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营养价值及功效,花生的营养价值有哪些种类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3 0
花生米是一种常见的坚果,营养丰富,你知道多少?

花生米是一种常见的坚果,营养丰富。以下是其主要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花生米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脂肪:花生米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和胆固醇水平有积极影响。

·碳水化合物:花生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纤维:花生米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预防便秘等问题。

·维生素:花生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维生素B3、维生素B6等)和叶酸等,对身体的正常功能和细胞健康至关重要。

·矿物质:花生米含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镁、铜、锌、铁、磷和钾等,对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抗氧化物质:花生米含有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和花生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高能量食物:花生米是高能量食物,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对于过敏花生的人来说,花生米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应避免食用。

总之,适量食用花生米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有助于维持健康,但对于个别人群,如过敏花生的人或需要控制能量摄入的人,应适量食用或避免食用花生米。

吃花生,能养生!研究发现:花生能让血管更健康,每天吃多少好?


郑先生今年50岁,是一家通讯公司的项目经理,平常他无肉不欢,基本上顿顿都得有肉。看着他不断走形的身材,妻子劝诫他少吃点肉,可他也不当回事儿。


一年前,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郑先生被查出了高血脂,医生告诉他一定要控制饮食,要注意血管健康。


后来听朋友说多吃花生能够降血脂对血管好,他就一直在不停地吃花生,每天吃一小袋,试图通过吃花生来控制血脂


可过了半年之后去复查,却发现血脂不但没降下来,反而总胆固醇含量还升高到5.8mmol/L。郑先生不明白,怎么他吃花生却没有效果呢?



01

每天一把花生,是升血脂还是降血脂?


花生被称为“长寿果”,是人们常吃的坚果和下酒菜食材,关于花生的研究有很多,那花生到底是升血脂还是降血脂呢?


2021年,《Stroke》杂志曾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74793名年龄在45-74岁之间的日本成人,进行了15年左右的调查随访。


结果发现:平均每天吃4粒左右花生的人,要比不吃花生的人,患缺血性中风、全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0%、16%以及13%


实际上,花生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花生还能增加饱腹感,起到益智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花生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克左右,不宜食用过多。而郑先生之所以吃花生会升高血脂,和过量食用花生有很大的关系。



02

吃花生能“软化血管”吗?


在众多的坚果中,花生价格便宜又烹饪 *** 多,深受人们的欢迎,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花生能软化血管、清除血管垃圾等的说法,那吃花生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首先血管是不能软化的。


尤其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使用什么办法都不能逆转的。一般少数人或可实现斑块的回缩,大多数人能稳住就是万幸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


而用醋泡花生也不能软化血管,其实醋泡花生和普通的花生相比,营养是一样的,只不过味道不同而已,用醋可以消除花生带来的油腻感,起到增强食欲、开胃的功效而已



03

提醒:6类人常吃花生,或有害


花生虽然营养价值高,性价比高,但有些人并不适合吃花生。


花生的嘌呤、蛋白质、油脂、脂肪含量比较高,吃多了会增加痛风的发作风险,对于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慢性肾病患者也不利于病情恢复。


因此,高尿酸及痛风患者、慢性肾病患者、肝胆疾病患者,以及肥胖、血脂异常的人群,不适合吃花生。那平常怎么吃花生才算健康呢?


1、尽量吃水煮花生


花生的烹饪方式,尽量选择煮或炖的方式,能更好的保留花生的原始风味和营养。



2、莫贪嘴


花生本身油脂含量比较高,吃多了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天要控制好食用量,尽量在15克-20克左右为宜,不要贪嘴。


3、少吃油炸花生


经过高温油炸的花生,不但热量高,而且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会被破坏,营养价值也会降低。



花生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既能做下酒菜,也可以当零嘴。但建议平常尽量要吃水煮花生,少吃油炸花生,也不要过于贪嘴。


来源:39健康网微信

每天4~5颗花生,就能有效防中风?这6大好处也别错过

2019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份报告,系统地记录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中国人口的主要死因。结果发现,造成中国人死亡的之一“杀手”不是人人惧怕的癌症,而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我国每年有近200万人死于脑卒中。

但其实,脑卒中完全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食物,就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比如:花生

一、每天4~5颗花生

就能帮助减少中风风险

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日本的男性和女性中,多吃花生与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有关联。

研究人员对74793名年龄在45~74岁之间的人进行了长达14.8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花生摄入量更低的人群相比,花生摄入量更高的人群:

  • 脑卒中总发病率降低了16%
  •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降低了20%
  •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了13%

而且,研究者把每天吃花生的数量分成从低到高的4档,其中更低一档是0,更高一档才4.3克。也就是说,每天只要吃4~5颗花生就已经能够产生有益效应!

而这可能与花生丰富的营养有关,比如: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脂构成;胆碱、卵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能减少胆固醇的沉积;白藜芦醇、植物异黄酮等多酚类物质,能抗氧化……


二、常吃花生

还能收获6大意想不到的好处

花生有“长寿果”、“素中之荤”的美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B族维生素、镁等营养,除了能辅助预防中风,还能带来诸多其他方面的健康益处。


1、花生适当代餐,辅助逆转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比如腹型肥胖、血糖偏高、血压偏高、甘油三酯偏高、“好胆固醇”偏低等。它们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逆转和遏制发展为这类疾病的重要窗口

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招募了224名具有代谢综合征或高风险的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配到花生干预组(共113人),或对照组(共111人)。

在12周的干预过程中,志愿者每日在午餐和晚餐前一小时,分别食用一小袋28克的轻盐烤花生,或与烤花生等能量的白米糕,其它饮食不变。结果发现:花生干预组体重有降低趋势,且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是对照组的2.33倍


2、补充抗癌营养素

花生中含有的β-谷甾醇,是被证实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它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分解、代谢及凋亡

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Redox Biology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表明:花生红衣中提取的多酚类活性物质原花青素-B2具有较为显著的抗肿瘤功效


3、给心脏添动力

辅酶Q10被称为“心脏发动机”,它能修复心肌细胞膜的破损,确保心肌细胞弹性,让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更有力量。

而花生是素食类食材中“辅酶Q10含量之一名”,达11.3mg/500g,适当吃一些,对心脏健康很有好处。


4、辅助保护胃黏膜

花生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可达到22%~30%,能帮助中和胃酸;脂肪能 *** 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液素,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磷脂则能帮助保护胃粘膜

专家也曾在节目中提过:早上起来空腹嚼10粒生花生,一直嚼到很细再咽下去,可以帮助胃酸分泌量大的人来缓解反酸和嗳气。不过这个需要长时间坚持才会有效果,也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胃病,只能辅助改善症状。


5、强健肠道

花生中含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特殊物质,可以增加肠道的韧性。每天吃5-6粒的花生,就可以帮助强健肠道。


6、健脑益智

花生中的卵磷脂,以及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几种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辅助预防老年痴呆,因此也有“益智果”的美誉。

【花生身上的2个“宝”,也不容错过】

①花生衣

即花生种子外面红色的那层皮,其含有花生素、儿茶素等成分,可以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减轻出血症状,并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但如果有血瘀,或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的药物,就不建议吃了。


②花生芽

花生发芽后,维C、蛋白质含量都有所上升,还会产生较多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白藜芦醇,营养丰富;且脂肪含量下降,对需要控脂的人来说更友好。


三、正确吃花生有“4个要点”

吃错反伤身

花生虽好,但吃的时候需要做到“4个要点”,否则不仅难以起到养生的好处,反而还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1、要点一:控制量

花生的脂肪含量高,虽说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但也不宜食用过多,否则也会囤积在体内,增加肥胖、高血脂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的大豆及坚果类25~35g为合适,具体到坚果,建议每周50~70g,每天10g左右就可以了,大约是一小把花生


2、要点二:吃法很关键

花生吃法多样,有人喜欢生的,有人喜欢水煮、盐炒、油炸等等,究竟哪种吃法更健康?

  • 生吃:花生中含有一种抗营养因子,生吃的话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比较难消化,容易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特别本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更不建议生吃。
  • 盐炒/油炸:这两种方式相当于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盐、油的摄入量,不利于血压、血脂的控制。


  • 水煮:这是最健康的花生吃法之一,不仅营养破坏少,而且也没有额外的油盐摄入,不会增加身体负担。
  • 醋泡:这也是比较推荐的吃法,同样能保留较多的营养,而且少量的食醋可以振奋食欲。将花生米放在罐子里,倒入没过花生的醋,密封后在阴凉处放置7~10天,每天吃5~10粒即可,生吃熟吃都行。但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不宜多吃

3、要点三:霉变的一定不能要

花生存放不当,很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产生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一般的高温也很难将其灭活。

而且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在那附近,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了。所以,一旦花生发霉,更好及时丢弃


4、要点四:这几类人要慎吃

花生也并非人人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要少吃甚至不吃。

①高尿酸、痛风患者:花生含有大量嘌呤,约96.3mg/百克。食用后会在体内代谢生成大量尿酸,有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发作的风险。

②慢性肾病患者:花生是高蛋白食物,而蛋白质的代谢和重吸收主要由肾脏负责,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小球过滤功能已经受损,大量蛋白质将带来较大负担,容易加重病情。

③肝胆疾病患者:花生油脂丰富,而脂肪的消化吸收离不开肝脏分泌、胆囊储存的胆汁,如果肝胆系统异常,可能会阻碍花生的消化吸收,引起腹泻、消化不良、便溏、滑肠等问题。

④高血脂、油脂分泌旺盛的人:花生含油量高,高血脂人群尤其要控制量;同时油脂分泌旺盛的人也要少吃,以免进一步增加油脂分泌,诱发痤疮、丘疹等皮肤问题。

⑤对花生过敏的人不宜食用。

花生除了富含营养,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你知道吗?

花生除了富含营养,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食物,其口味多样,营养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从花生的品种和产地来看,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花生口感各有不同。例如,东北地区的四粒红花生,果实小而皮薄肉厚,味道鲜美;而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泥花草花生,果实大且皮厚肉实,香味十足。此外,还有千层酥、金钩子等特色品种,每种花生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从食用 *** 来看,花生可以被制成各种美食,如炒菜、煮汤,甚至是各种风味的花生制品,如花生酱、花生油等。不同的 *** *** 和搭配食材能让花生的口感和味道产生丰富的变化。例如,在煮汤时加入一些花生可以使汤品更加浓郁,而在炒菜时加入一些花生碎则可以让菜品更加香脆可口。

除了作为食材,花生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生被誉为长生果,寓意着长命百岁、富贵安康。而在日本文化中,花生则被称为豆腐果,寓意着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些花生的文化典故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花生的喜爱和敬意,更进一步加深了花生的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花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口感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同时,花生的食用 *** 多种多样,可以搭配各种食材做出各种美食。此外,花生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花生中的“抗癌机制”被发现?坚持吃花生,真的能防癌抗癌吗?

“常吃花生可抗癌!”

“花生抗癌机制被发现”

……

近日,网上又有不少文章说花生具有抗癌的功效。对于花生,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在民间,花生有着“长生果”的美誉,而且还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可是小小的一粒花生,真的能对抗人类几百年都无法击败的癌症吗?

一、花生抗癌机制被发现?中科院研究:花生红衣中含有抗癌成分

搜索文献,确实有不少机构对花生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202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关于花生的研究中发现,花生的红衣可提取出具有抗癌作用的原花青素

研究者还发现,花生红衣中提取出的多酚类活性物质原花青素-B2,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抑制剂,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及肿瘤生长有很好的抑 *** 用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吃花生能抗癌?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唐淑红曾经表示,严格意义上,不存在“抗癌食物”。虽然越来越多科研实验发现某些食物含有某类“抗癌成分”,但这些实验都是通过从食物中提取抗癌成分,或是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定效果,且基本都是在理想化、少干扰的情况下完成的基础研究,而人体代谢环境相对复杂,用在人体身上,未必就有同样的结论成立。因此“抗癌食物”的提法并不恰当,寄望单吃某些抗癌食物就能防癌抗癌也并不切实。

试验用的剂量一般都是经过提取,普通吃花生能摄入的抗癌成分是很有限的。既然平常食用的量难以达到试验的剂量,有人表示,那我多吃点,说不定就能达到抗癌目的?

二、花生争议大,有研究还认为它可能促进癌细胞扩散转移

想要多吃一点花生来抗癌的人吗,不妨先看看另一项研究,大量吃花生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2021年7月,发表在《癌变》上,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花生中含有一种叫花生凝集素的物质,当癌症患者食用大量食用的花生后(大概250g),这种物质会与血管壁的细胞产生相互作用,继而产生两种细胞因子。而这两种细胞因子都是“癌症促进剂”,相当于癌细胞的“交通运输工具”。但是低剂量摄入花生,则没有产生这种影响。

不管花生可对人类产生怎样的效益,花生始终是油脂含量较高的坚果,食用过多容易长胖,因此建议每天食用量控制在20克左右为宜。

三、花生,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不少人认为想要更大限度保证花生营养,生吃是更好的。

首先要知道,花生是长在泥土中的,可能会被虫卵、细菌等有害物质感染,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其次,生花生所含蛋白质,并不适合人体消化,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因此并不建议生吃花生。

所以比起生吃花生,更建议大家吃熟花生,而且要讲究 *** 。一般油炸、爆炒的花生油脂较高,且会破坏花生中的营养物质,同样不利于健康。所以,建议花生还是以水煮、炖、熬粥的方式为佳。

四、最后提醒:这些人少吃花生

花生虽然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食用。这几类人吃花生,可能会影响健康。

1、过敏的人

美国变态反应、哮喘与免疫学会(ACAAI)表示,坚果过敏是食物过敏死亡的罪魁祸首,其中,50%~62%的死亡是花生所致。花生过敏严重者,食用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致死。

2、痛风发作的人

高脂饮食会影响尿酸的排出,引起痛风发作或是加重病情,因此痛风患者发病期,应避免花生的摄入。

3、血脂过高的人

花生属于高脂高热量食物,对于高血脂人群吃多了就有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最后要注意,对于发霉的花生,一定要全部扔掉,而不仅仅是烦的部分。因为即使肉眼看不见,也可能存在已经被黄曲霉素污染了,黄曲霉素是强致癌性物质,一旦摄入,很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食物真的可以抗癌吗?》.大观新闻.2015-08-16

<2>《花生到底生吃好还是熟吃好?》.南京卫生12320.2018-11-17

<3>《花生虽好 这几类人不宜吃》.呼伦贝尔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7-03-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吃花生,能养生!研究发现:花生让血管更健康,每天要吃多少?

56岁的张大哥去医院体检,发现自己血脂达到了2.1毫摩尔每升,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

医生叮嘱张大哥先定时吃药,回去之后少吃肉、动物内脏等高油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更好减肥,之后再来复查。

正走在路上叹气呢,遇上了邻居刘大姐。刘大姐知道之后,让他回去每天吃一点花生,可以降低胆固醇,控制血脂。

到家之后,张大哥告诉老伴体检结果,顺便说了刘大姐的话。结果老伴对着张大哥批评:你自己不注意控制,平时顿顿要吃肉,现在又随便相信别人的话。

你想想花生能榨油,那花生的油脂高,怎么可能降低血脂,再说医生也没让你吃花生,怎么别人说什么你听什么。

于是,张大哥也拿不定主意了。

一、花生对血管是好是坏?

花生的别称是“长寿果”,作为高营养类比的食物,每100克花生就含有热量567kcal、蛋白24.8g、脂肪49.24g、膳食纤维8.5g、碳水化合物16.2g,还有相当多的维生素。

而花生中的脂肪,主要还是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这类脂肪作为营养物质,具有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和提升好胆固醇的作用,可以改善血脂水平而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在2012年的时候,来自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关于花生脂肪的相关研究,研究中表示花生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与膳食纤维等,均属于营养物质,与不吃花生的人相比,每日食用4至5颗花生的人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会下降13%,中风的患病风险也会降低20%。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适量食用后花生可以帮助维持血脂的稳定,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每天吃花生,是升血压还是降血压?

我们所提倡的健康饮食习惯,更多的是在预防疾病的发生,而饮食与高血压之间也存在联系,其中就是钠盐摄入过量会是升高血压,但花生并非高钠盐食物,我们食用后自然不会升高血压。

理论上来说,每日通过吃花生来降低血压的效果还是比较有限的,若要发挥出花生降压功效,可能需要吃成百上千吨才能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对于高血压这一疾病,单纯想靠吃花生来降血压并不现实,最科学的手段还是看医生并规范服用降压药。

食物中的治病成分微不足道,基本就只够满足口腹之欲,无法达到真正治病的目。

三、花生能养生,该怎么吃?

《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提到:花生具悦脾和胃和滋养调气之功效,花生真的可以养胃吗?

其实书中说的能够悦脾和胃的花生是生花生,而常和啤酒搭配的煎炸花生就没这种功效了,吃多了反而会上火。

反酸嗳气实则是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而生花生种所含的脂肪与蛋白质可以中和胃酸,并且生花生的脂肪也可 *** 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素,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加之生花生富含磷脂,其乳化、润滑作用也可以保护胃粘膜,所以平日里有胃酸分泌过量的人,可以适当的生吃花生来缓解不适。

花生的口感的确很香,而且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是有4类人却不适合多吃花生。

1.高尿酸、痛风患者

花生中所含的嘌呤数目比较高,基本每100g花生就有96.3mg的嘌呤,若高尿酸和痛风患者过量食用花生,很可能在体内生成大量尿酸而诱发痛风发作。

2.肝胆疾病患者

花生需要经过胆汁的帮助才能被消化和吸收,并且花生也会促使游离脂肪酸以磷脂的形式,从肝脏部位流向血液,因此能影响肝胆脂肪代谢。

肝胆疾病患者而言,会阻碍花生的吸收,可能出现腹泻、便溏等消化不良症状。

3.油脂分泌旺盛者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磷脂,若油脂分泌旺盛者吃太多花生,很可能使毛囊油脂分泌增加,增加痤疮、脓疱的皮肤问题发生几率。

4.慢性肾病患者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而人体蛋白质的代谢、重吸收均由肾脏来处理,所以对于肾病人群来说,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的情况下吃多了花生无疑会增加负担,或可导致蛋白尿的产生,加重肾病。

当然,普通人要想获得花生的好处,前提必然是正确地食用花生。来自《中国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指出健康成年人每日所食用的花生等坚果,摄入量应当控制在10g,约等于12粒花生,不要贪多哦。

四、3种花生不建议吃

花生价格并不贵,而且因为口感好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追捧,不过要提醒大家,有三种花生不建议吃,不利于健康。

1,发黑发苦的花生

发黑发苦的花生多为霉变花生,而霉变花生中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即使煮熟也无法分解,若吃了霉变的花生,无疑会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

2,盐焗花生、甜花生

花生经过盐焗和加糖衣等做法后,虽然口感更佳,但同时热量也增加了不少,而且也会导致花生糖分和盐分增加,吃多了对健康没好处。

3,油炸花生

油炸花生是著名的下酒菜,但花生经过油炸后,很可能已产生了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经过反复油炸的花生,热量极高,本身的营养成分也遭到了破坏,吃多了也容易上火。

花生白白胖胖的味道还很好,嚼上几颗花生瞬间满口留香,尽管花生可以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并不宜多吃,尽量吃生花生,少吃煎炸、盐焗和甜花生。


参考资料:

<1>《花生是有害还是有利?怎么吃更健康?看完告诉家里人》.科普中国.2022-04-06

<2>《花生适当“代食”,减重又利血管,还能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不过,有些人却不适合吃~》.我是大医生.2022-05-05

<3>《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腾讯医典.2019-1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长寿果”花生会加速癌症转移?专家提醒:4类人不建议吃花生

“老赵,听说你儿子下月结婚,这不,送几斤花生,祝你多孙多福。”李大妈说道。

花园一角,一群大妈们闲话家常,赵大妈闻言接过花生,一番感谢,一旁的吴大妈却冷不丁说道:“不是说花生吃多了,会加速癌细胞扩散?”

此话一出,李大妈和赵大妈脸色都不好了,孙大妈赶紧插话:“这话倒是没听过,不过花生如果发芽好像是有毒的,我看这新鲜花生挺不错,老李待会也送我两斤回家尝尝鲜。”

孙大妈及时化解了一场硝烟,但是大妈们对花生的看法显然各不相同,谁也不服谁。

花生到底是长生果,还是癌症的加速剂?花生发芽真的有毒吗?让我们一起探索真相!

一、癌症患者吃花生,会加速癌细胞转移?

花生,也叫落花生,俗称泥豆、番豆,是一种食用范围非常广的坚果,在民间素有“长寿果、长生果”的美称,甚至衍生出了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花生既可以食用,也常用于 *** 肥皂、生发油等化妆品,而它的药用价值更是丰富多样。科学研究发现,花生中含有44-45%的脂肪,以单、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于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其所含的赖氨酸和儿茶素也具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蛋白质(含量24-36%)和脂肪油则能够帮助产后妇女通乳、养血、补气益血。

同时,花生含有丰富的钙质,可以补钙,对生长发育有好处,维生素K、核黄素、尼克酸、硫胺素等多种维生素对凝血、止血、视力等有益处。还有锌元素、脑磷脂、卵磷脂等成分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对增强记忆有好处。

另外,有研究证实,花生中所含的白藜芦醇对预防或缓解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还可帮助预防癌症,尤其是直肠癌和大肠癌。

综合来看,花生所含营养物质较多,对人体有益,被称为“长寿果”也不是徒有虚名。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发现,花生或许对癌症有促进作用。医学期刊《Carcinogenesis》上发表过英国利物浦大学Lugang Yu教授主导的团队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PNA——花生凝集素会增加癌细胞在血管内皮发生异型粘附的风险,同时促进癌细胞生成同型聚集物。在小鼠模型中,花生凝集素也表现出了促进癌细胞扩散的现象。

国际医学期刊《癌变》也刊登过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证实:当人体花生食用量达到一定程度,花生凝集素就会和血管壁内皮细胞发生反应产生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两种细胞因子,而这两种物质是癌细胞转移的关键媒介。

不过,该研究同时发现,花生凝集素促进癌细胞转移有两大条件,之一是癌症患者,第二是花生食用量,只有单次食用超过250克左右,之后1小时内才具有癌细胞转移的风险。由此可见,对癌症患者来说,只要把握花生摄入量,就不存在癌症转移风险,低剂量摄入花生,还是很安全的。

二、3个关于花生的谣言,你被骗了几个?

花生自古以来就是很有名的食材,关于它的说法多如牛毛,其中也有一些谣言。这3种关于花生的说法都是谣言,别再被骗了!

1、发芽的花生有毒,不能吃?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产业工程部副主任孙杰解释:花生发芽是无毒无害的,相反营养价值有所提高,因此可以食用。但是发霉花生有毒,不能食用。少部分花生在发芽时可能感染到黄曲霉菌,从而携带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有高毒性,远超砒霜,还有致癌性,因此千万不可食用。

2、土榨花生油天然更营养?

土榨花生油,在 *** 过程中缺乏工艺设备,对食物原料、加工过程缺少严格的把关,光凭肉眼,很容易让黄曲霉毒素混进去。首先,在选取原料时,黄曲霉菌很容易看出来,可是黄曲霉毒素可以渗入花生果,是无色的,根本看不出来。

其次,土榨油过程对花生油的成分没有相应检查,一双肉眼也看不出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最后,黄曲霉毒素在高温280摄氏度以上,才有可能分解,而一般家用达不到这个温度。可以说,土榨花生油这种小作坊产物要谨慎食用。

3、醋泡花生可以降血压?

目前只有部分医疗药物才具有明确的降血压功效,而少数食物在正确食用下,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医学上没有证实任何食物的降血压功能。醋本身不会对心血管起到任何作用,用它浸泡的花生也不会增加新的成分,所以降血压一说并不可信。

三、四类人群更好不要吃花生

花生虽然在抗老、抗衰、增强记忆方面有所裨益,但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提醒,四类人群更好不要吃花生。

1、血栓人群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凝血作用,血液粘稠或血栓人群吃多了可能会因其凝血作用,增加血栓风险。

2、肝胆疾病患者

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大量食用会增加胆囊的负担,而肝胆疾病患者本身肝胆功能不足,有可能因此加重病情,因此更好别吃,即便要吃,也要控制摄入量。

3、胃肠道疾病患者

花生是高蛋白食物,食用过多需要更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而肠胃疾病患者本身肠胃功能降低,有可能无法及时处理,出现腹泻、腹疼、腹胀等症状。

4、皮肤油脂分泌旺盛人群

花生含有的脂肪可能会 *** 皮肤毛囊油脂分泌,而且还含有20%的糖分,如果再加上其它的糖分摄入、辛辣食物 *** ,就可能导致皮肤受损、过敏。

另外,《中国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包括花生在内的坚果的摄入量在10克左右,大约是12颗花生左右,不宜过多食用。所以,不管处于什么目的食用花生,都要注意适量原则,不要过度依赖。

花生对人体的好处固然令人向往,但是也要理性认识,控制食用量,切勿短期内大量食用,以免物极必反,反而损伤身体,尤其是癌症患者和不适合吃花生的人群,更要警惕。此外,食疗只能作为疾病的辅助治疗方式,如有症状,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医,不要过分迷信食物的作用。#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长寿果”花生会促进癌转移?怎么吃更健康?》健康时报.2022-09-18

<2>《补血抗衰老,莫忘吃花生》.羊城晚报.2017-11-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吃花生,能养生!7.5万人研究发现:“更佳花生用量”对血管好

今年56岁高大爷患有高血压已经3年了,之前一直有在坚持吃降压药。半年前复查的时候,医生给他换了另一种药,称降压效果会更好。他吃完后总感觉会有些头晕想吐,但又不敢和医生说。

后来,他听老友说吃花生能降血压,于是就去菜市场买了一大堆,每天抓一小把来吃,从煮花生吃到醋泡花生。后来吃腻了,就开始吃油炸花生,有时还会拿花生米来送酒。

降压药倒是没有停,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按时吃。上个月他去复查发现,自己不但体重上升了,血压和血脂也升高了不少,总胆固醇水平由原先的4.8mmol/L上升到了5.5mmol/L。

医生也不理解,按时吃降压药的话血压怎么会控制不住呢?高大爷只好和医生说出了实情。对此,医生十分无奈,“您用药后有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和我们沟通换药,隐瞒病情反而会适得其反。”

并且医生还表示,油炸花生米本身是不具有营养价值的,相反花生在经过油炸后内里的油脂成分会大大增加,对于血管健康不好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一、每天一把花生,会升高还是降低血压?

关于花生存在不少争议,有人认为醋泡花生能降血压,但也有人认为“花生属于高脂肪食物,吃多了易升高血脂和血压”,真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花生内含有的脂肪更多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物质对于降低胆固醇、改善血脂情况是有帮助的。

实际上,有研究发现花生对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

《Stroke》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近7.5万年龄在45~74岁的日本群众进行了为期15年的随访。通过分析后发现,相较于不吃花生的人,每天摄入4粒左右花生的人

  • 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20%;
  • 全脑卒中风险降低16%;
  • 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受试者只摄入了少量的花生,但摄入花生与降低中风风险依旧有相关性。在我国,有食用花生习惯的人相对较少,建议可以视情况在饮食中添加适量花生。

另外,还有说法称“醋泡花生能软化血管、降血压”,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醋在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胃肠道进行消化,并不能直接进入到血管内,自然也起不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而用醋泡花生也是同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可以软化血管,如果觉得味道不错日常可以适当当成零食吃,但不能寄希望于吃醋泡花生可软化血管、降血压。

二、吃花生有4大好处,但这些人要少吃

花生是个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适当的食用花生可给健康带来不少好处,具体有哪些呢?

花生内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22~30%,对于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其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除此之外,吃花生可给健康带来以下这些好处。

1、增强记忆力

花生内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成分,对于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有好处。

2、帮助抗衰老

花生内有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对于延缓身体衰老有一定帮助。

3、控制食欲

花生是个饱腹感很强的食物,因为其内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等成分,对于需要控制食欲的人来说,可适当的吃花生。

4、提高免疫力

理论上来看,花生内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E成分,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帮助,可以让身体抵御外界病毒的能力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类人要尽量少吃花生:

一是胃肠道疾病患者,因为花生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容易让胃肠道负担加重,导致本身的不适症状变严重;

二是油脂分泌旺盛的人群,花生内含有大量的脂肪会促进毛囊分泌油脂;

三是血栓人群,花生具有止血、增加血凝的作用,容易促进血栓生成;

四是肝胆疾病患者,这类人群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给胆囊带来不良 *** ,容易让病情加重。

三、花生怎么吃才健康?注意好这3点

对于大部分来说,日常适当的吃花生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在食用时要注意三件事。

首先是要控制好摄入量。过量食用花生会让身体脂肪摄入过剩,反而对健康不利,建议每日花生的摄入量保持在10g左右即可。

其次尽量多炖煮、少油炸。注意更好不要吃油炸的花生,这样 *** 的花生内里的油脂含量会大大提高,且营养价值也会受到破坏。食用花生更好选择煮、炖等方式 *** 的,可以更大程度保留花生的营养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食用霉变花生。一旦看见霉变的花生应及时丢弃,其内里很可能会有黄曲霉素,该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进入体内会严重威胁健康,甚至会诱发癌症。

花生只是日常常见的普通食物之一,不要寄希望于吃花生可以防治疾病,这是不科学的。


参考资料;

<1>《每天吃4、5粒花生,就能降低中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生物技术网.2021-09-11

<2>《我国学者首次发现「花生」的“抗癌机制”, 坚持吃有6个好处》.生命时报.2020-09-02

<3>《明明是“长生果”,为什么这四类人不能吃?》.CCTV生活圈.2017-10-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花生究竟是好是坏呢?这样吃才安心

花生虽然普通,却有着“长寿果”的美誉~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不饱和脂肪、维生素B1、烟酸、核黄素、钙、镁、钾、磷等物质。

然而“花红是非多”,这些年关于花生的传言可不少——

“花生脂肪高、热量高,吃了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管功能”;

“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有利于血管抗氧化”;

花生的营养价值及功效,花生的营养价值有哪些种类-第1张图片-

“花生中的某些物质能帮助癌细胞转移,是肿瘤‘加速器’”……

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花生究竟是好是坏呢?跟着小二一起来看看吧~

01

花生是血管“杀手”or“护卫”?

花生,经常用来榨油,所以热量高。但其中的烟酸能升高“好”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利于改善血脂构成,多酚类物质能抗氧化……因此,经常吃花生究竟会对血管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实与摄入量密切相关:

01

适量摄入花生,对心血管有益无害

美国心脑血管专家,针对72300多名平均年龄在45-75岁的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观察研究,最后发现:

①每天食用四五颗花生的人群,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风险降低22.8%,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3.5%。

②每天食用花生不计量的人群,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风险高达9.8%,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达7.9%。

③每天不吃花生的人群,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风险高达5.6%,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达6.1%。

02

花生适当“代餐”,好处多

近日,国际营养领域权威期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称:花生替代等能量的精制谷物制品,可以在不增加体重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

所谓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比如腹型肥胖、血糖偏高、血压偏高、甘油三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它们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逆转和遏制发展为这类疾病的重要窗口。

代替部分主食,辅助逆转代谢综合征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招募了224名具有代谢综合征或高风险的志愿者。

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花生干预组(共113人),或对照组(共111人)。在12周的干预过程中,志愿者每日在午餐和晚餐前一小时,分别食用一小袋28克的轻盐烤花生,或与烤花生等能量的白米糕。其它饮食不变。

最后结果发现,花生干预组体重有降低趋势,且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是对照组的2.33倍。

代替部分红肉,稳定血糖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如果在饮食中用适量花生来代替部分红肉,患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21%。

这是因为花生能减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特别是早上吃些花生,既能提升饱腹感,又能防止升糖过快。

减缓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一项美国营养学教授的实验研究显示,总的饮食一样的情况下,食用花生的人比没有食用花生的人,其饭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低32%。

可见一定量的花生有助于阻止甘油三酯快速升高,从而有利于血管正常扩张,降低斑块形成的风险。

所以,对于有代谢综合征或者已形成相关疾病的人群,日常可以用花生代替部分主食和红肉,但量要控制在20克以内,且不要吃炸的、糖制的。

02

发芽的花生有毒,不能吃?

发芽的土豆含有较高的有毒生物碱,不能吃!因而很多人会觉得发芽的花生也有毒不能吃。

花生发芽后,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为更容易吸收的氨基酸;脂肪因为被消耗而含量降低;维生素含量却大大提高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花生芽中的白藜芦醇比花生本身可高出100倍,比葡萄酒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预防都有好处,尤其是对激素依赖性肿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花生芽是人工发芽的花生,而不是因为放置太久,受潮导致的霉变发芽,那是绝对不能吃的。

03

花生虽好,却不是想吃就吃

花生营养价值高,好处多,但是有些人却不适合,而且吃法也有讲究:

01

四类人不宜多吃

①高尿酸、痛风患者

花生含有大量嘌呤,每百克花生中,嘌呤含量高达96.3毫克。食用嘌呤过量,在体内代谢后容易生成大量尿酸,有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发作的风险。因此有此类疾病的人应不吃或少吃花生。

②慢性肾病患者

花生是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达25%~35%,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次于大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之一。

但蛋白质的代谢和重新吸收主要由肾脏负责,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小球过滤功能已经受损,大量蛋白质将带来较大负担,容易诱发蛋白尿,进一步加重病情。

③肝胆疾病患者

花生中的脂类物质需要通过胆汁来消化吸收,还会促使游离的脂肪酸以磷脂的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向外输送,因此对肝胆的脂肪代谢效率有一定影响。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这是花生的优点。

不过对于肝胆疾病患者来说,胆汁分泌不足或者肝功能受损,都会阻碍花生的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引起腹泻、消化不良、便溏等问题。

④油脂分泌旺盛者

花生是油性的食品,含有大量磷脂,过量食用后可能影响到皮肤毛囊分泌油脂增多,破坏皮肤表层的微环境,增加痤疮、丘疹或脓疱出现的风险以及微生物感染风险。

另外头皮的油脂分泌增多,还容易造成瘙痒、皮屑、头螨、掉发等问题。

02

两种推荐吃法

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很多,加工的花生豆、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糕点等,其实都不如直接食用花生对身体更好。而在诸多烹饪方式中,水煮通常是更佳的选择。

有研究显示,煮花生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比鲜花生、晒干花生和烘烤花生多出4倍以上,且这些物质能对相关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其次,醋泡花生也能尽量保留较多的营养,少量的食醋也可振奋食欲,强化对营养的吸收。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健脑补脑除了核桃还有什么?这几种食物要常吃

众所周知,大脑通常是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起着控制和调节各系统机能活动的作用,通常各个器官会 *** 大脑,控制人体的生命活动、心跳、呼吸等,日常生理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控制下支配各个器官,才会出现相互协调的现象。

大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健脑补脑。提起补脑,很多人之一反应都是吃核桃,事实上,还有很多食物的补脑作用不输核桃。

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

海产品

海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还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

吃鱼是获得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有研究表明经常吃鱼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更低。鱼肉不仅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还是优质蛋白质和钙质的极佳来源,同时,鱼肉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建议每周更好吃鱼2次或300~500g。

坚果

大部分的坚果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花生还含有丰富的泛酸(即维生素B5),对健脑护脑非常有帮助;葵花籽含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E。适量食用这些坚果,均可起到营养大脑、缓解脑疲劳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吃哪种,每天一小把就可以,大约10克左右。

橄榄油

一种含有非常丰富的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特别是里面的油酸含量非常高,有利于降低人体炎症水平,有利于大脑功能。如果没办法选择橄榄油,可以选择菜籽油和山茶油用于平时烹调。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绿色蔬菜

绿叶蔬菜可提供大量的维生素E和叶酸。维生素E可以延缓大脑衰老,叶酸可以改善记忆力。平时可以多吃点苋菜、奶白菜、茼蒿、油菜等绿叶蔬菜。需要注意的是,叶酸极不稳定,储存时不宜见光,更好现买现吃。

另外,西红柿、南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持大脑活力,也是非常好的食材。建议每天都应该吃蔬菜,要做到餐餐有蔬菜,绿色蔬菜应该占到蔬菜的一半以上。

浆果

蓝莓、樱桃、草莓、黑莓、覆盆子等含有非常丰富的生物类黄酮,生物类黄酮具有非常强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细胞免受破坏,所以有利于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建议每周吃两次以上浆果。

多摄入高蛋白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蛋类

鸡蛋被营养学家称为“人类理想的营养库”,是人们餐桌上最常食用的蛋品,其中不仅有优质蛋白质,且蛋黄中还富含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除了鸡蛋之外,鹌鹑蛋也是很好的选择,鹌鹑蛋和鸡蛋相比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多,但是鹌鹑蛋维生素A含量更高,胆固醇含量更低。

蚕豆

蚕豆中含有大量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微量元素,像钙、锌、锰,特别是其含有磷脂和胆碱,对改善记忆与调节神经有很大的好处。蚕豆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也非常丰富,特别是酪氨酸,它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能帮助大脑维持“年轻”;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左旋多巴的物质,有助于滋养神经,所以也非常适合帕金森病患者食用。

大脑不喜欢这3类食物

1.红肉及加工的肉制品

研究发现,红肉及加工的红肉吃得过多,会增加机体的炎症反应,对大脑健康是不利的。建议:红肉每周不要超过300克,多吃新鲜的肉类,少吃或不吃加工红肉。

2.糕点或糖果

这种糕点像饼干或者蛋糕类的食物,含有非常多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加机体炎症水平,对大脑是不利的,所以建议大家每周不要超过一次。

3.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不仅脂肪含量很高,而且含有非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显著降低一个人的认知功能水平。

来源: 吉林12320

标签: 花生 营养 价值 功效 种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