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元宵的做法大全,自制小元宵的做法窍门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1 0
正月十五闹元宵,好吃好做的10菜,大人孩子都爱吃,赶紧收藏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自媒体,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锦绣V山东:“专注美食,让生活更有味。”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几道家常美食的做法,这几道美食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欢,而且是很常见的几道美食。天天用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餐食。同时也希望今天的美食能够给你带来一整天的快乐。


青椒肉丝

食材:青椒,里脊肉,葱,姜,盐,料酒,淀粉,生抽,鸡精,老抽,食用油。

做法

1.里脊肉清洗干净,顺着肉的纹理,将里脊肉切成3-5CM的长条。

2.青椒清洗干净,去籽,去蒂以后,切成5CM的长条。

3.将里脊肉装入碗内,加入适量的盐,料酒,淀粉,生抽,抓均匀,腌制10分钟。

4.取一个小碗,加入一勺淀粉,少量鸡精,适量的老抽和清水,搅拌均匀,调成料汁。

5.热锅加油,油温烧至7成热,下入肉丝,翻炒一下,将肉丝炒散,肉丝炒至变色后盛出备用。

6.另起锅加油,油热后,下入葱花,姜丝爆香。

7.炒香后,放入青椒丝,翻炒一下,再加入少量的盐,翻炒均匀。

8.下入肉丝,倒入调好的料汁,大火翻炒均匀,即可关火出锅。


红油拉皮

配料清单

东北拉皮一带,黄瓜1号,米醋,糖,盐,芝麻油,红油,芝麻油,鸡精,香菜,香菜,芝麻油,鸡精,香菜,香菜,芝麻油,鸡精,香菜

烹饪台阶

1.拔出皮肤,洗净切条。

2.黄瓜丝,把香菜切成块。

3.加入适量的盐、一勺糖和适量的鸡精。

4.少许米醋、辣椒油、芝麻油、芝麻油。


茄子灯笼

所需食材:茄子1根、碎肉50克、胡萝卜适量、生姜1片、料酒、胡椒粉、生抽、蚝油、盐、糖、淀粉水、香菜4根。

具体做法:1、将茄子洗净后一分为二,然后用两根筷子夹着切成不断的夹刀片,每6片切断一下。

2、将碎肉中加料酒、胡椒粉、姜末、生抽、蚝油和少许的糖一起搅拌均匀,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3、将碎肉用筷子塞到茄子的夹刀片中,塞好肉后茄子夹刀片就鼓成一个半圆形了。

4、将塞好肉的茄子夹刀片摆入盘中,用胡萝卜做装饰,摆成一个灯笼的造型,上锅蒸15分钟熟透。

5、蒸灯笼茄子的时间刚好用来做好酱汁,用生抽、蚝油和少许的糖加淀粉水调匀,倒锅中熬成浓稠的酱汁。

6、蒸好的灯笼茄子倒出多余的水分,再淋上熬好的酱汁,再摆上两根香菜配个色就完工了。


五彩豆腐皮

材料:豆皮,黄瓜、香醋、盐、胡萝卜、香菜、蒜、姜、辣椒油

做法:1、豆皮,黄瓜,胡萝卜都切丝。

2、水开了放豆皮丝、黄瓜、胡萝卜丝,烫熟即可。

3、焯水的豆皮黄瓜和胡萝卜,冷开水渡凉。

4、香菜梗留下,蒜和香菜叶子砸碎。

5、加入所有调料,蒜泥,姜泥,香菜梗,用手带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

6、辣椒油当香油浇上去拌好即可。


韭菜炒鸡蛋

准备食材:鸡蛋,韭菜。

做法步骤:

1、鸡蛋打入碗中,加入一点食盐入个底味,再用筷子搅散备用。韭菜清洗干净,再切成小段。

2、起锅烧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煎至定型炒散后盛出备用。

3、另起锅烧油,油热后放入韭菜段翻炒,炒至断生后放入鸡蛋翻炒均匀。

4、加入食盐、生抽和蚝油翻炒均匀入味即可出锅装盘。韭菜寓意长长久久。


辣子鸡翅

做法:鸡全翅4只、油适量、盐适量、干辣椒段适量、花椒适量、葱适量、料酒少许、酱油适量、糖少许、胡椒粉适量、姜适量、蒜适量

做法

1. 将鸡翅洗净砍成小块。

2. 将鸡块放入容器中,加入料酒,盐,胡椒粉,酱油拌匀腌制二十分钟。

3. 葱姜蒜切小块。

4. 将部分酱油,盐,糖放在碗中并用少许水化开。

5. 起锅热油,油温六七成热时下入鸡块炸熟颜色变深。

6. 捞出。

7. 油温升高后下入鸡块复炸后捞出。

8. 锅中留底油,下入花椒辣椒煸香。

9. 下入葱姜蒜煸香。

10. 倒入鸡块煸炒片刻。

11. 倒入调好的碗汁,大火煸炒均匀出锅即可食用。


土豆烧鸡——寓意吉祥如意

食材:土豆、仔鸡、生姜、盐、鸡精、味精、生抽、蚝油、胡椒粉、老抽、八角、桂皮、白芷、干辣椒

1.把仔鸡宰杀好褪毛,把肚子里面的内脏和鸡油要处理干净,先用火把鸡身上绒毛烧一遍,然后把鸡肉剁成差不多大小的块。

2.起锅开火,用猪油和菜油润锅,放入生姜和鸡肉大火爆炒,把鸡肉中油脂煸炒出来。

3.鸡肉炒好以后,放入八角、桂皮、白芷、干辣椒,从锅边喷入老抽翻炒均匀上色,然后加入没过鸡肉的水。

4.水烧开后加入盐、鸡精、味精、胡椒粉、蚝油、生抽,盖上锅盖焖烧10分钟。

5.把土豆去皮切成大块,等10分钟后放入锅中和鸡肉一起烧,继续烧10分钟左右。

6.当汤汁浓稠、土豆粉糯、鸡肉脱骨时就可以出锅装盘了,最后撒上葱花上桌。


麻辣盐水鸡

【食材准备】小鸡半边、黄豆芽200克、海带100克、花椒1把、辣椒5个、盐适量、生姜3片

【做法】

1、将小鸡提前在锅中蒸制1个小时左右,蒸制熟烂即可。蒸小鸡40分钟后记得将海带也上锅蒸20分钟

2、将小鸡用手撕成小片、海带切段备用

3、热锅热油、倒入花椒、生姜和辣椒爆香后捞出弃之留下底油

4、将黄豆芽在开水锅中焯水后捞出

5、加入2碗开水,再放入盐、鸡精煮开

6、将小鸡、黄豆芽、海带拌在一起,浇上麻辣汤水搅拌均匀,放入葱花、香菜、蒜蓉即可开吃


酥炸平菇

所需食材:平菇、鸡蛋、淀粉、面粉、五香粉、辣椒粉、胡椒粉、盐和鸡精适量。

1、平菇撕成小朵,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锅中加适量清水,水开后倒入平菇,焯水20秒后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2、调制面糊,在碗中倒入面粉和淀粉比例为3:2,打入1颗鸡蛋,少量多次地加入清水,搅拌均匀成流动的面糊。

3、面糊中加入1勺五香粉,1勺胡椒粉,适量盐和鸡精,搅拌均匀后将平菇倒入面糊使其充分被面糊包裹。

4、锅中倒入较多的油,油温烧至六成热下入平菇,炸至金黄后捞出,炸完后可以复炸一遍,时间不宜过长20秒即可。炸好的平菇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拌匀后即可食用。


小炒脆豆腐

主料:千页豆腐、猪五花肉

辅料:拍蒜、姜片、小米椒节、青椒块、芹菜节、蒜苗、自制酱料

调料:盐、味精、鸡精

做法:

1、把千页豆腐切片,在烧至三成热的油锅里过油后,捞出来沥油待用。

2、锅里留底油,先放入猪五花肉片爆香。

3、再下拍蒜、姜片、小米椒节和青椒块一起翻炒。

4、加入千页豆腐及自制酱料后,才把芹菜节和蒜苗节下锅炒断生。

5、其间调入盐、味精和鸡精,起锅装盘便好。


我是美食领域的作者锦绣V山东,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关注我,每天做菜不迷路,每天更新美食。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小编,大家在评论区说说你吃过哪些最难忘的美食吧。要是大家不知道每天吃什么,欢迎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好吃的食物。每日更新文章,不见不散,欢迎转发,让更多爱美食的人一起分享。

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别再煮着吃,教你5种美味吃法,吃出新鲜感


不知不觉当中,春节已经接近了尾声,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过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年就算是过完了,打包好行李,背上行囊,一切回归正常!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多地方更是有“元宵节大于年”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咱们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与美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专属代表美食,比如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元宵节吃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连小孩子都难不倒吧?大家都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或者元宵,但是你知道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吗?它们究竟是不是同一种美食呢?咱们接下来就来聊一聊吧!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众所周知,正月十五的时候,南方地区吃汤圆,而北方地区则要吃元宵,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把汤圆和元宵误认为是同一种美食,其实并非如此,它们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却也有很多的不同!

汤圆是南方地区的叫法,而北方则称为元宵,首先这两种美食的做法是不同的,汤圆是用糯米皮包出来的,而元宵则是馅料放在糯米粉里,经过多次滚出来的!所以,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十五,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除了做法不同之外,汤圆和元宵的口味也是略有差异的,南方的汤圆口味更加丰富一些,多以咸口味儿为主,里边的馅料以鲜肉为主,除了肉馅以外,也有诸如黑芝麻等甜口味儿的。而北方的元宵则是甜口味儿的,多以山楂、黑芝麻、豆沙馅为主,另外北方的元宵馅料也要偏硬一些,所以煮的时候要多煮一会儿。

随着现在美食文化的不断发展,由于汤圆在 *** 上更加简单省事,可以机械化批量生产,所以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数是汤圆。而元宵则主要出现在北方的街头巷尾一些传统老店里边,还是以手工 *** 为主!

汤圆的神仙吃法

正月十五闹元宵,吃汤圆,无论是汤圆还是元宵,传统意义上的吃法基本上都是直接下锅里煮着吃,最后连同汤水一起下肚,但是随着现在人们的不断创新,汤圆的吃法也越来越多元化了,这里就给大家分享5种汤圆的美味吃法,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别再煮着吃,教你5种美味吃法,吃出新鲜感!

炸汤圆

每当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家里都会买很多的汤圆,但是整天煮着吃,难免就吃腻了,这个时候大家可以试试美味的炸汤圆哦!炸汤圆的时候,大家切记不要直接下锅炸,这样子汤圆容易炸裂,里边的馅料就会流出来。

炸汤圆的时候,先把汤圆放到水里煮一下,煮汤圆时,水冒泡即可下锅,煮到汤圆浮起来迅速盛出来,放入冷水里边降温。降温后的汤圆放在面包糠里滚几下,让汤圆表面裹上一层面包糠,然后六成油温下锅炸,炸至汤圆表面金黄即可,这种做法汤圆外焦里嫩特别美味,但是有点油腻,不宜多吃!

煎汤圆

如果大家感觉炸汤圆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吃起来油腻,可以试试这种煎汤圆,相对于炸汤圆,煎汤圆的做法要简单很多,而且吃起来不怎么油腻!

煎汤圆的做法非常简单,家里有电饼铛或者平底锅就可以了,先在锅里刷上一层植物油,汤圆无需解冻直接放上去,保持中小火,煎至汤圆两面金黄就可以了。汤圆经过煎制之后,表层的糯米皮吃起来更加香味十足!

拔丝汤圆

很多人你吃过拔丝苹果、拔丝地瓜、拔丝香蕉等等,但是拔丝汤圆你吃过吗?拔丝汤圆据说是一位饭店的大厨偶然间发明的,并且特别的受欢迎!

做拔丝汤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汤圆先放在油锅里炸一下,炸汤圆的时候保持中小火慢炸,并且一次性不要放入太多,否则容易糊底。汤圆炸至外表金黄之后盛出来,锅中放入糖、清水、少许油,炒至糖完全融化,呈现棕黄色,并且冒泡,这个时把炸好的汤圆迅速倒进去,快速翻炒均匀就可以了!

自制小元宵的做法大全,自制小元宵的做法窍门-第1张图片-

米酒汤圆

如果大家吃不习惯白水煮汤圆,不妨做上一碗米酒汤圆,尤其是喝酒之后,来上一碗米酒汤圆,醒酒又暖胃,非常的舒服!

米酒汤圆的做法非常简单,锅中烧水,水冒大泡泡的时候下入汤圆,转中小火,等到汤圆全部漂浮起来的时候,加入米酒、枸杞、少许白糖,继续煮1分钟就可以了,喜欢吃鸡蛋的,还可以再来上一点蛋花!

酸菜炒汤圆

如果说以上4种汤圆的吃法还算中规中矩,下边这第5种吃法绝对让很多人惊掉下巴,那就是来自云贵川的做法,酸菜炒汤圆,估计很多朋友就懵圈了,啥?酸菜不是用来做酸菜鱼的吗?还能炒汤圆?

做酸菜炒汤圆的时候,汤圆同样需要放在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把酸菜切成碎末备用。锅中留少许底油,下入干辣椒爆香,然后加入酸菜炒香,下入汤圆,无需加盐,快速翻炒均匀即可。

——老刘侃侃——

朋友们,今年正月十五你家是准备吃汤圆还是吃元宵呢?如果厌倦了白水煮汤圆,不妨试试这5种美味做法,吃出新鲜感!最后,给大家提一个醒,汤圆虽然美味,但是不宜多吃哦,否则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关于汤圆的吃法,你还知道哪些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关于汤圆的新鲜吃法就分享到这里了,我是小刘,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90后吃货,如果您对家庭美食感兴趣,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哦!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家庭美食,也欢迎留言,我将尽可能给大家分享!

猜灯谜、蒸面灯、包汤圆……一起欢乐迎元宵!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的习俗源于民间的开灯祈福。随着时代变迁,元宵节的风俗有了很大变化,多地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同时还加入了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蒸面灯等特色活动,让大家欢喜庆元宵。

这两天,在河北石家庄的民间花会展演上,最吸引人的就属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红脸社火。老老少少一起在脸上画上脸谱,身穿各色行头,或两人或多人进行表演,展现出了当地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如此,还有龙鼓、拉花、霸王鞭等十个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方阵、2000多名演员轮番上阵,沿路进行表演,为大家带来一场庆元宵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面灯也叫面盏、棉花灯。在河南永城,人们在元宵节除 *** 彩灯外,还会蒸面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元宵节前夕,永城市演集镇时庄村村民们忙活着 *** 面灯。从揉面到成型、点睛,一块块面团经过巧手揉捏,转眼间就变成兔、鼠、龙和牡丹花等各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面灯,极具民间特色。做面灯寓意着家人对人寿年丰的祈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街道江山城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动手包汤圆,揉面、填馅儿、收口、搓圆。不一会儿,白白的糯米面就做成了一个个胖乎乎的汤圆。经过烹煮,这道传统节日的美味佳肴便端上了餐桌。大家边吃边聊,共话温馨和谐的邻里情。除了汤圆,社区还准备了猜灯谜活动,居民们聚在一起仔细品读、认真琢磨,元宵节日的氛围十分浓厚。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中新网2月5日电(记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 *** *** 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之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 ***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 *** *** 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 *** *** 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 *** 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资料图:山西省太原市,由演员扮演的“媒婆”在社区表演社火,庆祝元宵节。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资料图: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曲黄河灯阵”亮灯,欢庆元宵节。 成学磊 摄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 *** 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 *** ,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完)

春节民俗之元宵节: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二者有何区别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为始;宵,为夜。元宵,意为新年之一个月圆夜。

与除夕相比,元宵节的气质可要随和很多。如果说除夕的特征是“禁”,禁说不吉利话、禁吵架、禁串门,恭恭敬敬过节、诚诚恳恳守岁,那么元宵的特征就是“放”,逛庙会、猜灯谜,热热闹闹,百无禁忌,开心就好。

元宵和汤圆有啥区别?

民以食为天,过节仪式中最要紧的当然是吃啦!元宵节吃什么?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好奇的你也许会问,元宵不就是汤圆,汤圆不就是元宵吗?其实不是的。虽然二者外表看起来类似,都是白乎乎、圆滚滚,也都是用糯米粉 *** ,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名称上,元宵取名于元宵节,顾名思义是元宵节时吃的,即“不时不食”。而在南方,汤圆意思是热汤里的圆子,并不限定元宵节时吃。

其次, *** *** 上,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将馅料放入装有干糯米粉的笸箩中滚啊滚,直至大小、形状合适。而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将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后,将馅料包入。

此外,从口感上来说,北方的元宵因为是用干粉“滚”出来的,外表相对粗糙,煮出来的汤浑浊,南方的汤圆则更加细腻光滑,煮出来的汤清亮。

虽然元宵和汤圆有所不同,但是都一样美味,寓意也都一样美好,那就是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闹花灯、猜灯谜、逛庙会

元宵节也叫灯节。古代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街头巷尾都要挂上彩灯,希望新的一年能祛除烦恼。人们还会在彩灯上贴上谜题供人猜谜,给这个喜庆的节日增添不少趣味。

很多地方还会在元宵节前后举办庙会。庙会的起源与宗教有关,进香、祭祀等庙会活动也带有明显的宗教特征。不过到了明朝,庙会向大型集市转变,人们在庙会上游玩、观光、购买商品,好不热闹。

时至今天,逛庙会依然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比如,广州越秀区的广府庙会,就是广东特色文化品牌。今年的广府庙会从元宵节起,连续举办7天,城隍庙忠佑广场是展演主会场,与非遗街区、北京路步行街连成一片,将举办多场精品文艺演出与快闪活动。

此外, 在广东佛山,每年元宵节和正月十六,民间还有“行通济,冇闭翳”活动。“行”是走的意思,“通济”是一座桥,“冇”是无的意思,“闭翳”就是烦恼。在这个节日,人们或是带着一家老老小小,或是呼朋唤友,手持小风车,走过通济桥,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时来运转、没有烦恼。

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元宵节不只是庆祝家庭团圆、祈求幸福美满的日子,它在古代还是情人节呢。在这一天,养在深闺的女子可以自由出门,通宵游玩,期望遇到中意的男子。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与薛绍的初次相遇就发生在长安城的上元夜:十四岁的太平迷失在元宵节的车水马龙中,她慌里慌张揭开一张张面具,寻找“韦姐姐”,最后揭开了薛绍的面具。而薛绍的一个笑容让太平对浪漫的向往从此有了清晰的形象。


出品:南方都市报新媒体事业中心编辑策划部

统筹:胡群芳

创意:刘兰兰

设计:金国华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 *** *** 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之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 ***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 *** *** 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 *** *** 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 *** 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 *** 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 *** ,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元宵节的十个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美食,汤圆和元宵有哪些不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贺少雅介绍,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至于人们喜欢吃的元宵、汤圆,外形相似但 *** *** 略有不同。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此外,有的地方会在元宵节吃生菜,寓意“生财”。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

贺少雅说,《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她认为,元宵节的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元素,诸如传统的生产生活周期、天文历算知识、民间对月亮的信仰以及“年”的时间体系等。

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正月十五之夜即成为了新年的之一个月圆之夜,正是这一轮圆月,寄托着人们对于农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许。

它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依托自然时序而来,比如清明节与清明、端午节与夏至、中秋节与秋分、冬至节与冬至等。

但贺少雅表示,元宵节并未与特定的时序相对应。元宵节作为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春节的压轴节目,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正因为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正月十五的圆月才具有了“一年明月打头圆”的特殊意义。

“闹”是元宵节的节日主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一般来说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闹”是元宵活动的主题,“闹”的形式多样,游人喧哗、锣鼓喧天、灯火光彩。

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除此之外,还有放焰火。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经此一“闹”之后,人们再度回归到生活的日常。

“汤圆”也称“浮圆子”?

要说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那就不得不提“汤圆”。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

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 ***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糖浆)吃。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 *** *** 却有所不同。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清稗类钞》云:“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就 *** *** 而言,民间有“包”汤圆“滚”元宵之说。

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和汤圆的馅料更加丰富,有些商家推出了各种新奇口味的元宵,有的还推出了低糖、木糖醇汤圆。

还有哪些美食?

在饮食方面,元宵节习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比如有的地方元宵节食用面灯,又称“灯盏儿”。“灯盏儿”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底部是用黏性的黄米面 *** 的小面饼,上面插上裹着黄裱纸的麦秸段,黄纸上蘸上食用油,以便于燃烧。

元宵节当天,人们把灯盏点燃,放在家里窗台、门口等处,祈福吉祥。点完以后的灯盏,就剩下了黄米面的小饼,油炸或者煎熟食用。

在广东,元宵节流行吃生菜,生菜与“生财”谐音,为的是讨一个好彩头,希望事业发达、财源滚滚。

贺少雅说,在江苏扬州、南通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的是正月十三晚上上灯,要吃汤圆;到了正月十八落灯,要吃面条。在浙江台州,元宵节吃糟羹。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吗?

元宵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其狂欢性是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

古代城市例有宵禁的规定,入夜有执金吾(仪仗棒者)执勤。但元宵节时,官方给予假期、特许夜游,以便于观灯。这时,官民士族、男女老幼走出家庭,饮宴玩乐、赏灯夜游。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另外,古代元宵节时女性可借节日之机走上街市、畅游玩耍。也正因这种狂欢,男女青年在此时得以结识,许多文艺作品都描写了元宵节时发生的爱情。

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俗何时出现?

元宵节的定型时期,学界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汉魏六朝时期,已经出现元宵节俗,唐宋以后,元宵节俗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逐渐繁盛,诸多节俗传承至今。

比如张灯。《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耍社火亦是元宵节习俗之一。社火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至今,在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元宵节耍社火仍然是年节的重要活动。

贺少雅举例道,河北井陉县桃林坪花脸社火,属于武术社火,主要以表演古典名著中民众耳熟能详的片段为主,此外还有跑阵仪式。

为何此时要“走百病”?

古代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或叫散百病、走桥等),即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如何传承元宵节习俗?

节日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仪式活动等多方面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元宵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现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相契合,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贺少雅说,如今可以将声光电等新技术与元宵张灯传统、传统彩灯 *** 工艺相结合,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彩灯的设计 *** ,用知识性与趣味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的“灯市”,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再如,可以利用元宵节重视社区集体娱乐、重视成员交流的传统,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灯会、集体包元宵、互动游戏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重建人群联结等。

责任编辑:伟业

审校:王蕾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正月十五“闹元宵”,记得祈1福,吃2样,做3事,遵循传统过元宵

#天南地北大拜年#“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自古以来的正月十五元宵夜,都是热闹非凡,人们提着花灯游走在大街小巷之中,逛灯会、赏烟花,庆祝这开年后的之一个月圆之夜,“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闹元宵”是中国式的浪漫。

元宵节的热闹纷呈,有一部分原因是它还在春节里面,年味也会在这天再次达到一个新 ***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古人又额外赋予了些独特的含义在其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得习俗,像燃灯也是在祈福,吃汤圆也对应着月圆和人团圆,都是在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人们也就十分乐于通过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来庆祝元宵节的到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无论贫富,按照传统别忘了“祈福迎天官、吃2样、做3事”,为家人纳福求安康,喜乐过元宵!

祈福迎天官

元宵节之所以要祈福,最初是源于“三元说”,在古代人们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月满之日分别定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成为“三元”。传说这三元其实是执掌人间福祸的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诞辰,这三官也被百姓们统称为“三官大帝”,分别负责赐福、赦罪、解厄。

正月十五这日作为负责赐福的天官紫微大帝的寿辰,天官就会下到人间巡视,校订每个人的罪福,然将幸福生活赐至人间,再给善良、正直的人多多赐予些好福气。人们为了以示尊敬,就会通过燃灯供奉的方式来迎接天官下凡,同时也是想向天官祈福,希望新的一年天官能多多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安泰,生活幸福美满。

吃2样:

1、吃元宵

俗话说“正月十五到,南汤圆北元宵”,在元宵节这日,北方人终于不再以吃饺子来庆祝节日的到来,而是煮起了元宵,南方人则是家家户户都煮汤圆吃。看起来白白胖胖、圆滚滚的元宵和汤圆都有着阖家团圆、生活美满幸福甜蜜的好寓意,故而这一食俗一直被延续、传承至今。

或许很多人都分不清元宵和汤圆,都是圆圆的、白白的,吃起来也都是软糯香甜,为何有两个名字。其实元宵和汤圆的 *** *** 是不同,元宵是用糯米粉“滚”出来的,而汤圆则是用糯米粉“包”出来的。

汤圆的历史要早于元宵,最初起源于宋朝的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市,而元宵则起源于元代,因为北方做汤圆的铺子不多,没有办法快速包出大量的汤圆,便将馅料直接放进糯米粉里通过反复摇晃,给馅料裹上糯米粉,一次可以大批量的 *** ,能迅速的做出很多“汤圆”,北方人便将其称为“元宵”。

元宵和汤圆吃起来都各有风味,为大家分享自制元宵的做法和油炸汤圆的做法,正月十五到了记得吃汤圆或是元宵。

推荐食谱:【自制元宵】

之一步:将黑芝麻倒入锅中,用小火慢炒,炒出芝麻的香味,并有响声后关火,倒入石臼里捣碎,再放入去皮后的熟花生捣碎。

第二步:把加工好的黑芝麻粉、花生碎倒入碗里,加白糖和桂花,取一小块黄油隔水加热融化,也倒入馅料中,一斤馅料用二两油即可,放少许糯米粉,再加少许清水搅匀至能团成球状即可。

第三步:馅料全部揉成紧实的小圆球,取两个盆分别倒入糯米粉和清水,把馅料放进糯米粉中摇晃滚动,裹上一层糯米粉,再用笊篱捞出放进水中,再放回糯米粉中裹糯米粉,这样反复6-8次,让馅料完全被厚厚的糯米粉包裹住。

第四步:元宵全部做好后,就可以煮锅接水烧开,把元宵下入锅中,煮至熟透浮在锅面即可捞入碗里食用。

推荐食谱:【油炸汤圆】

之一步:煮锅接水,在水沸腾前倒入汤圆,将汤圆煮至漂浮在水面,倒入少许清水,再煮两分钟至汤圆八成熟后,就可以捞出,放进冷水中降温冷却。

第二步:汤圆冷却后捞出,控干水分,在汤圆的表面用牙签扎小孔,避免炸的时候发生炸裂。

第三步:取一颗鸡蛋打散,把汤圆放进蛋液中,裹上一层蛋液后,再放进面包糠里滚上一圈,均匀的裹上一层面包糠。

第四步:锅中倒入宽油,烧至四成热后,把汤圆下入锅中用小火慢炸至上色,汤圆完全炸成金黄后,就可以捞出控干油分装入盘中里,微微放凉后食用。

2、吃油茶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我国很多地方在正月十五这日,除了会煮汤圆或元宵吃外,还有打油茶吃的食俗。像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当地的侗族和瑶族人,都会准备上油茶来招待、款待客人,也被称为“吃豆茶”。

而在陕西、河南一带,也有些地方会在家中炒油茶面,到了正月十五这日就会将油茶面冲煮成油茶食用。给大家分享油茶面的 *** *** ,有兴趣的可以在家中炒上一些,冲煮后吃起来鲜香可口,十分美味。

推荐食谱:【油茶面】

之一步:无水无油的炒锅烧热,倒入适量的面粉,用小火不停地翻炒面粉,把面粉炒香并炒成金黄后关火盛出。

第二步:把炒好的面粉过两次筛,滤出有结块的面粉,让面粉吃起来更细腻一些。把准备的核桃仁和花生碎,装进食品袋里,拿擀面杖擀碎。

第三步:锅中倒色拉油或是牛油,将黑芝麻、白芝麻及擀好的花生碎、核桃酥全部倒进锅中,用小火翻炒出香味。

第四步:把炒好的面粉倒入炒锅中,均匀翻炒,加适量的盐,炒制一分多钟即可关火,盛入到密封罐中,吃的时候取适量的油茶面冲煮即可。

做3事:

1、走百病

走百病在民间又多被叫做“游百病”、“散百病”和“烤百病”,是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北方风俗。明代周用还曾写下了一首《走百病行》,记录了当时各家不常出门的新妇、诸姨、小姑子等女性们梳妆打扮后,相互结伴外出去“走百病”的景象。

古时候元宵节当晚会解除宵禁,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到热闹非凡的街上赏灯游玩,游玩漫步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在走百病。因为古人认为正月十五这日只要多到外面走步、散步就可以驱邪消灾,让百病的归于脚下的尘土之中,今年一年就不会再憔悴多病。

如今,走百病的习俗已很少有人知晓,但这项习俗是值得传承的,走路、散步也相当于运动,利于身体健康,确实不容易生病,正月十五可以带着父母、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走走“百病”,以祈求这一年中家人身体健康少生病。

2、看百戏

百戏是我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武术、杂技、滑稽、魔术、舞蹈、音乐演奏等各种表演。在古代,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日,都会举办庆典,邀请民间艺人们来表演,像舞狮舞龙灯、踩高跷、边歌边舞的划旱船等等,百姓们都兴高采烈的相约一起来看表演,街巷间很是热闹。

现今,仍有很多地方、村庄会在元宵节这天,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精彩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找一找自己家附近有没有类似的庆元宵活动表演,带着家人去凑凑热闹看一看,图个开心。或是到剧院、剧场里看魔术表演、杂技、舞台剧、音乐会等,也都相当于是看百戏,感受生活的美好,新的一年天天都能喜笑颜开,幸福顺遂。

3、闹花灯

元宵节这天可以说是灯火辉煌,满城都是美丽的光景,因为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夜是要挂灯、闹花灯的。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夜晚燃灯的习俗,从唐代起,元宵节这晚张灯就成为了法定之事,家门前都挂上红灯笼,街巷上也都张灯结彩的,人们也纷纷提着纸做的花灯漫步游玩,到了宋代和清代也多将这日称为“灯夕”和“灯节”。

观灯、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有很多讲究的家庭都会在正月十三、十四把红艳艳的灯笼挂在门前点亮,街边卖的花灯也从纸做的改为新式的电花灯,有的地方还会特地举办元宵节灯会,各种吉祥灯、荷花灯、鸟禽灯、生肖彩灯应有尽有,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大家共同赏花灯、闹花灯、猜灯谜,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幸福景象。

——老井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间的元宵节风俗可能也会略有不同,像在食俗上,有的地方还会吃元宵茶、面条、枣糕、麻团等等,而习俗上还有迎紫姑、走桥摸钉、闹社火、逐鼠、祭门祭户等等。这些传统习俗其实多多少少都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期望,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是很值得传承下去的,至少不要让有些习俗彻底被国人遗忘,从有化为无,或是被其他国家给“拿”走继承。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今天来做中华美食——元宵,真是一种美味佳肴

今天来做中华美食。我们做一个什么?做一个元宵。好的,现在我们开始 *** 元宵。

·先将蜂蜜倒入锅中,可以增加甜度。

·接着选择馅料,可以选择绿、水、虾、豆等,我个人喜欢黑芝麻馅。其他馅料我觉得有些难吃,除了化开的。

·然后将馅料打成浆,制成泥状。

·接着将馅料切成小块,然后滚到糯米粉中。我们 *** 元宵的 *** 是将糯米皮包裹上馅料,而这种做法则是将馅料滚到糯米粉中。

·接下来将元宵下入锅中煮熟,煮好后要快速取出,否则会影响口感。

·煮熟后盛出,可以加入少许盐调味。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加调料,但有人吃元宵时会加醋和盐。我认为即使是肉馅的元宵,加酸或咸的调料也会影响口感。不过,我还是觉得吃起来很开心,这似乎有些不符合逻辑。

最后,熊猫吃完元宵后非常高兴,我们也该说再见了。这种糯唧唧、软绵绵的中华美食——元宵,实在是太好吃了,真是一种美味佳肴!

元宵汤圆做法,比想象更简单,香甜软糯无添加,想吃不用再买了

马上就到元宵节了。元宵节在我国是跟春节差不多的隆重节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习俗,其中饮食上我们就喜欢一种代表性的食物——汤圆,有的地方也叫元宵。在北方地区,会用饺子来代替汤圆,寓意都是团团圆圆。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一口美食是这个节日里最重要的意义。汤圆我们在超市随处可见,一包汤圆6块钱左右,价格还算实惠,但是对我来说甜了一点,吃着酸牙齿。


汤圆口感软糯,咬一口软糯流心。其实我们在家也可以自制汤圆,材料不掺假,而且零添加。这样做给家人孩子吃,自己也放心。自己做的我们全程一清二楚,添加了什么,使用了什么,自己心里有数,不会担心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自制汤圆口感一样软糯,只不过内部的馅料可能跟外面的有一点差别,它们那种流心的效果是加入了比较多的油,我们也不喜欢吃太油,香就可以了。


这次做的是芝麻花生馅的,营养价值高,味道最。这也是卖出最多口味的一种。自制汤圆比想象的要更简单,香甜软糯无添加。只要想吃了 就可以自己做。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参考一下。口味黑芝麻花生馅,糖加的是蜂蜜。喜好随自己变化,喜欢吃甜一点就加多点。下面就分享详细的 *** 步骤。



【所需材料】

适量芝麻,适量花生米,一勺猪油,适量蜂蜜,适量糯米粉,适量开水。

【 *** 步骤】

1.准备一碗黑芝麻,可以淘洗一下,也可以不洗。放入炒锅中,开小火。不停地翻,炒到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可以了。不要炒太久,不然就糊掉了。盛出来备用。


2.接着继续加入花生米,翻炒到花生熟透,表面微焦的程度就可以了。捞出来备用。


3.把黑芝麻跟花生米分别放入绞肉机中,把它们打成碎末,喜欢有颗粒感的就不用打太碎。看个人喜好来 *** 。打好之后放入碗中备用。


4.准备一勺猪油,加热到融化,加入芝麻花生中,喜欢香一点的可以加多点。再调入适量的蜂蜜,喜欢甜一点的就加多点,翻炒均匀就可以了。


5.用手揪一下小团下来。抓严实一点之后再搓成圆球。全部做好放在一边备用。


6.盆中加入一斤左右的糯米粉,再少量多次地倒入刚开的开水。一边倒一边搅拌。


7.先搅拌成面絮状。


8.再下手揉成面团。


9.面团直接搓成长条,然后分成小面剂子。不要分太大,不然吃着就太厚了。


10.直接用手把它按扁,然后放入一颗芝麻球。再把它包起来。


11.一个个按照这个做法把它做好备用。


12.起锅烧水,水开之后下入汤圆生坯。用筷子翻动几下防止粘锅。


13.水开之后再倒入少许清水。这是点水,做过水饺的朋友就知道。重复加入三次冷水,每次等它开了之后再加水。这样做能让汤圆内外受热均匀,从而不破皮。


14.点了三次水之后,煮到汤圆浮起就可以捞出来了。


15.装入碗中就 可以享用了。吃不完的可以冷冻起来,想吃的时候直接煮就可以了。


小贴士:

1.糯米粉要用开水烫,这样吃着才软。如果中冷水和面,那很难合成团,煮的时候容易开裂。

2.个头不要做太大,不然跟吃糯米糍一样,一口一个的大小是最合适的。

标签: 元宵 自制 做法 窍门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