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学知识-

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3 0
怎么区分锦鲤和草金鱼?

很多刚开始养鱼的小伙伴都分不清什么是锦鲤,什么是草金鱼,总会把锦鲤当成金鱼看待,只有自己了解后,才知道锦鲤的魅力所在和金鱼的不同。怎么区分二者?

鲤鱼是鲤鱼的人工变种,以属于鲤科鲤属;

锦鲤

金鱼是鲫鱼的人工变种,以属于鲤科鲫属;

金鱼

一个是鲤鱼变异而来的,一个是鲫鱼变异而来的,对比两图,就可以看出它们身上就有我们平时吃的鲫鱼、鲤鱼的影子。

锦鲤鱼是大型观赏鱼体长可达1米以上;

金鱼是中小型观赏鱼,很少有超过20厘米的个体;

草金鱼

金鱼多数双尾(草种例外);

金鱼

锦鲤全部单尾

金鱼嘴边无须;锦鲤嘴边有须。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其体长可达1-1、5米。锦鲤由不同的色彩、图案和鱼鳞来区分。锦鲤生性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对水温适应性强。除水温的高低和饵料的丰富能影响锦鲤的生长速度外,雌、雄鱼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差异。锦鲤最出名的就是日系和德系2个更受欢迎。

金鱼,近似鲤鱼,但它没有口须,是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鱼类。形态差异大。头较大,有水泡、眼泡、鹅头、绒球头等,头部多有瘤。眼泡凸出,眼球膨大。鳞片多种,有透明鳞、珠鳞等。鳍多大而披散。体型部分较小,大多是双尾(草金鱼单尾)。平时见的如兰寿、蝶尾、丹顶、水泡、珍珠、罗汉等。

22种鱼的辨别图片,带你认识不同的鱼和吃法,买鱼前不妨看看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也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家常食材。和买猪肉、牛肉不同,大家平时去海鲜市场选购鱼类食材时,很容易就一个头,两个大,因为鱼类大家庭里的成员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不同的外观,各式各样的吃法,常常让人不知从何下手。

鱼的种类非常多,下面就跟大家分享22种鱼的辨别图片,带大家认识不同的鱼和吃法,都是海鲜市场里经常能见到的,一起来看看,你见过几种?吃过几种?

1、鲈鱼

鲈鱼,又叫花鲈,有海水鲈鱼和淡水鲈鱼之分。海水鲈鱼的体型较大较粗,淡水鲈鱼的体型较小较扁。海鲜市场里的鲜活鲈鱼,以淡水鲈鱼居多,海水鲈鱼多以冰鲜或冷冻的方式售卖。从口感上对比,淡水鲈鱼的腥味较轻,肉质更细嫩,要比海水鲈鱼好吃。鲈鱼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清蒸了,蒸好的鲈鱼,清香鲜嫩,能充分凸显出鱼肉的原汁原味。

鲈鱼

2、鲫鱼

鲫鱼,属于鲤科、鲫属鱼类,适应能力较强,但是生长速度较缓慢,从鱼苗长到重量3两左右,差不多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野生鲫鱼,个头都比较小。海鲜市场里卖的个头比较大的鲫鱼,多为杂交鲫鱼,是用鲫鱼和鲤鱼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鲫鱼最经典的吃法,莫过于用来煮汤,如鲫鱼豆腐汤等。

鲫鱼

3、大黄花鱼

大黄花鱼,又叫黄花鱼、黄金龙,属于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主要产自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不过,野生的大黄花鱼目前已经非常少见,到了稀有的程度。市场里卖的大黄花鱼,一大部分都是养殖的,其中福建宁德沿海一带养殖的大黄花鱼,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大黄花鱼可以清蒸食用,也可以用来做鱼肉饺子馅。

大黄花鱼

4、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主要产自我国渤海和黄海海域,它和大黄花鱼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类,外观形状跟大黄花鱼十分相似,但是个头要小很多。小黄花鱼的价格要比大黄花鱼低一些,肉质也要更加细腻,适合的吃法非常多,常见的有油炸、红烧等等。

小黄花鱼

5、黑鱼

黑鱼的学名叫乌鳢,属于乌鳢属,鳢科鱼类,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一般的鱼类,并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黑鱼表面带有一层粘液,烹饪之前,更好先用生粉搓干净再下锅,不然腥味会比较重。黑鱼最经典的吃法之一,莫过于拿来做酸菜鱼,鲜嫩爽滑的口感,着实吸引了不少人。

黑鱼

6、草鱼(脆皖鱼)

草鱼,又叫脆皖鱼,属于鲤科、草鱼属鱼类,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种鱼。草鱼的产量较高,价格比较便宜,鱼肉质地也很嫩,唯一的缺点就是刺很多,吃起来要格外有耐心。草鱼非常适合烤的吃法,像很多烤鱼店里用的鱼,就有草鱼。

草鱼

7、青鱼

青鱼,属于鲤科、青鱼属鱼类,体型较粗壮,外形跟草鱼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个头要比草鱼大,鱼身表面呈青灰色,价格通常也要比草鱼高一些。青鱼的肉质鲜美,非常适合红烧和油爆的吃法。

青鱼

8、石斑鱼

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因鱼身上有类似石头的斑纹而得此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及南海海域。石斑鱼的外观多呈长椭圆形,体型较扁,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一种鱼类。最能凸显出石斑鱼原汁原味的吃法,莫过于清蒸了。

石斑鱼

9、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属于鲤形目、鲤科鱼类,和青鱼、草鱼、鳙鱼一起,并称为“四大家鱼”。鲢鱼的外观呈纺锤形,外表有个典型的特征,其眼睛的位置要比嘴巴低。鲢鱼适合的吃法也非常多,可以红烧、清炖,也可以做酱烧鱼。

鲢鱼

10、鳙鱼

鳙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胖头鱼,它的外观跟前面提到的鲢鱼非常相似,只是个头要更大一些,表面带有黑灰色的花斑,因此又被称作花鲢。吃鳙鱼的时候,最精华的位置在于鱼头,其鱼头占了身体差不多1/3的位置。像我们平时吃的剁椒鱼头,很多用的都是鳙鱼的鱼头。

鳙鱼

11、罗非鱼

罗非鱼,也叫非洲鲫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鱼类,原产自非洲,是非常典型的热带性鱼类,还有“白肉三文鱼”之称。罗非鱼的肉鲜、刺少,加上产量高、价格便宜,因此得到不少人的喜欢。罗非鱼的肉质相对要粗糙一些,比较适合红烧或是煎炸的吃法。

罗非鱼

12、黄颡鱼

和“黄颡鱼”这个学名相比,相信大家更熟悉它的俗称:黄辣丁、黄骨鱼、响鱼等等。黄颡鱼的鱼身发黄,鱼鳍上带刺,几乎没有什么鱼鳞。在烹饪黄颡鱼的时候,因其没有很小的肌间刺,下锅的时候要少翻动,不然容易导致鱼肉散掉。

黄颡鱼

13、多宝鱼

多宝鱼,又叫欧洲比目鱼,外形很特别,两眼位于头部的左侧,外观体色的深浅度会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多宝鱼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鱼刺较少,吃起来不费力,加上肉质丰厚 *** ,非常适合清蒸的吃法。

多宝鱼

14、带鱼

带鱼,和大黄鱼、小黄鱼、乌贼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因外形呈带状而得此名。带鱼一旦离开海水,会迅速死亡,因此我们在海鲜市场里基本就没有见过活的带鱼。带鱼不是越大越好吃,像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舟山带鱼,个头就非常小,长度多在40cm~60cm左右。在带鱼的吃法上,无论是清蒸还是油炸,都非常适合。

带鱼

15、鲅鱼

鲅鱼,学名叫蓝点马鲛,属于鲭科、鲅鱼属鱼类,南方一些地方也称其为马鲛鱼。鲅鱼的鱼身颜色有点像发灰的生铁皮,个头较大,鱼刺很少,肉质厚实而有嚼劲。个头小一些的鲅鱼,适合香煎的吃法,个头较大的鲅鱼,比较适合做鲅鱼饺子馅。

鲅鱼

16、鲤鱼

鲤鱼在民间传说里,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鱼类,像古语里的“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等,指的都是鲤鱼。根据生长地域不同,鲤鱼还有南、北之分。南方的鲤鱼腥味较重,口感粗糙,不及北方的鲤鱼好吃。说到鲤鱼最出名的吃法,当属那道经典鲁菜—糖醋鲤鱼。

鲤鱼

17、银鱼

银鱼,又称银条鱼、面条鱼,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一带,体色呈半透明状,身形较细,长一些的能有十几公分长,小的只有2、3公分长。银鱼的鱼刺较小,并且很软,烹饪熟后直接吞咽都行。银鱼常见的吃法有银鱼蒸蛋,或是晒成小鱼干后再炒菜吃。

银鱼

18、武昌鱼

武昌鱼,俗称鳊鱼,学名叫团头鲂,属于鲤形目、鲂属鱼类。它的身形较扁平,背部隆起较明显,鱼头和鱼尾均比较小。武昌鱼的肉质鲜嫩甜美,鱼刺较少,最适合清蒸的做法,烹饪的时候一定要少放佐料,避免盖过鱼肉本身的鲜味。

武昌鱼

19、红杉鱼

红杉鱼,又叫金丝鱼、红三鱼,属于金线鱼科、金线鱼属鱼类。它的鱼身中间带有金黄色的竖形条纹,侧面看轮廓比较扁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海域。红杉鱼更好吃的做法,莫过于拿来清蒸,或是先煎至金黄再拿来煲汤,都非常美味。

红杉鱼

20、鳗鱼

鳗鱼,又称白鳝、青鳝、日本鳗,外形跟蛇非常像,表面无鳞片,主要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域里。鳗鱼一年四季都有,但属夏季和冬季的鳗鱼最为肥美。它的吃法也非常多,无论蒸炸还是炖煮,都非常美味。

鳗鱼

21、秋刀鱼

秋刀鱼的外形非常修长,跟刀的形状很像,再加上主要产于秋天,因此就有了“秋刀鱼”这个名字。秋刀鱼中的鱼肉脂肪含量较高,烤着吃更加美味。刚出炉的秋刀鱼,再淋上些许酸酸的柠檬汁或青桔汁,能瞬间让人胃口大开。

秋刀鱼

22、鳜鱼

鳜鱼,又叫桂鱼、桃花鱼,属于鮨科、鳜属鱼类,两侧较扁平,眼后背部明显隆起。相信大家都听过那句经典的诗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正是鳜鱼最为肥美的时候。鳜鱼比较适合清蒸的做法,更能凸显出鱼肉鲜甜的口感。

鳜鱼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钓鲫鱼、钓鲤鱼大不相同,千万不可混为一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鱼是鲫鱼和鲤鱼,野钓鲫鱼和鲤鱼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要想钓好这两种鱼,我们必须知道它们习性上的共同性和区别性,以及钓法上的不同。首先我们要知道鲫鱼和鲤鱼的共性,两种鱼都属于底层鱼,都喜欢在有障碍物的水下栖息、找食,在“习性”上,两种鱼比较胆小,而且长得越大越胆小,在饵料上,两种鱼也吃的类似,都喜欢甜类饵,很多新手朋友们不能够正确区分开垂钓鲫鱼和鲤鱼的 *** ,这是因为对这两种鱼的习性和特征不够了解;钓鲫鱼和钓鲤鱼的大致差别在于以下六大点:

野钓鲫鱼

一、钓组不同

鲫鱼是小型鱼类,嘴巴小,性情温柔,挣扎力不大,因此钓鲫鱼时大多采用小钩、细线、小漂、轻坠和软调或中硬调中短轻细手竿,这样匹配钓组使用时,轻巧方便快捷,反应灵敏。

鲤鱼是大型鱼类,嘴巴大,性情猛烈,中钩后挣扎力也大,因此钓鲤鱼的钓组要根据所钓鲤鱼的大小,适当把线组加粗,鱼钩加大,浮漂也要加大。钓竿要选用硬调或超硬调的中长竿,匹配钓组钓鲤鱼时,才能很好的控制鲤鱼的猛烈挣扎与逃窜,才能成功的牵鱼遛鱼,不会造成断线跑鱼。

野钓鲤鱼

二、钓饵不同

鲫鱼和鲤鱼的食谱大致相同,都是荤素兼食,但又有所不同。

小鲫鱼喜食腥香,大鲫鱼喜食甜香;小鲤鱼喜食腥香,大鲤鱼喜食谷物香。

鲫鱼窝料

鲤鱼窝料

三、钓法不同

钓鲫鱼要动要钓灵,鲫鱼对活动的鱼饵特别感兴趣,所以钓鲫鱼时要用动态钓法,尽可能将鱼饵动起来,引起鲫鱼的注意抢食。

钓鲤鱼要静要钓钝,环境要静,钓饵也要静,钩饵不可随便提动,频繁起竿。所以钓鲤鱼时要耐心,采用卧底坠或坠子轻触底钓钝比较合适。

四、漂相不同

钓鲫鱼的漂相大多是下顿、上浮及点动,这都是鲫鱼吃钩的特有漂相,要及时扬竿。

而钓鲤鱼的漂相大多是有力的下顿或黑漂,有时也有少数升漂和斜拉漂,这时要及时扬竿,但要注意浮漂点动时不可扬竿,这是鲤鱼在吸食钩饵周围的散饵,因水的流动引起浮漂的点动,如果此时提竿不但钓不到鱼,还可能把鱼惊跑。

五、扬竿力度不同

因鲫鱼个体小,扬竿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过大往往造成撕破鱼嘴跑鱼,如遇到较大的鲫鱼,甚至会折竿断线。正确的钓鲫鱼扬竿手法是,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手腕轻抖刺鱼,这样既刺中鱼唇,又不使鱼感觉痛疼过于挣扎;没刺到鱼,钩坠也不会弹出水面,飞向自己。

钓鲤鱼时,扬竿的力度就要大一些,因钓鲤鱼时用的钩大、饵大、线粗、坠重、竿长,再加上鲤鱼嘴唇较厚,所以扬竿时幅度就要大一些,但也不要猛提硬抬刺,这样鱼感觉疼痛很容易发力逃窜,造成断线跑鱼。

六、牵鱼和遛鱼情况不同

钓鲫鱼时如果中钩的是小鲫鱼,可直接飞鱼上岸,如果是个体较大的可把鱼牵到面前提鱼(或用抄网)上岸。

而钓鲤鱼时,因鲤鱼个体较大,挣扎力较强,切不可急于牵鱼上岸,而要利用钓竿的弹性在水面下将鱼遛疲后,再牵鱼到跟前,用抄网抄鱼上岸,切不可用手直接抓线提鱼上岸,因鲤鱼离开水后挣扎,很容易造成脱钩或断线跑鱼。

遛鱼

以上就是一些钓鲫鱼和钓鲤鱼的区别,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具体情况试一试,相信效果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关注我,您的每一次收藏、转发、或留言都是对我的认可!谢谢!

钓住三须鲤鱼,真会“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吗?

周末去夜钓,一般是和结伴钓友相约在附近一家渔具店 *** ,然后一同“杀赴”钓场。在渔具店 *** 有两大好处,一来可以补充“弹药”,二来可以打听到渔汛。上个周末我在渔具店等老陈、老赵时,有几个年龄大的钓友围坐在地桌旁,一边喝着店老板提供的免费茶,一边热议着“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的话题。

因我马上要出发,没有加入聊天“战团”,坐在圈外静静地听几位老哥“胡侃”。

“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这话我还是之一次听说,意思是:捕到或钓到长有三根胡须的鲤鱼,家里就要办白事了,也就是有亲人要离世,全村人都去你家吃席的那种。一位老哥介绍说这话是古时渔民们流传下来的,知道的人并不多,难怪我之一次听说。

钓友们都知道,鲤鱼长有四根胡须,很多圈外人分不清鲫鱼和鲤鱼,往往以有没有胡须为依据来分辨。鲤鱼的四根胡须两长两短,均匀地分布在嘴巴两侧,话题中说的三根胡须鲤鱼应该是一边两根,另一边少了一根,只剩下一根的那种鲤鱼。

一位老哥说,他就钓住过三根胡须的鲤鱼,当发现是三根胡须时马上放生了,没有入护,现在两年过去了,家里也没有大事发生,看起来钓到马上放生可以解这个“魔咒”。

另一位老哥说,这话应该是指吃三须鲤鱼,钓到或捕到,如果放生或者送人,只要是自己不吃,家里就不会有白事。

还有一位老哥说,老辈人说过的话,既然能流传下来就有一定的道理,不管它是不是玄学,我们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虽说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不是还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无法解释得通吗?

……

我回顾自己的钓鱼经历,自从学会钓鱼,钓住的鲤鱼应该说无数了,至于其中是否有三须鲤鱼,真的是无从知晓,因为我钓住鱼一般是摘钩后就入护,除非查看是上钩中鱼还是下钩中鱼,还有查看鱼嘴上中钩的位置时才迟一些入鱼护,但从来没留意过鱼是否是三须。那么,是不是不知道鱼是三须,钓到或者吃掉,也会解“魔咒”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钓友和我一样也是唯物主义者,对这些带有玄学性质的说法不以为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话也不全对,比如有关钓鱼的“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现在钓鱼大多数人是为了修身养性、减缓压力、放飞自我,非但不会穷三年,会更益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多钓友日子过得如火如荼,所以我们要对部分谚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也是一样,可能有偶然巧合的现象,三须鱼就像我们有些人,天生就六指,也有天生就耳朵内卷的,还有类似其他发育中遇到的生理现象,如果与偶然事件牵强附会,说成必然,那就有嫌违背科学。

我还认为,在鱼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能钓上来鱼就是高兴事,说明你是幸运的,假如能钓上来三须鱼,这句话应该是“三根胡须三炷香,子孙后代必荣光”。

另外,鲤鱼的胡须如果被人为剪去一根,自然就成了三须鲤鱼;就是鲤鱼因为发育问题,天生就是三根胡须,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果联想成三炷香,然后断定家里要有丧事要办,那就是风牛马不相及,毫无科学根据,反正我是不信,钓友们你信吗?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悠渔乐好

我国培育的“杂交鱼”,1年长两三斤不能繁殖后代,常冒充土鲫鱼

前言

导读:鲫鱼的“高仿版”,1年长两三斤,却不能繁殖,南方已规模化养殖

说起“四大家鱼”,这可是在我国出镜率更高的四种淡水鱼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食用的淡水鱼就主要是四大家鱼,那你可知道四大家鱼是哪四种鱼吗?

前不久看到有人说,鲤鱼是四大家鱼,还有人说鲫鱼也是四大家鱼。其实它们都不是,四大家鱼指的是草鱼、鲢鱼、青鱼和大头鱼(雄鱼)。

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人会把鲫鱼当成四大家鱼,因为现在它在很多的菜市场,十分的常见了,甚至要比四大家鱼种的青鱼、大头鱼出镜率还要高。鲫鱼如今成为了一种很多人都喜欢吃的淡水鱼了,它的肉质鲜美,个头也不大,刺也很少,所以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而近年我国培育出来的一种新型杂交鱼类,可以说是鲫鱼的“高仿版”,长得非常像鲫鱼,可是生长速度却是鲫鱼的10倍。但是却不能繁殖后代,市面上也有一些不良商贩把它冒充土鲫鱼,它就是工程鲫。你认识吗?


三倍体新鱼种:工程鲫

目前市面上的鲫鱼品种太多了,不光是有我国土生土长的土鲫鱼,还有高背鲫、澎泽鲫、日本白鲫等。而工程鲫,则是完全由我国培育出来的一种新型鱼种。

所谓工程鲫,全名叫三倍体工程鲫,有些地方也叫它湘云鲫,它是由我国工程院的刘筠院士为首的技术协作组,以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日本白鲫鱼作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三倍体新鱼种。

因为是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所以也就得名“工程鲫”。相信不少人这些年在野外都有钓到过几斤重的大鲫鱼,其实多数就是工程鲫。

工程鲫的特点

工程鲫简直就是我国野生鲫鱼的“高仿版”,它不光是有着土鲫鱼的颜值,而且品质还要更优越一些。它抗病能力更强,并且还能耐低温、耐低氧,食性广的特点。关键的一点在于,工程鲫还克服了野生鲫鱼生长慢的特点。

对野生鲫鱼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应该很清楚,野生鲫鱼的生长很缓慢,一般都是几两重一条,它们一年也就长一二两。可是工程鲫则不一样了,生长速度很快,是普通鲫鱼的3倍多,普遍一年都能长一斤多。

如果管理得当,一年更是长两三斤,这个速度可是野生鲫鱼的10倍左右。也是凭借着这些优势,在2002年的时候,工程鲫就通过了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优良品种审定,并且在南方推广养殖,目前已经规模化养殖多年。

工程鲫的缺点

不过工程鲫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的性腺不能发育。因为是一种三倍体的鱼,所以也就注定了工程鲫不能繁殖后代。

也是由于工程鲫不能繁殖后代,所吸收的营养基本全部用于长身体了,这也是它为什么长得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工程鲫的这个缺点,让它可以和其他的所有鱼类混养,就算是鲫鱼、鲤鱼也不用担心,因为它不能繁殖后代,也就不会出现繁殖过量,更不会导致商品鱼质量的下降。

工程鲫常冒充土鲫鱼

土鲫鱼也就是野生鲫鱼,这是很多钓友们青睐的垂钓目标之一,因为它的肉质非常的鲜美,即便是个头很小,普遍不会超过一斤,但是鲜美程度依然让很多人垂涎三尺,尤其是用它来煮汤喝,更是鲜香无比。

可是野生的鲫鱼近些年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一来是它们本来就生长很慢,而垂钓的人又多,二来是早些年电鱼猖狂,还有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导致它的数量减少。同时野生鲫鱼价格不断上涨,几两重的也要三四十元一斤,个头越大的价格就越贵。所以很多人就去捕捞、垂钓,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而在近两年,有些不良的商贩,就看到了商机,纷纷养殖工程鲫,然后以半大的工程鲫来冒充土鲫鱼销售,这样的价格普遍都要比野生鲫鱼高出好几倍。但是因为工程鲫和土鲫鱼实在是太像了,如果不是对它们很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工程鲫和土鲫鱼如何区别?

其实工程鲫和土鲫鱼的区别还是有的,首先是体色方面。工程鲫的体色背部是青灰色的,而腹部是白色的。尤其是它的鱼头部位和鱼尾部位,都带有肉眼可见的红色。而土鲫鱼的体色基本都是黄金色的,当然了这个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

其次是长相也不同。工程鲫虽然和土鲫鱼很像,但是咋一看前者到有点像鲤鱼,它的头部也要偏小一些,身体更大一些,关键一点在于嘴巴附近还有一对较小的胡须,这个特征更像鲤鱼。土鲫鱼是没有这些特征的,如果不认识的话,这一个就很好分辨了。

最后,土鲫鱼的个头偏小,而工程鲫更肥大。土鲫鱼长得一般很瘦小,因为野外环境吃得不太好。而且它的身体侧线还有大约28~30个细点,从数过去大约是28-30片鱼鳞。而如果数量超过这些了,也就是其他的鲫鱼,或者是工程鲫了。除此以外,工程鲫因为没有性腺,在切开以后会看到它的内脏很少。

结束语

因为南方规模化养殖工程鲫多年,有些鱼塘水库的工程鲫就会逃到野外去,然后在河里、湖泊生长。但是因为它无法繁殖后代,所以不会出现泛滥的情况。可是这种鱼生长的速度很快,有些在野外生长多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钓到超大号的“鲫鱼”了。

之前看到,有人钓到超10斤重的鲫鱼,而经过资深钓友一看,它就是快要成精的“工程鲫”。由此可见工程鲫的生长潜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是野外钓到的,不管是工程鲫,还是其他的鲫鱼,都是不错的,毕竟它们的品质都不错,现在也和野生鲫鱼差不多了。但是在市场购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为什么金鱼蝴蝶鲤容易患病,游动无力?看看这些图片对比就知道了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让我们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

咱不能挨个为鱼友解答一些较为常见的观赏鱼小毛病,因为询问的同质化问题确实太多了,比如说蝴蝶鲤为什么尾鳍经常受伤,金鱼的游动无力、失漂问题等。

我们可以看一下图片,看看野生鲫鱼、野生鲤鱼都长啥样?

然后对比一下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金鱼和蝴蝶鲤等,又长啥样?然后可能我们就明白了,问题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野生鲫鱼、鲤鱼,身形彪悍、鱼鳍简单而有力

上图一个是野生的鲤鱼、一个是野生的鲫鱼,我们可以看一下。

细细端详一番,看看这些野生鱼,身形的高度、宽度、厚度,头部、整个身体还有尾巴之间的比例,以及各个鱼鳍的大小情况。

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身型太彪悍了,鱼鳍虽然很简单,但是看起来就是游动有力,游速很快的那种,非常适合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索食。

现在的草金鱼、普通锦鲤又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的草金鱼和普通锦鲤,是不是和野生的一样呢?

一对比就看出来问题来了,就算是普通的长尾草金鱼,比起最早的野生鲫鱼,那也无形中增加了部分游动的阻力。

更别说大尾巴的布里斯托草金鱼,不但是硕大的尾巴,各个鱼鳍也都明显地加长,是鱼鳍加长版的草金鱼了,而且比起野生鱼来讲,各个鱼鳍都显得那么柔弱。

普通的锦鲤比起野生鲤鱼,在体型上也是有一定的差距,就不用说什么龙凤锦鲤、彗星之类的了。

之后,我们再看几张金鱼的图片或者蝴蝶鲤,立马见分晓。

回头再看金鱼和蝴蝶鲤,就明白了

如果拿蝴蝶鲤回头再和野生鲤鱼相比,那就不单是各个鱼鳍的问题了,连身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鱼鳍的宽大以及柔软度,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

包括了磨损、起痘、红血丝、或者趴缸、懒游等等问题。

而金鱼呢,更是如此,不但是身形、鱼鳍发生改变,甚至于脑袋、眼睛、背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

尾巴特别大、特别分散的,身子过短,必定尾巴在身后的阻力较大,金鱼游动起来就会很费力。

头瘤过大的,和身体比例严重不对称的,必定会栽头。

肚子特别大的,失去了平衡力,它在水面上就会翻肚,另外还有一些是以上毛病占到两三样或者全都有了,所以问题就会更多。

这些经过了人工过度改良的各种观赏鱼品种,由于其自身原因,才会造成了各种各样我们看起来所谓的不正常或者疾病。

因此,我们想要在上述品种中挑选出来一尾好鱼,几乎是万里挑一、难上加难,真正遇到那种从基因上都无法修正体型的观赏鱼,那么,有些毛病可能会跟随它的一生,我们根本无法改变。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鲤鱼是最早被人类养殖的淡水鱼,为何四大家鱼中没有它一席之地?

首先要说明一点,家鱼不是甲鱼,这里所讲的“家鱼”,指的是被人类养殖的鱼,与野生鱼相对应。

我国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所谓“青、草、鲢、鳙”,就是这个说法。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然而,要论中的名气,还有一种鱼如雷贯耳,名气很大,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

它就是鲤鱼

黄河鲤鱼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闻名遐迩,是我国最常见、养殖范围最广的淡水鱼。

然而资格更老的鲤鱼,却没资格待在四大家鱼之列。这是什么原因呢?

单看外貌,四大家鱼可分为两组:青鱼和草鱼为一组;鲢鱼与鳙鱼为一组。青鱼和草鱼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特点是身体修长苗条,呈棍棒状,颜色清灰。鳞片大而有序,层次感强,质感鲜明。

四大家鱼在水层中的位置

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鲫鱼和鲤鱼的区别图片-第1张图片-

鲢鱼和鳙鱼属鲤科鲢亚科,特点是体型壮硕,头大,身材显得臃肿、笨重,眼睛位于鱼身水平线的下方,更像是斗鸡眼,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鲢鱼和鳙鱼的鳞片致密细小,不仔细看好像是 *** 一样。

青鱼和草鱼真的是一对冤家兄弟,师出同门,真的难区分。一般人分不清青鱼和草鱼,这也难怪,因为它们兄弟俩太像了。不过仔细看,二者还是有不同点的。

青鱼

青鱼通体黑不溜秋的,背部颜色深,身材欣长,圆滚滚的,腹部比较圆,灰白色,没有腹棱。青鱼又叫青鲩、黑鲩、乌青,就是这个缘故。

草鱼俗称“草混子”,也叫白鲩、银鲩等名字,鳞片呈青黄色,相比青鱼来说,鲢鱼更“白”一些,体型更匀称一些,是“四大家鱼”中的颜值担当。这也难怪,白色永远是主色调,比如买车,白色的车依旧是主流,而且还要加价。鲢鱼之所以比鳙鱼漂亮,就是因为它比鳙鱼白,所谓“一白遮百丑”嘛!人类也这样。

草鱼

另一个不同点是:青鱼吃荤,草鱼吃素。青鱼的食物是螺蛳类和浮游生物,所以咽喉齿为臼齿状,便于碾碎螺蛳的硬壳;而草鱼的食谱为青草,咽喉齿为篦齿状,这是为了切碎草叶。青鱼生活在水底,几乎不游到水的中、上层。而草鱼则相反,它一般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且性情比青鱼活泼好动。

鲢鱼和鳙鱼长得也很像,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北方的鱼塘混养,一般都是“鲢、鳙”为主。鲢鱼也叫白鲢,它的特征是:全身银白色,体厚稍扁,腹部有尖锐的棱线,鳞片细小,有红色的润斑。鳙鱼俗称“大头鱼”,它与鲢鱼的更大区别就是头大,其次是鳙鱼全身有不规则的斑块,背部及两侧呈青黑色。鳙鱼的别名很多,有“花鲢”、“胖头鱼”、“大头鲢”等等。

鲢鱼

鲢鱼和鳙鱼虽然师出同门,长得也很像,但鲢鱼远比鳙鱼便宜,因为它的鱼翅骨很多,骨多肉少,口感不太好,所以被嫌弃。

无奈的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都属于鲤鱼科,但老大哥鲤鱼却并不在家鱼之列,这让鲤鱼既无奈又悲催。更莫名其妙的是,鲤鱼只有北方人才吃,过了长江,南方人几乎不吃鲤鱼。曾几何时,鲤鱼很辉煌,北方的酒席上,只有鲤鱼有资格上桌,其他的鱼通通靠边站。而且送礼,也只能送鲤鱼,别的鱼不行。还有一点,鲤鱼是人类最早驯化饲养的鱼类,但混到今天这个地步,鲤鱼很悲哀,原因并不在它。

鳙鱼

年画里也是鲤鱼,年年有鱼,指的也是鲤鱼。

据说,在唐朝以前,鲤鱼是不折不扣的“老大”,但李氏建立了大唐王朝,老百姓不能再堂而皇之地吃鲤鱼了,只能悄悄地隐居幕后。当然,南方人不吃鲤鱼,也与它能“跳龙门,是神鱼”有关。

鲤鱼

实际上,鲤鱼的肉质粗糙,口感不好。南方的鲤鱼,多少带有一点土腥气、柴油味,不讨人喜。此外,鲤鱼经人工培育的品种最多,金鱼就是从鲤鱼进化而来,如红鲤、团鲤、锦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

与鲤鱼一样“不幸”的,还有鲫鱼!它也是最常见的淡水鱼,但它同样不在四大家鱼之列。不过,鲫鱼很普遍,江、河、湖、塘,到处都是,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味道鲜美,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鱼类。假如四大家鱼增加为六大家鱼,鲤鱼与鲫鱼肯定会榜上有名。

鲫鱼

其实,四大家鱼也好,六大家鱼也罢,不过就是一个说法罢了!相比青鱼,鲤鱼和鲫鱼更普遍,因为它们体型较小,不像青鱼、草鱼动辄就十几斤、几十斤大,买回去一次也吃不完。鲤鱼的体型最漂亮,北方有“斤半鲤鱼巧了个”一说,这是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的,比例绝佳,匀称,不拖泥带水。

鲤鱼细节

南方人说鲤鱼是发物,这也没啥科学道理。有病了就怪鲤鱼,却不怪自己口馋,不忌口。就像吃海鲜、喝啤酒导致痛风一样,即便是痛得受不了,却还是照吃照喝不误,这又怎么说呢?

看来还是偏见、迷信的思想在作怪,也是南北方的风俗习惯所使然。南方的鲤鱼不好吃,而黄河大鲤鱼却中外驰名。这就跟“上海有松江鲈鱼,而北方却没有”的道理一样。

如何分辨鲫、鲤、鲢、草、青鱼的鱼泡?

细心的钓友应该会发现,水面上经常产生不同的鱼泡。这些鱼泡其实是鱼在水底呼吸或者进食时所产生的气泡。这些气泡也给我们钓鱼人“找鱼”带来了不少信号,如果能在鱼泡下方钓鱼,那岂不是美滋滋!但是鱼产生的鱼泡是不一样的,即使是钓了很多年鱼的钓友也不一定能分辨不同鱼种的鱼泡。

我们在作钓当中,大家遇到最常见鱼种应该是鲫鱼、鲤鱼、草鱼和鲢鱼,无论是在自然水域、黑坑抑或是竞技,这几种鱼遇到都是比较多的。笔者给大家讲讲不同鱼种所产生的鱼泡是怎样分辨。

一、鲫鱼

鲫鱼的鱼泡是比较少的,基本上是一个或者二个,产生两个鱼泡会居多。你们看到水面上啵啵一个小泡或者两个小泡,这就是鲫鱼的明显特征。

二、鲤鱼

鲤鱼的鱼泡相对来说就会多一些,水面会出现像花朵一样,很均匀而且很圆。如果鲤鱼在拱食的时候,出现的鱼泡团就会更多更大一些,而且大鲤鱼超过4斤以上,鱼泡团甚至可以达到半平方米以上。

三、鲢鱼

鲢鱼的鱼泡数量也是比较多,与鲤鱼的区分就是鱼泡的个体比价小,而且在鱼泡团中掺杂着几个个体稍大一点的鱼泡。

四、草鱼和青鱼

草鱼个青鱼的鱼泡很相似,都比鲤鱼少一些,水面产生的鱼泡是大小不均。一开始会先冒几个大一点的,后期会掺杂几个小个体的,但是没有鲢鱼那么多。如果鱼泡有蚕豆那么大,那么这条鱼的个体会超过4斤以上了。

又有钓友会问,如果不是鱼泡又该如何分辨呢?我们作钓过程中,尤其是在野外自然水域,因其地表不是很平,有的时候会产生地气。地气冒出的泡都是一定规律的,它是一阵一阵一颗一颗冒上来的,而且泡的个体会比鱼泡大一些。这就是地表冒泡和鱼星的区别。

红虫与蚯蚓之间有没有差别,让测试结果告诉你

昨天钓了好几条爬地虎,钓友开玩笑说,哎呀这种鱼熬汤喝挺好喝的,多添点水熬鱼汤也不成问题,问题是这爬地虎汤怎么听着不太上讲呢?应该还是钓鲫鱼熬点汤喝比较中庸。

早上起来感觉还是应该再到渤海路大桥上去筏钓一次,哪儿跌倒的哪儿爬起来嘛,而且老闷说他昨天下午钓的真是不错,应该不会只是为了眼热我,这筏竿是不是咱用的不顺手?空军空的都让人怀疑人生了。

黄河路大桥距离家不很远,步行也就七八分钟的距离,8:20到了钓点,架上筏竿后一个钓友还没有来这,今天早上的雾霾有些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非常难闻的气味,朋友们来的晚也有情可原。

打好窝差不多有一个小时,钓鱼的人来了不少,看钓鱼的人更多,筏竿醒目的竿稍却纹丝没有动过。

小孟翘班偷跑出来,本想钓会鱼,看我们几个都在打龟,也就泄了气,没有下竿,就和我依在桥栏杆上聊天。小孟也是十多年的老钓友了,说起钓鱼,小孟对红虫情有独钟。被小孟一说,感觉心里直痒痒,今年还没有用过红虫,真应该再度测试一下了。

那年在三号地玩打串,曾经亲自测试过红虫和蚯蚓的差别,就是用红虫和蚯蚓在一个串钩上分别挂在不同的分支上,来看中鱼情况。当时水库的鱼密度很大,测试结果几乎没发现多少差别,所以呢我一般情况下并不太迷信红虫的钓鱼威力。不过现在打龟都打了好几天了,有病乱求医嘛,十点收摊回家,开车到公园那去买了五块钱的红虫。

一说到红虫,人们本能的会联想到寄生虫,好多朋友们都呲牙咧嘴感觉红虫是很危险的一种生物,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恐惧感,像从前的我一样,主要是我们对这种生物不太熟悉,未知的总有一种神秘色彩,下面咱们科普一下。

红虫本身并没有毒,有危害的是没有孵化成红虫的卵。红虫是摇蚊的幼虫,它自身是无法产卵的。在变成红虫之前,它是以“卵带”的形式存在,互相之间相互独立,一旦变成红虫就离开原来的“组织”,所以不会和卵软黏在一起。其次在采集红虫的过程中会有清洗的步骤,也不存在黏连红虫卵的可能。最后,如果钩子刺破手,更大的威胁不来源于红虫,而是河水中数以万计的细菌。有关使用红虫钓的鱼能不能吃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好久。其实很简单,鱼在自然水域中几乎没有多少不吃红虫的鱼,自然水域中不吃或没吃过红虫的鲫鱼、鲤鱼几乎是不存在。

早先挂红虫都是用橡皮筋或手捏着往钩子上穿,小孟说用土豆片做垫子钩子扎省时省力很方便,下午我没有找到土豆片,找了一个苹果,我吃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块做了个红虫扎垫,你甭说,还真是不难用。

苹果的味道不错。

本来玩筏钓就是一项新学的技能,里面有好多经验都需要积累和验证,比方,这个钩子用什么钩型好,什么型号合适等等,都是空白,都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现在基本常用的有三套筏钓设备每一套竿子上面的钩子型号都不一样,主要目的就是测试一下到底哪一种钩型相对好用一些,一根用的是5号袖钩,一根用的是6号秋狐钩,一跟用的是4号伊士尼,三种钩形挂蚯蚓都没问题,但穿挂红虫第三种钩形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我并没打算换掉它,因为我想看一下在使用红虫与蚯蚓之间有没有具体的差别?一个标准的怀疑主义者没有去质疑某大学校长不识字,却在这里学筏竿钓鱼了。

打一个窝子,三条筏竿成品字形下钩,都是双钩,两条竿钩子上挂红虫,一条竿子上挂蚯蚓,看看哪条杆子先上鱼?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一切都没有让大家失望,两条挂红虫的鱼竿都先后上鱼了,而挂蚯蚓的竿子依旧纹丝未动,还有测试下去的必要性吗?

真犟孙!

回头认真总结了一下,结论是:鱼口好的时侯红虫蚯蚓差不多,鱼口绵软的时候红虫诱鱼强于蚯蚓。

红虫一直是被钓界公认的冬钓之一神饵,没有之一。

不清楚各位大神是如何看待的,敬请不吝赐教。

先等一会,让俺将第三根竿子也换上挂红虫饵,等会再聊。

最后,上鱼获以及处理结果。

鲤鱼和鲫鱼的区别,如何识别这两种野钓常见的鱼

对于野钓的便宜来说,鲫鱼和鲤鱼是最基本的野钓对象鱼,但是好多人都是用鱼饵同时去钓这两种鱼,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常见的鱼呢。

首先,鲫鱼是长不大的,更大个体也就一斤左右,但是鲤鱼一斤左右算是鲤鱼苗了,所以说,从外观上还是很简单地区分出来的,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杂交鲫鱼也有胡须,这是区别鲫鱼鲤鱼的最基本的 *** 。

野生鲫鱼


那么鲫鱼到底该怎么去区分呢,因为野钓的时候一旦上鲫鱼,那就代表很难钓到鲤鱼了,所以说,这样基本就是鲫鱼爆护了,野生鲫鱼的皮毛比较黄,尾部是黑色的,这是区分鲫鱼和鲤鱼苗子的最基本的方式,野生鲤鱼尾部是黄的,有的接近红色,省体形态更接近于流线型,最基本的就是两根胡须

野生鲤鱼

所以说这个还是比较好判断的,这两个图是对比,大家可以看看。

那么钓鲫鱼和鲤鱼都是用什么线组呢,首先,如果是钓鲫鱼,那么,线组越细越好,就是比较费子线,因为鲫鱼个体不大,所以说很少切线,鲫鱼的吃口是,一吃就跑,所以一般的漂相是起漂,而不是黑漂,这个用商品饵钓的时候更为明显,用蚯蚓和红虫的时候不是那么明显,有时候也黑漂,以为吃口比较死,但是用商品饵的话基本不会出现黑漂的现象。

钓鲤鱼的话,那么线组要求就严格了,如果是自然水域,鲤鱼个体从几斤到几十斤等的情况下,需要调整鱼竿和线组,这个具体线组以后会讲到,主要是讲一下鲤鱼是怎么吃饵的,鲤鱼类似于猪吃食,是用嘴拱水底,把水底的淤泥拱起来,吃藏在淤泥里的食物的,这个是大个体的鲤鱼吃食的统一特性,小鲤鱼一般不会。

鲫鱼和鲤鱼的对比图


那么钓鲤鱼肯定是底钓了,如果鲤鱼进窝的话会出现大量的气泡,这就是所谓的鱼星,这就是代表大个体鲤鱼正在拱食鱼饵,试探有没有危险,这样我们要加大鱼饵窝料,继续补窝料,让更多的鲤鱼进窝,从而达到连杆的效果。

所以说大家不要着急去钓鲤鱼,要补窝料,尽量打窝,而且不用打窝,基本就是拉饵,完全可以爆护。

标签: 鲫鱼 鲤鱼 区别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