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午12时
历时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
正式结束
日照2670艘渔船扬帆起航
开启新一轮“耕海”征程!
这两天
出海的渔船陆续满载而归
“金秋之一网”新鲜上岸
激动的心,颤抖的胃~
各类“虾兵蟹将”已经向我们走来啦!
9月4日一早
直播日照记者在黄海中心渔港看到
伴随着阵阵马达声
出海作业的渔船满载而归
陆续驶进渔港码头
待渔船稳稳地靠岸后
渔民们吆喝着,紧张而有节奏地
把一筐筐鱼获搬运上岸
鲅鱼、刀鱼、鲳鱼、小黄花
……
各类新鲜的“海上收成”应有尽有
迅速铺满了整个码头
在清晨的阳光里
渔民、收购商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
不绝于耳
过秤、记数、交款、填冰包装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摩托车、三轮车、货车等载鱼的车辆
来回穿梭
现场一派鱼跃人欢的热闹景象
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开海后
各类海鲜种类丰富了,个头也大
除满足本地市场外
一些外地的保鲜车辆早早就等候于此
将刚上岸的海鲜运到各地市场
此外,新鲜肥美的海鲜
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抢鲜”
他们拎着大包小袋在各个摊位
疯狂“扫货”
看着一筐筐新鲜的海货,渔民们喜笑颜开,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据现场的渔民介绍,今年的鱼获比往年略多,这次出海捕获的海鲜以大鲅鱼、带鱼、鲳鱼等鱼类为主。
随着渔船陆续返港,各类鱼获迎来“大丰收”,海鲜的市场价格也将随之下降。对市民们来说,此时正是购买海鲜的好时候。
今天一大早,市民徐先生专程开车来到码头采购各类海货。“作为地道的日照人,海鲜一直是我们家餐桌上必备的食材,就好这一口!这刚上岸的海鲜,既新鲜又实惠,多买点全家尝尝鲜。”
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大鲅鱼的价格20元/斤,三指宽的刀鱼26元/斤,大刀60元/斤,鲳鱼统货15二斤,小杂鱼通货2元/斤。
开海后
日照人也无法低调了!
千帆竞发去开渔
鱼虾满仓丰收归
广大市民终于可以尽情享受
期待已久的海鲜盛宴啦
你最想吃的海鲜是啥?
开海之一“鲜”,赶紧安排上吧!
来源:直播日照
五一前,3种海鲜新鲜上市,更低6元一斤,好处又下酒,要吃得抓紧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得是真快啊,转眼间再过上一周的时间就将迎来五一小长假。昨天刚迎来谷雨,谷雨前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此时正是各种海鲜大量新鲜上市的时候。
这个时候也正是购买海鲜的好时机,现在如果再不买,过上一段时间就将赶上为期四个月的休渔期,到时候想买都买不到,因此很多人趁着这个时候都会买上一些。
五一前,刚好碰上这3种海鲜大量上市,且都是人工无法培养的品种,其中价格更低的竟然才6块钱一斤,而且每个都是鲜美又下酒的好食材,如果这次错过的话,那就真的太可惜了,想要吃的赶紧了,趁着这次机会赶紧入手。
1:鲅鱼
鲅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海域的一种鱼类,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渤海,黄海以及东海等海域。
这种小海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其中富含的脂肪含量是十分丰富的,离开水就活不了,而且如果放的时间过久,不过做起来也是比较简单,一般不会超过6元一斤,同时也是这个季节最受大家青睐的小海鱼。
推荐菜谱:油炸鲅鱼食
做法:将提前买好的鲅鱼用水洗干净,去掉鱼鳃和内脏等器官,洗净后沥干水分。再往其中加入盐、料酒、胡椒粉以及花椒粒等调料,搅拌均匀腌制上二十分钟。
将腌好的鲅鱼拍掉多余的腌料,裹上一层面粉,锅中热油,下入鲅鱼炸至变色后捞出,等到油温再次升高下入锅中炸二遍,炸至酥脆即可捞出。
2:小银鱼
这种鱼还有一个别称“面包鱼”,是这个季节仅有的一种小鱼,这种小鱼吃起来比较爽口,也很酥脆,价格一般不会超过12元一斤,是这个季节必尝的一种美味。
推荐菜谱:鸡蛋面条饼
做法:将面条鱼提前用水洗净,控干水分备用,然后葱姜蒜切成末,辣椒切成丝,往面包中加入适量的料酒、盐、和胡椒粉,在倒入鸡蛋、葱姜蒜、辣椒丝和干面粉均匀搅拌成糊状。
锅中倒油,油热后把搅拌好的鸡蛋糊倒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煎,煎至两面金黄即可捞出食用。
3:八爪鱼
相信很多人最喜欢吃的海鲜里肯定包含八爪鱼,吃起来肉质Q弹爽滑,在搭配上小葱可谓是更好的下饭和下酒菜。
而且有时候说不定还能吃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吃到八爪鱼的鱼卵,那可是相当幸运。
推荐菜谱:八爪鱼拌小葱
将八爪鱼提前翻过来,切去黑色的内脏,将鱼眼和牙齿去除,再倒入适量的盐洗掉身上的粘液,锅中烧开水,水开后下入八爪鱼,烫到八爪鱼呈现蜷缩的姿势快速捞出过凉水。
将过凉后的八爪鱼晾干水分后切成小块,撒入小葱、在淋上辣根和香醋、白糖、盐、酱油和辣椒油,搅拌均匀后,即可开吃。
五一前后这段时间正是下雨比较频繁的时候,天气也比较潮湿,如果在这个时候吃上海鲜,在喝点小酒祛除身上的寒气,那别提多么舒服了,像是下面这2款白酒都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看看有你喝过的没有?
之一款:望山河
这是一款来自贵州茅台镇的酱香酒,在原料的选用上采取的是粒大皮厚的红缨子高粱,和上好的小麦,运用经典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造而来。
众所周知酱香酒的酿造工艺是非常繁杂且耗时的,基酒需要经过多次的蒸馏取酒,基酒在酿造完成后,为了去除其中浓烈的 *** 和辛辣感,还要放上6年的时间,最后和12年的老酒勾调才能出厂。
此酒的酿造人是圈内有名的付宇豪先生,在酿造此酒的时候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此酒在刚入口的时候酒香四溢,入口柔顺不 *** ,回香持久,百元出头的价格实在是很诱惑人。
第二款:习酒窖藏1988
这款酒是习酒旗下最近一款比较火爆的白酒之一,整体的市场定位是中高档白酒,经常能够够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见到此酒的身影。
这款酒的口感相对来说也比较不错,喝起来适口性比较好,整体的协调性也比较出色,是一款口碑比较不错的白酒。
大家还知道哪些海鲜是在这个季节新鲜的嘛,可以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和答案!
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海玲 摄影报道)“新上市的本地鲅鱼,锃亮,特别新鲜!”3月16日上午,在芝罘区北马路红利渔市,新鲜的本地鲅鱼成了卖点,海鲜摊主们一边吆喝一边忙活着为顾客称鱼。
一位摊主说,这是16日凌晨从荣成石岛拉回来的刚下船的鲅鱼,非常新鲜,他拿起一条鲅鱼,直挺挺的,“嗯,够新鲜!如果软塌塌的,就不新鲜了。”有经验的顾客说。
“春鲅鱼生长在冬春,海水温度较低,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肉质细腻、紧密、坚硬、不易松散,较之秋鲅鱼更为鲜美。缺点就是刚进入3月份的鲅鱼个头不算大。”摊主告诉记者。鲅鱼越大价格越高,一斤左右的20元/斤,二斤左右的25元/斤,中间大小的23元/斤。
卖鱼的间隙,这位摊主还向记者普及了南、北鲅鱼的鉴别,北方鲅鱼全身蓝绿色,阳光下有荧光感;而南方鲅鱼鱼背是灰黑色,鱼肚雪白,鱼背腹颜色分明。口感上,北方鲅鱼肉质富有弹性,更鲜美一些;南方鲅鱼肉质松软。
春鲅鱼,烟台人喜欢用它包鲅鱼水饺、焖鲅鱼,少许调味即可,鲅鱼自带的鲜味就够了。
责任编辑:王鹏静
审校:伟业
休渔期临近,市民争相“抢鲜”!烟台有摊主一天销售鲅鱼近千斤记者 秦雪丽 杜晓丹 实习生 张恒
“五一 ”临近,在迎接小长假到来的同时,烟台也将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近日,记者走访烟台市区各大水产市场调查发现,随着休渔期的来临,“抢鲜”市民越来越多,市场供应平稳,其中爬虾价格下降明显。
当下是吃爬虾的更好季节,源自深海的鱼虾经过整个冬天积蓄,肉质更加鲜美,营养更为丰富,而近期爬虾的价格也很“诱人”。
“爬虾现在是50元一斤,与清明节前后80元一斤相比,价格下降近四成。”近日,在烟大农贸市场一位摊主介绍,刀鱼、螃蟹价格平稳,鲅鱼价格略微下降,每斤下跌5元钱,想要尝鲜的市民抓紧了。
4月28日,在东口码头市场,爬虾、鲅鱼、海蛎子、海荸荠、梭子蟹等海鲜大量上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购买。活蹦乱跳的爬虾刚一上岸,便被等候多时的市民们团团围住,争先购买。
“我是从市里来的,平时经常到这里买海鲜,从海里刚打出来的更新鲜!”刚刚抢购到一袋爬虾的王先生说,“五一”假期回老家,准备买一些螃蟹、八爪鱼、爬虾带回去,“在菏泽平时吃不到这么新鲜的海货。”
相对于王先生,市民刘先生则有些遗憾。“今天来得有些晚,没能抢到最新鲜、刚上岸的海货,只买到一些海螺和虾,准备自己蒸着吃。”刘先生笑着说。
随着5月1日伏季休渔期临近,新鲜大鲅鱼也成为市民的更爱。
在周先生的摊位前,新鲜上岸的大鲅鱼格外夺人眼球。“这个时候是吃鲅鱼更好的季节,鱼很新鲜,嘴都是红色的,鱼肉包饺子、鱼头鱼尾炖着吃,都很美味。”周先生笑着说,大鲅鱼多数都是餐饮店购买,多的时候一天能卖近千斤。
记者走访各大水产市场调查发现,由于气候原因,今年的渔获产量尽管相较往年少一些,但海鲜价格整体平稳,加上很多海鲜可以养殖,市场供应充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白露过后,3种小海鲜大量上市,更低5元一斤,肥美又下酒,别错过在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来临之际,天空渐显清凉,正是一年中风光最美的时光。这个季节,大自然将风轻云淡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也是各种美味食材丰富上市的季节。特别是在这个时刻,渔民们踏上海洋,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市场上的各类小海鲜开始大规模涌现。以下将介绍三种令人垂涎欲滴的小海鲜,它们不仅价格亲民,而且肥美可口,是这个季节不容错过的美味佳肴。
1. 万年针鱼
白露过后,市场上更受欢迎的小海鲜之一就是万年针鱼,也被俗称为“鲅鱼食”。这种小鱼身上软骨丰富,游弋于海面,时常成群结队,成为鲅鱼的主要食物。它因体型微小而被戏称为“万年针”,而价格却非常亲民,一般不超过5元一斤。
烹饪建议:辣炒万年针
首先,将万年针鱼用清水多次漂洗至水变清澈,然后将其捞出沥干备用。
撒入少许白糖,添入适量的汤汁,然后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炖至汤汁浓稠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开火收汁,最后撒上葱段即可出锅享用。
小提示:购买万年针鱼时,务必选择锃亮新鲜的品种,无需去内脏,炒制后的味道特别鲜美,是沿海地区的一道美味下酒佳肴。
2. 竹蛏
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渐降低,竹蛏开始繁殖,这是品尝其鲜美滋味的更佳时机。竹蛏在这个季节肉质鲜美、甜而多汁,体内更带有白色或黄色的膏,堪称美食的极致享受。
将竹蛏洗净后用小刀豁开,取出肉并用剪子清理掉内部的黑色沙线,然后洗净。
韭菜洗净后切段,烧一锅水,水开后将竹蛏肉焯烫至微微蜷缩,然后捞出并过凉。
热锅中加入食用油,放入韭菜段翻炒均匀,接着加入焯烫好的竹蛏,翻炒均匀后加入盐和蚝油,调味均匀后即可出锅享用。
小提示:购买竹蛏时,要选择有活力的,触感有活力的才是新鲜的竹蛏。处理竹蛏时,一定要清理干净内部的黑色沙线,以免影响口感。
毛蚬子在北方沿海被称为“毛蚶”,正值白露节气时,它们变得格外肥美,价格也相对便宜。与其他贝类不同,毛蚬子不易沙砾,因此备受食客喜爱。
烹饪建议:菠菜拌毛蚬子
将毛蚬子洗净后备用,将菠菜去根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烫至变软,然后捞出过凉。
将毛蚬子放入锅中,加入姜片和料酒,煮至开口后关火,取出去壳并清理掉足丝。
小提示:购买毛蚬子时,优选水中养殖的,壳稍微泛白的品种,这种毛蚬子更为干净,且更加鲜美可口。
在白露
节气时,民间流传着一项传统习俗,那就是品尝美食时搭配上一杯清爽的“白露酒”,这不仅令人愉悦,还能调和海鲜的寒凉属性,使人倍感惬意。这些来自大海的美味,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秋季的美好。
秋天抓紧吃鱼,蛋白质是猪肉2倍,营养好吃不贵,老少皆宜不怕胖
9月份是开渔的月份,有很多新鲜的海鱼上市,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非常值得吃的。和猪肉比起来,鱼肉的蛋白质是猪肉的2倍,而脂肪却只有1%左右,还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维生素D、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可以补充营养,促进健康,老少皆宜。
开渔后,海鱼大量上市,价格很便宜,抓紧时间吃,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海鱼,营养好吃不怕胖,老人孩子都爱吃。
一、鲅鱼
推荐做法:【香煎鲅鱼】
准备鲅鱼、香葱、蒜瓣、生姜、生抽、蚝油、米醋、白糖、辣椒面、孜然粉、料酒、食用油。
1、买一条鲅鱼,鲅鱼也叫马鲛鱼,刚上市才几块钱一斤,鲅鱼去头去尾去内脏,洗干净后切成1厘米厚的鱼块,放入盆中备用。葱切段,蒜拍碎,姜拍碎,再切一些姜片。
2、鱼块加入葱段、姜蒜,放入适量生抽、料酒、蚝油、食盐、米醋、白糖,用手抓拌均匀,包上保鲜膜腌制一个小时,去腥又入味,半小时翻一次面。
3、锅里倒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姜片,小火炸出香味,放入腌好的鲅鱼块,小火煎一会儿,底部定型后翻个面,两面煎至金黄,撒上孜然粉、辣椒面即可。
二、带鱼
推荐做法:【糖醋带鱼】
准备带鱼、大葱、生姜、蒜瓣、料酒、面粉、香醋、白糖、生抽、蚝油、胡椒粉、清水、香油、淀粉、青红椒、香葱。
1、带鱼不要去鳞,剁掉头尾,开肠破肚撕掉黑膜,洗干净后剁成长段,在表面打上花刀,放入大碗中,加入食盐、料酒、生抽、食盐、胡椒粉,切一些葱段、姜片、蒜片,用手抓匀后腌制半个小时。
2、干辣椒切段,青红椒洗干净切丁,葱切段,姜蒜切末,再切一些葱花。碗里加入适量料酒、生抽、蚝油、白糖、香醋、淀粉、清水,搅拌成糖醋汁。
3、腌好的带鱼段沥干水分,表面裹上一层面粉,锅里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腌好的带鱼,小火煎至颜色金黄后盛出。
4、锅里留底油,放入葱姜蒜、干辣椒爆香,倒入糖醋汁搅拌均匀,大火煮开后放入煎好的带鱼段,中火炖5分钟,带鱼入味后撒上青红椒丁,大火收汁后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三、黄花鱼
推荐做法:【酱烧黄花鱼】
准备黄花鱼、香葱、蒜瓣、生姜、料酒、豆瓣酱、辣椒酱、香醋、白糖、淀粉、食盐、食用油。
1、黄花鱼去除内脏、鱼鳃、鱼鳞,撕掉黑膜,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打花刀,更容易入味。切一些姜片、葱段,黄花鱼涂抹上料酒、食盐,塞上葱段,姜片,腌制半个小时。
2、再切一些葱花、蒜末、姜末备用。起锅烧油,放入腌好的黄花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锅里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爆香,加入一勺豆瓣酱、一勺辣椒酱,炒出酱香味。
3、倒入适量开水,放入料酒、白糖、生抽、香醋搅拌均匀,放入煎好的黄花鱼,盖上盖子大火炖10分钟,充分入味后盛出黄花鱼放入盘中,汤汁淋入水淀粉勾芡,煮至浓稠后浇在鱼身上即可。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关注,下次见。
7斤野生大黄鱼卖4万多元,网友质疑“东海无鱼”?专家解读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通讯员 刘源
宁波渔民展示捕获的大黄鱼。图源 ***
“打渔40年,还是之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宁波渔民王启福说,2月28日上午,他同儿子捕获一条7.1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元天价;而在今年1月,象山渔民一次捕捞近5000多斤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些消息迅速登顶各大媒体平台头条,鱼的珍稀让“东海无鱼”的说法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东海当真“无鱼”?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汪振华就此进行解读。
汪振华表示,“东海无鱼”并非是东海里没有鱼,而是指的整体产业情况。在东海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小型和低龄鱼类,但是像大黄鱼、小黄鱼这样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近年来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资源量锐减,从而导致从数量上看,鱼的总量不少,但却无法支撑起相应的渔业产业,因此应该用“东海无渔”的表述更加准确。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汪振华。上海海洋大学 图
当前出现的“一网捞千金”的情况,是在 *** 增殖放流30年和严格渔业管理多项举措下的显著成效,但汪振华也提出担忧:“大黄鱼的产量成也在‘网’、衰也在‘网’,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大黄鱼的价值,但也导致在利益驱动下高密度网具的过度捕捞,如果形成淘鱼热,野生大黄鱼难逃被一网打尽的命运。”
过度捕捞对东海的鱼类资源和海洋生态有很大的影响。汪振华表示,小黄鱼的“性早熟”就是典型表现。对比60年前同样龄期内的小黄鱼性腺成熟比例发现,小黄鱼的性成熟时间由原来的2-3年提前为7个月,同样发现大黄鱼、鲅鱼、墨鱼等东海海产品也出现了大面积“性早熟”倾向。
汪振华介绍,小黄鱼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有生殖策略上的基因表达,在经历了帆张网、拖网等渔具的高强度捕捞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饵料生物因缺乏大个体和高营养级的捕食者,会逐渐呈现生物量增加的现象,从而给小黄鱼等经济资源的剩余群体传导“饵料充足”的环境信号,于是它们在基因层面做出调整开始提前繁殖,形成了“性早熟”的现象。
“从海洋经济角度分析,小黄鱼‘性早熟’的现象虽然利于种群的延续,但会导致鱼卵质量下降、体型变小,并且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导致了产量骤减,这很难帮助渔民增产增收。海洋生态方面,在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小黄鱼需要与浮游动植物主导的能量循环初始阶段进行有效对接,否则营养过度集中在初始环节,不利于消减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汪振华说。
拖网渔获中的大小黄鱼对比,下侧为小黄鱼,上侧为大黄鱼。上海海洋大学 图
目前,汪振华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近海栖息地修复团队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构建大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海洋牧场建设问题。与传统捕捞的无节制相比,海洋牧场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产出模式,解决东海鱼类资源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的问题,在实现渔业增殖、产业增长的同时,恢复健康的局地生态系统功能,并辐射到邻近海域。
“自然界是很神奇的,海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汪振华说,“渔业资源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保持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就能解决面对东海无渔的尴尬处境,大小黄鱼也不会一直‘早熟’,还能回到正常的生长周期。”
责任编辑:陈悦 图片编辑:沈轲
青岛:春来鲅鱼鲜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2018年9月14日,山东青岛,澳门路海边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空中隐约闪烁着几颗散落的星,大地一片漆黑,万籁俱寂。远远望去,渔码头旁电线杆上挂着的节能灯,正在一闪一闪地发出微弱的光亮。
刚刚凌晨时分。
老李跟村里的伙计们打着手电筒朝码头走去。那里有他们的捕鱼船,一色的“大马力”,是这两年才更新的。转眼已是4月,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鲅鱼节”开幕。老李要跟伙计们去海上捞上一把,一方面新鲜鲅鱼能卖个好价钱,一方面也想捕条大鱼,夺个“鲅鱼王”炫耀炫耀。
春暖之日,风浪也给面子,二十多海里,两个小时就到了。撒网,放漂,上千米的流网顺着船帮缓缓滚进大海,滚圆的浮漂在夜色下闪着白色的光,伴随着涌浪上下起伏。没过多长时间,老李他们便开始收网。4月是青岛当地鲅鱼洄游的更好季节,鱼群特别活跃,有时候,一网几百斤不在话下,运气好的话,上千斤也有可能。
老李的运气不错,这一网下去估摸着怎么也有个三百来斤。收网,马上打道回府,赶上“鲅鱼节”开幕,正好不耽误。
码头上已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歌声响起,舞蹈跳起,欢乐的人群连成一片,商贩们更是早已支棚搭架,在摊位上摆好大小不一的鲅鱼,正在卖力地吆喝着。
老李和伙计们刚把鲅鱼抬上岸,“呼啦”一下子人就围了上来。“是本地鲅鱼吗?”“多少钱一斤?”有人问。还有两人直接喊道:“有多少?便宜点,全包了!”
“大的四十,小的三十。”老李跟伙计们在船上就已商量好,价格不高不低,定个良心价。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渔民,跟老李打招呼:“捕着大鱼了吗?”老李有些遗憾地摇摇头。“来年再努力。今年的‘鲅鱼王’不赖,二十二斤,一米四长,比前几年都长都重。”对方安慰老李,接着又说到了今年的“鲅鱼王”。“三百多斤的‘巨无霸’看来是捕不到了。”老李略带惋惜地说。老李说的“巨无霸”是四年前的事,当时有渔民捕上了一条两米半长的大鲅鱼,创了历史更高纪录。“事在人为。谁能想到这鲅鱼能成了咱渔民的发财之鱼,谁又能想到原先的习俗能成为今天的节日?”那位渔民看着热闹的人群,若有所思地感慨道。
鲅鱼是海洋里生长的鱼类,学名为“蓝点马鲛”。它的体态光滑娇美,呈纺锤形状,背部为蓝黑色,有许多蓝色斑点,腹部为银灰色。鲅鱼流线型的身体游动起来速度极快。虽然无鳞,但跃出水面时那光滑的身体也会“鳞光”闪闪,非常漂亮。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鲅鱼并不是主要的捕捞鱼种。那时渔民们出海捕到鲅鱼也多是“无心插柳”,意外所获。后来,因为其他鱼种逐渐减少,鲅鱼开始了成规模的捕捞,这也给渔民带来了丰厚的收获。
在青岛沙子口一带,一直有送鲅鱼的习俗。每年春季,女婿要给岳父送鲅鱼——“鲅鱼跳、丈人笑”。后来,这一习俗覆盖到整个青岛。送鲅鱼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不仅送给岳父,还有亲戚朋友,甚至外地好友。现在每到4月,青岛街头随处可见拎着泡沫盒或塑料袋送鲅鱼的人们。一件件包装封存紧实的鲅鱼,也通过快递公司,从码头、鱼摊、冰库运往全国各地。鲅鱼成了联系亲情、友情的纽带。
鲅鱼的走俏,让渔民们得到很大的实惠。青岛当地鲅鱼只有短短一个月捕鱼期,但对勤劳的渔民来说,这一个月的收获足可以够一年的花销。这些年鲅鱼的价位随行就市,但总体而言越来越高,从开始的十几元到现在的四十多元甚至五十多元一斤,渔民的腰包当然是越来越鼓。特别是网上销售,生意更是一片红火。今年4月没过多少天,光是沙子口码头已经销售了十万多斤鲅鱼。鲅鱼成了渔民奔向甜美生活的“福鱼”。
如今,青岛人又将送鲅鱼的习俗上升到了更高层面,送鲅鱼不仅是为了表达一片孝心,更多的是要倡导尊老爱老之风。
见筐里的鲅鱼卖得差不多了,老李连忙上前制止道:“不卖了,不卖了。”旁边的人问:“不卖留着自己吃啊?”老李笑笑说:“还真是要留着自己用,不过不是我们吃,是给那些福利院的老人。”这些年,沙子口的春季鲅鱼一上市,首先要送给福利院的老人们品尝。这已经成为习惯,也是“鲅鱼民俗”的一种新传承和补充。“春来鲅鱼鲜,孝道代代传。”每年,老李和他的伙计们其他事儿可能会忘记,唯独给福利院的老人送鲅鱼这件事,他们牢牢记在心上。每年“鲅鱼节”的开幕式上,还会对优秀的“孝道”村民、市民进行表彰。有的被表彰者领了奖走下台,马上拎着刚买的鲅鱼去看望福利院的老人。这样一种举动,确实令人感动敬佩。
又是一个清晨,老李和伙计们再次出海。迎着暖煦的海风,望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老李的心情格外愉悦。今天又是一个好潮流,收获肯定不会赖。这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谷雨后,碰到这鱼别错过,刺少肉嫩,营养价值高,不吃可惜了谷雨后,碰到这鱼别错过,刺少肉嫩,营养价值高,不吃可惜了。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俗话说得好:谷雨过后再无寒,人间芳菲已向暖。谷雨过后意味寒冷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快速回升,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离夏天也越来越近。天气越来越暖和,瓜果蔬菜丰富的同时,也是一种鱼大量上市的季节,这鱼更大的特点是肉多刺少,肥美鲜嫩且便宜,它就是鲅鱼。现在的鲅鱼那叫一个鲜,每年这个时候,在我们当地有一种民间习俗,就是给丈母娘送大鲅鱼以表孝心,除此之外还有晒鲅鱼干的习惯,家家户户窗外都挂满了鲅鱼,吃鲅鱼的季节可别错过了,不吃可惜了。
超市碰到这鱼,我从不放过,煮一煮软滑鲜美,孩子越吃越聪明。鲅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矿物质,有养胃健脾,补脑补血等功效,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鱼,很多鱼都比不过它。特别是要多给孩子吃,能很好地补充大脑中的营养元素,越吃越聪明。吃鲅鱼的季节,价格自然很实惠,超市海鲜区也被鲅鱼占满了,小鲅鱼10元4斤,大鲅鱼基本6一斤,如果用来包饺子做鱼丸就选大鲅鱼,小编买了一条中等大小的,6斤左右,花了不到40块钱,用来做鱼丸汤,大人孩子抢着喝。今天就把鲅鱼鱼丸汤的做法分享给大家,简单易学,鲜香味美,一起来看看具体怎么做的吧。
首先准备一碗花椒水,碗中加几粒花椒,倒入温水浸泡一会儿。浸泡的过程把鲅鱼去除内脏清洗干净,用刀把鱼肉片下来,鲅鱼只有中间有鱼刺,鱼肉中是没有刺的,吃起来非常方便。把鱼肉剁碎,边剁边加入花椒水去腥,一定要加水剁鱼肉,不然吃起来比较干,口感不鲜嫩。取一小块儿五花肉也剁碎,鲅鱼馅要加点五花肉提香才会更好吃。
把剁好的鱼肉和五花肉放入盆中,依次加入姜末,料酒,盐,味极鲜,白胡椒粉,花生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鱼肉和五花肉完全融合到一起后,再加入适量清水,少量多次的加,边加边搅拌,搅至肉泥完全上劲即可,用筷子挑起不断就可以。
取一小把韭菜清洗干净切细段,倒入鱼肉馅中搅拌均匀,加把韭菜能大大提升鲜味,鲅鱼和韭菜的味道特别搭配,鱼丸馅料就调制好了。
起锅加油,油热后放入姜末爆香,然后加入半锅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开锅后用勺子舀成鱼丸放入锅中,和煮饺子一样,丸子全部浮起后就是熟了。鱼肉非常鲜嫩,熟得特别快,不要煮过火,否则就不鲜了。
取一个大碗,加点韭菜碎,蚝油,香油,米醋,白胡椒粉,把一锅鱼丸全部倒入大碗中,香喷喷的鱼丸汤就做好了。
鱼丸鲜嫩,汤汁清香,鲜香不腥气,太好吃了,这可是我家儿子的更爱,隔三差五喊我做,几天不吃就馋得慌,碰到这鱼可别错过了,现在吃正当季。鲅鱼的美味吃法就分享到这里啦,喜欢就转发给亲朋好友收藏吧,如果您也有鲅鱼简单做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朋友学习受益吧。
19一斤青岛“头茬”鲅鱼上市,气温上升南方海货为岛城人提前尝鲜“整盒批发,19块钱一斤”。初春的青岛,气温逐渐回升,清晨5点多钟天刚见亮,挂有“鲁B”牌照的大货车,已经打开了后备箱盖,里面摆放着各种刚从码头上岸来的新鲜海货。砺虾、鲅鱼、刀鱼等等,鱼眼锃亮,驻足不少前来上货的零售商贩,长年累月与各种鱼虾打交道,他们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什么样的是本地货”、“鱼虾上岸时间多长”····。打眼一瞧心里就知道七八九,同样海货相隔一天,价格就能上下浮动好几块钱一斤,贩卖海鲜最讲究鱼虾新鲜度,搁置时间稍长,外观就明显分辨开来,一般人买海鲜主要参考鱼虾大小、价格高低,殊不知“懂行人”主要讲究产、上岸时间。
由于南方海水温度高,鱼虾长势快,所以每年岛城的“头茬”海货大部分来自连云港、舟山等地,特别是图片中鲅鱼,几乎都汇集到此,相比其它地方,鲅鱼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海货,但青岛当地流传“谷雨节气送鲅鱼给老丈人”的习俗,将这个不起眼的海货“捧上天”。在清明节前后需求达到顶峰,最贵能卖到35块钱一斤,一米多长的大鲅鱼,价值近千元。
目前岛城的气温才刚刚回升,街头消费主体还是以当地人为主,所以家常“小海鲜”更受欢迎,图片中又便宜又美味的黄花鱼就深受岛民的喜爱!
黄花鱼分为两种,一种是能长大的养殖货,一种是长不大的野生货,宴请客人时一般会用大的黄花鱼,颜色金灿灿的好看喜庆,图片中小黄鱼适合煎炸着吃,“骨肉分离”后,鱼肉鲜嫩可口,搭配一扎散啤,日子那叫一个潇洒快活。
昔日的家常必备小海鲜——嘎啦。如今身价再也不是10块钱3斤的时代了,来自大连的嘎啦一般8块钱一斤,而本地红岛的嘎啦涨到了10块钱一斤。当下栉孔扇贝正在大量上市,15块钱两斤,除了栉孔扇贝青岛人崂山盛产青山扇贝!
一米多长的大刀鱼,售价60多一斤。早市上普通人消费较少,一般多为销售到酒店、烧烤饭店里较多。刀鱼也是岛城人吃得比较的海货,个头2~3两一条的刀鱼,只要5~6块钱一斤,秋天上市最多,不少人都是提着水桶到码头批发,晒鱼干或者冰冻起来,冬天蔬菜贵的时候打牙祭。
想要在青岛吃到便宜又肥美的海货,主要讲究季节性,11月底开始吃刀鱼 ,春节前后最冷的季节吃海蛎子, 2月底开始吃海虹和扇贝,4月开始吃蛤蜊,中秋节前后吃螃蟹。海蛎子过去10元二、三斤,去年开始海蛎子15元两斤,不少人感慨:“这年头除了工资不涨,几乎所有的吃喝消费品都在涨价”。
图为:南方快运来到鼓眼鱼、老板鱼。售价20~30元一斤不等,因为气候关系,鱼肉稍微比当地薄一些。
图为:青岛早市待售面条鱼5块钱一斤。
图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商户将客户定制的春鲅鱼、砺虾送到指定货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