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图片,鲈鱼图片大全大图真实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1 0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 都是鲈鱼,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啥区别?口感营养都不同,别买错了 !』

很多人都爱吃鲈鱼,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最主要的是没有小刺。给孩子、老人吃鱼,最怕卡鱼刺了,而吃鲈鱼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鲈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富含EPA和DHA,是淡水鱼中含量更高的,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的发育。

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买鲈鱼吃。也许您不知道,鲈鱼有2种,即淡水鲈鱼、海鲈鱼,口感、营养都不一样,别买错了。

1、淡水鲈鱼

淡水鲈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鲈鱼,比如江、河、湖等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淡水中生存,所以超市里的活鲈鱼都是淡水鲈鱼。

2、海鲈鱼

海鲈鱼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鲈鱼,海水的盐度高,无法在淡水中生存,所以一般见不到活的海鲈鱼,都是冰鲜保存的。

那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有什么区别呢?

①体形

海鲈鱼要比淡水鲈鱼大一些,而且海鲈鱼鱼背上斑点是黑色的,而淡水鲈鱼是青色的。

②肉质

淡水鲈鱼是淡水鱼中肉质最嫩的鱼之一,腥味也比较小。而海鲈鱼有很大的海腥味,肉质也比较粗糙。

③营养

鲈鱼的营养价值都很高,但海鲈鱼和淡水鲈鱼相比,它的脂肪结构更优质,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和EPA。而且微量元素含量也更高,比如镁、锌、锰、碘等,所以说海鲈鱼的营养更高。

我们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淡水鲈鱼了,买这种鲈鱼有哪些技巧呢?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养殖户说,淡水鲈鱼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肉很多,但口感并不好,因为比较大的鲈鱼生长周期长,肉质都长老了,口感比较柴。

多大的鲈鱼肉最嫩呢?养殖户说,1.3~1.5斤是更好的,肉质饱满鲜嫩,更好吃。

那怎么挑选鲈鱼呢?淡水鲈鱼是鲜活的,挑游得快的,活力十足,就比较新鲜。而海鲈鱼是冰鲜的,新不新鲜要看下面3点。

1、鱼眼

新鲜的鲈鱼,鱼眼清澈透亮,眼仁乌黑,如果发现鱼眼浑浊泛白,说明不新鲜了。

2、鱼鳞

鱼鳞起到保护作用,新鲜的鲈鱼鱼鳞坚硬、光亮。放了一段时间后,鱼鳞会变软,并失去光泽,甚至会脱落,都说明不新鲜了。

3、鱼鳃

鱼鳃是供鱼在水中呼吸的器官,活鱼有血液流动,所以颜色鲜红;而鱼死后,鱼鳃的颜色会变暗,时间越长越暗沉,买海鲈鱼时一定要看看鱼鳃。

海鲈鱼腥味较重,不适合清蒸,和大家分享一个好吃的做法——【香煎海鲈鱼】,又香又嫩。

准备冰鲜海鲈鱼、食盐、生姜、柠檬汁、味极鲜生抽。

之一步、将海鲈鱼洗干净、沥干水分。在鱼身两侧打一字花刀,先抹上一层柠檬汁,再抹上一些食盐、味极鲜生抽,生姜切丝,塞入鱼肚子里,腌制2小时。

第二步、平底锅里倒入适量油,油温烧至五成热,扔掉姜丝,把海鲈鱼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

第三步、撒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开吃吧。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走投无路的太湖鲈鱼

周文翰

太湖的鲈鱼最为出名,西晋时江苏吴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挂起来的时候,他想起家乡人正在享受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就对朋友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是辞职信的堂皇说法,后世有人猜测当时西晋政局叵测,张翰是以思念家乡为借口匆匆远离是非之地。果然,之后就是“八王之乱”,权贵内斗,部族冲突接踵而来,中原地区动荡了好些年。

这故事不仅关乎美食与乡愁,让人印象如此深刻的还在于张翰这样的人毕竟寥寥可数,更多的古代文人学者都在科举、出仕的路途上奔波,难得如此洒脱。张翰的这番举动让“莼鲈之思”成为思乡的典故,后来还有好事者冒名做了一首《秋风歌》: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张翰的家乡吴江因为源出太湖的吴淞江得名,这在元代以前是一条长约二十里的大河,东注大海,自张翰以后吴江又以出产鲈鱼闻名史册。后来南朝人范晔写的《后汉书·左慈传》记载汉末有个叫左慈的道士精通魔术手法,据说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时说“今日群贤毕至,山珍海味大致齐备,可惜少了吴国淞江中的鲈鱼做的鱼末子”。左慈说这好办,他要人拿来一只铜盘装满水,用竹竿安上了鱼饵在盘中垂钓,一会儿竟然钓出一条鲈鱼,让众人惊讶不已。曹操说一条鱼不够,左慈就又下饵钓鱼又钓出一条,都有三尺多长,活蹦乱跳,曹操亲自上前去把它做成鱼末子,赐给宴席上的每个人吃。这显然是南北朝时新出现的传说故事,对淞江鲈鱼的推崇应该是从《世说新语》记载张翰的言论才开始的。

淞江鲈鱼是一种在海水中繁殖、孵化,在淡水中生长育肥的降海洄游型鱼类,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然后溯黄浦江洄游到松江中,以鱼、虾等为食,有的可以长大半米长,此时味美而肉紧,最为好吃。其身呈纺锤形,口阔鳞细,头大而扁,看似有四鳃(实乃两鳃),所以后世也称作“四腮鲈鱼”。《南郡记》称隋炀帝炀下江南时,吴人曾献淞江四鳃鲈,炀帝品尝后赞道:“金荠玉脍,东南佳味也”,后世也有当地官员把八九月霜降之时的小鲈鱼做成“干鲙”进献皇宫,据说霜后的鲈鱼肉白如雪,没有腥味。

淞江鲈鱼(图片来自 *** )

“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熟悉鲈鱼的典故,游历四方要前往吴地的时候特别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是去名山大川修道寻仙而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而闲雅乐天的白居易就不讳言自己的口舌爱好,“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莼鲈之思”的典故还传到了国外,唐代中期的日本国君嵯峨天皇模拟张志和的《渔夫词》写道: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

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对鲈鱼的推崇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这时候宋代文人士子以天下为己任、以诗文扬名声,喜欢在各地追怀名人故迹,他们不仅仅继续写诗,还开始把吴江塑造成一个“文化景点”。北宋时,吴江县城被吴淞江分隔,水面相当宽阔,开始只能靠渡船往来,后来庆历八年(1048年)当地缙绅募款修建了木制的“长桥”,因为“形如半月,长若垂虹”,也被称作垂虹桥,桥面建有垂虹亭,后在元代时改建为62孔连拱石桥。当时吴淞江是条大河,有诗人形容“垂虹五百步,太湖三万顷。除却岳阳楼,天下无此景。”

宋元时期不少诗人因莼鲈之思的典故,特地到吴江一游。品鲈脍,饮美酒之余更要登上垂虹桥赏秋色,如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作诗: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北宋龙图阁直学士陈尧佐也曾秋日乘舟游吴江,留下诗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宋熙宁年间吴江知县林肇因此在县城东门外江边修建文化工程,筑了个“鲈乡亭”作为名胜。亭旁立石碑刻春秋时的范蠡、晋代张翰、唐代陆龟蒙三位吴江名人的画像,苏轼在此还写过《戏书吴江三贤画像》的诗,后来有好事者还给三位名人塑像,称呼此亭为“三高亭”。

到南宋时,首都临安的馆子里更是卖鲈鱼脍、撺鲈鱼清羹这样的菜品,让文人不用去太湖就能体会鲈鱼的美味。

可惜到明清时吴江长桥周边的湖泽河港多被填平变成了陆地农田,其他地段的吴淞江淤积严重,加上治理水道等因素,吴淞江变成了水流细微的小河,松江鲈鱼多无法洄游。所以明代人陈鉴记载当时淞江只有种“菜花小鲈,仅长四寸而四鳃”,宋代人见到的那种半米长的“松江鲈鱼”已经了无踪影。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即便是小松江鲈鱼也已经在吴淞江以及附近水系濒于绝迹,21世纪以后靠人工养殖才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

除了松江“四腮鲈鱼”,现在还有几种鱼类也被许多人称作“鲈鱼”:北方超市最常见的是鲈鱼其实学名叫大口黑鲈,又名加州鲈,这是原产美国、墨西哥的淡水鱼,1980年代引进中国后得到广泛养殖,是非常主流的淡水养殖鱼,价格也比较便宜,辨认标志是身体两侧中间各有一条黑色横纹,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鳍,因为鱼苗逃逸。这种鱼现在南北各地的江河湖泊中也有野生种群。

大口黑鲈(图片来自 *** )

另外还有一种“海鲈鱼”学名是“日本真鲈”(Lateolabrax Japonicas),又称花鲈、七星鲈、鲈鲛,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的近岸浅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以前东海舟山群岛、黄海胶东半岛海域出产较多,是常见的食用鱼类,但是1990年代以来因为河口和近海污染严重,加上捕捞过度和筑拦河坝等原因,已经很少见到大批野生种群,现在人们吃的主要是海水养殖所得,价格也不贵。

日本真鲈(图片来自 *** )

在西班牙、意大利旅行时我吃过当地的煎鲈鱼之类的菜,他们吃的主要是河鲈(学名:Perca Fluviatilis)和欧洲舌齿鲈(学名:Dicentrarchus Labrax)。河鲈原产欧亚大陆北部,中国新疆的河流中也有分布。河鲈是意大利常见的淡水鱼,中北部湖泊里出产,当地人通常是切片后裹在面粉后油炸食用,也有炖、烤、煎的。南欧人也常吃欧洲舌齿鲈,这是种肉质细腻鲜美的海鱼,可以盐覆盖后烘熟吃,也可以煎、煮、蒸,意大利有些地方还特别讲究吃它的肝脏,野生的主要捕捞自地中海和黑海。因为需求量大,二战后成为了欧洲商业化养殖的之一个非鲑科海水鱼类,目前主要是南欧和土耳其人工养殖。

河鲈(图片来自 *** )

本文摘自周文翰著《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版),澎湃新闻经授权刊载。

本期编辑 邢潭

清蒸鲈鱼的做法

By Nina_YZ

用料
  • 鲈鱼 1条(1斤半左右)
  • 姜 一块
  • 葱 一棵
  • 料酒 适量
  • 蒸鱼豉油 两勺
  • 盐 适量
  • 植物油 两勺
  • 花椒粒 十几粒

做法步骤

1、将鲈鱼冲洗干净(市场上买来的都是免费择好的),切姜片和葱丝放入鱼盘底下铺好,将清洗好的鱼两面划三刀,均匀的抹上盐,整个鱼身都要抹,放入铺好葱姜的鱼盘里,倒入料酒腌制10分钟

2、准备切姜和葱丝,放入鱼肚里和鱼表面,烧开水,把鱼盘放入锅里中火蒸12分钟,不要蒸久了,肉质就不嫩了,蒸好后将汁液倒掉后,去掉表面的姜丝,重新放上葱丝,倒上蒸鱼豉油

3、锅里倒入适量油,放入花椒粒,烧至冒烟,浇在鱼身上,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可以享用了

----------

豆果美食,家庭厨房领域更大的美食社区及交易平台;

100万道美食菜谱,任您挑选,可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豆果美食】App查看。

买鲈鱼时,要分清“河鲈”和“海鲈”,区别挺大,弄懂再买不吃亏

买鲈鱼时,要分清“河鲈”和“海鲈”,区别挺大,弄懂再买不吃亏

原创2023-04-17 11:12·梁隆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健康,追求高品质、高营养的鲜美食材。调查数据显示,鱼类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河鲈和海鲈是常见的食用鱼类。然而,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鲈鱼时,往往分不清“河鲈”和“海鲈”,这两种鱼的区别却挺大。如果弄不清楚再买,就很容易吃亏。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河鲈”和“海鲈”的区别以及如何分辨!

一、河鲈和海鲈的区别 河鲈和海鲈即便长得十分相似,但是它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首先,它们生活环境不同。河鲈是分布在淡水中的鱼类,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中,而海鲈则是海洋鱼类。其次,河鲈和海鲈在口感、肉质上也有不同。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河鲈相对海鲈来说更嫩,肉质更加鲜美,口感也更加细腻。而海鲈的肉质则更加紧实,口感相对河鲈较为粗糙。

二、如何分辨河鲈和海鲈 在市场上购买鲈鱼时,如果不是专业的渔民或者鱼贩,很难分辨河鲈和海鲈。以下是一些简单、易行的分辨 *** 。

首先是体型差别。河鲈一般比海鲈要小,身体细长,鳞片也相对较小,而海鲈则稍大一些,身体比较饱满,鳞片也更加大一些。

其次是肉质的差异。河鲈肉质相对海鲈更加细腻,口感更加柔嫩。如果搭配合适的烹饪方式,口感更是一流,能够让人回味无穷。同时,河鲈肉色偏白,鱼鳞比较细腻;而海鲈则是肉色偏红,鳞片比较多。

最后还有价格的差别。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周期的不同,河鲈的价格相对海鲈来说稍高一些,但是也因为其肉质要好一些,口感更佳一些。

三、如何正确选购鲈鱼并保存 在选购鲈鱼时,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外观。看鱼的体型是否匀称,鱼身上有无明显划伤或凹陷,并检查鳞片是否完整有光泽。其次是闻味道。新鲜的鲈鱼应该没有腥味或异味,而且应该有一种淡淡的海水和藻类的香气。最后是触摸感受。新鲜的鲈鱼应该触摸起来比较湿润、滑嫩、有弹性。

在保存鱼肉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其新鲜度,避免变质腐败。一般来说,将鲈鱼放入冰箱中或者用保鲜膜包裹好,尽快食用。如果打算长期保存,则可以采用冷冻的方式,将鱼肉放入密封袋中,存放在冷冻室内,这样可以使鱼肉的保鲜时间更长一些。

四、烹饪技巧 在烹饪河鲈和海鲈时,要采用不同的技巧。

河鲈可采用清蒸、煮汤和红烧等方式进行烹饪。其中以清蒸最为经典,清蒸河鲈的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是保留鱼肉原味的更佳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椒盐、麻辣等方式进行烹饪,提高其口感的多样性。

海鲈则可以采用煎、烤、炸等方式进行烹饪。其中以煎的方式最为常见,煎海鲈可以使其外酥里嫩,口感美味。

总之,鱼类是一种非常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在购买与烹饪时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好的鱼类品种,掌握科学的烹饪 *** ,可以烹饪出美味又健康的鱼菜,保障人们健康饮食的口味和体验。因此,在买鲈鱼时,要分清“河鲈”和“海鲈”,这样的区别挺大,弄懂再买不吃亏。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鱼类食材,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养好身体。

鲈鱼我听过,“仰泳鲈鱼”是什么鬼?

“仰泳鲈鱼”表示不服:明明多了一项技能,为啥还要卖得更便宜

文/ 鳜鲈前沿 李静

近日,“仰泳鲈鱼”再次出现在朋友圈。

鲈鱼都听过,“仰泳鲈鱼”是什么鬼?是死鱼吗?

鳜鲈前沿向加州鲈流通商了解到,这种鲈鱼并不是有病,而是由于缺氧或者暂养时间过长导致的,在每年4-9月份由于气温太高不好运输暂时导致的,在其他月份较少发生。如果是刚刚开始“仰泳”的话,提高水体溶氧能一定程度缓解,否则有可能会死掉。尤其是体质不好的鱼,经过运输比较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种“仰泳鲈鱼”能吃吗?口感会不会很差?

多个流通商表示,这种鲈鱼如果检测指标合格是可以正常购买的,口感和生猛的鲈鱼差别不大,可以正常食用。鲈鱼只要有一口气在,能在杀鱼时把血放出来,口感和味道不会有什么差别。

“仰泳鲈鱼”是否被市场接受?

鳜鲈前沿了解到,在大部分水产批发市场,这样的“仰泳鲈鱼”是没人要的,一般作为死鱼进行打死包处理,所以在水产批发市场基本上看不到这种鱼在鱼池销售。但是,有些体质不太好的鱼从批发市场运输到了超市,有可能会出现缺氧翻肚,但又没有死,超市就会挂牌“仰泳鲈鱼”,以低于市场价的形式销售,这种鲈鱼在超市老年人购买的居多,年轻人较少会选购。

网友热议“仰泳鲈鱼”

鲈鱼图片,鲈鱼图片大全大图真实-第1张图片-

对于“仰泳鲈鱼”,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键字】:鲈鱼仰泳鲈鱼水产养殖

清蒸鲈鱼的正宗做法,清淡无油,鱼肉鲜嫩,营养丰富

大家好,我是之一美食阿飞,每天都有几道美食分享给你,关注带你领略四海八荒的舌尖美味。

鲈鱼富含多种营养价值,是淡水鱼中含DHA量更高的,具有健脾益胃、化痰止咳、补脑健脑等功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清蒸鲈鱼”,是广东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口味咸鲜,鱼肉细嫩爽滑,把鱼肉的鲜美完全呈现出来,吃到嘴里每一口都是享受。有喜欢的朋友下面一起看看如何操作吧。

食材:鲈鱼

辅料:大葱白、姜、小葱、大葱、青椒、红椒

调料:食盐、胡椒粉、料酒、豉油

1.下面开始准备食材

准备鲈鱼一条刮鳞去鳃,用筷子鱼嘴搅动内脏,然后拉出内脏,用刀从鱼背贴着鱼骨划开不划透,尽量别破坏鲈鱼的鱼身影响美观。嫌麻烦的朋友们可以交给摊主处理。

2.下面开始准备辅料

大葱切成细丝红椒各半个切成细丝,主要用于配色

大葱白切成切成

3.下面开始腌制

鲈鱼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拌匀,把揉软小葱姜片放进鱼肉内,腌制10分钟入味。

4.下面开始蒸制

锅中烧水,水开之后放蓖子,把鱼放入盘中拿出小葱,再塞入大葱姜片,用大葱把鱼肉撑起来防止变形,然后放进锅中用小火蒸8分钟

8分钟之后,把蒸好的鲈鱼取出倒出多余的汤汁

蒸鱼豉油均匀地倒在鱼身上,并铺上葱丝红椒丝

锅中烧油,油温烧至7成热时,然后把油均匀地浇在鱼身上

好了,一道肉质鲜美的清蒸鲈鱼就做好了。

关注阿飞,每天都有简单即实用的菜品供你们参考~

春天买鲈鱼,不是越大越好吃,这3种鲈鱼不建议买,肉质差远了

春天是吃鲈鱼的好季节,此时的鲈鱼丰腴可人,肉白如雪,细腻鲜香,无论清蒸、油炸都是一道绝美的佳肴。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就用一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道出了鲈鱼的鲜嫩肥美,而唐代诗豪刘禹锡则用“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写出了鲈鱼的珍贵,篇篇华章都展现着古人对鲈鱼的喜爱。 想要品尝到美味的鲈鱼,离不开食材的优秀,挑选鲈鱼时并不是越大越好吃,学会一些小窍门,连鱼贩子都夸你内行,次次买到好鲈鱼。

以下三种鲈鱼不建议购买

1、“老龄鱼”不要买

很多人认为鱼的个头越大,表示鱼肉越肥美,其实不然,正常的鲈鱼身长一般在30到40厘米之间,重量应该在1斤半左右,也就是一年的生长期,这种体型大小的鲈鱼最为活跃,肉质鲜美、恰到好处,而超过这个标准的大多都是“老龄鱼”,由于生长周期过长,这种鲈鱼的肉质相当粗糙,吃起来发硬发柴,口感非常不好。

如果碰到这样的“老龄鱼”,也可以用手测试一下,按压鱼身,如果刚放手鱼就很快还原,那么说明还是比较活跃的,相反,按下去没有太大反应而且鱼身会凹陷,弹性下降,则更加确定这是一条“老龄鱼”。

2、鱼尾发红的不要买

看鱼尾也能判断出鲈鱼的好坏,鲈鱼是天生的游泳健将,相比于其他的鱼类,鲈鱼的“活动量”会比较大,因此鲈鱼的肉质吃起来才会鲜嫩美味。但鱼尾中的毛细血管特别脆弱,这使“爱运动”鲈鱼易受伤,受伤后更大的特征就是鱼尾“发红”,不但鱼活跃度降低了,吃起来不够肥美,而且容易被水中的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购买鲈鱼时,看到红尾巴的鲈鱼就要谨慎一些了。

3、肚子特别鼓的不要买

正常的鲈鱼体型比较修长,但同时看起来又有些“圆润”,这样的鲈鱼口感比较好,但有时我们会看到有些鲈鱼身体比较扁,往下看肚子的部位却异常的鼓,这样的鱼就不要买了。这些身体扁但肚子鼓的鲈鱼,大多是渔贩为了增加重量,给鲈鱼喂了很多饲料造成的,这样的鱼油脂过多,味道也不够鲜美。

怎么挑选新鲜的鲈鱼

1、看鲈鱼的眼睛是否清澈饱满,眼球不突出,眼角膜清亮透明不带血丝的为佳。

2、新鲜的鲈鱼外观是青色的,看起来有光泽,扒开鱼鳃是鲜红色的。

3、正常的优质鲈鱼重量在一斤半左右,太大或者太小都不是更佳的。

鲈鱼最家常的做法就是清蒸,但很多人蒸出来的鲈鱼总是不够鲜嫩,分享给大家几个蒸鲈鱼时的实用小技巧,如鲈鱼上锅到底蒸几分钟,冷水还是热水,怎么蒸才没腥味等等。

清蒸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1条,大葱1根,姜1小块,红椒1根,白酒少许,蒸鱼豉油适量。

1、鲈鱼处理干净后用刀在鲈鱼的脊骨处划开,鱼的肚子也顺着划开,能让鱼“立”在盘子上。

2、改好刀后,把姜片和葱段塞入鲈鱼的脊骨处,鱼腹部也同样塞入姜片葱段。

3、蒸锅上汽后,放入鲈鱼,蒸8分钟左右,时间一到关火,但不要揭盖,再焖2分钟。

4、淋入蒸鱼豉油,放入红椒丝、葱丝后用热油激香,一盘肉质细腻,鲜美诱人的清蒸鲈鱼就做好了。

——老井说——

鲈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且鱼刺少,除了烹饪技巧外,鲈鱼好吃的关键就在于一个“鲜”字,如果食材都不新鲜,再高的厨艺烹饪不出鲜美的鲈鱼,大家还有什么挑选鲈鱼的好 *** ,欢迎评论在下方。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这种鱼几乎没有刺,建议中老年人和小孩多吃,补充钙和蛋白质

  很多人都喜欢吃季节限定的食物,就是我们古人常说的“不时不食”。

  现在这个时候,除了有很多好吃新鲜的蔬菜,还可以吃一种食物,就是银鱼。这种鱼看着特别的干净,半透明状的身体看上去特别的温润清亮有光泽,而且主要是它无鳞无刺。

  银鱼的生长环境比较敏感,要求比较高,只有水质特别干净的地方才能生长,这小小身体的营养价值一点都不输于其他的鱼,甚至更胜一筹!

  古代有这样一句话“春后银鱼霜下鲈”,它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口感如豆腐一样,入口即化,非常的鲜嫩。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银鱼,如何区分质量好的银鱼呢?

  ① 正常的冷冻过的银鱼或者冰鲜的银鱼,身体自然弯曲,比较柔软;如果是身体比较僵硬,颜色非常的光亮,这个就不是自然的银鱼;

  ② 真的银鱼,肉质很嫩,手轻轻一按就会碎;假的银鱼就是比较有韧性,压不碎。

  市面上有很多的假银鱼冒充,购买的时候要仔细辨别,如果实在买不到新鲜的银鱼,可以购买晒干的银鱼干。

  正常晒干的银鱼,鱼身比较干爽,没有很白,呈现微微黄色,如果买的银鱼干非常白,那就要注意,可能含有荧光剂或者漂白剂漂过的,谨慎购买。

  营养价值这么高的银鱼,教给大家2种银鱼的做法:

  一、 香酥银鱼

  准备食材:银鱼、生姜、小葱、白芝麻、鸡蛋、淀粉、盐、白胡椒粉、料酒

   *** 方式:

  1、 银鱼只要用水冲洗一下,然后放在碗里加入盐、料酒、鸡精、白胡椒粉、五香粉,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即可;

  2、 准备一个碗,打入一个鸡蛋,加点淀粉抓拌均匀,再倒入一些食用油,搅拌一下,调成酸奶状;

  3、 将银鱼放在调好的糊糊里面,裹上一层面糊;

  4、 锅中倒入足量食用油,烧热将粘好的银鱼放入进去,炸制;

  5、 等到鱼表面变脆,即可捞出控油,然后将油再次烧热,将鱼放入进去复炸一下;

  6、 捞出控油就可以直接吃了。

  二、 银鱼炒鸡蛋

  准备食材:银鱼、鸡蛋、小葱、盐、料酒

   *** 方式:

  1、 银鱼只要用水冲洗干净,就可以,然后放在一边控干水分;

  2、 将小葱清洗干净,切成碎末;

  3、 在一个碗里,打入三个鸡蛋,加入一些盐、料酒,搅拌均匀,再加入一些清水,这样鸡蛋炒出来比较嫩;

  4、 锅中倒入适量油,油热将鸡蛋倒入进去,炒至凝固,盛出备用;

  5、 然后锅中留点底油,将银鱼放入进去,加入一点盐入低味,炒至银鱼变成白色;

  6、 然后将炒出的鸡蛋倒入进去,一起混合翻炒均匀;

  7、 最后撒上一些葱花即可。

  银鱼不像其他鱼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可以经常买回去给老人和孩子吃一些,这样可以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钙,老人吃了腿脚灵活,浑身有精神;小孩吃了越来越聪明,个子长得高。(榴莲)

离水不死还翻山越岭的鱼?攀鲈:只要吃货别挡道,我能跑出一公里

9月23日晚上,广东省揭阳的许先生在自家门口发现了一条满身是泥的怪鱼,本以为是条死鱼,没想到当许先生准备用扫帚把它扫走时,这条鱼突然迅速的爬了起来,活力四射根本没有脱水窒息的样子,生命力十分顽强。

许先生和家人看到这一幕十分惊奇,于是拍下了视频,准备之后放生,没想到把这条鱼放进水里没多久,它反而没了动静。虽然不可思议,但它,好像是被淹死的。

这条鱼的学名叫做攀鲈,但人们更加熟悉它的另一个俗名:过山鲫。除此以外,也有人叫它龟壳攀鲈、飞鲫。这名字里又是过山又是飞的,听起来就不一般。

事实上,过山鲫和一般的鱼还真不太一样,它的长相普普通通,看起来和鲫鱼蛮相似的,但它们却是一种能离水一周左右也不死,反而会被水淹死的神奇鱼类。

在过山鲫的腮盖里,长有一个名为鳃上器的结构,外表像是一朵花或是木耳。这个特殊的器官是由过山鲫原本腮的一部分特化而来,拥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让它们在空气中也能自由地呼吸,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只要不是太阳暴晒,在潮湿一点的环境中,它们就能在岸上呆一周也不会死,这也让它们拥有比其他鱼类更强的生存能力,能在浑浊和被污染的水域中生存,成为了污染区的绝对优势种群。

不过,因为腮的一部分变成了鳃上器,它们在水中的呼吸能力就不如一般鱼类了,而且它们腹部还没有鱼鳔,停止游动还会沉底,必须时不时到水面进行换气,不然就会有被溺死的风险。

而过山鲫上了岸以后,能够靠着摆动自己的腮盖、胸鳍和翻身、扭动等方式翻过堤坝,坡地,以抵达新的水域。因此,在污染实在过于严重连过山鲫都顶不住的时候,或是干脆是干旱导致水体消失时,它们就会开始上岸寻找新的家园,在繁殖季节,它们甚至能“走”出一公里远。

今年五月份时,网上就流传着一段一群过山鲫集体翻山越岭的视频,一群“大白”准备下乡去做核酸,结果路上碰上了二三十只过山鲫组成的队伍,扭动着身子匍匐前进,而且速度还不慢,网友都笑称:“这是准备排队来做核酸的吧”。

近些年来,过山鲫在广东、广西地区泛滥成灾。有人说它既然能在广东泛滥,说明广东人也不乐意吃它,也有人说它味道很好,甚至还有养殖场,只是不懂的人不会做罢了。

泛滥成灾的过山鲫

其实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毕竟广东不缺各种味道鲜美的鱼类,过山鲫因为个头较小,身上的鱼鳞很厚,身上的尖刺很容易划伤人手,处理起来比较难,在钓鱼人眼中本来就不受待见,再想想它生活在污染严重的水域里,即使钓上来也没人想吃。而想吃的人自然会选择人工饲养的过山鲫,这样既能正常享用美味,也比较健康。

攀鲈真能爬树吗?

1791年,一位名叫达尔多尔夫的丹麦博物学家在印度探险的过程中,竟然在树上发现了活着的鱼,从当地人口中,他得知这种鱼不仅能离水不死,还能爬到岸边5英尺,也就是1米5的棕榈树上去吸食果汁。

棕榈树

这些鱼就是我们说的过山鲫,它们能够在岸上生存一周,还能爬到其他水域,但是它们真能上树吗?

达尔多尔夫马上将这个发现写到书中,并详细地描述了过山鲫的爬树过程:利用腮上的刺在树的缝隙中托住自己,然后使用强有力的尾巴将自己往上推,再用自己的臀鳍上的刺撑着缝隙,然后重复,用这种方式来向上运动。

鱼类的鳍分布图

这个发现一经报道马上就引起了轰动,但也引来了不少的质疑,质疑鱼能不能上岸的就不说了,我们已经知道过山鲫确实能上岸,另一个质疑的焦点就在于它到底能不能上树

虽然达尔多尔夫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这种抽象描述也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出过山鲫上树的模样。如果是斜度比较大的树,过山鲫确实有可能爬上去,但是像棕榈树这种笔直的树,恐怕很难。而即使是在现代,似乎也没多少人亲眼见过它们爬树的样子,更别提视频记录了。

现在大家比较信服的说法,还是来自1927年印度的一名鱼类专家撰写的报告,说的是因为过山鲫喜欢在雨天时上岸迁徙,因此常被鸟类捕捉。

不过过山鲫有着一身厚厚的鳞片,据说菜市场的鱼贩拿菜刀处理过山鲫时,都能听到金石碰撞的声音,这对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而如果想将过山鲫整个吞下的话,过山鲫就会张开它的鱼鳍和腮盖,上面长有尖刺,能够让鸟卡住脖子,无法把它咽下去,甚至会让鸟儿窒息而死。正是这两个特点,过山鲫也被人们叫做龟壳攀鲈。

对鸟来说,过山鲫完全没办法食用,因此有些鸟会将它们扔到树冠和树枝上,被人们看到后,传出了它们会爬树的说法。

其他能上岸的鱼

世界上的鱼类大约有两万六千种,其中自然也有一些鱼练出了离水不死,还能在岸上活动的能力。

在我国本土的鱼类中,除了过山鲫,还有乌鳢,也就是黑鱼。它和过山鲫一样拥有鳃上器,能直接在空气中呼吸,也能靠扭动身躯的办法,在陆地上行走,只不过它们的体型比过山鲫大许多。

过山鲫属于小型鱼类,能长到1斤就算不错了,但是黑鱼一般能长到5斤左右,据说更大的黑鱼能够长到100斤,而且因为黑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在许多地方都有人把它端上餐桌。

除了过山鲫和黑鱼,生活中很常见的泥鳅也是能在岸上活一段时间的鱼,它倒是没长鳃上器,而是利用自己的皮肤和肠子进行呼吸。

当它们离开水后,能够暂时将肠子当成呼吸器官,它的肠子又直又短,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泥鳅能大口吸进空气,然后靠这些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直接排出二氧化碳。它们身上的粘液也能辅助它们用皮肤呼吸,但如果粘液干了,泥鳅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从这点上看它在岸上的生存能力是不如过山鲫和黑鱼的。

在广东沿岸,还有着能在岸上呼吸的弹涂鱼,它是依靠皮肤黏膜来进行呼吸的,而且它们的腮盖可以严丝合缝地闭合,能在腮中储存一部分水,也能提供一部分呼吸能力。它们的胸鳍已经特化成类似吸盘的结构,能够帮助它们固定身子,比起过山鲫,它们才是真正能上树的鱼。

而在非洲和南美洲,还生活着一种肺鱼,它们能够将鱼鳔当做肺来使,直接呼吸空气,而且它们的生命力超强,在干旱时,肺鱼能够在泥沼中通过不断翻滚,建立一个球形的巢穴,在巢穴上方留一个小孔供空气进入,而肺鱼会在巢穴中进行休眠,能在离水后依然存活3年,直到雨季再次来临。

参考资料

《那些离开水的鱼》 金希

《攀鲈的危害和防治》 张平香

《离开水也能存活的鱼,它们是这样呼吸的》 中国科普博览

买鲈鱼,挑“大肚子”还是“小肚子”?口感差别大,弄懂买不吃亏

鲈鱼鲜嫩肥美,肉质细嫩、鲜而不腥。和其他食材一样,鲈鱼也有好坏优劣之分,买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要观察一下鲈鱼的状态,口感区别还是不小的,注意别买错了,弄懂再买不吃亏。

1、买“肚子大”还是“肚子小”的鲈鱼

正常的鲈鱼体型会比较修长,方便在水中快速移动,就算鱼胖一些,也只会看起来比较“圆润”,但我们有时候在菜市场买鲈鱼的时候,会看到肚子很鼓的“大肚子”鲈鱼,这种鲈鱼一般都是被投喂了过多的促进生长的饲料所导致的,这样的鱼油脂过多,味道吃起来也不够鲜美,尽量还是不要购买,选择“肚子小”的正常鲈鱼。

2、鱼尾巴发红的不要买

挑选鲈鱼的时候,可以看一下鱼的尾巴,鱼尾巴是鱼游泳的重要器官,鲈鱼的活动量很大,所以肉质会比较细嫩,而鱼尾巴受伤后,尾巴就会变红,这样的鲈鱼活跃度就会降低,鱼肉的品质也会一天天的下降,而且容易被水中的细菌感染,这种“受伤”的红尾巴鲈鱼,也尽量不要购买。

3、太大的鲈鱼不要买

鲈鱼不是越大越好(海鲈鱼除外),鲈鱼也会进入“老龄化”,正常生长鲈鱼一年能长35厘米左右,重量在2-3斤,这个大小的鲈鱼是鲈鱼的“年轻期”,鱼最鲜活,肉质也最为鲜嫩,吃起来也是恰到好处,鲈鱼生长周期过长的话,肉质会变的粗糙,油脂增加,吃起来口感就差了,买鲈鱼要正常大小的就行。

推荐3种鲈鱼的家常做法,营养美味吃不腻。

一、清蒸鲈鱼肉末

1、鲈鱼一定要用鲜活的,肉质才鲜嫩,把鱼鳃剪下来,拿两根筷子从嘴巴 *** 去,插到底,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几圈,一掏,内脏全出来了。不需要开膛,也能处理的干干净净。然后沿着脊骨,把鱼背两边都划开,背部的肉太厚了,这样比较好熟。

2、半斤五花肉馅放盆里,加盐,胡椒粉,白糖,生抽,蚝油调味,事先准备好的葱姜水,分三次往里放,每一次都搅打至全部吸收,这样肉馅吃着才Q弹滑嫩。然后把调好的肉馅 一勺一勺的塞在鱼肚子里面,两根葱垫底,把鲈鱼放上面。

3、蒸锅中上大气以后把鲈鱼放进去,旺火蒸10分钟,蒸鱼一定要水宽、火旺、蒸汽足,肉质才紧实、滑嫩,10分钟以后咱把蒸熟的鲈鱼取出来,里面的葱段,汁都要倒出来,腥味特别重。

4、然后撒上葱花,小米椒圈,淋一圈蒸鱼豉油,再激上一勺200度的热油,滋啦一声,清香味、鲜香味全飘起来了,尤其是鱼肚子,一筷子下去里面全是肉,看着都诱人。

二、香酥手撕鲈鱼

1、准备一条新鲜的鲈鱼,不用刮鳞,直接沿着脊背片开,用清水洗干净,去除内脏和血水,然后把脊骨剔除准备腌制。

2、准备一些葱姜水,把生姜、大葱、大蒜拍扁放在一起,加入食盐、料酒,抓揉出葱姜汁,再倒入适量的清水浸泡10分钟。

3、鱼身上撒胡椒粉、鸡粉、十三香涂抹均匀,泡好的葱姜水倒在鱼身上,剩下的葱姜蒜码在盘底,放上鲈鱼,再浇上料汁,用保鲜膜封住,密封腌制2个小时以上,把底味码足。

4、2个小时以后,把腌好的鲈鱼取出来,去除上面的葱姜,准备炸制。炸的时候更好用清油,炸出来颜色比较清亮。油温五成热时,把鲈鱼放进去,开小火慢慢的浸炸。

5、这一步是要把鱼炸熟、炸透,炸至小刺焦酥,火千万不能太大,不然上色太快,鱼肉还没炸透就糊了。前期千万不要翻动。

6、鱼完全定型以后,再轻轻翻面,以免破碎,经常往露出油面的部位浇油,让它均匀受热。全程小火慢慢炸。鲈鱼炸至金黄酥脆,鱼鳞焦酥捞出控油,摆放在盘中,配上烧烤料即可食用。

三、蒜蓉粉丝鱼背虾

1、鲜虾去掉虾头、虾壳,单独放一边炒虾油用。鲈鱼刮过鳞,沿脊背两边划开,把脊柱骨剔出来,内脏去除不要,清洗干净,这个改刀 *** 方便摆盘,成型。

2、蒜多准备点,用刀轧碎,剁成米粒大小的蒜末,太细、剁出水的话香味都流失了。剁好后均分成两半,一半用来炸金蒜,另一半生蒜就是常说的银蒜。这是蒜蓉酱好吃的关键。

3、其中一份蒜末用水稍微洗一下,去去大蒜素,省的炸黑。锅里多烧油,虾壳虾头倒进去,中小火慢慢的把虾油炸出来,用铲子使劲压压,挤出虾油,虾油出来后,油的颜色会变成金黄色,虾的鲜香味特别浓郁。虾壳炸焦酥捞出。把虾油晾一下。

4、油温降下来以后把蒜末倒进去炸一下,千万不要热油下锅,容易溢出来,小火慢慢的炸,把蒜香味都榨出来,火大的话香味还没出来蒜末就开始糊了。经常搅动受热更均匀。

5、再挖进去两勺蒜蓉辣酱,把香味和色泽熬出来,蒜末炸至干香、金黄,转为最小火,加蚝油、食盐、鸡粉、少许白糖调味,翻匀后倒出来。把生蒜末倒进去搅拌均匀。提前泡软的粉丝。从中间切一刀放盆里,拌上刚才炸好的蒜蓉海鲜酱。

6、处理好的鲈鱼摆到盘子里,一边垫个姜片,省的歪,然后把粉丝装鱼肚子里,再铺上虾仁,浇上蒜蓉酱,准备开蒸。

7、蒸锅中上大气以后把鲈鱼虾放进去,旺火蒸6分钟就可以了。时间太长的话肉该老了。时间到出锅。盘底的汁倒出来,腥味重。然后小葱花一撒,热油一激。蒸鱼豉油一浇即可。

之一美食编辑:启明

标签: 鲈鱼 大图 图片 真实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