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挑选鲫鱼(安徽网资料图)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谢艺观)“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你没有听错,当你在为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欣喜时,水产品已悄悄涨价了,俨然一副“昨日你爱搭不理,今日你高攀不起”的架势。
“鱼跃龙门”,草鱼、花鲢鱼价格同比涨超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重点监测的水产品草鱼、鲫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大带鱼、大黄花鱼中,除花鲢鱼外,其余环比均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他鱼种同比均大幅上涨。如,草鱼周平均价格21.73元/公斤,同比上涨55.0%;花鲢鱼周平均价格19.94元/公斤,同比上涨51.1%;鲤鱼周平均价格18.22元/公斤,同比上涨47.5%。
2021年第20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水产品价格及变化幅度。
鱼价是何时开始上涨的?为何比去年贵那么多?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鲫鱼自2020年第51周开始上涨,已持续上涨22周;草鱼2021年第11周开始上涨,第19周才出现回落;鲤鱼、花鲢鱼春节后持续上涨,鲤鱼连续上涨11周至第19周环比才小幅下降,花鲢鱼连续上涨12周至第20周环比有所回落;白鲢鱼自2021年第10周开始上涨,现已上涨11周。
商超探访,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难寻
活鱼批发价格持续上涨,有人望“鱼”兴叹起来,“去年鲤鱼便宜的时候好像不到10块钱,现在都涨到十几块了。”北京市丰台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即使生长在太湖边也望‘鱼’兴叹,一条鲫鱼没20元拿不下了。”有消费者分享,“前两天负责食堂采购的阿姨说,现在花鲢都涨到十几块钱了,之前都是几块钱一斤。”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卖鱼的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之前便宜的时候,现在淡水鱼的价格已翻倍涨,像鲤鱼之前曾卖过5元一斤,现在都16.9元一斤了。”
记者注意到,该超市水产品区的价签显示,鲫鱼22.8元一斤,甲鱼39.9元一斤,虹鳟鱼26.98元一斤,武昌鱼18.9元一斤,桂鱼69元一斤,青江鱼19.8元一斤,黑鱼19.9元一斤,鲟鱼21.98元一斤,河鲈鱼31.9元一斤,草鱼17.6元一斤。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产品已不见踪影。
在电商平台上,活鱼产品的价格也“涨”势汹汹。如,美团买菜上,1条鲜活鲤鱼1kg起需要41.9元,鲜活草鱼1kg起38.8元,鲜活鲫鱼200g起14.9元;盒马鲜生上,鲜活桂鱼(400-500g)59.9元,鲜活草鱼(900-1200g)38元,鲜活特大河鲈鱼(750g+)57.9元,鲜活鲤鱼(900-1200g)38元。
饭店要跟涨?烤鱼店月成本增加几万块
中新网记者询问多家烤鱼店,均表示店里用的活鱼进货价格有所上涨。“我们店烤鱼用的主要是鮰鱼,由于价格上涨,现在店里每月进货成本增加几万块。”一家烤鱼店店员说,但因为店里来的多是老顾客,不会贸然涨价,现在还是按原价售卖。
不仅是餐饮业,淡水鱼纷纷涨价,也带动钓鱼业成本上升。
钓鱼笼统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塘钓,一种是野钓。塘钓就是老板包一个池塘,定期往里面放鱼,大家买票钓鱼。
有网友称,由于今年鲤鱼价格翻了一倍,老板只能提高票价,原来100-200元可以玩一天,现在需要200-300元,甚至更高。
淡水鱼价格为何飙了起来?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中新网记者走访情况看,这波涨价的主角主要是淡水鱼。
“此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为低靡,但饲养成本却处于上涨态势,使得部分养殖户陆续转行,目前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淡水鱼总产量明显下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在分析淡水鱼价格上涨原因时指出。
据芜湖市发改委信息,春节前鱼价较高,养殖户基本将成鱼清塘,春节过后重新投放了鱼苗,但鱼类饲养需要一定周期,目前鱼塘内多为鱼苗,可以出塘的成鱼数量相对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出现紧缺局面。
“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从去年秋季开始,鱼价就逐渐上涨了,只是由于北方在入冬之前要清塘,所以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刘通看来,“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主产区安徽、湖北等地发洪水,一些鱼塘里的鱼顺着洪水跑了,流失了一部分,导致洪水过后鱼存量不足,价格上涨,也导致今年年初鱼苗孵化量不足。”
夏季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安徽芜湖市发改委认为,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活鱼在运输、销售途中损耗量或有所加大,同时,夏季是淡水鱼的消费旺季,预计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另据农业农村部消息,自5月1日12时起,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随着休渔期来临,海鱼供应减少,是否会促使淡水鱼价格进一步上涨?
“从近几年情况看,休渔期对淡水鱼价格影响不大,况且现在淡水鱼价格已经较高,价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刘通表示。
“等到秋季,鱼类上市量增加,价格或有所走低。”刘通说,到了10月份左右,北方鱼塘要过冬,塘里的鱼会抛卖,在这段时间,价格通常会偏低。
你最近有买鱼吗?价格是多少? 原标题:“一条鱼三四十元,我还是吃猪肉吧”
淡水活鱼价格蹦高 市民吃不消最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比较亲民,市民都欢欣不已;可与此同时,活鱼尤其是淡水鱼价格却迅猛上涨,有的甚至比猪肉还贵,市民直呼吃不起。5月26日,记者走访城区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淡水鱼价格大涨。摊贩们表示,鱼价大涨后,销量大跌,买卖不好干,有些已经转行。
市场行情
与去年同期相比,淡水鱼一斤涨了五六元
5月26日早上,记者来到孙家大集看到,之前这里有三家活鱼销售摊,当天只剩下一家,几位市民打听完价格后转头就走。这里的鲤鱼12元一斤、草鱼13元一斤、清江鱼13元一斤、鲫鱼18元一斤、泥鳅17元一斤,当天孙家大集上的五花肉才卖17元一斤,泥鳅和鲫鱼的价格已经和猪肉价格相当了。
摊主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同期,鲤鱼7元一斤、草鱼8元一斤、清江鱼8元一斤、鲫鱼12元一斤。自打今年开始,各类淡水鱼纷纷涨价,最近这一个月来更是猛烈。
南下河市场的活鱼销售摊位比较多,以批发为主。在更便宜的摊位上,鲤鱼11元一斤、草鱼11.5元一斤、鲫鱼17元一斤、清江鱼12.5元一斤、泥鳅16元一斤,当天南下河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是15元一斤。
佳乐家新华店里的活鱼价格同样非常贵,普通活鲤鱼19.9元一斤,清江鱼也是19.9元一斤,草鱼超过20元一斤,让不少前来买鱼的市民都直摇头。
市民吐槽
买一条鱼要几十元,已经很长时间没吃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最近鱼类价格大涨,买一条鱼就要几十元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鱼了
在孙家大集上,家住经济区吉祥家园小区的陈先生花50元钱买了一条四斤多重的鲤鱼,让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以前在市场上买一条鲤鱼花二三十元就够了,如今价格涨了这么多,感觉有点吃不消。”陈先生说。
家住奎文区大有公馆小区的孙女士对记者说,家里的两个小孙子都非常爱吃鱼,几乎每周都要买鱼的她,明显感觉出鱼肉价格的变化。以前花30元就能买一条个头不小的草鱼,还能买个酸菜包,足够美美吃一顿。现在买同样重量的草鱼,价格得50元以上,涨幅太大了。
家住高新区浪琴湾小区的赵女士说,好不容易猪肉价格降下来了,没想到活鱼价格又涨上去了。好在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鱼不是生活必需品,多吃一顿少吃一顿差别不大。
摊贩声音
价格大涨销量大跌,进货时都得小心伺候
活鱼价格连连上涨,除了影响到市民餐桌外,还严重影响了活鱼摊贩们,不少摊贩直言鱼价大涨后,销量大跌,买卖不好干。
孙家大集上的活鱼摊贩王女士说,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鱼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太高就不吃了,导致销量大幅下跌。往年,摊位前的顾客络绎不绝,根本不愁卖。可现在问价的多,掏钱买的少,销量减了一半。今年才半年时间不到,她知道的就已经有十几家鱼摊选择转行。
南下河市场经营活鱼生意的刘女士对记者说,儿子出生那一年她开始卖活鱼,至今正好30年,印象中从来没有卖过这么贵的活鱼。以前鲤鱼、草鱼最贵的时候也没有超过10元一斤,现在的价格连想都不敢想。
“我销售的都是江苏、浙江的淡水鱼,运到济南中转,我到济南拉货,扣除各种成本,剩不下多少利润。如果在路上死了好多条,说不定还会亏钱。以前卖鱼,几毛钱的零头都不要,现在连零头都不舍得抹。”刘女士说。
摊贩张先生对记者说,死鱼不值钱,现在每次进鱼都得小心伺候着。一条大点的鲫鱼就几十元,如果死上几条,可就白忙活了。
原因分析
活鱼养殖量减少各种成本都上涨
全国范围内,活鱼价格都是连连上涨。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重点监测的水产品草鱼、鲫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大带鱼、大黄花鱼中,除花鲢鱼外,其余环比均有所上涨。同比看,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余均大幅上涨。如,草鱼周平均价格10.86元一斤,同比上涨55.0%;花鲢鱼周平均价格9.97元一斤,同比上涨51.1%;鲤鱼周平均价格9.11元一斤,同比上涨47.5%。
通过梳理能够得知,活鱼价格上涨并不是近期才发生的事。鲫鱼自2020年第51周开始上涨,已持续上涨22周;草鱼2021年第11周开始上涨,第19周才出现回落;鲤鱼、花鲢鱼春节后持续上涨,鲤鱼连续上涨11周至第19周环比才小幅下降。
记者发现,此次价格上涨的活鱼以淡水鱼为主,业内人士分析,是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在南下河市场经营活鱼生意的张先生说,据他了解,去年由于淡水鱼价格太低,且受到疫情等因素冲击,导致不少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选择转行。养殖户减少了,市面上的淡水鱼供应量大幅度缩减,催升了鱼价上涨。
此外,自5月份开始,我国多地进入了休渔期,新鲜海鱼的供应量大幅度缩减,也侧面催高了淡水鱼的需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淡水鱼养殖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水库、水源地严禁批量养鱼,即便部分水域可以,也有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这就意味着,养殖户需要投入比较高的环保成本,才能让自己的养殖区域符合相关要求。再加上鱼苗和玉米豆粕等鱼饲料价格普遍上涨,养殖成本不断攀高,进一步催高了市场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接下来气温越来越高,活鱼运输环节不可避免会出现死鱼等损耗,批发商的运输成本和零售商的销售成本都会增加,短期内活鱼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要涨到15元/斤?新年全线喜涨,对虾、叉尾、鲫鱼加州鲈...都涨全线涨价,本周涨1元/斤,鱼少尤其缺大鱼,华南三地金鲳鱼持续集体上涨
2022年到了!新年新气象!由于养殖的上市旺季已过,市场普遍缺大规格的鱼虾,并在新年消费拉动下,近日多个水产品种价格都涨了,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日本对虾、加州鲈、生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鲫鱼等都涨价了。随着数次寒潮不断冲击,华南三地金鲳鱼尤其是大规格鱼存活量也大减,最近一段时间来鱼价持续回暖。据悉,2022年1月2日,鱼价再次全线上涨。
鱼价持续回暖,全线涨价,更高涨1元/斤
湛江地区:鱼少交易量不大,鱼价再上涨。1斤规格的冰鲜鱼码头价为11.8-12元/斤,较上周同期上涨了0.8-1元/斤;1.3斤及以上规格为13-13.5元/斤,价格也上周大致持平。据湛江当地养殖户告诉水产前沿,目前看到鱼价上涨,大家反而惜售,因今年养殖成本,尤其是饲料系数都飙高,饲料成本大增,加上病害损失也较大,很多人面临亏本,他们表示,看好后市从格,心理价格是1.3斤规格以上能涨到15元/斤。
广西北海:当然,广西鱼价也在涨。1-1.1斤规格码头价涨到了12元/斤,较上周同期涨超1元/斤甚至高达1.4元/斤;1.3-1.4斤规格在13元/斤,与湛江鱼价接近,与上周相比基本持平,1.4-1.5斤规格达13.5元/斤。
海南地区:相对两广而言,海南存活鱼多些。鱼价也在上涨但较两广地区要低,0.9-1斤规格的冰鲜鱼码头价只有10.6元/斤,1.2-1.3斤规格的只有12.5元/斤。由于鱼难养,成本增加,鱼价上涨的步伐仍不能匹配成本涨价。海南地区出鱼量也很少,都在等待价格上涨。
与2020年底相比,更高飙涨2.5元/斤
据水产前沿统计,目前的鱼价相对于2020年底,已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湛江1斤规格的码头价为11.8-12元/斤,较2020年12月底10.2-10.4元/斤上涨了1.6元/斤;广西北海1.4-1.5斤规格达13.5元/斤,较2020年12月底只有11元大涨了2.5元/斤。
(温馨提示:本文的价格数据和行情分析及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不构成投资和交易建议)
齐齐哈尔市,7月21日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监测报表(鲤鱼、鲫鱼、带鱼、黄花鱼)2020年7月21日齐齐哈尔市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监测报表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辑:周琼
恩施,野三关的消费高吗?欢迎评论区讨论#真诚待人很多来恩施旅游和避暑的人抱怨消费太高,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野三关的消费情况。野三关是一个镇,属于巴东县,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771107人,人均工资更低标准为1520元。加上旅游和避暑的流动人口,大约有10万人左右。虽然是一个镇,但规模和小县城差不多,在我们这里吃个简单的早餐,一个烧饼加一杯豆浆大概要10元左右,带点荤的面条在12-15元之间。昨天上午我去超市买一把菜苔,价格是6元多一斤。下午姑娘买了4个玉米,花了16元多。前两天我买的新鲜五花肉15元一斤,鲫鱼12元一斤,牛肉50元一斤。海鲜价格相对较高,比如冻虾,小一点的65元一斤,大一点的80元一斤。恩施富硒茶价格在50-200元之间,但高端茶除外。野三关是著名的武陵酒产地,以包谷酒著称。普通纯粮包谷酒价格在10元至35元之间,窖藏酒价格不在这个范围内。住宿价格在80-400元之间,吃火锅人均价格约为60元。目前房价为4000多元。你认为这个消费水平在一个镇上高吗?我和姑娘两个人很少在外面吃饭吃夜宵,我没有在外面洗过面、按过摩、做过指甲。我们没有出去旅游,也很少买衣服、护肤品,每次都是姑娘的衣服、鞋子小了,不能再穿了才会给她买,可以说非常节俭。但我们每年的开支不小,我有记账的习惯,每个月差不多要花5000元左右,加上我一个车一个养老保险,再加上我店里面的房租和水电,一年下来大约要12万。这是真实的数据。这个消费水平与当地1500元的工资标准完全不符。在野三关,有三个常驻成年人中,可能有两个是做生意的。你可能会说他们都是老板,一定很有钱。但我告诉你,在野三关做生意的大部分是养家糊口的人,大部分是在街上带孩子顺便做点小生意的夫妻,淡季时男人都在外面打工,女人守店照顾孩子,这样就有两份收入,所以经济相对宽裕一些。你可能会问:野三关只是一个小镇,大部分人都在做生意,又没有厂矿企业,如何拉动消费?我告诉你,野三关现在有两个经济板块:学生和旅游和避暑的。野三关有几万人的学生,有陪读的父母,他们的吃喝拉撒都在野三关。大多数人在外赚钱,却将其花费在了野三关,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的陪读父母和如今的外地避暑人群的推动。野三关虽小,却拥有齐全的设施和繁华的景象,充满了都市化的氛围。物价水平受到当地消费能力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商家故意抬高价格。我们店里的产品价格都是明码标价的,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价格都是相同的。然而,当外地人进入店铺询问价格时,他们会认为价格过高,因为他们认为在他们的大城市里只需要这个价格。这是由于地域差异所导致的误解,我们也很无奈。社会在不断进步,野三关也在不断发展。恩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地方,物价高也说明了它的快速发展。
“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你没有听错,当你在为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欣喜时,水产品已悄悄涨价了,俨然一副“昨日你爱搭不理,今日你高攀不起”的架势。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的水产区。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鱼跃龙门”,草鱼、花鲢鱼价格同比涨超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重点监测的水产品草鱼、鲫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大带鱼、大黄花鱼中,除花鲢鱼外,其余环比均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他鱼种同比均大幅上涨。如,草鱼周平均价格21.73元/公斤,同比上涨55.0%;花鲢鱼周平均价格19.94元/公斤,同比上涨51.1%;鲤鱼周平均价格18.22元/公斤,同比上涨47.5%。
2021年第20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水产品价格及变化幅度。
鱼价是何时开始上涨的?为何比去年贵那么多?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鲫鱼自2020年第51周开始上涨,已持续上涨22周;草鱼2021年第11周开始上涨,第19周才出现回落;鲤鱼、花鲢鱼春节后持续上涨,鲤鱼连续上涨11周至第19周环比才小幅下降,花鲢鱼连续上涨12周至第20周环比有所回落;白鲢鱼自2021年第10周开始上涨,现已上涨11周。
商超探访,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难寻
活鱼批发价格持续上涨,有人望“鱼”兴叹起来,“去年鲤鱼便宜的时候好像不到10块钱,现在都涨到十几块了。”北京市丰台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即使生长在太湖边也望‘鱼’兴叹,一条鲫鱼没20元拿不下了。”有消费者分享,“前两天负责食堂采购的阿姨说,现在花鲢都涨到十几块钱了,之前都是几块钱一斤。”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菜市场内售卖的水产。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卖鱼的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之前便宜的时候,现在淡水鱼的价格已翻倍涨,像鲤鱼之前曾卖过5元一斤,现在都16.9元一斤了。”
记者注意到,该超市水产品区的价签显示,鲫鱼22.8元一斤,甲鱼39.9元一斤,虹鳟鱼26.98元一斤,武昌鱼18.9元一斤,桂鱼69元一斤,青江鱼19.8元一斤,黑鱼19.9元一斤,鲟鱼21.98元一斤,河鲈鱼31.9元一斤,草鱼17.6元一斤。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产品已不见踪影。
在电商平台上,活鱼产品的价格也“涨”势汹汹。如,美团买菜上,1条鲜活鲤鱼1kg起需要41.9元,鲜活草鱼1kg起38.8元,鲜活鲫鱼200g起14.9元;盒马鲜生上,鲜活桂鱼(400-500g)59.9元,鲜活草鱼(900-1200g)38元,鲜活特大河鲈鱼(750g+)57.9元,鲜活鲤鱼(900-1200g)38元。
饭店要跟涨?烤鱼店月成本增加几万块
中新网记者询问多家烤鱼店,均表示店里用的活鱼进货价格有所上涨。“我们店烤鱼用的主要是鮰鱼,由于价格上涨,现在店里每月进货成本增加几万块。”一家烤鱼店店员说,但因为店里来的多是老顾客,不会贸然涨价,现在还是按原价售卖。
资料图:垂钓爱好者展示才艺。史玉江 摄
不仅是餐饮业,淡水鱼纷纷涨价,也带动钓鱼业成本上升。
钓鱼笼统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塘钓,一种是野钓。塘钓就是老板包一个池塘,定期往里面放鱼,大家买票钓鱼。
有网友称,由于今年鲤鱼价格翻了一倍,老板只能提高票价,原来100-200元可以玩一天,现在需要200-300元,甚至更高。
淡水鱼价格为何飙了起来?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中新网记者走访情况看,这波涨价的主角主要是淡水鱼。
“此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为低靡,但饲养成本却处于上涨态势,使得部分养殖户陆续转行,目前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淡水鱼总产量明显下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在分析淡水鱼价格上涨原因时指出。
据芜湖市发改委信息,春节前鱼价较高,养殖户基本将成鱼清塘,春节过后重新投放了鱼苗,但鱼类饲养需要一定周期,目前鱼塘内多为鱼苗,可以出塘的成鱼数量相对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出现紧缺局面。
资料图:湖南大湖冬捕季,工作人员在船上清点刚刚收获的活鱼。周翔 摄
“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从去年秋季开始,鱼价就逐渐上涨了,只是由于北方在入冬之前要清塘,所以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刘通看来,“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主产区安徽、湖北等地发洪水,一些鱼塘里的鱼顺着洪水跑了,流失了一部分,导致洪水过后鱼存量不足,价格上涨,也导致今年年初鱼苗孵化量不足。”
夏季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安徽芜湖市发改委认为,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活鱼在运输、销售途中损耗量或有所加大,同时,夏季是淡水鱼的消费旺季,预计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另据农业农村部消息,自5月1日12时起,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资料图:南海进入伏季休渔期,广西北海千帆归港。王伟臣 摄
随着休渔期来临,海鱼供应减少,是否会促使淡水鱼价格进一步上涨?
“从近几年情况看,休渔期对淡水鱼价格影响不大,况且现在淡水鱼价格已经较高,价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刘通表示。
“等到秋季,鱼类上市量增加,价格或有所走低。”刘通说,到了10月份左右,北方鱼塘要过冬,塘里的鱼会抛卖,在这段时间,价格通常会偏低。
网友:如果够朋友,就请我吃鱼吧!烤鱼、水煮鱼、酸菜鱼、炝锅鱼……
来源:中国新闻社
“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中国新闻网
“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你没有听错,当你在为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欣喜时,水产品已悄悄涨价了,俨然一副“昨日你爱搭不理,今日你高攀不起”的架势。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的水产区。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重点监测的水产品草鱼、鲫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大带鱼、大黄花鱼中,除花鲢鱼外,其余环比均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他鱼种同比均大幅上涨。如,草鱼周平均价格21.73元/公斤,同比上涨55.0%;花鲢鱼周平均价格19.94元/公斤,同比上涨51.1%;鲤鱼周平均价格18.22元/公斤,同比上涨47.5%。
2021年第20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水产品价格及变化幅度。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鲫鱼自2020年第51周开始上涨,已持续上涨22周;草鱼2021年第11周开始上涨,第19周才出现回落;鲤鱼、花鲢鱼春节后持续上涨,鲤鱼连续上涨11周至第19周环比才小幅下降,花鲢鱼连续上涨12周至第20周环比有所回落;白鲢鱼自2021年第10周开始上涨,现已上涨11周。
活鱼批发价格持续上涨,有人望“鱼”兴叹起来,“去年鲤鱼便宜的时候好像不到10块钱,现在都涨到十几块了。”北京市丰台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即使生长在太湖边也望‘鱼’兴叹,一条鲫鱼没20元拿不下了。”有消费者分享,“前两天负责食堂采购的阿姨说,现在花鲢都涨到十几块钱了,之前都是几块钱一斤。”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菜市场内售卖的水产。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卖鱼的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之前便宜的时候,现在淡水鱼的价格已翻倍涨,像鲤鱼之前曾卖过5元一斤,现在都16.9元一斤了。”
记者注意到,该超市水产品区的价签显示,鲫鱼22.8元一斤,甲鱼39.9元一斤,虹鳟鱼26.98元一斤,武昌鱼18.9元一斤,桂鱼69元一斤,青江鱼19.8元一斤,黑鱼19.9元一斤,鲟鱼21.98元一斤,河鲈鱼31.9元一斤,草鱼17.6元一斤。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产品已不见踪影。
在电商平台上,活鱼产品的价格也“涨”势汹汹。如,美团买菜上,1条鲜活鲤鱼1kg起需要41.9元,鲜活草鱼1kg起38.8元,鲜活鲫鱼200g起14.9元;盒马鲜生上,鲜活桂鱼(400-500g)59.9元,鲜活草鱼(900-1200g)38元,鲜活特大河鲈鱼(750g+)57.9元,鲜活鲤鱼(900-1200g)38元。
中新网记者询问多家烤鱼店,均表示店里用的活鱼进货价格有所上涨。“我们店烤鱼用的主要是鮰鱼,由于价格上涨,现在店里每月进货成本增加几万块。”一家烤鱼店店员说,但因为店里来的多是老顾客,不会贸然涨价,现在还是按原价售卖。
资料图:垂钓爱好者展示才艺。史玉江 摄
不仅是餐饮业,淡水鱼纷纷涨价,也带动钓鱼业成本上升。
钓鱼笼统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塘钓,一种是野钓。塘钓就是老板包一个池塘,定期往里面放鱼,大家买票钓鱼。
有网友称,由于今年鲤鱼价格翻了一倍,老板只能提高票价,原来100-200元可以玩一天,现在需要200-300元,甚至更高。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中新网记者走访情况看,这波涨价的主角主要是淡水鱼。
“此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为低靡,但饲养成本却处于上涨态势,使得部分养殖户陆续转行,目前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淡水鱼总产量明显下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在分析淡水鱼价格上涨原因时指出。
据芜湖市发改委信息,春节前鱼价较高,养殖户基本将成鱼清塘,春节过后重新投放了鱼苗,但鱼类饲养需要一定周期,目前鱼塘内多为鱼苗,可以出塘的成鱼数量相对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出现紧缺局面。
资料图:湖南大湖冬捕季,工作人员在船上清点刚刚收获的活鱼。周翔 摄
“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从去年秋季开始,鱼价就逐渐上涨了,只是由于北方在入冬之前要清塘,所以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刘通看来,“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主产区安徽、湖北等地发洪水,一些鱼塘里的鱼顺着洪水跑了,流失了一部分,导致洪水过后鱼存量不足,价格上涨,也导致今年年初鱼苗孵化量不足。”
安徽芜湖市发改委认为,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活鱼在运输、销售途中损耗量或有所加大,同时,夏季是淡水鱼的消费旺季,预计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另据农业农村部消息,自5月1日12时起,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资料图:南海进入伏季休渔期,广西北海千帆归港。王伟臣 摄
随着休渔期来临,海鱼供应减少,是否会促使淡水鱼价格进一步上涨?
“从近几年情况看,休渔期对淡水鱼价格影响不大,况且现在淡水鱼价格已经较高,价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刘通表示。
“等到秋季,鱼类上市量增加,价格或有所走低。”刘通说,到了10月份左右,北方鱼塘要过冬,塘里的鱼会抛卖,在这段时间,价格通常会偏低。
你最近有买鱼吗?价格是多少?
你喜欢吃鱼吗?我很喜欢吃,不管是油炸,还是清蒸、红烧都可以,但是不喜欢吃个体太小的鱼,因为我们经常食用的淡水鱼类,有很多鱼刺。
个体比较小的鱼,鱼刺更多,稍不注意就有被鱼刺卡喉的风险,有人觉得被鱼刺卡喉咙也无关大雅,其实小小鱼刺有可能致命。
2020年7月30日晚,广州45岁的陈先生一口气喝下妻子煮的鱼头汤,结果被鱼刺卡喉。他尝试抠喉、喝醋、吞饭等土 *** ,结果喉咙越发刺痛。
8月2日傍晚,陈先生突然开始呕血,而且一个小时就吐一次,每次一吐就是一大碗。至凌晨2点,他赶到广州中医药之一附属医院急诊就医,被送到医院时已休克。
经查,一根4厘米的鱼刺穿透了食管和胸主动脉,陈先生最终不幸去世。——来源《荔直播》2020年8月11日“男子被鱼刺卡喉3天后身亡,医生:早点来能保命”。
从这里不难看出:小小鱼刺,如果卡到喉咙,刚好刺破血管的话,真的会要人命!那么吃鱼的时候怎么防止吞入鱼刺呢?
除了尽量减少食用个体小的鱼类,以及吃鱼的时候自己小心鱼刺外,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如今可能有了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无刺鱼”。
无刺鱼是什么鱼?如果没有鱼刺鱼类是怎么生存的?你认同基因工程改造的鱼类吗?你会食用无刺鱼吗?
1、无刺鱼是什么鱼?
在2023年5月24日CCTV《消费主张》,一期视频中:科技是如何让鱼刺消失的——揭秘无刺鱼。
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教授,为了解决吃鱼的过程中鱼刺卡喉的问题,历经十年辛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无刺武昌鱼。
并不是武昌鱼体内没有鱼刺,而是没有肌间刺,常见的鱼类都有肌间刺,比如鲤鱼、鲫鱼、草鱼、鲢鳙等,这些肌间刺不仅数量多,并且还比较小,食用的过程中极易卡喉,如果没有肌间刺那么卡喉的几率大大降低。
那么到底怎么让武昌鱼的肌间刺消失呢?原来武昌鱼刚孵化出的鱼苗是没有肌间刺的,当武昌鱼长到20天左右个体在1.33厘米时,随着武昌鱼的长大,肌间刺从鱼尾开始向鱼头部位生长,并且慢慢增多。
那么如果找到肌间刺生长的基因开关,能否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武昌鱼不再长出肌间刺?2012年高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研究,期间经历各种坎坷,经过10年的研究,终于培育出世界上之一条无刺武昌鱼。
2、无刺鱼对鱼类有什么影响?
那么没有鱼刺的鱼类,也就是没有肌间刺的鱼类是怎么生存的?肌间刺的消失对鱼类有什么影响?这要从肌间刺的作用开始说起。
肌间刺指的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也就是所谓的细鱼刺,有些鱼类有肌间刺有些鱼类没有肌间刺,主要是进化的结果。
肌间刺为低等真骨鱼类骨骼系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其随着鱼类的演化逐渐减少,直至进化到某一阶段完全消失。
也就是说有些鱼类进化的过程中肌间刺消失了,有些鱼类进化的过程中保留了肌间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常见的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等鲤科鱼类,被认为演化程度较低,有肌间刺。而鲈鱼、鲶鱼、鲑鳟鱼等被认为演化程度较高,没有肌间刺,肌间刺的主要作用主要有2点。
一个是有些鱼类的肌肉松散,肉质比较疏松,不仅肌间刺比较多,并且肌间刺还会出现分叉,比如:鲢鱼和鳙鱼的肌间刺就出现了树状分枝,主要是这些鱼类的肌肉松弛,需要肌间刺的支撑。
鲈鱼、鲶鱼、桂鱼等鱼类肉质比较紧实,不需要肌间刺的支撑也能正常生存。有肌间刺的鱼类,相对于无肌间刺的鱼类来说肉质较差,这是一个原因。
二是肌间刺的作用涉及到传导,如肌肉力量的传导,因此肌间刺数目可能与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一些植食性鱼类或者杂食性鱼类,它们获得食物比较简单,不需要捕猎,由于生长速度快,肌间刺能够给它们带来力量的提升。
从这里不难看出,肌间刺对于包括武昌鱼在内的鲤科鱼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鱼类的个体越来越大,肌间刺不仅起到支撑肌肉,还能给鱼类带来力量提升的作用。
然而从《揭秘无刺鱼》这个节目中,专家对于培育的无刺鱼抱有乐观的态度,甚至说没有影响,不知道是不是鱼类的个体小的原因,一旦鱼类的个体越来越大,不知道是否有畸形的风险,这个需要后续的观察。
3、你认同基因改造工程吗?
无刺武昌鱼属于基因改造的结果,那么你认同这种基因改造工程吗?估计大多数人不看好,原因也很简单。
如今最常见的基因改造高科技鱼类是鲫鱼,这也是菜市场售卖的主要鱼类,这些鲫鱼几乎没有正常的鲫鱼,也就是正常繁殖生长的。
都是基因选育品种,或者和鲤鱼杂交的品种,土鲫鱼几乎没有,那么这些鲫鱼的味道到底如何?我觉得只是有一个鲫鱼外表罢了!
不论从肉质和味道来说,和自然繁殖自然生长的鲫鱼来说相差甚远。因为选育的鲫鱼,只是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进入市场周期短的品种。
那么我国没有自然繁殖自然生长的鲫鱼好品种吗?可以明确的说有,并且曾经是贡品!
比如:产于河南省北部鹤壁市的淇河鲫,淇河鲫和香稻米、丝蛋一起,在古时候是当地的三大贡品。其背色浅褐色,腹部为银色,脊背宽厚,体型丰满,又称“双脊鲫鱼”。
比如: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银鲫,也称方正鲫,银鲫等,更大个体可达6斤。育银鲫、长丰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都出自于银鲫。
除了这两种鲫鱼外,还有几种鲫鱼的品质都是不错的,但是这些鲫鱼并没有被大量养殖,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养殖周期比较长,虽然肉质好但是很多人不认识!
再说现在菜市场的鲫鱼一般也就10元左右一斤,如果养殖品质好的鲫鱼,不仅成本大,还不一定卖上价格,所以导致如今只能吃基因改造的鲫鱼!
如果参照鲫鱼对比武昌鱼,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不看好基因改造的原因,有可能武昌鱼以后会进入千家万户,但是不知道真实品质如何!
4、你会食用无刺武昌鱼吗?
到这里估计大多数人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无刺武昌鱼经过基因编辑,那么它的肉质有没有变化?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刘教授给出了答案。
把有刺的武昌鱼和无刺的武昌鱼分别取肌肉进行肌肉品质检测,对比它的营养成份有没有区别,检测的指标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等,均无明显区别。
那么无刺鱼的味道到底如何呢?记者在华中大学采访的时候,记者和高教授一起品尝无刺武昌鱼的口感,记者发现无刺武昌鱼和有刺武昌鱼没有区别,同样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不用担心被小刺卡喉咙。
那么无刺武昌鱼什么时候才能走进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呢?这还需要政策,以及品种认定等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据中国科学院桂院士讲:由于没有肌间刺,会不会其它基因受到影响,是不是安全的,影响不影响食用,有没有其他反作用,这个都要通过后期实验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不过,从研发到生产,这种急速的扩散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无刺武昌鱼通过各种检测,然后走进市场的话,你会食用吗?我觉得这不是事考虑的事!你吃也得吃,不吃也不行,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掏钱的力气,你说呢?
就像鲫鱼一样,市场上的鲫鱼几乎清一色为工程鲫,没有给你选择的余地,就拿鲫鱼来说,还能改变吗?
已经很难了,从养殖销售到市场,在到人们的思想已经被改变,这些改造的鲫鱼已经一统江山,想在铜墙铁壁上凿个窟窿太难了。
现在只能说但愿无刺武昌鱼进入市场后,不在做过多的培育,或者不在做过多的杂交,多保留一些营养物质以及鲜味,而不是像鲫鱼一样。
5、你觉得这种改造有意义吗?
无刺鱼的改造成功,并不仅仅是没有肌间刺的问题,因为我国年人均食用淡水鱼类超过40公斤,这个市场太大了,假如无刺鱼进入市场后,哪怕市场份额占比不大,也是巨额的产出。
不仅是无刺武昌鱼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在很多鱼类当中,比如:鲫鱼、草鱼等,他对于我国淡水渔业意义重大,那么你觉得这种改造有意义吗?
首先、基因改造的鱼类很多都是为了鱼类的生长速度,怎么让鱼类生长速度更快,怎么才能大密度养殖,怎么才能节约养殖成本等等,而对于鱼类的鲜美程度,以及鱼类本身的质量把控是否过关,都是未知。
其次、个人认为剔除鱼类肌间刺这种研究方向还是不错的,最起码食用鱼类的时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食品安全肯定是重中之重。
最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常见的鱼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海洋鱼类,或者高品质的淡水鱼类正在悄悄扩大市场,比如:鲈鱼、桂鱼、狗鱼、黑鱼等,这些鱼类肉质更好,并且也没有肌间刺,并且价格也不高。
无刺鱼的研究已经成功,我国每年消耗大量的鱼类,这种鱼类如果进入市场,肯定会成为市场上的新宠,但是它能走到哪一步也是未知,你会食用无刺鱼吗?
鲫鱼25元/公斤,牛蛙40元/公斤……昆明多种水产品价格上涨当人们正沉迷于猪肉降价的喜悦中时,全国的鱼肉价格却悄然上涨。那么,昆明鱼类产品价格如何呢?5月27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走访市场和搜索相关数据了解到,鲫鱼、牛蛙、草鱼、鲤鱼等水产品均呈涨价趋势,部分海鲜类产品也随之涨价。
在家乐福超市(广福店)水产品区域,记者看到,目前黑鱼价格为46.8元/公斤、鲫鱼33.8元/公斤、活桂鱼149元/公斤、活罗非鱼23.8元/公斤、鲈鱼73.8元/公斤。在美团买菜平台上,记者看到,一条350-400克的鲜活鲫鱼价格为18.5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1公斤鲜活鲫鱼价格直逼40元,500克牛蛙价格43.25元,1公斤草鱼38.6元。
“前2个月买鲫鱼就18元到20元左右/公斤,现在一条小鲫鱼都20多元。”李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的鱼肉价格真的“高攀不起”,以前家里每周吃两次鱼,以后打算改为一周一次。
记者通过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发现,2020年5月28日,云南华潮水产品批发市场草鱼价格15元/公斤、鲤鱼价格12.5元/公斤、白鲢10元/公斤、鲫鱼16元/公斤、罗非鱼13元/公斤、牛蛙17元/公斤。2021年5月27日,该市场草鱼批发价格25元/公斤、鲤鱼价格20元/公斤、白鲢15元/公斤、鲫鱼25元/公斤、罗非鱼13元/公斤、牛蛙40元/公斤。经过数据计算发现,牛蛙价格跟往年同期相比上涨约136%,鲫鱼价格跟往年同期相比上涨56.25%,很大一部分鱼类价格均上涨。
“往年蛙的批发价就是18元左右/公斤,最多涨到28元/公斤,今年都涨到40多元/公斤了,店内成本明显增高。”位于前景路一家罗非鱼火锅店的老板娘张女士告诉记者,目前罗非鱼批发价格涨幅较小,每公斤就涨了3元左右,但蛙的价格上涨情况创历史新高。
在篆新农贸市场水产品销售区域,商户段先生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鱼类产品大多在涨价,其中桂鱼、鲈鱼、石斑鱼涨幅较大,每公斤涨价30到50元,而指甲贝每公斤涨了20多元,花螺价格涨了50%,而前段时间卖100元/公斤的基围虾降到了75元/公斤。
“现在跟去年同期相比,涨价的鱼类产品大多涨了50%左右,也有部分降价和持平。”段先生表示,鱼类涨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太热,养殖户的鱼死得比较多。此外,由于疫情期间,鱼肉价格上不去,养殖户变少,数量少导致市面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涨了。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猫恩泊
校对 董宇
编审 王云
你知道以前的物价有多低吗?1979年我国还是计划经济,那时的农产品,按现在的标准,全部为有机蔬菜,粮食,且大部分都比较紧缺,采用粮票 油票 国家管理机制。
应季蔬菜
黄瓜0.12元/公斤 花菜 1斤8两 0.25元 大芹菜 2斤1 0.11元 大米 0.1-0.12元/斤 鲫鱼0.4元一斤 猪肉0.5元一斤(5指厚的五花肉,那时候这个最贵) 快过年的时候物价更高 猪肉 0.8元/斤 羊肉1.5斤 1.05元 点心 0.5元/斤 黄豆酱0.18元/斤 红白过寿事 礼钱 1元 压岁0.1元 ......
托儿所免费,大学以前上学免费 上大学国家给生活补贴 45岁退休
一级工资地区不同:42-52元 (当时还没有改革,没有体制内外的差别)
题外**从1979年至今工资涨了37次(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普通编制内拿到手的工资大概3000-4000元,丈母娘算的账是比体制外1.5万的好很多,各项东西在工资外,延迟退休也更加有利 啥时候这个群体都没亏了自己
1980年开始涨价了
绵竹大曲 2.1元/瓶 500ml 大前门 0.6元/盒 猪肉 1.1元/斤 国营百年老饭店(真材实料,不放味精,鸡精,各种人工调味剂,有机粮油食材 酱醋纯酿酿造) 麻婆豆腐 0.33元/份 卤牛肉 0.66元/盘 辣椒炒肉0.8元 糖醋排骨0.8元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2-0061-04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2-0061-04
物价的高低感受和居民的收入正相关,相对于国家统计局2020年6月份的居民收入来看
12.5亿人口月均收入不足5000元 ,个人承担的部分很多来看,以前的物价确实很低,品质差别也极大。
2020年疫情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