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
青岛岬湾相间,沙软滩平,海岸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
青岛景观图
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青岛的十大特产,有没有你知道的呢?
一: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已经是世界知名名牌了,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青岛啤酒
二:崂山绿茶
崂山茶场在号称“北国小江南”的崂山太清景区的山脚下,这里出产的绿茶,色、香、味、形具佳,冲饮清香宜人。
崂山绿茶
三:大泽山葡萄
大泽山葡萄穗大粒饱,形色美观,含糖量高,香味浓郁,是山东省名产果品之一。有人称大泽山葡萄:“眼看稳头美,刀切不流水,入口胜蜜糖,满口清香味。”现已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日本、新加坡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大泽山葡萄
四:青岛海鲜
青岛地理位置极佳,依山傍海,黄海渤海的交汇处,海洋产品丰富,青岛海鲜全国有名!
青岛海鲜
五:胶州大白菜
胶州种植大白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胶州大白菜的特点是个大帮薄、卷心紧、纤维少、汁白味甜,营养丰富,生食爽口,热食味腴。胶州大白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号称“胶白”。这种菜耐储藏、易保管,是青岛城乡人民冬春季主要食用的蔬菜。
胶州大白菜
六:马家沟芹菜
马家沟芹菜属山东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独特的种植技术和生态环境塑造出的芹菜不仅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味道鲜美。
马家沟芹菜
七:王哥庄大馒头
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其中王哥庄村街道的面塑更具代表性。近年来,王哥庄街道面食行业的能工巧匠们在传统花样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了鲜嫩松软、口感甜美、造型新颖的“福、禄、寿、喜”系列产品,目前王哥庄花样馒头已申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哥庄大馒头
八:流亭猪蹄
流亭猪蹄是山东青岛流亭镇的特色传统名菜。此菜色泽鲜亮、味道鲜美、清爽不腻、咸淡适中,肉质软硬适度、组织紧密有弹性、无任何防腐添加剂,堪称绿色食品。
流亭猪蹄
九: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颗明珠。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的地方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香浓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
即墨老酒
十:波尼亚烤肠
烤肠起源于700年前的德国。波尼亚烤肠传承于100多年前青岛的德国烤肠,坚持德国技术与工艺:精选大块猪后腿肉作为原料,配以纯正德国香料, *** 过程中不添加淀粉,苹果木手工明火直烤;外观枣红鲜艳,干爽起皱,切开后肉块明显,肉香纯正浓郁,口感劲道。
波尼亚烤肠
青岛十大特产,你知道几个呢?
欢迎小伙伴 评论 点赞 转发 收藏~
青岛新特产“巧克力大爷”火了!网友:每个大爷身上都有几条“人命”青岛海边有什么?
除了“脸基尼”大姨之外
最近
“巧克力大爷”也成功出圈
放眼望去
沙滩上到处都是各种色号的大爷
(黑→黢黑→油光发亮的黑)
他们晒得黢黑
或躺或坐
纵情享受着大海、阳光带来的惬意
除了游泳洗海澡
他们也会吊吊单杠,锻炼身体
网友表示
远看以为海豹搁浅
近看仿佛到了非洲海滩
“还得是青岛
海边都有这么多国际友人”
也有人灵魂发问:
这得是晒了多久,才能变成这样?
有青岛网友表示
这可不是普通的大爷
关键时候他们真救人!
“每个大爷手上
都有几条人命,救人一命的命”
“只要他们躺在这儿
你在海里玩着都安心”
大爷:主业沙滩美黑
副业救人、教游泳、捞拖鞋游泳圈...
也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
自己在海边玩的时候
就被大爷出手相救过
这群神秘的“巧克力”大爷是何许人?
有记者也曾专程采访过他们
在青岛之一海水浴场西侧更衣室门前
有不少健身器械
这也是为常年在这里洗海澡的“老青岛”准备的
他们一年四季都会来这里健身、洗海澡
尤其是夏天,只穿一条短裤
把自己浑身练得肌肉很强壮,皮肤晒得黝黑
成为沙滩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群人中
已经88岁高龄的青岛老汉郝富民说
他每天下午都会来一浴溜达
通过训练器械活动一下筋骨
再下海游泳,练完后浑身畅快
“常年的洗海澡和长跑运动
给我带来的更大好处是身体很好
平常很少感冒,看起来有精气神
每天坚持锻炼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生命在于运动,这就我常挂在嘴巴的话”
来源:齐鲁晚报整合报道
山东青岛最有名的七大特色美食,第五道看着不起眼,吃着比海鲜强很多人都说青岛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被冠以了太多的美誉,有“世界啤酒之城”、“东方瑞士”、“世界帆船之都”等,还有着北方独有的文艺感,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除此之外,走到青岛的街道和地下城,你还能碰到特别多的美食,而以下这七道美食就非常具有特色,吸引着众多食客吃了还想吃。
01.海鲜水饺
海鲜水饺是青岛的十大名吃之一,也算是青岛的一张美食名片,每年都会有上千吨青岛的海鲜水饺销往全国各地,这种海鲜水饺主要食用鲅鱼、黄花鱼、墨鱼、虾等新鲜的海鱼肉以及各种海鲜为馅料 *** 而成。
做出的水饺看着非常的精致,皮薄馅料足,咬上一口,肉馅鲜味十足,滑嫩鲜香。
02.流亭猪蹄
流亭猪蹄是青岛的一道著名小吃,在当地久负盛名,吃着口感Q弹,甜咸交融,特别是当你去嚼着贴在猪骨上的瘦肉时,那软弹弹的猪皮,嚼起来实在是太香了,不愧为“天下之一蹄”。
03.香酥鸡
香酥鸡是青岛十大特色名菜之一,做出来的菜特别受食客们的欢迎,因此后来这种鸡的做法又传遍了济南、烟台等地区。这种鸡上桌之后,看着金黄酥脆,鸡皮更好吃,吃起来松脆还不油腻,焦酥异常,肉质不老也不干硬,柔软有嚼劲。
04.崂山菇炖鸡
崂山菇炖鸡是山东非常具有代表的一道特色菜,做这道菜还是非常考验大家做炖菜功夫的。崂山松蘑不能放早,放早了易化掉,放晚了,不好入味,这里把当地一年内的小公鸡和“食用菌之王”松蘑一起炖,炖出来的菜鸡肉鲜嫩,崂山菇爽滑,真叫一个鲜美。
05.青岛脂渣
可能有些朋友会告诉你,来青岛别只知道吃海鲜,“脂渣”才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并且脂渣卖得比海鲜还要贵,可以说5斤的猪肉,才能做出来1斤的脂渣,吃起来很有嚼头,有点像是在吃牛肉干,很多人都是吃了还想吃。
06.鸡汤馄饨
可能你吃过很多地方的馄饨,但是鸡汤馄饨却是之一次见,鸡汤馄饨是青岛的十大特色小吃之一,用鸡汤煮出来的馄饨吃着鲜嫩可口,喝上一勺清汤,吃上一口大馄饨,别提多满足。
07.酱烤鱿鱼
很多人都说来青岛不吃烤鱿鱼,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青岛的街头就是密密麻麻的烤鱿鱼摊,巴掌大的鱿鱼,蘸着酱料,放在铁板上烤的滋滋作响,香味四溢,诱惑的你都挪不开脚步,趁热去吃更好吃。
除了以上这七道青岛的特色美食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青岛的特色美食,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
去青岛游玩不知道吃什么?这6种青岛美食,总有你喜欢的作为中国的重要海滨城市,青岛不仅拥有美丽的海滩和迷人的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文化。去青岛游玩不知道吃什么?这6种青岛美食,总有你喜欢的
一、青岛大虾
青岛大虾是青岛的特色海鲜之一,以个头大、味道鲜美而著称。这道菜选用新鲜的大虾,经过多种调料的烹制,口感鲜嫩,味道鲜美。您可以在当地的餐馆或海鲜市场品尝到这道美食。
二、烤鱼
烤鱼是青岛的特色美食之一,选用新鲜的鱼搭配多种调料进行烤制,鱼肉鲜嫩多汁,口感独特。烤鱼在青岛的夜市、海鲜餐厅和烧烤摊上都可以找到,让您品尝到地道的青岛味道。
三、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而闻名。青岛啤酒选用优质的大麦和啤酒花,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酿制,口感醇厚,泡沫丰富。您可以在青岛的各大酒吧、餐厅和超市品尝到这道美味饮品。
四、海菜蒸蛋
海菜蒸蛋是青岛的传统名菜,选用新鲜的海菜和鸡蛋搭配其他调料进行蒸制。海菜的营养丰富,蒸蛋滑嫩可口,两者搭配在一起,味道十分鲜美。您可以在青岛的餐馆或家庭聚餐中品尝到这道美食。
五、炸蛎黄
炸蛎黄是青岛的传统小吃,选用新鲜的蛎黄搭配面粉和调料进行炸制。炸蛎黄外表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口感十分独特。您可以在青岛的海鲜市场或小吃摊上品尝到这道美食。
六、豆沫
豆沫是青岛的传统早餐食品,以绿豆和小米磨成细浆,加入多种调料 *** 而成。豆沫口感细腻,味道香咸,营养丰富,是青岛人早餐的常见选择。您可以在青岛的小吃摊或早餐店中品尝到这道美食。
以上就是六种青岛的特色美食,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背景。如果您有机会前往青岛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食,让您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青岛美食的魅力。
山东人童年更爱吃的13种零食,吃过10种以上,孩子都该上中学了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带孩子去超市里买东西,顺便买点儿童零食。在挑零食时,孩子问我:“妈妈,你们小时候都吃什么零食呀?”我想了想,说:“好多呢,一会我们买完你的零食,去看看有没有妈妈小时候吃的零食。”
我们小时候都有什么零食呢?八九十年代,还是生活水平刚刚开始变好的时候,那时零食的种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零食也没有现在这么高档。买零食一般都是在村里的小卖部里,柜台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零食,价格从几分钱到几毛钱的都有。
1、钙奶饼干
提起钙奶饼干,山东人没有不知道的。青岛食品厂的钙奶饼干养活了无数的山东人,70、80、90后应该都记忆深刻。小时候的钙奶饼干是油纸包的,好像封口的地方用蜡封的口,轻轻地揭开封口,一块块的钙奶饼干,香香的,脆脆的。现在超市里依然有钙奶饼干,味道也基本还是那个味道。
2、果丹皮
果丹皮几乎是山东人从小吃到大的零食,小时候不知道果丹皮到底是什么东西,就觉得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那时候上学时书包里必备的零食之一就是果丹皮。后来长大点了,知道果丹皮是山楂做的,就是山楂卷。现在超市里山楂卷也依然畅销,只是现在不叫果丹皮了。
还有的把外形做成了各种可爱的卡通形状,像小熊、小兔子等。
3、菠萝豆
小时候更爱吃零食,圆圆的、小小的一个菠萝豆,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就会碎掉。很酥脆,味道甜甜的,还带点那种发酵的酸味。菠萝豆和现在的小馒头差不多,形状一样,味道差不多但又不完全一样。相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小时候的菠萝豆更好吃一些。
4、唐僧肉
那时正是电视剧《西游记》播出的时候,所以这种叫唐僧肉的小零食卖的非常火。名字叫唐僧肉,但其实里面根本就没有肉,一直不知道那时吃的唐僧肉到底是什么,估计应该就是一种豆制品加工的,和现在的辣条差不多的东西。
5、酸梅粉
酸梅粉是童年夏天必备的零食,一包粉色的粉末,可以干吃也可以冲水喝,那时候一般都是干吃,倒在手里,用小勺子一点一点挖到嘴里。和吃酸梅粉相比,更好玩的是收集挖酸梅粉的小勺子。每包酸梅粉都会送一个小塑料勺子,各种人物造型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炫耀,看谁的勺子漂亮,谁的勺子多。
6、粘牙糖
小时候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都有卖,一毛钱十根,五颜六色的细长条,吃到嘴里非常的粘,能把上下排的牙齿粘在一起。现在想起来真不知道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粘牙糖,下课后就赶紧跑去小卖部买一排回来,然后粘到张不开嘴。
7、米花球
就是用大米花粘在一起做成的小圆球,有的地方也叫大米团。小时候每当逢集或逢会的时候,卖大米球的非常多,般都是用细线穿着,一串一串的,有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花花绿绿得很漂亮,那时觉得非常好吃。
8、山楂罐头
现在的罐头大多都是黄桃、梨、什锦等罐头,但我们小时候吃到最多的山楂罐头、桔子罐头,还有菠萝罐头。其中山楂罐头是最多的,菠萝罐头是更好吃的,尤其是菠萝中间的那根轴更好吃。那时的罐头瓶盖是拧不开的,都是用剪刀直接剪开十字花,往四周一折,吃完罐头的空罐头瓶子还可以用来捉鱼。
9、麦乳精
麦乳精在八九十年代算是高级的营养品了,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串门时才会买的。有铁盒装的,也有玻璃瓶装的。麦乳精是粗颗粒状的,嚼起来酥酥的、脆脆的,带着一股甜甜的奶味,是小孩子经常偷吃的零食。
10、高粱饴
青岛的名吃,小时候最常吃的几种糖果之一,高粱饴、小孩酥、桔子糖。高粱饴软软的,但嚼起来不是很粘牙,味道非常好,外面带的一层大米纸也很好吃。直到现在,春节买糖果时,我还会买一些高粱饴。
11、海带丝
印象中海带丝的味道就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细细的、薄薄的,很干,像卷烟的烟丝一样,打开后一股浓浓的海带特有的味道。现在的海带丝味道都很淡,以前的那种好像买不到了。
12、崂山可乐
喝过的之一瓶可乐就是崂山可乐,在炎热的夏天,一瓶凉凉的可乐喝下去,还要在原地蹦几下,说是为了上上汽。当时除了崂山可乐,还有小香槟喝蒙山可乐,都挺好喝的。
13、无花果丝
细细的无花果丝也是小时候的美味之一,那个时候只吃过无花果丝,没吃过鲜无花果,就觉的无花果是一种很神秘的水果,听名字就挺高大上的。
现在的孩子可以吃的零食比以前丰富了,走进超市琳琅满目都是各种零食,但是有时还是会怀念过去的那些零食,曾经陪伴自己整个童年的那些零食。
一份零食也代表着一段岁月!
1996年青岛市首批十大特色小吃,你还记得吗?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很多老青岛都会记得,1996年青岛推出的首届十大地方特色小吃评选活动,应该说之一届特色小吃评选活动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也成为青岛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飞跃式提升的一个开始。
它们分别是:小红楼牛肉灌汤包、春和楼饭店的三鲜蒸饺、四方大酒店的大虾烧麦、天府酒家的天府元宵、长城饭店的长城海鲜水饺、谷香村面馆的谷香村排骨面、青岛饭店的青岛大包、李沧区锅贴铺的青岛锅贴、馄饨大王的海鲜馄饨以及万和春饭馆的排骨砂锅米饭。
天府酒家——天府元宵
曾经的天府元宵,人称“元宵大王”,成品皮薄馅大,开锅既熟,香甜可口,食而不腻。凭着特色元宵的名气与独特手艺,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家生意异常红火。
1991年青岛第二届糖球会,天府元宵的横幅甚是醒目。
在评为十大小吃的10年间,天府酒家因各种原因曾数度转型,先是从经营风味小吃的酒店改变成西餐厅。因经营惨淡,随后又改成鲁菜馆。自转型伊始,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天府元宵也随之停产。虽然后续有过重新开始的尝试,但随着天府酒家的几度易主,经营情况每况愈下。终于在1998年的元宵节,卖完了最后一斤元宵后,天府元宵从此消失了。
天府元宵因为改制的原因目前找不到了,天府酒家的牌子虽然还在,但已是以宾馆经营为主了,原来的职工年纪大了的缘故,做元宵的手艺没有人继承下来,令人非常遗憾。
长城饭店——长城海鲜水饺
长城饭店位于胶州路60号。创始人是上世纪40年代20几位街头巷尾开店、自产自销卖面食制品的个体小贩。1958年合作化时期以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顶资的方式,凑股组建胶州路合作饭店,主要经营大众面食、饭菜,价格低廉,精工细作,深受老百姓喜爱。1988年企业更名为长城饭店。
中华名小吃——长城海鲜水饺
90年代初长城饭店加入中国西安饺子宴企业集团,成为山东地区唯一企业会员。饺子宴是在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心研制而成的一种百饺百味、百饺百型的饺子系列。该店引进西安饺子宴,结合青岛地区大众饮食习惯,根据青岛海滨旅游城市的特点,推出海鲜水饺系列,因严格质量,优质服务,面向大众,1996年青岛首届地方风味特色小吃评选中,"长城海鲜水饺"荣获十大特色名吃之一。
李村路上的长城饭店分店
长城海鲜水饺的消失是因为长城饭店拆迁,找不着好的位置。之一次,东西快速路一期建设,位于市立医院对面的长城饭店拆迁,搬到李村路;东西快速路二期拆迁,李村路店也没能保住。中间曾经在台东开设分店,但是时间不长也关门了。
青岛馄饨大王——海鲜馄饨
说到青岛的馄饨界的鼻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大王,甚至可以说馄饨大王当年的获奖,引领了青岛随后这二十年的快餐潮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馄饨大王迎来了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其门头遍布市南、市北、李沧、即墨,加盟、入股的分店达到了十几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经营体系土崩瓦解,逐渐关门。
后来,四流南路的馄饨大王也成为仅存的一家了。虽然馄饨大王的沉沦着实可惜,但其后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头的馄饨连锁,却将小小的一碗馄饨做成了中式快餐的代表。
青岛饭店——青岛大包
十大小吃中最火的当属青岛大包。想当初,一到中午吃饭时间,曲阜路的青岛大包店排出两条长长的队伍。 2000年青岛大包改制为有限公司,青岛大包商标也由青岛饭店持有改为个人持有,此时27家连锁店已经辐射到省外。2004年青岛大包连锁店达到了28家,其中市内4家为直营店,其余24家为加盟店。
由于加盟店质量不一,很多市民反映青岛大包质量下滑。2004年7月30日,市财办、市饭店和烹饪协会摘掉了青岛大包的“特色招牌”。此后,大包销售网点开始出现剧烈萎缩,很多加盟店相继转行。随着各个分店的亏损,几乎所有店都关闭了。
2011年8月,青岛大包重新进入市场,在部分地区重新开张。但是面对餐饮业高度发展的当下,青岛大包如无发展特色,已很难在青岛站稳脚跟了。
小红楼牛肉灌汤包
小红楼连锁店开业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前身是青岛新兴饭店,始建于1962年9月,位于原台东区昆明路15号。新兴饭店的灌汤包具有皮薄筋道,热吃时成丸而多汤、鲜香俱佳、久吃不腻等特点,深受百姓的喜爱。后来为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不同口味顾客的要求,该店研制开发了灌汤包系列产品,如肉类有:牛肉、猪肉、驴肉灌汤包;海鲜类有:虾仁、巴鱼、鱿鱼、哈蜊、蛎黄灌汤包;蔬菜类有翡翠灌汤包等,共三大类、十几个品种。
1996年11月22日,该店为了发挥小红楼牛肉灌汤包的特色效应而更名为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现在该中心以经营特色名小吃为主,兼营其他面食和酒菜。在经营牛肉灌汤包的基础上,1998年又挖掘经营了小红楼炉包。牛肉灌汤包先后被市、省、国家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国名点"等,小红楼炉包也被评选为"青岛特色小吃"、"青岛十大乡村民俗风味小吃"等。
和青岛大包相比,小红楼牛肉灌汤包无疑是幸运的。小红楼昆明路店拆迁以后,搬迁到了标山路,原有的技术人员得以保留。虽然小红楼十几年没有发展,但是由于小红楼持续经营,并且保留了原来的质量,青岛特色小吃这块金字招牌也得以保留。
四方大酒店——大虾烧麦
四方大酒店的烧麦有近40年的历史,选料精细, *** 讲究。烧麦皮薄馅大,尤以“海鲜烧麦”更佳,形状酷似石榴果,口味独特,灌汤爽口,口味难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成为蜚声岛城的特色小吃。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中华名小吃”并颁发证书。
四方大酒店能够把大虾烧麦这块特色小吃牌子保留到现在也属不易。四方大酒店改制以后,由于靠近长途站等地理位置原因,把客房作为重点,餐饮也是针对在住或是专程而来的客人而设。以酒店经营为主的四方大酒店,餐饮占其营业额的比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大虾烧麦就更微乎其微了。实际上特色小吃大虾烧麦一直就没有走出过酒店。
虽然经历了多年变化,但是烧麦作为酒店主打经营卖点,把住了质量,在后来几次的复评中,大虾烧麦的品牌得以保留。
谷香村面馆——排骨面
谷香村饭店上世纪20年代在中山路开店时,其招牌面排骨面、打卤面叫响岛城,以排骨面、熏鱼面和虾仁面最为著名,分为海鲜、肉类、素菜三大系列,久泡不软,汤鲜味醇。面条采用传统的加工 *** ,二十几遍的醒发、揉压过程,使煮熟后的面条,爽滑筋道,富有弹性。面条的汤汁,由鸡汤、肉骨汤加卤汤和配比调料制成的高汤配制而成,香而不腻,清而不淡,食后令人口有余香,久而不忘。
1996年中山路改造,谷香村搬进了保定路12号,同年谷香村排骨面被评为“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之一,后又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之后驶入了谷香村发展的快车道,很快在太平角和湛山连续开了几家店。1998年企业改制以后,加盟店更是迅速扩张,但急速扩张却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谷香村和面要用鸡蛋,而且经过十几遍压面工序,成本比普通面条高。一些急功近利的店主为了早赚钱就用市场买来的面条代替,质量不能保证,回头客也越来越少。由于多重原因,谷香村开始萎缩直至全面停业。 2004年,谷香村品牌由青岛饭店集团购回,开始重新打造谷香村品牌。
春和楼饭店——三鲜蒸饺
春和楼是青岛市区最早的饭店之一,1897年由周姓人家开设,后由旅居青岛的天津富商朱子兴在中山路与天津路相交处投资扩建。1956年公私合营,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春和楼在岛城老字号鲁菜餐馆“三大楼——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中处于首位,是青岛最著名的鲁菜馆,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厨艺大赛,多种菜品被收入《中国名菜谱》。
春和楼蒸饺是舂和楼饭店特色品牌之一,深受青岛市民的喜爰,现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舂和楼蒸饺是在三鲜蒸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系列产品,1996年被命名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舂和楼蒸饺选料严格、 *** 精细、成品具有面质柔韧、皮薄馅大,以美味汁多、香而不腻等特点成为青岛脍炙人口的中式快餐。
春和楼见证了青岛百年的风风雨雨,它的三鲜蒸饺也是春和楼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品牌。大名鼎鼎的春和楼蒸饺,薄薄的皮仿佛透出油光,轻轻捅破蒸饺皮,一股鲜香伴随着热气汩汩冒出来,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想要立刻品尝那醉人的人间美味。
李沧锅贴铺——青岛锅贴
青岛锅贴有限公司,原名青岛沧口锅贴铺,位于四流中路82号,始创于二十世纪中叶,1956年公私合营时,隶属三盛楼饭店,1983年实行独立核算,1998年7月成立青岛锅贴有限公司。
青岛锅贴的特点是外焦里嫩、鲜香可口。锅贴共有四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四大系列分别为:海鲜类、肉类、素类、甜类,其中有以鲍鱼、鱼翅、虾段等珍品为主料组成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三珍锅贴",是锅贴宴中上品之作,还有用扇贝柱 *** 而成的"海鲜锅贴"以及适合大众口味的"三鲜锅贴"等。
公司实行跨国跨区域连锁经营方式,各连锁店就餐环境采用古香古色的晚清庭阁式建筑,推出"集京鲁川粤之精华,纳鲜香娇嫩之特色"的青岛锅贴宴,2000年6月在阿联酋开设了一家连锁店,冠名为"中国海餐厅",把青岛锅贴和青岛水饺摆上了外国人餐桌,首开青岛饮食业跨国经营的先河,也是青岛锅贴的一次跨国腾飞。
万和春饭馆——排骨砂锅米饭
青岛老字号万和春始创于1985年,至今已有二十年的经营历史。由万和春创始人王世河先生根据百年的祖传配方,经自己多年来不断摸索研究,反复实践精心 *** 而成,形成品牌的“排骨砂锅米饭”是青岛地方特色名吃。它以选料精良、配料巧妙及严格的传统 *** 工艺为基础,终以其口味独特,肉质酥烂,香而不腻,使人百吃不厌,深受广大顾客喜爱。1996年,万和春“排骨砂锅米饭”由岛城广大市民推荐,被市财委评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2002年,该产品又获得“青岛特色小吃排名首位”之荣誉。
万和春排骨砂锅米饭是中老年男士的挚爱,几乎每个社区的周围都有万和春的影子。目前,万和春也遭遇到就餐食客年龄较大的问题,怎样把年轻人吸引到店里是万和春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请问
青岛和三亚
有什么区别
三亚海边
都是比基尼美女
青岛海边
。
。
。
。
。
都是晒得黢黑的大爷”
视频截图
一觉醒来青岛又上热搜了
“我宣布
青岛除了啤酒、海鲜又多了一个特产巧克力大爷”
外地游客表示直接看傻了…
“出了火车站打上网约车直奔青岛海水浴场
到目的地的那一刻
我以为自己来到了非洲”
“这也太黑了
想知道这是晒了多久变成的这样”
图/视觉中国
好家伙真是会享受生活
请欣赏:贵妃躺的大爷↓
图/微博网友
在评论区青岛本地网友科普道——
“你以为这些是普通的黑大爷?
告诉你个个都是浪里小白龙
游泳嘎嘎快
救人嘎嘎猛”
“他们每个手上都有几条人命救人一命的命”
“只要他们躺在这儿你在海里玩着都安心”
跟你们说
巧克力大爷们
不运动的时候就会四处观察有没有可疑人物
发现谁快落水了都想抢在之一个冲上去
然后四处炫耀最少仨月
资料图
“我作证当年我的鞋被浪卷走了
就是一个巧克力大爷帮忙捞上来的
当时穿着海水浸泡的运动鞋坐地铁
感觉自己的脚像是在卤猪蹄”
所以大爷们不只是黑
他们的身体素质能甩年轻人好几条街↓
资料图
玩双杠的
打排球的
拿大顶的
撸铁的
一大把年纪照样八块腹肌
像是…一排巧克力
资料图
此前半岛全媒体记者曾经采访过几位大爷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90后”
年龄全在90岁以上
他们中的一位
是退休体育教师
每天上午来打排球
一位坚持冬泳将近60年
还有一位
每天都在练倒立、劈胯
资料图
看到巧克力大爷们
是不是觉得
衰老
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
组图/视觉中国
只是……
巧克力大爷
火了之后
青岛脸基尼大姨表示不服
怎么
我们就不配上个热搜?
资料图/视觉中国
最后播报一下天气情况
今天青岛气温依然很不上进
稳稳地维持在20℃
不知道济南淄博潍坊
这些兄弟城市气温到多少了
这两天你们那儿的空调都累得冒火星子了吧(半岛都市报)
1996年,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3月27日,由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执委会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青岛市旅游饭店协会、青岛市餐饮行业协会、大众网青岛承办的青岛“十大名菜”“十大特色小吃”“十大名点”系列推荐活动,在历时半个月之后进行了公布。
根据推荐条件,青岛十大特色小吃要求:有历史、有传承、有风味特色、受市场欢迎的青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吃或风味特色。
下面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些小吃代表了岛城特色与老百姓的心声。
不知有多少读者与我有同感,就是今年评出的这“十大特色小吃”,真的是有历史、有传承,广受市场欢迎、是青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吃吗?或许孤陋寡闻,或许档次品味有些低,这其中除了几种光顾的多一些之外,其他的要不没去过,要不没听过,有些汗颜~
个人感觉,一座城市评选“十大特色小吃”,应该是非常严谨务实的事。对外来说,这是向五湖四海的来宾游客宣传推介青岛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关上门说,代表着海滨城市特色的小吃,不应该是把老百姓往大酒店里吸引,应该如推荐条件所要求的那般,除了要有历史,还必须是大众老百姓所接受、所喜欢、所推荐的,这也是二十七年前,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的精神,这也是当年的一些小吃消失很多年,老百姓依然还会记得的原因。
1996年,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
1996年青岛推出了首届十大地方特色小吃评选活动,青岛市财贸委员会和青岛市饭店和烹饪协会通过推荐考评和读者投票,通过青岛晚报向市民推荐了十家特色餐馆的十个特色小吃。
当年,市财贸委员会向十家餐饮店授牌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市民争相品尝,且成为一种“美食时尚”,成为我市餐饮旅游方面的“亮点”,至今仍然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7年前,青岛评选出的首批“十大特色小吃”
它们分别是:长城饭店的“长城海鲜水饺”、谷香村面馆的“谷香村排骨面”、青岛饭店的“青岛大包”、李沧区锅贴铺的“青岛锅贴”、小红楼牛肉灌汤包、春和楼饭店的三鲜蒸饺、四方大酒店的大虾烧麦、天府酒家的天府元宵、馄饨大王的海鲜馄饨、万和春饭馆的排骨砂锅米饭。
长城饭店——长城海鲜水饺
长城饭店的饺子,是公认的岛城最美味的饺子。
长城饭店老店位于胶州路60号,创始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些面食制品的个体小贩,时称“胶州路大众食堂”。1958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合并市场三路、济宁路、即墨路的小餐馆,这些个体小贩以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顶资的方式,凑股组建胶州路合作饭店,主要经营大众面食及酒类、小菜等,后来又增添了油酥火烧、肉丝面等品种,这也成为饭店的两大特色招牌。
1988年12月,胶州路饭店更名为长城饭店,九十年代初加入中国西安饺子宴企业集团,结合青岛地区大众饮食习惯及特点,陆续推出海鲜水饺系列,成为岛城首屈一指的水饺招牌。
1996年,"长城海鲜水饺"荣获青岛十大特色名吃之一。1997年10月,被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山东名小吃”。同年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饺子宴。
长城饭店的海鲜水饺很快声名远播,虽然价格高出同类水饺不少,但仍是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其中的鲅鱼饺子也让很多临海居住生活的岛城市民之一次品尝到鲜美滋味,纷纷叫好,至今仍令许多人回味不已。在老青岛的记忆里,它的味道仍是现在的这些知名水饺比不了的。
李村路长城饭店旧影(俞宗海摄影)
长城饭店的消失如今看来仍是非常可惜,东西快速路一期建设,位于胶州路长清路口的长城饭店老店拆迁。东西快速路三期建设,李村路分店也未能幸免。曾在市北、台东等地开设的多家分店,也因企业改制、经营不善、城市规划改造等诸多原因而纷纷关门闭店、淡出市场。老青岛最美味的饺子,半个世纪打造出的长城饭店金字招牌黯然消逝,至今回想,仍是令人痛心惋惜!
谷香村面馆——排骨面
潍县路谷香村老店老照片(王学纲提供)
谷香村最初开设在潍县路,由来自上海附近的一个南方人来青岛开的一家小饭店。大肉面、排骨面、熏鱼面、红烧牛肉面、鸡杂面等各类“手擀面”,另有上海特色点心等,由于味道诱人加之物美价廉,所以生意愈发兴隆,小店的名气实不亚于当年的几大餐饮名楼。建国后,谷香村从原店址迁到了中山路32号扩大营业,各种招牌面一直经营到改革开放初期,几十年里,谷香村长盛不衰,书写了青岛餐饮小吃的一段传奇佳话。
1996年中山路改造,谷香村又搬进了保定路12号。同年,谷香村排骨面被评为“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之一,随后又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这期间应该是谷香村最为辉煌的时候。
1998年10月,谷香村改制由个人承包,与青岛大包一样,谷香村也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但随着管理的堕后,原料关、质量关的管控逐渐出现了问题,本世纪初,各家加盟店陆续关门闭店,“谷香村”几乎完全淡出了青岛市场。
2004年3月,青岛饭店集团出资参股“回购”谷香村,并租下了河南路78号网点。“谷香村饭店”重新回归。相比较其他几家当年的饭店餐馆,作为青岛首批特色小吃之一的谷香村无疑也算是比较幸运的。
谷香村饭店最拿手的是排骨面和熏鱼面,面是手擀的,掺了绿豆粉,咬起来劲劲道道、爽爽滑滑……”提起从前的老谷香村,很多老青岛仍能动情地回忆起点滴细节。
青岛饭店——青岛大包
说到青岛饭店,就离不开青岛大包,在老青岛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饭店最有名的是一个肉丸的酱香包子和柔糯可口的豆沙包,还有市民非常喜爱的开花馒头,一毛钱一个的青岛饭店大肉包是很多人记忆中更好吃的包子。
1996年7月16日,青岛大包中心店开业,开业当年,就被青岛市命名为首批“青岛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成为当之无愧的青岛特色小吃的王牌代表。青岛饭店大包好吃,得益于用料的实在与讲究,还有一众老员工对待 *** 过程的一丝不苟。
随着加盟店越开越多,用料慢慢开始缩水,价格提高,味道变差,这可能是青岛大包迅速“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市民反映青岛大包质量下滑, 2004年7月30日,市财办、市饭店和烹饪协会摘掉了青岛大包的“特色招牌”。此后,大包销售网点开始出现剧烈萎缩,加盟店相继转行,几乎所有店都关闭了。2011年8月,青岛大包重新进入市场,再次回归岛城市民的视野。
李沧锅贴铺——青岛锅贴
青岛锅贴有限公司,原名沧口锅贴铺,位于四流中路82号。据 *** 介绍,上世纪二十年代,沧口大马路上有一家卖酱货的小铺,字号万香斋。老板邵芝山酱的猪下水在当地小有有名。1956年公私合营后,隶属三盛楼饭店,这期间聘了一位面点师傅,改行成了小餐馆。这位师傅从其父亲手中习得了京城锅贴的手艺,很快,沧口锅贴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沧口街。1963 年,万香斋饭店变成了 “沧口锅贴铺”,这里的锅贴也被人们顺口称为“沧口锅贴”
1983年沧口锅贴铺实行独立核算,1998年7月成立青岛锅贴有限公司。“沧口锅贴”也随之升格改称为“青岛锅贴”,并逐渐成为岛城著名小吃。
青岛锅贴以其选料严谨、 *** 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岛城。特点是外焦里嫩、鲜香可口。共有海鲜类、肉类、素类、甜类等四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
小红楼牛肉灌汤包
位于原标山路上的“小红楼餐饮中心”
青岛小红楼餐饮中心,前身是始建于1962年,位于原台东区昆明路15号的新兴饭店。 而说起它的源头,岛城牛肉灌汤包的创始人姓张,原籍山东高密县张秋村。1937年前他开设的牛肉灌汤包店铺在西镇汶上路。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把店铺迁到东镇,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牛肉灌汤包成了名副其实的地方名吃。
1962年新兴饭店建店时,恢复牛肉灌汤包。新兴饭店的灌汤包具有皮薄筋道,热吃时成丸而多汤、鲜香俱佳、久吃不腻等特点,深受百姓的喜爱。
小红楼昆明路店拆迁以后,搬迁到了标山路,原有的技术人员得以保留。虽然小红楼十几年没有发展,但是由于持续经营,保留了原来的质量,青岛特色小吃这块金字招牌也得以保留。前两年听朋友说,小红楼仅存的标山路店也关门了,感觉很是遗憾。
去年与朋友到沧口“三盛楼”喝羊肉汤,出门时突然发现马路斜对面竟然是“小红楼”的字号,原来是搬到了这里,也希望这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特色小吃能够继续更好的传承下去。
春和楼饭店——三鲜蒸饺
“春和楼”是青岛市区最早的饭店之一,也是青岛至今唯一的餐饮百年老字号,山东省历史最久的著名鲁菜餐馆。旧时能到“春和楼”吃顿饭是件非常能体现身份和品位的事情。现如今,“春和楼”已经成为青岛餐饮老字号的一个标志。
春和楼蒸饺是舂和楼饭店特色品牌之一,深受青岛市民的喜爰,现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舂和楼蒸饺是在三鲜蒸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系列产品,1996年被命名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舂和楼蒸饺选料严格、 *** 精细、成品具有面质柔韧、皮薄馅大,以美味汁多、香而不腻等特点成为青岛脍炙人口的中式快餐。
四方大酒店——大虾烧麦
四方大酒店能够把大虾烧麦这块特色小吃牌子保留到现在也属不易,说实在的,首批岛城“十大特色名吃”里,受众面最小的可能就是它了,估计很多青岛人也没有亲临尝试过。以酒店经营为主的四方大酒店,餐饮占其营业额的比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而且主要也是针对在住或是专程而来的客人而设。大虾烧麦就更微乎其微了,实际上被评为特色小吃的大虾烧麦一直就没有走出过酒店。
作为四方大酒店的特色品牌,其品种主要有大虾、牛肉烧麦。曾荣获商业部“金鼎奖”,外形酷似石榴花。制馅独特,面皮加工工艺高,口味鲜香。
天府酒家——天府元宵
天府酒家曾经是中山路北端更大也是更好的饭店,是那时候青岛为数不多的南方菜系酒店。尤其是麻婆豆腐、干煸肉丝、三鲜锅巴等菜品独具风味。
曾经的天府元宵,更是人称“元宵大王”,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家生意异常红火。
在被评为十大小吃的10年间,天府酒家因各种原因曾数度转型,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天府元宵也随之停产。1998年的元宵节后,天府元宵自此消失。
青岛馄饨大王——海鲜馄饨
如今满大街随处可见的“野馄饨”,已逐渐褪去了光环,没有了几年前的热度。不过也可见岛城市民对于“哈馄饨”的喜爱。说到青岛的馄饨界的鼻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大王,甚至可以说馄饨大王当年的获奖,引领了青岛随后这二十多年的快餐潮流。
青岛馄饨大王快餐的“海鲜馄饨”是岛城快餐业著名的特色小吃,馄饨品种主要有海鲜王馄饨、猪肉香锟饨、虾仁好馄饨等系列。1993年,馄饨大王快餐店开业,它的开办突破了岛城历史上馄饨单一的品种和重量上的不足,很快成为快餐业的一支新军,并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一时间馄饨大王各连锁店出现了食客排队的火爆场面。
九十年代中后期,馄饨大王迎来了发展最蓬勃的阶段。加盟、入股的分店达到了十几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随后逐渐关门,这个响当当的字号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前两年,有网友留言说,馄饨大王在水清沟还开着一家店,不过一直没去过,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万和春饭馆——排骨砂锅米饭
“万和春”字号始创于1941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经营历史。1996年,万和春“排骨砂锅米饭”被评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2002年,该产品又获得“青岛特色小吃排名首位”之荣誉。
万和春主打特色产品”排骨砂锅米饭,由万和春创始人根据百年的配方,经多年来不断摸索研究、反复实践精心 *** 而成,产品以选料精良、配料巧妙及严格的传统制造工艺为基础,终以其口味独特,肉质酥烂、香而不腻,令人百吃不厌,深受各类消费群体的喜爱。
九十年代初始,青岛的特色小吃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优质的美味、良好的口碑、合理的价位,拉近了市民与特色小吃的距离。青岛大包之外,还有“苟不理”、金城包子、湛山大包......沧口锅贴之外,还有“十乐坊”、“劈柴院锅贴”......,令人难忘的莘东炉包、大嘴炉包、张家坛子肉、劈柴院豆腐脑......
如今,当年的这“十大特色小吃”,还有很多同一时期的美食,其中虽然不少已消失或淡出市场,但老青岛都还会记得它们,应该说之一届特色小吃评选活动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也成为青岛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飞跃式提升的一个开始。记得当年名小吃评选后,逐家排队买回来给父亲尝尝鲜,却尽量说的很便宜的往事,仍是历历在目。至今想起那些唇齿留香的美味小吃,亦是回味无穷,也让无数老青岛人至今谈起来仍津津乐道。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高考后第75天:买点容易携带的特产,和舍友一起分享高考后第75天:买点容易携带的特产,和舍友一起分享!
今天和少爷去了趟大超市,平常生活用品,家门口的小超市就足够了。这次想着买点特产,可以到了大学,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尽快熟悉和融洽起来。
青岛是个海滨城市,特产除了海产品就是青岛啤酒啊。哈哈,啤酒是不能带了,毕竟是去上学的,不过,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带啤酒上火车,就记得坐飞机的话需要托运。
和儿子去买了些烤鱼片和鱿鱼丝,可以当小零食吃,也算青岛特产,毕竟生鲜类的没法带。
本来想买点烤虾,行李箱实在塞不下了,等下次回来再带吧。因为,爸爸还安排了我去买点牛肉干带着。
今天去的是佳世客,没有那种肉条状的独立小包装牛肉干,必须明天再去利群买了。
大儿子的宿舍分配好了,西区是女生和研究生住,住宿条件是更好的。东区宿舍是本科男生住,1/2号楼暑假新装修了,只不过我家大儿子分到了4号楼。
也行吧,虽然说是沙河校区最差的宿舍,条件也是不错的,看地理位置,正对着东区食堂,吃饭方便。
离教室也近,有利有弊吧,不管怎么说,比高中宿舍要好。男孩子本来就粗,而且也只住一年,大二回归本部,到时还不知道会分个什么样的宿舍。
老母亲啊,成天瞎操心!<捂脸><捂脸><捂脸>
5.1来青岛旅游,这6大特色美食别错过,没吃就算白来了,建议收藏#头条创作挑战赛#有人说:来青岛就是要品尝一下海鲜的滋味,尝一尝大海的味道!还有人说:来青岛就是要看一看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充满的是风格的建筑!甚至还有不少朋友调侃,来青岛除了吃海鲜,还得看看下水道到底能不能跑卡车,有没有被油封的百年工具。
开玩笑的话,咱们一带而过,但是,今天老于要和大家说的是,五一假期来青岛旅游,别光顾着吃海鲜,下面这6大特色美食切记别过错,都是我们当地人更爱吃的传统美食,没吃过真的就算白来了,建议收藏备用,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一、苦肠
在青岛,有这么一种传统美食,入口微苦,但是越嚼越香,吃完之后回味鲜香,它就是苦肠!苦肠就是猪小肠剥完肠衣后的副产品,经过清洗缠绕成柱后,再放入料汁中煮熟。做好的苦肠可以切片或切块即食,也可以用手撕成丝拌食,还可以爆炒等等。
划重点:在青岛,有一个村庄,几乎全村人都在做苦肠,而这个村子坐落在青岛城阳区著名的景点毛公山下,叫作傅家埠。甚至村里的有些人已经做苦肠,做了三四代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贞波家的苦肠,如果是来青岛的朋友,有时间可以来看看毛公山,顺便品尝一下青岛的特色美食苦肠!
二、脂渣
来青岛,有一种传统美食一定不能错过,它就是脂渣!脂渣不同于咱们小时候吃的猪油渣,青岛的脂渣,入口酥香,轻轻一嚼就能掉渣融化的感觉,而且吃起来香而不腻。脂渣既可以即食,又可以做成烩菜或者是拌菜等等。
划重点:青岛最有名的脂渣就是李村脂渣,而李村脂渣又分鹏程脂渣和郑庄脂渣两家比较有其名气的店,这两家店各有特色吧。
三、花饽饽
如果是喜欢吃面食的朋友,来青岛有一种面食不吃真就亏了!它就是名誉山东的花饽饽!通过使用各种蔬菜水果压榨出来的汁水,再做成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饽饽,那可是相当的好看。
有些时候,面案师傅们做的花饽饽,看着都不忍心下嘴去吃,感觉就像一件艺术品,所以,来青岛的朋友,这种传承上百年的美食一定要尝一尝!
四、锅贴
只要是老青岛人,到了中午不喜欢做饭的时候,保准会去买一份锅贴,当作自己的午餐!啥是锅贴?有人说:锅贴就是把饺子放在油锅煎熟。这话说的比较形象,但是锅贴比饺子的皮薄,馅鲜,味浓吃起来更香!
锅贴在青岛各个区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售卖的,可见它在青岛有多风靡!如果是初来乍到,还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时候,不妨先来上一份暖心的锅贴,吃完才更有劲头逛一逛美丽的青岛!
五、炉包
一般来说,当你不知道吃啥的时候,选择锅贴就对了,如果是和朋友们下馆子,那么一定要选择青岛的另一种特色美食炉包!炉包是把包子放入煎锅中,淋入油和面粉调制的汁,焖熟后包子的底层被金黄的面粉链接在一起,吃的时候,一面焦脆,一面松软,别有一番滋味!
六、排骨米饭
如果是喜欢吃肉的朋友,建议排骨米饭一定要尝尝!排骨米饭就相当于广东的煲仔饭,陕西的油泼面。吃的时候,一般是一碗排骨,一碗排骨汤,再加上一碗米饭,还可以再加入一些蔬菜,例如用排骨汤炖的白菜、海带、豆腐等等,其中排骨汤是可以免费续的,所以,来青岛的朋友,不妨体验一下青岛的这种特色美食,保准让你大饱口福!
——老于说——
最后,老于再说一说,五一来青岛,都有哪些美味的海鲜,一般来说,这个时节鲅鱼是最肥美的时候,青岛自古就有鲅鱼跳,丈人笑的习俗,鲅鱼无论是红烧,熏制都是美味,还可以做成鲅鱼饺子。
其次,虾虎(皮皮虾)、八带(八爪鱼)、蛎虾(鹰抓虾)、蛤蜊、五爪子(海五星)、墨鱼、海螺、笔管、梭子蟹、实蟹子(花盖蟹)等等,这些海鲜目前都这个季节的海鲜,来青岛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品尝一下!我是馋嘴老于,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