鳉鱼,鳉鱼的危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77 0
梦幻七彩珍珠鳉鱼,鳞片立体感到位,蓝色红色搭配完美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97梦幻七彩珍珠鳉鱼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这是今天最后一篇文章,那就以一种比较梦幻又常见的南美洲的鳉鱼,梦幻七彩珍珠鳉鱼。

【简介】

名字也是非常的梦幻,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巴西。看图片上好像特别大,但是实际上只有4公分左右,属于偏小型的鳉鱼。颜色属于非常艳丽,主要是蓝色粉红色,还有红色淡白色结合。所以整个颜色搭配是比较梦幻的,也因此得名。在饲养难度上,不算太大。还有市场的分布率上面看,可以拿到手的渠道也是比较多,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也是水族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鳉鱼品种。

【鉴赏】

鳉鱼,鳉鱼的危害-第1张图片-

那接下来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个鱼。首先它的头是比较有趣的,比较远,然后呢身上的颜色是与身体上主要是以淡红色为主。然后配上蓝色的点或者是蓝色的鳞片,整条鱼看上去就层次感非常分明,也比较干净整洁。然后再看他的背鳍还有臀鳍以及尾巴这些纹路,其实他都是互相呼应的。这些纹路看上去规则,但是仔细一看,它确实是不规则的存在。又是以蓝色,而且还偏有点金属蓝色为主。所以跟它身上的红色还有蓝色的鳞片刚好形成了对比。一个整齐一个不规则,一个颜色比较淡,一个颜色比较深,看上去就整条鱼非常的梦幻。加上它在水草缸里面饲养颜色还会变化的比较大的差别,所以也是很多鳉鱼爱好者喜爱的品种。

【市场】

在市场流通率方面,还真别说一些水族市场上面还是有这些鱼的成年鱼在出售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已,更多的是如果我们要买到好鱼,还是要到一些水族工作室,或者是专门养鱼的顶级发烧友手里,才能拿到比较好的品种。

文章到这里就和大家分享结束了。希望大家对这种颜色比较梦幻的梦幻七彩珍珠鳉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下次在水族市场上面看到它们的时候,就可以说出个所以然出来。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文章对自己的帮助,欢迎收藏和转发出去。

逛了几家鱼市,这种常见的小鳉鱼还是很受欢迎

观赏鱼市场里每天都能展出几十甚至上百种鱼,它们花枝招展的出现,可能又在某个时刻忽然消失,转而被其他鱼类代替。

也有一些鱼始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它们足够漂亮或可爱,以至于在日复一日的推陈出新里,还是有它们的展位。斑节鳉就是种被人工饲料很多年后,依然有很多受众的小鱼。

图片来源丨Flickr 摄影丨Carnat Joel

斑节鳉生活在西非几内亚到尼日尔之间,成体差不多4厘米,喜欢中性偏酸的水,对水质要求不高。

由于进入水族市场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大家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甚至有人愿意尝试用毛线进行人工繁殖。这种小鱼的繁殖难度比较大,但建议从小养到大。

图片来源丨seriouslyfish

幼年期的公鱼跟母鱼不太好分辨。到了成年期,两者之间的观赏性才显现出来。公鱼的圆形尾鳍边缘是蓝色的,中间有两条红色纵纹贯穿,尾炳部分是黄褐色,整体靓丽协调。

很多鱼友入手斑节鳉,就是因为他多彩的拉丝跟强视觉感的体色。而母鱼没有公鱼那么靓丽,但整体观赏度也不算差。乍一看有点小蜜蜂鱼的味道。

图片来源丨Flickr 摄影丨Carnat Joel

在成长期间,斑节鳉对食物还不算挑,吃人工饲料,也吃一些天然饲料。不过总的来说它们更喜欢吃水蚤、白线虫、丰年虾等这些天然饲料。

经过一段时间段训食,它们才开口吃人工饲料。一般喂人工饲料时,建议捻成小碎块。

图片来源丨elacuarista

这种小鱼性情温和,可以群养。不管是用三四十小缸单品种群养还是60鱼缸多种混养,都能充分展现它们活泼靓丽的样子。

不过我们要明白鱼是有领地意识的,成体的斑节鳉偶尔也会追来追去。好在它们体型比较小,嘴巴的口径也小,打架不会出什么乱子。

图片来源丨pinimg

养几条小型鱼其实是比较好的体验。至少设备类成本低,小鱼的价格也不贵,养鱼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养两颗草。

尤其是在晚上,黑暗笼罩大地,很多生物都睡着了,周围一片静谧,只有微弱的风透过窗户轻柔的飘进来。这时候在一盏小巧有质感的灯下,多彩的小鱼跟嫩绿的水草漫反射着鲜艳的光,向四周散溢朦胧的光晕的样子,会不会有点心动呢?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倔强的魔鳉鱼:10平方米水潭与世隔绝6万年,为何全球只剩38条?

2016年4月30日,美国内达华州沙漠中的一条公路上,三名男子一边喝着酒一边开着车,沿着公路一路狂奔,沿途尽是广袤的沙子,让人感觉开再快也逃不出这眼前的荒芜。没过多久眼前便出现了一处山体,三人立马停车下去查看。


等来到洞前才发现,原来整个山洞都被钢铁栅栏围了起来,但对于他们来说这都不是事,其中一人立马掏出枪对着锁就是几枪,大门被顺利打开了。醉鬼们也好奇这么荒凉的地方居然还受保护,难道里面有宝贝?


怀着好奇的心理,大踏步地进入洞穴当中,但转来转去什么都没发现,只是一处水潭而已,失望的3人索性坐在岸边继续喝酒,随着酒精 *** 的增加,再加上天气的炎热,三人渐感燥热异常,看着眼前的一汪清水,大家二话不说就跳了进去游起泳来。


还别说洞里的水还真凉快,在冷水的 *** 之下,三人觉得精神大振,于是又是一顿喝,再厉害的酒量也有上限,经过这么一折腾,胃可受不了了,没一会就都开始了疯狂的呕吐,之后便留下了满地的垃圾扬长而去。


但3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地方可是死亡谷国家公园的重点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查看监控录像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情况,就立马到现场查看,但3人早已不在了,看着被糟蹋的山洞及水潭,死亡谷国家公园管理局异常震惊和气愤,随后便悬赏5000美元,以奖励给提供线索的人,经过半个月的等待,最终在奖金提高到15000美元时,才将3名醉鬼捉拿归案。


经过法院的审判,这3人均违反了《濒危物种法》,被指控杀害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栖息地,串谋犯罪、侵入与破坏财产等罪名,最终被处以5万美元罚款和一年监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水潭子里洗个澡,吐点东西就犯这么大的罪呢?按理说米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度,这么一来是否违背了他们所谓的原则?


原来这3人糟蹋的地方的确有点烫手,这个洞叫做魔鬼洞,里面的水潭虽然不足10平方米,但却生活着全球唯一仅存的物种魔鱂鱼,而且在此与世隔绝了6万年,最少的时候仅剩38条,这3人踏足的时候,正是它们的繁殖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繁衍,甚至还差点连锅端导致该物种的灭绝!


魔鱂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它们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被困在沙漠里几万年之久?长期以来这个与世隔绝的洞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鱼类学家约瑟夫·威尔士在此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鱼种,这虽然是一个意外,但却轰动了整个生物学界,后来证实这种体长只有2.7~3公分的鳉鱼在全球范围内,只生活在魔鬼洞中,也就是说全世界独此一份,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后被命名为魔鳉。


魔鱂是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鲤齿鳉科的其中一种,虽然体型非常小,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知名程度,6万年以来,魔鳉战胜了寒冷的冰河时代,忍住了酷热的沙漠气候,并在栖息地范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的确是一种奇迹!


魔鬼洞距离拉斯维加斯约100公里远,地处莫哈维沙漠深处,但早在冰河时期这里本来是一片汪洋,经过地质运动的变化,后形成了沙漠,由于魔鬼洞的特殊位置,才留下了一个水潭,原本生活在汪洋中的魔鳉鱼也因此被困在这里,在距离沙漠地面18米下的水中孤独地生活着。由于没有水源汇入,每年只能依靠少量的降雨维持着水位,水温却能常年保持在33℃,但含氧量极低,由于蒸发量大,所以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四倍。


虽然人迹罕至,但为了保护它们,早在1952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就签署了将魔鬼洞列入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法令,1962年科学家就开始长期检测洞内的水位,保护措施一直在做但效果基本没有,到了1967年魔鱂还是被列为濒危物种。


在受保护期间,该种群数量更高峰时期也不过500多尾,最少的时候一度下降到38尾,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程度,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定为“极危”物种。截止2019年春季,魔鳉的数量由原先的38条逐渐恢复到了136条,在数量没有发生质变的情况下,这和濒临灭绝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这样微小的成果,却花费了美国 *** 几千万美元的资金。


既然魔鳉鱼这么顽强,已经安全度过了6万年,为什么现在数量却越来越少了呢?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导致的,本来魔鳉鱼已经慢慢地适应了自然的环境,但突然的变化却让其措手不及。

1965年,几个孩子闯入魔鬼洞玩耍,但其中两个一直没回来,后两名潜水员下水寻找,在到达147米深度的时候再也没有上来,同伴在下到极限深度时也没能找到踪迹,为了营救差点将潭水抽光,但提议最终还是被驳回了。


1967年,几十公里之外的农田抽取了大量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导致魔鬼洞水位急剧下降,最重要的是魔鱂产卵场地也因此露出水面,直到1976年,美国更高法院规定禁止使用“魔鳉”栖息地的地下水,才稍微改善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但种群数量依然没有增加。


此外,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地考验这种蓝色的小精灵们,2019年7月5日,加利福尼亚州特罗纳附近发生了一次7.1级地震,死亡谷国家公园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死气沉沉的水潭立马翻江倒海,这对于魔鳉鱼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好在洞没有坍塌,但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


还有就是食物的匮乏一直影响着魔鳉鱼的种群扩大,魔鬼洞本来水位就低,再加上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水位就更低了,导致太阳长时间照不到水中,藻类植物也因此减少,没有吃的,魔鳉鱼举步维艰。


而且生物学家发现它们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比如水中含氧量高的时候,会发出更加艳丽的体色,体型也会根据食物的丰富程度而改变,如果是和其它鱼种混养,还会互相杂交,形成新的品种,所以给基因种群的纯粹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两相为难,如此一来真正适合它生存的地方只能是原始状态下的魔鬼洞了。

斑节鳉鱼,尾巴纹路和身体纹路有悬殊的观赏鱼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71斑节鳉鱼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鱼友们,大家晚上好,祝大家中秋阖家欢乐!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长相包括它身上的纹路,比较有独特性的一种非洲鳉鱼,班节鳉鱼。

【简介】

斑节鳉鱼的原产地是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体长比较小一些,只有4公分左右是属于小型的非洲鳉鱼。但是他们最独特的是身上这些纹路,光看图片就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而且在非洲鳉鱼市场,人气也是比较高的。并且一些进口的量比较稳定。不过由于个头比较小,所以养的时候呢,要繁殖的小鱼不容易长大,因为太小了不好养。

【鉴赏】

在观赏性方面,大家主要看它身上有像竹子的节眼一样的斑纹。所以叫斑节鳉鱼主要是身体黑色底色。然后这些竖状的条纹就相当于竹节一样。延伸到他的背起也有臀鳍,但是到了它的尾巴颜色又发生不一样的变化。有一个非常大的反差比,这是它们独特的观赏性之一。到了尾巴是一个战斧一样的形状,圆的末端是尖的。然后一条黄色直接贯穿整个尾部,上下两边是蓝色,还有一些红色的条纹。和身体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一看就知道这个鱼就是斑节鳉鱼。

【市场】

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流通性的,但是普通的水族市场上应该是没有。不过到一些专门养非洲鳉鱼的工作室,多少肯定会有的。不过这种是属于中级的非洲鳉鱼。如果是刚刚开始养这种相遇的朋友,还是不建议去饲养,可以从一些比较简单的开始。

好了,这篇文章关于斑节鳉鱼就和大家解说到这里。希望大家对这种独特性比较强,有特殊观赏性的鳉鱼可以多一点了解。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觉得文章对自己有帮助,欢迎收藏或者转发。

与世隔绝6万年的魔鳉鱼,仅剩38条,应该大力保护还是任其灭绝?

它们从冰川时代撑到现在,熬过了严寒,撑过了沙漠干旱,数万年来都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它们,数量却越来越少了。

魔鳉鱼,在1928年时被发现,当时,仅剩的500条鱼挤在莫哈维沙漠的一处深水洞里。到了2006年,它们的数量就降到了可怜的38只,这才过了78年,它们究竟怎么了?

(魔鳉鱼栖息地“魔鬼洞”)

“进化奇迹”魔鳉鱼

魔鳉鱼聚集在美国内华达州“死亡谷国家公园”的一个地下含水层“魔鬼洞”里。冰河时期,死亡谷本来是一片汪洋,地球发生巨变后,汪洋变成了沙漠,仅在沙漠更低最深的地方留下了一个水潭,水面距离沙漠地面18米左右,水虽然没有被蒸发,但水潭周围没有任何水源汇入,是一滩死水,每年靠着沙漠里少量的降雨维持着水量。这个水潭的水温常年保持在33℃左右,而且含氧量很低,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四倍。

(魔鳉鱼)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身长不足3厘米的魔鳉鱼在这里生存了近6万年,还撑过了7.1级大地震。在这种绝境下都能够生存,为什么魔鳉鱼还濒临灭绝?

濒临灭绝的原因猜想

数量锐减,原因不明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保罗·巴雷特说,魔鳉鱼数量锐减,也许是它基因的问题,导致繁殖困难,但是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让他们一筹莫展。

水位降低

美国曾在距离魔鬼洞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发展农业,从水潭里抽出了大量地下水,水位下降后还露出了魔鳉鱼的产卵地,抑制了魔鳉鱼的繁衍。

(常年设置水位测量器具)

食物匮乏

魔鳉鱼是以水中的藻类为食,而藻类生长需要阳光照射,但是由于水位降低,太阳照不到水中,藻类植物越来越少,魔鳉鱼缺少食物,更加难以生长繁衍。

容易变异

生物学家曾经将它们带回实验室研究,他们发现这种鱼适应能力其实很强,像变色龙一样,能够根据外部条件改变自己的性状。比如在含氧量高的水中颜色会更加鲜艳,食物丰富体型就会变大,而且还会与其他鱼类杂交,形成新品种的鱼。

不被重视

美国科学家意识到了要保护好这种小鱼,只能先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1976年,魔鳉鱼被列入濒危物种保护法案,美国更高法院规定要保留魔鬼洞里的最小水位,禁止抽取地下水。但是小小的魔鳉鱼可能是太不起眼了,不像熊猫、秃鹫哪些引人注目的大家伙,一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2016年,3个醉汉还驱车闯入了魔鳉鱼保护区,在魔鬼洞里戏水游泳,不仅如此,还将呕吐物留在了水潭里。虽然这三名醉汉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他们来的时候正值魔鳉鱼的繁殖期,不知道又被他们毁掉了多少鱼卵。

为了保护它们做出的其他努力

当眼看着一种物种濒临灭绝时,科学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为了让鱼群扩大,在附近建立的三个水质水温等环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新水潭,将部分魔鳉鱼放进去,但在5年后他们发现,新的栖息地里已经没有魔鳉鱼了。这片栖息地并不能完全复制,但凡有一点不同就会导致魔鳉鱼变异成其他鱼种。

建立保护区到现在几十年,魔鳉鱼的数量却依然没有显著提升。死亡谷公园的生物学家依然坚信,它们很重要,而且不断尝试人工繁育。到2019年年底成功恢复到了187条。但是危机一直存在,即使成功繁育出100多条,但是它们数量的减少是毫无预兆的,说不准过两年又会锐减。

但是这样结果动不得不让人们产生怀疑。魔鳉鱼走向灭绝,人类是否应该插手?

是否该继续保护魔鳉鱼

该保护观点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严重影响着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数以百计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有500种哺乳动物、鸟类、双栖动物、爬虫类动物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的物种灭绝危机与污染、气候变化密不可分,人类作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有道义上的责任区保护它们,或是提醒别人区保护它们。

任其灭绝观点

但一些人认为,人类并没有对魔鳉鱼造成致命的打击,它们在栖息地也没有天敌。魔鳉鱼的灭绝可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是自然选择淘汰的物种,人类试图保护,是否是在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而且因为人类太喜欢探索,发现一种新的物种时就迫不及待地去研究它,这样的举动是否打扰了它们的正常活动。无论是将它们拿出来研究,还是为它们重新创造栖息地,效果都适得其反,人类的打扰是否造成生物反向进化,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

还有人觉得,既然它们能够在外界生存,并且与其他鱼类杂交,是否可以顺应它的改变。只专注于避免物种灭绝,而忽略了新物种的进化和产生也许是错的。也许魔鳉鱼适应现在的地球的方式就是通过与其他鱼杂交成为新的鱼种。

不过,一个物种灭绝了,可能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但是保护这种不起眼的小动物也是为了让我们对物种的灭绝不那么麻木,否则日后成百上千种物种濒临灭绝,我们都坐视不理,最终伤害到的可能还是人类。你觉得是应该继续研究保护魔鳉鱼,还是任其发展,直至灭绝呢?

漂亮宝贝鳉鱼,水族市场常看到的观赏鱼,养过吗?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64漂亮宝贝鳉鱼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鱼友们,大家晚上好,中秋节快乐!这篇文章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在水族市场上面非常常见的一种非洲鳉鱼,漂亮宝贝鳉鱼。

【简介】

它的名字非常好记啊!而且也被大多数朋友所熟悉,那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讲关于它的一些事。原产地是非洲的莫桑比亚还有南非。体长大概也是5公分左右,是非洲鳉鱼的标配大小。非洲鳉鱼的一个更大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卵生的。而且在非洲有,旱季和雨季的区分。所以这些非洲鳉鱼的鱼卵,是可以接受干燥的环境长达几个月之久。漂亮宝贝也是一样的,一般我们在水族市场上面买到的可能是孵化出来已经养的比较大的鱼了。本身他们的寿命其实不是很长,而如果说直接买鱼自己来孵化,更能感受这种漂亮宝贝将长大自己养大的乐趣。

【鉴赏】

漂亮宝贝之所以被大家喜欢的原因,就是它身上的纹路非常的明显,而且色彩的搭配也非常好看。主要是头部红色尾巴,然后胸鳍,背鳍和尾巴的部分都是蓝色的底。然后加上黑色的纹路,这些黑色的纹路也是比较明显的。再加上它们鳞片与鳞片之间都是由蓝色底色隔开,红色鳞片,让人看上去也是非常印象深刻。最后它的尾巴还有多了一圈红色刚好跟头部的红色相互呼应。

【市场】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漂亮宝贝鳉鱼是现在市场上看见的最多的非洲鳉鱼。一来由于它们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大家接受程度比较高。后来呢,它们的孵化方面,包括饲养啊,难度也不是特别大,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基本上通过网上或者说是在一些水族店工作室里面都可以买得到。

好了,这篇文章关于水族市场常见的一种漂亮的非洲鳉鱼,漂亮宝贝鳉鱼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对漂亮宝贝鳉鱼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文章对这几个帮助,欢迎收藏或者转发,欢迎持续关注!

蓝彩鳉鱼,花俏中带点神秘的观赏鱼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75蓝彩鳉鱼(恩苏卡型)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鱼友们,大家晚上好!这篇文章给大家继续带来的是非洲鳉鱼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品系蓝彩鳉鱼。前面我们介绍了一个表现,让这篇文章再来介绍另外一个表现型,恩苏卡型。

【简介】

这个恩苏卡型蓝彩鳉鱼它的原产地是尼日利亚,体长也是5公分左右。跟前面的帝思型不同的是它们的颜色底色,相对来说蓝色比较淡。但是也是可以看得出蓝色,然后身上的红色斑还是一样,而边上的黄色斑纹也是变淡了。这是因为跟它的水质有关系的。因为不同流域的水质肯定有一些差别和水质的不同导致食物的不同,进而将鱼的发色也不同。可能他们从小都是一开始一样的,但是根据环境不同,然后慢慢的基因也发生变化,最终留存保存下来的就是不同的颜色。这也是原生鱼的一个魅力之一。

【鉴赏】

在观赏性方面,如果一些养鱼的朋友比较喜欢比较淡的色系呢。那这个蓝彩鳉鱼的恩苏卡型是非常适合的。因为本身它们的颜色也是有一些变化,但是没有那么前面那么浓艳,相对来说比较清淡一些,有点小清新的感觉。

【市场】

市场流通性方面跟前面我们介绍的差不多还是有。因为毕竟篮彩鳉鱼这个族群是比较庞大的,所以各种表现型都能在一些鳉鱼工作室或者爱好者手中去拿到。

好了,这篇文章关于篮彩鳉鱼恩苏卡型就和大家解说到这里。希望大家对蓝彩鳉鱼这个家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果觉得文章对自己有帮助,欢迎收藏或者转发。

花斑豹鳉鱼,像穿梭水中的豹子一般,耐看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58花斑豹鳉鱼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鱼友们,大家晚上好,中秋节快乐!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讲花鳉鱼的最后一个品种,花斑豹鳉鱼

【简介】

花斑豹鳉鱼的名字,还有它的外形匹配度非常高。原场地比较广泛,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都有它们的身影。全长可以去到8公分,算是中型偏大型的花鳉鱼。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身体的两侧有着花斑豹的纹路,非常亮眼,辨识度也非常高。而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水流领域,它们的黑斑纹路是千变万化的,有的是规则的,有的是不规则的,这是这个品种的独特魅力。

【鉴赏】

花斑豹鳉鱼,主要是欣赏它们身上这些花斑豹的纹路。因为每一条原生的鳉鱼它们的纹路都基本上是不一样的,所以观赏性很强。一条好的花斑豹鳉鱼它们身上的纹路,应该是黑色和身上的底色格外分明,并且大小不一,这样才显得出它们原生鱼的独特特点。

【市场】

虽然这种花斑豹鳉鱼非常好看,但是在市场方面由于本身是原生鱼,而且繁殖难度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市场上面没怎么推广。虽然是比较好看,但是流动率非常非常低。可能只有少数跟那边原生地有联系的爱好者手里才会有。如果有幸拿得到的话,希望可以地好好维护他们的品系。

好了,这篇文章关于最后一种花鳉鱼的品种,花斑豹鳉鱼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还是非常漂亮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对花鳉鱼这个鳉鱼系列的独特品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喜欢文章觉得有趣,欢迎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欢迎持续关注。

草缸不是只能养灯鱼!这37种鳉鱼观赏度爆表

作者:小黄

鳉鱼,银汉鱼目(Afherinoformes)中的一个庞大家族,是鳉科数百种卵生顶游米诺鱼,广义上说包括卵生鳉鱼和卵胎生鳉鱼。而在英文中,Killifish却是仅指卵生银汉鱼目齿鲤科中的种类。鳉鱼适应的水温环境在18~26℃,一般不应超过30℃,虽然有些品种可忍耐接近40℃的高温,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鳉鱼寿命缩短和驼背症等问题

鳉鱼多生活在南北美洲及非洲的沼泽溪流中,亚欧也有少量分布。小溪流易干涸的因素会造成许多地理上的隔绝,沧海桑田,于是产生出不同的种属

鳉鱼又分为一年生鳉鱼和非一年生鳉鱼,它们体态娇小玲珑,雄鱼好斗,花纹浓艳,特别漂亮,雌鱼一般朴实无华。大多数鳉鱼适宜中性或弱酸性的 稳定而洁净的水质,只有东非的弹噶尼喀湖的鳉鱼需要pH值7~8.5的水质

鳉鱼大多数颜色艳丽主要吃活饵,有一定的饲养难度

下面介绍的鱼适用鱼缸类型:水陆缸、雨林缸、水草造景缸、原生缸、普通鱼缸

1.斑马女王鳉鱼

花鳉科:斑马女王鳉鱼,原产非洲西部加蓬共和国及刚果共和国境内。非常罕见的的西非灯眼鳉鱼,属低温冷水鱼,典型的怕热不怕冷鱼类,体侧均匀分布数条斑马状的纵向细纹,大多由德国培育繁殖后进入我国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粉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1℃±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9±4(DH)

食物饲料:杂食

2.粉红佳人鳉鱼

假鳃鳉科:粉红佳人鳉鱼,原产非洲坦桑尼亚。颜色以橙红色为基底、鳞片闪耀着美丽的金属亮蓝色,胸鳍、臀鳍及尾鳍为鲜红色,眼框一圈是动人的水蓝色,成为它独特气质的更大特征之一。人见人爱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不详

适宜温度:26℃±2℃

酸碱范围:6.6±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以泥炭土为产卵介质,卵需经干燥期后才能孵化,干燥期约为10-12周。刚孵化出之小鱼口径较小,除了一般常用的丰年虾苗之外,可使用微虫、草履虫等尺寸较小的活饵来进行喂食

3.贡氏红圆尾鳉鱼

假鳃鳉科:贡氏红圆尾鳉鱼,原产非洲东部坦桑尼亚、肯尼亚。常见的GUE鳉因拥有一片大红色的尾鳍,因得名,常被各个国家拿来作为控制病媒蚊的鱼种之一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不详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5±0.3(PH)

硬度范围:7±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卵生,以泥炭土作为其产卵介质,卵需经干燥始能孵化,干燥期约为6-8周。稚鱼因过小,应先以微生物喂食

4.雪丽旗鳉鱼

假鳃鳉科:雪丽旗鳉鱼,原产非洲西部热带地区。体形与竖琴尾鱼相似,尾鳍稍长宽,但不分叉,上下叶端不延长,花纹非常特别,体色基调会随环境发生变化,色彩十分美丽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6℃±2℃

酸碱范围:6.5±0.3(PH)

硬度范围:6±3(DH)

寿命年限:3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雌雄分辨:雄鱼尾鳍、臀鳍有橙色带, *** 期更美丽。雌鱼色彩均不如雄鱼鲜艳。雄鱼的尾鳍,臀鳍具橙色带

繁殖方式:卵生

5.二线蓝眼灯鳉鱼

单唇鳉科:二线蓝眼灯鳉鱼,原产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雄鱼特别漂亮,尤其在较暗的环境下,眼部能反射出如同星辰一般的璀璨光芒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群游_温和

适宜温度:24℃±4℃

酸碱范围:7±0.4(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雄鱼鲜艳,背鳍和臀鳍较大

繁殖方式:卵生,可以水草或毛线束作为其产卵床

6.佛氏红圆尾鳉鱼

假鳃鳉科:佛氏红圆尾鳉鱼,原产非洲坦桑尼亚。与贡氏圆尾鳉同属于入门种,体侧的蓝、黄色发色与尾鳍的红色对比十分鲜明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蓝色_红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不详

适宜温度:26℃±2℃

酸碱范围:6.6±0.3(PH)

硬度范围:6±4(DH)

寿命年限:2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卵生

7.青鳉鱼

大颌鳉科:青鳉鱼,原产亚洲中国、日本、朝鲜。是野生青鳉通过选育、杂交、提纯等方式培育出来的小型淡水观赏鱼品种。群游抢食效果一流,可做桉头摆设增添生气,亦可庭院水池造景点缀自然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蓝色_银色

活动区域:上层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2℃±6℃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卵生

8.斑节鳉鱼

假鳃鳉科:斑节鳉鱼,原产非洲利比里亚热带雨林小溪或沼泽。体型娇小,颜色亮丽且协调美丽,草缸中显得格外突出,夜晚关灯后,能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如点点星光,灿烂夺目,煞是美丽,但饲养较难,价格较贵,适合有一定经验的鳉鱼发烧友饲养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s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黑色

活动区域:上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群游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4±0.3(PH)

硬度范围:5±3(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可以用绑上软木塞的毛线束作为其产卵介质

9.双带琴尾鳉鱼

假鳃鳉科:双带琴尾鳉鱼,原产非洲西部尼日利亚东南部及喀麦隆西南部水域。性情活泼,雄鱼色泽亮丽,鱼腹部、背鳍、臀鳍、尾鳍都分布橘黄色光泽,体侧有两条点状连接的横纹,因此得名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6.5±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10.高氏红圆尾鳉鱼

假鳃鳉科:高氏红圆尾鳉鱼,原产非洲东部坦桑尼亚。鱼体呈鲜艳的红色,大大的鳞片轮廓分明,雄鱼鱼鳍边有天空蓝般美丽柔和的色彩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蓝色_红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好斗_活泼

适宜温度:24℃±2℃

酸碱范围:6.4±0.3(PH)

硬度范围:6±4(DH)

寿命年限:2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雄鱼会精力充沛的向雌鱼示爱,亲鱼搭配更好的搭配方式是一公三母

11.黑宝贝鳉鱼

假鳃鳉科:黑宝贝鳉鱼,原产非洲东部肯尼亚、索马里。如同流动的鲜血般的艳红尾鳍,宛如一把贵夫人的大红扇,身体黑白相间对比强烈的花纹,极为抢,使之称为鱼缸中众星捧月的焦点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黑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好斗

适宜温度:26℃±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属于典型的一年生鳉鱼,适合使用泥炭土做为其产卵的介质,营养状况稳定且成熟度足够的种鱼,再加上定期的收卵,可以让其产卵量高达一个星期五十颗以上。此外,小鱼的育成也不难,准备好适合的饵料,成功育成大量仔鱼的情形并不难见

12.黄金鳉鱼

单唇鳉科:黄金鳉鱼,原产亚洲印度、斯里兰卡。闪亮的黄金色泽非常可人,善弹跳,会跳出水面抓捕蚊虫。是备受鱼友青睐的中小型鳉鱼品种。嘴看上去扁平不算大,但实际能够张开呈正方形,所以黄金鳉吞食红绿灯并不罕见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好斗_跳跃

适宜温度:25℃±4℃

酸碱范围:7±0.3(PH)

硬度范围:10±4(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成鱼后,雄鱼尾鳍上下缘有红色,全身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光彩夺目

繁殖方式:卵生

13.吉拉德鳉鱼

花鳉科:吉拉德鳉鱼,原产北美洲古巴。体色十分特别,呈柠檬黄一般的色调,强势的雄鱼体色更加浓烈,臀鳍演化成一根极为发达的交尾器,且会不时尾随雌鱼,将交尾器伸至雌鱼的泄殖孔进行交配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活泼_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2±0.3(PH)

硬度范围:10±4(DH)

寿命年限:3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雌鱼无尾交器,且个体明显大很多

繁殖方式:卵胎生

14.篮彩鳉鱼

假鳃鳉科:篮彩鳉鱼,原产非洲尼日利亚。体表散布红色斑纹,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嵌有美仑美幻的黄色、红色边缘,在水族箱中十分引人注目。不同的地域体表花纹也有不同的变化,每一种都魅力无穷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领地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15.黑玛丽鱼

花鳉科:黑玛丽鱼,原产北美洲墨西哥。鱼体呈梭形,雌雄均为通体哑光般的乌黑,在鱼类中比较少见,非常特别,别具一格,由旱高鳍玛丽鱼杂交培育出的人工变种,全身黑亮,令人喜爱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7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黑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3±0.3(PH)

硬度范围:10±4(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雌雄差异不大,臀鳍稍有差异,雄鱼体型略大,且背鳍有黄边

繁殖方式:卵胎生。5个月性成熟,繁殖周期为35天左右。幼鱼可投喂小型蚤类等鲜活饵料

16.剑尾鱼

花鳉科:剑尾鱼,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容易杂交变异产生新品种,常见有红剑、黄剑、白剑、黑鳍红剑、黑鳍白剑、鸳鸯剑等。鳍形有尾鳍上下叶均延长似剑的,有背鳍、尾鳍长大的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活泼_温和

适宜温度:23℃±3℃

酸碱范围:7.2±0.3(PH)

硬度范围:10±6(DH)

食物饲料:杂食_油膜

雌雄分辨:剑鱼6-8月龄性成熟,雌雄容易分辨,雌鱼色泽不如雄鱼鲜艳,无剑尾。雌鱼尾鳍外缘弧形,无剑尾,较雄鱼体肥大。雄鱼各鳍较尖,有延长似剑的尾鳍,甚至超过体长

繁殖方式:卵胎生,雌雄亲鱼比例为5:1,成熟亲鱼在温度适宜,饵料、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每隔4-5周繁殖1次,每次产仔鱼20-30尾,多的近百尾。适宜繁殖水质硬度6-9度,氢离子浓度63.09-100nmol/L,PH7-7.2

17.孔雀鱼

花鳉科:孔雀鱼,原产南美洲、北美洲。卵胎生的代表鱼种,雄鱼颜色绚丽多彩,活泼可爱,因酷似孔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而得名,随着人工不断育种筛选,品种花色也千变万化,繁殖及水质适应能力强大,标准的新手鱼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彩色

活动区域:上层

饲养难度:容易

性情习性:活泼_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2±0.4(PH)

硬度范围:12.5±2.5(DH)

食物饲料:杂食_油膜

雌雄分辨:雌雄鱼体型和色彩差别很大。雄鱼体形瘦小,长3-4cm,体色绚烂多彩,尾鳍图案及色彩丰富鲜艳,闪烁着金属光泽,妙不可言。雌鱼体长5-6cm左右,各鳍均较短,颜色朴素单调

繁殖方式:卵胎生

18.蓝电光鳉鱼

单唇鳉科:蓝电光鳉鱼,原产非洲东部的火口湖、维多利亚湖、坦干伊克湖、爱德华湖及基努湖。属小型的卵生性花鳉品种,艳丽的体色与黄色的鱼鳍交相辉映,眼睛闪耀的蓝光不如同属蓝眼灯那么强烈,很适合与底栖性鱼类及中层水域游动的鱼类混养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较易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活泼_群游

适宜温度:25℃±4℃

酸碱范围:7.4±0.4(PH)

硬度范围:10±5(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卵生

19.黑珍珠鳉鱼

溪鳉科:黑珍珠鳉鱼,原产南美洲阿根廷。深褐色偏黑色的鱼体上散布着无数荧光蓝的小斑点,这些亮蓝色的小斑点,如同潘帕斯草原上散落的珍珠一般,臀鳍微微泛蓝,美丽而别有一番风味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椭圆

颜色分类:褐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好斗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2±0.2(PH)

硬度范围:6±3(DH)

食物饲料:活饵

雌雄分辨:雄鱼在繁殖期间色彩艳丽、并变深并出现彩色斑点

繁殖方式:卵生,成熟的一对亲鱼放置于铺有泥炭土和沉木的鱼缸中。PH6.0,硬度1-4dH,温度20-22℃。雌鱼会将卵产在泥炭土中,此时将雄鱼和雌鱼捞出。将含有鱼卵的泥炭土干燥后放置3-4个月,然后放入软水缸中,在阴暗处孵化,泥炭土距离水面1.3-2.5cm。干燥的鱼卵可保存3个月至两年或以上

20.尖嘴鲽鱼

花鳉科:尖嘴鲽鱼,原产北美洲。是更大的花鳉科品种,攻击性强,完全食鱼,在花鳉科鱼类中非常罕见

生存环境:弱碱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5cm

形状分类:条形

颜色分类:黄色_银色

活动区域:中层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吃鱼_凶猛

适宜温度:27℃±3℃

酸碱范围:7.5±0.4(PH)

硬度范围:12±4(DH)

食物饲料:活饵

雌雄分辨:雌鱼体长几乎是雄鱼的1倍,且臀鳍颜色更红

繁殖方式:卵胎生,繁殖比较容易,亲鱼可直接产出体型较大的幼鱼

21.蓝宝石琴尾鳉鱼

假鳃鳉科:蓝宝石琴尾鳉鱼,原产非洲喀麦隆淡水流域。鲨鱼般的背鳍、变幻的色泽、温和的性格,可以说是高端非洲多年生小型鳉鱼代表之一。虽然美丽,但饲养有一定的难度,新人需谨慎哦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s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6℃±3℃

酸碱范围:6.7±0.3(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22.蓝色精灵鳉鱼

假鳃鳉科:蓝色精灵鳉鱼,原产非洲东部坦桑尼亚鲁菲吉河流域下游。是相当受欢迎的N属鳉鱼品种,野生品种比较难得一见了,反而是各种改良的人工品系较为市场所接受,也是入门鳉鱼品种种之一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好斗_凶猛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7±0.3(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卵生,以泥炭土作为其产卵介质,卵需经干燥始能孵化,干燥期约为6-8周。刚孵化的小鱼的口径较小,除了丰年虾苗之外,可能得选择其它更小的生饵来喂食,例如草履虫、微虫等,以免小鱼因为吃不饱而发生互咬互噬的现象

23.绿精灵鳉鱼

假鳃鳉科:绿精灵鳉鱼,原产非洲坦桑尼亚。市面比较少见,形态与鳉科其它品种有所不同,头部状似鱼雷,身体较宽,鱼体绿色花纹会因光线拆射而变成蓝色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绿色_棕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好斗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7.2±0.2(PH)

硬度范围:10±3(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雌雄分辨:幼鱼分辨雌雄比较困难

繁殖方式:卵生,繁殖比较困难。以泥炭土作为其产卵介质,一对或一公三母放在设置泥炭质介12公升缸里繁殖。在大约14天之后收卵,可见1.3mm卵。让泥炭干燥大约24个小时,在21℃-24℃之间的温度大约3个月的时间孵化

24.牡丹鱼

花鳉科:牡丹鱼,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等江河流域。能与月光鱼、剑尾鱼杂交。如果你饲养过牡丹鱼,就会发现它和月光的区别,月光的体形要比牡丹宽阔且薄一些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7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黄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5±0.4(PH)

硬度范围:10±6(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繁殖期间,雄鱼的体色会逐渐变深、变亮,臀鳍演化成输精管。雌欲腹部膨大,体色比雄鱼要浅

繁殖方式:卵胎生,5-6月龄性成熟,同缸成熟雌、雄鱼自行交尾繁殖。繁殖水温25-26℃,硬度9-10度左右。1尾雌鱼可产下鱼苗30-40尾。如果不担心串种,只需群养,发现雌鱼腹部膨大, *** 处出现大黑斑为临产征兆,捞出单养即可。小鱼生出后把雌鱼捞走,小鱼可喂最细小的颗粒饲料

25.七彩稻田鱼

大颌鳉科:七彩稻田鱼,原产亚洲印尼苏拉维西。于2010年才被发现的稻田鱼品种,可以说是当今全球最美丽的稻田鱼。全身披着亮蓝色的鳞片,下颌沿腹部、臀部至尾鳍,都勾勒着鲜明的血红色线条,搭配两片不断煽动的火红色胸鳍,使它们成为水中最耀眼的仙子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3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蓝色_红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6.5±0.5(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卵生

26.美国旗鱼

花鳉科:美国旗鱼,原产北美洲美国佛罗里达州。周身布满星点条纹,酷似美国国旗星条图案,因而得名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7cm

形状分类:椭圆

颜色分类:橙色_黄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活泼_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3±0.3(PH)

硬度范围:12±4(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成熟生殖期的雄鱼体色艳丽,处在 *** 阶段的雄鱼,体上星条纹散乱不齐。雌鱼体色较暗,腹部宽大肥满

繁殖方式:卵生,产卵箱中要有水草、砂粒和增氧设备。雌鱼排卵延续6-7天,每天10-20余粒不等。然后捞出雌鱼,留下雄鱼,雄鱼极其爱护后代。1周左右,仔鱼陆续破膜而出

27.霓虹二线鳉鱼

假鳃鳉科:霓虹二线鳉鱼,原产非洲喀麦隆西南部及尼日利亚东南部淡水流域。是非常容易饲养的梦幻鳉鱼品种,不仅颜值逆天,还是少数性情温和可群养的鳉鱼品种,而且还是是多年生,非常适合新人饲养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紫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6℃±3℃

酸碱范围:6.7±0.3(PH)

硬度范围:8±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雌雄分辨:雄鱼长度5.5cm,雌鱼4cm

繁殖方式:可群体繁殖,雌鱼初期一天产1-2粒,中期4-8粒。可用煮沸过干净的毛线收集鱼卵,2-3天收集一次。可采用干燥泥炭土保存,24-26℃休眠期15-20天。然后将卵倒到孵化器内,约一周孵化。鱼苗能游动后马上捞到饲养器内,8-10小时后可喂食

28.七彩珍珠鳉鱼

溪鳉科:七彩珍珠鳉鱼,原产南美洲巴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被IUCN列为易危保育类动物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5c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白色_橙色

活动区域:中下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不详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3±0.2(PH)

硬度范围:6±3(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卵生

29.蓝珍珠鳉鱼

花鳉科:蓝珍珠鳉鱼,原产非洲坦干伊克湖。蓝珍珠鳉又称为TGN鳉,是坦干伊克湖唯一一种属的鱼

生存环境:弱碱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5cm

形状分类:椭圆

颜色分类:蓝色_黄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z中等

性情习性:活泼

适宜温度:25℃±2℃

酸碱范围:7.5±0.3(PH)

硬度范围:14±4(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卵生

30.茉莉花鳉鱼

花鳉科:茉莉花鳉鱼,原产北美洲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到墨西哥非拉克斯州的费尔岬流域。雄鱼的背鳍面积占比极大,并且可以如同风帆一般高高竖起,世界各地普及度很高,并有多种人工改良品种,是美丽的大型卵胎生花鳉月光类品种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4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褐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5℃

酸碱范围:7.2±0.5(PH)

硬度范围:10±6(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雄鱼有着大大如同风帆一般的背鳍,雌鱼腹部膨大圆突,腹部后端有一黑色斑

繁殖方式:卵胎生花鳉科品种,通常35-40天繁殖1次,产仔时一般无需特别照顾。繁殖水温26℃左右,雌雄亲鱼1:2比例放入密植水草的鱼缸中,待雌鱼腹部膨大,捞出雄鱼,每条雌鱼每次产仔30-50尾。仔鱼产出后即可游动摄食。产后将亲鱼移出分养,以免吞食幼鱼

31.漂亮宝贝鳉鱼

假鳃鳉科:漂亮宝贝鳉鱼,原产非洲南部莫桑比克。独具一格,鳉鱼家族中最耀眼的明星,雄鱼体色异常艳丽,宛若水中宝石般耀眼夺目,可谓实至名归,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热带鱼品种之一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很难

性情习性:好斗

适宜温度:26℃±2℃

酸碱范围:6.6±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雌雄分辨:繁殖时雄鱼颜色鲜艳,雌鱼色淡

繁殖方式:繁殖比较困难,属水草卵生鱼类,是目前知名度更高的一年卵生鳉鱼。雌鱼每次产卵50-100粒,约7天左右才能产卵完毕

32.琴尾旗鳉鱼

假鳃鳉科:琴尾旗鳉鱼,原产非洲西部加蓬、刚果沿岸的沼泽地区。身体呈美丽的橘红色,苗条修长的身体五彩斑斓,古代竖琴的尾巴,造就它的美丽。在人工改良培育下,个体之间已产生很大变化,有黄金型、巧克力型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橙色_粉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25℃±3℃

酸碱范围:6.5±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雌雄分辨:野生雄鱼体色为深褐色,背鳍、臀鳍外缘呈橘红色,色彩更为美丽鲜艳,鳍末较尖。雌性体色单调,鳍短而圆钝

繁殖方式:繁殖比较困难,属水草卵生鱼类,繁殖水温26-27℃弱酸性水,雌鱼产卵时间较长,约7-10天。受精卵需12-14天孵出幼鱼,孵化期间要弱光、通风

33.五间鳉鱼

假鳃鳉科:五间鳉鱼,原产非洲西部塞拉利昂、加纳、赖比瑞亚、科特迪瓦等国境内水域。形态和花纹比较特殊的多年生鳉鱼品种,有些像斗鱼系列的安氏栉盖鱼,鱼体呈黄棕色,头部有一条自吻端延伸至眼下方的黑纹,腹部有四条纵向黑纹,各鳍呈浅黄透明状,臀鳍和尾鳍的边缘有黑纹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7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领地

适宜温度:23℃±3℃

酸碱范围:6.3±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繁殖方式:约5个月达性成熟,雌鱼产卵于靠近水面的水草或其根系上,约1-2周孵化

34.燕子鳉鱼

溪鳉科:燕子鳉鱼,原产南美洲。有资料记载寿命最长的鳉鱼品种,因背鳍、腹鳍、尾鳍搭配酷似侧飞的燕子,因此得名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4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褐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6.8±0.3(PH)

硬度范围:6±3(DH)

食物饲料:杂食

繁殖方式:雌鱼一周产5-20粒,受精率50-70%,鱼卵休眠6-15个月,孵化温度24-26℃,22-26度

35.三叉琴尾鳉鱼

假鳃鳉科:三叉琴尾鳉鱼,原产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大型鳉科品种,鳉鱼界中无人不知,成熟的雄鱼尾鳍拉出夸张的三叉琴形尾,鱼类之中是很少见而特殊,号称鳉鱼之王

生存环境:中性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1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蓝色_紫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好斗_凶猛

适宜温度:24℃±3℃

酸碱范围:7±0.3(PH)

硬度范围:9±4(DH)

食物饲料:小型活饵

36.五线鳉鱼

假鳃鳉科:五线鳉鱼,原产非洲加蓬共和国境内奥果韦河流域热带雨林中。属耐高温能力很强的热带鳉鱼品种,因体侧有五条明显的红色横纹贯穿全身而得名。这些红色条纹会根据光照角度的不同,闪烁出亮蓝或亮绿的金属光泽,点缀在水草缸中显得十分美丽

生存环境:弱酸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5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6℃±3℃

酸碱范围:6.5±0.3(PH)

硬度范围:6±4(DH)

食物饲料:杂食

37.月光鱼

花鳉科:月光鱼,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因为可与剑尾鱼杂交培育新品种,所以市面相关变种及花色繁多。身形娇小灵活,花色繁多,五颜六色,普及度高的热带鱼品种

生存环境:汽水

形态系列:鳉鱼

更大长度:6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黄色

活动区域:中上

饲养难度:较易

性情习性:安静_温和

适宜温度:23℃±4℃

酸碱范围:7.6±0.3(PH)

硬度范围:11±5(DH)

食物饲料:杂食

雌雄分辨:雌鱼略大,6-7cm,雄鱼5-6cm。交配期,雄鱼颜色变深、发亮,臀鳍演变为输精管,雌鱼腹部逐渐膨胀

繁殖方式:卵胎生,繁殖能力极强,雌雄会自由配对交配繁殖,繁殖温度26℃左右,硬度9左右。若雌鱼 *** 处有大黑斑出现,说明已到临产时间。卵胎生30-40尾

来源:案锦水草

- 完 -

点击下图有惊喜哦~

三叉琴尾鳉鱼,巨人鳉鱼,尾巴三种颜色真好看

“养鱼说”今日头条专栏:鳉鱼族群系列188三叉琴尾鳉鱼

图文原创作者:疯疯人【坚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最接地气的养鱼经验】

特别声明:允许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搬运,否则申诉 ***

各位今日头条的鱼友们,大家晚上好!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是鳉鱼家族非洲鳉鱼系列里面比较大型的品种,三叉琴尾鳉鱼。

【简介】

三叉琴尾鳉鱼原产地是奈及利亚,体长可以去到15公分。这是我们介绍的非洲鳉鱼里面目前更大的。因为一般也就是5公分左右,这么大的还是比较难得,也是比较少见的。这种鳉鱼为什么叫三叉?因为它长大了之后,尾巴三种颜色加上尾巴的形状很像三叉戟,所以就叫三叉。由于个头比较大,所以一般需要养在比较大的水族缸里面。饲养难度还有繁殖,都不是特别难。

【鉴赏】

虽然个头那么大,但是它身上的纹路依然是非常变化多端的。首先他的头部到它的腹部,这段身体它的纹路是红色的底色,加上黄色底中间是白色的斑纹,跟普通我们看到红色斑纹是反过来的。其次是它的腹部到整个腰身中间是竖状的条纹的,跟前面的纹路也是有区别。更大的特点来了就是它的尾巴尾巴的形状像一个三叉戟,然后呢颜色也是分出三块,颜色上半部分是有点透明,淡黄色中间是黄色的,而下面是蓝色条纹,加上臀鳍下面也是蓝色条纹,所以整条鱼看上去辨识度非常高,非常抢眼。

【市场】

由于饲养和繁殖难度不是很大,加上身上纹路那么有特色,观赏性那么强,所以呢水泥市场上面是有流通的,只不过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一些。算是非洲鳉鱼品种里面的巨人鳉鱼了。很多朋友也喜欢收藏这个品种。

好了,这篇文章关于美丽有特色比较巨大的三叉琴尾鳉鱼大家解说到这里。希望大家对非洲鳉鱼的品种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感谢大家支持,如果觉得文章对自己有帮助,欢迎收藏或者转发出去。

标签: 危害 鱼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