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和重阳节到来之际,一场“情暖重阳,寻味重阳糕”家庭公益日活动,今天下午在浦东潍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志愿者们带来面团和馅料手把手地教大小朋友做重阳糕,并讲解吃重阳糕的寓意。
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小朋友们揉搓面团,将馅料包进面团里。然后把面团在模具上压一压......不一会儿一块块各色花样的重阳糕出来了!
通过 *** 重阳糕,不仅让小朋友了解到重阳糕的 *** 过程、锻炼动手能力,而且让小朋友学会爱老、敬老,从小培养他们的中华传统美德。
七彩重阳糕、不加一滴水的枣泥糕……近日,静安老字号糕点热销重阳
今年国庆节恰逢重阳节,重阳糕成为大家在长假里走亲访友、孝敬长辈的更好选择之一。这几天,静安各大老字号推出的特色重阳糕迎来热销,吸引不少市民排队选购。
绿杨邨
七彩重阳糕,颜值与口感兼具!上海静安
近日,在江宁路上的绿杨邨酒家内,除了招牌素菜包,不少顾客都会选择购买几盒重阳糕。正在选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绿杨邨的重阳糕很好看,口感也不错,去年老人吃了说好吃,我今年再来买几盒。”
绿杨邨酒家第三代点心传承人卓文光介绍,店里的这款重阳糕名为“七彩重阳糕”,由黑、黄、棕、粉、绿、紫、白七种颜色的糕点组成。颜值颇高,但却无任何添加剂,全凭师傅们纯手工 *** ,以及食材的天然色。比如,糕点中的黑色用的是粉碎后的黑芝麻、黄色是纯南瓜泥、紫色是将山芋紫薯进行混合……
“七色糕点组合在一起后,再撒上用猕猴桃、杏脯、胡萝卜条等 *** 的什锦碎,讨一个重阳节‘岁岁平安’的好口彩。”卓文光表示,考虑到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这款重阳糕还进行了少油减糖的调整,更加健康。
除了七彩重阳糕外,店内还推出了南瓜、紫薯、黑米三种口味的重阳切糕,相较于软软糯糯的重阳糕,切糕口感更松软、易消化,也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
王家沙
不加一滴水的枣泥糕,香!
在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总店后厨内,刚刚从月饼季切换的师傅们每天清晨一到岗,便把黏性更高、米香更重的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比例混合,加糖、加水,用手搓成做重阳糕的米粉。随后,根据不同的浸泡时间和 *** 工作, *** 成风味各异的糕团,为市民们献上一席秋日时令美味。
上海静安
“我们今年在重阳节推出的系列产品有黄松糕、白果蜜糕、定胜糕、蜜糕和枣泥糕。”王家沙总店点心部部长姚建华向记者介绍,王家沙糕团秉承甜甜软软苏式糕团的做法,手工古法当天 *** 、当天售卖,特点就是“不粘手、不粘牙、不粘上颚”。
特别是今年的主打产品枣泥糕,整个打糕工艺不添加任何一滴水,全靠用若羌红枣熬煮出来的枣泥浆代替水来做面胚。最后,再添加核桃仁、瓜子仁和桂圆肉等真材实料,吃起来的口感也是糯甜香、不粘牙。
“今年我们在重阳节期间所推出的一系列品种,都是传统型、能够传承糕团一代代工艺的产品,也是希望让更多顾客在传统佳节吃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时令美食。”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今年王家沙推出了三款重阳糕点组合供顾客选购,价位分别为32元、58元和78元,与去年基本一致。
市民张先生购买了两份重阳糕礼盒,分别准备送给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重阳糕软糯香甜,寓意也好。每年重阳节前夕都会来王家沙买点糕点,然后全家老老小小一起聚在一块儿吃顿团圆饭。传统佳节,仪式感一定要有。”
来源:上海静安
重阳节要到了,记得给家人吃重阳糕,香甜软糯,好吃又有美好寓意重阳节要到了,记得给家人吃重阳糕,香甜软糯,好吃又有美好寓意
后天是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不知道大家那里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反正在我们这里,当天是要吃重阳糕的,不少朋友也喜欢叫它花糕。
重阳糕是用粘米粉、糯米粉以及红枣、葡萄干等等做成的,一层铺一层,代表着步步登高,是吉祥的好寓意。我想重阳糕详细的做法放在下面了,感兴趣的可以跟着一起做,香甜软糯,全家老小都爱吃。
重阳糕的做法:
准备一个干净的大碗,倒入适量的清水,撒入一勺面粉,搅拌均匀到面粉融化,然后放入红枣还有葡萄干,多淘洗几遍,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水备用。
稀释的面粉水,它有着很强的吸附力,可以去掉葡萄干还有红枣上面的脏东西,咱们吃起来会更放心健康。
取适量的粘米粉、糯米粉还有白砂糖放在无水的大碗里面,然后倒入适量的清水,一边倒一边搅拌,直到变成颗粒状,放在一旁稍微晾干水分。
准备干净的模具,在里面刷一层食用油,然后过筛那些颗粒,过筛后的面粉倒入模具中,然后在面粉上面铺一层红豆沙。
然后再次过筛一层面粉,然后再次铺一层豆沙,继续过筛一层面粉,然后在上面撒上红枣还有葡萄干就可以了。
冷水上锅,大火加热烧开,继续蒸40-50分钟左右,关火后焖两三分钟,就可以取出脱模食用了。
鲁西南年俗|蒸花糕一种在春节家家户户豆做的面食
在鲁西南农村、人们春节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中,有一个经年不衰、传承至今的年俗,那就是蒸花糕。花糕是祭祀、供奉、送人、走亲戚用的,尤其是刚出嫁的姑娘,花糕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年年高、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花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结构清新、色彩丰富、绮丽雅致,情趣悦人,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祭祀、供奉的花糕一般用于元宵节当天吃,会切开后复蒸,全家人分享。
除了过年蒸花糕以外,还有个时候蒸花糕,那就是出嫁闺女的时候。不同的是,过年花糕都是篜得熟透了的,而嫁女花糕一般都不会篜得太熟的,寓意闺女当了媳妇以后会“生”孩子。
家里新媳妇之一年头里,婆婆也会给儿媳妇做一个好看的,年后初二走娘家时会带着,因为新媳妇初二走娘家会有好多亲戚也来陪着新女婿吃饭喝酒,加上同村也会看热闹,对比之一年拿多少礼来,所以当天会有很多人看,这也促使新婆婆把花糕做好,给家里争取面子,村里好多婆婆也都是能人,花糕里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更有甚者,有些年轻婆婆不太会做造型,就直接请一些人帮忙做,这也是一个习俗,一般农村里帮忙都是免费,相互帮衬,有些造型做出来真是大开眼界,新媳妇回门能有个很好的花糕足够压阵了,这也是种传统民俗文化。
闺女准备回婆家了,这时侯老人就把年前准备好的“花糕”给闺女带上,这花糕是用特种面粉用老孝面发孝,大红枣煮熟,用事先煮熟的枣,会很甜,这样枣皮不发苦!花糕的制做只有年长的人会,大红枣象征着曰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一层面,放上一层大红枣,做出多层的,最后上面再放上用手捏出的漂亮的花朵放在糕顶上,醒发半小时后,再上锅蒸制,具体时间要看花糕的大小,层次越多,需要蒸制的时间就越长。花糕层次越多,象征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高!
作者简介:
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曹县十三届常委,政协菏泽市十六届委员,曹县乡土历史爱好者,菏泽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曹县人民 *** 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花糕香 年味浓2020年1月17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山东省聊城市当地农民忙着蒸花糕、做花馍。鲁西当地有春节蒸花糕、花馍的传统习俗。寓意人们的生活步步登高、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加了浓浓的年味。(赵玉国摄/光明图片)
蒸花糕 迎新春2月9日,在河北枣强县邵府村,村民在手工 *** 花糕。春节临近,河北省枣强县邵府村的村民们开始赶制各式各样的花糕、花馍,寓意生活年年高、步步高,喜迎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2月9日,在河北枣强县邵府村,一名小朋友在品尝蒸好的花糕。春节临近,河北省枣强县邵府村的村民们开始赶制各式各样的花糕、花馍,寓意生活年年高、步步高,喜迎新春佳节。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每年的公历10月8日或9日,时令交寒露。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和戌月的起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和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里之一个带“寒”字的。
相比白露节气时,这时的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元代文人吴澄在其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谚语,意为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的微凉转为深秋的沁寒。谚语还说:“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寒露过后寒意渐增,万物也日渐萧瑟,再不宜穿单衣和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霜降的前奏。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褪去而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我国南方地区少雨干燥秋意渐浓,而北方地区则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持螯小饮,对菊吟诗,正当其时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鸿雁南飞,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湘云出主意说要这样行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宝玉一时间想不出来,黛玉便替他作了一首酒令诗:“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其中的“鸿雁来宾”,便是寒露之“一候”。同时,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鸟雀逐渐稀见,海边却出现了不少与雀鸟的颜色和纹样差不多的贝壳,故而古人认为“雀入大水为蛤”(《国语》),晋人干宝在其志怪小说《搜神记》里亦曰:“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即鸟雀入水幻化为蛤。与此同时,秋菊开始争芳斗妍。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云:“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活脱脱便是二候、三候的“五言诗”版,明代学者唐时升的《园中十首》(之一)则一开篇便突出了这时节的秋高气爽:“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而开元名相张九龄在一个清秋的早晨闲坐书斋眺远抒怀,欣然命笔:“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晨坐斋中偶而成咏》)——但见高天流云,群鸟颉颃,遥山远岑奔来眼底,胸怀大唐社稷江山的诗人心境闲适,爱煞那一派天淡云闲、清旷高爽的秋日好景。
寒露时节,秋收和秋播都到了最后关头,不仅秋粮和棉花、大豆要抓紧收割,冬小麦也要及时播种,即所谓“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晚种一天,少收一担”,而“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说的就是秋收以后还要深翻土地,为下一轮的丰收做准备。农谚还有“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三日无青豆”“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寒露秋收动镰钩,大豆收割不停闲”等,说的都是“三秋大忙”的农事。其中,收割大豆更好在早上有露水时,用钩镰割倒后要轻摆轻放,以避免籽粒散失。割倒的大豆则需及时运回晒场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储藏。当代小说家王安忆曾在其《喜宴》里如是描写“燎豆子”:“太阳偏西了,成了夕阳,那光带些姜黄色,老熟而宁静。秋天的天又高爽,空气几乎是透明的,几片薄云在夕照里变着颜色。割净的黄豆地里东一片西一片地躺着割倒的深色的豆棵。陡然升起一股烟,因为无风,而笔直地上升,在明净的空气中显得特别清晰,甚至,那飞舞在烟周围的细小的灰烬都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满是丰收的喜悦饱满和清秋的明洁了悟,相较中唐诗豪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之颂歌,虽然少了些许鹤唳长空的碧净,但却多了不少人间烟火气和实实在在的踏实安稳。
米粮入仓、瓜果飘香的丰收金秋,也正是文人雅集的好时光。正所谓“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南宋·曹彦约《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持螯小饮,对菊吟诗,正当其时。比如,曹公笔下的大观园菊花诗会便热热闹闹的,《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一组十二首诗,写尽了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高古,亦活画出红楼儿女各自不同的心性与处境——当然,首先是品蟹。先是凤姐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吩咐下人“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洗手用的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黛玉体弱,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儿夹子肉,就去钓鱼玩了。然后她“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区区千余字,大户人家吃螃蟹的精致讲究、长幼有序的严苛规矩,以及众人的性格、处境及相互关系如宝玉对黛玉的体心贴意,已无不跃然纸上。最后李纨宣布公评:“《咏菊》之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而这夺魁的诗句,又何尝不是潇湘妃子黛玉姑娘本人的传神写照?
寒露时节的秋光,早就成为丹青高手笔下的妙境,却也常常惹得文人墨客“悲寂寥”
现实世界里见诸记载的文人秋赏雅集亦自不少,如乾隆十九年(1754)寒露后三日,偶抱小恙的文学家、金石学家王昶应其弟子吴廷韩的邀约,师生们在济南泛舟登高、赏画赋诗,小饮抒怀,好不畅快。几十年后,在王昶的记忆里,那次秋游仍历历在目:“忆乾隆甲戌初秋,予薄游山左,寓吴凌云运使署。今香亭侍郎执经之暇,往往呼小艇,泛大明湖,登历下亭,上北极阁,望鹊华两山,青螺矗立云表,沿缘葭苇以归……”而且雅集当时所填的三叠长调《西河》(同吴廷韩由?山河还至历下亭,晚荷已尽,芦雪翛然。时寒露后三日也),他也收入了自己刊刻于嘉庆十二年的《春融堂集》:“微雨过,红衣冷。薄霭不沾明镜。芦花偶惹鲤鱼风,闲鸥警醒。清游曾寄集贤知,长笺写遍幽景。(词作者原注:时出赵子昂《明湖秋瑟图》展玩。)更唤酒、银瓶素绠。少消除、天涯旅兴。回忆江关路迥。想渔庄、雪藕丝莼,应向梦中寻,谁重省?”
众荷凋残,芦花胜雪,微雨过后,师生相携,陶醉于泉城的朗朗秋光之中。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曾强调“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更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而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大明湖之春》)
而老舍先生眼中那确是有些画意的济南秋色,自然亦早就成为丹青高手笔下的妙境。?山又名鹊山,王昶师生所望之“鹊华两山”即鹊山和华不注山,亦即元初大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鹊华秋色图》中的两座山。据云,赵孟頫从山东罢官回到家乡浙江湖州后,在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底为好友周密绘制了一幅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描摹的就是周的祖籍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意境清旷,满纸恬淡闲静,好一派田园况味。画面上最重要的是两座山:右边突兀耸立着的华不注山双峰挺秀呈三角形,左边的鹊山则状如牛背。画家自题曰:“公谨父,齐人也。余通守齐州,罢官来归,为公谨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而其状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其东则鹊山也。命之曰鹊华秋色云。元贞元年十有二月。吴兴赵孟頫制。”该图绘制的是济南郊区平川洲渚、红树芦荻的烂漫秋色,左边鹊山和右边华不注山遥相呼应,刚柔相济。画家创造性地将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技法,画面上农舍隐隐、轻舟数叶,林木草卉茂杂,农人怡然渔牧,牛羊悠然觅食。鹊山用披麻皴法,山峦浑厚,深静凝重,设花青色;华不注山正面用荷叶皴、侧面用解索皴,主脉分明,形势峭拔,设石绿色,山顶微染赭石;汀岸、平原则用长披麻皴,房舍人畜、芦荻舟车等精工细描,设色清淡明丽,风格秀雅,俊逸苍古,为历代收藏家所珍爱。清康熙年间,《鹊华秋色图》收归禁宫御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十九年那场寒露后三日的游赏中,不仅王昶他们游历的路线和所见景致与《鹊华秋色图》何其相似乃尔,而且中途小憩时还展玩了赵孟頫的《明湖秋瑟图》!从画名揣测,应是前者模山后者范水,均乃泉城秋景佳构。遗憾的是,《明湖秋瑟图》今已佚失,空留画名供后人怀想。
当然,除了咏菊雅集寄情怡性,文人墨客在清泠泠的秋光中,大多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亦正所谓宋玉悲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元杂剧《王粲登楼》乃剧作家郑光祖根据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登楼赋》和《三国志·王粲传》敷衍而成,说的是王粲家贫学富,恃才傲物,流落荆州,郁郁寡欢。在许达的邀请下,王粲与之同登溪山风月楼,“鲈鱼正美,新酒初香,橙黄橘绿可开樽,紫蟹黄鸡宜宴赏”,正应开怀畅饮,王粲却道:“忆昔离家二载过,髩鬓边白发奈愁何。无穷兴对无穷景,不觉伤心泪点多”,不由得秋思连连,醉而思乡。许达说:“时遇清秋,阶下有等草虫,名寒蛩,又名促织,此等草虫叫动,家家捶帛捣练”,遂吟《捣练歌》一曲:“……秋天秋月秋夜长,秋日秋风秋渐凉。秋景秋声秋雁度,秋光秋色秋叶黄……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促织促织叫复叫,叫出深秋砧杵天。谁能秋夜闻秋砧,切切悲悲悲不禁。况是思归归未得,声声捶碎故乡心。”一连串的“秋”字,合成失意书生心头之无尽悲愁。而潇湘馆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不免有感而发,在《秋窗风雨夕》中连用十四个“秋”字来表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心境:“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是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还有,白居易的《池上》实写寥落的秋景:“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不免让人想起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孟郊在《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时见秋意阑珊,也情不自禁动了归心:“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而另一唐人陈季卿在秋风瑟瑟中恋恋不舍地别妻离家,哀哀吟道:“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别妻》)
清恽寿平《五色菊花图》
柿子、山楂、石榴等寒露时节的典型水果鲜艳饱满,给萧飒的秋天染上一抹抹璀璨光华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已耄耋的陆放翁胸膈患疾,从立秋一直病到近寒露,身体才有所恢复,淳朴的乡邻们都为他高兴,纷纷替他设宴庆祝。为此,八十五岁的老诗人写了一组题为《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的绝句,之一首便道:“八月吴中风露秋,子鹅可炙酒新篘。老人病愈乡闾喜,处处邀迎共献酬。”陆老夫子六十六岁开始便闲居故乡山阴,生活简朴甚至清苦,“半饥半饱随时过,无客无书尽日闲。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清泉白米山家有,盐酪犹从小市求”,白粥果腹、与猫为伴,倒也闲适。虽然行走已不甚便利,但读了一辈子的书却仍是心头更爱,故道:“寸步须扶本常事,细书妨读却闲愁。”何况还可以赋诗小酌自娱:“小诗闲淡如秋水,病后殊胜未病时。自翦矮笺誊断稿,不嫌墨浅字倾欹”“小诗苦思凭谁赏,绿酒盈尊每独倾”。让人感喟的是,这位曾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遣怀的爱国诗人,在人生进入倒计时,却是何其的从容坦然:“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老境情悰例如此,不须惆怅感余生。”
陆游老夫子在这组绝句里还说:“粥香可爱贫方觉,睡味无穷老始知。”又云:“一枕鸟声残晓梦,半窗竹影弄新晴。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可见,他老人家的病,是靠喝粥吃素和充分的休息慢慢调养痊愈的——众所周知,米粥可以健脾胃、补中气,又惠而不费,是秋季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上佳食品。而这也正符合寒露时间的养生原则——寒露时节气候变冷,正是人体阳气收敛、 *** 潜藏于内之时,故此时的养生应以保养 *** 预防秋燥为主,宜早睡以顺应 *** 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同时,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中医学认为,寒露过后,避免受凉对于身体的保健十分重要,凉鞋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除了足部,脾胃、颈部和腰部也不可暴露受凉。同时,因为胃肠道对于寒冷的 *** 非常敏感,在寒露节气应少吃辛辣 *** 、香燥熏烤的食物,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食品。水果可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可选胡萝卜、冬瓜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因为粳米、糯米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故早餐更好喝温热的药粥,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还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或许,陆老夫子还曾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清上泄下之功效的凉膈散吧,该方剂为清热剂,出自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有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主治上中焦邪郁生热证,即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舌生疮,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明代嘉靖年间文人邱云霄有五言律诗一首,叙写寒露日与老友重聚的情形,题为《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诗曰:“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其尾联情思怆然,与杜工部《羌村三首》之名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如出一辙——寒露过后气温日渐降低,加之大自然的肃杀之气此时易积郁在心,也易伤肺,故应特别注意心血管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的复发,并适当增加文体活动,以保持乐观情绪。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发疾病。运动方面,则需结合自身身体状况确定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寒露时节,除了前文所言的吃螃蟹、赏菊花,我国民间还有吃寒露糕和登高望远的习俗——寒露往往和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同一时段,天气由凉转冷,核桃、莲子、板栗、芝麻等大量上市,人们在花糕的中间夹上核桃仁、芝麻等,称为寒露糕、重阳糕,寓意步步高升。同时,登高望远,抒怀寄情,亦正当时。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寒露时节最典型的水果是柿子,还有山楂和石榴,它们或紫或红的果实无不鲜艳饱满,丰美诱人,加上漫山遍野的红叶和千姿百态的菊花,给萧飒的秋天染上一抹抹璀璨的光华。不过,怀才不遇的文人往往只见秋的凋零,不见秋的壮硕。比如鬼才李贺《感讽》:“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腰衱佩珠断,灰蝶生阴松。”而另一唐人李郢羁旅客途,起早赶路,但见“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不由得感慨“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早发》)——秋虫唧唧,天籁胜诗,乃人间极致之美,只可惜懂得欣赏的素心人并不甚众。
作者:郭梅(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今日九九重阳节!“冬季冷暖看重阳”,今冬冷不冷?看看农谚咋说重阳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唐代时就已被重视起来,因重阳这天日月均逢九,才有“重九”之说,而“九”又是极数,因而为“重阳”,而又因其和“久久”谐音,这个节日也被称为“敬老节”,寓意着长寿安康之意。
在重阳节日这天,古人会登高眺望,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避开祸害,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也会十分浓重。此外,重阳也有晒秋、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民间有“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的说法,意思是重阳过了后,天气更加严寒,即便是中午也不炎热,夏季的衣物要收起来。
其实有关重阳节的农谚也有不少,它们可预测冬季冷不冷,对指示农作物的生产有重要作用,可预测一年的收成如何。
1、“重阳节晴一冬凌;重阳节阴一冬闷”,
所谓的“冬凌”,也就是冰凌,在严寒之时一旦降下雨雪,那屋檐下就会结上冰凌,看上去透明晶莹,孩子们总喜欢摆弄,或拿在嘴里吃。
那么上半句就很简单了,如果重阳这天晴空万里,那就表明冬季将会迎来严冬,到时候将滴水成冰。
那么“闷” 又怎么解释?夏季时,大家总会时不时感觉天气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且全身燥热出汗。其实“闷”也就是闷热的含义,天气较为温暖。
这样后半句就可理解了,重阳这天如果是阴雨天气,或者天空乌云密布,那冬天就会显得十分暖和。
这类俗语其实有不少,如“九月九阴一冬温,九月九晴一冬冰”,意思基本相似,如果重阳这天天气晴朗,那冬天将会十分严寒,且降雪较多;如果重阳出现了阴天、降雨,那冬季相对来说更暖和。
2、“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在古人来看,重阳节的天气状况,可以判断冬季是否干旱。如果在重阳这一天没有雨水,天气晴朗,那就要看4天后的农历九月十三,如果还没有降雨出现,那可不是太好的兆头,冬季天气多以“少雨少雪”为主,甚至会闹冬旱。
对于农民来说,更希望重阳这天出现雨水,这样的话冬季天气变化才会正常,一切风调雨顺,不然庄稼的收成就会受影响。毕竟冬季干旱,那次年大概率出现“春旱”,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错过了更佳生长期,产量或不是太好。
同时,重阳节、十三无雨,那冬季多是暖冬天气,而暖冬尽管对人来说是好事,可小麦、油菜等庄稼生长受影响,毕竟雨雪少气温偏高,病害多,小麦、油菜长势不佳,次年产量会减产。再者说,重阳之时,小麦、油菜等已种下,此时降下雨水有利于发芽生长,不然还要人工灌溉,增加成本。
而重阳这天下雨,冬季多半是冷冬,农田里的害虫将会被冻死,且雨雪多,也滋润了土壤,次年庄稼生长更为旺盛。
当然,民间也有“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的说法,意思是重阳这天如果没雨,那就要看立冬天气如何,毕竟立冬是冬季之初始,此时庄稼步入越冬期,寒风乍起,而小麦唯有长得壮,才能更好的越冬。
如果这天没有雨,那就表明冷空气没有到来,冬季多为暖冬,不利于庄稼生长。农民会根据立冬的天气情况,及时灌溉农田,以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还可减轻冻害。
3、“重阳如若不打伞,来年庄稼光了秆”
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如果在重阳这天阳光明媚、太阳高照,不需要打伞,那来年的庄稼收成怕是不会太好,农作物只剩下秸秆,没有什么谷物。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主要表达的是收成不好,极有可能绝产。
民间也有“今年九月晒重阳,明年牛马奔山岗”的说法,意思是如果重阳这天是晴天,来年会比较干旱,就连草儿也不是太多,牛马想要吃草需要爬到高山之上。
反而,如果重阳下雨,那来年就会显得湿润,对庄稼的生长有利,产量比较高,收成不错。
那么,今年冬季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呢?专家研究发现,今年极有可能还是“拉尼娜”年,早在9月份时,专家就预测“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概率超80%,其天气特征是“北涝南旱”,刚好和实际生活相符合。而“拉尼娜”对应的多是冷冬,近日中央气象台也提前预警,13-15、16-17日将迎来较强冷空气团,到时候18个省市将快速降温,南方大部将受影响,因此大家需要做好保暖防范。
国庆又逢重阳,北京老字号重阳糕、寿桃热卖新京报讯(记者王萍)明天将迎来九九重阳节。10月3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多家老字号餐饮企业了解到,近日寿桃、重阳糕等传统重阳节小吃销量增长,寓意好、口感软烂、食材丰富的重阳节菜品也受到消费者欢迎。
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经理王新梅表示,最近店里的寿桃礼盒、重阳糕预订量增加,从10月1日国庆节开始,与重阳节相关的小吃就提前进入销售高峰。据介绍,护国寺小吃的寿桃礼盒包含“九颗寿桃、九枚寿饼、9根9.9米长的寿面”,寓意千年寿桃、百年寿面、团圆寿饼。重阳糕使用传统宫廷小吃中的豌豆黄,搭配上京糕、青梅、冬瓜条、地瓜干、红小豆、麻仁等9种原料烹制而成,美味且寓意美好。
老字号的重阳糕等传统小吃热卖。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门店的工作人员从凌晨3时就开始赶制重阳糕和寿桃,从和面、包制、蒸熟、包装,每一道程序都必须在当天完成。”王新梅介绍。据统计,从10月1日起,重阳糕和寿桃每天的销量将近2000份,重阳节当天或将达到销量更高峰。
除了传统的重阳节小吃,烤肉宛为重阳节推出了注重口味和健康美食的“重阳节”家宴套餐,鸿宾楼上线了“重阳花糕”,寓意十全十美的“扒海洋”近日的预订量也出现上涨。曲园酒楼等老字号则将为重阳节前来就餐的顾客赠送甜品小吃。
编辑 王琳
校对 陈荻雁
重阳糕上市了,口味多样,“颜值”也不错重阳节将至,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国庆假期。这几天,不少上海老字号的重阳糕已经上市了,口味多样,“颜值”也不错。今天,在南京东路上的不少老字号门口,不仅有上了年纪的人排队买重阳糕,也有小年轻为长辈来采购重阳糕等节令食品。
重阳食花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不能登高的人们,品食重阳糕,“糕”“高”同音,也象征“步步高升”的祝福之意。重阳糕是重阳节期间老百姓喜食的传统糕点。重阳节,拎上两盒重阳糕去看望家中的长辈,是不少上海人家的传统。
南京东路上的新雅粤菜馆, *** 广帮糕点、海派糕团也是拿手一绝,桂花拉糕、伦教糕、条头糕、双酿团、松花团等等每日都早早售空。今年,新雅推出了大师手工自制重阳糕。“如今的节令市场,已成为各家研发争奇斗艳的阵地,‘新奇’的馅料品种层出不穷,而面对传统意味颇浓的重阳,我们还是坚持在传统技法上着手,不猎奇、不讨巧,但注重在传统重阳糕点的‘颜值’上创新。”新雅大师团队负责人说。
今年新雅推出的重阳糕有三种色彩、三种口味:红曲米汁蒸制的红、吉士粉炮制的黄、抹茶粉那股天然的绿,制造出天然无人工色素的三种色彩;本帮特色的黑洋酥、海门大红袍赤豆铲出的豆沙,配上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新晋网红”贝贝南瓜,组成了三种不同的馅芯,同时又分别撒上了东北松仁、南瓜子仁以及云南核桃仁。在糯米的选用上,采用粘性更高米香味更厚重的泰国糯米与泰国粳米的结合。
不远处是沈大成,糕团专窗内各种糕团摆得整整齐齐:赤豆糕口感软糯、豆沙细腻,椰蓉松仁重阳糕、芝麻核桃重阳糕则是这两年推出的新品,增加了松仁、核桃后,口感更加丰富,受到不少老年人的喜欢。
上海糕团偏甜,原来不少年轻人不敢尝试,近年为更适合现代人对于健康的需求,很多上海老字号都降低了糕团中的油糖比例,如新雅重阳糕的油糖比以前普遍降低了20%以上。在国庆期间,新雅还会推出一款香蕉味重阳糕,由新鲜香蕉、宜兴乌米做成的乌米香蕉重阳糕,口味香甜,年轻人也会喜欢。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