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的由来50字,麻婆豆腐的由来和故事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74 0
“麻婆豆腐”的菜名是怎么来的?麻婆又到底是谁?


相信不少人肯定都吃过或听过“麻婆豆腐”这道菜,在许多中餐馆菜谱上都有这道菜。至于其名字的来历,好奇的人多,知者甚少,那这道菜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链接」


据1909年傅崇矩著有的《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就被列为成都著名的食品,在书中的“成都之著名食品店”中,列出“王道正直之酥锅魁”、“便宜坊之烧鸭”以及“陈麻婆之豆腐”等等名店。而“陈麻婆豆腐”,就是“麻婆豆腐”的全称。

关于麻婆豆腐,清代文人周询著有的《芙蓉话旧录》有详尽记载:“(成都)北门外有陈麻婆者,善治豆腐,连调和物料及烹饪工资一并加入豆腐价内,每碗售钱八文,兼售酒饭,若须加猪、牛肉,则或食客自携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号人多不知,但言陈麻婆,则无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惮远。”

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成都北郊万福桥边有一个“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老板娘脸上有几个麻点,人称“陈麻婆”。万福桥横跨府河上,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他们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老板娘对烹制豆腐有套独特技巧,做出的豆腐色味俱全,吃过的人都首屈一指。吃货之人,为求一吃,也不惜自远方来。

有些食客在饱饭之后,就拿老板娘来开玩笑。有人看到老板娘脸上略有几个麻点,绰号“陈麻婆”,就将这道菜称为“陈麻婆豆腐”。后来这个称呼传开了,老板娘索性将饭铺改为“陈麻婆豆腐”。清代《锦城竹枝词百咏》中收录有一首描述“麻婆豆腐”的诗:“麻婆豆腐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麻婆豆腐”手艺一直流传下去,最终成为四川代表名菜。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国民 *** 大后方,中国各地各阶层的人来到了成都,据指麻婆豆腐在这个时候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战后,麻婆豆腐走出成都,冲出四川,带到中国各地。这道菜亦由港台再传至日本,在日本得以发展,不过菜色的味道转变了。在文革时期,由于“破四旧立四新”,“麻婆豆腐”一度被改成“麻辣豆腐”,至今仍有这个称呼,与“麻婆豆腐”共通。

欢迎点击 链接 发现和探讨更多榜单内容哦~


整编:大男孩寅申,本文资料皆来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之一时间处理,谢谢!

欢迎点击 链接 来 众推风云榜 畅聊风云变幻,共推精彩见闻~

《麻婆豆腐》为什么叫麻婆豆腐,大家都知道吗?

麻婆豆腐是四川的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治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渐传开,因为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家常必备,好吃又简单,一起来看一看麻婆豆腐的“前世今生”吧

麻婆豆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样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好吃又好做,还没有学会怎么可能?而麻婆豆腐背后其实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麻婆豆腐这道几乎在国外最有名的中国的渊源与得名,与一个脸上长着麻点的女人相关。

在 100 多年前,成都万福桥码头有一家小馆子,陈兴盛饭铺。万福桥是进入成都城的必经之旅,许多贩夫走卒都从此路过。傍晚时分,这些劳碌了一天的人已经饥肠辘辘,在码头上坐船回家前,用油篓子里剩下的油和市场上买来的更便宜的食材—豆腐,请桥边的陈兴盛饭铺代为加工。

饭铺的陈婆用豆瓣来烧制豆腐,又嫩又香又烫,深受挑夫们的喜爱,以至于很多食客也闻名而来,要求陈记烧这个豆腐。在当时的成都,流传开了一首竹枝词:「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麻、辣、酥、香、烫、嫩、涃」,这是正宗的麻婆豆腐的七大绝妙之处。麻婆豆腐,麻字当先,「三麻合一」——除了麻婆脸上的「麻子」,还有勾芡时加入花椒面,装盘时撒花椒面。选四川本地产的花椒面,或是茂汶花椒,或是汉源花椒。

一道菜就此流传开来,陈兴盛饭铺也改名为陈麻婆豆腐。这家店到现在还在,成为许多慕名食客的打卡地。但是对于成都资深老饕而言,这里的麻婆豆腐不吃也罢,铁打的豆腐流水的食客,当年的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

今天,麻婆豆腐被称为米饭的“大众情人”可不是浪得虚名!下饭绝佳的麻婆豆腐,每个人都要会做!!想要了解具体做法的赶紧往下看,快来一起创造和麻婆豆腐的今生吧!


原料

豆腐400克,牛里脊100克

调料

香葱3—4根,香菜1棵,酱油1汤匙,水淀粉2汤匙,干豆豉1茶匙,花椒粉1茶匙,辣椒粉2茶匙,高汤1/2碗,祁县豆瓣酱2汤匙,盐适量。

具体做法:

1.豆腐切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热盐水中浸泡去味。香菜叶、香葱切末;牛里脊切小粒。

2.锅烧热放油,油五六成熟时下入牛肉粒煸香,放入四分之一茶匙盐,炒至酥香盛出。

3.剁碎豆瓣酱和干豆豉。油三成热时放入豆瓣酱、豆豉碎和辣椒粉,煸炒出红油。

4.锅中加入高汤和酱油,将控水后的豆腐倒入烧二分钟,加入一汤匙水淀粉,再倒入牛肉粒。

5.香菜梗切段入锅,翻炒均匀后再烧二分钟,用一汤匙水淀粉再次勾芡。

6.收汁后起锅装盘,撒上花椒粉、香菜末和葱末即可食用。

饕餮小贴士:

1.用热盐水浸泡后,口感细嫩,无豆腥味,并且在烧的过程中不易碎。

2.牛肉要炒至散开才容易入味,豆腐要少搅动,以保持完整,先后两次勾芡,可使豆腐更入味。

文章图片来源于 *** ,侵权删。

经典川菜麻婆豆腐,引全国人追捧,居然有这么久的历史了

我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好吃的,除了口味受人欢迎,还有可能因为它背后有一段独特的故事,那些故事有真实的,也有后人编的,不管怎样,都赋予了本身一种魅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感,谁会去管某道美食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可以在故事中,感受到美食的有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说说麻婆豆腐的来历,它可是超级有名的川菜。

在清朝,有一对夫妻,丈夫姓陈,妻子姓李,女方长得不是很好看,脸上可以看见一点白麻子。当地有一处码头,他们在旁边开了一个饭馆,老板和老板娘待人和气,生意做得挺不错,当然这还是归功于妻子的好手艺,附近的很多人都会来这吃饭。一些熟客把他们当成了朋友,直接叫老板娘为"陈麻婆"。

后来,她的丈夫因生病而离世了,她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不但要照顾孩子,还要赚钱。好心人劝她把店铺关了,找个男人改嫁去过好日子。可是,陈麻婆比较倔,把店继续开了下去,熟客们多多少少都会照顾她的生意。久而久之,陈麻婆发现豆腐卖得很好,觉得可以搞起来,于是,经过加工就成了美食。主要是在卤水豆腐的基础上,加入了五花肉和一些酱汁,再通过煎炸的方式,本来平淡的豆腐变得相当好吃,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生意更加火爆了。

陈麻婆家的豆腐卖得特别好,名声传开了之后,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就为尝上一口。在不懈努力之下,店铺面积大了,自家房子也添置了家具,日子过得不错。有一次,一位读过书的文人前来吃豆腐,对味道很满意,于是命名"陈麻婆豆腐"当做店铺的招牌。陈麻婆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就一直用着。这个"麻"一开始是因为脸上的麻子,对应在豆腐上则凸显出了"麻辣"的特点,可以说是一语双关。

后来,麻婆豆腐的手艺传承了下来,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还是很流行,这口味有多接地气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尝过的人都能感受到。麻婆豆腐走出了四川,成了一道可以代表中华美食的经典菜品,甚至老外都会特地去品尝看看。

“麻婆豆腐”菜名的来历是什么?麻婆又到底是谁?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7fg8t3c77u1jo1bv8q0","duration":146.681,"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4682963,"thumb":{"web_uri":"tos-cn-p-0000/ff36f47a329148f4b43a46d9bfc3513c","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46.681,"file_size":4189332,"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7fc4de4fbbdc461158f3f1a42dd47f18","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探秘美食:麻婆豆腐的来历

如果哪家川菜馆没有麻婆豆腐,那就可以换一家店了,可见麻婆豆腐已经成为川菜的代表,是各川菜馆必备的一道菜。麻婆豆腐原料简单,主料只有豆腐,辅料为蒜苗和牛肉末,口味集麻、辣、咸、鲜、香、嫩、烫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但为什么叫麻婆,难道是因为这道菜里放了麻麻的花椒么?

据说清末,在成都北门外的万福桥码头旁有一家小馆子叫“陈兴盛饭铺”,店主叫陈春富,去世得早,小店一直由老板娘经营,因为她脸上有麻子,就被人们称为陈麻婆。万福桥横跨府河上,往来的贩夫走卒、码头工人等经常到店里歇脚打尖。

一天晚上,快打烊的时候,又进来了一群刚从码头干完活的工人,他们嚷嚷着肚子饿了,要搞个下饭的菜。陈麻婆看看店里,只剩下几盘豆腐、一小块牛肉,她想了想,先把牛肉剁成末,放到菜油中炸香,捞出后,又把剁细的郫县豆瓣酱、豆豉,放油锅里炒香,然后加入高汤和佐料,再把切成两厘米见方的豆腐块放进去煮入味,最后把炸香的牛肉末撒上去,勾芡收汁,起锅时再撒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一盆麻、辣、咸、鲜、香、嫩、烫的豆腐就上桌了。

工人们闻着香味胃口大开,就着这盆豆腐连吃了好几碗饭,一个个吃得鼻子冒汗、肚儿溜圆,直呼“好吃”,后来这道菜就成了陈麻婆店里的必点菜。陈麻婆又加以改进,加上青蒜碎,蒜香浓郁,成菜颜色也更加好看。这道菜也逐渐传开,因为是陈麻婆发明的,所以人们就叫它“陈麻婆豆腐”,后来就变成了麻婆豆腐。

值得一提的是,麻婆豆腐不仅在国内各个大小饭店遍地开花,还成功走出国门,由港台再传到日本,在日本得以发展。

不过日本人不能吃辣,这道菜也进行了改良,但是名字还没有变,改良后的麻婆豆腐深受日本人的喜爱,风靡日本餐饮界。如今在日本,麻婆豆腐已经成为中华菜的代表。

「经典川菜」麻婆豆腐的历史由来与最正宗的做法解说

磨砻流 *** ,蒸煮结清泉—文史侃麻婆豆腐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中国人种植黄豆的历史有3000多年了,在河南二里头遗址中就发现有大豆碳化的种子。商代甲骨卜辞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菽(大豆)字。司马迁在《史记》开篇《五帝本纪》中就有轩辕皇帝教人们种植大豆: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我们经常说的五谷杂粮为:黍、稷、菽、麦、稻。其中的菽就是大豆

大豆有很多用途,我们常用的植物油有菜籽,大豆,花生等压榨而成。花生,芝麻产量较少,西南方一般以菜籽榨油,而在东北就是以大产量的黄豆来榨油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这样一首歌曲《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数不尽的大豆高粱………有此可见,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大量种植着大豆。

用大豆来 *** 豆腐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明代诗人苏平有一首《咏豆腐诗》是这样说的:

传得淮南术更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

淮南术就是以前的炼丹之术,古人为了追求长生于是开始各种各样的炼丹之术。有一次,一位炼丹大家将大豆用石磨撵制成浆,过滤出渣,将豆浆熬制成熟,加入了丹石中的卤水,奇迹出现了,加入了卤水的豆浆竟然凝结成乳白色的块状,这就是豆腐的 *** 了。

著名吃货宋时的大文豪苏东坡对于豆腐也情有独钟,苏东坡有一首诗叫《蜜酒歌》

脯青苔,炙青莆,烂蒸鹅鸭乃匏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苏东坡不仅喜欢豆腐,还研究过豆腐的做法,在川菜中至今还流传着一种豆腐的做法叫东坡豆腐

川菜中还有一种豆腐的做法叫麻婆豆腐。关于麻婆豆腐有这样一个传说由来。

清朝朝同治元年,在成都的万福桥,有一家名叫“陈兴盛饭铺”的店,女店主人称“陈麻婆”,当年常有苦力之人光顾店铺,陈氏擅长烹饪豆腐,深受人们喜爱。她创的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后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店名,直至今天。清·朝才子冯家吉吃过麻婆豆腐后,对它的口味赞不绝口,留下了这样的千古佳句: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桁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从古至今,文人爱豆腐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豆腐也有一种精神。曾经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大中华》歌词中有这样几句话:更爱吃的菜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像它…我想这就是文人热衷于豆腐的原因吧。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的前世今生

2022年十月一日

有一个小目标

烹饪一道中国名菜

观摩 *** 陈麻婆豆腐

豆腐

始创于我国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豆腐的 *** 技术和食用 *** ,在我国古书中均有记载。据《坚瓠集》载: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首创。他在淮南在位时,派人在八公山取“白眼泉水”研制而成地。

此事有一首诗为证。其诗曰:

雪白方田似水晶,泡磨滤煮点浆成。

佳肴老幼皆欢喜,源始八公山下羹。

麻婆豆腐的由来50字,麻婆豆腐的由来和故事-第1张图片-

《豆腐》元·郑允端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 *** ,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陈麻婆豆腐

历史文献记载,清同治年间的成都万福桥,是当年城北新繁、什邡、广汉及彭州一带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特别是为成都油粮行送粮油的进出要道。

因为看好万福桥头人来人往的黄金口岸,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偕妻在此开店,取名“陈记兴盛”,是想借此旺铺生意兴盛而发家致富。

久而久之,陈妻“麻、辣、烫、鲜、香”特色的豆腐便在成都城流传开来,成为“陈记兴盛”饭铺的特色招牌菜。 

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10月1日

登堂入室

老乡胡教授家

胡教授生于三江汇流的嘉州,乐山美食从小耳濡目染,赋予他舌尖上的不懈追求。

他在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一季)担任美食顾问

在《舌尖上的中国》6

胡教授亲执炒勺担纲第六集“麻婆豆腐”。

中央电视台首部高端美食类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6

胡教授家厨房

准备上灶

观摩 ***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黄牛肉。烹饪手法是先在锅中将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放一大把辣椒末,接着下牛肉,煮到干酥烂时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稍微加水并铲几下调匀,盖上锅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起锅前再洒上花椒末。

教授言传身教

著名作家李劼人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麻婆豆腐。他在《 *** 》里如此描述麻婆豆腐:“舌尖初次触碰,新鲜的麻辣感带来令人惊艳的兴奋;滑入喉咙,豆腐温热鲜嫩,吞咽后余韵不绝。”麻婆豆腐的麻、辣、鲜、香、烫、嫩、酥、滑跃然纸上,川香四溢。

今天,教授一大早便早早起床去农贸市场购买所需食材,回到家便开始准备起传统川菜:回锅肉、青菜头烧牛肉、干煸鳝鱼、雪魔芋烧鸡、凉拌秋笋、萝卜排骨汤、麻婆豆腐等。

他为更多人能花时间来学习传统川菜的 *** 技术感到欣慰!

与教授、丹总共品陈麻婆豆腐

《豆腐诗》

明代初苏平

传得淮南术更佳,皮肤褪尽见精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成都竹枝词?咏麻婆豆腐》

民国诗人冯家吉

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

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到四川品成都麻婆豆腐

成都演艺集团

牛市口戏场子喜迎国庆

麻婆豆腐

牛市口戏场子必备佳肴

图文:咖林

麻婆豆腐的历史由来与 *** ***

之一次接触麻婆豆腐,还是10年前了,那是我之一次去成都,姐夫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他的厨艺非常好,平时喜欢烧回锅肉和麻婆豆腐,而我更喜欢麻婆豆腐,因为它的烹饪 *** 简单易学,食材购买也便宜,这么经济实惠又好吃的美食,谁能不爱呢?

一、麻婆豆腐的历史由来:

麻婆豆腐的历史还得从清朝同治元年开始说起,有一家小饭店,原名叫做“陈兴盛饭铺”。坐落在成都的万福桥边,主要接待过往行人,以及码头工人、卖苦力的挑油脚夫等等。

因为这家店的老板姓陈,是陈家四儿子和儿媳妇开的,夫妻两人性格温和,为人和善。有一次遇到店铺准备打烊时,还有一些工人没吃上饭,他们希望夫妻二人再煮点什么来填饱肚子。

这时店老板娘想到了厨房剩了一点豆腐,但没有其他配菜可以下饭,急中生智,想到了加点豆豉、豆瓣这些可以有利于下饭,起锅后还加了一些花椒和面椒粉这些洒在豆腐上调味。

没想到这些人之一次吃这种豆腐,居然被这种做法给折服了,纷纷夸赞老板娘好手艺,后来老板娘做的豆腐被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其他人也都纷纷前来尝尝这道新菜。老板娘天生漂亮,可惜脸上长了一些麻点,又因为丈夫姓陈,因为婆字一般代表对年长人的尊称,所以大家都习惯叫她陈麻婆。

后来,他们对此道豆腐进行了一些特制改进,手工独特,做出来的豆腐色香味俱全,慕名来吃豆腐的人越来越多,陈麻婆生意也日益好转,这道菜后来成了他们店铺的招牌菜。

这种做法使得做出来的豆腐又麻又辣,很符合当地人的味口,加上老板娘大家都叫陈麻婆,慢慢的这道菜就被大家宣传开来就叫做陈麻婆豆腐了。这就是麻婆豆腐的历史由来。

二、麻婆豆腐的烹饪 *** :

麻婆豆腐属于川菜菜系,是四川成都十大传统名菜之一。主要原料为新鲜水豆腐,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喜爱选择购买一些牛肉或者猪肉、再购买一点辣椒和适量花椒,加上一些辅助配料,比如香葱,蒜,米酒,豆瓣酱,豆豉等等。

刚去成都那会,因为还没适应成都的麻,之一次吃麻婆豆腐吃到一个花椒,整个舌头都被麻得不行。所以大家如果不能吃麻,千万不要夹到花椒了,不然够你麻一天的。还有就是大家之一次煮麻婆豆腐时,可以先少放点花椒,如果能适应这个口味的可以适当多加点。

下面我们开始来 *** 麻婆豆腐:

1、我们可以把豆腐切成小格子的块状备用,放在一个碗里,也可以适当加点盐,这样豆腐不容易碎,还可以去除豆腐的腥味,而且豆腐有点咸口味也会更好一点。再把蒜切成细细的蒜沫,香葱切成葱花。把牛肉或者猪肉剁成肉沫状,再放点米酒去腥。

2、放锅开火烧油,这里必须用花生油,姐夫说花生油能让豆腐炒出来更香一些,油烧好后开始放入牛肉沫或者猪肉沫,翻炒熟后,把前面准备好的豆瓣酱、适量豆豉放入锅中一起翻炒,再加入红椒粉、酱油、少许盐、根据自己口味选择适量洒些白糖,全部炒香后再把切好的豆腐格子放入锅中,加入高汤,等候煮沸。

3、等高汤煮沸后加入前面准备好的香葱丝、生姜、蒜沫,也可以加点面料粉与水调和倒入锅中,准备起锅前加适当加点花椒粉和麻油就可以了。麻婆豆腐口味主要强调麻、辣、烫、咸。

麻婆豆腐非常好地突出了川菜“又麻又辣”的特点,又因其口味独特,这道菜的做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如今麻婆豆腐这道菜已不仅仅属于四川,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有名,没想到一道普通的家常小菜也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一道国际名菜。

每一道美食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来源和故事,了解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好的爱惜这些美食,因为它们的来之不易,我喜欢麻婆豆腐,欢迎你也一起来品尝一下!






标签: 由来 豆腐 麻婆 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