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元旦刚过没几天,大家都在和2022告别。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一年太辛苦了,苦到喝咖啡都觉得甜丝丝的。
眼下,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回家过年了。
梁实秋说,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
羁旅凄凉,咂摸着这四个字,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味道。
好几年前,和李麻花做过一个君子协定。
那就是,为了躲避七大姑八大姨的连环提问,我们打算不回家过年,出门旅游去。
结果两个人都失约了,因为谁都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父母没人陪。
于是,总会在大年二十九,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和亲戚朋友们挤在一张沙发上,大家七嘴八舌,瞎聊也很开心。
最喜欢外婆的老式询问:“依妹穿了新衣服吗?是不是很贵?”
这就是过年的感觉嘛。
过年就应该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劳而获,心满意足。
《2》
春节的重头戏,除了年夜饭,就是喝茶。
在我们福建,饭前照例泡茶吃水果,饭后还是泡茶吃水果。
再配上些茶点,白晒花生、绿豆糕、苏打饼干、酸梅子……
正常的流程是,六点入座,到了九、十点,就会有一个长者站起来提议说,走,泡茶。
紧接着,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转移到茶桌上。
如果有人中途有事退场,就要和这份快乐失之交臂了。
难得欢聚一堂,过年熬夜到凌晨两点,依然在喝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曾经有外地朋友问我,你们为什么不把自己泡在茶里?
胡建人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同时还发现,亲戚朋友们的兜里、包里、都随身带着几泡看起来还不错的茶叶。
大多数是岩茶,但这两年白茶的上桌率也明显提高了。
大家扎堆讨论,还能说出点门道来。
很显然,茶叶已经日渐成为了一种社交工具。
最近有茶友来问,过年招待亲戚朋友,怎么泡茶才合适?
对方自我介绍说,自己对茶一窍不通,别提冲泡,就连茶具、茶盘这些东西,都是一头雾水。
因此,只好趁着春节前一个星期,快递尚未停运时,四处求助。
那么,今天就向各位看官简单介绍3种不同的泡茶 *** 。
总有一种,适合你。
《3》
之一种,是最常规的 *** ——盖碗冲泡。
盖碗,是茶圈中大家公认的“万能茶具”。
之所以万能,是因为六大茶类基本都能冲泡。
只要掌握好茶水比例,控制好出汤时间,就能泡出一杯浓淡适宜,滋味醇厚的茶汤。
一个标准的盖碗,容量在110毫升左右。
用它,不管是泡白茶、岩茶还是红茶,都能轻松驾驭。
尤其是对新手来说,大小适中,不会过于笨重,操作起来难度比较低。
但是,标准容量的盖碗,更适合三五人饮茶的场合。
在人数不算太多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茶杯里,都能分到均衡的汤水。
而随着人数的增加,很容易出现分汤不均,厚此薄彼的尴尬情况。
彼时,有些茶友会选择更换大容量的盖碗,或者两冲并做一冲。
在不考虑茶汤风味的情况下,的确是可行的。
可如果特别在意香气和滋味的展现,想要认真品茶,则不建议这么做。
因为盖碗容量变大,意味着注水量变多,而投茶量不变,必然会导致味道偏淡。
所以,面对众多的亲戚朋友时,还有更好的饮茶 *** 。
《4》
第二种,是最应时应景的 *** ——煮茶。
春节前后,往往是温度更低的时候。
天气冷,就极适合煮茶。
如果按照盖碗泡茶的习惯,随着气温的变化,烧水壶里的水很快就会变冷。
再如果,是不带有保温功能,或者保温功能不太好的壶,刚刚烧开不到一分钟,温度就会下降到90℃,甚至更低。
只是聊个天的功夫,就错过了更佳时机。
水温不够沸,泡出来的茶,自然也就不是更好的味道了。
重新烧开加热,又太浪费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还是煮茶方便得多。
可以解放双手,不必盯着水烧开,再立刻注水,再立刻出汤。
另外,就算是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也能照顾得过来。
摆在桌上,自取即可。
但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茶类都适合煮。
一般是发酵程度高的茶类,或者有年份的茶,比如老白茶、岩茶、红茶等,都可以尝试拿去煮。
顺便提醒大家,一定要控制好投茶量。
否则,茶太多,水太少,容易煮出一壶又浓又苦的茶汤,不好喝。
通常来说,煮茶壶还带有保温的功能,能让大家随时都喝到温暖的茶汤。
在冻手冻脚的春节假期里,煮茶远比泡茶更简单,省时省力。
另外,从煮茶壶里不断冒出的蒸汽,就像是在屋子里开了加湿器一样。
煮一壶热腾腾的茶汤,里面会飘出阵阵茶香,也能让室内空气变得更润。
《5》
第三种,是最简单粗暴的 *** ——茶壶。
有些朋友,平时很少泡茶,更不会用盖碗泡茶。
眼看着就不到10天的时间,临时抱佛脚,显然不太现实。
想要熟练地掌握盖碗冲泡,不在一朝一夕。
还有些朋友,家里没有准备煮茶的工具。
临时上网买,又担心快递运输不给力。
毕竟年关将至,快递时效难以保证,万一在路上耽搁了太多时间,反而让人没有准备,措手不及。
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就拿出家里的茶壶吧。
实在没有,大的水壶总有吧。
往里面投入适量的茶叶,再注满开水即可。
虽然不太正式,但阖家团圆,重点也不是在喝茶上,只是图个热闹的气氛。
喝什么,怎么喝,都不是重点。
饭后喝杯茶,能解解腻,提提神,足矣。
至于其它的仪式感,还是留在平时吧,享受假期才是王道。
《6》
2023,对于很多人而言,代表着新的开始。
原本沉寂了三年的行业,都渐渐有了起色,恢复往日的热闹。
而作为普通人,在形势未定时,最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不去添乱。
为了保护家人,尽可能地宅在家里。
宅家过年,与家人一起贴春联,看电视,喝好茶。
不管是泡茶还是煮茶,不管是大壶泡还是盖碗泡,都能闻到满室茶香。
如此,便心满意足了。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看茶泡茶,喝茶多年,还是不懂泡茶,老师傅说,留意这四个细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茶叶怎么泡才好喝?掌握这4个诀窍,秒变泡茶高手!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喝茶也越来越受到欢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人可以追求更好的茶。不过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很好”的茶,怎么泡出来也就那么回事呢?
这里,我们来深入地说说“泡茶”这件事。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1
泡茶的实质
茶叶在 *** 的过程中,有一个工序叫做揉捻,就是以机械力作用于茶青,按压、揉搓,使叶片里的风味物质——如带来苦、涩、鲜、甜、香的物质——茶多酚、茶氨酸、 *** 、果胶质和茶多糖类,一部分被带到了叶片表面,一部分保留在叶片中,这样在泡茶时,先是叶片表面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在水里,继而叶片里面的物质移动到叶片表面,然后再溶解到水中,形成有一定黏稠度的、滋味丰富的茶汤。也就是说,泡茶,实际上是一个物质溶解的过程,水为溶剂,可溶性的风味物质为溶质,溶质溶解的量,决定了茶汤的浓度;溶解的速度,影响了茶的耐泡度;各种物质溶解得是否和谐,影响茶汤的适口性。
风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溶解速度和平衡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茶叶的老嫩、茶条完整还是细碎、揉捻的紧结还是疏松,以及水浸出物总量的多少。当然也会受到水温、放多少茶叶、浸泡时间、甚至泡茶容器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情况非常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以前,普通人家喝的茶叶,大多档次不高,原料相对比较成熟甚至粗老,叶片不容易吸水下沉,叶片里的可溶性物质少,且不容易溶解到水中,所以要多放茶叶,并且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才能泡出滋味。在那个物质不甚丰富的年代,食物的浓度高就意味着好啊!
现在,制茶技术不断精进,茶叶品种也很丰富,人们的茶叶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各种档次的茶叶都能喝到,很多优质茶叶,一味地多放茶开水泡,并不利于风味的表达,茶汤浓强但协调不足。
要想每种茶叶都泡好喝,是要下点小功夫的,中国茶品种丰富,同一个品种恐怕还有好几个级别,需要反复冲泡实践比对,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 *** ,所谓熟能生巧嘛!
如果把泡茶比喻成一支交响乐队,那么泡茶者就是指挥,好喝的茶如同好听的乐曲,泡茶的过程,便是驾驭的过程。
02
怎样才能泡好茶
首先我们要确认,怎样才算把一泡茶“泡好”了。好喝、这款茶应有的品质特征表达出来了、好的风味能够维持相对长的时间,应该是“泡好”的三个基本指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泡好一款茶,首先要了解泡茶的“三要素”——置茶量、泡茶水温和浸泡时间。
初学泡茶的人经常为壶里放多少茶而发愁,茶叶放少了茶汤寡淡没滋味,放多了茶汤苦涩影响口感。泡茶高手常用“茶水比”这个术语来描述茶叶的用量,就是茶叶和水(其实是指茶具的容积)的比例。
在用专业器具和 *** 泡茶时,通常的茶水比在1:15—1:25之间,因茶叶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的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和花茶,可以选择1:25这个比例,即1克茶叶配25毫升的水。如果茶壶或盖杯的容积是100毫升,放4克茶叶,泡出的茶汤浓淡适中。乌龙茶和黑茶往往追求浓厚口味, 采用1:15茶水比的时候比较多。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泡茶,茶水比多在1:50—1:100之间,而煮茶呢,因为持续的高温,茶叶就要再少放一些,以1:150—1:200的茶水比为宜。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以上数据虽然精准,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有时候我们无法得知泡茶壶的容积,就只好用简单的目测法,来确定放多少茶叶来。对于茶壶和茶杯来说,它的容积和高度是呈正比的,以容积不超过400毫升的壶或杯子为例,外形紧细或者近球形的茶,置茶量以铺满容器底部、厚度约0.5厘米为宜;如果比较疏松的茶,厚度在1-1.5厘米之间比较适中。
确定好茶叶量,泡茶水温也是有讲究的。通常形容不同水温的术语有:
高温水,指90-100℃的水;中温水,指90℃~80℃的水;低温水,指80℃以下的水。还有常温水、冰水等等。
大致的规律是,水温高,茶香明显,茶汤滋味浓强,容易显苦涩;水温低,茶香不高,茶汤滋味柔和但容易寡淡显水味。多数绿茶原料较嫩, *** 含量高,容易泡苦,用低温水泡比较好。红茶、白茶、花茶及黑茶,用中温水泡就很好喝,但像乌龙茶、普洱生茶和一些老茶,更好用高温水冲泡,才能使它们特有的风味尽情展现。对苦味和 *** 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尝试用温热水、甚至冰水来泡茶,损失一些香气,但茶汤几乎是不苦的。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之,泡茶水温同烹饪的火候一样,可以根据茶叶特点和我们想要的风味进行调整。冬天泡茶,由于环境温度低、茶具散热快,泡茶水温可以比平时略高。刚从冰箱里取出的茶叶温度较低,之一泡的水温可以提升一个级别,第二泡恢复正常。如果茶叶比较碎,甚至茶末居多,泡茶水温可以降一个级别,减轻苦涩。
茶泡的好不好,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很大关系。在专业泡茶的场景中,当置茶量、水温都是固定值,浸泡时间便成了泡茶高手们的角力点,单位精确到秒。
绿茶、乌龙茶和普洱生茶,风味易受浸泡时间的影响,所以在练习冲泡这些茶的时候,要先学会心中默默数秒,有时候差四五秒,茶汤滋味就有很大差别。白茶、红茶和黑茶,对浸泡时间更宽容一些,浸泡40秒还是60秒,差别不是很大。总之,专业泡茶,是以“秒”为单位来计算泡茶时间的。
如果是日常闷泡法,茶叶放的少了,浸泡时间自然就要长一些,以分钟计,高温水冲泡的话,一般3-5分钟比较好喝。如果是冷泡,浸泡时间就要按小时计算了,1个小时—4个小时之间,茶汤比较容易好喝。
最后,茶叶耐不耐泡,即一定份量的茶叶,能跑几次、几水或几杯,其实是和茶叶等级、置茶量、水温和每一泡的浸泡时间有关,泡茶高手,常常能够把一款茶冲泡更多次数、茶汤依旧协调好喝,这是需要长期实践、不断比对琢磨,才能达到的境界。
03
泡茶更好用什么茶具
泡茶是个技术活儿,最终目的是借助适当的器具和 *** ,把茶水泡好喝。而喝茶又是一件生活化的事情,不同生活场景下,其实都可以泡茶喝茶, *** 论上略作调整即可。
如果对茶叶进行专业品鉴,从色香味形各个方面鉴赏茶叶的美,可以用紫砂壶、瓷壶或瓷质泡茶盖碗来泡茶,紫砂壶保温又透气,比较容易把茶泡的香韵平衡、特质尽现。瓷质盖碗虽然持握上有一定难度,新手容易被烫到,但浸泡时间好掌握,揭盖闻香比较方便。瓷壶介于两者之间,虽然冲泡的表现力不如紫砂壶,但一把壶什么茶都能泡,维护上不用像紫砂壶那么小心翼翼,倒也是个巨大的优点。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果在办公室泡茶,可以使用带过滤内芯的泡茶杯,茶叶放在滤芯内,泡上一两分钟可以把滤芯连茶叶一起取出来,此时的茶汤保持在一个适口的浓度,不会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变得浓度过高不好喝,这叫“茶水分离”。办公室的忙碌没有规律可循,有时候刚泡上一杯茶就去处理公务了,等想起来喝茶,这杯茶已经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了。所以,在办公室泡茶,宜使用可以茶水分离的泡茶杯,又不会显得太过高调。
日常生活中,人比较多的时候泡茶,可以用三才杯或者大容积的茶壶泡茶。三才杯指的是直接喝茶用的盖碗,每个人人手一杯,蓄水、饮用随个人心意,但三才杯不适合泡白茶或者乌龙一类叶片比较大或者舒展的茶叶,泡绿茶、红茶和花茶都还是不错的。大容积的茶壶,无论是瓷壶、紫砂壶还是玻璃壶、铁壶或银壶,聚会时使用比较方便,只要把置茶量和浸泡时间计算好,一次能泡出很多适口的茶汤,主宾从容。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出门在外,旅途劳顿,喝茶是一种很好的减轻疲劳、补充水分的方式。但是,旅行毕竟不方便携带易碎品,热水也不一定走哪儿都有,便携式的保温杯,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只要是正规产品,保温杯泡茶是安全的,只是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水中,容易苦涩浓强。所以,旅途中用保温杯泡茶时,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少放点茶叶,茶水比以1:250为宜,二是可以把保温杯里的水温调整到80°C以下,三是可以选择原叶袋泡茶,或者将茶叶装进无纺布小茶袋,再放到保温杯里冲泡,方便饮用和清理。另外,保温杯还特别适合做冷泡茶,尤其是盛夏时节,一口沁凉的冰茶入口,爽酷极了。
04
泡茶用什么水好
泡茶用水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中有关饮用水的要求,干净卫生,各项指标合格。从这点来说,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接取的山泉水、湖泊溪流水这些没有经过净化和检测的水,泡茶时煮沸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而且这些水要随用随取随烧,不要储藏,以免微生物大量滋生。
泡茶的水对茶叶风味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硬度和酸碱值(pH值)。
水的硬度主要指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的含量,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碳酸氢盐
我们暂且以碳酸钙浓度表示的硬度把水大致分类:
· 0~75mg/L 极软水
· 75~150mg/L 软水
· 150~300mg/L 中硬水
· 300~450mg/L 硬水
· 450~700mg/L 高硬水
· 700~1000mg/L 超高硬水
· >1000mg/L 特硬水
泡茶使用极软水、软水和较低硬度的中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后面几种水质过硬,即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太高,会影响茶香的释放,也会影响风味物质的溶出,令茶汤或寡淡、或苦涩。比如自来水,硬度一般介于硬水和高硬水之间,泡出的茶香气和滋味至少降低了两三个档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山泉水和矿物质水硬度也非常高,它们喝起来是很好的水,有的售价不菲,但并不适合泡茶。
如何获知水的硬度呢?可以购买一支检测水的硬度计。一般来说,硬度计显示数值在200以内的水,都可以放心地用来泡茶。
硬水可以通过煮沸去除一部分硬度,也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最简单的 *** ,就是直接使用纯净水等软水泡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茶叶的色香味。
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所以有的水呈弱酸性,有的水呈弱碱性。
泡茶用水的pH值主要通过调控茶多酚的变色而对茶汤颜色有些许影响。同样一款茶,同时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冲泡,前者汤色浅谈明亮,后者汤色略深一点,而对滋味的影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如果泡汤色原本就浅淡的茶叶,如绿茶、黄茶、轻发酵的乌龙茶等,可以选择弱酸性水,而泡红茶、老茶这类汤色偏深的茶,不妨选择弱碱性水,使汤色更加红浓明亮。
水中铁离子的含量,也会影响茶汤的颜色和滋味。铁离子含量过高时,茶汤寡淡失衡,冷却后还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状沉淀物,很不好看。水管生锈、煮水器镀层破损生锈等情形下,水中铁离子容易超标,因此再次印证了“铁壶煮水可以补铁”等说法是无稽之谈。
作者|于佳平
审核|云无心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
老茶客藏了多年的泡茶秘籍,学会这6点,泡出来的红茶更香甜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年底这段时间,红茶很是畅销。
天气一冷,喝红茶的茶客逐渐变多。
细说来,背后的道理也不难琢磨。
茶叶市场里,绿茶和红茶是大宗茶类,受众面广。
哪怕自己平常喝红茶的次数不多,过年买年货,免不了要买点大众口味的茶叶。
等家里来客人了,或是招待长辈喝茶等,也能用得着。
绿茶清新爽口,红茶清甜甘润。
按过去的应季喝茶主张,冬饮红茶,夏喝绿茶。
冬红夏绿,是茶圈主流的饮茶观点。
从腊月到正月,过旧历新年,各家都免不了招待与应酬。
连日聚餐后,人人的肠胃负担都偏重。
这会儿再去喝茶,为了不 *** 胃,温和甘润绵柔的红茶肯定是优先选项。
种种原因相加,让接近年底的这段时间,各式红茶纷纷火出圈。
寒冬腊月为了舒心喝茶,除了要选对适合自己的应季茶外,泡茶饮茶技巧也不容忽视。
为了喝到更香甜更柔润的好茶味,将这6招干货学到手,过年回家喝茶肯定用得着。
《2》
一、沸水冲泡。
圈内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泡红茶说法,称红茶发酵程度高,不适合沸水泡。
降低水温,茶味表现更柔润,不容易发苦发酸……
但村姑陈一直不认同这种说法。
优质红茶,茶香馥郁、茶味清甜、生津良久。
泡茶时,不会被随便泡苦泡涩,丝毫不惧沸水冲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本身没有酸味也没有苦味的玉米。
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是煮烤煎炸蒸,都不会出现苦和酸的问题!
沸水冲泡对提升红茶的香气浓郁程度,大有裨益。
烧沸一壶水无需犹豫,也用不着特意晾凉,直接冲进去。
干茶遇上滚烫沸水的刹那,高扬茶香立马飘扬而出。
仅有七八十度的温水泡红茶,对比沸水冲泡,茶香起码弱了一大截!
《3》
二、用带盖的茶具泡茶。
茶香是可挥发的。
泡茶时,茶香不会一直安安分分地停留在茶叶里面。
而是处于不断往外扩散的状态。
烫壶温杯后,往盖碗内投入红茶的干茶条索,揭开一角,能明显闻出里面往外飘散出来的干茶香。
注入沸水冲泡后,受到沸水的召唤,茶香扩散速度加快。
此时此刻,如果随便用一个大茶碗泡红茶,茶香立马会就飘散到空气里。
并且,冬天喝红茶,敞口茶碗不聚香、也不聚温,不推荐使用。
为了尽可能截留香气,比起大茶碗、玻璃杯、大茶缸等。
选盖碗、茶壶、带盖马克杯等工具泡红茶,更能拦截茶香!
《4》
三、投茶量别太少。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泡红茶,为了喝到更香更甜的茶味。
茶叶品质好,是重要前提。
投茶时别过量节省,亦很关键。
同样是用110毫升的盖碗泡烟小种、金骏眉、小赤甘等红茶。
只放三、两克的干茶进去,茶香茶味肯定会被大量稀释。
远远比不过5克标准投茶量泡出来的绝佳风味。
投茶少,会带来很多尴尬,影响风味表现。
茶香弱、不馥郁、香气闻着隐隐约约,清晰度不够高。
茶味淡,不够醇,清甜醇厚程度减弱,喝茶过程压根不能尽兴!
《5》
四、趁热啜茶。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有的地方风俗,要求吃饭饮茶期间,不能发出声响。
但在福建这边,有啜茶的说法。
喝好茶,将茶汤啜着喝,茶香感受更明晰。
因为当你趁热快速啜入一口茶,吸溜而入。
茶水进入口腔刹那,会与唇齿发生剧烈碰撞,藏在茶汤内部的芳香分子随机遍布口腔。
小口啜入后,别急着咽下茶汤,稍微停留几秒,便于调动全方位的味蕾感知细胞,分辨茶香。
实践出真知,分别对比一次。
大口囫囵喝入,以及小口慢啜、啜茶直接啜出声音。
一前一后,究竟怎么样做喝茶才会更香?一试便知。
《6》
五、及时趁热喝。
诗仙李白写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喝红茶,也有“须尽欢”一说,要把握当下。
买回来的红茶,不建议盲目久存。
及时泡开喝,花香、果香、蜜香、甜香等香气馥郁程度更佳。
如果放了三、四年后,更佳风味期已经过去。
哪怕这袋子红茶本身没有受潮变质发酸,香气精彩程度也会一减再减,不如及早喝。
泡茶饮茶,也要抓紧更佳饮茶阶段。
沸水泡开后,倒茶分汤。
伸手摸向茶杯,发觉表面不太烫手时,就可以尝试啜茶。
趁热喝,及时品尝,能避免茶香被大量飘散。
同时,冬天气温低,凉透后的茶水让人提不起喝茶兴趣。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及时品尝为好!
《7》
六、不用吸香茶器。
有茶友提问,紫砂壶和盖碗,哪个更适合泡红茶?
从茶香保留角度看,肯定是选盖碗。
因为紫砂壶材质特殊,具有双气孔结构,个别泥料特殊的壶还存在明显的吸香问题。
泡茶期间,会趁机吸附不少芳香分子。
正因如此,一把用了多年的壶才能做到不放茶,只放清水进去也能自带“茶香”。
但为了保持茶汤的原汁原味,保留明快清新纯正的茶香本味。
泡红茶,还是选陶瓷、玻璃等材质茶具更好。
比如,白瓷盖碗,表面釉面紧密,不会吸香。
比如,带盖玻璃杯,内壁光滑的玻璃,也不存在干扰茶香茶味的可能。
但是紫砂壶、粗陶壶等存在吸附香气可能性的茶具,慎用为好。
《8》
听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身旁有位朋友将红茶比作蜜桃。
好一点的红茶,入口就能感受到清甜淳和风味,丝丝甜韵从舌面慢慢开始蔓延。
个中风味,堪比轻咬一口丰腴多汁的水蜜桃。
清甜果汁在嘴巴里迸溅刹那,满满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诚然,爱喝红茶的茶客,多数是看重这份兼备香、甜、柔的美妙风味。
为了完整呈现红茶香香柔柔的特点,泡茶用水大有讲究。
泡茶水质别太硬,别随便用自来水冲泡。
一杯茶汤里,99%以上都是水,水质好坏与茶味呈现至关重要。
选清甜清冽的山泉水,或者订专门的纯净水泡茶,更能体现出红茶的清甜鲜醇!
总而言之,为了喝到更精彩的茶汤风味。
走一步看一步,方方面面照顾周全,更能得出精彩卓绝的优质风味!
更多关于红茶的知识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谁才是煮红茶首选?谁不适合煮茶?
从红茶到新工艺红茶,红茶当大红袍来卖的背后,藏着茶掌柜的贪婪
红茶喝进去就甜,不讲回甘?老茶客发话了,3点讲清好红茶的标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绿茶的 *** 过程和冲泡 *** (一)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绿茶的 *** 过程和冲泡 *** 。
绿茶是不发酵茶,也是我国产量更大的一种茶叶。其 *** 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杀青方式分为炒青和蒸青两种。
我今天喝的是朋友家的烘青绿茶,建议使用纯净水或RO反渗透净水器过滤的水。名优绿茶适合用玻璃杯冲泡,这样可以欣赏茶叶遇水后的变化和汤色。
如果是普通绿茶,茶水比为1:50,水温约为85度,冲泡时间约为1-2分钟。
另外,出汤时可以留1/3在杯中,这样可以让前后茶汤的浓度更加均匀,口感更好。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会和大家分享黑茶的冲泡 *** 。欢迎关注我,一起享受喝茶的乐趣。
学会了!6种茶的更佳冲泡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正值小满节气,冲饮一杯香茗,让你元气满满!对中国人来说,喝茶既解渴又养生。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红茶、黄茶,每种茶该怎么泡?茶水比例、水温、冲泡时间有什么讲究?(人民网)
来源: 参考消息
泡茶只会倒开水?只会显外行,掌握3点泡茶技巧,让茶汤甘美好喝茶作为“举国之饮”,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想必大家家中都会准备一些茶,自饮待客都是更佳选择。喝茶滋生了人们自在的气质和美好的情怀,闲时来一杯清鲜滋润的茶,给生活加一些润滑剂,让幽幽的茶香溢满心间。
说起喝茶,想要茶汤好喝,得有个好的泡茶 *** ,只会简单投茶倒水根本不能将茶叶的滋味发挥到极致。据调查,生活中很多人泡茶都是直接倒开水,这样泡出来的茶叶口感欠佳,而且只会显外行。
想要让茶汤甘美好喝,需要掌握这3点泡茶技巧,这是许多老茶客泡茶都会用的,简单易上手,大家以后泡茶可以试试,肯定比之前泡的好喝。
? 泡茶前醒茶不可少
醒茶是泡茶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一方面是可以将茶叶表面的灰尘脏东西洗掉,另一方面是为了将茶叶浸泡松软、茶香气、滋味和营养物质都能更好地浸出。
当然像一些细嫩不耐泡的绿茶、黄茶直接泡着喝就行,不必醒茶;像白茶和黑茶叶片的结构非常紧结生硬,再加上放置时间比较久,需要洗一遍茶洗去其陈旧的杂味,叶片能更加出味、口感更香甜细腻;
红茶和乌龙茶洗不洗都行,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决定,但是洗的话也不要时间太久,快速过一遍水就行。
? 泡茶水温要控好
其实泡茶也不是不能直接倒开水,而是要根据茶叶的特性来决定,不同茶适合不同的水温,这样才能将茶的滋味发挥到恰到好处。
像老白茶、黑茶和作型比较粗硬的乌龙茶都适合开水直接泡;红茶最适合的温度是95度,这样泡出的茶汤滋味甘甜,香气也会被激发地馥郁高扬;而叶片细嫩的绿茶和黄茶比较适合85度左右的水温冲泡,水温过高会破坏叶片的结构,茶汤会发苦发涩。
? 出汤时间要控好
想要茶汤滋味甘醇好喝,茶叶的浸泡时间一定要控好,浸泡时间过长会苦口,时间太短会太淡,所以一般茶汤要控制在25秒以内,一些不太好泡的老茶可以适当加长时间。
上面这3个泡茶技巧大家学会了吧?按照这些 *** 去泡肯定比之前泡的茶好喝,不过本质上好喝的茶,必定是原料就够优质,毕竟原料差的话,怎么泡都不会好喝,下面这2款茶因为品质出众,性价比较高,备受茶圈人士的喜爱,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仙雾凤茗
仙雾凤茗是来自四川宜宾乌蒙山脉的一种“高山红茶”,这里可以说是茶叶的黄金种植区,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持续低温的湿润气候使得茶叶长得肥软鲜活,多汁味美,由于品质出众,还被列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这款茶所用的原料是选摘早春茶树上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芽,在“国家非遗”精湛工艺的加持下,使得茶叶保留了丰富的有机质和芳香物质。
很多茶友或许会想着这样优质的高山红茶价格一定不便宜,其实并非如此,这款茶属于助农产品,从创制开始就一直是不超百元的实惠价格,是人们日常家庭常备的“口粮红茶”。
品质特点:
此茶的包装非常亮眼,是中国红,打开茶盒便能闻到一股清新的自然花香味,再观茶叶的外形紧结油润,茶条细而弯曲,茶骨厚重,干茶颜色呈乌黑色,茶毫明显。
冲泡后的茶叶肥厚鲜活,茶汤呈现出浓郁的橘黄色,莹亮清透,非常好看,让人想马上喝一口,茶汤入口滋味比较醇和甘鲜,甜润细腻,茶汤入喉比较柔润丝滑,喝完之后浑身舒适温暖。
阿里山乌龙
阿里山乌龙茶是台湾省的一款高山乌龙茶,这里的天空云雾缭绕,清冽滋润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是茶树的更佳生长环境,茶叶常年被周围山林和花草相伴,生长出来的茶叶自带迷人的花香味,具有浓厚的高山茶的韵味,被称之为“世界一等”好茶。
品质特点:
成品茶外形呈半球形,茶叶颗粒大,紧结重实,芽叶肥厚,茶叶冲泡后茶汤蜜绿带黄,茶香味清新典雅,茶汤口感清爽怡人,甘醇耐品,风味独具。
龙井茶正确的冲泡 *** ,冲泡西湖龙井,选对水温茶汤好喝翻倍龙井茶,中国传统名茶,因其产地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推崇。其中,西湖龙井更是名中之后,被誉为“中国绿茶之首”。要想品尝到最纯正的龙井茶,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冲泡西湖龙井茶,让茶汤口感翻倍!
首先,要冲泡出好喝的西湖龙井茶,选茶是关键。西湖龙井茶分为多个等级,从初级到特级,价格也相应地逐渐攀升。在选购时,建议选择特级西湖龙井,品质更佳,但价格较高。
其次,冲泡西湖龙井茶的水温同样重要。如果水温太高,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果水温太低,茶叶中的香味又无法充分散发出来。适宜的水温为70-80℃之间,在将水烧开后稍待片刻即可。
西湖龙井茶的冲泡步骤如下:
1.先将干茶放入茶杯中;
2.倒入适宜温度的水,将茶叶慢慢浸泡;
3.等待3-5分钟,让茶叶充分吸收水分;
4.用手轻轻搅拌茶水;
5.将之一道茶倒掉,因为之一道茶主要是用来清洗茶叶表面的灰尘和农药残留;
6.最后,将第二道茶倒入杯中,就可以品尝了。
冲泡好的西湖龙井茶,香气扑鼻,汤色清亮。在品尝时,应该先闻香,再品茗。西湖龙井茶的口感醇厚,回味甘甜,让人心旷神怡。如果你再搭配一些中国传统茶点,如小笼包、月饼、糕点等,更是美不胜收。
冲泡西湖龙井茶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选茶、水温以及冲泡步骤,就能品尝到它的独特美味。选对水温、选用特级西湖龙井茶叶,按照正确步骤冲泡后,就能让茶汤的口感翻倍!西湖龙井茶不仅清香可口,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氧化、降低血压、减肥等。闲暇时光,不妨尝试一下自己动手冲泡西湖龙井茶,享受品茗的乐趣吧!
10个喝茶小妙招,泡茶不好喝,简单一招,秒变泡茶大师喝茶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也是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但是很多人在日常泡茶过程中,总感觉自己泡的茶没有在茶叶店或茶楼的好喝,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泡茶 *** 和技巧,今天,我们将为您列举十个喝茶方面的小妙招,帮助您更好地品尝好茶。
1.选择好的茶叶
优质的茶叶是品尝好茶的基础。选择具有良好声誉的茶叶品牌或专业茶叶店购买茶叶。了解不同种类的茶叶,包括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要仔细区分茶叶的等级,再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
2.选择适宜的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适合使用不同温度的水冲泡。一般来说,绿茶适合使用80°C-85°C的水温,白茶和黄茶适合使用85°C-90°C的水温,红茶和乌龙茶适合使用90°C-95°C的水温,黑茶适宜选择100°C的沸水冲泡。遵循正确的冲泡温度可以使茶叶释放出更佳的风味和营养。
3.控制冲泡时间
茶叶的冲泡时间也是影响茶汤口感的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不同的冲泡时间要求。一般来说,绿茶冲泡时间较短,大约2-3分钟;红茶和乌龙茶冲泡时间较短,更好10秒左右出汤。根据茶叶种类,掌握合适的冲泡时间,可以使茶汤口感更加平衡和醇厚。
4.使用适当的茶具
选择适合冲泡茶叶的茶具也是品茶的重要环节。瓷器或玻璃茶具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会对茶汤的味道产生干扰。另外,茶具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茶汤的浸泡和释放。绿茶可以选择玻璃杯直泡,而红茶、黑茶和乌龙茶,更好选择盖碗冲泡。
5.注意存放茶叶的条件
为了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风味,存放条件非常重要。将茶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强烈的异味和阳光直射。使用密封的茶叶罐或铝箔袋将茶叶密封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绿茶、黄茶和部分乌龙茶还需要低温冷藏保存,否则容易变质变味。
6.少喝浓茶
茶的口感和风味会因为茶叶的浸泡时间和茶叶与水的比例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100,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茶叶的用量。如果茶汤过浓,会过分 *** 肠胃和肾脏,对身体健康不利。
7.搭配零食
品茶的同时,搭配一些零食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喝茶会促进消化,容易产生饥饿感,适当吃一些零食,能够缓解茶醉现象,减轻茶叶对肠胃的 *** 。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和口感特点,搭配相应的糕点、水果或小吃,可以增强茶的口感和味道的层次感。
8.温润身心
喝茶的过程是一种放松和减压的方式。利用喝茶的时间,静心沉淀,享受独处的宁静。将茶与冥想、阅读或写作结合起来,让茶香和内心的平静相互交融。
9.了解茶叶的背景知识
茶叶拥有几千年历史,全国各地的茶叶种类众多,茶叶的产地和 *** 工艺对茶叶的风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茶叶的背后故事和 *** 工艺,可以增加对茶叶的理解和品味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了解茶叶的相关知识,可以让你选到更适合的茶。
10.与他人分享茶的美好
品茶是一种社交的行为,与他人分享茶的美好是一种互动和交流的方式。邀请朋友或家人一起品茶,分享彼此对茶叶的感受和体验,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
总之,喝茶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遵循上述十个小妙招,您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好茶的美味和品质。不仅能够滋养身心,还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品茶的过程中,放慢节奏,用心感受,让茶的香气和味道带给您愉悦和平静的体验。
教你怎样买绿茶,学会这一点,几十块钱绿茶都比龙井,碧螺春好喝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怎样买绿茶,让你用几十块钱的绿茶也能泡出好喝的味道,比龙井、碧螺春也不逊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绿茶的品种和产区。中国是绿茶的生产大国,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份都有生产。其中以四川宜宾的早茶、西湖的龙井、苏州的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品种最为著名。不同品种的绿茶有不同的口感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们要注意绿茶的采摘时间和加工 *** 。绿茶的采摘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初,这个时候的茶叶质量更好。加工 *** 也会影响到绿茶的口感,比如烘青绿茶口感较浓郁,炒青绿茶口感较鲜爽,蒸青绿茶则口感较清淡。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适合的加工 *** ,也能够让绿茶更好喝。
最后,我们要掌握泡茶的水温和技巧。泡绿茶的水温一般在70-80度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泡茶时,先用少量的热水把茶叶润湿,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热水。泡茶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另外,泡茶的器具也会影响到茶的口感,比如玻璃杯能够更好地展现绿茶的色泽和香气,陶瓷杯则能够更好地保留茶的味道和营养。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绿茶的一些品种和品牌吧!
1.四川宜宾早茶
四川宜宾产的早茶以芽头肥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而著称。该品种的茶叶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是中国绿茶中的珍品之一。
2.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被誉为“中国名茶之冠”。该品种的茶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杏黄明澈。
3.苏州碧螺春
苏州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山区,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之一。该品种的茶叶外形卷曲成螺,色泽翠绿茸毛多,香气芬芳馥郁,滋味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
4.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该品种的茶叶外形芽峰显露,色如象牙,茶汤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
在购买绿茶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适合的品种和品牌。同时,掌握泡茶的水温和技巧也非常重要。只要掌握这些技巧,用几十块钱的绿茶也能泡出好喝的味道,比龙井、碧螺春等名茶也不逊色。让我们一起来享受绿茶的美味吧!
泡茶时,掌握这8点技巧,泡出的茶更好喝泡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泡茶不仅可以饮用,还能欣赏茶具的美,品味茶叶的芳香。
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技巧和 *** ,下面将介绍泡茶时应该掌握的八个要点,以帮助大家泡出更好喝的茶。
1.选择合适的茶叶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泡茶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叶。
茶叶的选择不仅与茶叶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泡茶的水质和水温有关。一般来说,优质的茶叶需要使用温泉水或矿泉水来泡,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香味和口感。
2.控制泡茶的时间
泡茶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茶叶的味道。泡茶的时间过短,茶叶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泡茶时间过长,则会使茶叶的味道苦涩。
不同的茶叶需要的泡茶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绿茶需要长一点时间的泡茶,而红茶需要短时间的出汤。
3.控制泡茶的水温
水温对茶叶的味道和香气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泡。一般来说,绿茶需要较低的水温来泡,而黑茶需要较高的水温。
如果水温太高,则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和香气,如果水温太低,则会导致茶叶的味道淡薄。
4.精选泡茶的容器
茶具是泡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茶具对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泡茶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
一般来说,紫砂壶是泡茶的首选,因为它能保持茶水的温度和味道,还可以增加茶水的营养成分。
除了以上的四个要点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使泡出的茶更好喝:
5.清洗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洗好茶具,以去除茶具中的灰尘和杂质,保证茶叶的干净卫生。如果使用紫砂壶泡茶,可以用开水冲洗壶内和壶外,让紫砂壶变得更加光滑。
6.预热茶具
在泡茶之前,还需要先预热茶具,以保持茶水的温度。可以用热水预热茶具,把水倒掉后再泡茶。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更加浓郁。
7.分段倒水
在倒水的时候,需要分段倒水,以保证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更加均匀。
首先需要把水倒入茶壶的底部,然后再分别从两侧倒入水,最后再倒入中央。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更加均衡。
8.控制水量
在泡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茶壶的大小和茶叶的数量,控制水的量。
如果茶叶的数量比较多,需要倒入更多的水,如果茶叶的数量比较少,需要倒入较少的水。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更加浓郁。
总之,泡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 *** ,只有这样才能泡出一杯好茶。选择合适的茶叶、控制泡茶时间和水温、精选泡茶的容器以及注意清洗茶具、预热茶具、分段倒水和控制水量,这些都是泡茶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希望大家在享受茶叶的美味时,也能够体会到泡茶的乐趣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