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何首乌的根茎是块状的,是一种很知名的药材,具有乌发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秋冬都会有人去挖何首乌根。不过它的嫩茎叶可以当野菜吃,这一点倒是很少有人知道。
何首乌是宿根植物,每年春天都会在老藤之上发出嫩绿的新藤,一眼就能看出来两者颜色的不同。采摘的时候直接摘新的藤,上面的叶子也很嫩,可以一起入菜。在农村的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经常能看到成片生长的何首乌藤,在有些地方也叫它“夜交藤”。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古时候人们认为何首乌的藤分雌雄,到了晚上会缠绕在一起,白天则分开,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何首乌的嫩叶可以看作是一种野菜,大多数野菜都带有一点苦味,这是因为它们未经驯化的缘故,通常只需要焯水就能去掉苦味。何首乌嫩茎叶用水煮开之后捞出,可以看到锅里的水变得有些红,这说明大部分苦味物质已经溶到水中了。煮好的何首乌嫩茎叶过凉水,捞出放入盘中,放入喜欢的调味料蒜、酱油、盐、糖、鸡精、五香粉等,再起锅烧热油,淋入调料中,可以激发出香味。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何首乌的藤,又叫首乌藤,也是一味药材,具有补气、安神的作用。它的嫩茎叶虽然达不到入药的标准,但是自古以来便把它当成药食两用的食材,在一些滋补药膳中会加入一些。如今何首乌的嫩茎叶吃法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观念,或是凉拌或是清炒,味道清爽,做法简单,不失为一道上佳野菜。
在一些种植何首乌的药材基地,人们将何首乌嫩茎叶采摘下来之后出售到市场,因为何首乌的块根生长需要2-3年的时间才会具备较好的药用价值,这期间适量采摘它的嫩叶,可以增加一份收入。现在一到春天,很多人都喜欢吃野菜,菜市场也多了春季特有的野菜售卖,何首乌嫩茎叶不仅好吃,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未来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何首乌可以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疮毒的作用,可以熬水喝,可以泡水,炖汤都可以,但是大便稀,有痰湿的人不宜用,建议不要长期饮用。
夜交藤?还是何首乌?唐朝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有一个叫文象的僧人,平素喜好养生术,这天去茅山朝拜,在华阳洞口遇到一位老人,这个老人看到文象有些仙人的模样和风度,就此传授给文象长寿秘方。随后引出了一个何首乌的故事。
何首乌
有一个叫何首乌的人,祖籍河南省顺州南河县。其祖父叫能嗣,原名叫田儿。田儿一生喜饮嗜酒,由于生理缺陷,五十八岁了还不能娶妻。有一日他在外边饮酒到半夜,酒醉后回家,在路上东摇西晃,一阵春风使他酒气上涌,醉倒在荒郊野外。等到他酒醒后,睁开眼,在明亮的月光下,突然地瞅见在他身边有两个草藤,虽然相离三尺多远,可是它们的藤茎自动相互交合,呆了很久时间又自行分开,这样又分又合有三、四次,田儿亲眼看到后心里觉得十分奇怪,于是把这根藤挖掘了一根,拿回去向村里的人去讨教这个草藤叫什么名儿。但是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它叫什么的。田儿把这个草藤晾干,这时村里有一个叫陵良的乡亲向田儿逗弄他说:“你既然已不能找老婆了,你老了也没有人给你烧香火,这根藤又如此神奇,夜间它们能合起来,你何不吃一些试试呢”!田儿真把这些话记在心中了。他把此藤和根研成末泡成酒,泡好酒后,喝了七天,忽然产生了想和女人在一起的欲念。田儿又接着喝了十天,自觉身上产生了力量,走起路来也很轻松,而且有了 *** 方面的要求,于是娶了一个寡妇曹氏。
田儿从此每顿饭都喝上两盅这样的酒,因为经常服用,所以一百多天后,田儿的疾病都痊愈了,田儿的面容也显得年轻多了,曹氏也生了个男孩,众乡亲闻讯后都觉得新鲜。在以后的十年中曹氏又生了好几个男孩,都以有这种特征的藤和根为药。 文象遇到的那位老人一天来到南河县,识得这种草藤,告诉田儿说:“这种药名为夜交藤呀!服它可以活到二百六十岁。古方《本草》都没有记载过,是老师传授给我的。这种药产于河南。”僧人文象插话说:“我服了他也会得子的,但我本人出家性好静,因为夜交藤这药人服后就不能静下来,容易使人产生欲念,因此我绝对不服它。田儿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夜交藤,这是老天爷赐给他的人间幸福。”
因为田儿得到了夜交藤药物的好处,为了纪念其功,改名为何能嗣,后来他活到了一百六十岁,有儿女十九人。他的儿子字庭名延秀,也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六十岁,并有儿子三十人。延秀的儿子首乌(田儿的孙子)也经常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三十岁,有儿女二十一人。
至此之后夜交藤这个药的名声大振,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都找何能嗣的孙子何首乌讨药,所以何首乌的名字都叫熟了,一找何首乌就是讨夜交藤,这样一来二去的何首乌就成夜交藤的代名词了。夜交藤这味药物,味甘温无毒。主治疗五痔和腰腹中冷气宿疾、长筋骨补益精气,服后令人多子,还能增加饮食,补养人的力气,润肌肤,延长人的寿命啊!它还叫野苗、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等名。
文章中部分图文来源 *** ,侵删。
胡博士说中医|为什么首乌藤又名“夜交藤”?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产地:我国的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云贵川、台湾等地均产。
性味:甘、平;归心、肝经。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躁狂属实火者慎用。
《本草从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因此,首乌藤可以治疗:
1、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用于阴虚血少之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
2、血虚身痛,风湿痹痛。
3、皮肤痒疹。
编辑:朱奕颖 校审:刘致国 杨慧慧
主编:刘东
何首乌,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且属于贵细药材.所谓贵细就是指贵重、珍贵的药材,这些药材一般来说由于价格高、保管也需要精细,所以称之为贵细。
何首乌自古以来就是比较珍贵的药材,以前医生用的何首乌都是生长年份比较长,多为上百年、几百年,价格自然昂贵;现在的何首乌由于生长年份较短,不再稀缺,加之何首乌本身有毒性,现在的中医使用慎之又慎、用量较少,需求减少、价格自然不高,导致何首乌不再名贵。
何首乌一般生在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里面,在西南、华中、华南等地多有生长,一般来说西南、中南山区的何首乌更被医家推崇。何首乌一般以块根和枝藤入药,块根称之为何首乌,枝藤称之为夜交藤,各有不同的功效。
何首乌虽然有许多治病健身的功效,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现代人又多缺失对中药的认识,因此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在中药材市场上,何首乌一般25元/公斤,夜交藤则约15元/公斤。
每周一药之何首乌
何首乌令首乌的故事
在唐朝,李翱《何首乌传》详细记有: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原名田儿,生来体弱多病,至五十八岁尚未婚配。平时喜好道术,一日随师傅去深山采药,夜卧山石,忽见有藤二珠,相距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田儿惊异,次晨挖掘其根,带回村中,无人认识。山中来了一位老者相告,此藤相交,必有异兆,恐是神仙赐药,田儿既然未育,何不服而试试。田儿听之有理,将此药研末,空腹酒服一钱(约3克)。服后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后加到二钱,服一年,旧病皆愈,白发转黑,容面变少,十年之内生数男。又与其子延秀同服,父子二人均活160岁,延秀字首乌,130岁时发黑。其乡里李安期,与首乌亲善,窃得秘方,服之亦长寿。李安期之子李翱著书而流传,并将其藤名为夜交藤,其根为何首乌,认为野生五十年以上者为佳。
【牛刀小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A D D
饮片辨识解析
A. 白术: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状。外表皮为灰黄色或灰棕色。切面为黄白色至淡棕色,散生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木部具放射状纹理;烘干者切面呈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B. 苍术:本品呈不规则类圆形或条形厚片。外表皮为灰棕色至黄棕色,有皱纹,有时可见根痕。切面为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有的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 苦。
C. 鸡血藤: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为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质坚硬。切面木部为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D.何首乌: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块状。外表皮为红棕色或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切面为浅黄棕色或红棕色,显粉性;横切面有的皮部可见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药典之言
【性昧与归经】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虛,肠燥便秘。
各家之言
功效
《本草备要》:添精益髓,养血祛风,强筋骨,乌髭发,令人有子,为滋补良药。
《本草便读》:禀中和之性,益肾培肝;得坤土之纯,悦颜黑发。固真阴而性涩,崩中遗滑堪医,续后嗣以添精,坚骨强筋可赖。祛风养血,毒化疮消,豆制酒蒸,延年却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则甘苦微温。
《本草乘雅半偈》:主瘰,消痈肿,疗头面风,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须。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本草撮要》:味苦涩,入足厥阴经,功专消痈肿,益精髓。
《本草分经》:苦甘温,补益肝肾,涩精气养血,化虚痰乌须发,消痈肿疗疟痢。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为调和气血之圣药,久服延年,制用。
《本草害利》:苦甘涩微温,入肝肾,收精气,补真阴,强筋益髓,壮阳事,为滋补良药。
《得配本草》:养血补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除腹冷,祛肠风,疗久疟,止久痢,泻肝风,消瘰痈肿。
《滇南本草》:入肾为君,涩精,坚肾气。止赤、白便浊,缩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风,疮疥顽癣,皮肤瘙痒。截疟,治痰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苦涩,微温,无毒。主瘰 ,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长女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配伍
《本草撮要》:得当归、枸杞、菟丝、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风疠疾;黑豆与首乌拌匀铺柳甑,入砂锅,九蒸九晒;用茯苓为使。
《本草经解》:首乌同牛膝、鳖甲、陈皮、青皮,治疟邪在阴分,如表虚脾弱,加人参三五钱;同金银花、地榆、川莲、白芍、升麻、葛根、甘草、滑石、山豆根、犀角、草石蚕,治痢纯血诸药不效者;首乌日日生嚼,治瘰,或破或不破,并用叶捣涂;同牛膝丸,治腰膝软疼及风痰久疟。
《本草新编》:不若竟以石块敲碎,晒干为末,同桑叶、茱萸、熟地、枸杞子、麦冬、女贞子、乌饭与黑芝麻、白果,共捣为丸,全不见铁器,反能乌须鬓,而延年至不老也。
《得配本草》:何首乌治皮肤风痛,姜汁调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疠风。佐牛膝,治软风。研末,津调封脐中,止自汗。和艾叶煎浓汁,洗疥癣。
《药鉴》:与利药同用,能收痘疮。佐白芷,又止痘疮作痒。君寄生,又驱风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为美。
禁忌
《本草害利》:此为益血之物,相恶与莱菔同食,令人须发早白。忌与附子、仙茅、姜、桂等诸燥热药同用,若犯铁器损人。
《本草衍义》:何首乌与萝卜相恶。
《本草易读》: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铁。茯苓为使,忌诸血、无鳞鱼、蒜、葱、莱菔。
《本经逢原》:禁犯铁器,忌莱菔诸血,勿与天雄、乌附、姜、辛、仙茅等同用,为其性敛味涩也。
《得配本草》:忌葱、蒜、萝卜、诸血、无鳞鱼,又忌与燥热药同用。伏朱砂。
《滇南本草》:何首乌若初病风邪未消,痰火不清,饮食不消,忌用。
《药性切用》:肠滑者禁。
→开篇故事来源为中药查询网(zhongyoo.com)。
→饮片辨识解析来源为2015版中国药典。
推荐阅读
每周一药之蚤休
6-16 特稿
每周一药之草果
5-26 特稿
每周一药之肉豆蔻
5-19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丨666小分队
排版丨白颖
今日的何首乌,你记住了吗?
千古缠绵夜交藤,赤白雄雌何首乌
?据说太行山上到处长着一种药材,每株上面只长两根藤秧,不是一个往南扯,一个往北扯;就一个向东长,一个向西长。奇怪的是这两根藤秧白天往两个方向生长,
?到了夜里,便渐渐靠拢,头挨头,尾接尾,相互缠绕,如胶似漆,并随风抖动,如同一对亲密恩爱的情侣,因此叫做夜交藤。据说在很早以前,太行山里住着一个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叫车表,是柏羽家的长工。有一天上山打柴的时候在猛虎口中救下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就是他童年的好友柏羽。柏羽家是当地的富户,家有良田千亩,房屋百间,奴仆成群,长工结队。柏羽和车表虽从小在一块玩耍,可谓青梅竹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门第的悬殊,两个人渐渐疏远了。但是车表俊朗的外表和救她时的英勇深深的打动了柏羽。但是车表因为贫寒的家境,一直不敢对柏羽有其他的心思。柏羽说:“我不管什么贫富,反正我喜欢你,我要嫁给你。”车表被柏羽的一片真情打动了,便说:“好吧,只要你不嫌我穷,我无话可说。”于是,两个人就在山坡上撮土当炉,插草为香,让青天作证,定下了终身。
?他们的事被柏羽的父亲柏斯得知之后被柏斯万般阻挠,但这反而让他们的感情越加深厚。夜里,柏羽偷偷地从家里溜出来,到河边柳荫里与车表幽会,他们一天天的如胶似漆,俨然一对热恋中的小情侣。一天夜里,柏羽又来找车表,哭着说:“车表哥,我父亲要把我嫁给一个富家子弟,明天就要过门,这可怎么办呀,”车表一听,如五雷轰顶,冰雪浇身~他想了好久,决定跟柏羽私奔。于是,一对情人手拉着手,趁着月色匆匆地出逃了。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他们终于找到一个山脚,这里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于是他们便在此安家。柏斯得知女儿与车表私奔后迅速追来。柏斯命人将车表活活打死,扔在乱世坑里。柏斯得知后,跑到山上找到车表的尸身,放声大哭:“车郎啊车郎,如今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车郎,你等等我,我也要跟你一块去。咱生不能做夫妻,但愿死后能在一起。”哭罢,便照石头狠命撞去,跌跌荡荡的走到车表旁边,抱着车表微笑的闭上了眼睛。此刻,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山崩地裂,泥石横流,车表和柏羽的尸体顷刻间被坍下来的山石泥流掩埋了。第二年春天,大地泛绿,百花盛开,在车表和柏羽掩埋的地方长出了两根碧绿的嫩芽,并渐渐长成几尺长的藤秧。
?白天,两根藤秧各分东西,向相反方向攀爬;夜里,就合拢在一块,相互紧紧地缠绕在一起,难舍难分。人们说,那两根藤秧就是车表和柏羽,白天是阳间,他们不能到一块;夜里属阴间,便合到一处相互拥抱,激动得浑身颤抖。
?夜交藤使用的是这种植物的藤茎,可以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景岳全书?不寐》中言:“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具有安神的功效。而他的根就是常说的补肾益精乌须发的何首乌。《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名,亦曰马肝石。”何首乌分为两种,一赤一白,赤者为雄,白者为雌。
??一天一味药,一日一故事,关注我和我一起趣味识药吧!
功效相似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一位医生都应当加以甄别,同中求异,明确共性,区别个性,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解决病患问题。
一、泽泻、泽兰、泽漆:共性为利水;差异为泽泻主泄相火,泽兰主活血化瘀、通经消肿,泽漆主化痰止咳、散结。
二、山楂、神曲、麦芽:共性为消食化积;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行气散瘀,神曲主助金石药的消化、兼带解表之功,麦芽主消米面、诸果食积、并有回乳作用。
三、鹿角、鹿角胶、房角霜:共性为温补肾阳;差异为鹿角主可作为鹿茸的替代品、并有活血散瘀消肿功能,鹿角胶主益精血、并有止血作用,房角霜主收敛止血、还可治疮疡久不愈合的功能。
四、茯苓、赤茯苓、茯神:共性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差异为茯苓主偏于健脾安神,赤茯苓主健脾安神力弱、但能泻热行水、治膀胱湿热、湿热白带尤佳,茯神主专供安神、其他作用弱。
五、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共性为清热解毒、凉血功能;差异为大青叶主消斑,板蓝根主利咽,青黛主消斑、清肝泻火。
六、生首乌、制首乌、首乌藤:共性为补血;差异为生首乌主润肠通便、解毒、截疟、补血弱,制首乌主补益精血、固照用乌发,首乌藤主养心安神、且具祛风通络的作用。
柴胡疏肝枣仁宁心,白术健脾麦芽和胃,麻黄宣肺地黄补肾。传统中医认为,大自然通过中药将天地能量信息传递给身体。神农本草堂中医大讲堂透过中医药历史长河及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来体会中药材特有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
草木亦含天地灵,根能生藤精生神,首乌补肾乌须发,夜交养心安神宁。
何首乌名称的来历
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自然环境中生长,寿命可达千年,五十年者如拳大,一百年者如碗大。
何首乌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相传大唐天宝年间,有一个叫何田的人,身体虚弱,不能生育,58岁尚未娶妻成家。一天,他夜卧于山岗,在梦中突见有藤两棵,相隔约三尺,苗蔓相交,熠熠生辉。至晨,他按照梦中所见,找到这样神奇的藤,将其连根挖起,带回家中,将其洗净,遂杵为末,用酒浸泡数日,而后每晨空腹服一钱。连续数月,身体强壮,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将近60岁的人,看起来却像青壮年一样。
于是何田娶妻成家,在十年内生了好几个儿子,至160岁而终。他的儿子、孙子都活过了100岁。何田给孙子起名为“首乌” ,又因为他姓何,从此这种藤根便得名“何首乌”。
药材别名 野苗、夜交藤、地精
因何又叫夜交藤?何首乌在夜里藤茎会自动相互交合,到了白天又分开,故名夜交藤。其药效同时具有补阳和滋阴的作用。
因何别名地精?大唐年间,武则天临朝称帝,为求长寿,命国师胡超炼仙药。胡超来到嵩山脚下,得到何首乌,炼得仙药,专供武则天食用。武则天服用之后,70多岁容颜仿佛40多岁,头发乌黑,精力充沛,大喜,说:“此物吸收地之精气,真乃仙草也!”从此,何首乌又名地精。
历史传说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嵩山封禅,发现卢岩山瀑布附近的老人多长寿,而且头发乌黑,遂问村民。得知此地村民皆食一种草药,汉武帝大喜,命令士兵挖取这种草药,洗净,再放入从井壁垂满何首乌根的井中打出来的水煮制服用。汉武帝寿至70岁,何首乌功不可没。
经典名方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生用何首乌与炮制何首乌的功效有很大差别。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则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很多经典名方中都有何首乌。
七宝美髯丹出自《积善堂方》,传统中医治疗精血亏虚、腰酸脚弱、梦遗滑精、肾虚无子的首选方。
首乌延寿丹出自《世补斋医书》,传统中医用于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耳鸣耳聋、齿牙动摇等症的首选方。
何人饮出自《景岳全书》,传统中医用于解毒、润肠通便之方。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2、《本草纲目》: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
注意事项: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用。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甚效。”
2.《饮片新参》苦涩微甘。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3.《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4.《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5.《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
6.《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7.《中药大辞典》:“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心包经。”
8.《中华本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9.《本草从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二、现代研究
1.主含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木犀草素木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等。《中国药典》规定: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strongO)不得少于0.20%。
2.作用:本品有镇静、催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免疫功能及抗炎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