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补气,补血补气乌鸡汤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5 0
大吃补药,不如养好气血,教你一个方子,补而不滞,正确补血养血

大吃补药,不如养好气血。

大家好,我是刘医生。

有的朋友发现自己的体质很虚弱容易生病,头晕眼花,精神疲惫,觉得自己需要大补一下尝试了一些进补的药物之后,比如熟地黄啊,黄精啊等等,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变得更健康,白白浪费药材不说,还出现了痰湿过多,大便不成形等等“虚不受补”的情况

这是为什么呢?医生现在就告诉你。

在中医里面,我们认为气和血一个属阳,一个属阴,是共同存在的,如果一个人出现了血虚的情况,比如心慌,皮肤没有血色等等情况,一般他的气也是虚的,这就是阴阳互根,互为依靠的一个体现。

同时我们的气机,还可以带动阴血的运行,让新补进我们身上的阴血,不产生郁滞和痰湿。所以当我们在服用滋腻的,进补的,可以滋阴养血的药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要补气,保证气机的正确运行,让我们的气机,可以带动阴血运行,而不产生痰凝。

这也是“大吃补药,不如养好气血”的原因。

今天刘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可以气血同补,让我我们在补血养血的同时,不容易产生阴液停滞,或者虚不受补的情况,这个方子叫做圣愈汤

圣愈汤用到的药物有熟地黄,白芍,当归,黄芪,人参和川芎。

其中熟地黄,白芍和当归,都属于滋阴补血的药物,可以大补我们一身的阴血。再加上黄芪和人参这两个可以补气的药物,补气和补血势均力敌,可以说是阴阳同补,把我们的身体当做一个整体来调理。

补血补气,补血补气乌鸡汤-第1张图片-

同时人参和黄芪也可以健脾补胃,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减少水湿和痰凝的产生。最后再加一味川芎,行血活血,防止新补进我们身体的阴血停滞不行。

这个方子就是一个气血同补,正确补血养血的典范。

不过用药比较温补,身上有湿热,表现在舌头红,舌苔黄厚,舌头上面有齿痕的,就不太建议使用了,或者在方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清热燥湿的药物,比如牡丹皮,黄芩等等。你学会了吗?

大家有不清楚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有时间就会回复大家。

我是刘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红枣补血不如猪肝 贫血者还需要补气

生活中有不少女性看起来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容易头晕、眼花、乏力,或者体检时发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这都是重要的贫血信号。出现贫血时,很多女性之一反应是吃一些阿胶、当归等补血药物或红枣、红糖等红色食物,但这还真不一定管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医师何智映介绍,贫血是婴幼儿、少年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消瘦人群、素食人群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其次也可由慢性腹泻、长期痔疮发作及经量过多等失血过多引起,还有因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遗传相关的地中海贫血。

铁的来源主要是日常食物,动物血、肝脏及红肉的铁含量及吸收率均较高,其次是鸡蛋、鱼类、禽类、水产品类似蚌肉、蛏子、蛤蜊,最后还有些如黑芝麻、菌类、桑葚干、红枣等植物性食物。何智映提醒,植物性食物的铁吸收率远低于动物性食物;进食铁含量丰富食物时需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促进铁的吸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还指出,具有补血功效的中药未必能帮你搞定贫血,因为补血的同时还必须补气。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血可以由气转化而来,气旺而生血。

补血药大多难吸收。朱欣佚介绍,中医常用当归、白芍药、阿胶、地黄、何首乌等药材来补血,但这些补血药质地黏腻,单纯服用并不能很好被人体消化吸收,尤其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如老人、肠胃不适的人,服用后不仅吸收困难,还容易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出现腹胀、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

健脾补气可纠正贫血。朱欣佚介绍,贫血患者要想正确补足体内血液还需从健脾补气入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人在出血的同时气亦随血而脱,单用补血药物会面临吸收难题,而补气可促进血液凝固,控制出血,帮助稳定病情。

中医补气的经典方剂为四君子汤:人参(后人以党参代替人参,更适合日常服用)、白术、茯苓、甘草,此方健脾益气,能增强身体运化之力。中医补血养血经典方剂为四物汤:当归、地黄、芍药、川芎,有补血活血功效。四君子汤可和四物汤合用为八珍汤,达到补气和血的双重功效。另外常用的还有十全大补丸,其实就是八珍汤中的八味药加上补气的黄芪和温阳的肉桂,既能气血双补,又能兼顾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虚寒症状。贫血患者还应先去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辨证合理用药。

红枣含铁量只有猪肝1/10。何智映指出,很多人谈起补血必吃红枣,其实红枣含铁量只有猪肝的1/10,吸收率也较低。红枣虽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日常可适量吃,但不能依靠它来纠正缺铁性贫血。一般来说,日常三餐都有50g~100g肉类,一周有1次动物血或动物肝肾25g~50g,就可以满足人体对铁的需求。孕产期女性及确诊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每周还应再增加1次动物血或肝脏。可适当多食猪肝、胡萝卜、红枣、粳米、小米等益气血食物做成的汤羹粥。

何智映建议,女性养气血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运动以轻柔为主,静则养阴,可练习打坐、瑜伽和八段锦等柔缓运动。2.不要过度祛湿,要多补水;血属阴,过度祛湿也是一种损伤。 3.忌熬夜与不科学减肥,女性熬夜比男性更伤身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减肥不吃五谷杂粮,反而更伤气血。(明文)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多 汗 补 气,无 汗 养 血

天热时出汗在所难免,但有两种人有点怪:一种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另一种大家都热得出汗了他却一点汗没有。这两种情况西医一般查不出问题,中医却有说法: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这话出自清代医学家程文囿所著的《医述》。


南京市中西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说,卫气属阳,行于脉外,如同一个卫士守护着我们的体表,卫气虚了会导致“卫表失固”,门户大开,体内的津液易于外泄,因此出现多汗。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卫气流失得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出汗多了仅补水,治标不治本,因为根源在于气虚。营血属阴,内有津液,如果营血虚了,我们体内的津液因之而不足,会出现无汗的症状,需要养血生津以滋其化源。



夏季气虚汗多,可试试胶芪枣汤。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将阿胶纳入汤药中溶化,服用汤汁,每日1剂。阿胶补血养颜,黄芪、大枣补气生血。


无汗者可试试四红补血粥。红枣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红糖30克。将红枣、枸杞、血糯米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每日1剂,早晚分服,有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肌润肤的功效。



血虚就吃补血药?为什么怎么都补不上来?中医教你如何正确补血

血虚了怎么办?中医是如何补血的呢?中医补血的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补血方式有以下六种,看看哪种是你的菜。


1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补脾胃可以补气血,

2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补肝肾就可以补血,

3血属于阴,滋阴可以养血,

4气血互生,补气也可以养血,

5死血不去,新血不生,补血一定要活血化瘀,

6心主血脉,补心也可以养血。


一:脾虚血虚——补脾生血,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物质,然后化生成人体需要的气血,是血液的生成的根源;脾虚之后气血生成就会减弱,这时候就会出现少气懒言、疲乏无力、不思饮食、面色苍白或萎黄,舌头伸出来一看,舌淡苔白,舌中凹陷,补脾生血可以了解一下归脾丸。

二:肝肾两虚——补肾生血,

肝藏血、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髓生血,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因此肝肾两虚也会造成血虚,这类人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牙齿松动、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暗红无苔,有裂纹,补肝肾生血可以了解一下归芍地黄丸。

三:阴血亏虚——滋阴生血

血属于阴,如果你经常熬夜,自汗严重,缺乏锻炼,都会造成阴虚亏虚,这类人除了血虚的症状以外,由于阴血亏虚不能制约体内虚火,还会出现虚火扰动,阴虚内热的症状,比如五心烦热,形体消瘦,两颧潮红等症状。舌头伸出来一看,舌红无苔,滋阴生血可以了解一下六味地黄丸。


四:气血亏虚——补气养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互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气虚也是会引起血虚的,这类人会表现为易生病,怕风寒、易自汗、多疲倦,心悸失眠、声音低微,不愿意说话,面色苍白或萎黄舌头伸出来一看,舌淡苔白,舌头瘦小,补气养血可以了解一下八珍丸。


五:血瘀血虚——活血养血

所谓淤血不去,新血不生,肾精化生的血液, 或是脾胃吸收进来的血液,都在人体的脉管内周流不息,而如果气滞血瘀,血脉不通,新鲜血液的循环化生就会受到影响,可以导致淤血和血虚的同时存在,想要补血,就要化淤,即血瘀又有血虚的人会表现为身体刺痛,胀痛,关节病变,月经不调,手脚麻木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质暗紫,有淤点,活血养血可以了解一下鸡血藤颗粒。


六:心虚血虚——补血养心

心主血脉,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心气不足就会导致血脉空虚,血行不畅,这类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舌头伸出来一看,舌淡苔白,舌尖凹陷,补血养心可以了解一下生脉饮

这六种补血的 *** ,你都学会了吗?

#我的养生日常-远离秋燥#补血补气“五红汤”

很多靓女有脸色暗黄.气血不足.气血虚的困扰.今天分享给大家一道不错的滋补汤.有5种食材完美结合.这道滋补汤一个星期一次.脸色红润精神好.补血补气.还美容养颜.~喜欢的就行动起来吧!

By 楚楚爱厨房呀

用料
  • 红皮花生 1份
  • 红小豆 1份
  • 红枣 8颗
  • 红糖 3块
  • 枸杞 适量

做法步骤

1、把做五红汤的食材准备好..红皮花生.红豆红枣.枸杞红糖.

2、把红皮花生和红豆清洗干净.提前浸泡.有时间的可以多浸泡一会我是浸泡了一夜

3、把浸泡后的红皮花生红豆红枣放入小电饭煲内.加适量清水盖上锅盖按炖煮键炖煮1小时.

4、炖煮到快一个小时的时候放入红糖和枸杞.煮至红糖融化.

5、把炖好的五红汤舀入碗中.一份好吃又健康的滋补汤完成

6、啊.张嘴来一口吧!

小贴士

食材和红糖的量可以根据个人不同需求增减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5种补气+5种补血食物,调好气血不生病!

来源:【健康时报】

点亮星标

,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气血虚弱,身体就虚弱。气血充沛是健康的基础,调好气血不容易生病。这里分享5种补气食物+5种补血食物,大家不妨吃起来!

健康时报图 曹子豪摄

这5种食物能补气

1、韭菜

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席啸虎2022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韭菜能补益肾气、旺盛精力。吃熟韭菜能起到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的作用,生韭菜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能益肝散淤,有补气壮阳的作用。①

2、山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能补肺、脾、肾,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山药因其富含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可作为食品长期适量服用,对于久病或病后、虚弱消瘦、需营养调补而脾气虚者,本品不失为一味调补佳品。①

3、土豆

从中医角度看,土豆是很好的补气食物,土豆有补中、益气、和胃、调中、健脾、消肿等功效,对气虚症状的人有较好的疗效,常食用能强身健体。

4、香菇

《本草纲目》中记载“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本草求真》中记载“香菇,食中佳品……能益胃助食。”中医认为,香菇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的作用,经常吃一些香菇,可以补气养血。①

5、板栗

板栗有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等功效。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降低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板栗中钙含量很高,是优良的补钙食品,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效。另外,板栗对于腰肌劳损、腰椎病造成的腰膝酸软疼痛,也有很好的作用。①

这5种食物能补血

1、红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剑芳2021年刊文表示,红肉就是猪、牛、羊等红色的肉,这类肉中富含血红蛋白铁,食用后的补充效果较好。以牛肉为例,铁含量为3.3毫克/100克。注意每天成年人不得超过75克。②

2、动物血

除了肉以外,动物的血液中同样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猪血当中的铁含量达到8.7毫克/100克,而且血液中铁的吸收率很高,机体利用率高,可作为补血上品。动物血一定要加热至熟透再食用,不可生食。②

3、动物肝脏

尤其是猪肝,要比肉类以及动物血的铁含量还要高,当中的铁含量高达22.6毫克/100克。动物肝脏不仅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在30%以上,所以不仅中老年人可以吃,婴幼儿在添加辅食的阶段也可以食用。孕妇需要少吃,动物肝脏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如果吃过量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②

4、龙眼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医师王根荣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龙眼又名桂圆,有养心安神、滋阴补血的功效。比较适用于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用。③

5、新鲜蔬果

新鲜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C可以帮助血红素铁的转化和利用,叶酸可以预防恶性贫血,更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要保证每日的蔬果摄入量,用新鲜、安全多色的蔬菜水果来预防缺铁性贫血。②

更多健康信息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更多精彩文章:

菜市场里的“秘密”,这16种食物更好不要买!

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实用抗疲劳攻略请收好!

约1/6癌症和炎症有关!避免炎症发展到癌症,记住这几点!

人过50总感觉浑身没劲?教你3招把气补回来

著名相声演员李建华去世,生前患有糖尿病30多年,这些糖尿病误区千万避免!

本文综合自:

①2022-11-30山西省中医院《冬季更需补气血!建议多吃这10种平价食材,补全身之气,免疫力翻倍》

②2021-09-03健康山西微服务《红枣、红糖、红豆都不补血?提醒总结:这4种食物才真正补血》

③2015-07-13健康时报《补血养颜找龙眼》

编辑:王 真

审稿:杨小明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健康美味补气养血-五红汤,寒冷冬日里必备哦

五红汤是由中医古方"四红汤"增加一味枸杞演变而来,全称五红补气养血汤。 是用红皮花生米、红豆、红枣、枸杞、红糖五种红色的食物加水熬制而成。 红枣补脾益血,红豆益肾健脾,枸杞补血安神、养肝明目,红糖有补血益气改善贫血的功效。常喝五红汤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其次汤中含有维生素C,对于女性而言,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天气炎热的三伏天,厨房高温,用养生壶也可以轻松熬制,设定好时间就能轻松搞定。

By 紫煜_zy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 红皮花生 40克
  • 红豆 50克
  • 枸杞 10克
  • 红枣 20克
  • 红糖 25克

做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食材

2、把除去红糖外的其余材料用水淘洗干净。

3、放入柏翠PE2866养生壶,加入至更高水位线的水(600毫升)

4、启动炖煮功能时间设定60分钟。

5、最后15分钟左右加入红糖继续炖煮。

6、时间到自动停止。浓香的五红汤就熬好了。

7、盛一碗香香甜甜的很美味。

小贴士

柏翠PE2866养生壶我的评分:?????????? 使用感受:迷你小巧不占空间,烧水升温快,炖煮6档时间可选择。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中医的补气补血,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医:从不同的能量形态理解

中医的补气补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各行各业都有专业人士,不是内行的人很难深入地了解其知识理论,特别是一些比较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

中医就是这样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看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祖祖辈辈都能对中医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但真正懂的人又少之又少。


用现代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气血理解为能量。

气就是直接参与生命活动的能量,比如现代生理的葡萄糖分解产生ATP释放的能量。

而血则是能量的另一个形态,是转化能量的原料,也就是能量物质,类似糖原、蛋白质、脂肪等,当身体需要能量时,糖原、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生葡萄糖。


从气血角度来看,人类一切生命活动都在气的直接参与下完成,无气则身体无法动,脑袋无法思考,肺无法呼吸,心脏无法跳动;而这个气的来源是从血中化生而来,血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仓库,当然这边说的血不完全是血液,血液中的成分很多,不只是单纯化生气的血,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也属于血的范畴,因为这是津,津血是同源的。


气足则能生血,血足则能化气。

所以气血常放在一起论述。

补血的时候适当补气,补气的时候适当补血,可以更快更好地补充气血。

既然气血可以相互化生,补气或者补血只要取一样就好了吗?

补气不等于补血,补血也不等于补气。

每种药有不同的特性,有的善于入肺,有的善于入脾,有的善于入肝,有的善于入肾,有的善于入气,有的善于入血。

既然有可以明确补充的药物为何要通过身体中转一下,把气变成血,或把血变成气呢?而且气血的转化也是会耗气的。


另一方面,如果气血转化出现问题呢?

当气虚需要补气时,通过血液化生气是不及时的,平时养生时是可以,身体慢慢自身调整就好,但身体有疾病时,这种转化功能本来就弱,甚至转化出现问题,比如营卫不和。这就只能各补各的了。


常见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等;常见的补血药有阿胶、枸杞、黑芝麻、熟地等。

这是我对“补气补血”的一个简单科普,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打赏、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什么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功能的强弱主要由气、血、阴、阳等基本物质的充足与否来决定。

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即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或补益某一脏的虚损,来达到治疗各种虚症。

作用:

在于辅助人体气血不足和协调阴阳,使之达到平衡。在正气虚弱时,使用补法恢复正气。

适用范围:

适用于正气不足,体力虚弱患者,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正气虚弱者。

运用 *** :

运用益气强筋、补精益血,一般可分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

(1)补气:

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体懒怕动等症。例如,中气下陷,脱肛,疝气,妇女子宫下垂,中风虚脱等都可用补法。大失血的患者应先补气,或重用补气药物,因为补气能生血。

(2)补血:

适用于血虚与失血,面色萎黄,口唇指甲苍白,头晕耳鸣,嘈杂心悸,月经衍期,色淡不鲜等症。补血时还应看其血热、血寒。如果血热,宜补血敛血;如果血寒,宜温经养血。

(3)补阴:

适用于 *** 或津液不足。如形瘦色瘁,口干咽燥,肌肤枯涩,耳鸣目眩,虚烦失眠,盗汗遗精,呛咳咯血,消渴等。通常分两方面:补精,用于肾阴不足;增补津液,用于热盛伤津。

(4)补阳:

适用于脾肾阳虚,如腰膝下冷,下肢软弱,少腹时痛,泄泻,小便频,阳痿早泄等。

调养气血四步走

中医所说的“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

中医认为,调养气血可以分四步进行: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通过脾胃运化生成。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补血可用“四物汤”,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远寒邪

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 *** 。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王迪)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标签: 补气 补血 鸡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