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豆和加菜籽产量没有大幅减产,且棕榈油总体供应稳定,则全球植物油的供应稳定。短期内由于国内未来2个月油料作物进口边际减少而油脂开始进入消费旺季,再加上汇率因素,油脂价格坚挺,在国内商品市场情绪偏强的影响下,豆油和棕榈油创出6月份上涨以来的新高。但是,供应总体宽松和价格上涨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关注国内三大油脂库存变化,如果库存未出现明显下降,要防范油脂价格回落的风险,目前价格不建议追多。
棕榈油:中国和印度的棕榈油进口需求回升,8月份产地棕榈油的出口仍然较好。不过,由于 8-10月份是产地棕榈油的旺产期,而且目前印尼仍然保持较强的出口意愿,所以国际市场上的棕榈油供应非常稳定,产地棕榈油仍然缺乏明显的上涨驱动,不过在其他油料作物走势偏强以及马来林吉特贬值的影响下,马盘棕榈油再次回到4000林吉特/吨上方,接下里关注4200的强阻力。8、9月国内棕榈油采购量偏高,国内棕榈油库存预计将维持高位。
豆油:市场担忧国内9、10月份大豆进口量偏少,但是目前豆油供应仍然宽松,从大豆远期采购来看,反而是12-1月的豆油供应还存在不确定性,关注国内大豆压榨量和豆油库存变化情况,大集团大量采购豆油远期基差,是近期豆油价格偏强的原因之一。另外,豆油走势继续受CBOT 大豆走势影响,CBOT大豆再次回升到1400美分左右,市场等待9月份USDA报告对美豆产量的评估。
菜油:9月底之前国内菜油总体来看还是偏降库的,但是降库的速度低于之前的预期。加拿大统计局预估2023/24年度加菜籽产量为1756万吨,考虑到面积同比增加的情况下,比正常产量少124万吨。不过,加拿大统计局分别上调2021/22和2022/23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496万吨和52.1万吨,来解释旧作库存偏高的情况,一定程度抵消新作减产的影响。
牛羊肉高攀不起,蔬菜价格高高在上,米面油涨幅大,物价上涨了?每年的3-4月份都是消费淡季,此时市场的肉菜价格均有所走低,大家的购买压力并不是太大。然而,今年却显得有些不同,很多人发现近日“菜篮子”价格有所走高,尤其是菜价、米面油,其涨幅更大,这是咋回事呢?
1、肉价走高
笔者今天去超市逛了一圈,发现肉类价格明显偏高,就连猪肉也没有明显降价。具体来看, 五花肉报价为15.8元/斤,前后腿肉为13.8元/斤,相比春节期间并没有降价。
不过相比之下,北方不少地方猪肉跌幅明显。如在石家庄一超市内,猪肉价格下跌明显,如五花肉为10.9元/斤,后排骨为16.9元/斤,猪肝为2.99元/斤,后丘肉为9.9元/斤,前槽肉为9.9元/斤,前排骨为12.9元/斤。
而在呼和浩特,五花肉、后腿肉为9元/斤,前肩肉为8.5元一斤,排骨也才14元一斤。而在西安一市场中,五花肉才8.5元/斤。
鸡蛋价格也不便宜,在笔者家乡,鸡蛋普遍在5.5-6元/斤,相比2月中旬3.9-4元/斤来看涨幅很大。而在石家庄一超市内,蛋价也已涨至5.69元/斤;沈阳鸡蛋也在5-6元之间。
当然,牛羊肉、鸡肉价格也不便宜,如笔者家乡,牛肉普遍为45元/斤,山羊肉普遍为50元/斤,绵羊肉为43元/斤,白条鸡价格也已涨至9.5-10元/斤。
苏州有网友表示,当地的牛肉已涨至55元/斤,鸡蛋20元一板,羊肉为50元/斤,草鱼也涨至12元/斤。
可见,目前肉价相比年前总体迎来了一波上涨,主要是多地交通受阻,使得产地肉类无法进入市场,销地市场供应偏少。因而,在产区,肉类价格相对便宜,销区反而要贵上很多。如猪肉价格就是如此,北方产区猪肉已降至10元以内,但笔者家乡仍在15元左右。
2、菜价飞涨
近期,笔者发现蔬菜价格也开始了一波悄悄上涨,如我们这韭菜已涨至7元/斤,青椒为5.99元/斤,尖椒为14.8元/斤,油菜为5.8元/斤,菠菜为6.3元/斤,大葱为6.5元/斤,芹菜为4.8元/斤,青黄瓜为5.89元/斤,西兰花为7.5元/斤,长茄子为8.3元/斤,散菜花为6元/斤,刺黄瓜为6.8元/斤。
显然,就目前蔬菜来看,其价格相比2月份偏高2元左右,就连土豆也涨至2.9元/斤,洋葱为2.5元/斤。
无锡一网友表示,当地菜价也明显飞涨,如丝瓜为7.56元/斤,生菜为4.2元/斤,荷兰豆为11.28元/斤,大圆椒为4.68元/斤,小青菜为4.8元/斤,西红柿为6.8元/斤,小香芹为3.8元/斤,红苋菜为5.68元/斤,茼蒿为3.8元/斤。
在沈阳地区,当地居民也表示菜价较此前有所走高。如小白菜为1.98元/斤,大白菜为3.58元/斤,油麦菜为2.98元/斤,角瓜为4.58元/斤,西红柿为3.98元/斤,鲜蘑为4.98元/斤,水黄瓜为3.98元/斤,香菇为4.98元/斤,豌豆为4.98元/斤,紫芸豆为7.98元/斤,韭菜为4.58元/斤,特价尖椒为6.98元/斤。
如此来看,菜价相比2月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走高。笔者家乡菜价上涨,主要是受购买的人偏多,使得蔬菜短期内供应不过来,带动价格走高。
同时,前几天气温偏低,大棚蔬菜长势缓慢,也减少了蔬菜上市量,菜农也有了挺价走高的心态,从而带动菜价上涨。
不过接下来气温回升,相信蔬菜生长速度加快,进而产量增加,带动菜价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3、面油走高
近期,受乌克兰葵花籽油出口受阻的影响,食用油价格开始了一波大涨,大豆油、棕榈油、葵花籽油等相比去年涨了65.8%,相比原油50%的涨幅更为强烈。
就目前来看,新发地市场豆油批发价从240元/箱涨至270元每箱;郑州批发市场中,20升大豆油从190元涨至220-225元/桶。
除了大豆油外,其他油价格也已涨高,如一箱花生油已涨至370元,调和油为240元一箱,菜籽油为275元每箱。
乌克兰的葵花籽油出口量占全球的80%,受其影响,大豆油、菜籽油价格均迎来涨价,部分国家更是颁布棕榈油出口禁令。
当然,近期不少人发现米面价格也开始走高,尤其是面粉,以50斤一袋来看,其价格普遍从85元涨至105-110元。而在石家庄一超市内,五得利面粉为103元每袋。
面粉之所以涨幅这么大,还因小麦价格涨至1.6元大关,而往年才不过1.25-1.3元每斤。而受面粉走高,市场大米价格也有所走高,但涨幅不大。
不管怎么看,相信要不了多久,高涨的“菜篮子”价格会再次回落,大家咋看呢?
全球食用油价格“涨声”不断 道道全优势明显高成长性渐显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2021年12月短暂回落的棕榈油、大豆油等主要食用油,最近再现上扬态势。根据油世界报告数据,2020-2021年度全球八大油脂库存下降至2687万吨,库存消费比回落至13%,处于过去几年的低位水平。
全球食用油的短缺也影响到了国内市场。国内方面,据国家发改委数据,近期全国36个城市桶装花生油、豆油平均零售价已创出或接近创出历史新高。专家预计,在需求旺盛和供应紧张的压力下,预计今年食用油价格将保持高位,这将有利于道道全(002852)这样的食用油生产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提升。
全球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
2021年,全球粮价刷新10年来新高。2022年,粮食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受此影响,食用油价格也飙升至创纪录高位。
近日,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巴黎油菜籽期货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球油菜籽库存降至四年低点。此外,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因疫情造成劳工短缺,导致棕榈油出现大幅减产,甚至造成豆棕价差一度倒挂。
而另一大油料主产地南美洲也出现了新的担忧,拉尼娜天气导致在油菜主要种植区的气候变得炎热干燥,面临减产威胁。与此同时,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对“绿色未来”的推动,导致对植物油生产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加。
有分析师表示,目前全球食用油的市场形势非常紧张,市场供应十分紧缺。专家预计,2022年,在高需求和供应紧张的压力下,食用油价格预计仍将居高不下。因为大宗商品价格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受到航运成本、能源、化肥价格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与此同时,全球食用油的短缺也影响到了国内市场。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全国36个城市桶装花生油、豆油平均零售价已创出或接近创出历史新高。专家预计,今年国内食用油价格将保持高位,这将对食用油生产企业经营进一步提升极为有利,其中自然包括道道全。
菜籽油龙头逐渐走向全国
公开资料显示,道道全为我国菜籽 *** 业龙头企业。2017年,作为长江领域更大的菜籽油供应商,道道全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从而成为A股“菜籽油之一股”。道道全目前的主要产品为包装食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及其调和油等植物油品种,其中以包装菜籽油类产品为主。
据了解,菜籽油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食用油品种,目前我国菜籽油消费量占食用植物油的比重约24%,较排名之一的大豆油仍有较大差距。
截至目前,道道全已完成沿长江流域的生产加工布局,是长江流域更大的菜籽油类产品供应商。而长江流域为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之一,居民历来以菜籽油为食用植物油,习惯并喜欢菜籽油的风味。
此外,道道全也在积极走向全国市场,逐渐向华南、华东、西北扩张。目前,公司的销售主要通过分布在各省、市、县的区域经销商实现。公司现有区域经销商1119家,按照平均每个区域经销商600个合作销售网点测算,公司拥有约67万个直通消费者餐桌的销售网点。
此外,道道全还在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发展社区团购,目前已跟多个省区的多种社区团购建立了合作关系。
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日益显现
近几年来,道道全在产品和渠道上持续发力,特别是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家用餐,家庭用油呈上升趋势,道道全主打的小包装油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道道全也在品类上积极开拓,通过夯实主业,围绕菜籽油做更多精细化、高端化深耕,围绕高油酸打造高端食用油系列产品。
2021年9月,道道全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岳阳食用油加工项目二期建成投产。该项目定位营养健康高端食用油产品,以高油酸菜籽油和茶油两大类产品为核心,打造以高油酸为主要特性的食用油系列产品,并向周边相关高端油品(橄榄油、核桃油等)逐步渗透。
另一方面,道道全近年来还逐步完善产能布局。目前,靖江生产基地、岳阳食用油加工项目二期已建成投产,茂名100万吨食用油加工项目也将建成投产。道道全的产能扩张计划还得到了资本的大力支持。2021年11月25日,公司定增事宜正式宣告完成。恒阔投资、浙盐控股等大型投资公司,以及一些知名外资机构纷纷参与认购。
财务数据显示,2012-2020年,道道全营业收入由22.71亿元增长至52.8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1.14%;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5.77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当;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加4.26%。
我国是全球菜籽油之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规模大且消费量维持稳定增长,2011-2020年国内菜籽消费量年复合增速为2.62%。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阶段,我国菜籽油加工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上中小企业众多。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中小企业以及小作坊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或将加速被市场淘汰,而这些空间将被头部企业抢占,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仍将持续。
在此情况下,道道全作为品牌形象良好、产品质量高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日益显现,有望收获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近年来逐步完善产能布局,积极开拓高油酸油脂和茶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未来有望凭借新品的不断发展持续为公司贡献新的利润增量,盈利能力有望逐步释放,未来成长性看好。
本文源自览富财经
【收评】菜油日内下跌0.50% 机构称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行情表现
8月22日 | 收盘价 | 当日涨跌幅 | 五日涨跌幅 |
---|---|---|---|
菜油 | 9141.00元/吨 | -0.50% | 1.34% |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8月22日全国进口四级菜油均价现货价格报价9585.00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9141.00元/吨)升水444.00元/吨。
机构观点
南华期货: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
【供需分析】 棕榈油:虽然棕榈油主产国降水开始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但是当前降水的减少反而会有利于近端的产量,因此考虑近月的棕榈油产量依旧会压制产国的盘面报价;此外,由于欧洲市场对东南亚棕榈油产品进入其市场的政策限制进一步发酵影响,考虑后续的产国消费将会更加依赖我国,因此考虑我国棕榈油后续的进口成本和供给预期均不会有太大的忧虑,且随着天气的转冷,棕榈油的消费量开始渐边际调减,后市价格考虑在三油中依旧偏弱。 豆油:供给端由于油厂压榨节奏的影响后续的供给预期考虑不会非常看好,而从油厂卖货的心态来看,由于当前的库存并未到达明显压力状态且后续的供给并无明显增量带来额外压力,且当前的豆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性价比,考虑消费端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依旧稳固,因此豆油继续保持在三油中相对看强的观点。 菜油:菜油在直接进口和菜籽压榨两方面均考虑表现出供给无忧的预期,但消费端则认为由于豆菜价差的问题,在消费的性价比角度考虑菜油当前依旧不具备消费的性价比;此外,由于当前公布的加拿大菜籽的产量预期依旧会对国际菜油的供给形成偏宽松的预期量,因此短期内考虑菜油在缺乏利多题材的情况下将会继续承压,且后续随着黑海葵籽将要准备上市,葵油的供给冲击可能会对菜油价格形成进一步的压制,豆菜价差继续不看好。 【后市展望】由于三油中豆油基本面最为良好,做多可行性较高,但油脂整体供给充裕下,价差操作优先考虑。
三大主要食用油价格全线上涨 专家表示:我国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油瓶子”安全问题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对此,专家表示,虽然我国食用油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有完善的粮油储备制度,也有多元化的油脂油料进口渠道。因此,我国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今年以来,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从年初菜籽油价格大幅上涨,后来豆油追涨,再到现在棕榈油被热炒,三大主要食用油品种面临价格全线上涨的态势。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我国食用油供应有保障吗?一些权威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食用油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有完善的粮油储备制度,有多元化的油脂油料进口渠道,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多因素推动菜籽油价格上涨
菜籽油是我国第二大食用油品种,也是今年以来之一个持续涨价的食用油品种。在期货方面,郑商所菜籽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更高突破每吨10000元,比年初上涨近30%,比5月份的低点上涨50%左右,创2013年以来新高。在现货方面,12月11日,沿海地区四级菜籽油批发报价为每吨9850元至10000元,比年初上涨1850元至2000元,比5月份低点上涨2850元至3000元。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经济师郑祖庭认为,菜籽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一是以棕榈油为代表的全球食用油供需趋紧,全球主要油菜籽生产国(地区)因干旱减产,带动油菜籽、菜籽油报价持续上涨。美国农业部预计,2020年至2021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6917万吨,同比减少5万吨。二是受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制约,国内油菜籽增产空间有限,而且以小油厂、小作坊生产浓香菜籽油为主。三是加拿大是我国更大的油菜籽进口来源地,由于其油菜籽中曾检出有害物质,国内企业进口油菜籽较为谨慎,油菜籽进口量下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油菜籽进口总量为243.4万吨,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四是2015年以来我国取消油菜籽临储政策并推动菜籽油去库存,现在菜籽油库存消化完毕,市场供应总体偏紧。此外,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持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大量资本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逐利,驱动菜籽油价格上涨。
菜籽油在我国食用油中的消费占比为20%,明显低于豆油45%的占比,但是油品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菜籽油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影响不大。今年菜籽油价格大幅上涨后,豆油、葵花子油消费增加,菜籽油消费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年至2021年(10月份至次年9月份)菜籽油消费将达710万吨,同比减少40万吨。
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
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国内食用油市场与国外市场高度融合,油脂油料市场国内外价格联动性比较强,内盘在很大程度上会跟着外盘走,使得我国食用油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名誉会长王瑞元表示,2019年,我国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子、芝麻、亚麻籽、油茶籽等八大油料作物总产量达到6666万吨,创历史更高纪录。我国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迅速,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需求。在国内油料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油脂油料进口数量就成为必然选择。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各类油料合计9330.8万吨,进口各类食用植物油合计1152.7万吨。随着国产油脂油料和进口油脂油料数量的快速增加,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从1996年的7.7公斤提高至2019年的28.4公斤,超过了2017年度世界人均水平的24.4公斤。
近年来,国际经贸摩擦加剧,为了保障食用油安全,我国积极推进油脂油料进口渠道多元化,优化与美洲大豆生产国、东南亚棕榈油生产国的合作,拓展与欧洲、黑海和非洲等油料潜在生产区的合作。此外,我国应建立健全油脂油料贸易政策体系和进出口协调机制,鼓励支持具有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集团)赴境外开展油脂油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支持国内企业布局海外油脂油料种植、仓储、物流市场等,打造中国自己的跨国大粮商,掌握更多油脂油料资源,提高国际贸易影响力。
提升食用油安全保障水平
油脂油料短缺是当前我国食用油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湖北一位油菜籽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因为收购不到油菜籽而不得不停产。受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制约,未来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增长的难度加大。专家认为,必须充分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在努力提高自给率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油脂油料储备,保障国家油脂油料安全。
首先,要在不与粮食争地尤其是争好地的前提下,采取多油并举的发展方针,努力增加油料种植面积。继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鼓励南方地区利用冬闲田增加油菜种植,稳定扩大北方春油菜种植面积;扩大黄淮海和南方地区适宜种植区的花生种植面积;继续积极发展以油茶、核桃等为代表的木本油料生产,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新造油茶林、核桃林;加快发展油葵、芝麻、油沙豆、油橄榄等特色油料生产;充分利用粮油加工的副产物如米糠、玉米胚芽、小麦胚芽等资源。
其次,支持国内油料企业做强做大。近年来,我国油脂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同台竞争的局面。要加快推动油料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新设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能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油料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扶持一批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流通企业,培育食用油保供主渠道。
最后,加强储备调节和应急管理。充裕的储备是市场的“稳压器”。要完善食用油储备管理体系,发挥储备吞吐调节功能。引导大型粮油加工经营企业合理安排商业周转库存。加强食用油市场供需信息分析和市场监测预警,加强食用油应急 *** 体系建设,及时组织市场投放,确保不脱销、不断档。(记者 刘 慧)
责任编辑: 李楠
猛涨65.8%!2021年食用油涨幅跑赢原油,今年仍将居高不下?说到油价上涨,人们之一反应恐怕是原油价格上涨。诚然,2021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差不多50%,然而原油并不是2021年涨得最凶猛的“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2021年较2020年水平上涨了65.8%。
这不仅是FAO统计的主要食品类型中涨幅更大的,也是自有统计以来,植物油价格出现的更大年度增幅,主要是受自然灾害、疫情和物流因素导致的供应紧张,以及市场失效的影响。
多数分析师认为,2022年,在高需求和供应紧张的压力下,食用油价格预计仍将居高不下。因为大宗商品价格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受到航运成本、能源、化肥价格和许多国家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油”价高涨的背后
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三种食用油。食用油是生活必须品,并且还是很多包装食品的重要原料,市场规模庞大。
以世界上最常用的食用油——棕榈油为例,在全球半数以上的包装食品中可以寻见它的踪迹。这一油脂与东南亚“强相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前两大棕榈油生产国,在供应上遭到了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
自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就一直不顺。其棕榈油产业主要依靠印尼、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外来劳工,自2020年3月起实施旅行禁令以来,这些劳工很难回到马来西亚的农场工作,冲击棕榈油的产量。
而在去年因“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下,马来西亚 *** 祭出了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只要农场有疫情暴发,相关农场就必须立即关闭,导致大量成熟的棕榈果无人采摘,烂在田间地头。
这导致在去年5月和11月出现了两次棕榈油与大豆油价格倒挂的罕见现象。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时间内,大豆油价格都在棕榈油价格之上,价差一般在500-1500元/吨之间浮动。但由于棕榈油供需极度收紧,去年11月中旬,棕榈油反而高出大豆油300-400元/吨,倒挂程度历史更高。
在疫情好转以及调整防疫策略后,外界本期待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能够得以恢复,但祸不单行,马来西亚遭遇了多年未见的洪灾。从2021年12月中旬开始,热带低气压在马来西亚登陆后,带来了数天的倾盆大雨。
当地贸易商表示,一些棕榈种植园受到严重影响,收割工作已经停止,受洪灾影响道路关闭,还造成了物流问题。马来西亚多雨的天气估计至少会持续到1月中旬。受此影响,进入2022年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不断上涨。
自然灾害并不显现在棕榈种植业上,这也让南美洲食用油从业者相当担忧。拉尼娜天气导致油菜和大豆主要种植区的气候变得炎热干燥,预期产量减少。在此背景下巴黎油菜籽期货7日飙升近6%,创下历史新高,为2009年以来更大盘中涨幅。
出口国和进口国都很难
食用油飞涨,油脂生产国由于产量下降,未必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并且他们发现,自身也很难躲过食用油价格飞涨的影响。如世界上更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尼,已计划对国内销售的食用油进行补贴,缓解对民生的冲击。
印尼贸易部长卢特菲(Muhammad Lutfi)去年12月表示, *** 打算向市场大量供应低价棕榈油,如果市场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 考虑用棕榈油出口费的收入,进一步补贴国内市场上的食用油,以便遏制不断上升的食品通胀压力。
根据印尼官方数据,去年12月,基于棕榈油的食用油均价为每升1.78万印尼盾(约合7.92元人民币),比一年前高出40%以上,远高于贸易部设定的参考价格1.1万印尼盾(约合4.89元人民币)。
连出口国都面临压力,那么对于主要食用油进口国来说,价格压力就更为显著了。印度目前是全球更大的植物油进口国,进口食用油在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印度 *** 12月宣布,将精炼棕榈油进口关税由此前的17.5%下调至12.5%,以控制国内食用油价格涨势。
此外,印度还试图通过暂停交易期货合约的方式控制食用油价格上涨。12月20日,根据印度商品交易所官网的公告,印度 *** 已禁止交易7种农产品的期货合约一年,其中包括粗棕榈油和大豆及其衍生物。
食用油飞涨,让很多印度民众直呼吃不起油。在这一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市政部门为激励疫苗接种,决定向每位疫苗接种者免费提供一升食用油,结果效果极佳,吸引了上万人出来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中低收入者。
2023年9月13日油脂油料行情【USDA:2023/24 年度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下调 库存降至 8 年新低】美国农业部发布9月份供需报告,预计 2023/24年度美国大豆单产下调0.8 蒲/英亩至 50.1蒲/英亩,大豆种植面积小幅调高 10 万英亩至 8360 万英亩,但仍比上年的 8750万英亩减少 390 万英亩或 4.5%。大豆产量预测值调低至 41.46 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 42.05 亿蒲,比上年 42.76 亿蒲降低 3%。大豆出口目标调低至 17.90 亿蒲(4872 万吨),低于上月预测的 18.25 亿蒲(4967 万吨),比上年的 19.90亿蒲减少 2 亿蒲或 10.1%。2023/24 年度大豆期末库存缩减到 2.20 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 2.45 亿蒲,比上年减少 12%,创下 8 年来的更低水平。2023/24 年度美国大豆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 12.90 美元/蒲,比上月上调 0.20 美元/蒲。
【USDA:本年度和下一年度的中国大豆进口预期上调】美国农业部 9 月供需报告将 2022/23 年度(10 月至 9 月)中国大豆进口预期调高至创纪录的 1.02 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1 亿吨。同时也将 2023/24 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期调高到1 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 9900 万吨。
【USDA:维持南美新豆产量预期不变】美国农业部 9 月供需报告维持对南美新豆产量预期不变,2023/24 年度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产量合计将达到 2.21亿吨,比 2022/23 年度的 1.90 亿吨提高 3095 万吨或者 16.3%。
【昨日国内豆油价格互有涨跌】9 月 12 日,大商所豆油期货价格下跌,其中主力 2401 合约收盘下跌 0.43%至 8274 元/吨。现货方面,国内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市场报价集中在 8690~8860 元/吨,比前一日上涨 40~80 元/吨,周环比下跌140~160 元/吨。其中,华北地区报价 8690~8710 元/吨,华东地区 8720~8860元/吨,华南地区 8750~8820 元/吨。
【上周国内主要油厂豆油库存小幅下降】上周油厂开机率下调,双节前下游备货增多,豆油库存连续第五周小幅下降。监测显示,9 月 8 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 88 万吨,周环比减少 3 万吨,月环比减少 8 万吨,同比增加 12 万吨。
【昨日国内菜油价格下跌】9 月 12 日,郑商所菜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其中主力 2401 合约收盘下跌 0.84%至 8971 元/吨。现货方面,沿海地区三级菜油报价9070~9310 元/吨,比前一日下跌 100~120 元/吨,周环比下跌 290~380 元/吨。其中江苏南通报价 9210 元/吨,福建厦门报价 9150 元/吨,广东湛江报价 9220元/吨,广西防城港报价 9070 元/吨。
【菜豆油价差继续收窄】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高位回调,因国内豆油需求较好库存下滑,菜豆油价差继续收窄。9 月 12 日,菜豆油 2401 合约价差 697 元/吨,较上周缩小 191 元/吨,月环比缩小 405 元/吨,同比缩小 431 元/吨;2405 合约价差 944 元/吨,较上周缩小 128 元/吨。华东沿海地区菜豆油现货价差 380 元/吨,较上周缩小 250 元/吨,月环比缩小 400 元/吨,同比缩小 1700 元/吨。
【CBOT 大豆期价收盘下跌】9 月 12 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收盘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 1.6%,创下三周来的更低水平。虽然中西部天气炎热干燥,但今年大豆单产仍将创下历史第五高。截至收盘,大豆期价下跌 12.50~22.50 美分/蒲式耳不等,其中 11 月期价收低 22.50 美分,报收 1346.50 美分/蒲式耳;1 月期价收低 12.75 美分,报收 1362.25 美分/蒲式耳。
【上周美国大豆优良率降低 1 个百分点 高于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全国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周日),美国大豆优良率为 52%,低于一周前的53%,也低于去年同期的 56%,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51%。美国大豆落叶率为 31%,上周 16%,去年同期 20%,五年同期均值 25%。
【美国参与补贴项目的农户报告的大豆种植面积高于上月】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局(FSA)更新了美国种植户报告的 9 月份美国作物播种总面积。截至 9 月 1 日,参加 *** 补贴项目的农户报告称,大豆播种面积为 8272.4 万英亩,比 8 月份报告的面积高出 10.9 万英亩,比上年的 8652.9 万英亩减少 380.5 万英亩或 4.4%;未能种植的大豆面积为 47.1 万英亩,而上月报告为 45.9 万英亩。
【SECEX:9 月 1-11 日巴西大豆出口量为 207 万吨】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 的数据显示,9 月 1-11 日巴西大豆出口 207 万吨,作为对比,去年 9 月全月出口 400 万吨。9 月迄今日均大豆出口 41.4 万吨,比去年 9 月的 19.1 万吨提高117.3%。大豆出口均价 514.8 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 625.9 美元/吨下跌 17.8%。
【ABIOVE:2023 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 9900 万吨】巴西植物 *** 业协会(ABIOVE)表示,2023 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 9900 万吨,比上月预测高出 50万吨,因为中国需求强劲,大豆产量创纪录。ABIOVE 将 2023 年巴西大豆产量调高到创纪录的 1.573 亿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 30 万吨。作为对比,2022 年巴西大豆出口量为 7870 万吨,产量为 1.299 亿吨。ABIOVE 预计 2023 年巴西大豆压榨量为 5350 万吨,和上月预测持平,高于 2022 年的 5090 万吨。
【阿根廷实施第四轮优惠汇率之一周 大豆销量接近 100 万吨】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在 *** 实施第四轮大豆优惠汇率后的之一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 95.1 万吨,远高于 8 月份最后一周近 24 万吨的销售量。阿根廷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25000 比索至 155000 比索/吨(443 美元/吨)以上。9 月 5 日,阿根廷 *** 公告,9 月份阿根廷出口商可以使用 25%的外汇收入来进口大豆,无需将这些美元兑换成比索。新的外汇优惠措施相当于大豆出口汇率为 455 比索兑 1 美元,高于官方的 350 比索。阿根廷农业部估计国内还有 800 万吨 2022/23 年度大豆库存。
【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七连跌】9 月 12 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价下跌,创下两个半月新低,在外部食用油市场下跌的拖累下走低。截至收盘,毛棕榈油期价下跌 25~40 令吉/吨,其中基准 2023 年 11 月合约毛棕榈油期价报收 3688 令吉/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25 令吉/吨或 0.67%。
【SPOMMA:9 月 1-10 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 6.7%】南马来西亚棕榈油公会(SPOMMA)数据显示,2023 年 9 月 1-10 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6.70%。其中鲜果串单产环比减少 7.21%,出油率(OER)提高 0.10%。作为对比, 7 月和 8 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分别增长 7.4%和 8.3%。
同样是食用油,价格为什么相差好几倍?厨师长告诉你,到底差在哪大家好,我是《刚哥厨房》一位80后厨师。时间在走,年龄再长,用从厨二十余年经验,与大家分享油盐酱醋的味道,探讨煎炸烹炒的技巧,喜欢的朋友就请【关注我吧】
同样是食用油,价格为什么相差好几倍?厨师长告诉你,到底差在哪里?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使用频率更高一种食材,煎、炸、烹炒等一系列的操作,都离不开食用油。早在古时期,我国古人就已开始食用油类食品,古时期所食用的油为动物油,直至宋代以后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记录,有麻油、豆油、菜油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食用油在人们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品种越来越多,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种类,而且价格不等,优质油和劣质油的价格相差好几倍,味道和品质有天壤之别,相信大家一定也有同样的感受,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用油,感觉特别难以下手,很难选择,究竟是选择便宜一点的还是选择中档一点的,还是选择价格更高的那种呢?尤其是看了电视新闻及各大 *** 平台播出的关于地沟油及一些非法黑作坊的一些报道以后,就更难选择,心里总会想,同样是食用油,价格为什么相差好几倍呢?下面刚哥就给大家分享挑选食用油的一些小技巧,学会后保证你以后再也不会顾虑价格问题和应该选用什么样的食用油而犯愁和价格上的疑惑。
之一步
我们首先得看食用油的生产日期,看好生产日期才能进行下面的挑选,食用油的保质期大都在18个月之内,大型超市对生产日期的把控还相对严格,而外面小卖店就不一定能做到,尤其是告知自己的父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在选用食用油时,一定要先看生产日期。
第二步
在购买食用油时,首先要看配料表,看配料表中是否添加转基因原料,例如图中所示“大豆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菜籽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等所含转基因字样的。虽然到现在并未有明文规定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危害,而且价格上也有悬殊,但为了家人的健康,我们更好选择非转基因的食物油。
第三步
我们看食用油包装上的营养成分,不管是什么牌子的食用油,都有营养成分表。首先我们选择看脂肪和能量(维生素E含量),这两个含量越高,食用油的品质就越高,然后再看胆固醇和钠含量,这两个的营养成分值为零更佳。
第四步
我们看食用油的加工工艺,食用油的加工工艺为压榨和浸出两种工艺 *** 。压榨食用油,是采用纯物理 *** ,通过压力把原料的油脂从中分离出来,这样的压榨工艺既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在其 *** 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会更少。
第五步
这一步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一步,也是国家关于食用油标准的级别标准。食用油的等级分四个等级。一、二级的食用油,杂质少、纯度高,炒菜时油烟少,而三、四级的食用油正好相反,精炼度低,有杂质,油色深,炒菜时油烟大。很多人认为等级越高,油的品质就越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区别只在纯度、杂质的多少、油色、油烟,所以大家不用担心等级,请大家放心购买。
小贴士 :
1、建议大家在购买食用油时选择看清楚日期+压榨工艺+非转基因+能量(维生素E)+脂肪含量高的。
2、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选择使用一种牌子的食用油,合理的挑选3到4种不同牌子的食用油来交换食用。
3、食用油的等级区别,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我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放心选购。
4、刚哥建议大家购买食用油应选择大型超市购买,切勿听信小商小贩。
以上就是【刚哥厨房】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食用油】的有关知识和一些小技巧,如果您还喜欢这篇文章,要记得帮忙评论、点赞、转发,收藏、是对我更大的鼓励。
最后感谢您抽空阅读文章。
你家常见的三类食用油,价格上涨!这种油1箱涨50元!原因是...本图文均由刚哥厨房辛苦 *** 编写,未经许可,严禁擅自抄袭盗图。
从去年开始,国内食用油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目前市场上豆油、菜籽油这些品种价格如何呢?商家、消费者又有哪些感受呢?
菜籽油拉动三大主要食用油价格普涨
在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做粮油生意的李国强算是经营年头长、规模大的批发商,他告诉记者,菜籽油是我国第二大食用油品种,也是去年以来之一个持续涨价的食用油品种。
河南省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商 李国强:以递增的趋势涨,一次涨三块五块,五块六块,菜籽油去年更低在180元/箱左右,今年的菜籽油在220元/箱到230元/箱。李国强说,从2020年年初到现在,菜籽油价格一直在上涨。后来,豆油、棕榈油价格也相继跟涨。目前,大豆油的批发价格也已经较去年上涨了20%以上。河南消费者:食用油比去年涨幅有些大,近段时间一桶油涨了有几元。
记者调查发现,三大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已经明显影响到了食用油的销量。行业内的利润大幅压减。在北京的一个大型超市里,为了降低食用油价格上涨造成的销量下降,小包装的食用油纷纷直接打折,价格涨幅相对较小,一般在5%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14日,国内菜籽油、豆油、棕榈油的批发价格分别为10730元/吨、8770元/吨、7380元/吨,同比上涨了31%、20%、11%。而在市场终端,菜籽油和豆油零售价格为66.3元/5L、51.4元/5L,同比上涨了5.5%、7.1%。需求增加油菜籽进口量下降 推动食用油价格走高△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记者了解到,三大主要食用油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而菜籽油作为领涨的品种,它的批发价格涨幅也更大,本轮菜籽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呢?
记者在河南光山县的一家菜籽油生产企业看到,工人们正在车间里进行菜籽油的罐装,而在仓库门口也可以看到等待运货的采购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前这段时间是食用油的销售旺季,他们的销售价格也有调整,以5升装的菜籽油为例,目前每桶70元左右,比较去年更低点提高了20元左右。
河南省某植物油公司销售负责人 李海锋:后市随着节后小高峰面临着学生开学,各行各业开始上班复苏,包括餐饮业也是一个高峰期,可能那时候突如其来一个大批量的需求。据介绍,菜籽油价格的上涨,除了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菜籽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
河南省某植物油公司董事长 向勇:在五到六年前菜籽的价格一直在每吨5000元左右,现在每吨6300元至7000元/吨。我们国产菜籽油产量还是比较低,就是我们需要进口菜籽油60%。记者了解到,受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制约,国内油菜籽增产空间有限。而加拿大是我国更大的油菜籽进口来源地,由于其油菜籽中曾检出有害物质,国内企业进口油菜籽较为谨慎,油菜籽进口量下降。2020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油菜籽进口总量为243.4万吨,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经济师 郑祖庭:主要油菜籽生产国因干旱,本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同比减少5万吨,此外从2015年开始国内进行菜籽油临储去库存,累计去库存600万吨,国内菜籽油供应偏紧诱发价格上涨。同时,专家表示,我国食用油进口渠道多、来源广,国内食用油安全有保障。短期看,我国大豆进口增加较多,2020年全年大豆进口突破1亿吨,国产大豆产量1960万吨,为我国食用油市场供应奠定良好基础。
郑州商品交易所油脂油料分析师 杨京:随着供需格局转向宽松,我们预期今年下半年,食用油价格逐渐走低。
来源:央视财经
食用油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由于供应受限事件和持续强劲的需求,芝加哥附近的大豆油期货合约和加拿大的菜籽油期货合约在4月底创下历史新高。波动较大的期货价格上周有所下降,但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美国农业部在4月份的《油籽:世界市场和贸易报告》中预测,2021-22年全球植物油(共9种油)为2.1204亿吨,较2020-21年增长0.3%,消费量为2.0892亿吨,下降0.1%,期末库存为2607万吨,增长8%。尽管预计最终库存将走高,但持续的新冠疫情相关物流延误和最近的出口中断已将植物油价格推至新高。
??多种因素共同推动食用油价格升至历史新高,包括葵花籽油更大出口国乌克兰,更大的棕榈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禁止出口,美国大豆种植缓慢以及强劲的全球需求,部分原因是美国可再生柴油制造业的增长。作为参考,棕榈油是产量更大的食用油(美国农业部预测2021-22年度为7705万吨)和出口量更大的食用油(4962万吨),其次是大豆油(5897万吨生产,1244万吨出口)、葵花籽油(2039万吨生产,1074万吨出口)和菜籽油(2849万吨生产,553万吨出口)。
??截至4月最后一周,印尼禁止了所有棕榈油产品的出口,该国是迄今为止更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59%,出口的56%(马来西亚以25%的产量和33%的出口位居第二)。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印尼的棕榈油出口禁令不会持久,因为出口对该国经济非常重要。该禁令是为了抑制国内植物油价格飙升。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的56%,出口量占全球的76%。乌克兰的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在2021-22年占全球供应量的28%,但在出口方面排名之一,占总出口量的46%。乌克兰的港口上周正式关闭,但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后的3月初以来实际上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中国是世界上更大的植物油消费国,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在美国,豆油的使用最为广泛。4月29日,芝加哥5月豆油现货合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磅91.40美分,4月上涨33%。这一价格较一年前上涨了近30%。与小麦45%-60%和原油65%的涨幅相比,这一涨幅相形见绌,但远远超过玉米和大豆等其他大宗商品,这两种商品的同比涨幅均不足10%。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全球风险管理公司(Global Risk Management)的执行董事兼所有人布莱恩?哈里斯(Brian Harris)在最近的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5月和7月豆油期货逆价已飙升至500点,5月是交割月份。他表示,反向走势往往表明未来供应趋紧,因生物燃料需求继续扩大,而国内豆油库存可能在4月见顶,基本面和技术信号继续指向未来价格坚挺。他说,“在4月份的最后一周,豆油在大豆压榨价格(大豆价格相对于豆粕和大豆油价值的等式)中的份额在现货头寸中飙升了50%,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更高水平。”
??Harris称,“国内大豆现货期货压榨利润率飙升至每蒲式耳逾2.50美元,因该行业继续压榨大豆油,而大豆油的涨幅继续超过大豆。”通常情况下,豆油占压榨边际的份额在30%左右。大豆传统上被碾碎用作饲料,用作高蛋白牲畜饲料,油是副产品。食用油的现货价格也大幅上涨,即使豆油期货价格达到创纪录的高位,基础价格也保持稳定。4月底,美国伊利诺斯州迪凯特的大宗大豆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8%,美国港口棕榈油价格上涨60%,葵花籽油上涨53%,菜籽油上涨35%。
??在主要食用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由于买家寻求替代品,其他油的价格飙升,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市的玉米油比一年前上涨了近70%。在全球范围内,进口商不得不转移货源,以填补乌克兰和印尼的缺口。印度的石油使用量通常包括40%的棕榈油和11%的葵花籽油。过去5个月里,该国的豆油进口量增加了30%,过去4个月从美国进口的豆油总量超过了此前8年的总和,从巴西进口的豆油总量是去年的10倍。
??在供应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食用油价格的近期前景依然强劲。除此之外,随着新生产设施的建设,对可再生柴油的需求预计将使未来几年的需求保持在高位。一些人预测,美国需要将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三分之一,才能满足预计的需求。
(农产品集购网编译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