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大红袍,韩城大红袍价格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4 0
厉害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价值213亿!

昨日下午,省 *** 新闻办公室举办2017年陕西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对一批区域品牌价值和一批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公布。

据介绍,2017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了2017年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经筛选推荐,我省共有23个区域和企业品牌参与了此次评价,其中有8个区域品牌参与了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其中农业区4个,服务业园区4个,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13位;区域品牌平均价值259.03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2位;区域品牌总价值2072.24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7位。

具体评价结果为:杨凌农高会871.19亿元,杨凌农科818.58亿元,韩城大红袍花椒213.61亿元,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70.57亿元, *** 富硒茶62.22亿元,平利女娲茶28.07亿元,洽川诗经文化旅游5.63亿元,陕西照金红色旅游名镇2.37亿元。

▲韩城大红袍花椒

其中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44.5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0.57亿元;杨凌农高会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615.99亿元上升到871.19亿元,说明我省品牌创建和品牌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我省还有8个企业(产品)品牌、2个自主创新品牌、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个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了品牌价值评价。

在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前100名中,我省眉县猕猴桃、定边马铃薯、大荔冬枣、富平柿饼分列40、79、83、97位。

韩城大红袍花椒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历史,“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其“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的独有品质,是全国花椒唯一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是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的调味佳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红袍花椒在韩城西部山区慢慢兴起。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花椒,但同样制约着花椒的发展,霜冻、干旱、病虫害频频发生。为解决花椒病虫害频发、抗冻性弱及采摘难等问题,椒研所、森防站、花椒局等部门的技术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花椒科研和管理技术研究,提高了花椒抗冻耐旱能力,对病虫害也有了一定的防治措施。

2014年,韩城拟投资40亿元建设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计划以花椒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花椒产业发展、促进椒农增收致富、带动全国花椒产业转型升级。园区位于芝阳镇,总面积1160亩,目的是以园区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引领全国花椒产业发展。

2015年12月29日,国家级韩城花椒产业园区开工建设。经过两年半的建设,综合交易区、花椒深加工区、粮食储备区、生活配套区四个功能区各项工程项目完工,科技商务会展区、综合服务区和农产品加工区三个区域正在规划建设。

2017年8月18日,“一带一路”双椒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在园区综合交易区贸易会展厅举办。吸引了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等地的花椒入场交易,并通过园区向全国及境外销售,做到“全国花椒韩城卖,韩城花椒卖全国”。

韩城花椒“香飘天下”品牌评价会给予“韩城大红袍”花椒高度评价

8月20日,韩城花椒“香飘天下”品牌评价会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杜纪山,全国花椒首席专家、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双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赵伯涛等专家,以及副市长王文俊参加评价会。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教授魏安智担任评价会专家组组长并主持评价会。

本次评价会以韩城花椒“香飘天下”为主题,各专家教授、企业代表从专业角度、不同层面围绕全国各主产区花椒,尤其是韩城花椒展开讨论,总结出不同区域花椒的不同特点,为各地花椒产业发展提出新的参考和思路,扬长避短,发挥各地花椒的不同优势。评价会现场,各专家以香为切入点,通过“闻”的方式,对不同产地花椒香味特色进行识别判定,并重点围绕韩城花椒香味特色进行讨论发言,结合内在成分分析,全国花椒产区分布特点,给予“韩城大红袍”花椒粒大皮厚、色泽鲜艳、麻味纯正的高度评价。

王文俊表示,评价会上各专家经过现场分析对比和研究内在成分,为韩城和消费者揭示了韩城花椒“香”的真正原因,为今后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市将以此次评价会为契机,挖掘韩城花椒内在潜力,不断为整个花椒香辛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韩城、帮助韩城,为韩城提供更多行业内的新理念、新思路,共同推进花椒产业迈向新高地。

来源:韩城日报(记者 冯翠红 殷依荷)

韩城市召开“‘数商兴农’百人直播大红袍花椒产业活动”推进会

为了全面推进韩城乡村振兴,立足花椒特色产业,延伸花椒产业链,做优做强韩城农业产业园区,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用百人直播为韩城乡村振兴赋能。8月9日下午,市商务局召开“韩城市‘数商兴农’百人直播大红袍花椒产业活动”推进会。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融媒体中心、芝阳镇、芝川镇、板桥镇、西庄镇、桑树坪镇等部门参加会议。

会上,商务局安排部署了“韩城市‘数商兴农’百人直播大红袍花椒产业活动”具体工作任务。本次活动从8月11日-19日陆续在桑树坪镇、西庄镇、板桥镇、芝川镇4个分会场开展大红袍花椒产业直播活动,主会场初定于15日到16日在芝阳镇开展百人直播大红袍花椒产业直播活动。活动以“百人直播韩城大红袍花椒产业”为主题,聚焦全市花椒产业的田间地头、深加工车间、产品研发等阵地,提升韩城大红袍花椒知名度,打响特色花椒产品的品牌名声。

会上表示,本次活动是对外生动、全面展示韩城大红袍产业发展过程,全方位宣传韩城大红袍特色产业生态链,将“椒都”品牌做大做强,同时,强化我市“品牌强市”“质量强市”的战略目标。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韩城大红袍花椒产业的浓厚氛围,助力“小城逆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韩城市商务局

陕西网韩城站(编辑 王美娜)

咏韩城大红袍花椒


马德武
  椒,历史悠长追往朝。逾千载,种植九州昭。
  椒,除草施肥汗水浇。经年苦,盼着彩旗飘。
  椒,历雨经霜受苦熬。繁珍果,十里味香飘。
  椒,枝杪玑珠竞绣袍。收存难,果在刺梢摇。
  椒,穗大珠如金豆雕。身娇艳,皮厚肉丰饶。
  椒,香味浓醇随菜调。麻香度,食者笑称嫽。
  椒,遍野群山着赤袍。田千顷,致富赶商潮。
  椒,四面商人千里迢。车行急,昼夜闹哄哄。
  椒,可食除寒已著标。科研奋,新品逐勾描。
  椒,名震寰球拇指翘。韩原得,唯有大红袍。


韩城:秋日红妆道口梁

秋日红妆道口梁

——记“采风盘龙红叶 助力乡村旅游撬动产业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风活动

韩城日报 记者 荣佳玉

深秋时节的阳光,还是温暖的模样。采风团沿108国道一路向北,驶入白矾路口,过燎原矿、曹家山,来到西庄镇道口梁龙凤山,这个位于盘龙深山区的天然氧吧。



越过层峦绵延,透过树影斑驳,听远处泡泉川河水长流不息,看漫山红叶一望无尽,置身于此,阳光和着微风一同拂来,瞬间被缱绻温柔包围,心生自在。

虽身处深山区,道口梁却从来不是孤山僻壤,因其自古就是联通东西、纵贯南北的重要商业口隘,故唤作道口梁。近年来,人们知晓它,是因其唯美的红叶景观和优良的大红袍花椒品质,而这里的故事鲜有人知。自道口庙骡马店下通行的是一条茶马古道,马帮、驼队连连不断,每年三月三商客云集过境;大坡底与大石片中间有口秦剑泉,相传秦始皇初定疆国,巡游天下,途径此地插剑取水,存下了凉水泉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兵掌中原在此地长期驻军,留下了曹家山的名号;宋朝杨家将在此地屯兵,北抗契丹;清康熙年间在西沟放马安民,形成了草马渠的故事……在倾听历史的声音中,流转千佛洞、道口庙、东芝寺等古建,游玩龙凤山景区,开启有故事的旅程。



“更爱深秋龙凤山,黄栌美景赏不完。”在这个季节,龙凤山像是被红叶彻底染了颜色。远远望去,像一面面胜利的旗帜,又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用满树的烂漫,为山峦披上红妆,编制出秋的眷恋。这漫山的红叶胜景,是晨起朝阳的歌,是落日晚霞的梦,是林间鸟儿的舞,是山人炽热的思念。林间小道上,地上已落满斑斓的红叶,踩在上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游玩的女孩随手拾起一片当做道具,以这漫山的红为背景拍出一张张好看的照片;路过的学生则挑选了大红的、金黄的、紫红的……各式各样的叶子,带回家做成美丽的书签,留作回忆。一阵风吹过,树枝轻摇,几片红叶随风飘落,透过阳光好像几只多彩的蝴蝶飞舞……



大概是“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原因,拥有如此美景的龙凤山游人并不是很多。前来赏红叶的一对中年夫妇告诉记者:“每到这个季节,香山红叶异常火爆,游客很多,路也有点堵,而这里的红叶景观和香山不相上下,游客却相对较少,于是我们就选了个好天气来看看。”



行至千佛洞,依山坐西北向东南,爬上一个距地面约10米高的石崖,千佛洞洞口映入眼帘。如果说,红叶景区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那么千佛洞浓厚的历史感一定会让人记忆深刻。据介绍,窟内雕刻释加牟尼、阿难、迦征、文殊、普贤、十八罗汉等佛像。两侧壁上刻有浮雕小佛460尊。大佛无一完整,小佛有少数残缺。窟内有红砂石碑一通,为开化寺下院龙凤山重修碑记,系明成化十四年立石,风化严重。经过几百年沧桑,岁月的大手一次次拂过这一尊尊佛像,站立于浮雕前,脑海中想象着发生于此的故事,带来时空交错之感。



下了千佛洞,再次置身于空旷山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路边远眺,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于是停下脚步,采风团集体朗诵了《沁园春·长沙》《山行》等诗词,借以抒发对这如画美景的赞赏和喜爱。

游玩的同时可以品尝无公害花椒、绿色羊肚菌、有机蔬菜、生态魔芋、深林蜂蜜、天然野葡萄、特色农家饭等,探寻一途有味道的旅程。

纵然岁月流转,四季更迭,龙凤山的歌始终动人心弦。此刻,它尽情展示着火红的热情,也在等待着“冬林卧石听松语”的到来。

线路推荐:沿327国道——燎原(八一)矿——曹家山——道口梁村——森林防火检查站——龙凤山(千佛洞)红叶景区。

韩城市55万亩大红袍花椒喜获丰收进入采收期

今年韩城市雨水充沛,花椒前期开花坐果良好,长势喜人,55万亩大红袍花椒再度迎来一个丰收之年,预计产量3600万公斤。

进入7月下旬,韩城市花椒逐步成熟开始进入采摘期。漫步百里椒乡,漫山遍野的大红袍花椒享受阳光雨露的泽润,加之科技人员的周年生产技术指导,以及椒农的科学管理,花椒长势普遍呈现出“穗大、粒重、色好”的丰产景象。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多年来我市矢志不渝选育“狮子头、黄盖、早红”等花椒良种,全面推广土肥改良、科学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丰产栽培技术,全力打造全市花椒示范基地,强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龙头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加速了我市花椒种植更新换代、上档升级,阔步迈向绿色有机,迈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据了解,今年全市花椒虽然经历了春季倒春寒不利天气因素以及近日部分区域短时冰雹天气灾害,但由于春夏雨量充沛、降雨及时,加之后期及时的管理补救措施,全市花椒总体长势依然喜人。我市作为全国红花椒的领跑者,将进一步加快花椒优良品种的选育步伐,培育高精油、高产量、高抗性、易采摘的新品种,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科学搭配格局,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土壤改良,加大老园改造力度,争取在“十四五”末全面完成老园更新换代,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加强花椒绿色和有机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带动, 生产高品质花椒,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韩城新闻

陕西网韩城站(编辑 王美娜)

韩城大红袍花椒和她的“小伙伴们”(图)

《本草纲目》言:“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此话道出了2000多年前,关中便是花椒主要产地。神农尝百草,花椒便是其一,《神农本草经》云:“味辛,温。主治邪气咳逆,温中。散寒除温,解郁结。”在广泛作为香辛料使用前,花椒便作为药材用以入药。《名医别录》《药性论》《本草疏经》等典籍中,皆有花椒药用养生价值之载。

作为百里椒乡的韩城人,我们骄傲的知道,每天吃的大红袍花椒,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曾获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近几年来,在日渐发展壮大花椒产业的同时,韩城市多家涉椒企业深挖花椒特性,研发出食品、保健等领域40余种花椒衍生品,让花椒及他的“小伙伴们”,以不同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服务市民生活。

花椒酱菜:韩原美味飘全国

2009年,由韩城市金太阳花椒油脂药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椒芽菜,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喜爱。市民王顶清楚的记得,2010年前后,他每年都要给在外地工作的韩城亲友寄上几十瓶。

金太阳超市花椒产品特产区,工作人员正在介绍花椒芽菜

“十年来,花椒芽菜销售额不断增长,带动了香椿酱菜、小蒜酱菜等其他产品的销量。2014年,一条生产线已不能满足日常销售。次年,我们在新城区建厂房,生产线增加至三条,日产酱菜九万瓶。最近又推出新品麻麻香,酱菜品类年产值达7000万元左右。”金太阳公司副总经理周飞介绍说。目前,金太阳花椒芽菜、酱菜远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江苏、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等地。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也有销售。

据了解,在华润万家、盒马生鲜、沃尔沃、美特好等大型连锁超市,都可以买到来自韩城的花椒产品。目前,一笔远销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出口订单,正在洽谈中。

花椒锅巴:锅巴家族添新品

韩城市花椒世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靠4个年轻人做起来的企业,将花椒锅巴、花椒素肉、花椒酸奶等花椒食品卖出了韩城。在他们的努力下,花椒产品在重庆、四川等地上架,宽窄巷子、解放碑,机场、便利店、校园……都能看到这些产品的“身影”。

据公司销售经理陈伟龙介绍,花椒锅巴等产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超出他们的预期。目前,仅重庆地区月销售额就达到30多万元,预计还会上涨。他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拓展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市场,产品的新包装也即将推出。

花椒SPA:足浴养生也有她

“我们想要做的,是让韩城人重新认识花椒,让韩城花椒走向全国。”陕西司马迁旅游文化集团(韩麻麻)副总经理韩飞说,花椒除了食用,还可用于足浴养生。给头发做一个“麻味十足”的SPA,想必很多人会觉很惊讶,但这正在悄然的变成现实,花椒不仅能食用,还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占地500平方米、位于古城的“韩麻麻”体验店,将于10月1日开业,届时,36种花椒衍生品,将带领市民游客来一场“麻辣鲜香”的花椒之旅。

宏达花椒香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测试花椒有效成份

“大红袍”:“香”了海底捞和十三香

海底捞火锅很多人都爱吃,十三香几乎家家厨房必备,但鲜少有人知道,海底捞用了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提取物——花椒油,十三香添加了韩城大红袍花椒。

韩城市宏达花椒香料有限公司与海底捞合作长达十年之久,从2009年开始,公司每年向海底捞提供价值2000万元左右的花椒油。美国森馨香精色素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海乐有限公司等都与宏达公司有着长期合作。目前,公司新近生产的一批产品,即将销售到日本。一条全新的生产线即将落成,工人正在忙碌的进行调试。

宏达花椒香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保养设备

韩城市四海花椒香料有限公司与十三香的合作时间更久些,早在十几年前,公司就向十三香供应干花椒,每年200—300吨,韩城大红袍花椒鲜香麻辣的独特风味,借由海底捞和十三香,“香”飘千家万户。

有机花椒:另辟蹊径引领绿色发展

芝阳镇孟益沟村的有机花椒火了,八两就能卖出268元的“天价”,关键销量还特别好,月销数千斤,供不应求。8月份,正值销售旺季,但在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仓库里,只剩下不足5000公斤的花椒。

合作社董事长周维林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花椒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四年前,他就有了危机感,如何实现花椒能及时的销售出去,他想到了花椒发展的新方向——种植有机花椒。由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生产的“孟香娇”牌有机花椒一经推出,深受市场欢迎。种植有机花椒也带动了全村经济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2018年,合作社为全村161名村民每人分红196元,16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00元。

花椒的“有机”是怎么来的?群山环绕的孟益沟村享有发展有机农作物的天然优势。2015年,村里成立合作社,村民家的花椒树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我们管护花椒使用的肥料和生物农药,都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周维林说,经过三年的科学管理,2019年6月,孟益沟花椒拿到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真正走上有机花椒的绿色之路。

花椒企业:韩城品牌推向世界

陈峰所在的公司叫韩城诚誉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花椒销售已经30多年,年销售量在750吨左右。

2015年,公司决定开拓国外市场。此后,陈峰马不停蹄奔走在俄罗斯、日本、泰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参加当地农产品展会。“我们每年有200吨的花椒出口量,客户都是跑展会跑出来的。”他说。

做出口花椒,光基本检测就有257项。国外市场需求大,有机花椒货源不足成为陈峰的头疼事。9月4日,陈峰从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购买了7000公斤有机花椒,“样品检测全部过关,这批货很快就会走出国门。”陈峰说。

北方全民花椒专业合作社主营业务是向日本和韩国出口大红袍花椒,“我们一年大概有80吨左右的出口量。”董事长张全民说。2012年,他找人 *** 网站,通过互联网销售花椒,如今有了稳定的客户群。

张全民还是韩城花椒协会副会长,除做花椒进出口生意外,还定期组织同行在一起,为韩城花椒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百里椒乡的韩城人,骨子里有一种情怀,他们爱着花椒、恋着家乡。在韩城,几百名花椒经销商成立了花椒协会,互通有无,大家齐心协力,决心把花椒生意做得更好,让韩城花椒走向世界。

来源:韩城日报 范离 冯丽颖 文/图

原标题:大红袍花椒和她的“小伙伴们”

厉害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价值213亿!

昨日下午,省 *** 新闻办公室举办2017年陕西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对一批区域品牌价值和一批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公布。

据介绍,2017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了2017年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经筛选推荐,我省共有23个区域和企业品牌参与了此次评价,其中有8个区域品牌参与了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其中农业区4个,服务业园区4个,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13位;区域品牌平均价值259.03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2位;区域品牌总价值2072.24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7位。

具体评价结果为:杨凌农高会871.19亿元,杨凌农科818.58亿元,韩城大红袍花椒213.61亿元,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70.57亿元, *** 富硒茶62.22亿元,平利女娲茶28.07亿元,洽川诗经文化旅游5.63亿元,陕西照金红色旅游名镇2.37亿元。

▲韩城大红袍花椒

其中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44.5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0.57亿元;杨凌农高会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615.99亿元上升到871.19亿元,说明我省品牌创建和品牌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我省还有8个企业(产品)品牌、2个自主创新品牌、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个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了品牌价值评价。

在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前100名中,我省眉县猕猴桃、定边马铃薯、大荔冬枣、富平柿饼分列40、79、83、97位。

(来源:华商报 记者 马虎振)

厉害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品牌价值213亿!

6月26日下午,省 *** 新闻办公室举办2017年陕西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对一批区域品牌价值和一批企业品牌价值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公布。

据介绍,2017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了2017年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经筛选推荐,我省共有23个区域和企业品牌参与了此次评价,其中有8个区域品牌参与了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其中农业区4个,服务业园区4个,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13位;区域品牌平均价值259.03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2位;区域品牌总价值2072.24亿元,在全国参评省份中位居第7位。

具体评价结果为:杨凌农高会871.19亿元,杨凌农科818.58亿元,韩城大红袍花椒213.61亿元,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70.57亿元, *** 富硒茶62.22亿元,平利女娲茶28.07亿元,洽川诗经文化旅游5.63亿元,陕西照金红色旅游名镇2.37亿元。

韩城大红袍花椒

其中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44.5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0.57亿元;杨凌农高会区域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615.99亿元上升到871.19亿元,说明我省品牌创建和品牌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我省还有8个企业(产品)品牌、2个自主创新品牌、1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个地理标志品牌参与了品牌价值评价。

在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前100名中,我省眉县猕猴桃、定边马铃薯、大荔冬枣、富平柿饼分列40、79、83、97位。(记者:马虎振)

韩城大红袍花椒的前世今生

白居易《观刈麦》诗起首一句便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但是在陕西韩城,农人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不是五月而是八月。

每年这个时候,各地的椒客都会源源不断地赶往韩城,加入到浩浩荡荡的采椒大军中来。看呀,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火红的花椒,到处都是采摘花椒的人,街巷、门前、屋后、院子里、平台上、马路边,全都晾晒满了花椒,乡村像着了火似的。八月的韩原大地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就连空气中飘荡的也都是欢歌笑语与浓浓椒香。

芳香浓郁的花椒颗粒。

花椒是“金疙瘩”和“钱串串”,是农家人一年的希望。家里栽上三五千株花椒树,农人们遇上天大的事,心里都会踏踏实实。韩城人毫不掩饰对花椒的喜爱,将最溢美的词语送给它。因为花椒树浑身上下长满了令人心悸的刺儿,又因为它的果皮是红颜色的,色泽鲜亮,又非常小,人们亲切地唤它为“红玛瑙”。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很喜爱花椒,还会将喜爱的东西冠之以椒称。日常用的器物有椒俎,即椒盘。在祭神时要用椒糈(椒糈:以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神的食物。),祭神的酒叫椒浆。喝的有椒酒,农历元旦要向家长献椒酒,以示祝寿、拜贺。椒潭是对水边的美称。椒瑛可以称美玉,也可以用来比喻贤德之人。在安徽桐城,人们称“叔叔”为“椒椒”。郭椒则是古代的良牛名。

韩城大红袍,韩城大红袍价格-第1张图片-

就连男女间持赠表示爱情的礼物也叫做握椒,它还经常充当姑娘与小伙之间的定情信物呢!《诗经·陈风》里面有一首诗,叫做《东门之枌》,全诗是这样写的: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zōng)迈。

视尔如荍(qiáo),贻我握椒。

大意是说:在陈国都城东门外有一片洼地,那里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榆树和柞树。一日,小伙和姑娘在这里相会,小伙歌声婉转,姑娘舞姿翩翩,共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经过多次约会,两人已是难舍难分,在小伙的心里,姑娘就像是盛开的锦葵花般丽。姑娘也很喜欢小伙,送给他一束花椒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先民们为什么这样喜爱花椒呢?因为在他们看来,花椒的香气可以用来辟邪。不仅如此,那花椒果实累累,还是子孙繁衍的象征呢。《诗经·唐风》说:“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所以在古代宫廷中,经常以花椒粉末和泥涂抹墙壁,西汉未央宫中皇后居住的宫殿就叫做椒房殿。后来,椒房就成为后宫代称。《晋书·胡奋传》说:“奋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用花椒粉末粉刷墙壁,除过渴望香火旺盛之外,还兼有防虫驱寒、驱除邪祟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不仅如此,花椒名称的来历也很富有传奇色彩。

话说在上古时期,在一个风光秀美的小镇上居住着一对小夫妻,男的叫椒儿,女的叫花秀。小夫妻郎才女貌,日子过得很美满。

有一年,神农来到这里察 *** 情。神农很廉洁,点名要吃农家饭,被乡老安排在小夫妻家里用餐。夫妻俩用普通的荞麦面饼和白菜、萝卜汤招待神农。到了吃饭时间,神农刚一入坐,就被一股扑鼻的香味吸引住了,问小夫妻:“你们在饭里放了什么,它怎么会这么香呢?”夫妻俩如实禀报,说他们在饭菜里面放了一种用来提味的香料。这香料是从山上的一种“宝树”上采的。

神农很好奇,第二天就跟随小夫妻到山上去察看。只见满山遍野都是夫妻俩说的“宝树”,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阵阵清香。神农不觉神清气爽,他走到一株“宝树”面前,随手摘了粒红红的果实放进嘴里,一股醇厚的麻味迅速顺着嘴巴向喉咙窜去,他遂将果实全部吞进了肚里。不一会儿,神农就感觉到脾胃发热、胃气上冲。

“这确实是宝树,它不但可以用来提味,还是一种能医治百病的良药啊!”神农边点头边道,“叶青、花黄、果红、膜白、籽黑,能禀五行之精。”临走时用夫妻俩的名字来命名宝树,并要求乡老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它为民造福。打这以后,这“宝树”便有了自己的名字——“花椒”。

椒农在采摘花椒。

花椒在我国的栽植范围很广,华北、华中、华南均有分布。种类有秦椒、川椒、蜀椒、红椒、凤椒、岩椒、大红袍、金黄椒等。其中韩城大红袍花椒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最有特点,享有“中华名椒”的盛誉。

花椒在韩城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明代时,花椒在韩城已经大量栽植。明万历《韩城县志》中写道:“境内所饶者,惟麻焉、木棉焉、椒焉、柿焉、核桃焉。”清康熙《韩城县续志》上也说:“西北山椒,迤逦溪涧,各原野村墅俱树之,种不一,有大红袍……远发江淮。”清末《韩城县乡土志》则对花椒的习性做了论述:“栽椒者多于硷边,以根之半在空不至伤水也。山阳,红大,然恶冻,冬寒必裹;山阴,则色虽不佳,而惯冷不至冻伤。”

在1949年以前,韩城西庄镇坪头村一带的花椒很有名,在西庄、板桥的浅山区也有零星栽植。20世纪70年代末,韩城市出台了“百里千万株花椒林带”规划,但韩城人真正大规模栽植花椒则是从1985年开始的。从那时起,经过近40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将韩城大红袍花椒培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现如今,在纵贯韩城的中部浅山台塬地区,有着韩城人赖以自豪的,全国规模更大、产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百里四千万株花椒基地”。花椒年产量2700万千克,占到了全国的1/6。仅栽植过千株的花椒大户就有2万户。

椒贩是极具韩城特色的一项职业,在韩城的乡村,常年活跃着一支2000多人的花椒专业购销队伍,全市花椒总产量的80%以上都是通过这些椒贩和西塬、芝阳两个花椒专业交易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在北京、重庆、四川等地,也设有韩城花椒的销售网点。韩城大红袍花椒还出口到了东南亚,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是古老神奇的韩城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特别礼物。

韩城大红袍花椒及其各种副产品。

韩城花椒是调味佳品和保健良药,主要用于干制以及深加工,有花椒粉、花椒油、花椒芽菜辣酱、花椒叶茶、花椒酸奶、花椒糖、花椒牙膏、花椒香皂、花椒精油洗手液、花椒足浴养生宝、椒目仁油等30多个品种。知名的加工企业有金太阳、宏达、久芳等,年加工花椒500万千克,花椒籽3000万千克。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400颗经过精心挑选的韩城大红袍花椒种子,带着韩城人的希望和梦想,搭载神州飞船飞向太空,成为此次探月工程唯一搭载的农作物种子。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40克韩城大红袍无刺花椒和40克韩城大红袍狮子头花椒种子搭乘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再次进入太空。

同年8月,韩城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花椒节。随着2018年8月,韩城国家花椒产业示范园区的投入使用和第二、第三届国际花椒节的成功举办,韩城国际花椒节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花椒盛会,在花椒生产技术与深加工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8月9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韩城国际花椒节在韩城国家花椒产业示范园区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花椒专家、客商、花椒加工企业再次云集韩城,共同研究、探讨、交流花椒生产技术、花椒深加工利用技术及花椒新品种、加工利用新产品,展望国际花椒发展趋势。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太空的洗礼和国际花椒节的包装打造,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来源:韩城日报

标签: 韩城 大红袍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