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目鱼图片,遮目鱼图片刺多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6 0
一年中海鲜最为肥美的季节到了!东海美味“到碗里来”

目前,东海全面开渔

一年中海鲜最为肥美的季节到了

市民的“国庆餐桌”

要“热闹”起来了!

记者从辖区盒马门店了解到

多款东海热气小海鲜

已经上架沪上盒马门店

10月初,国庆佳节之时

随着捕捞量增加

除带鱼、鲳鱼等常见品种外

上海市民喜爱的

梅童,鱿鱼,舌鳎

虎头鱼,金线,米鱼等

也将上架盒马华东区域门店

热气小海鲜

是指从海里打捞上来

不经过任何冷冻加工处理

采用碎冰保鲜

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市场的海鲜

口味上最突出的就是“鲜”

以往,热气小海鲜只能偶尔在

海鲜批发市场买到

以盒马门店售卖的热气小海鲜为例,记者了解到,每天清晨7点,渔民们出海捕捞,傍晚5点,渔船陆续靠港卸货,再由熟练的专业分拣工人按照盒马规定的选货标准,对商品进行精细化分拣。随后,小海鲜经过装箱、装冰、打包等装入冷藏车,开启全程0℃-4℃的冷链运输,次日清晨7点抵达盒马江浙沪各门店,保障市民选购到新鲜的美味。

以往东海的货源分散

收货费人费力

产地到店链路环节多且损耗较大

对此,盒马水产采购李年泰表示

今年盒马通过优化供应链路

从沈家门、吕四、象山

多个码头渔港联合采买

现场挑选,分级,打包

保障东海小海鲜的稳定供应

你家“国庆餐桌”计划好了吗?

有哪些时令美味呢?

文字/图片:王歆瑜

编辑:吴百欣 周梦真

中国常见的30种海鱼,必有一种是你的更爱,全吃过的肯定是海边人

#春日生活打卡季#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因此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每年的四月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各种海鱼又到了活跃觅食的季节,这个时候也是吃鱼的绝佳时期。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鱼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也较少,因此常吃鱼对身体特别有好处,尤其是一些深海的鱼类,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沿海常见的30种海鱼和做法,都是这个季节比较常见的,大家在买鱼前不妨参考一下。

遮目鱼图片,遮目鱼图片刺多吗-第1张图片-

1、海鲶鱼

海鲶鱼头大尾巴细,属于在近海海底栖息的一种小海鱼,它的个头一般都不是太大,但是鱼肉肉质细腻爽滑,鱼刺软还没有细刺,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

海鲶鱼可以晒成鱼干,新鲜的海鲶鱼跟豆腐一起炖可以说是绝配,不过购买海鲶鱼时记得一定要选择鲜活的,处理时要把其腹中的黑膜刮净,并且注意鱼的苦胆不要弄破。

海鲶鱼的价格比较低廉,一般都不超过10元钱,四月正是它大量上市的时节。

2、加吉鱼

加吉鱼的学名叫“真鲷”,根据其鱼鳞颜色的不同分为红鲷和黑鲷,其中红鲷是比较珍贵的,现在野生的比较少见。

加吉鱼在沿海一直都是上等的海鱼品种,这种鱼的背鳍上有像针一样的刺,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扎到手。

加吉鱼比较适合的做法就是清蒸,因为加吉鱼皮下脂肪比较厚,蒸出来以后除了鲜还特别香,【清蒸加吉鱼】也是高档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加吉鱼也有养殖的,养殖加吉鱼售价并不是太高,一般在20元多点的价格就能买到,虽然不如野生的鲜,但是个头大、肉厚、刺少,可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

3、带鱼

带鱼是中国四大经济海鱼之一,也是不论沿海和内陆都非常常见的海鱼品种。

带鱼基本都是生活在水深50米以下的深海鱼,而且带鱼离水即死,因此市场上售卖的都是冰鲜或冷冻带鱼。

带鱼的烹调 *** 有很多种,大家比较喜欢用煎或炸的 *** 来烹制带鱼,不过如果遇到新鲜的钓带,也可以试试清蒸或清炖的 *** ,这样更能品尝出带鱼那原始的鲜味。

带鱼是无法人工养殖的深海鱼,不过它除了产于大连和舟山的特殊品种以外,其它品种的带鱼售价并不高,一般10元左右都能买到。

4、大黄花鱼

大黄花鱼也被叫做“大黄鱼”,它跟带鱼、小黄鱼和乌贼一起并称为“四大经济海鱼”。

大黄花鱼的肉呈蒜瓣状,因为颜色和体型都非常漂亮,所以适合整条烹制上桌,炖、煮、焖和煎、炸都可以,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在山东和大连地区非常流行的【糖醋大黄花鱼】。

大黄花鱼现在基本很难见到野生的,市场上售卖的都是养殖品种,所以大黄花鱼的售价不高,一般一斤左右的市场零售价在15元上下。

5、红鞋鱼(红头鱼)

红鞋鱼是北方沿海常见的海鱼品种,这种鱼头大身子小,因为鱼头没有多少肉,所以也有渔民称其为“穷头鱼”。

红鞋鱼的头底下有两排小爪子,属于底层栖息的鱼类,它的两扇鱼鳍打开以后像孔雀开屏的样子,特别的好看。

红头鱼的鱼肉呈蒜瓣状,但是因为在水底生活,腹内的泥 *** 较多,因此味道上比较一般,基本上大家都是去头后炖制或用来熬鱼汤。

红头鱼因为产量比较大,加上刺比较硬,所以它的售价并不是很高,一般在10元以下一斤就能买到。

6、鲭鱼

鲭鱼是妥妥的深海鱼,这种鱼市场上售卖的都是冰鲜,因为基本都是远洋捕捞而来。

鲭鱼的鱼刺比较多,不过它鱼肉中脂肪含量比较高,加上腹内有鱼籽和鱼白,所以吃起来比较香,还算是非常不错的海鱼品种。

鲭鱼一般都是采用炖的 *** ,也有油炸后 *** 罐头口味的茄汁鲭鱼,不过在处理时一定要把腹内的黑膜清理干净,而且给老人和小孩吃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小刺。

鲭鱼属于比较廉价的海鱼,一般售价都在5元左右,可以说是人人都能消费起的海鱼。

7、鮟鱇鱼

鮟鱇鱼是长相非常丑陋的海鱼,它栖息在海底,因为嘴大能吃,浑身布满粘液,所以也被叫做“蛤蟆鱼”。

鮟鱇鱼属于软骨鱼,所以身上没有硬刺,鱼肉洁白有韧劲,吃起来非常不错,最主要的是鮟鱇鱼的鱼肝和鱼肚都异常鲜美,人们购买鮟鱇鱼时也主要是喜欢吃它的肝和肚。

鮟鱇鱼可以 *** 成鱼干,大家购买鮟鱇鱼一般喜欢炖豆腐或红烧,鮟鱇鱼的鱼皮无需剥去,只需要把鮟鱇鱼剁成块后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然后捞出清洗干净即可开始下一步烹制。

鮟鱇鱼属于比较廉价的海鱼,它的个头越大价钱会贵一些,但是大多数时候鮟鱇鱼的售价不过在5元左右,超过这个价钱就会少有人购买,因为大家会觉得不值。

8、鲅鱼食

鲅鱼食也被叫做“晴天烂”,每年的春季它都会大量上市,因为鱼肉比较碎,加上脂肪含量比较高,所以鲅鱼食是很难保存的。

鲅鱼食的肉呈蒜瓣状,因为油脂含量高所以煎炸之后会特别香,就是这鱼的肚子处理不干净会有苦味,不过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味道。

鲅鱼食属于不值钱的小鱼,主要原因就是不好保鲜和运输,一般新鲜的鲅鱼食售价在6元左右。

9、辫子鱼

辫子鱼也被叫做“辫鲢子”或“牛尾巴”,这种鱼的头大尾巴细,身上的刺也特别硬。

辫子鱼的鱼肉呈蒜瓣状,入口后还略带韧劲,几乎没有什么异味和腥味,海边人喜欢红烧或家常焖,辫子鱼炖粉皮是北方沿海一道比较有名的渔家菜。

辫子鱼按照个头大小售价也有很大差距,大个的辫子鱼现在基本也要20元一斤以上。

10、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属于最经济实惠的小黄花鱼,因为它的脑袋里有一块耳石,因此小黄花鱼也被称作“石首鱼”。

小黄花鱼的肉质细嫩鲜美,适合炖着吃或煎炸后食用,新鲜的小黄花鱼采用家常焖的 *** 非常不错,还有人喜欢用小黄花鱼肉汆鱼丸或包饺子,因此现在很多售卖小黄花鱼的鱼贩都购置了绞肉机代顾客绞黄花鱼馅。

小黄花鱼的售价基本常年不超过10元钱,属于特别经济实惠的海鱼品种。

11、鳎目鱼(舌头鱼)

鳎目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要提起鼎鼎大名的龙利鱼估计无人不晓,鳎目鱼就是龙利鱼。

鳎目鱼的鱼肉洁白细腻,吃起来没有腥味和异味,可以烹制和加工成很多菜品,因此鳎目鱼属于比较知名的海鱼品种。

鳎目鱼的售价主要看大小,大个的鳎目鱼售价不菲也不太好遇到,但是小鳎目鱼非常常见,因为鳎目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所以小鳎目鱼的售价并不高。

12、多宝鱼

多宝鱼的学名叫“大菱鲆”,这是我国养殖非常成功的海鱼品种,现在各地的海鲜市场上基本有鲜活的多宝鱼出售。

多宝鱼的肉厚刺少,因此大家购买多宝鱼基本都喜欢采用清蒸的 *** ,这样更能吃出多宝鱼鲜甜的味道。

13、大头宝(梅童鱼)

大头宝的长相跟小黄花鱼比较类似,但是头部明显要比小黄花鱼大,鱼身也没有小黄花鱼大。

大头宝的肉质细腻鲜美,鱼肉入口一抿即化,属于特别受欢迎的海鱼品种。

大头宝可以清蒸、煎炸和焖炖,都是非常不错的吃法。

14、鲮鲫鱼

鲮鲫鱼是沿海常见的一种海鱼品种,它的皮特别厚,皮下脂肪含量也特别多,就是鱼身上的小细刺比较多。

鲮鲫鱼适合煎炸和烤制,经过煎炸和烤制的鲮鲫鱼滋啦啦冒油,吃起来特别香,而且一点腥味都没有。

鲮鲫鱼属于价格比较低廉的海鱼,它的售价几乎没有超过10元的时候,就是给老人和孩子吃的时候要注意它的细刺。

15、海鲈鱼

海鲈鱼也是非常常见的海鱼品种,它在沿海的产量非常大,在鱼摊上也是属于非常常见的海鱼。

海鲈鱼的鱼肉比较松弛,吃起来有些面面的感觉,加上鱼鳞比较厚,鱼身上的刺也比较多,属于不算太好吃的海鱼。

海鲈鱼采用清蒸或焖炖的 *** 比较多,不过这种鱼除了体型漂亮外,味道也就一般。

海鲈鱼的售价并不是太高,一般在10元多点一斤,而且现在海鲈鱼也有养殖的。

16、刀鲫子鱼(油扣或黄鲫子)

刀鲫子鱼是非常受欢迎的小海鱼,别看它身上细刺比较多,但是因为脂肪含量高,加上没有异味和腥味,因此味道非常不错。

刀鲫子鱼大家喜欢油煎或汆丸子,尤其是把刀鲫子鱼晾至半干以后煎酥以后,搭配馒头或稀饭吃起来都特别下饭。

刀鲫子鱼的售价很便宜,一般没有超过10元钱的时候,就是季节性比较强,现在正是食用它的好时候。

17、鲅鱼

鲅鱼是北方沿海比较受欢迎的海鱼,主要原因就是产量大,加上肉厚刺少,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

鲅鱼可以烹制很多美味的菜肴,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鲅鱼饺子、干烧鲅鱼、鲅鱼烩饼子和红烧鲅鱼等。

鲅鱼根据新鲜度和个头大小不同,售价上也有很大区别,个头越大越新鲜的鲅鱼售价越高,一斤多沉的鲅鱼一般在15元左右。

18、大棒鱼

大棒鱼是长着尖尖嘴在水面上层成群结队活动的海鱼,它鱼肉呈一块块的,肉质紧实鲜美,可以跟蟹肉相媲美。

大棒鱼一般都是用炸制,炸大棒鱼也是一道非常有名的好菜,大棒鱼还可以包成饺子或晒成鱼干味道都不错,因为鱼刺比较少,加上成熟后鱼肉一抖就掉,所以老人和孩子也可以放心吃。

新鲜的大棒鱼一般售价在20元以上,只是近些年比较少见,因此想吃要靠碰。

19、鳝鱼(鳗鲡鱼)

鳝鱼是比较凶猛的海鱼,属于昼伏夜出的海鱼品种,它肉质特别细嫩鲜滑,近些年属于比较美味的上等鱼。

鳝鱼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在山东沿海和大连地区,家里有产妇的都喜欢买鳝鱼来给产妇下奶。

鳝鱼比较适合用来熬汤、焖炖和烤制,都是非常不错的美味,就是民间把鳝鱼称为“发物”,因此身体有过敏症状的还是要慎食。

鳝鱼讲究食用鲜活的,因此个头大的活鳝鱼售价基本在30元左右。

20、先生鱼

先生鱼的学名叫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不过这种海鱼在北方沿海非常常见,它皮厚头大,鱼肉是绿颜色的。

先生鱼剥皮以后肉质细嫩鲜美,鲜活的还可以用来 *** 生鱼片,沿海很多的饭店也喜欢用先生鱼的鱼肉 *** 馏鱼片,味道也都不错。

海边的渔民也有不剥先生鱼的鱼皮,用开水烫过以后用钢丝刷子刷去鱼皮上的凸起,然后搭配尖椒来炖,鱼皮粘糯胶质丰富,吃起来也非常过瘾。

先生鱼的产量比较大,因此它的售价并不高,小点的先生鱼甚至卖到5元以下一斤。

21、海鲋

海鲋跟加吉鱼长得比较类似,海边渔民区别这两种鱼主要看大小和是否长牙,大个的有牙的是加吉鱼,小的就是海鲋。

海鲋一般比较适合清蒸或者熬汤,也有用它跟其它鱼搭配 *** 成焖还杂鱼,除了鱼鳞后和鱼刺有些硬以外,味道还是不错的。

海鲋的售价不高,它属于一种小杂鱼,略带一点土腥味,售价主要看新鲜度

22、黄鱼

黄鱼的学名叫做“大泷六线鱼”,它是北方沿海特别常见的海鱼品种,肉多吃少,味道鲜美。

鲜活的海鱼可以 *** 成生鱼片,也可以炖制或红烧等,肉呈蒜瓣状,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

黄鱼有皮发黑和皮色发黄的两种,其中黑皮的价格比较便宜,肉质也粗糙一些,黄鱼的价格主要根据鲜活度和个头来定。

23、剥皮鱼

剥皮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常见的海鱼品种,当年这种海鱼根本不值钱,不过近些年因为产量减少和捕捞过度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剥皮鱼的鱼肉呈一丝丝的,它曾经是 *** 烤鱼片的主要原料,现在剥皮鱼基本采用红烧的 *** ,大连地区的剥皮鱼炖粉皮也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特色菜,尤其是新鲜剥皮鱼的鱼肝异常鲜美。

剥皮鱼现在过斤重的已经身价不菲,没有30元以上的价钱是买不下来的。

24、秋刀鱼

秋刀鱼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海鱼品种,它在日本的地位有点类似我们的带鱼,因为日本海是秋刀鱼的主产区。

秋刀鱼刺少肉厚,皮下脂肪特别丰富,因此适合煎或烤,就是秋刀鱼有苦味,这点上不太适合很多人的口味。

秋刀鱼的售价并不高,基本没有超过10元的时候。

25、牙片鱼

牙片鱼一直都是北方沿海地区的上等好鱼,它的鱼肉肥厚鲜香,身上只有一根主刺,而且野生牙片鱼的个头一般都很大。

牙片鱼是 *** 生鱼片的上好食材,它的鱼肉也曾经是 *** 馏鱼片的主要原料,因为近些年牙片鱼养殖的成功,现在市场上售卖牙片鱼的很多,一般大家喜欢红烧或家常焖的 *** 来烹制牙片鱼。

牙片鱼养殖的基本都在20元以上的价位,野生的牙片鱼因为个头大,一般都是切割后分段售卖。

26、长脖鱼

长脖鱼是山东和大连沿海对这种比目鱼的叫法,也有管其叫做“偏口鱼”或“鼓眼”的。

长脖鱼的鱼肉又鲜又香,特别适合炸和煎,尤其是腌制半干以后煎制,咸香味美,是北方沿海地区特别喜欢的一道家常菜。

长脖的价钱主要根据大小和新鲜度来定,一般小的长脖鱼也就几元钱一斤,买上点回家炸着吃是非常不错的。

27、石疆子鱼

石疆子鱼名称的由来主要是其鱼背上有类似石头一样的鳞片,这种鱼属于比较常见的比目鱼。

石疆子鱼的鱼肉跟牙片和长脖差不多,但是它有一股说不出的土腥味,因此它的售价是比较便宜的。

石疆子鱼的一般都是采用干烧或酱焖的做法,它的鱼肉还是比较细腻的,喜欢的人会觉得石疆子鱼特有的味道非常好吃。

石疆子鱼也有养殖的,因此它的售价并不是很高,基本上都在15元左右一斤。

28、 *** 鱼

*** 鱼是大连沿海对这种小海鱼的称呼,它的鱼肉细腻刺少,除了背刺有些硬以外,这种鱼的肉质非常不错。

*** 鱼最适合的做法就是酱油焖,用葱姜蒜和酱油爆锅后添水,然后把鱼入锅炖到汤汁浓稠调味出锅,味道鲜香无比。

*** 鱼的售价主要根据大小和新鲜度来定,活的个头大的售价要在30元左右一斤。

29、针良鱼

针良鱼属于海鱼中长得比较奇葩的一种鱼,除了有个长长的大尖嘴以外,它的鱼刺也是绿色的,看上去有些吓人。

针良鱼的肉质特别丰腴肥美,尤其是槐树花开时上市的针良鱼,鱼腹内都是小米粒大小的鱼籽,吃起来又鲜又香。

针良鱼主要的做法就是焖和炖,其中用水萝卜搭配针良鱼来炖,这也是北方沿海的特色家常菜。

针良鱼的售价并不是很高,一般在20元左右,但这鱼在购买时一定要挑新鲜的。

30、鲐鲅鱼

鲐鲅鱼是跟鲅鱼长得比较像的一种鱼,很多内陆地区的人区分不出鲐鲅鱼和鲅鱼,其实鲐鲅鱼和鲅鱼很好辨别,就是鲐鲅鱼的眼睛特别大,而且身上的花纹呈青绿色,这跟小眼睛和身上长着蓝点的鲅鱼有着很大的区别。

鲐鲅鱼的油脂含量比较高,成熟以后味道有些发酸,因此鲐鲅鱼也被称为“酸鲅子”。

鲐鲅鱼吃不好容易过敏,因此身体不好的人更好不要食用这种鱼,不过鲐鲅鱼的肉厚刺少,炖出来味道并不亚于鲅鱼,尤其是搭配小白菜来炖,味道非常不错。

鲐鲅鱼属于比较便宜的海鱼,它的售价几乎没有超过10元的时候。

以上的30种海鱼都是比较常见的海鱼品种,大家在购买前不妨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

36图 | 青岛15种比目鱼大合集,你见过几个?

“得成比目何辞死,不羡鸳鸯不羡仙”,在古人心目中,比目鱼是完美爱情的象征;在今人看来,比目鱼不过是一群口歪眼斜、颜值低下的鱼,只配被端上餐桌。鲽形目都算比目鱼,本文按照鲆、鲽、舌鳎和鳎的顺序,历数青岛能见到的比目鱼,与各位共同学习。依惯例,凡带本人水印的图均为本人拍摄,其余皆是网图。

鲆、鲽、舌鳎和鳎的区别

图1

难看的皮囊千奇百怪,比目鱼也各有各的丑法。尾部明显的是鲽亚目,眼在左侧为鲆,在右侧的为鲽;躯干部和尾部浑然一体的是鳎亚目,眼在左侧是舌鳎,在右侧是鳎;还有一个不重要的鳒亚目,体轴扁平化和不对称程度上明显低于鲽亚目,仅1科1属3种,我国产1种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青岛没有。图1即大口鳒,左倾右倾没准儿。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图2

图3

图4

又名瘤棘鲆,商品名多宝鱼,“多宝”二字与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的名讳无关,乃是英文Turbot的音译,取“多宝多福”之意。由黄海水产所雷霁霖院士从欧洲引入国内,成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更大宗养殖种类。体型接近菱形,有眼侧(下同)颜色变化较大,灰褐色至近乎黑色皆有可能,无眼侧白色(下同),气质朴实敦厚,在比目鱼中算是模样比较周正的;个大肉多,滑嫩鲜香,清蒸、红烧皆可。

2.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图5

图6

图7

图8

英文名olive flounder,俗名牙片,讹传为“ *** 鱼”,南北沿海皆产,黄渤海最多。体长圆形,“表情”略狰狞,长40~80厘米,有长达1.2米的纪录,“鱼之大,一锅炖不下”,鱼摊上常将大个体腰斩或切段出售;呈褐色或黑褐色,深浅不一,一条鱼身上也可能深一块浅一块,有斑点或斑纹;肉质清爽弹牙,口味鲜甜,宜清蒸、家常烧、酱焖或煎烤,备受青岛人民青睐的经典土著鱼。

3.桂皮斑鲆/Pseudorhombus cinnamomeus

图9

俗名稀毛、晴天烂,或花鲆,其实不怎么花,牙鲆科另有一个花鲆/Tephrinectes sinensis。体椭圆形,面相比褐牙鲆略温和,有点憨憨的感觉,一般呈褐色,与桂皮颜色相近,名字大概就是这么来的。传说是“青岛特色鱼”,消失多年后又重现黄海,但《中国鱼类名录XIII》却记载该种分布于我国各海,非青岛独有。市面上不多见。

4.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图10

图11

图12

又名郝氏高眼鲽,俗名高眼、长脖、偏口等。体长卵圆形,尾柄狭长(“长脖”之名即源于此),长20厘米左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几乎没有斑纹。黄、渤海鲆鲽类中资源最多的一种,在菜市场往往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出售,卖相惨淡,售价低廉。虽档次不高,但青岛人中好这一口儿的不在少数,适宜煎炸或晒制鱼干,红烧则易碎。

5.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

图13

图14

图15

英文名stone flounder,俗称沙板、石夹子,在名字的问题上,中外所见略同。体卵圆形,比高眼鲽更显短宽,长30~40厘米,褐色或灰褐色,有暗色斑纹或白色斑点;无鳞,但“身上长石头”,背鳍腹鳍边缘均有坚硬状不规则的石骨数块。不好吃,难入青岛老饕之法眼,在日韩却颇受追捧,常用来 *** 刺身。不受国人待见,却能取悦东邻的鱼还有不少,正是:汉恩自浅胡自深,鱼生乐在相知音......

6.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

图16

英文名marbled flounder,俗称黄盖、小嘴、沙盖。体卵圆形,深褐色,具不规则斑。乍看与石鲽形态相似,但该种有鳞,尤其是背面的栉鳞犹如鸡皮疙瘩一样明显,而石鲽是 *** 的。在黄渤海的捕获量仅次于高眼鲽,在青岛市场的存在感微弱,据说也是出口日本为主。另有近似种尖吻黄盖鲽/P. herzensteini,黄海有分布,数量较少,略。

7.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图17

英文名spotted halibut,俗名花斑宝。网传山东沿海有“春花秋鳎”之说,“花”即“花斑宝”,但我看过威海放流本种的新闻,却从没在青岛地界上接触过这东西,想必应该有,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体卵圆形,暗褐色,背、臀鳍各有2纵行约5~8个黑褐色圆斑,鳞中央灰白色呈星斑状。与大菱鲆相比,本种颜值犹有过之,在丑货扎堆的比目鱼中堪称出众。听说好吃,清蒸或红烧。有近似种条斑星鲽/V. moseri,极少见。

8.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图18

图19

又名星斑川鲽,英文名starry flounder,俗名花豹子、花边爪,可进入东北图们江等淡水水域生活。体长椭圆形,雌鱼褐色雄鱼紫红,奇鳍上具深色条斑,颜值尚可,甚至有几分帅气。突出特点是颠覆“左鲆右鲽”的惯例,东亚北亚的97%以上的个体左倾,大洋彼岸则有30~50%的右倾。日本人爱吃,青岛海域有分布,但菜市场及饭馆好像没有,也许又卖给日本了吧。

9.亚洲油鲽/Microstomus achne

图20

图21

俗称油扁。体卵圆形,头短小,吻端钝尖,有点像放反了的桂皮斑鲆;黄褐色或或偏黑,侧线上有3个深色圆斑(不仔细瞅看不见)。体表粘液多,皮肤松弛,由图9.2即可知之,油脂麻花的很不清爽,肉质偏软,不太适合本地口味。日本人视为较高档食材,称“婆鰈”,英文名“slime flounder”,似可翻译为“黏鲽”。青岛偶见。

10.虫鲽/Eopsetta grigorjewi

图22

图23

英文名Shotted halibut,青岛呼为“七星鱼”。体长椭圆形,吻钝短,长得有点像油鲽;淡褐色至深褐色,散生许多大小不等的暗褐色环纹,更大环纹不大于眼径,体中部上下3对更大,“七星”之名就是从环纹上得来的,但那环纹并不像星,英文名中的shotted倒是很传神。产量较低,但肉质甚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家庭鲜食,大者红烧、小者油炸。

11.角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英文名ridged-eye flounder,俗称鼓眼儿。体卵圆形,长不足30厘米,红褐色,头小,双眼大而鼓,密布深褐色圆点或不规则点(图11.3是日本人拍摄的白化个体,像雪一样纯白)。某度百科称其“肉味一般,为次要经济鱼类”,次要与否另当别论,“肉味一般”则大谬,鼓眼儿是青岛人的心头好,酱焖、干炸都是美味,比高眼鲽强多了。

12.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

图28

图29

又名短吻红舌鳎(还有叫长吻红舌鳎的,好像是合并了),英文名Red tonguesole,俗名舌头鱼或鳎目。体长舌状,长130—202mm,很侧扁,头长至多等于头高;刚捕获时呈淡红褐色或粉红色,新鲜度下降后会明显暗黑化。“治大国如烹小鲜”,像这么欠扁的鱼,比鞋垫厚点儿也有限,能用的烹调手段也就只有煎炸了。

13.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图30

图31

图32

英文名Chinese tongue sole,俗称鳎目、龙利鱼,“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说的很有可能就是它。体呈长舌状,吻略短,前端圆钝,暗褐色;雌雄个体差异较大,雌鱼最长82厘米,雄鱼最长42厘米。北方传统名贵鱼类,大规格的野生个体售价动辄超千元,“五斤鳎目”换喇叭肯定划不来,怪不得喇嘛不愿意。其肉质洁白细嫩,最宜清蒸,红烧稍落下乘。

14.带纹条鳎/Zebrias zebra

图33

图34

俗称花牛舌、花鳎。体长舌状,甚侧扁;黄褐色,由头至尾有12对黑褐环带或20~23条横带;尾鳍黑褐色,中段有黄色横斑,后段有圆黄斑,后缘淡黄。黄渤海唯一的鳎科物种,设色艳丽如金环蛇,在普遍灰头土脸的北方鲽形目中颇为出挑。产量不高,次要经济鱼类,可供食用,以生鲜或干渍利用之。菜市场偶尔有售。

15.马舌鲽/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图35

图36

饭店常见菜品“红烧鲽鱼头”,通常取自马舌鲽。又名格陵兰大比目鱼或格陵兰庸鲽,商品名或称俄罗斯深海鲽鱼,英文名Greenland halibut,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均有产出。体型壮硕,长可达100厘米,身体两侧均有颜色,这一点与大部分比目鱼不同。鉴于该种既非本地物种,也不在青岛养殖,纯纯的舶来品,就排名在最后吧。

市场常见的比目鱼只有6种

根据本砖家长期巡视菜市场的经验,真正称得上常见的比目鱼有6种,2鲆2鲽2鳎:大菱鲆褐牙鲆高眼鲽角木叶鲽焦氏舌鳎半滑舌鳎,大菱鲆、褐牙鲆和半滑舌鳎有规模化的人工养殖,来源充足。除此6种外,石鲽、带纹条鳎和钝吻黄盖鲽偶尔出场,别的种类极少遇到。此外,在黄海有分布的还有一些可能更少见的鲆鲽类,如五眼斑鲆、黑光鲽、粒鲽、长鲽、栉鳞须鳎等,全略。Over。

相关链接:

1.中国近海带鱼种类大全

2.云南土著鱼类,吃过三种算你狠

3.黑龙江鱼类之“三十二杂鱼”图谱

4.黑龙江鱼类“三花五罗十八子”名实图考(最新修订版)

5.各种常见鳕鱼简介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 | 窄体舌鳎(tǎ):双眼在同侧,古称“比目鱼”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窄体舌鳎(tǎ)。

宛如草鞋底

窄体舌鳎拥有牛舌头、草鞋底等别名,身体扁平,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无胸鳍,尾鳍形状较尖,眼侧为黄褐色,鳍为淡黄色,上面有些黑褐色小斑点。它们身体可以长到40厘米,标准体长大于体高的4.4倍,头部很短。

从水面看,窄体舌鳎像极了一只平放着的草鞋底。奇特的是,它们双眼均位于身体一侧,眼侧和唇部没有触须或穗状物,有眼的一侧为黄褐色或灰褐色,另一侧为白色。

爱躺在水底

在我国,近海渔场生活着窄体舌鳎,它们是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浅海底层中,栖息于近海大陆泥沙底质海域。

窄体舌鳎有洄游习性,能较好地适应水域环境中的盐度变化,在江河口咸淡水中较常见,也进入江河中下游等淡水环境中,是河口地区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可独自生活

体长在13厘米以下时,窄体舌鳎仅以甲壳动物为食,成年后它们的食性较杂,以螺、蚌、小虾、小蚬为主食,也食用鱼卵及植物碎屑。

窄体舌鳎形态奇特,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00多年前的古书《尔雅》有记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古人认为,这一类鱼需要两条合在一起才能游动,因此称窄体舌鳎为“比目鱼”。实际上,它们并不需要两条合在一起,单独一条鱼也能自在生活。

采写:刘春

制图:郑玲玲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珠海人不能不知道的鱼!你认识几条?


































<

鳎米鱼为海鱼之上品,掖县福山莱阳的老县志均提及之

端午假期,诸姨舅相约共聚于老家外祖母处,我亦跟随前往。因家口较大,故席分多桌,而菜饭也需准备相应数量,各自端上。

无鱼不成席,此次吃饭,鱼有三碟。其中一碟,我识之为偏口,而另外两碟,是一条大鱼切为两片,则不知其种类。问询舅舅,答曰:“鳎米鱼。”

听闻此名,我方才想起,数年前在九月开海之后的莱阳羊郡集上,曾见过此鱼,当时也不知其名,拍图发出之后,有热心读者留言告知为“鳎米鱼”。之后虽然记住了这一称呼,但终究了解不深,以至于此次见之而不识。

宴席当中,这道鳎米鱼上桌动箸之后,在座皆赞其美味,笔者亦对其印象深刻。因此,回去之后就查询资料,想进一步增加对它的了解。结果,发现在掖县、福山、莱阳等地的老县志当中,对鳎米鱼均有提及。现即以县志记载为依据,参考长辈的讲解,简要介绍之。

在水产分类上,鳎米鱼一般划在比目鱼的大类。《山东省志·水产志》载:“黄海和渤海区比目鱼类主要有牙鲆、油鲽、高眼鲽、黄盖鲽、木叶鲽 和半滑舌鳎经济价值较高。”其中的“半滑舌鳎”,即鳎米鱼之学名。

“半滑舌鳎”,显然是一种现代化的书面称呼。在旧志当中,胶东人对它有多种通俗的叫法。民国版《莱阳县志》载:“鞋底鱼,土名,形似鞋底得名。比目鱼之一种,俗又称其小者曰牛舌,大者曰鳎米。”而鞋底鱼和牛舌鱼这种叫法,至今在莱阳民间亦能听到。

莱州湾自古以盛产海鲜而闻名,听闻早在二十年前,周边的鳎米鱼养殖就已有相当规模。因此,在掖县的史志资料中,也常能看到关于鳎米鱼的记载。不仅官修的《掖县志》在物产当中收录有“鳎米”,清代当地文人撰写的《掖乘》里也专门提及鳎米鱼。后者对这种鱼的形状和口味有详细的描述:“平身,上宽下尖,其尖处即为尾。细鳞……腹红白色,口在旁,如偏口形,两小目在中。长可尺余,宽可五六寸。……土人有‘春花秋鳎’之语,谓‘春花鱼’、‘秋鳎米’(香美)也。”

或许是因为味美且难得的缘故,在清末的京师,鳎米鱼也有一定名气。不过,不知是福山当地不习惯“鳎米”的写法,还是京师中人就是这样称谓,在《福山县志稿》中,鳎米鱼就被写作“比目鱼”,注释中称:“京师谓之沓密鱼,形似牛脾,登州呼为牛舌头鱼。”

在过去交通物流不发达的背景下,即便是就近产自渤海中的鳎米鱼要以新鲜状态送到京师,并非容易之事,其价格自然也会不菲,当时能品尝到它们的,应该非富即贵了。

(多年前在莱阳羊郡拍到的鳎米鱼)

如今,随着物流的提升和养殖的普及,鳎米鱼渐渐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不过,这并没有影响鳎米鱼作为海鱼上品之地位。尤其是野生个头大者,数百元而难求(多年前在羊郡集见到的中等个头,一斤也卖到一百二十元)。

现下是休渔期,市场上之鳎米鱼,或是养殖,或是冷冻,价格也相对实惠。其口感较之野生虽不如,但鲜美程度也非寻常海鱼能比。在八旬开外之外祖母家以此鱼上桌,亦可见诸姨舅孝顺之意了。

不会蒸鱼的人看过来!三月,这种海鱼最肥美,肉质鲜香嫩滑超好吃


心中有光,慢食三餐!大家好,我是美食原创作者:家尤菜菜,喜欢我的家常美食,欢迎您关注。春天是吃海鱼的好季节,肉质鲜嫩肥而不腻,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免疫力。今天菜菜与大家分享蒸鱼的实用家常做法,不会蒸鱼的人看过来!三月,这种海鱼最肥美,肉质滑嫩超好吃,可惜很少人知道真正的鱼名。

今天介绍的这种海鱼学名为舌鳎鱼,广东这边大多称为龙舌鱼或者龙利鱼,由于这种鱼很像鞋子里面的鞋垫,所以有些地方也叫鞋垫鱼。舌鳎鱼肉质细嫩滑口,鱼刺特别少,自身所含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从而深受很多人的喜欢。

新鲜中个舌鳎鱼的价格不算贵35元一斤,大个的有卖80-100多元一斤,菜菜家这边靠海,所以相对于不近海地区来说价格要便宜很多。由于养殖舌鳎鱼的成本比较高,所以目前来说靠海这边养殖这种舌鳎鱼的比较少。

舌鳎鱼经典的做法是红烧或者清蒸,家里有小朋友的,一般清蒸比较多。做蒸鱼当然是要选择新鲜的活鱼,蒸出来的口感足够鲜嫩,无论从营养价值来说还是味道来说海鱼比养殖鱼都会更上一层,做蒸菜选对食材尤其重要。话不多说,接下来菜菜会为您介绍以下清蒸舌鳎鱼的简单做法,如果您也喜欢,不妨跟菜菜一起来试一下。

舌鳎鱼的家常做法

准备食材】舌鳎鱼,生姜,香葱,花生油,蒸鱼豉油,小米椒(配色用可要也可不要)

烹饪过程

1、买回来的舌鳎鱼用刀再次刮洗干净鱼鳞和鱼肚,冲洗一遍后,在鱼身正面横切细刀,盘底摆姜丝,放入舌鳎鱼。锅里的水烧开后,放上蒸托和舌鳎鱼。

2、大火清蒸5分钟出锅,如果是更大的舌鳎鱼建议再蒸久点。

3、舌鳎鱼出锅后倒掉盘底水,鱼身上摆上一点已经洗干净的葱段,葱丝,小米椒丝。

4、接着锅里烧上一勺热油,倒在舌鳎鱼上面。

5、最后再浇淋一勺半蒸鱼豉油就可以端上桌食用了。

【菜菜说】

1、不喜欢吃舌鳎鱼皮的朋友可以撕掉,但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如果您买的舌鳎鱼很容易撕下外皮的话,很多时候已经是被冰冻过了,吃蒸鱼还是建议用新鲜的活鱼。

2、蒸舌鳎鱼时,记得需要等水烧开后再上锅,蒸熟鱼后盘底的水记得倒掉,避免味道过腥。

您吃过舌鳎鱼吗?您还知道这种鱼的其他叫法不?以上就是菜菜分享的关于清蒸舌鳎鱼的一种家常做法,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建议,也欢迎您在文章下方给菜菜留言一起讨论交流。

感谢大家的阅读,本图文均为“家尤菜菜”原创,盗用必究。您们的支持与鼓励是我一直分享美食的动力,喜欢菜菜的家常美食,欢迎您关注,点赞,评论或者转发!

超市几块钱一包的巴沙鱼,可以放心吃吗?

你有没有发现,餐厅特别喜欢用巴沙鱼肉做菜?无论是酸菜鱼、水煮鱼还是烤鱼,如果端上桌的鱼肉无刺又细嫩,那么它铁定是巴沙鱼做的。

为什么餐厅这么喜欢用巴沙鱼呢?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因很简单,只要去超市的冷柜区对比一下巴沙鱼和其他鱼的价格,答案就了然于心了——便宜

即使是最平价的草鱼,价格也是10元+每斤,品质更好的黑鱼、清江鱼之类的价格更是翻番。

为什么同样是鱼,巴沙鱼却这么便宜?它究竟是个什么鱼呢?

为什么巴沙鱼这么便宜?

巴沙鱼,其实是这种鱼在市场上的商品名,人家正儿八经的名字叫做博氏巨鲇。

是的,巴沙鱼其实也算是一种鲇鱼了,和我们平时吃的土鲇、花鲇算得上是远房亲戚,也难怪巴沙鱼的肉质也是软嫩口感的。

如果你看到巴沙鱼没有被人类肢解成鱼片前的全貌,就会发现它和土鲇不光是肉质相似,其实长相也十分接近——浑身滑溜无鳞,唇边两个溜光水滑的长须子。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光是长相符合鲇鱼的特点,巴沙鱼在生活特性上也是十分典型的鲇鱼。

巴沙鱼是杂食性鱼,对于饲料的要求不算很高,基本算得上是给啥吃啥。而且它们长得很快,只需要短短几个月就能从鱼苗成长为可以出鱼塘的大鱼。

更重要的是,它们就连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就算是氧气含量稍低一些,水质稍差一些,同住一塘的鱼多了些,它们也能活得自在,还能哐哐长肉。

好养、长得快还不挑剔,都让巴沙鱼特别适应人类的大规模养殖,而养殖的规模化也就降低了成本,这就是巴沙鱼为什么价格低廉的根本原因——养出优质巴沙鱼的成本本来就不高。
在常年养殖巴沙鱼的越南、泰国等地区,巴沙鱼养殖的成本不光压得低,就连出塘次数都能做到一年两次,也难怪巴沙鱼能坐稳性价比鱼王的宝座。

不过从越南、泰国,到国内的超市冷柜,鲜活的巴沙鱼肯定是没办法抵达了。因此,来到我们面前的巴沙鱼都是被处理过的鱼排形态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为了保鲜以及保存长时间储运后鱼肉不失水,巴沙鱼鱼排会往往都会用含有磷酸盐的食品保水剂浸泡后再包上一层厚厚的冰衣。

这虽然能留存鱼肉中的水分,但也会影响到鱼肉的口感,让它整个吃起来都是水汪汪软绵绵的,没有土鲇、花鲇那种肉纤维的感觉,鱼肉本身的鲜美风味也基本流失掉了。

有人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

在市场上,有时巴沙鱼还会被冠以淡水龙利鱼的名头去售卖。
说到龙利鱼。你可能会疑惑,这龙利鱼又是个何方鱼也?

其实,龙利鱼就是海边常说的舌鳎鱼,因为体型侧扁呈舌头形状而得名,龙利是广东地区对鲽形目舌鳎科下多种鱼的统称,因此读起来比舌鳎来的顺口,龙利鱼这个名字也就成为了这类鱼共用的商品名。

因为龙利鱼长得得扁扁平平的,剥皮去主刺就剩下了一片薄而平的鱼柳,这就给了巴沙鱼蹭热度的机会。

龙利鱼。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虽然巴沙鱼和龙利鱼,一个是海鱼一个是河鱼,一个是鲇鱼一个是比目鱼,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架不住两者做成鱼柳之后的样子太像了,因为不少无良商家就会让巴沙鱼挂着龙利鱼的名头去售卖。

稍微良心些的不过是让巴沙鱼蹭个热度,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没良心的,就直接让你用龙利鱼的价格买巴沙鱼了,毕竟龙利鱼的价格可是巴沙鱼的价格两倍不止,而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会分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巴沙鱼还是龙利鱼。

不过一旦做熟了,两者的口味差别就还是挺明显的。

巴沙鱼鱼排通常更厚实,而肉质不仅软嫩,而且尤其多汁,可惜的是虽然口感不错,巴沙鱼却没有什么突出风味的,如果不外加调料进行调味,会让人觉得食之无味。相比之下,龙利鱼的好太多了,口感细嫩软滑自不必多说,还有着独特的鲜甜滋味,风味十分突出。

如果你不想用龙利鱼的价格买到了巴沙鱼,可以记住这几点挑选要点:

①太便宜的,一定不是真龙利鱼;

②标淡水龙利鱼的,是巴沙鱼;

③产地标注为越南、泰国的,大概率是巴沙鱼;

④包装上写着Cabasa、Basa的都是巴沙鱼。

当然,如果没有被无良商家坑钱,巴沙鱼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很优质且高性价比的蛋白质来源,但买巴沙鱼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太便宜的不要买,因为冰衣可能会厚;鱼排出现明显萎缩、失水的不要买;临期的不要买。

优质蛋白好消化,价廉物美没有刺,这种鱼值得给宝宝吃!

巴沙鱼并非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过如果说到龙利鱼,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啊,我知道,没骨头没刺的。

真相是,你吃到的所谓龙利鱼,几乎全部是巴沙鱼!

WHAT??

龙利鱼 or 巴沙鱼傻傻分不清

巴沙鱼柳和龙利鱼柳如果傻傻分不清的话,那巴沙鱼和龙利鱼本尊如果上图片一定能让你恍然大悟,原来长得完全不一样啊!

来,上图感受一下 ~

龙利鱼长这样 ▼

巴沙鱼是它 ▼

巴沙鱼是淡水养殖鱼,属于鲶鱼,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养殖产量非常大,尤其以越南产的最多。

而龙利鱼则是海鱼,属于舌鳎,主要捕捞于我国近海,目前没有人工养殖的龙利鱼,因此产量极少

只有中间是真龙利鱼 。

如果说你是一个超级眼盲的人,那不用在乎外观长相,直接看价格就能让你区分开龙利鱼和巴沙鱼。

巴沙鱼柳的价格一般在20-30元/斤,而整条龙利鱼的价格基本不会低于100元/斤,因此龙利鱼柳的价格更不会便宜。

最关键的是,市面上几乎买不到成品的龙利鱼柳。也就是说,单独卖的99.9%都是巴沙鱼

巴沙鱼可以给宝宝吃吗?

虽说巴沙鱼总被用来冒充龙利鱼,但价格比起龙利鱼价格便宜多了,而且巴沙鱼其实很适合给宝宝做辅食

01 / 没有刺

巴沙鱼柳没有刺,宝宝食用起来完全不用担心刺卡在喉咙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02 / 肉质嫩

巴沙鱼肉质嫩,几乎入口即化

相比三文鱼的鱼肉,还更适合添加辅食初期的宝宝。而且巴沙鱼的鱼肉久煮不老,即使没有长牙的宝宝也可以轻松食用。

03 / 蛋白高

巴沙鱼的鱼肉和其他鱼一样,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100g含有15g左右的蛋白质,略高于鸡蛋

04 / 价格低

巴沙鱼因其人工养殖规模大,产量大,价格低廉,算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消费得起的鱼。

05 / 易烹调

巴沙鱼作为辅食,对烹饪的要求很低。

买来的冷冻巴沙鱼柳,解冻清洗后直接加一点生姜葱段,蒸一下就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宝宝面条的浇头,和其他食材一同焖煮,增进风味。

巴沙鱼安全吗?

很多妈妈听说,巴沙鱼受到很大的污染,不能给宝宝吃。

其实巴沙鱼之所以那么便宜,是因为它的成长周期快,不容易生病。加上最主要的进口国越南,养殖人工成本低。

其实只要做到以下2点,就可以放心:

  • 通过正规途径购买有品牌的巴沙鱼柳,避免买超市散装的巴沙鱼,这是对质量和安全更大的保证。(其实任何食材都是这样,避免散装,可靠有保障)
  • 如果购买的鱼柳解冻后水分过多,超过20%的重量,下次就换一家买吧。

~\(≧▽≦)/~ 小知识

Q:巴沙鱼会不会被泡过药?

A:所谓对水产品“泡药”其实并非仅仅针对巴沙鱼柳,虾仁也是常被“泡药”的产品。

泡的药其实就是在速冻时加入了保水剂,一般是三聚磷酸钠

根据国标规定,在正常范围内使用是被允许的,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合理比例的包冰也是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买到的巴沙鱼柳解冻后质量缩水1/3甚至更多,那就相当于额外付了更多的冰块钱。

巴沙鱼怎么吃?

话不多说,上图 ▼

巴沙鱼和龙利鱼的营养价值相差并不大,龙利鱼由于是海鱼,DHA含量可能更为丰富。

但是我们给宝宝食用鱼肉并非只为了DHA(如果只考虑DHA,那光吃三文鱼就够了),更重要的是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

因此综合来说,巴沙鱼的性价比更高

再说,鱼类家族本身很乱,名字不那么重要。只要你不拿龙利鱼的价钱,买巴沙鱼怎么样都行,好吃就行!(贵圈真乱╭(′▽`)╯)

这么有用,分享给朋友吧~

龙利鱼的做法有很多种,唯独喜欢这种做法外酥里嫩

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之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颇有益处。

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这就是它又被称为“护眼鱼肉”的原因。所以它特别适合整天面对电脑的上班族作为健康保健品。

龙利鱼是鲽形目、舌鳎科、舌鳎鱼属鱼类。龙利鱼是其学名,因其外形酷似牛舌,又称牛舌,头,舌头鱼等,龙利鱼鱼肉爽滑,吃起来无腥味和异味,而且出肉率较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称分,是居家待客的必备佳品。

图片:龙利鱼又叫舌头鱼

龙利鱼新鲜不新鲜,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 仔细观察鱼的眼睛,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鱼鳃色泽鲜红、腮丝清晰的舌头鱼才新鲜。

2 用手去戳一下鱼肉,如果感觉肉质坚实饱满、富有弹性,那么鱼就是新鲜的。

3 看看鱼鳞是否完整,一般鳞片完整的龙利鱼都是比较新鲜的。

图片:新鲜的龙利鱼

营养价值

1、龙利鱼具有海产鱼类在营养上显著的优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其肌肉细嫩,口感爽滑,鱼肉久煮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优质比目鱼类。

2、龙利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鱼体肌肉组织中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38.2%,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54.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助于人体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防止心脏病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在半滑舌鳎的肌肉中,这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达3.2%。

食用功效

1、龙利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颇有益处。

2、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海鲜过敏者忌食。

龙利鱼洗干净,把外面那层鱼皮剥掉,剥皮时从鱼头的上边缘开始,手指用力搓开一条缝,然后顺势一撕,就很容易把整张鱼皮撕掉了。加入料酒和盐腌制15分钟以上。取腌好的龙利鱼裹上双面玉米粉或者淀粉,再抖落多余的面粉。装盘备用。

图片:去皮的龙利鱼

起锅烧油。待油温升高至七八十度时,把龙利鱼放进锅内。

油煎龙利鱼

龙利鱼煎至两面金黄时,就可以出锅啦!

香煎龙利鱼

1、凡是煎制食品一定是热锅凉油,锅具预热后再加入食用油,这样防止粘锅。

2、玉米面蛋白质含量少,煎制食品外酥里嫩,颜色金黄。

标签: 遮目鱼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