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除了省会最厉害的城市是谁?经济前景一片大好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以其广袤的高原草地、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虽然它是中国最少人口的省份之一,但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不仅包括省会西宁,还有其他许多充满活力的城市。本文将介绍除了省会西宁之外,青海省内的一些杰出城市,并探讨它们的经济前景。
## 海南藏族自治州——门源
门源,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藏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这个城市坐落在青海高原上,被雪山环绕,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门源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还有湖泊和河流,为畜牧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门源的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里,欣赏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城市已经开始发展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如酒店、餐厅和旅游活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此外,门源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铅、锌等,为当地经济提供了额外的支持。
##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
同仁市是位于青海省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寺庙和建筑,反映了藏族文化的深厚历史。同仁市也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拥有宜人的气候和壮观的高山草甸。
同仁的经济前景也十分光明。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相对发达,特别是牦牛养殖业。同仁的牦牛肉和奶制品以其优质和口味独特而闻名,已经开始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此外,同仁地区还有潜力开发的矿产资源,如稀土和煤炭,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玛多县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玛多以其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文化而闻名。这里有着广袤的草原、湖泊和雪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户外爱好者。
玛多的经济潜力在于其旅游业和农业。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个地区,寻找冒险和探索大自然的机会。当地 *** 已经开始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农业在玛多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高原大米和藏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
班玛县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另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青海省东部。这个城市被誉为“中国的非洲”,因为它拥有广阔的沙漠和沙丘地貌,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班玛县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基地之一,吸引了野生动植物观察者和生态旅游者。
班玛的经济前景在于生态旅游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旅游业迅速崛起。当地 *** 已经采取措施保护班玛的生态系统,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这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总的来说,青海省除了省会西宁之外,还有许多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这些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已经开始在旅游、农业和采矿等领域探索经济发展的机会。随着更多的投资和关注流向这些城市,青海省的经济前景一片大好,有望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祉。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2年10月19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的通告(〔2022〕年第27号)。据通告,近期,该局在组织开展的2022年青海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中,抽检了五香牦牛肉干等肉制品5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 》(GB 2762-2017)、《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 *** 》(GB 29921-2021)标准要求。
(二)检验项目
熟肉干制品检验项目包括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氯霉素、胭脂红、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铬(以Cr计)、镉(以Cd计)、铅(以Pb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更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
肉制品监督抽检食品合格信息 | |||||||||||||
抽样编号 | 序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所在省份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批号 | 分类 | 公告号 | 公告日期 | 任务来源/项目名称 | 备注 |
SC22630000414930078 | 1 | 西宁法丽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团结桥路92号 | 循化县华联商贸有限公司 | 青海 | 藏牦牛肉(熟肉干制品) | 250克/袋 | 2022-07-01 | 肉制品 | 〔2022〕年第27号 | 2022.10.18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青海省级监督抽检 |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SC22630000414930074 | 2 | 青海冰山雪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环城东路119号 | 循化县白驼精品超市 | 青海 | 手撕藏牦牛肉 | 205克/袋 | 2022-04-03 | 肉制品 | 〔2022〕年第27号 | 2022.10.18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青海省级监督抽检 |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SC22630000414930241 | 3 |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同安路108号 | 青海夏都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纺织品百货大楼 | 青海 | 藏牦牛肉干 | 200克(40克×5)/袋 | 2022-07-13 | 肉制品 | 〔2022〕年第27号 | 2022.10.18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青海省级监督抽检 |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SC22630000414930358 | 4 |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同安路108号 | 西宁市城中区福食百货商行 | 青海 | 藏牦牛肉干 | 200克(40克×5)/袋 | 2022-07-15 | 肉制品 | 〔2022〕年第27号 | 2022.10.18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青海省级监督抽检 |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SC22630000414930453 | 5 | 青海开心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宁张路43号(生物科技园) | 青海惠客家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 青海 | 五香牦牛肉干 | 180克(45克×4袋)/袋 | 2022-03-05 | 肉制品 | 〔2022〕年第27号 | 2022.10.18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青海省级监督抽检 | 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陆爱珍本来没想到5369能来到进博会。
5369,指的是5369米,是藏地神山年保玉则主峰的海拔高度。年保玉则,位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当地人都说,那是风景最美的地方,是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地方。11年前,陆爱珍从上海到青海,以“5369”命名了自己的牦牛肉品牌。
牦牛
陆爱珍是浙江人,早年在上海定居。2010年,她来到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附近考察项目,顺便寻求新的事业发展方向。她拜访神秘的年保玉则,游览仙女湖,这里独有的蓝天、草原、湖泊与冰雪让她流连忘返。她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开发旅游产业的可能性。
拜访过青海的投资人很多,但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当地县委拉住陆爱珍,告诉她,如果想在当地投资,最合适的就是牦牛。
陆爱珍从没接触过肉制品产业,她想,这可是“杀生”。县委干部一再向她解释,高原牧区的牦牛就是“南方的大米”,牧民的主要财产就是牦牛;生产、生活、维护生态,都得围绕牦牛。
见她犹豫,时任县长专程去拜访了当地的活佛,请教该如何看待将牦牛肉商业化、产业化这件事。活佛说:“对老百姓有帮助的事,就是慈悲”。
或许是活佛的回答解开了她的心结,或许是被当地干部的执着打动,总之,陆爱珍留了下来。在当地干部和当时第二批上海援青干部的帮助支持下,2011年,陆爱珍成立了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2011年青海省 *** “青洽会”招商引资企业,也是上海对口支援青海果洛州的产业扶贫落地企业。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果洛,陆爱珍要克服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她还记得建工厂初期,在草原上上厕所成了难题,她全网求购移动厕所,家家都告诉她送不到果洛;她发现牧民都没有银行账户,她只能自己开车,跑遍西宁的银行预约取现金,然后拉着一麻袋的钱,挨家挨户地收购牦牛……
“都是些你在上海根本想象不到的事。”10多年过去,道路、基础设施、学校、住房……县里已是全然不同的面貌。有了产业,当地牧民落地安家,买车买房,也能送孩子去读书了。
陆爱珍的工厂和产品线都在逐步完善。她很为自家的牦牛肉自豪,而且她知道,这些牦牛都是当地百姓的生计。她四处寻找资源,积极参加展会,推介产品。在国外参展时,她发现那些来自美国、日本、新西兰、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展台总是人头攒动,中国的展台就稍显冷清。她想,那大抵是因为别人做出了品牌,但中国的肉制品不比他们差。
从之一届进博会开始,她就成了忠实的参展观众:这可是在自己国家办的世界级展会!她总想着有一天,自家的产品也要跟这些国外的优质产品“同台竞技”!
王远鸿 摄
干部
王远鸿是今年7月去的青海。他是上海第五批援青干部,原是嘉定区马陆镇副镇长,现挂职为果洛州久治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9月初,州委组织部的领导到久治调研,他借机提出自己的疑问:援青工作,从哪个点切入比较好?
“要抓住牦牛。”
还是牦牛。当地的产业主要是牦牛,老百姓要增收,生活要改善,就要靠牦牛。一头牦牛到了一定时间出栏,能卖大约8000块钱。老百姓要卖牦牛,就需要有收购牦牛的公司。
前些年王远鸿在青浦做驻村指导员时,曾帮老百姓推广当地草莓,给自己起了个微信名叫“草莓小胖孩”。听罢这番话,他当即改了微信名:“牦牛小胖孩”。
王远鸿开始自掏腰包买给亲朋好友,向他们推荐青海的牦牛肉。由此,也与陆爱珍的5369联系上了。
“既然是好产品,为何不带到进博会?”王远鸿做事一贯雷厉风行,得知陆爱珍有这样的意愿,他当即报告给援青联络组组长赵勇。在上海市援青联络组、上海市商委、上海市委组织部等多部门的协调下,在青海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5369在第五届进博会有了自己的展位。
心愿实现了,陆爱珍很感谢最早热心于此事的王远鸿。但直到她动身离开青海去上海参加进博会,两人都还没见过面。
9月底,王远鸿去西宁集中学习,陆爱珍也在西宁,便候着王远鸿忙完,想着总有时间碰个面。开完会第二天一大早,陆爱珍发去消息,才得知王远鸿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陆爱珍有些无奈,“西宁的平均海拔2000多米,很多人从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下来都想在西宁多待会儿,可王书记就天天就想着工作上的事。”话虽这么说,陆爱珍是真心佩服的。
王远鸿要赶回去盯项目。虽有疫情的影响,上海援建的固定和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度不能落下。短短几个月,6个项目的现场他已去了四五十次。“截至10月底,综合起来工程量已经超过90%了。”王远鸿是欣慰的。
他在久治县充满了干劲:“自从来到久治,还没吸过氧。”由于果洛州地处高海拔,每天的法定工作时间是6小时,王远鸿却还是按之前在上海的工作节奏忙前忙后。他觉得自己辛苦点是小事,上一批援青干部临走交接时说的话萦绕耳畔:“我们援青不过三年,但当地干部就是一辈子……”
把5369送去进博会只是一个开头。王远鸿促成了5369与久治县宁友村结对帮扶。通过援青联络组的协调,5369产品来到了光明集团扶贫销售平台,在百县百品直播间推销,被抢购一空。他们还在努力促成5369与来自上海的零食行业著名上市公司的合作,接洽相当顺利。而这每一项“小小的进展”,是否能进一步带动起久治县的经济发展,王远鸿很期待。
王远鸿 摄
进博会
在重要场合,陆爱珍喜欢穿一件深色旗袍,外搭一件浅色西装。10月27日这天也是如此——当进博会展台还在搭建期间,她就迫不及待地来现场寻找自己的展位。
那天,6.2馆,“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站在“青海馆”面前,虽展台还是个半成品,陆爱珍一眼就认出了展馆的设计:“这是我们青海的三江源!”长江自此奔流6300多公里,来到上海,汇入大洋。在熟悉的上海,看到熟悉的青海,看到连结两地的母亲河,她心潮澎湃。
人文交流展区也设有5369的展位。进博会这几天,陆爱珍“抱怨”,这趟过来不像往年作为观众了,作为参展商,她可是忙得没空逛展。她遇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新加坡、越南……他们品尝了牦牛肉,带走了5369的联系方式。她想,这里真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多氨基酸……”陆爱珍热情地向每一位来到展台的客人介绍自家的牦牛肉。在王远鸿的介绍下,进博会里的党群服务站也摆上了5369的牦牛肉,陆爱珍还在那里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推介会。
除了讲牦牛,她还讲青海的人文地理,讲三江源。在整理随身携带的参展品时,她在20寸的行李箱内塞进了几本讲述援青故事的书籍。她觉得,这些故事也应带到进博会展示。
远在久治的王远鸿,这两天也关注着5369在进博会的动态,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帮忙吆喝。他想,从久治县一座屠宰厂,发展到青海牦牛全产业链布局中的一环,5369携带着久治县人民的希望。如今,在很多人的帮助下,5369来到进博会走向世界,也携着当地干部和援青干部们一路走来不变的初心。
“牦牛,能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生存,援青精神也是如此。”这是陆爱珍十余年来的感触,说来话长。其中之义,便借这高原而来的牦牛肉,令参展观众品鉴。
王远鸿 摄
栏目主编:章迪思 题图来源:王远鸿 摄
来源:作者:卢芳明
青海自驾游碰到牦牛被索赔9800元,被碰瓷、买教训,还是正常价?青海自驾游撞死牦牛被索赔9800元,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不同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事实,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自驾游在旅行中的确能够带来更多自由和个性化的体验。这让人们能够更灵活地安排行程和调整计划,接近自然,享受旅途中独特的感受。然而,自驾游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风险和困难,比如车辆故障、交通堵塞以及意外事故。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存在,因此自驾游者需要充分准备和留意周围的环境。
对于该网友撞死牦牛后被索赔9800元的情况,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属于“碰瓷”行为,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牧民主张车速太快导致撞牦牛,驾车者也承认撞死牛有错在先。赔偿9800元的金额是否合理取决于牦牛的价值、损失程度、当地的习惯等因素。从某些网友的留言来看,9800元的赔偿在一些藏区可能是合理的。
无论如何,作为自驾游者,遇到类似事件应当理性对待,妥善处理。遵守交通规则和当地的文化习惯非常重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此外,购买车险等保险措施也是明智之举,以便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得到妥善的补偿。
总的来说,自驾游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体验,但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通过理性、谨慎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旅行的乐趣,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网红“牦牛肉干”竟是鸭肉,月销还达到上千万,你可能买过这几年时间随着 *** 的不断兴起,全国各地的美食也开始被广大网友追捧,在一些网红的推荐之下,不管好不好吃,只要有流量很多商品就会有很可观的销量。
其中牦牛干就是典型的一个网红商品,最近一段时间,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一些主播推荐之后,都会想着去尝试一下牦牛干的味道。
牦牛是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关键是这些毛牛大多都是放养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牦牛的肉质应该非常美味可口。
而且从一些网友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在购买这些牛肉干之后确实味道挺不错。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所购买的牦牛肉干很有可能是用鸭肉做的,而不是用牦牛肉做的。
其实对于内行的人来说,很多人都知道一些牦牛肉干用鸭肉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大家根本分别不出哪些是鸭肉哪些是牦牛干肉。
因为牦牛肉跟鸭肉经过风干处理之后,再加上一些调料处理,两者的味道根本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很多人就以低价购买鸭肉,然后再把它当做牦牛肉高价卖出去。
近日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用鸭肉制成网红牦牛肉干的案子。
我们先来看看这起售假案的具体情况。
2022年2月份,四川广安邻水县市场监督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一次例行检查当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他们发现在邻水县有一个网店一直在不断对外发售牦牛风干牛肉干,通过查看这家网店的销售数据,他们每月的销量高达千万元左右。
但是销量如此庞大的网店,竟然查不到任何企业登记信息。
更关键的是,这家网店的生产点位于广安市邻水县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位置非常隐蔽,所以引起了执法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发现这个线索之后,邻水县市场监督部门将案件移交给了当地的警方,然后当地警方开始对这个生产点进行突击检查。
但是在民警对这个生产点的货源进行盘问的时候,现场的负责人却闪烁其词,貌似在刻意隐瞒什么东西。
眼看从这个生产点问不出什么东西,然后警方就对现场的牛肉干进行取样,并拿去专业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些售价高达100多钱的所谓毛牛牛肉干,竟然没有检出任何牦牛肉的成分,三种口味的牛肉检出的成分竟然是鸭肉。
从专业检测机构给出的检测报告来看,在检测的6种项目当中,只有鸭肉成分检测出来,其他并没有检测出来,无论是牦牛、黄牛、水牛都没有任何成分。
也就是说这个网店所售卖的牦牛肉干,完全就是鸭肉装成牛肉对外售卖。
在检测报告出来之后,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加工点的上家,然后又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幕后团伙。
最后发现以刘某某为首的团伙,为了谋取暴利,他们以很低的价格从市场上购买大量风干鸭肉干,然后再由工人切成小块以每袋250克进行分装。
而且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打击,他们在四川的邻水以及成都分别建立了三个窝点用于制假售假。
这帮犯罪团伙通过把鸭肉当成牛肉的方式赚取了巨额利润,根据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公安部门透露的信息来看,这起案件涉及的金额累计达到1,231万元,通过他们进货成本折算之后,他们的盈利至少达到400余万元以上。
我相信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估计很多网友都开始反胃了,有可能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所谓牦牛牛肉,其实就是普通的鸭肉而已。
而且我相信把鸭肉当牦牛肉来售卖的,不只是这个犯罪团伙,目前市场上所售卖的很多牦牛牛肉干都有可能是用鸭肉 *** 的。
要知道牦牛主要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每年的出栏量相对比较少,截至2021年末,我国的牦牛总存栏量大约是1,600万头左右,这些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四川、 *** 、云南等这几个省份。
但是目前牦牛每年的出栏量相对是比较少的,比如2021年我国牦牛的出栏量总共是378万头。
按照牦牛胴体重平均128千克计算,胴体产量大约是48.4万吨,按照37%左右的净肉率计算,2021年我国纯牦牛肉的产量也就18万吨左右。
但是目前市场上所售卖的生牦牛肉以及牦牛肉干其实要比这个产量大很多,估计单是网上售卖的牦牛肉干,就可能比18万吨还要多。
那多出的这些牦牛肉到底是从哪里来呢?很有可能就是通过鸭肉或者其他肉类加工而成的。
目前鸭肉干的价格要比牦牛肉干低很多,从目前 *** 售卖的实际情况来看,鸭肉干每斤也就50块钱左右。
而正规的牦牛肉干每斤可以达到180块钱左右。
相当于这些犯罪团伙以50块钱左右的价格购入鸭肉干,再加工成牦牛肉干,就算他们每斤只卖个100块钱,也能够获得100%以上的利润。
也正因为利润非常丰厚,所以很多人才不惜铤而走险。
在这我们要给广大消费者提一个建议,任何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一分价格一分货,现在有很多网红店在售卖所谓的牦牛肉干,一斤只有八九十块钱,这种十有八九很有可能就是鸭肉等其他肉类做成的,正宗的牦牛肉不可能这么便宜。
目前市场上所售卖的生牦牛肉大概在35块钱以上,而一斤牦牛肉干需要用3斤左右生牦牛肉来 *** ,这意味着光是牦牛干的原材料成本就可能达到100块钱以上每斤。
而且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还有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人工成本等等各项费。
把所有的成本加在内,一斤牦牛肉干的出厂成本就有可能达到120块钱以上。
如果再把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以及其他成本加在内,正常情况下,一斤牦牛肉干的售价最少都得达到130块钱以上才有可能保本。
所以对那些价格低于130块钱的毛牛肉干,这里面大家就一定要特别注意了,如果这些牦牛肉干没有正规的经营资质,没有相关的检验资质,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远离,只要大家不买这些假货,这些假货才没有生存的空间。
宁夏滩羊和甘肃牦牛肉上半年销量增加、供应充足宁夏盐池某工厂工人们正在把羊肉切割分类。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宁夏地区的羊肉、甘肃地区的牦牛肉市场供应充足,同期销量明显增加。其中,宁夏羊只存栏量、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了7%、5.1%。
宁夏盐池县是宁夏羊肉主产区。今年上半年盐池县的羊只出栏量同比增加了9.3%,出栏量约为全区羊只出栏量的三分之一。
宁夏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夏羊只的存栏量为547.5万头,同比上涨7%,出栏数为303.8万头,同比上涨 5.1%。盐池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盐池全县羊只饲养量232.5万只,羊只出栏106.6万只,同比增长9.3%。
宁夏羊只存栏量和出栏量同比均有所增长,市场供应充足。
宁夏盐池县奋林农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强奋林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是他养羊28年来遇到的更好市场行情。
强奋林说,今年滩羊的销量相较往年增加不少。去年一整年强奋林卖出5000只羊,而今年截至目前(9月12日)已经销出6000只。“主要是逢年过节卖得好,还有从11月到来年2月这几个月销量好。”强奋林说,“这个月赶上中秋节,(滩羊销量)已经过千了。”
6000只滩羊中,有一半销往外地,如北京、天津、重庆、深圳、哈尔滨等地。这样的市场行情,让强奋林把前两年养羊亏的钱都赚回来了,还有盈余。
强奋林的公司规模不算太大,但羊市行情好,在宁夏更大的滩羊企业——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滩羊集团”)表现更加明显。
今年滩羊集团自养羊数量为1.3万只,相比去年增加了3000只,此外收购农户散养羊的订单量为60万只。
滩羊集团董事长金建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8年集团的实际销售额是2.1亿元,今年前半年销售额为1亿元,但是旺季在后半年,9月以后。”
金建仁解释,去年2.1亿元的销售额中多为零售。最近几个月,湖南、湖北、江苏、福建这几个省份有客商和公司签署了共计10万只羊的购销订单,出货时间为今年9月至明年8月。综合来看,今年的零售额和去年相差不大,但今年多了10万只羊的购销订单。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来算,保守估计今年销售额能达到2.5亿元。
金建仁认为,今年滩羊市场行情好和滩羊品牌的知名度提高有关,销量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品牌效应得以显现。
在甘肃省,牦牛肉不仅供应充足,销量相较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位于甘肃省临夏市的甘肃清河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牦牛肉生产规模更大的公司之一,旗下子公司临夏市八坊牛羊交易市场的牦牛年交易量为105万头,黄牛2万余头。牦牛肉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甘肃、青海、四川以及 *** 、新疆等地。
公司副总经理马小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的牦牛市场行情很好,牦牛肉供应充足,上半年牦牛肉的销售额增长了16%,屠宰量增加了10%。
牦牛肉、藏雪茶、黑枸杞……这些青海高原有机农产品将亮相这场展销活动青海被称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素有“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宝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世界牦牛之都”等美誉。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打造“净土青海·高原臻品”特色农牧业品牌,培育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牛羊肉、乳制品、枸杞等生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现在,这些优质产品将搭乘上海援青消费帮扶的快车,为上海市民带来不一样的饮食体验。
12月26日起,“深化帮扶合作、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销活动将持续开展。届时,更多上海对口地区的特色产品可在上海市各区“百县百品”消费帮扶直营店、百县百品微官网(小程序)、“百店百柜”等线上线下渠道购买,消费者足不出“沪”,便能品尝到上海对口地区的特色好物。
牦牛肉:亮相“进博会”的藏区“宝贝”
在藏区有句谚语:“牛吃虫草我吃牛,无病无灾药不求。”
牦牛在藏语中叫“诺尔”,意思是宝贝。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牦牛就是他们的宝贝。
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隆冬时苍茫积雪,寒冷异常。高原之上除了寒冷还缺少氧气,平原上的普通牛、羊、马在这里都无法生存。然而,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的牦牛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在这极寒之地与人类相依相伴了上千年。
王远鸿摄
在牧民们眼中,牦牛浑身都是宝——牦牛本身可以农作、运输;牦牛毛可以做衣服和帐篷;牦牛皮可以制皮革;牦牛会认路,还是当地有名的向导;就连牦牛粪都能作为燃料烧火。当然,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吃牦牛肉、喝牦牛奶。
如今,在上海援青干部的帮助、带领下,牦牛更是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的“法宝”。
今年10月,在上海援青联络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果洛州唯一省级龙头企业5369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顺利进入上海“进博会”展示。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5369”公司在进博会党群服务站做了产品推介活动,极大提升了果洛牦牛和“5369品牌”影响。此外,上海院援青干部还联系上上海大型国企光明集团,推动“5369”产品成功登陆上海消费帮扶工作平台。
说起“5369”,它也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该品牌成立于2011年,是上海对口支援青海果洛州的产业扶贫落地企业。多年来,“5369”通过产业带动、牧民分红、技能培训等方式,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增收。2022年1月向果洛州甘德县龙尕尔村223户,890人分红51万元,户均分红2286元,真正做到了帮扶一方。
多款5369的牦牛肉产品将亮相2022上海对口地区专场展销活动。据了解,5369牦牛为纯天然放养,高原牧场富有虫草、红景天、贝母等多种珍贵药草,5369牦牛以此为食,肉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高品质的食材只需最简单的加工,5369即食牦牛肉精选纯瘦肉,滚刀切块,简单调味,保证食客们品尝到牦牛肉的原汁原味。
除了常见的即食牦牛肉外,还有多款牦牛精深加工产品将在展销期间与消费者见面。如牦牛奶贝,一款以牦牛奶为原料的健康“小零食”,其蛋白质含量是牛奶的8-10倍,钙含量是牛奶的6-8倍,小小一片好吃又便携。还有以高原辣椒和优质牦牛肉为原料的香辣牛肉酱,同样不容错过,不论是佐餐食用还是烹饪调味,都是很好的选择。
藏雪茶: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位于川西林带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更高海拔5047米,年平均气温3.2℃,境内有全国海拔更高、青海省面积更大的原始森林。
然而,班玛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这里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但为了保护环境无法大规模开发,因此早在2014年,班玛县立足高原净土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藏雪茶产业。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如今藏雪茶产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还提升了班玛生态的颜值。
“班玛藏雪茶”是由生长在海拔3200—3600米的原始森林河谷地带的野生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嫩叶加工制成。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叶子和果实是藏区 *** 藏茶和多种传统饮品的原料,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是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长寿村)老百姓的主要生活饮品,也是果洛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
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检测研究,发现“班玛藏雪茶”提取物含有丰富的二氢查尔酮类成分(根皮素、根皮苷)、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茶多酚、多糖、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硒和18种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近年来,为确保班玛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班玛广大牧民群众经济收入,班玛县着力发展打造了以“班玛藏雪茶”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形成了“公司+牧户+基地”、“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乡村振兴产业链模式,建成了集种植、加工、包装和销售为一体的青海省首个藏雪茶扶贫茶企。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累计上交扶贫受益资金456.7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兜底户503户,户均收益9079.52元。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班玛县的百姓因为“班玛藏雪茶”这一“民生之茶”“致富之茶”而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你好奇藏雪茶的味道,欢迎在展销活动期间购买品尝哦!
黑枸杞:“小黑果”蕴藏“大能量”
进入冬季,你是否容易犯困没精神?来一杯黑枸杞茶吧!黑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冬季进补时食用。
在青海,野生黑枸杞多分布于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这里气候干旱,气温无常。绝对年温差达60℃以上,日温差在30℃左右。即便是夏季,夜间的温度有时也能低至0℃以下。在超强的太阳辐射、长时间的日照、极大的温差、干旱的气候的作用下,这里生长的黑枸杞,味甘,性平。
据了解,黑枸杞中含有17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其中钙、镁、铜、锌、铁 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红枸杞,含有红枸杞所有的有效成分。野生黑枸杞含有的大量花色甙素是最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延缓人体细胞组织的衰老,且其花青素的含量为植物界更高,被誉为野生的“蓝色妖姬”。
在本次展销活动中,您能购买到来自青海的特级黑枸杞,产品采用最新冻干技术,确保花青素完美保留。此外,还有酸甜可口、老少咸宜的枸杞果片,每片果片中均含有30%的枸杞成分,另添加多种维生素,美味的同时也兼顾健康。
为进一步让对口地区特色好物“飞入寻常百姓家”,岁末年初之际主办方将携手李佳琦、李晨、烈儿宝贝等知名主播分别在 *** 及抖音直播间推荐更多优选好物,让消费者能种草更多产品,丰富消费者的年货清单。
栏目主编:黄银龙 文字编辑:陈敏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视频剪辑:陈琳娜
来源:作者:余逸舟
在青海无人区直播卖牦牛,网红牧民成“全县的希望”苍茫翠绿的祁连山余脉一望无际,遍布在山坡上的200多头牦牛成了点缀其间的小黑点。
这里是海拔3200多密的牧场,登高远望,几十里内几乎没有人烟。
白占奎是 *** 直播上为数不多的“青海牧民”主播,更是唯一一位每天定时带着直播镜头去无人区牧场直播的人。
直播中,两头硕大的藏獒在“保驾护航”。白占奎介绍,在无人区经常会有狼群和熊出没,带着藏獒放牧是牧民的传统。
在凛冽的山风中,白占奎喘着气。一场青海无人区的直播开始了。
2017年,白占奎在门源县租下了一小片牧场,买下了十几头小牛犊,如今,牛群已经繁衍到200多头。今年9月底,白占奎开启了 *** 直播,通过直播镜头把原生态的青海牦牛肉卖到全国各地。
牧场上的村播
2008年,在郑州读完大学以后,思念家乡的白占奎带着同乡的女友一起回了老家,在西宁作修理工,一干就是5、6年。
2014年,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正当一家人沉浸在欢喜之中时,妻子却老是吃不下饭,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胃癌晚期。
那时,白占奎的工资只有每个月三千不到。为了负担巨额医药费,他在朋友介绍下做了牛肉干销售员,每天骑着电驴奔波于各个旅游景点兜售牛肉干,有时甚至直接蹲在路边销售给游客。“卖得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有几千块收入。”三年来,牛肉干生意令白占奎得以支付妻子的治疗费用。
2017年,白占奎得知门源县有一些电商扶持政策,就举家迁往门源县,租下一片牧场养起了牦牛,并通过拍抖音、快手等小视频来卖牛肉。“但一直卖得不太好。”
今年4月份,白占奎去威海参加一场展会。在展会上,白占奎遇到了后来的合伙人李承启。两人聊得投机,白占奎拿出用来展示的牛肉,就地和他吃起了烧烤。李承启给他支了个招说,最近 *** 直播有一个“村播计划”,值得试一试。
回到青海以后,白占奎注册了一个 *** 店,可是在这个西部小县城,想招一个做图的美工也招不到。白占奎只好又去找李承启,两人一商量,打算以“代运营”的方式进行合作,李承启负责打理店铺,而白占奎负责发货。“我在牧场拍的照片发给他们做后期,挂到店铺里的时候,总是能修得漂漂亮亮的。”
雪灾
在地广人稀的青海大地上,农民都是半耕半牧。平时在自家周围种青稞、土豆,每年每户还要出一个劳动力去“游牧”。村民们把自己家里为数不多的牲口聚集在一起,由各家的牧民们在广袤的牧区轮班放牧。
白占奎的直播间就是带着牧民观看这种原生态的游牧生活。吹进麦克风的呼呼风声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每天早上,白占奎都要驱车从门源县城赶往几十里外的牧场,与帮他放牧的牧民在一条河边汇合。“牧场的深处没有信号,这里信号还好。”白占奎每天都要向新粉讲解牦牛肉的特性:由于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牦牛肉比普通牛肉更结实,蛋白质含量更高,而且呈黑色。
下午,白占奎则会回到县城的肉铺直播卖肉,现场销售。这样的直播从未中断,直到今年11月19日的那场雪灾。
那天突降大雪,积雪一度厚达30公分。牛羊没有了草吃,白占奎也被迫中断了直播。
在青海的牧场,最怕遇到的就是雪灾。老一辈的牧民们,常常因为雪灾而破产。粉丝们十分担心,害怕这个新开的直播间也会被雪灾压。大伙儿在粉丝群里,催促着白占奎赶紧去看看牦牛。
白占奎赶到现场,看到整个牧场,上千头牦牛都被驱赶到了山头,黑压压的一大片。山头上建了一座应急用的草仓,几个赈灾人员不停地从仓库里搬出稻草垛,运输到牛群里。
白占奎这才放心。他用手机拍了照片,回家后,发到了粉丝群里。一位北京大哥说,要真是雪灾严重,就号召大家把灾后囤积的牛肉分了。
白占奎的“不能承受之重”
地广人稀的青海省只有600多万人,城市周边分布着无数人烟寥落的村落。白占奎回忆,小时候从自己家出发,走到第二户人家,都要走好久好久。
儿时的白占奎常常见到,父亲带着帐篷和一个月的干粮离家去无人的牧场,回来时经常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沧桑。
对牧民而言,更大的生存挑战不是贫穷,而是闭塞。
青海的道路建设远没有东部这样四通八达,邮递员、快递员到了青海的乡下都很头疼,“因为许多地方都没有通讯信号,打不通 *** 。”村民们的生活物资只能到镇上的集市去购买,在白占奎的童年,洗衣机、彩电等都是极稀缺的资源。
物流一直是青海电商人的“痛点”。开店以后,物流成本成了白占奎的“不能承受之重”,“10斤肉发快递到山东威海要141元,已经赔钱了。”
目前,门源县还没有一条对外的高速公路。发一个普通的快递到东部的威海要走5、6天才能到。“陆运最远能发到西宁,超过西宁,就都必须空运了。”
白占奎曾选择了一家成本较低的物流公司,可是空运到威海还是要3天的时间。“肉都不新鲜了,许多粉丝来抱怨。”发了十几单以后,白占奎终于选择了一家最快捷的物流公司。但高昂的成本又压得他喘不过气气来。
“跟他们负责人谈了好几次”,白占奎找了好几次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当他拿出店铺的图片、以及自己做的直播时,总经理惊异于小小的门源县居里居然有这么富有专业精神卖家,认定他是个“潜力股”,于是和他签订了一个“大客户合同”,物流成本问题终于解决了。“现在寄10斤牛肉大概102元。”
全县的希望
白占奎说,自己成为一个牧民,并不符合父母最初的期望。儿时,自己的理想就是学一门修家电的手艺,长大以后,开一家修彩电、冰箱的小店,惠及乡人。
大学毕业以后,在西宁当修理工的白占奎算是超额实现了理想,然而命运却让重操祖业,成了一个牧民。
但父母却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因为“时代变了”。
近几年,彩电已经不是青海牧民们最重要的家用电器,家家户户都有了智能手机,小年轻们更是整天看直播。
物流体系延伸到了西部的农村,大部分人都学会了 *** 。白占奎介绍,越老的牧民越喜欢看 *** 直播,“就等着拍10块钱一件的东西。”
如今白占奎的身份不仅是个牧民,而是整个县里“最懂电商”的牧民,许多牧民都翘首盼望白占奎来收牛肉。因为根据当地的扶贫政策,他享受到了作为“电商老板”的补贴。因此,直播间的牛肉收购价,还要比市面上的高一些。“市场价33元,我可能按38元来收。”
白占奎经常带着直播镜头下乡收牛,只不过到了“山沟沟”里,信号经常会断掉。白占奎记得他曾去门源县最荒僻的村子里收过牦牛,那一户牧民是 *** ,依然住着依山而建的小土房,家里养着十几头牦牛。
白占奎和这户 *** 老爷爷拉起了家常,问他“家里冷不冷”、“附近有没有狼”,但老人家不怎么懂汉语,不大能回答他的问题。当白占奎把牦牛赶上货车的时候,老人木讷的脸上才露出笑容,因为不用说,他也明白牦牛是卖出去了。
上个月,白占奎收了10头牧民的牦牛。如今,他的直播间成了“全县牧民”的希望,大家都希望他能越做好,好帮助自己把牦牛肉卖到全国各地。
(原标题《在青海无人区直播卖牦牛,网红牧民成“全县的希望”》。编辑 洪慧敏)
青海省抽检:“藏牦牛肉干”等4批次肉制品全部合格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1年8月9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的通告(〔2021〕年第21号)。其中抽检了肉制品4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具体信息如下:
肉制品监督抽检合格食品信息
序号 | 抽样编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被抽样单位省份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批号 | 分类 | 公告号 | 公告日期 | 任务来源/项目名称 | 备注 |
1 | GC21630000464230179 |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同安路108号 | 果洛州万豪商贸有限公司 |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团结路 | 青海 | 藏牦牛肉干(五香味) | 200克/袋 | 2021-04-01 | 肉制品 | 〔2021〕年第21号 | 2021.08.07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总局抽检计划 | 郑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2 | GC21630000464230265 | 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向阳路2号 | 青海乐生活商贸有限公司 |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滨河南路99号 | 青海 | 牦牛肉干(原味) | 250克/袋 | 2021-05-01 | 肉制品 | 〔2021〕年第21号 | 2021.08.07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总局抽检计划 | 郑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3 | GC21630000464230266 | 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向阳路2号 | 青海乐生活商贸有限公司 |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滨河南路99号 | 青海 | 牦牛肉干(香辣味) | 250克/袋 | 2021-05-01 | 肉制品 | 〔2021〕年第21号 | 2021.08.07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总局抽检计划 | 郑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4 | GC21630000464230273 | 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向阳路2号 | 海东市乐都区嘉润万家商贸有限公司 | 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滨河路68号海东假日广场商铺16负一楼0054 | 青海 | 藏牦牛肉干(原味) | 200克(40克×5袋)/袋 | 2020-10-09 | 肉制品 | 〔2021〕年第21号 | 2021.08.07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总局抽检计划 | 郑州中检科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楚玛尔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昂拉村的牧民江巴次成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要照看好合作社200多头牦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忙起来,他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尽管如此劳累,江巴次成每天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一家子的幸福生活全要靠这些牦牛。
青海牦牛产业被称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之一产业”,“青海牦牛”已经成为“之一品牌”。
从“广”来说——青海省是全国更大的牦牛主产区,牦牛存栏占世界牦牛总数的1/3,占全国的38%,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2019年底,青海存栏牦牛517万头,年出栏173万头,年产牦牛肉16.8万吨。通过有机认证的牦牛超过120万头,占牦牛总量的23%以上,成为全国更大的有机牦牛生产基地。
从“重”而言——牦牛产业是青海藏区更具特色、更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青海藏区联农带农范围最广的支柱产业。牦牛产业集群区域覆盖范围内的6.22万户贫困户、18.20万人,将通过入股和就业等方式,结合合作社年底分红,实现脱贫增收致富。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青海牦牛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的努力,打造牦牛产业三产集群结构合理、协调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格局。”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巩爱岐说,“将集群区域内牦牛产业产值由目前的71亿元提升至129亿元,进一步发挥牦牛产业在牧区产业兴旺和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方面的作用。”
初春的久治草原,高远辽阔,牦牛成群。
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沙科村村民华彩走进“家庭牧场”,正忙着给牦牛喂饲料。他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畜棚,养了150头牦牛,养殖方式也比较传统。2020年, *** 投资60万元帮助修建了标准化的牛圈、饲草库和防疫室。县里的兽医也会定期来讲授养殖新技术,提供牦牛疫病的防治、检疫服务。
“目前,在牧场养殖的6龄左右牦牛体重达到200公斤以上就可以出栏。虽然比传统的养殖周期缩短了两年,但体重增加了50多公斤。经过测算,一头牦牛的养殖成本在7000元左右,通过反季节上市等措施,一头牦牛可以卖到上万元,收益达到3000元。”久治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代乐华旦说。
“作为牧民想法很简单,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就跟着谁。”华彩的话语简单朴实,却说出了一个道理,牧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是政策落地、生效的最有力说明。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之一品牌”这张名片,将优势牦牛产业转化为牧民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让广大农牧区群众既能增收致富,还能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为此,青海省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
*** 重视,高位推动。早在2012年,青海省就提出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的发展战略;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青海省历史上之一个针对单一产业出台的专门意见,也是国内之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牦牛产业实施意见;同年,又制定了牦牛和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全方位打造牦牛品牌为青海农牧“之一品牌”,拿出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牦牛产业发展。
部门联动,强化组织。为推进青海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青海成立了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措施、重大项目,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元投入,促农增收。结合青海省牦牛产业实际,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省级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实施主体,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开展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序推进,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民增收。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全省将集中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突出围绕牦牛产业基地建设、牦牛产品精深加工、牦牛经营组织建设等重点内容,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牵头,龙头企业为主体,健全牦牛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集一产夯实、二产提质、三产延伸为一体,青海特色优势突出、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链条结构合理的牦牛产业集群。
“通过建立牦牛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更好地满足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赵得林介绍。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在公司超市,前来购买牦牛肉食品的顾客络绎不绝,冷冻柜中百余种高端牦牛分级分割产品,深受顾客青睐。
“肉分得越精细,附加值越高。这是分割后切成块的产品,买回去不用切,直接下锅炒,特别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公司项目部部长马晓亮告诉记者,公司依托线上线下等多种平台,让产品实现在全国市场常年供应,极大提高了牦牛肉的附加值。
据了解,青海裕泰牦牛产业化联合体是在青海裕泰畜产品有限公司的牵头下,由8家合作社、两家家庭牧场组成。从牦牛的育肥养殖、出栏屠宰到加工销售,由联合体统一管理,确保产品源头纯净、供应充足、屠宰卫生、加工完善、检疫健全和节能减排。目前,该公司的牦牛存栏2000头左右,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到祁连、贵德、湟中、湟源等县的农牧民家中收购牦牛。公司坚持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有效地保障了农牧民的利益。
“牦牛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牧民群众的养牛积极性。作为龙头企业,我们要发挥好带动作用,只有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才能保障牦牛产业的良性发展。”马晓亮告诉记者。
如何让牦牛产业集群发挥更大作用,让牦牛产业真正“牛起来”。要让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让合作社更好地服务农民,让农民更加专业化,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农业产业综合体。
联合13家农牧民合作社的青海三江一力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建成饲草种植基地、饲料生产基地、肉牛繁育养殖基地、有机肥生产基地和牛羊屠宰加工基地,打通了循环农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制定牦牛饲养管理统一标准、屠宰加工统一标准,旨在通过实施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加强联合体自身建设,服务农牧民的发展需要。
“青海牦牛肉如果只在青海销售,提高不了价值。”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泰兴认为,只有让青海牦牛“走出去”,走向更高端的市场,走上更多的百姓餐桌,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联合体内部,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上明确责任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形成统一的工作思路,明确将青海牛羊肉产品推向更加广阔、更加高端市场的总体目标,实现分工协作、利益共享。
“将牦牛入股到合作社,我们还能在合作社工作,去年我们一家在合作社工资收入近3万元,加上分红收入6万元,比入社前整整翻了3倍。”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牧民吉太本自加入本村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日子就越过越红火。
牧民实现持续增收,主要依靠河卡有机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带动。2012年,可可西里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河卡有机园区,实施畜产品研发加工。“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推出了藏牦牛肉干、藏牦牛派、藏牦牛肉香辣酱、手撕牦牛肉、藏牦牛肉冷冻冷鲜肉等6大类、165个牦牛单品。”可可西里项目部经理马威介绍,公司自成立伊始,便立足青海丰富的牦牛资源优势,坚持做牦牛肉的精深加工,打造青海绿色无污染特色品牌。
经过牦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青海牦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牦牛相关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相关数据显示,全省现有140多个牦牛肉品牌和20多个龙头加工企业。
产业形态从“小特色”到“大产业”迈进,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我们集中遴选打造15个牦牛生产大县和以西宁市、海东市为主的部分地区,共同构建牦牛集群区域。在区域内,牦牛产业15县存栏牦牛约350万头。集群可带动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省级龙头企业、57家省级以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肉乳产量和产值体量均超过70%,具备建设牦牛产业集群的条件。”赵得林告诉记者。
依托打造“世界牦牛之都”先天战略优势,青海省通过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带动了14家企业(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80余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产业园和2家科研院所参与牦牛集群建设,为全省牦牛主产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保障,加快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建设步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