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郭增福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大连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8月28日-9月1日,我市24种主要农副产品市场零售价格环比13升2降9平,同比4升20降。与上期相比,本期我市粮油价格运行平稳,猪肉价格小幅下降,鸡蛋价格略有上涨,蔬菜价格上涨明显。
粮油价格环比以稳为主,同比小幅波动。粳米价格为每500g(下同)3.10元,环比持平,同比上涨4.40%;面粉价格为3.20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95%;桶装大豆油价格为71.67元/5L,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86%;桶装花生油价格为150.00元/5L,环比持平,同比下降3.23%。
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下降,同比大幅下降。猪后腿肉价格为12.93元,环比下降4.46%,同比下降32.98%;牛肉价格为37.67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3.13%;羊肉价格为37.70元,环比上涨1.00%,同比下降5.81%;鸡肉价格为9.50元,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6.59%。鸡蛋价格为6.19元,环比上涨1.11%,同比下降8.01%。
蔬菜价格环比上涨明显,同比大幅下降。监测的12种蔬菜价格与上期相比10升1降,平均零售价格为3.51元,环比上涨11.43%。其中上涨明显的品种为菠菜、黄瓜、芸豆,环比分别上涨33.93%、27.47%、20.70%。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降势,同比下降35.12%。其中下降明显的品种为芸豆、茄子、大白菜、甘蓝,同比分别下降59.95%、55.11%、53.71%、51.38%。
预计短期内粮油价格以稳为主;当前猪肉、鸡蛋市场供需两端仍处于相对较为平衡状态,预计随着气温下降以及双节的到来,消费端或有所增强,价格将偏强运行;蔬菜价格将呈稳中有涨态势。
不“蛋定”了?创出了今年更低水平后,鸡蛋价格突然上涨近20%!发生了啥?鸡蛋是很多人经常食用的消费品,7月中旬以来,鸡蛋价格逐渐走高,目前价格有新的变化吗?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上午十点,在北京一家大型生鲜超市的鸡蛋销售区,工作人员将刚刚采购的各种鸡蛋摆上货架,她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疫情好转,鸡蛋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了。
盒马鲜生超市销售人员 陈灿:中秋国庆前是鸡蛋的销售旺季,能比平常多销售20%。
陈灿说,需求的增加也直接拉升了鸡蛋的价格。“价格也比上个月增长了20%。”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7月上旬,鸡蛋价格创出了今年来的更低水平。从7月中旬至今,鸡蛋价格持续上涨。8月份,鸡蛋批发市场价格为每公斤8.14元,环比7月上涨了19.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宁:主要原因还是供需结构改善。供给方面主要是产蛋鸡存栏量以及产蛋率下降,使得8月份鸡蛋供应量有所下降;需求方面,居民户外消费增加以及中秋国庆双节效应的显现,鸡蛋的需求有所增加。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吴馨怡)
时值传统消费淡季,鸡蛋价格为何会逆势上涨?3月份后,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连续5周环比上涨——
供需偏紧致蛋价淡季不淡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3月份以后,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连续5周环比上涨。截至目前,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累计涨幅分别超过了6%、10%、5%。
春季是传统的鸡蛋消费淡季,鸡蛋价格此时为何会逆势上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表示,往年鸡蛋价格从4月份开始止跌回涨,今年鸡蛋价格从3月份就已经出现了涨势,较往年有所提前,主要原因在于鸡蛋市场供需格局偏紧。3月份,大中专院校开学,对鲜蛋的需求逐渐恢复,食品企业复工复产对鸡蛋的加工需求略有增加。消费者家庭鸡蛋采购量缓慢回升,终端销售环节走货好转,有效拉动了鸡蛋价格触底反弹。另外,豆粕、玉米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也支撑了鸡蛋价格提前回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处于近十年同期更高位,零售价处于次高位,其中,1月份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零售价均为近十年同期更高。主要原因在于鸡蛋的供给能力偏低。近期,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震荡下滑,近两个月才连续小幅回升,鸡蛋供给虽有恢复,但还处于相对低谷期,为鸡蛋价格相对高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虽然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处于相对低位,但仍高于近4年同期平均水平,能够保障鸡蛋的有效供给。
朱宁表示,按照往年规律,鸡蛋价格从二季度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三季度结束,预计今年鸡蛋价格也将延续往年波动规律,震荡上行至9月份。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在产蛋鸡存栏保持小幅增加,但增幅有限,而且进入夏季以后,蛋鸡产蛋率受高温天气影响小幅下降,鸡蛋市场供应稳中略增。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学校、餐饮行业对鸡蛋的需求持续恢复,鸡蛋消费将在三季度进入旺季。总体来看,受鸡蛋供需格局阶段性偏紧的影响,蛋价将震荡上行至三季度末,但若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蛋价涨幅将会被压缩。 (记者 黄俊毅)
来源: 经济日报
鸡蛋再度大面积上涨,新高不断,破6有望?鸡蛋日评:蛋价强势再涨,期货小幅反弹
2023年8月23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再度强势反弹,均价5.28元/斤,较昨日涨0.13元/斤。其中,价格更高地区山东5.45元/斤,价格更低地区河北5.10元/斤。主销区北京广东上涨,上海稳定,南方市场 *** 正常,走货小幅加快。整体来看,大中小学即将开学,贸易商短期备货积极性有所提高,食品企业需求也继续增长,市场看涨情绪抬头,养殖端有一定惜售情绪,支撑蛋价走势。预计短期蛋价仍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期货方面:鸡蛋主力合约(JD2310),今开4211元/500千克,昨结4220元/500千克,更高4294元/500千克,更低4122元/500千克,收4228元/500千克,收涨0.19%,收盘成交约10.77万手,持仓9.07万手。 鸡蛋近月合约(JD2309),今开4306元/500千克,昨结4325元/500千克,更高4386元/500千克,更低4280元/500千克,收4334元/500千克,收涨0.21%,收盘成交约1.28万手,持仓3.00万手。
肉禽日评:毛鸡连续大跌,苗价加速跳水
2023年8月23日,主产区毛鸡价格继续大面积大幅下跌,均价4.23元/斤,较昨日跌0.10元/斤。其中高价区辽宁4.30元/斤,低价区山东4.18元/斤。昨日产区毛鸡价格全面回落,今日跌势依然明显,养殖再度面临亏损,市场情绪逐渐悲观。整体来看,开学季临近,但需求表现仍低于预期,鸡肉产品价格持续下调,走货依然偏慢,屠宰冻品库存压力回升,收购宰杀积极性较弱,预计短期毛鸡行情仍将承压,但继续下跌空间不大。
8月23日,主产区鸡苗均价2.73元/羽,较昨日跌0.15元/羽。其中高价区辽宁2.85元/羽,低价区河北2.40元/羽。近几日毛鸡价格再度跳水,养殖盈利快速收窄,加之近期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后期盈利表现较悲观,加之当前补栏出栏正处于双节期间,市场补栏情绪较差,种鸡场鸡苗销售遇阻,中小厂鸡苗报价已破2,明日益生商品鸡苗报价大幅下调0.5元/羽至2.9元/羽,预计短期苗价将继续下行。
蛋价显著上涨,向上空间还有多少?受季节性旺季提振,7月以来鸡蛋现货价格显著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批发均价为11.27元/公斤,比7月31日的10.39元/公斤上涨8.47%。
“近期鸡蛋现货涨势偏大,是多方因素共振的结果。首先,每年7月中旬以后,迟至8月底到9月初,是一年中鸡蛋价格更高的阶段,其间天气热导致产蛋率偏低,加上库存以及老鸡存栏在梅雨季被尽量出清,供应端偏紧,叠加需求端受暑期旅游旺季以及中秋节和国庆节备货等的支撑,供弱需强,价格偏强。其次,今年同期还叠加了成本上升的因素,近段时间豆粕上涨明显。最后,前期大家对7、8月份旺季期待较低,导致各环节库存普遍不高,冷库蛋存量偏低,也导致今年消费旺季的涨幅偏大。”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在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看来,高温高湿天气下蛋鸡产蛋率下降是近期蛋价上涨的主因。据她介绍,6月蛋鸡产蛋率在90%左右,7月后降至88%左右,蛋品质量易出现问题,尽管前期补栏量增加导致近期的新开产增多,但季节性产蛋效率下降,叠加蛋鸡整体存栏水平不高,现货出现超预期上涨。
此外,广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范红军表示,鸡蛋现货价格上涨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如前期北方地区的降雨、今年冷库鸡蛋库存偏低、生猪价格上涨的带动等。
“由于每年这个阶段现货均会出现季节性上涨趋势,期货基差也会在此阶段拉至年内高位。目前来看,2309及2401合约基差仍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中,只是处于历史偏高位置,若9月中旬前现货再次拉涨,基差有继续上行空间及时间。”侯晓瑞说。
不过,在范红军看来,对于现货端的涨势,盘面已在7月下半月有所反映,但进入8月之后,现货延续涨势,盘面期价相对滞涨,特别是2309合约反而持续回落,这表明市场预期较为悲观。
需要注意的是,王俊表示,尽管现货价格已从低位大幅反弹,但由于成本上升的速度更快,因此养殖利润环比虽有改善,但同比来看,低于季节性的幅度。同比明显偏低的养殖利润,对蛋价存在支撑。
“当前蛋价处于历史同期偏高位置,但养殖利润则处于历史利润均值附近,饲料原材料价格的偏强运行使得养殖端压力增大,进一步抑制了市场的补栏,蛋鸡存栏上涨速度偏慢。虽然补栏增速有限,但存栏回升趋势仍在,且随着天气转凉,产蛋率问题解决,供应端将有明显增量。后续虽然有中秋备货提振,但现货涨至过高位置后面临供应及需求的双重压力,因此后续蛋价进一步走高有一定难度。”侯晓瑞说。
对于后市行情,范红军认为,蛋价能否进一步走高,存在不确定性。后期供应有望增加,一方面源于利润改善导致养殖户淘汰积极性下滑,另一方面源于气温下降后产蛋率有望回升。与此同时鸡蛋季节性需求仍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有望带来节前备货需求。
“市场普遍认为,需求旺季过后,蛋价存在下跌可能,主要源于市场担心季节性回落规律之外,还有今年年后补栏新开产蛋鸡产能释放也集中在这一时段,这会加大蛋价下跌的空间。”范红军说。
王俊表示,鸡蛋价格一向季节性明显,8—9月份旺季过后,蛋价大概率会有回落,但不代表蛋价就因此而走势偏弱。在他看来,9月份过后蛋价虽有正常的回落,但受成本和偏低存栏的支撑,下跌幅度或将受限,且10月后天气转冷,需求端备货再起,蛋价未来仍具备再涨的可能。当前盘面各合约贴水程度偏大,长期应关注回落买入的机会。
侯晓瑞则认为,每年的7—9月,鸡蛋均会出现季节性上涨趋势,只是时间长短及幅度问题,中秋前随着气温导致的供应回升及需求回落,蛋价必然出现季节性回落趋势,现货跌至偏低位置后,10月前后各环节会不断增加库存,进而给予四季度现货底部支撑。本轮现货涨价除受基本面及季节性影响外,强降雨等因素也对行情起到助推作用,关注后续现货季节性回落低点。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央视记者实地调查追问原因鸡蛋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最近这段时间,鸡蛋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不少关注。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鸡蛋的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9.76元,比7月初上涨16.7%,比3月份鸡蛋价格更低时期上涨44%。对此,记者在多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更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这里一直被看做是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记者走访了多个售卖鸡蛋的摊位,询问了鲜鸡蛋的价格。
在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大型超市,市民聂女士正在生鲜摊位购买鲜鸡蛋。今天她花了12.95元购买了2斤多的鸡蛋,每斤鸡蛋合5.2元。
鸡蛋价格的上涨导致下游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宋先生经营的一家蛋糕烘焙店,平均一个月的鸡蛋用量超过2500斤。眼下,鸡蛋价格的上涨让他有些吃不消了。
多重原因推高7月份鸡蛋价格
记者了解发现,多重原因推高7月份鸡蛋价格。山东省东营市一家大型蛋鸡场的老板张友才告诉记者,目前他家一共饲养了5万只蛋鸡。进入7月份以后,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山东连续三周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近期气温更是超过了35摄氏度。
虽然养殖车间的水帘、风机等设备马力全开,室内温度还是没能降到30摄氏度以下,有些蛋鸡出现了热应激反应。天气凉爽的时候,他家鸡场每天产蛋5500多斤,但是现在每天的产蛋量下降300多斤。
经营着家庭农场的王秀芹告诉记者,她家农场存栏2万只蛋鸡。最近这段时间,蛋鸡产能下降明显,她家鸡蛋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分析,除高温天气外,多重原因导致目前鸡蛋价格上涨。今年蛋鸡疫情比往年多发,鸡蛋产量减少。鸡蛋价格上涨,一部分养殖户持惜售的心理导致鸡蛋供应减少。此外,饲料价格上涨,鸡蛋生产成本有所增加。非洲猪瘟爆发以后,猪肉价格偏高,鸡蛋需求量比往年有所提高。另外,受猪肉价格带动鸡肉价格上涨的影响,一些养殖户开始淘汰低产能蛋鸡,增加肉鸡存栏。多重原因叠加导致7月份鸡蛋价格上涨明显。
近期,蛋价出现了一波惊人的飙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在国内引起了热议,也在国际市场上引发了一定的关注。蛋价飙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范围内的饲料成本上涨是导致蛋价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粮食价格的上涨一直是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供应短缺导致了价格上涨。而饲料作为鸡蛋生产的重要成本之一,其价格上涨自然会对蛋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其次,鸡蛋供应量的减少也是导致蛋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饲养场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场关停。同时,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也对鸡蛋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供应减少带来了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失衡,从而推高了蛋价。
此外,消费升级也是蛋价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普通鸡蛋,有机蛋、土鸡蛋等高品质的蛋类产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追捧。这种消费升级导致了高品质蛋类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蛋价的上涨。
为了应对蛋价飙升所带来的消费压力, *** 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提高饲养环境和生产标准,保证鸡蛋的质量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加大对进口蛋类产品的开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以稳定市场价格。此外, *** 还鼓励科技创新,提高鸡蛋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蛋价飙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饲料成本上涨、供应减少以及消费升级都对蛋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对进口蛋类产品的支持力度,以稳定市场价格,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安全性的需求。同时,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和优质的蛋类产品。
鸡蛋涨价,1斤8、9元,要追上猪肉?来源:中国新闻网
“7月中旬在电商平台买了一盒鸡蛋450克6.9元,今天一看,已经涨到7.9元了,不到一个月涨了一元。”小于感叹。
往年一到“三伏天”,鸡蛋价格就不淡定,今年又“涨势汹汹”,“火箭蛋”要卷土重来了?
北京市西城区某菜市场内鸡蛋价格。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鸡蛋批发价1个月涨20%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10日,鸡蛋批发价格10.67元/公斤,相较7月9日的8.89元/公斤,1个月涨幅达20%。
另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7月30日—8月6日,鸡蛋价格10.22元/公斤,环比上涨6.7%,同比上升33.4%。
批发端每斤突破“5元”大关,零售端鸡蛋价格也拉升明显。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超市,散鸡蛋价格5.98元一斤,网兜柴鸡蛋、五谷蛋价格15枚15.8元,盒装柴鸡蛋10枚21.8元。
北京市西城区某超市鸡蛋价格。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北京市西城区某菜市场内,“散装鸡蛋涨到了6元一斤,网兜五谷蛋15枚15元,农家柴鸡蛋9元一斤。”卖鸡蛋的商贩介绍。
“鸡蛋近期是涨了不少。7月上旬买的时候还是3.9元,最近去买已经变成了5.2元。”家住河南驻马店的郑洁称。
电商平台售卖的鸡蛋价格亦不便宜。在盒马鲜生上,400g鲜鸡蛋6.9元,已是更便宜的一款;每日优鲜上,1盒750g15枚的鲜鸡蛋售价19.9元,算下来,一个鸡蛋要1元多。
值得一提的是,据商务部最新监测,猪肉批发价格每斤10.28元;在北京海淀区某永辉超市,带皮前腿肉约500g售价12.9元。这意味着,精装鸡蛋价格已赶上猪肉价格。
不仅如此,鸡蛋价格上涨还带动了相关产品成本上升。
一位卖杂粮煎饼的老板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最近一筐鸡蛋进货价是237元,价格较前两天涨了5元。“不过鸡蛋价格调整频繁,之前更低的时候166元一筐,也没想过调整店里产品价格。”
资料图:中式煎饼。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为何鸡蛋价格快速上涨?
“供应量减少、需求量略增是此轮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卓创资讯分析师邹晓冬告诉中新网记者。
“供应方面,前期蛋鸡养殖盈利不理想,养殖单位多缩减存栏规模或延长空栏期,截至7月底,全国产蛋鸡存栏量11.719亿只,同比减少9.64%。”邹晓冬说。
邹晓冬还提到,进入夏季后中小散户蛋鸡产蛋率下降10%上下,也使得鸡蛋产量减少;7月下旬河南中北部受暴雨影响,部分鸡舍受损,亦使市场鸡蛋供应量不足。
“需求方面,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江苏、河南等地终端消费者及各级经销商均积极备货,鸡蛋消化速度加快;部分食品企业开始中秋节前备货,拉动市场需求。”
资料图:养殖员在给鸡喂食。 黄艳梅 摄
中秋月饼备货,蛋价还要继续涨?
邹晓冬分析,随着中秋前需求旺季逐渐来临,下游各环节采购积极性提升,市场流通加快,8-9月份整体需求利好,支撑鸡蛋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预计高价将出现在8月中下旬前后,全国主产区均价或将达到5.30-5.40元/斤,这属于旺季期间正常的涨价预期。”邹晓冬表示。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认为,中秋节过后,糕点厂对鸡蛋的需求会下降。“当拉动蛋价上涨的条件消失以后,蛋价也会出现季节性下降。”
你最近买鸡蛋了吗?多少钱一斤?
鸡蛋价格为何上涨 后期价格会怎么走来源:经济日报
在河北省故城县茂丰现代农业园区,一家卤蛋加工企业的工人在剥壳机上检查土元鸡蛋。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8月23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平均价格为10.34元/公斤,比7月1日的8.8元/公斤大幅上涨了17.5%。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后,全国鸡蛋价格持续上涨。8月15日全国鸡蛋批发均价达每公斤10.87元,为今年以来更高价,环比上涨18.67%,比去年同期大涨40.99%。
鸡蛋价格为何上涨?供应有无保障?后期价格会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蛋价为何走高
今年元旦以后,全国鸡蛋批发价曾持续走高,从去年12月31日的8.45元/公斤上涨至今年1月20日的10.64元/公斤,短期涨幅高达25.92%。
1月中上旬,全国鸡蛋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紧张。2020年5月份以后,尤其是2020年底及2021年初,大量临近淘汰期或进入淘汰期的产蛋鸡集中淘汰,导致全国产蛋鸡存栏量持续下滑,鸡蛋产出显著下降。此外,由于2020年鸡蛋市场行情低迷,蛋鸡养殖亏损明显,2021年养殖场(户)补栏、扩栏积极性差,新增产能比2020年同期减少明显,造成鸡蛋市场供给减少。以上因素集中拉动今年初鸡蛋价格出现阶段性大幅上涨。
“近期鸡蛋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禽蛋首席分析师朱宁对记者说。
从供给方面来看,8月份高温天气导致蛋鸡产蛋有所下降,鸡蛋市场供应出现季节性偏紧。从需求方面来看,中秋节、国庆节临近,食品加工厂鸡蛋采购量增加。从生产成本看,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蛋鸡饲料及其他原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拉动鸡蛋价格上涨。此外,鸡蛋主产区河南遭遇洪涝灾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新变化,间接影响蛋鸡养殖、鸡蛋外运及市场销售,导致主销区鸡蛋市场供应减少及蛋价上涨。
市场供应有保障
“价格上涨往往是因为供给不足,尽管当前鸡蛋价格上涨较明显,供给还是有保障的。”朱宁如是说。
今年上半年蛋鸡养殖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产蛋鸡存栏量持续走低。由于1月份蛋价持续高位,蛋鸡养殖出现了近一年以来的更高盈利――每公斤鸡蛋能够获利约1元。养殖场(户)普遍惜淘和延淘,蛋鸡淘汰速度放缓。2月份全国产蛋鸡存栏处于往年同期中高水平,鸡蛋市场供给充足。由于供应过剩,全国鸡蛋价格持续走低,3月2日报8.21元/公斤,比1月20日大幅下跌了22.84%,跌回元旦前的水平。又由于蛋鸡养殖亏损明显、饲料价格高企,蛋鸡养殖场(户)为了止损,淘鸡积极性比较高,导致今年上半年产蛋鸡存栏量持续走低。目前全国产蛋鸡存栏已经减少至12亿只左右。
不过,蛋鸡养殖盈利状况已经好转。自4月份起,行业已经扭亏为盈,并连续4个月盈利。4月至7月平均每公斤鸡蛋可盈利0.76元。进入8月份以后,蛋鸡养殖盈利因蛋价上涨而大幅增加,截至8月19日,8月份蛋鸡养殖场(户)平均每公斤鸡蛋可盈利2.46元。“往年的8月份大都是蛋鸡养殖场的盈利期。2019年8月份蛋鸡养殖场平均每公斤鸡蛋可盈利3.76元。即使鸡蛋价格行情比较差的2020年,8月份蛋鸡养殖场平均每公斤鸡蛋也可盈利0.67元。今年8月份盈利水平还是不错的。”朱宁说。
朱宁表示,目前蛋鸡存栏水平仍处往年同期中等偏上水平,全国鸡蛋供应有保障。就后期产蛋鸡存栏量变动趋势看,由于4月份蛋鸡养殖扭亏为盈,部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略有提升,使得7月份及以后新开产蛋鸡数量缓慢增加,产蛋鸡存栏量已经显露出增长趋势。预计今年后4个月,产蛋鸡存栏量及鸡蛋产量将平稳增加,未来鸡蛋市场供应也是有保障的。
蛋价未来怎么走
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国内蛋价是否会持续走高呢?业内专家认为不会。
朱宁表示,国庆节之前,蛋价主要受鸡蛋需求影响,因为中秋节、国庆节临近,食品加工厂鸡蛋采购量增加,而且9月份是学校开学季,鲜蛋需求增加。秋后鸡蛋需求的明显提振,将推动鸡蛋价格走高,但涨幅将明显低于8月份。国庆节之后,短期内缺乏利好因素的提振,鸡蛋需求明显减少,而且天气转凉,蛋鸡产蛋性能恢复,鸡蛋供给将平稳增加。此消彼长,鸡蛋价格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大。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告诉记者,上周北京市场鸡蛋价格已经出现松动并且有所回落。8月20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为10.14元/公斤,比前一周同期的10.70元/公斤下降了5.23%,周环比明显下降。“蛋价已经出现了松动,也有了比较明显的降幅,但这只是价格下行的开始,随后还会继续有所下行。”
有蛋鸡养殖场告诉记者,8月份蛋价上涨以后,鸡蛋压一天,每斤能多卖几角钱,一天就能多赚几万元利润。
“蛋价短时间内还会继续在高位运行。”刘通提醒养鸡场不要惜售,以免错过时机追悔莫及。
朱宁认为,为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就必须让蛋鸡养殖者获取合理的利润,价格大起大落都不好。他建议养殖场(户)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获取鸡蛋市场预警信息,适时调整蛋鸡存栏量,规避市场风险的冲击。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 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政策体系建设,提高蛋鸡从业者期货参与度以及健全鸡蛋市场供需预警体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蛋价走高不是产蛋鸡不足,经济日报: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过高经济日报 | 作者 黄俊毅
与往年相比,今年一季度及各月份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以及集贸市场价均创历史新高。
蛋价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不是因为产蛋鸡不足和雏鸡价格高,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过高。目前蛋鸡养殖场每生产1公斤鸡蛋的饲料成本超过了7.5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显示,4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均价为10.66元/公斤,比3月1日的10.11元/公斤上涨了5.44%。
“与往年相比,今年一季度及各月份全国鸡蛋出场价、批发价以及集贸市场价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说。
蛋价高企,是产蛋鸡不足吗?还真不是。专家介绍,当前鸡蛋产能处于合理区间。一季度,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先降后增,养殖场户春节前淘鸡、春节后进鸡,月均存栏在10.85亿只左右,同比增长约8%,产能处于10亿只至11.5亿只的正常合理范围,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对鸡蛋有替代消费作用,导致鸡蛋走货速度放缓,春节后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鸡蛋市场供应较为宽松。直到3月中旬以后,鸡蛋消费恢复性增加,市场整体需求回暖,市场供应趋于偏紧。
集贸鸡蛋市场价除了春节前的两周出现短期小幅上涨以外,1月份第1周、第4周以及2月份的4个周、3月份第1周,蛋价均环比下跌。直到3月份第2周,蛋价才出现连续3周的缓慢回升。
近来,有传言称雏鸡价格涨幅大,蛋价较高是否因为雏鸡价格过高从而拉高了蛋鸡养殖成本呢?
也不是。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商品代蛋雏鸡价格确有上涨,从1月份第2周的3.85元/只,稳步上涨至3月份第4周的3.96元/只,累计涨幅为2.86%。与2022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商品代蛋雏鸡均价为3.89元/只,同比涨幅为6.87%,延续了往年一季度商品代蛋雏鸡价格平稳波动态势。涨幅大的是商品代肉雏鸡,从1月份第1周的3.25元/只,连续上涨11周至3月份第4周的4.15元/只,累计涨幅高达27.69%。
为何商品代蛋雏鸡价格比商品代肉雏鸡价格平稳?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是蛋种鸡存栏有保障。虽然受国际禽流感疫情及我国与主要供种国航班数量偏少影响,2022年以来祖代蛋雏鸡进口量明显减少,但在考虑进口品种换羽的情况下,2023年进口祖代蛋种鸡存栏数量还是有保障的。最为重要的是,国产祖代蛋种鸡数量充足,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弥补进口品种的供给缺口,能够满足市场对在产祖代蛋种鸡、父母代蛋种鸡的需求。因此,父母代、商品代蛋雏鸡供应充足,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二是蛋种鸡企业有备无患。春节后一般是蛋鸡养殖场户补栏的集中期,一方面是因为春节前淘鸡,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下半年蛋价高位下的盈利,蛋种鸡企业根据往年规律一般会按需定产,保障商品代蛋雏鸡的有效供给。
“蛋价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过高。目前蛋鸡养殖场每生产1公斤鸡蛋的饲料成本超过了7.5元,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朱宁说。
鉴于二季度全国在产蛋鸡存栏仍处于合理范围,在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前提下,鸡蛋消费也将逐步走出淡季。叠加清明节、“五一”假期、端午节等节日提振,业内专家认为,蛋价将震荡上行,养殖场有望继续处于盈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