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鳜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鱼”之一,而且还位于“三花五罗”中的“三花”之首。在生物学分类上,松花江鳜其实就是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也称鳌花、季花、桂鱼,我国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省的珠江均有分布。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中国境内共分布着8种不同的鳜鱼,比较常见的有翘嘴鳜、斑鳜、大眼鳜三种。在所有的鳜鱼中,翘嘴鳜的体型是更大的,Fishbase记载的更大个体体长超过了70公分,重量足足有16斤。据说鳜鱼的极限体重能达到30斤,不过像这么大的野生鳜鱼极为少见,即便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至少也需要10年以上的生长时间。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鳜鱼都是公认的名贵淡水鱼,在外观上还具有海水鱼的特征:硬棘发达、头大嘴尖。此外,鳜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也很丰富,有“淡水石斑鱼”的美誉。鳜鱼的蛋白含量高达18.5%,能满足人体的多种氨基酸需求,深受消费者欢迎。
野生翘嘴鳜
除了松花江,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也是鳜鱼的原产地。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赞叹鳜鱼的肥美,词中的鳜鱼就产自浙江湖州地区。在唐宋时期,咏叹鳜鱼的诗词作品还有很多,但大多数也都是江南地区的鳜鱼。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鳜鱼的原产地主要在长江流域,那么被誉为“四大名鱼”的为什么偏偏是松花江的鳜鱼呢?
这还要从东北地区流行的一道特色菜——松花江臭鳜鱼说起。据说每年春季松花江开江时,被冻在冰层中的“江鲜”就会暴露出来,运气好的人在江边就能捡到鳜鱼。由于鳜鱼死了一段时间,并不特别新鲜,当地人就将其称之为“臭鳜鱼”。
黑龙江抚远的“东极鱼市”
“臭鳜鱼”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臭味,但吃起来却很美味。松花江鳜鱼的出名很有可能和这段历史有关,但由于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太少,这一观点也仅供参考。
和长江鳜鱼相比,松花江鳜的风味与口感更胜一筹,但是生长速度也很慢,养殖产量少得可怜。在2019年,黑龙江的鳜鱼养殖量只有1706吨,吉林和辽宁两个省份的产量加起来也只有500吨,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如此一来,松花江鳜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名气很大,但产量太低,和黄河鲤鱼、兴凯湖鲌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洛阳市民钓到98公分长,27斤重的野生黄河鲤鱼
以黄河鲤鱼为例。宁夏、河南、山西、山东等沿河省份都将其视为“财富密码”,纷纷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养殖的黄河鲤鱼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还提高了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宣传了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
再看看松花江鳜,目前既没有获得相关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也没有多少农户愿意投资养殖,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与此同时,湖北、四川等南方省份却表现得很积极,抢先一步申请了“罗江鳜鱼”、“黄龙鳜鱼”等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就相当于给鳜鱼上了“身份证”,极具市场辨识度。
不同性状的鳜鱼苗
客观来看,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养殖鳜鱼,松花江鳜的名声再大也很难绕过这一“硬伤”。在北方地区,6~8月是养殖鳜鱼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3个月;而在南方地区,鳜鱼的生长期还能再延长2~3个月,当年就能长成800克左右的上市规格。
正因为有水温优势,南方地区逐渐成了我国主要的鳜鱼产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广东为代表的省份就已经“盯上”了这条鱼,由于市场价格高,消费需求大,不少养殖户看准商机大赚了一笔。在过去,养殖鳜鱼的难度很大,因为鳜鱼只吃活鱼活虾,而且感染各种病害的风险也很高。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尝试,这条鱼究竟有多暴利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全国鳜鱼的养殖总量为33.7万吨,其中有30万吨都是在南方养出来的。其中,广东省独占鳌头,以“一省之力”就养出了10.6万的鳜鱼,紧接着就是湖北省的7.9万吨以及安徽省的4.2万吨。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的鳜鱼产值超过200亿,如果能解决好饲料这一瓶颈,总产值还有望再翻一番。
商场的冰鲜鳜鱼
说到饲料问题,就不得不说一下鳜鱼的食性了。鳜鱼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一生只吃鲜活的水生生物,尤其是活鱼。一条5公分长的小鳜鱼至少会吃掉400尾饵料鱼,比如麦穗鱼、鳑鲏鱼、草鱼苗等等。成年的鳜鱼是河流、湖泊中的顶级猎食者,一条体长30公分的鳜鱼能直接吞下15公分的鱼类,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还会同类相残。
野生的鳜鱼只吃“荤食”,这一天性是深深刻在基因里的,转移到人工养殖环境下也很难驯化。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目前国内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解决:之一是设计出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鳜鱼专用饲料;第二是通过人工选育、杂交育种等手段培育出新品种的鳜鱼。
野生斑鳜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科研机构连鳜鱼的营养需求都没完全搞明白,想要设计出理想的饲料非常困难。再者,不少企业生产的饲料都存在很多缺陷,营养配比不统一,品质也参差不一,这就导致养出来的鳜鱼体型不同,体色更是千变万化——有的鳜鱼花纹退化,有的体型太过肥胖,这些都降低了鳜鱼的品质。
从第二点思路入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2008年开始,国内的育种专家就开始用斑鳜和翘嘴鳜杂交,杂交的子一代不仅具有斑鳜的体型和体色,还具有翘嘴鳜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养殖户欢迎。由于杂交鳜需要采用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对技术要求很高,因此产量很低,目前国内的产能在200万~300万尾/年左右。
杂交鳜鱼原理示意图
另外,由于雌性鳜鱼的生长速度比雄性鳜鱼快20%左右,而且饵料利用率高,性成熟年龄也更晚,因此培育出全雌的鳜鱼也是一个提高产量的方向。
全雌鳜鱼听起来很玄乎,但实际上也并不难——只需要将正常的雌性鳜鱼通过技术手段“变性”成雄鱼,变性后的“雄鱼”和其他雌性鳜鱼杂交,后代100%全部都是雌性个体。
杂交鳜鱼的胚胎发育
除此之外,目前育种专家们也在着手进行三倍体鳜鱼的人工选育。正常的野生鳜鱼都是二倍体的,但通过静水压等物理方式可以诱导出三倍体个体,成功率高达70%左右。试验表明,三倍体鳜鱼比普通的二倍体鳜鱼生长更快,而且性腺几乎不发育,即便逃逸到自然水域中也无法顺利繁殖,生态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无论是鳜鱼的饲料研究还是新品种开发,主要阵地还是在南方地区,产地和市场也是同样如此。至于北方的松花江鳜是不是“有名无实”,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品种多样,和鳜鱼是近亲,人们都喜欢叫它“五道黑”“专注水产养殖,聚焦水产行情”,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水产价格网”!一提到鳜鱼,人们便会想起诗人张志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又或是吴雯的“万点桃花半尺鱼”,无论是古代诗人还是当代文人墨客,都表达了对鳜鱼的赞许。
身为名贵品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鳜鱼,在市场上颇有人气。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鱼类虽然名气上不及鳜鱼,但和鳜鱼同目同科有着表亲关系的它,肉质肥美、口感嫩滑,营养价值上一点也不输鳜鱼,甚至要更具特色。
和鳜鱼一样,鲈鱼也是隶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真鲈科的鱼类,二者有着表亲关系。而不同的是和鳜鱼相比鲈鱼品种多样,有松江鲈鱼、尖吻鲈、加州鲈鱼和河鲈,它们都被归类为鲈鱼。而要了解鲈鱼,这四个不同品种鲈鱼的“前世今生”,你得有一个基础了解。
松江鲈鱼又名四鳃鲈鱼,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重,渤海、黄海等地的鲈鱼资源锐减,品种渐危,现已是我国2级保护野生动物。
尖吻鲈主要分布在非洲各大河系及亚洲、澳大利亚各个沿海岸及河口。常年生活在咸淡水或淡水中的尖吻鲈,喜食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
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原产于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我国各地,如今我们市场常见的鲈鱼,其品种主要就是大口黑鲈。
虽然鲈鱼品种多样,但从生物学角度来定义,真正能称为鲈鱼的只有河鲈。河鲈头部较小,口端位有细齿,下颌比上颌长,背后有一根硬刺;体型较扁,偏椭圆形;体表呈橘黄色,因两侧有五道黑色竖纹,所以鲈鱼又被称为“五道黑”。
在我国,野生的“五道黑”主要分布在新疆一带,比较喜欢待在水温在18-24摄氏度的环境下,尤其是在一些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做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幼鱼常以浮游生物为食,长大后有5厘米大小的河鲈则可以掠食小鱼或是水生昆虫。
在食用价值方面,自古便有“尝罢河鲈不思鱼”的说法,肉质嫩滑的河鲈,口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作为淡水类中的珍品,河鲈不仅食用价值高,营养物质也十分丰富。每一百克可食用河鲈鱼肉中,含有19克蛋白质、0.9克脂肪,及磷、钾、镁、锌多种微量元素。
好了关于鲈鱼,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进行留言,小编都会一一回复。
别名:鳜?、水?、桂鱼、石桂鱼、鳌花鱼、浮鱼。
- 鳜鱼性能:为鳍科动物鳜鱼品种的肉。鱼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部隆起。体长一般25厘米左右,头大,下颌向前突出。前腮盖骨后缘呈锯齿状,鳞细小。体色棕黄,腹部灰白。自吻,眼至背鳍钱不,有黑色条纹及暗棕色纵带、侧体有许多不规则的斑点或斑块。各鳍上有棕色斑点连成的带状。鳜鱼在我国分布极广,在各地的江河湖泊均有繁殖。鳜鱼的肉质丰满、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很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鱼中的上品。尤其每到春天是鳜鱼最为肥美的时节,所以古代的仙人、隐士、文人、墨客多在春天嗜食。所以曾有古诗家句“桃花落尽鳜鱼肥”,说明晚春时令正是鳜鱼肥美诱人的时候。鳜鱼历来也是宴席的佳肴,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药神李时珍曾把鳜鱼比作“水?”,即比喻有吃“河?鱼”的美味,可又没有吃河?鱼能中毒的危险,而且其营养成分也极为丰富。
鳜鱼是我国的“淡水四大名鱼”之一,又名“桂鱼”、“花鲫鱼”等,是肉食性鱼类。鳜鱼在国内分布广泛,隶属于鲈形目、脂科、鳜亚科,有长体鳜属、少鳞鳜属、鳜属3个属,合计有11个品种,其中我国有3属9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淮河以北仅有两种,华南区是鳜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
主要的鳜鱼品种
1、大眼鳜。又称羊眼桂鱼、刺薄鱼等,它的体形与鳜相似,眼睛较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大眼鳜肉味鲜美、细刺少,经济价值高。
2、斑鳜。又称岩鳜鱼,外形和鳜非常像,头部有暗黑色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水系。
3、翘嘴鳜。又称桂花鱼、胖鳜鱼、季花鱼、花鲫鱼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水域。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已经有一定数量的人工网箱养殖。
4、暗鳜。又称石板鳜、茶叶片、石头鳜等,它的体侧比较扁,背部呈弧形,上下颌几乎等长,体色深暗。
5、波纹鳜。又称花鳜鱼、癞头桂、铁鳜鱼等,个体较小,主要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江河中。
6、柳州鳜。目前主要分布于广西柳州,大多数生活在深水、岩石洞中。它的形体比较扁,头后低平,背缘浅弧形,眼睛较大。
7、长体鳜。又称竹筒鳜,它的体形细长,头尖长,下颌突出,主要分布于湖南、福建、广西各水系,个体小,通常体长100-200毫米。
综上所述,鳜鱼的品种并不多,其中鳜、大眼鳜生长速度快、形体好、肉质好、经济价值高,适合人工养殖。
鳜鱼,俗称桂花鱼、石花鱼、季花鱼、淡水石斑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脂科、鳜亚科,有三个属,即长体鳜属、少鳞鳜属、鳜属。其中鳜属种类最多,有七种,分别是鳜、大眼鳜、高体鳜、斑鳜、波纹鳜、柳州鳜、暗鳜;少鳞鳜有三种:中国少鳞鳜、朝鲜少鳞鳜、日本少鳞鳜。
1、生物学简介
一、鳜亚科鱼类的地理分布
世界上鳜鱼有三属11种,是东南亚特有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中国的鳜鱼共有三属九种。鳜亚科鱼类分布的北界是黑龙江中游瑗珲附近,南界是海南省的北侧的南渡江,东界是日本本洲岛西侧南部的福知州附近,西界为四川盆地西侧金沙江下游的屏山附近。
在鳜亚科鱼类中,以鳜和斑鳜分布最广。鳜类三属11种中,我国有三属九种,占81.8%。分布在我国的九种鳜鱼都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淮河以北仅有两种,由此可见,长江以南的华南区是鳜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台湾无鳜类分布。
二、鳜亚科鱼类简评
在鳜亚科鱼类的11个品种中,只有鳜和大眼鳜,不仅分布广,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而且形体好、肉质好、经济价值高,适合人工养殖。在这两种鳜鱼中,尤以鳜的生长速度较快。因为鳜的幽门盲囊多,对食物消化快,生长也快;而大眼鳜盲囊少些,生长慢些。在天然水体中,鳜只需2-3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而大眼鳜要3-4年。在人工条件下,他们的生长速度差异更大。
1976-1977年湖北省天门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翘嘴鳜和大眼鳜的养殖试验。在同一种饲养环境下,一年之后翘嘴鳜比大眼鳜平均超重535-625克;饲养两年之后,翘嘴鳜比大眼鳜超重700克。1986年佛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水产研究所进行了珠江鳜和大眼鳜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鳜的生长速度比大眼鳜快4倍。从以上分析可知,鳜亚科的种类繁多,但更具经济价值的是鳜(翘嘴鳜)。
三、鳜的形状特征
鳜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背部隆起腹缘浅弧形。体色为褐黄色和棕黄色,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斑块或斑点,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及下方有一条棕褐色或红褐色条纹,腹部灰白,第六至七背鳍基下方通常有一条暗棕色的纵带,背鳍、臀鳍和尾鳍上有棕色斑点连成带状。头端侧视呈锥形,吻尖。鼻孔位于眼前缘,前鼻孔后缘有一鼻瓣,后鼻孔细狭。眼侧上位,较大,大于眼间距。口上位,略倾斜,下颌显著突出,口裂大,具辅上颌骨,上颌骨后端超过眼中点垂直线,有的几乎达到眼后缘垂直下方。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尖齿,其中上下颌的齿扩大成犬齿状。舌狭长,前端游离。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大棘,鳃盖骨后有两个大棘。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的鳍条为硬刺状12根,后半部为软鳍条13-15根。
四、鳜鱼的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
鳜鱼是淡水定居性鱼类,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湖泊、河川溪涧。它们不做长距离的洄游。冬季水位低于7度时,鳜鱼几乎停止摄食。鳜鱼喜欢水质清新,在肥水池塘很难生存。
2、食性
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猛鱼类。孵出后就要以其它鱼类的鱼苗为食,饥饿时自相残食。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体长70-80%其他养殖鱼类的鱼苗。在天然水体中的鳜,全长为10-16厘米时,食物中虾的出现率为83.3%,远远超过了其他鱼类的出现率。20厘米时以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全长达25厘米以上时则以大型鱼类为主。在养殖条件下,饵料丰富的情况下,常选择体形细长鳍条柔软个体小的鱼类为食。成鳜易吞食的更大饵料鱼的长度为本身长度的60%,而以26-36%者适口性较好。
3、生长速度
在饲养条件下,饵料适口、充足,生长较快。网箱养殖的一冬龄的鳜,平均体长为32厘米左右,相当于天然水体中的三龄鱼的体长。二龄前的鳜鱼比高龄鱼生长快,一龄鱼又比二龄鱼快。在相同条件下,前者体长与体重比为1.33和2.39倍;后者仅为1.16和1.47倍。这是因为鳜鱼在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继续生长,只不过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有所减慢。
4、繁殖习性
成熟年龄:我国东北地区一般需要3-4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有资料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雄鳜鱼一龄既有性成熟。
繁殖季节:人工培育的鳜鱼亲鱼,五月上旬就可进行催产孵化。利用早繁鳜鱼在网箱养殖,当年可达到商品规格。
繁殖行为:鳜鱼在生殖季节雌雄比例为1:1.2左右,雄性略高于雌性。雌鳜产卵延续时间较长,分2-3次才能产完。
繁殖力:鳜怀卵量随个体大小、环境、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少则几千粒,多则几十万粒。鳜鱼首次产卵量约为怀卵量的60%左右。
受精卵的孵化:鳜鱼的卵粒较小,成圆球状,橙黄色或青黄色,卵膜较厚,透明,富有弹性,比重比水大,为半漂浮性卵;成熟的卵径为1.1-1.37毫米,遇水后卵膜膨胀到1.9-2.15毫米,出现卵简隙,卵黄直径1.3毫米左右,其中卵黄内有1个0.5毫米的油球或者3-5个油球。鳜与苗孵出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21-24℃时,孵化期为73个小时左右;水温23-27℃时,需53小时;水温在25-30℃时,只需29小时;鳜鱼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温度是25-30℃。刚孵出的鳜幼苗全长只有3.8-4.5毫米,体前腹下有一个1.5毫米的卵黄囊,此时仔鱼只能作垂直上下间歇运动,停歇时卧在水底。鳜苗孵出后48-60小时可进行水平运动,并开始摄食,此时鳜苗只有5毫米左右。
2、鳜鱼苗的养殖技术
一、鳜鱼苗种的生物学
1、仔鱼的营养特点及消化器官的发育
依据仔鱼的营养来源,可分为三个发育阶段,即内源性营养阶段、混合性营养阶段、外援性营养阶段。
内源性营养阶段:完全以鱼苗自身的卵黄油球等内源性的营养发育阶段,成为内源性营养阶段。从仔鱼出膜至开口摄食以前,刚出膜的鳜鱼苗称为仔鱼前期,鱼体嫩小,全长只有3.8-4.2毫米。卵黄囊大,鱼苗犹如躺在大山上发育。卵黄囊卵圆形,开始是直径0.4毫米,约占鱼体重的50%,前端有油球。
混合性营养阶段:部分依靠内源性卵黄、油球等营养物质,部分依靠摄食外界食物为营养的阶段,称为混合性营养阶段,是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的阶段。从仔鱼开口摄食至幽门垂的出现,随着卵黄、油球等内源性营养物质的消耗和转化,仔鱼的摄食和消化器官迅速发育。在水文21-29℃的情况下,出膜后经过64-120小时开始摄食,即进入混合营养阶段。
外援性营养阶段:内源性营养耗尽而完全依靠捕食活鱼苗的阶段,称为外援性营养阶段,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已经出膜8-10天,鱼体全长12.5毫米左右。鳍条鳍棘已经分化,消化器官已经发育完善,胃膨大,成T形。胃壁厚胃腺发达,上有粗大的血管分支。
2、鳜鱼苗的食性
鳜鱼从开口摄食起,就始终以活鱼为食。鱼苗阶段专吃活鱼苗,不主动摄食浮游动物等非鱼苗饵料,也不吃死去的鱼苗,甚至不吃病弱而活动力差的鱼苗。
开口摄食的鱼苗,游泳活泼,感觉敏锐,在距离5-10厘米,水平视角310°内准确的捕食游动的饵料鱼苗。开口摄食初期的摄食成功率对鳜鱼苗的生存意义重大,在摄食初期只要摄食到一尾饵料鱼苗,其生存的可能性就大的多。如开始捕食2-3天后,仍未成功的捕食到一尾鱼苗,则会因能量的的大量消耗而死亡。生态学上将这个阶段鱼苗与生具来的高死亡率危险期称临界期。因此提供适口而充足的饵料鱼,在鱼苗养殖阶段非常重要。
3、鳜鱼苗种的日粮与饵料鱼的规格
鳜鱼鱼种的日粮
鳜鱼鱼苗的饵料鱼的规格
随着鳜鱼苗的不断生长,口裂不断增大,所用的饵料鱼规格也不断的增大。
4、鳜鱼苗的生长
鳜鱼苗因摄食活鱼苗,营养丰富,生长非常迅速。同时因鳜鱼苗必须摄食活鱼苗,在自然界不得不迅速生长,否则就捕不到适口的饵料。因此这是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鳜鱼的一种适应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20-25天,全长从摄食时的5-10毫米长至30-35毫米,体重从2毫克长至500-1500毫克,体重增加大几百倍之多。
二、鳜鱼鱼种饵料鱼的需求来源与生产
及时供应数量充足而适口的饵料鱼,是鳜鱼鱼苗生产的关键因素。在鳜鱼鱼苗生产之前,应对所需的饵料鱼的时间、数量及不同时期所需的饵料鱼规格做出合理的估计,以便做到饵料鱼的供应及时、规格适口和数量充足。
1、开口饵料所需的时间
鱼苗孵出之后,随着内源性营养的不断消耗,混合性营养阶段的到来,就要开口摄食了。鳜鱼开口摄食的时间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越高,鱼苗生长发育越快,因而开口捕食的时间越早,反之则较晚。
不同水温条件下鱼苗开口时间表(小时)
在当时水温条件下的开口摄食时,可用容器盛少许的鳜鱼苗,投入少量的预先准备的饵料鱼,看鳜鱼苗是否开口摄食,以便及时投喂。
2、饵料鱼的种类和数量
鳜鱼苗以其他活鱼苗作为开口饵料更好是孵出不久的、个体较小的鲴类苗,也可用四大家鱼的鱼苗。下面总结如何配套生产鳜鱼饵料鱼。
(1)开口摄食阶段3-10日龄饵料鱼的配备
鳜鱼鱼苗孵出3天后,卵黄囊消失,体长达4-4.5毫米,为促进鳜鱼苗的采食,在孵化环道内以5-6万/m3的放养密度微流水培养。可以3日龄团头鲂苗为开口饵料,但团头鲂绝对怀卵量少,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用刚脱膜的草鱼苗代替效果好。
为了使草鱼苗刚孵出时正好与鳜鱼苗开口吃食相同,必须精确掌握草鱼催产孵出的时间数量。一般是在鳜鱼孵出一天后开始催产草鱼,要求生产的草鱼水花数量约为鳜鱼苗的50倍。由于同一批生产的鳜鱼苗一般要经过6-7小时,孵出时间相差12-14小时,所以草鱼的催产应根据草鱼亲鱼的体重、平均产卵量约为5万粒/公斤、出苗率来估算出草鱼催产组数。公式为:催产组数=(鳜鱼苗数*50)/(草鱼平均体重*50000*出苗率)
三天内分2-3批连续进行生产,以保证每尾鳜鱼苗都有充足的开口饵料。之一批的饵料鱼苗约为鳜鱼苗的3倍左右,第二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为后期饵料鱼的供应做准备。如遇天气突变,饵料鱼孵出迟缓,可采用静水脱膜法,将鱼卵高密度集中在鱼桶内,利用高密度低溶氧状态下,胚胎内孵化腺分泌孵化酶加速脱膜,以及时供应鳜鱼苗。
一般以刚孵出的草鱼苗供应3-5日龄的鳜鱼苗,日投喂量为鳜鱼苗的1-3倍,分3-4次投喂;以二日龄草鱼苗供5-7日龄鳜鱼苗,日投喂量为鳜鱼苗的3-5倍,分2-3次投喂;以开试点腰的草鱼苗供8-10日龄鳜鱼苗,日投喂量为鳜鱼苗的8-10倍,分2-3次投喂。
(2)苗种培育阶段--10日龄-10厘米的大规格的鱼种饵料鱼的培育
鳜鱼苗开口2-3天以后,催产草鲢鳙鱼2-3批,培育在孵化环道内,作为10日龄后的鳜鱼苗饵料鱼,要求生产的饵料鱼数量为鳜鱼苗数量的200-250倍,同样应先计算催产组数再进行生产,以保证供应不同的鳜鱼苗,有效地避免个体大小悬殊,提高成活率。
10日龄的鳜鱼苗体长已经达到1厘米,将其转入面积稍大的水泥方池,放养密度1万尾/米3。体长达1.5厘米时,分疏一次,密度减半。投喂7日龄规格为10-12厘米的各种鱼苗,日投喂量为鳜鱼苗的10-15倍。培育10-15天以后。鳜鱼苗体长达到2厘米,选择4-5亩、水深1米左右的池塘,彻底清塘以后,先亩放规格为10-12毫米的饵料鱼100-150万尾,再将水泥池的鳜鱼苗转入池塘继续培育至10厘米,放养密度为8000-10000尾/亩。
(3)成鱼养殖阶段10厘米-500克的饵料鱼的配备
纯养鳜鱼,一般每亩鳜鱼池要求配备3-4亩饵料池,饵料鱼的培育采用一次高密度放养,逐步降低密度,分期投饲的 *** 控制其规格与鳜鱼苗同步配套。饵料鱼以低价值的鲢鳙或鲮为主,体长为鳜鱼苗的45-55%,体重为鳜鱼苗的12-15%。
成鱼养殖一般选择面积2-4亩,水深为2-3米的土池。先亩放规格2-4厘米的饵料鱼10-20万尾,再放规格为10厘米鳜鱼种500-800尾/亩。以后根据饵料鱼存池情况,每隔3-4天补充一次饵料鱼,每次投喂量为鳜鱼存池量估重的8%-10%,保持池塘饵料鱼与鳜鱼数量比在15-20:1,在不超过水体容载量的情况下,可尽量多投饵料鱼。
三、鳜鱼苗种培育
近十年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改进提高,培育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公认的比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育苗、网箱育苗、下水泥池育苗、小型土池鱼苗。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具体 *** 因地而异。
1、孵化环道育苗
环道是一个特殊的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环境,使鱼卵不断翻滚。直接采用环道培育育苗,提供了鳜鱼苗所需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鳜鱼苗开口摄食之际,投喂适口的饵料鱼(脱膜不久的其他活鱼苗),既能保持鳜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又能保持清新的水质。
在鳜鱼苗的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环道不易排污的特点,防止环道内沉积更多的淤泥和腐殖质。培育5-7天以后应选择晴天,在上午10点左右适时转环。鳜鱼苗贪食,更好在转环前12小时停止喂食,以保证转环时鳜鱼苗空腹,以减少死亡率。
2、网箱育苗
网箱是鳜鱼苗培育的理想场所。既可以保障充足的饵料鱼,又有较清新的水进行不断地交换。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投喂刚刚脱膜不久的饵料鱼,需要经常洗箱,定期更换网箱,育苗管理比较繁琐,操作难度较大。网箱一般采取三级育苗法:
一级箱:用40-28目/3厘米的乙纶网片缝成的敞口箱,长4-6米,宽1米,深1米。
二级箱:用目大0.3厘米的经编乙纶网片缝成的敞口箱,长2米,宽1米,深1米。
三级箱:用目大0.5厘米经编乙纶网片缝成的敞口箱,长2米,宽1米,深1米。三级网箱面积配套比例为1:10:20。
3、水泥池育苗
水泥池一般是4米*6米*0.8米。也可销大或小。但底部必须有一个倾斜,底部排水处设集苗池,有进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有橡皮管和过滤网及支撑网及支撑铁丝组成,橡皮管口固定铁丝架中心,要求无论怎样放置,应保持一定水位。排水量由排水管的数量和出水口高低决定。
4、小型土池育种
鳜鱼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可以投放到小型池塘培育,投放量为1万尾/亩左右。池塘中必须预先培育饵料鱼。一般在放鳜鱼前10-15天放饵料鱼苗,投放量为100-150万尾/亩。每天定时加入少量新水,谨防水质恶化。
3、鳜成鱼的养殖
鳜的成鱼养殖方式分成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网箱养殖三种。
一、网箱养殖
网箱养鳜密度每平方米10-30尾,经一年的养殖多数个体体重达到0.4千克。小于鳜长度的60%的各种活鱼小虾均可作为饵料。投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天投喂,谓之经常性投饵。二是阶段性投饵,按日粮5%-10%以及预计饲养时间,计算阶段需饵量。一次投足。一般30-40天作为一个阶段较为适宜,每平方米可产鱼5-10千克。
二、池塘单养
单养鳜鱼池塘面积一般1-5亩,小塘养鳜效果较好,一般每亩放5-6厘米的鳜鱼苗800-1200尾。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养殖,池塘进排水系统要良好,能定期更换池水,更好每天傍晚或清晨注入部分新水。溶氧量不得低于4毫克每升。鳜进塘前要先投足饵料鱼,其数量应是鳜总体重的2-3倍,以维持一定饵料密度。以后按鳜重量的5%-10%每隔2-3天投一次饵料鱼。年末60%左右的个体可达到商品鱼规格。
三、池塘混养
混养鳜鱼时,必须控制其规格,以不危害主养鱼类为原则,一公顷放3-4厘米的鳜鱼苗600-750尾,或13-16厘米的鳜鱼苗150-300尾。不需要特别管理,一公顷池塘可净获鳜鱼75-100千克。
4、鳜鱼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
近几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发生并流行一种“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称为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此病流行快,发病率高,属危害更大的病毒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广,苗种期少发,中成鱼多发。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在90%以上。目前无特效药治疗。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清塘消毒,对旧池池底淤泥彻底清理,阳光暴晒,选用有效药物进行消毒。
2、监测水质,通过使用生石灰,少量换水或开增氧机,保持微碱性和较高的溶氧,防止水质过肥,定期选用温和性的消毒产品对水体进行消毒和使用水体净化剂;避免大换水,对鱼产生应激,有条件的放些有益的菌群、光合细菌等,以改善养殖环境。
3、在多发病季节,通过给饵料鱼投喂抗病毒药和增强体质来控制病菌交叉感染。
4、投喂优质饵料,平时适量添加中草药,增强抗病能力。不能投喂生病的饵料鱼。
5、发病时不能用孔雀石绿、敌百虫、福尔马林等,否则会加速鱼的死亡。
6、应选用品质较好的鱼苗,注意更新鱼种,避免近亲繁殖,使苗种老化,抗病力下降。
7、有条件的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二、水霉病
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病鱼的体表和背棘硬刺的尖端有白色絮状物。发病后及时用20%-30%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用1%食盐水加食醋数滴浸洗5分钟,或使用硫醚沙星,一瓶2亩,均有较好疗效。
三、烂鳃和鱼虱
病鱼鱼体上有鱼虱寄生,鳃丝上有白色斑点,并有黏液和污物附着。用10毫克/升敌百虫溶液浸洗5-10分钟,鱼虱当即脱落,然后消毒,烂鳃病也会逐渐好转。
四、锚头虱
用10毫克/升的敌百虫溶液药浴15分钟,同时将池水更新,锚头虱可得到控制。
五、粘孢子虫病
发病时体表和鳃部肉眼可见白色斑点,用95%的敌百虫晶体,按着每立方米水体0.1克的药量,全池泼洒,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注意:使用杀虫药后鱼体质会下降很多,要及时增强鱼体体质;此外,水体会遭到破坏,应适当解毒肥水。
珠江四大名鱼是哪几种鱼?估计钓鱼人都不知道,有一种列入二级了珠江是我国三大水系之一,除了长江,珠江说全国第二,没那条江河敢说全国之一,是万河之上一河之下的河流。正是因为珠江水系横跨几个省,流量大水量足,又身处南方,故珠江里的鱼类是最多的,全国淡水鱼类超过一半生活在珠江里(我国内陆土著淡水鱼类共804种)。据不完全统计,珠江流域有鱼类425种,流域内分布有中华鲟、中华白海豚、鼋、花鳗鲡、金钱鲃、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南方波鱼、海南异鱲等约200种特有鱼类。
虽然中华鲟、中华白海豚、鼋、花鳗鲡、金钱鲃、大鲵等才是国内最珍贵的鱼种,但它并不是珠江里的四大名鱼。现在说起珠江里的四大名鱼,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了,把四大名鱼全都钓过的钓鱼人几乎没有!懂得垂钓这四种鱼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珠江四大名鱼分别是鲈、嘉、鳜、魽。如果只看这四个字,可能还是猜不出它们是什么鱼,毕竟这些鱼的叫法,是饮珠江水长大的人的地方叫法,含有一定的地方方言。当把它们说成学名,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那么鲈、嘉、鳜、魽究竟是什么鱼呢?
1、鲈
鲈是花鲈,花鲈与国内的其他鲈鱼外观几乎一模一样,但有少许区别(区别主要是个体大,不集群,不长距离洄游,还有就是鳍刺的区别)。在珠江的西江、东江和北江里均有它的分布。它是生活在水域中下层的鱼类。最喜欢的栖息地是在咸淡水区、水深达到50米的水域里,平时会进入到珠江水系三大江的中下游段,冬季必进深海里越冬。
花鲈更大的特点是不集群,不作长距离洄游。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也会以虾、蟹为食。个体一般在3~5斤之间,更大个体可以达到50斤。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鳃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被认为是上等的补品。
花鲈是路亚鱼种,可以使用路亚法垂钓,更好的办法就是搜索刮底钓。个人认为手竿钓花鲈才是经典,但手竿钓时更好借助船舶。
2、嘉
嘉是卷口鱼,俗称一嘉鱼、老鼠鱼、鼠头鱼。嘉鱼是一种定居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河道宽广、流速大、水中多潭、水质清澈的石底深河段里,或者生活在通泉水的洞穴里。主要以淡水壳菜和蚬科类为食,也会觅食藻类及有机碎屑、蚯蚓、水生昆虫等。最常见的个体在0.3~1斤之间,更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斤以上。嘉鱼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里的西江和北江,其中又以云南最多,东江水系没发现它的存在,台湾地区有部分存在。
说到嘉鱼,记得李大毛老师专门去云南挑战过,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嘉鱼基本生活在有急流的乱石堆里,用传统钓和台钓的 *** ,几乎不可能钓到它,这也是大毛老师失败的原因。垂钓它需要放流法,顺着急流放主线,有点像延绳钓鱼法,饵料只能用天然固体饵,不能用商品饵。
3、鳜
鳜是桂花鱼,又称为鳜花鱼、季花鱼、桂鱼、鯚鱼。桂花鱼相信很多钓鱼人都非常熟悉,它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喜欢栖息于静水或有缓流的水域里,龙其喜欢水草,水草茂盛的各种水潭才是它真正的栖息地。珠江的三大水系里均有分布,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以东部平原为主)。鳜鱼自古以来就被列为名贵鱼种之一,也是名菜之一,名句“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是更好的写照。
鳜鱼虽然说是珠江四大名鱼之一,但它是普通的鱼种,也是钓鱼人最常见的鱼。鳜鱼是路亚鱼种,无论是手竿钓法还是路亚钓法,相信广大钓鱼人都会,几乎都钓到过它,不需要介绍了。
4、魽
魽就是两广人说的魽鱼,也叫做芝麻剑、芝麻魽、白须魽,学名叫做斑鳠。魽鱼被人们誉为“淡水鱼之王”,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首,个体大,一般常见个体为1-2公斤,个体大者也有5-10公斤,更大者可达15公斤以上。魽鱼是底层鱼类,它主要栖息于江河的底层。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也食少量的高等水生植物碎屑。广泛分布于珠江的三大水系里,其中又以西江为主,广西范围内最多。
由于整个珠江水系里,特别是西江,水鬼潜水射鱼、电鱼船通宵作业、水域里布满各种各样的绝户网、延绳钓等出现,再加上对芝麻剑生存环境的破坏,造成芝麻剑断崖式下降,野生的数量大不如以前,并且还有濒危的趋势。在2021年2月,在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把斑鳠鱼(仅野外种群)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从此,魽鱼为“牢底坐穿鱼”。
因为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所以自2021年2月以后,魽鱼从此不准钓了,所以对于它的钓法介绍,没有意义了,不作介绍了。而且野生数量少,后来的钓鱼人钓到的机会也少了。
“鲈、嘉、鳜、魽”这四种鱼是珠江四大名鱼,其中鲈鱼和鳜鱼是比较常见的鱼,但珠江鲈鱼与其他鲈鱼品种并不一样,区别不小。至于嘉鱼和魽鱼,可说是更具珠江特色的鱼类,除了珠江水系,在其他水域里,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特别是嘉鱼,叫老鼠鱼的很多,但并不是叫老鼠鱼都是老鼠鱼,毕竟我国地域辽阔,地方叫法并不是鱼的真正学名。
嘉鱼目前只有在云南、贵州和广西多一些,珠江水系下游的珠三角已经很少了,近10年没听到有人钓过了。最为可惜的是魽鱼,通俗易懂的叫法就是芝麻剑。本来芝麻剑是整个珠江水系里都有大量的存在,在其他水系里也有芝麻剑的存在。可惜的是,随着污染、电鱼船、潜水射鱼等的出现,导致野生数量大幅减少,最终被列入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需要文明施钓。而且,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
四类鱼混养实现以鱼养鱼,生态化养殖效益好以鱼养鱼也就是把不同的鱼混养在一起,利用它们的自身特性互相利用,以达到高产目的。现介绍-些根据鱼类习性,实施以鱼养鱼的低本高产新技术。
1、鲫鱼、鲤鱼
它们是水底“清洁工”。栖息在水体底并摄食底部的残饵和腐殖质,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和有机生物,能大大减轻池底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鱼病发生。
鲫鱼养殖
2、草鱼、团头鲂、鳊鱼
它们被称为水中“卫生员”。当水体水生植物过多或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套养草鱼、鳊鱼或团头鲂,这样既可净化养殖环境,又可利用天然饵料增加鱼产量。团头鲂还吃草鱼吃剩的碎草屑,鳊鱼还喜食水中的藻类。
草鱼养殖
3、白鲢
它被称为“水体过滤器”。适当套养白鲢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调节水质。同时,白鲢还是鱼类缺氧浮头的“预报员”,当白鲢出现浮头时则说明水体已开始缺氧,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以鱼混养
4、乌鳢、鳜鱼、加州鲈
它们是水体中的除杂“先锋”。其性情凶猛,能大量摄食野杂鱼、小虾等。适当套养三者之一,即可控制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竞争压力,又可利用天然动物饵料增加产鱼量。鳜鱼、乌鳢主要采食水体中的鲜活鱼虾,而加州鲈、淡水白鲳、鲶鱼还食水中死亡的鱼虾等动物的尸体及内脏,也是清除水体污染的帮手。
对养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养殖,天天都有精彩的养殖资讯、技术文章分享。投稿邮箱:yzydtcom@126.com。
“2018中国十大鳜鱼产业更具创新力企业”花落谁家?快来围观!
3月28日,“2018首届中国鳜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佛山龙江碧桂园凤凰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主办,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台州金湖机电有限公司协办,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水产协会联合协办,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鱼兴港水产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广添饲料有限公司、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来融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会议前期,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联合推出“中国鳜鱼产业更具创新力企业”评选活动。经过前期的 *** 投票、专家投票等环节,“2018中国十大鳜鱼产业更具创新力企业”获奖名单在大会上隆重揭晓!
获奖企业合影
针对获奖企业在产业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对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也有自己的思考。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蓝汉冰认为,当前制约鳜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就是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与推广,随着鳜鱼的配合饲料驯化技术提高、人工配合饲料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鳜鱼养殖将会很快实现由鲜活鱼向软颗粒饲料再到膨化饲料的转变。广州信豚未来将会在鳜鱼精准营养需求与机体健康、配合饲料的配方优化及成本控制、鳜鱼配合饲料的加工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中山一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叶卫表示,鳜鱼是我国特有的、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极具竞争力的名贵鱼类,鳜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国水产业的转型升级。公司将利用自身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优势和自身的技术积累,在良种选育、高抗种苗培育、驯食人工饲料病害防控和推广人工饲料鳜鱼养殖技术等方面作出努力,并致力于将鳜鱼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刘灿洪告诉《水产前沿》,在鳜鱼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繁育单位不注重鳜鱼亲鱼选育和保种工作,近亲繁殖严重,已使鳜鱼养殖群体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因此,培育抗病力强、生长快的鳜鱼新品种已成为鳜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促进渔业产业更健康的发展,目前宇顺农牧正全力进行一个鱼塘高产高效的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的试验,在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人工繁殖技术生产苗种,重视选留优良和加强培育,不断提高苗种质量,为鳜鱼养殖行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杨长河表示,海童饲料对鳜鱼专用饲料的开发、试养所取得相应成果,突破传统的活鱼饲养方式,对鳜鱼的规模化生产成本稳定以及与病害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研发、生产高品质的饲料,协同养殖生产养殖出安全、健康、美味的水产品,是我们的追求。为人民提供健康美味的水产食材提供优质的基础。
全雌鳜一经推出便获广泛关注文/图 水产前沿 李静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加上去年鳜鱼高价带来的盲目跟风养殖,2020年上半年,十个鳜鱼养殖户里至少有九个是亏钱的,养殖成本高企,病害频繁袭击,早已让鳜鱼养殖户甚至整个行业不堪重负。
好在现在疫情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鳜鱼价格也是稳中有升,近期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中山大学张勇老师团队研发的“鼎鳜1号”在中试及池塘养殖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对鳜鱼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6月24日,水产前沿很荣幸地对中山大学张勇教授进行了线 *** 谈,请他分享全雌鳜鼎鳜1号的选育背景和最新进展。
中山大学张勇教授
历经4年研发,今年成功产苗1000万尾
水产前沿:可否介绍一下您和团队进行的全雌鳜选育工作的背景和进展?
张勇:2018年全国鳜鱼养殖总量315906吨,其中广东鳜养殖产量达92363吨,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广东省鳜鱼种苗产量超过150亿尾,占全国的80%以上,广东的鳜鱼种苗不仅能满足本省需求,还远销湖北、江浙、江西等鳜养殖主产地,广东已成为我国鳜鱼种苗制种中心。我们作为水产从业人员,也应该对鳜鱼的养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全雌鳜鼎鳜1号
对于我们现在主养的翘嘴鳜来说,暂时在广东这边还没有新品种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工作。从之前我们的研究发现,很多养殖户在卖鱼的时候,如果进行一些检查,会发现鳜鱼如果一网打下去,大规格的有70%左右都是雌性。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中也发现,在1龄以前,雌性鳜鱼生长比雄性要快。后来我们就锁定了生长快和规格整齐这两个选育目标,利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精准生殖内分泌调控与选育、 *** 冷冻保存技术等技术培育出了全雌鳜“鼎鳜1号”。截至2020年5月31日,共生产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水花苗种1000万尾,完成了在湖北、江西、江苏、湖南、安徽、广东等鳜鱼产区的示范点建设。
生长速度提高20%,规格整齐、成活率高
水产前沿:全雌鳜在养殖端将会有一些怎样的优势?
张勇:全雌鳜适合的养殖模式有池塘主养模式,小型水库、湖泊养殖放养,网箱养殖放养模式等,它的优势是规格整齐、成活率高,且生长速度提高了20%,可缩短养殖周期。
水产前沿:目前是否有一些全雌鳜的养殖案例可以分享?
张勇:我们现在已经养殖了三代,从2016年全雌鳜诞生开始,我们在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小试,2017-2019年进行了中试,到今年才是正式的大规模推广养殖。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翘嘴鳜全雌鳜存活率能够达到80%以上,规格体重增加比较明显,所以说在规格整齐度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比如说,我们从1公分的苗开始,养殖80天,可达150g,养殖150天,可达350g以上,达到上市规格。养殖7个月,平均体重可以达到1斤到1斤2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同塘对比,相同的养殖环境,同样的放养密度,鼎鳜1号比普通翘嘴鳜生长快18.7%-23%。我们现在利用早繁技术,3月份产的全雌鳜苗种,养到7-8月份,就可达到上市规格,刚好填补上市鳜鱼的空缺,也是鳜鱼价格更好的时间。
其实我们之一是利用了翘嘴鳜自然的生长优势,第二是因为我们的亲本是来源于李桂峰教授之前从事长珠杂交鳜经过选育的4代品种,所以在生长优势方面,比普通的翘嘴鳜要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经推出便获市场好评,单性鳜鱼养殖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水产前沿:除了全雌鳜,您和团队是否有进行全雄鳜的选育工作?
张勇:我们作为中山大学科研单位,其实对鱼类的性别控制的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深入研究。比如说鳜鱼,我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 *** ,已经获得了超雄鱼。翘嘴鳜的性别决定是XY型,所以要获得单性的品种,比如说我们要生产XX全雌鳜,我们就要获得XX的伪雄鱼,如果想生产XY的全雄鳜,我们就要获得YY基因型的超雄鱼,所以YY基因型的超雄鱼的获得要比我们XX的伪雄鱼获得步骤要长一些。现在我有两个博士生在梁氏水产种业公司正在从事YY超雄鱼的研究工作。至今为止,也获得了10来条YY的超雄鱼。
但是其实因为鱼类正常的生殖调控它是有规律的,我们人为的去改变了他的基因型,变成了超雄的YY,它的一些生殖内分泌调控机理稍微会有些紊乱,或者说我们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修复它,比如说我们要研究YY基因型的性腺能否正常发育,然后它发育产生的配子是不是像我们预期的一样,如果YY基因型有进一步突破的话,我也会及时向大家宣布。
水产前沿:单性鳜鱼养殖是否将成为鳜鱼养殖的一大趋势?
张勇:回到我们鳜鱼养殖的三大需求:生长快、抗病和规格整齐,我们现在的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具备了两个优点,就是生长快、单性规格整齐。为什么“鼎鳜1号”今年能够迅速推广,而且得到养殖朋友们大力帮忙宣传和积极养殖,的确是因为它自身的优点符合了我们的生产需求,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一个趋势,是商品鱼养殖的趋势。
一个新的科技产品出来,它必然会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迅速地作为技术引领或行业引领。我们也希望根据我们所制定的规范,大家生产全雌鳜也好,或者说生产普通的苗也好,大家一定要对亲本进行一些处理,比如说我们亲本会进行病毒检测,保证亲本的生产特性。希望我们新品种的产生和推广,能够为整个鳜鱼种业带来一个技术升级,或者说带来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正在申报国家新品种认定,已获审定专家高度认可
水产前沿:据悉全雌鳜“鼎鳜1号”正在申请国家新品种认定,现在进展如何?
张勇:新品种认定国家是有一套程序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认真地准备了一系列的东西,亲本来源清晰,育种过程、技术路线也非常明晰,再加上我们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我们也经历了自己的一系列试验,比如说我们的小试,生产性的试验,再到我们的应用推广。
但是作为优良的新品种,它对推广的范围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推广超过一定面积才能达到新品种的要求。不过现在“鼎鳜1号”有养殖户朋友和种业公司积极推进,这些都已经完全符合了要求。预计今年7月底就会向北京提交材料,正常情况下可能11月份就会进行国家现场考察,国家现场考察之后到明年就会作为新品种推广。今年的水产新品种认定受到疫情影响,稍微有点延迟,6月份才公布了一批新品种,但明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3月份就可以公布的。
发挥自身优势对亲本“优中选优”
水产前沿:接下来全雌鳜的选育工作重点是哪些方面?
张勇:我们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之一还是要对我们的亲本进行更加优良的选择。全雌鳜生长特性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利用了雌性快速的生长点,但是雌性之间其实也会有生长差异,我们要优中选优,就把一些更优良的亲本选出来。
现在广东省也非常积极重视水产种业,最近有一个广东水产绿色养殖及加工的重点研发专项,也准备支持我们的鳜鱼选育工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分子的技术,在了解翘嘴鳜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些促进生长的标记。通过现在的分子标记,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的筛选出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鳜鱼亲本,不光要雌性快,雄性亲本也要快,所以利用综合调控技术,对亲本再进行进一步的选育。或者说我们也可以加入另外一些抗病的因素,大家都知道其实鳜鱼的病毒病蛮厉害。
水产前沿:选育出的良种将如何落地和覆盖养殖端?
张勇:我们跟广东梁氏水产种业公司有非常好的合作,所以我们的研究成果就在梁氏种业集团落地,他们也做了一些很积极的推广工作,就像今年我们也联合申报了国家的水产新品种,就在前几天广东省农业厅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也组织了专家,对我们新品种的材料进行了审定,专家对全雌鳜评价非常好,种质来源清晰,特点明显。我们利用性别控制技术产生了全雌,规格整齐、成活率高,再加上生长快速的特点,他们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所以也是建议我们向国家申报新品种。
如果我们在获得国家新品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利用 *** 或者企业的资源,加大推广力度,再加上我们研究出来的 *** 冷冻保存技术,到湖南湖北,甚至以后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到江苏、黑龙江,利用鳜鱼繁殖自然的时间差,可以多生产一些鳜鱼苗。其实今年来说我们产能是不够的,供不应求,我们也没想到今年投放市场效果这么好。
良种长速快、节约土地,未来或将推动鳜鱼产量翻一番
水产前沿:您认为鳜鱼良种未来将如何助力鳜鱼产业转型升级?
张勇:现在鳜鱼产量约30万吨,养殖模式也是传统的吃活饵料,当然现在也有部分吃冰鲜,部分吃饲料,但这些都是少量。其实鲈鱼现在是发展得最快速的,他们解决了亲本的问题,解决了优良苗种,在良种的基础上,又解决了吃饲料的问题。之前鲈鱼也是不吃饲料的,后来吃饲料,解决了我们最重要的“水、种、饵”的“种”和“饵”的问题,所以它的产能越来越大,快速发展。
鳜鱼很早就上了将近30万吨,最近这些年就没有得到什么发展,之一是因为我们受到了饵料影响,养鳜鱼要配套1:4的饵料鱼,所以限制了养殖面积。如果将来能够有大的突破,之一当然是我们继续的良种开发,比如说我们全雌的品种生长快,可以节约土地,可以让大家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可以开发饲料转化率比较高的品种,这样如果能够进一步的甚至全程都吃饲料的话,我想我们的整个鳜鱼产业就得到一步更大的提升。然后再加上我们鳜鱼的抗病毒疫苗,可以像草鱼一样,在养殖之前就打上疫苗抗病,又可以节约土地,所以我对鳜鱼的前景还是看好,我觉得在未来5-10年之内再翻一番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鳜鱼名字也好,也有优良的历史传统,而且肉质好,没有肌间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卖点。
网友提问精选:
网友:现在有这种鱼苗吗?多少钱一尾?
张勇:现在主要是广东梁氏水产种业公司在生产,在5月31号的时候,我们统计是1000万尾水花,6月底的话应该会达到1800万尾,现在还有一些水花也在培育的过程中。除了销售水花,也有公分苗和大规格苗。现在他们定价是1.2公分的苗约0.16元/尾。
网友:全雌翘嘴鳜目前养殖过程中,投喂颗粒饲料还是冰鲜鱼?
张勇:这也涉及到我们另外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对于传统鳜鱼养殖来说,现在都是在吃活饵料,我们现在做的全雌鳜,养得更好的也是吃活饵料,现在也在做一些饲料驯化的研究,但实际驯化成功率并不是特别高,我们还在继续研究,现在梁氏公司已经做到了第三代的饲料驯化鳜鱼,但这个特性还是需要长期的一个稳定的结果,才能说选育出了饲料驯化的比较好的品系,正常养殖的情况下是活饵料更好。
网友:请问全雌鳜在选育时对带虹彩病毒有没有做特殊控制?
张勇:我们中山大学来说对于全雌鳜选育具备比较好的条件,因为我们有比较多的科研基础,何建国教授长期从事病害研究,研发的抗病毒疫苗已获得新兽药证书,很快就可以推广。我自己没有从事抗病的研究,但我们可以对亲本进行检测,利用不带病的亲本来进行繁殖,就能保证我们的鼎鳜1号是不带病毒的,经过病毒检测,才能够提高成活率,这个也是我们成活率比较高的一个原因之一。今后,如果我们的全雌鳜“鼎鳜1号”等优良品种,再打上抗病毒的疫苗,相信对整个鳜鱼养殖产业都是巨大的推动。
网友: 三倍体育种能应用到鳜鱼吗?使其能量主要集中到生长性能上。
张勇:我们做多倍体有几种 *** ,一是我们杂交产生多倍体,二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外界的物理的手段,比如说低温 *** ,静水压压力 *** 等等。我们可以提前向大家透露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李桂峰教授团队,之前做了长珠杂交鳜,但同时他其实也在利用一些我们的育种手段在研究多倍体。前不久刚好我们两个人在聊天,他告诉我,他已经利用净水压压力测试的情况下,获得了少量的4倍体的胚胎,4倍体的胚胎的获得就意味着我们有可能会获得4倍体的亲本。如果4倍体亲鱼的培育成功,我们可以向很多其他的传统的这些多倍体育种的鱼一样,用4倍体跟2倍体进行生产,就可以获得稳定的三倍体的鱼。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当然也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迅速得到突破,在于我们亲本培育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如果能够大量的获得4倍体的胚胎,我们就有可能获得部分的亲本,然后让它进行继续繁育,这是非常值得振奋的一件事情。
我觉得鳜鱼是一个非常好的鱼,也是非常适合使用我们现代的这些技术在里面运用的鱼,大家看到我们的杂交可以成功,我们的性控可以成功,所以我们以后多倍体育种,我相信也是在非常快的时间内可以得到突破。
网友:全雌鳜鱼在繁殖性能上和正常雌鱼有没有差别?
张勇:全雌鳜鱼在繁殖性能上跟我们正常的鳜鱼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很方便的可以利用我们生产出来的全雌鳜鱼,继续诱导我们的伪雄鱼,进行全雌亲本系的维持。
网友: 全雌鳜到成品鱼上市时运输和销售成活率与传统的有区别吗?通常快大的鱼难运输
张勇:全雌鳜运输其实跟普通的翘嘴鳜是一样的,当然在运输过程中大家还是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氧气会好一些。
【关键字】:鳜鱼全雌鳜水产养殖
春天吃鱼,聪明人专挑这5种,鲜美健脾又少刺春回大地,告别寒冬,各类新鲜食材层出不穷!不管是鲜美可人的野菜,还是清甜醇香的水果,甚至是连一些鱼类也是春天的时候最肥美,被称为“春令时鲜”。春天的鱼儿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丰富,无论是吃肉还是喝汤,都是上乘之品!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该吃280-525克的鱼,是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那么,问题来了,开春时节应该吃哪些鱼,才会对身体产生有利的影响呢?鱼身哪些部位不能吃?哪些给孩子吃?春天吃鱼,聪明人专挑这5种,滋味鲜美刺又少,全家人都合适吃!
之一种:桂鱼,也叫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其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钾,镁,硒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这种鱼热量不高,但富含抗氧化成分,经常食用还具有美容的效果!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正是赞美这个时节鳜鱼长的正肥。
*** *** :一般来说新鲜的鳜鱼,将其清蒸或者是炖汤,都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自制蒸鱼汁的调制 *** ,在文末)
第二种:黄鱼,又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每年的3-4月份正值大黄鱼洄游产卵,此时的黄鱼味道最鲜美!其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含有较高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硒元素,不但可以消除体内的自由基,还有延缓衰老的效果。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含量也很丰富。不管是老人还是孕妇,儿童都非常适合吃点大黄鱼。
*** *** :新鲜的大黄鱼,可以清蒸,可以红烧,酱烧之类的,都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种:鲳鱼!经常听海边的老渔民说,“三月鲳鱼熬蒜心,四月鳓鱼勿刨鳞”,3月是吃鲳鱼的更佳时节!鲳鱼不同于其它鱼类,鲳鱼所含的刺是比较少的,而且肉质比较厚。每100克鱼肉含有18.5克的蛋白质,325毫克的钾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鲳鱼又分为金昌和银鲳,二者的品种不同,价格也小有差别。
*** *** :新鲜的鲳鱼,清蒸最能吃着其鲜美的味道。也可将其红烧,或者是腌一下炸着吃。
第四种:泥鳅!春天的泥鳅又有“水中人参”之称,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泥鳅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所含的维生素B1比鲫鱼,黄鱼,虾类都要高。但要注意的是,泥鳅切不可和狗肉,蟹类同食,以免造成伤害!
*** *** :春天的泥鳅,用其做汤最鲜美,当然也可以红烧一下或者是蒸着吃,都非常不错。
第五种:鲥鱼,这是一种肉质极其鲜嫩的水产食材,以长江流域的鲥鱼最为出名!老饕又将鲥鱼,河豚和刀鱼称之为“长江三宝”,其中更受欢迎的还属鲥鱼,更是有“鱼中之王”的美誉!此时的鲥鱼,肉质细嫩且营养丰富!最重要一点,食用鲥鱼时一定不要去除鱼鳞。因为鱼鳞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还能增加口感的鲜滑脂润度。
*** *** :开春的鲥鱼,更好是清蒸。清洗干净的鱼儿,上锅蒸熟,浇上热油,再淋上蒸鱼汁即可。一般来说,500-750克左右的鲥鱼,需要蒸6-8分钟。1000克左右的鲥鱼,需要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文章最后再教你一道做清蒸鱼的蒸鱼汁!比蒸鱼豉油好吃多了,做法非常简单!
将整颗的香菜,青尖椒,芹菜,生姜,小葱,洋葱,生抽,矿泉水,冰糖,一种装入不锈钢桶内,小火煮10分钟。之后取出里面的残渣,凉透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