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巧克力过期了还能吃吗,黑巧克力过期了还能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0 0
这7种食材没有保质期,可以无限期储存?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流传,说豆子、干菌类、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蜂蜜等7种食物没有“保质期”,即使存放时间长了也可食用,甚至放得越久越好。

食物真的可以无限期储存吗?还会越放越好?今天聊聊食物的保存。

只有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

“保质期”这个词常见于食品包装标识上,通常是指在保质期限定时间段内,食品的品质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我国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的定义,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这个标准中也对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定是企业必须达到的更低要求,通过改进工艺和包装,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标注保质期可以高于国家规定。食品保质期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形式和贮存条件等,根据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进行确定的。

也就是说,保质期是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的,非包装食品是没有的。之所以包装食品有保质期,是为了对这些加工的包装食品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

而文中列举的几种食物,豆子、干木耳、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等,都是散装食品的配图,本身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当然可以没有保质期。

国标里是有一些豁免保质期的食品,包括五大类: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味精。但是并不包括蜂蜜,所以包装销售的蜂蜜是要标保质期的。

别忽略了保存期的作用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就可以随便放、无限期放,更不可能是放得越久越好。实际上,所有的食品都有自己的“保存期”。

“保存期”,即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也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可能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必须做丢弃处理。

换句话说,保质期保证的是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更佳的,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其实依然是可以食用的。但超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质量会发生变化,不能再食用。

而且,文中提的几种食物,多数情况是敞开散装的,这样其实非常容易坏,根本不能长期保存。比如文中提到的豆子、干木耳、香菇、大米面粉、陈皮,是干燥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限期放下去,如果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开封受潮,那么同样会发霉生虫……

而黑巧克力、香草精,虽然放个两三年问题不大,但开封后受潮口感肯定不好,尤其是如果接触了氧气,脂肪发生氧化,甚至会产生哈喇味等异味。

至于蜂蜜,因为糖分高,渗透压高,微生物难以生长,所以通常可以放较长时间。但是,蜂蜜打开后,受储存环境的影响,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里面也有一些耐渗透压的酵母生长活动,蜂蜜也会逐渐变质。

所以,说这些食物“放得越久越好”肯定是不对的。

以下家中常备食物可以这样保存

不同食物储存时,要做到采用不同的 *** ,尤其是家中常备的以下这些食物。

蔬菜

蔬菜放久了容易损失维生素等营养、产生亚硝酸盐、腐烂变质,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特别不耐放,即使放低温冷藏通常保存期在3-5天内。买回家更好及时放冰箱冷藏。

水果

水果一般需要低温保存,保存期通常是3-5天,长一点的有7-10天(比如苹果、梨等)。平时购买和储存水果时,尽量挑选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苹果、柑橘等,可以用保鲜袋分别装好后冷藏保存,更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水产、肉类

水产肉类容易被细菌侵袭,低温冷藏保存通常不超过3天。存放时,更好提前切好,然后用保鲜袋、保鲜盒等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一定要冷冻。

米面等主食

米、面粉、豆类等生的主食都比较好储存,它们比较怕的是受潮和虫子。在存放时尽量用密封性比较好的保鲜袋、保鲜盒装好,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开封后就要尽快吃完。

牛奶

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可以直接放在室温保存,一般放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鲜牛奶(巴氏奶)或者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短,通常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饮料

未开封的包装饮料、果汁和啤酒,一般放室外保存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但一旦开封就必须冷藏并尽快喝完。

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是怕氧化,在存放时尽量防止日晒高温,储存时注意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开封了,也要尽快吃完。

遵循这5点,食物放心存

(1)临期食品可以吃

超市里的临期食品是可以购买的。临期食品还在保质期内,口味、营养及安全指标也都是合格的,并不会有安全问题,可以正常食用。如果购买回家,尽快吃完。

(2)自己家的食品放过期了不一定扔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但是自己买回家的食品放忘了,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丢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也是可以吃的。

(3)要注意按照要求储存食物

食物能保存多久,跟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的食物,它能保存的时间越短。比如说,零下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室温25℃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要求密封保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开放着肯定不能放那么长时间。所以,平时在储存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将食物放在合适的条件下。

(4)储存食物不能无限期

日常购买和储存食物时,不要储存太多太久,尽快吃完。

(5)如有异样,尽快丢弃

日常购买食物时,经常会买到没有标明保质期的散装食品,考虑到大家一般对食物保存期很难准确判定,建议若发现食物有明显的霉变、异味、生虫等变化,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盒马鲜生身陷“浪费门”,临期过期食品真的不能吃吗?

近日,盒马鲜生扔掉大量临期商品被批浪费。但也有人质疑,临期过期食品有人敢购买吗?过期的食品能吃吗?来看专家怎么说。

文/记者 刘汝佳 图文编辑/孙燕燕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解读专家>>

徐维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


近日,一条有关盒马鲜生九点半之后扔掉大量海鲜、饭菜等临期商品的微博引发热议。很多网友指责,这种行为未免太浪费。

▲将盒马鲜生推上舆论热搜的微博

这位网友称,自己和妈妈夜晚来到某家盒马门店吃饭,正好看到了“大规模丢弃食物”的场面。

对此,网友意见不一。有网友说,食物大规模被丢弃是浪费资源。但也有人质疑,临期食品有人敢购买吗?过期的食品能吃吗?

实际上,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过期一两天的食品不一定不能吃,购买临期食品也有诀窍。

临期不敢买,过期绝不吃?

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随机采访了一些国内的路人,路人甲:“每次在超市都仔细挑日期最新鲜的食品,快过期的从来都不买。”路人乙也表示:“保质期说今天过期,就不会留到明天,过期食品肯定扔了,因为吃了也不健康。”只有极少数人认为过期食品可以勉强食用,但对于临期食品的购买持有保留意见。

确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买临期食品,甚至很多人认为超市即使低价贩卖临期食品也是很“缺德”的行为,是引导消费者非健康的饮食,大多数人表示“不差钱”。

确认食品保质期通过严格计算

实际上,这样对临、过期食品“一竿子打死”略显任性了。

那么,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是如何“诞生”的?我们凭什么信任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告诉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记者,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相同化学变化的相关产品,借鉴其保质期数据;以在短时间加速破坏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来外推估计可能的保质时间。在产品上市后,再继续通过实际货架条件下随机抽取样品的方式来验证保质期,另外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质量投诉来了解保质期状况。其中实验室研究人员应用最多、系统性最强的是加速破坏试验。

此外,国内企业也会根据业内的“共识”,并参考国外类似食品的保质期制定出一些规定供食品企业参照。徐维盛告诉记者,国家对一些预包装食品,也就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 *** 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均做出了保质期的规定。如:

酒类:瓶装普通熟啤酒保质期为两个月,特制啤酒四个月;瓶装葡萄果露酒为半年。

饮料类: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保质期为三个月,罐装六个月;果汁玻璃瓶装为六个月。

罐头类:鱼肉禽类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两年;果蔬菜类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为十五个月;

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为一年;

马口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为一年,玻璃瓶装为九个月,五百克塑料带装为四个月;

食糖类:饼干马口铁桶装三个月,塑料袋装为两个月,散装为一个月;

巧克力、夹心巧克力保质期为三个月,纯巧克力六个月,散装的一个月;

调味品类酱油和食用醋保质期为六个月。

而如果是现场加工的、没有包装标识保质期的食品,如主食类面包、馒头,一般保质期为3-7天,消费者购买后应尽快食用完毕,不建议长期保存。

▲食品的保质期与使用原料、生产技术、灭菌技术、贮存条件等均有关联,不能单纯从保质期的长短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营养状况。

标识保质期长不代表食品添加剂多

很多人都会认为,保质期长的食品可能是添加剂放得多或者品质比较差,但事实并非如此。徐维盛表示,食品的保质期与使用原料、生产技术、灭菌技术、贮存条件等均有关联,保质期的天数也是基于实验数据确定的食用日期范围,不能单纯从保质期的长短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营养状况。

而食品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的复杂体系,与食品品质有关的微生物增殖、酶反应、物化变化等都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而外界的一些条件如温度、湿度也会影响这些反应的进行。一般食品为了延长保质期,会根据化学组成,添加一些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但这些成分国家都有相应的 *** 标准,广大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除此之外,超高温、高压、辐照等杀菌及无菌包装技术也应用在预包装食品生产中,抽真空、充氮、二氧化碳的包装食品也是食品保质的一种方式。比如牛奶就分为巴氏消毒法和超高温灭菌法,仅仅是因为杀菌的工艺不同,后者的保质期就比前者的保质期久,。

另外,徐维盛提示消费者,预包装食品一般打开包装后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为保证食品的食用品质和食用安全,需尽快食用完毕。

过保质期不代表有安全问题,但可能影响品质

实际上,保质期的界限在于界定法律责任。在这个日子之前,商场可以合法销售,有任何质量问题,由生产者负法律责任;但买来之后在消费者家里过期,万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品质明显下降的情况,商家和生产厂家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消费者要自行判断过期食物是否能够食用。

食品变质可以看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食品中的一些物质和细菌,不会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认为:保质期限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一旦过了保质期,哪怕是一天,它就变成了危害生命安全的毒药。

其实食物从保质期到过了保质期的这段时间内,还会受到保存条件的影响。那些保质期比较长的食品,保质期的前一天和后一天的成分和细菌变化没什么区别。

放过了保质期的日子,如果有些食物如果状态正常,仍然可以食用。徐维盛表示,原则上不建议食用过期食品,当然如果食品保存得当,过期几天,且外包装完好,内容物没有发生任何品质改变,则依旧可以食用,否则必须弃掉。比如说,面包没有发霉也没有变硬,颜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那么不一定非要扔进垃圾桶。

然而,在食品规定条件下保存的食品如果超过保质期,则食品的食用品质得不到更好的保障,在口味、营养等方面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在保质期过后,一些食品从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比如,冷冻食品过期之后,致病菌可能没有超标,煮后吃下去也没有造成不良反应,但由于存放时间太长,风味、口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味道不新鲜、维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可能发生轻微氧化。另外,酸奶、乳酸菌饮料等过期之后如果颜色、状态、风味正常,仍可饮用,但其中活乳酸菌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可能会失去部分保健价值。

因此,是否要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多数时候需要消费者自己来判断,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和经验分辨是否可以食用,那么更好就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冷冻食品一般都写着-18度下的保质期,实际上它并没有办法做到在运输中和超市里完全保持稳定在-18度下。所以会提前过期,风味口感发生变化,也可能变质。

“保质期临界”有规定,并非不可购买

其实近几年在国内各地也都在提倡超市设立临界食品专区,在2012年,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了相关政策,《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对食品保质期临界时间进行了明确,商场和超市应在规定的期限前将这些食品在专区内集中陈列和销售。

范志红表示,界定“保质期临界”是个好政策,一能提示商家避免过期销售,二能提示消费者注意即将到期问题,购回后尽快吃完,三能避免食物浪费,四能促进商家打折或赠送销售。

范志红说,保质期快要到来那一段时间,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或者安全性已经下降,所以,如果愿意购买,购买时不必感觉有心理障碍。但在日常选购食品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食品即将到期,购回后尽快吃完。

根据保质期不同,“保质期临界”分为6种情况:

?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 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

?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

?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

冷冻食品毫无悬念会提前过期

当然,当你放心大胆的选择临期食品时,同样也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延长你购买的食品的寿命。

范志红介绍,任何一个产品的保质期,都有一定的储藏条件要求。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一种食品的保质期越短。比如说,-18度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8度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反过来,降低食物的储藏温度,可以延长保质期。如果一种产品注明室温下存放3个月,它在冷藏室里很可能放5个月也没问题。

因此买了快过期的常温保藏食品,如果知道自己没法在到期之前吃完,可以通过降温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是,只有在预包装食品规定的条件下保存,保质期也才有意义。徐维盛说,如果保存不当,食品性状发生改变,标识保质期内的食品也不一定安全。比如,酸奶明明应当冷藏,如果在室温下出售,它的真实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这样即使在“保质期临界”内更好也不要食用。

而也有一些食品由于运输、销售方式比较特殊,在临期时也需要谨慎购买,冷冻食品一般都写着-18度下的保质期,实际上它并没有办法做到在运输中和超市里完全保持稳定在-18度下。冰柜是开口的,直接与室温的空气接触,还有很多人在翻动,所以它们几乎毫无悬念地会提前过期,风味口感发生变化,也可能变质。因此,“购买这些速冻食品时,不要到临界期再买,还是买那些最新出厂的产品比较放心。”范志红说。

另外,有些食品属于长货架期食品,比如糖果、蜂蜜、糖分很高的固体饮料等等,它们放几年实际上都不会有安全问题,因为太干了,微生物没法繁殖,这类食品如果临期了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这7种食材没有保质期,可以无限期储存?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流传,说豆子、干菌类、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蜂蜜等7种食物没有“保质期”,即使存放时间长了也可食用,甚至放得越久越好。

食物真的可以无限期储存吗?还会越放越好?今天聊聊食物的保存。

只有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

“保质期”这个词常见于食品包装标识上,通常是指在保质期限定时间段内,食品的品质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我国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的定义,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这个标准中也对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定是企业必须达到的更低要求,通过改进工艺和包装,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标注保质期可以高于国家规定。食品保质期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形式和贮存条件等,根据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进行确定的。

也就是说,保质期是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的,非包装食品是没有的。之所以包装食品有保质期,是为了对这些加工的包装食品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

而文中列举的几种食物,豆子、干木耳、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等,都是散装食品的配图,本身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当然可以没有保质期。

国标里是有一些豁免保质期的食品,包括五大类: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味精。但是并不包括蜂蜜,所以包装销售的蜂蜜是要标保质期的。

别忽略了保存期的作用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就可以随便放、无限期放,更不可能是放得越久越好。实际上,所有的食品都有自己的“保存期”。

“保存期”,即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也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可能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必须做丢弃处理。

换句话说,保质期保证的是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更佳的,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其实依然是可以食用的。但超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质量会发生变化,不能再食用。

而且,文中提的几种食物,多数情况是敞开散装的,这样其实非常容易坏,根本不能长期保存。比如文中提到的豆子、干木耳、香菇、大米面粉、陈皮,是干燥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限期放下去,如果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开封受潮,那么同样会发霉生虫……

而黑巧克力、香草精,虽然放个两三年问题不大,但开封后受潮口感肯定不好,尤其是如果接触了氧气,脂肪发生氧化,甚至会产生哈喇味等异味。

至于蜂蜜,因为糖分高,渗透压高,微生物难以生长,所以通常可以放较长时间。但是,蜂蜜打开后,受储存环境的影响,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里面也有一些耐渗透压的酵母生长活动,蜂蜜也会逐渐变质。

所以,说这些食物“放得越久越好”肯定是不对的。

以下家中常备食物可以这样保存

不同食物储存时,要做到采用不同的 *** ,尤其是家中常备的以下这些食物。

蔬菜

蔬菜放久了容易损失维生素等营养、产生亚硝酸盐、腐烂变质,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特别不耐放,即使放低温冷藏通常保存期在3-5天内。买回家更好及时放冰箱冷藏。

水果

水果一般需要低温保存,保存期通常是3-5天,长一点的有7-10天(比如苹果、梨等)。平时购买和储存水果时,尽量挑选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苹果、柑橘等,可以用保鲜袋分别装好后冷藏保存,更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水产、肉类

水产肉类容易被细菌侵袭,低温冷藏保存通常不超过3天。存放时,更好提前切好,然后用保鲜袋、保鲜盒等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一定要冷冻。

米面等主食

米、面粉、豆类等生的主食都比较好储存,它们比较怕的是受潮和虫子。在存放时尽量用密封性比较好的保鲜袋、保鲜盒装好,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开封后就要尽快吃完。

牛奶

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可以直接放在室温保存,一般放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鲜牛奶(巴氏奶)或者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短,通常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饮料

未开封的包装饮料、果汁和啤酒,一般放室外保存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但一旦开封就必须冷藏并尽快喝完。

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是怕氧化,在存放时尽量防止日晒高温,储存时注意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开封了,也要尽快吃完。

遵循这5点,食物放心存

(1)临期食品可以吃

超市里的临期食品是可以购买的。临期食品还在保质期内,口味、营养及安全指标也都是合格的,并不会有安全问题,可以正常食用。如果购买回家,尽快吃完。

(2)自己家的食品放过期了不一定扔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但是自己买回家的食品放忘了,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丢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也是可以吃的。

(3)要注意按照要求储存食物

食物能保存多久,跟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的食物,它能保存的时间越短。比如说,零下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室温25℃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要求密封保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开放着肯定不能放那么长时间。所以,平时在储存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将食物放在合适的条件下。

(4)储存食物不能无限期

日常购买和储存食物时,不要储存太多太久,尽快吃完。

(5)如有异样,尽快丢弃

日常购买食物时,经常会买到没有标明保质期的散装食品,考虑到大家一般对食物保存期很难准确判定,建议若发现食物有明显的霉变、异味、生虫等变化,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吃了过期的巧克力会怎样?吃过期的巧克力危害有哪些?

巧克力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糖果,从传入我国后就倍受欢迎。不管是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都能找出巧克力的死忠粉。再加之巧克力还有传递好感的作用,使它饱受情侣的青睐。但巧克力再好也是糖果,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们是知道的。那如果吃了过期的巧克力会怎样呢?吃过期的巧克力危害有哪些呢?

1、巧克力

巧克力是以可可粉或可可脂为主要原料的,大多数巧克力中都必含有的是可可脂,可可脂铸就了巧克力独特的口感。因为可可脂中含有的多酚化合物,使最正宗的巧克力呈现黑色,且带有一些独特的苦涩感。一般来说,黑色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的味道都有不同。

2过期巧克力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巧克力中其实是含有蛋白质一类的成分的,所以吃了过期的巧克力有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表现我们都很了解,如腹泻、呕吐,严重的还会损害肝脏,因此过期的巧克力不应再继续食用。

3、重视巧克力的保质期

在平常购买巧克力时,一定要注意看巧克力包装上所标注的生产日期,过期巧克力千万不要购买。吃过期的巧克力危害极大,其后果的严重不亚于任何一种食物中毒,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过期巧克力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不懂就问:巧克力放久了长出的白霜是啥?还能吃吗?

<

健康10问(2)

健康10问

01

香蕉浸泡不明液体能吃吗?

YES!可以吃!

*** 有个“香蕉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香蕉先在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中浸泡后再包装,发运。有不少网友说这不明液体是有毒的。其实这种液体只是保鲜剂,完全符合食品标准,具有降解快、杀菌、低毒的特点,是国际上认可的,对人体没有危害,可以放心食用。

02

白头发不能拔吗?

YES!不能拔!

白头发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年龄、遗传、疾病、精神因素、营养状况和用脑过度等。在拔白头发的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或动作不当,很容易伤害发根和头皮,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毛囊炎,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正常的头发。

03

痛风需要适量运动吗?

YES!需要动!

身患痛风的人群同样需要运动,只不过不适合过于剧烈的,依身体健康情况量力而行即可。可每天进行半个小时,多选择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快走、慢跑等,可提高心肺功能。不推荐无氧运动,因为可能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较多乳酸,甚至影响尿酸排泄。

04

慢跑可以提升癌症患者体质吗?

YES!

癌症患者可以适当去跑步,因为早期发现癌症,可能身体还没有不良症状,经过治疗疾病好转,这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跑步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心肺功能,还可以起到促进身体代谢循环的作用,相比那些不锻炼的癌症患者来说体质有所增强。

05

药准字维生素不如保健品维生素吗?

NO!

很多人固有的一种观念,那就是便宜没好货,对于维生素也一样,认为两三块钱的药准字维生素,没有几百块钱的保健品维生素功效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只要化学结构是一样的,药准字维生素或者一些钙片是不比那些几百块钱的保健品功效差的,不能仅凭价格就定义好坏。

06

橙子能缓解感冒症状吗?

YES!

橙子含有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所需的维生素。橙子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促进免疫力方面特别有用。很多人感冒后都会补充维生素C,可以改善症状,有助于早日好转。但是除了帮助感冒康复之外,维生素还可以增加白细胞的产生,这是抵抗感染的关键。

07

密封蔬菜更健康吗??

NO!

不少菜贩子为了使蔬菜的卖相更好,会喷少许的甲醛,然后再放到密封袋中包装好,如果我们食用这种蔬菜时,没有将甲醛彻底洗掉,对身体特别不好。密封蔬菜在食用前,更好用开浸泡几分钟后再烹饪,这样能有效地去除蔬菜可能含有的甲醛。

08

黑巧克力是“助眠佳品”吗?

YES!

营养师研究发现,黑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热量也比较低,具有安神助眠、保持身材的作用。不过黑巧克力吃起来有点苦,不喜欢吃苦味的小伙伴可能不会喜欢。。

09

葡萄干可以不洗吗?

看哪种

现代化加工的葡萄干 *** 时会使用速干剂,加速水分蒸发,5天左右就能得到一批葡萄干。包装好的葡萄干干燥速度快、晾晒周期短,表面的灰沙量也就少得多。不过,如果购买的是散装的葡萄干,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确实更容易被

环境污染,需要用开水清洗。


10

食品放过期了就不能吃吗?

NO!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但是自己买回家的食品放忘了,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丢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也是可以吃的。

资料来源:中宣部宣教部、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指导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 《饮食科学》2022年3月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还能吃吗?临期食品的“便宜”该怎么捡?

原价126元的进口曲奇饼干,清仓价12.6元;原价18.5元的方便面,临期特惠买一赠一;原价7.8元的酸奶,限时第二件半价……临期打折食品促销力度令人动心。

不少人认为,临期食品价格“真香”,购买还能享受到“捡漏”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但也有人担心临期与过期之间仅一线之隔,价格打折了,品质也会跟着打折,吃了以后或许会影响健康。那么,临期食品安全吗?这个“便宜”能捡吗?这里面可有学问。

什么是“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在保质期的范围之内,食品的生产者要为食品的基本品质和食品安全负责,过了期限后就不负责了。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它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临期食品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食品保质期临界”分为6级标准↓↓↓

1.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2.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3.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如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

4.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如灭菌包装的肉类食品、鲜鸡蛋等;

5.标注保质期在16天到不足30天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如酸奶、点心等;

6.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如鲜牛奶、活菌乳饮料、现做现卖的主食、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的盒装豆制品等等。

食品保质期是怎么来的?

最影响食品保质期的,是微生物。特别是某些非常厉害的致病菌,比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如果它们大量繁殖的话,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所以微生物的控制,直接影响着食品的保质期。如果一款食品中,添加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即防腐剂),或者采用了“密封包装+彻底灭菌”的工艺,那么它的保质期就会很长;否则保质期就可能比较短。

因此,食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长保质期食品和短保质期食品。长保质期食品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即便到了保质期,只要储藏条件符合要求同时没有开封,且外观看起来没有明显变化,还是能安全食用的。特别是那些保质期较长的真空包装粮食、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保质期设置得通常都有余量。而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短保质期食品,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一般在3-30天不等。这类食品的保质期通常比较严格,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那就不能吃了。

通常情况下,对于合格的预包装食品来说,只要是在靠谱的超市或其他正规渠道购买的,储存方式正确,并在保质期内,如果食品的状态和风味都正常的话,基本没有安全风险。只要你能及时消费掉,就不吃亏。但短保质期食品临期安全的风险比长保质期食品大,挑选“临期食品”时一定要非常仔细。

建议:“捡漏”临期食品要谨慎

1.长保质期食品过期时间不长的还能吃。

如:

饼干、肉干等脱水食品

大部分瓶装饮料

罐头

酱料类食品

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

2.短保质期食品临期也建议不要吃了。

比如:

新鲜果汁

现做的面包、蛋糕

冷鲜肉

熟食

生巧克力等

此类食品一旦滋生细菌和霉菌,变质的速度会非常快。

3.冷链食品需更谨慎对待。冷冻食品是长保质期食品,而巴氏杀菌奶、冷藏酸奶、豆制品等冷藏食品则是短保质期食品。冷链食品只有全程保持冷链,保质期才能达到包装上标注的那么长。如果运输、储藏过程中哪一个环节的冷链状态中断,那么,食品安全风险就可能会骤增。所以,需要冷冻/冷藏的食品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且买回家后在食用前也一直保持低温环境储藏。

黑巧克力过期了还能吃吗,黑巧克力过期了还能吃-第1张图片-

4.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哈喇味,还是尽量购买新出厂的比较好。

5.如果价格差不多,建议购买多个小包装,而不是买一个大包装的临期食品。

6.消费者在购买、贮藏临期食品时,一定要理性消费,按需购买,切勿因囤积而导致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薅”来的临期食品还是尽快吃掉,别买回家又放过期了。如果食品过期了,出现了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就要丢弃。一旦吃过期食品出了问题,责任是消费者自己的,既不能去找超市,也不能去找生产厂家。

来源:央视网《事说新语》栏目

这7种食材没有保质期,可以无限期储存?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流传,说豆子、干菌类、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蜂蜜等7种食物没有“保质期”,即使存放时间长了也可食用,甚至放得越久越好。

食物真的可以无限期储存吗?还会越放越好?今天聊聊食物的保存。

只有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

“保质期”这个词常见于食品包装标识上,通常是指在保质期限定时间段内,食品的品质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我国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的定义,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这个标准中也对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定是企业必须达到的更低要求,通过改进工艺和包装,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标注保质期可以高于国家规定。食品保质期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形式和贮存条件等,根据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进行确定的。

也就是说,保质期是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的,非包装食品是没有的。之所以包装食品有保质期,是为了对这些加工的包装食品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

而文中列举的几种食物,豆子、干木耳、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等,都是散装食品的配图,本身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当然可以没有保质期。

国标里是有一些豁免保质期的食品,包括五大类: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味精。但是并不包括蜂蜜,所以包装销售的蜂蜜是要标保质期的。

别忽略了保存期的作用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就可以随便放、无限期放,更不可能是放得越久越好。实际上,所有的食品都有自己的“保存期”。

“保存期”,即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也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可能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必须做丢弃处理。

换句话说,保质期保证的是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更佳的,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其实依然是可以食用的。但超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质量会发生变化,不能再食用。

而且,文中提的几种食物,多数情况是敞开散装的,这样其实非常容易坏,根本不能长期保存。比如文中提到的豆子、干木耳、香菇、大米面粉、陈皮,是干燥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限期放下去,如果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开封受潮,那么同样会发霉生虫……

而黑巧克力、香草精,虽然放个两三年问题不大,但开封后受潮口感肯定不好,尤其是如果接触了氧气,脂肪发生氧化,甚至会产生哈喇味等异味。

至于蜂蜜,因为糖分高,渗透压高,微生物难以生长,所以通常可以放较长时间。但是,蜂蜜打开后,受储存环境的影响,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里面也有一些耐渗透压的酵母生长活动,蜂蜜也会逐渐变质。

所以,说这些食物“放得越久越好”肯定是不对的。

以下家中常备食物可以这样保存

不同食物储存时,要做到采用不同的 *** ,尤其是家中常备的以下这些食物。

蔬菜

蔬菜放久了容易损失维生素等营养、产生亚硝酸盐、腐烂变质,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特别不耐放,即使放低温冷藏通常保存期在3-5天内。买回家更好及时放冰箱冷藏。

水果

水果一般需要低温保存,保存期通常是3-5天,长一点的有7-10天(比如苹果、梨等)。平时购买和储存水果时,尽量挑选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苹果、柑橘等,可以用保鲜袋分别装好后冷藏保存,更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水产、肉类

水产肉类容易被细菌侵袭,低温冷藏保存通常不超过3天。存放时,更好提前切好,然后用保鲜袋、保鲜盒等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一定要冷冻。

米面等主食

米、面粉、豆类等生的主食都比较好储存,它们比较怕的是受潮和虫子。在存放时尽量用密封性比较好的保鲜袋、保鲜盒装好,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开封后就要尽快吃完。

牛奶

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可以直接放在室温保存,一般放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鲜牛奶(巴氏奶)或者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短,通常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饮料

未开封的包装饮料、果汁和啤酒,一般放室外保存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但一旦开封就必须冷藏并尽快喝完。

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是怕氧化,在存放时尽量防止日晒高温,储存时注意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开封了,也要尽快吃完。

遵循这5点,食物放心存

(1)临期食品可以吃

超市里的临期食品是可以购买的。临期食品还在保质期内,口味、营养及安全指标也都是合格的,并不会有安全问题,可以正常食用。如果购买回家,尽快吃完。

(2)自己家的食品放过期了不一定扔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但是自己买回家的食品放忘了,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丢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也是可以吃的。

(3)要注意按照要求储存食物

食物能保存多久,跟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的食物,它能保存的时间越短。比如说,零下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室温25℃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要求密封保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开放着肯定不能放那么长时间。所以,平时在储存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将食物放在合适的条件下。

(4)储存食物不能无限期

日常购买和储存食物时,不要储存太多太久,尽快吃完。

(5)如有异样,尽快丢弃

日常购买食物时,经常会买到没有标明保质期的散装食品,考虑到大家一般对食物保存期很难准确判定,建议若发现食物有明显的霉变、异味、生虫等变化,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来源:人民健康网

过期食品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呢?

通常我们到超市买东西,一般都会尽量避免买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但目前,许多大中型超市已开始逐步设立打折促销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专区,食品打折促销确实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价格对消费者还是有吸引力的,但琳琅满目的快过期食品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呢?

食品包装袋上都会标注保质期,相似的概念还有保存期,保质期与保存期各自代表什么意思呢?

1.保质期

保质期是指在包装袋的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和食用,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超过此期限,虽然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但根据《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保存期

保存期是指在食品标签上所规定日期的条件下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食品不再适于销售

虽然快过期的食品是可以吃的,但要留意的是一些不法商贩可能会在保质期方面造假。一般来说,在标签上做假的食品包装有四种情况

1.谜语型标签

如一种外观包装很好的速冻银鱼,厂名只标了“**省**市”,根本没有企业的名称;一盒包装精美的鸡精,干脆只标注“**国家生产”,这种让人猜不透的含糊不清的厂名、厂址,已成为部分食品标签的潮流模式

2.戏法型标签

将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干脆不标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一些过期大包装食品就是这样经打扮后出笼的,还有的商家把过期食品的包装拆掉,当做零散食品出售,或者利用乡镇的一些个体商店销往农村

3.弹性型标签

比如标签上将保质期标为1-3个月,使消费者难以掌握,如若过了一个月后食品变质了,只好自认倒霉,因为保质期可算是1个月;如若过了1个月后商品还在销售,则似乎也无可指责,因为保质期可到3个月

4.随意型标签

最为常见的是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标注保质期;也有的是只注明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写着生产日期见××处,却不见其踪影。相当一部分食品的生产期、保质期字迹模糊,消费者难以辨认,还有的是标签连同食品一起被厂家“优惠”出售,商家则随卖随贴,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实际上已变成了经销日期

食品在保持期内食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保护消费者能买到新鲜保质的食品, *** 行政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规定了保质期

1.奶粉

马口铁罐装1年,玻璃瓶装9个月,塑料袋装4个月

2.糖果

之一、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3.罐头

鱼、肉、禽类罐头为24个月,虾、蟹类、果蔬类罐头(铁罐装或玻璃瓶装)为18个月

4.果汁

玻璃瓶装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均为3个月,罐装饮料为半年,玻璃瓶装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为半年

5.酒

11-12度优质熟啤酒为4个月,普通的为2个月,葡萄酒和果酒6个月,瓶装黄酒为3个月

6.饼干

镀锡铁罐装为3个月,塑料袋装为2个月

7.巧克力

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

一般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的、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可以食用的,但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外包装要完整,一些厂家可能会将已过期的食品“翻新”后重新打印保质日期,这要求我们提高警惕,如果发现标签上的日期模糊,更好不要购买。

2.快过期的食品安全指数相对较低,在选购前要考虑自己能否在保质期内把食物吃掉,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

3.开封后的食品要尽快吃,一般来说,开封后食品的环境和保存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不能以保质期为限来食用,且长时间放置容易腐败,建议开封后立即食用。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把细菌杀死,只是在低温的条件下,细菌活动会变得不太活跃,但仍会缓慢繁殖

4.在食用前还要具体看食品的特征,如色、香、味、形有没有改变,如有改变,就应该放弃食用

参考文献

1.杨建峰编写,自然养生百事通,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7.

2.蒋先龙主编,大学生健康指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7.

3.宋学军主编,低碳消费 我的命运我做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04.

4.李云主编:李云,朱辅华编,社区食品营养与安全,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2.

注:图片来自 ***

这7种食材没有保质期,可以无限期储存?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流传,说豆子、干菌类、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蜂蜜等7种食物没有“保质期”,即使存放时间长了也可食用,甚至放得越久越好。

食物真的可以无限期储存吗?还会越放越好?今天聊聊食物的保存。

只有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

“保质期”这个词常见于食品包装标识上,通常是指在保质期限定时间段内,食品的品质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根据我国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的定义,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这个标准中也对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个规定是企业必须达到的更低要求,通过改进工艺和包装,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标注保质期可以高于国家规定。食品保质期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形式和贮存条件等,根据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进行确定的。

也就是说,保质期是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的,非包装食品是没有的。之所以包装食品有保质期,是为了对这些加工的包装食品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

而文中列举的几种食物,豆子、干木耳、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等,都是散装食品的配图,本身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当然可以没有保质期。

国标里是有一些豁免保质期的食品,包括五大类: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味精。但是并不包括蜂蜜,所以包装销售的蜂蜜是要标保质期的。

别忽略了保存期的作用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就可以随便放、无限期放,更不可能是放得越久越好。实际上,所有的食品都有自己的“保存期”。

“保存期”,即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也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会发生品质变化,可能产生大量致病细菌,如果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必须做丢弃处理。

换句话说,保质期保证的是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更佳的,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其实依然是可以食用的。但超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质量会发生变化,不能再食用。

而且,文中提的几种食物,多数情况是敞开散装的,这样其实非常容易坏,根本不能长期保存。比如文中提到的豆子、干木耳、香菇、大米面粉、陈皮,是干燥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无限期放下去,如果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开封受潮,那么同样会发霉生虫……

而黑巧克力、香草精,虽然放个两三年问题不大,但开封后受潮口感肯定不好,尤其是如果接触了氧气,脂肪发生氧化,甚至会产生哈喇味等异味。

至于蜂蜜,因为糖分高,渗透压高,微生物难以生长,所以通常可以放较长时间。但是,蜂蜜打开后,受储存环境的影响,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里面也有一些耐渗透压的酵母生长活动,蜂蜜也会逐渐变质。

所以,说这些食物“放得越久越好”肯定是不对的。

以下家中常备食物可以这样保存

不同食物储存时,要做到采用不同的 *** ,尤其是家中常备的以下这些食物。

蔬菜

蔬菜放久了容易损失维生素等营养、产生亚硝酸盐、腐烂变质,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特别不耐放,即使放低温冷藏通常保存期在3-5天内。买回家更好及时放冰箱冷藏。

水果

水果一般需要低温保存,保存期通常是3-5天,长一点的有7-10天(比如苹果、梨等)。平时购买和储存水果时,尽量挑选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苹果、柑橘等,可以用保鲜袋分别装好后冷藏保存,更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水产、肉类

水产肉类容易被细菌侵袭,低温冷藏保存通常不超过3天。存放时,更好提前切好,然后用保鲜袋、保鲜盒等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一定要冷冻。

米面等主食

米、面粉、豆类等生的主食都比较好储存,它们比较怕的是受潮和虫子。在存放时尽量用密封性比较好的保鲜袋、保鲜盒装好,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开封后就要尽快吃完。

牛奶

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可以直接放在室温保存,一般放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鲜牛奶(巴氏奶)或者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短,通常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饮料

未开封的包装饮料、果汁和啤酒,一般放室外保存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但一旦开封就必须冷藏并尽快喝完。

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是怕氧化,在存放时尽量防止日晒高温,储存时注意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开封了,也要尽快吃完。

遵循这5点,食物放心存

(1)临期食品可以吃

超市里的临期食品是可以购买的。临期食品还在保质期内,口味、营养及安全指标也都是合格的,并不会有安全问题,可以正常食用。如果购买回家,尽快吃完。

(2)自己家的食品放过期了不一定扔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但是自己买回家的食品放忘了,过期了,也不一定都要丢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也是可以吃的。

(3)要注意按照要求储存食物

食物能保存多久,跟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的食物,它能保存的时间越短。比如说,零下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室温25℃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要求密封保存可以放半年,如果敞开放着肯定不能放那么长时间。所以,平时在储存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将食物放在合适的条件下。

(4)储存食物不能无限期

日常购买和储存食物时,不要储存太多太久,尽快吃完。

(5)如有异样,尽快丢弃

日常购买食物时,经常会买到没有标明保质期的散装食品,考虑到大家一般对食物保存期很难准确判定,建议若发现食物有明显的霉变、异味、生虫等变化,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标签: 过期 巧克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