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是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但很多人对于哈密瓜的性质和食用禁忌并不清楚。那么,哈密瓜是热性还是凉性?为什么不能多吃?接下来,我们将揭秘哈密瓜的三大禁忌,带你重新认识这种常见的水果。
哈密瓜的性味归经
哈密瓜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因此,哈密瓜是一种凉性水果。适量食用哈密瓜可以帮助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改善口渴、尿多等症状。但是,过量食用哈密瓜则会损伤脾胃,导致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哈密瓜的三大禁忌
1.哈密瓜与香蕉同食:哈密瓜和香蕉都是寒性水果,两者同时食用容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2.哈密瓜与海鲜同食:哈密瓜与海鲜同食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为两者在体内会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
3.哈密瓜与西瓜同食:哈密瓜和西瓜都是寒性水果,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哈密瓜的正确食用 ***
1.注意哈密瓜的季节性:哈密瓜是夏季时令水果,在其他季节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
2.选择熟透的哈密瓜:熟透的哈密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佳。因此,在选购哈密瓜时应该选择熟透且表皮光滑的果实。
3.适量食用:哈密瓜虽然营养丰富,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建议每天食用量不超过100克,避免对肠胃造成负担。
哈密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水果,但属于凉性水果,不能过量食用。在食用哈密瓜时要注意避免与香蕉、海鲜、西瓜等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要注意适量食用哈密瓜,避免过量导致肠胃负担加重。只有正确食用哈密瓜,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朋友们吃水果的十个常识你知道吗? #生活常识你知道健康养生的重要性吗?
各位朋友,你知道吃水果时水果装饰的奥秘吗?
·之一,没有所谓的“水果之王”,各种新鲜水果都可以食用,没有绝对的“更好”之说。
·第二,如果水果有一个破损的地方,就不要再食用了,因为它已经不新鲜了。
·第三,适量食用水果对身体有益。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我们每天都应该摄入一定量的水果。
·第四,果汁不能完全替代水果,饮料更不能替代水果。
·第五,蔬菜和水果各有其优势,不能互相替代。
·第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食用水果,但要选择低GI的水果,并且不要过量食用。
·第七,两餐之间食用水果更好,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第八,每天食用200-350克的水果比较适宜,不要过量食用。
·第九,水果不仅提供各种维生素,还含有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硫、镁、钾、碘、铜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
·最后,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带皮食用的水果,因为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各位朋友,建议多食用当季、少农残的水果。
你今天吃水果了吗?关注我,关注你的健康,感谢大家的阅读。
90后小夫妻同患肝癌,竟是这种水果害了他们!很多人都在吃不久前,河南省有一对九零后夫妇,几乎同时确诊肝癌。
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医生也是很疑惑:“都这么年纪轻轻,过去也没有过慢性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正常不应该患癌症呀。”
详细问诊后,医生才发现夫妇双双患癌的背后是这个原因。这对年轻夫妇是水果店老板,为了赚钱的同时又不想浪费店里卖不出的水果,他们经常会把一些部分霉变或腐烂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然后继续吃。
而这些肉眼看上去还是完好的水果,就是让他们患上肝癌的“罪魁祸首”。
明明已经把水果坏掉的部分切除再吃了,怎么还会诱发肝癌呢?水果发生霉变都会致癌?哪怕一点点坏掉,水果都不能再吃吗?日常维护肝脏健康,我们还能做什么?
霉变水果有毒,会诱发癌症?
是的,霉变的水果会产生毒素,可增加癌症等疾病发生风险。
其实不少微生物都对香甜多汁的鲜果“垂涎”多时,最常见的有曲霉以及青霉。在水果有损伤时,这些微生物就会很快地“打入内部”并不断地生长繁殖,引起果肉霉变腐烂。其中,对于人们健康威胁更大的就是这些微生物生成的毒素物质。
这些潜藏在霉变果肉内的毒素,除了大众最为熟知的黄曲霉素,还有以下三种:
3-硝基丙酸:它是一种叫做节菱孢霉菌生成的神经毒素物质,通常会在变质的甘蔗果肉中存在。人们摄入这一毒素,可能会造成中枢神经的损伤,中毒严重可导致人死亡。
展青霉素:它也是一些发生霉变的水果中很常见的毒素物质,可能存在于坏掉的梨、苹果、番茄、山楂等果肉中。人们摄入毒素可能会扰乱胃肠道菌群,导致功能失常。另外,该种毒素还有致畸、致癌等作用。
赭曲霉毒素:它是一种常见于提子及提子制品中的毒素物质,像毒性最强的赭曲霉毒素A,一些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都发现,它有很强的肝肾毒性,还有致畸性以及胚胎毒性。
霉变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还能吃吗?
不建议吃。很多人会觉得只是坏掉的果肉会存在毒素而已,切掉就能继续吃好的果肉了。
但其实,鲜果一旦发生霉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很迅速的,不可能只停留在坏掉的部分,毒素物质会经由汁液向看似完好的部分渗透。
因此,即使你已经切霉变掉坏的部分,也无法避免毒素物质的摄入,无法避免毒素对于身体器官组织的损伤。
日常保护肝脏,建议做到“两少一多”!
保护肝脏的健康,应该拒绝食用已经坏掉的水果,同时家医君建议大家能做到“两少一多”:
“两少”:分别是少摄入高油脂食物、少熬夜,这样能够尽可能降低肝脏组织的负担,让肝脏有更良好的修复环境,减少肝炎、肝癌等病变的风险。
“一多:则是要多笑,愤怒、伤心等消极情绪是会影响肝脏健康的,而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肝脏解郁。
减肥时期,最全水果选择攻略 #减肥在减肥期间,选择水果需要格外小心。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我成功减掉了20斤。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哪些水果不会让你发胖,以及如何正确食用水果。
西梅是一种低糖低热量的水果,每天早上吃5颗可以帮助缓解便秘。圣女果也是低糖低热量的水果,吃一个手掌的量就足够了。西瓜是一种低糖低热量的水果,每天早上吃两个手掌大小的就不会长胖。木瓜也是低糖低热量的水果,热量和白菜差不多。柚子是一种低糖低热量的水果,我最推荐。橙子也是低糖低热量的水果,早餐可以吃一个。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哪些水果的热量较高。
菠萝蜜是一种高糖高热量的水果,一盒的热量相当于五碗米饭。香蕉也是高糖高热量的水果,不建议不运动的人过多食用。葡萄也是高糖高热量的水果,晒成葡萄干后热量会增加7倍。榴莲是一种高糖高热量的水果,不建议在减脂期间食用,否则会越吃越胖。红枣也是一种热量很高的水果,每100克的热量比炸鸡高30%。还有哪些水果可以吃呢?哪些水果不能吃呢?记住,水果应该在上午食用。如果你在下午或晚上食用水果,果糖无法被消化,第二天你会后悔的。
大体重者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00克,小体重者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100克。如果你无法继续减重,可以先暂停两天,等待突破平台期后再继续。
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去看我之前的视频。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将水果榨汁食用,因为这样会增加热量。
加油!加油!加油!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最近,“辐射”二字因日本的核污水排放事件,成了热门关键词。
但你知道吗?我们经常吃的香蕉,竟然是含辐射水果。
香蕉在水果中“地位显赫”,口感香甜软滑,老少皆宜,超受欢迎。很多人对香蕉味的任何食物都无法抗拒,有些人更是每天 1 根香蕉!
香蕉到底有啥营养,每天吃都有啥好处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香蕉,一起吃个明白。
01
香蕉的营养
香蕉质地滑顺浓稠,入口即化,拥有特殊的诱人香气,这是很多人爱吃香蕉的主要原因。这种香气主要来自于乙酸戊酯和其他酯类物质。至于香蕉的营养价值,倒也有一些比较突出。
- 钾:香蕉的钾含量为 256 毫克/100 克,比大多常见水果含量都高,比如桃子、橙子、李子、西瓜、哈密瓜等,更是苹果的 3 倍多。
- 镁:香蕉的镁含量为 43 毫克/100 克,是苹果 10.7 倍。
- 膳食纤维:虽然香蕉的膳食纤维含量比不上猕猴桃、牛油果、库尔勒香梨、芭乐等水果,但在水果中也算中等,总膳食纤维含量为 2.6 克/100 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 1.2 克/100 克。
- 碳水化合物:香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常吃的新鲜水果中可以占前排,仅次于鲜枣、芭蕉、榴莲、冬枣、菠萝蜜。
其他营养比如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钙、锌、胡萝卜素等营养并不多。
02
吃香蕉有哪些好处?
既然香蕉的营养还不错,那每天 1 根香蕉对身体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1. 控制血压:饮食中充足的钾摄入对高钠引起的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镁的摄入量和高血压呈负相关,补充镁能使血管张力和血管紧张性下降。正因为香蕉钾和镁含量丰富,所以常吃香蕉对改善血压是有帮助的。
每天吃 1 根可食部 150 克的香蕉,就能摄入 348 毫克钾和 65 毫克镁,分别能满足一般人群每日需求量的 17% 和 20%。
另外,充足的钾还有利于降低神经肌肉的紧张度,缓解疲劳。
2. 降低患心脏病风险: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可以改善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研究显示,在近 20 年的随访期间,整体人群中,与钾摄入量更低者相比,钾摄入量更高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 13%。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或复发风险降低了 11%,男性降低了 7%。
另外,增加富含钾食物的摄入,还能降低中风风险。<5>
3. 快速补充能量:香蕉水分含量低,只需吃 1 根饱腹感就会很强,它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常见水果中都算比较高的,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能为人体快速补充能量和糖分,恢复身体机能。而且,香蕉的血糖生成指数 GI 值仅为 52,属于低 GI 水果,食用后不至于引起血糖大幅度升高。
4. 降低便秘风险:对于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而导致便秘的人来说,吃香蕉能帮助排便。虽说香蕉促进排便的能力比不上西梅、梨和火龙果等水果,但和苹果、桃子、橘子等水果比起来还是挺奏效的,每天吃 1 根可食部 150 克的香蕉,就能摄入近 4 克膳食纤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想预防便秘、促进排便,一定得选熟透的香蕉才行,如果吃的是没有熟透的香蕉,其中的鞣酸成分具有收敛作用,反而会加重便秘。一般情况下,香蕉皮表面出现黑点,摸起来质地发软就基本是熟透了。
不过,要减肥的小伙伴得注意,香蕉热量高,别可劲炫,小心变胖哦!
03
香蕉有辐射,会致癌?
香蕉纵有千般好,也逃不过为谣言“背黑锅”。民间有传言说:香蕉是辐射更大的水果,不能吃,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传言中对错各一半,香蕉的确有辐射,但却不足为惧。
香蕉之所以会有辐射,主要是因为它的钾-40 含量在水果中相对较高,虽然钾-40 属于电离辐射的一种(CT检查、核辐射均为电离辐射),但毕竟剂量决定毒性。
吃 1 根香蕉带来的额外电离辐射剂量大约有 0.0778 微西弗(放射性剂量的计算单位),而拍一次肺部 CT 胸片的电离辐射剂量约为 7 毫西弗,相比下来,这可相当于吃了 9 万根香蕉了呀。
也就是说,没必要担心 1 根香蕉中的辐射,要想通过吃香蕉达到让电离辐射伤害身体的程度,恐怕会先被撑破肚皮。也不用担心这种辐射会在体内积累,放射性钾元素会随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无须担心。
再说了,香烟中含有的铅-210 和钋-210 也是放射性元素,对于烟民来说,每天吸烟 20 根,则随烟雾进入人体肺组织的钋-210 对肺组织所致年剂量当量为 0.46 毫西弗,相当于 5900 根香蕉呢。如果担心的话,那你倒是先戒烟呀~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本文来自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肝博士
都过了青春期,为什么还会痘痘不断?有网友问:怎么才能不长痘?我都36岁了,从十几岁一直长痘痘,到现在还在长。和这位朋友有同样烦恼的人还有很多。甚至微博上还有个相关话题词:长痘痘是运气不好吗?
皮肤问题有遗传因素 也受近期身体状况影响
皮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痘痘也好,皮肤过敏也好,都有遗传因素。说起来,确实是和运气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有长痘痘的历史,那就有可能容易长痘。如果双方都有这个问题,那就更难避免了。对于有相关基因的人来说,如果从小健康生活,注意饮食,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很难做到一个痘痘都不长,但至少可以大大减轻痘痘的数量和炎症程度,让脸部皮肤的状态基本上保持正常。
大家想想,长痘痘的情况,是不是时好时坏呢?既然有些时间段当中身体状态能好一些,就说明它有改善的潜力。只要支持身体修复的机制,不给身体添乱,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恢复。
这20个长痘原因你中了吗?
有痘痘问题的朋友们,可以做一下下面这个自我评估,反思一下存在哪些问题。
1.女生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是大量长痘痘)。
2.人过胖,尤其是有过短期内发胖的经历(容易造成性激素水平紊乱)。
3.人不太胖,但肌肉少或松软,体脂率偏高,身体不紧实(这种情况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促进长痘的因素)。
4.爱吃甜食,或爱喝甜饮料(甜食促进胰岛素抵抗,升高炎症反应,消耗B族维生素,以上因素均促进长痘)。
5.很少吃全谷杂粮,只吃白米白面做的食物,精白碳水爱好者(血糖反应过高的状态也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升高炎症反应。白米白面中B族维生素含量低)。
6.爱吃各种面点、面包、小吃、糕饼等加了油、盐、糖的高碳水食物(原因同上)。
7.餐后昏昏欲睡,但餐间又想吃零食(很可能血糖反应偏高,或有胰岛素抵抗。可以去医院测餐后血糖3小时和胰岛素分泌曲线)。
8.对牛奶和乳制品有致痘反应(对部分人来说,牛奶中的IGF-1和部分蛋白质可能促进痘痘发生。羊奶也一样)。
9.喜欢煎炸、烧烤食品,热爱“烟火气”和焦香味(这类食品中存在大量高温加热产生的促炎物质,可能会使痤疮状态恶化)。
10.炒菜时油温高,花椒辣椒要炸到发黄发褐才觉得够香(原因同上)。
11.喜欢吃花生、西瓜籽、葵花籽之类炒货,或烤得很干、调味很重的坚果(这类坚果、炒货富含促炎的omega-6脂肪酸,而过度烤制或炒制产生促炎物质)。
12.吃肉较多,吃菜太少(过多饱和脂肪酸是促炎因素,而蔬菜中的多酚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纤维有利于减轻炎症,改善痘痘的状态)。
13.消化吸收不良,有胃肠疾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就可能会对一些食物有慢性过敏或不耐受反应,也会促进体内炎症,同时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痘痘发生)。
14.食物单调,存在多种B族维生素缺乏或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B6不足都可能引起脂溢性皮炎,皮脂过量促进痘痘发生。维生素A缺乏则皮肤修复能力下降)。
15.肠道不太畅通(菌群紊乱是引起皮肤问题的重要原因)。
16.运动太少,或高强度运动过度(运动不足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但高强度运动过多也会造成激素水平紊乱)。
17.精神压力比较大,心情不畅快(压力和焦虑会促进炎症反应)。
18.睡觉比较晚,习惯熬夜,或经常失眠(熬夜、失眠都会促进炎症反应,并引起皮肤修复能力下降)。
19.使用过多化妆品,或对某些护肤品敏感。
20.使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大家可以看看,以上这20条自己中了其中几条呢?所以,最重要的原则,是改善健康状况,避免胰岛素抵抗,调整激素平衡,改善消化吸收,降低炎症反应。
推荐以下20条护肤措施 重点改善饮食习惯
1.少吃甜食,不喝甜饮料,包括冷饮和果汁。月经前几天食欲旺盛的时候,宁可增加主食、水果和肉蛋,也不要吃甜食,否则痘痘会更严重。
2.少用煎炸熏烤,多用炖煮和快炒等不过热的烹调方式。
3.用新鲜的油烹调,减少外卖炒菜(餐馆往往使用过油操作,油里促炎物质太多)。
4.吃足够的新鲜蔬菜。在消化系统正常的前提下,每天至少500克。
5.在消化系统许可的前提下,主食用全谷杂豆替代1/3到1/2的白米白面。
6.如果以前特别爱吃肉,试试减少一半肉量,用一部分非油炸的鱼和豆制品来替换。
7.如果一定要吃油炸过的肉或鱼,去掉面糊或面包渣的外壳。
8.坚果油籽别吃太多,选择新鲜原味产品,只在早上少量吃。
9.部分人对巧克力和可可有促痘反应。如果是这样,戒掉它们。
10.喝咖啡、红茶时不要加糖和奶精,戒掉甜奶茶。
11.原来吃乳制品较多的人,暂时避免牛奶和奶粉,改成无糖酸奶试试。如果还不行,就换成无糖豆浆。植物奶里往往加了糖,或者用淀粉酶水解过,也会产生糖,故要仔细看看配料表和成分表。
12.超重肥胖的人要减肥,但不要用太激烈的节食方式,以免反弹。
13.体脂过高或肌肉薄弱的人,要增加运动,增肌减脂。
14.保护消化功能,保持胃的舒畅和肠的畅通。
15.如果感觉消化能力不太好,去三甲医院变态反应科做个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测试,排除可能的问题食品。
16.请营养师帮助评估自己是否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如果有,可以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
17.早睡觉,提高睡眠质量。睡前1小时出门散散步,或做做瑜伽,而不是看手机。
18.放松心情,解脱烦恼。
19.不要自行服用药物。用前咨询皮肤科医生和药师,了解是否有致痘反应。
20.有关护肤品,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或美容专家能使用什么类型的产品。
有长痘烦恼还能吃 *** 性食物吗?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因为长痘痘,我都不敢吃有 *** 性的食物,那么辣椒、花椒、咖喱、芥末之类还能不能吃呢?
其实是可以吃的。如果吃的是没有加油炸过的辣椒和花椒,并不会促进痤疮。目前也没有咖喱、芥末、罗勒之类香辛料促进痤疮的文献报道。
有文献报道,花椒精油等一些香辛料精油甚至有抑制皮肤致病菌的功效,包括和重度痤疮等皮肤病关系很大的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以,吃泡辣椒、干辣椒粉做的食物,以及花椒、八角、月桂叶煮的五香食物,都是没关系的。
但是,很多人在吃了浓味过瘾的食物之后,确实给皮肤带来了麻烦。只不过,板子不能打在香辛料上,高温油炸和烧烤很可能是致病因素。
食材经过高温油炸或烧烤之后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和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它们都是强力的促炎物质,会加重皮肤炎症,恶化痤疮,而且促进皮肤衰老。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影响铁吸收,女性还能愉快地喝咖啡吗?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喜欢喝咖啡。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咖啡消费者达到3.5亿人。但是,最近一个 *** 热搜却让很多喝咖啡的女性心生疑虑——“你贫血的原因可能跟咖啡有关。”评论里有网友讲了自己的经历:“体检报告显示血红蛋白只有91,最近半年真的几乎每天一杯咖啡。”“女生千万要少喝咖啡……大夫说贫血,不能喝咖啡和茶了。”……
那么,喝咖啡真的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吗?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其官方账号“科普中国”发文,对喝咖啡是否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贫血等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答。首先,答案是:会,但不用过于担心。
原因一,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但对血红素铁的吸收并没有影响。
铁的来源可以分成两类: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当中,比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禽肉等。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比如菠菜、豆类等。
虽然非血红素铁和血红素铁都可以为我们补充铁元素,但是效果相差较大。能够被人体较好吸收利用的是血红素铁,也就是动物性食物来源的铁,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很低,比较难被人体吸收利用。
咖啡中的多酚、 *** 、植酸等植物成分在给咖啡带来美妙滋味的同时,也会跟铁结合,抢夺铁离子的位置,降低铁吸收率,从而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一项研究发现,一边吃汉堡一边喝咖啡,一杯咖啡会将汉堡餐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降低39%。但好消息是,我们饮食中的铁有很多来源, *** 摄入对人体总体的铁吸收并没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咖啡对一顿饭中铁的影响只有6%左右。
原因二,对铁吸收的影响跟你什么时候喝咖啡有关。
因为咖啡只会在你摄入铁元素的时候阻碍一部分铁吸收,并不会让体内的铁流失。有研究发现,饭前一小时喝咖啡就对铁的吸收没有影响。
经常喝咖啡会导致贫血吗?实际上,英国、韩国、法国均有研究发现,喝咖啡或茶所摄入的 *** 并不会导致健康人群缺铁和贫血。
2021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9杯/年,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美国约为340杯/年、日本约为293杯/年)。美国、日本的人均摄入量远远高于我国,但贫血率却比我们低。
总的来说,只要你平时的饮食中能保证获得足够多的铁,比如多吃瘦肉,将果蔬和咖啡分开吃(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就不用担心喝咖啡会贫血。
如何健康喝咖啡?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正常喝咖啡并不会导致缺铁和贫血。所以,咖啡还是可以喝的,更好每天不超过4杯。不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来说,建议尽量不要在吃饭的同时喝咖啡,推荐饭后1小时后再喝。另外,如果喝咖啡,可以平时多吃瘦肉、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适当服用铁剂和维生素C补充剂,保证自己能摄入足够的铁原料。(雨桐)
来源: 中国妇女报
都过了青春期,为什么还会痘痘不断?有网友问:怎么才能不长痘?我都36岁了,从十几岁一直长痘痘,到现在还在长。和这位朋友有同样烦恼的人还有很多。甚至微博上还有个相关话题词:长痘痘是运气不好吗?
皮肤问题有遗传因素 也受近期身体状况影响
皮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痘痘也好,皮肤过敏也好,都有遗传因素。说起来,确实是和运气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有长痘痘的历史,那就有可能容易长痘。如果双方都有这个问题,那就更难避免了。对于有相关基因的人来说,如果从小健康生活,注意饮食,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很难做到一个痘痘都不长,但至少可以大大减轻痘痘的数量和炎症程度,让脸部皮肤的状态基本上保持正常。
大家想想,长痘痘的情况,是不是时好时坏呢?既然有些时间段当中身体状态能好一些,就说明它有改善的潜力。只要支持身体修复的机制,不给身体添乱,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恢复。
这20个长痘原因你中了吗?
有痘痘问题的朋友们,可以做一下下面这个自我评估,反思一下存在哪些问题。
1.女生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是大量长痘痘)。
2.人过胖,尤其是有过短期内发胖的经历(容易造成性激素水平紊乱)。
3.人不太胖,但肌肉少或松软,体脂率偏高,身体不紧实(这种情况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促进长痘的因素)。
4.爱吃甜食,或爱喝甜饮料(甜食促进胰岛素抵抗,升高炎症反应,消耗B族维生素,以上因素均促进长痘)。
5.很少吃全谷杂粮,只吃白米白面做的食物,精白碳水爱好者(血糖反应过高的状态也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升高炎症反应。白米白面中B族维生素含量低)。
6.爱吃各种面点、面包、小吃、糕饼等加了油、盐、糖的高碳水食物(原因同上)。
7.餐后昏昏欲睡,但餐间又想吃零食(很可能血糖反应偏高,或有胰岛素抵抗。可以去医院测餐后血糖3小时和胰岛素分泌曲线)。
8.对牛奶和乳制品有致痘反应(对部分人来说,牛奶中的IGF-1和部分蛋白质可能促进痘痘发生。羊奶也一样)。
9.喜欢煎炸、烧烤食品,热爱“烟火气”和焦香味(这类食品中存在大量高温加热产生的促炎物质,可能会使痤疮状态恶化)。
10.炒菜时油温高,花椒辣椒要炸到发黄发褐才觉得够香(原因同上)。
11.喜欢吃花生、西瓜籽、葵花籽之类炒货,或烤得很干、调味很重的坚果(这类坚果、炒货富含促炎的omega-6脂肪酸,而过度烤制或炒制产生促炎物质)。
12.吃肉较多,吃菜太少(过多饱和脂肪酸是促炎因素,而蔬菜中的多酚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纤维有利于减轻炎症,改善痘痘的状态)。
13.消化吸收不良,有胃肠疾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就可能会对一些食物有慢性过敏或不耐受反应,也会促进体内炎症,同时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痘痘发生)。
14.食物单调,存在多种B族维生素缺乏或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B6不足都可能引起脂溢性皮炎,皮脂过量促进痘痘发生。维生素A缺乏则皮肤修复能力下降)。
15.肠道不太畅通(菌群紊乱是引起皮肤问题的重要原因)。
16.运动太少,或高强度运动过度(运动不足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但高强度运动过多也会造成激素水平紊乱)。
17.精神压力比较大,心情不畅快(压力和焦虑会促进炎症反应)。
18.睡觉比较晚,习惯熬夜,或经常失眠(熬夜、失眠都会促进炎症反应,并引起皮肤修复能力下降)。
19.使用过多化妆品,或对某些护肤品敏感。
20.使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大家可以看看,以上这20条自己中了其中几条呢?所以,最重要的原则,是改善健康状况,避免胰岛素抵抗,调整激素平衡,改善消化吸收,降低炎症反应。
推荐以下20条护肤措施 重点改善饮食习惯
1.少吃甜食,不喝甜饮料,包括冷饮和果汁。月经前几天食欲旺盛的时候,宁可增加主食、水果和肉蛋,也不要吃甜食,否则痘痘会更严重。
2.少用煎炸熏烤,多用炖煮和快炒等不过热的烹调方式。
3.用新鲜的油烹调,减少外卖炒菜(餐馆往往使用过油操作,油里促炎物质太多)。
4.吃足够的新鲜蔬菜。在消化系统正常的前提下,每天至少500克。
5.在消化系统许可的前提下,主食用全谷杂豆替代1/3到1/2的白米白面。
6.如果以前特别爱吃肉,试试减少一半肉量,用一部分非油炸的鱼和豆制品来替换。
7.如果一定要吃油炸过的肉或鱼,去掉面糊或面包渣的外壳。
8.坚果油籽别吃太多,选择新鲜原味产品,只在早上少量吃。
9.部分人对巧克力和可可有促痘反应。如果是这样,戒掉它们。
10.喝咖啡、红茶时不要加糖和奶精,戒掉甜奶茶。
11.原来吃乳制品较多的人,暂时避免牛奶和奶粉,改成无糖酸奶试试。如果还不行,就换成无糖豆浆。植物奶里往往加了糖,或者用淀粉酶水解过,也会产生糖,故要仔细看看配料表和成分表。
12.超重肥胖的人要减肥,但不要用太激烈的节食方式,以免反弹。
13.体脂过高或肌肉薄弱的人,要增加运动,增肌减脂。
14.保护消化功能,保持胃的舒畅和肠的畅通。
15.如果感觉消化能力不太好,去三甲医院变态反应科做个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测试,排除可能的问题食品。
16.请营养师帮助评估自己是否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如果有,可以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
17.早睡觉,提高睡眠质量。睡前1小时出门散散步,或做做瑜伽,而不是看手机。
18.放松心情,解脱烦恼。
19.不要自行服用药物。用前咨询皮肤科医生和药师,了解是否有致痘反应。
20.有关护肤品,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或美容专家能使用什么类型的产品。
有长痘烦恼还能吃 *** 性食物吗?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因为长痘痘,我都不敢吃有 *** 性的食物,那么辣椒、花椒、咖喱、芥末之类还能不能吃呢?
其实是可以吃的。如果吃的是没有加油炸过的辣椒和花椒,并不会促进痤疮。目前也没有咖喱、芥末、罗勒之类香辛料促进痤疮的文献报道。
有文献报道,花椒精油等一些香辛料精油甚至有抑制皮肤致病菌的功效,包括和重度痤疮等皮肤病关系很大的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以,吃泡辣椒、干辣椒粉做的食物,以及花椒、八角、月桂叶煮的五香食物,都是没关系的。
但是,很多人在吃了浓味过瘾的食物之后,确实给皮肤带来了麻烦。只不过,板子不能打在香辛料上,高温油炸和烧烤很可能是致病因素。
食材经过高温油炸或烧烤之后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和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它们都是强力的促炎物质,会加重皮肤炎症,恶化痤疮,而且促进皮肤衰老。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为什么都说这个水果不能吃呢?今天在超市买了一大串水果,在头条上刷到这种水果不能吃,该怎么办,总不能扔了吧。于是发现网友众说纷纭,到底能不能吃呢?
此时正是蟹肥菊黄的好时节,金灿灿的蟹黄、饱满的蟹肉,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但每到吃蟹时节,关于它的各种传言、顾虑也不少——怀孕不能吃、有痛风的不能吃、不能和柿子一起吃……那到底哪些是真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吃螃蟹那些禁忌
孰真孰假?
1
螃蟹不适合孕妇吃?
这个说法源于螃蟹是寒凉性的,有人觉得吃了容易在怀孕早期发生流产的情况。
事实上,现代研究从未发现流产与任何正常食物的正常吃法有关。
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本来就高达10~15%,其中有80%是发生在孕期前三个月。而在孕早期的自然流产中,有70%左右都是因为胚胎本身有基因缺陷,不能发育成正常的健康宝宝,从而出现流产,这其实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和你吃了哪些食物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如果孕妇本人对河/海鲜过敏,或者吃的螃蟹本身不新鲜,或原本存在消化功能异常,就容易在食用螃蟹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发生感染,导致急性肠胃炎或全身疾病,就可能引起流产。
2
痛风患者不宜吃螃蟹?
的确!
螃蟹属于中嘌呤食物(25mg-150mg/100g),嘌呤含量在82mg/100g左右,与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等食物在一个档次。
而很多人爱吃的蟹黄,是母蟹的肝脏和卵巢的组合体,嘌呤含量远高于螃蟹肉,属于高嘌呤食物(≥150mg/100g)。
螃蟹虽然不是引发痛风的“元凶”,但也是导致突发疾病的“帮凶”。因而,不论病情如何,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忌(少)食用螃蟹。
痛风患者要养成低嘌呤饮食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3
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
传言说二者一起吃会拉肚子或长结石。
但食物相克本就是个伪命题。很多所谓“相克”的食物,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大多是食物不洁、食物过敏亦或是食用方式不正确引起的。
比如你吃死蟹、半生不熟的螃蟹、空腹吃螃蟹等都有可能拉肚子;而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也有可能患上胃柿石症。
反过来说,只要不过量吃柿子、不吃没有熟透的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你自己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正常的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一般不会有事情的。
4
死蟹不能吃?
基本正确。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
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而且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情况。
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更好别买。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许多海水蟹被捕捞后,离开海水很容易就死了,特别是一些远洋捕捞的。像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捞船上的速冻和保鲜是很重要的。
除了死蟹,还有两种情况的螃蟹也不能吃:
吃螃蟹有讲究
“两不吃”、“四少吃”、“一适量”
1
不吃生的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难免会沾染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都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
而感染后,肺吸虫寄生在肺里,会 *** 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若再侵入脑部,则可能引起瘫痪!
据专家考察,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而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肺吸虫感染率降为20%。
所以,吃完全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再煮20分钟左右,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
2
不吃四个部位
吃螃蟹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样物质。
打开蟹壳时,两侧的灰白色条状、柔软的部位就是蟹的鳃条,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积攒污物和重金属等。
位于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一条黑色条状物是蟹肠,这两个部位是螃蟹的消化器官,里面装着食物和代谢物,也有积攒污物的可能。
蟹心位于蟹黄或蟹膏中间,呈六角形,被人们认为是螃蟹“最寒”的部位。此处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留有较多血液,其血液成分与人体有较大差异,容易引起免疫反应。
3
四类人少吃
①螃蟹性凉且属于高蛋白食物,较难消化,因此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不适宜。
②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因而对于三高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都不适合,会加重病情。
③肝炎患者:此类人群胆汁容易分泌异常,消化系统功能可能失常,如果还进食难以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螃蟹,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④感冒发烧的病人:感冒发烧的时候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螃蟹是高蛋白食物,食用后不易消化吸收,易使病症加重。
4
适量吃
按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的推荐,水产品的适宜摄入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100~188克,且一周内更好食用不超过3次。188克的带壳螃蟹,大概相当于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
螃蟹也能“伤肝夺命”
我们平时在清洗螃蟹的时候,更好带上手套,以免被夹伤、刺伤,使得致命细菌进入体内,可能会导致肝衰竭!
这种致命细菌也叫海洋创伤弧菌。它可以通过进食和皮肤创伤进入人体内,并释放很多毒素(如溶血素、外毒素、内毒素等),导致局部皮肤破溃、腐烂;还会进入血液循环,感染全身各个脏器。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致死!
海洋弧菌感染人体后,潜伏期可能在十几个小时到二十几个小时,48小时内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的概率高达75%。
数据显示,38.6%的海产品都带有海洋弧菌。因而不仅是螃蟹,我们在处理任何海鲜时,都应该戴上手套,以防意外。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