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冲泡 *** 可形成不同的品饮体会。
求同求异,今次,对比冲泡的是原生种都匀毛尖。
对比冲泡方式:
1、玻璃杯上投法
2、白瓷盖碗下投法
都匀毛尖大约是更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绿茶了。
林志玲代言都匀毛尖时说道:“没有茶毛毛还叫好茶吗?”
都匀毛尖是有提豪工艺的绿茶,也就是有“茶毛毛”的,可采用上投法冲泡。
绿茶的冲泡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上投法适用于细嫩松散毫多的名优绿茶,可避免毫混,保证茶汤的清澈透亮度。其 *** 为:在冲泡器皿(通常使用玻璃公道杯或玻璃直身杯)注入七分满开水,然后投入干茶。过程中可拣到茶叶的舒展舞动,即茶舞,优雅迷人。
中投法、下投法适用于茶形光滑紧结的绿茶。
使用中投法时,先在冲泡器皿中注入三分之一的开水,然后投入干茶,稍待茶叶浸润舒展,再沿杯壁注入开水至七分满。
使用下投法时,先在冲泡器皿中投入干茶,注入少量开水润茶,将润茶水倒出,注入开水至七分满。
常会听到绿茶冲泡不宜用开水的说法,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 茶酒单》里,对龙井的冲泡,就有高温的要求“……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
冲泡的关键在于让茶舞动,让水带着茶舞动。
采用不同的冲泡方式,茶汤所体现的风格会有细微差别,细腻、清甜各有千秋,看官可以试一试。
小提示:盖碗冲泡绿茶不要掩盖,避免将茶“闷死”。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 *** 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都匀毛尖茶产区分布
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
都匀毛尖茶品质特征
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都匀毛尖茶功效作用
都匀毛尖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因为都匀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尖、有机酸、芳香物质和维生素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矿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神醒脑、促进生化代谢等功效与作用。
都匀毛尖茶,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冷凉多雾等条件孕育茶叶的物质组合性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得贵州省成为国内绿茶主要产区。都匀毛尖就产自这里。
去年评测过贵天下以及张正义的都匀毛尖,今年评测的贵天下都匀毛尖等级要更高一点,规格为60克,线上售价为1800元每斤。等级为特级,采摘时间为明前。下面进入评测。
干茶
条索细长卷曲,色泽灰绿相间,匀整度还不错,香气较浓郁。
采用农夫山泉泡茶水,水温80度,上投法冲泡
之一泡
入口香气浓郁度中等。香气类型为栗香与少许花香混合,厚度中等,略有涩意。口感较醇,水路并不细腻,苦底几。汤感较柔和、鲜爽度较好,滋味均衡。生津反馈较快,回甘较明显,饮毕香气有一定留存。
第二泡
香气略有上升,花香更显,整体口感有花果香,这种香气类型与碧螺春有一定差异,更沉一点。厚度有一定提升,滋味醇厚,清新更显,水路有改善,苦涩几无,口感鲜爽褪去不少,生津回甘强度基本无变化,香气有留存,回甘较持久。
第三泡
香气基本见底,少许玉米须的味道,滋味趋淡,口感上甜意更显,汤感醇甜。无苦涩,鲜爽已尽,滋味支撑不足。生津回甘有一定弱化,少许喉韵显出。
杯泡法
冲泡水温为80度,3g茶,加大茶水比为80比1,上投法,注水后等待3分钟左右。
茶汤香气较好,显浓郁,汤感醇厚,滋味略淡,无苦涩。甜感不错,口感清新,生津回甘较显。评价为B-
叶底
叶底以单叶初展以及一芽一叶为主,匀整度一般,持嫩度较好。
主要口感指标
解析:
香气的浓度中等,大部分时间释放比较稳定,香气类型为栗香、略有花果香,层次不错。
汤感表现也比较稳定,尤其是尾水厚度很不错,口感较清甜,均衡感也不弱,尾水显润感。
苦涩控制很好,基本没有涩感显出,尾水无苦涩味。
生津强度较弱,但中段回甘留存还不错。
综合评价
总体上看,此茶表现比较一般化,茶汤口感较顺,厚度较好、有不错的均衡感,香气上有少许花果香,西南绿茶的百花果香气非常淡。另外此茶甜感有一定表现,回甘有持续性。苦涩控制得也不错,滋味清润。
此茶采用焖泡法口感没有太大提升,总体相对去年张正义同价位的老树都匀毛尖口感表现要弱了不少。结合售价与得分看,性价比比较低。
2023绿茶评测排行榜
虫小2023新茶,正宗都匀毛尖绿茶,浓香型,足斤足两发货,价格实惠。
采用贵州原产地的原料,采用传统工艺 *** ,口感醇厚,清香持久,回甘持久,耐泡度高。适合老茶客,自用或送礼都非常合适。我们是原产地厂家直销,没有中间商,一袋净含量250克。现在下单,送货上门,先泡一杯品鉴,不喜欢直接退。
毛尖属于绿茶品类内的一种,外形具有直、圆、细、多毫等特点。毛尖茶冲泡后茶汤鲜绿明亮,茶香浓郁,味道非常可口。毛尖又以信阳毛尖跟都匀毛尖最为有名。
毛尖茶正确的冲泡 ***
茶具准备:
冲泡毛尖在茶具的选择上跟功夫茶不一样,毛尖比较合适用玻璃杯进行冲泡,这样不仅在口感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而且还可以欣赏到毛尖被冲泡时的美景。
取茶冲泡:
选择适量的毛尖放入玻璃杯中,注入开水,并在冲泡两三秒后,将杯中的茶水倒掉,这步骤叫做洗茶,将茶叶中的杂质洗干净后方便后续的冲泡。
分杯饮用:
毛尖茶的冲泡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饮用了。但在饮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茶汤剩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候,就需要重新注入开水进行冲泡了,这样做有利于茶汤的浓度不受太大影响。
小茶温馨提醒:
茶叶对水质要求较高,好水有利于出好茶,建议可以使用山泉水、井水之类的水,可以让茶汤有更好的韵味。
原创 2018-03-14 招商君 招商观察
器与戏
十二先生和拉花高手
南宋有位审安老人,不知为什么闲成这样:在他的著作《茶具图赞》里,不仅给十二种茶具(尊称为十二先生)一一起了名字、别号,还赋诗点赞,甚至给它们按当时的官制封了官。比如茶焙笼是大先生,姓韦,官职是鸿胪,即外交部长;三先生茶碾子被称为法曹,是个地 *** 务工作人员;官位更大的是六先生枢密,相当于国防大臣,它是个茶筛子。
《茶具图赞》之茶筛
这十二位先生是茶百戏中使用的工具。“茶百戏”又是个什么呢?就是在抹茶茶汤表面的泡沫上作画。没错,抹茶起源于中国隋朝,不是日本的发明,而拉花什么的,我们在宋朝就玩过了,只不过不是用在咖啡上。宋人陶谷在《荈茗录》中对此有最早的记载,大意是说:茶到唐代才开始盛行,近来有人在茶汤表面使用调羹等工具划出水纹,形成“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
今人茶百戏作品
宋朝有一位著名的风流才子,同时就是个拉花高手。关于他的茶百戏表演,史上著名大奸臣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里有这样的记录:“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在茶面上画出一副星月图,何其风雅。这位表演者的官位比他手里用的茶筛子枢密大人还要大,是个皇帝——就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高级战俘,宋徽宗赵佶。
较少人知道的是,拉花高手宋徽宗还写过一本叫做《大观茶论》的专著,分20章对茶进行论述,涉及产地、工艺、器具、品鉴等各个方面,光是香气就独占一章,细数各地名茶更是深得其味,娓娓道来。
水与汤
魔性的茶汤
赵佶的讲究不是独一份,古人光是对喝茶用的水,就已经琢磨到了玄幻的地步,比如张源在《茶录》里记载了他的心得体会,翻译过来就是:“山顶的泉水清而且轻,山下的泉水清而且重,岩石下流出的水清而且甘甜,沙中的泉水清而且冷冽,土中的泉水清而且厚重。流动的水比静止的水好,背阴的水胜过向阳的。山势峻峭泉水就会少,山俊秀的有神灵。真源没有味道,真水没有香味。在黄石中流出来的水更好,从青石中泻出来的水没有什么用。”
在前人的记述里,水不仅分轻重,同是雨水,秋雨也比梅雨好(熊明遇《岕山茶记》),煮过的水按火候不同,还有老、嫩之分。
苏廙《仙芽传》第九卷中记载了“做(茶)汤的16种 *** ”。在他看来,根据水煮的老嫩分为3种;根据倒入的快慢分,也有3种;根据器具来分,共有5种;根据煮茶用的柴分,为5种。这13种汤他也取了名字,细看如下:一是得一汤,二是婴汤,三是百寿汤,四是中汤,五是断脉汤,六是大壮汤,七是富贵汤,八是秀碧汤,九是压一汤,十是缠口汤,十一是减价汤,十二是法律汤,十三是一面汤,十四是宵人汤,十五是贱汤,十六是魔汤。这种分类的逻辑玄幻依旧,招商君感觉可以仿照点牛排去点茶:请给我来一盏松木煮的十成熟的魔汤,加大红袍;或者:来一碗桃枝烧的嫩嫩的婴汤,加毛尖。
地与茶
在更好的产地遇到更好的茶
作为之一主角的茶叶自然更为讲究,其中一大要素就是产地。我国自古以来有四大茶叶产区:江北、江南、华南、西南。其中,茶叶生长最为得天独厚的,是贵州——它是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特征的茶叶产地。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但其中道理何在呢?通俗点说,就是海拔越高、云雾越多,茶叶就越芬芳、越清美。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气温的降低,茶叶中的茶多酚会减少,而为抑制叶芽水分蒸腾的芳香油会增加。前者的减少能减轻茶叶的浓涩味,而后者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出不同的香型。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同时,在有雾的天气中,长波光被云雾遮挡,但短波光透射力强,却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植物上,而茶树受这种短波光照射后,也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这也是高山茶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的另一个原因。
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茶树受直射光时间短,漫射光多,光照较弱,这正好适合其耐阴习性。另外,贵州种茶的地方大部分为沙质土壤,土层深厚但通气良好,酸碱度适宜,加上树木葱郁,落叶多,使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也是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上佳的一个因素。
如果说贵州是全国茶叶生长条件最为优良的地方,那么都匀的毛尖茶则是贵州省内最为著名的茶叶品牌——那该好喝到什么地步?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便为宫廷贡茶。 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都匀毛尖以其优良的品质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奖;1982年,都匀毛尖参加全国首届名茶评比,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0年,都匀毛尖参加上海世博会,被评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都匀毛尖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25.67亿元,位列全国11位,被评为中国“更具品牌传播力品牌”,是贵州省唯一入选中国前20强的茶叶品牌。
获奖无数的都匀毛尖有个“三绿透三黄”的特征,即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诸多白毫,色泽翠绿。饮之口感醇厚,回味甘甜,香气清高,“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似神仙”。
不过,早年间的都匀毛尖产量少,加上贵州虽然占尽了产茶的天时地利,在卖茶上却不占优势:交通太不方便了。同时,贵州省周围也是茶叶产地,虽然品质不如,但也用不着喝低产量、高运费的贵州茶,所以历史上的贵州天生产好茶,但也天生难卖茶,发展代表性制茶工艺的条件也随之不足,不能像一些名茶一样,用上百年的时间建立“产地—茶种”的品牌印象。
新世纪后贵州交通有了极大改善,与珠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大大加强,形成了粤桂黔“4小时经济生活圈”。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 贵州省紧紧抓住了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大机遇。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八万亿元,隐藏着无限商机。贵州省打造的大健康产业涵盖医药种植、养殖,药品研制,医药世界,保健食品,健康旅游,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主打健康牌、养生牌的都匀毛尖茶产业,正是其中蓬勃发展的一环。
到目前为止,黔南州全州茶园总面积180.1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12.93%,茶园投产面积达81.31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16.32%。全州实现茶叶产量3.2万吨,实现茶叶产值54.9亿元。
为了打响都匀毛尖的品牌,黔南州举办了多姿多彩的茶事活动,如2017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系列文化活动,第六届华鑫杯茶艺大赛、黔南州第四届“都匀毛尖”杯斗茶大赛、黔南州茶都匀毛尖杯制茶大赛等等,还有多项与茶产业相关的评比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对都匀毛尖品牌的推广,又宏扬了我国的茶文化。
心与火
于时间的洪流里汲一杯清茶
不仅如此,黔南州还建设成了茶旅结合的更佳示范地区,都匀经济开发区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区内的茶场距城中心7公里,是城里人消闲游玩的好去处。茶场毗邻茶博园、毛尖小镇、汉唐文化宫、影视城、足球小镇、格多苗寨、清水江湿地公园、杉木湖水库景区、东湖景区、绕人谷景区和万马归槽国家农业示范区等,旅游资源丰富,纳入“粤桂黔四小时生活圈”之后,更是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广西的游客——坐着高铁去品茶,看来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并不是不兼容的。
都匀经济开发区茶博园
都匀经济开发区秦汉城
其实,商业文明和城市化带来的烦恼不是进入工业时代才有的。招商君不知在哪本清人笔记里看到过,作者抱怨路上车水马龙,商贩喧闹,感叹红尘烦扰,不得清静。民国虽然兵荒马乱,却也有梨园茶馆,有留声机和手绣旗袍,仍然是个不失闲雅与精致的时代,然而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就已经鲜明地反对追求效率,认为生活不应该那么忙碌,时间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可以被浪费。没错,那时候居然已经有“效率”了呢!
从而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永远在和时间互相追逐,无论它有多慢,人总是比它慢;无论时代看上去多落后,人心却永远难免走投无路的焦躁。也许哪怕是原始人,望着山洞里的篝火,想的还是明天在日落前是否能够采集到足以饱腹的果实。
所以焦虑是与时代无关的——反正你赶不上、挣不脱好吗?它只与人的内心有关。谁都无法遏止数据流的汹涌澎湃,就像你挡不住老板在晚上十一点给你打个 *** “我突然想起……”,但是,你至少可以在为看不懂区块链而咬手指的时候,在熬夜做方案的时候,泡上一杯都匀毛尖,感受一下穿透千年时光和万丈红尘而来的宁静的力量。
本文部分译文选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彩图全解茶经》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公号联系
都匀经济开发区 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空气质量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在贵州省内排名之一,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64%,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016年以来,都匀经济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贵州园B区)。目前已建成秦汉城、巨升影视旅游小镇、毛尖小镇、都匀·国际足球小镇并投入使用,陆续有《霍去病》、《斗破苍穹》、《凰权奕天下》、《庆余年》等10余部大型影视剧进驻拍摄,同时还成功举办了足球跨年杯、四国足球邀请赛、体育舞蹈(国际公开赛)等体育赛事,文体旅、大健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欲了解更多资讯请登陆都匀经济开发区官网。
都匀茶博园 仿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馆古建筑群1:1.8而建,总占地136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4.2个亿。茶博园是黔南州委、州 *** 为贯彻落实我国关于“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的指示精神,并以2015年正值都匀毛尖茶荣获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为契机,在原883兵工厂选址建设中国茶文化博览园,旨在宣传都匀毛尖茶文化,做大做强做优都匀毛尖茶品牌。以发扬黔南茶文化为己任,以发展都匀经济开发区经济为牵引,以加强青少年爱国教育为依托,深化普及全民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大繁荣大发展。
往期阅读
INVEST101赴都匀经济开发区考察及培训
站着红娘的位,操着管家的心——INVEST101之ISP选址服务
你说了算——产业地产之红与蓝
都匀毛尖,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 *** 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
如今 *** 上茶叶鱼龙混杂,那么如何鉴别自己买的都匀毛尖是不是真的呢?阿浩今天教你几招,用火眼金睛轻松辨别都匀毛尖真伪!
都匀毛尖鉴别技巧
1、都匀毛尖,就是一颗心,俗称针尖茶。比较好的就只是一颗心,经过加工会变得弯曲,不规则。
2、看,辨别出一款茶叶的真假,很多茶从外形看便可以看出许多来。都匀毛尖的的外形为螺形一样曲卷。呈现润绿的色泽,且还有许多白色的茸毛。
3、摸,清明节前产的毛尖是更好的,就是一颗心,用手捏起来感觉比较实心,比较紧。
4、闻,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夹着一点金银花的香气,是很舒服的那一种。不刺鼻。
5、泡,放在杯子里,倒上开水,静静等候几分钟。正宗的都匀毛尖是微黄青绿色透明的,均匀的悬浮在杯子里一粒一粒的,没有开叶。
6、品,用嘴巴轻轻的呼噜的吸一小口,入口有点微苦,但唇齿留香,回味甘甜,劣质的茶叶都是泡完后味道基本就没有了。
好了,阿浩教你们的几招学会了吗?分辨的都匀毛尖的 *** 其实有很多种,阿浩为了你们更能清晰的理解,用最简单的叙述教给大家“火眼金睛”。在阿浩 *** 的基础上,再选取正规渠道购买都匀毛尖茶叶,相信大家一定能品到真正的好茶!
绿茶篇---都匀毛尖千里鹅毛情似山,鱼钩香气荡心间。挥毫乘兴赐毛尖。
捧信吟名情激越,举杯品饮味香甜。都匀内外喜空前。
摘自《浣溪沙》 毛主席为毛尖茶亲笔命名。
产地:贵州省都匀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特点: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鱼钩茶,外形匀整、条索纤细卷曲、茶毫披身,色泽翠绿。香气青嫩、滋味鲜浓,甘醇爽口,汤清水绿,叶底嫩绿明亮。
采摘季节:
清明前至立秋时节均可采摘,明前(清明)、雨前(谷雨)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为更佳。
冲泡:都匀毛尖因在色香味上极其讲究汤清、叶绿、味香、醇爽,而因其外形卷曲、条索紧结程度不一,冲泡的水温、时间、 *** 均有差异。想要泡出一杯好茶,应掌握好水质、水温、茶具、投茶量及投茶方式等工艺。
用水:水质的好坏对茶汤的滋味、色泽,茶具的保养影响很大,建议选用山泉水或纯净水。
水温:因芽叶富含茶毫多、鲜嫩匀整,冲泡水温不宜太高,80度左右为宜。将水烧至沸腾起泡,转入公道杯中凉置。待杯中无小水泡,杯口水滴凝结、水汽匀称上升即可开始冲泡。
茶具:一般可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玻璃杯可观赏芽叶遇水而蹁跹起舞、饱满清香。建议选用白瓷盖碗,质地好的白瓷能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叶芽的饱满、叶底的嫩绿明亮。
投茶量及投茶方式:投茶量可根据个人喜好,口味较重可适当多投一些,口轻者可酌减。一般茶水比为1:50,即150ml水投置3g茶。因都匀毛尖条索卷曲紧结,茶毫披身,在选用玻璃杯或盖碗时先沿杯壁缓慢注水,减轻茶毫脱落,水位没过茶叶,使茶叶充分浸润,可摇杯品香,待叶芽展开,再次沿杯壁注水至七分满即可。
都匀市
都匀茶区,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土壤深厚肥沃,疏松而潮湿,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都匀市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长在溪涧峡谷两旁。茶芽茸毛多,肥厚柔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
都匀毛尖茶
都匀细毛尖茶,香气浓郁,滋味清爽,汤色明澈,品质润秀,茶芽细尖,呈条索状。是我国出口名茶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细毛尖茶,过去叫“鱼钩茶”和“雀舌茶”。明御使张鹤楼游览茶区后曾作诗曰:“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据史料记载,远在五百多年前,“鱼钩茶”和“雀舌茶”已成为“贡茶”,直到清末。十八世纪末,开始出口外销。1915年获巴拿马赛会上优等奖。
都匀毛尖茶
都匀细毛尖茶是采用清明前后几天刚冒出未展开的嫩芽,大约五万多个左右,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制成一斤成茶。成茶外形紧细卷曲匀整,色泽鲜绿,白毫显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泡在碗中,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并一一展开。过三分钟,打开杯盖,清香四溢,令人甜醉。
都匀毛尖茶
指尖上传承 都匀毛尖 *** 技艺
序:黔之南,听山语
寻,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 *** 技艺,品甘甜茶汤
探·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 *** 技艺
初冬时节,我们的整个比亚迪车队在都匀著名的螺丝壳山公路上盘绕,海拔越高,山间云雾越深重,"百里毛尖长廊"、10万亩茶山一直若隐若现,望不到边。这里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覆盖率近100%,土质里含丰富的铁和磷酸盐,是都匀毛尖的核心产地。这是我们最后一站贵州都匀,在收官之时,我们要去寻找指尖茶手工 *** 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子全。
俗语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而我们在"螺丝壳"山顶上首先看到的却是这满山的"好雾"。及至摆忙乡摆忙村,48岁的布依族汉子张子全早已在自家的三层小楼里备着好茶,等候我们比亚迪车队的到来。
这位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手工 *** 传承人,皮肤黝黑,笑容质朴,他端给我们的每一碗泡好的毛尖茶,汤色绿黄明亮、香气清澈,轻抿一口,稍苦的茶汤很快在唇舌之间鲜香回甘。
张子全介绍说,他的祖祖辈辈居住的摆忙村是一个布依族山村,这里的400多户人家祖祖辈辈、家家种茶树,人人会制茶。张子全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自家房前屋后,全是野生老茶树,差不多有200多年树龄。每年春天一到气温回升,嫩芽缀满老枝。
都匀毛尖经历时间的沉淀,其品质已为众人所知。但毛尖的的生长环境、 *** 工艺有严格的要求,人工 *** 的毛尖口感甚好,汤色三绿三黄。"火中取宝",乃是都匀毛尖品质保证的人工炒制工艺。从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提毫,每一步都浸润制茶人对茶的理解,赋予茶情感的味道和韵味,过程争分夺秒,艰辛劳苦。目前,真能传承茶制工艺的人,尚为少,再加之经济大潮的冲击,年轻人外出工作、打工,对茶的记忆也越来越少。
2014年,都匀毛尖茶 *** 工艺成功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唤醒年轻人认识自己的茶制工艺文化,对传承茶文化、传承制造工艺,发展茶业,保证都匀毛尖一如既往的品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张子全介绍,这是在指尖上传承的"火中取宝"炒茶绝技: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这是手工毛尖茶传统加工工艺的流程。揉捻可增加汤色浓度;搓团是固定外形,卷曲;提毫时,茶团在两手掌摩擦滚动,茶条相互才会起毫。每一步温度、动作都严格要求遵守传统手艺。
游·都匀汉唐影视城
过了长安街进入司马门便是皇城内宫,三宫六院随便逛。
秦汉影视城是都匀经济开发区三大影视基地之一,集剧组一站式拍摄服务,是体验汉文化为一体的影视体验基地。
导游 *** 姐介绍:它总规划占地面积2300亩,总投资60亿元,分三期打造,分别为一期秦汉城,二期唐宋城,三期影视文化孵化园。可以容纳20个剧组同时进驻拍摄,将成为西南地区更大的古代宫殿群影视城。
秦汉影视城建成初期暂称汉唐影视城,因目前影视城以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因此更名为更为准确的秦汉影视城。
皇宫区建有未央宫、 长乐 宫、瑶池、祭坛等皇家林苑,秦汉影视城的未央宫是目前全世界更大的汉代宫殿建筑。
外城区以长安街、朱雀大街、府邸大街为主要街道,沿府邸大街建有三大王府: 衡山 王府、大司马将军府、 淮南 王府。街区分布有公主府,县衙、监狱,皇家马厩等。商业区有东市、西市,乐坊、客栈、酒楼、各式民宅分布其间。秦汉影视城其城市规模、城区布局、建筑风格,均依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构建,更大化的还原秦汉皇都风采。
北纬26.5°,王者黔行,比亚迪探索贵州非遗之旅,我们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