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蛋多少钱一枚,鸵鸟蛋多少钱一枚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1 0
高茂美:鸵鸟蛋上镌刻艺术之美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 通讯员闫盛霆 仇慧清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鸵鸟蛋雕艺术馆大厅的博古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内容丰富、琳琅满目的蛋雕作品,它们不是常见的鸡蛋,而是鸵鸟蛋。浅刻、镂空,配上明亮的色彩,着实吸人眼球。这些鸵鸟蛋雕都是出自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副会长、鸵鸟蛋雕艺术馆馆长高茂美和她的同事们之手。

从1997年开始接触这项艺术,高茂美已经在蛋雕这条路上走了24年了,无论是镂雕还是传统的景泰蓝,她都能熟练而完美地运用在鸵鸟蛋的雕刻之上。一个普通的蛋壳到了她的手中就成了艺术品。

上世纪90年代,淄博市许多国营陶瓷企业没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纷纷破产。1997年,高茂美所在的洪山陶瓷厂也没能幸免。下岗后的高茂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触到了鸵鸟蛋。鸵鸟蛋是世界上更大的蛋,色泽光亮柔润、易于保存,是做艺术品的极佳材质。有着十几年艺术创作经历的高茂美,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材质,决定在鸵鸟蛋雕刻领域大胆一试。

鸵鸟蛋整体质地细腻而坚硬,需要雕刻者有过人的技艺。蛋壳表面很粗糙,有许多麻眼,给表面处理造成了困难,这让高茂美的鸵鸟蛋雕尝试充满了不确定性,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蛋雕很可能一不小心在快完工的时候碎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易碎的东西。从刚开始10个蛋只能成功一半,到现在个个精美绝伦,高茂美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

挑选一枚适合创作的蛋壳,是高茂美的首要选择。由于淄博不是鸵鸟的养殖产区,所以早几年为了获得一些合适的蛋壳,高茂美费劲了心思,好在随着通讯的畅通和物流的发达,现在获得鸵鸟蛋壳,早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一件名为“九龙图”的作品,是高茂美在鸵鸟蛋雕刻领域的代表作。她根据蛋壳的天然形状因势造型,神态各异、造型独特的九条龙,利用球面空间的起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艺术生气的艺术形象,形成有纵深的空间感。

花鸟鱼虫、梅兰竹菊、人物山水,高茂美雕刻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最开始的浮雕、镂雕,再到落雕、景泰蓝,她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只有2.5毫米厚的蛋壳上动刀子,就像在钢丝上跳舞,如履薄冰。稍微把握不好力度,就会前功尽弃。

据高茂美介绍, *** 蛋雕不仅要根据蛋形将图案构思设计好,还要在雕刻、镂空的时候打起精神,注意坡度、斜度,因为稍不留神就很容易把连接点刻断。人物是最难雕的,一刀下去有一刀不谨慎,出现一点小瑕疵,整个人物就失真。

“传统工艺雕就是镂雕,整个刀子下去以后,镂雕就出来,现在我们传统工艺可以体现一层,整个蛋雕去皮这一块,一个硬皮去掉,然后再第二层打到第三层皮的时候细腻度层层递进,相互相应的,我们最多是做到第五层的效果,做到第五层,一个最完美最精致的作品,我们需要十五天左右。”高茂美介绍说。

要在鸵鸟蛋上做出外形精美的景泰蓝工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景泰蓝是一种中国的传统工艺。高茂美结合蛋壳坚硬光滑的表面,创造性地把这项古老的工艺手法移植到蛋壳上,用金属丝与釉料 *** 而成,既蕴含着景泰蓝原有的古典美感,又因题材的广泛而融入了现代之美,这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因为其复杂的工序,并且工序之间环环相扣,所以比其他的手工工艺更为繁琐精细。

如今,无论是镂刻、景泰蓝、浮雕,或者是彩绘,高茂美都驾驭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创作内容上无论是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植物或者动物、风景或者景观,高茂美都完成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丰富立体的展示出鸵鸟蛋雕刻艺术的魅力和精彩。高茂美的蛋雕作品已经有100多个品种,每天都有海内外客户下单订购,可谓是供不应求。

来源:中工网

鸵鸟养殖和收益分析

养殖鸵鸟需要投入饲料、种苗、人工等费用,合计每只成本需要1034元,养成出售后,收入在3300元左右,减去成本,每只鸵鸟净利润达2266元左右。

鸵鸟是世界上更大的鸟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等特点,目前有很多农村地区都开展了鸵鸟养殖项目,那么具体人工养殖鸵鸟有哪些用途?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如何?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奔跑中的鸵鸟

鸵鸟养殖成本利润
  鸵鸟养殖成本
  1、饲料
  ①精饲料以玉米、夫皮、草粉为主,按每公斤1.6元人民币计算:
  1.6元×315公斤=504元/只
  ②青草料以未成熟玉米茎叶,种植专用牧草甜高粱等,年收割二次,每亩共1万公斤(贮用)可喂养10只商品鸟。
  从农户收购青草饲料每亩每年费用:
  800元—300元=500÷10只=50元/只
  养100只鸵鸟的利润是多少?养鸵鸟的成本和利润
  2、各种基础设施摊销折旧费(水、电、场地、围栏、设备等)每年30元/只
  3、饲料添加剂:41元/只
  4、其它
  死亡率3%(三月前,保险前)每只9元
  防疫、消毒、不可预见费每只30元
  5、保险费每只100元国家补贴80元每只20元
  6、管理费用、工资每只100元
  7、购小鸟每只350元
  鸵鸟养殖成本:(每只)
  504元+50元+30元+41元+9元+30元+20元+350元=1034元

*** 鸵鸟蛋市场价

2.鸵鸟养殖利润
  鸵鸟肉:幼鸟10个月即可达到100公斤以上,鸵鸟肉每公斤在70-80元之间,若出肉率按45%计算,每只鸵鸟的可产出鸵鸟肉45kg,产出价值为3300元左右。
  鸵鸟蛋:一只鸵鸟一年可产下50-60枚蛋,一枚鸵鸟蛋价格在130元左右,产出价值为7150元。
  鸵鸟皮:每张皮革的售价依据等级的不同,在1500-3000元之间,产出价值为2200元左右。
  鸵鸟养殖利润:(每只)
  3300+7150+2200-1034=11616元

一枚蛋能卖200元,全身都是宝! 吴堡李家塬村的鸵鸟火啦

近日,笔者走进吴堡县寇家塬镇一个叫柳树坪的地方,见到了一群近2米高的鸵鸟,看到有人来了,它们扑腾着翅膀蜂拥而来,场面甚是壮观。这群鸵鸟的主人是李家塬村李建平,现在李建平已经成为村里的“名人”,他养殖的鸵鸟又大又好,吸引了周边很多群众慕名前来参观。

李建平介绍说,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去年4月,李家塬村党支部书记李勇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养殖鸵鸟前景较好,在与村委会再三商量之后,亲自带领村民去渭南大荔县鸵鸟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学习了3个月,订购了80只鸵鸟幼崽让两位村民进行喂养。

“经过一年多的边养边学,我逐渐掌握了鸵鸟的基本生活习性,养起来容易多了。现在养殖场的59只鸵鸟长得很快,预计明年9月就可以产蛋。”李建平满怀期待地说,“目前市场上鸵鸟蛋的平均售价是一个200多元,每公斤鸵鸟肉在130元左右,是一个很好的增收项目。”

鸵鸟属于“节粮型”草食动物,全身都是宝,鸵鸟的肉可以食用;鸵鸟皮韧性是牛皮的6倍,是高档皮具的原材料;营养学家称鸵鸟蛋营养价值为“软黄金”,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食补首选。



来源:榆林日报(韦江江)

磁县:三枚鸵鸟蛋化石面世 距今约15万年

视频加载中...

近日,磁县磁州窑博物馆展出了三枚鸵鸟蛋化石。据了解啊,这三枚鸵鸟蛋化石距今约有15万年的历史。

表面看非常像三个椭圆形的黄白色大石头,上边有细微的小小针孔,略小于足球。这三枚鸵鸟蛋化石分别重552g、366g和492g,最重的一枚长17cm、宽14cm。据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磁县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介绍:这三枚鸵鸟蛋化石保存这么完好是不多见的。由于历史原因,三枚鸵鸟蛋一直安放在文物所的仓库内,后来工作人员进行藏品整理归档时,三枚鸵鸟蛋化石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经有关专家鉴定,确定是15万年前的鸵鸟蛋化石。

9只鸵鸟半夜离奇失踪,谁干的?民警现场发现可疑物

7月14日早上,桐庐的刘师傅发现自己养的9只鸵鸟不见了。

接到报警后,桐庐江南派出所民警周维康赶去现场调查。

刘师傅说,失踪的9只鸵鸟是一个多月前,他花了一万多元从河南引进的。

9只鸵鸟是被人偷了?

监控里,凌晨2点多移动的小亮点消失了

刘师傅是养殖户,在窄溪村找了一块地,地有两三个篮球场大,里面搭了几个棚子,养着家禽、牛、羊,鸵鸟买来后,这也成了它们的栖息地。鸵鸟奔跑范围大,平时,鸵鸟是散养的,可以在其他伙伴的“营地”之间穿梭。

刘师傅每天早上7点多到养殖场,工作到傍晚离开。也就是说,鸵鸟失踪时间是前一天傍晚到次日早上7点之间。

养殖场装了监控,监控画面不太清晰,但夜色中,看到亮晶晶的小点在动来动去,推测是鸵鸟的眼睛,凌晨1点多,这些小亮点还在黑暗中移动着,接着不动了,估摸着是鸵鸟累了休息了。

凌晨2点多,视频监控显示,几个小亮点又开始移动,在养殖场门口方向拐了个弯后,消失了。

被人偷走了?

集体飞跃池塘了?

周维康在现场周边查看,门口外,有一些可疑粪便,看着不像是狗狗的,又顺着往前走,零散的还有些,这是一条呈Z字型小路,走到中段,粪便消失了,边上是一片农田。

再查看附近监控,当天晚上到次日早上没有车辆及农用三轮车进出。而刘师傅也记不清,自己当天离开时,有没有关门,他说自己曾有次忘记关门的情况,但鸵鸟没丢过。

天气炎热,门口的粪便有点干了,周维康用木棍试了试,发现里面是软的,“比较新鲜”,推测是鸵鸟留下的。

从监控等线索看,可能鸵鸟是集体离家出走了,它们会去哪呢?

养殖场用铁丝门围着,边上还有个池塘,会不会飞跃池塘了?

刘师傅说,鸵鸟是不会往那边跑的。

鸵鸟活动范围大,奔跑速度又快,能跑到哪里去呢?民警在附近走访了两天,都说没看到。

原来在这里

被人卖了?

周维康挨个去农贸市场打听。在石阜村的农贸市场,一位大妈说她听说有人养了几只鸵鸟。

循着线索,周维康找到了养鸵鸟的人,他也是搞养殖场的,说自己是从三个大伯手里买来的。在他的养殖场里,9只鸵鸟正在踱步。

周维康又找到三位大伯,一位大伯说前几天早上,他去地里干活,看到几只大鸟站在那,他觉得很稀奇,就找来其他两位老伯,“三个人围着,它们看到我们也不跑也不飞,就蹲下来了,我们上前就把它们抓到了”。路上,他们遇到了养殖场的,养殖场的花了2500元买下,带到养殖场养了起来。

在民警协调下,大伯们把钱退了,鸵鸟也物归原主,刘师傅把鸵鸟拉回了自家养殖场。7月18日上午,他给江南派出所送来了锦旗。

从“逃跑”轨迹看,它们这一路跑的都是泥路

从三位大伯发现鸵鸟的农田距离刘师傅的养殖场,直线距离大约是2公里多,中间隔着一大片玉米农田。

我们常说鸵鸟奔跑速度快,为什么它们没跑远呢?

说起来,鸵鸟速度是快,奔跑时,在翅膀协助下,成年的鸵鸟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跳跃跨栏能力也非常厉害,一步可跨8米左右,能跳跃达3.5米左右。但它耐力其实并不强,一般只能连续跑5分钟左右。

鸵鸟习惯的生活环境是在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疏的草原地带,即便人工养殖的鸵鸟也沿袭了这一天然习性,它们喜欢通风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不喜欢潮湿环境,这也是集体离家出走的9只鸵鸟不会跑向池塘的原因。

从“逃跑”轨迹看,它们这一路跑的都是泥路。跑跑停停,天也就亮了。

大家都知道“鸵鸟心理”,指的是逃避现实。但其实,鸵鸟遇到危险并不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的。它们“做小伏低”,是为了好观察敌人,因为个头太高,它们会在先看到远处的敌人时,蹲低身子,还把长长的脖子搁在地面上,只抬着头,一边观察远方敌人一边伺机而动。等发现敌人慢慢逼近自己,它们会撒腿奔跑。

但鸵鸟很敏感倒是真的,像这次刘师傅的9只鸵鸟,据分析可能也是夜里听到声音后逃跑的,加上鸵鸟是群居动物,一只带头跑,其他小伙伴肯定会跟着。好在找回来后,驼鸟们身心没有受到影响,“吃得都很正常”,刘师傅说。

一年就长成150-200斤重的大个子

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鸵鸟是蛮稀罕的,其实现在,鸵鸟养殖基地也渐渐多了,杭州有的鸵鸟基地 *** 了参观和玩乐项目。

鸵鸟养殖属于新兴养殖行业,2020年,农业乡村部出台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鸵鸟属于特种畜禽行列,国内养殖鸵鸟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

刘师傅说自己还是新手,“还在摸索阶段”,他也是看到信息后想尝试下。9只鸵鸟还算是幼鸟阶段,有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鸵鸟,买来五六斤重,稍微大点的10来斤重,4只雄的,5只雌的,雄鸵鸟的毛是黑色的,雌鸵鸟的毛是灰的。

说起来,鸵鸟和牛一样,都属于“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全身都是宝。鸵鸟是杂草性动物,主要以草类为食,饲养成本较低,刘师傅平时喂的是鸡饲料和草。鸵鸟对气温不挑剔,不怕冷不怕热,零下40℃的环境也可以,高达40℃的高温天气下也耐热。鸵鸟生活环境喜欢有沙土,当然它们怕下雨天,刘师傅给鸵鸟搭了个棚子,“下雨了,它们自己会进去躲雨”。

鸵鸟的生长速度很快,刘师傅说,一年左右,一只鸵鸟就重达150-200斤,个子长得也很高,2.5米左右的大个子是普遍现象。

鸵鸟长到成年后,有专门的收购商来收购,“鸵鸟肉收购价大约是50多元一斤”。另外,鸵鸟的产蛋率也很高,每年每只可产蛋50-80枚左右,营养价值很高。

鸵鸟蛋很大,一个蛋就要两三斤重,市场上都是按个卖的,记者在 *** 平台查询,一枚三斤左右重的鸵鸟蛋大约要卖到160多元。个头越大越重,价格也越高,网上还有卖到300多元一个的。此外,鸵鸟的毛、皮可以用来做衣服、高档皮具。

一般买来鸵鸟蛋,可以像平常炖鸡蛋羹一样吃,但鸵鸟蛋壳很硬,先要用刀之类的工具在上面凿开个洞,让蛋液流出来,然后放点盐等调味,要用大火蒸。当然也好放点青椒什么的做炒蛋。

如果是平常的白煮蛋做法,这么大的蛋要煮熟,可需要花不少时间,看资料说要40分钟,也有说要70多分钟。

网上,还有的网友曾做过试验,把鸵鸟蛋腌成“咸蛋”,花了40天。

定州市留早镇:“鸵”起致富路

养鸡、养鸭很常见

但你见过养鸵鸟的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定州市留早镇白家庄村的定州市正翔鸵鸟养殖基地,看到一只只鸵鸟正悠闲自在地踱步,工作人员在一旁捡拾鸵鸟蛋,准备送往孵化基地。

“现在鸵鸟一般在中午1、2点产蛋,而产蛋期可长达10个月。”正翔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徐卫风说,“鸵鸟蛋又称为‘百蛋之王’,不仅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钙、铁等含量均高于其它蛋类。”

提起徐卫风与鸵鸟结缘,还要从2017年说起。“以前,我和张树辉、黄伟一直从事运输行业,但是随着货运进入低迷期,我们便决定另寻出路。” 徐卫风说,“后来,我们了解到鸵鸟养殖每天不仅喂食次数少,而且还有不易生病、排泄少、收益可观等优势。”

说干就干,徐卫风三人先后养殖了1500多只鸵鸟,边学习边改善养殖方式。经过三年的实践,最终摸索出一条科学养殖鸵鸟的路子,并逐渐扩大养殖规模。

“现在,我们稳定饲养了220只非洲鸵鸟。这个品种的鸵鸟成年身高2.5米左右,体重可达300斤,抗病力相较其他品种优势较大。”黄伟说,“一只雌性鸵鸟每年可产蛋60多枚,孵化成幼鸟后收益较高。”

鸵鸟的寿命大概在60-70岁,产蛋高峰期可达25年,每只鸵鸟蛋重量在3斤左右,并保持两天产一枚蛋的频率。经过分类捡拾,鸵鸟蛋将会被送往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售卖,然后经45天的孵化,单只鸵鸟苗可售卖500-600元,孵化不成功的鸵鸟蛋还能进行艺术加工,再进行售卖。

饲养鸵鸟的收益不仅是鸵鸟苗和鸵鸟蛋,鸵鸟羽毛还能 *** 成工艺品、装饰品等,一只鸵鸟每年可以收获两次羽毛,收益可达1000元以上。

“鸵鸟浑身都是宝,我们算过一笔账,每年每只鸵鸟仅羽毛、蛋、幼苗就可带来利润1万多元,而且鸵鸟蛋还可以用来 *** 雕刻、绘画等蛋雕工艺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黄伟说,“现在政策好,未来我们打算建设自己的孵化基地,在减少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效益。”

鸵鸟蛋多少钱一枚,鸵鸟蛋多少钱一枚-第1张图片-

近年来,留早镇不断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镇共有鸵鸟养殖企业12家,已初具规模。

“接下来,我镇将整合现有资源,谋划成立鸵鸟养殖企业家协会,积极打造鸵鸟养殖基地。”留早镇人大主席和刚说,“我们还将打造集鸵鸟孵化、养殖、观赏、销售于一体的鸵鸟养殖特色产业链,带动百姓增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张玉婷 李帅)

兰陵县:归雁人才反哺家乡,特色养殖“百花齐放”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近年来,兰陵县充分利用资源和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四雁工程”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带动,不断优化全县产业布局,引导农民发展肉牛、鸽子、蜂等特色养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当前,全县特色养殖产业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梅花鹿蹚出致富“新路子”

鹿鼎山万亩梅花鹿繁育基地坐落在兰陵县下村乡苇湖村外的山坡上,风景优美、郁郁葱葱的山林环绕,一排排鹿舍依山而建,漫山遍野的梅花鹿成为山林中最独特的风景线。鹿鼎山原本是一处荒山,县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下村乡 *** ,充分考量鹿鼎山自然条件,帮扶成立了兰陵县鹿鼎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投资1.2亿元,现有梅花鹿存栏5000余头,是一家以梅花鹿养殖繁育为主,集鹿产品开发、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农牧科技型企业。作为兰陵县县委 *** 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鹿鼎山梅花鹿农旅综合项目,创建人陈镛是返乡创业人士,属于“四雁工程”中的“归雁工程”。

荒山变金山,村民增收也有了更多可能。五年间,县农业农村部门广泛宣传发动、牵线搭桥,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效益到户。目前,鹿鼎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县11个乡镇20余家农户开展梅花鹿养殖合作,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销售。同时,借助下村乡生态优势,积极融入当地旅游产业布局,开放部分养殖场区,供游客参观,打造梅花鹿观光乐园,实现了在家门口持续增收。

大鸵鸟迈开幸福“新步子”

鸵鸟养殖项目于2020年7月安家于兰陵县鲁城镇小堡村,负责人就是本村村民李正,是一名80后“归雁人才”。主营鸵鸟养殖、鸵鸟孵化业务,现有非洲鸵鸟70余只,占地近十亩,是临沂市规模更大的鸵鸟养殖基地之一。“鸵鸟浑身是宝,成年可达到300斤,目前市面上鸵鸟肉每斤能卖到50到60元,鸵鸟皮可制成皮具和皮鞋,鸵鸟羽毛也可以卖200元一斤。另外,一枚鸵鸟蛋价格在200元左右,一只鸵鸟可年产80至100枚鸵鸟蛋,年纯利润近40万元”李正对自己的鸵鸟养殖基地前景充满了信心。

鸵鸟自2020年被农业部划为特禽后,其养殖产业也被视为21世纪朝阳产业。作为兰陵县的独一份,县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典型宣传,引导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帮助其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打造集特色餐饮、观光游玩于一体的鸵鸟农家乐,力争让更多的群众享受“鸵鸟经济”带来的实惠。

深山鸽飞出增收“新方子”

在风景优美的大宗山景区山下,“鸽”声阵阵,一排排鸽笼整齐地排列着,正是临沂博展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该公司常年经销鸽蛋,全方位提供优良蛋种鸽,是集生产、销售、收购一体化模式的综合性企业。厂区目前正在逐步改造中,新厂房占地面积达80000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养殖蛋鸽约超80000对,鸽棚超80个,喂养方面实现自动化管理。据负责人介绍“所有蛋鸽均为纯杂粮喂养,不吃任何饲料与抗生素,以5元一颗的价格销往上海等地,年效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兰陵县农业农村部门紧扣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以产业带动就业为主要抓手,持续加强指导帮扶。当前,该企业带动周围至少50余人就业,带动周边数十家中小养殖户,同时,村集体以厂房入股,每年实现增收4.8万元,为共同致富开出了新方子。

小蜜蜂酿出甜蜜“新日子”

走进兰陵县向城镇的甜蜜蜂业专业合作社,浓郁的蜜香弥漫在空气中,蜂农们正小心地把蜂箱拆开,经过“割、摇、滤、装”等工序,一瓶瓶金灿灿的蜂蜜就可以运往市场销售了。为大力发展养蜂产业,兰陵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零散蜂农成立了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生产的蜂蜜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包装、销售。目前,该合作社可年产蜂蜜300吨,蜂王浆30吨,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通过蜂业养殖,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蜂产品,同时对我县的大棚油桃、草莓、蔬菜等授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带动周边村民“酿”出了甜蜜日子。

乡村振兴,各美其美。兰陵县芦柞镇的水貂养殖,大仲村镇的青蛙养殖、苍山街道的火鸡养殖等,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兰陵县始终积极探索实践,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畜牧业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一幅幅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袁翠林 )

北京美女秀鸵鸟蛋,一枚有三斤多网友:这辈子鹅蛋都没吃过

{"rich_content":{"text":"北京美女秀鸵鸟蛋,一枚有三斤多网友:这辈子鹅蛋都没吃过","spans":null},"video":{"vid":"v0d8b0ac0000btbu0e220t41lkmbuev0","duration":15.999,"width":720,"height":406,"file_size":221,"thumb":{"web_uri":"tos-cn-p-0000/8f6678aa87be40dda9be2d6801a1ee07","width":638,"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5.999,"file_size":1501653,"w":720,"h":404},"normal":{"duration":15.999,"file_size":1250044,"w":638,"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新疆人怎么吃鸵鸟蛋?

北园春农贸市场销售的鸵鸟蛋。

新疆晨报讯(文/图 首席记者 于江艳)《自治区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新疆2016年禽蛋产量36.13万吨。新疆的禽蛋都有哪些?这些禽蛋主要是用来干什么呢?

据悉,新疆的禽蛋主要品种为鸡蛋,占90%以上,其次为鹌鹑蛋、鸭蛋、鹅蛋、鸵鸟蛋等。在这些禽蛋中,最贵的是鸵鸟蛋,在北园春农贸市场,一枚鸵鸟蛋就卖到120元。“鸵鸟蛋可以煎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北园春农贸市场销售鸵鸟蛋的商户刘正元说。

新疆鸵鸟蛋主要来自巴州、伊犁和昌吉,一枚鸵鸟蛋一般1.5公斤重,买鸵鸟蛋的顾客一是出于好奇想尝尝味道,二是部分食雕从业人员或蛋雕从业人员买鸵鸟蛋来雕刻工艺品。

8月22日,新疆晨报记者从自治区畜牧厅了解到,目前全疆登记在册的存栏数两千羽以上的养鸡场有2786家,存栏数10万羽鸡的企业38家。

某农贸市场销售的鸡蛋。

新疆晨报记者从新疆规模化蛋鸡养殖产业联盟了解到:新疆规模化养殖场的鸡蛋,每年有10%要卖到内地,留在新疆本地销售的鸡蛋主要有三种渠道:

在终端零售市场,学校食堂、建筑工地、工矿企业是普通鸡蛋更大消费群体,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销售给糕点企业、餐饮企业等。

就普通家庭而言,部分消费者选择消费普通鸡蛋,也有部分消费者会购买土鸡蛋。

据悉,鸡蛋夏季保存时间15天为宜,冰箱保存可达到一个月。“鸡蛋还是即买即吃为好,没必要囤鸡蛋。”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新疆家禽协会副会长钟元伦说。

美酒珍藏1700年,古人粪便如今成国宝,这25件出土文物,件件离奇

随着三星堆等古代遗址的发掘和一大批博物馆的建立,人们对文物的兴趣越发浓厚。

说起文物,倒还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难解的金字塔建造之谜,令人匪夷所思的兵马俑工艺。

再比如有国家挖出古代文物真品,却始终怀疑是伪造的,直到后续相关文物出土,才不得不承认是真品,为何他们不想承认文物是真的?

还有人类粪便和面包居然能保存上千年而不腐烂,变成化石?

甚至有的东西传说很吓人,实际却有点呆萌可爱?

另外还有古文明中的神秘图案、奇怪雕塑、精致工艺,文物界令人叹为观止的存在可谓是数不胜数。

以至于不少专家学者都宣称:这些奇特的文物将颠覆我们的历史认知。

下面这25件文物,每一件都让人拍案称奇。

一、日本如今的一级文物,挖出时被怀疑伪造

一枚1784年被两位日本佃户挖出来的金印,上面用隶书刻着“汉委奴国王”5个大字。

东汉时期,日本派使臣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予了他们这个金印,证明当时日本曾是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小国。

要知道,当年日本对咱们的态度何其嚣张,让他们承认自己以前给咱们称臣纳贡,他们心里怎能好受?

于是,文物而刚出土时,日本有些专家学者张口就说:“假的,绝对是假的!”

他们认为印章上是“委”并非“倭”,有委任之意,不代表当时日本叫“倭奴国”,所以这个金印很可能是伪造而来。

可随着中国云南的“滇王之印”和“广陵王玺金印”的出土,和《后汉书》相关记载的辅助论证,加上当时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出那么高纯度的金印。

在种种证据面前,日本学者也只好承认了历史事实。

如今,日本人对“汉委奴国王”印的态度发生了180°逆转。

不但把它列为日本一级国宝,还在发掘地立起了纪念碑,并修建了公园。

二、难以置信,面包在火山灰下保存至今

意大利庞贝古城中的面包化石,上面还刻有面包师的名字,非常清晰。

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的突然爆发,庞贝城被火山灰掩埋于地下,火山灰的高温将面包碳化,得以保存至今。

直到1748年,这座地下古城才被发现,火山灰的覆盖之下,古城街道居然还能完整的保留下来,可谓奇迹!

三、古人的粪便居然成了国宝

曾在约维克北欧海盗中心展览的一块长约20公分,直径大概5公分左右的咖啡色化石,大概是目前人类更大的“粪化石”。

考古学家在这块粪便中不但检测出了寄生虫及虫卵,甚至还推测拉出它的维京人应该患有肠道疾病。

而它之所以得以保存,可能是因为表面覆盖了潮湿泥土层,让粪便内的有机物被保存完整,进而维持了它的形状。

如今,这块粪便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国宝。

如果1000年前那个留下这块的维京海盗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四、海盗居然也喜欢呆萌

影视剧里见到的海盗旗帜,多数有些恐怖意味,但在美国圣奥古斯丁的一个博物馆里面,放着一面与众不同的海盗旗帜。

它是18世纪50年代曾经真实使用过的旗帜,不仅不吓人,还有些可爱,很像一张展开的面膜。

五、来自印加帝国的呆萌娃娃

秘鲁的古代王国印加帝国出土过一个宝石雕像,是笑着露出八颗大白牙的娃娃形状,脸上和身上都有独特图案,整体有些呆萌感。

六、美洲古人居然也玩“麦克风”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擅长一般手工业编织和制陶。

在当地曾出土过一个小陶人,面带笑容,头顶系着一根发带,有些类似探照灯。

手上的动作又很像拿着麦克风唱歌的感觉,相当有意思。

四、为了呆萌,骨灰盒也不放过

阿兹特克人似乎很喜欢这种呆萌作品,在另一件阿兹特克文明精致雕刻作品,用了他们雨神“Kochio”的形象。

它拥有如此高贵的形象、精湛的工艺,用途也很让人意外,居然是一个骨灰盒。

八、同为美洲古文明,呆萌方面不能输

玛雅文明与前面的印加、阿兹特克并列为美洲三大古文明。

既然并列,在文物呆萌方面,自然不能输。

发现于中美洲的帕卡尔国王绿玉面具,其做工精湛,线条清晰流畅,甚至能看出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丑萌丑萌的神态。

它并非单独存在,帕卡尔国王去世后,以绿玉覆盖遗体下葬,所以面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九、古代就有宇航员?

厄尔瓜多共和国有一个文物雕像,形状酷似宇航员,难道古代就有宇航员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世界许多科学家,因为这并不是之一件外形像宇航员的文物,在美国还有一个水晶宇航员雕像、同时许多印度的壁画中也有过类似形象的出现。

这个谜题至今未解。

十、珍藏1700年的美酒

有一瓶葡萄酒曾经震惊考古学家,因为它竟然保存近1700年。

1867年,考古学家挖掘一个古罗马贵族的墓葬时,惊奇地发现里面居然有好几个双耳玻璃瓶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其中一瓶里面装有某种液体,而别的都是空瓶子。

后来经过鉴定,那个瓶子里装的正是葡萄酒。

瓶内装有橄榄油用于隔绝空气,瓶口还有蜡封,然后被放入坟墓陪葬。

或许正是得益于内外都良好的隔绝空气,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善。

十一、一件衣服几千年还能保存完好

古代制衣技术能有多厉害?让一件衣服保存几千年还完好。

开罗埃及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束腰外衣“tunic”,它于19世纪在一次墓穴发掘中被发现,大约是4500年前的产物。

十二、土耳其的祖先居然那么厉害

奥斯曼帝国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在公元1453年,围攻君士坦丁堡时使用了巨型大炮。

这些古老的大炮堪称奇观,不禁感叹,奥斯曼帝国居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已经用上了如此先进的武器。

十三、衣服还能这么穿

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1834年以前的格陵兰捕鲸服,采用纯海豹皮 *** ,只在脸部和胸口处留有两个大洞。

穿着方式比较特殊,人需要从胸口处的洞钻进去,然后利用抽绳把洞口收紧,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十四、波斯人千年之前就会发电?

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中有件距今2000年的特殊陶罐。

经过科学家的分析发现,里面装满沥青,其中抱着一根铜管,铜管中也有一层沥青,中间则包着一根铁棒。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是一种古老的电池。

只要向陶罐内倒入酸碱性的水,便可以发电。

有科学家认为可能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电解法镀金,也有科学家认为其或许被用于医学。

这些推测意味着在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电池的1500年前,古波斯人就已经学会用电了。

由于这个技术的出现太过超前,目前仍未有确切定论,至今“巴格达电池”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十五、保存最完好的海盗船

作为挪威比格半岛更受欢迎的观光胜地之一,奥斯陆的维京船博物馆内收藏了两艘世界上保护得更好的木制海盗船。

其中有一艘船名为奥塞贝格号的老船,年纪非常大,大概建造于公元820年左右,用橡木打造而成,保存完好。

各项检测显示其并未出过海,所以最有可能曾经用于葬礼。

十六、这位国王很懂收藏

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是统治了波兰24年的国王兼立陶宛大公,他在位的时候,曾大力推动文艺复兴在波兰的传播。

他是一个盔甲等艺术品爱好者,藏品众多。

其中之一是一套人身和马身全副武装的盔甲,材料采用的是高质量的钢铁,并镶嵌精美的宝石为装饰,在保证不影响作战的前提下兼顾了美观。

十七、古埃及木乃伊不光给人做

猫在古埃及是受到人类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代表着贝斯特神。

同时古埃及注重农业,猫能抑制鼠患,所以逐渐被当作宠物养在身边,在很多埃及壁画中都能看到猫的身影。

有很多身份尊贵的王室贵族会选择将死去的猫咪做成木乃伊,有的用于祭祀,有的会被下葬。

这一尊约2000多年前 *** 的猫雕像,采用X光线照射后发现里面包裹着猫咪木乃伊。

十八、三星堆惊现三胞胎

中国的广汉三星堆,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的文明,出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金器、玉石器以及青铜制品等文物。

其中“扭身跪坐青铜像”的姿势奇特,双手对掌而合向左伸,头微微向右扭过去。双脚是前脚掌贴地,后脚掌微微抬起。

身上穿的衣物共有三件:上身为外套,下半身有短裙,在短裙之上还露出了另一件服饰的下摆。

同一形象出土了三尊,被考古人员称其为“三胞胎。”

他们是目前三星堆已发现的文物中,可确认有纹身的青铜人物形象。

三星堆文明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显得格外神秘、迷人。

其中还出土了大量祭祀用品、工具等,没有文字辅助说明其具体作用,给现代考古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十九、3500年前的洛阳青铜斧

斧钺在我们祖先眼里是权利的象征。

出土于河南洛阳的青铜斧,上面留有圆孔,孔周围有两圈十字形状的图案,最外面还有一个圆圈将十字形图案包在其中。

这把斧子的历史距今大约已有3500年,而其上的十字形图案是采用绿松石镶嵌而成。

二十、没想到,古人寿命也挺长

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当属拉美西斯二世,他的形象被作为石刻、雕塑等,留存于世。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展厅,就有一尊他的半身雕像,以红色花岗岩所刻,足2.6米高,有7.2吨重。

右臂上有一个显眼的圆孔,据说是拿破仑时期,法国人尝试将其盗走所凿,但他们未能成功。

在1816年由贝尔佐尼从拉美西斯神庙发掘,并将这个巨大且沉重的雕像运上了船。

据说拉美西斯二世一生的妻妾数量难以考证,儿女则超过百数,那个时代人均寿命不过40多岁,而他去世时已有90多岁的高龄。

二十一、令古埃及人崇拜不已的昆虫

古埃及神话众多,人们也酷爱以神明的形象建造雕刻、雕塑等,而古埃及神很多都与动物、昆虫等息息相关。

凯布利是象征日出及再生的圣甲虫神,其象征物便是圣甲虫。

这个约于公元前664—332年造的圣甲虫雕像,则是人首加圣甲虫的身子,以人手为足。

形状有些怪异,但同时又符合古埃及的文化色彩。

二十二、长满蘑菇的萨满

在公元前9000年的岩壁画中,就能发现蘑菇的踪影。

神奇的是其以萨满的形象为基础,周身长满了蘑菇,

在阿尔及利亚塔西利(Tassili)的一处洞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图画,这些图画大约雕刻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

在这些图画中,萨满正在跳着舞,周围是被圣光笼罩的蘑菇。

二十三、用鸵鸟蛋拼凑的地球仪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球仪,它的制造者未知,年代可追溯至16世纪早期。

以两个鸵鸟蛋的一半拼接而成,雕刻有海怪、水手等形象,上面的地理标志很少,位置也不准确,但它代表着当时的人已经开始对地理和天文展开了探索。

所以虽然地图不具备参考价值,但其存在非常有意义,是人类早期探索地球的见证物。

二十四、古希腊逆天文物被质疑造假

西元前17世纪的一个泥土圆盘,又称菲斯托斯圆盘,它的来历、含义和用途至今仍是个谜。

其直径6.5英寸,由赤陶制成,圆盘的两面都刻有共241个的象形文字,由外向内呈螺旋形式排列,有各种表示人、动植物、工具的符号。

在克里特岛被发现,大概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产物。

但是从未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发现过类似的文物,考古学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有学者觉得费斯托斯圆盘是伪造的。

二十五、古人的啤酒配方

19世纪50年代左右,在两河流域发现大量的泥板文书。

而泥板文书起源于苏美尔人的使用。

苏美尔人用泥板刻字记录经济、天文、数学等方面的运算过程,下面这一块则是记载了当时的一个啤酒配方。

由于其 *** 材料以“泥”为基础,采用烘烤技术保存。并且发掘地为两河流域,土壤湿润,随着类似泥板文书的大量现世,其真假备受怀疑。

结尾

人类文明历史悠久,世界各地文化各具特色。

随着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文物也不胜枚举。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证明,也是文化的传承。

严谨考究,尊重历史,合理保护是对人类文明的基本尊重。

标签: 鸵鸟 多少 钱一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