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白如玉,嫩如脂,入口爽滑,沾舌即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不可多得的养生美食。虽说豆腐脑口味的甜咸在南北方一直颇有争议,但这并不影响豆腐脑成为一道人尽皆知的美食。
下面就跟随“学厨之路”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豆腐脑的 *** *** 和烹饪技巧吧!
食材的选择
黄豆应选择颗粒饱满均匀,外表光泽度好的非转基因大豆,细心剔除霉豆、坏豆,发霉和坏掉的豆粒不仅会使成品口感发苦,颜色发乌,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必须挑出。
豆浆煮沸后需要加入促使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的“凝固剂”常用的有三种,盐卤汁,石膏和葡萄糖内酯,前两种用来做豆腐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用来点制豆腐脑成品不够细嫩光滑,口感不佳,卖相也不好,而且操作起来不容易上手,所以现在市面上卖的豆腐脑一般都是用葡萄糖内酯点的,操作简单是新手的更佳选择。
食材的预处理
浸泡
为了提高出浆率,在制浆之前大豆需要提前充分浸泡,冬天浸泡时长不低于6小时,夏天可适当缩短浸泡时间,并注意中途换水,防止变馊。
浸泡之前先对大豆进行充分淘洗,洗去表面的泥沙等杂质。大豆在浸泡之后体积会膨胀至原来的三倍以上,所以使用足够大的容器和足量的水,以确保大豆能充分泡发。
注意:无论是浸泡的过程中还是后面制浆、熬煮、点制的过程中,所用的的所有容器都不能见油,这也是豆腐脑 *** 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制浆
浸泡好的黄豆加水用豆浆机打成豆浆,干黄豆与此时加水的比例约为1:6,即150g干黄豆加不超过一千毫升的水。
商用豆浆机可以实现浆渣自动分离,家用豆浆机需要用细滤或粗布过滤,带有煮开功能的家用豆浆机更好选择冷饮果蔬档位进行制浆,为了保证出浆率可以多打一遍,因为即便选择煮开功能,在经过过滤等操作以后豆浆的温度也会严重下降,直接点制很容易由于豆浆温度过低的原因造成凝固失败。
在制浆过程中干豆和水的比例需严格控制,水太少会造成成品豆腐脑太老,没有滑嫩的口感,水太多又会造成浆太稀从而导致不凝固。
豆浆的煮制
炊具的选择
煮豆浆以不锈钢锅、桶,更好,切勿使用炒锅煮制豆浆,炒锅表面有油膜,会造成豆腐脑不凝固,同时炒锅长时间水煮会照常表面油膜脱落,使豆浆发乌不白,甚至在豆浆中漂浮很多小黑点,严重影响卖相。
家庭 *** 因为量比较少,稍微一倒腾豆浆凉得特别快,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更好选择用砂锅煮制,最后自己将豆腐脑点制在砂锅中,这样保温效果比较好,有利于维持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的温度。
煮制
豆浆属于乳浊液,长时间静置容易分层沉淀,所以在加热过程中火不能太大,适时搅动,防止糊底,糊底不仅影响口感,还会使豆腐脑中出现很多黑色小点,严重影响卖相。
豆浆中含有一种叫皂苷的成分,类似于洗衣粉,在沸腾时会形成很多泡沫,在煮制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溢出锅外,弄得到处都是,所以在煮豆浆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切记不要离开。
为了防止溢锅,在豆浆即将沸腾时迅速转小火,并准备少许冷水,时刻准备倒入锅中降温,防止溢出。
防溢的同时也需要把豆浆充分煮开,饮用生豆浆会造成拉肚子,同时也会造成豆腐脑点制凝固失败。
豆腐脑的点制
1)150g黄豆清水泡发,加1000ml水打成豆浆;
2)将豆浆过滤煮沸,稍凉至90摄氏度左右;
3)3g葡萄糖内脂用少许冷水化开,将豆浆冲入盛放葡萄糖内酯的保温容器内,充分搅拌;
4)保温静置15分钟即可。
注意:
——豆浆凝固成豆腐脑时对温度要交稍高,90摄氏度左右为更佳,太高或太低都容易失败。
——葡萄糖内酯的用量约为50g干黄豆1g,用量太多会造成成品过老,同时会发酸发苦。
咸豆腐脑的食用 ***
高汤适量,加入提前泡发的黄豆,加入鸡精味精盐生抽和十三香调味,老抽调色,煮至黄豆发面;
出锅前加入少许芹菜丁,断生出锅备用即可。
将豆腐脑盛入碗中,加入适量卤汁,少许榨菜丁,辣椒油,小葱,香油,美食即成!
小贴士:
1)黄豆中的发霉或坏掉的豆粒一定剔除;
2)制浆过程中水和豆的比例需严格控制;
3)煮豆浆时确保豆浆充分煮开,防止糊锅溢锅;
4)点制时注意葡萄糖内酯的用量和豆浆的温度,点好以后静置时注意保温;
5)用到的工具注意用洗洁精提前清洗除油。
我是学厨之路,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劳烦您点个赞,关注我了解更多美食教程及烹饪技巧!
此文及图片均由学厨之路原创,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抄袭与盗用,违者必究!
做豆腐脑,只要注意这一步,又嫩又滑特好吃,老人孩子都喜欢想吃豆腐脑自己在家做,简单3步就搞定,干净卫生更好,嫩滑!
豆腐脑是早餐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味,老人孩子都很喜欢。以前,我家会隔三差五的出去买,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出去买也不太放心,就自己学会做吧。自从学会了豆腐脑的做法,再也没有出去买过,自己做干净卫生又简单,又滑又嫩特别的好吃。
以前,老妈从来都是自己做豆腐,豆腐成形之前的状态就是我们常吃的豆腐脑,每次做豆腐,老妈就会舀出一大盆的豆腐脑吃,不管是搭配油条抑或是油饼之类的都特别的好吃。老家的豆腐脑是原味的,不经过调味,搭配咸菜拌辣椒来吃,风味独特。直到我来到了工作的地方,才吃到了调味后的豆腐脑,鲜香好吃,特别的受欢迎。豆腐脑的 *** 其实很简单,只要3步就轻松搞定,想吃豆腐脑那就一起来看看吧,保证厨房小白都可以轻松做出来。
所用材料:黄豆200克,葡萄糖内酯10克。配料:醋1勺,生抽1勺,盐少许,玉米淀粉半勺,水适量,辣椒油少许,小葱末适量。
做法步骤:
之一步:把黄豆提前浸泡,睡觉前泡上,早上就泡发开了。
第二步:泡好的黄豆,清洗干净,过滤掉水分。
第三步:把破壁机里放入干净的清水,把黄豆放入。
第四步:搅打成细腻的豆浆,用纱布过滤成无渣的豆浆。
第五步:把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里,大火烧开改成小火慢慢的熬制2分钟,充分的熬熟。在熬制豆浆的时候一定要看着,不然就会都噗出锅外。
第六步:把熬煮好的豆浆倒入盆里,把葡萄糖内酯放冷水化开,趁热把葡萄糖内酯融化成的液体均匀的搅拌到豆浆中,盖上盖子静置大约8分钟就可以凝固了,盛入碗中。
第七步:趁着豆腐脑凝固的时间,开始做调味汁,把适量的水,加入醋1勺,生抽1勺,盐少许,玉米淀粉半勺,搅拌均匀烧开,成为调味的汤汁。把汤汁直接倒入碗里的豆腐脑上面,撒上小葱末,加入适量的辣椒油即成。又嫩又滑特别的好吃,你也试试吧~
峰儿话语:
1,豆腐脑的做法其实不难,主要是你有点豆腐脑的内酯或者卤水就可以,如果都没有,可以用醋点豆腐脑,但是醋点出的豆腐脑会成为豆腐花比内酯点的口感要老一些,吃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2,点豆腐脑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趁豆浆热的时候点,不要豆浆凉了再点,凉豆浆点豆腐脑是不会凝固的。
感谢阅读我的美食文章,每天都会不断更新,有省时早餐,中餐,各种面点,烘焙,果酱,冰糕,甜点等等,欢迎大家来访。喜欢我的各种家常美食请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我在这里等你哦~~图文原创雪峰儿,盗窃必究!!!
四十年前的“豆腐脑”四十年前的老区奔流街开始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对于我们这些光着 *** 在这里玩耍的孩子来说,更大的感触就是一些美食开始出现。打破了国营食堂一统天下的沉闷,一些待业青年自谋生路创办的小吃店更先出现在奔流街上。之一次吃豆腐脑就是在这一时期。乍一品尝,便征服了我的味蕾,并把美好的印象传递终生。
之前的豆制品我只见过黄豆和豆腐。黄豆泡在盐水里再加点五香粉文火煮熟,用小调羹舀着当零食。豆腐则需要用豆腐票到国营蔬菜公司去 *** 购买,少量的豆腐加上白菜、萝卜炒着吃。每吃一次,都像过年吃肉一般香。偶尔还能买到豆腐干和豆腐卷,凉调、配菜都可以。往往是,扭住撕下一块,直接塞到嘴里,猛嚼几口,感觉豆子的清香就是这世间唯一的美味。再复杂一点的吃法和做法,真的闻所未闻。
忽然有一天,奔流街中段路南,也就是今天山城区一小胡同口对面出现了一间红砖建筑。几个来自九矿的返城知青自己动手,搬砖和泥、配合默契,很快就盖好了这间门面房。用现在人的眼光看,可能会认为是临建或者违建。但在那时,这可是奔流街出现的之一家商铺。放眼望去,清一色的灰色建筑里突然出现了红砖墙,简直就是赏心悦目的效果。随后,几个待业青年就在这里安营扎寨、自谋职业。那时的我,还是学龄前儿童,家就在红房子的对面路北。早上一觉醒来,整个城市一片沉静,没有汽车的嘈杂和人声的鼎沸。就听到对面传来几个青年小伙欢快的笑声,间或互相开个玩笑。然后就是吱扭吱扭的推磨声。揉着惺忪的睡眼,隔着窗玻璃一看,红房子亮着昏黄的电灯泡,热气腾腾。天亮了,香喷喷的气味隔着马路都飘进了俺家的窗户。马路对面出摊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罐子摆到了路边,人行道上放了几个长条桌小板凳。路过这里的行人开始驻足询问,挡不住诱惑的,摸出来一毛钱,盛上一碗,坐在路边开怀大吃。
慢慢地,我跟几个待业青年熟悉了起来。现在依然记得有个大牛、有个二牛,还有个小吴。收工后的时光是快乐的。几个人相互督促刷碗刷锅擦桌子收凳子。看见我眼巴巴地站在旁边看,偷懒的小吴便招呼我帮帮他的忙。我们一起把桌子凳子搬进屋里,堆放在墙角。然后小吴偷偷拿起一个铁片舀子,伸进大罐里刮了刮,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身子都快钻了进去才探到了罐底。“吃吧,豆腐脑。”小吴把刮出来的罐底物盛到碗里,端给我的手里。“要钱不?”“不要。顶你的工钱了。”碗里盛得满满的,白白的、软软的,左右一晃,还颤颤巍巍。在酱油和香菜的搭配下,非常好看。我舀起一勺送进嘴里。哎呀,太奇妙的感觉了,不用嚼,直接可以滑进肚子里。像传说中的奶酪、像琼浆玉液。和豆腐脑混在一起,连酱油都变得如此爽口了。
从此以后,我没事就去店里帮工。除了搬凳子擦桌子外。逐渐学会了把浸泡发好的黄豆倒进石磨的漏眼,再和小吴、小牛一起推动磨盘,看着黄豆变成了豆浆从两扇磨盘的缝隙里流了出来。之一次看到如此奇妙的变化,我还兴奋的蹦了起来大声欢呼。磨过的豆浆收集到一个大盆子里,再倒进高高悬挂的一层滤布,来回晃动,豆渣就被过滤了出来。提纯的豆浆兑点石膏或者卤水,把控好火候,豆浆的表面开始凝固结晶。几个人配合默契,用手里的铁片平铲飞快地撇出来转移到另一个容器里。再加温就大功告成了。童年的我不懂化学和物理,其中的反应过程不是太清楚,大概的记忆就是这些了。
学龄前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也在小吃店里帮工吃喝了三个多月。后来,上了小学就没有时间去了。再后来,三个待业青年都被招工进了国营单位,小吃店也散了。再后来,奔流街改造,那间红房子被拆除。再再后来,豆腐脑遍地开花,成为鹤壁城乡大街小巷的早餐之一。但,童年的记忆告诉我,鹤壁的豆腐脑真的是四十年前从这里发源的。后来的味道怎么变化,怎么和胡辣汤形成两掺。都不如当初的舌尖那么鲜活、那么快乐。(作者:郜清宇)
北京人早餐的标配有包子就炒肝儿、焦圈儿就豆汁儿、糖油饼就面茶…反正要有干的有稀的。不过,炒肝儿,豆汁儿和面茶都是老北京的更爱,相比之下,豆腐脑儿就博爱许多,可以说是老幼皆宜,而且就着油饼、油条、烧饼等一起吃感觉都很搭。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描写道:北平的“豆腐脑”,异于川湘的豆花,是哆里哆嗦的软嫩豆腐,上面浇一勺卤,再加蒜泥。豆腐脑和豆花我是都喜欢,公司楼下的餐厅里早上供应的豆腐脑再配上一个油饼,吃完感觉中午饭就都可以免了;而如果去四川出差时,早饭我一般不在酒店吃,一定会去街巷中吃一碗豆花。细嫩、爽滑又柔软、哆里哆嗦的豆腐脑浇上卤汁后再配上香菜、咸菜丁、韭菜花、辣椒油…与口感绵密弹嫩、蘸着辣椒油与香料做成的蘸水一起吃的豆花,个中味道,任凭唇齿留香,余味十足。
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在做豆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成分上区别不大。豆腐脑是更先出来的,细滑嫩软,用筷子无法夹起,得用汤勺盛用;等豆腐脑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与豆腐脑相比,豆花可以用筷子夹起来吃;而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才是豆腐。
豆腐脑的 *** 一般来说分为 *** 豆浆(泡黄豆,打豆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豆浆、静置墩脑、做卤调味等四个主要步骤,如果在家里自己 *** ,估计会有不少朋友嫌麻烦、耗时间。而如果寻求捷径,不如用内脂豆腐来代替,内脂豆腐是采用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在85°左右凝固成形,不需要压制和脱水的豆腐制品。相对于北豆腐(卤水),南豆腐(石膏)来说,含水量更多,因此更加嫩滑细腻,也被称为嫩豆腐。不论从外形和质地来看:内脂豆腐和豆腐脑非常相似,都是又白又嫩,软滑细腻。因此,今天我就来用内脂豆腐为主料,来 *** 简单粗暴版的豆腐脑,它的特点就是省时间,早上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以在家为家人做好一碗豆腐脑,对于上班族和上学族来说,这无疑是早上黄金时间高效率的产物,感兴趣的你一起来试试吧~
一、简易版豆腐脑的 *** *** :
主料:内脂豆腐(一盒)、花菇(2个)、胡萝卜(半根)、木耳(一小撮)、鸡蛋(1个)、葱 、蒜、姜、香菜适量
调料:食用油、生抽、老抽、香油、辣椒油、韭菜花、芽菜(或者榨菜丁)、虾皮、水淀粉、食盐适量
*** *** :
1. 准备一个大碗,将内脂豆腐倒进大碗里,再盖上保鲜膜,用牙签扎一些小孔,将内脂豆腐上蒸锅蒸制6分钟蒸熟。
2. 在蒸豆腐的时间里,把木耳泡发后切成丁,胡萝卜削皮洗净切成丁,花菇洗净切成丁,芽菜用清水冲洗二遍,洗去过多的盐分和可能有的一些杂质,葱、蒜、姜、香菜也分别洗净切成末备用。
3. 火上坐锅,锅热后倒入食用油,油热后下入蒜末、姜末,用铲子翻炒均匀,炒出香味。
4. 下入胡萝卜丁、花菇丁,翻炒均匀后,加入少许老抽、生抽调味,然后加入一碗清水,盖盖焖煮2分钟。
5. 加入木耳丁,一分钟后淋入水淀粉勾芡。
6. 再淋入鸡蛋液,然后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食盐,葱末,这时卤就做好了,关火出锅。
7. 将蒸好的内脂豆腐中多余的水倒掉,然后淋上卤汁,再加入适量的香油、辣椒油、韭菜花、芽菜、虾皮与香菜末,搅拌几下,这样,一碗简单方便的豆腐脑就做好了,用勺子舀着吃,味道与口感一点不输给外面卖的。
二、简易版豆腐脑的 *** 技巧及要点:
1:内脂豆腐因为含水量较多,在蒸完之后,喜欢吃稠一点豆腐脑的朋友更好将水倒出来一些,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更好。
2:卤汁的 *** 以个人喜爱为主,除了文中的素卤之外,还可以加入五花肉丁、火腿肠丁等做出来的荤素搭配的口味。
3:豆腐脑的卤汁要做得稠一些,可以挂附在豆腐上吃起来口感更好,因此勾芡时淀粉水要适量地多加。
简易版的豆腐脑, *** 简单快捷,在疫情不方便外出就餐的时候,特别是一家人赶时间上班、上学的忙碌的早上,只需花上10分钟就可以吃上一碗营养又美味的豆腐脑,如果你也喜欢,不妨给自己和家人试做一下,自己动手做美食,你会发现:快乐很简单!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最近我最近发现头条的搜索功能变得更强大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问题~比如你很给家人做豆腐脑吃,但是你从没做过,不知道 *** 和过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豆腐脑怎么做?就会出来这道菜的做法,超级实用的,快来和我一起学这个技能吧~
驻马店美食之----咸豆腐脑西平咸豆腐脑是驻马店市西平县的特色小吃。
这里的咸豆腐脑,是用老豆腐脑与芝麻叶加上一些粉浆一起煮,盖上芹菜粒、黄豆和芝麻酱。再放小磨香油、十三香、味精、辣椒、盐等调料,一锅浓浓香香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据当地人讲,为了吃到地道、正宗的西平咸豆腐脑,经常有外地人早上开车到西平喝碗咸豆腐脑,再开车回去,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高唐老豆腐脑的卤子秘方免费提供,这下教 *** 老豆腐的可以关门了卤子由自来水500克 酱油10g 白砂糖10g 这个比例充分搅匀,这样就完事,没那么复杂,别想多了,有的为了卖点可以放点花椒大料让汤有点稍微苦,这个根据自己口味调制。一般教学员的老师会让你放一些乱七八糟的大料鼓弄玄虚,其实没那么复杂,那个是根据自己口味调制的。。。。。你也可以调,没必要再学了。下一步教你们怎么做老豆腐。大家不用谢,点个关注就可以。
这个卤由很久以前传递下来的,一些人加点花椒大料,或者加点别的,然后就教学员,建议不要上当。
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呢,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 *** 开天劈地,累了,他就给自己做了碗豆腐脑喝。
以后教大家怎么 *** 辣椒,怎么 *** 豆腐,怎么打烧饼,怎么做茶蛋,没技术含量,都能自己搞定。
▲
点击关注 | 365天,天天吃不重样!
玻璃新街,对于大多数新乡人来说,这个名字是陌生的。这是一条老街道,新乡这样的街道大大小小数百条,但是就因为这一种美食的存在,这条街得以出名!
老式豆腐脑
挺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都是人,确切的说,吃货。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来寻这家豆腐脑店了,前几次都因为时间不对没有碰上它营业。
今天正好碰见一位吃货,说这个点有,赶紧去,去的晚了就没了。
接下来,就是我看到的这一幕!
这是一个不大的小车,上面有两口坛子,一口是豆腐脑,一口是咸卤。光看这两口坛子都能读出那久远的年代感(我姑且叫坛子)。
负责盛饭的老板娘一直都笑嘻嘻的,不停事的为食客盛豆腐脑。
先是咸卤打底,蒯上两舀子豆腐脑,淋上一点香油,需要的可以来点韭花提味。富有年代感的碗和几乎都变形的钢勺告诉我这家豆腐脑的古老。
这一碗豆腐脑很是平凡,至少在没吃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和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坐在一起,旁边还有两位食客也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的,我暗自思忖,这豆腐脑必然是深受小孩喜欢的。
果不其然,那个妈妈喂了一口还在婴童车中的婴儿,说他们家几个月的孩子都能喝掉大半碗!旁边的大孩子自顾自的吃下一大口!
我不禁啧啧称奇,手也不停的搅拌均匀,一口放在嘴里,能感受到特别的爽口,豆腐脑特别特别特别的嫩滑,咸卤中有洗好的面筋和黄豆,口感也特别舒服,那一口口都仿佛不自觉的溜到自己的喉头一般,顺滑!
抬头一张随手拍,捕捉到店家老板娘忙碌的镜头,竟能看出一丝佛气!不与世争,不与为敌!悠闲自得,笑看人生!
闲聊间得知,这家老式豆腐脑居然已经快40年了,以前是家里的老人做,传承至今。老式的做豆腐脑的坛子,老式的做法,全部手工 *** !而且这么多年价格都非常实惠,以前不知道多少钱,现在也才2.5元一碗!
必须着重说下他们的营业时间,下雨天不营业,早上6:30-8:00,下午3:30-5:00,这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时间段,一般过了这个点就不保证能吃到了。
PS:旁边的烧饼和炸串味道也不错,可以搭配食用!
--店铺名片--
地址:西华大道与宏力大道交叉口向西100米路南
(玻璃新街口)
*本文内容为品味新乡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盗用
看完觉得不错记得关注哦!
这里有资深吃货为你深扒新乡美食
每天原创推送,喂饱你!宠溺你!
如果你也有私藏的好吃的馆子
欢迎文末评论给我哦!
黄花菜前一晚泡好。木耳切丝。我买的鲜木耳,所以无需提前泡好。如果是干木耳,也要提前泡好。鸡蛋打散。淀粉少许,加水调制淀粉汁备用。小锅,水开,放入木耳,黄花菜。再次煮开。加入适量海鲜酱油,如果不喜欢鲜口儿,也可以用黄豆酱油。更适合老北京人的口味。大火煮开,至所有食材熟食。加入淀粉汁勾芡。搅匀,即可。豆腐我用的是内酯豆腐。也可以自制哦~~豆腐入碗,浇上卤汁。开动!早餐,小吃
老北京豆腐脑,怎么吃才讲究?请点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老北京人见面习惯问一句:“您吃了吗?”既是礼貌,也是对吃的重视。
一日三餐,早上的一顿,更是得用心。
包子、炒肝、豆汁、焦圈、油条、豆浆,还有各式各样的烧饼,无一不包含着北京人对美食的热爱。
当然,还有那一碗人人都爱的豆腐脑。
老北京豆腐脑
豆腐脑、豆花、老豆腐
在北方,豆腐脑通常是作为早餐出现,热气腾腾来一碗,唤醒肠胃,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热气腾腾的豆腐脑 北晚新视觉供图
传说豆腐是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西汉时,道教盛行,刘安聚集一群道士炼长生不老丹,丹没炼成,却发明了豆腐。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画像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
而这豆腐脑,就是做豆腐时的中间产物。
具体来说, *** 豆腐的流程应该是这样:豆浆——豆腐脑——豆花——豆腐。
豆腐脑凝固一点,就是豆花,它比豆腐脑要劲道一些,可以用筷子夹起来吃。
《舌尖2》中的乐山嫩豆花,当地人喜欢蘸着辣椒吃
除此之外,北方还有一种“老豆腐”,它和豆腐脑的区别在于“点卤”的材料不同。
老豆腐,点的卤水是盐卤,点上它豆浆凝固,形状松散,质地老韧。
而豆腐脑则是用石膏点卤,口感更为细嫩。
“点卤”听着简单,似乎把卤水倒进豆浆就成了。
其实不然,技术水平不同的厨师,做成的豆腐脑和老豆腐无论外观、质地、口感、色泽都不同,尤其是做豆腐脑,既要把握准量,又要把握好时间。
否则,做出来坑坑巴巴,就变“麻豆腐”了。
豆腐脑浇卤汁
北京人吃豆腐脑,讲究在上面浇一层卤汁。
卤汁有回、汉之分。
*** 做的卤,荤的以牛羊肉熬汤,其中配有黄花、木耳、鸡蛋等,素的以黄花、木耳、面筋为主料。
*** 餐厅的豆腐脑卤汁
汉民做的卤则用口蘑、猪肉片、黄酱、大料等煮好勾水淀粉而成。
过去老北京经营豆腐脑的多是 *** ,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鼓楼后的豆腐脑马都十分出名。
甭管是哪一种,白花花的豆腐脑上浇一层橙红透亮的卤汁,哆里哆嗦地舀一勺下肚,真是鲜美有味极了!
一般这卖豆腐脑的小铺,还备有蒜汁、韭菜花、辣椒油等调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用。
北京人吃豆腐脑,讲究用勺子靠边一勺一勺盛着吃,若是一顿搅和,就会把卤汁搅泄,连蒜汁、辣椒油也都乱了味,这样就尝不出豆腐脑原有的滋味了。
豆腐脑+糖油饼标配
如同豆汁+焦圈、炒肝+包子的黄金组合一样,老北京人吃豆腐脑,标配就是糖油饼。
新鲜出炉的酥脆红糖油饼
在以咸口为主的北京早餐里,糖油饼绝对是个例外,红糖或白糖和出来的糖面,揪出一团放在普通面团上,擀面杖轻轻擀两下,双手提起来放入油锅,眨眼工夫糖油饼就鼓起来了。
别看这小小的一块饼,技术含量可一点不低,从配料到和面、醒面,再到每个油饼的尺寸,以及油温的把控、上色(shǎi),都有讲究。
正宗的糖油饼,炸出来糖皮饱满,有一条条小裂痕,咬一口能掉渣,倒扣过来呈小碗状。
炸糖油饼时要糖面先向下,待其鼓起不断翻滚
刚出锅的糖油饼外焦里嫩,一口咬下去,外面的糖衣嘎嘣脆,里面的饼心却是软乎乎,还冒着丝丝热气儿。
糖油饼就豆腐脑,或是直接掰成小块泡在豆腐脑里,裹着厚重的卤汁,劲道可口,舒坦极了!
老北京的小吃店
想要吃一顿正宗的豆腐脑+糖油饼,去哪儿呢?
和很多城市一样,北京的很多美味早点铺,也隐藏在胡同街巷里。不大的门脸,来来往往的都是老北京。
除了之前跟大伙儿介绍的黑窑厂,今天再给您推荐俩地儿!
一处是位于东四附近的增盛魁小吃。
增盛魁小吃
地址:大佛寺东街26号(隆福医院北)
路线:地铁5/6号线东四站E口步行700m
增盛魁小吃店
它创立于1928年,当年在隆福寺旁边,所幸没有被1993年那场大火殃及,一直发展到现在。
不大的店面外,每天早上都挤满了人,屋内只有7张餐桌,却并不妨碍人们美美地享用一顿早餐。
右边的外卖窗口,常常能看到附近的居民端着小锅买回家吃。
不到8点小吃店门口挤满了顾客
这家店的卤汁里有羊肉、杏鲍菇、木耳等,吃起来很有嚼头。而且分量很足,通常吃到最后豆腐脑没了,还有厚厚的一层卤。
这家店的糖油饼也十分地道,配方从开店起一直传到现在,未曾改变。早上很多人排队打包的,正是店里的糖油饼。
表层的糖皮儿酥得掉渣
来这里吃的大多是附近的老居民,点一碗豆腐脑,两个糖油饼,颤颤巍巍地找地方坐下,不紧不慢吃完回家。
另一个地方,是北太平庄的耀峰成小吃。
耀峰成小吃
地址:马甸东路 *** 寺旁
路线:地铁10号线健德门站D口步行850m
耀峰成小吃
每天早上这里也是挤满了顾客。
这家店的糖油饼被认为“完全不亚于黑窑厂”,色泽浓郁,吃起来香酥可口。
外焦里嫩的红糖油饼
豆腐脑也十分实在,能在卤汁中找到牛肉粒。
豆腐脑的卤汁色泽浓郁
和增盛魁一样,这里聚集的大多数顾客,也是上了岁数的老北京。就是在这些小小的店面里,才能尝到小时候胡同口熟悉的味道。
如今,大多数人解决早餐都是在便利店,杯装的豆浆、袋装的油条、包子,打包带走倒是方便快捷,吃久了却总觉得缺点滋味儿。
有时候还真得在店里坐下来,环境不一定多好,但口味一定得地道,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淋上自己喜爱的辣椒油,再配上刚出锅的糖油饼,那感觉,才叫一个美啊!
简单的食材,变化出经典的味道,多年来成为老北京早点铺的主角,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
普通而又美味,平淡却很知足,这就是老北京的早餐,也是老北京人的生活。
更多精彩关注头条号:老北京故事
1、食材
干黄豆180-210g,内酯(1000g豆浆用2.5-3g内酯,以实际打完后的豆浆为准),水1100g
2、豆腐脑的做法
(1).先将干黄豆提前用水泡一夜。南方豆腐脑喜欢嫩一些,则用180-190g干黄豆,而北方豆腐脑喜欢老一些的,则用210g干黄豆。
(2).把我们泡了一夜的干黄豆加进料理机,并倒入1100g的清水。
(3).料理机建议用1000W以上的,可以多打一会,打的越细越好,打的越细,豆腐脑的凝固越好,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我们后面豆腐脑做得好不好。
(4).豆浆打好之后,用80目的过滤网(80目的过滤网比一般过滤豆浆的都要细,这个可以在万能的某宝上面去买)进行过滤,且过滤2次。之一次过滤的时候用压棒将豆渣压干,而第二次过滤的时候,就不要需要使用压棒了,直接倒在过滤网里就可以了。
(5).我们过滤完之后的豆浆,有850g。
(6).每1000g的豆浆,加入2.5-3g的内脂。那么,算法就是0.0025或者0.003x豆浆的重量(克)。我们这里是850g,那么就是0.0025x850=2.2g,0.003x850=2.6g,那么,我们的850g豆浆需要放2.2g-2.6g的内脂。
(7).把内脂用1勺的温水提前化开,放在小碗搅拌均匀。(2.5-3g内脂用1勺到1勺半的温水泡)。
(8).把豆浆开大火煮开,不需要搅拌或者偶尔搅拌一两下,别让豆浆溢出来就可以,煮开的时候,可以转中火煮5分钟。千万注意别扑出来,因为我们的豆浆克数是对应好内脂的,如果要扑出来的话,可以用嘴把气吹下去。
(9).在豆浆关火之前,我们把化开的内酯倒进大碗里。
(10).豆浆那边煮好5分钟之后关火,关火的时候,用勺子快速搅拌,避免扑出来,然后静置15-20秒之后,把豆浆从大碗的边上倒入豆浆,记得是从边上冲入,不要直接对着大碗的内脂冲。
(11).冲的时候,保持着从大碗的边上往内冲,并且尽量让豆浆在冲入的时候,可以自己转动起来,因为冲入了豆浆以后我们不能手动搅拌。
(12).给大碗先盖上一块布,然后再在布的上面,盖上一个盖子,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豆浆的蒸汽水流到豆腐脑里面,闷半小时左右,豆腐脑就做好了。
(13).优秀的豆腐脑是勺子舀豆腐脑,而豆腐脑一般在勺子里,一半在勺子外,而且不会断裂,这样的豆腐脑才是优秀的豆腐脑!然后,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淋汁了,根据自己的喜欢加甜的,加咸的,自有选择吧!
以上就是豆腐脑的做法和配方了,是不是很简单!那么,豆腐脑,你是吃甜的呢?还是吃咸的呢?
写作不易,欢迎各位条友点赞,收藏,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