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睡得不好,有一些睡觉经常做梦,今天就教大家用天麻煲鸡汤。
天麻片
在《本草纲目》里面记载了,天麻具有安神和治头痛的作用。甚至大人小孩用脑过度,想补一下,用天麻煲汤是非常好的。还有女孩或者女人在来月经之前或者坐月子的时候很容易觉得头痛,这时候也适合用天麻煲汤的。
准备食材
- 老鸡 一只
- 云南的天麻片 50克
- 中宁的枸杞 20克
- 河源的无硫磺的五指毛桃 50克
- 湖南的玉竹 20克
- 红枣 5颗
- 生姜 几片
- 盐 适量
*** /步骤
1.天麻片,枸杞,玉竹,五指毛桃,红枣冲洗干净,生姜切片放入大炖盅。
五指毛桃
2.老母鸡一只,切块,焯水。如果是自己养的靓鸡可以不用焯水。
老母鸡
3.所有食材放入炖盅后加入适量的水,隔水炖2.5小时左右,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天麻鸡汤
这个汤具有补脑安神的作用,大人小孩都适合!
希望各位朋友身体棒棒,学习棒棒,工作棒棒,么么哒!
关注美姨,每天多学点知识!
吃肉喝汤哪个更滋补?因人而宜有人说鸡汤、肉汤更滋补,可以只喝汤不必吃肉。还有人说喝汤根本不能滋补,蛋白质和铁都在肉里。喝汤和吃肉到底哪个更滋补?
这两句话正确与否,要看用在什么人身上、什么情况下。
无论鸡汤还是肉汤,汤里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块本身。肉类中的可溶性肌浆蛋白和氨基酸、肽类等容易进入汤中,但大部分肌纤维成分很难溶出。一般来说,鸡汤、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2%,而肉块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5%~20%。那些不能溶于汤中的蛋白质,并非不能被人体吸收。健康人的胃酸能够消化未溶解的大分子蛋白质,使其变成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吸收入血。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健康人来说,每天只喝鸡汤、肉汤,而不吃成块的肉,所得到的蛋白质总量就太少了。
不过,仅用蛋白质含量来比较汤与肉的价值,对某些情况来说不够准确。鸡汤、肉汤中有很多营养物质,比如游离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B族维生素等,病后虚弱、消化不良者可以快速吸收利用,起到改善食欲、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
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都是非必需氨基酸,看似可有可无,但可以作为肠道细胞的快速能源供应,对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在营养不良以及手术、病后虚弱的情况下,肠道细胞能源供应不足,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肠梗阻,如果能补充这些成分,对患者会很有帮助。
对于病弱者来说,虽然完整肉块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因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肾处理功能低下,他们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质,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和肝肾的负担。这就好比说一个不足6个月的婴儿只能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量很低的蛋白质(人类乳汁蛋白质含量仅为1.1%~1.2%,约为牛奶的三分之一)。如果给婴儿直接吃蛋白质含量超过20%的酱牛肉,不仅不能补充营养,反而会吃出病来。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吃牛肉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说,体弱者喝鸡汤、肉汤,可快速吸收一些含氮物,让其短时间内精神好一些,这就是古人认为的“滋补”作用。
来源: 人民网
天冷了,来碗板栗炖鸡汤,健脾胃补腰肾板栗炖鸡汤
材料
板栗 150克 (去壳、去皮)
红枣 10个
生姜 2块
三黄鸡 半只
(可供3-5人服用)
功效:《本草纲目》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肾主大便,栗能主肾”;三黄鸡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故此汤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骨的功效。适于虚劳、消瘦、水肿、病愈调养、久病体虚、产后补养等。
时值冬令,宜补脾肾,经常食用有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的保健功效。老年人常食栗子可以抗衰老,延年益寿。
建议:肝胆湿热、咳嗽黄痰、咽痛、便秘等人群勿服用。
做法
- 三黄鸡焯水,洗净备用;
- 板栗、红枣、生姜洗净备用;
- 将所有材料入锅,加水,煲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 放盐即食。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沙姜也就是熟了的山奈,吃椰子鸡时的标配调料之一。 虽然也是姜,但跟我们常用的生姜不同,沙姜的辛辣味淡,能去腥跟增鲜提香,非常适合跟任何肉类一起烹调,芳香解腻。 由于它独特的风味,还常用于配制卤汁跟做五香料。 而且沙姜性温,有散寒湿、开胃消食的作用;仅作调料与鸡同煲,刚好暖和,又不至于起燥气。 今日的鸡煲,烹制手法类似广式啫啫煲,不过家庭里不适合蹿火苗,所以小小的修改一番,在家也能轻松烹煮。
By 蜜桃厨房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腌鸡腿:鸡全腿 4个(去骨后约550g)
- 蚝油 10g
- 海鲜酱 15g
- 柱侯酱 15g
- 生抽 10g
- 老抽 3g
- 料酒 5g
- 蜂蜜 5g
- 配菜:红葱头 100g
- 蒜粒 60g
- 沙姜 40g
- 姜片 15g
- 清水 60g
- 青椒丝 15g
- 红椒丝 15g
- 红洋葱丝 15g
- 葱段 10g
1、1.红葱头去皮后一开四,蒜粒去皮一开二,沙姜洗净切小粒备用
2、2.鸡全腿用剪刀去骨,切成大块,加入蚝油、海鲜酱、柱侯酱、生抽、老抽、料酒、蜂蜜用手抓拌均匀腌制半小时备用
3、3.热砂锅倒油,倒入红葱头、蒜粒、沙姜粒、姜片小火炒香,加入腌制好的鸡腿肉,从锅边淋入清水,盖上锅盖中小火焖8分钟
4、4.开盖,加入青椒丝、红椒丝、红洋葱丝、葱段翻炒均匀即可开吃
小贴士1.鸡腿不想去骨也可以直接斩块,然后浸泡清水半小时去腥,挤干水分再加调味料腌制哦 2.想要沙姜味更浓郁的,腌鸡肉的时候可以加些沙姜粉或沙姜碎一起拌匀腌制哦 3.清水不用倒太多,煮制的时候鸡肉会出水,加太多水会减淡其香味哦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保胃健康|它不仅美味,还有调中补虚的功效,快来了解鸡带来的养生功效一蛋四用
可以“消化石头”的鸡内金
广东省中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阳春砂仁三七煲鸡汤
图文/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华成坤药师
材料
阳春砂仁5克,三七片5克,母鸡600克,生姜、盐适量。
做法
(1)母鸡洗净,斩件,焯去血水;
(2)砂仁打破外壳,三七片稍洗;
(3)三七片、生姜和母鸡放入砂煲,加入1500毫升净水;
(4)大火煮开,转小火煮50分钟,除去浮油;
(5)加入阳春砂仁,再煮开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本汤味道鲜香,有养胃健脾,补虚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见症状有嗳气、恶心、食欲下降、腹胀、腹痛、乏力等。如果兼面色萎黄苍白、睡眠不好等,可酌加红枣。
编辑:郑小英
复核:杨艳、冯殷
责编:张秋霞
审定:方宁
眼睛不好,肝的错?这款鸡汤护肝又明目!饮食小知识
春季养肝护眼正当时,一方面,中医认为人的五官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目与肝相对应,眼睛出现的问题与肝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体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四季的养生都需要遵照自然的规律。所谓“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意思是春天对应五行的木,五脏之肝,春气通于肝。所以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是一个养肝护眼的好时机。
今日推荐
鸡汤桑叶
材料:
鸡骨架1只,鲜嫩桑叶250克,枸杞子15克,生姜5片,食盐适量。
做法:
(1)鸡骨架焯水,然后在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鸡骨架、生姜,煮上1小时熬成鸡汤底。
(2)把鸡骨捞出,放入桑叶,煮2分钟,最后放入枸杞子,调味即可。
点评:
选用鸡骨架能减少汤中脂肪的含量,脂肪少了可能汤没有那么香,但汤色更清澈。桑叶性寒味甘,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功效,非常适合春季养肝护眼食用。
团队医学导师: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转自:广东省中医院
来源: 经视健康家
大补夏天 | 喝「参鸡汤」,气+血同补,体内不虚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参鸡汤,
给一到夏天都提不起劲,有气无力的你。
参鸡汤怎么做得好吃,且更大限度保留「提气+血值」?
我们都帮大家试好了,手把手教你做一碗
气血完备的鸡汤~
“天之阳"把人的气都吃掉了,
所以气虚的人一到夏天更发虚,力气感 down↓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天一热,就像被白骨精吸干了元气一样。
——气血耗散在外,阳气荣散在体表,五脏空虚,夏天出汗过多,也容易津液亏空。
气随津脱,我们宝贵的气就这么消耗掉了,气虚、血虚、虚寒的人会感觉没力气,犯懒、犯困、晕眩、没精力。。。
少火生气,养人身正气的为少火,
比如:五脏俱补的人参啊。
▼
人参补五脏之气,也补津液。“阳生则阴长”,内在阳气充足了,能敛得住阴,津液、气血就不容易耗散了,让你顺利度夏。
《神农本草经》说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特别适合气弱+阳虚的人
▼
体虚、气短、
稍微一动就出汗,
精神倦怠,津亏口渴、
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阳痿、尿频、
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女35、男40岁以后,如果你在初夏,已经感到明显气不足,那你需要喝点参汤了。
※ 参须可补下焦之气,爬个小坡或走几层楼,就气喘嘘嘘、腰膝酸软的同学,炖汤的时候记得把参须都一起炖喽~
单靠一味人参,补缺功力还不够,
还要加上补肝血的鸡。
▼
鸡属火性,而且还补肝血哦。月子娘产后元气大损,就用鸡汤开荤,因为鸡入肝经,生产耗费大量肝血,此时炖鸡汤正好合适。
更好用老母鸡,火性稍弱点。切勿用小公鸡,火性太凶猛,会补出了邪火来,得不偿失。
这样子,人参+鸡,刚好气血同补了。
【有以下烦恼的,别喝冰饮,参鸡汤才是你的真爱】
1、平时容易累,不愿动;
2、容易气短(呼吸急促,接不上气)心慌;
3、时常头晕或蹲下站起来的时候头晕;
4、容易感冒,怕冷怕风;
5、懒得说话,无意社交;
6、说话声音没力,干活没精神;
7、稍微走两步就出一头虚汗。
做一个气+血完备的参鸡汤。
【材料】
红参/人参 15-20g、半只鸡约600g。姜适量。
(这是2-3人份,1人喝的话,红参份量减半)
【做法】
1、鸡肉先焯水备用。(怕油腻的话,要把鸡皮去掉)
2、把鸡、姜放炖盅里隔水炖。参类补品,就是用那股气才有用,更好用炖盅密封隔水炖,以免药效流失。
慢炖1个小时,是让人参的升提功力充分地慢渗到汤里,才能更大程度地补进我们的身体里。
开盖就闻到很浓的参味啦~
炖出来的参鸡汤,汤色很清,鸡腿炖完肉还紧实,一点都不柴,参味与鸡香并存,很有食欲。
不同体质对应不同的参
▼
① 人参干品补而不燥,适合气阴不足者。
更好用长白山的人参。
——东北方向为八卦中的「艮」卦,位处八门中的「生门」。
② 红参是人参反复蒸晒过,性质更温,所以夏天用红参。适合气弱+阳虚、血虚的人。
他们夏天易疲劳,冬天手脚冰冷、时常感觉胃中寒冷,吃点凉的就窜稀拉肚、来大姨妈能当场晕给你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喝参鸡汤,把气+血都提上来,秋冬就不怕冷了。
③ 不知自己啥体质,只觉自己哪哪都虚的弱女子,就用乖巧平和的党参吧。
④ 有同学说一喝参就燥。估计是中焦淤堵、有内热了,可以先揉腹几天,喝点陈皮茶消解,才好吸收参鸡汤的全部能量。
【参鸡汤·不宜】
实热、痰湿(舌苔黄厚腻)体质不喝,不与茶、萝卜同吃。
一点小尾巴
▼
人体内热也是壮火。也会大汗淋漓,提不上气,参鸡汤这种需要脾胃消化的补汤,就不推荐你喝了,可以改喝生脉饮,舌苔黄腻的话,加香薷饮或二陈汤一起喝吧。
传送门:古人过夏天,有个补天真元气的 *** 。
香格里拉鲜松茸老鸡汤,强肾益精、健脾养胃、降血糖一年好景君须记,鲜到极致是松茸!
忘掉阴天的烦恼,任凭屋外雨声淅淅沥沥,来上一锅鲜到极致的松茸鸡汤,让着精灵般的食物在舌尖跳动,感受来自香格里拉的营养和美味!
松茸炖鸡有强肾益精、健脾养胃、降血糖等功效,禁忌:不能与高脂肪、高钙等食物同食。松茸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功效摘自 ***
今日靓汤:松茸老鸡汤,清香鲜甜,营养养生!
食材准备:老鸡半只,剁小块,松茸若干个,红枣几个,姜片几片。
做法:除松茸外,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大火煮开,撇去浮沫,煲1.5小时左右,放入松茸,再煲10分钟左右,撇去上层油脂,放盐调味即可。
今日菜式:叉烧杏鲍菇,红烧香葱豆腐,蒜蓉炒菜心,松茸刺身,牛油果刺身
1.叉烧杏鲍菇
食材准备:杏鲍菇若干个,五花肉一条。
做法:
1)五花肉提前用叉烧酱,生抽,老抽,白糖,蚝油,生粉腌制,放冰箱冷藏备用。
2)杏鲍菇切片,铺在锡纸底部,撒上一层胡椒盐
3)放上五花肉,再盖上一层锡纸,四面密封起来,不让汤汁流出来。预热烤箱,上下火200℃,烤30分钟,稍微放凉后,把叉烧切小块,装盘,淋上酱汁即可。
2.红烧牛肉香葱豆腐
食材准备:嫩豆腐3块,牛肉少许(先腌制入味),香葱适量。
做法:热锅下油,把豆腐煎至微微焦黄,淋上少许水,煮开,放入牛肉,焖煮约3分钟,倒入芡汁(生粉,生抽,盐,水调制而成),焖煮一会,撒上葱段,即可出锅。
3.蒜蓉炒菜心
4.松茸刺身,牛油果刺身
松茸,牛油果切片,醮生抽芥末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点赞,收藏和转发。
请关注我,不定时更新美食菜谱,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做起来<微笑>
乌骨鸡、老母鸡,哪个更滋补?这样吃,养肾、润肺,味道太鲜了秋天一到,各种滋补汤也多了起来。每当说到要补补身子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煲上一锅鸡汤,但鸡的品类繁多,三黄鸡、童子鸡、老母鸡……
论滋补,很多人首选“乌鸡汤”,认为它能补气养血,补虚劳,养身体。但乌骨鸡真的更滋补吗?
1
乌骨鸡、老母鸡、小公鸡
究竟哪种鸡更好?
乌骨鸡、老母鸡、小公鸡,这三者可以说是民间推崇的相对更为滋补的鸡了,但要论其哪个更好,其实也有讲究!
从中医角度看,老母鸡偏重于补血,小公鸡偏重于补阳。两者补益力量都很好,但吃老母鸡一般选择鸡龄不超过三年的,而小公鸡选择那种还不会打鸣的或刚刚会打鸣的。
而乌骨鸡,能补五行之气,对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补益作用很好,可补肝肾、益气血。明代的医书《寿世保元》和《普济方》中均收载有乌鸡。
另外,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了乌鸡在很多方面更占优势:
①乌鸡的生长期远比白羽鸡等速成品种要长,因而乌鸡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就高一些,这两种物质会增加鸡肉的韧性,因此乌鸡肉更劲道。
②每100 克乌鸡的蛋白质、钾、铁、镁等营养素都要高于普通白羽鸡,而且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更少。
这样一来,不管是减肥还是“三高”人群,将乌鸡作为膳食选择都有一定优势。
为什么乌骨鸡是黑色的?
主要与它自身的营养成分有关。乌骨鸡含有一种美拉宁的黑 *** 素,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2
乌骨鸡品类繁多
哪种更有优势?
仔细观察,其实乌骨鸡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等之分,并非一模一样。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皆乌者、肉白乌骨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乌鸡其实常被称为“乌鸡白凤”,其羽毛为白色,骨头和肉呈黑色。乌鸡入肾,有利于滋阴补肾水。
3
乌鸡的花式吃法
补益全身
乌鸡的食用 *** 较多,可通过煮、炖、煨、烧、炒等法入食。民间大多用熬汤或炖食,与普通鸡的烹调 *** 基本一致。
而搭配上不同的食材,好处也略有差异~
1
四黑补肾粥
将500克乌鸡洗净,下锅炖半小时,再下入100克黑芝麻、100克栗子、50克黑米一起炖熟即可。
黑芝麻补肾、益气养血;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黑米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搭配上乌鸡熬汤,很适合脾肾虚的人群。一般一个月吃一次就可以了。
2
沙参玉竹乌鸡汤
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尤其适合肺热咳嗽;而玉竹中含有大量的粘液质,可以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陈皮健脾养胃。
这碗汤尤其适合经常感觉口干咽燥,晚上睡觉潮热出汗、睡不好的人食用。
注意
乌鸡虽是补益佳品,但多食能生痰助火,生热动风,故体肥及邪气内盛和严重皮肤疾病患者宜少食或忌食;严重外感疾患,如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也不宜食用;还要注意,鸡汤中的脂肪和嘌呤等物质较多,因此尿酸高的人群一定要少喝或不喝。
这个“宝贝”可别丢!
除了食用鸡肉进补,鸡身上还有“一宝”,能化脾胃脏腑之积,却被很多人直接丢弃了。
这个宝贝就是鸡内金,它是鸡胗里的那层黄色薄膜。古人把鸡内金比作鸡身体里的黄金,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
来源: CCTV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