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辣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4 0
糖醋风味的虎皮青椒,低脂营养,简单易实操,老人小孩都爱吃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糖醋风味的虎皮青椒,低脂营养,简单易实操,老人小孩都爱吃

糖醋虎皮青椒,一道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菜品。它结合了中式烹饪的精湛技艺和地域特色的风味,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虎皮青椒的酥脆外皮与糖醋酱汁的甜酸味道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道美食的 *** 。如果你也中意这款美食,不妨往下一观,多多点赞。

糖醋虎皮青椒

【美食优点】

  1. 口感丰富:糖醋虎皮青椒的外层炒制至金黄酥脆,内部的青椒保持了一定的嫩爽口感,同时加入糖醋调料后,菜肴的口感更加丰富。吃起来既有酥脆的口感,又有酸甜的味道,使人食欲大增。
  2. 酸甜味道:糖醋虎皮青椒的调料中加入了糖和醋,糖的甜味和醋的酸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酸甜味道。这种味道的组合使得菜肴更加开胃,增加了食欲。
  3. 色香味俱佳:糖醋虎皮青椒的外观金黄诱人,香味浓郁。炒制时,青椒会释放出一种特有的香气,加上糖醋调料的融合,使得整道菜肴色香味俱佳,非常诱人。
  4. 简单易做: *** 糖醋虎皮青椒相对简单易做,无需太多复杂的烹饪技巧。首先将青椒切成均匀的条状,然后炒制至金黄酥脆,最后加入糖和醋调料即可。这道菜肴适合忙碌的日常生活,是一道受欢迎的家常菜肴。

一、食材与调料

食材:

  • 青椒8-10个
  • 姜片3片
  • 大蒜3瓣

调料:

  • 白糖30克
  • 香醋3勺
  • 生抽2勺
  • 料酒2勺
  • 甜面酱1勺
  • 精盐2克

二、烹饪步骤

  1. 处理青椒:将青椒去蒂洗净,同时,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
  2. 炒制虎皮:热锅凉油,将青椒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煎至表面起皱,捞出备用。
  3. 炒制糖醋汁:锅中留底油,放入姜片、大蒜煸炒出香味。然后加入白糖,小火慢慢炒至糖溶化,颜色变为红褐色。接着,依次加入料酒、生抽、精盐、甜面酱和醋,搅拌均匀,煮沸后关火。
  4. 入味:将煎好的青椒放入糖醋汁中,翻滚均匀,使青椒充分裹上糖醋酱汁。
  5. 出锅:将青椒和酱汁一同倒入盘中,晾凉后即可享用。

三、烹饪技巧

  1. 青椒的处理是关键。要去蒂并洗净内部,同时用纸巾吸干表面水分,这样可以避免在烹饪过程中烧焦或溅油。
  2. 煎制虎皮时需保持中小火,避免青椒煎糊。煎至起皱的虎皮能让青椒更加酥脆可口。
  3. 在烹饪糖醋汁时,注意火候和颜色的变化。白糖溶化后应继续小火慢炒,并及时加入其他调料,避免糖炒得过深而产生苦味。
  4. 入味时,要让青椒充分裹上糖醋酱汁。翻滚均匀后,确保每一只青椒都充分吸收了酱汁的味道。
  5. 出锅前可以尝一下味道,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料的用量。如果喜欢酸甜口味,可以适当增加糖和醋的比例;如果喜欢辣味重一些,可以加入适量辣椒粉或花椒粉。

糖醋虎皮青椒作为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既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它以青椒为主料,通过独特的烹饪技巧和调味 *** ,呈现出红亮的色泽和诱人的香气。这道菜可以作为开胃菜或配菜,搭配米饭或面条食用,让人食欲大增。让我们一起享受 *** 糖醋虎皮青椒的乐趣,品尝美食带来的美好时光吧!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知识和技巧。

甲亢患者应该怎么吃

我们机体许多器官的运转都离不开甲状腺激素。维持体温、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保证生命的基础过程都需要它参与。但是,甲状腺功能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保持正常运转,只要它稍稍闹点“小脾气”,甲状腺功能就有可能引起异常,发炎、肿大、结节……近年来,甲状腺发病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好多还是年纪轻轻的朋友,建议大家不要轻敌,以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情况,有任何不适症状都要积极就医,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个来聊聊甲亢饮食注意事项。

与健康人群相比

甲亢患者的饮食不同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要先从甲亢的特点来说起,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综合征,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增强,需要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消耗,改善其全身营养状态。

所以,甲亢患者总的饮食原则是宜进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的鸡蛋、淡水鱼等,同时应予以养阴生津之物,如银耳、香菇、淡菜等。此外,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对甲亢患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1.忌食辛辣食物;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少喝浓茶、咖啡,不喝酒、不抽烟。

2.保证热能供给。甲亢患者与同龄人相比,其热能的供给要高一些。为了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可适当增加餐次,或在早餐和晚餐后的2小时左右吃一点水果和点心。通过增加热能供给,促进机体糖脂代谢恢复正常,降低蛋白质分解。

随着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缓解,需要调整热能供给量,逐渐恢复正常热能供给量。

3.注意增加蛋白质食物摄入,但增加部分应以豆类、牛奶和鸡蛋为主,切忌大量食用肉类,特别是牛羊肉。因为肉类有 *** 兴奋作用,可加重潮热、多汗等症状,故而每日食用肉类一般不要超过50克。

4.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要注意钾、钙、镁等矿物质的补充,多食谷类、肝、鱼、蛋黄、黄豆、香蕉和橘子等食物。每天的新鲜蔬菜不少于500克,多吃一些新鲜瓜果如黄瓜、番茄、豆角、西瓜等。但含植物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则要少吃一些。

甲亢患者

需要忌口的食物清单

1.不能食用含碘多的食物及药物:如海带、紫菜、海鲜、黄药子等。

2.不能食用 *** 性大的食物:如酒类、辣椒、花椒、大蒜等。

3.控制 *** 食用的食品:如公鸡、公鸭、牛肉、羊肉、狗肉、虾、蟹等。

4.不食用可能会使甲状腺肿大的食物:包心菜、香菜、香椿、茴香、花生、核桃、马铃薯等。

甲亢患者

平时可吃的食物清单

1.各种富含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芋艿、南瓜等。

2.各种动物类食物,如淡水鱼类、鸡蛋、猪肉等。

3.各种新鲜的水果及蔬菜。

4.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如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香蕉等。

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应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燕麦、苹果、胡萝卜、蔬菜、可溶性膳食纤维等都要控制,不能多吃。

文/陈丽娟(中国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辣椒、大葱、洋葱的“辣”是同一种吗?答案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无辣不欢,说到“辣”,估计大家都会想到辣椒带来的辣味儿吧。其实,有辣味的食材可不止辣椒,辣也是个大家族,不同的食物能带给我们不同的“辣味儿体验”。

这篇文章将会说到 8 种不同的食材,它们虽然辣,但却能让我们品尝到不同的美味,看看你最喜欢谁的辣?

辣椒的辣——辣椒素

辣椒不仅是蔬菜也是一种香料,果实中空,里面包裹着白色的海绵状物质,也叫胎座。

辣椒的辛辣化学物质为辣椒素,是由辣椒胎座表层细胞合成的,然后储存在胎座表层正下方角皮层的微滴中。<1>所以,辣椒最辣的部位就是海绵状的胎座以及从那里延伸出来的白筋。如果不能吃辣,烹调时去掉胎座和白筋就能大大降低辣味。

虽然辣椒素具有辣味,会让我们感到灼烧和刺痛,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潜在心脏保护作用和抗肿瘤作用;<2>也可能有助于控血压;清淡吃辣还能提高代谢助减肥一臂之力;吃辣也可改善认知能力和脑血管功能<3>

但如果个人承受不了太辣的食物就别硬吃,过度吃辣也会带来诸多不适,比如腹泻、胃痛、加重痘痘、加重肛肠疾病等。

大葱的辣——硫化物

大葱是厨房里重要的调味品,能增香、去腥,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是每一道菜的烹调必备。虽说被用来炒菜的大葱吃起来并不辛辣,但如果直接生啃大葱,特别是葱白,那真得会很辣。

大葱的辣味源自于它特有的硫化物,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是以 S-丙基甲烷硫代磺酸酯、二丙基三硫醚和二巯基甲烷为代表的含硫化合物<4>表现出强烈的辛辣 *** 性。并且,葱白部分的辣味物质含量要高于葱叶,吃起来更辣。

不过,大葱经过加热处理后,食用油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大葱基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风味物质,可有效缓解其辛辣 *** 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咸香和烤香香气。

所以凉拌菜可用葱叶,炒菜可用葱白。

洋葱的辣——硫化物

洋葱算是厨房里的“催泪弹”了,自带伤感 buff,每次切洋葱都止不住要泪流满面,含着一把辛酸泪继续炒菜。

洋葱的辛辣 *** 性气味的来源是因为它含有的二丙基二硫醚以及其他二硫和三硫化合物。二丙基二硫醚和二丙基三硫醚是新鲜洋葱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4>切或咀嚼都会导致挥发性物质溢出,随空气飘入我们的眼睛、鼻子、侵袭神经末梢,与眼睛接触后会 *** 角膜上的游离神经末梢, *** 泪腺分泌泪液,<1>进而让我们老泪纵横,而大葱也有类似的现象。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也正因为有机硫化物的存在,让洋葱吃起来口感也很辛辣。不过,烹调加热会造成洋葱特征性风味的衰减和损失,辣味降低。切洋葱的时候可以用冷水将洋葱浸泡 30~60 分钟,<1>也可以在冰箱冷藏半小时,或者直接在水里切,再或者戴着护目镜切,都能减轻切洋葱对眼睛的 *** 。

大蒜的辣——大蒜素

大蒜不仅是厨房中的调味品,还被贴上了“杀菌、抗衰老、预防疾病、降血脂、抗肿瘤”等多个标签。

之所以被赋予了这些标签都是因为大蒜中的大蒜素,大蒜的辛辣口感也是因为它的存在,大蒜中的蒜氨酸在大蒜被挤压或切割破损之后,会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辛辣 *** 的大蒜素,进一步转变为其他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例如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4>大蒜素不仅是大蒜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菜品调味的主要成分。

不过,大蒜素怕热,受热后活性会丧失,吃起来就不辣了。比如炒菜或者做汤的时候丢进锅几瓣大蒜,不仅无辛辣感,还对肠道健康有益。

韭菜的辣——硫化物

韭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蔬菜,特别是用来做韭菜盒子,吃起来回味无穷。韭菜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物质,含硫化合物种类多且含量高,是新鲜韭菜香气风味的主要来源。

韭菜吃起来略带辛辣感,这是因为韭菜含有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基丙烯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等硫醚化合物,它们让韭菜拥有葱蒜辛辣香气。<4>

生韭菜辛辣味较强,炒韭菜辛辣味会降低,并且其中的醛类物质会让其具有强烈的油炸味和青草香气。

生姜的辣——姜辣素

姜是厨房中的常见香辛料,为菜肴增香、去腥、去膻、调味都少不了它。用它做菜自然好吃,但如果用它泡水或者直接吃,很多人都会觉得“辣”。

姜的辛辣味来自姜辣素,姜辣素是姜酚、姜烯酚、姜油酮等与生姜有关的辣味物质的总称。干姜比生姜辛辣味更强,这是因为干燥条件下,姜酚可脱水转化为姜烯酚,姜烯酚更辣,辣度约为姜酚的 2 倍。而烹调会降低姜的辛辣程度,因为姜烯酚受热会转化为姜油酮,姜油酮辣味低且带有甜味。<1>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所以,炖汤的时候放几片姜,不仅汤品风味佳,就连里面的姜片吃起来都不是很辣了。

辣根的辣——异硫氰酸酯

牙膏状的青芥辣(辣根酱)是很多特色风味小菜的调味料,味道辛辣刺鼻,很多人都无法抗拒这种呛鼻子的 *** ,辣根则是它的主要配料。

辣根是原产于西亚的甘蓝类植物,异硫氰酸酯是辣根、芥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辛辣 *** 的口感<1>

其实完整的十字花科植物并不辛辣,在受到加工、撵磨、咀嚼的时候,会导致植物组织细胞被破坏,其中的硫代葡萄糖苷与内源性黑芥子硫苷酸酶接触,并立即发生酶解反应,生成了异硫氰酸酯,<5>正因为辣根、芥菜、山葵中这种成分含量高,加工过程撵磨细腻,所以才出现了冲击鼻腔的 *** 性辣味。

其实辣根酱本身是黄色的,加了食用色素才变成了青绿色。

黑胡椒的辣——胡椒碱

黑椒牛肉、黑椒鸡腿饭、黑椒肥牛都是美味佳肴,黑胡椒是 *** 它们的“呈味法宝”。黑胡椒虽然闻起来很香,但如果你生吃一颗,便会明显感觉到它的辛辣。

黑胡椒的主要辛辣化合物为胡椒碱,它储存在黑胡椒外层的果皮和种子表层,辛辣程度约为辣椒素的 1%,<1>也有研究提到黑胡椒中的石竹烯具有较强辛辣气味,3-蒈烯也具有一定的辛辣味。<6>

黑胡椒经过撵磨制成黑胡椒碎、黑胡椒粉,能让芳香物质充分释放,更能增加食材的风味。但一定得密封好才行,否则香气会流失,辛辣味也会消失。

由此可见,辣味儿食物的“辣”并非都相同,辣椒是因为富含辣椒素;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葱属植物是因为富含硫化物;生姜辣是因为姜辣素;辣根、芥菜、山葵辣是因为异硫氰酸酯;黑胡椒辣是因为胡椒碱。

你喜欢吃哪种辣?

参考资料

<1>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蔬·果·香料·谷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Ofori-Asenso R, Mohsenpour MA, Nouri M, Faghih S, Liew D, Mazidi M. Association of Spicy Chilli Food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ngiology. 2021 Aug;72(7):625-632. doi: 10.1177/0003319721995666. Epub 2021 Mar 4. PMID: 33657876.

<3>Tammy Thornton, Dean Mills, and Edward Bliss, Capsaicin: A Potential Treatment to Improve Cerebrovascular Function and Cognition in Obesity and Ageing. Nutrients, 2023, 15(6):1537.doi: 10.3390/nu15061537.

<4>刘兵,常远,王瑞芳等.葱属植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22,43(03):249-257.

辣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辣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第1张图片-

<5>张清峰.辣根中生物活性成分—异硫氰酸酯的研究.天津商业大学,2007.

<6>李祖光,高云芳,刘文涵.黑胡椒风味成分的研究.食品科学,2003(10):128-131.

策划 ***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研究员

辣椒、大葱、洋葱的“辣”是同一种吗?

原标题:辣椒、大葱、洋葱的“辣”是同一种吗?答案是……

据科普中国,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无辣不欢,说到“辣”,估计大家都会想到辣椒带来的辣味儿吧。其实,有辣味的食材可不止辣椒,辣也是个大家族,不同的食物能带给我们不同的“辣味儿体验”。这篇文章将会说到 8 种不同的食材,它们虽然辣,但却能让我们品尝到不同的美味,看看你最喜欢谁的辣?

辣椒的辣——辣椒素

辣椒不仅是蔬菜也是一种香料,果实中空,里面包裹着白色的海绵状物质,也叫胎座。辣椒的辛辣化学物质为辣椒素,是由辣椒胎座表层细胞合成的,然后储存在胎座表层正下方角皮层的微滴中。<1>所以,辣椒最辣的部位就是海绵状的胎座以及从那里延伸出来的白筋。如果不能吃辣,烹调时去掉胎座和白筋就能大大降低辣味。

虽然辣椒素具有辣味,会让我们感到灼烧和刺痛,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潜在心脏保护作用和抗肿瘤作用;<2>也可能有助于控血压;清淡吃辣还能提高代谢助减肥一臂之力;吃辣也可改善认知能力和脑血管功能<3>。但如果个人承受不了太辣的食物就别硬吃,过度吃辣也会带来诸多不适,比如腹泻、胃痛、加重痘痘、加重肛肠疾病等。

大葱的辣——硫化物

大葱是厨房里重要的调味品,能增香、去腥,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是每一道菜的烹调必备。虽说被用来炒菜的大葱吃起来并不辛辣,但如果直接生啃大葱,特别是葱白,那真得会很辣。大葱的辣味源自于它特有的硫化物,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是以 S-丙基甲烷硫代磺酸酯、二丙基三硫醚和二巯基甲烷为代表的含硫化合物,<4>表现出强烈的辛辣 *** 性。并且,葱白部分的辣味物质含量要高于葱叶,吃起来更辣。不过,大葱经过加热处理后,食用油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大葱基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风味物质,可有效缓解其辛辣 *** 性,并赋予其一定的咸香和烤香香气。所以凉拌菜可用葱叶,炒菜可用葱白。

洋葱的辣——硫化物

洋葱算是厨房里的“催泪弹”了,自带伤感 buff,每次切洋葱都止不住要泪流满面,含着一把辛酸泪继续炒菜。洋葱的辛辣 *** 性气味的来源是因为它含有的二丙基二硫醚以及其他二硫和三硫化合物。二丙基二硫醚和二丙基三硫醚是新鲜洋葱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4>切或咀嚼都会导致挥发性物质溢出,随空气飘入我们的眼睛、鼻子、侵袭神经末梢,与眼睛接触后会 *** 角膜上的游离神经末梢, *** 泪腺分泌泪液,<1>进而让我们老泪纵横,而大葱也有类似的现象。

也正因为有机硫化物的存在,让洋葱吃起来口感也很辛辣。不过,烹调加热会造成洋葱特征性风味的衰减和损失,辣味降低。切洋葱的时候可以用冷水将洋葱浸泡 30~60 分钟,<1>也可以在冰箱冷藏半小时,或者直接在水里切,再或者戴着护目镜切,都能减轻切洋葱对眼睛的 *** 。

大蒜的辣——大蒜素

大蒜不仅是厨房中的调味品,还被贴上了“杀菌、抗衰老、预防疾病、降血脂、抗肿瘤”等多个标签。之所以被赋予了这些标签都是因为大蒜中的大蒜素,大蒜的辛辣口感也是因为它的存在,大蒜中的蒜氨酸在大蒜被挤压或切割破损之后,会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辛辣 *** 的大蒜素,进一步转变为其他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例如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4>大蒜素不仅是大蒜的生物活性物质,也是菜品调味的主要成分。不过,大蒜素怕热,受热后活性会丧失,吃起来就不辣了。比如炒菜或者做汤的时候丢进锅几瓣大蒜,不仅无辛辣感,还对肠道健康有益。

韭菜的辣——硫化物

韭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蔬菜,特别是用来做韭菜盒子,吃起来回味无穷。韭菜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物质,含硫化合物种类多且含量高,是新鲜韭菜香气风味的主要来源。韭菜吃起来略带辛辣感,这是因为韭菜含有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基丙烯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等硫醚化合物,它们让韭菜拥有葱蒜辛辣香气。<4>生韭菜辛辣味较强,炒韭菜辛辣味会降低,并且其中的醛类物质会让其具有强烈的油炸味和青草香气。

生姜的辣——姜辣素

姜是厨房中的常见香辛料,为菜肴增香、去腥、去膻、调味都少不了它。用它做菜自然好吃,但如果用它泡水或者直接吃,很多人都会觉得“辣”。姜的辛辣味来自姜辣素,姜辣素是姜酚、姜烯酚、姜油酮等与生姜有关的辣味物质的总称。干姜比生姜辛辣味更强,这是因为干燥条件下,姜酚可脱水转化为姜烯酚,姜烯酚更辣,辣度约为姜酚的 2 倍。而烹调会降低姜的辛辣程度,因为姜烯酚受热会转化为姜油酮,姜油酮辣味低且带有甜味。<1>

所以,炖汤的时候放几片姜,不仅汤品风味佳,就连里面的姜片吃起来都不是很辣了。

辣根的辣——异硫氰酸酯

牙膏状的青芥辣(辣根酱)是很多特色风味小菜的调味料,味道辛辣刺鼻,很多人都无法抗拒这种呛鼻子的 *** ,辣根则是它的主要配料。辣根是原产于西亚的甘蓝类植物,异硫氰酸酯是辣根、芥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辛辣 *** 的口感。<1>其实完整的十字花科植物并不辛辣,在受到加工、撵磨、咀嚼的时候,会导致植物组织细胞被破坏,其中的硫代葡萄糖苷与内源性黑芥子硫苷酸酶接触,并立即发生酶解反应,生成了异硫氰酸酯,<5>正因为辣根、芥菜、山葵中这种成分含量高,加工过程撵磨细腻,所以才出现了冲击鼻腔的 *** 性辣味。其实辣根酱本身是黄色的,加了食用色素才变成了青绿色。

黑胡椒的辣——胡椒碱

黑椒牛肉、黑椒鸡腿饭、黑椒肥牛都是美味佳肴,黑胡椒是 *** 它们的“呈味法宝”。黑胡椒虽然闻起来很香,但如果你生吃一颗,便会明显感觉到它的辛辣。黑胡椒的主要辛辣化合物为胡椒碱,它储存在黑胡椒外层的果皮和种子表层,辛辣程度约为辣椒素的 1%,<1>也有研究提到黑胡椒中的石竹烯具有较强辛辣气味,3-蒈烯也具有一定的辛辣味。<6>黑胡椒经过撵磨制成黑胡椒碎、黑胡椒粉,能让芳香物质充分释放,更能增加食材的风味。但一定得密封好才行,否则香气会流失,辛辣味也会消失。由此可见,辣味儿食物的“辣”并非都相同,辣椒是因为富含辣椒素;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葱属植物是因为富含硫化物;生姜辣是因为姜辣素;辣根、芥菜、山葵辣是因为异硫氰酸酯;黑胡椒辣是因为胡椒碱。你喜欢吃哪种辣?

参考资料

<1>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蔬·果·香料·谷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Ofori-Asenso R, Mohsenpour MA, Nouri M, Faghih S, Liew D, Mazidi M. Association of Spicy Chilli Food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ngiology. 2021 Aug;72(7):625-632. doi: 10.1177/0003319721995666. Epub 2021 Mar 4. PMID: 33657876.

<3>Tammy Thornton, Dean Mills, and Edward Bliss, Capsaicin: A Potential Treatment to Improve Cerebrovascular Function and Cognition in Obesity and Ageing. Nutrients, 2023, 15(6):1537.doi: 10.3390/nu15061537.

<4>刘兵,常远,王瑞芳等.葱属植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22,43(03):249-257.

<5>张清峰.辣根中生物活性成分—异硫氰酸酯的研究.天津商业大学,2007.

<6>李祖光,高云芳,刘文涵.黑胡椒风味成分的研究.食品科学,2003(10):128-131.

策划 ***

作者丨薛庆鑫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韩宏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主任、研究员

策划丨丁崝

辣椒等于嗑毒品?“辣”背后的秘密,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

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科普

小魏是个“无辣不欢”的人,无论是自己下厨还是外出堂食,餐桌上必然满是辣椒。

不仅如此,他对辣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像生活中常见的微辣、中辣根本满足不了他对辣味的需求。

或许是饮食不当、烟酒无度,小魏最近总感觉胃部隐隐作痛,检查后发现,有轻微的炎症和溃疡问题。

医生建议他病情恢复前要忌口, *** 性食物要少吃,特别是辣椒、辣味食品,更好1个月别碰。

健康受损,小魏不得不遵循医嘱,可看着满桌清汤寡水的饭菜,小魏毫无食欲。

吃辣明明 *** 感很强,身体感受丰富,甚至可能影响胃部健康,但人们为何会对吃辣如此痴迷?

诺奖得主的研究,揭开吃辣成瘾之谜

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辣,当 *** 的 *** 感充斥口腔时,人们就会莫名产生一种愉悦感,以至于吃辣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一些体质敏感的人,甚至会大汗淋漓。

要知道,物质和人体之间发生作用,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可能非常短暂,却足以改变人体状态。

吃辣给人体带来的反应,让人产生愉悦感,以及有成瘾趋势的原因,已被2021年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朱利叶斯探究明白。

自辣椒这种植物被发现,被提取出辣椒素,再被应用于各种研究当中以来,辣椒素一直被当做可以引起疼痛、灼烧感的素材,但对其是如何引发这些作用的原因,却无人知晓。

由于朱利叶斯一直对神经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察觉到辣椒这种天然植物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引起脑部功能变化,为了就此领域究其原因,他便在妻子鼓励下踏上了探索辣椒素的道路。

经过研究朱利叶斯发现,辣椒素可以作用于神经元,带来疼痛、发热和灼烧感。

而在适配数据当中,研究团队还发现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DNA片段。

随着进一步探究该类DNA片段,最终找到了辣椒素引发多种生理反应的根本原因,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质受体——TRPV1。

该通道首先会感受到辣椒素 *** 后带来的温度变化,也就是感应到热,而温度升高一般会引起痛觉反应。

受体通道被激活,人体便产生了相应的反应,有些人吃辣后想喝冰水就是为了改善灼热感。

吃辣越来越上瘾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或许要结合朱利叶斯的研究,以及人体后续发生的复杂反应说起。

人体当中的各种机制十分智能,如果说辣椒素可以让人体产生痛感、灼烧感,那么随后脑内发生的反应,则主要针对缓解不适。

吃辣过程中受体通道被开启,人体会感觉到疼痛和升温,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相对痛苦的体验。

人体为了改善这种不良反应,大脑在接收到人体受到异常 *** 的信息后,就会代偿性的分泌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快乐激素,机体疼痛、精神压力都会促使其产生并分泌,吃辣带来的间歇性灼热体验也不例外。

当内啡肽分泌后中和缓解了人体不良反应,整体舒适感就会提升,这也是吃辣后爽快的原因。

至于吃辣越来越上瘾,主要与内啡肽的代偿机制有关。

当人体长期重复同一种行为,反复多次吃辣,人体的代偿收益就会呈递减趋势。

也就是说,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激素分泌,体验到最初的爽感。

吃辣虽让人上瘾,却和嗑毒品存在较大差异。吃辣引发的内啡肽分泌属于生理反应,是一种符合人体运作规律的自然现象。

毒品带来的愉悦感主要来自生物碱,它会抑制自体快乐激素的分泌,加强人体对生物碱的依赖性,最终形成病态成瘾状态。

所以说吃辣并不完全等同于嗑药,只是上瘾机制类似,适度吃辣对人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吃辣还有这些好处,你知道几个

1.完善营养摄入

辣椒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达到198mg/100g,是蔬菜之中含量更高的,合理摄入可有效避免维生素C缺乏问题。

2.优化消化系统

虽然已经入秋,但各地气温仍然居高不下,这也使得不少人胃口变差。辣椒带来的辛辣 *** 感在进食过程中可以促进口腔分泌唾液、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同时强化消化酶活性,胃肠道菌群也可以得到调节。

此外,消化系统相关机能长时间处于活跃态、稳定态、平衡态,某种程度上能诱导细胞凋亡,加速细胞更新换代,以降低口腔严重病症的发病风险。

3.减轻疼痛

关注过跌打损伤用药的朋友应该知道,市面上部分外用药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

这是因为辣椒素 *** 人体可以产生一定热量,而表皮体验感某种程度上会分散深层痛觉神经的敏感度以达到镇痛目的。

吃辣椒也有类似的效果。如果生活中、工作中时常感觉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也可以利用吃辣来转移注意力,同时利用辣椒能发热发汗的特性缓解不适。

4.控制体重

辣椒对于预防肥胖、纤体瘦身具有一定作用。

一方面,辣椒素可以优化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糖分转化,提高脂肪分解的速度。

长期上来看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方式得到改善,对于预防糖尿病有一定帮助。

另一方面,辣椒当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进食后可以提供饱腹感,继而抑制进食欲望,防止过量摄入引发的脂肪堆积。

需要提醒的是,控制体重还需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单纯依靠吃辣椒减重不仅难以实现,还可能因为摄入过量而引发其他不适。

5.保护心血管

进入冬季后气温骤降,人体循环功能会呈现下降趋势。

部分人体质稍差,血管便会随着低温过度紧缩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续可能影响到输血功能,阻碍心血管健康。

适当摄入辣椒后,辣椒素带来的 *** 会使机体发热,同时加快循环速度。

血管状态得到改善,舒张度恢复,内循环速度得到保证,心血管功能就能受到相应的保护。

实验发现,辣椒素可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还具备降血压的作用,这对于中老年人保养心血管非常关键。

辣椒虽好,这些人却不能吃

1.消化道疾病患者

辣椒虽具备促进食欲、调节菌群等积极作用,却不适用于已经确诊并长期受胃肠道疾病困扰的患者。

像慢性胃炎、胃溃疡、食道炎、口腔溃疡、肠炎等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体消化功能,甚至呈现功能紊乱的情况。

比如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若继续吃辣,可能会加剧胃酸分泌,引发胆囊异常收缩。

胆汁排出困难,还会发展成胆囊炎、胰腺炎等问题。

再比如胃炎、肠炎、食道炎患者,经常吃辣会导致消化道粘膜充血性水肿,消化道状态异常会使肠道蠕动速度加快,增加腹痛、腹泻的概率。

而对于口腔溃疡和胃溃疡,继续吃辣造成的 *** ,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溃疡面加剧疼痛感,不利于病情恢复。

2.心血管疾病患者

道理和消化道疾病患者不能吃辣类似,针对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不推荐吃辣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本身比较脆弱,在长期的疾病影响下,患者的循环功能、输血功能、心肌功能早已发生了细微改变。

若继续吃辣,可能会引发间歇性的心动过速、单位输血量增加,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长期上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3.肛肠疾病患者

临床上建议肛肠疾病患者少吃辣,并不是因为辣椒会引发肛肠问题(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痔疮的发生与吃辣有直接关系),只是为了规避吃辣带来的肛肠不适。

摄入辣椒后,辣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在排便时,残留的辣椒素会对肛肠区域造成 *** ,使黏膜充血、肿胀。有些人吃辣后上厕所,感觉“菊部地区” *** 辣的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情况对于肛肠疾病患者无疑是一种折磨,甚至会加重不适感。

为了避免辣椒素带来 *** ,特别是像肛瘘患者这种治疗当中可能造成开放性伤口的人群,一定要在吃辣上有所限制,待病情恢复再吃不急。

结语

诺奖获得者戴维·朱利叶斯向人们揭示了吃辣让人上瘾的根本原因,其原理主要与辣椒素的作用通道有关,而后续人体受 *** 产生的疼痛感、灼热感,又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越吃越想吃。

合理摄入辣椒好处还是很多的,增强营养、优化消化状态、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轻疼痛、控制体重。

但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以及肛肠疾病患者,却应该远离。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辣吗?你是否认同吃辣上瘾这一说法呢?

甲亢患者应该怎么吃

我们机体许多器官的运转都离不开甲状腺激素。维持体温、蛋白质合成、脂肪分解,保证生命的基础过程都需要它参与。但是,甲状腺功能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保持正常运转,只要它稍稍闹点“小脾气”,甲状腺功能就有可能引起异常,发炎、肿大、结节……近年来,甲状腺发病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好多还是年纪轻轻的朋友,建议大家不要轻敌,以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情况,有任何不适症状都要积极就医,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个来聊聊甲亢饮食注意事项。

与健康人群相比

甲亢患者的饮食不同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要先从甲亢的特点来说起,甲亢属于超高代谢综合征,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增强,需要供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消耗,改善其全身营养状态。

所以,甲亢患者总的饮食原则是宜进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的鸡蛋、淡水鱼等,同时应予以养阴生津之物,如银耳、香菇、淡菜等。此外,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对甲亢患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1.忌食辛辣食物;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少喝浓茶、咖啡,不喝酒、不抽烟。

2.保证热能供给。甲亢患者与同龄人相比,其热能的供给要高一些。为了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可适当增加餐次,或在早餐和晚餐后的2小时左右吃一点水果和点心。通过增加热能供给,促进机体糖脂代谢恢复正常,降低蛋白质分解。

随着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缓解,需要调整热能供给量,逐渐恢复正常热能供给量。

3.注意增加蛋白质食物摄入,但增加部分应以豆类、牛奶和鸡蛋为主,切忌大量食用肉类,特别是牛羊肉。因为肉类有 *** 兴奋作用,可加重潮热、多汗等症状,故而每日食用肉类一般不要超过50克。

4.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要注意钾、钙、镁等矿物质的补充,多食谷类、肝、鱼、蛋黄、黄豆、香蕉和橘子等食物。每天的新鲜蔬菜不少于500克,多吃一些新鲜瓜果如黄瓜、番茄、豆角、西瓜等。但含植物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则要少吃一些。

甲亢患者

需要忌口的食物清单

1.不能食用含碘多的食物及药物:如海带、紫菜、海鲜、黄药子等。

2.不能食用 *** 性大的食物:如酒类、辣椒、花椒、大蒜等。

3.控制 *** 食用的食品:如公鸡、公鸭、牛肉、羊肉、狗肉、虾、蟹等。

4.不食用可能会使甲状腺肿大的食物:包心菜、香菜、香椿、茴香、花生、核桃、马铃薯等。

甲亢患者

平时可吃的食物清单

1.各种富含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芋艿、南瓜等。

2.各种动物类食物,如淡水鱼类、鸡蛋、猪肉等。

3.各种新鲜的水果及蔬菜。

4.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如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香蕉等。

甲亢病人常有腹泻现象,如过多供给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会加重腹泻,应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燕麦、苹果、胡萝卜、蔬菜、可溶性膳食纤维等都要控制,不能多吃。

文/陈丽娟(中国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关于辣椒,有你一些不知道的知识!

辣椒的起源

辣椒起源于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一带。 在墨西哥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最早的陶罐,并且在里面发现了一些辣椒种子,考古学家研究这些种子,发现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辣椒。墨西哥驯化了辣椒并栽培这种植物。如今,在墨西哥到秘鲁一带的野外仍有野生的辣椒。

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

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新大陆,并收获了辣椒,到了16世纪晚期辣椒传入中国,浙江杭州及周边地区更先引进,之后慢慢传播至全国。

中国辣椒产地分布

我国目前种植辣椒的省份主要有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贵州是全国辣椒种植面积最多的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球的十分之一。

辣椒的营养价值

辣椒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改善食欲。辣椒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可以改善冻伤、怕冷等。辣椒里面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燃烧体内脂肪,从而起到减肥作用,对皮肤也有美容作用。

关于辣椒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辣食虽有利健康,也要悠着点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肿瘤科潘文俊#癌症##深圳头条##肿瘤##免疫##肿瘤防治科普##辣椒##健康##饮食##营养#


在我国,喜食辣食具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其实,喜食辣食也是一个好习惯,这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降低肿瘤的罹患概率,对人群的死亡率、心脏病风险也会大幅度下降。这样的结论也是由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进行的,一项对50余万中国人而进行的国际研究所证实的。吃辣味食物的人,其死亡可能性会降低14%左右,也可以降低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疾病的死亡风险。喜食辣食的人,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下降,尤其是那些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而且其风险与吃辣的频率直接相关。

在我们所说的辣味食品中,不只是辣椒,还包括蒜、生姜、葱等食物。自然也包括含有辣素的化学物质,像辣椒的辣椒素、生姜中的姜辣素、大蒜中的大蒜辣素等。

说到含有辣素的食物,其对人体的益处很多,包括可以 *** 血管舒张,协助降低血压。辣椒素具有的 *** 性作用,具有促进血管舒张,改善供血,降低血压的效应。还可以预防性地减少血管氧化损伤,减缓血管老化和硬化的作用。辣素能增强人体代谢和能量消耗,具有潜在降低体脂,加快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合成,达到减肥的作用。辣椒素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改变肠道菌群的作用。抗氧化,阻止细胞癌变过程。辣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细胞癌变,促进突变细胞的恢复,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在食辣食物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耐受性不同,这个与人体中辣椒素受体的含量直接有关。辣素受体多时,对辣味较为敏感, *** 性也大,耐受程度低,也就是不大能吃辣。相反,则属于能吃辣的那种状态。不仅如此,吃辣也会越吃越上瘾,这主要与辣椒 *** 舌头的神经末梢,导致机体兴奋性升高,食欲和代谢旺盛有关。此外,大脑也会受到辣素的 *** 而释放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资而产生愉悦感,如此也就更加的无辣不欢了。

吃辣食既使有如此的好处,但是,吃辣也并非是人人适合,放纵吃辣则是要不得,或者说吃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如,有痔疮的患者, *** 性食物会让静脉水肿、充血,导致痔疮症状加重。有红眼病、角膜炎等眼病者吃辣椒会加重眼病。辛辣食物还会 *** 胃酸分泌,容易造成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自然不适合慢性胆囊炎患者。对于有肠胃功能疾病者,如肠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人也是不适合的。此外,辣素会促进血液循环,导致心跳加快、心动过速,如此增加心脏负荷对具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应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食也有着他的健康规则。食用辣食,因人而异,即便是对于能吃辣食的人,也要限制单次食用的总量,新鲜辣椒应限制在100克以下,干辣椒10克以下,生姜15克以下。食用辣食中不宜叠加过量使用,“辣上加辣”只会危害健康。同时还要避免与油腻、高盐、高糖等重口味同食,如此避免机体炎症反应发生,减少“上火”的机会。

食辣的过程中,适当选择凉性食物,如莲藕、苦瓜、莴笋等搭配,可以达到清热去火的作用;主食选择粗粮,如白薯、玉米等则可以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也是不错的搭配。饭后进食酸味水果,其中的鞣酸、膳食纤维可以 *** 消化液分泌,改善肠胃功能也具有减轻辣食副作用的作用。

如此说来,辣食虽好,也是利弊兼备,适合食用则最为重要,适当改善饮食习惯和搭配也是不错的选择。

羊肉、辣椒是发物吗?患癌后能不能吃?要注意的其实是这6种食物

饮食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某些食物是否适宜在癌症患者饮食中的问题存在着一些疑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答一个常见问题:羊肉、辣椒算发物吗?患癌后能不能吃?并介绍真正需要注意的6种食物,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的饮食。


羊肉与癌症:

羊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物,被广泛食用。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红肉摄入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羊肉与癌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过量的红肉摄入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因此,患癌后仍然可以适量食用羊肉,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选择瘦肉,并与其他健康食材搭配,如蔬菜和全谷物。

辣椒与癌症:

辣椒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给食物带来独特的辣味。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被认为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一些研究显示辣椒素可能对某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有益,如胃癌和结直肠癌。然而,过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 *** 作用,导致不适。患癌后可以适量食用辣椒,但要根据个人口味和消化系统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辣度和摄入量。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真正需要注意的6种食物:


加工肉类:

加工肉类包括香肠、午餐肉、火腿等经过腌制、熏制或加工的肉制品。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等物质,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患癌后应尽量避免食用加工肉类。替代品包括新鲜的瘦肉、家禽、鱼类和豆类蛋白,它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蛋白质,同时较低的饱和脂肪和盐含量。



糖果和甜点:

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饼干和甜点,除了对牙齿健康有害外,还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癌症治疗期间,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而高糖食物往往提供的是空热量,缺乏其他营养素。因此,患癌后应尽量限制糖果和甜点的摄入,而选择新鲜水果作为更健康的替代品。


高脂肪食品:

高脂肪食品如炸鸡、炸薯条、油炸食品和油腻的快餐,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此外,过量的脂肪摄入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对癌症的预防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患癌后应尽量避免高脂肪食品,选择低脂肪和健康脂肪的来源,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酒精饮品:

大量的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口腔、喉咙、食道、肝脏、 *** 和结肠癌。酒精在体内代谢成乙醛,对细胞和组织具有毒性。此外,酒精摄入还可能干扰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患癌后应尽量避免酒精饮品的摄入,以保护身体免受额外的损害。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如腌肉、腌鱼、腌黄瓜和腌制的蔬菜等含有高盐和亚硝酸盐,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高盐饮食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对肾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癌症治疗期间,保持适度的盐摄入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水分平衡非常重要。因此,患癌后应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低盐的食物。

除了避免上述提到的6种食物,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关注: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对身体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护作用。建议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以确保获得多种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


选择健康的蛋白质来源:优质的蛋白质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选择瘦肉、家禽、鱼类、豆类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来源。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以降低患癌后的风险。


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全谷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和全麦米饭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适量摄入全谷物可以提供持久的能量,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减少盐和糖的摄入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选择低钠食品和避免添加过多的糖是保持健康饮食的重要策略。


均衡饮食和适量摄入:除了具体的食物选择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饮食的均衡和适量。合理搭配各种食物,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适量控制总体能量摄入,以维持健康体重。

多吃辣椒能长寿?研究发现: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真的吗?

你是否也是辣椒的忠实粉丝,每次吃饭都少不了那一抹红色的热情?或者你是那种一闻到辣椒就眼睛发亮,嘴角上扬的人?

如果是,那么你可能会对接下来的内容感到兴奋。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常吃辣椒竟然能降低死亡风险,让人长寿

是不是觉得难以置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研究的内容,看看辣椒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一、辣椒的营养成分和健康效益

(一)辣椒的主要营养成分

辣椒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铁、钾、镁等。

其中,辣椒中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远高于一般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辣椒还含有丰富的辣椒素,这是一种具有强烈辣味的生物碱,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二) 辣椒的主要健康效益

1.提高免疫力:辣椒中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帮助抵抗各种疾病。

2.促进新陈代谢:辣椒素可以 *** 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消耗多余的脂肪,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帮助。

3.改善心血管健康:辣椒素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4.抗氧化:辣椒中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都是强力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延缓衰老。

5.缓解疼痛:辣椒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神经痛等疼痛。

(三)辣椒的食用 *** 和注意事项

辣椒可以生吃,也可以烹饪后食用

在烹饪过程中,辣椒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提高食欲

但是,辣椒的辣度较高,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对于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患者,以及儿童和孕妇,应该避免食用辣椒。

此外,辣椒中的辣椒素对眼睛有 *** 性,处理辣椒时应该小心,避免辣椒粉进入眼睛

二、 研究背景和 ***

1.研究的起源和动机

这项研究的起源在于科学家们对辣椒和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好奇。

他们注意到许多文化中,辣椒被广泛用作食物调料,而且这些文化的人们似乎比其他人更健康。

这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辣椒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和降低死亡风险

2.研究的对象和 ***

研究对象是美国的成年人口,研究 *** 是通过长期追踪研究,收集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

然后,他们使用统计 *** 来分析数据,以确定辣椒消费和死亡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3. 研究的主要发现

研究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比那些不吃或很少吃辣椒的人的死亡风险要低

这一结果在调整了其他可能影响死亡风险的因素后仍然存在。

三、研究结果解读

1.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的科学解释

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辣椒素,它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健康益处。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

2.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和未解之谜

尽管这项研究发现了辣椒消费和降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但它并未证明这种关联是因果关系

此外,研究也未能确定更佳的辣椒消费量或频率

3.对研究结果的批判和反驳

一些批评者指出,这项研究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例如,吃辣椒的人可能更可能有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他们还指出,即使辣椒确实有益于健康,过量食用也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如胃肠道问题

四、辣椒的食用建议

1.辣椒的适宜食用人群和不适宜食用人群

适宜食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是对辣食有喜好的人群。

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 *** 口腔和胃肠道的神经末梢,增强食欲,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

不适宜食用人群: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痔疮、口腔溃疡、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因为辣椒会 *** 胃肠道,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也应适量食用,以免刺椒素 *** 胃肠道。

2.辣椒的适宜食用量和不适宜食用量

适宜食用量:每人每天食用辣椒的量应控制在6-9克之间,这是一般人群的适宜食用量。

不适宜食用量:过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胃灼热、恶心、呕吐等。

长期大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3.辣椒的食用 ***

食用 *** :辣椒可以用来做菜,也可以用来做调料

但是,辣椒在烹饪过程中应该适量,以免过于 *** 胃肠道。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辣椒的确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节制的大量食用。

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和耐受度都是不同的,过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引发胃肠道问题。

所以,我们在享受辣椒带来的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保持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

所以,下次当你在享受辣椒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科学的小知识,让你的饮食更加科学,更加健康。

标签: 辣椒 功效 食用 作用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