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行情,食用油价格行情中国粮油信息网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2 0
【收评】豆油日内下跌0.05% 机构称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

行情表现

8月23日收盘价当日涨跌幅五日涨跌幅
豆油8134.00元/吨-0.05%1.65%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8月23日各地区一级豆油现货价格报价8763.33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8134.00元/吨)升水629.33元/吨。

8月22日豆油港口库存录得89.35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30万吨。

机构观点

南华期货: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

【供需分析】 棕榈油:虽然棕榈油主产国降水开始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但是当前降水的减少反而会有利于近端的产量,因此考虑近月的棕榈油产量依旧会压制产国的盘面报价;此外,由于欧洲市场对东南亚棕榈油产品进入其市场的政策限制进一步发酵影响,考虑后续的产国消费将会更加依赖我国,因此考虑我国棕榈油后续的进口成本和供给预期均不会有太大的忧虑,且随着天气的转冷,棕榈油的消费量开始渐边际调减,后市价格考虑在三油中依旧偏弱。 豆油:供给端由于油厂压榨节奏的影响后续的供给预期考虑不会非常看好,而从油厂卖货的心态来看,由于当前的库存并未到达明显压力状态且后续的供给并无明显增量带来额外压力,且当前的豆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性价比,考虑消费端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依旧稳固,因此豆油继续保持在三油中相对看强的观点。 菜油:菜油在直接进口和菜籽压榨两方面均考虑表现出供给无忧的预期,但消费端则认为由于豆菜价差的问题,在消费的性价比角度考虑菜油当前依旧不具备消费的性价比;此外,由于当前公布的加拿大菜籽的产量预期依旧会对国际菜油的供给形成偏宽松的预期量,因此短期内考虑菜油在缺乏利多题材的情况下将会继续承压,且后续随着黑海葵籽将要准备上市,葵油的供给冲击可能会对菜油价格形成进一步的压制,豆菜价差继续不看好。 【后市展望】由于三油中豆油基本面最为良好,做多可行性较高,但油脂整体供给充裕下,价差操作优先考虑。

今日(9月1日)豆油、棕榈油、菜 *** 情简析

目前美豆和加菜籽产量没有大幅减产,且棕榈油总体供应稳定,则全球植物油的供应稳定。短期内由于国内未来2个月油料作物进口边际减少而油脂开始进入消费旺季,再加上汇率因素,油脂价格坚挺,在国内商品市场情绪偏强的影响下,豆油和棕榈油创出6月份上涨以来的新高。但是,供应总体宽松和价格上涨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关注国内三大油脂库存变化,如果库存未出现明显下降,要防范油脂价格回落的风险,目前价格不建议追多。

棕榈油:中国和印度的棕榈油进口需求回升,8月份产地棕榈油的出口仍然较好。不过,由于 8-10月份是产地棕榈油的旺产期,而且目前印尼仍然保持较强的出口意愿,所以国际市场上的棕榈油供应非常稳定,产地棕榈油仍然缺乏明显的上涨驱动,不过在其他油料作物走势偏强以及马来林吉特贬值的影响下,马盘棕榈油再次回到4000林吉特/吨上方,接下里关注4200的强阻力。8、9月国内棕榈油采购量偏高,国内棕榈油库存预计将维持高位。

豆油:市场担忧国内9、10月份大豆进口量偏少,但是目前豆油供应仍然宽松,从大豆远期采购来看,反而是12-1月的豆油供应还存在不确定性,关注国内大豆压榨量和豆油库存变化情况,大集团大量采购豆油远期基差,是近期豆油价格偏强的原因之一。另外,豆油走势继续受CBOT 大豆走势影响,CBOT大豆再次回升到1400美分左右,市场等待9月份USDA报告对美豆产量的评估。

菜油:9月底之前国内菜油总体来看还是偏降库的,但是降库的速度低于之前的预期。加拿大统计局预估2023/24年度加菜籽产量为1756万吨,考虑到面积同比增加的情况下,比正常产量少124万吨。不过,加拿大统计局分别上调2021/22和2022/23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496万吨和52.1万吨,来解释旧作库存偏高的情况,一定程度抵消新作减产的影响。

市场供强需弱 食用油旺季低迷

进入12月以来,国内食用油市场呈现旺季低迷的局面,价格持续走弱。一方面,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利空影响与国际原油下跌、美元加息叠加,令国内外植物油市场普遍承压;另一方面,国内食用油基本面持续呈现供给宽松、价格承压的局面。其中,棕榈油库存持续攀升并达到近年更高,因进口利润重新打开,国内近期积极买船,在库存压力增大的同时,下游需求仍偏弱,累库压力仍存;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增加,也带动油厂开工率提升和豆、菜油供应改善,而随着疫情新增感染人数快速攀升以及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下游采购谨慎,市场挺价心理松动。元旦、春节临近,若消费市场仍无改观,预计短期食用油市场将维持弱势。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编辑丨从申

<

【收评】菜油日内下跌0.50% 机构称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

行情表现

8月22日收盘价当日涨跌幅五日涨跌幅
菜油9141.00元/吨-0.50%1.34%

品种基本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

8月22日全国进口四级菜油均价现货价格报价9585.00元/吨,相较于期货主力价格(9141.00元/吨)升水444.00元/吨。

机构观点

南华期货:油脂继续关注品种间价差

【供需分析】 棕榈油:虽然棕榈油主产国降水开始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但是当前降水的减少反而会有利于近端的产量,因此考虑近月的棕榈油产量依旧会压制产国的盘面报价;此外,由于欧洲市场对东南亚棕榈油产品进入其市场的政策限制进一步发酵影响,考虑后续的产国消费将会更加依赖我国,因此考虑我国棕榈油后续的进口成本和供给预期均不会有太大的忧虑,且随着天气的转冷,棕榈油的消费量开始渐边际调减,后市价格考虑在三油中依旧偏弱。 豆油:供给端由于油厂压榨节奏的影响后续的供给预期考虑不会非常看好,而从油厂卖货的心态来看,由于当前的库存并未到达明显压力状态且后续的供给并无明显增量带来额外压力,且当前的豆油价格依旧存在一定的性价比,考虑消费端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依旧稳固,因此豆油继续保持在三油中相对看强的观点。 菜油:菜油在直接进口和菜籽压榨两方面均考虑表现出供给无忧的预期,但消费端则认为由于豆菜价差的问题,在消费的性价比角度考虑菜油当前依旧不具备消费的性价比;此外,由于当前公布的加拿大菜籽的产量预期依旧会对国际菜油的供给形成偏宽松的预期量,因此短期内考虑菜油在缺乏利多题材的情况下将会继续承压,且后续随着黑海葵籽将要准备上市,葵油的供给冲击可能会对菜油价格形成进一步的压制,豆菜价差继续不看好。 【后市展望】由于三油中豆油基本面最为良好,做多可行性较高,但油脂整体供给充裕下,价差操作优先考虑。

猛涨65.8%!2021年食用油涨幅跑赢原油,今年仍将居高不下?

说到油价上涨,人们之一反应恐怕是原油价格上涨。诚然,2021年原油价格上涨了差不多50%,然而原油并不是2021年涨得最凶猛的“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2021年较2020年水平上涨了65.8%。

这不仅是FAO统计的主要食品类型中涨幅更大的,也是自有统计以来,植物油价格出现的更大年度增幅,主要是受自然灾害、疫情和物流因素导致的供应紧张,以及市场失效的影响。

多数分析师认为,2022年,在高需求和供应紧张的压力下,食用油价格预计仍将居高不下。因为大宗商品价格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受到航运成本、能源、化肥价格和许多国家劳动力短缺的影响。

“油”价高涨的背后

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三种食用油。食用油是生活必须品,并且还是很多包装食品的重要原料,市场规模庞大。

以世界上最常用的食用油——棕榈油为例,在全球半数以上的包装食品中可以寻见它的踪迹。这一油脂与东南亚“强相关”,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前两大棕榈油生产国,在供应上遭到了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

自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就一直不顺。其棕榈油产业主要依靠印尼、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外来劳工,自2020年3月起实施旅行禁令以来,这些劳工很难回到马来西亚的农场工作,冲击棕榈油的产量。

而在去年因“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下,马来西亚 *** 祭出了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只要农场有疫情暴发,相关农场就必须立即关闭,导致大量成熟的棕榈果无人采摘,烂在田间地头。

这导致在去年5月和11月出现了两次棕榈油与大豆油价格倒挂的罕见现象。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时间内,大豆油价格都在棕榈油价格之上,价差一般在500-1500元/吨之间浮动。但由于棕榈油供需极度收紧,去年11月中旬,棕榈油反而高出大豆油300-400元/吨,倒挂程度历史更高。

在疫情好转以及调整防疫策略后,外界本期待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能够得以恢复,但祸不单行,马来西亚遭遇了多年未见的洪灾。从2021年12月中旬开始,热带低气压在马来西亚登陆后,带来了数天的倾盆大雨。

当地贸易商表示,一些棕榈种植园受到严重影响,收割工作已经停止,受洪灾影响道路关闭,还造成了物流问题。马来西亚多雨的天气估计至少会持续到1月中旬。受此影响,进入2022年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不断上涨。

自然灾害并不显现在棕榈种植业上,这也让南美洲食用油从业者相当担忧。拉尼娜天气导致油菜和大豆主要种植区的气候变得炎热干燥,预期产量减少。在此背景下巴黎油菜籽期货7日飙升近6%,创下历史新高,为2009年以来更大盘中涨幅。

出口国和进口国都很难

食用油飞涨,油脂生产国由于产量下降,未必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并且他们发现,自身也很难躲过食用油价格飞涨的影响。如世界上更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尼,已计划对国内销售的食用油进行补贴,缓解对民生的冲击。

印尼贸易部长卢特菲(Muhammad Lutfi)去年12月表示, *** 打算向市场大量供应低价棕榈油,如果市场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 考虑用棕榈油出口费的收入,进一步补贴国内市场上的食用油,以便遏制不断上升的食品通胀压力。

根据印尼官方数据,去年12月,基于棕榈油的食用油均价为每升1.78万印尼盾(约合7.92元人民币),比一年前高出40%以上,远高于贸易部设定的参考价格1.1万印尼盾(约合4.89元人民币)。

连出口国都面临压力,那么对于主要食用油进口国来说,价格压力就更为显著了。印度目前是全球更大的植物油进口国,进口食用油在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印度 *** 12月宣布,将精炼棕榈油进口关税由此前的17.5%下调至12.5%,以控制国内食用油价格涨势。

此外,印度还试图通过暂停交易期货合约的方式控制食用油价格上涨。12月20日,根据印度商品交易所官网的公告,印度 *** 已禁止交易7种农产品的期货合约一年,其中包括粗棕榈油和大豆及其衍生物。

食用油飞涨,让很多印度民众直呼吃不起油。在这一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市政部门为激励疫苗接种,决定向每位疫苗接种者免费提供一升食用油,结果效果极佳,吸引了上万人出来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中低收入者。

食用油又涨价?刚刚!2500亿粮油巨头宣布:正考虑第三次调价

6月10日消息,在金龙鱼今日召开的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向该公司总裁穆彦魁提问:今年以来,公司食用油进行了几轮调价?近期有无调价计划?

针对投资者提问,穆彦魁回应,“公司二季度业绩预计比一季度要好,产能利用率较好,订单稳定增长。(今年食用油产品)已调过两次价格,面对国际食用油大涨环境,近期还在考虑第三次调价。”

另据金龙鱼财务总监Loke Mun Yee(陆玟妤)透露,金龙鱼的主要原材料大豆、豆油、菜油、棕榈油的价格目前仍然处于高位,所以二季度的成本会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经营情况看,2022年一季度,金龙鱼营收565亿元,同比增长10.68%;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同比下降7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大跌92.71%。

对于业绩下滑,金龙鱼曾称,2022年一季度,受南美干旱天气影响大豆产量预期等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上升。

彼时,金龙鱼还透露,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文|《财经天下》周刊 唐果)

食用油价格暗中逼近?“油瓶子”保卫战已经打响!

食用油,这一全民必需品,似乎变成了让人头疼的话题。最近,市场上食用油价格暗中逼近,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各种油品的价格猛涨,让人们不禁开始担心起日常生活的开支。因此,一场“油瓶子”保卫战已经打响!

事实上,这并不是之一次在食用油市场上发生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每当价格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对广大消费者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与往年相比,此次价格上涨更为严重,给已经压力重重的民众增添了不小的烦恼。

那么,为什么食用油价格近期会出现明显上涨的趋势呢?事实上,这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首先,国内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导致整个食用油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油料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涨,进而使得国内市场的价格也不可避免地上涨。其次,国内粮食种植业收益下降,油料种植规模减少,导致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也难以避免。

在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许多家庭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主动寻找降低食用油开支的 *** 。一些家庭开始制定详细的预算,严格控制每月食用油的量,并尝试各种替代品。一时间,低价食用油和植物油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对象。然而,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产品也给消费者错觉,使得他们更加为了“油瓶子”而烦恼。

除了个体家庭外,社会上也涌现出一些 *** 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他们开始倡导理性消费,鼓励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向相关部门反映食用油价格的高涨问题。同时,他们还提供一些购买食用油的注意事项和知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辨别真正的优质食用油。这些群体的努力和智慧将为消费者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他们与高价食用油进行抗争增添了更多的力量。

面对这一局势,广大消费者该如何保卫自己的“油瓶子”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会节约使用食用油来降低开支。改变一些炒菜 *** ,尽量减少使用油的量,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节省不少开支。其次,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品牌和种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知名品牌会经过严格的质检,有一定的保障。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促销活动和优惠政策,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当然,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不仅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对于农民和生产商也是一个挑战。农民需要更加注重油料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稳定价格。而食用油生产商则需要合理调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以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

*** 对于食用油价格上涨问题也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食用油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用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 *** 还积极组织市场调研,研究如何提高食用油的生产效率,稳定食用油价格。这无疑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也为“油瓶子”保卫战的胜利加添了一丝曙光。

总之,食用油价格暗中逼近,这场“油瓶子”保卫战已经打响。无论是消费者、农民还是生产商,都要做好应对的准备。通过合理的节约使用、选择适当的品牌和种类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价格上涨的压力,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愿这场保卫战能够取得胜利,让食用油价格回归稳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食用油好价天梯榜,618囤油必备可以收藏备用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糖糖251



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用品,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618要到了又到了囤积柴米油盐的时候了,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食用油天梯榜,这几款都是很不错的销量巨大的食用油品类品质和安全都完全放心,看到好价基本上属于可以无脑买的。

??之一款:鲁花 食用油 5S物理压榨 压榨一级 花生油 6.18L。这款价格非常坚挺日常好价在160元左右,去年618历史低价达到129元,今年618如果看到低于130请马上选择下单。

5S物理压榨,经过无水化脱磷技术,生香,留香技术,恒温保鲜储存技术,去除黄曲霉素技术。属于比较清淡的口感,没有香菜籽油那么强烈的味道。鲁花是专业 *** 高端油的大企业,产品品质完全可以放心。


??第二款:西王 食用油 玉米胚芽油6.18L 非转基因物理压榨。这款日常好价在80元左右,历史低价位在54元左右。日常如果碰到60左右的好价同学们千万不要手软,果断下单就好。

这款在网上评价很好的非转基因玉米油了。同样是口感比较清淡,烹饪食材能很大程度保持食材的原色美味。另外做糕点面包之类的零食强烈推荐这款。


??第三款:鲁花 食用油 5S物理压榨一级花生油6.09L 香飘万家系列 浓香花生油。同样是鲁花出品的花生油,这款是浓香型的。历史低价为107元,日常好价为120元左右。

与京东联名款同样是5S品质,相比于上一款,这一款香味更加浓郁,炒菜。这应该是大家认可度非常高的一款油了,用料非常不错,非常值得囤的一款食用油。

食用油价格行情,食用油价格行情中国粮油信息网-第1张图片-


??第四款:胡姬花 食用油 压榨 古法花生油6.18L。常卖价在135元左右,去年大促好价为70-80元很难遇到,如果看到大家如果看到这个100一下价格千万不要犹豫,无脑下单就好。

这款是有“胡姬花特香型花生油6.18升”升级为“胡姬花古法花生油6.18升”采用百年古法。油香味浓郁,适合于炒菜,油炸,煎煮等,能极大的提高食物的口感。


??第五款:福临门 食用油 非转基因压榨一级黄金产地玉米胚芽油6.18L 中粮出品。日常好价在75元左右,去年的历史低价为55元。今年618也很有可能到达历史低价。

中粮出品品质保障。原料来自玉米黄金产地,精选东北非转基因玉米,采用2小时鲜胚即榨。口感清淡,无论是爆炒还是清蒸或者烘焙这款好油都是你的不二选择。


??第六款:福临门 食用油 压榨一级充氮保鲜葵花籽油6.18L 中粮出品。。日常好价是70元左右,历史低价44元,出现于2018年11.11日。所以如果大家需要的话碰到70元左右的价位就可以入手了。

中粮出品,具有中粮全球产业链品质保障,质量值得信赖。优选乌克兰葵花籽。含86.9%不饱和脂肪酸。采用脱壳纯物理压榨,外包装采用防紫外线专用瓶,冲氮保鲜技术。极大程度保留了产品的色泽和品质,保留了产品的鲜味。


第七款:骆驼唛 食用油 特香压榨花生油6.18L 香港品牌。历史低价为64元,发布于2019.11,这件价格非常坚挺。今年618好价应该在83元左右,现在也比较少见了,如果碰到了,不要犹豫下单吧。

选用北纬34-38°好,180天自然成熟的花生,挑选颗粒大饱满的花生原料,经过360°高温炒籽,烘炒出花生的浓郁香味,让后经过纯物理压榨,然后再经过低温冷凝,保持油脂的新鲜度。


??第八款:多力葵花籽油5L+238ml 食用油 物理压榨 含维生素e(新老包装随机)。一般日常好价在90元左右,历史低价为81元,价格稳定的可怕。如果想买85左右应该就可以出手了,再低基本上很难了,除非打错价格。

葵花籽油的特点就是营养更丰富,油烟更少,富含维生素E,味道属于比较清淡。


??第九款:鲁花 食用油 低芥酸特香菜籽油 5L 物理压榨(新老包装随机发放)。日常价在99元左右,历史低价在75元。如果618看到有低于80元的价格,可以果断下单了。

鲁花品牌,老牌子值得信赖,低芥酸食用起来对身体更加健康。香味也很浓,油烟味也少。


??第十款:金龙鱼葵花籽清香型调和油5L (新老包装随机发货)。日常好价在55元左右吧,历史低价在49.9元,所以觉得这款也没有必要囤很多,随用随买就好。

这款价格便宜,但是品质肯定无法和其他几款相比,但是。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肯定还是有一定的保障,要求不高的同款可以考虑入手。


就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好价,觉得有用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关注我,我会更有动力分享对值友买买买有帮助的干货的!

***关注我,不错过任何囤货好物***

618种草大会~50000元现金狂撒!索尼a7m4,苹果手机、耳机、平板、表等系列奖品让你拿到手软!立即去参与>>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油脂市场走向何方

当地时间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天气因素”随之成为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变量,大豆、豆油等期货价格近期持续上涨。

豆油 季节性走强可期

毕慧

本周以来,在美国农业部报告的超预期利多影响下,美豆油期价大涨带动国内豆油期价强势跟涨,一举扭转了端午假期前由于EPA掺混目标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的国内外豆油期价集体遭遇重挫的疲弱走势,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那么目前影响国内外豆油期价走势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美豆期价的波动继续为美豆油期价带来原料成本端的影响。在美国农业部超预期下调美豆季度库存和美豆播种面积之后,即便是美豆单产能够达到当前美国农业部预期的创纪录水平,美豆供应也将陷入史无前例的紧张格局。何况目前美国多位农业经济学家的预估单产均低于美国农业部报告的预估值,这也推升了市场对美国农业部可能在7月份供需报告中继续下调美豆单产的预期。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来看,截至7月2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仅为50%,显示出近期的降雨并未显著改善此前的旱情,随着天气炒作高峰期的到来,美豆生长关键期对天气题材炒作的敏感度将会进一步增强,有助于美豆期价保持强势,对美豆油期价产生原料成本支撑。

其次,美国生物燃料需求长期增长,美豆油库存难以累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油籽压榨报告显示,2023年5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1.89亿蒲式耳,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4.6%。但5月底美国豆油库存为23.86亿磅,环比减少6.1%。这与此前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公布的大豆压榨量环比增长和豆油库存环比下降能够相互印证,也显示出虽然美豆压榨需求旺盛,但美豆油需求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令美豆油库存降幅扩大。一方面得益于阿根廷大豆减产,阿根廷豆油出口规模受限,提升了美国和巴西的豆油出口潜力;另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生物柴油需求的增长,虽然此前EPA公布2023—2025年生物燃料掺混计划,减少2024年和2025年的掺混量。但是从实际掺混量来看,美国生物燃料需求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将对美豆油期价构成长期支撑。

最后,资金连续增持净多单,支撑美豆油期价强势。市场资金同样看好美豆油期价的表现。从豆系市场资金的变化来看,投机基金连续四周增持CBOT大豆期市的净多单,累计净买入近10万手。快速扭转此前连续六周减持的局面,反映出市场资金的转向。无独有偶的是,投机基金在CBOT豆油期市上同样连续四周做多,累计净买入7.6万手。截至2023年6月27日,投机基金在CBOT豆油期货以及期权上持有净多单38751手,比一周前增加9934手,反映出近期投机基金的做多热情持续高涨,从资金角度支撑美豆油期价的强势。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油厂豆油库存自今年4月份以来持续累积,截至6月末,国内油厂豆油库存已经攀升至93.65万吨,呈现出持续修复的趋势,反映出在国内油厂开工率高企的背景下,油厂豆油库存持续攀升的趋势。但随着国内夏季的到来,国内油厂即将迎来停产检修期,同时部分油厂面临的豆粕库存压力不排除个别油厂提前检修的可能性。这意味着,7月份油厂开工率很难重新攀升至6月初的70%以上的历史高位,大概率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随着油厂豆油产出压力减轻,油厂豆油库存或进入被动去化阶段,关注下游市场的备货需求,尤其是在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主动备货积极性将影响豆油库存的去化速度,可能减轻豆油价格阶段性的反弹压力。

从品种价差来看,截至7月3日,国际豆棕FOB价差为162.88美元/吨,位于历史均值103偏上,并未显著偏离历史均值。从绝对价格来看,进口豆油的性价比不如棕榈油,但考虑到7月份24度马来西亚棕油进口完税成本在8030元/吨,近期持续攀升。相比国内广东港口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7850元/吨仍高出180元,进口亏损仍在制约进口棕榈油的积极性。在国内棕榈油港口库存加速去化的背景下,棕榈油价格将获得明显支撑,从豆棕价差的角度也将对豆油价格形成侧面提振。目前豆棕期货主力9月合约价差478元/吨,明显低于近6年同期水平,油粕比处于历史均值附近。由于油脂市场中豆油的估值明显偏低,豆油的性价比高于棕榈油,豆油和豆粕价格短期存在继续向上修复的动能。(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菜油 后市将易涨难跌

赵克山

本周一,在美盘豆类大涨引领下,菜油期货再度大幅走高,继续刷新3月下旬以来高点。展望后市,菜油供应压力减缓,而消费有望转好,在厄尔尼诺天气炒作下,加之外盘豆类走强提振,菜油期货有望继续走强。

由于欧盟和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增加,各预测机构对于2023/2024年度世界油菜籽供应大多给予比较乐观的预期。但随着不利天气的不断出现,各地油菜籽产量将不及先前预期。澳大利亚农渔业林业部(DAFF)称,2023年澳大利亚的冬季作物产量将从创纪录的水平回落,因为经过连续三年拉尼娜现象带来了创纪录的降雨后,澳大利亚农业产区将进入厄尔尼诺模式,天气将变得极为干燥。受此影响,DAFF预计澳大利亚2023/2024年度油菜籽产量为490万吨,同比减少41%。法国咨询公司战略谷物公司本周一发布月度报告称,由于欧盟北部天气持续干旱,影响了油菜籽的产量潜力,2023/2024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将为1980万吨,低于早先预期的2040万吨。在加拿大,虽然今年油菜籽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但近期干旱天气较多,将影响油菜生长。据监测,截至5月31日,加拿大大草原约79%的地区处于反常干燥到极度干旱,约82%的农业用地受到影响。作为对比,一个月前约65%的大草原地区处于反常干燥到严重干旱,约78%的农田受到影响。

6月初以来,国产菜籽全面上市。虽然近几年国产菜籽价格持续上行,但因单产增加有限,且费时费力,加之种植补贴取消,国产油菜种植面积裹足不前。另外,由于今年油菜籽出油率下降,实际菜油产出量不及往年。今年国产菜籽上市后,在小机榨菜油厂的追捧下,收购价格不断走高,从最初的3元/斤上涨至目前的3.55元/斤(川渝地区)。囿于成本压力,今年国产菜籽基本退出大榨领域,而局限于小机榨菜籽油生产,国产菜籽集中上市对于以进口菜油交割标的为主的盘面菜油期货影响微乎其微。而且经过一个多月的消耗,国产菜籽集中上市期已过,国产菜籽价格不断走高,小机榨菜油的上涨对进口菜油带来明显提振作用。

随着中加贸易日益正常化,加之进口、加工利润尚可,2023/2024年度我国油菜籽、菜油进口增加较为迅猛,大多时候月度进口量在前几年2倍以上。这导致国内菜油库存高企,市场人士大多看跌后市。据监测,截至2023年第25周,国内进口压榨菜油库存为59.3万吨,周环比增加1万吨,同比增幅超过1倍,累库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加拿大油菜籽库存下降,今后几个月菜油、菜籽到港量有望减少,国内菜油库存大概率由升转降。

从需求端看,菜油性价比升高,将有利于菜油消费。盘面上看,9月合约菜油和豆油期货价差目前在1100元/吨左右,为2019年以来同期更低水平。另外,一般下半年为菜油消费旺季,8月、9月份下游小包装生产企业将启动为国庆、中秋季备货。而前期因看跌后市,需求端大多维持偏低库存,随着菜油价格大幅走高,受买涨不买落心理影响,下游补库活动将增加,从而产生额外需求,可望推动菜油价格进一步走强。

综合以上,虽然从当前供需层面看,国内菜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明显改观,但市场预期以及潜在的供应损失会改变、放大供求关系,从而通过价格体现出来。由于美豆播种面积大幅下调,美豆生产对天气的容错率降低,从而使得国际油脂油料对天气将更为敏感。周边油脂处于牛市氛围,加之自身供需预期改观,菜油期货后市仍将易涨难跌。(作者单位:金期投资)

分析人士:聚焦行情关键变量

记者 韩乐

近日,国内油脂及油粕集体大涨,重磅利多源自6月30日公布的美豆新作播种面积低于预期。数据显示,美豆2023/2024年度新作面积较3月意向种植面积低400万英亩,较2022/2023年度面积减少约4.5%。美豆新作供应可能转紧支撑CBOT豆类的全面拉升,进而带动国内油脂走强。

“当前油脂的强势一方面来自国内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它具备炒作的题材。”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石丽红表示,当前,厄尔尼诺背景下存在减产风险的棕榈油及菜籽系品种受到关注。此外,2023年美豆种植面积大降及相应的平衡表转紧预期也为豆类市场带来支撑。

对此,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表示,6月油脂市场上涨起步于利空题材匮乏后的超跌反弹,加码于美豆产区超预期干旱、优良率下滑。“进入7月,市场又找到新的利多题材,美豆种植面积大幅下调后美豆从增产、增库格局大概率变为减产、降库格局。”她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油脂行情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供给,尤其是国际供给的变化,而天气又是影响国际油脂供给的主要因素。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是美豆、加拿大菜籽新作天气市阶段,也是国际棕榈油产地季节性增产季。北半球主要油籽产区的天气及新作优良率的变化、国际棕榈油产地的库存变化,是当前油脂行情走势的关键。

“当前正值北半球油籽新作生长关键期。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干旱,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旱情较明显,萨斯喀彻温省也有干旱趋势。北半球油籽产区的干旱预期是当前油料包括油脂的重要上涨驱动力。”新湖期货分析师陈燕杰表示。

陈燕杰认为,在北半球油籽天气市阶段,天气是中期重要变量。“美豆8月灌浆期的降雨尤为重要,7月降雨对加拿大新作菜籽单产影响很大。若后期产区干旱持续甚至恶化,新作优良率持续不理想,油脂油料预计继续偏强。”陈燕杰称,不过,一旦产区出现阶段性强降雨,大幅改善甚至扭转产区旱情,油脂油料上涨行情或阶段性转向。

“长期来看,油脂上涨的驱动力或来自厄尔尼诺下棕榈油及菜籽的减产,美豆面积缩减带来的产量下降,以及宏观及需求的好转,但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兑现。”石丽红称,预期油脂的长期上涨驱动需要时间兑现,油脂后续走势仍将有较 *** 折。

陈燕杰表示,今年下半年发生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的概率很高,2024年的二季度棕榈油产地产量或开始趋减。不过,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预计大幅增产。“在国际棕榈油预期减产、南美大豆预期丰产背景下,长期油脂仍有走强驱动,但走强空间将受限于南美大豆的丰产预期。”她称。

在受访人士看来,未来油脂走势的关键变量在于产量及宏观、产量方面,厄尔尼诺下东南亚棕榈油及澳洲菜籽的减产何时能够体现尤为重要。

此外,美元走势变化、国内外宏观经济、国际主要国家生柴政策的调整预期,也将影响植物油中长期的定价及需求。

据侯雪玲介绍,在政策推动下,美国豆油、印尼棕榈油和巴西豆油的生柴需求均同比增加,表现持续乐观,抵消欧盟生柴消费下降的不利因素。油脂价格处于中低水平,食用消费同比改善,为近5年中间水平。国内市场中,1—6月,三大油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30%以上,得益于油脂进口增加和性价比高。

“与往年相比,5—6月全国气温高,油脂消费提前进入淡季。7—8月油脂消费依然处于淡季,但9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节假日增加,油脂消费将进入旺季窗口。但和需求结构不同,国内7月大豆到港充裕,8—12月油脂油料采购慢,除了棕榈油进口量相对乐观外,大豆、油菜籽、豆油、菜籽油等大量进口至少需等到11月以后,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问题。”侯雪玲称,现货市场也将助力期货上行,该题材影响时间预计至少到9月。

在陈燕杰看来,把握油脂后期走势,不仅需要了解品种的国际供给预期,包括大豆、菜籽、葵籽、棕榈油,同时应对生物柴油政策、宏观等需求相关的变量有较深入的认识。

考虑到供需结构差及下游采购节奏,侯雪玲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油脂基差及月间价差的变化。在她看来,品种间豆棕价格扩大、菜棕价差扩大,基于国内菜籽油库存高点或已现、豆油接近累库峰值,棕榈油采购进口潜力大,预计将重回累库格局。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菜油:利多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编辑丨从申

<

标签: 食用油 价格行情 中国 粮油 信息网

上一篇鬼节什么时候

下一篇香艳漫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