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转癌要几年,萎缩性胃炎转癌要几年胃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5 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发展为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然是一种癌前疾病,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一种炎症,通过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黏膜的病变情况,延缓甚至逆转萎缩和肠化,避免发展为癌。同时,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朋友们也不要太过恐慌,疾病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定期监测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即便是早期胃癌,通过内镜手术这个微创的治疗方式,患者的生活治疗和生存率几乎不受影响。所以,关键在于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对于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1—2年行胃镜和病理随访1次;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每1年左右随访1次。对于内镜下怀疑瘤变的患者,6个月后复查胃镜和病理,或者直接行内镜下切除。对于内镜下怀疑或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建议立即内镜下切除。 (via 北京友谊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中医江志峰:得了萎缩性胃炎马上就要胃癌了吗

得了萎缩性胃炎,马上就要胃癌了吗?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变成胃癌吗?很多病人拿着检查结果来问我,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是不是马上就要胃癌了?其实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大可不必过度的担心。



目前我们公认的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过程,是有这么一个模式,我们把它叫做Correa模式,就是正常胃粘膜、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形增生、胃癌。即使是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中间,还是要经过肠化、异形、增生两个阶段,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要过于担心。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听从医生的嘱托,调整好生活习惯,保持好心态,按时复查胃镜。如果发现发现变化,我们可以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不必过度的恐慌。我是中医脾胃科江志峰医生,今天先讲到这里啦,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从胃炎到胃癌,一般需要几年?提醒:警惕2种癌前病变,及时刹车

小章毕业之后,由于工作太忙,一日三餐从来没有在正常时间吃过。所以,没工作几年,小章就患上了严重的胃炎,一直需要吃药治疗。虽然医生一再提醒小章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小章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是赚钱要紧,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没想到,一段时间之后,小章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小章被确诊为胃癌。

小章悔不当初:“我怎么也没想到,这胃炎竟然会发展成胃癌!”

胃炎有可能发展成胃癌吗?

数据显示,我国胃病发病率高达80%,其中慢性胃炎约占50%-80%左右。从胃炎到胃癌,一般需要经过4个阶段:慢性浅表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由此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在慢性胃炎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约占10%-20%。但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在3%以下。如果科学治疗,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后良好,可以防止发生癌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胃粘膜出现不典型增生,那么患胃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临床发现,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处理,8个月内将会进展为早期胃癌。

另外,慢性萎缩性胃炎不治疗或者治疗无效,炎症反复 *** 胃粘膜,使胃粘膜修复再修复,就会导致肠上皮化生

临床上,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被视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所以我们需提高警惕。

出现以下情况,提醒你该去查查胃镜了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积极治疗,继续折腾胃部,还不定期做胃镜检查。临床上,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因此,当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你是不是胃炎患者,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 长期上腹部不适

具体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闷胀、疼痛,而且具有反复出现的特点。上腹部饱胀感尤其在坐着不动的时候更加明显。疼痛感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而且不容易缓解,即便及时短暂缓解了,也会很快又出现。

  • 长期食欲不振、伴有恶心呕吐

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进食之后不久出现了饱胀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进一步导致食欲下降,慢慢的,可能发展为厌食,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造成体重大幅度下降。

  • 反酸嗳气

当胃粘膜受损时,胃液容易反流,引起反酸。同时胃部频繁痉挛,使气体上升,导致嗳气。

  • 黑便

如果没有吃猪血、豆腐、巧克力等会导致大便变黑的食物,却出现了黑便的情况,可能与胃部出现恶性肿瘤有关。在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恶性肿瘤局部坏死,出现破溃出血,或者侵犯了胃壁,引起出血等,经过消化之后,血液会与大便混合,形成黑便。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很有可能是胃炎进一步恶化了,也有可能是胃癌的征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

4类人群建议定期做胃镜

定期做胃镜检查可以有效防治胃癌,胃镜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检查快速、方便,尤其是无痛胃镜的推广,进一步减少了胃镜的痛苦。

一般来说,建议以下4类人群定期做胃镜:

  1. 年龄在40岁以上,而且满足“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家族中有至少一名直系亲属是胃癌患者、有胃癌癌前病变、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生活习惯长期不良”任一条件的健康人群。
  2. 出现了腹胀、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黑便、乏力、消瘦等不适症状的人群。
  3. 体检的时候提示有胃病的可能,考虑是食管或胃部疾病,需要进一步确诊的人群。
  4. 以前做胃镜的时候发现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需要定期复查的人群。

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做一次胃镜,需要根据之一次胃镜的检查结果来定。

如果之一次做胃镜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而且此后也没有出现不适症状,5年内不需要再复查;如果之一次做胃镜发现有轻度萎缩性胃炎,可以1-2年复查一次胃镜;如果发现时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复查胃镜的频率就要增加到一年一次。

慢性胃病不能忽视日常治疗

不是所有的慢性胃病都会发展成胃癌,只要积极治疗、科学护理,就能及时止损,将胃癌风险降到更低。预防胃癌,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病患者应做到:

  • 饮食调整

减少对胃粘膜的 *** ,少吃辛辣、酸辣、生冷食物,少喝浓茶、咖啡。同时要限制酒精的摄入,以免造成胃粘膜的物理性损伤。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饥一顿饱一顿,每顿饭吃七分饱即可。

  • 忌过度疲劳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减少熬夜的次数。要学会劳逸结合,不要过度使用脑力和体力,以免导致过度疲劳,影响胃肠的正常供血,导致内分泌失调,对胃粘膜造成损伤。

  • 慎用7种药物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药师刘丽爽提醒胃病患者,一定不要滥用药物,比如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 *** 、 *** 龙、倍他米松等)、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如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片等)、含钙、钾、铁等药物(氯化钾片、铁剂及含钙的补钙制剂等)如以及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清热解毒通便药等。如果有必要使用,一定要和医生说明自己有慢性胃病的情况,同时在专业的指导下服用,并密切关注自己的胃肠功能,防止药物对胃部进一步的损害。

最后,小艾提醒大家,虽然现在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忙于工作、赚钱,但是也不能忽视了对胃部健康的关注。不管多忙多累,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胃,既是“胃”自己好,也是“胃”家人好。#清风计划##关注她健康##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老胃病注意 这七类药会暗伤胃黏膜》.北京青年报.2020-12-22

<2>《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兆?这7个事实你必须知道!》.健康时报.2021-03-15

<3>《三分治 七分养!老胃病,别踩这七个坑》.北京青年报.2020-11-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从“胃炎”到“胃癌”,大概需要几年呢?消化科主任说出大实话

胃癌它主要就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偏高很多。

胃癌的发生它其实与多方面原因有一定的相关联系,大多在50岁以上,发病率就是非常明显的,男女发病率的比例为2:1,这也让人内心非常的恐惧,所以想要预防就一定要做好措施,这很关键。

01

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胃炎和胃癌都是发生在胃部,那么之间又有什么样的阳性呢?也有许多的科学家将其之间不断的研究,已经接近有百年的历史了。

医生最早发现胃癌手术及尸检的胃标准当中,大多数都存在着一定的炎症,而且在胃癌发生前,病人常发现无胃酸,所以病理学专家认为胃癌与胃炎之间有益的相关联系。

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它一致努力的坚持研究,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明,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实与胃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联系。

研究人员曾经对377例病人随访了22~26年,其中发现116例原发性慢性萎缩胃炎的病人当中,有10例发生了癌变,9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癌变一例,而108例,原来胃黏膜正常的对照组当中没有一例发生胃癌。

如今通过对胃癌的深入研究,已经证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肠化生可疑,行为癌组织进而进一步证实了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02

从“胃炎”到“胃癌”,大概需要几年呢?消化科主任说出大实话

大家应该首先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它并不是直接独立出现在胃部的一种病变,而我国患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基本往往都是从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治疗,或治疗不当当中发展成胃炎的。

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们,胃黏膜仅仅是出现了炎症细胞浸润水肿等表现形式,而当自身的腺体逐渐萎缩和消失之后,胃黏膜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薄。

不在这个时期真的是非常关键,如果你不及时的治疗,那么萎缩性胃炎可能就会根据合并成肠上皮化生炎症反应以及不典型增生。

而对于萎缩性胃炎合并不经碘增生,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达到2.56%左右,如此可见,这个发病率还是蛮高的。

萎缩性胃炎是癌症的癌前疾病萎缩性胃炎若伴肠上皮化生或者是异型增生者,则为癌前病变,二者概念不同。

胃癌患者周围的黏膜当中萎缩性病变是十分常见的,但并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必然就会演变成胃癌的一种结论。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将来会发展成癌症,只要根据萎缩性胃炎它的萎缩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不能够统一结论。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可能会伴随着癌变,但自身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大多数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3%。

国外也对慢缩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胃癌的关系,做过很大的相关研究,最终发现患萎缩性胃炎发展胃癌的几率还是蛮高的,它跟自身的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的相关联系。

03

想要保护肠胃,预防胃癌,要避免以下几种饮食坏习惯

不注重饮食卫生

在生活当中每个人的饮食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少人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其实很多的肠胃疾病,往往都是因为不重视饮食卫生所导致的,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去外面就餐,但是一定要注重外面餐具的卫生,及时的进行消毒,当多人进行聚餐时,一定要养成使用公筷的好习惯。

饮食不规律

按时吃饭,这个行为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非常的难,尤其对于那些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人群来说,不能够按时按点的吃早餐,甚至为将三餐合并为两餐或一餐。

无论哪种进餐模式,对于自身的肠胃机制都是一种极大的影响,不利于他自身的健康,甚至会诱发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问题,对健康来说是影响更大的。

经常食用 *** 性食物

在现如今这个年代,人们越来越喜欢吃一些 *** 性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辛辣香酥,而且是难以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也同时对自身的肠胃产生极大的 *** ,导致腹痛便秘的问题,还会加大对肠胃功能的下降,阻碍食物的自我消化和吸收。

吃得过饱

生活当中很多人如果没有按时按点的吃饭,反而出现了暴饮暴食的情况,虽说美食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但是每次摄入过多的食量,也会加大对肠胃的负担,引起肠胃的不适。

大家在吃饭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每一顿饭吃得过饱,应该保持七八分饱,这才有利于身体健康才能够减缓人体的肠胃负担。

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临床中有很多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胃镜底下的主要表现为:一种表现为黏膜比正常的要变薄,黏膜下的血管可以透见;第二种情况就是肠上皮化生,也就是在胃当中出现一些类似于肠上皮的结构。

萎缩性胃炎是种慢性胃炎,病程长,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和干预,最后转变成胃癌患者在极少数,有数据显示,癌变的几率大约在0.5%到2%,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属于“痞满、胃痞、胃脘痛”,患者可出现腹胀、大便不通畅、呃逆、嗳气等症状,可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让萎缩停止或部分逆转,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一般是这几种方式:

1、针灸治疗,给予穴位 *** ,疏通经络,改善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治胃炎的相关症状。

2、通过 *** 、刮痧、拔罐、艾灸、熨敷、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辅助治疗,促进体内气血运行,起到清热解毒等作用,使患者的体质得到改善,缓解胃疼症状。

3、通过中成药或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像肝胃气滞、肝胃有热、脾胃湿热、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等,正确辨证,进行有效的调治,起到滋阴养胃、健脾等功效,利于萎缩性胃炎的逆转。

萎缩性胃炎治疗并不难,需要长期的调理和患者的配合,定期随访、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调节等,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萎缩性胃炎是可以逆转的!如果你或者家人也有胃部不适,可以在这里告诉我,帮你辨证看看!

得了萎缩性胃炎,多久会变成癌?提醒:做好3件事,积极预防

胃癌应该是生活当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概率比较高,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把慢性的萎缩性胃炎,视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为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可被诊断为癌前病变。

但是很多人并不会把慢性萎缩性胃炎放在心上,主要是这种情况会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首先会从浅表性胃炎慢慢到萎缩性胃炎,后期经过长生化和不典型增生,形成了胃癌,一旦出现了萎缩性胃炎就要积极地进行护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1

得了萎缩性胃炎,多久会变成癌?

身体出现癌症,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个过程也是非常的漫长,甚至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患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慢性胃炎。因为自己没有放在心上,不是了科学的治疗和控制,慢慢出现了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癌变!

当身体出现慢性胃炎的时候,人体内的胃黏膜上皮就会受到反复的损伤,导致其不有的腺体减少,也就是正常分泌的胃蛋白酶,和其他的物质,会随之减少,同时胃黏膜自我修复的能力会不断的下降,甚至会在受到损伤和修复之间反复徘徊,最终出现了萎缩性胃炎症状。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两类:

之一就是局灶萎缩性胃炎,这种萎缩主要是出现在了患者的胃窦部,我们国家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这一类型

另一类是免疫性胃炎,也就是出现了胃体的改变,且是呈现出弥漫性分布状态,这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而引发的。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虽然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咱众多的患者当中,发展成胃癌的数量不足10%,只有到了重度的情况,出现胃癌的概率才会增加,为了更好的避免病情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

02

提醒:做好3件事,积极预防

首先,平时一定要避免 *** 你的胃黏膜,日常饮食少吃一些辛辣 *** ,过度油腻或者是温度过高的食物。平时也要少喝浓茶,尤其是一些含有水杨酸的药物,更好不要空腹服用。

其次,科学搭配,均衡饮食,平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叶酸的蔬菜和水果,搭配适当的粗粮,包括一些全麦面包,胡萝卜,菠菜等等。

最后,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加快了基础代谢,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毕竟研究进入人体之后,会间接的导致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大多数的萎缩性胃炎,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退行性病变,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所以平时更应该改善你的生活方式。尽早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并且积极进行治疗和科学的护理,能更大程度地阻断癌变的发生。就算是平时没有胃炎,也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医生提醒:从胃炎到胃癌,一般需要四步,看看自己在哪个阶段

有的人,看起来身体健康,但突然就被确诊为癌症了,让人唏嘘不已。所以很多人奇怪,癌症怎么说来就来,没有一点预兆呢?其实,癌症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它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癌变病变就是癌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癌前病变可控可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那么,不同的癌症类型,对应的癌前病变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听听医生们的看法。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曾指出,从普通的胃炎发展到可怕的胃癌,一般会经历四步,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

浅表性胃炎阶段,情况还不算太严重,虽然胃粘膜受到损害,但深层的腺体未出现明显的病变,胃粘膜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只要及时调整饮食,大多数可以治愈,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如果浅表性胃炎久治不愈,一直反反复复,就要注意了,有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容易恢复,随着炎症反应越来越严重,深层的腺体会出现减少或消失的情况,进一步加重病变,可能转变成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是指本应该长在小肠或结肠上的粘膜结构,出现在了胃粘膜上,属于异型增生。

当胃炎发展成肠上皮化生,导致异型增生与上皮内瘤变,就意味着真正的癌前病变产生了。重度异型增生进展为胃癌的几率很高,应十分警惕,及时干预和治疗。

不过,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但只有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癌变率不超过3%。比较危险的情况是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成早期胃癌。

因此,想要阻止癌变,就要积极治疗萎缩性胃炎。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酸剂、strong受体阻断剂等进行抑酸或抗酸治疗;使用胃粘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解痉药、助消化药物等,改善不良症状。还有一点很重要:监测与随访,定期进行内镜和病理复查。

二、腺瘤性肠息肉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被查出肠息肉。据统计,在35-49岁的人群中,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0%-30%。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肠息肉的检出率为30%-67%。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生王元钊表示,增生性肠息肉、腺瘤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腺瘤性肠息肉属于“定时炸弹”,需要及时手术切除。

临床上,肠息肉可分为非肿瘤 *** 肉和非肿瘤 *** 肉。

非肿瘤 *** 肉主要有炎 *** 肉、增生 *** 肉、幼年 *** 肉等,虽然癌变的几率很低,但也不是100%不会癌变,比如体积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的息肉,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肿瘤 *** 肉,也要警惕。

肿瘤 *** 肉主要有腺瘤 *** 肉和息肉病,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几乎都会癌变。

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更低,不超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为30%-70%。家族 *** 肉病的癌变率更高,在患者40岁之前几乎都会发展成肠癌。

从肠息肉发展到肠癌,往往需要经过5-15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在肠息肉癌变前除掉它,才能将肠癌的发生风险降到更低。而检出和除掉肠息肉的更佳 *** ,就是做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肠道肿瘤筛查“金标准”,既可以完整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又可以取下可疑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时发现肠道异常。

所以,无论有没有出现疑似肠癌的症状,都建议大家在40岁之前,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肠癌家族史、肥胖,或者有久坐不动、经常吃油腻食物、吸烟、酗酒等坏习惯的人,应提前肠镜检查的时间至30岁左右。

三、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增生在女性中比较常见,属于病理性增生,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情绪紧张等引起女性体内激素失调,进一步使乳腺各部位增生程度不均引起的,表现为 *** 弥漫性增厚、 *** 胀痛等。

乳腺增生有囊肿、乳管扩张及 *** 状增生、小叶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等多种病理表现。中山大学附属之一医院乳腺外科林颖教授指出,乳腺增生并不是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对生活不造成影响,就无需治疗。需要警惕的是恶性增生,即非典型性增生和导管内 *** 状瘤,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那么,女性如何预防乳腺增生呢?其实 *** 很简单。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煎炸烧烤食物、甜品、快餐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当然,管住嘴也要迈开腿,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此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适当发泄不良情绪。

在进行乳腺保健时,不要乱吃药,也不要乱 *** ,学会自检乳腺健康,并定期去医院进行乳腺健康检查。

四、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型变化。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只要及时干预,阻断癌变的进程,就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患癌。

临床上,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轻度(CIN1)、中度(CIN2)、重度(CIN3)。级别越高,癌变几率越大。

一般来说,60%的CIN1可以自然消退,癌变率仅为0.3%。如果持续存在2年以上,就应进行相应的治疗。CIN2和CIN3的癌变率比较高,分别为1.5%和14%,应该尽快进行手术。

那么,如果阻止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成宫颈癌呢?以下 *** 要记住了:

  1. 及时注射HPV疫苗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清洁、护理私处;
  3. 不要频繁更换 *** 或者同时拥有多个 *** ;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给自己减压;
  5.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总结:癌前病变是可控可逆的。大部分癌症类型,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只要及时发现并干预,就有很大的机会阻止癌症发生,免去日后的很多麻烦,关键就在于如何“刹车”。#谣零零计划##健康过大年#

参考资料:

<1>《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消化科医生为你解读“癌前疾病/病变”》.胃肠病.2020-05-12

<2>《癌症来之前都会有“癌前病变”!很多人没重视!》.人民日报.2019-05-28

<3>《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离“乳腺癌”到底有多远?》.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8-08-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萎缩性胃炎是如何发生的?怎样预防?医生:2个病因4个建议请收好

老王是我的老朋友,一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这种胃病在现代医学的消化内科学中普遍认为萎缩性胃炎无法逆转,因此老王也是经常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尽管经过治疗后,他之前腹痛、胀气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但这次来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吴医生,我这萎缩性胃炎到底是有什么引起的?我的孩子以后是不是也会得这个病啊。”

关于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虽然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我在告诉了他这事儿跟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后,让他继续关注我的账号,这两天就为他专门写一篇科普短文。

临床医生在门诊跟患者交流的时间真的是太有限了,很多病情只能解释个大概,估计患者也听得云里雾里。那么今天我就针对老王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解释,看看萎缩性胃炎到底是怎么来的,他的家人有没有什么预防的 *** ,为我们临床医生缓解缓解科普工作的压力。

让人担惊受怕的萎缩性胃炎

常看医学科普或关注消化系统疾病的朋友们对于萎缩性胃炎一定不陌生,由于被证实会进一步恶化发展成胃癌,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为“癌前病变”。暂且不论萎缩性胃炎的癌变几率有多大,单就其胃黏膜腺体萎缩、消失和肠上皮化生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好的生活体验。在合并了Hp感染后,萎缩性胃炎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萎缩性胃炎虽然名为“胃炎”,但实际上要比普通的胃炎严重许多。

目前针对萎缩性胃炎的特效药物并没有投入临床使用,仅有少部分中医报道其治疗可以逆转肠化和腺体萎缩,但业内的主流声音还是萎缩性胃炎不可逆或不完全可逆,因此从根本上预防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或抑制其进一步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共识。

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谈到疾病的预防我们就先要理解其发病机制,萎缩性胃炎的公认发病机制是Hp的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胃炎,这两种情况下都会有客观因素造成胃黏膜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腺体萎缩和肠化。

幽门螺旋杆菌(Hp),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它的存在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菌,是目前人类认知中唯一能够在胃内定植生存的微生物种类,它通过分泌空泡毒素A、激活CagA和十二指肠溃疡启动蛋白A等干扰并损伤我们的胃黏膜。随着这种损伤的持续和加重,胃黏膜腺体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失去其本身分泌胃酸及促消化的功能,从而导致胃痛、胃胀和消化不良等不适的出现。

此外,还有一部分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性胃炎加重而引发的,在50~74岁人群中,约20%的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存在抗壁细胞抗体(璧细胞分泌胃酸),这些抗体会引发免疫系统对胃黏膜的“误伤”,导致腺体萎缩。

综上,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是由自身免疫系统、Hp感染和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去预防萎缩性胃炎。

如何预防萎缩性胃炎

据报道,非萎缩性胃炎进展至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的时间约为10年,Hp是其病理分型持续进展的元凶之一,因此业内主张更好的萎缩性胃炎防治的 *** 即是根除Hp。此外,在发病过程中,年龄、饮食习惯、遗传倾向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于根除Hp是多年前就形成的共识了,而经过多年的争论和论证,关于维生素和大蒜素制剂的预防作用也得到了认可,专家们认为上述食物或食材具有远期的预防萎缩性胃炎和其癌变的效果,可以放心食用。

综合上述信息,吴医生在这里给大家归纳总结一下,这不仅是预防萎缩性胃炎,同时也是一份有效的“养胃"秘籍:

1.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如不抽烟、少饮酒,少食辛辣 *** 食物,适量咖啡,少喝浓茶,作息节律,三餐规律,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等;

2.预防性饮食值得肯定:如维生素、大蒜素制剂,体内低叶酸水平者也可通过适当补充叶酸达到预防的效果;

3.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保持定期的胃镜和其他身体检查,体内异常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4.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大多数情况下的首选:除了小孩和老人及孕妇外,其他凡是有胃部不适的Hp感染者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这样做既能减轻症状,又能预防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生,一举两得。

总结

以上就是萎缩性胃炎发病的机制和预防的 *** ,希望老王赫大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医生指导意见,早日摆脱Hp和慢性胃炎的侵扰。

参考文献

  1. Zhang Y, Weck MN, Schottker B, et al. Gastric parietal cell antibodie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evidence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Germany< 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3,22(5):821-826
  2. Evans JA, Chandrasekhara V, Chat hadi KV, et al.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onditions of the stomach . Gastrointest Endosc, 201582(1):1-8.DOI:10.1016/igie.2015.03.1967
  3. Ma JL, Zhang l. Brown LM, et al. Fifteen- year 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arlic, and vitamin treatments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J Natl Cancer Inst,2012104(6):488-492.DOl:10.1093/jnci/djs003
  4. Li wQ, Ma jL, Zhang L, et al. 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subgroups. J Natl Cancer Inst, 2014. 106(7)L2014-07 011.https:/academic.oupcom/jnci/article/106/7/djul16/1008705.D):10.1093/jnci/dju116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胃肠病学,2017,22(11):670-687.
  6. (2017年,上海).胃肠病学,2017,22(11):670-687.

从胃炎到胃癌,需要几年?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又由于发现时大多已经是中晚期,不少患者预后不理想,甚至很快被疾病夺去生命。

另一方面,不少人又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胃部问题,如胃炎等。他们往往会担心自己的胃炎会“悄 *** ”转化为胃癌,那么两者有怎样的关系,整个过程需多长时间?

哪些胃病或许会发展成胃癌?

1、胃溃疡

慢性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倾向,特别是溃疡直径超过2cm,溃疡面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不管胃溃疡是否反复发作,都要科学规范治疗,勤做检查。

2、胃息肉

一般胃息肉生长速度慢,良性的可能性大,发展成癌变的风险低。不过,息肉短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症状比较显著,特别是息肉直径超过2cm,应通过手术方式切除,降低癌变风险。

3、慢性萎缩性胃炎

该病是癌前病变,可逐渐发展成肠化生,造成异性增生,最终面临着胃癌。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吃一两口饭就感觉到饱腹、上腹部疼痛等。此病除了及早治疗外,还需取组织做病理检查。

怎样才能降低患胃癌风险?

1、清淡

时刻谨记饮食清淡,以低温、少油方式烹调,少放调料、辣椒等。着重吃具有养胃护胃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红薯、粥类等,减轻胃部负担。

2、饮食规律

早餐、午餐和晚餐没有任何规律,不吃其中的一餐或顿顿吃得很饱,均会对胃部带来伤害,因此应保持三餐规律。无论手头上的工作有多忙,到了时间点就要吃饭,心无杂念缓慢咀嚼,遵循胃部固定的生物钟,让胃酸规律分泌,防止胃黏膜受到腐蚀。

3、远离烟酒

吸烟、喝酒即使是低度酒同样 *** 胃黏膜,促使胃黏膜吸收有毒或致癌物质,易诱发胃溃疡或慢性胃炎,促使胃癌发生发展。

虽然胃癌具体成因还不明确,但我们也有一些 *** 可以预防胃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养诚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 *** 加工、腌制或熏制食物。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还要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从“胃炎”到“胃癌”,大概需要几年呢?转给家人看看吧

胃有前、后壁,大、小弯和入、出口。胃前壁朝前上方,后壁朝后下方。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更低点弯度明显转折处为角切迹,胃大弯大部分凸向左下方,其更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胃可分为4部,即贲门部、胃体部、胃底部、幽门部,贲门附近为贲门部,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为胃底,自胃底向下至角切迹为胃体,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为幽门部或幽门窦。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储存和消化食物、分泌胃液以及防御等功能。

为什么得胃癌的人越来越多?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对胃癌发病率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癌症研究者的关注,盐可能是外源性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居民摄入盐多的国家胃癌发病率也很高。

亚硝胺已经成功诱发动物胃癌,熏鱼含有较多的3,4-苯并芘;发霉的食物含有更多的霉菌毒素,而且加工出来的大米上覆盖着滑石粉,化学性质和结构与石棉纤维相似,以上物质都被认为是致癌物质,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

萎缩性胃炎转癌要几年,萎缩性胃炎转癌要几年胃癌-第1张图片-

●环境因素

世界各国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有资料显示,胃癌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离赤道越远,胃癌发病率越高,一些数据还表明,其发病率与沿海因素有关,这里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也要考虑地球化学因素和环境种致癌物的可能性。

●遗传因素

胃癌发病有向家庭聚集的趋势,患者家庭胃癌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 ~ 4倍,不同ANO血型的人胃癌发病率可能不同,不同种族之间也有差异。

据统计,A型患者的胃癌发病率比其他血型患者高20%,但也有一些报道称不同血型患者的胃癌发病率没有差异。

●免疫因素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损害或有缺陷,容易发生肿瘤,发展迅速,容易转移。

已经证明,免疫在消除人体内致癌因素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对癌症的免疫监督能力下降,在胃癌的发生中有一定的意义,所以这一方面也是胃癌的发病原因。

从“胃炎”到“胃癌”,大概需要几年呢?

大多数胃炎不会癌变,极少数萎缩性胃炎有癌变几率。而且萎缩性胃炎癌变需要时间大约几年至数10年。

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一般较少癌变,萎缩性胃炎因黏膜萎缩、黏膜变薄、血管显露,当出现肠化,低级别内瘤变及高级别内瘤病时,有一定几率会发展到胃癌,其病变几率大约1-2%左右。

而萎缩性胃炎从萎缩发展到胃癌,进程大约几年至数10年。如果积极治疗,即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治疗的同时,绝大多数萎缩性胃炎可抑制进展,甚至可逆转。

如果没有积极治疗,而且饮食不规律、生活节奏紊乱,则萎缩性胃炎易进展为胃癌,因此,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时,要积极治疗,并需定期复查,观察其进展情况,以免演变为胃癌。

胃炎患者饮食需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吃饭时细嚼慢咽、定时定量、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而且不能吸烟、不能喝酒。

另外,尽量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疾病。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如长期处于紧张、恐惧、悲伤、抑郁状态,均会诱发胃炎加重。

标签: 萎缩性 胃炎 胃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