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裂苦苣菜图片,长裂苦苣菜的根可以吃吗-百科-

长裂苦苣菜图片,长裂苦苣菜的根可以吃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3 0
这样的凉拌苦苣你能吃多少?

整整一株苦菊,它本身就很干净,在水里抖一抖去除杂质,再在凉白开水冲洗一下,自来水毕竟不是很干净。撕碎装盘里,一般一片撕成两半就行,家里有小孩可撕得更碎一些。佐料有生抽、醋、花生米、白糖、芥末。花生米是熟的,保鲜袋里压碎即可。成品。青岛双合园的苦菊,怀念啊成品图。无水印,一家三口,一人食,夜宵,晚餐,午餐,开胃菜,快手菜,酸甜,酸

如何在阳台自己种苦苣?

苦苣又称苦菊,是菊科菊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味微苦,可以凉拌、爆炒、作汤、作沙拉以及作火锅配料等,清脆爽口、味美色艳,深受人们喜爱。苦苣嫩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一种出色的保健食品。

种植品种

苦苣喜凉爽的气候,耐寒性较强,因此适宜在朝南、朝东、朝西的阳台种植。苦苣分为皱叶种和阔叶种两个类型。

皱叶种 叶片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深裂,叶缘锯齿状,叶面多皱褶,呈鸡冠状。株高约35厘米,开展度43厘米,叶片长达50厘米,叶宽约10厘米,叶数多。单株重0.5~1千克。微有苦味,品质较好,目前国内栽培较多,这一类型又可分为大皱、细皱两个品种类型。

阔叶种 叶片长卵圆形,羽状深裂,叶缘细锯齿,叶面平。外叶绿色,心叶黄绿色,叶柄淡绿色,也有的品种叶柄基部内侧为淡紫红色。株高约20厘米左右。开展度约35厘米,叶片长达30厘米,宽约9厘米,单株重5千克左右。如巴达维亚、白巴达维亚等品种。

种植季节

苦苣耐寒耐热性均较强,在阳台种植通过加温或遮阴,可做到周年供应。秋播和冬春收获的品质和产量较理想,夏季栽培宜采取防暴雨和遮阳降温措施。

育苗 *** 和技术

苦苣可以直播,也可以采用育苗移栽的 *** 。直播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入穴内,并覆盖细土。若能将种子催芽后播种,则保证齐苗的效果更好。播种后要保证盆土湿润,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适宜的株距一般为10~15厘米。育苗移栽的苗龄30天左右,4~5片真叶时定植,株距与直播相同。

栽植

种植苦苣可以选择容量为7~8升的圆形小盆,每盆移栽1株,这样可以长成大株的苦苣,剥外叶一层层地采收。也可以选择长方形容量比较大的花盆,多撒一些种子,一边间苗一边收获。种植基质以2:1的草炭营养土和蛭石,再加入5%~10%腐熟有机肥更好,也可用50%草炭营养土加25%园田土加20%沙土加5%腐熟细碎有机肥。

栽后管理

浇水 移栽后视情况一般浇两次缓苗水,每次水量随秧苗长大逐渐增多,盆土湿度适宜时中耕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生长盛期要保持土壤潮湿。

追肥 苦苣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尽量少施或不施化肥以保证其品质。

温度管理 在阳台定植的秋冬苦苣,当外界气温逐渐降低时,应通过增加保温设备和通风换气来调节温度,使其白天保持15~20℃,夜间10℃左右,春夏栽培的苦苣定植后温度逐渐升高,日照增强,对生长不利,应遮盖遮阳网等降温,但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揭盖,不能一盖到底。

病虫害防治

苦苣病虫害发生较轻,一般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以及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较重时,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

苦苣可在叶片茂盛生长期开始时,剥外叶一层一层采收。一般于播种后90~100天,叶片已充分长大,外观株棵已丰满时整株割收。

农村山上两种不一样的野菜,有人常叫同一种名字,咱们认一认

在农村山上常见有两种野菜,有人都叫“苦菜”。一种叶子是长圆状倒披针形的,叶的中脉明显,白色或浅红色,叶边叶边不裂,有的波状,这一种它的正式中文名叫苣荬菜,是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另一种叶子形状变化大,轮廓为披针形、长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边常倒向羽状全裂或深裂,这一种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山莴苣,是菊科山莴苣属植物。

1,苣荬菜:这个名称来源于《植物名实图考》,别名有苦菜、苦苦菜、苦苣菜等。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部分省区,常生长在田间地头、山坡路旁、潮湿地方和水边。其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茎干高三十到七十公分,有细条棱,不分叉。基生叶多数,与茎干中西部的叶片形状基本一致,为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边不规则波状或有皮刺状的尖齿,中脉明显,表面绿色,背面带灰白色。

头状花序排列成伞状,花黄色,花期很长,五到八月一直开花。果序圆球形,果实小,冠毛白色,六到九月一直有果。

苣荬菜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摸索选择的优质野菜,食用时间悠久,食用区域比较广。

2,山莴苣:这个名称出自《种子植物名称》,在《东北植物检索表》中记载为北山莴苣,别名有苦菜、山苦菜等。分布我国北方各地,常生长在地边、林缘、草甸、河岸边。它的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高五十到一百公分,茎干单生,上部多分叉。根垂直生长。叶形变化大,下部的叶早落,中部叶无柄,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十公分左右,叶边全缘或有倒向羽状全裂或深裂,叶脉羽状;上部叶逐渐变小,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在茎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有小花二十朵左右,花浅黄色或白色,六七月份开花。果序小,果实的冠毛白色,八九月结果。

山莴苣的嫩叶常作为野菜,人们食用。

长裂苦苣菜图片,长裂苦苣菜的根可以吃吗-第1张图片-

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苣荬菜的叶片通常不裂,叶形整齐;山莴苣的叶全裂、深裂或全缘。二是苣荬菜的茎干粗一些;山莴苣的茎干细弱。三是苣荬菜的头状花序稍大,花色鲜黄;山莴苣的花序稍小,花色浅黄色或白色。

另外苣荬菜分布广,一年在生长季节不断长出小苗;山莴苣在一年生长比较整齐,春季发芽展叶,到六七月开花。

夏季常吃这菜,一块钱就买一把,清热消炎还狂瘦!

苦苣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每100克含有维生素C高达88毫克,胡萝卜素含量也非常高,胡萝卜素能在体内部分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生长生殖和视力保护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苦苣还含有腊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植物化学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经常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苦苣性寒.无毒.味苦.有解毒消炎的作用.适用于阑尾炎、子宫颈炎、肠炎、扁桃体炎、乳腺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症.可防治癌症、抗胃溃疡、利胆保肝,外用可治疗疖肿,有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还对对肝病有一定疗效。

而这苦苣不是很多朋友没吃过,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好吃,吃过的朋友也很多觉得它不好吃,难以下咽,那今天叶子来分享一个美味又健康的吃法,爽口美味、清热解毒、非常好吃哦。

【食材】

苦苣 500克

樱桃萝卜 200克

花生碎 20克

生姜 一小块

大蒜 两瓣

小葱葱头 一段

生抽 20克

芝麻酱 20克

白醋 几滴

腐乳汁 5克

香油 几滴

凉开水 30克

盐 少许

【 *** 步骤】

1、准备好原材料。

2、苦苣清洗干净,樱桃萝卜切成片。

3、生姜、大蒜、小葱葱头切成末;芝麻酱里加入少许盐、白醋、香油、腐乳汁,搅拌均匀,然后分次加入生抽和凉开水,充分搅打均匀,再加入葱姜蒜末,拌匀,调成芝麻酱混合调味汁。

4、苦苣、樱桃萝卜、花生碎放一起,将调好的调味料倒入,拌匀,稍微等几分钟再吃口感更好。

5、成品图。

小贴士:

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点秘制辣椒油,秘制辣椒油的做法在公众号里有。

更多美食请关注我公众号“叶子的小厨”,叶子在那里等你哟,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会一一认真作答。

叶子的小厨,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讲师、一级营养师、多家电视台节目嘉宾,每天分享接地气的营养与美味兼得菜肴。

青岛地区常见的野花野草之一

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莱州经常见却又叫不上名的植物”(他们也是抄的,而且错误不少),深受启发,决定亲自粉墨登场,开坛作法,哦不,是开帖授课,聊聊青岛地区常见的野生植物。说到“常见”二字,也是妊者见妊痔者见痔的事儿,我觉得俯拾皆是,您也未必留意过。比如下面的牛膝菊,不蹲下来仔细瞅,根本看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

好吧,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咱山东好汉武二郎。。。对不起稿子拿错了马上换。。。。菊科是植物界之一大科,先从它下手。子曰路边的野花你不能采,但你可以拍。^_^照片都是本人所拍,水平有限,不喜可喷。

1、鳢肠,学名Eclipta prostrata,菊科鳢肠属,也叫黑墨草、旱莲草、墨旱莲。全国广布种,常生于河边、排水沟等潮湿的地方。花以及果实看上去都很像微缩的向日葵,其茎叶柔嫩,各类家畜喜食,民间常用作猪饲料。

鳢肠这个名字,看似古怪,实有所本。折断它的茎,会发现有淡黑色的液体流出,故名。鳢者,黑鱼也,劳动人民起名字还是很有学问的。

2、中华小苦荬,学名Ixeridium chinense,菊科小苦荬属,就是平常说的苦菜、苦菜花,应该说这是最正宗的苦菜。常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总之是性格泼辣,不讲究地方。

广大青岛银民喜欢整棵连根拔起,洗剥干净(这词儿有吃唐僧肉的感觉),不炒不焯,直接蘸酱生嚼,据说有清凉解毒、利尿下火之功效。当年我在部队,常见战士们挖来一盆,在餐桌上堆积如山,顷刻间被消灭殆尽。另,它的花或花蕾可以炒制成苦菜花茶,极香。不过炒茶这事儿要技术了,一般不要尝试,多半不会成功。

3、抱茎小苦荬,学名Ixeridium sonchifolium,菊科小苦荬属,也是另外一种经常被称为“苦菜”的植物,被“蘸酱”吃掉的也有它。它的叶子像女人心一样善变,形状变化多端。但不管怎么变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向基部扩大,心形或耳状抱茎”。注意上图,这就叫“抱茎”。呃,注意是“抱茎”,写成“包茎”就乱套了。

4、苦苣菜,学名Sonchus oleraceus,菊科苦苣菜属。是不是也有人把它叫做“苦菜”?它的植株比较“魁梧”,比抱茎小苦荬要粗壮得多。不过,上部的叶子也有“抱茎”的特点。

别说它像蒲公英,蒲公英只有基生叶,没有茎生叶。也就是说,蒲公英的茎就是花梗,上面顶着个花,绝对不长叶子,它的叶子都是从根上发出,铺散在地上的。而苦苣菜则不然,人家有正儿八经的茎叶。能不能吃?能。

5、长裂苦苣菜,学名Sonchus brachyotus,菊科苦苣菜属。这一种和苦苣菜比较相似,花模样差不多,但叶子还是明显不一样的。

仔细看上上图,花上趴着一只螽斯的若虫。螽斯是什么?木兰辞曰:唧唧复唧唧,木兰开飞机。开的什么机?波音七四七。这里面的“唧唧”,有一种说法就是形容螽斯的叫声。

6、花叶滇苦菜,学名Sonchus asper,菊科苦苣菜属。同样都是苦苣菜属的姐妹,这一种和前两个区别就非常明显啦,它长相峥嵘,界面很不友好,叶子边缘像刺猬一样长满了刺刺儿。好好回忆一下,你肯定见过它。

7、多裂翅果菊,学名Pterocypsela laciniata,菊科翅果菊属。我不知道本地人叫它什么,好像有叫它小莴苣或者山莴苣的。也有栽培取其嫩茎叶用作蔬菜的,可能也叫苦菜,但不是苦菊。

8、牛膝菊,学名Galinsoga parviflora,菊科牛膝菊属,有的地方叫它辣子花、向阳花,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杂草。不过,仔细端详它的小花,还是很秀气的。以上几种都可以吃,你要问这个能不能吃?我得谨慎地回答:不能。不信你试试,这玩意儿连兔子都不爱吃。

9、泥胡菜,学名Hemisteptia lyrata,菊科泥胡菜属,有些地方叫它和尚头,很形象啊。除了新疆 *** ,它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我对它有一个很深的坏印象,就是它比较容易招“腻虫”,也就是蚜虫,往往密密麻麻令人望而生厌。好在我拍的这一株没有。

10、鼠麴草,也写作鼠曲草,又名清明菜,学名Gnaphalium affine,菊科鼠麴草属。主要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在青岛郊区较为多见。江南一带的清明节,流行吃“青团子”,就是用它或者艾草 *** 而成,据说是“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青岛应该是没这个习惯吧?

11、一年蓬,学名Erigeron annuus,菊科飞蓬属。花看上去近乎白色,其实稍微有点蓝。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北美洲,现已遍布中华大地。近年来还发现有一种春飞蓬,主要区别在于一年蓬花期夏秋季,春飞蓬花期春季,其余均类似,不再赘述。

12、旋覆花,学名Inula japonica,菊科旋覆花属。在江浙一带,它有一个高大上的俗名:金佛草。本种极为常见,田边地头,山坡荒野,到处都是它的踪影。李时珍说过,“众花皆升,旋覆独降”,这话深奥如佛家的偈语,啥意思呢?这您得去问他,我不知道。。。。。。

13、蒙古苍耳,学名Xanthium mongolicum,菊科苍耳属。生活在乡村或者城乡结合部的朋友,应该都有关于它的独特记忆。你有没有过把它放在女生头发里的光辉事迹?我真没有,我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老实孩子。

其实,二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此苍耳已非彼苍耳。过去的苍耳多是本土种(学名Xanthium sibiricum),现在已经基本见不到,取而代之就是这种外来的蒙古苍耳,植株更高,总苞上的棘刺也更密集粗犷,正如套马的汉子一样威武雄壮,好歹也是蒙古来的。

14、野菊,学名Dendranthema indicum,菊科菊属。野菊,就是栽培菊花的老祖宗。野菊在青岛市区芳踪难觅,得往郊区走才能发现。

屈原有诗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所谓秋菊就是指本种了。想想屈原也怪可怜的,早上拿露水当甜沫喝,晚上捡点蔫吧花瓣垫肚子,怎一个惨字了得!知道他为什么跳汨罗江吗?那是饿的!

15、小红菊,学名Dendranthema chanetii,菊科菊属,和野菊是亲戚。花色淡红,有些近乎白色。这个也得到郊县山区去找,市区没戏。这个时候似乎已经稍嫌过季了。如果你看到它,可能会有带回家栽盆里的冲动。真的,不比玛格丽特什么的逊色多少。

16、刺儿菜,学名Cirsium setosum,菊科蓟属,又名小蓟、蓟蓟芽,我们老家叫“萋萋芽”。据说把茎叶揉烂敷在伤口上,可以迅速止血。其实要我说嘛,只要不是伤了大动脉,啥都不用也能止住血;要是大动脉伤了,用啥也不好使,必须去医院堵漏。据说也可以吃,不过叶缘有尖刺,如何下口呢?

还有一种大刺儿菜,如上图。只要眼睛不是很瞎,谁都能看出这玩意儿和刺儿菜明显不同,但不知何故兮《中国植物志》悍然将这两种合并,都算刺儿菜。可能人家有人家的道理,藏獒和吉娃娃简直都不像一个星球的,还都是狗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外形与蒲公英相近的几种植物,请仔细识别

又到春天采摘野菜的季节了,蒲公英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野菜之一。今天我主要谈谈蒲公英以及与蒲公英在外形上相近的几种植物的区别要点,共同交流学习。

一,蒲公英的识别要点

一是为多年生葶状草本,植物体有白色乳状汁液。

二是茎花葶状,花葶1至数个,直立,中空,质地脆嫩,没有苞片叶,表面有蛛丝状柔毛或无毛。

三是全为基生叶,密集成莲座状,叶片匙形、倒披针形、披针形,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多为倒向或平展,个别叶边全缘。

四是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顶端,花两性,全部为舌状花,舌片多为黄色;瘦果纺锤形,冠毛多层,白色。

人们所称的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多种植物,它们的外形极相近,蒲公英属在我国有70种左右,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很好的野菜资源。

二,外形上与蒲公英相近的几种植物

1,黄鹌菜:是菊科黄鹌菜属植物。它的基生叶和黄色头状花序与蒲公英容易混淆。与蒲公英的不同点:一是黄鹌菜是一年生草本,非多年生,植物体比蒲公英高大;二是有明显的茎,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簇生,茎实心,顶端伞房花序状分枝;

三是有茎生叶;四是头状花序比蒲公英小很多。

2,苦苣菜:是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它的基生叶和黄色花序与蒲公英容易混淆。

与蒲公英的区别:一是苦苣菜有明显的茎,单生,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

二是茎实心,有茎生叶;三是叶片多为大头羽状深裂;四是头状花序少数在茎顶端排成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非单生花序。

3,泥胡菜:是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它的基生叶与蒲公英容易混淆。与蒲公英的区别比较大:一是有明显的茎,茎单生,很少簇生,一般纤细,表面有稀疏蛛丝状毛,上部分枝。二是有茎生叶,叶片多为大头羽状深裂,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灰白色,有绒毛。

三是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花冠紫红色。

4,苦碟子:它的正式中名叫尖裂假还阳参,以前叫抱茎小苦荬,但大多数人通常叫苦碟子,是菊科假还阳参属多年生草本。它的基生叶莲座状与蒲公英容易混淆。

与蒲公英的区别:一是有明显的茎,茎单生,直立,上部伞房花序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

二是有茎生叶,通常抱茎。三是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单个头状花序比蒲公英小。

5,桃叶鸦葱:是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它的花序和果序与蒲公英相似。

与蒲公英的不同:一是有明显的茎,茎直立,簇生或单生,不分枝。二是基生叶披针形,不分裂,叶脉平行,叶边有皱褶,茎生叶少,鳞片状。

三是冠毛污黄色,非白色,羽毛状。

6,秃疮花幼苗:是罂粟科秃疮花属多年生草本。它的幼苗基生叶与蒲公英相似。

与蒲公英的区别:一是有明显的茎,茎多,绿色,有粉,上部多分枝;植物体有黄色汁液。二是茎上有叶片。

三是花朵与蒲公英差别很大,有萼片2个,花瓣4个。四是果实为圆柱形蒴果。秃疮花的幼苗,嫩叶不能吃的。

今天我就介绍这六种与蒲公英外形相近的植物吧。

含锌量是芹菜的20倍,请采叶留根,它有再生能力,苦苣菜价值很大

曾经写过不少植物,每天都不断更新科普各种植物的好处,从大家在评论中反馈的消息来看。很多人对农村的常见植物都分不清楚,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也不知道它们的价值。

很多有价值的植物被大家铲除了,或者喷洒农药了;也很多植物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农村,有一种植物,就是一种价值非常珍贵的东西,它也慢慢在被铲除,慢慢在消失,它的名字叫“苦苣菜”!

01苦苣菜是什么?

苦苣菜是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地下有根,根茎肉质,且随着年限不断加长而不断变粗。断裂的地下根茎会有一种白色的液体不断流出,流出的这种液体若沾染到衣物上,干了之后特别难清洗。

它的地上茎很高,能够长到1米左右。但初生时还是比较低矮的,基生叶轮状生长,叶片也不是特别长。而茎生叶则会长得多,能够长到20厘米以上。叶片并不完整,有裂口,呈羽状深裂,浅裂或者半裂。但是都比较光滑,而且又嫩又脆。

苦苣菜的花序为头状花序,一般生长在分枝的顶端,果实为瘦果,没有食用价值,但是叶片可以食用。

02苦苣菜的价值

苦苣菜味道偏苦,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普通人了解它的食用价值即可。它富含多种氨基酸,更有脂肪,蛋白质等等,更有钙,锌,镁,锰,铁等等多种矿物元素,特别是锌元素含量非常高,是芹菜的20倍。

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等,营养价值极高,非常值得食用,是一种很好的野菜。

苦苣菜味道偏苦,但是有的人就喜欢这种苦的味道。若不喜欢苦味,焯水后再加工,味道就不那么苦了。它的吃法很多,煎炒烹炸都可以。

1、煎炒。采摘新鲜的苦苣菜,采摘的时候记得采摘比较嫩的。太老的纤维太多,嚼着费劲。如何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枯叶,晾干水分备用。

热锅烧油,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辣椒段,花椒,大蒜等等,炒至金黄,然后倒入苦苣菜翻炒至熟透,加入味精,食用盐等即可上桌,味道清脆鲜香,非常好吃。

2、凉拌。采摘鲜嫩的苦苣菜,焯水后放入凉开水中冷却,倒出沥干水分,拌入辣椒酱,花椒面,胡椒面,晒醋,酱油,食用盐,味精等等,搅拌均匀即可上桌,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

苦苣菜很好种植,用种子就能够繁殖,或者采挖种苗进行繁殖,也可以用苦苣菜的根茎进行繁殖。

苦苣菜非常好吃,每年采挖的人非常多,加上一些不懂它的价值的人每年种地都会铲除,甚至喷洒除草剂。导致苦苣菜资源贫乏,数量逐渐减少,若喜欢,可以种植一些。

03苦苣菜种植技术

苦苣菜很好种植,用种子就能够繁殖,或者采挖种苗进行繁殖,也可以用苦苣菜的根茎进行繁殖。

种植苦苣菜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土壤尽量肥沃,不积水,但是也不能太过于干燥。种植之后多浇水,放到阴凉的地方即可。

肥料方面可以使用有机肥,农家肥,或者腐殖土也行,也是很肥沃的。使用化肥要注意浓度别太高,离根茎和叶片别太近。

04结束语

苦苣菜味道鲜美,但是略苦,都说“良药苦口”,它的价值其实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天天大鱼大肉的人们,嘴巴里可能没有半点儿味道,吃一些苦苣菜后,味道就会回来,然后吃东西就更香了。

苦苣菜虽然苦,但是却也不难吃,不喜欢它的苦味道,可以先放锅里焯一下水。如何再用来凉拌,煎炒等等,就没有什么苦味了。

读者朋友:苦苣菜的价值真的好珍贵,若它长在您家房屋旁边,请您记得采摘叶子就行了,留下它的根茎,让还会重新发芽,长叶子,开花,结果,然后飘落种子,继续繁殖。您吃过苦苣菜吗?您觉得苦苣菜好吃吗?它在各个地方可能名字不同,比如东北一带叫它曲曲菜,有的地方叫它苦菜,或者曲麻菜等等,您的家乡叫它什么名字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哦。

这个春天,你吃过哪些小野菜?丨花花万物

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山头翠树调莺舌,山腰野菜飞黄蝶”。春天万物滋生,草长莺飞,新鲜嫩绿的野菜悄然冒出头来,自由自在地生长在山野之间。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更好的礼物,味蕾上的记忆就藏在这些野菜里, 愈久弥新。


香椿


香椿是楝科香椿属的乔木,幼嫩的新芽芳香可口,是春天里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钾等数十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享有“蛋白之冠”的称号。


香椿的嫩芽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绿色的全身翠绿,若翡翠般,被称为绿芽香椿;红色的浑身通红,如玛瑙般,被称为红芽香椿。虽然颜色不同,香味和口感略有差异,但是营养价值基本一样,都是提高免疫力的优质时蔬。


根据生长时间和口感的差异,香椿芽有头芽和二芽之分。物以稀为贵,头芽香椿量少、鲜嫩、色泽好,是餐桌上的抢手货;二芽香椿则处于正当季,大家都能品尝到了。


香椿芽有浓郁的气味,然而对于这个气味,不同的人评价可不一样。喜欢的人,会觉得特别香,大文学家汪曾祺曾用“一箸入口,三春不忘”,赞美了香椿的鲜香;不喜欢的人,则觉得是一股怪味,无法下口,避之不及。


作为蔬菜,香椿在春日里不过短短十多日的光景,错过就要再等一年。然而鲜美的同时,其硝酸盐含量不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野菜虽好,尝尝鲜即可,千万不可贪多。


吃过香椿芽,见过香椿开花结果吗?香椿的花期是夏天,开花时,白色的小花,又多又密,在短短的小枝上聚集成一个花序,点缀在万绿丛中,像一串串小米粒。秋天结果,果实是蒴果,成熟后开裂成五瓣,反倒更像花,一串一串掉落在地上,非常适合做装饰品。更有趣的是,香椿的果实和松果一样,遇到湿度大的天气,开裂的蒴果会闭合起来。

香椿的芽(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香椿的花(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香椿的果实


水芹


水芹是一种古老悠久而富有诗情画意且文化内涵深厚的植物。《呂氏春秋》中记载:“菜之美者,云梦之芹”。说的是楚地有一种味道鲜美的蔬菜——芹,就是现在我们吃的野生水芹菜,故而水芹又在《尔雅》中称为楚葵。


水芹是伞形科水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原产蔬菜,多生于浅水低洼地方或池沼、水沟旁,全国广泛分布,与莲藕、茭白、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并称为江南“水八仙”。口感脆爽、气味鲜香,是非常难得的从古至今都受人们喜爱的蔬菜。毕竟古时先民吃的蔬菜,能保留到现在的不多。


野生的水芹菜,常常成片成片地生长在比较潮湿的水岸上或浅水里,光滑的茎秆是空心的,柔软没有明显的纤维,口感清脆;全株散发浓烈的草药香味,有人喜欢,有人抵触。


新鲜的野生水芹菜,出淤泥而不染,可与各种食材搭配。通常最简单的做法是洗净、切段、清炒,出锅时香喷喷的。


除了食用外,水芹还跟“入学”有关。“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是诗经《泮水》中的句子。“泮水”指泮宫里的水。据注解所说,泮宫是周朝诸侯立的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这句诗描述的是古时进入学府的学子们在水边采水芹菜时场景。可见想要在泮宫里采水芹,必须要是考入学府的学生才有资格。从此采芹便成了入学的代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考中秀才的意思。


虽然水芹味道鲜美,但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野生水芹菜。万一摘回来的是高仿,就要面临生命安全问题了。

野生水芹菜

清炒水芹菜(图片来自 *** )


诸葛菜


诸葛菜是十字花科诸葛菜属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常在农历二月盛开,又被称为二月兰,顽强地生长在山地、路边、平原等地。十字花科是蔬菜大户,里面有我们日常吃的白菜、油菜、萝卜、甘蓝等等。它们的花朵四瓣,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荠菜的果实为短角果,像爱心形状),里面裹着小小的黑色种子。这些小小的种子含油率较高,可以用来榨油。


二月兰仿佛是春天里的一首诗。蓝紫色的花朵从初春一直开到暮春。起初是零星的几朵,散落在荒野中,毫不起眼;不多时便开成了一片花海,梦幻般地跳入眼帘、印入脑海。


在细碎微小的野花丛中,二月兰是绝对的佼佼者,花大色艳,成片成片生长在大地上,视觉冲击力特别强,颜值不输园艺花卉。如今已经被园艺学家们培育成观赏花卉,作为景观进行盆栽、地栽,极具观赏价值。


颜值在线的诸葛菜,幼嫩的茎叶也是美味的时令野菜,不过味道有些微苦。采摘、洗净、焯水后,可凉拌、作馅、清炒。出锅时浓浓的菜香中带着淡淡的清苦味,散发着春天的味道,回味无穷。

诸葛菜


诸葛菜的花

清炒诸葛菜(图片来自 *** )


薤白


薤(xiè)白是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具有地下球状鳞茎。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广泛分布,也被称为小根蒜、藠(jiào)头,是春天里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菜肴。


辛辣味强烈的薤白,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食纤维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既增加营养又改善口味,经常食用,不仅预防贫血,还有利于强筋健骨。


作为时令野菜,食用 *** 很多。采摘全株,洗干净后,可以蘸酱生吃、做汤、作馅、还可以腌制成咸菜,开胃爽口。最便捷家常的烹饪 *** 是薤白炒鸡蛋。切碎的薤白和鸡蛋液拌匀,在油锅中炒至金黄,加入少许盐,出锅。清新亮丽、香气扑鼻,令人记忆绵长。

薤白植株(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薤白炒鸡蛋(图片来自 *** )


苦苣菜


苦苣菜是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几乎全球分布,常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水处。茎直立生长,光滑无毛,内部中空,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流出;叶片柔软,羽状深裂,边缘生长有不规则小尖齿或短刺状齿;数量繁多的黄色舌状小花聚集成头状花序;果实成熟后跟蒲公英一样带有细软白色冠毛,在风儿吹动下,离开植物妈妈,寻找合适的土壤安家,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作为我国传统食用野菜,苦苣菜味道有些苦,但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记忆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时,先洗净焯水后,再进行凉拌、炒食、做腌菜等,不同 *** *** ,口感风味略有差异。

苦苣菜植株

凉拌苦苣菜


一年之计在于春,小野菜们在春日里也忙不停,积累能量,盎然生长,努力绽放生命之美,为人类送来味觉上的满足感。味觉是有记忆的,那是对过去时光的惦念。自然里摇曳的野菜,有哪些是烙在时空里挥之不去的想念?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http://www.iplant.cn

2. 安卓.苦苣菜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北京农学院,2012.

3. 马婷婷“舌尖之春”香椿,过敏了怎么办?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2021(10):581-582.

4. 郑毅等.野生水芹菜的营养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北方园艺,2013(15):63.

5. 李琼.薤白食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特产研究,2022(15):111-115.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这种野菜在乡间田地很常见,清热解毒,能做成爽口的酸菜

声明: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甜苣

乡间有许多植物,每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大部分不仅具备药用价值,还能食用。今天要说的一种植物,常见于庄稼地里,每到夏初就会从土里生长出来,许多妇人会挖回家来,做成人人都爱的酸菜。

甜苣

这种菜,山西部分地区称之为“甜苣菜”,其叶狭长型,边缘有锯齿,绿色。基部叶有短柄,茎上叶无柄,互生。花舌状,黄色。瘦果倒卵状椭圆形。

甜苣

甜苣菜为菊科苦苣菜属草本植物,学名上称长裂苦苣菜。苦苣菜属的植物除长裂苦苣菜外,据资料称还有八种:苦苣菜、苣荬菜、花叶滇苦菜、短裂苦苣菜、南苦荬菜、全叶苦苣菜、续断菊、沼生苦苣菜。

甜苣

山西将长裂苦苣菜当做野菜食用,称作甜苣菜;将菊科乳苣属植物乳苣称作苦苣菜,花为紫色。

乳苣

甜苣菜做酸菜的 *** 步骤:

甜苣菜地下幼茎嫩白色为更佳采收时期。

  1. 将采回来的甜苣菜摘去根,洗净;
  2. 放入开水中轻焯,再置入冷水中泡着晾凉;
  3. 晾凉之后将菜切开,再将菜中的水攥去;
  4. 将菜放入凉开水中静置,几天后便会变酸,成为酸菜。若想缩短变酸的时间,可切一些茴子白开水焯过后放入凉开水中,2~3天可变酸,再将甜苣菜放入其中,一天后便可食用。

甜苣菜制成的酸菜,美味爽口,在炎热的夏天吃一口妈妈做的酸菜便是更大的幸福。


你所在的地方称这种野菜为什么?又用来 *** 哪些美食?快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农村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辨认和利用

#三农发文挑战赛#提到苦苣菜,生活在农村的人到知道是常用野菜,只是各地的叫法不一,所指的植物也不一致;如名称有“苦菜”、“苦苦菜”、“苦苣”、“苦苣菜”“苦麻菜”、“曲麻菜”等等;所指的植物根据我了解的情况通常包括苦苣菜属的三种植物,其正式中名叫苣荬菜、苦苣菜和全叶苦苣菜。下面我就谈谈这三种植物的辨认和利用情况。

一,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辨认

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花序都是头状花序,黄色,不太专业的人不容易辨认;辨认主要看叶片变化。

之一种,苣荬菜:苣荬菜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植物名实图考》,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Sonchus wightianus;别名各地叫法不一,如苦菜、苦苦菜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江苏、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路旁、田野。

识别要点:有匍匐根状茎;茎干直立,高度30-70公分,圆柱形,表面有细条纹,上部或顶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基生叶多数,与茎中下部叶轮廓为倒披针形或长圆形,羽状深裂或倒向羽状深裂、半裂或浅裂,长6-20公分,裂片边缘有小锯齿或无锯齿有小尖头;

茎上部叶披针形或钻形;全部叶基部逐渐变成长或短翼柄,但中部以上茎叶无柄,基部圆耳状半抱茎。

第二种,全叶苦苣菜:全叶苦苣菜是正式中名,在《中国植物志》中有记载;学名为Sonchus transcasgicus;别名多地叫苦苦菜,是食用最广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河南、湖南、四川、云南、 *** 等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草地、水边湿地、田间地头。

识别要点:有匍匐茎,茎直立,高度20-80公分,表面有细条纹,上部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

基生叶与茎生叶形状相同,叶片条形、长椭圆形、匙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25公分,顶端稍钝,基部逐渐变窄,无柄,叶边没有裂片,有刺尖或浅齿,两面光滑无毛。

第三种,苦苣菜:苦苣菜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种子植物名称》;学名为Sonchus oleraceus;别名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滇苦英菜;多地叫苦荬、苦菜等;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 等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山谷林边、林下、田间、空旷处或水边。

识别要点:根圆锥形,垂直向下生长,有多数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单生,高40-100公分,不分枝或上部分枝,表面有棱,全部茎枝光滑无毛;基生叶羽状深裂,叶片轮廓为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通常大头羽状深裂,全部基生叶基部逐渐变窄成长或短翼柄;茎中下部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轮廓为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基部半抱茎;

全部叶和裂片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锯齿或大锯齿,两面光滑无毛,质地薄。

二,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利用

苦苣菜属植物是我国人们利用区域最广利用历史悠久的野生植物。今天介绍的三种植物主要用途有以下三个方面:

之一,食用:其中苣荬菜和全叶苦苣菜是人们比较熟悉和欢迎的野菜,

食用部位是它们的幼苗和嫩茎叶,吃法多样,

可以凉拌、炒菜、做菜饼、做汤、做浆水酸菜等,

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采食时间长,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野菜。根据有关研究测定,这两种植物的营养丰富,主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食用后对人体有益。

第二,饲用:三种苦苣菜属植物的茎叶柔嫩多汁,嫩茎叶含水量高达90%左右,稍有苦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在开花之前采集切碎,青菜可以喂养猪、鹅、兔、鸭、鸡等,干菜可以作为马、牛、羊等的优良饲料。

第三,药用:根据资料记载,苦苣菜主要含有槲皮素、山莴苣素、胡萝卜苷、黄酮类等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功效。苣荬菜除了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外,还含有脂类和烷烃类、萜类和甾醇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物质,具有保肝、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菌等多种功能。药用时请遵医嘱。

总之,苦苣菜属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很好的识别和利用这些植物,可以让野生植物资源能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服务。

标签: 可以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