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米怎么做好吃苏州,鸡头米怎么做好吃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5 0
同里鸡头米好吃有何秘诀?



入秋,早餐除了蒸芋艿、南瓜、鸡蛋,还要煮一锅百合莲子鸡头米。水沸下生鲜莲子,再沸下百合,煮十来分钟再下生鲜鸡头米,待出现鱼眼泡即可关火舀取了,烫鸡头米的更高境界是溏心。


蒸芋艿


蒸南瓜


珍珠一样的鸡头米,颗颗莹润闪微光


鸡头米是大名,绰号异称竟多达二十九种,最为常见的是《本草纲目》记载的“芡实”——“芡之果实”。明弘治年间《本草品汇精要》言鸡头米产区已有“江南产者”以及“自扬而北”之分。北芡通体有刺,其果实毛刺丛生很是扎手,原多产于洪泽湖、高邮湖一带,品质口感不及南芡,一般留老用作药材。而南芡除硕大的圆形叶背有刺外通体无刺,品质以苏州葑门外黄天荡所产最负盛名,故南芡亦称苏芡,其子色白肉糯,杨万里《食鸡头子》云:“江妃有诀煮真珠,菰饭牛酥软不如。”很是符合苏州美食的糯韧口感,被作为食品甚至是闺房小食也就顺理成章了。明《姑苏志》言芡实:“出吴江者壳薄色绿味腴,出长洲车坊者色黄,有粳糯之分。”几百年过去,芡农育种进步和交流增多,要想区分吴江和长洲(现吴中区)的芡实,又有几人能为?


芡实好似一只鸡头(北方产)


南芡的果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黄天荡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腾地,原本周边乡村的种芡人放不下虽辛苦但能赚钱的活计,四下散开在黄桥、横泾、车坊、菀坪等周边乡镇寻找湿地水田承包种植。2006年,毛快元得知有人承包了自己岳父母家边上的同里湘娄村雪塔上水田种芡,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创业机会降临了,于是也向村里租了几亩水田,踏上了种芡之路,家庭农场以水生记为号。雪塔上地处同里九里湖东岸及吴淞江以西地带,早先也是行政村,后来并入湘娄村。毛师傅用“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形容这块宝地,他说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随便种什么都长。那天,我向他请教芡实的前世今生和种养技术,返程时带走了他家自种的南瓜、树上的枣、可以当瓜子磕的野生芡“鸡籽”以及干芡实。


干芡实


芡是睡莲科芡属水生草本植物,大凡草本植物都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每一粒芡种约需5平方米的水田和芡农200个昼夜起早摸黑的精耕细作。四月初催芽、育苗,五月移苗,六月定植,期间实施水位调节、防风、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移苗15天后以及叶片生长不良时一定要追施堆肥发酵过的有机肥,肥料与泥土混合,压入植株根部外围的土中。水田中的龙虾、浮萍、水草与芡实争夺肥料资料和生存空间,除害唯人工,别无他法。


育苗


假植

定植

病虫害防治


七月中下旬,芡之花蕾在水下形成后相继钻出水面,昼开夜闭2天,受粉后即关闭三角形的四片花萼,重新钻回水中,芡实在里面慢慢长大。花期如遇高温,鸡头米就不充实,既然选择靠天吃饭的农作,尽人事听天命,丰歉自知。毛师傅说这么多年已经将湘娄村雪塔上的300亩水田轮租了一遍,为何?池塘也需要休养生息,长时间在一个塘内种植,鸡头米会退化。


水田种芡


苏州本地的芡实品种,依花色分别有紫花芡和白花芡。倘若你看到红色花朵,那是白花南芡与紫花北芡的后代,而北芡据说只有紫花和红花两种。以前是按有无刺分南北,如若将苏芡的种子下在北方,又如何区别呢?恐怕只有老吃客才能感知两者的细微差别。


芡实破叶而出的花朵


因为花期不同,所以采摘“鸡头”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采早了芡实太嫩,采晚了鸡头米没软糯的口感,如果刮到西北风,“鸡头”冒出水面,芡实里面有了芯子,就卖不起价钱了。所谓“鸡头”,即大石榴状的球体上凸起像鸟喙的花萼,似硕大的鸡头。一株芡能有十几个“鸡头”,打开里面是直径约1厘米半的“鸡籽”圆球,按成熟度和坚硬程度的不同,“鸡籽”一般可分为鸡黄、大担、小花衣、剥坯、大响壳、老粒等六种。剥去“鸡籽”硬壳,里面就是白色或淡黄色的鸡头米了。鸡头米带水放入容器冰冻即可常年存放,自然解冻后仍为生鲜芡实,品质不受影响。


紫花“鸡头”


“鸡籽”


剥鸡头米


毛师傅种的紫花芡是苏芡中的优良品种,虽同开紫花,但“鸡籽”也有黄种、紫种和红种之分。黄种是主流,颗粒较大者为大黄种,颗粒略小的是小黄种。除了大小的区别,大黄种剥出的鸡头米完整度相对小黄种要略差一点。另外还有口感较差的紫花紫种和产量极低的紫花红种。他说芡实从开花到结果20天,等到大叶铺满水田,就可以采摘鸡头了。有的芡农为抢先机,每年八月初就每隔4天采收一轮,鸡头米嫩则嫩矣,味未至。毛快元根据多年的经验,实施8月20日开始采摘的方案,以6天为一轮,前两轮的鸡头米太小,第三至第七轮产量大且大小老嫩适度,第八轮之后为收尾。第五轮的时候需留意果实饱满充实个大且个多的植株,做上记号,留老采收,选颜色深的做种子,洗干净后装入透气的包装袋,埋入水塘的淤泥下约1尺处,待到来年再催芽。


鸡头米采摘


近年品质较好,苏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120元左右。每天凌晨1点下田采摘“鸡头”,揉出“鸡籽”,“鸡籽”每斤15元,每5斤可出鸡头米1斤,手剥“鸡籽”每斤人工费5元,若是成品率高的话人工还得长两成,如此1斤生鲜鸡头米的成本就达到了百元。


手剥鸡头米


若是使用机器剥鸡头米,以目前设备的精细程度还不能降低老嫩适度鸡籽的破损率,而较老鸡籽机剥鸡头米每斤约70元。毛快元追求极致,多年来一直做高品质且老嫩适度的生鲜芡实,并据此赢得了客户的口碑。他给生鲜水生植物下的定义是:生鲜,从田头直接到消费者手中。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正如鲁迅所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水生植物的生鲜之路虽然难走,但只要在走,相信脚下会出现康庄大道。


新鲜剥出的鸡头米


苏州人将莼菜、菱角、莲藕、慈姑、水芹、荸荠、芡实、茭白八种水生植物称作“水八仙”,由此八种食材演绎出的肴馔数不胜数。毛快元只做其中的芡实、水芹和莲子,当年10月至次年3月在水田中种植的水芹,基本也是三钿不值两钿地连根卖。而每年鸡头米上市之前的夏天,则专做生鲜莲子供应。他经营的生鲜莲子是素有“莲中珍品”之称的太空莲36号白莲,生长在江西绝好水面,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口感不输烹饪界念兹在兹的湘莲。毛师傅曾为我演示过不同时间莲子的变化,新鲜的莲子剥去外壳,莲子清清白白呈现在眼前。经宿的莲子外壳失水,原本依附在外壳上的衣膜紧紧地包裹在莲子肉外,难以去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煮蛋后难剥的衣膜,才明白快元先生为何要在凌晨3点将刚 *** 的莲子上摇机去壳,并在上午9点钟之前结束配送。他说每年亲自送货,汽车行程3万多公里。


江南水八仙


江南人,特别是有腔调的江南女子喜欢芡实和莲子的清虚品格,在意其养生功能。故而,桂花芡实羹或银耳莲子羹成为苏式生活中的居家小食绝非偶然。毛快元说苏州城里居民和乡下不一样,苏州城里人买芡实或莲子就是完成一桩交易,纯属个体购买行为,不会因为东西好或购买便捷而招呼左邻右舍一起购买。而他在芦墟等地卖货,新老顾客如见到旧时换糖担,就差敲锣打鼓帮着吆喝了,作为商家的他也希望邻里乡亲守望相助,优品共享。

桂花糖水鸡头米

银耳莲子羹


对于品相稍差的芡实,毛师傅会用传统的蒸晒功夫进行加工, *** 干芡实最多的是福建莆田一带,说是可促进小肠吸收,坐月子产妇的补汤中必有此物。干品口感虽稍逊于生鲜,但可煮“益精强志,聪耳明目”的芡实粥(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作者简介

蒋洪,吴越美食推进会创始会长、美食作者,上海食文化研究会首席高级顾问。1980年加入吴江供销系统,1996年至旅游总公司工作,现为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三级主任科员。2003年起策划并组织承办吴江美食节,2010年起连续九年任旅游宣传册《水韵吴江》执行主编。长期研究饮食文化及厨房权变,著有《寻找美食家》《寻找美食家·续集》以及十万余字的厨房权变教案。


责任编辑:王秋蕾、梅雪芬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之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苏州人过伏天的“续命神器”鸡头米,三分清甜,七分软糯

7月,作为水八仙之之一个上场的鸡头米,又等来了时隔八个月后的尝鲜期,鸡头米吃起来软软糯糯,在如此热辣的夏季,鸡头米的出现很圆润地化解了夏季的闷热。

论吃鸡头米最狠的城市,只能是苏州。在饮食上一直铁打的规矩的苏州人,一定要按照不时不食来对待四季的恩物,在对的时间吃对的食物是他们对美食的态度。“软温新剥鸡头米”每年限定尝鲜时限,50天是它对待等了许久的吃货们的恩赐。

鸡头米为芡实,晒干之后可以入药,所以它又是中药里的一味中药,作为一种水生植物,在南方的池塘、湖泊中,芡实是除了菱角、藕之外常见的水生植物,芡实的叶子形如圆荷叶,自春暖时节,从一粒种子开始发芽生叶,浮贴于水面,生长至夏季开出紫红色的花,再慢慢形成一个刺球。

剥开刺球,里面就是芡实,也就是鸡头米。唐明皇为鸡头米还留下一句香艳的诗句”软温新剥鸡头肉,滑腻初凝塞上酥。“

新鲜的芡实并非所有的都可以如苏州人那样做成夏季的消暑糖水。北方的芡实鲜吃口感就很差劲,只能用来入药。我们现在所说的苏州鸡头米其实南芡的代表, 它和北芡的更大区别就是叶背有刺,其余均光滑无刺。

南芡实可以凭实力压碾北芡实,它吃起来感细糯香软,有着水灵灵的仙气,在身价上,南芡实的价格也会高过北芡很多,新鲜的鸡头米价格非常高,比市面上的肉价还要高出几倍。

新鲜的鸡头米卖得贵是因为它难剥,全凭手工。一天可以剥出5斤的都算高手了。俗话说“十斤蓬剥五斤子,十斤子剥两斤米”,这也是它贵的道理。

剥鸡头米有专业的工具,需要有一副铁指甲"才能完成剥鸡头米的工作, 拿起鸡头米,用金属边缘在鸡头米上麻利的划两道,三下五除二便去了外壳。剥鸡头米这个活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期的实践后才熟能生巧,剥出外皮时要完整无破损的剥出 *** 的果肉,一旦手头上略有闪失,本是圆润饱满的鸡头米就会破相,破相就败了它的鲜味,身价也会下跌。

完好无损的鸡头米,苏州人称”大丹“。 为了将鸡头米的食用时效延长,新鲜的鸡头米还可以冷冻起来,待鸡头米下市时还能尝到它的味道,只是冷冻的鸡头米比起新鲜的鸡头米味道会差太多。

有着“水中人参”之称的鸡头米,遵循它的本味来 *** 是获得鸡头米更佳风味的更好途径,越简化的烹饪步骤,越少的佐料才能将它的仙灵味尽显。在烹饪鸡头米时切忌用铁锅,有砂锅自然是更好。

从夏天鸡头米上市到秋天,去苏州游玩的人都会看到一些店铺挂着桂花鸡头米的招牌,更好是走到一家靠着河的店铺,坐在窗口,点上一份桂花鸡头米,一边吃着鲜灵甜润的鸡头米,一边看小桥流水人家。

自己在家里要煮一碗桂花鸡头米也不难,只要买到新鲜的鸡头米,解冻之后,将锅中水煮沸再放冰糖,最后放入解冻好的新鲜鸡头米,几分钟就可以出锅,家里有桂花抓一把撒上,它会带着桂花的香气,又糯又软,一口下去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立即化解伏天的烦闷。



我慌了!苏州丈母娘喊我来吃饭……

如何用最接地气的方式

体会苏式生活?

没别的,就是吃!

在苏州的“吃”也是有鄙视链的

在旅游景点附近随便吃

做好功课在网红店打卡

和苏州本地朋友一起吃

……

都不如,有个苏州丈母娘手把手教你吃

踏入9月,迎来金黄的秋季

苏州也即将成为全国更好吃的城市之一!

各位,做好准备了吗?

苏州丈母娘的秋季食谱就要曝光啦!

早上吃点啥?大饼油条泡饭萝卜干?

NO!NO!太普通啦!

讲究不时不食的老苏州们

有这些心选美食哦!

糖水鸡头米是苏州人最经典的吃法。六分汤,四分鸡头米,Q弹的鸡头米,汤还带着沁人的清香。早上来一碗,精神充沛一整天。

苏州人喜欢吃面,尤其是早起一碗头汤面!

在秋季,苏州人会特制“秃黄油”来做面浇头,“秃”为吴语方言,意为“独”,“黄油”指的是蟹膏和蟹黄,将煮熟的大闸蟹拆出蟹膏和蟹黄,再以荤油、姜末等佐料炒制,真是神仙滋味啊!

银杏,苏州人俗称白果,秋天的一种时令滋补食品。

图 / 吴中太湖文旅

白果颜色碧绿透黄,口感微苦糯香,想去去秋燥,不如来一碗软糯的白果粥,另外放在小炒里也是别有滋味哦。

图 / 平江华府

精致的早餐

是不是已经让你折服?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到了正餐饭点

各位苏州丈母娘的“十八般武艺”

才开始显山露水

阳澄湖大闸蟹是老苏州秋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鲜香的蟹黄,肥美的蟹膏,甘甜的蟹肉…这滋味,就是幸福吧!

大闸蟹不需要太复杂的做法,加姜片清蒸后,只要在姜醋里蘸一蘸就很灵了!各位“毛脚女婿”,中秋、国庆去看丈母娘,可别忘了提上大闸蟹哦!

“太湖三白”是苏州湖鲜的代表,分别是银鱼、白鱼,白虾,具有鲜、嫩、白的特点,苏州人秋日的餐桌上有了他们,便好似有了“仙气”。

银鱼↓

白鱼↓

白虾↓

这一道湖鲜也是绝佳,黄焖河鳗。讲究先用大锅烹制,再换小锅以小火慢煨,才能入味酥烂,鳗皮肥腴,鱼肉软糯 *** ,咸甜适口回味无穷哦!

苏州一年四季有四块肉,吃的时候要按季节区分,不能乱了规矩:春天的樱桃肉、夏天的荷叶粉蒸肉、秋天的扣肉、冬天的酱方。

苏州人做扣肉时一般有三种选择:绍兴干菜、豇豆干、菜花头干。而其中最美味的就属菜花头干!香气扑鼻的扣肉,爽口的配菜,荤素搭配,让人食指大动。

鲃鱼在每年秋季桂花盛开时最为肥美,鲃鱼贵在“肺”,即鲃鱼的鱼肝,做得出来的汤清澈而味鲜,是属于苏州秋天独有的味道。

苏州丈母娘的这一桌大菜

就让你心满意足啦?

还有更厉害的在后面呢!

勤劳的苏州人,十分珍惜四季风物

这山水间的秋日物产

也是餐桌上最珍贵的苏式滋味

苏州人将莲藕、菱角、芡实、荸荠、茭白、茨菇、水芹、莼菜八种水中鲜物,合称为“水八仙”。

细盐一撮,开水一焯,简简单单最能烘托莼菜的清雅之气。

水红菱又称“苏州红”,每年的成熟期为8月到10月,在中秋前后正是吃菱角更好的时节,而苏州最富盛名的水红菱就是菱角的一种。

简单的清炒或做冷盘,最能突显它们的本味。

苏州人对板栗的喜爱,体现在秋日街头那一袋袋烫手的糖炒栗子中,也体现了餐桌上那一道道用板栗做成的季节美味中。新鲜板栗,最适宜拿来做一道经典——板栗烧鸡。

到了下午小憩的时候

锅里刚煮好的红糖芋艿

排队买来的鲜肉月饼

市场上新鲜的东、西山橘子

……

哪一样,都是苏州秋之滋味

红糖芋艿↓

鲜肉月饼↓

东西山橘子↓

生活在苏州,真香!!!

素材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情调苏州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苏州特色美食:糖水鸡头米,苏州人眼里更好的甜品

放眼望去,鸡头米似乎只有江南人才会吃。细想想,这个名字谈不上柔美,但人们又忍不住将她与苏州联系在一起。

但是,对于鸡头米,确实存在截然相反的两个派别,一个是把它看作高级美食,深爱之,另一派则认为其完全是食之无味,味同嚼蜡。

鸡头米,学名为芡实,大江南北的池沼、湖泊其实都有种植,但以苏州地产最为著名。

人们常见的是已经剥出来的她,颗粒 *** 饱满,外观莹润柔香。如此模样,很难想象她刚从水里采摘上来时竟然长得宛如一只鸡头。

不管怎么说,苏州人是极爱鸡头米的,特别是上了点年纪的老苏州人更是对它喜欢有加,而鸡头米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糖水鸡头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的做法。

材料

鸡头米 250g 水 适量 白砂糖 少许

*** 过程

1、鸡头米洗一下,控水沥干,待用;

2、取小锅烧水,水量大约没过鸡头米即可。水煮开后倒入鸡头米,再次煮开即可关火;

3、碗中加白砂糖少许,喜爱甜食者可多加,将鸡头米连汤带米盛入碗中即可。

鸡头米在苏州人心中不只是一种美食的代表,更代表了苏州人对苏州的无比热爱。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秋天来一碗鸡头米糖水,香甜又软糯,是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秋天来了,又到了鸡头米成熟的时候了,要说怎么吃鸡头米,老苏州人有很多讲究的,但最朴实却也是最忠于原味的,还要属糖水鸡头米。糖水鸡头米,是苏州人最推崇的吃法,就是鸡头米清煮后加糖,这样的吃法最能显出鸡头米的清香软糯,更有讲究一些的人,会加一些糖桂花酿,或是在糖水中加干桂花。苏州人在秋天都喜欢喝上一碗鸡头米糖水。熬好的鸡头米,加入冰糖,撒上桂花,香甜又软糯,是老苏州人记忆里难以忘却的家乡味道。

桂花冰糖鸡头米,一道传统的苏式甜羹,洁白圆润的鸡头米潜在碗底,用冰糖熬成的甜水养着它,金黄的桂花则漂在水面,与汤碗同样精致的小汤匙扣在碗边。鸡头米也就是芡实,睡莲科芡属水生植物。8月中上旬上市,10月下市,中间只卖60天,中秋前后的更好吃。每到秋天这个时节, *** 圆润,清香弹糯的鸡头米便携着款款温情,用它恬静悠远的气质丰富着江南深秋的味蕾。鸡头米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做汤羹,甜汤能更好带出鸡头米的软糯,等锅中水微沸,放入现剥的鸡头米,待到水再次沸腾即可起锅,短短几十秒足以唤起鸡头米的弹糯的口感。鸡头米也适合做菜,与河虾仁、莲藕丁、荸荠丁同炒,嫩甜不失鲜脆感。鸡头米如此珍贵,不仅因为天然难得,采摘剥皮费工,更是因为它是著名的药食两用食材,素有 “水中人参”之名。

冰糖桂花鸡头米,是一盅十足苏式味道的点心,动手做却十分简单。首先鸡头米泡洗干净,冰糖熬成糖水,混着清水一并烧开,放入鲜鸡头米煮开后1-3分钟取出,撒上一小撮干桂花。汤带着沁人的清香,嚼着鸡头米“韧纠纠”的,是苏州最传统的桂花糖水鸡头米。鸡头米在每年秋天前后成熟,苏州人说鸡头米是“金贵”的食材,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想要吃上一碗鸡头米,花费的功夫实在是巨大的。首先,要深陷淤泥之中,将芡实果采到岸上,再掰开鸡头一般的芡实果,将一颗颗鸡头米扒出来,最后,由于鸡头米和莲子类似,外面还有一层薄却柔韧的“盔甲”,须由经验丰富的阿婆戴着特制的铁指甲手剥,小心翼翼将这盔甲除去,才能露出柔软稚嫩的鸡头米来,以前的人们,自己动手,想要吃上一碗鸡头米糖水,确实需要耗费一番功夫的!

一盏温婉的桂花鸡头米糖水,香气微微摇曳,却不馥郁扑鼻,恬静悠远又让人印象深刻。眼下,处暑已过,秋凉已缓缓而来,苏州的鸡头米也成熟了,鸡头米营养价值高,是对抗秋老虎的好东西。糖水鸡头米最能品出鸡头米的本味,关键在于选取现剥的鲜嫩鸡头米,快速烫熟,更大限度保存鸡头米的水嫩清香,配以冰糖桂花佐食,是最常见最经典的吃法。小伙伴们,秋天来一碗鸡头米糖水,香甜又软糯,是苏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你吃过吗?

香气浓郁、口感软糯!苏州人的八月限定美食来了!

“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这几天,老苏州的“心头好”

江南“水八仙”的“头块招牌”

苏州秋八月的“顶流时鲜”

鸡头米已经上市啦

鸡头米又名芡实

是一种水生植物

“鸡头果”出水时

犹如一只只拳头般大的青紫色石榴

但是顶端凸起如喙

形似鸡头而得名

对于鸡头米

刚到苏州的小伙伴可能还不那么清楚

但对于不时不食、饮食讲究的苏州人来说

那可是心心念念盼了一年的绝味

其不仅香气浓郁、口感软糯

而且营养丰富,可以健脾养胃

有“水中人参”之称

深受人们青睐

更是成功入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是国家极地科考选用产品

成为雪龙号科考船上的 *** 产品


让我们一道来揭秘

“顶流的诞生”

苏州许多地方都出产鸡头米,其中又以南荡鸡头米名声最响亮。7月末8月初,头茬南荡芡实进入成熟期,娄葑街道的芡农们就披星戴月,纷纷开荡。

连片的芡实犹如一个个无边无际的绿圆盘,挤挤挨挨地平铺在水面上,叶下藏着的就是果实苞。

种植户穿着厚厚的防水裤,戴着手套,跋涉在水深没膝的田里。熟练地用竹刀割下成熟果实苞,做上记号后一一装进网袋。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简单,却是地道的技术活。

一要眼睛看得准,根据芡实花精准定位叶片下根茎的位置。

二要下刀位置准,既取下“鸡头”又不能伤到果茎。

采完之后,下一步就是剥。由于机器剥皮容易碾碎鸡头米,所以农户仍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剥鸡头米 *** 。手工剥鸡头米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剥一斤鸡头米,就需要一个小时,七八个鸡头才出一斤鸡头米。

剥的时候必须戴上专门用于剥皮的铁指套,并且鸡头米特别娇嫩,极易破汁,剥起来要格外小心,力度要掌握的恰到好处,稍微用力过度,鸡头米就可能被划破或捏碎,影响其销售价格。

如此姑苏好物

吃起来自然有很多讲究

更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因此苏州人最推崇的吃法,就是鸡头米清煮后加糖,这样最能显出鸡头米的清香软糯。

还有一些人会加一些糖桂花酿或是在糖水中加干桂花,更显香糯清甜。

除了常见的桂花糖水鸡头米外,同样有很多“进阶吃法”。芡实炒什锦、杏仁鸡头米、鸡头米炒虾仁、芡实赤豆糊等。

无论是传统做法或者创意吃法

鸡头米

都会在不经意间

直击你的心底

让你怦然心动

八月,让我们吃一碗鸡头米吧!

【来源:苏州市文广旅官微;编辑:苏小新】

秋天不可少的鸡头米,不煮糖水,而是搭配它,身价倍增,鲜香无比

【秋天不可少的鸡头米,不煮糖水,而是搭配它,身价倍增,鲜香无比】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苏州本地有好多时令蔬果上市,其中之一就是鸡头米。我们把鸡头米分成新鲜的和干的2种。干的鸡头米也叫芡实,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有“水中人参”的美称。

对于我们来说,大家更喜欢新鲜鸡头米的口感,软糯中带点 *** 的嚼劲。所以在这个鸡头米大量上市,价格相对便宜的时候,会囤上一些鸡头米。买上几斤然后分成小包装连水一起放入冰箱冷冻保存,需要吃的时候再从冰箱取出解冻后煮熟即可。

鸡头米最经典吃法就是做成桂花糖水,锅中水煮开后,放入鸡头米煮至再次沸腾即可,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当然饭店还有一道鸡头米炒虾仁也是当季时令菜。而今天我是用了蟹粉来炒鸡头米,为了增加口感还加了点脆山药和白醋,鲜香Q弹中带着脆嫩酸爽,真是不一般的味蕾体验!

【蟹粉鸡头米】

主料:鸡头米100克、脆山药1小段、自制蟹粉;

辅料:料酒、白胡椒粉、盐、白醋、高汤、淀粉、姜;

做法:

1、脆山药洗净后去皮,再切成小粒备用;

2、新鲜的鸡头米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3、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鸡头米煮开即可捞出,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

4、再把切好的山药粒也放入锅中绰一下水,煮沸即可捞出;

5、这是自制的蟹粉,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的样子;

6、取适量的自制蟹粉放入锅中,加入姜末一起炒匀;

7、加入少许料酒和白胡椒粉拌匀,再加入适量高汤煮开;

8、接着加点盐调味;

9、再把焯水后的鸡头米和山药粒一起放入煮一下;

10、淋上湿淀粉勾芡,用锅铲快速搅拌均匀;

11、起锅前淋入少许白醋和香油拌匀即可;

12、出锅装碗,开吃;

麦妈提醒:鸡头米煮的时间千万不要太久,不然会越煮越老。一般水开后放入煮,不要超过1分钟。蟹粉是自己熬制的,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发过的图文。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美食建议可以给我留言。我是麦子老妈,一个上班族老妈,喜欢美食、喜欢旅游的我,每天都会更新至少一篇美食内容,喜欢的请关注我吧!欢迎多多的点赞、分享哦!你的支持是我在自媒体创作路上更大的动力!

一碗鸡头米,苏州的情怀

最近的苏州城,已经开始秋风徐徐,大街小巷遍布鸡头米的身影。


香甜弹糯的鸡头米,温婉如人们印象中的苏州。没有鲜明的味道,对于苏州人来说,它更多是一份记忆里的熟悉感。


就连贝聿铭先生,也常会怀念苏州的鸡头米。





鸡头米的江湖


鸡头米学名叫芡实,因为最初的外形看起来像一个硕大的鸡头,所以就被叫做鸡头米。


其实除了苏州,其他地方叫芡实居多。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也有了南芡实和北芡实之分,而苏州的鸡头米,就是南芡实的代表。



鸡头米代表着南方一带新鲜的芡实,鲜嫩个头大,价格也比较高。而北方芡实一般都比较瘦小,口感较为粗糙,所以,北芡更多是会被晒干,用来磨成粉。


现在市面的芡实糕基本是用北芡来做,如果用鸡头米,浪费了鲜嫩,着实可惜。


在太湖水的孕育之下,苏州的鸡头米被公认为是品质更佳,软糯、细腻、甘甜。一颗“鸡头”里可以剥出70、80颗果实,北方的芡实因为比较小,也就剥出20、30颗。


@苏州旅游官微


所以在品质和产量上,苏州的鸡头米都完胜。据记载从前吴江一带所产鸡头米品质更好,斜塘车坊黄天荡产的鸡头米,也都曾是上品。



记忆里不可取代的味道


对于时令有股执念的苏州人,追逐节气下浑然天成的食物,青团、三虾面、大闸蟹、水八仙... ...都是心头好。


其中对于鸡头米的追逐,又更多了一丝对记忆里味道的回味


@苏州发布


苏州人吃鸡头米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红楼梦》里,就有提到,要吃从苏州早秋直送的鸡头米。


因为营养价值高,把鸡蛋和鸡头米放在一起煮,就成了苏州人小时候的补品。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又吃起了鸡头米糖水。复杂一点的,也有把鸡头米清炒或者是煮汤



对鸡头米无感的人,觉得鸡头米吃起来味如嚼蜡,而喜欢的,却反而是钟情于鸡头米的软糯弹牙,一勺一勺嚼起来,乐此不疲。


不过苏州人更爱的,还是只加了冰糖水煮的鸡头米糖水,舌尖的清润能一直传到心底,整个人都吃的通透舒畅。



近几年来,鸡头米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卖鸡头米的阿姨们从来不愁卖不出去,就是仗着苏州人对鸡头米的这份执念。


要吃一碗鸡头米糖水,才算是过了这个秋天。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乐看苏州

不愧是南方之一鲜!30秒极限出锅,清香弹糯惊为天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

上周收到苏州阿叔的微信,说鸡头米开始摘了。



在38℃的广州有片刻恍惚,什么?要入秋了!


是的,“秋风起,鸡头米”,鸡头米原是八月中上市,是入秋的信号。


现在才七月中,还是盛夏,足足提前了一个月!


跟阿叔细聊才知道,苏州今年连续高温,阳光充足,鸡头米长得快,不到入秋就上市了。



也算是酷暑里的一点好消息吧,这周就收到了两箱样品。


鸡头米正值6、7分熟,甜美与水润都达到了峰值,娇柔、软糯又弹牙,带着湖水特有的清灵。


笼统说一句,“圆润似珍珠,Q弹如芋圆”。每吃一口,都像是在江南的莲叶间泛舟穿行,香风拂面,无限清凉~



新鸡头米已经吃过好几回,把我今年更爱的两种做法分享给你们,一甜一咸,任君选择。


在苏州人眼里,鸡头米跟桂花是绝配,至简,却活色生香。


我偏爱加点藕粉勾芡,薄薄的,不需要多,轻柔的滑,更能衬出鸡头米的弹嫩。


鸡头米桂花藕粉羹


莹白的鸡头米卧在瓷碗中,藕粉晕出淡淡胭脂色。


我还加了把鲜莲子进去,三样水生植物共生,桂花点染,有湖面落桂花的浪漫~


喝一口,心想,这会儿神仙都想下凡当苏州人~



至于咸吃,鸡头米多半是做小炒,图个快速出鲜。


与之搭配的也都是新鲜且有口感的食材,比如河虾,再比如甜豌豆。


甜豌豆没什么淀粉感,跟鸡头米一起乳化爆浆,是极致的嫩甜!


鸡头米炒甜豌豆


甜豆、鸡头米提前焯水,而后下锅快炒,前后不过三五分钟。


调味清浅,一 *** 盐、糖和一点鸡汁,还可额外撒点干贝丝,再多就画蛇添足了。


想要更有光泽感,临出锅前勾个芡,齐活儿~



出品一清二白、珠圆玉润,扑面而来江南水乡的古雅和恬静。


别看是素菜,在苏州菜馆也能卖上88元一例,可是这时节待客的更高礼遇呢!



两个做法都没啥难度,只鸡头米不能久煮


吃鸡头米,吃的是亦糯亦韧的质地,煮过了口感太面太扎实,就失了那份鲜活气。



鸡头米素来有“水中人参”之称,中医认为它有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


今年它特地赶在三伏天脾胃最受累的时候上场,也真是够懂事的,你们可要抓紧安排~



- 鸡头米两吃 -


鸡头米藕粉羹


< 食材 >

鸡头米100g 鲜莲子150g 桂花糖1大勺 冰糖3大勺 藕粉3大勺 水800ml


< 食谱 >

1.煮一锅800ml沸水,加入150g鲜莲子、3大勺冰糖煮8分钟,再加入鸡头米煮1分钟



2.藕粉3大勺加入小半碗清水调匀



3.调小火,分次倒入藕粉浆,调至喜欢的浓稠度关火



4.起锅后,可根据喜好加入1大勺桂花糖调匀



鸡头米炒甜豆


< 食材 >

鸡头米100g 甜豆150g 香葱2根 姜片3片

鸡汁2小勺 盐1.5小勺 糖1/2小勺 藕粉1小勺


< 食谱 >

1.煮一锅沸水,放入小勺盐、油,加入甜豆煮2分钟,再倒入鸡头米煮1分钟,捞起沥干



2.起锅热油,煸香葱白和姜片捞出



加入鸡头米、甜豆翻炒,加入2小勺鸡汁、1/2小勺盐、糖调味,翻炒片刻


如果想口感更复合,可加入虾仁和炸香的干贝


鸡头米怎么做好吃苏州,鸡头米怎么做好吃的-第1张图片-


3.藕粉1小勺加入清水3大勺调稀,倒入勾薄芡出锅



4.起锅后,可撒少许煎香的干贝碎



一期一会的鸡头米怠慢不得,虽囿于厨房,也布了个仙气飘飘的场景。


好似泛舟于山水之间,涟漪延绵,船只摇曳,心神也跟着晃荡~



自制就是用料豪横,甜豆和鸡头米旗鼓相当,有如翡翠珍珠碰面。


翠绿的甜豆粉 *** 嫩,牙白的鸡头米 *** 弹弹,勾了薄芡,吃着还有点滑润。


滋味浅淡,却忍不住一勺接一勺舀入口。



小甜水嘛,就先来一勺糖水润润口,丝滑清甜,余一抹桂花香气。


莲子粉糯,一碾便坍塌不成型,而后化在舌面,随糖水一块儿滑向喉间。


爱极了鸡头米在齿上弹跳起舞的轻盈,糯得干爽、甜得清润,

几勺下去,碗就见了底。



这几年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熟悉的农作物的成熟期,也越来越不准确了。


诏安青梅4月底就仓促下市,苏州鸡头米提前一月采摘,杭州桂花估计又是延到10月底才开。


没办法,也只能顺应天时,它来了,抓紧吃,它不来,耐着性子等。


毕竟这些时鲜,每吃一口,都会生出人生如此美好之感,可要牢牢抓住~

桂花糖水鸡头米:苏州人的秋天

<

标签: 鸡头米 好吃 怎么 苏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