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豆芽”小实验及观察记录
章丘区曹范学区南曹范小学四。1 赵宏晋
我特别爱吃奶奶炒的黄豆芽,所以很好奇豆芽是怎样生出来的!当我问爸爸时,他鼓励我自己用黄豆生豆芽,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我的实验.
实验名称:生黄豆芽
实验目的:观察黄豆芽生长过程
实验器材:一个铁盆一个小篮子黄豆水等
实验过程:
1、 首先往盆里倒入颗粒饱满的黄豆,接下来倒入开水激一下黄豆(这样黄豆才更容易发芽),再倒入凉水对一下(使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然后浸泡一晚上。
2、 之一天把浸泡一晚上的黄豆倒入一个沥水篮子里,把水都沥出来,然后把装有黄豆的篮子放在盆子里(盆子要避光遮光)盖上盖子保存。
3、 第二天我看到黄豆已经都发芽了,长出了小尖头,我把豆芽清洗了几遍,听爸爸说这样能防止豆芽腐烂使豆芽长得更快。继续盖上盖子保存。
4、 今天是第三天,我发现黄豆芽的芽长到了大约2㎝左右,包裹着黄豆的一层皮开始退掉,今天要多一个步骤:拿块纱布把豆芽捂住,再在上面压个重物在(听爸爸说这样可以让豆芽长得稍微粗一些)继续盖盖保存。
5、 第四天了豆芽长得很长了,爸爸说我自己生的豆芽长大了。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成功了!
实验感受:
通过实验我感受到了等待的漫长,看到豆芽每天变化时的惊讶,和实验成功时的喜悦。感受到任何生命的成长,都要离不开精心呵护和付出。即使像豆芽这样微不足道的小生命也是如此啊。
壹点号智简课堂
绿豆绿绿青,阳光雨露生——记春苑幼儿园中一班水培活动幼儿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让幼儿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进行观察、体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保障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获取的真实性和情感感知上的共鸣,以此提升幼儿的认知、操作探索、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以生活中孩子经常吃到的“线豆芽”为活动题材,让幼儿动手亲自操作,当身观察感知绿豆芽生长的整个过程,体验生命的奇妙!让我们一起走进水培植物“水培线豆的成长日记”吧!
首先,我们认识了绿豆的颜色、感知绿豆的外形特征,有的小朋友还用小手捏了捏绿豆,宝贝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描述。我们一起讨论了水培绿豆的的步骤。
他们?认真?的?挑选?坏了?的豆子?并给?豆子加入?水?,水培绿豆开始啦!
过了三天,小朋友们发现绿豆芽发芽?了,但是?其中?一盘?水培豆?发臭?腐烂?了?,后来?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是水?放?太多?了?。
通过水培豆小朋友们还认真的做着观察记录,把小豆芽的生长过程记录了下来。
通过这次水培绿豆的活动,宝贝们知道了水培植物也需要阳光、及时更换清水和?适量?的水。这次活动不仅给宝贝们提供了新的认知、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感受了水培植物的神奇,体验到了水培绿豆的乐趣与快乐。
(文:鲁晓丽 图:鲁晓丽 审核:徐红)
之一次种绿豆芽上周日清晨,熬了绿豆粥做早餐。前一日泡发的绿豆有些多,没用完,放置在菜盆里,不舍得丢掉。下午时,我惊奇地发现,有一部分绿豆冒出了小芽。
我赶紧把果果、糖糖、涵涵召集来围观,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了一阵。最后,我们决定把这些发芽的绿豆索性做成豆芽菜。于是,我们几个挤在沙发里,用我的手机在网上浏览一些种豆芽菜的视频。然后,我们根据教程准备了有漏网的小盆、两层布、碟子以及碗,也根据视频提示做好保湿、避光以及施予压力。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糖糖回曙光了,我、果果和涵涵每天负责早晚各浇一次水。每一次浇水都忍不住要揭开毛巾来瞄一眼,特别好奇毛巾下面的变化。又有些担心因为曝光会影响豆芽菜的颜色,所以每次打开偷瞄都尽量在暗处。第二日,有部分短根已穿过盆底的小孔长了出来。
第三日,穿过盆底的豆芽菜根明显长长了很多。我、果果和涵涵满怀期待地观察着这些小苗苗的变化。
我们依然每日早晚浇水,每次浇水都要偷偷地揭开毛巾看一眼。第三日傍晚浇水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很多粗粗的豆芽茎都有1cm长了。
第四日清晨,我发现碟子和碗的水平明显高出之前很多。拉起睡梦里的孩子赶紧来看看,果果一边感叹小豆芽的巨大力量,一边拍照记录。一部分的豆芽菜因为曝光太多已经呈现出红色,然而,亲眼见证绿豆籽到豆芽菜的神奇变化,让我们忽略了这一点点小瑕疵。
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尝亲手种的豆芽菜,于是,我争分夺秒地要赶在孩子上学前把豆芽苗变成食物。采摘、剪须根、清洗、烹炒,再到最后的开吃和评价,嫩嫩的,很新鲜,仿佛有一些儿时豆芽菜的味道。
上学的上学去了,上班的上班走了,好不容易休一天的我窝在沙发里躺平了,很好。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我有一个想法》写作提纲+填空作文本单元的作文,主要讲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要考察孩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所以写作的时候也是以这部分为重点。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发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否能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或者想出改进的 *** 呢?
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现在很多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自顾自地玩手机,忽视了面对面的沟通;另一个是希望在班级里面开辟一个植物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种植植物,以便能够观察植物的成长,通过实际行动获取新的知识 ……
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孩子写这样的一篇作文呢?
写作提纲:
1、先确定作文要写的内容。
(1)你发现班级没有图书角,那么是否可以建议在教室开辟一个图书角?
(2)前段时间我们做过绿豆芽生长的实验,记录了豆芽生长状况,写了绿豆芽的成长日记。对此,你又有什么想法?认为该实验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3)最近收到很多的快递,纸箱经常直接扔垃圾桶了,你有没有办法让它们二次利用呢?
(4)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生活垃圾?
(5)现在大家开始学写作文了,我希望在班级里开设一个小作者专栏,把一些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具体可以怎么办?
总的来说,可以从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出发。
举的例子一定要贴近生活,这样小朋友在写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
2、确定主题之后,要怎么写呢?
(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
如课文中的之一个例子,就是发现家庭聚会大家很少聊天,只玩手机。
这样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明明是来给祝寿的,结果变成只是聚在一起玩手机,影响了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忽略了身边的人或者事物。
(2)你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如课文中的第二个例子,开辟一个植物角养花种草,根据时节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并由班级的同学轮流照看他们。
(3)既然有问题,那么就需要提出改进的 *** 或者建议。
如发现班级没有图书角,那么向班主任提出建议的同时,那么提供可操作的方案。包括这个图书角书籍的来源、保管和管理。
如发现快递纸箱的问题,那么要怎么二次利用呢?或者可以怎么改进快递的包装方式呢?二次利用,又要把快递纸箱放哪里呢?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呢?改进快递的包装方式,又可以怎么改进呢?
这些就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总结:
可以有哪些写法呢?
1、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2、提出想法—完善想法—实现想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提供的一篇参考的文章:
一年级学生种蔬菜,我是快乐的小农匠!
江苏南京琅琊路小学一年级的“小豆包”变身小农匠,
播种、施肥、浇水,一颗种子就这样发芽结果啦!
惠城区诺亚舟惠外幼儿园微课程故事--小班《豆芽成长记》
课程缘起
一天午餐有豆芽菜,玉函说:“老师,我不吃豆芽。”钧浩说:“我妈妈说豆芽菜有营养”,洢宁说:“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昕宝说:“我妈妈说过,豆芽是豆子发出来的”。一群小朋友都被吸引过来并纷纷讨论开来,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不如让我们一起开启豆芽成长记探索之旅吧。
课程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经验源于生活。”小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对于幼儿好奇的豆芽开展一系列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探索欲。
经验铺垫
首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尝试生豆芽,让幼儿观察发豆芽的过程,并用涂鸦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大家来园一起分享。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之一天
一、挑豆子
静怡说:“妈妈说要把坏的豆子挑出去”。
楷涵说:“外婆说如果有坏的豆子会臭的”。
洢宁说:“妈妈说不能用转基因的豆子会不发芽的”。
二、泡豆子
钧浩说:“妈妈说绿豆要用开水烫一下,黄豆用冷水泡就可以了”。
猪猪说:“我妈妈说要给黄豆施点肥,增加营养”。
玉函说:“泡好后要把它盖上被子”。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二天
换水
小朋友早早来到幼儿园,放下书包的之一件事就是赶紧去看豆子,揭开面纱,哇!豆子胖胖的啦,真的变样了。老师我们赶紧给豆子换水吧!开始换水模式...
子琪说:“妈妈说豆芽喜欢湿湿的环境,每天都要早晚都要给它换水,才能快快长大”。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三天
长出小芽了
豆芽会变成什么样呢?
有没有长大呢?
在孩子们的细心照顾下,一颗颗豆子都发芽了,白白的小芽真可爱。
孩子们每天轮流给豆芽浇水,小豆芽越长越高,冒出绿绿的脑袋啦!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四天
换个舒适的家
牧洵说:“老师,我的杯子已经装不下豆芽了,能换个大的东西装吗”?
伊一说:“我的也是”。
很多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容器已经装不下豆芽了。
原先豆芽的家太小了,豆芽长大了已经住不下了,于是我们给它换一个舒适宽敞的家,让它更好的长大!
换个舒适的家
给生活加点甜
反思与总结
通过第三天第四天幼儿对豆芽的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这一现象很感兴趣乐于探索,在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其明显的特征变化,黄豆比绿豆大、绿豆芽比黄豆芽长得快、长得长,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原先的豆芽已经容不下豆芽,知道要给豆芽换地方,激发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专注力和独自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丰 收
周一早上,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来看豆芽,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豆芽长好了。
语斐说:“豆宝宝变成了长长的豆芽啦,豆芽密密麻麻的”。
星航说:“就像许多的兄弟姐妹抱在一起,心连着心,永远不分开”。
萌萌说:“快看,豆芽越长越高了,所有的豆子都已经脱去了外壳”。
哇,种子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思考与反思
为了幼儿能更好的记录豆芽的成长,于是设计了《豆芽种植观察记录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目前只处于涂鸦阶段,幼儿只能用简单的涂鸦方式表达出来。
收 获
分 享
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给老师们,然后我们一起美美的品尝着香香的豆芽!
思考与反思
对于怎么种豆芽这个问题幼儿各抒己见,虽然幼儿关于种植的实际经验不怎么丰富,但幼儿的前期铺垫经验有一定的基础,讨论出种豆芽的步骤,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实践中幼儿发现怎么种豆芽跟换水的时间和容器有关,还利用生活经验让豆芽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使得种植的豆芽长得更高更长,幼儿遇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成功种植了豆芽,丰富了自己的种植经验。
陈鹤琴先生提倡“活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教材,孩子适合在这样活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我们班幼儿之一次种植豆芽,虽然种植经验比较少,但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基于儿童本体,在“活的环境"中对“活的内容”进行一次次的探索,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思考,运用“活办法”解决问题,寻找结果,积累新经验,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成长!
作文本上的“豆芽成长记”作文本上的“豆芽成长记”
赵路坦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在理解两篇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爬山虎的无穷魅力,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学会作者观察的 ***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本单元的作文是学写观察日记,要求学习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观察 *** ,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策略:
1、预习课文——目标明确
为了让学生写好连续观察日记,本单元开始前,我先领着孩子们预习了本单元的内容,告诉孩子们,叶圣陶爷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往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吉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了燕子筑巢的过程。
2、布置任务——提前观察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所得,比如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月亮的圆缺,秋雨前后天气、天边的晚霞……,也可以观察动物:蚂蚁搬家,小狗的外形、习性,母鸡下蛋,燕子筑窝……还可以观察植物:黄豆发芽,树叶变黄,绿萝生长……
针对孩子们好奇心和爱动手天性,我给孩子们布置一个特殊的语文实践作业——泡豆芽,让孩子回去动手做一做,然后鼓励孩子们进行连续的观察,观察豆子的“变形”过程,通过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并鼓励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我们的所见所得。
3、 *** 指导——做好记录
接着教孩子们如何做好观察记录,记录时可以采用表格式,也可以采用图文式。
三、教学效果
这次的实践作业,可以说孩子们都完成的不错,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都做好了观察记录,孩子们写作时都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描写观察所得,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请看孩子们的作文里的《豆芽生长记》
豆芽成长记
南阳市第十六小学四六班 刘亚楠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小雨
今天赵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任务,说是要泡豆芽,我特别的开心。回到家里我立刻跑到厨房从绿豆袋里抓出一大把的绿豆,仔细的挑选,那些颜色不好看的,裂开了的,上面有黑斑的我统统不要,只要那些颜色鲜艳,脸上挂着笑容的胖胖的精良的小绿豆。我专门为绿豆宝宝们找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并把绿豆宝宝们放到玻璃瓶里,它们叮当叮当地快乐地跳进玻璃瓶里,有一些绿豆宝宝看到什么都好奇,都要去碰一下,调皮跳下又蹦起。当我把水小心翼翼的倒入瓶中,绿豆宝宝们就像绿宝石一样闪闪发光,还像一只只小精灵在水中弹起又落下,好开心似的,好可爱。听赵老师说绿豆宝宝们要泡上八个钟头呢,我真希望绿豆宝宝们能快快长大。
2022年10月6日 星期日 小雨
早上我去看望我的绿豆宝宝时,发现绿豆宝宝身上都裂开了一条小口,有几个都露出了个白白的小尾巴呢!我给绿豆宝宝换水时发现绿豆宝宝们都把原来清澈的水染成绿色的了,水面也降低了一大半,换完水后我突然发现绿豆宝宝们都比昨天胖了一点,绿色的皮也变得很薄,好像轻轻吹一下,就可以把那绿豆宝宝的衣裳吹破。
傍晚我再次去给绿豆宝宝们换水时,我用我那火眼金睛看着每一颗绿豆宝宝,绿豆宝宝们被吓得瑟瑟发抖,就当我看到绿豆宝宝们都没什么变化时,突然有一颗小绿豆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这颗绿豆宝宝就像他们中的老大似的,比他们更胖,而且尾巴更长一点,足有5毫米长,细细的,就像一个小Q,我看到这一幕后,立马开心了起来。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一 小雨
早晨妈妈还没起床,我就早早的起来了,一溜烟的跑到餐厅去看我的绿豆宝宝了,没想到绿豆宝宝们居然给我了一个大大的惊喜!所有的绿豆宝宝都变胖了,而且是胖了两圈。他们的衣服都被撑爆开了,有些裤子没了,就像一颗绿白相间的药丸。有些上衣没了,挺着个大肚子躺在那里,所有的身后都拖着一个1厘米长的细细的小尾巴, 真像一个小蝌蚪。我又小心翼翼的把绿豆宝宝捏起来,闻了闻,有一股浓浓的豆子的清香,闻的我直流口水。一
晚上当我给你的宝宝们换水,绿豆宝宝们全都露出了笑脸,看着我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正当我看绿豆宝宝看的津津有味时,有一颗绿豆宝宝露出白胖的身子出现在我的面前,看起来有趣极了!
2022年10月8日 星期二 小雨
今天早晨我听到了妈妈起床的声音,我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生气的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早点儿喊我起床呢?我还要去看我的绿豆宝宝呢。”我穿上衣服顾不上洗脸,就去探望绿豆宝宝们了,我看到大多数绿豆宝宝们的衣服都被 *** 了,他们身后的尾巴都长厂了许多,看到我要给他们换水时,激动极了,全都聚在了一起,当我把水缓缓的倒入水中时,它们力气大的拖着他们的长尾巴一下子就冲出了水位,好像一个游泳健将一样,有的动作慢了的被狠狠的压在了下面,不能动弹,有的冲的太快,尾巴都折了。我轻轻的捏出了一根豆芽,用尺子一量,哇,居然有7cm长,这可能是豆芽王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对我说:“楠楠,你的豆芽泡成功了!“我开心的又蹦又跳,但我却舍不得吃,真希望他们能永远保留下来!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看到了植物生长的力量。
指导老师:赵路坦
作者简介:
刘亚楠
南阳市第十六小学四六班学生,她是一名学习认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爱好:画画,唱歌。
座右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辰辰作文之《绿豆观察日记》绿豆观察日记
10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种豆芽。我向妈妈要了十几颗绿豆。绿豆绿油油的,还散发着一阵清香,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盆里,再往盆里加了一点清水。
没过多久,绿豆的皮就涨开来了。我想:我的绿豆芽还能长出来吗?我很是担心。
10月11日 星期一 雨
昨日,我把绿豆放进水盆里。今天一大早,我顾不得吃早饭,赶紧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豆芽兵”。“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豆芽兵”把我给它们的水全部喝光啦!它们涨得大大的,是之前的两三倍呢!“豆芽兵”的 *** 上长了一条白里透绿的小尾巴,就像一个字母Q。“豆芽兵”已经脱下了它那碧绿的“军装”,换上了白色的衬衫。我把盆里的水倒掉,在绿豆上面盖了一块纱布。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我的豆芽兵长得可真好呀!
10月12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的“豆芽兵”已经长出了一对小叶子啦!就像一把唐刀,还像一把小剪刀。我的“豆芽兵”的尾巴长长了不少。我想:我的豆芽兵长得可真好啊!
种豆芽这项作业让我懂得了小生命也在很顽强地活下去。
作者:辰辰
时间:2021年10月 四年级
记录一大早的鸡飞狗跳。正文: 2163字
预计阅读时间: 6分钟
277篇
壹
老公昨晚斜着眼念叨我,“也不知道是谁说要负责早饭的,我可是一顿也没吃到”,
我当即嬉皮笑脸地回,“明天的早餐我来做,先来把闹钟改一下”。
于是今天的闹钟比往常早响了十分钟,
对,我对于时间抠得很紧,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按下闹钟的我,瞅了瞅身旁大睁两眼若有所思的老公,
“既然醒都醒了,不如你去做饭”的话快要冒出来,又被我吞了下去,
挣扎着坐起来,穿好衣服一头扎进厨房里,粥煮上、鸡蛋蒸上、把煎包的包装袋取开,
手一会儿在拧燃气灶的旋钮,一会儿又在着急忙慌地打鸡蛋,
这时老公悠哉悠哉地起了床,来厨房晃上一晃,视察工作似的各个锅里看了看,又溜达着走了出去,
卧室里传出一休的声音,他边答应边快步走进去,半分钟后他折返回厨房,抢过我手里的锅铲,
“快去,一休起床呢,厨房交给我”。
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过去,一休还在他的小床上躺着,被子已经被踹到一边,小宝宝样手脚在空中乱扒拉,
我言简意赅,“起床!”然后把干净的内衣外衣从衣柜里取出放在下铺的床边,
他哼哼唧唧,“我作业没写完怎么办?”
“你打算怎么办?”
“起床补完”
“可以,那你要动作快一点”,
一休猛地翻了个身爬了起来,睡衣不换就趿拉着拖鞋来到学习桌前,问我,“现在几点了”,
我这才看表,一看不得了,已经7:32,离我俩的出门时间只剩28分钟,
可是饭还没吃、脸还没洗、妆还没化、一休的作业还没开始补……
此时我还必须故作平静地回一休,“早着呢,才刚7点”,
因为我一旦实话实说,感受到时间紧任务重的一休一定会立马崩溃,
哭哭唧唧地什么也干不了不说,我还要额外花时间安慰他、让他平复下来,
果不其然,听到我的回答,他松了一口气开始拿起笔补作业,
我也瞬间变身离弦的箭,快跑着去洗漱,嘴上却低声埋怨自己,“怎么不知道看时间呢……”
经过老公身旁,他站在灶台前守着平底锅里滋啦乱响的煎包,
一看到我就问,“熟了没?怎么才能知道?”
我边挤牙膏边回答,“快熟了,再煎两分钟吧,出锅前可以撒点黑芝麻”,
刚说完他就从身后的架子上取过装黑芝麻的瓶子,熟练地扭开盖子,“哎,你别急啊,出锅前再倒”,
我说我的他做他的,手上倒的动作仍旧没停下,我急了,“等会再倒!”
说的当下,他把黑芝麻从瓶子里倒进拧开的盖子里,
我松了一口气,可他却换上一副冷冰冰的表情,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什么都想管!”
说着把手里的东西放在灶台上便不管不顾地走出厨房,
我从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当然更觉得委屈,可时间不允许我把情绪放大,
低头快速地刷牙、洗脸,脸上的水还没来得及彻底擦干,就慌忙去卧室护肤。
贰
一进卧室门,先看到一休手里握着的笔停在半空,没有因为快速地书写而左右晃动,
可一休要补的作业是抄写词语,根本不需要思考,也就不需要停下笔,
我心里大喊不妙,果然,一休的眉头皱在一起,带着哭腔说,“太多了,我根本写不完,拼尽全力也不行”,
我只好压下自己着急忙慌的情绪,走到身边安慰他,“昨天已经完成大半,今天就剩三个词语了,肯定能完成”,
不奏效,
“要不不写了吧,你已经尽力了,去学校跟老师好好沟通下”,
不管用,一休反倒是哭了起来,
感受到时间一分一秒溜走的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最后提出“这样吧,拼音我来写,你负责写汉字,行吗?”
立马见效,他颓败的脸一下子有了生气,
我拿起笔刷刷刷地开始写,完全顾不上模仿他的笔迹,同时我还提议他不要干等,赶紧脱掉睡衣换上校服,好更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这时客厅传来老公的感叹,“嗯~煎包真好吃呀”以及他边吃边吧唧嘴的声音,
我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完全不想回应,只是不由自主写得潦草起来,
拼音写好,我去一旁抹脸、化妆,换好衣服的一休心则平气和地继续坐在桌前开始写字,
终于收拾妥当的我,刚踏进客厅,一眼看到一休放在沙发上的书包,
想起装在侧兜里的水杯还没灌水、带去学校的抹布还没来得及清洗,原本稍稍放松的神经又紧绷起来,
再看一眼时间,7:48,还有12分钟,饭还没开始吃,一休仍旧在补作业,
而餐桌上放着有煎包残渣的盘子,盘子上随意地搭着两根用过的筷子,盘子旁边是吃得剩下半盘的凉拌黄瓜,
吃过早饭的老公,手里拿着手机,手机呜哩哇啦地外放出声音,定定地站在窗前向外望着,
仿佛我焦急的一切都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直被我强压着的火苗一下子点燃,“你自己吃饱喝足,就啥也不管了?!
好歹把我和一休的饭菜准备一下,蒸的鸡蛋还在锅里,煮的粥也没盛出来,一休的药还没加热……
我都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你却在这里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边咆哮着边走进厨房给自己盛饭、装菜,老
公也赶紧放下手机跟了进来,殷勤地说着,“我来我来”。
叁
想起我之前说过的一段话,
“夫妻俩一定有一个是更擅长做家务、爱好做筹划的,
可是另一方不能把对方的擅长当作本该如此,ta习惯性地大包大揽,你习惯性地极少参与,
毕竟生活不是一段时间,而极有可能是一辈子,这样长久的不均衡,早晚会 *** ,
就像我一同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雨的大姨和姨夫,
一向包揽家务如今却年迈得有心无力的姨夫,因为大姨在家务上完全帮不上忙,常常歇斯底里不受控制对着她咆哮埋怨,
而我大姨呢,只能委屈又恐惧地偷偷抹眼泪,可又只能无能为力地承受着这狂风暴雨。”
总之,
或许下次我该把闹钟提前半小时,
或许我能好好地正向地跟老公表达我的着急,
或许老公能主动地多承担一些家务,
或许老公能对这个家多一份主人翁意识,
这种鸡飞狗跳的早晨,
可能会不复存在吧。
公众号:豆芽儿很菜
初一的孩子,如何写好说明文?不管是哪一种说明文,都需要你读完这篇文章再说。——作者
有家长提问:初一的孩子,如何写好说明文?
这是很具体的问题。对初一的孩子来说,刚刚结束小学六年级的学习生活,提升、进步到初中,这是一个质变。随之而来的作文水准,就要逐步摆脱小学时的稚嫩才好。
我们首先对说明文要有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常见的说明文有两种,一种事物说明文,一种是事理说明文。前者主要是客观地写出某个事物的特征,从而让这个事物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比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这是两篇在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的文章。这样的事物说明文,要想写好,必须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比如《中国石拱桥》主要是两大特征啊:一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二是历史悠久。
一是形象优美、坚固耐用,二是历史悠久。
以历史悠久这个特征来说,作者告诉我们:《水经注》当中的旅人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够悠久了吧?赵州桥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啦,够悠久了吧?在结构坚固这个特征方面,经历上千年而不倒,多么的坚固啊!作者还用一系列的数据说话,有力地说明了它所以坚固的原因。那么,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啊。人也是一样,如果你写姚明这个人,五官什么的都写了,唯独没有写他的身高,你觉得合适吗?写事物也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死死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就是它区别于其它的事物的特质。比如你手边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的书籍相比,它的主要特征的是:容量丰富、体量更大,纸张轻薄但很有韧性。作为工具书,可以做到经久耐磨。这就是它一两个主要的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 | 什么特征?
你这样介绍你写的说明对象,人们就容易看到它的样子,知道它的特质。而在《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当中,作者开头就说:是我国现存更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你看,故宫的主要特征是不是交代的很清楚?它的定位——这个词将来你会运用的很熟练,职场中的人们常说,就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而且更大、最完整,历史很悠久。这就抓住了故宫的特征,如果你去故宫游览的话,一两天的时间是看不完的,就是因为太大啊。
故宫 | 到底多大啊
第二是事理说明文。这个所涉及的常常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大自然的规律、科学的规律,实际上带有较强的科普性质。如果说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静态特征的一种观察和描述,那么事理说明文则是对事物内在的某些规律,包括看起来动态的东西的一些内在规律的揭示。
落日落日很大落日比正午的太阳更大吗
比如《落日的幻觉》就是一篇典型的事理说明文。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挂在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察,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是一样的。”文章就这样结束了,就是要告诉我们,所谓的落日的幻觉不过是人的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幻觉而已,它用科学家的结论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所以在事例说明文当中,常见科学家的意见、化学家的意见、物理学家等自然科学家的意见,主要是向人们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同学们由于在年龄、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写事理说明文的时候相对要少,而且要建立在观察和搜集科学内容的前提下,比如观察豆芽是如何生长的,需要你亲自实验,观察出每一天它的变化,记录科学变化的过程,才能写出来。
当你站在这里观察,你怎么说明周围的建筑?用什么 *** ?
不过重点是:不论你写哪种说明文,掌握常见的说明 *** 都是必要的,不,是必须的。我们说:写文章主要依靠5种手段,这就是叙述、抒情、议论、说明、描写。记叙文主要用到的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议论文主要是议论、叙述;而说明文主要是说明,偶尔也用到描写,尤其是在对对象进行细致观察的时候,不用描写行吗?但主要是常见的说明 *** ,这就是: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引资料这几种。这是说明文的写作常常用到的。这里不再一一详细说明它们的具体内涵,同学们在语文课本上就能接触到并很好地解决。
所以,初一的孩子如何写好说明文呢?我给出以下几点:
之一、研究几篇常见的说明文,课本上就可以解决。加强感性认识。
第二、尝试着运用各种说明 *** ,这个要熟练地运用才行。
第三、培养观察世界的能力,对各种事物、各种自然现象多留心观察,有条件的话查询有关资料,掌握事物的特征、说理的过程等。
第四、多读几本科普的作品,也可以尝试读点长篇的科普读物,那些都有助你你写好说明文,只是规模更大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