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昆明的赵先生驾车从楚雄回昆明的路上以140元一袋的价格买了7袋鸡枞,回家才发现这些"鸡枞"竟是抹了泥巴的茭瓜。
从图片上看,这些"假鸡枞"和真鸡枞的外观的确很像,个头大小不一,颜色也有深有浅,每个鸡枞的帽子和茎干上都抹上了土黄色或者是深棕色的泥巴。但仔细一看,便能发现假鸡枞的菌帽都是雕刻出来的,十分明显。其实像这样在高速公路边用茭瓜、杏鲍菇、人工菌假冒鸡枞售卖的事情,条形码往年也曾报道过。
真假鸡枞从哪些方面可以辨别呢?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它的外观,鸡枞的帽底下是不规则的,再一个你可以把它撕开看,撕开以后它的手感也是不一样的,再一个你可以闻闻它的气味,像我们这个纯天然的鸡枞它会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除了从外观上仔细辨别外,市民购买时还可以从价格上来参考。鸡枞的价格从上市到落潮都比较稳定,黑帽鸡枞价格在300元到700元不等,火把鸡枞价格在160元到200元不等。一般仿造、假冒的鸡枞,价格比较便宜,低于100元左右就需要特别注意。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不要在市场外围或者是不正规的地方去购买,要到正规的场所去购买。第二点就是它的价格,当它的价格越便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跟着专家学习了区分真假鸡枞的辨别 *** ,咱们再来看看野生黑牛肝和人工黑牛肝怎么区分。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人工的牛肝菌,它的规格、大小都是一致的,它的杆比较粗,像野生的话它就不规则,大小不一致,然后它的形状也不一致。像野生的话它分两种,一种是杆部比较细一点的,还有一种是杆部比较粗一点的。”
工作人员介绍,从口感上来说,野生黑牛肝口感厚实,香气很浓郁,比人工黑牛肝更加鲜美。目前正值野生菌销售旺季,人工黑牛肝的销量较少,价格也比野生黑牛肝贵。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 翟占世:“因为它(人工黑牛肝)的成本比较固定,所以说它的价格大概都在70元到80元之间,比较固定,一年12个月全年都有人工牛肝菌。像野生牛肝菌的话它的价格不固定,大量上市的时候它的价格比较便宜,大概在40元左右。”
记者:徐玉婷 郑雪飞
编辑:夏至
“菌中之王”野生美味鸡枞菌,你了解多少?美味鸡枞菌想必大家都知道,该菌又称为“鸡脚”、“蚁枞”、“独鸡枞”菌,是野外丛林中不可多得的一种山珍美味。它主要是由白蚁铸造巢穴时培养出来的菌丝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菌种。
鸡枞菌
该菌主要生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在野外丛林里、农村地里,松土地里,偶时会遇到,该菌有小有大,大的有簸箕大,有时捡到一大朵,就可以买到百来块钱、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味道非常鲜美口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菌种。
鸡枞菌
美味鸡枞菌颜色有白色、黄色、褐色,如果你在野外遇到鸡枞菌,更好准备镰刀,因为该菌的菌根非常长,最深可离地表半米多长,挖起来有点费体力,该菌还需要知道菌窝,每年有些菌窝会长好几次美味鸡枞菌。小编就知道很多鸡枞菌菌窝。
美味鸡枞菌
美味鸡枞菌的做法其实有很多种:像咱们农村,通常用辣椒拌葱姜蒜炒,偶时还拌点香肠,味道非常鲜美可口,儿时每吃一次鸡枞菌,就像过节一样,开心到飞起!还可炖汤喝,营养丰富,非常养生、其做法也非常之多!感谢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食。
独鸡枞菌
市场价格:鸡枞菌市场价格是相当昂贵,200-500一市斤。小时候很难吃到,一般在野外碰到,就捡回来,让老母亲拿去市场出售。赚点读书用的伙食费。
鸡枞菌
好啦,小编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不认识的野生菌种,可以咨询小编,小编会一一解答。
美味养生野生菌,你吃了吗?一阵太阳一阵雨,菌子露出小帽顶……每年的7-9月份是野生菌大量繁殖的季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吃到这天然美味。煎,炸,炒,烤,涮锅,煲汤,每一种都让人欲罢不能……
野生菌,山珍也,主产原始森林地带草丛中,生长环境极其纯净,淡而不薄,浓而不腻,可荤可素,鲜美诱人,营养健康,你还不赶快吃起…..
青头菌
【性味】性凉,味甘酸。
【功用】清肝明目,理气解郁。
【适应症】急躁易怒,口干口苦,情绪抑郁, *** 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胸闷不舒,月经不调,焦虑抑郁,老年性痴呆,白带色黄,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现代研究】 青头菌中含多种微量元素,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 含有的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所含的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体内产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
【用法】炒食、煮食、蒸食、炖食或油炸。
干巴菌
【性味】性平,味甘香。
【功用】 补肾养血,健脾开胃。
【适应症】 腰膝痠软,华发早白,头发脱落,头晕眼花,牙齿动摇,足跟作痛, *** 减退,月经量少,形体肥胖,食少纳差,大便干结。免疫力低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视力减退等。
【现代研究】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脂肪含量极少,减肥作用颇佳。含有多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含有的核苷酸、多糖等物质有助于降胆固醇,能 *** 抗体形成,提高防御力量,促进淋巴组织转化,有一定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扩散的作用。
【用法】炒食、炸食、腌食或干煸。
【使用注意】炒熟炒透才能食用,以防中毒。
鸡枞菌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补气健脾,养血润燥。
【适应症】反复感冒,久病体虚,气短乏力,面色无华,食少纳差,胃脘胀满,皮肤干燥,过早衰老,月经量少,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现代研究】能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11种微量元素和7种氨基酸,含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用法】炒食、烧汤,炖食或油炸。
牛肝菌
【性味】味甘,微温。
【功用】消食开胃,温中散寒,舒筋养血。
【适应症】脘腹冷痛,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大便不实,面色萎黄,食不消化,风湿痹症,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现代研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含有胆碱、腺膘呤和腐胺等多种生物碱,对癌细胞生长有一定的阻抑作用。
【用法】炒食、煮食、炖食或干煸。
松茸菌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补气健脾,强精固肾,健脑益智,化痰除湿,舒筋活络。
【适应症】气短乏力,多汗纳差,反复感冒,睡眠不安,慢性咳喘,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小便淋浊,肿瘤结节等。
【现代研究】含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5种不饱和脂肪酸及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种珍贵的活性物质,分别是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松茸醇,能激活人体的T细胞,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确定的增强作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
【用法】炒食、煮食、炖食或油炸
使用注意:
1、炒熟炒透才能食用
2、购买前需鉴别真伪
作者简介
秦竹: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 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科普创作特别贡献奖,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中医药文化宣教中心首席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养生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主编出版教材专著1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
4月13日上午8点30分
记者来到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
逛了一圈发现
鸡枞、红葱、羊肚菌和谷熟菌上市了
在一个摊点前的三个小篮子里,分别摆着几朵野生鸡枞和红葱,泡沫盒里装的则是野生羊肚菌,大筐里放的是谷熟菌。
有市民上前询问鸡枞的价格,商家报价3500元/公斤。
商贩介绍,这几天的鸡枞是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运上来的,因为量很少所以价格不便宜。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一位骑着电单车的男子手拿一个小塑料篮子,里面放着三四朵鸡枞,菌柄上还带着泥土。男子称,这几朵鸡枞是刚刚从楚雄州送上来的。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几天,每天都会来一点鸡枞和红葱,量不多;黑牛肝偶尔会有。谷熟菌主要来自贵州,野生羊肚菌来自四川和迪庆州维西县。往年4月份时野生菌已经上市不少了,今天雨水少菌子就比较少。
转自:开屏新闻
来源: 昆明广播电视台
人称“菌中之冠”,野生的卖200元1斤,人工种植后20元1斤卖不动摘要:被称为“菌中之冠”,野生的曾卖200元1斤,人工种植后20元1斤
文/农夫也疯狂
老辈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村的大山上确实有不少的“宝贝”,在过去生活条件差,遇到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山里的一些野果、野菜就是农民充饥的食粮之一。如今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有人吃不饱饭了,但是农村山上有些野味依然很抢手,并且价格还不低。其中山上的一些野生蘑菇就因为数量稀少,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售价一直不低。有一种野生菌被称为“菌中之冠”,它只是生长在白蚁穴旁,曾经野生的卖到200元一斤的“天价”,可是后来人工种植以后,低到20元一斤也卖不动。
这种被称之为“菌中之冠”的野生菌就是鸡枞菌,它是一种和白蚁共生的的菌类,一般有鸡枞菌的地方,在下面不远处就会有一个白蚁窝。因为鸡枞菌是和白蚁营共生生活的,白蚁在建巢的过程中为鸡枞菌传播菌种,同时白蚁又从鸡枞菌的小白球获得各种营养和抗病物质。与此同时鸡枞菌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不断从白蚁巢菌圃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
鸡枞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菌种,常见于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有些人可能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它叫鸡枞菌。这是因为鸡枞菌的内部是纤维结构的,并且色泽很像鸡肉,再加上吃起来的时候有一种鸡肉的特殊香味,所以得名“鸡枞菌”。鸡枞菌主要是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南方少部分地区才有分布,尤其是黔西南州白蚁种群最多,这里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污染极少,是我国鸡枞等菌类的主产区,并且所产的鸡枞菌品质也是更好的。
鸡枞菌的价格一直不低,在前几年最贵的时候更是卖到了200多元一斤。其中一方面是物以稀为贵,每年野生鸡枞菌的产量低所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其营养价值很高、需求量大。野生鸡枞菌的肉厚肥硕,味道鲜甜香脆。并且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营养美味,吃法多样,可以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等,无论哪一种做法,它的滋味都是相当的鲜美,因此有着“菌中之冠”的称号。
?
既然野生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有人就开始想着人工种植鸡枞菌。这些年确实人工种植鸡枞菌的技术成熟了,并且也并不复杂。不过和野生的鸡枞菌不同,因为野生的是和白蚁共生的,而人工栽培的鸡枞菌是依靠菌袋生产的,其技术操作简单,原材料来源也广泛,生育期相对较短,平均60天就能成熟,而且产量还挺高,每平方米可产鲜菌近8斤。
在刚开始的时候,人工种植的鸡枞菌在市场上也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它的价格比野生的有优势,可是随着更多的人开始人工种植鸡枞菌,它的价格也是一跌再跌。如果在市面上人工种植的鸡枞菌已经跌到20元一斤了,但是很多人却并不愿意购买。因为人工种植的鸡枞菌,不仅没有了鸡枞的味道,就算是有也是淡淡的香味,而且最关键是口感差了不少,另外营养价值自然也是完全不能媲美的,所以就卖不上价格了,现在20元一斤也少有人购买。
以前在山里偶尔还能见到鸡枞菌,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因为价格太贵,都被过度采挖了。而有些人在采挖鸡枞菌的时候,因为 *** 不当,惊动了地下的白蚁,它们感觉这里不安全就会挪窝,鸡枞菌也就跟着搬家了。再加上现在农药的大量使用,白蚁少了,鸡枞菌也就少了。你们爱吃鸡枞菌吗?(图片来源 *** ,侵权可删除)
来源:人民网
近日,云南文山,一网友家中床头柜旁的墙上长出鸡枞,2021年和2022年同一位置也都长出过鸡枞,堪称“大型野生菌连续剧”。网友:传下去云南躺着都能捡到菌子。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收购者:炸着吃了,口感正常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李贤诚
常年外出采菌子的王先生,从云南临沧一村民手中收购了一朵约5斤重的“鸡枞王”,花费近500元。10月16日,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和朋友已经将它炸着吃了,口感和平时吃的鸡枞没什么区别。
一名女童坐在小凳子上,十分吃力地举起一朵硕大的鸡枞菌,菌子的伞盖部分虽未撑开,但大到能完全遮住小孩的脸。在这条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惊呼,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鸡枞菌,还有网友称其为“鸡枞王”。
这朵鸡枞菌,是云南楚雄的王先生10月14日从临沧市云县一村民手中收来的。近几年,他常到临沧采菌子,有时候也会下乡收购,这次遇到意外惊喜。
“这个鸡枞菌重量大概有5斤,我花了近500元买下,我以前也挖到过这么大的。这种类型的鸡枞,1斤左右的还比较常见,5斤的比较少见。”16日,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朵鸡枞的伞盖没有完全长开,应该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收回来后没有人要,我和我朋友就把它油炸吃了,口感和平时吃的鸡枞没有什么区别。”
云南一名居民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小时候他们就常去山上捡菌子,常见的鸡枞重量在半斤左右,一斤以上的已经算大的,采到的菌子一般在3天以内食用为宜。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稀奇!云南一男子在河边绿化带捡到136朵鸡枞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菌子季
有人翻山越岭找不到一朵
有人却轻易闯入“鸡枞窝”
捡走136朵
文山的龙先生介绍
8月8日早上他和妻子锻炼完
沿着盘龙河畔人工湖彩虹步道回家
途中
他不经意间转头望向绿化带
居然发现了一大片刚刚冒头的鸡枞
龙先生说,平时他们都是沿河边走,这次突然绕着外围走,没想到就遇到了鸡枞,“我走近一看,一共有6窝,而且都是没有开伞的嫰鸡枞。
激动的龙先生
立马找来一根树枝采挖起来
妻子也激动地用手机拍下这一幕
经过半个多小时
龙先生才把所有鸡枞采挖完
随后把撬松的泥土重新压实
让绿化带恢复原貌
回到家后
龙先生立马清点起来
足足有136朵
重量在4斤左右
当天
龙先生把捡鸡枞的视频
发到抖音上后
便引来很多网友点赞和羡慕的评论
看到这里,你羡慕了吗?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定陶:鸡枞菌新鲜上市 “撑”起群众“致富伞”近年来,山东定陶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改造污染严重的养殖大棚等 *** ,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黑皮鸡枞菌种植产业,形成黑皮鸡枞菌的菌种 *** 、菌包生产,食用菌栽培、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当时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杜屹然
统筹:张青
编导:陶玲君
新媒体编辑:张昕
供稿来源:定陶区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稀奇!云南一男子在河边绿化带捡到136朵鸡枞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云南菌子季
有人翻山越岭找不到一朵
有人却轻易闯入“鸡枞窝”
捡走136朵
文山的龙先生介绍
8月8日早上他和妻子锻炼完
沿着盘龙河畔人工湖彩虹步道回家
途中
他不经意间转头望向绿化带
居然发现了一大片刚刚冒头的鸡枞
龙先生说,平时他们都是沿河边走,这次突然绕着外围走,没想到就遇到了鸡枞,“我走近一看,一共有6窝,而且都是没有开伞的嫰鸡枞。
激动的龙先生
立马找来一根树枝采挖起来
妻子也激动地用手机拍下这一幕
经过半个多小时
龙先生才把所有鸡枞采挖完
随后把撬松的泥土重新压实
让绿化带恢复原貌
回到家后
龙先生立马清点起来
足足有136朵
重量在4斤左右
当天
龙先生把捡鸡枞的视频
发到抖音上后
便引来很多网友点赞和羡慕的评论
看到这里,你羡慕了吗?
来源:非常文山、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毕群
编审:沙兰梅 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周晓雪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