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价格表,黄花鱼价格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31 0
野生黄花鱼价格高,一斤500元,一条要花费600余元

黄花鱼一直是青岛市民喜欢吃的鱼种,它分为野生和养殖的。但是在海鲜市场上,现在以养殖黄花鱼居多。今年,一斤左右重的黄花鱼,一般是17元左右;小黄花鱼只要几元钱一斤。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味道还是很鲜美的;肉质鲜嫩,老少皆宜。

而野生黄花鱼很少见,价格一般都很高。那野生黄花鱼一斤要多少钱呢?今天,在青岛团岛早市,一个摊位上就售卖黄花鱼,价格也不是普通市民所接受的。据了解,一条一斤多重的野生黄花鱼,一条就要600余元,每斤500元。

小编看到,野生黄花鱼与养殖黄花鱼表面特征看起来还是挺容易辨认。野生黄花鱼看起来瘦长,而养殖黄花鱼,一般是肥肥;同等大小的黄花鱼,养殖的黄花鱼看起来圆胖不少。

这也可能与野生黄花鱼不停地外出觅食有关,而养殖的黄花鱼不要觅食,每天吃饱了“睡觉”就可以,睁开眼睛就有食吃了,不要到处活动觅食。活动量少,又有稳定的食物来源,自然身体消耗热量少,所以容易身体“发福”。

据摊主张先生介绍,野生黄花鱼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有“口红”。张先生说完,就扒开黄花鱼的嘴唇,露出里面红红的嘴唇。“养殖的黄花鱼就没有这个印记,“所以,辨别起来还是挺容易,不容易作假。”张先生说。

小编看到,摊主张先生泡沫箱里有一整箱野生黄花鱼,约有20余条,算起来,这一整箱黄花鱼要卖出1.2万余元的价钱,更不用一箱或半箱鱼,就是两条鱼,也要一千多元。

因为黄花鱼价格高,一般市民是不舍得花钱买着吃的。摊主张先生表示,其它这些鱼早就有人预定了,是被两个人订下的货。这些鱼如果放在摊位上售卖,是很难售卖出去的,只有提前预订后,他才能进货销售,不然这些鱼就会砸在自己手里。

游客钓上野生大黄鱼市场价过万,它的终点该是人类的胃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发财了,发财了!晚上红烧!大金条,漂亮漂亮!视频中,一条金灿灿的大黄鱼刚刚出水,船上的人顿时欢呼起来,空气中充满了快乐的气氛。视频是小余拍的,他是宁波慈溪人,前两天跟朋友一起去舟山嵊泗海钓,结果很惊喜,钓上了一条大黄鱼,大约3到4斤重。小余说,朋友想好了,回到慈溪后把大黄鱼送给一位朋友吃。(据5月24日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视频中,大家看起来很惊喜,鱼也非常漂亮,金黄色,这是属于海钓人的荣誉时刻,不是用万元所能衡量的事。

红烧还是清蒸?这是不少人的之一反应,再漂亮的鱼,中途经过大锅,最后到胃中,不能不说,还是让人有些失落。

大家之所以高兴,就是很稀奇,稀奇是因为稀少。据小余介绍,520那一天,朋友“赵大叔”就钓上了一条5.1斤的大黄鱼,在浪岗海域钓获,最后成交价是1.98万元。所以,他们认为这条鱼价值过万。小余还称,赵大叔从2002年开始海钓,现在已经钓了21年,5斤以上的大黄鱼只钓上一条。

大黄鱼屡屡上钩,是一件好事,是不是说明浙江附近的海域,生态条件越来越好,大黄鱼越来越多了呢?这一点,有消息印证。在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艘渔船出海捕捞时,一网竟捕到了4900多斤大黄鱼,并且以总价957万元的天价批发了出去,“天价黄鱼”一度成为了热门话题。

2021年10月,浙江海洋大学负责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项目的研究人员在舟山渔场,也曾一次性采集到171尾野生大黄鱼。种种迹象表明,野生大黄花鱼自然资源群体有明显恢复迹象。

客观说,这些大黄鱼并不是国家保护物种,如何处置是捕获者的权利,并不能通过道德绑架来要求他们都放归大海。但是,对大自然多些敬畏,让这些大黄鱼的种群保持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该有这么一个心态。

纪实性报告文学作品《追鱼》中称,1974年,浙江大黄鱼的产量从10万吨猛增到16.81万吨,创造了我国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更高纪录,而当年价格更低却跌到了7分钱一斤。自此以后,由于过度捕捞,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始走下坡路,几近绝迹。

当前一船4900多斤的大黄鱼,相较于大黄鱼的繁盛时期,这能称之为恢复吗?种群数量还是太小了。多少鱼类,就是从老百姓寻常的餐桌上慢慢消失,成为奢侈品,让人望鱼兴叹。

一条鱼长这么大,经历了这么多,很不容易,自然中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终点真不该是人类的胃。对海钓者来说,既不靠以此为生,更不靠此鱼果腹,钓了放,放了钓,不是挺好的吗?所以,就在新闻的评论区,看到不少“放生了吧”的说法。对于放生,有人认为海钓的鱼放生了也活不了,也有人说扎个洞放归大海也没问题。

无论如何,“放生了吧”声音的出现,就像大黄鱼经常被捕获一样,都是好消息。浙江沿海的大黄鱼的种群能否恢复到以前繁盛的情况,不取决于一船鱼,也不取决于一条鱼,而取决于人们对大黄鱼的态度。

当种群大面积恢复了,大黄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吃一条大黄鱼不需要上万元的价格,也不担心它们的野生种群灭绝,那时候,再尽情享用不迟。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7斤重的能卖几万块,为何这么贵?

大家都知道,野生大黄鱼可以说价值非常高,并且越大它的价格也就越贵。之前“象山一渔民捕获7斤野生大黄鱼”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初步预估这一条野生大黄鱼成长时间需十年以上,并且按照市场收购的话,很可能都要10000元/公斤以上,而这一条7斤野生黄鱼,也就是3.5万元以上。所以相当地昂贵。

的确,之前也有把较大的野生大黄鱼出售,一条重达4.1斤的野生大黄鱼以29800元成交,所以这一条7斤野生黄鱼可能最终价格还是比3.5万元更高,看到没?!7斤重的能卖几万块,真的是“有钱未必吃得到”,主要是该鱼真的是太罕见了,太稀缺了。所以,价格才被炒作这么高,没办法,有钱人也是追求稀缺为主,所以这就是“市场”。

而对于整体的“野生大黄鱼”数量来说,也是不多的,主要是曾经人类捕获的野生大黄鱼太多了。野生大黄鱼的确比较稀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鱼的生长条件十分地苛刻,一不小心就会死亡,所以在IUCN之中,也是属于极危物种。但是大黄鱼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与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被列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所以,我们也是将其作为了重要的鱼进行发展。

同时该鱼的营养价值也非常地高,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是鲜食佳品,不仅鲜销,制罐及加工成“瓜养鲞”“黄鱼鲞”,而且还可综合利用,同时大黄鱼的“黄鱼胶”还能加工成其他产品,同时连药用价值都有,所以肯定更加惹人喜爱,只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稀缺,所以很多人也很难吃上一口。这不,也出现了人工养殖,但是产量依然不高,市场需求饱和度也是较低,有点“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

同时,如果作为“美食”来食用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人工养殖的肯定没有“野生”的味道更加鲜美,所以也不一定有人愿意高价买,只要听到哪里捕获了一条野生大黄鱼,都会进入抢购模式,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野生大黄鱼的捕获趋势如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974年我国的野生大黄鱼产量曾达20多万吨,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敲船渔业发展、60~70年代捕捞未产卵亲鱼、过度利用越冬场和捕捞幼鱼等原因,使其资源急速衰退,到2000年的时候,东海产量仅为9035吨,严重出现了野生大黄鱼产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导致野生大黄鱼都快没了。



这真的是一种“吃到快灭绝”的物种了,从这里来看,IUCN将其定为极危物种,也没有错。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是针对野外物种的保护为主,对人工养殖不做要求。所以,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要进行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让野生大黄鱼出现增长,未来才有可能再次吃到野生大黄鱼的可能性。



而浙江舟山为了让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恢复,已开展了20余年的大黄鱼的增殖放流工作。的确,也让我们看到了野生大黄鱼的恢复。一则关于“金灿灿!舟山海域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我们终于看到了野生大黄鱼的恢复了,这说明未来我们依然可能吃上野生的大黄鱼了。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秋冬季节是大黄鱼的繁殖季节”,而这次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也是之一次捕获这么多的数量,可以说相当地罕见。并且通过数据显示,这次捕获的野生大黄鱼个体发育较好,体重大约在三两左右,更大的一条有36厘米左右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和比对数据显示,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大黄鱼,所以这就是近20年的保护成效,为舟山渔场大黄鱼资源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在捕获之后大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历年来调查中更高的一次,所以真的是好事情。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进行了保护,未来我们才可能看到更多的野生大黄鱼。而类似于7斤野生黄鱼也将成为常态化。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那就是野生大黄鱼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能长到1斤左右都是少数的情况,至少需要几年才行。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更大的36厘米左右,以为是非常小了。其实已经不小了。

但是,作为“美食”来说,这样的鱼的确也不大,所以才导致越大,价格越高的局面,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好兆头!一条野生大黄鱼,卖了2.66万元

来源:浙江新闻

“没想到春节之一网,

就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

今年绝对是个好兆头。”

大年初四(1月25日)晚上

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

在朋友圈晒出喜讯:

当天捕获的一条4.8斤野生大黄鱼

以26600元的价格售出

当天下午5时许

王明明和父亲驾船来到象山港尾的

宁海湾中央山岛附近

小心翼翼合力收起渔网

盼望着新春伊始能有个好运气

渔网一拉上来

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黄鱼

在网里活蹦乱跳,差点跃出网外

格外醒目

目测体长比成人的肩膀还宽

他拿来卷尺测量了一下

大黄鱼体长67厘米,再称了下重量

“好家伙,竟然有4.8斤!”

“除了这条大黄鱼,

网里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黄鱼,

以及黑鲷、鲈鱼、鲻鱼和虾蛄等渔获,

收获颇丰。”王明明说

王明明父亲有40年打渔经验

他介绍

野生大黄鱼与养殖大黄鱼相比

体态更修长挺拔

因为野生大黄鱼在海洋环境下

大范围、长距离的巡游

鱼尾的活动量更大

而养殖大黄鱼体型会比较富态

鱼肚子显得圆鼓鼓的

“新春之一网能有好收获,

应该跟刚刚过去的寒潮有很大关系。”

王明明父亲介绍

每当台风或寒潮过后

平时沉在海底的鱼虾就会浮上来呼吸氧气

这个时候相对容易捕到大鱼

老渔民一般都会挑选这样的时机出海打渔

在峡山码头

许多渔民和村民闻讯赶来一睹大黄鱼风采

当地老渔民表示,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

在近海真的是非常罕见

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生长期

据了解,野生大黄鱼因其量少而昂贵

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越大越贵

一般野生大黄鱼一年只能长七八两

长速较慢

王明明说,近3年来

他们平均每年都会捕获两条4斤以上的

野生大黄鱼

一斤以上的大黄鱼更是经常能捕到

这么密集地捕到野生大黄鱼

应该得益于好政策

大黄鱼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强蛟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邬翱宇说

几年前4斤以上野生大黄鱼

即便是在东海大洋也很罕见

如今在宁海湾海域也时有捕获

这从侧面反映出近岸的水质环境越来越好

持续实施的伏季休渔、增殖放流

对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

起到了重要修复作用

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

来源:浙江新闻综合浙江日报通讯员 吴立高 共享联盟·宁海 蒋攀 记者 陈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3斤多野生大黄鱼!以18000元被购买


中国吃货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只要一进入吃货的法眼,那下场基本都要被吃灭绝的节奏。我们国家有四大传统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乌贼,也是近海的主要经济型鱼类。如今小黄鱼、带鱼 、乌贼还能看到,这野生大黄鱼已经极其稀有,所以这个价格也是高的吓人。此次浙江象山渔山岛之行,有幸看到了传说中的野生大黄鱼,不过这个价格更是刷新了我对鱼类的认知。



象山,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地处东海之滨,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产地。渔山列岛位于象山石浦以东27海里的汪洋大海中,这里没有任何的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众多海洋生物的聚集地,鱼类、贝类、藻类等海生资源十分丰富。



渔山列岛由北渔山岛、南渔山岛和五虎礁等十三岛四十一礁组成。这其中只有北渔山岛上有人居住,一般游客能到的也只有这里。岛上有个小渔村,人口不多,一代代渔山岛人以打渔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海牧渔生活。不过如今科技发展了,钓鱼也没有了日夜之分。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渔山岛的夜特别的静,早早入睡的我大清早就起床了,也许更多的是想看看清晨的海岛美景以及了解下渔民的生活。在村口的小卖部前一大群村民正在吃着早餐聊着闲天,这是国内很多小村子共有的一道风景。然而远处的一阵骚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当然也包括我。



只见一位皮肤黝黑的小伙(一看就是渔山岛村民),拉着一个小推车,车上泡沫箱里装着几条鱼,非常神秘的往家赶。后面则跟着一大群村民,感觉整个村早起的人都来了,当然这会游客大多还在梦乡中。



在众村民好奇的目光中,小伙打开了箱子,只见里面有几条鲜活的、带着黄色鳞片的大鱼。这是小伙一晚上的钓鱼成果(由于现在是禁渔期,禁止拖网捕鱼,只能垂钓)。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这鱼除了新鲜,好像也并没有独特之处,但人群中发出的那一阵惊讶声还是让我感觉到了这几条鱼的实力。



人群随着小伙的推车往村中走,目的地是小伙子的家。来到他家门口,之一件事也是最生要的事就是过称,称称这鱼多少分量。此时围观群众纷纷拿出手机想拍照,不过小伙还是快速的用塑料袋包了起来。“有这么珍贵吗?”我心里一阵嘀咕。此时我终于在当地人的口音中听出了“大黄鱼”三个字,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黄鱼。



大黄鱼,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金龙、 黄金龙 、石首鱼、 石头鱼等。鱼体侧扁,尾细长,鳞片小;全身呈黄褐色、腹部为金黄色、唇是橘红色。大黄鱼肉质细嫩,味道极其鲜美,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由于现在野生大黄鱼极其少见,因此价格不菲。



最终三条大黄鱼的重量分别为3斤2两、2斤4两和1斤4两。人群中不断有人在讨论着价格,有人说这几条鱼得上万。有这么值钱吗?有谁会买呢?我还没来得急思考,不到十分钟时间,已经有人定走了3斤2两、2斤4两这两条鱼,价格为18000元,差不多3000多元钱一斤。



小伙一家开始忙着给鱼打包。这鱼有了买家,大伙也安心的散了,只是嘴里一直在讨论着什么。对于我而言,只有惊讶,感叹浙江人真有钱。据说早在几千年前,东海就开始捕捞鱼类,浙江大黄鱼则成为国内最有名的海水鱼类,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其中之一。最后在一位老渔民口中得知,大黄鱼上岸后随着新鲜度的降低,鱼身黄色会慢慢变淡。难怪他保护地这么好,这都是经验啊。

海鲈价格略有上涨,黄花鱼价格上升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文/ 珠海海龙

水产前沿 吴佳辉

海水特种鱼:海鲈价格略有上涨,黄花鱼价格上升

鲈鱼

鱼价本周略微上升,但是受转季东南风低压气流印象,浮头游水死鱼增多,预计后续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立鱼

珠海小林:市场出鱼量增加,以大规格立鱼为主(4.6两上),并且近期天气适合立鱼生长,且病害少,客户养殖积极性较高,所以立鱼价格稳定。

珠海斗门:较上周鱼价行情稳定,近期气温上升,客户在增加投喂量的同时要内服肝肠利健,保肝护胆预防肠炎等疾病。

盲曹

统级10.3元/斤。

黄花

禁渔期开始,黄花需求量增加,但今年同比去年存塘减少明显,同时放苗量不够,价格稳定上升,后续看涨!

吃货有福了!这里的海鲜价格大跳水,黄鱼、带鱼只卖10块一斤

象山,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是浙江重要的渔业大县,来浙江旅游吃海鲜首推象山。2017年被称为史上最严、时间最长的东海禁渔期已经结束半个多月了,之一批出海捕鱼的渔船已经回港。借着十一黄金周的机会,我专程跑了一趟象山更大的海鲜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一探海鲜产量、品质、交易价格。

2017年10月拍摄于浙江象山。

中国水产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著名渔港-象山石浦,是我国著名的水产品专业批发集散地,也是象山更大的海鲜交易市场。每天有大量刚捕捞回来的新鲜海鲜在这里上市销售,再运往全国各地。

据说市场每天最热闹的时候是清晨,为此我还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到市场,这个占地117亩水产交易市场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交谈声、呐喊声、汽车喇叭声响彻整个市场上空。

由于今年禁渔期时间长管制严厉,给了海洋鱼类很好的休养生息机会。之一批出海捕鱼的渔船都满载而归,整个市场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新鲜的海鲜。

这其中场面最为壮观的就数这海鳗交易区,之一次见到着实让人吓一跳,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海鳗。平时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都是小海鳗,而这里交易的是巨型海鳗,个头都有人腿这么粗,价格在20元左右一斤。据说今年上半年有渔民捕到长2米的巨型海鳗。

今年大部分的鱼类产量都很高,而且品质上乘。这是工人正在搬运刚交易成功的鲳鱼,刚上市的鲳鱼个头大,肉质肥厚,价格也不贵,按个头大小来定价,一般也就10-20多一斤。

黄鱼、带鱼、鲳鱼、龙头鱼等是象山主产的鱼类,爱吃鱼的吃货有福了。今年这些鱼产量大,品质好,价格就相对实惠了。

在宁波象山一带梭子蟹的做法除了平常的清蒸、爆炒外,还有更加特色做法:咸呛蟹、蟹糊。这些生食梭子蟹的吃法对蟹的品质要求很高,所以来象山绝对让你吃出梭子蟹的新高度。

在象山有这么一句话:来象山吃海鲜,游象山影视城。所以除了吃海鲜,游玩首推象山影视城。影视城以灵岩山为大背景,结合了当地的山、岩、洞、水、林等自然景观,集影视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被评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很多热门影视剧在此地拍摄,如《琅琊榜》《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停靠在石浦渔港的渔船正忙着装运补给,马上就要开启新的航程,为我们捕获新鲜的海鲜回来。对于吃货来说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有越来越多新鲜肥美的海鲜会来到餐桌,不仅品质会更好,而且价格会更实惠,所以说现在来象山吃海鲜是更佳的时间。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2016今日头条年度旅游头条号。

浙江渔民捕获一条“带鱼王”,长3米,重百斤,为何只卖了1000元

喜欢吃鱼的朋友都知道,多数情况下,同一品种的鱼,个头越大越好吃,自然价格也就越贵。最典型的就是野生大黄花鱼,正常情况下的野生大黄花鱼的售价在2000元/斤左右,可2020年宁海的一位渔老大捕捉到一条4.2斤重的野生大黄花鱼,最终的成交价为1.5万元。

重百斤的“带鱼王”,仅卖了1000元!

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浙江一位玉米捕获了一条长3米,重百斤的“带鱼王”,这条大鱼被福建的一名客商以区区1000元的价格就买走了,这让网友很是不解,普通的待遇也不止十元一斤,超过百斤的“带鱼王”还不需要十元十斤,是客商可是占了大便宜,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条“带鱼王”只卖了1000元呢?

原来这条“带鱼王”只是长了跟带鱼一样的细长身子而已,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带鱼,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皇带鱼”。因为其属于深海鱼类,平时很少出现在浅海,几年才会捕捉到一条,因此多数人并不知道皇带鱼,而只是根据它的体型误认为是“带鱼王”。

虽然皇带鱼的名字中也带有“带鱼”两个字,但皇带鱼和带鱼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亲缘关系,带鱼是鲈形目带鱼科的鱼类,而皇带鱼是月鱼目皇带鱼科的鱼类,二者不同目,也不同科。

同带鱼没有亲缘关系并不是它卖不上价的关键,皇带鱼卖不上价的关键原因还是皇带鱼并没有带鱼那样美味的口感,相反其肉质非常的差,据专家介绍皇带鱼的肉质呈胶状,很少有人吃。当地的渔民也表示从皇带鱼的外观就能看出皇带鱼的肉质松且糙,当地人都不吃。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值钱,大黄花鱼的价格那么贵,首先是因为好吃,其次是因为数量严重稀缺,供不应求,皇带鱼因为不好吃,即便数量稀少也不值钱,对于1000元的价格,渔老大还是比较满意的。

福建客商将这条皇带鱼买回也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 *** 成海洋生物标本的。

在2006年之前,世界上是没有关于皇带鱼的记载的,最早发现皇带鱼这一物种是2006年9月在澳大利亚近海的海面上,渔民发现之后把他拖到岸边,一时之间,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学家纷纷前往澳大利亚对这条皇带鱼展开了研究,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2011年4月在台湾苗栗,2014年3月在日本山口县,2014年4月在芝加哥,2014年4月台湾花莲,2019年日本富山县都先后发现过皇带鱼。

皇带鱼同地震有关?

皇带鱼还有个名字叫地震鱼,可能到这大家就有点慌了,地震鱼都被捕捞上来了,是不是要发生地震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皇带鱼被称为地震鱼?

是因为皇带鱼属于深海鱼类,通常是生活在200米的深处,除了极地海洋之外,世界各地均有皇带鱼的分布,正常情况下皇带鱼是不会到浅水水域活动的,但在受伤或死亡时,或者海里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皇带鱼会在浅水或者海面被发现。所以,日本和智利等国家通常会将皇带鱼同地震联系在一起,认为皇带鱼的出现就是地震的预兆,久而久之人们就将皇带鱼称为地震鱼。

在历史上皇带鱼的出现确实也同地震有过联系,比如2015年马来西亚热浪岛海滩上出现过一条皇带鱼,不久后马来西亚巴州就发生了地震。2019年,秘鲁一冲浪场所发现一条皇带鱼,之后秘鲁当地发生了8.0级地震。

实际上通过皇带鱼的出现来预测地震并不准。最近几年我国也出现过几次皇带鱼,但附近并没有发生地震,比如2016年8月,浙江舟山一渔民捕捉到一条皇带鱼,同一时间附近没有地震,2021年12月,温岭一渔民捕捉到皇带鱼,附近同样没有出现地震。日本科学家也曾深入研究过地震鱼同地震之间的关系,从1928年到2011年期间,日本海域共发生地震211次,捕捉到深海鱼类226次,可见地震同地震鱼之间确实没什么联系。

再换一个角度说,因为地球存在很多大小不一的地震板块,这些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就会造成板块边沿和内部发生破裂和错位,破裂和错位的过程就是地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几乎每天都会有地震的发生,只是地震大与小而已。但地震鱼几年才出现一次,二者之间显然也不会有联系。

皇带鱼为什么会出现在浅海?

皇带鱼这种深海鱼类出现在浅海,多数情况都是被逼无奈,比如说生病了,也可能是因为洋流或者暗涌被冲到浅海回不去的,还可能是晚上到浅海捕食不小心被冲到岸边,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被天敌追杀不得以游到浅海。

其实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变暖,海洋温度也随之升高,这除了会导致冰川融化影响极地生物之外,还会推动海洋生物的迁徙,促使其向更利于自己生存的水域生活。另外海洋温度变化也会影响海洋之中的物种多样性,导致一些肉食性鱼类食物不足,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它们也会前往一些本来不常去的区域。

虽说皇带鱼的出现同地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种深海鱼类越来越频繁地在浅海中发现一定不是什么好的征兆,更多的可能还是同环境变化有关,希望环境问题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视。

堪比黄金了!1斤4000块,一网957万的大黄鱼,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近日,一位非常幸运的渔民——林海平,在捕鱼作业的时候,一网下去捕捞上来2450公斤野生大黄鱼,价值达到957万,成为众网友羡慕的对象,他也是进入2022年后,财运更好的那个人。

当林海平的船队回到码头的时候,许多渔民自发的发鞭炮迎接他们,以示庆祝,当160多箱码得整整齐齐,金灿灿的野生大黄鱼被搬上岸的时候,众人被这么鱼惊艳到了,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景。


这其中最喜悦的就是船老大林海平,一脸喜悦地向人们介绍到,这是他从业29年来,之一次网到这么多的野生大黄鱼,感到非常幸运。

船刚上岸,就被闻讯赶来4家批发商围住,争先恐后地抢着买,最终以957万的价格,打包出售给他们。这一网被称为当地的传奇,几乎一网创造出千万的价值,被当地人传为美谈。


当这条新闻被报道出来后,很多人都是一脸疑问,平时也吃过黄鱼,也就几十块钱一斤,怎么突然就这么夸张,均价1斤都快4000块了。

如果看报道,就发现这次新闻报道的鱼,有两个特别的字眼“野生”“大”黄鱼,正是这三个打引号的字,才让黄鱼出现堪比黄金的价格。


大小之分

事实上,黄鱼的品种有很多,但是与其相近的有一个品种,那就是小黄鱼,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价格却相差非常大,由于小黄鱼的价格非常亲民,所以称为许多夜市烧烤摊上常客,据有关人士说,之一次在烧烤摊吃这种小黄鱼的时候,恍惚间有种吃大黄鱼的感觉,就在肉质上来说,小黄鱼同样肉质鲜嫩,美味可口。

还有另外一点,由于小黄鱼不太喜欢炎热的环境,所以其生存的地方要偏北一些,而大黄鱼的活动范围要偏南一些。


野生

同样的大黄鱼,也分家养和野生两种,其价格天壤之别,相隔差不多100-200倍左右,养殖的大黄鱼价格虽然比淡水鱼类稍高一些,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

但是野生大黄鱼,2公斤左右的,价格差不多4000块一斤,前些年网上曾出现40多万天价餐费账单,而在这份账单中,就出现一条7斤多的野生大黄鱼,价格17万左右,占到整个天价餐费账单的1/3左右,也是让一众吃瓜群众惊掉下巴,纷纷留言表示,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也算长了一回见识了。


既然野生大黄鱼价格如此昂贵,那么会不会有不良商人拿着养殖小黄鱼,冒充野生大黄鱼呢?

放心,虽然是同样的品种,但是其中的差别还是非常大,从外形上看,养殖大黄鱼要肥胖一些,而野生大黄鱼要苗条一些。

这是因为大黄鱼在野生的环境中怕冷,由于气温的变化,会随着洋流,如同候鸟一样进行迁徙,几乎横跨整个太平洋,一年往返一次,在这个过程中,野生大黄鱼得到非常大的锻炼,所以体型细长,其肉质也更紧致,细腻一些。


而网箱养殖的大黄鱼,长期被关在大网箱之中,锻炼自然就比野生大黄鱼少,食物又充裕,所以一个个都膘肥体胖的,但是由于养殖的大黄鱼,由于是网箱养殖,无法如同野生大黄鱼一样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迁徙,所以只能一年一养,无法达到野生大黄鱼几年才长成的大鱼。

不过据说现在开发出来一种新的模拟养殖方式,那就是在气温变化的时候,会模拟野生大黄鱼的习惯,用船拖着网箱迁徙。


野生大黄鱼为什么这么贵?

事实上,在50多年前,野生大黄鱼只是沿海地区一个普通的鱼种,也是当时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当时的价格是0.4元左右一斤,有人也许说现在的钱与当时无法比,但是有一个参数可以做对比,那就是当时的猪肉价格是0.5-0.8元左右,可以看出当时的野生大黄鱼价格比猪肉还要便宜。

这0.4元还是当时市场的价格,如果是靠近海边,直接从渔民手中购买的话,价格应该会更便宜,所以说野生大黄鱼在当时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

但是在50年间,猪肉的价格更高时候,才翻了不到100倍,但是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几乎翻了10000-20000倍,才让它如今身价堪比黄金的价格。

其中的原因就是“物以稀为贵”,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在50年间急剧减少,一度成为濒危物种,就如同蓝鳍金枪鱼一样,变得如此昂贵。

一个消耗品变得如同黄金一样贵,要满足两个要求:一个就是数量稀少,另外一点,就是有接受这个昂贵价格的人群。

由于野生大黄鱼,在以前在沿海地区属于家常菜,所以在沿海地区居住的人,对野生大黄鱼都有一个特殊的感情,在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减少后,就成为一种信仰般的存在。

而在最近几十年间,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当荷包鼓起来后,就有了这种为信仰买单的勇气了,所以在与沿海地区的人谈大笔生意的时候,一道野生大黄鱼就是双方良好合作的开端,没有一道如同信仰般的野生大黄鱼,如何体现出你的诚意呢?


野生大黄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在50多年前,野生大黄鱼每年的出货量都比较稳定,一年大约出产5000吨左右,这个数量刚好与野生大黄鱼增长量差不多,在50多年包括更早以前,捕捞和繁殖都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从潮汕那边突然传过来一种独特捕获野生大黄鱼的 *** ,那就是“敲罟捕鱼法”,这种捕鱼 *** 的传播,对于野生大黄鱼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大黄鱼属于石首鱼科70多个品种的一种,之所以被称为石首鱼,是因为在这些鱼的头部有两颗围棋子大小的“石头”,也正是这两颗石头与其喉部震动摩擦,制造出鼓噪的声音。


由于大黄鱼在交配季节的时候,会聚集在一起,就会发出这种鼓噪的声音,一方面是为了驱赶外敌,另外一方面用这种声音吸引对方,如果是一头大黄鱼的话,发出的声音还不是很大,但是一大群大黄鱼聚集在一起发出这种鼓噪声的时候,就非常壮观。

科学家曾经通过专业设备,探查石首鱼发出的声音,经过分析后,大吃一惊,因为这种声音竟然高达200分贝,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强度不一样,水中的分贝数一般比空气多62分贝,换算下来的话也有138分贝。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50米附近飞机起飞约150分贝,而平时被吵得头昏脑涨的广场舞大喇叭也就90分贝左右,可见这138分贝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是大黄鱼等天敌受到这种噪音的攻击,会瞬间被这种噪音击晕过去。


由于野生大黄鱼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鼓噪声,所以在早先抓捕的时候,会在船上安排一个“听鱼师”,他们会根据这种声音,来判断野生大黄鱼的位置,然后进行有效的捕捞,经验老道的听鱼师,往往是收获的保障。

那个时候,都是单条船出动,即使碰到野生黄鱼群,所获得的数量也有限,但是潮汕那边传过来的“敲罟捕鱼法”,就是联合多条船,给野生大黄鱼布置的一个大阵法,十几条船一起,或者几十条船一起,一次就把一个野生大黄鱼群捕捞殆尽。


“敲罟”就是用竹篙敲击船,发出声音,在特定频率下敲击的声音,与野生大黄鱼发出声音的石头形成共振,这种共振的威力有多大就不用说了,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在乘坐神舟五号之一次上太空的时候,就是由于共振,导致其五脏六腑都感觉被震碎了一样。

当十几条船围着野生大黄鱼群“敲罟”的时候,在这种共振下,大黄鱼会被震晕过去,纷纷飘出水面,任由人类捕获。


当野生大黄鱼进入到繁殖季节的时候,全部会集中到一个地方,由于“敲罟”法的快速普及,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一次就有2000多艘渔船,前往那处地方进行捕捞,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年的捕获数量直接从5000吨,上升到16万吨左右。


不仅打破了捕捞和繁殖的平衡,而且也把处于繁殖期的野生大黄鱼捕获殆尽,从那一年开始,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就出现断崖式的下落,逐渐变成堪比黄金的价格。

那一年由于捕获野生大黄鱼的数量太多,当时又没有冷藏设备,导致野生大黄鱼从肉价,下跌到0.07元一斤的白菜价,即便这样,还是销售不出去,最后看着出售不出去的野生大黄鱼腐烂。


如果让现在人看到那些逐渐腐烂的野生大黄鱼,估计心头都在滴血,那哪是腐烂的野生大黄鱼,那是被腐蚀的黄金做的鱼啊!

结语:

从这次能够捕捞到2450公斤野生大黄鱼来看,野生大黄鱼的数量相对前些年来说,是在逐渐地增长,因为在70年代中期那次捕捞后,就有人意识到野生大黄鱼将面临灭绝的命运,所以就在大黄鱼人工养殖上,进行技术攻关。

黄花鱼价格表,黄花鱼价格表-第1张图片-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总算研究出人工养殖的 *** ,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人工大黄鱼养殖之父的“刘家富”。


在克服了人工大黄鱼的养殖困难后,就进行增殖流放,就是把人工培育的大黄鱼鱼苗投放到大自然之中,让它们成长为野生大黄鱼,每年大概要投放几百万条大黄鱼鱼苗。

在增殖流放后还不够,因为这些大黄鱼幼苗如果不给它们成长空间的话,它们也长不大,所以就设立了禁渔期,在双重保险下,让濒临灭绝的野生大黄鱼数量逐渐回升,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难得一见的一网捕捞到2450公斤,价值957万大黄鱼的主要原因。

关注!猪肉、蔬果等64种主副食品最新零售均价公布

最近的气温就像在玩过山车

冷空气不停地刷存在感

近期,市面上各类主副食品价格

都有哪些波动呢

松江市民的“菜篮子”

又有哪些变化呢?

和小松一起去菜市场逛逛吧

昨天(12月20日)下午3时左右,小松来到乐都路上的菜花泾农贸市场,入口处的喇叭正循环播放着“进入市场请大家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往里面走几步,大大小小的摊位整齐排列,前来采购的市民们正精心挑选着自己的“心头好”。

小松首先来到猪肉区,摊位上陈列着不同类型的肉食。“五花肉18元一斤,肋排27元一斤,要来一点吗?”猪肉摊位主看到小松后连忙热情招呼。据她介绍,相比前一段时间猪肉价格整体平稳,这里各色各样的肉食能够满足居民不同的购买需求。

市场中间的位置是蔬菜区,青菜、西红柿、胡萝卜、洋葱、韭菜……蔬菜品种十分丰富,“青菜3元一斤,莴笋4元一斤,白菜2元一斤……最近绿叶菜的价格降了不少。”摊位主告诉小松,近期由于上海本地青菜的批量上市,较多青菜的价格与前段时间相比都有所下降,来买菜的市民会选择多买上几样。

“我平时比较爱喝鱼汤,于是今天过来买点鱼头,准备回家煲汤喝。”在水产区,市民田先生正在仔细挑选。据水产摊位主介绍,花鲢每斤15元,草鱼、带鱼每斤18元,小黄鱼每斤25元……各种鱼的价格与前段时间相比,价格波动不大,平时爱吃鱼的朋友会经常过来光顾。

苹果、橙子、猕猴桃、芒果、香蕉等各种各样的水果摆满了摊位,摊位主介绍,水果整体价格也是比较平稳,本地草莓刚刚上市,每斤售价38元。

为方便松江区市民

及时了解本区主副食品价格动态

区发改委将每月监测的零售均价

及时予以公布

最新价格如下

松江区菜花泾农贸市场64种主副食品

12月中旬零售均价涨跌情况

文字、图片、编辑:李圆圆

标签: 黄花鱼 价格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