。

端午节吃粽子是习俗,但这5种人要少吃,别吃坏身体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习俗,之所以在端午节吃粽子,是有一定的由来的。相传公元前340年,屈原不忍面临亡国之痛投河自尽,当地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粽子便由此改进而来并慢慢成为端午美食,除此之外,还有划龙舟、游汨罗等传统习俗都会在端午节进行,以此纪念屈原。

其中,粽子主要由糯米 *** 而成,再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加入其他的配料,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粽子,部分人群吃粽子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哪些人吃粽子有风险?

1、痛风的患者

根据不同地方、不同习俗,粽子当中会夹着香菇、鲍鱼、干贝、鱿鱼等食材,这时,患有痛风病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避免食用,以免加大痛风病发的几率。

2、肠道疾病患者

肠胃不好的人群以及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更好不要吃粽子,因为粽子在煮熟这个过程当中会释放一种胶性物质,食用过后回增加患者体内消化酶的负荷,加重肠胃的负担,且糯米等食材,本就不易于消化吸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就会 *** 胃酸的分泌,加大食管炎、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反复发作几率。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主要就是尿液当中糖分过高而引发的一类疾病,一般来说,像红豆粽、红枣粽等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像粽子这种糯米制的食物本身糖分就很高,如果因为贪嘴而不加以克制,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血糖浓度以及尿糖浓度极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端午节期间,一定要减少对粽子的食用,以免导致疾病的恶化。

4、冠心病患者

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也不能够过多的食用粽子,否则会加大血液的粘稠浓度,严重的话影响自身血液正常的循环,且糯米粽子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食物,过多食用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导致体内缺血,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5、老年人和儿童

相对正常的成年人来说,老年人和儿童的抵抗力以及消化能力都非常的弱,如果过量的食用像粽子这类糯米成分的食物,会导致胃部的胃酸增多,增加胃部的不适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但是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看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吃粽子,只有健康饮食,才能避免消化不良、便秘等多种不好的现象,除此之外,在睡觉之前更好不要吃粽子,因为糯米的成分很难别消化,停留一夜,第二天会加大出现肚子疼痛的几率。

标签: 鲍鱼 危害 好处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