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自由,车厘子自由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38 0
车厘子自由?假!直播下单套路深

JJJ型号车厘子,5斤只卖99元。直播平台上的“实现车厘子自由”的广告吸引了不少网友下单,但付款后却被商家拉黑了。2月16日,上海警方公布一起车厘子诈骗案,通过直播下单被拉黑的受害人有1000多人,分布在全国多地。

5名嫌疑人被抓获。 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1月17日,上海松江公安分局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在某直播平台上购买车厘子时被骗。接报后,刑侦支队反诈专班民警调查发现,被害人均是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主播打出限时优惠,5斤JJJ型号仅售99元的“福利”后,进入粉丝群,通过扫描群内二维码付款,由于迟迟未收 *** 才发现被骗。

直播间打出99元5斤车厘子的广告吸引网友下单。 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通过对涉诈直播账户相关信息循线追踪,警方锁定了一个以林某为首的5人诈骗团伙,2月8日将5人抓获。

“到案后,林某等5人供述,他们通过直播平台开设售卖车厘子直播,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被害人进入粉丝群,向被害人发送付款链接,利用仿冒官方商城的钓鱼网站骗取钱款,得手后便将被害人拉黑,踢出粉丝群。”办案民警介绍,经对该诈骗团伙初步梳理,被害人遍布全国多达千人,涉案金额3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等5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直播间销售界面。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综合:上游新闻、衡阳晚报、上海警方

来源: 南京广播电视台

年货消费背后:90后的“车厘子自由”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一篇《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的文章在 *** 上爆火,文章中提到女生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星巴克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等等。

随着“车厘子自由”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网上也吹起一股晒车厘子的风潮。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各地的网友纷纷晒出了一颗车厘子的价格:0.8元、1.25元、2.8元,甚至还有的5元一颗。

在各地的年货购买中,各大零售商也将车厘子等春节水果作为主打产品。生鲜品类也成为商超争夺客源的重要一环,年货主力也从以往的橘子,苹果升级到草莓、车厘子。

背后的生鲜大战

据每日优鲜发布的《2019生鲜年货消费报告》显示,在生鲜年货上,90后年轻人酷爱代表消费升级的各种新兴商品。相比囤一冰箱的年货连着吃上一两周,他们更喜欢即时送达的电商平台,购买最新鲜的肉和海鲜。

新年里,零售巨头们的年货促销活动也在轰轰烈烈的展开。阿里通过农村套白推出“集单”模式,包邮到村,打通1688、零售通、猫宁、银泰的货品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村淘还利用阿里的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地域选择不同的重点货品,为消费者带去适合自己的新年货。

京东到家携手沃尔玛、永辉、家乐福、华润万家等10万多家实体零售商户,汇聚各大品类的年货,同时推出2019个免单、半价狂欢等一系列福利。

苏宁自营也不定时推出优惠活动,原价419元/2.5kg的智利JJ车厘子,预付定金10元可抵扣200元,2月12日付尾款219元之后发货,算下来每斤只需45.8元。苏宁推出了年货不打烊,每满118减30的活动,并且活动期间还有膨胀红包。在今年春节期间,阿拉斯加帝王蟹、法国蓝龙虾、吉拉多生蚝、阿根廷牛腩、智利车厘子、澳洲鲜奶逐渐成为市民餐桌新选择。

盒马鲜生也在年货采购期推出了298元/5公斤的智利JJ车厘子优惠促销活动(现在价格已经恢复到399元)。相比较线下购买,价格着实便宜了许多。除此之外,盒马鲜生对大海鲜商品进行升级,开展写春联等年味活动,同时,在口碑上线了新年吃喝玩乐的各种爆款套餐和优惠。

与往年相比,在置办年货的形式上,人们已经从前几年热热闹闹的赶年集转变为电商年货,“从网上下单之后还能送货上门,很方便。”在儿子的指导下,老王已经能够熟练的用智能手机在网上购物,“随时都能买,现在年轻人也都这样,过年也不用囤很多,快递也不放假。”

智利车厘子“C位”出道

据了解,中国是智利车厘子更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90%。得益于便利的航运,车厘子在采摘后最快24小时便可送达中国。

百果园发布的春节前(1月18日-1月28日)水果消费数据中显示,短短10天,百果园车厘子销售额实现了近1个亿的小目标,而在这期间,百果园整体的销售额达近4亿元。

车厘子自由,车厘子自由了-第1张图片-

Member’s Mark智利JJ车厘子在山姆京东旗舰店预售期间单日销售量超过5万箱,并在三天内实现超过500吨的预售量。线下门店在近日推出299元/5公斤(即每斤29.9元)的促销价格,活动当天销售量近150吨,同比增长超过500%。《2019生鲜年货消费报告》中指出,与去年相比,今年智利车厘子的销量同比暴涨了32倍多。并且智利车厘子也霸占了华南、华北、华中、华东四区的爆款榜单,成为最亮眼的C位“明星产品”。

车厘子,是单词“cherry”的音译,国人多将其理解为进口水果“欧洲甜樱桃”。根据品质、大小划分为许多等级,主要是看单果直径的大小进行划分。目前车厘子的规格和标识是以“Row”(俗称行)来表示,来自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地区的车厘子一般用“J”(俗称勾)为标准。如下图:

以智利等地的车厘子为例,等级越高,价格也越贵。此外,不同等级的车厘子,在不同平台上的价位也有所不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智利JJ车厘子为例,整理了其在各个平台的价格进行比较。如下图:

在某水果超市工作的小张对记者表示,“智利的车厘子,性价比相对其他品种来说高一点,价格比较亲民,卖的也更好,并且自家吃的话双勾(JJ)就够了。”

90后看“车厘子自由”

“终于知道你的钱都去哪了,感情是都让你吃了。”在看完小月的账单之后,我由衷的感叹。

从小月的账单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花费都花费在了食品上,水果占了很大一部分。“很简单,想吃就买,有一段时间每个周末都买,我不仅实现了车厘子自由,我还实现了榴莲自由”。

小月是一名90后编辑,在魔都上海工作,月薪在一万左右,除去房租、水电等日常开销,每个月所剩不多。她说道,“车厘子自由”其实是个伪命题,要看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网上的那些文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贩卖焦虑,但是也不能说保守消费是坏事。”

“但是自由与自律是相对的,我没有给自己开花呗和信用卡,可以给自己一定范围的自由,但绝不是无限的自由。”小月补充道。

今年置办年货的时候,小月满心欢喜的想往家里寄一箱车厘子,被母亲阻止,由于不想跟上一代人的消费观起冲突,就没强硬的买一箱回去。她笑着说,“一箱车厘子五百多,够小老太太打好几天麻将了”。

跟小月的消费观不同,来自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90后产品经理小林,是理性消费大军中的一员。按理说,月薪早过两万的小林,实现“车厘子自由”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小林眼里,事情没那么简单。

小林从大学开始就是学校的辩论赛更佳辩手,凡是她认定的事情,几乎没人能从她那里找到逻辑漏洞,“我其实是比较擅长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我思考之后认为是这样的,除非你有理有据,不然你找不到点反驳或者说服我。”在消费车厘子这件事情上,小林也有自己的看法。

“哥哥今年带嫂子回来过年,我爸就买了车厘子,在父母眼里,车厘子真的是高档货的象征了”,她对记者说道,“我不会买,但并不是买不起。比如说我会毫不犹豫的买星巴克,因为我已经习惯星巴克对应的价位,我认为两者在价位上是匹配的。但是车厘子不同,对它的看法本身就是建立在这是个不常吃的水果,价值与价位不匹配,单从价值上来看似乎也没什么独特之处。”

“我见过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晒星巴克,或者咖啡社交,我就没见过有人端着一盒车厘子谈工作聊商务的。”小林补充道。

在消费观念上,小林更加倾向于理性消费,以及商品所带来的价值满足感。

来自山东青岛的小王是一名90后护士,工作稳定,前几天刚在朋友圈晒了和男友的结婚照,恩爱的模样让周围的单身狗羡慕不已。更让人羡慕的是,两个人已经在房价上涨之前,在青岛的李沧区全款买了婚房,准备在年后举办婚礼。

由于没什么经济压力,小王在消费观念上更倾向于及时享乐。“我比较喜欢吃,所以基本上想吃什么就买,前两天刚从网上下单了5斤车厘子,花了320元。”在谈到网上所说的“车厘子自由”时,小王对记者表示,“自不自由的,买一个也不够吃啊。现在快递很发达,在网上下单之后很快就能送到家,很适合我这种懒人”。

总结下来,在“车厘子自由”这一问题上,90后们关注的点似乎并不在是否真的实现了“车厘子自由”,买不买看个人情况,与整个市场以及每个人的消费观念有着莫大的关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缺乏“车厘子自由”,只是消费升级下的傲娇型哭穷

还没恶补完“绿水鬼”的知识,这两天我又被流行语“车厘子自由”给上了一课。讲真的,乍看到这么高端的词,受到惊吓的我赶紧吃了口瓜压压惊。

据报道,“车厘子自由”源于几天前的爆款文章《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

之后网上掀起了晒车厘子价格接力和“朋友圈杯”车厘子摄影大赛;“我终于知道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了!”成了微博热门话题;“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也一语风行。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让人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不只是生活,还有新晋炫富或哭穷标准。

忽如一夜炫风来,车厘子就挤掉了茶叶蛋、辣条在“炫富(哭穷)界”的C位,成了衡量财富多寡的标准,这多少让人始料不及——“车厘子自由”怎么就在“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彻底财务自由之间插上了队?

说奇怪其实也不奇怪:将干干巴巴的辣条盘得圆润过后,网友们又盘起车厘子,不是偶然,恰是必然。某种意义上,说自己没有“车厘子自由”,就是整体性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傲娇型哭穷。

那些嚷着自己没有“车厘子自由”、只有“喝水自由”的网民,很多都是哭穷界“惯犯”,当下拿穷来自嘲俨然成了一种风尚。

很多人忙不迭地将各种跟穷有关的新词往自己身上贴:一会儿说自己是“吃土族”,一会儿将自己列入“隐性贫困人口”,一会儿嚷着“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一会儿调侃自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丑和穷可以”,还将“穷丑”合体推选为2018年度汉字……有时候,你想在“高调哭穷”的队列中加个塞都难。

但哭穷的未必就是真穷。无论是车厘子还是咖啡,价格都没那么亲民,还经常被看做小资情调、小布尔乔亚式享受。将这些相对“高级”的食物当成穷富度量衡,本就是标准层面的“升维”:从用“吃不起辣条”来自黑,到用“吃不起车厘子”来示穷,表明网友们之于跟穷对应的消费能力认知“水位线”在上升。

以往腰包支撑不起对车厘子的“买买买”,未必叫穷。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买车厘子时想起了花呗账单上的赤字,继而有点犹疑,那就有了哭穷资格。也正因为消费需求层次在水涨船高,他们对“穷”的界定标准也在上移。

广州,市民正在选购车厘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真穷的未必会在网上哭穷。对那些扶贫意义上的贫困人口来说,他们的消费需求清单里,可能压根就没有“吃车厘子”这一项。马斯洛需求理论里的之一梯度需求都还没满足,哪还会想到更高阶段的享受性需求?果腹都是难题,哪还会大饱口福?

事实上,很多贫困户连什么是车厘子都不知道,就像不知道“啥是佩奇”那样,更别说对着空中楼阁般的“车厘子自由”对镜自照进而哭穷了。

相较于这些贫困户,很多网友的哭穷更像是一种傲娇。哭穷是他们在高强度竞争和快节奏生活中的“延缓行动策略”,也是他们跟“理想丰满VS现实骨感”矛盾的暂时认输式妥协。

虽然他们可能是每月工资花光的月光族,是“工资一还完款就几乎白领了”的白领,平常买起好点的水果都会心疼好半天,可这只是他们过紧日子的日常,就跟很多寻常人家“能自己做饭,不轻易下馆子;能坐公交车,不轻易打车;能领优惠券的商品,先领了再说”的生活场景差不多,跟真正的穷没太大关系。他们对低保线以下的穷是缺乏亲身感知的。

所以说,有无“车厘子自由”,没有太多的扶贫参考价值,只能说明,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中,很多人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正日趋旺盛。

□ 佘宗明(媒体人)

编辑:孟然 实习生:李文隽 校对:李世辉

“车厘子自由”依然是“贩卖焦虑”的套路

舆论场上的“爆款文”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 *** 两三天”。前些日子一篇题为《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的文章在网上被热传,它提出女性消费能力晋级的几种“标志”,“辣条自由、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等,更高阶的当然就是所谓的“财务自由”。

从“爆款文”的设置来看,所谓“车厘子自由”,属于从日常饮食消费向享受型消费晋级的过渡环节,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巧妙的设置。你可以不喜欢吃车厘子,但不会不顾及自己的服饰妆容,这就是此文渲染的一种价值理念,而“车厘子自由”都实现不了,谈何更高阶的“自由”呢?因此,一些网友借此吐槽,自己又“消费降级”啦,自己又要“穷到吃土”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近年在舆论场上“贩卖焦虑”,似乎成了很多人尤其是自媒体人的套路,不仅能引起外界关注,其带来的大量流量和广告收入也足以让外人眼红。“贩卖焦虑”的一大秘诀就是“生造概念”,而且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与现实问题结合并 *** 大量噱头。

“车厘子自由”就是一个硬造出来的概念,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蓝莓自由”“百香果自由”“澳柑自由”,等等,只要是那些不是特别日常的水果,都能被设定为“想象奢华”的存在。但问题的关键是,真的有那么多年轻人吃不起车厘子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并不是非要吃车厘子才能证明自己的消费格调,一些人不吃车厘子仅仅是不喜欢吃罢了。这本来就是个体选择的问题,非要把它纳入一种消费观念的叙述中,显得十分荒唐。不过,多数网友并不会仔细推敲其中的逻辑,但唯恐自己被贴上“不入流”或者“消费降级”的标签。

贩卖焦虑者就利用这种信息受众的盲目性,渲染“车厘子自由”的重要性。吃不吃车厘子还不是最要紧的,重要的是自己千万不要掉入低阶消费的陷阱,进而被打入低层次的外界评判,这才是很多人“焦虑”的根源。这类渲染情绪的言论,可能会编造各种稀奇古怪的话语,用各种新鲜概念 *** 眼球,但归根结底是要让受众产生“阶层焦虑感”。

与“贩卖焦虑”相对应的,就是所谓的“哭穷”。其实很多人也未必对此真的焦虑,仅仅是想借此“刷存在感”罢了。此前不少媒体也指出,年轻的消费者并非是“真穷”,只是“哭穷”,这可以被看成一种盲从心理作祟的结果。

*** 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众声喧哗,但信息受众的盲从性,也会让鱼龙混杂的信息变得更加混乱。要让某种观点流行开来,就不得不用一些“套路”,一些自媒体为了引发流量,就会定期制造一些“爆款文”,虽然每次表达方式和生造的概念不同,但多数时候“换汤不换药”,根本的手法还是挑起受众的情绪、制造焦虑乃至恐慌。身处这种舆论氛围中,即使不赞同其观点的人,也难免要参与一番讨论,或褒或贬,但不论何种态度,哪怕是插科打诨式的调侃,也会造成这些观念的流行。

其实,大多数人看得出“车厘子自由”只不过是实现不了“财务自由”的某种自我安慰,哪怕已经熟悉了其中的话语套路,还是会参与转发、讨论,因为“爆款文”已经构成了一种公共议题,受众都会借此“自说自话”,至于“爆款文”的论述是否严谨、观点是否合理,反而不会被人重视。

比如,有人借机吐槽自己现在连化妆品都买不起了,还有人说自己要囤积一批车厘子来积累财富,明眼人都看得出其调侃的意味,但其中也有不少现实的无奈。当年轻人面对现在高房价、物价的现实问题,面对就业、婚姻等问题产生纠结时,难免会产生失落的情绪,难免会有一些牢骚。但人们又深知心存正能量的必要性,更何况不能把自己内心的郁闷发泄给他人,便只好用这种看似自嘲的形式展示内心的情绪。

但这些跟所谓的“车厘子自由”并无关联,却中了“爆款文”制造者的圈套。在这类争执中,话题本身的严谨性不被重视,但它引起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联想,却会激起更多人情感的共鸣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对年轻人来说,实现“财务自由”之路固然很难,但可以分阶段实现,“车厘子自由”还没到奢侈品消费的程度,其实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是年轻人没必要沉浸在对各类“自由”的偏颇理解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才是最合理的消费观念。

说到底,对此还是理应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跟风参与讨论倒无妨,如果真的以所谓“车厘子自由”来判断自己的消费能力,未免太过幼稚。可以想象的是,“车厘子自由”不会是贩卖焦虑的最后一次“爆款概念”,也不会是舆论场上最热衷的“新鲜概念”,但这些渲染情绪的套路不会改变,制造噱头的手法依然存在,对此不必大惊小怪,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其中内藏的“玄机”。

车厘子实现自由了?近期车厘子价格下跌明显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近些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车厘子逐渐成为冬季水果中的明星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价格较高,车厘子也一度成为人们衡量“经济自由”的指标。

近日,央视财经报道的“车厘子价格腰斩”新闻登上热搜。记者走访岛城多家水果店、批发行后了解到,今年车厘子价格也比往年同期下降不少。有商家表示,由于产地那边是丰收年,往年同等品质要卖四五百元一箱,今年三百元不到。

海运车厘子为主,价格较去年下降40%

“现在价格确实便宜很多了。车厘子刚上市的时候,150元一斤也卖过。 ”定海大宇水果批发行摊主严善康告诉记者,由于之前都是空运的车厘子,光进价就要200多元一公斤,买的人少,进货也少。海运车厘子入市后,岛城车厘子的整体价格也在逐渐回落。

据了解,车厘子按果粒直径从小到大分为L、XL、J、JJ、JJJ等级别,一般来说,果径越大,价格也相对越贵。此外,车厘子价格也受甜度、外观等多重因素影响。严善康表示,去年12月上中旬,5公斤装、J级别的智利车厘子批发价要500元左右,12月底时回落到350元左右。“这几天,我们在卖的J级别的黑车10斤装的批发价在270~280元之间。价格比去年同期最起码下跌40%。 ”

1月13日,记者在新城大光明电影院一楼的hello城市超市看到,JJJ级别智利车厘子标价为99元/0.5公斤,JJ级别智利车厘子标价为79.9元/0.5公斤,J级别则为49.9元/0.5公斤。“价格回落蛮多了。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元旦前的一个周末,她在这家超市看到的价格是,JJ智利车厘子 99元/0.5公斤,398元/箱(2.5公斤装)。同日,在位于新城田螺峙路的清新果业未来城店,店员告诉记者:“今年价格比往年下跌蛮多的,具体跌幅还没计算过。 ”

低端车厘子走量快,线上线下旺销

近期车厘子价格的下降让不少网友大呼实现了“车厘子自由”,岛城一些水果商家的销量也有所上升。

“昨天有一款10斤装一箱的车厘子,只批发不散称,我这边一下子就卖掉了500箱,更便宜的卖到210元~220元之间一箱。”严善康表示,中低端的车厘子因经济实惠走量更快,比如J级别的车厘子相对而言更畅销。据了解,去年12月底时,严善康的摊位上单J级别的车厘子一天平均销量就能达到200箱,也就是1000公斤。

“自己吃的话,买这个就挺好的,5斤才150元,很划算。还是长柄绿杆的,说明挺新鲜的。 ”近日,市民范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定海某水果店购买到的低价车厘子。除了实体商超、水果店、批发行外,由于打着“特价”“秒杀”等噱头,线上平台的车厘子销售也十分旺俏。

在舟山某线上平台小程序中,记者看到,不同级别的车厘子正在爆款特卖。一款XLD(D代表车厘子色值为深色果)车厘子1公斤装售价50元,5公斤装售价230元,页面显示已售298件;一款简装的J级别车厘子售价为99元/1.5公斤,310元/5公斤,显示已售出101件。

范女士表示,相较于去超市水果区或者实体水果店零售购买,线上抢购有时更加实惠。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曾经在微商、电商等线上平台购买过车厘子。

近期价格或继续下跌,腊月二十后或迎来上涨

据了解,智利车厘子进入我国市场主要是两种运输方式:一是空运,二是海运。空运时间短但运输成本昂贵;海运运输成本低但时间比较长。“现在基本上以海运车厘子为主,从原产地到我们这儿的市场终端,需要二十来天。 ”严善康说。

冬季是南半球水果的盛果期,根据多年的市场销售经验和行情观察,严善康认为,国内进口车厘子主要产地智利今年是丰年,但今年受疫情和全球水果市场大环境等因素影响,从目前的价格走势看,这段时间车厘子的价格或许还会继续下跌。

“估计车厘子自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来说市场供应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新城经典生活超市果品区“鲜果日记”负责人王海勇表示,临近年关车厘子价格就说不准了,买的人多了,需求量大了,价格可能就会涨上去,具体还是要看市场。“我估计农历腊月二十以后,车厘子价格可能会迎来上涨。 ”

美媒:“车厘子自由”因疫情席卷中国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 *** 》3月8日文章,原题:尽管人们担心新冠病毒,“车厘子自由”仍席卷了中国在中国年轻人中,“车厘子自由”这个词意味着想要达到的那种随心所欲买这种水果的财务安全水平。所以,当“车厘子自由”突然到来时,人们大感意外。

今年1月,中国媒体报道称,某批次智利车厘子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随后,中国的零售商放弃了车厘子订单,消费者对这种水果也避而远之。

尽管中国卫生专家在电视上说,车厘子只要洗干净就可以吃,智利驻华大使馆也表示无法确认受污染车厘子来自智利,但为时已晚。随着28.8万吨进口智利车厘子快过保质期,价格暴跌。

吃货们看到了一个好机会。北京24岁的会计师顾希(音)说:“以前,我们把车厘子看成是有经济实力的人才会消费的高端水果。现在我们买得起了。”最近他花了150元买了一箱2.5公斤车厘子。

每年冬天,智利90%的车厘子都会出口到中国。大学讲师爱丽丝·杜说,车厘子让人联想到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中国农民长期种植鲜红色和黄色的樱桃品种。而进口的车厘子呈深紫色,个头较大,这个叫法接近樱桃的英语发音“cherries”。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樱桃分会名誉理事长杨杰表示,国产樱桃和进口车厘子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口味有些不同。

“车厘子自由”的说法在2018年流传开来。它是中国千禧一代对于财务自由等级的一种描述。其中更高级是“房子自由”,即购买房产的自由,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更低一级是“辣条自由”,这是一种很受学生群体欢迎的零食。但比起其他“自由”,“车厘子自由”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

北京市民顾先生说:“我觉得很多人只是赶时髦。如果不是因为打折,我不一定会去买车厘子,毕竟它们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陈俊安译)

别再吵着吃车厘子了 看看古人的“水果自由”之路

5元一颗!6元一颗!

在这几个月里

甜美多汁而且不便宜的车厘子

妥妥红了一把

那么,大家对车厘子的执念有多深呢?

有网友说

有一种财务自由

叫做车厘子自由

朋友圈炫富

不用展示名车名表

一碗车厘子足以

停!啧啧啧,几个小小的车厘子就让现代人神魂颠倒,还皇帝般的享受,古人可不服气了:让你们开开眼,看看千百年前我们为“水果自由”付出多少!

虽然在古代没有车厘子,但却有同样美味的樱桃。别看现在能够轻易买到,以前那可是十足的奢侈品。每年收获的首批樱桃要先送到帝王宗庙,请皇帝的祖宗们“尝过”,随后再用来赏赐、宴请宫廷内外大臣。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有幸获得一碟,感激涕零之际还写下《敕赐百官樱桃》;白居易吃过后也是赞不绝口,直夸“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

看来樱桃这种高级贡品,没有些地位和文采是吃不到的,倘若老百姓有幸能吃到一颗,那肯定比过年还要开心。

除了樱桃还有一种水果贵族大家一定不陌生,苏轼有首诗就专门形容它的美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天吃三百颗都不嫌多,没错说的就是荔枝啦!凭借丰厚圆润的口感、清甜爽口的味道,一直霸占着美味水果榜单前排位置。

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杨贵妃爱吃荔枝,宠妻狂魔唐玄宗命人修建建专供运输荔枝的驿道直通长安,全程1000多公里,保证天天发货,全国包邮。而且在当时简陋的保鲜条件下,接力快速传送,日夜兼程累死的马就不计其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举国上下折腾,就为让贵妃吃上新鲜的味道。

能与荔枝相提并论的热带水果,惟有龙眼,小核多肉是大家都喜爱它们的地方,从形态、果肉和味道来讲,这两种热带水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汉唐时期常常是赐给外来使节的礼品,“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殷尧藩的这首诗,就写出了龙眼的贵重,是可与象牙并论的贡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里感叹:“龙眼,南州悉有之。极大者出邕州,围如当二钱,但肉薄不能远过常品为可恨。”这么名贵的水果,一点点果肉不够解馋,保质期还很短,不能常吃到真是遗憾。

古代还有种水果也不是随意就可以吃的,圆溜溜酸酸甜甜,也很馋人,一提起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那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相传张骞出使西域,看到大宛国的葡萄光溜溜的,鲜亮可爱,亲自尝了一口,对它甘甜的味道赞不绝口,这才把葡萄从西域引进中原。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作为异域奇珍,帝王们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让葡萄在中土结出硕果,尽可能多在有生之年享用,不惜在皇家黄金地段开辟园圃。汉武帝曾如此痴狂于葡萄,"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同样,西瓜作为舶来品,刚刚传到中国时,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明清时代,西瓜被奉为水果贡品之首。有些皇帝喜欢吃西瓜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据记载,嘉靖皇帝就非常爱吃,为此令人专门开辟了一个小瓜园。他生性多疑,总怕有人害他,每当西瓜花落定果后,就派亲信太监在瓜园里看守,直到采摘后亲自送到宫里供他食用。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乾隆皇帝也曾留下咏瓜的名句。有次与纪晓岚微服私访,口渴了就到一家店吃了个西瓜。乾隆对店家道:“这瓜不能白吃,送您一副对联如何?”于是提笔写道:“堂中摆满翡翠玉,弯刀辟成月牙天。”

最后还有一种让古人抓狂的水果——桃子。咦!这不是从古至今都很常见的水果吗?诸位要知道,桃在古代有着超然的地位。齐天大圣孙悟空就喜欢吃桃,尤其是王母娘娘御花园的蟠桃,说到孙悟空就想起西游记,下半年……

其实,桃的寓意很多,既带有仙缘,又代表长寿。古人讲究文雅,《诗经?大雅?抑》中还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说法,此时的桃子不仅是水果,还是承载感情、表彰气节的信物,不是随随便便赠送的。

因为赐食桃子,先秦时期还曾发生了一出著名“借刀杀人”的阴谋。齐景公给手下三位勇士赐两个桃,导致三人互斗,结果全部死亡,这就是《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所记的“二桃杀三士”典故,一场水果引发的惨案。

王中举 摄

小心翼翼来种植,跋山涉水去运输;想吃没有钱买,舍不得吃又怕坏掉;吃到了得千恩万谢写首诗,吃不到还可能稀里糊涂丢性命。在争取“水果自由”的道路上,古人真的付出了太多,想想现在真是幸福,赶紧吃一把车厘子压压惊。

车厘子从“不自由”降到“3元/斤”,是该点赞,还是该批判?

今年,从设施大樱桃刚刚上市的时候,大樱桃市场整体上就不那么景气。一叶落而知秋,当智利大樱桃、新西兰大樱桃、美国大樱桃、土耳其大樱桃等纷纷盯上中国市场后,国产大樱桃的“快活日子”就可以宣布到头了。

进口的狼,披着“外来和尚的袈裟”,念得经是非常凶猛,搞得一些消费者,“只识车厘子,不认大樱桃”。

而在国内,大樱桃的种植面积又在“不分南北、不分地区、不管死活”的进行扩张。种植大樱桃,有些像当年推广种植苹果一样疯狂了。

大樱桃的价格也在应声而落。

今年,一些地区的大樱桃,叫出了“10元3斤”,3块多一斤的“离奇价格”。可以说,在外来大樱桃和国内大樱桃双重扩张的情况下,整个大樱桃市场前景已经不乐观了。

前两年喊“实现车厘子自由”的那些消费者,估计已经要被迫实现“车厘子自由”了。

引用一句话来说“车厘子自由不自由,要看农民有多牛!”

该给农民点个赞么?

网上一直流传着关于外国鱼子酱的故事,讲得是以前外国鱼子酱只有野生的,非常昂贵,一般人吃不起。被中国引进开发出人工养殖后,价格立刻跌到了平民的价格。

很多国人都把这事儿引以为豪。

如今,国内的大樱桃也有这个趋势。在大樱桃扩张的这些年里,全国到处都有种大樱桃的。以前我们将果树的优势产区来种果树,但在车厘子热的背景下,不管是啥地区,相关利益群体都有办法将这个搞成优势产区。

这也导致了大樱桃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当然了,对于整个中国大樱桃消费市场来说,这些大樱桃肯定还不够吃。但是加上外国进口的呢?大樱桃市场容量可能就没有那么富余了。

对于跟风种植,从业内来看多以批评为主,认为这种跟风种植是盲目的。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呢?

产量上升价格降低,这是一个好事。

如果能把大樱桃降低到“滞销”的那种程度,可能会有更多消费者拍手鼓掌。

该批判一下么?

对于市场上有3块多钱一斤的大樱桃,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车厘子”的耻辱,也是大樱桃的耻辱。曾几何时,早春的设施大樱桃可是800多元一斤。

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大樱桃反而降价了,这叫什么事儿呢?

大多数大樱桃的优势产区,以种植生产精品大樱桃为主。对于某些产区以3元一斤的价格往外卖“低品级”的大樱桃甚是不满。



但是不满也只能不满了。若是说批判,市场经济下的降价行为,任何人都没有批判的权利。

怪就只能怪,前些年没有认真的去耕耘相关的水果品牌,没有让消费者形成认同感。这些年狼来了,自然也就过不得那么舒服了。

批判,是不可能批判的,也只能认命了!

大樱桃前路如何?

从目前这样的市场情况下看,不是太乐观。

中高端市场被外国进口的大樱桃所竞争,压力有些大。尤其是设施大樱桃,只能用“太难了”来形容。前脚是进口大樱桃,后脚就是露天大樱桃。

对比起来,无论是品牌,还是品质,还是价格,设施大樱桃都没有太大的突出优势。


至于露天大樱桃,走不成高端路线,还能走低端路线。

大不了就多种一些生产成本低的品种,来个薄利多销。

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下,到时候非优势产区的大樱桃产区,或许又会掀起一阵砍树的大潮。

古茗车厘子新鲜登场,来古茗实现“车厘子自由”

每年12月,都是进口车厘子大量上市的时候。智利是车厘子全球主产地,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预测,今年智利车厘子季整体产量预计近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5%,可谓车厘子丰收季。据预计,今年的车厘子季,中国进口量也会明显增加。

有了丰收季的加持,新茶饮头部品牌古茗也在12月上新了车厘子系列饮品。

古茗车厘子系列,门店上新售卖。图片来源:古茗茶饮

目前,古茗门店已陆续上新三款车厘子系列饮品,红运满杯车厘、红运车厘子莓莓和红运车厘子莓莓1L桶。据古茗茶饮点单小程序显示,红运满杯车厘售价23元,红运车厘子莓莓中杯售价18元,红运车厘子莓莓1L桶售价为25.9元,此次的1L桶为新春特别款,1L大桶装更过瘾,可以和亲朋好友共享,可谓是性价比之王。

古茗一贯使用当季新鲜水果,车厘子系列饮品采用的是应季新鲜智利车厘子,黑红饱满,口感爽脆多汁,鲜果颗颗大于等于26mm,大颗圆润,饱含自然清甜。古茗跨越19000多公里为用户送达智利新鲜车厘,采用预冷系统和气调包装,搭配全程冷链运输,保证鲜果从摘下的那一刻到门店制成饮品,依旧能呈现更佳风味。

顾客在门店购买车厘子饮品。图片来源:古茗茶饮

据了解,此次上新的三款饮品均使用了车厘子和草莓的鲜果搭配。古茗茶饮研发人员表示,车厘子本身的味道是甘甜带有一丝酸味,入口有一股清香,口感较脆,而草莓是微酸带甜味与香味的,车厘子和草莓的碰撞,可以让果味更浓郁香甜,同时加强饮品的层次感。茶底选用的是茉莉花茶,清爽甘洌,花香悠扬,可以支撑起整杯饮品清爽的基调,更能成衬托出车厘子和草莓的鲜感。

这是古茗上新车厘子饮品的第3个年头了,此次上新,恰逢兔年,古茗和兔克兔克IP合作,为用户送上新年祝福。古茗线下各门店陆续上新红运周边,有红运萌兔贴纸、红运冰箱贴、红运手提包和红运提兔杯套。买车厘子系列饮品即可获赠贴纸,小程序、饿了么、美团上线“喜提红运车厘套餐”,不出门也可以获得车厘子相关周边。线上更有红运表情包,这个新年,来古茗实现“车厘子自由”吧。

“车厘子不自由”!“身价”再度大涨,什么原因?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1-24 08:00

因为和生活标准挂上了勾,"车厘子自由"成为 *** 热词。元旦后,由于大批量车厘子到港,单斤售价在30元上下,让"车厘子自由"触手可及。然而临近春节,车厘子身价却再度大涨,普通品质的上涨约四成。

不少批发商冒雨来到奉贤区的这家水果市场采购,装有车厘子的集装箱接连不断运抵,供不应求。

现场销售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市场每天的销量是60-80柜左右,因为临近春节了,销量相比往年有150%-200%的增长,当天都能销售完毕。

因为疫情关系,车厘子无论从产地出口还是入关进口,都全程检查,防疫成本增加。国际海运成本今年也明显上涨,再加上海运速度不及预期,装有大批量车厘子的集装箱船原计划于1月21日靠港,现仍在途中。这些都导致车厘子价格跳高。

位于龙吴路上的进口水果零售市场,各个品种的车厘子摆在了醒目位置,相比此前3J车厘子30到35元一斤,现在涨幅近四成,而高品质车厘子涨幅达到五成。

不过,马拉西亚猫山王榴莲、韩国晴王葡萄、秘鲁芒果等进口水果都已上市,积极抢占春节市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沈春琛 实习编辑:秦雨佳)

标签: 自由 车厘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