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到上,走步道,大约半小时,都在花海里行走;也可走台阶,699阶,笔直,年轻人一般都挑战自我从此而上,均可直到三嵕寺;也可顺水逆流而上,直到金禅寺前的广场。正值五月,花如海,树绿荫,凉风习习,云朵飘丝。
金禅寺后的舍利塔,我很在意,其实也是之一次来,但是我祖父生前就和我讲过,曾经老爷山战役的时候,他作为一名后勤补给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还讲过舍利塔上还留着许多弹孔和弹痕。现在的金禅寺是在原有寺庙的前面新建的,要宏伟的多,建设的规模和标准也高的多,虽然缺少了些古朴,我觉得在多少年以后,也会历经沧桑而朴素踏实起来。
站在烟雨楼上,鸟瞰群山绿影,凉风习习,苍蓝耀眼,晴空万里,能看见远山,应该也有诗和远方。站在佛的旁边,用佛的眼去看苍山,蜿蜒盘绕,天空而广阔,风凛冽地拂过树梢,盘山道上的蚂蚁般的人就是苍苍众生。佛是从过去看到未来的,也是从细微看到宏大的,而我只能看到现在,现在的风景就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却不知道山的背后依然是风景。
香客们依然虔诚地上着香,匍匐在佛的脚下默默念叨着,耳旁的钵一声一声地敲响,端坐在莲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微睁耳目,千手千眼看护着这个芸芸世界,一切都在眼中,一切都在手中。我现在终于明白人为什么会相信佛,为什么会那么多人想成为佛,因为佛没有想要的,因为世界都是佛的,因为佛会给你一个希望。
下山的路顺水而下,虽然是从山下抽上去的水,又流下来,却也给了这个山很多灵性,至少山花伴流水,潺潺叮咚。小孩子们追逐着,我和老张先聊着,不一会儿就蜿蜒而下来到车场。随后想到的还是解决我们的肚子问题,于是驱车去吃鱼。
曾经我认为,人生最不能辜负的就是肚子,于是我努力为了嘴而奋斗,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出文化,最后还是回到了味道。我看了很多关于大家关于吃的书,也吃过很多美食,也写了一些文字,但由于从去年开始血压有点高以后,就基本不怎么吃很多不适合的了,于是,对于美食也只是看看视频、看看书,体味其中的味道而已了。而今天,要去吃鱼,我认为是值得表述一下,以纪念这次拜佛之旅的意义了。
这个吃鱼的地方在距离老爷山大概十一公里的西邓村,在两个鱼塘旁边,离余吾煤业北门大概一公里,夫妻二人开的小餐馆,有一大一小两张桌子,屋后的树林里搭建了三个蒙古包,应该是在夏天是就餐的。丈夫原来是给屯留县县委书记做饭的,后来书记调走了,他便和妻子开了这样的一个以吃鱼为主的餐馆。距离这里十五公里有屯绛水库,周边没有工业,水质优良,鱼类品质很高,这个餐馆的鱼都是来自于屯绛水库,在自己的鱼塘里暂养的,吃的时候捞出来。
这里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鱼四吃、一鱼六吃,根据客人的多少确定。我们此次点的是一鱼四吃,一条六斤重的大草鱼,剁椒鱼头、麻辣鱼柳、酸菜鱼骨、鱼皮冻,如果是六吃还要加上黄焖鱼块、红烧鱼尾。当然还配上炖土鸡、炒鹅蛋、凉拌野菜、炖猪肘,孩子们爱吃肉,于是增加了不少补充能量的。
鱼头清洗,对半斩开,披着一半红椒、一半绿椒,视大小蒸制十分钟,摆葱姜丝,热油烹,点蒸鱼豉油,即可上桌。鱼头肉片状,眼部、脑部有胶质,眼珠子突出说鱼是刚宰杀,新鲜至极。
鱼身肉片肉,留骨。肉片切柳,沾淀粉热油炸,复炸一遍,金黄脆爽。爆香葱姜大料香叶辣椒,鱼柳复炒,出锅,麻辣鲜香。鱼骨、鱼尾放入酸菜炖至汤汁纯白,胡椒、盐调味,清淡,只留鱼鲜。
鱼皮冻的做法类似猪皮冻,润滑,清口。
大家吃得兴致极高,基本一扫而光。
阳光下的日子就应该这样过,可是我们都忽略了生活本身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放弃的却是最真味的。从佛的脚下路过,仰头看见佛的笑容,能度的世界其实应该都是微笑,可却被充斥了烦恼,来源于何处,就是本心的贪婪,被迷住的双眼看不见阳光,内心的微笑才是活着的本来。
回家的路上经过网红公路,我的心在黄土高坡的沟壑中起伏,一眼望去的依然是不到边的未来,天空蔚蓝永远不变,只有一点点云跳跃着遮挡阳光,可阳光根本无视,因为他的光芒不会因为云朵而改变。我想起我站在烟雨楼向下看世界的感觉,除了拂过脸颊的风之外,什么都在脚下。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我看见的远方,一直到很远,能看到世界的尽头,如果世界有尽头,这个尽头就在眼前,眼前都是真实而没有虚无,为了远方也根本没有必要在乎那些渺小的阻挡。
唐朝的舍利塔下的高僧舍利依然在塔下,可是高傲的唐朝却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高僧的舍利放出的耀眼光芒,而物质却在轮回中走失了。现在的人都过于重视物质而轻视精神,追逐物质远远大于精神,空虚而虚无的物质在世界里不生不灭,永远都不会停下轮回的脚步,谁又是这些真正的主人呢。只有精神会永恒,会有归属,能控制物质。我拜倒在这颗舍利之下。
小伙伴们,离过年还有十几天
相信不少人都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今天,黄县君就来说一说
老黄县民间忙年的一项重要习俗
——打冻儿
打冻儿是老黄县民间迎年的一项重要习俗。腊月天寒地冻,便于食品存放。人们将富含动物胶原蛋白的猪皮、鸡皮或鱼皮等熬制一番,待其自然冷却,就成了原汁原味的皮冻儿。
猪皮冻儿
猪皮冻儿味道鲜美
是老黄县人过年待客的一道招牌菜
旧时,乡间几乎家家养鸡,专留几只小公鸡过年杀。傍年根儿,总有乡人推着锅、走街串户上门给人家收拾猪头。他们多半会找一块开阔地方,将锅支好,烧上柴火,锅内熬着松香,然后就用松香给猪头拔毛。
尔后,农家把收拾干净的猪头、猪蹄、骨头、公鸡等下锅煮,捞出猪头、鸡腿肉等,撇出浮油,仅留下清汤。
再将煮熟的蹄骨、鸡肉等回锅,加盐、酱油、大料等调料,用清汤炖,打出香喷喷的猪皮冻儿。
猪皮冻儿味道鲜美
深受百姓的喜爱
但是,较之猪皮冻儿
鱼皮冻儿更具胶东特色
鱼皮冻儿
龙口沿海人家
很早就有打鱼皮冻儿的习俗
廷巴鱼味美
每年各家鱼行都要腌制大量廷巴鱼
以供过年之需
将一捺左右的廷巴鱼肘儿(指去掉头的咸廷巴鱼片)买回家,剁成块儿浸泡。预先浸泡好一些黄豆,待其膨胀即可。选些老白菜帮子,切成小碎块。
这时,可在锅内添水,将廷巴鱼块搁进去,加进黄豆、白菜块儿,加酱油、大葱、桂皮、大料、茴香、豆蔻、砂仁等,熬出来的汤冷却,就成了别有风味的鱼皮冻儿。
----------插播一下---------
廷巴鱼是河豚鱼的别名
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
渤海、黄海、东海都比较集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条船一次出海作业,捕获个万儿八千斤廷巴鱼,再平常不过。
其肉味之美,据说堪比“天上龙肉”,龙肉谁也没吃过,这能吃到嘴的廷巴鱼肉,其鲜美,令人向往,其“剧毒”,却令人生畏。
----------插播完毕----------
除了鱼皮能打冻儿,鱼鳞也能打冻儿。
现年77岁高龄的逄日敦老人回忆,小时候去北皂村姑姑家,常见姑姑家打鱼鳞冻儿。老人说的鱼鳞冻儿,是指用火鳓鱼鳞片打出的冻儿。
打鱼鳞冻儿,要将鱼鳞洗净、沥干后再入锅,按比例兑水,加入适量盐和料酒,先用武火煮沸,加入切碎的葱、蒜,改用文火炖,待鱼鳞变白、卷曲,汤呈糊状,即可关火,滤掉残渣,将鱼鳞汤汁倒进容器,冷却后即变成冻胶,这可是沿海人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岁月更迭
冻儿仍然是我们过年的必备之菜
小伙伴们
你们都是腊月哪一天打冻儿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说一说呦
大家好,我是厨易,分享一学就会的厨房美食,欢迎交流,互相增进。
最近的温度真是跳水似下降,很多地方都开启了“速冻”模式,这时候可正是吃“鱼冻”的时候。鱼冻呈爽滑固态膏状,鲜润软嫩的鱼冻送到嘴里,清凉又滑腻,能够很真切地体验到鱼冻在你舌尖慢慢融化,这滋味太美妙!
所需食材:
鲫鱼、干黄豆、小米辣、大蒜、生姜、大葱、食用油、花雕酒、老抽、生抽、陈醋、白糖、盐、鸡精
*** 步骤:
之一步:鲫鱼洗去肚子里面的黑膜,充分打洗干净备用。
第二步:干黄豆用温水浸泡24小时,泡至胀开变软,然后多清洗几遍备用。
第三步:两根小米辣切成段,大蒜、大葱切成片,多一点的生姜切成片。
第四步:把锅充分烧热加入一勺油滑锅,把锅热好后,再把鲫鱼下入锅中煎一下,一面煎制定型后,晃动锅子,防止鱼皮粘锅;煎好之后翻面,把两面都煎至金黄即可盛出来备用。
第五步:锅中加入少许食用油,再下入准备好的料头煸炒出香味;接着把煎好的鲫鱼下入锅中,再加入适量花雕酒、老抽、生抽、陈醋、白糖、盐、鸡精调味上色(颜色可以稍微深一点,口味也可以做的偏咸一点)。
第六步:把泡好的黄豆控干水分倒入锅中,接着往锅中加入没过鱼肉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最小火,然后盖上锅盖,焖煮40分钟。
第七步:准备一个不锈钢的小锅,把炖好的鲫鱼和黄豆盛出来,再把汤汁也一起倒入锅中;第二天再看,鱼汤已经被冻成鱼冻了,美味即成。
*** 关键点:
鱼肚子里的黑膜一定要清洗干净,不然鱼腥味比较重。
鱼冻,冬日里让人幸福感爆棚的美食,没有一点儿鱼腥味,如果挑一块鱼冻放到热腾腾的米饭上,米饭的热气把鱼冻氤氲着化开,浸润这周围的米饭,一口下去,鲜香美味,丝毫不比鱼肉的滋味差。如果你还没有吃过鱼冻,一定要尝试一番哦!
本期鱼冻的视频 *** 全过程,大家可以参考厨易2021年01月07日的视频 *** ,我们下期见。
烹饪技术:虾饺皮与粉粿皮的技术探讨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也可先看《饮食文化:虾饺与粉粿是小麦文化与稻米文化的象征,是两个食品系》
正文:
正如老子《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我们啖吃的食品总不会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的配方 *** 下去,因为随着对 *** 工艺的理解,必定会发现食品 *** 还有众多改善之处。
例如“粉粿”在最初的时候,独到地利用水磨粳米煮饭作皮包制。
然而,厨师们慢慢发现单纯利用水磨粳米作皮还有不少瑕疵,不仅米浆的黏性太弱,还略欠多少润泽,故不晚于明末清初的时候改良成“入白粳饭其中……以猪油润之”(《广东新语》)。
这就是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虾饺与粉粿的裹皮应该要有不同,以体现它们各自的特点
事实上,当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1769年-1843年)在大快朵颐地啖吃其至爱的“虾饺”之际,“虾饺皮”就已参照“粉粿皮”的发展轨迹被该食品的始创厨师得到改良。
须知 *** “虾饺”的皮的“澄面(麪)”原本是佛教徒不屑一顾的东西,其来源本是 *** 上等斋菜——“面(麪)筋”的下脚料。
依据文献记载,“面(麪)筋”在南北朝——佛教植根中国时就已流行。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都是将洗面(麪)时从布袋渗出的白浆视为下脚料一倒了之。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最初的时候谁都没有留意在洗面(麪)时从布袋渗出的白浆在静置之后会沉淀成细末。
其次是即使知道从布袋渗出的白浆在静置之后会沉淀成细末,由于细末的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含量低,致熟时没有延伸性,即质易脆而欠缺弹性,很难塑成如“粉粿”或“饺子”的皮去使用。
再有一个原因是这种沉淀出来的细末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皯(又写作?)”——味道木独,质地又欠缺油润。
淀麪与籼米 *** 都必须经过“二次加热”,之一次为“渌(烫)”
“虾饺”之所以深受伍秉鉴的青睐并成为“点心之王”,就是该食品的始创厨师参照了“粉粿皮”的改良轨迹——在糅合作裹皮时加入猪油,把用澄面(麪)作的裹皮由“皯(又写作?)”变得润泽起来,使本来不甚起眼的下脚料变成爽脆的、令人刮目相看的“虾饺皮”。
这就是“虾饺皮”最早的改良方向。
澄面(麪)这种含直链淀粉(Amylose)极高的细末之所以产生爽脆并成为响当当的“虾饺皮”,是厨师们瞭解了这种细末的特性后,奠出的一个必杀技——不是使用常温清水糅合,而是利用滚沸清水冲烫再作糅合。
此一必杀技令澄面(麪)颗粒(直链淀粉)有序糊化(Gelatinization)而不是有序与无序相杂糊化,从而让澄面(麪)颗粒老化(Retrogradation)之后产生诱人的爽脆质感。
“虾饺”与“粉粿”制皮时要求渌(烫)得匀和擦得匀
人们视“虾饺”和“粉粿”为一对“孪生兄弟”不无一定道理。
尽管我们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如影相随的“战略伙伴”。
这边厢的“虾饺皮”刚参照“粉粿皮”利用猪油得到改良,那边厢的“粉粿皮”马上仿照“虾饺皮”利用滚沸清水冲烫得到改善。
可谓是互勉发展。
*** “粉粿”的厨师们在为“粉粿皮”奠出撒手锏——利用晒饭干取代原来的米饭以改善米浆香气之后,立马让不具香气的“虾饺皮”显得相形见绌。
同时也打破了以往相互默契的“战略伙伴”关系。
“虾饺”与“粉粿”在裹包时边缘要摺叠捏牢,蒸熟后“虾饺”的摺痕明显
正当 *** “粉粿”的厨师准备为他们的成绩举杯庆祝之际,只是香气相形见绌而其他地方不相伯仲的“虾饺”则剑锋一转,向着“点心” *** 的更高境界——造型冲刺。
后来的厨师似乎没有把握“粉粿皮”在香气方面的优势并继续改良下去,竟然羡慕起“虾饺皮”爽脆、软滑、不起粒的优势起来。
能发现自己缺点和找出对手的优点本有值得肯定之处,因为“粉粿皮”易霉、易烂及不易塑形终究是个缺点。
然而,任何改革都应遵循自己的风格和轨迹发展才具有吸引力。
遗憾的是,厨师没有认识到“粉粿皮”是稻米制品的象征。
竟急功近利地掺杂上澄面(麪)——小麦制品象征的原料来。
我们翻查了一些资料,不禁发现在1940年代,即“点心状元”罗坤将“虾饺”演绎成惟妙惟肖的“绿茵白兔饺”的时候,就已有厨师耐不着性子在“粉粿皮”中搀杂澄面(麪)作新配方了。
当时出版的《广州点心》说:
“粉粿皮(制40件):米浆8两2钱(410克)、澄面(麪)1两8钱(90克)、精盐2钱5分(12.5克)、熟猪油2钱(10克)、花生油3钱(15克)。”
这个配方不仅将“晒饭粉”——“粉粿皮”引以为傲的原料舍弃,而且还掺杂了不拉边的非稻米的原料——澄面(麪)。
1952年《名菜美点介绍》有介绍“娥姐粉粿”及“虾胶”的做法:
娥姐粉粿:
“配料:饭粉1斤,澄麪(澄面)4两(两),枚肉(脢肉)12两(两),虾肉12两(两),义烧粒(叉烧粒)4两(两),冬菇1两(两),蚧肉(蟹肉)2两(两),蚧王(蟹黄)1两(两),元茜(芫荽)1两(两),笋粒2斤,猪油4两(两)。
制法:先将饭粉、澄麪(澄面)用水煲(渌)熟,后分件,开成窝形皮。将虾肉、枚肉、义烧(叉烧)、冬菇、蚧肉(蟹肉)、笋粒加味炒成馅。用皮(疑为衍字)加蚧王(蟹黄)、元茜(芫荽)在底,加入馅内。(用皮)包成娥媚(娥眉)月形,蒸熟便成。”
虾饺:
“配料:①馅:肥肉4两(两),生虾肉1斤,猪油1两(两),味粉、白糖、生盐、古月粉(胡椒粉)各少许和匀。 ②皮:澄麪(澄面)9两(两),开水13两(两)。
制法:①将肥肉滚熟切拉,生虾肉打烂,用猪油1两(两)、 白糖2(钱)、生盐3(钱)、古月粉(胡椒粉)少许,与以上各物和匀为馅。②澄麪(澄面)以开水泡(渌)熟,拌和后分成约3(钱) 重小园粒(圆粒),用刀拍成园块(圆块),用以包馅,制成湾梳形(弯梳形),以猛火蒸熟为佳。”
1957年《广东菜点烹调法》有介绍“有汁鲜虾饺(虾胶)”及“鲜鱼皮粉粿”的做法:
有汁鲜虾饺:
“原料:鲜虾仁八两,熟虾仁八两,枚(脢)肉一斤,熟肥肉四两,香信一两,猪羔(“猪膏”之误,凝结的猪油)八两,味精二钱,各种调味适量。
制法:先将各种配料(脢肉、熟肥肉、香信)均切成幼粒形状,用适量(这里所说“适量”不知所云)的配料加硬猪油(原料项中是“猪膏”)后捞匀,便成虾饺馅。
饺包(疑为“皮”字之误)通常用汀面(澄麪)制成的,即是用滚水泡(烫)熟汀面(澄麪),加味油料(“味油料”究竟是什么,配比是多少没有说明)搓匀,用拍皮刀把小粒汀面(澄麪)拍成圆形,然后用手撮成虾饺子形状(以什么形式加热致熟没有说明)。
风味特点:爽而有汁,令人可爱。附注:猪羔(“猪膏”之误,凝结的猪油)要冻(低温),成为硬状。”
鲜鱼皮粉粿(书说出自茂名县,即现在的茂名市):
“原料:鲜鱼肉六两,冷饭粉十两,叉烧四两,猪肉八两,香信五钱,味粉三钱,鸡旦(鸡蛋)一只,盐、葱、生抽(浅色酱油)、古月粉(胡椒粉)酌量。
制法:先将鱼肉刮落。将冷饭晒干磨成粉,后用开水(没有说明用量)冲熟,入鱼蒸(疑为“蓉”之误)胶和生抽(浅色酱油)五钱切粒开(擀)薄做皮。后将猪肉、香信、鸡旦(鸡蛋)、味粉、古月粉(胡椒粉)、盐、生抽(浅色酱油)等搅匀作馅。将皮包(馅)成角子形,落碟蒸熟便成。风味特点:皮滑,甜香,白色。”
这里显然是时间及地域的问题,粉粿 *** 仍坚持并保留着稻米文化的特色,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1950年代(具体出于何年不详)的《中国名菜谱》有“娥姐粉粿(原文为娥姐粉果)”与“鲜虾饺子(即虾饺)”:
娥姐粉粿:
“一.原料:澄麺(即麦淀粉)八两(332.5克),猪油八两(约耗二两半。332.5克,104克),粟粉(玉米淀粉)二两(83.2克),生粉(绿豆淀粉)二两(83.2克),猪瘦肉十二两(499.2克),食盐一两二钱(50克),鲜笋片(按滚过后挤干水分计算)十两(416克),叉烧十两(83.2克),中生虾肉十两(83.2克),蟹肉二两(83.2克),水發北菰(水发北菇)二两(83.2克),白糖十两(416克),味之素三钱(12.6克),蚝油六钱(25.2克),酱油(生抽,浅色酱油)一两二钱(50克),胡椒粉三分(1.26克),蔴油(芝麻油)一钱(4.2克)。
二. *** *** :
1.粉粿皮:把澄麺(澄面)、生粉(绿豆淀粉)、粟粉(玉米淀粉)混合一起放在盘内。冲入摄氏100度(“摄氏100度”现在称“100摄氏度”)的开水一斤(665克),用木棍急速搅拌(均匀成熟粉团),(将熟粉团)倒在案板上,放入猪油五钱(21克),用手搓到纯滑(这是此食品的 *** 关键),然后切成小块,每块约三钱(12.6克),用手(将小块搓圆并)按扁,再以擀麺杖(擀面杖)擀成圆薄饼,(再)用手捏成窝形,便成粉粿皮。
2.粉粿馅:将瘦猪肉、鲜虾肉、鲜笋片、叉烧、北菰(北菇)、蟹肉等都切成与小指甲大小的片(俗称“指甲片),再用湿马蹄粉(湿荸荠粉,原料表中无列)拌匀。锅(镬)用旺火烧红,放入猪油五钱(21克),先把笋片炒约二分钟到出。再将锅(镬)烧红,放入猪油约八两(332.5克),待烧至油将滚(沸腾)时,放入猪瘦肉、生虾肉稍炸至微熟,倒在笊篱上,滤(沥)去油和水。再(将猪瘦肉、生虾肉)在放回旺火锅(镬)中,加入味之素、酱油(生抽,浅色酱油)、蔴油(芝麻油)、精盐八钱(33.6克)等,并将已炒好的笋片放入一起炒匀,变成粉粿馅。
3.蒸粉粿:用粉粿皮一张包上粉粿馅六钱(25.2克)。粉粿要做成榄核形,以摇动整只粉粿时,能听见内中馅的的摇动声为合格。为了使它(粉粿)美观,包馅时可把香菜叶(芫荽叶)和蟹黄加在馅的上面,则(粉粿)蒸熟后(粉粿)外皮便红绿相衬。粉粿包好馅后摆入抹上一层油的蒸笼内,用猛火蒸五分钟便熟(蒸时一定要用猛火,否则粉粿皮的质感会变霉而不爽脆)。
4.剪粉粿:粉粿也可用油半煎半炸,叫做剪粉粿,配以上汤同吃,别具风味。”
鲜虾饺子(虾饺):
“一.饺皮制法:
(一)原料:澄麺(澄面)一斤(665克),精盐二钱(8.4克),猪油五钱(21克)。
(二) *** *** :澄麺(澄面)过箩,除去团粒,盛入瓦盆内,放入精盐二钱(8.4克),再冲入摄氏100度的沸水一斤八两(997.5克)。水要一次冲入,否则做好饺子会裂开和破烂。用木棍急速搅拌(把澄面搅拌成团)。然后将瓦盆连同澄麺(澄面)复(覆)在案板上,焗约十分钟,使澄麺(澄面)吸入水分。取出(澄面团)用手(在案板上)擦透(要擦至软滑),再加入猪油搓匀便成饺皮(虾饺皮)。
二.饺馅制法:
(一)原料:生虾肉八两(332.5克),肥猪肉四两(166.4克),鲜笋肉(按挤干水分计算)四两((虾饺皮)),精盐三钱(12.6克),白糖五钱(21克),酱油(生抽,浅色酱油)四钱(16.8克),味之素一钱(4.2克),芝麻油一钱(4.2克),猪油二两(83.2克),胡椒粉一分(0.42克)。
(二) *** *** :1.将鲜笋肉切丝,再切成二分(0.7厘米)长的段,用沸水泡过,压平(“压平”疑为“压干”之误)水分。肥猪肉蒸熟,切成细粒(与糯米粒大)。2.将鲜虾肉洗净,用洁净布吸干水分,放在盆内加入精盐,搅至起胶(约搅二分钟)。然后放入鲜笋丝、肥猪肉粒、酱油(生抽,浅色酱油)、白糖、味之素、猪油等搅匀(约搅一分钟),再加入芝麻油、胡椒粉拌匀,用盆盛装,放入冰箱内冷藏约三十分钟,便成虾饺馅。
三.虾饺(做法):将饺皮(虾饺皮)分成小块,每块重二钱五分(10.5克),用刀(蘸些花生油或猪油使刀腻滑,不至黏着澄麺皮)压成,直径一寸(3.3厘米)长的薄椭圆形的皮。然后在皮中拨入三钱(12.6克)馅。再将皮的两端捏合成弯梳状(或鸡冠状)。所以此饺亦称为弯梳饺和鸡冠。
捏好后摆入用油薄薄擦过的蒸笼上,用旺火蒸五分钟即成。蒸熟后皮薄而透明,现出嫣红色的馅内虾肉,很美观。”
如今回顾起来,在粉粿皮之中渗杂澄面(麪)的做法根本就是自毁长城,令“粉粿”这种以稻米作裹皮的特色毁于一旦,稻米应有的质感和香气荡然无存。
这不,到了1970年代以后,所有书籍所记载的“粉粿皮”的配方再没有稻米的痕迹了,乍看与“虾饺皮”无异,难怪后来人不认为“粉粿”与“虾饺”不是“孪生兄弟”。
以下为1980年代中期某教材的“虾饺”与“粉粿”的配方,即可见一斑:
虾饺配方:
“澄面(麪)450克,生粉50克,猪油15克,清水700克,精盐10克,虾饺馅200克。”
粉粿配方:
“澄面(麪)425克,精盐5克,生粉75克,清水600克,猪油15克,粉粿馅200克。”
能看出两者有区别吗?
仅是比例及馅料有区别。
如此做法,对于“粉粿”而言,是否正在印证《老子》所言“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呢?
其实,“粉粿皮”大可不必改弦易辙跟着“虾饺皮”走,即使被视有爽脆、软滑、不起粒以及易于塑形的“虾饺皮”也并非没有瑕疵,稍一摆放,表皮会因水分蒸汽挥发变得艮韧。
这一点让它必须改良。
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易霉、易烂的“粉粿皮”抑或是稍一摆放就会变得艮韧的“虾饺皮”,归根究底都欠缺了一样至关重要的设计,就是“保水”!
“粉粿皮”是因水分散失而变得易霉、易烂;
“虾饺皮”是因水分挥发而变得艮韧。
这些都是一直以来忽视了“保水”环节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已经开了一个头,在介绍“虾饺”传统配方之余,还特意设计了一个“保水配方”。
如此一来,“粉粿皮”不需再改弦易辙跟着“虾饺皮”走了,完全可以打出自己的风格——完全利用稻米细末 *** ,以彰显其岭南米食文化特色。
这是岭南人或是有志传承稻米文化的人的希望!
全文完
年年有余!年夜饭上必有鱼!教你吃最营养的鱼~(下)一条鱼从选购、烹饪,到最后端上餐桌,每一步都影响着它的口感和营养。
水产专家不买这5种鱼
① 太大或太小的不买
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② 鱼眼浑浊塌陷的不买
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弹性,这样的鱼比较新鲜。相反,如果鱼眼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浑浊、眼内溢血发红,说明鱼不新鲜。
③ 鱼鳞不完整的不买
新鲜的鱼身有透明的黏液,鳞片有光泽,而且与鱼体贴附紧密,未有脱落。而黏液多且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脱落较多的鱼,新鲜程度比较差。
④ 鱼肉气味异常的不买
通过气味判断鱼是否新鲜,要闻一闻鱼鳃。鱼鳃应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无异臭味。同时,新鲜鱼的鱼鳃呈鲜红色,鳃丝有破损或粘连,颜色呈灰红或灰紫色,气味不佳。
⑤ 鱼肉紧实度差的不买
用手指按压一下鱼身,新鲜的鱼肌肉结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而肌肉稍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新鲜度次之。另外,观察鱼 *** 处肌肉是否紧实,可作为辨识新鲜度的标准,新鲜鱼腹部正常、不膨胀,肛孔为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则腹部膨胀不明显,肛孔稍凸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建议吃鱼的量在每天40~75克之间。
营 养 吃 鱼
? 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
?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更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腌制过尽量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少吃或不吃鱼头
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本科普栏目由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8DZ2306600)。
美食推荐:香味红焖鸡、山药切片生着吃、水晶鱼皮冻 *** ***香味红焖鸡
特点:鸡肉鲜滑,香辣味浓。
原料:黑脚麻仔鸡1只(产于江西,黑脚花羽毛,约重1250克),鲜尖红椒50克。
调料:干椒粉5克,盐5克,味精3克,酱油3克,陈醋10克,豆豉5克,色拉油250克,高汤50克。
制法:
1、仔鸡宰杀放血,褪净毛去内脏,斩2厘米见方的小块,尖椒切3厘米长的段备用。
2、炒锅下底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鸡块,旺火煸出香味后,下干椒粉、盐、味精、酱油、醋略翻炒,放高汤、尖红椒、豆豉小火焖煮15分钟,出锅撒香菜即可。
山药切片生着吃
常见的“蓝莓山药”主料是山药泥,此菜则用的是生山药片,不汆水不蒸熟,切片后冰镇,摆入盘中,淋蓝莓酱直接上菜。这种水果山药生食特别爽脆,与山药泥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口味体验。
原料:
水果山药(含水量丰富,可以生吃,口感爽脆)400克。
调料:
蓝莓酱30克。
*** :
1、山药去皮,用刮皮刀修成圆柱,加入冰水后镇凉。
2、把冰镇的山药斜刀切成长约4.5厘米、厚约0.2厘米的片,放在干净毛巾上吸掉粘液。
3、取一长条盘,把山药片摆成螺旋状,然后浇上冰镇过的蓝莓酱,点缀薄荷叶即可上桌。
*** 关键:
1、山药修好后要放到冰水中浸泡,同时加少量柠檬片,以免变色。
2、此菜可批量预制,放入冰箱,走菜时摆形、淋酱即可。
3、原料山药和调料蓝莓酱都要冰镇,才能确保出品口感爽脆。
水晶鱼皮冻
特点:色泽明亮,营养丰富。
原料:鳕鱼皮75克。
调料:香菜叶3片,盐3克,味精5克,凝胶粉2克。
制法:
1、先将鳕鱼皮洗净改刀成1厘米宽的条,入沸水中煮5分钟捞出待用。
2、再将煮过鱼皮的汤煮沸,加入盐、味精、凝胶粉烧开待用。
3、取一净碗,先用油涂一下,碗底放3片香菜叶,放入鳕鱼皮,轻轻倒入鱼汤,常温放凉后入冰箱冻20分钟。上桌时倒出装盆即可。
转眼间,11月22号就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预示着寒潮和冷空气来临。
“小雪至,冬始俏”,小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气温下降,天气逐渐寒冷,降水量开始增多,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在饮食上注意驱寒增暖,更好地适应天气的变化。
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小雪的到来,气温骤冷,身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这个时候更要学会养护身体。补充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钙是关键,在这寒冷的冬天不怕冻。
小雪将至,中老年人如果不差钱,建议:多吃入冬“4宝”,易吸收好消化,增强抵抗力,为深冬做好准备。
1.羊肉——补虚温中
推荐做法:【羊肉滋补汤】
1.准备食材:准备羊肉800克,切成均匀的薄片,切好以后冷水放入锅中焯一下水,倒入一点料酒,水烧开以后打去锅中的浮沫,把羊肉倒出来放在清水中洗干净备用。
2.准备几粒红枣,把枣核去除,洗干净备用;适量的当归,放在清水中洗干净。
3.把羊肉、红枣、当归放进砂锅里面,倒入一锅清水,大火烧开以后再次打去锅中的浮沫,盖上锅盖转中火炖1个小时,把羊肉炖软、炖烂、炖出食材中的营养。
4.1个小时以后,再放入几粒泡发的枸杞,转为小火再炖5分钟,最后加入一点食盐,撒上香菜,美味即成。
2.山药——补益脾胃
推荐做法:【木耳炒山药】
1.削山药的时候,更好带上手套以免皮肤过敏,削好以后切成片立马放清水里泡上,省的氧化变黑影响食欲,再切点黄瓜片、红椒片,提前泡发的木耳,把硬根摘掉,撕成小朵。
2.烧一锅开水,淋点白醋防止氧化,把山药放进去,先汆个七八秒钟,再把黄瓜、红椒、木耳倒进去,一块继续汆烫10秒钟立马倒出来。
3.锅里烧油,把蒜片放进去爆香,稍微加一点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味精调味,不需要其他多余的调料,把所有的食材全倒进去。
4.大火煸炒10秒钟,再勾点水淀粉,淋点芝麻香油,翻匀后即可出锅,美味即成。
3.芹菜——清热润燥
推荐做法:【芹菜炒腊肉】
1.腊肉300克,切成均匀薄片放入锅中,倒入一点料酒,水烧开以后打去锅中的浮沫,大约煮3分钟,把腊肉煮软去除里面的盐分,倒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个小时以上。
2.准备小香芹一把,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再切点线椒、红椒、姜片、葱花备用。
3.锅内烧油,油烧热以后把腊肉放入锅中煸炒出里面的肥油,腊肉炒香以后倒出来控油。
4.锅内留少许底油,放入芹菜开大火快速翻炒30秒钟,芹菜炒至断生后加入少许食盐入低味翻炒化开,再淋入少许清水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5.锅内再烧油,油烧热以后倒入葱、姜翻炒几下,倒入青红椒一起翻炒出香味,把芹菜和腊肉倒入锅中,倒入一点料酒,加入鸡粉2克,蒸鱼豉油5克,生抽3克,开大火快速爆炒5秒钟即可出锅,美味即成。
4.鲫鱼——除湿利水
推荐做法:【鲫鱼汤】
1.准备鲫鱼一条,已经提前宰杀过了,把鱼身的里里外外冲洗干净;再切点大葱、姜片、香菜段备用。
2.锅内烧油,充分滑锅以后倒出热油多加一些凉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葱姜片爆香,把鲫鱼沥干水分放入锅中,这一步一定要保持鱼身干燥,否则鱼皮容易粘锅破损。
3.开小火慢慢煎,经常摇晃锅让鱼身均匀受热,一面定型以后再轻轻地翻面,煎制主要是为了给鱼肉补充油脂,炖汤时形成奶白的鱼汤,大约煎制3分钟,鱼身两面都煎成金黄色时盛出来。
3.煎好以后放入烧开水的砂锅中,开大火炖煮,这一步非常关键,大火才能充分炖出鱼肉中的蛋白质,这样鱼汤才会更加的浓郁鲜香,全程大火。
4.鱼汤呈奶白色时加入少许食盐和胡椒粉调味,更好不要放味精或者鸡精,以免影响鱼汤本身的鲜度,出锅前淋入芝麻香油,撒入香菜点缀一下,美味即成。
(夏天)
冷冻鱼该如何正确解冻?料理技法一次学会购买前看仔细
海鲡鱼、鲑鱼、鳕鱼、鲔鱼是在超市可以找得到的冷冻鱼肉,贩卖的部位大多以鱼腹肉为主,偶尔会有鱼下巴或鱼头。鱼骨、鱼皮是较少见单独装袋贩卖的品项。选购冷冻鱼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包装完整无破损
包装密实与否会影响鱼肉运送过程中的新鲜度,建议采买时一定要检视包装袋是否完整,有无破洞。
陈列于密闭式冷冻柜
以超市冷冻柜中摆放的品项为优先选择,且冷冻柜必须是用手打开门再拿取单品,而非开放式的冷冻柜。以免鱼肉的质量与鲜度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不好吃。
食材履历为优先
可检视包装上有无清楚标示品名、保存期限,以附有食材履历追溯条形码者或履历编号者为优先,如此可回查其产地与养殖过程,避免吃到来源不明的冷冻鱼品。
保鲜保冷带回家
冷冻鱼品从超市采买后至家里的运送路程,保存不当也会影响鱼的新鲜度。记得提醒服务人员协助用保丽龙盒,并加上保冷剂、保冷袋完整包装后再带回家,回家后也要记得直接放进冰箱冷冻库保存。
正确解冻术
不求快、有耐心,瞬间急速解冻法容易造成鱼肉纤维或水分等流失,吃起来口感不好有涩涩的感觉,且营养成分也会难以保存。
冷藏解冻法
此法适用全鱼各部位的解冻。将欲解冻的鱼品如冷冻生鱼片、鱼骨、鱼下巴等由冷冻库取下置放在盘子,再放进冰箱冷藏的生鲜层中 温度约摄氏0~4度,且解冻时间约2~4小时,让鱼片可以有时间慢慢解冻,以免鱼肉会产生冰晶,破坏鱼肉的口感与鲜味。
盐水解冻法
1
可将30公克的盐倒进1公升水,混合均匀后备用。
2
再将未开封的鱼肉整袋放进盐水中浸泡解冻,盐水可保存鱼肉鱼骨等食材的鲜味,解冻时间约需20分钟。
解冻虽然要有耐心慢慢等,但开始解冻后最慢4小时一定要取出料理,若是解冻时间过久也会影响鱼肉口感,更佳解冻时间为料理前2~4小时。解冻后的鱼肉决不可以二次冷冻,须一次料理与食用完毕。
错误解冻法!流水解冻法
鱼肉解冻时不可以采用流水解冻法,因水流的冲击力会使生水可能穿透袋子,而破坏鱼肉组织与口感。更不可以将冷冻鱼品直接放到热水中解冻,这样一定会破坏鱼肉鲜度与纤维,变得半生不熟。
冷冻全鱼建议料理法(适用于各类冷冻鱼肉)
1. 鱼 头→清炖、煮汤。
2. 鱼下巴→清炖、香煎或盐烤。
3. 鱼中骨→熬高汤。
4. 鱼腹肉→生鱼片。
5. 鱼切片→香煎或红烧。
6. 鱼 尾→香煎。
水烫处理这样做
1
除要做生鱼片吃的鱼腹肉外,鱼中骨、鱼下巴、鱼头等解冻之后料理之前,都建议先过滚水 烫一下,以去除多余杂质。
2
约1分钟后再捞起,并用冷水冲洗干净即可备用。
鱼骨做高汤
鱼骨高汤营养美味,也可取代味精等调味料提味,但因冷冻鱼骨较少单独贩卖,如果购买冷冻全鱼,鱼骨记得留下来,可千万别浪费了!
食材鱼中骨约600g水3,000c.c.洋葱半颗红萝卜半条姜4片昆布2条白醋1小茶匙
1
将姜片丢进滚水中中火滚煮30秒,再将鱼中骨放进锅中汆烫并沥干以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2
另取一个锅子倒入3,000c.c.的水,中火加热至煮沸。将鱼中骨放入沸水中,再加入姜片以小火续煮至水滚。
3
二十分钟加入切好的洋葱片、红萝卜片、昆布,与白醋以小火续滚2个小时,即可将鱼骨中的胶质和钙质完全煮进高汤中。此时汤头会开始变得白浊且香气四溢,如同日式豚骨汤一般,只要将浮沫捞出,即完成煮粥、面食及火锅都十分好吃的鱼骨高汤。
若是要做成鱼骨高汤冻保存,建议在滚煮的过程中加入鱼皮一起熬煮高汤,鱼皮中的胶质有助于高汤结冻成固定状态。
电饭锅料理好轻松!
只要将氽烫过后的鱼骨与所有食材放进内锅以电饭锅熬煮高汤,外锅加量米杯2杯水,按下开关煮至跳起即可。
如何保存?
煮好的鱼高汤建议不要调味,以品尝其鲜甜口感。也可一次预煮一星期的分量,将高汤过滤后 可放入保鲜盒中冷藏保存。亦可将放凉的高汤倒入制冰盒中冷冻,做成高汤块,再放入保鲜盒中保存,可取代鸡精粉及味精,酌量放入菜肴中提味。
来源:生活小妙招小技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每餐吃什么?
怎么做才好吃?
哪有风味独特的美食?
由于乌海是座移民城市,所以这里的吃文化汇集了南北特色。街头林立的大小招牌囊括了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有北京烤鸭、兰州拉面、重庆火锅、西安羊肉泡馍、杭州小笼包……甚至韩餐、日料等美食舶来品,在乌海都有一席之地。
那么,品鉴过天南地北美食的乌海人钟情哪些味道?哪些美食最能代表乌海?最接地气?今天我们便来说说美食,看看是否能勾起您舌尖上的回忆。
乌海6滋味
这座城的独特味道
2019年9月21日“内蒙古味道·乌海6滋味”隆重发布。代表我市饮食文化的6道乌海美食惊艳亮相,是无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乌海味道。
乌海葡萄
有人说每座城市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味道,乌海自然也不例外,葡萄的甜蜜就是乌海的味道。
几代乌海人,让沙窝子变成了“中国葡萄之乡”,乌海葡萄含糖量高、香气浓郁、口感丰富、品质极佳。我市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黄河中上游欧亚种葡萄优势栽培区,获得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乌海葡萄有100多个品种,更受欢迎的鲜食葡萄有:皮薄汁蜜、淡黄绿色的无核白葡萄;肉脆质硬、鲜美靓丽的红地球葡萄;淡黄绿色,果肉完整的森田尼葡萄;皮薄透明,味极甘美有北国明珠之称的龙眼葡萄……
夏秋季节,在葡萄园里,吃一串乌海葡萄,便是最甜蜜的乌海滋味。
乌海葡萄酒
北纬39度的馈赠,让沙地里的葡萄酿出了荣获世界金奖的沙漠葡萄酒。伴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乌海的葡萄酒产业也不断成长、成熟,并成为这座浪漫城市的特色饮品。
葡萄酒让乌海这座中国十大休闲品质城市的形象丰盈起来。在挂满葡萄的葡萄藤下,悠闲地品一杯“红色温柔”,那是何等的惬意。当然,你也可以很随性,吃着烩酸菜、风干肉、炖笨鸡,开一瓶产自乌海的葡萄酒细细品味,感受这座城市迷人的情调。
乌海酒庄菜
随着葡萄酒酒庄的兴起,善于创新与融合的乌海人,用当地食材烹制出一道道中西合璧的乌海酒庄菜。
在乌海酒庄的餐厅里,品着沙漠葡萄酒,配上金沙羊排和红酒小牛排等酒庄菜,是一种味觉上的双重享受。酒庄菜,不仅仅是乌海新兴的菜品,更体现出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时尚的“国际范儿”。
做一个有品位的乌海人,逛酒庄、品红酒、吃酒庄菜,这样的生活搭配,已经成为更时尚的乌海潮流。
乌海湖鱼鲜
2014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湖中丰富的鱼、虾等水产品,让乌海的味道顿时鲜美起来。黄河鱼的营养成分是人工养殖鱼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其蛋白质的含量还是供给人体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都远远超过养殖鱼。
洒脱的乌海人便就地取材,用简单的家常炖法,成就了最美味的乌海湖鱼鲜——鲤鱼炖豆腐、鲶鱼炖茄子、家常炖鲫鱼、白条煨七星、乌海湖大鱼头、炖杂鱼锅、鱼皮冻……无论是哪一种做法,都是乌海人引以为傲的味道。
乌海炖阿尔巴斯羊肉
乌海环抱黄河,背靠鄂尔多斯草原,文化的融合成就了乌海关于羊肉的佳肴美味,其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炖阿尔巴斯羊肉。
阿尔巴斯羊散养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乡的山地丘陵间,它们善于攀登,吃野果、草根、草药,肉质紧实有嚼头,是羊肉中的极品。乌海炖阿尔巴斯羊肉,让草原和戈壁的鲜美滋味儿氤氲在乌海人的餐桌上。
将羊肉连骨带肉一起炖,加盐、花椒和鲜姜,骨整肉厚、熟而不烂、炖到汤汁收干,汤中的鲜美渗透在每一块肉里,鲜嫩多汁的大块羊肉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炖阿尔巴斯羊肉就是最豪迈、爽快的乌海滋味。
乌海烧烤
乌海人对烧烤有着非同一般的喜爱,闲暇时,邀好友数人,看着缕缕飞腾而起的青烟,吃些烤肉、喝杯饮品,真是惬意的事儿。
在乌海,羊肉必须用铁签串,这是烤羊肉串的精华所在。烤制时肉块中间和发烫的铁签“亲密接触”,这样烤出的羊肉,外焦里嫩、肉鲜汁多,入嘴满口都是肉的鲜香。
玛瑙石烤肉是乌海烧烤中极具代表性的,将肉放在200摄氏度左右的玛瑙石上烤制。烤制好后,打开锅盖的瞬间,醇厚的肉香味瞬间四散开来。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乌海烧烤可烤一切——这是乌海美食的精髓,也是乌海人对待美食的态度。因为烧烤,乌海的美食有了无中生万有,海阔纳百川的多元和融合。豪放的红柳枝烤羊肉串,地道的乌海烤羊蹄,精致的玛瑙石烤肉……
三五好友相约,撸串、共饮,便是最快乐、最活力的乌海滋味。
烩菜 焖面 莜面
接地气的西北菜
西北菜,泛指我国西北地区的菜系,大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方风味,其中以陕西菜、甘肃菜具有代表性。
走在乌海街头,不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西北菜餐馆,即便是居家烹制,西北菜也是乌海人餐桌上最常见的美食。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众多西北菜肴中,最日常的当属烩菜。它虽然不前卫,但却敦厚实在。它种类繁多、配料齐全、汤醇味美、营养丰富。人们对它情有独钟,不论是婚丧嫁娶的酒宴,还是居家的日常食谱,几乎离不开它。
猪肉烩酸菜是热门美食之一,猪肉浓香四溢;酸菜酸香可口;土豆、粉条等配菜吸收了猪肉和酸菜的香气,滋味丰富、口感绵软;再配上花卷或者米饭等主食,绝对让你难以放下碗筷。
若不喜猪肉肥腻,还有腌猪肉烩小白菜、羊肉烩菜、素烩菜等供您选择。咸鲜的腌猪肉,配以土豆、小白菜,烩制出满满的家乡味;羊肉清新香鲜,做出的烩菜汤色淡雅,别具一番风味。
在乌海,烩菜按照地域可分为伊盟烩菜、巴盟烩菜、陕北烩菜等等,按种类又分为烩白菜、烩酸菜、烩小白菜、烩现菜……林林总总的烩菜各具风味,喜辣、喜咸、喜鲜的人们都能在烩菜里找到自己爱的那一口。
对于许多南方的朋友来说,焖面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面食,但对于喜欢吃面食的北方人来说,这却是餐桌上常见的家常味道。
“热油烧锅,片的肥厚得宜的五花肉或者提前炖了八成熟的排骨加菜翻炒,加水炖几分钟,最后加面焖,一会儿香味就冒出来了。这饭从小吃到大,一段时间不吃,还想得不行嘞!”今年46岁的梅庆丽说。
焖面的种类各式各样,搭配不同的肉、菜,便有了不同的风味。有豆角焖面、排骨焖面、五花肉焖面、蔬菜焖面等等,口味也可以分成原味、微辣、香辣种种,满满盛起一碗焖面,剥一颗辛辣多汁的紫皮蒜,就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无上美味。
除以上菜肴外,莜面、山药丸子、过油肉、肉丝烧茄子等经典西北菜肴,都是乌海人的“心头好”,是乌海人日常生活中最接地气的美味。
酿皮 串串 烤冷面
众多小吃有了乌海印记
“酿皮、串串、煎饼果子、炒面筋、铁板鱿鱼、烤冷面……”聊起小吃,今年26岁的常梦鸽打开了话匣子,掰着指头数起了乌海小吃,数来数去竟数出二十多种。她告诉记者,她作为“吃货”对乌海的小吃颇为熟悉,这些小吃哪里有卖?哪家店更好吃?她都如数家珍。记者让她从中选一个最喜欢的,她嘟囔着说:“这咋选,每个味道都不一样,每个都好吃都喜欢啊。”
的确,想在众多的小吃中选一样确实太难。记者读书时,就常常与小伙伴相约,我买一份酿皮、你买一份烤冷面、他买一份铁板鱿鱼,能多买一种就多买一种,之后几人围坐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地欢乐分享。
在我市三区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小吃专属区”,夜幕降临时,不论是在乌海夜话观光夜市、万达金街还是滨河喷泉广场夜市、依林夜市等,都能看到食客们三五成群,或坐于桌前、或立在摊位旁,无一不是埋头大吃或翘首等待。小吃种类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烤面筋、裹面炸串、烤鱿鱼外,流汁宽粉、长沙大肠、怀远辣条等网红美食和周边地区知名小吃也都随处可见,不得不说乌海人对美食的接纳度是很高的。
在采访中,不少人告诉记者,乌海的酿皮、四川串串、大连鱿鱼、天津煎饼,味道似乎都与小吃的发源地有些不同。“巴盟管酿皮叫面筋,吃起来大多是辣油、葱花油的香,但乌海的酿皮有干拌的、带汤的、加肝的、凉调的、热炒的,各种口味应有尽有,与之相比咱乌海酿皮种类丰富多啦,不管你是啥口味都不用愁没个喜欢的。”在海南区经营一家酿皮店的田丽霞说。
串串虽然是四川的传统美食,但这种来自南方的美食,经过乌海“吃货”们的不断改良,少了些辣味多了些咸香,香油碗多被麻酱碗代替,而香辣牛肉等四川特色肉品也变成了牛羊肉卷。
来自大江南北的小吃,如今在乌海都已悄然“变味儿”,逐渐符合本地饮食习惯和本地特色,这些小吃取各地之精华,形成了独有的乌海味道。
40年前,人们购买粮、油、米、面、肉、奶都需凭票供应,吃饱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重要话题,“吃”成为家庭主要支出。40年后的今天,吃饱已不再是问题,人们更加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吃得美味、健康。吃也不再是以饱为标准,而是成为一种文化,乌海人对待美食的态度便是如此。
在城市的发展变迁中,我市三区的美食分布也各有特点。以面食为例,海勃湾区街头饸烙面馆分布密集,乌达区刀削面馆最常见,海南区人则热衷食拉面。可以说,乌海美食融合了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陕西榆林、宁夏银川等多地的烹饪技艺与美食神韵,集八方精粹形成了乌海独有的风味。如今,乌海不仅拥有“一城览尽塞外风”的自然风光,更被食客们称作“一城尝遍百家味”。所以不管你来自哪里,在乌海总能寻到最如意的那一味,体验感受多地域融合的美食文化。
记者:苏如娜
编辑:曹 艺
初审:杨正芳
复审:李 刚
终审:尤晓雷
出品:乌海日报社融媒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新闻热线:18504738589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日报官方微信
点分享
17款皮冻做法,一站学习皮冻 *** 大全夏天是吃皮冻的好季节,又凉又脆又滑,皮冻的做法多种多样,每一种做法的口感都不尽相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皮冻菜品吧!
01
水晶海参冻
特点:口味丰富,Q弹爽滑。
做法:将发制好的海参切成小片,放入已制好的蹄筋皮冻汁中,加鸡汁调味。待自然冷却后放入保鲜冰箱,冷藏2个小时,即可改刀装盘。旁边用香菜苗等稍加点缀,然后用黄原胶把东古一品鲜酱油调稠并用来画线装饰。随配用姜米、青红小米椒圈、辣鲜露、香醋、一品鲜酱油、藤椒油、芥末油调成蘸碟,上桌蘸食即可。
说明:蹄筋皮冻 *** 时一定要处理好,以免有异味。将猪皮烧毛洗净,去掉多余的肥肉,改刀成小条后,用面粉、白醋、白酒搓洗净,另纳盆掺水加姜、胡椒、白酒、纯净水刚好淹过猪皮和蹄筋,放入蒸箱,蒸制5 小时,取净汤汁凝固后,便是蹄筋皮冻。
02
水晶蹄花
醋椒猪蹄是近年流行的凉菜,水晶蹄花正是从其制法基础上演变而来,不同的是此菜将猪蹄做成了晶莹的皮冻,成菜的外形更美观,食用也更方便。
做法:
1、把猪蹄对剖成两半后,放入加有姜片、葱段和料酒的清水锅煮至软熟时,捞出来稍晾冷,去掉大骨待用。
2、把凤爪和猪皮投入沸水锅里汆一水,冲洗干净后放盆里,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和清水,上笼蒸至软烂后用工具搅碎并滤去料渣,再放入去骨猪蹄,重新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来倒进方形深盘,自然晾冷后成皮冻,放保鲜柜里保存待用。
3、出菜时,取出水晶蹄花切成方块,放在垫有黄瓜片的盘里。取碗加盐、酱油、香醋、味精和小米椒圈调成味汁,淋在水晶蹄花上面,即成。
03
翡翠鹅肝
做法:
1、把鹅肝入笼蒸熟后,取出来凉冷并切成丁。另把猪肉皮治净后,纳盆加入姜片、葱节和适量的清水,再上笼蒸成皮冻汁,然后用纱布过滤,加盐调好底味。
2、取不锈钢小方盘,先倒入一半的皮冻汁,再把鹅肝丁均匀地铺在上面,等凝固后,往剩下的皮冻汁里加入菠菜汁调成翡翠绿色,倒入小方盘内,最后入冰箱凝结成冻。
3、把翡翠鹅肝冻切成丁,摆放在盘里,并用糖艺小件点缀,随两种蘸碟上桌食用。
04
桂花虾仁冻
1、把鲜基围虾逐个去头除尾,挑去沙线取净虾肉,投入沸水锅里汆熟后,捞出来切成小丁待用。另把葱花、熟芝麻、盐、鸡粉、香醋、白糖、花椒油和红油放碗里,调成酸辣味汁备用。
2、往净锅里掺高级清汤烧开,下鱼胶片熬化并加盐调味,依次放入虾仁丁和鸡蛋清搅匀,出锅倒入长方形的模具内,晾冷了放冰箱里冷藏待用。
3、出菜时,倒出虾仁冻,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装盘后,跟酸辣汁上桌让客人蘸食。
05
辣酸皮蛋冻
原料:净猪皮1500克、腊八蒜500克、大皮蛋10个。
调料:盐、味精、鸡汁。
做法:1、净猪皮洗净切条,加纯净水4000克,生姜少许,大料5个,小火熬制3个小时。
2、控出汤汁到容器,皮蛋切月牙状,腊八蒜拍碎,一同放入熬好的汤汁。
3、下盐5克,味精8克,鸡汁10克搅均匀,冷却后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即可。
06
小米水晶蹄
此菜的亮点在于,融入了小米和德国咸猪手,色泽上更加悦目,口感也更加丰富。
做法:
1、把德国咸猪手放清水里浸泡一晚上,让里面的盐分充分地析出来,使其味道变淡。第二天再把咸猪手刮洗干净,备用。
2、把德国咸猪手放盆里,然后上笼蒸1.5小时至透,取出来后,把咸猪手的外皮剔下来(力争保持完整),再把净肉切成小丁,待用。
3、取适量的食用鱼胶粉,下入开水锅里熬成鱼胶汁,再把蒸咸猪手的原汤汁倒进去搅匀,备用。
4、把小米放蒸箱里蒸成稍干的米饭,然后取出来搅散晾凉。
5、把咸猪手皮铺在小钢盘里,铺上净肉丁,再把鱼胶汁倒进去(以没过肉面约1.5厘米为佳),随后把小米饭倒进去抹平,最后放冷藏柜里凝固成皮冻。上桌前,只需取出来切成方条,便可配姜汁米醋味碟上桌蘸食。
07
养颜海鲜冻
主料:虾仁35克、干贝丁30克。
辅料:青豆粒25粒、鸡蛋壳3个、鱼胶粉15克。
调料:美味源清酱汁50克、味极鲜酱油5克、白糖3克、味精3克、纯净水500克。
做法:
1、锅内加水烧开,将所有调料加入,制成海鲜汁。虾仁、干贝丁焯水至熟后备用;
2、取蛋壳,把冷却的海鲜汁倒入蛋壳内,加入海鲜及青豆,放入冰箱冷却两小时后取出去掉蛋壳即可。
08
胶原美颜带鱼冻
1、带鱼治净,改刀成段;锅入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煸香,放入带鱼段,加水、老抽、白糖烧熟,取出带鱼段,滗出原汤留用。
2、将鱼肉去净骨、刺,加原汤,放入器皿中,入冰箱冷藏成型;走菜时取出,改刀,装盘做好装饰即可。
点评:此鱼冻借鉴了北方肉皮冻的制法,但姜师傅考虑到肉皮相对脂肪较多,吃口会稍腻,改为鱼冻,口感柔嫩而无油腻,且有养颜、降血脂等功效,更容易为酒店客人所接受。
09
五香冻羊蹄
原料:羊后腿肉10斤、罐装熟鹰嘴豆200克、胡萝卜300克。
调料:八角8个、桂皮2片、香叶8片、干辣椒20克、干陈皮20克、红枣15粒、生姜50克、京葱50克、海鲜酱400克、生抽300克、老抽75克、白糖50克、味精45克、百利凝胶片20片、花雕酒200克。
做法:
1、羊腿肉带骨斩成大块后焯水洗净。
2、锅入底油,下入香料、葱姜、胡萝卜煸香,下入羊肉一同煸炒至变色,加入其余调料、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倒入高压锅中压制60分钟。
3、将压至酥烂的羊肉倒出,挑去香料及羊骨,再倒回锅内收浓汤汁,调好口味、颜色,出锅前放入鹰嘴豆(从罐头中取出后先用凉水冲净表面粘液)及预先化开的凝胶片搅匀。
4、将羊肉倒入不锈钢方盘中冷却,然后放入冷藏冰箱凝固成冻,走菜时取出改刀装盘即可。
10
鱼籽鳕鱼冻
特色:香料腌制的银鳕鱼配上美味的红鱼籽。
原料:红鱼籽5克、银雪鱼50克。
调料:盐5克、清汤350克、凝胶片45克、素香料10克。
做法:将银雪鱼用素香料腌24小时备用,把银雪鱼蒸至熟,取一器皿放入撕好的银雪鱼加入凝胶片化好的清汤调味,冻好装盘撒上红鱼籽即可。11
花菜鱼皮冻
有的酒店比较大型,会分中餐厅、日本料理等,各个部门之间的食材可以互相合作使用,比如日本料理做刺身剩下的鱼皮,可以用来做鱼冻。即使酒店没有很多部门之分,热菜、凉菜各部门之间也可以合作,如凉菜今天备货芦笋太多,用不完明天会不新鲜,可以给热菜使用。这道菜就是我用 *** 三文鱼刺身剩下的鱼皮和西兰花 边角料 *** 而成,成本非常低。
调料:葱段、姜片各10克、料酒8克、盐5克、御家康厨鸡精4克、鸡清汤250克。
做法:1、三文鱼鱼皮加鸡清汤、葱段、姜片、料酒4克拌匀,入蒸箱蒸10分钟,取出,去掉葱、姜小料,鱼皮平铺在保鲜盒内;清汤加盐、御家康厨鸡精、料酒4克调 味,取2/3倒在鱼皮上,入冰箱冷藏至定形。
2、西兰花焯水,切成小碎块,加剩余1/3清汤拌匀,倒在定形的鱼冻上,入冰箱冷藏至定形,上桌时改成小块即可。
12
菊花普洱肴肉
这里所说的肴肉,并不是江苏名菜里的“肴肉”。早些年,厨师在 *** 肴肉时,都会用到“硝”,现如今人们的饮食观念已经转变,加了“硝”的肴肉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餐桌。是用德国咸猪手来替代肴肉,就是因为两者的口感很相似。 *** 时加入普洱茶汁和菊花瓣,是为了提升口感和卖相,同时也能体现出“绿色健康”的理念。
做法:
1、把德国咸猪手放清水里浸泡一晚上,让里面的盐分充分地析出来,使其味道变淡。第二天再把咸猪手刮洗干净,备用。
2、把德国咸猪手放盆里,然后上笼蒸1.5小时至透,取出来后,把咸猪手的外皮剔下来(力争保持完整),再把净肉切成小丁,待用。
3、把鲜菊花瓣放淡盐水里浸泡10分钟备用。另把普洱茶用开水泡开,放凉并过滤出茶汁。
4、取适量的食用鱼胶粉,下入盛有普洱茶汁的锅里熬成鱼胶汁,再把蒸咸猪手的原汤汁倒进去搅匀,备用。
5、把咸猪手皮铺在小钢盘里,铺上净肉丁,再把鱼胶汁倒进去(没过肉面约1.5厘米为好),然后撒入菊花瓣,最后放冷藏柜里凝固成皮冻。切成方条装盘,再配姜汁米醋味碟上桌蘸食。
13
卤水冰淇淋牛腩
做法:
1、把牛腩先放卤水锅里卤熟,捞出来晾凉后,切成方块装盘以备用。
2、另把牛蹄筋放水锅里,加调料熬成浓稠的汁,离火冷却后,再加冰淇淋调匀,再装入蛋卷壳内作为蘸料。把牛腩块连同蘸料一起端上桌。吃的时候,用生菜叶去包裹牛腩丁和“冰淇淋蘸料”,口感有些特殊——冰凉且弹牙。
14
水晶鸭舌
做法:将鸭舌治净,放卤水锅里卤熟以后,捞出来晾凉。取猪肉皮和清水入锅熬成皮冻汁,掺少许的南瓜汁(或芒果汁)并加盐搅匀后,再把鸭舌和皮冻汁倒入模具内,待其凝固成型便可取出来分别摆在小勺上,即成。
15
招财进宝
原料:羊肉馅150克、青豆30克、葱末、姜末各5克、皮冻汁400毫升、老抽10毫升、盐2克、水淀粉40克、料酒10毫升、五香粉10克。
做法:
1、把羊肉馅纳盆,加入盐、水淀粉、葱末、姜末、料酒和五香粉,先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然后再挤成丸子并下到沸水锅里煮熟。
2、把煮熟的羊肉丸子和青豆分别放入9个元宝模具内,先往5个模具里浇上皮冻汁,再往剩下的模具里浇上用老抽调过色的皮冻汁。等到送入冰箱冷定型后,即可装盘。
说明:皮冻汁是把猪肉皮500克放盆里,加清水1000毫升、盐5克、鸡粉3克、八角2粒和葱姜,待入笼蒸3小时后,取汁即得。
16
汉江鱼冻
做法:
1、把猪肉皮治净,放入加有适量清水及姜葱和盐的锅里,待熬化成皮冻汁以后,打去料渣待用。
2、将汉江鱼宰杀治净,入笼蒸熟后取出来,挑出骨刺再把鱼肉放托盘当中,在倒入熬好的皮冻汁晾凉后,放保鲜冰箱冷藏成型。
3、出菜时,取出鱼冻来切成片装盘,浇上醋汤并撒些葱花,即成。
17
皮冻菜
原料:猪皮1千克、青麦仁、玉米粒、鲜核桃仁各50克、香料包(包内放入葱段、姜片各100克,八角20克,花椒10克,桂皮、白芷、香叶、小茴香各10克)1个老抽、味精、鸡精各适量、自制味汁60毫升。
做法:
1、把猪皮放入水锅里,煮至六分熟时,捞出来放入冷水盆里投凉。捞出来后,用刀刮去肥膘肉,再将猪皮面朝下放火上燎净残毛,冲洗净后,再下沸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来趁热切成细丝,待用。
2、取一不锈钢桶置火上。往桶里倒入开水,放入猪皮和香料包,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调入盐、老抽和鸡精,转小火熬约2小时,至汤汁浓稠且呈胶状时,捞出香料包,加入味精搅匀,关火。
3、把熬好的猪皮汤汁倒出一半,过滤到一干净盛器里,加入事先煮熟的青麦仁、玉米粒和鲜核桃仁碎,搅匀待用。
4、取一平底方盘,倒入猪皮汤汁,送入冰箱冷冻,待其表皮凝固后,取出来倒上加有粗粮的猪皮汤汁,然后将其放入保鲜柜里冷藏。
5、走菜时,把皮冻取出来,切成长方片,摆在铺有冰屑的盘中,配味碟上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