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章(1913年-2003年),原名杨伍章,字子奎,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杨章于1913年出生在江苏常熟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苏州中学就读。1931年,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经济系,开始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探索之旅。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成为了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毕业后,杨章曾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培养了大批的经济学人才。他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杨章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他的研究涉及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他曾提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理论。他还曾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三个均衡”的理论,即国民收入均衡、金融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
杨章在中国经济学界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多次参与中国经济学会、中国学术联合会、中国和平委员会等组织的工作,并担任了多个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他还曾参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4月19日,杨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杨章的著作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货币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等多部著作。他的著作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1. 杨章. 货币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84.
2. 杨章. 宏观经济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3. 杨章.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杨章(1950年-2019年),的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被誉为中国现代生命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杨章于1950年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1970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他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深入研究了植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分裂的机理。1985年,他回到北京大学,开始了长达30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
杨章一生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他在植物基因工程、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的贡献。他曾领导团队研究出了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机理,为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他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基因调控机制,为遗传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杨章在教育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曾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推动了该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他倡导的“学以致用”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与奖项
杨章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曾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项,其中包括
1. 杰出青年基金
2.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 中国科学院院士
4.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席
5. 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6.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部主任委员
2019年6月9日,杨章因病逝世,享年69岁。他的逝世引起了生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哀悼,人们纷纷表示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杨章是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逝世是中国生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理念将继续激励和后人,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