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有很多比如胡麻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和山茶油等,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有不同的优缺点,请健康吃油。
各种食用油的优缺点有哪些?
1、大豆油
大豆油里面含有亚油酸非常的丰富,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以及饱和脂肪酸。但是里面的亚麻酸和亚油酸不耐热,经过反复加热或者检查之后会出现氧化聚合,影响了身体健康。吃大豆油的时候应该采取低温烹调,用大豆油做面点或者调馅,不能长时间高温烹炸食物。另外葵花籽油及玉米油的脂肪酸结构和大豆油几乎是相似。
2、山茶油
山茶油里面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油脂里面含量更高。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可以把山茶油当做凉拌菜或者日常炒菜。
3、胡麻油
胡麻油里面含有的亚麻酸含量很高,属于必须的脂肪酸,能够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开发智力,让思维能力变得更加的活跃,同时也让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保护了视力,帮助调整血脂异常问题,适合孕产妇儿童以及老年人,但是开封之后必须马上吃完,可以当做凉拌油,但是胡麻油容易氧化聚合且不耐热。
4、菜籽油
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很高,里面含有的脂肪酸比例和整体几乎是相似的,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甾醇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功效。开封之后必须要尽快吃完,以免发生变质而产生有毒物质。
5、花生油
花生油里面含有的脂肪酸非常的平衡,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效,能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花生油不仅味道好,同时耐热性也很好。花生油里面含有大量的欧米伽6脂肪酸,长时间存放的话有可能会被污染黄曲霉毒素,所以剧毒物质而且溶于油脂。不能在小作坊购买花生油,以免让黄曲霉毒素超标。花生油不适合油油炸或者爆炒。
温馨提示
必须要健康的吃食用油,不要等到热到冒烟的时候再烹调,不然会让油脂裂变而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以及过氧化物。另外食用油怕光怕高温怕进水,必须密封好而且防止受到太阳光直射。不能长时间吃油炸的食物,因为反复油炸的油脂会产生有害物质。
注意!这3种食用油更好别吃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看看油的排名就知道它有多重要
最近有圈友发来求助
在超市的食用油专区
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植物油
其中就包含了不少调和油的品类
听说调和油更大的特点就是营养全面
买一瓶相当于同时吃好几种油
长期吃有利于人体健康
这是真的吗?
徐海泉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调和油营养更多样?
从单品种的植物油来说,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比如说像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可能会比较高,会高于其他品种的一些植物油的含量,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能会高于其他种类的,把这些不同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配置成调和油之后,那么它所含有的独特的营养物质就会增多,另外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素量也相应会得到提升,这样它整体的营养价值就会比单一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更符合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
但是如果某一种调和油经常这样吃不换的话,这种多品种多样化的效果并不会特别理想,所以即便是吃调和油也尽量换一下品种,不同品种的调和油搭配起来吃,也能够起到更好地促进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吸收。
如何挑选调和油?
1、小分量包装
含量少可能很快地把它吃完,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品种的轮换,这样更有利于多品种的多样化的选择。
2、注意配料表
种类多的前提下,各个种类的占比要相对来说均衡一点。
3、维生素E的含量
还可以从维生素E的含量去进行一个挑选,我们可以通过商品的营养标签去看,如果说是已经标注了维生素E的含量,肯定比没有标注的要高。同样标注了的,可以选择在标注里面相对高的去选用。
除调和油外
大家可以根据炒菜习惯和适合人群
挑适合自己的油
一表梳理7种常见油的特长
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能调节胆固醇水平,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表明,只有各类脂肪酸达到平衡,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
一张图表,为你梳理7种常见食用油的优缺点和烹调建议?:
这3类油不建议吃
只要是质量合格的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当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但是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另外,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
不管吃哪种油
都需牢记这4点
1、每日油摄入量:25克~3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减少烹调油和动物脂肪用量,推荐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克~30克。
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空气炸锅等烹调器,用好了都有助省油。
2、控制温度:150℃~180℃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
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 *** 。
3、容器:玻璃或者瓷质
在购买油壶时,更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的,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且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
另外,油壶内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后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会加速新油的氧化。
4、换着品种吃
油脂要换着吃,主要考虑的是脂肪酸的平衡。如果脂肪酸构成类似,换着吃和不换的区别并不大。
比如: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类似;
花生油、稻米油类似;
茶籽油、杏仁油、橄榄油类似;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不同油脂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
食用油健康指南
1、调和油的营养价值比单一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更符合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
2、这3类油不建议吃: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反复煎炸的油、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3、不管吃哪种油都需牢记这4点:每日油摄入量:25克~30克、控制温度:150℃~180℃、容器:玻璃或者瓷质、换着品种吃
来源: CCTV生活圈
每天都吃油,到底哪种好?橄榄油、菜籽油、葡萄籽油、花生油,市面上常见的油不像七八种价格,就是健康的橄榄油,也并不是做任何菜都合适。
选油要诀
一、饱和脂肪要 *** ,反式脂肪要避免。脂肪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素之一,过多的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都对身体健康不利。我们在选择食用油的时候,当然也要避免。大家查看营养成分表的时候,可以以以下两个原则来选择:
一饱和脂肪不超过10%。很多饱和脂肪会引发坏胆固醇含量上升,如果超标很容易导致心血管方面疾病。专家建议禁止每天摄取这类饱和脂肪的量,一般以脂肪摄取总量的10%或以下为佳。不过椰子油在这里是个特例,椰子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主要是用于月桂酸,而月桂酸对血脂的影响和其他脂肪酸不一样,所以看到椰子油的朋友们大可放心了,二、反式脂肪要避免,反式脂肪是医生眼中最不健康的脂肪,摄入反式脂肪酸容易导致坏胆固醇含量上升。避免使用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用油,以及少吃用它来加工的零食及快餐,会对健康更有利。
不饱和脂肪需要摄取。研究显示,饮食中以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可以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饱和脂肪根据不饱和程度又可以再细分为单元不饱和脂肪和多元不饱和脂肪。后者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比如对宝宝大脑和视力发育非常重要的DHA。以及助降低血脂的EPA等Omega-3脂肪酸。
二、不推荐的油:
更好不选转基因作物 *** 成的食用油,除了刚开始说到的,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对身体不利外,大多数都还是用农作物的下脚料 *** 成的,产量大所以产品价格才便宜。一菜籽油,二大豆油,三棉花籽油,四玉米油。如果一定要选的话,更好选择非转基因或者有机认证的版本。
三、做什么菜?用什么油烟点得油很重要。热锅里的油温超过一定温度就会冒烟。这时候油脂会产生有害健康的自由基,如果不小心将油烧到冒烟了,更好倒掉重新 *** 。大家平时做菜时很容易忽略这一点,不同的烹饪 *** 其实也应该用不同的油,有的油会在标签上标注一油烟点。
大家选择时可以关注一下,下面就看看常见的几种油都应该如何食用吧。
用于油炸、爆炒、烧烤的高温选手:牛油果油是所有油中油烟度更高的一种,也是单独或者是超高温烹饪的更佳选择,例如煎蛋和炒菜,它具有黄油酱的风味,以及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尽管它的高温耐受性非常出色,但它的功能与橄榄油一样多,煎、煮、淋在菜上都很好。橄榄油的香气质地和烟点让它适合各种各类的烹饪。很推荐大家作为买油的首选。葵花籽油和红花油,这两个油的价格相对实惠,又比菜籽油和玉米油等更为健康,还能用来做任何高温的菜式,很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要注意它会变质,也很快,更好每次买小瓶装,除非用来油炸,很快能用完。花生油家家户户最常用的油,煎炒烹炸各种料理不在话下,葵花籽油变质快,而且要在阴凉处存放。
适合炖煮烘烤的中低温选手:葡萄籽油是一种很棒的,对健康有益的,含维e和油酸可以降低中风风险,同时还有抑制食欲的功能,很适合用它来做红烧汁,酸甜酱等等。
芝麻油也是香油是自然风味很足的,我们常常用来拌菜,做汤,炖菜或者炒的时间用一点也会带来不同的风味,不过市场上很多都混合了大豆油等其他产品,选购的时候要注意看成分表,选择更健康的版本。橄榄油是黄油的完美替代品还很适合做甜点,鸡肉蔬菜,还有热带风情的美食。
用于凉拌做蘸料的常温选手:特级初榨橄榄油只适合凉拌,做蘸料食用,要和普通橄榄油区分开来,还有较高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听别人说食用榨油机压榨的葵油不安全,是真的吗?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伴侣,它含有别的东西没有的特有营养物质,让我们身体更健康,营养更充分。其中有一种油被称为“21世纪健康营养油”,它含有66%左右的“亚油酸”,营养价值在于它富含脂肪酸、维生素E、可烹调任何食物等,它就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用油: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又叫向日葵油,盛产于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等。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向日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食葵,一种是油葵。我们所说的葵油就是用榨油机压榨油葵制取出的食用油,而食葵可以做成我们经常食用的的“瓜子”。
制取葵花籽油的 *** 有两种,一种是纯物理压榨法,另外一种是精炼法。榨油机压榨油葵制取出的葵花籽油市场上很常见,这是很早就有的技术,现在有很多榨油坊就一直延续着这种压榨工艺,制取出的食用油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追捧。精炼工艺加工出的葵花籽油在市场上卖的也很好,这也要分地域,我们每个人的饮食方式是不一样,有的人群喜欢食用纯物理压榨油,有的人群却喜欢食用精炼出的一级油。
有人说食用榨油机压榨出的葵油不安全,是真的吗?其实,我们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之前经常食用压榨葵花籽油有可能对身体不好,但是现在榨油机设备技术都很先进,发展那么多年,现在压榨技术有较大的提高。从原料的筛选、剥壳、炒制,再到榨油机压榨,过滤机精滤,这样加工出的葵花籽油健康、有营养。
按理说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换着吃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身体中营养成分的均衡。纯物理压榨葵花籽油在食品技术上称之为粗油,而粗油中含有较多的胶溶性杂质。我们知道,油烧到一定温度都会冒烟,冒出的烟中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伤害,除此之外,冒烟还会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油开始冒烟时状态称之为烟点,葵花籽粗油的烟点不到110度,而精炼之后能够达到230度以上,可见精炼处理后食用油的优势所在。
不过,植物油中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成分,也会随着精炼而被去除一部分。有些情况下,损失能够达到百分之几十。因此,从营养的角度说,纯物理压榨食用油比起精炼油又有一定的优势。还有,我们的思想观念不要以偏概全,因为每个人生活饮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事情,这样我们才会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所以大家在挑选食用油的时候,我都非常的迷惑,对于市面上多种多样的食用油,不知道哪种更适合自己和家人,生怕挑到地沟油影响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各种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及功效,来帮助大家在挑选食用油的时候做一个参考。
1、大豆油,炖煮菜较合适
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并含有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则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所以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不过,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小贴士:若用大豆油炒菜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炖煮菜用它挺合适,炒菜的话尽量别烧到10成熟别冒烟。另外大豆油全部是溶剂浸出法制造,精炼后维生素E损失比较大。在购买时也要特别注意,凡是没有写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2、花生油,最美味的炒菜油
三种脂肪酸的成分构成基本是1:1:1,可以说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含有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很多人认为花生油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其实真正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效果的还是花生蛋白质和其中的大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而不是花生里面的油脂。
小贴士:买花生油要优先选压榨油,还要选优质产品,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不过,花生油风味特别好,耐热性也不错,更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但不适合用来煎炸食物。
3、橄榄油,最健康,最昂贵
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更好的食用油,能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多种癌症,还有非常好的美容功效。它的优点在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70%以上,也就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可以降低血脂,却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不易受到氧化,但却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单不饱和脂肪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HDL),缺点是缺乏维生素E。不过,橄榄油还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当中,能让皮肤光润柔滑,延缓衰老。所以特别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
小贴士:由于它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险也比较小。所以,它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不能加热。橄榄油用来凉拌固然清香可口,用来炒菜炖菜也完全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橄榄油当中也分不同等级,市面上的进口橄榄油的掺假现象相当普遍,老百姓很难尝出来,所以购买时切不要贪便宜哦。
4、茶籽油,可媲美橄榄油的物美价廉环保油
其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相似,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占80-83%,甚至比橄榄油更高,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于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有意义,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尊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精炼茶油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希望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小贴士:它耐热性较好,适合用来日常炒菜,且完全可以替代橄榄油用于化妆和护肤用途当中。由于这种油脂是木本植物所产,种植于少污染的山区,不破坏植被,化学品使用较少,是最为环保的烹调油选择。买的时候也要优先选择压榨的产品,安全性高质量也更好。
5、玉米油,维生素E的大本营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中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绝对优势,亚油酸含量更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类似,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1:2.5,玉米油的优势是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油,还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对皮肤和抗衰老比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于炒菜,也适合用于凉拌菜。
小贴士:不是非常耐热,适合用于 *** 加热时间较短,或者加热温度不到发烟点的烹调。很适合用来 *** 成沙拉酱或者色拉油。
6、稻米油,高档炒菜油
也叫米糠油,来自于米的糠麸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样,含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E。它的特殊优势是含有米胚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对血压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构成和花生油比较像,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平衡。
小贴士:它的耐热性玉米油要好,适合用于一般家庭烹调当中。因为大米也容易生黄曲霉,也要注意其中是否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
7、葵花籽油,不饱和脂肪酸更高的油
风味很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亚油酸比例比大豆油还要高,含量可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但现在研究发现,亚油酸它既能降低坏胆固醇,也能降低好胆固醇,可以说是“不分好坏”,所以实际上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亚油酸属于欧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这类脂肪酸已经相当过剩,欧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过低,这种情况对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相当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这类含有大量亚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
小贴士:由于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较高,耐热性比大豆油好。所以精炼葵花籽又适合温度不高的炖炒,但不宜单独用于煎炸食品。
8、调和油,日常最适合,混搭更健康
调和油即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可取长补短,有利于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对健康有利。但混搭时要让脂肪酸搭配均匀,比如大豆油和葵花油都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大豆油混搭茶籽油比大豆油混搭葵花油更好。由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是不一样的,合理的比例最为重要。目前认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在1:(1-1.5):1。
小贴士: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适合于日常炒菜使用。。
说在后面:无论选哪一种,都要记得,每日用量是25-30克。再“健康”的油,都只是对心脏病有好处,但多吃都会令人发胖。
营养知识小链接:
什么是压榨油?
在油的外包装上,经常出现“压榨油”,“冷压榨油”,“初榨油”等,那么很多人面对这一新的名词,就不理解了,究竟什么是压榨油呢?比别的油好吗?
其实这是由油脂的提取 *** 来做的定义,一共分两大类: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压制,极力的挤压而生产出来的油,比如我们拿一个松籽,葵花籽使劲压在一张薄纸上,很快就会发现纸被油浸透了,而我们买的油是机器压榨出来的,这种油由于工艺简单,出油率低,同时营养更大限度的被保留下来,所以说这种油是比较好的油,价格也稍贵些。
上面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油的一些营养成分和功效,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过更好建议朋友们在平时不要吃单一的一种食物,而是要几种食用油交替食用,这样才能从更大程度上为我们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到底该买哪种?一文说清!食用油应该怎么选、怎么吃?各个品种的食用油之间有什么区别?哪种油更好?长期只吃一种 *** 不行?这些问题,我们来一一解答。
不同食用油应该怎么选?
1. 大豆油
优点: 富含维生素 E、维生素 D 和卵磷脂,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且价格是更便宜的。
缺点: 容易氧化酸败,保质期最长只有一年。
适合: 炖煮、炒菜。
不适合: 高温爆炒、煎炸。
2. 玉米油
优点: 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谷固醇和磷脂,对防治“三高”及并发症有一定辅助作用,价格也相对便宜。
缺点: 耐热性较差。
3. 花生油
优点: 具有独特的花生香味,并且维生素 E、胆碱、甾醇、磷脂的含量丰富,可预防皮肤皲裂老化,改善血液胆固醇代谢,防止形成血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改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缺点: 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土法榨制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很容易超标。
适合: 日常炒菜、炖煮、凉拌、短时间煎炸。
不适合: 长时间煎炸。
4. 菜籽油
优点: 具有独特的清香,并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磷脂等,具有一定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
缺点: 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酸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应当优先考虑购买无芥酸或芥酸含量低于 3.0% 的菜籽油。
适合: 日常炒菜、炖煮。
不适合: 高温爆炒、长时间煎炸。
5. 葵花籽油
优点: 富含维生素 E,还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绿原酸。
缺点: 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6. 橄榄油
优点: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缺点: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并且价格很贵。
适合: 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炖煮,初榨橄榄油适合凉拌。
7. 芝麻油
优点: 香味浓烈,还含有芝麻酚、芝麻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缺点: 香气不能经受高温加热。
适合: 凉拌、蘸料,或者做汤时添加几滴。
不适合: 炖煮、炒菜、高温爆炒、煎炸。
综合考虑下来,每个品种的植物性食用油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所以食用油要换着吃,不要长期吃同一种。
食用油选购和烹饪记住这些
1. 食用油选购时
(1)看质量等级
食用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橄榄油是个特例,分为初榨橄榄油:特级、中级、精炼、混合)。无论是哪个等级油,只要符合国家的标准,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一、二级食用油纯度高,杂质少,颜色澄清,香味和口感较淡,烹饪时油烟较少,适合高温爆炒、油炸。但缺点是精炼程度太高了,造成油脂里的营养成分有所损耗。
三、四级食用油刚好相反,它们纯度低,杂质多,颜色较深或有适当浑浊,香味和口感较浓,烹饪时油烟较大,更适合低温烹饪。但它们的优点是更大程度保留了油脂里的营养成分。
(2)看加工工艺
很多人喜欢压榨油,觉得这样更健康;不喜欢浸出油,觉得会残留化学物质。实际上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是符合国标的食用油,选择正规商超的大品牌购买,就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不要选购来历不明的散装油,不要选择小作坊土法压榨的油。
(3)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生产日期越近的越好,保质期越远的越好。一般食用油的保质期都是18-24个月,要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4)尽量买小包装
食用油开封后,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加速油的变质。所以尽量买小瓶包装的食用油,每次用完油都要盖好盖,开封后更好在3个月内使用完。
2. 食用油烹饪时
(1)控制总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居民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需要控制在 25-30 克之间。
(2)控制烹饪油温
不要等到油冒烟时才放食材进去烹调,因为一些食用油,像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核桃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都不适宜高温烹饪。
(3)控制烹饪方式
少使用油煎、油炸等烹饪方式。烹饪方式应尽量以蒸、煮、焖、炖、炒为主,少油煎、油炸,可用空气炸锅代替油炸。
(4)每次都使用新油
不少家庭都会把炸完食物后的油保存起来,继续炸别的食物或者用来炒菜。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隐患。无论用什么烹调方式,油都只建议使用一次,每次都要使用新油。
来源: 健康浙江
全国哪种食用油更好吃,经评选,这10种品质不错,你吃过哪种?食用油主要是帮助我们获取油脂,提供热量的来源之一。我们从很早之前就会从动植物中炼化出油脂,如今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烹饪品。油脂作为一个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摄取过多的物质。油脂一直是人们的研究对象,大家总想从它们中间找出一种最健康的油脂,但是最终的结论都是不可摄取过多。
分享十种我们中国人常吃的植物油,它们价格高低不同,营养价值不同、食用功效不同,建议了解一下,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家人的食用油。
第十名:大豆油
大豆油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植物油之一,大豆油的原料主要是大豆,但是近几年转基因大豆的讨论,也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我国是大豆的之一大进口国,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高。而美国作为大豆出口的第二大国,他们出口的转基因大豆并不被国人买单。也不推荐大家购买转基因的大豆油,另外大豆油经煎炸或反复受热后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危害,所以家庭中在用大豆油烹饪的时候,不要反复用油和油炸食品。
第九名:菜籽油
菜籽油的原料是油菜籽,拥有特殊的香味,西南地区气候宜人很适合种植油菜。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易吸收,能很好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且能适用于多种烹饪方式。但是它致命的缺点就是含有芥酸,心脏病人不能食用,且芥酸食用过量容易引起心肌纤维导致心肌病变,所以有心脏疾病的朋友还是少吃为好。
第八名: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很喜欢的植物油,它的价格炒的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它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比例,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它含有的亚油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后来经过研究并不能,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菜籽油的耐热性比大豆油要好,可以用于炒菜,但是不能用于煎炸。
第七名:花生油
花生油是北方农村自榨油的领头军,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达到茶籽油的一半,且耐热性好。相比于一些动物油脂,花生油是相对健康的。且花生油价格中等,且很适合中式烹饪,但是花生容易生黄曲霉,大家在选择花生油的时候,要选择检验合格、且是压榨方式萃取的成品花生油更佳。
第六名:玉米油
玉米油多取自玉米的胚芽中,它的优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且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其他普通植物油,但是胚芽油脂一般不耐热,适合于加热时间短、温度低的烹饪方式。
第五名:米糠油
米糠油是从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另外米糠油中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可以抗焦虑、控血压。米糠油耐热性适中,适合家庭烹饪使用。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生黄曲霉,所以大家更好买检验合格的成品油。
第四名:芝麻油
芝麻油在北方地区也被称为香油,是白芝麻或者黑芝麻中榨出的油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股诱人的香味,但是并不耐高温,所以多用于凉拌、蘸料、汤品提香、调饺子馅的时候。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芝麻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含有磷脂和植物固醇这些有益物质,能够很好的控制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家中有老人的,可以多让老人吃白灼蔬菜,加上香油提香,要比吃煎炒油炸的菜肴健康多了。
第三名:橄榄油
橄榄油一直被推崇为健康的油脂,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以用于食用和用作化妆品原料。另外橄榄油的价格相比其他油比较贵,且橄榄油容易出现掺假的情况,烹饪方式多用于凉拌,不适用于我们国家多样的烹饪方式,所以并不推荐我国的家庭作为主要食用油,更推荐减肥人士食用,另外大家在选择橄榄油的时候,更好选择初榨的橄榄油更佳。
第二名:核桃油
核桃油是由核桃为原料压榨出的植物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E、磷脂和大量多酚类等抗氧化成分。每天只食用5克-10克左右的核桃油,有效减少患心脏病和滋润皮肤的作用。但是它不适合加热,多用于凉拌或者生吃。所以嫌麻烦的朋友,更推荐每天吃2-3个核桃,效果是一样的。
之一名:茶油(茶籽油)
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但是它可比橄榄油健康环保多了。茶油主要从茶籽中萃取,它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83%,能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橄榄油高多了。茶油烟点高,耐热性好,适合用于家庭中日常的炒菜,另外茶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是可以替代橄榄油作为护肤品原料的。
(曹)
吃油多是心血管一大“杀手”?研究发现:吃点橄榄油反而有好处作为“吃油大国”,我国人均日吃油量达到了40克,部分地区的居民食用油摄入量已经达到了80克。而根据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等建议来看,每人每天食用的油应该控制在25克以内。
长期吃油多,身体1处受伤很严重
人体进食较多的油脂后,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随之升高。血液中的脂肪不仅会流入肝脏、肠胃等器官,更会在心脏、大脑等部位流淌。如果人体原本就存在血管老化、血脂高、血压高等问题,更容易因为摄入过多的油脂而引发血脂、血压升高,从而威胁心脑血管健康。
甚至有不少中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会因为饮食上的一些问题而诱发疾病,威胁生命安全。当你长期存在吃油多、口味重等问题时,很可能会面临比常人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但也有研究发现,有一种油是个例外。
研究发现:每天一勺橄榄油或对健康有益
这项研究也是最近刚发表的,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研究过程中对近10万名美国成年人展开了追踪调查,随访28年,最终得到了一些可喜的发现。
在这些身体健康、没有心血管疾病史和癌症病史的人群中,每天都吃橄榄油,并且橄榄油食用量超过7克的人群,因为心血管问题死亡的风险下降了19%,而出现癌症死亡的风险下降了17%。
不仅如此,随访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吃橄榄油的人比从来不吃橄榄油、很少吃的人群,出现神经退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由此,研究者得到结论,可以用等量的橄榄油代替10克的其他脂肪,对降低患者丧命风险有帮助。
橄榄油:油中贵族
在超市里面看到橄榄油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之所以它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保护人们的心脑血管,而且其中的亚油酸、亚麻油酸等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对健康有益。
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宣传比较好。为了能让橄榄油卖出一个好价格,不少商家将橄榄油吹得天花乱坠,需求高了,价格也会自然而然的上涨。但是,也有一些比较平价的植物油也能起到不错的养生效果,值得尝试。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偏向于热食,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都要经过煎炒烹炸之类的步骤。这种情况下,橄榄油其实并不是更佳选择,因为橄榄油在加热后,其中的营养会被破坏,对健康的好处是非常有限的。
相反如果你选择好一点的花生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其中的脂肪酸比例也是比较优秀的,如果你能换着吃,对心血管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相对来说,这些植物油和橄榄油相比,真的算是“物美价廉”了。
特别提醒:食用油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优势和劣势,没有哪一种油是可以长期吃,非常完美的。人们可以做的是,在吃油的时候,定期的更换不同品种的油,并且每次都把握好吃油的分量,对健康才能更有好处。
什么油最不健康?这种油看到了也别吃!这样吃油才更健康参考资料:
1、吃对橄榄油,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19%·上观新闻·2022-1-15
2、Consumption of Olive Oil and Risk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美国成年人食用橄榄油和总死亡率和死因特异性死亡率风险),《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Marta Guasch-Ferré, Yanping Li, Walter C. Willett, Qi Sun, Laura Sampson, Jordi Salas-Salvadó, Miguel A. Martínez-González, Meir J. Stampfer, Frank B. Hu,Volume 79, Issue 2,2022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在饮食中必不可少,无论是油炸、煎炸,还是爆炒和凉拌均离不开食用油,从而让食物变得色香味俱全。食用油包括很多种,应用广泛的有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玉米油以及橄榄油等,这么多油该如何选择呢。
那么多食用油该如何选择?
1、花生油
花生油散发出独特的花生香味,热稳定性比较好,其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适合凉拌、爆炒和炖菜以及煎炸。
2、大豆油
大豆油的颜色深,散发出特殊的豆腥味,其中含不饱和脂肪酸。不过,大豆油中含太多亚麻油酸,氧化变质后可产生异味,不耐储存。高温环境下大豆油不稳定,不适合油炸或油煎。
3、玉米油
玉米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耐高温,可以用来快速烹调,不能用于油炸或油煎。
4、菜籽油
在所有的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含量更低的非菜籽油莫属,能用于日常炒菜和炖煮,但不能高温爆炒和煎炸。
5、橄榄油
橄榄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无论是凉拌、爆炒,还是炖、油炸和油煎均可以选择橄榄油,适合三高者。
6、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含丰富的维生素E和绿原酸,能起到抗氧化功效。不过,葵花籽油不耐热,高温烹调时易氧化聚合,从而产生有害物。该油可用于炖煮和炒菜,但不能高温爆炒或煎炸。
7、调和油
把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这就是所谓的调和油。
8、动物油
虽然鸡油、猪油或黄油等香气浓郁,但其中含太多饱和脂肪,影响机体健康。
关于食用油的疑问有哪些?
1、是否越昂贵越好
不能通过价格来评判食用油的质量,而是取决于油的脂肪酸构成。只要食用油产品合格,是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在保质期之内,那么就能放心大胆的吃。
2、是否等级越高越好
不能通过食用油的等级来判断其质量,等级高,只能说明精炼程度高,含有的有害成分少,但却会使得部分营养物质流失。
3、土榨油是否营养价值高
食用油经三种方式加工,分别是浸出、土榨和压榨。在很多人看来,土榨油是天然食材 *** 而成,无防腐剂和添加剂,更加安全。其实不然,有些商家可能会用发霉的花生或原料来榨油,其中含黄曲霉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而且储存时间短,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平时应在正规商场购买食用油,不能贪图一时便宜而选择土榨油。
温馨提示
每种食用油都有优势和缺点,脂肪酸构成不一样,营养价值也有很大区别,不妨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次食用油。烹调食物时应控制好油温,油温太高可产生致癌物,破坏食物原有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油摄入量不能超过30克,尽量选择清蒸、水煮或炖等低油烹调方式。注意食用油的储存 *** ,应绝对避光和避热。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花生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到底该买哪种?一文说清!来源:健康浙江
食用油应该怎么选、怎么吃?各个品种的食用油之间有什么区别?哪种油更好?长期只吃一种 *** 不行?这些问题,我们来一一解答。
不同食用油应该怎么选?
1. 大豆油
优点:富含维生素 E、维生素 D 和卵磷脂,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且价格是更便宜的。
缺点:容易氧化酸败,保质期最长只有一年。
适合:炖煮、炒菜。
不适合:高温爆炒、煎炸。
2. 玉米油
优点: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谷固醇和磷脂,对防治“三高”及并发症有一定辅助作用,价格也相对便宜。
缺点:耐热性较差。
适合:炖煮、炒菜。
不适合:高温爆炒、煎炸。
3. 花生油
优点:具有独特的花生香味,并且维生素 E、胆碱、甾醇、磷脂的含量丰富,可预防皮肤皲裂老化,改善血液胆固醇代谢,防止形成血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改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缺点: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土法榨制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很容易超标。
适合:日常炒菜、炖煮、凉拌、短时间煎炸。
不适合:长时间煎炸。
4. 菜籽油
优点:具有独特的清香,并且富含维生素 E、胡萝卜素、磷脂等,具有一定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
缺点: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酸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应当优先考虑购买无芥酸或芥酸含量低于 3.0% 的菜籽油。
适合:日常炒菜、炖煮。
不适合:高温爆炒、长时间煎炸。
5. 葵花籽油
优点:富含维生素 E,还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绿原酸。
缺点: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适合:炖煮、炒菜。
不适合:高温爆炒、煎炸。
6. 橄榄油
优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缺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并且价格很贵。
适合: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炖煮,初榨橄榄油适合凉拌。
7. 芝麻油
优点:香味浓烈,还含有芝麻酚、芝麻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缺点:香气不能经受高温加热。
适合:凉拌、蘸料,或者做汤时添加几滴。
不适合:炖煮、炒菜、高温爆炒、煎炸。
综合考虑下来,每个品种的植物性食用油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所以食用油要换着吃,不要长期吃同一种。
食用油选购和烹饪记住这些
1. 食用油选购时
(1)看质量等级
食用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橄榄油是个特例,分为初榨橄榄油:特级、中级、精炼、混合)。无论是哪个等级油,只要符合国家的标准,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一、二级食用油纯度高,杂质少,颜色澄清,香味和口感较淡,烹饪时油烟较少,适合高温爆炒、油炸。但缺点是精炼程度太高了,造成油脂里的营养成分有所损耗。
三、四级食用油刚好相反,它们纯度低,杂质多,颜色较深或有适当浑浊,香味和口感较浓,烹饪时油烟较大,更适合低温烹饪。但它们的优点是更大程度保留了油脂里的营养成分。
(2)看加工工艺
很多人喜欢压榨油,觉得这样更健康;不喜欢浸出油,觉得会残留化学物质。实际上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是符合国标的食用油,选择正规商超的大品牌购买,就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不要选购来历不明的散装油,不要选择小作坊土法压榨的油。
(3)看生产日期、保质期
生产日期越近的越好,保质期越远的越好。一般食用油的保质期都是18-24个月,要在阴凉、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4)尽量买小包装
食用油开封后,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加速油的变质。所以尽量买小瓶包装的食用油,每次用完油都要盖好盖,开封后更好在3个月内使用完。
2. 食用油烹饪时
(1)控制总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居民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需要控制在 25-30 克之间。
(2)控制烹饪油温
不要等到油冒烟时才放食材进去烹调,因为一些食用油,像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核桃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都不适宜高温烹饪。
(3)控制烹饪方式
少使用油煎、油炸等烹饪方式。烹饪方式应尽量以蒸、煮、焖、炖、炒为主,少油煎、油炸,可用空气炸锅代替油炸。
(4)每次都使用新油
不少家庭都会把炸完食物后的油保存起来,继续炸别的食物或者用来炒菜。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隐患。无论用什么烹调方式,油都只建议使用一次,每次都要使用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