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牦牛在 *** 农耕、运输、餐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牦牛养殖产业和牦牛肉、牦牛乳、皮毛等副产品开发下游产业发展迅速,牦牛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有净土、奇圣、阿佳等牦牛加工企业品牌10余个。
打破传统模式
转变方向科学养殖牦牛
牦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牦牛养殖。近日,记者来到当雄县之一批建设家庭牧场的赤列益西家时,他正在打理自家牧场的草料。赤列益西告诉记者,2022年末,自家牧场的牦牛存栏率为220头,能繁母畜116余头,年完成出栏率为20%。牦牛出栏之前先经过3个月的育肥,每头牦牛平均能增重60斤左右、净增收能达到2700元至3000元。
2017年,当雄县为有意愿的牧民修建标准化的牛圈、饲料库、防疫室等设施,推动家庭牧场建设。与传统模式相比,家庭牧场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牲畜“冬瘦、春死”现象,也能大幅缩短牦牛的生产与生长周期,从而增加了牦牛的产肉量和产奶量,年户均收入从原来的2至3万元提高到近30万元。赤列益西的家庭牧场自2017年运营以来,累计收入150万余元。家庭牧场的经营模式转变了传统牲畜养殖方式,不仅实现了牦牛产能提升,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更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同时,为深挖牦牛价值,做大做强牦牛产业,我区于2017年在当雄县推出“有身份证的牦牛”,目前存栏31万余头。
依托资源优势
持续发展传统土特产
牦牛肉作为 *** 群众最喜爱的食材之一,美味、易储存,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除了可以烹饪出各种美食以外,牦牛肉做成的肉干、灯影牛肉丝、肉酱等产品不仅深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也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成为 *** 更具代表性的旅游特产之一。近年来,我区依托 *** 牦牛产业丰富的资源,在土特产上下功夫,牦牛系列产品当之无愧成为 *** 土特产首选。
当雄县净土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雄净土公司)副总经理白兴博介绍,当雄净土公司牦牛肉干的原材料,选自当雄天然牧场上“有身份证”的牦牛肉,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加之采用科学+传统的 *** 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保留传统的健康美味,酱香、五香、麻辣、原味、咖喱等多种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除了牦牛肉,牦牛乳也是牦牛产业的一大亮点。从以前农牧民餐桌上的鲜奶、酥油,到现在各类丰富的乳制品,牦牛乳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开发。近年来,我区实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推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而作为纯牧区的当雄县,是全区公认更好的牦牛奶产地之一。当雄县立足传统优势,高度重视奶业发展,积极探索奶业做强做优,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纵深发展。
在当雄县咔著卓牧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该合作社生产酸奶、酥油、奶茶等特色乳制品。合作社负责人伦珠次培介绍:“牦牛乳具有天然、新鲜、纯度高、风味独特的优势,与普通牛乳相比,蛋白质含量更高,因此牦牛乳加工出来的各种产品品质也更好。”据了解,当雄县乳制品加工涉及酸奶、酥油、奶渣、乳清、拉拉(类似奶酪的条状乳制品)、推(酥油、奶渣和糖制成的糕点)等。
拓宽消费渠道
不断创新牦牛系列产品
随着牦牛系列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我区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持续加大各类新型牦牛副产品开发力度,在牦牛产业全产业链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产品多样化、高质化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当雄净土公司在手撕牦牛肉、风干牦牛肉、牦牛肉酱等副产品基础上,于今年继续推出预制菜系列,包含:牛三鲜、精品牛杂、广味牛腩、广味牛杂、牛肚丝、夫妻肺片等产品。该系列产品不仅符合现代年轻人消费需求,而且凭借着味美、方便、价廉的优势,上市后销量非常可观,上半年销售额达到90余万元。该系列产品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避免了部分牦牛原料废弃。
看似最不起眼的牦牛毛其实也有大作用——牦牛毛产品加工是一项对自然环境和动物最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牧区,牦牛毛、牦牛绒的编织品更是随处可见,牧民把它们掺在一起,捻成线、搓成绳,编织成帐篷、卡垫、背包等日用品。据了解,当雄净土公司将争取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生产销售牦牛毛产品,包含牦牛毛营地帐篷、牦牛毛遮阳伞、牦牛毛地毯、牦牛毛单肩包等。当雄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主任科员边巴仓决介绍:“当雄县今后也将依托牦牛产业优势,采用‘合作社+牧户’模式,在文创产品上深入开发创新,继续推进牦牛副产品发展,探寻当地牦牛养殖的增收渠道。”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推动藏东北牦牛产业兴旺,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年我区成功申报创建了以那曲市嘉黎县、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和昌都市洛隆县、边坝县、类乌齐县、丁青县等6县为主的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底,我区形成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已培育奇圣、阿佳牦牛、藏家牦牛、高原之宝、藏地吉龙等牦牛肉、乳制品加工企业品牌10余个。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按照“稳粮、兴牧、强特色”要求,积极创建以 *** 为域名的牦牛区域公用品牌,发挥特色品牌效益,全力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打造牦牛特色产品和企业品牌,组织各类企业参加区内外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提高我区牦牛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记者手记】推动牦牛产业 高质量发展
发展牦牛产业,是保障牧民生活、提高牧民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记者在此次采访时也了解到, *** 牦牛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成绩喜人,但种种因素也制约着发展。
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我区饲草年缺口量大,影响牦牛养殖规模。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大难题,我区牦牛种质资源设施和种业创新平台建设不完善,品种选育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育种、繁殖、推广”一体的牦牛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另一方面,我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少,文化水平偏低,养殖主体对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防控工作不到位,增加外来动物疫病防控难度。
扩大牦牛养殖规模,除了加大饲草产业发展,可适当根据牦牛的肉用、奶用、年龄、性别等划分不同群体,分群管理;根据气候条件划分冬季和夏季牧场,并进行细化管理;及时清理牲畜粪便和食物残渣,定期消毒和灭菌……这些措施对牦牛的健康快速生长,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同时,加大对优良牦牛种质资源的挖掘力度,系统选育牦牛优质品种,提高牦牛良种覆盖率。培育一批种业专业化服务平台企业,探索建立公益与商业化相结合的育种体系,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也应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培育一批专业人才不定期赴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高标准高质量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来破解制约因素,全力推动我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 *** 新闻网-- *** 商报
*** 当雄县:把有“身份证”的牦牛肉打造成扶贫惠农净土健康品牌图为当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
中国 *** 网讯 *** 自治区 *** 市当雄县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以其终身无劳役、半野生放养的方式,始终保持自然的生长过程,已成为 *** 当雄县乃至 *** 市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张“名片”。
2018年8月6日,为解决牦牛产业发展痛点,通过利用金融手段将牦牛养得好、养得多,出产品、立品牌,打造净土健康品牌,助力精准扶贫。当雄县人民 *** 、 *** 市净土公司举办首届 *** 牦牛产业高峰论坛,寻找 *** 净土健康好食材,打造扶贫惠农生态供应链。
图为牦牛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近年来,当雄县紧紧围绕构建高原生态养殖为目标,充分发挥“天然草场”优势资源,抢抓牦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全力打造扶贫惠民健康生态链,形成以“牦牛、绿色、有机”品牌为主题的产业链,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实现“一个 *** 可以追溯肉的来源,一张标签可以证明肉的品质”,务求高附加值、高效益。同时利用牦牛特色畜种资源的产业政策及发展产业化生产,确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图为张正介绍当雄县牦牛产业发展
*** 市副市长、当雄县委书记张正介绍,当雄县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础,通过普及良种、科学化养殖、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其牛排、鲜肉销往内地大、中型城市高档商场、超市、高档宾馆酒楼,边角料加工成休闲食品、牛肉酱、罐头等。经过几年发展,取得了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张正说, *** 当雄县有“身份证”的牦牛肉已经获得一定市场认可,但同时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由于在饲养、运输、加工环节成本较高,缺乏价格优势,品牌知名度也难以与国外品牌牛肉并论。我们希望,在大力推进高原现代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征程中,以牦牛为载体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在推进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中取得明显成效,引领高原现代畜牧业发展、带动牧民增收致富,打造一条扶贫惠农生态供应链。
图为其美次仁介绍当雄县牦牛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牦牛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有牛种。作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之一,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当雄县作为 *** 市唯一的纯牧业县,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当雄县绝大多数牧民至今仍以天然放牧为主。当雄县委副书记、县长其美次仁说:“牦牛的生长期虽相对较长,但肌肉组织未受到任何破坏。细细咀嚼这里的牛肉,还能品出沁人心脾的青草味儿。 *** 是世界上极少受污染的地方之一,满山遍野的牦牛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上,所以,吃 *** 的牛肉最放心。”
图为牦牛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据了解,该论坛通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牛肉行业从业者对 *** 牦牛从饲养、屠宰、加工销售、品牌树立到运营建言献策,并由中国烹饪协会举办以牦牛肉为原料的全牛宴表演赛,研发出以当雄牦牛肉、 *** 青稞面粉为原料的“纳木错”汉堡,下一步准备进入国内西式快餐连锁企业。(中国 *** 网 记者/赵二召)
注意了!这个牌子的 *** 牛肉干别乱吃,菌落总数超标太严重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牛肉干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既保持了牛肉耐咀嚼的风味,又久存不变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近期, ***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抽检,其中有2批牛肉干不合格,情况如下:
*** 百益商贸有限公司赛康店销售的标称 *** 圣天源农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牦牛肉干(香辣味),菌落总数检出值为N?1.5x10? N?2.2x10? N?1.7x10? N?5.5x10? N?4.1x10? CFU/g;
*** 百益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 *** 圣天源农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牦牛肉干(五香味),菌落总数检出值为N?2.4x10? N?1.8x10? N?1.3x10? N?8.0x103 N?3.5x103 CFU/g。
菌落总数标准值为n=5,c=2,m=10?,M=10?CFU/g,经检验均已超标,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
菌落总数代表什么?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造成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牛肉干虽然好吃,但是平日里也不要吃的太多。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场所和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如发现不合格产品,请向相关监管部门致电举报。
***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督导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消除隐患。
牛肉干是当下零食的担当,成为休闲食品的销售王,市面上的牛肉干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该买什么品牌的牛肉干成了大家的共同疑问。
众所周知,牦牛肉干是牛肉界的王者,牦牛肉富含蛋白质,钙,磷,血红蛋白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仅是休闲食品更是营养佳品。食天然冬虫夏草,饮用雪山泉水的红原牦牛肉干,选用生长在海拔3500米高原的红原牦牛肉为原料,利用藏式独有的秘制 *** ,精心加工而成,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红原牦牛肉干好在哪里?
产地:中国“牦牛之乡”,草原国家公园——红原大草原地处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是距内地中心城市最近的纯牧业县,这里有着中国更大的游牧部落区,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120万亩。
原料:红原大草原生长着世界闻名遐迩的优良牦牛品种——麦洼牦牛。麦洼牦牛体积大,肉质细嫩,肉纤维长,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加工:牦牛肉干,采用牦牛腿鲜肉为原料,经选料、预煮、整形、炒制、烘干等工序精制而成。产品传统配方、工艺考究、品质鲜纯、牦牛肉香味浓郁。
营养价值:红原牦牛肉干高钙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比普通的牛肉营养更丰富。
甘南州新瑞丰高原牛羊养殖种植技术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的娟犏牛。记者 文静 摄
甘肃华羚乳品集团的检测室。资料照片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拥有4000多万亩天然优质牧场,既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牦牛产业基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当地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甘南有120多万头牦牛,约占全国总量的7.5%。
近年来,甘南州坚持通过轮牧、休牧等方式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牦牛产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动牦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探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生态牧业发展道路。
从“靠天放牧”到现代化养殖
在甘南州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贡保勒知正在为牦牛添加精补饲料。记者采访看到,合作社内,牛舍、育肥间和饲草料加工车间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甘南州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卫介绍,甘南牦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却因长期受制于传统的畜牧模式,牦牛出栏量低。
“以前牛羊越养越多,草越来越少。”贡保勒知说,传统的“靠天放牧”不仅让牦牛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循环,超载放牧一度导致草原退化,草畜不平衡矛盾凸显。
甘南州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生态好坏关乎黄河水源保育。多年来,当地通过实施国家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同时也不断调整改造传统畜牧业,推动促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方式。
今年,甘南州成立了甘南州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项目渠道,采取补贴方式,支持家庭牧场合作社在常年放牧的牦牛生产基地配套建设牲畜暖棚、储草棚等基础设施,鼓励合作社带动牧民探索半舍饲养殖牦牛 *** 。
改变传承千年的传统放牧方式并非易事。起初,很多牧民并不认可现代化养殖方式。“大多数村民世代放牧,牦牛都是满草原跑,很少圈养。”贡保勒知说。
他的合作社整合了村里牧民的草场、牦牛等生产资料,建立了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设施。合作社饲养、采奶、防疫等设备齐全,能容纳上千头牦牛冬春补饲、夏秋放牧和分群养殖。同时,合作社吸纳10多名村民从事管理、放牧和饲草料加工等工作,并以固定工资、分红等方式带动牧户增收。
“半舍饲养殖对草原破坏小,还能打破牦牛集中出栏时间,实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王卫说,夏秋季原生态放养、春冬季舍饲养殖的方式,既能保障牦牛绿色天然的特性,也能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抱团发展、牦牛托管,让牧民有了更多致富可能。近年来,不少牧民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中走出来,开办起藏家乐,并兴办集体经济发展旅游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在甘南州牦牛乳(曲拉)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甘肃、 *** 、四川等地牦牛乳农产品的价格、现货供求信息、仓储物流情况等。不时有运奶车运来新鲜牦牛奶。这些牛奶将进入甘南华羚集团的生产车间,通过加工处理成为各类牦牛乳产品。其中,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之一是以曲拉为原料制成的牦牛乳酪蛋白。
“曲拉”源自藏语译音,是新鲜牦牛奶提取酥油后剩下来的副产品,其中富含的牦牛乳酪蛋白是生产干酪素的重要原料。干酪素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料,海内外市场需求大。
甘肃华羚乳品集团总经理敏少华介绍,企业借助科技创新,建立了技术研发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推动牦牛乳酪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如今,牦牛乳制品这一主打绿色原生态的高原特色产品备受城市消费者欢迎。
牦牛产业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在甘南州主要牧业县市,牦牛养殖收入占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激发牦牛产业的活力、带动更多牧民增收,当地延长产业链,拓展牦牛肉、奶、绒、革、医、美等市场品牌,大力开发市场前景广、附加值更高的牦牛肉、牦牛奶、干酪素、酪蛋白等绿色有机优质牦牛加工系列产品。
在安多牧场特产商城,牦牛肉干、牦牛肉酱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得益于绿色有机的牦牛肉品牌和持续的产品研发推广,安多集团生产的牦牛肉制品备受市场青睐。安多集团总经理助理付昌入介绍,通过分部位加工、精细处理后,甘南牦牛肉平均售价每斤能达到65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打造智慧牧场、数字工厂等实现牦牛产业化和数字化,促进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付昌入说。
除了牦牛肉、牦牛乳等传统牦牛产品外,甘南的牛绒产品也逐渐拓展出更广阔市场。回乡创业的卓玛杰瞄准了家乡甘南州夏河县的牛绒产业,2016年开办了甘南贤择藏族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用纯天然的牛绒、牛毛等原材料,通过当地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藏族手工纺织工艺,制成藏毯、披肩、藏服、围巾等手工艺品。
“牛绒产品质量好、保暖性能高,虽然价格高,但在小众市场很受欢迎。”卓玛杰说,公司的牛羊绒制品车间还带动不少当地藏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加强良种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阎萍眼中,牦牛的价值不仅局限于经济收入,更是一种独特的种质资源:“在国内主流畜禽品种中,牦牛是为数不多的种质资源自主可控的畜种,对丰富生物遗传多样性及供给育种原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期,甘肃省相关部门和市州出台方案,把牦牛产业作为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突破口,推出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复壮改良、规模增效等多项举措。
在甘南州合作市新瑞丰高原牛羊养殖种植技术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上百头娟犏牛三五成群,在现代化舍棚内悠闲踱步。有几头凑在食槽附近,舔食营养舔砖。“这是英国娟姗牛和本地美仁牦牛杂交繁育后的品种,生长快、产奶量高。”合作社负责人石磊说。
王卫告诉记者,甘南州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合作,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聚焦牦牛复壮,引入娟姗牛、安格斯牛等品种,开展犏牛生产,建立杂交改良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实现提质增效。
今年,甘肃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将甘南合作美仁牦牛和夏河科才牦牛列为新发现牦牛遗传资源品种,这为维持畜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记者 宋常青 文静 王博)
大通牦牛肉荣登中国畜牧品牌十强榜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农村农业厅获悉,我省大通牦牛肉荣登“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畜牧”十强榜。
据悉,在不久前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的“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发布了“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通牦牛肉荣登十强榜第八位。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及排行榜,是区域农业品牌培育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是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对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备受社会各界热切关注。
“山货”品牌也可以玩出有特色随着消费者对还是地域产品/
健康无公害的“山货”产品认知的加强,
变成了抢手的产品,
很多地区推出自己的“山货”品牌。
-
下面欣赏一下这款
地域旅游产品品牌及产品设计规划
-
山小二品牌及产品视觉设计
首先,好的品牌需要好的品牌名,
说简单点需要一个既好记又顺口的名儿。
品牌名更好能体现出品类属性来
这一点也比较关键。
-
山小二的品牌名
就满足了以上所说的几个优秀品牌名
的维度特征。
-
-
有了品牌名
广告语SLOGAN也同等的重要
“从山间到身边”的品牌诉求呼之而出。
-
与品牌名的气质是相互吻合的
围绕着“山”这一核心记忆点及生意机会
进行展开。
-
-
为了让整个品牌视觉更加形象化,
设计了一系列的卡通形象
更加切合品牌气质调性,
也更容易深入人心,强化品牌的形象。
-
-
为了凸显产品的原始/自然/“山里货”
在产品线产品创意上要凸显出
以上的特征,
“版画的质朴/浑厚/机理感就能体现
出品牌包装所要表达的特点。
-
版画以“山/自然”为创作题材,
把原生的蘑菇/家禽/植物庄稼等元素
融入包装画面中。
-
野生/原生蘑菇系列产品包装设计
原生香菇礼盒包装设计创意
-
风干牦牛产品礼盒设计
-
土蜂百家花蜜产品包装设计
-
袋装农产品山货品牌包装设计创意
蜂蜜/牦牛肉干/野生蘑菇/笋干等等
精致的盒装产品包装设计展示
-
礼盒套装产品包装设计
木版画风格插画
盒装产品系列
-
茶叶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系列
常规袋装茶叶包装设计
-
五花腊肉礼盒系列农产品包装设计
木刻版画方式/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手法结合的设计方式方式呈现
真空装腊肉系列包装
矿泉水+手提袋
-
特色果酒系列包装设计
青梅酒包装设计
苦荞酒包装
文创设计系列产品
-
野菊花精美产品包装系列
-
山小二品牌连锁店面空间设计
空间及产品陈列展示
小店/摊位空间标准展示
-
当然,不管是地域性礼品形式还是
旅游类产品都在逐渐形成规模,
渐渐的凸显出品牌价值。
-
朴琢连锁品牌战略咨询及设计
原创整理编辑
-
欢迎留言讨论品牌战略咨询/品牌设计全案
想吃牦牛肉,选择“红原黑帐篷”红原,因周恩来总理题词"红军走过的大草原"而得名。中国"牦牛之乡",草原国家公园--红原大草原地处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是距内地中心城市最近的纯牧业县,这里有着中国更大的游牧部落区,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120万亩。
吃冬虫夏草、喝高原雪水长大的牦牛
牦牛,又美誉为"高原之宝",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无污染动物之一。由于其生活环境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属半野生动物。
很多老饕们更是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只为满足那瞬间的口舌之欲,当肉香穿肠而过,缓解了味蕾的饥渴,一切的奔波都是值得的。
那红原黑帐篷品牌的牦牛肉,又有什么特殊的呢?
红原黑帐篷品牌的牦牛肉选用麦洼牦牛,在红原遵循着天性放养,繁衍生息。冰川消融,高活性生态水源让麦洼牦牛摄取更多有益矿物质,虫草、雪莲、贝母等60余种珍稀植物与麦洼牦牛共同生在这片草原上,麦洼牦牛延续着原始的基因,遵循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法则自然生长。
牦牛肉蛋白质含量22.5%,较普通黄牛肉高出近3.6个百分点,是人们食用畜肉类当中蛋白含量更高的一种肉,且由于球蛋白含量高,易被人们吸收,其营养价值极高。
清热生津、止渴、增进食欲。
牦牛肉脂肪含量仅为3.5%,低于普通黄牛肉近4个百分点,牦牛肉应时而生,恰到好处。
牦牛肉较普通黄牛肉氨基酸的结构更恰当些,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消化。
牦牛肉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保障身体健康运转的佳品。
最后总结出来就是
绿色
健康
放心
好吃
“甘味”区域公用品牌 | 独一份:天祝白牦牛入选为甘味独一份
被誉为雪域白珍珠
本期让我们来认识
“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一号选手
天祝白牦牛是中国青藏高原型牦牛中的一个珍贵的地方良种,长期生长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
历史渊源:天祝白牦牛,藏语统称“华锐诺噶尔”,历史上象征着吉祥和图腾,莫高窟117窟的《白牛》壁画,其形象就神似天祝白牦牛。史书中记载武威地区有“凉州之畜,天下之饶”的赞誉,这畜种之一就是白牦牛。《凉州府志备考》也有“白牛食雪山肥草,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合旃檀”这样的描述。
产地环境:天祝藏族自治县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溪水清澈,主要来自祁连山雪水及降雨,无任何工业、生活污染,适宜人畜饮用及灌溉。与我国牦牛主产区比较,天祝县海拔低500~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3℃,有8条较大河流,有利于牧草等植物生长,动植物病虫害少,是白牦牛繁衍生息最适宜地区。
生活习性:天祝白牦牛终年自然放牧。暖季时,它们头顶广阔苍穹,闲庭信步,远处望去就像一颗颗镶嵌在草原上的洁白珍珠;至冬季,它们成群结队,卧冰踏雪,厚实健壮,不惧天寒地冻,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前世,它是驰骋草原的吉祥图腾,如今,它们悠然生活,依旧是草原上最自由的灵魂。
牧草资源:天祝县有可利用草地 587.1万亩,牧草种类繁多,以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牧草为主,还有药用价值的沙葱、野韭菜、黄芪、党参、冬虫夏草、雪莲等天然植物,白牦牛主要自由采食多样性天然饲草。因此,与舍饲谷饲肉牛比较,白牦牛养殖方式具有天然生态、绿色低碳、用兽药少的特点。
质量安全:天祝白牦牛生态放牧,白牦牛肉不含瘦肉精、兽药等添加剂,无注水肉、劣质肉,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农兽药和添加剂的残留,经检测,重金属、抗生素、瘦肉精等全部检测指标均符合NY/T27992015《绿色食品 畜肉》中相应项要求。
营养品质:白牦牛肉以富含蛋白质和铁含量而著称,铁含量比普通肉牛高出50%,蛋白质含量较其他牛肉高出10%左右,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黄牛肉5%,是优质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103种。含有的9种特征香气物质,赋予了白牦牛肉固有的鲜香。天祝白牦牛肉色泽鲜红,香气浓郁,嫩度高,营养丰富,有祛风除湿,补充钙质的作用,对增强人体抗病力,增强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是生产冷鲜肉、中西式肉类食品的良好原料。在天祝,清水炖煮的白牦牛肉,是热情的牧民招待客人的首选。
品牌价值:天祝白牦牛是之一批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独一份”系列的地方公用品牌,先后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列为100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和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2020年被列为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牦牛产业一体化助推畜牧业高效发展来源:工人日报
生存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牦牛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牦牛也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作为全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的青海,牦牛存栏约480万头,占到世界牦牛总数的34%,是我国更大的牦牛主产基地,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
近年来,青海全面实施“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大力发挥区域优势和品种优势,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已形成牦牛产业一体化集成技术,牦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助推产业发展
去年,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畜牧局和农民养殖合作社从青海大通种牛场购买了500头当地的“大通牦牛”,用于复壮、改良当地的牦牛品种。
“新疆牧民来青海购买种公牛,就是因为‘大通牦牛’的品种好,通过开展野牦牛人工采精、冻精、培育出的‘大通牦牛’,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出肉率高等明显优势。”青海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介绍说。
1983年,青海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及青海省畜牧总站全面开展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50项新技术之一。
经过20余年的努力,2004年,青海大通种牛场利用野牦牛为育种父本培育的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均高于家牦牛的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诞生。有了优良的牦牛品种,如何推广是关键。2005年,青海实施“百万牦牛复壮工程”,在全省大范围内大力推广国家级家畜品种“大通牦牛”,经过科学选育品种,牦牛的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养殖农户增收明显。
“我们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并在野牦牛驯化利用、牦牛复壮、牦牛犊的开发利用、牦牛无角品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青海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王会林说,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的成功,打通了传统牦牛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可行路径,促进企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制度化防疫、集约化经营。据不完全统计,“大通牦牛”种公牛已覆盖全省39个县,并辐射到新疆、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
精深加工牦牛肉
“现在来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返回时,行李箱里几乎装满了各种口味的牦牛肉干,尤其是旅游季节我们的生意非常好。”在西宁市北大街经营青藏特产生意的刘先生说。
相关数据显示,全省现有140多个牦牛肉品牌和20多个龙头加工企业。
走进当地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先进的加工工序一环扣一环,从清洗到精挑细选分割,然后预煮和分选半成品,再炒制卤制到烘干风干,而后晾肉和包装,最后经过高温杀菌和微波杀菌,装袋装箱产品检验入库……通过这样的加工过程,高原牦牛的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坚持做牦牛肉的精深加工,打造绿色无污染特色品牌。”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磊介绍说,经过全国市场调研,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烘干、杀菌、真空包装等新设备,开发出120种新产品。此外,经过多年发展,青海牦牛肉干已从最初单一的口味,发展到现在的麻辣、五香、咖喱等多种口味,牦牛肉干的包装也突破了单一的包装形式,实现了散袋包装、手撕肉包装等多种形式。
产业体系已见雏形
近年来,青海对牦牛产品的开发率几乎达百分之百,围绕牦牛构建的肉品、牦牛绒、牦牛骨、牦牛奶、生物制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体系已见雏形,这也让青藏高原畜牧业走上高效之路。
除了牦牛肉加工,在牦牛奶制品开发方面,牦牛原奶、牦牛奶粉、牦牛奶酪、牦牛酸奶、牦牛奶片、牦牛奶饮料等应有尽有。在牦牛绒制品开发方面,“雪舟”牌牦牛绒针织系列服装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藏羊”牌丝绒(牦牛绒、骆驼绒、羊绒)合织藏毯成为藏毯中的高档产品。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表示,青海将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继续推进牦牛提纯复壮和发展精深加工,把青海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让牦牛走向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吹响全面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号角,力争到2025年,将青海建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牦牛肉产值从目前的70亿元提高到90亿元。(本报记者 邢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