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甄嬛传》的时候,都会被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所吸引,剧情里面宫斗你来我往,十分耗费脑细胞,如果稍微有一丝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会看不懂接下来的剧情进展了。
大家都知道,在电视剧里面,安陵容的人设是一个调香高手,她的调香技术不仅为她本人加分,而且也对剧情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她不仅会用调香来争宠,还会用调香来谋害他人。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在电视剧情出场的几种香料中,有一种叫做“鹅梨帐中香”的香料,因为它奇特的名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那么这个鹅梨帐中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首先我们要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理解,之一部分为“帐中香。”要说古代的讲究人,会在卧室门里挂上一层纱幔,然后呢,在这帐中点的香,就叫帐中香。点上香料陶冶情操,增加一些生活情趣,活的精致一些。
那个时候香料的原理和用途与我们现在使用的香薰差不多,都是为了去除异味或者提升生活品质。但是古代的香料都是使用天然的材料 *** 而成的,并不像我们如今的香薰一样,会加入一些化学药剂,虽然在化学成分的驱使下,出现了很多种类不同的气味,但是相比起来也少了很多自然的风味。
那么最初发明“鹅梨帐中香”的人是谁呢?相信大家都对这个人有所耳闻,他就是皇帝中的“文艺青年”:南唐后主李煜,他制成的鹅梨帐中香也被人称为“江南后主帐中香”。
这个人十分传奇,做的所有工作中,除了皇帝没当好,在其他领域都得心应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样的人和宋徽宗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相传李煜制香的契机是因为他和他的夫人周娥皇,夫妻恩爱,比翼双飞,所以希望制香来增加一些生活趣味。不过有人说是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直到现在,到底“香出谁手”已经无从考证了。
为了增加生活中精致的小细节,他们便希望可以改良原先使用的帐中香,曾经他们使用的香料气味甜腻,在宴会或者平日工作使用还好,可是若是放在卧室中,便有些太过香甜,有点齁嗓子,让人无法入睡,于是他们便希望可以制造一款香味清新淡雅的香料,以便入眠,于是夫妻两人便放弃了传统使用的香料,转而把目光投在了梨的身上。
梨这种水果对人可算是好处多多,在古籍中曾经评价梨为“百果之宗”,相信大家在平常也喝过父母煮的梨汤,味道清甜淡雅,正符合他们苦苦寻找的“淡雅之香”,于是夫妻两人一合计,开整!李煜此人将梨的顶部削掉,然后中心的核挖空,把梨做成一个小小的容器,然后将沉香粉、檀香粉按比例加入,再盖上顶部。
放在一起加热,然后在阴凉处放干,如此反复几次,等到重复到第三次的时候,李煜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就是鹅梨帐中香的大概做法。
目前流传在现代的鹅梨帐中香的配方有很多种,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将沉香和鹅梨放在火上一起加热,让鹅梨清甜的汁水浸入香料中,这样就会改善原有沉香或者麝香的味道,收获与传统香料不一样的独特香气。
后来鹅梨这种原料还在香料 *** 中被经常使用,比如香类书籍中记载的小龙涎香等,就使用了鹅梨,在《甄嬛传》中也提到了这种龙涎香。而且鹅梨用途广泛,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在药物中也有所使用。在苏轼的《与欧阳知晦四首》中就提到了用鹅梨入药:
“合药须鹅梨,岭外固无有,但得凡梨梢佳者,亦可用”。
人们都对没接触过的奇特事物带着向往与好奇。越是记载的神乎其神,就越可以吸引人的好奇心。经过了这么多的渲染,相信有很多人已经跃跃欲试,希望可以还原这种神奇的香料。 *** 所需要的普通常用的沉香和檀香我们都可以依靠万能的 *** ,但是这种鹅梨到底在哪里找到呢?梨的选择是这种香料的灵魂,但是就算是现在常见的梨,又如何能保证可以和千年以前梨树的品种和味道相同呢?李煜在 *** 的过程中使用的梨又是什么品种的梨呢?
根据考证,古时候的鹅梨为榅桲,即新疆木梨。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因为昼夜温差大,所以水果的糖分比其他地方高,味道也格外甜美,所以木梨的味道也十分香甜。明代古籍《普济方》曾记载:
“以榅桲实初熟时,置衣笥中,其气芬馥。”
意思就是在这种新疆木梨刚刚成熟的时候,放在衣服中,它的气味十分芬芳。这种新疆木梨不仅香气很浓郁,而且因为它的糖分高,所以果肉的粘度也很高,不需要粘粉就可以直接用手搓成香丸。就算不加以特殊加工,在平常随手搓两颗“香丸”装在衣服里,也可以使用。
李煜 *** 的 *** 并未遗失,流传至今。现在所流传的 *** 香方仍然有很多,其中比较具体的是如下内容,拿出小笔头准备记重点了: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所记载 *** 的 *** 和步骤与我们上文介绍的大致相同,同时对沉香和檀香的分量规定了具体剂量。 *** 鹅梨帐中香的原料需求也并非太过苛刻,如果有心灵手巧的人,可以购买一些原材料 *** 试试,看看是否真的像传闻中说的那样:暗香浮动,万般诱人。但是如果对自己的技术没自信的人,还是选择去购买一些现成的产品吧,虽然没有自己亲手制成的那种自豪感,但是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值得一试。
节气香事 | 白露,秋梨熏染帐中香如果你有晨练的习惯,一早出门会明显感觉到气温凉下来了。今天是仲秋之节白露,“白露身不露,早晚长叮咛。”对我们这些生活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来说,节气的感受虽不明显,但保健常识还是应注意讲究。
若以传统的气候五行来说,秋属金,气偏燥,肺当令,应季果蔬中,正是秋梨上市之时,古人的香事生活中,此时正是做鹅梨帐中香的好时节。
“鹅梨帐中香”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读者并不陌生,明代周嘉胄《香乘》中记载“江南李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号鹅梨香。”民国许慕羲《宋代宫闱史》第三十四回中也提及“小周后秘制帐中香”,但古籍文献中多以江南李后主帐中香称之。在电视剧《甄嬛传》热播后,此香即在香圈流行起来, *** 上可以找到很多人试做此香的文章和带货的香品。
在宋陈敬《陈氏香谱》、《新篡香谱》和周嘉胄《香乘》中所载李后主帐中香的传世香方有四个,虽略有出入,但大同小异,下面依《香乘》所载录之:
其一:沉香一两剉如炷大,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其二:沉香一两剉如炷大,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右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其三: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苍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右细剉,不用罗,炼蜜拌和烧之。
其四: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上述四个香方中,除之一方中的苏合香油,第三方中的麝香、龙脑、马牙香置办略有难度,现在少有人试。第二、四方 *** 非常简单。对于鹅梨是什么梨,网上还有不少争议和考证的文章。我的老师吴清先生曾买了在上海能买到的各种梨,逐一试过后认为,鹅梨即鸭梨,用鸭梨蒸制出来的香气更佳。香方中的沉香可选用海南或越南的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而非印尼、马来所产的鹰木香。清初医家张璐《本经逢原》中道:"沉水香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达肾,摄火归原。”
香方二为榨梨取汁,香方四为整梨挖核后入香粉直接蒸。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两方折中的简化版,将鸭梨切去顶部挖去梨芯内核和部分梨肉,预先把沉香末、檀香末混合好,塞入梨芯中,再将梨顶部盖回并用牙签插住,放入笼屉反复三次蒸透后,待稍凉即可将梨皮剥掉,梨肉连同其中的香末一起捣和均匀,捏做香饼香丸均可。特别要注意的是,香泥不要太湿,否则难以捏合为香丸或压成香饼。
秋梨润燥,沉香温中行气。白露秋凉之时,恰值秋梨上市之际,自制点鹅梨帐中香熏爇,其香温婉,气息入肺,润燥养身,可谓一举多得的文玩雅趣之事,不想试试吗?
本文是作者为上海《新闻晨报》与《周到》APP物候日志专栏撰稿原创文章,见报日同时在谦言益语头条号、博客、百家号、微信公众号德乐堂中推送全文未删节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盗用。
题图 *** :蔡嵩麟
专访 | 香可以复兴中华文明,但要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去做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香”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关注,特别近些年,香道这个概念变得流行起来。
在一些热门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香的内容,像《甄嬛传》中,涉及到香的情节特别多,古代用香的方式几乎都涵盖了,祭祀、熏香、焚香、沐浴等等。
《延禧攻略》中更是处处可以看到香,只要是室内的景,必定会有香炉在冒烟。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的女儿向孔嬷嬷学习焚香。
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有各自的香文化。日本的香道注重仪式和礼节,观赏性很强。印度盛产香料,是世界更大的香料市场。东南亚地区,香很多时候用来驱虫灭蚊,热带地区多雨林,也是优质沉香的主要产区。欧美则是香水文化。
中国主要是祭祀到日常生活用香(熏香、沐香等)再到艺术化(入纸、入墨等)这一变化过程,在现代生活中,各种重要节日我们都会用到香,春节、清明、像马上要端午节了,也会熏烧艾草和菖蒲来除湿驱虫。
每个人对香的理解也都不同,为了让大家对香有更多的了解,这次我们邀请到蓝翎老师来和我们聊一聊香。
中国传统香文化传播者上海青浦区统战部新联会成员北京香文化研究所高级讲师国家天然香品、香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行香师教材编委会委员
Q:非常感谢老师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想知道您最早接触香是什么时候?
A:最早是在孩童的时候接触到香,我的阿太她是一个佛教徒,每天早晨还没有醒的时候,鼻端就能闻到她供观音菩萨的那个香,还有就是小的时候,体弱多病,需要喝汤药调理,煮汤药的时候整个屋子都会有这种味道。
Q:是什么样的契机开始学习香文化的?
A:在之后的一次手作体验活动中,又闻到了儿时的那种气味,从那时开始,就全身心的一股脑扑进去,当时还是比较无知无畏,一来没有老师,再是也不知道哪里可以上课,所以就买了一本《陈氏香谱》,它是古代留下来的香学著作,又买了各种香料,开始了不断试验的过程。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老师华藏老师和潘奕辰老师、陈健民老师。我学香的这个过程,是不断在失败中学习,不断的在试错,试错成本其实是很大的,但也正因为这样,总结了很多的经验。
Q:能和我们介绍下您工作室馨宁香事这个名字吗?
A:馨宁香事这个名字,首先馨是指芬芳的意思,可以散布很远的香气,《说文解字》里有一句话:馨,香之远闻者也。宁就是安宁祥和的意思,所以香给人带来最美好的感受就是安宁祥和,香气远播。
这两个字还取自于《诗经·周颂》,其中有一句话: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花椒在当时是很昂贵的香料,它的香气是可以远远传播的,古人认为闻到了可以使人平安长寿。
Q:看到老师您 *** 的香有很多种类,香味也都不同,那对于刚入门的人要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香呢?
A:首先,对香的感知是从鼻端的感受开始的,然后从鼻端继而影响身心,也就是通感,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就是五感六识。
对刚入门接触香的人来说,之一你要选择天然香料制成的天然香、健康的香。第二你要根据每个人的嗅觉喜好来选择,有些人喜欢木质调的,有些人喜欢花香的。第三个就是根据用处来选择,比如你买的是佛供的香,那尽量就不要去选择含有动物香料成分的香,像是里面含有麝香的。
《甄嬛传》中出现的鹅梨帐中香,一般都是卧室用的,它的烟气略微小一点,相对来说比较甜一些。客厅就要用穿透力强一点的,香气扩散得远一点,香味可以略微浓郁一些。所以香的品种是很多的,有可燃的香,比如说檀香、线香、香粉还有塔香。还有就是不能点燃用的香,比如香丸、香饼,包括一些原材料的香木。
目前不少人选择的都是点燃一类的香品,因为携带方便。我其实比较推崇香丸这一类的熏香,因为它没有烟气,对鼻子的耐受度比较友好。像北方比较干燥,它的室内很密闭,用熏香会好一点,因为没有烟。像南方比较湿润,那用点燃的线香或者熏香都是可以的。
Q:我们选好香以后就要选香的用具了,老师您觉得香和器具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A:香和器具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器具是香的一个载体,用的好它能够更好的发挥香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使用效果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我说很重要但没有说必须,比如说汉代的博山炉它经过了几次的改进,就是为了减少香草香木燃烧的烟气,能够更好的品闻香料。
当时因为西域树脂香料的进贡,我们汉族人使用的香料的原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用草、木,后来用树脂香,因为熏烧的香料改变了,器具也随之改变。所以历史上香文化的高峰时期,它同时也是香器具的一个非常精彩的篇章,比如说宋代。
Q:那没有器具可以品香吗?
A:没有香具,其实也可以品香,因为我刚才说到香具是香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为什么说没有香具也可以品香,这要牵涉到一个概念,首先你认为香是什么?
在我历次讲座和上课的时候,会反复向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他认为香就包括檀香、香丸、塔香、香水、精油,当你的鼻端闻到的那些令你愉悦的芳香的物质,你都可以称之为香。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味觉来感受,而不是说仅仅通过触觉来感知,所以品香品的是一切有香味的物质,那么飞花摘叶也是品香,像早晨的清早的草地,你可以闻到香,果园里面的果香,打开饭锅时的饭香,包括我们中药的药香,香它无处不在,所以没有器具当然也是可以品香的。
Q:入门者挑选香的用具有什么标准吗?
A:入门挑选一些香具的话,看你选用什么用香的形式,你是用点燃的,还是用熏的,首先看你最常用什么 *** 来用香。
现在古典的和现代的香具,你只要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最适合的用具。电子的我们也用,也不一定是要那种熏炭的。正式学香的人我们会考虑更多,只是家用的话,考虑一下用香方式、心理价位和外观喜好就可以了。
Q: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时候可以点香?香有什么作用?
A:最早是在甲骨文中有记载古人的用香方式,就是燔柴燎祭,目前在 *** 还能看到,香最早是祭天用的。古人用香不是像我们现在想的那么简单,功能其实是很多的,最早先民用香是为了驱赶毒虫蛇蚁,后来就是用来制酒做药,古代香的用途大致分为两大类,祭祀和世俗礼用。
日常生活其实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用香的。像黄庭坚,他是诗人,又是一个大书法家,其实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香人,我们称他为香圣。据传有一篇他的文章《香十德》,是这么写香的,“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其实他是从香特殊的一个属性入手的,因为古人在研究香和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中,认为香是秉天地纯阳之气而生。所以从上可以感格鬼神,其次又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比如说,能觉睡眠,现在很多人睡不好觉,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讲的话就是因为你一天劳作下来,你身体里面的正阳元气损耗太多了,阴阳不能平衡,晚上的时候其实是阴气比较旺盛,白天的时候阳气比较旺盛,如果阴阳不平衡,就导致了人的神不能安,睡眠质量就会差。
那如果这个时候有一炉香充盈你的阳气的话,睡眠就会好,古人那么看重香就是因为香的宁神安心的作用。所以几千年以来,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应该说家里面香是不断的,因为它常用无碍,它不会伤及人的身心健康,当然前提要用对香。所以好的香品是生活中家居常备的,四季常用的一个妙物。
Q:我们看到很多报道都会说香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闻香真的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吗,有没有夸大这个作用?
A:不夸大,因为不同的场合用香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季节节令用香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用的香也不一样。有些是比较宁神,它会让你安心,注意力集中。
现在很多人用香,但是他不了解香的文化,甚至很多做香的人也不了解。我曾经见过有人做供佛的香,但是里面用了动物香,道家用香喜欢用沉香、降真、柏子这一类,是不会放檀香的。用香得了解道家仪轨、还有佛家、中医药,因为做香绝大多数都是中草药,很多医书都会有关于香料的记载。
我们现在已知的包括在使用的香料有三千六百多种,常用的是四百多种,我们经常制香的香料是差不多一百三十种左右,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驱邪扶正,通经开窍。神农本草经里说到的邪气,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毒,口鼻是阳明之窍,阳明虚了则恶气易入,病毒就容易侵入。像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我们戴口罩就是要掩住我们的口鼻。
专家在一些记者招待会上讲到我们有哪些防疫 *** ,之一个提到的是汤剂清肺排毒汤,还有就是香囊,张伯礼院士建议大家香囊就放在上衣贴近胸口的口袋,因为这样口鼻可以更多的吸入那些药物发散出来的香气,可以保护你的呼吸道,减少病菌对你的入侵。
现代的科学家也已经通过一些研究分析,芳香类物质,我们称它为气味分子,它可以通过呼吸道的粘膜去吸收,吸收了以后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抵抗力。这是从实验室里的科学分析而得到的结果。气味分子可以 *** 人的嗅觉细胞,调节全身。所以,这是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证明香气对人养生的作用。
Q:“传统香 *** 技艺”已经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手艺得到国家认可和重视。但手工制香的工序繁多,耗时也久,现在的生活用香大部分还是化学香。能简单给我们说下手工制香和化学制香更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A:有些人闻香是为了让嗅觉愉悦,古人在心情愉悦之外还有养生的目的,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对香制品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手工制香还要加上天然两个字,因为现在供求方面会有一些问题,所以也会有机器制香,手工制香肯定是会和机器制香有一些区别,但只要都是天然的就还是会有一定的好处的,我们就把这个概念扩大一点,就说天然香和化学香的区别。
天然香和化学香,前者可以养生养心,后者是致病致癌。简单来说,香有天然派和香精派,天然派是用天然状态的香材,有些香材比如沉香,有一些结香是人工干预的,吊瓶或者通过试剂对树催香。通过正常的方式得到的原材料又是正常的工艺生产来 *** 的香品都是称为天然香。你不要往里面加石粉或者一些胶,这都是属于不正常的。
香在消费者面前都是包装成成品的,他们是一无所知的,所以香品没有一定标准,但是消费者是缺乏基本的香料的鉴别能力。 *** 工艺和香材,一定是要天然的。
香精派比较成熟的代表之一,就是日本香,日本很多香都是香精香,日本作为一个很发达的国家,这个民族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个人是觉得它符合市场的需求,但是我个人不太认同。
日本是个岛国,香的市场比较小,它很多加工是外移到台湾、大陆等地区。但市场上日本香事行业把目光都投在了那种比较成熟的欧美发达的国家那种市场,那么欧美发达的地方包括 *** ,体味是比较重的,本身又是以香水为主,香水是比较浓郁的。这样一来的话,日本香就转向香精化,来迎合他欧美市场的群体,所以很多香里面不是天然香料,而是香精。我还是把它放在天然香里面的,因为香精只是闻了很香,但没有有害成分。
化学香就属于有害的,因为市场上现在有多质量很低劣的山寨版的那种香,用那种比较便宜的粉添加一些香精,这些香精还未必是无害的,有一些是有害的,还有一些化学的粘合剂,助燃剂,这类化学制品看上去和香的形状一模一样,但这种香对人体是有害的,一旦燃烧的话,它会释放出甲醛和二甲苯这些有毒物质,会引起各种过敏、哮喘病、白血病、癌症。它是通过嗅觉到毛细血管到血液里去,所以它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回逆的,你没有办法排出来。所以长期闻的话,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毛病,对人体危害很大。
Q:近些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香”也重新被人们关注起来,大家对于“香道”的关注度很高,您能简单说说目前中国香文化的一个发展情况吗?
A:香道最早其实是鉴真大师从中国传过去的,当然日本香道也有他们本身的特色。中国的香事文化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萌发在先秦,初成于秦汉,那个时候国门打开,我们有更多的外来的香料,引发了香具和香料的热潮,用香也更加科学。然后成长于六朝,我们比较了解的就是三国还有魏晋南北朝。
到了隋唐,香文化是一个完备期,日本有一些遣隋使、遣唐使就把当时中原的文化都带过去了,日本鉴真大师东渡的时候,也带回去很多东西,中国的佛教包括用香的文化,还有很多医药上面的,准确来说日本的用香是向大唐学习的。
到了宋元的时候,宋代是香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汉代也是有一个小 *** ,但到宋代,他其实是全民皆香。元代虽然只存活一百多年,但元朝多战,最远打到罗马,所以当时也是把我们的用香 *** 带到了欧洲。
明清的时候,我们说是广行于明清,不管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香文化发展,宣德帝的复兴,还是清代的时候,上有所好,下有所爱,香非常盛行。到了晚清以后民国,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西方蒸汽革命的推动,看上去西方文明非常发达,我们对自己制香能力还有文化产生怀疑。到后面中国香文化就断层了,一方面是战乱,还有一方面是对文化的自我认知不够。
目前我们的香事行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情况。就是知道的人很少,从事的人也不多,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大众认知度很低,专家学者很少,而且可以给我们考证的资料也大都随着战乱,或者淹没在其他传统文化当中了。很多考古人士,对于香的一些出土文物,也未必知道,因为这是比较偏的一门东西。而且资料收集起来难度比较大,因为不集中,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常的需求是在日益扩大的,但很多人是很盲目的,沿着错误的方向在追随。
香文化是一门很多学科的广义的一个研究。很多人认为香文化只是香,但它首先涉及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美学,再到中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甚至要了解气象学,它其实是儒释道精神的一个体现。
现代人如果要学习香文化的话,他识香用香不仅仅是闻香味,不是这个香喜欢不喜欢那么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通过香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因为现在的人大多数工作压力很大,但都是亚健康的一个状态,而越是精英阶层,越是这种状态的一个高发人群吧。我们为什么要提倡香文化,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回归到一个生活的本真。一方面享受健康,还一方面了解我们以前优秀的文化,文化自信,不是往外求,应该是往里求。
Q:最后对于一些刚入门想了解香文化的朋友以及其他刚进入这个领域的香事从业者,您有什么建议吗?
A:对一些刚入门香文化的朋友,有些是想了解的,有些是想从事这个领域的,还有已经是香事从业者,因为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我的想法是,首先必然是“文化”,它不是变现、生计。你不要把它想成是立刻可以变现的一个买卖。你抱着一些比较单纯的想法去接近它,或许这样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无论是在这个领域里的香事从业者,我的同行们也好,还是想要了解香文化的人,我觉得多看书多研习,这是我的建议。因为现在已经不像我刚刚开始学香那会,专业书籍、课程很少,可以收集的资料也很少,现在都已经远远多于从前了。
传统的香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是雅文化和精英文化,历朝历代它的发展,不管怎么演变,都有香文化这一笔。现在媒体经常说到大国崛起,真正的崛起不止是国力雄厚还有文化方面的。
我们传承和发扬香事文化的同时,还要思考怎么样更好的去进一步发展香的产业来为现代人服务,不仅要把这个注意力放在资源性的产品上面,更加要进一步去研究它可持续性的一个发展和科学的用香。用香的这个国学,可以复兴中华文明,但是要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去做,所以我之前再三提到的不要只想着变现,快速变现,因为这不是一个急功近利,可以快速达成的一门学问,也不是很快能够成就的一门生意。
图片来源: ***
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二自然是一个专属于匠人的推广平台,让匠心遇见匠人。
内幕揭秘,鹅梨帐中香。#鹅梨帐中香揭秘鹅梨帐中香。
行香师导师,香文化畅销书作者潘奕辰。
鹅梨帐中香是香精香的重灾区。自从电视剧《甄嬛传》播出后,鹅梨帐中香的香名就变得家喻户晓。电视剧中的鹅梨帐中香是皇帝与嫔妃入寝前使用的,因此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款香是有凝神安眠的功效。随后市场上就出现了一大批售价低廉的鹅梨帐中香。
很多抱着薅羊毛心态的人就在购买后发现,这款香闻起来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好闻,还会由此对中国传统的香文化产生了质疑。事实真的如此吗?鹅梨帐中香的 *** 工艺十分繁复,虽然配方简单,但是人工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无良的商家就会用化学香精调配出来类似的这种气味谋取暴利,也误导了众多的消费者。
为了让所有的香文化爱护者能够品闻到正宗的鹅梨帐中香,亦辰香事将在9月份推出古法工艺 *** 的鹅梨帐中香。请大家点点关注,不要错过!
安陵容的“鹅梨帐中香”,甄嬛虽然惧怕,可我了解后却被种草了文|少年常乐游
甄嬛被罚去甘露寺修行的日子里遇上了果郡王的一片痴情,两人郎情妾意,发生了关系。
原本果郡王答应甄嬛过段时间便带她远走高飞,可是没想到却被皇上派去了滇藏,而在这期间,甄嬛也发现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
果郡王答应甄嬛40天内回来,但过去了一个半月,甄嬛等来的却是他沉船而亡的消息。这时沈眉庄来甘露寺看甄嬛,又告诉了其父亲甄远道在宁古塔病重的事。
两个消息的打击无疑让甄嬛无路可退,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宫,孩子由皇上接盘,父亲由皇上放出来,所以甄嬛就请求苏培盛帮忙引皇上在甘露寺相聚。
重得甄嬛的皇上,十分欣喜,为了让甄嬛回宫,特赐了甄嬛大姓——钮钴禄氏,封为熹贵妃,并将其从汉军旗下五旗抬到了上三旗的镶黄旗,以半幅皇后仪仗迎回宫。
甄嬛回宫那日,除了果郡王当册封使这件事很憋屈外,仗势可谓是风光无限。
皇上高兴地带她去看新为她修缮的永寿宫,经历华妃一事后,甄嬛对香极其敏感,于是很快就注意到了安陵容为她调的“鹅梨帐中香”。
因着无法将碎玉轩的梨树移植过来,皇上特地派安陵容制了此香。从甄嬛和皇上的对话中可以知道,此香失传已久,且是配了数百种香料才配得此古方。
这鹅梨帐中香到底是什么,真的这么珍贵吗?
在唐宋时期,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情境,都要配焚不同的和香制品,十分讲究。熏衣会有熏衣香,读书会配有案前香,甚至连如厕后都会用香薰…...到晚上就要换“夕熏”——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流行的叫法是“帐中香”。
比如黄庭坚曾作《有惠江南帐中香戏答六言》二首:
百炼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相对同参。
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
之一首是说朋友送的这种“帐中香”,是江南的名产,利用昂贵的原料精心炮制而成。得了这样的“宝薰”,在书斋、禅室里焚上一炷,与好友们一起品香、参禅,是人生的一桩美事。
第二首写的是在白日午睡时使用“帐中香”,那个时代的人看来,是很自然的事。并且,上好的帐中香质量很高,佳味可珍,所以也不一定只限于在床帐内焚熏。
“江南李主帐中香”又名“鹅梨帐中香”,便是“帐中香”中的佳品。
鹅梨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所用,其背后还有一段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有人说是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有人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不过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五代·花蕊夫人《宫词》有云:“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想要 *** 鹅梨帐中香需要准备檀香、沉香和鹅梨。檀香、沉香都好说,唯独这鹅梨(一种香味强烈的梨)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鸭梨,有人说是雪梨,毕竟经过一千多年,品种进化了,想找到千年古梨树已经不容易了。
在洪刍《香谱》中收录了这种香的 *** *** :
用沉香一两细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
把十只鹅梨研成梨汁,与一两沉香末混合在一起。然后,把这混合原料放在银容器里,再将容器放入甑内,坐在水锅上,在火上反复蒸,直蒸到梨汁收干为止。也就是说要让沉香“借”梨汁的果香,让梨汁清而且甜的芳香融入沉香中。
在《陈氏香谱》中,同样的合香法也被列为“江南李主帐中香”之第二方: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补遗》)
把鹅梨挖去内核,装入按比例配好的沉香末、檀香末,密封,然后上火蒸——也就是说直接把原料之一的香梨用作盛香料的容器了。蒸过之后,把梨皮去掉,梨肉连同其中的香末一起研碎、和匀,做成饼儿、丸儿,经过“窨”的程序之后,就可以焚烧。
安陵容的制法应该就是用的第二种方子。
且不说原料珍贵,单看这做法便知其 *** 的确繁琐细致,也难怪做出来的香十分好闻了。
此香散发的香气清幽、甜蜜、清新、自然,初闻时带有梨汁的清香,渐渐地,是沉香散发出来的蜜甜,然后是檀香散发出来的奶香气,暗香浮动,万般诱人。
这款香一般有两个功效,一是助眠,二是催情。
比如皇上说自己有时不得安眠,闻了安陵容调制的这款香后便能好受许多。
再比如甄嬛疑心此香,便叫来温太医查看此香有无异处。温太医说此香并无异常,倒是梨香清甜,是上好的安神之物。
不过它不能和依兰放在一起,不然身热情动,便成了催情之物。
而甄嬛也提到,宫中是不允许妃嫔擅用媚药迷惑皇上的。在甄嬛未回宫前,安陵容常常在皇上睡熟后让丫鬟宝娟将香炉里的东西倒掉,想必就用了帐中香和依兰,甚至不小心让皇上发烧了。
不过若单说这鹅梨帐中香,睡前熏上一炉,梦里常常有沉香的气息氤氲低回,掺着梨汁的果香味熟睡,也许在梦里会遇到李煜的春花秋月吧。
循着这一缕馨香,也许也能梦回千年吧。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传奇不知道各位印象中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画像
我们都认为古人生活很粗糙,实际古人的生活远比现代人细致。
熏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社交礼仪,还是一种修身养性的 *** ,更是一种文化。古人以香薰衣,
熏屋已是稀松平常,帝王将相出行伴香,彰显身份地位。文人墨客抚琴品茶,得以香觅知己。
古代画像
《甄嬛传》想必大家都看过,大家都知道,电视剧里的安陵容是一个制香高手,她的调香技术不仅为她本人加了分,而且对剧情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里面出现的几种香料中,也有出现这款叫“鹅梨帐中香”的香料,因为他奇特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甄嬛传》剧照
这个“鹅梨帐中香”到底是什么香呢?
“鹅梨帐中香”又名“江南李主帐中香”,鹅梨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所用,其背后还有一段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这个人十分传奇,他的所有工作中,除了皇帝没做好,在其他领域倒是得心应手,取得不少成就。李煜自登基以来与妻子周娥皇两人感情深厚,周娥皇不但相貌生的美丽,并且知书识字素擅音律一颦一笑都有倾国之色。她酷爱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器具。每日垂帘焚香,满殿氤氲的芬芳,周娥皇坐于其中,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有人说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也有人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但到底出自谁手,至今却无从考证。
不过幸运的是,这个香方已被记载并且流传至今,让我们仍然能够还原大词人李后主所钟爱的香气。
*** 鹅梨帐中香
首先将梨子顶部切开,中心的核挖空,留下果肉,把梨做成一个小小的容器,接下来便将沉香粉、檀香粉按比例加入,再盖上顶部,接着开始加热,加热后阴干,如此反复多次尝试,重复第三次后,李煜终于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这就是鹅梨帐中香大概的做法。
*** 鹅梨帐中香所需原料
目前流传的鹅梨帐中香的配方有多种,基本做法大同小异,将沉香和檀香粉放在鹅梨里一起加热,让鹅梨清甜的汁水嵌入香料中,这样会改变原有的香粉味道,收获与传统香料不一样的香气。
人们对于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带着向往与好奇。越是记载的神乎其神,就越吸引人的好奇心。经过这片文章的渲染,相信已有很多人跃跃欲试,希望可以还原这种古老的香料。
*** 所需要的原料我们都可以依靠 *** ,但是这种鹅梨可以在哪里找到呢?鹅梨的选择是这款香料的灵魂,就算是常见的梨,也不能保证和古时的品种味道相同。
根据考证,古时的鹅梨为榅桲(wēn po),是一种来自新疆的木梨。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个好地方,由于昼夜温差大,所以水果里的糖分都比其他地方产的高,味道也格外甜美。
榅桲
李煜 *** 的 *** ,其中比较具体的是如下内容,拿出笔记重点了哦: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刻去穰核如翁子状,入香末,扔将梨顶签盖,蒸三馏,去梨皮、研和令均,久窨可爇。
鹅梨帐中香
此文章源于 *** 文章摘取,仅供阅读参考,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
鹅梨帐中香|一缕馨香,梦回千年香,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升华于明清。
香,闻香品茗、挂画插花,宋人四雅。
香,怡情助兴,静心契道,驱邪避秽,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身保健,驱蚊虫异味。
还记得《甄嬛传》里那些弥漫氤氲,暗含杀机的各种香吗?鹅梨帐中香,欢宜香,麝香让无数深宫之中的女人悲恐交集,成就一幕幕情仇交织的香仇大戏。
在唐宋时代,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情境,都要配焚不同的和香制品,熏衣有熏衣香,读书有案前香,甚至连入厕后都会用香薰…到晚上就要换“夕熏”——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流行的叫法是“帐中香”。
“江南李主帐中香”又名“鹅梨帐中香”,五代·花蕊夫人《宫词》有云:“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床。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牙香”。
鹅梨帐中香,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宫中所用,其背后还有一段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故事。有人说是鹅梨帐中香是大周后周娥皇所作,有人说是小周后周女英所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幸运的是这个香方被记载并流传下来,让我们今天仍旧能够还原大词人李后主所钟爱的香气。
鹅梨帐中香的原料需要准备檀香、沉香和鹅梨。檀香、沉香都好说,唯独这鹅梨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鸭梨,有人说是雪梨,毕竟经过一千多年,品种进化了,想找到千年古梨树已经不容易了。
据考证,古之鹅梨为榅桲,即新疆木梨。明《普济方》载:“以榅桲实初熟时,置衣笥中,其气芬馥。”榅桲不仅香气浓郁,而且粘度高,不需要粘粉,可以直接搓成香丸。沉香取其醇厚、甜凉之气,檀香去其燥气,取奶香之气,榅桲取其甜而柔和的果香。榅桲削掉顶部,挖核做成瓮状,按比例填入沉香、檀香粉末。
将榅桲顶部盖好,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蒸三次。
然后,剥皮研细调和均匀,手工做成香丸,晾干后窖藏一个月即可焚烧。
此款香的香气清幽、甜蜜、清新、自然,初闻,带有梨汁的清香,渐渐地,是沉香散发出来的蜜甜,然后是檀香散发出来的奶香气,暗香浮动,万般诱人。至于此款香的功效么当然是助眠、催情啦……
睡前熏上一炉,也许在梦里会遇到李煜的春花秋月吧。
一缕馨香,梦回千年。
江南李主帐中香四方(摘自《香乘》)
方一
沉香一两(剉如细炷),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又方一
沉香一两、鹅梨一个(切碎取汁),前述材料用银器盛蒸三次,梨汁干即可爇。
又方二
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苍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前述材料细剉,不用罗筛,炼蜜拌和,烧之。
又方补遗
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将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无碍庵本作“三沸”,溜即略微热一下),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根据古籍考证,鹅梨特指“榲桲”这种水果。)
最美不过鹅梨香,清甜柔暖,难怪流传千古、深受文人贵族喜爱,就连甄嬛都夸它“极为香甜”。
鹅梨帐中香可复制?甄嬛传是“伪香学”?金融硕士副业做香创出一片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顾喆翡
宸龙、男炁、寒涯、流浪、偶然间……你能想象,这些文雅的名字居然出自一位金融学硕士之手吗?陆迦陵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年纪不算大,却已经玩香22年,如今他 *** 的中式合香也算小有名气。读书的时候别的男生爱买游戏卡和鞋,他却只钟爱买书和香料,最常逛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中药铺,可以买到乳香没药,另一处就是杭州的名产王星记扇子铺,常常有卖一些做檀香扇时剩下的碎料。“我们杭州也曾经出产很珍贵的香料,叫灵猫香,杭州动物园就有出产,可惜现在市面上已经见不到了,只有在一些论文中才能查阅。” 迦陵有些遗憾,“我也不算匠人,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个读书人,只不过刚好制得一手好合香而已。”
主业是饭碗,副业是机遇
鱼与熊掌两者可兼得
副业和主业要分开,先要保证自己衣食无忧,只有当副业没有房租、人工的压力才能专心做好品质,这是迦陵秉持的原则。“我就是拿着金融学的硕士,自学了一门做香的手艺,三百六十行,干一行干好一行就行了”。做副业需要看机遇,任何一门副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不断试错才有可能成功。
陆迦陵曾留学新加坡,硕士毕业之后也在当地外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说起那段求职经历也让他感触良多。被戏称为“笑面虎”的老板曾把他的简历批得一文不值,因为他拼命展现了自己的“杂”学专长,看着样样都会,其实无一专精,迦陵笑言是自己人生中感觉最看不见希望的一次。受此打击之后,他决定不再折腾,业余就钻研了一门香学,这一钻就钻出了名堂。新加坡从古代开始就一直是海上沉香贸易的集散地,他在星洲留学工作时期就很爱逛街搜集香料样本。虽然学生时代买不了什么贵货,但隔几周看看上次心仪的一块好香还在,就会有莫名的安慰感。偶尔遇上老板在挑货,挑完会有一些外形不好,但是香味不错的料,老板会以一个特别优惠的价格卖给他,那算是脸熟福利。迦陵坦言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当年的香料原料非常便宜,5毛一克的沉香尾料如今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品质和现在同价位的原料也不可同日而语,原料市场的一路看涨也让现在想入行的制香新人望而生畏。
珍贵的龙涎香现在已是天价
搭上互联网东风月均销量超五位数
中式合香精准定位小众客户群
现在 *** 可以买到各种原材料,伊朗的藏红花、阿曼的乳香、墨西哥的鼠曲草……足不出户就能淘到各种香材,非常便捷。“互联网上还可以买到早期的珍贵香材老存货,比如七八十年代出口的岩玫瑰,比我年纪还大,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便利之处,古人可没有这么多渠道可以买到合适的香材。”迦陵大方展示了他的做香原料,其中不乏有些珍贵藏品。
迦陵的香料
“前期全是投入,一分钱都没有赚到,直到最近七八年在微信朋友圈吆喝,才开始慢慢好转。”迦陵回忆起最初的客户,印象非常深刻,“之一个月卖了2束半,总共12克。原本5克起卖的香客户只想买2克,刚开始对自己的香没有信心,也不好意思拒绝客户就卖了。后来口口相传凭信誉和品质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认可我的审美、品质甚至价格。”迦陵的合香价格不输外国大牌香水,但是销量却很好,用的都是龙涎、沉香等“真材实料”。用好料、下足料,是迦陵做香的准则,品质必须对的起价格。“我也是有脾气的,并不是每个订单都接。”迦陵笑言自己的客户也有准入门槛,一定是懂香之人,“我只是在一大群客户中掐尖来做。客户群体和收入无关,和个人学识有关,我的客户有将近2成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文化人比较多,都有比较好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有一些佛教和道教的出家人,特殊场合需要用到好香也会找我买。” 客户认可的除了香本身的品质,还包括这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甄嬛传是“伪香学”?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愉己多于悦人,中式传统香学和欧式香学大不同
由于甄嬛传的热播,其中的用香门道也让不少观众津津乐道。 “这部剧害的我们制香人好苦”迦陵戏谑道,“不少客户一看到配方中有麝香就担心,其实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麝香导致滑胎在古代的剂量大约一次需要三钱,转换到现代差不多是10克左右。现代麝香的价格非常昂贵,一克超千元,且麝香的味道很重,现代制香使用的剂量很小,有的只是作为辅助来用。剧中的鹅梨帐中香我也能做,古代的香方都有记载,这个香方其实最早出自李后主之手,但这一类香很有局限性,并不适合礼佛,香的用法很有讲究。”
迦陵翻开一本《香乘》,果然找到了各种各样的香方。这一类“帐中香”和欧洲香水类似,以吸引力为目的,多为“悦人”。而中式的香学门道很多,使用 *** 也不尽相同,有些适用礼佛讲经、有些适合茶客宴席,迦陵的香就在茶圈客户中比较受欢迎,淡香怡人不串茶气,喝茶的时候也能用,愉己要多于悦人,这是东方香学和欧洲香学更大的不同,不仅仅愉人悦己,还可以改变环境氛围。
自创配方立志超越古人
人无我有才是核心竞争力
不同于别人爱仿古方,迦陵喜欢自创,曾经花了9个月做出了一组套装线香《云何九章》,长寿、金刚、不坏、因缘、坚固、究竟、彼岸、微密、众生九款香名均出自金刚经的《云何梵》——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其中“众生”的香方最为特殊,是前八款香剩余的材料攒在一起重新加上沉香、苍龙脑、梅花等调配成了一款“余材百合香”。正是这一款独创的香方让他打开了知名度,做多少就卖多少,至今都是畅销款。
云何九章的成功更让他坚定了自创配方的信心,一首歌、一出戏都能成为他灵感的来源。一首《橄榄树》让他以橄榄枝为材做出了“流浪”,“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昆曲《牡丹亭》里的唱词让他用4000多朵梅花精华做出了《偶然间》。他的灵感还来自亲身经历,从印度、柬埔寨旅行回来后,以到访的城市为主题做出了《高棉双影》《天竺五韵》。 “做香除了对材料有把握,其余的灵感都来自自身的文学涵养,从自身的阅历汲取灵感,只盯着前人的配方永远也无法超越,一定要做属于我自己的配方。”迦陵很有自信,“比我舍得用料的人有,比我舍得花钱的人也有,比我有学问的人更多了,古方人人可以学,但是只有融入我的故事、我的亲身经历做出来的配方别人没法学,这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魅惑男人的体香,可以不用香水哦~!世界上没有比嗅觉更容易记忆的事物了,我们可以选择不看、不听、不尝、不触摸,却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
想要一个人记住你,除了出众的外貌,还有就是味道。喷香水是最简单的获得迷人体香的 *** ,但难免出现撞香的现象,要是香型没选对或者喷的剂量没有控制好,反而会给人一种距离感。
这一次,我们不喷香水,同样能让你获得属于自己的迷人香氛。
鹅梨帐中香固体香膏10g
启发于《甄嬛传》的香方,经过不断修改和对比研制出了香膏版,女香是未修改的原香,男香版本是在原本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更男性化的元素。香膏采用蜂蜡和橄榄油,没有添加剂,既方便品香,也有滋润功效。轻轻涂抹在耳后,清甜的果香味便轻缓幽然飘逸而出,而檀香沉香的辅佐又使得其成了略带雍容华贵的宫廷式芬芳。
参考价格:35
京都舞妓 玉兔香膏
只有在日本京都地区才能买到的京都舞姬玉兔果子香膏,可爱的玉兔造型,非常小巧,携带起来也没有负担。散发着浓郁香甜的迷人气息,含有蜜蜡(保湿剂)成分配合,涂抹于手腕、耳后、手臂内侧等,就会有淡淡的清香,一点也不会过浓,非常适合学生一族和OL日常使用。一共3款味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参考价格:45
Thyme 黑色岩兰草植物固体香膏
带有深沉的雪茄味,好像大雨将至前,土壤蒸散的热气,潮湿泥土的粗砺气息。厚实的土木香里带有一丝丝温暖的辛香和青苔味,初闻存在感十足且强烈,但擦在手腕上,随着身体温度和时间变化,它会释放出特别温暖甜美而又丰富的香调。
参考价格:68
LG 香水沐浴露
韩国LG公司出品的香水沐浴露,让你全面提升沐浴时的喜悦及感性情绪。沐浴后,肌肤留下清雅自然的芳香,香味持久。泡沫柔细,温和洁净肌肤,洗后肌肤清爽柔嫩、滋润不干涩,使全身散发柔和且独特傲人的迷迭香味。
参考价格:29
Fine 玫瑰精油香体丸42粒
Fine玫瑰精油香体丸原料为保加利亚产的玫瑰花,从2500朵玫瑰花中提取约仅仅只有1ml的玫瑰精油使用。这款玫瑰精油香体丸绝对是约会必备品,咬破食用立马唇齿留香,说话都带着玫瑰味儿,长期食用还能改善肤质,高贵优雅的玫瑰香味在身体中散发出来,去除口臭、体臭,支持你的礼貌生活。参考价格:108
Kracie 玫瑰香体饮料
这款来自嘉娜宝的玫瑰香体饮料被称之为“可以喝的香水”,1条可以冲泡500毫升饮料,喝下一杯玫瑰香体饮料,让你的身体散发淡淡的玫瑰香味。富含玫瑰香味成分、胶原蛋白和维他命C,清新口气,香体又美容,再也不担心汗味带来的尴尬。
参考价格:24
伊丽莎白雅顿 绿茶身体霜
雅顿家的这罐绿茶蜂蜜身体霜,蕴含雅顿经典绿茶香水的幽香,其香氛灵感来源于古老的茶道传统,喜欢植物成分的美眉一定不要错过。沐浴后,涂上薄薄的一层,让肌肤沉浸在一股淡淡的绿茶香氛中,滋润不黏腻,一年四季都可用。这款是罐装的,还有一个按压瓶的身体乳,不一样的是膏体里面带蜂蜜精华颗粒,能起到磨砂去鸡皮的作用。
参考价格:118
Avon 小黑裙香体乳
一袭小黑裙是女人一生中永远当红的衣装,无论是重要节日、好友相聚,还是浪漫约会、出席典礼,它都无声传递着永恒的优雅。这款小黑裙香体乳专为性感温柔的女人量身定制,灵感源自奥黛丽·赫本身穿小黑裙的经典形象,传递超越时空的优雅清新。含棕榈油和小麦胚蛋白,质感轻柔,极易吸收,细致呵护滋养肌肤,让芳香更持久。
参考价格:30
Muji 固体香水棒
无印良品带来的一款看上去像是润唇膏的固体香水。简练、柔和的管装外形设计适于随身携带,使用时,只需将天然香料打造的膏体涂抹在手腕、耳朵背后,便可保证2到3小时的香味散发。有葡萄柚、薰衣草、胡椒薄荷、迷迭香四种味道。葡萄柚属于比较清爽的淡香,薰衣草偏浓一点,非常好闻,薄荷比较凉,迷迭香有点类似风油精的味道。
参考价格:60
Bath&Bloom 茉莉润肤乳
《女人我更大》推荐的泰国茉莉美体身体乳,独特的泰国茉莉花香备受男士的青睐。含有丰富的米糠萃取精华和天然维生素E,全天候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柔软。并添加了库拉索芦荟,拥有保湿与修护能力,让肌肤回复到自然平衡的状态,为肌肤注入水分,质地轻薄易吸收,使用后清爽舒适。
参考价格:95
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就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快乐生活跟我来
微信号:wsdmnmmd(我是大美女么么哒)首字母
8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新闻眼》联合红豆舒适男装推出的《红豆·寻找最美爱的故事》也再度暖心开启,今年已经是第七季了。
古装剧中的“鹅梨帐中香”是怎么做出来的?古代姑娘们用的发油有哪些配方?这些,江苏宜兴的90后姑娘顾小思都知道。热爱传统文化的她,研究药香,还成了非遗传承人。今天,一起走进顾小思热爱的药香世界。
“药香,是以中药制香,古代人每个节气有不同的用香方式,所以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是它更大的魅力,可以帮助你养生,修身养性。”
2018年,留学归来的顾小思入职了一家地产企业,从事品牌管理工作。业余时间,她喜欢研究美妆用品。
“我看了一本书叫《花露天香》,提到中国也有提取精油,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用香方式,就是用中药 *** 。”
热爱,让顾小思决定钻研传统药香技艺。机缘巧合之下,2019年她结识了一位精通手工药香 *** 技艺的非遗老师,从此开始系统学习制香工艺。
“它有很多很多的应用方向,像是香妆,我们说到的人用的化妆品、护肤、洗头,包括平时用的线香、小香丸,它是一种用香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还有宋代很流行的香饮子,《梦华录》里有提到香饮子,香饮子更多的是一种饮用方式,有点像现在的养生茶、奶茶。”
学习一年后,顾小思发布的一条制香视频,成了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我在做传统文化视频,接触到《甄嬛传》里的‘鹅梨帐中香’,我觉得很有意思,然后我就去复原了它,当时就受到很多人关注。”
“鹅梨帐中香”,是用鹅梨与沉香一起在火上蒸,让梨汁的甜香浸润香料而得。顾小思查阅大量资料,力求更大限度复原古方。没想短视频发出后爆红 *** ,有人夸她有创意,同时也有人对她的复原 *** 提出了异议。
“当时之一版用水梨做了,好多人会产生质疑,我很难向大家解释,这只是一种炮制方式。后来正好冬天,我又从新疆空运了水果榅桲过来,重新又做了一次,我自己比较这两版的区别,确实榅桲的香味更重,因为它水分少,蒸出来持香量更久。”
这次遭遇让顾小思考虑,应该投入更多时间来学习药香, *** 出更专业的短视频。为此,她辞去了工作。
从秦汉时期的焚香,到魏晋南北朝时的熏衣佩香,再到隋唐时的香球……顾小思用精美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引发人们对药香的兴趣。
“我会去找一些不花钱的方子,比如我做一个小四合,山林四合,它用的是吃过的荔枝皮、荔枝壳晒干做的,如果愿意跟着我的视频尝试,就会发现不要花什么大钱,也能够得到不错的香品。”
视频中,顾小思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身着对应朝代的服饰。她觉得,这才能体现当时的生活方式。顾小思还曾带着汉服去30多个国家旅行,也收获了许多趣事。
“圣托里尼它是一个特别小的岛,有一次我穿了一套汉服准备去拍夕阳,我一下车,旁边有个老太太是意大利人,她会讲英文,她就说你这是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我说是呀,你怎么知道,我觉得老太太还能了解这个呀,说明汉服也好,中国传统服饰,在国外人眼里她还是能看出不同。”
200多条视频,7本汉服科普书籍,是顾小思近五年来做出的成绩。2021年,顾小思决定将手工药香 *** 技艺,申请为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觉得这个东西如果不申请非遗,永远就是一个野路子,大家跟着学习就没有信服度,会觉得药香是不是一个大健康类的智商税。但如果成为了非遗,大家就会重视、认识到它,才会愿意去学习它,这个文化才能被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对我而言,我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媒介,一个传播者,从我自己的角度,把一些我觉得深涩难懂的东西,用更简单的方式去告诉大家,让更多的人穿上汉服,喜欢传统文化。”
详细报道请关注 江苏卫视《新闻眼》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雯 谢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