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级致癌物,不仅有很强的毒素,而且还有致癌性。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黄曲霉素这种物质,但是不知道它存在于哪里,更不知道怎么远离它。黄曲霉素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得远离的一种物质,了解黄曲霉素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它。
黄曲霉素到底毒在哪里?
黄曲霉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它的毒素甚至比砒霜还毒。从半数致死剂量来看,远远小于砒霜。黄曲霉素除了会让人急性中毒以外,还会让人慢性中毒,不仅会影响到人的生长发育,会降低人们的体重,严重损害肝脏健康,是肝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高温水煮能够杀死黄曲霉素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用高温水煮的方式来杀毒,但是这种 *** 对黄曲霉素没有效果。黄曲霉素能够耐高温,达到268℃的温度才能够破坏黄曲霉素,高温水煮或者用巴氏消毒法,是没有办法杀死黄曲霉素的。普通的水洗更不会洗去黄曲霉素了,因为黄曲霉素是不溶于水的。冰冻也不会杀死黄曲霉素,把沾有黄曲霉素的食物放进冰箱冷冻,冷冻再久也不会杀死它。
生活中怎样远离黄曲霉素呢?
1、坚决不吃发霉的食物
想要远离黄曲霉素就不能吃发霉的食物,因为黄曲霉素经常出现在发霉的食物当中。节俭也要分场合,不能觉得发霉的食物洗洗还能吃,或者把发霉的部分削去还能吃,这样很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侵害。发霉的食物要赶紧丢掉,这点钱没必要节省。
2、远离发霉的筷子和案板
除了发霉的食物当中有黄曲霉素,发霉的筷子和案板等厨房用具也会有黄曲霉素。尤其是一些竹制的筷子和木制的案板,必须得定期更换。平日要注意清洗,洗完要烘干,并且放在通风处,千万不要把它放在湿热环境中,会长出霉菌,产生黄曲霉素。
3、冰箱要清洗
冰箱是储存食物的电器,不能只把食物放进去就行了,要定期的清洗。黄曲霉素是不怕低温的,在低温环境下依然能够生成。冰箱也不是万能的储存食物的 *** ,有一些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发霉。要定期的检查冰箱,检查一下冰箱当中的食物是否变质了,也要定期的清洗冰箱,洗去一些不卫生的病菌。
4、买食用油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更好能够去正规的超市,选择正规品牌的食用油。不要选择那些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因为那些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很可能是应用发霉的玉米进行榨取的,有可能会有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的致癌性是很强的,尤其是容易让人们患上肝癌。以上面是黄曲霉素的几个问题,希望各位能够认真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远离黄曲霉素,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节俭要分场合,不能因为节俭就损害人体健康。
#家庭医生超能团##学问分亨官#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NY/T 2071-20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参考资料:
1.《黄曲霉素虽是一级致癌物,但不用那么害怕,做到4点即可远离它》,泽宇营养师,2019-12-09
2.《远离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4个中毒急救措施请周知》,癌症康复中心,2018-07-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071-20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 。
本标准适用于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各黄曲霉毒素与T-2毒素的检测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限为5.0μg/ kg,定量限为10.0μg/k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 ***
GB/T 14699.1 饲料 采样
GB/T 20195动物饲料 试样的制备
3原理
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经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及霉菌毒素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氮气吹干,甲酸乙腈溶液溶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及其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除特殊注明外,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符合GB/T 668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 乙腈。
4.2乙腈:色谱纯。
4.3甲醇:色谱纯。
4.4 正己烷。
4.5甲酸:色谱纯。
4.6 冰乙酸。
4.7提取液:准确量取乙腈(4.1)840mL和水160mL,摇匀,即得。
4.8甲酸溶液(0. 1%):准确量取甲酸(4.5)1mL加水至1000mL,摇匀,即得。
4.9乙酸溶液(0.02%):准确量取冰乙酸(4.6)0.2mL加水至1000mL,摇匀,即得。
4.10甲酸乙腈溶液:取甲酸溶液(4.8)50mL加乙腈(4.2)至100mL,摇匀,即得。
4.11 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玉米赤霉烯酮和T- 2毒素标准品:纯度≥97.0%。
4.12标准储备液:分别精密称取6种霉菌毒素标准品(4.11)至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配成浓度各为100μg/mL的霉菌毒素标准储备液,置-20℃保存。
警告:由于霉菌毒素毒性很强,试验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操作时,应避免吸入、接触霉菌毒素标准溶液。配置溶液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工作时应戴眼镜、穿工作服、戴医用乳胶手套。凡接触霉菌毒素的容器,需浸入1%次氯酸钠溶液,过夜后清洗。同时,为了降低接触霉菌毒素的机会,本标准鼓励直接购买并使用霉菌毒索的有证标准储备液。
4.13混合标准储备液:分别吸取一定量的6种霉菌毒素标准储备液(4.12),置于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成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保存于4℃冰箱中。
4.14基质匹配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吸取一定量的混合标准储备液(4.13),添加空白样品提取液,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稀释成浓度为1.0μg/L~200.0μg/L的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临用新配。
4.15霉菌毒素多功能净化柱:Trilogy TC-M160柱,或效果相当者。
5仪器和设备
5.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电离源。
5.2离心机:更大转速8000 r/ min或以上。
5.3固相萃取装置。
5.4旋涡混合器。
5.5 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5.6天平:感量0.01 g。
5.7氮吹仪。
5.8超声波清洗器。
6测定步骤
6.1采样和试样制备
按GB/T 14699.1抽取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用四分法缩减取200 g,按照GB/T 20195的规定制备样品,粉碎后过0. 45 mm孔径的分析筛,混匀,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6.2试样提取与净化
称取5g±0.02g试样于50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25mL提取液(4.7),涡旋混匀2min,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提取20min,中间振荡2次~3次;取出,于8000r/min离心5min,倾出上清液至分液漏斗中,加15mL正己烷,充分振摇。待静分层后,准确量取下层液5mL,过多功能净化柱(4.15),控制流速为2mL/min,收集流出液,在60℃下氮气吹干。用1.0mL甲酸乙腈溶液(4.10)溶解残渣,涡旋30 s,经0. 22μm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
7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7.1液相色谱条件
7.1.1色谱柱:C18柱,150 mm×3.0 mm,粒径3.0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7.1.2柱温:33℃。
7.1.3进样量:20μL。
7.1.4 流动相流速及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7.2质谱条件
a)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b) 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模式和负离子扫描模式。
c)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d) 脱溶剂气、锥孔气均为高纯氮气,碰撞气为高纯氩气,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量以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
e)毛细管电压、锥孔电压、碰撞能量等电压值应优化至更佳灵敏度。
f)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保留时间及对应的锥孔电压和碰撞能最参考值见表2。
7.3 定性测定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样品中待测物质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保留时间的偏差不超过标准溶液保留时间的±2.5%,且样品中各组分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中对应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进行比较,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样品中存在对应的待测物。
7.4定量测定
在仪器更佳工作条件下,混合标准工作液与试样交替进样,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外标法定量。样品溶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测定的线性范围内,当样品的上机液浓度超过线性范围时,需根据测定浓度,稀释后进行重新测定。上述色谱和质谱条件下,各霉菌毒素标准溶液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参见附录A。
8结果计算
试样中霉菌毒素i的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μg/kg) ,用式(1)计算:
式中:
Csi——基质标准溶液中霉菌毒素i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ug/L);
Ai——试样溶液中霉菌毒素i的峰面积;
Asi——基质标准溶 液中霉菌毒素i的峰面积;
V——样品定 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f——稀释倍数;
ci——样品上机液中霉菌毒素 i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9结果表示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0允许差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
转载自:http://www.xpl-hplc.com/enstyle/articleinfo_11756157.html
生物毒素检测生物毒素检测什么单位可以办理?检测项目及标准有哪些?费用是多少?百检检测机构检测实验室可根据DB4117/T 310-2021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制定试验方案。对样品的生物毒素检测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并出具严谨公正的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植物毒素、动物毒素、海洋毒素、赭曲霉毒素、微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真菌霉素、海兔毒素等。
适用范围:玉米、花生、谷类、粮食、植物源性食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海产品等。
相关检测标准:
GB/T 38475-2020 色素中生物毒素检测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
DB4117/T 310-2021 花生生物毒素控制技术规程
DB34/T 3861-2021 畜禽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1生物标志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A/T 1622-2019 法庭科学 生物检材中沙蚕毒素、杀虫双、杀虫环和杀螟丹检验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法
GA/T 1608-2019 法庭科学 生物检材中河豚毒素检验 液相色谱-质谱法
CFR 7-331.12-2014 农业. 第331部分:选择试剂和毒素的拥有,使用和转移. 第331.12节:生物封存.
SN/T 1573-2013 出口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测 *** 小鼠生物法
SN/T 1569.2-2013 出口河豚鱼中河豚毒素检测 *** 第2部分:小鼠生物法
SN/T 3038-2011 出口海产品中西加毒素的检测.小鼠生物法
SN/T 2131.2-2010 进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 *** .第2部分:小鼠生物法
SN/T 1763.2-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2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N/T 1763.1-2006 出入境口岸生物毒素检验规程.第1部分:肉毒毒素
生物毒素检测原理试样提取液中的生物毒素在层析过程中与检测试剂条中胶体金微粒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竞争结合并发生呈色反应,颜色深浅与试样中生物毒素含量相关。用读数仪检定检测条上检测线和质控线颜色深浅,根据颜色深浅和读数仪内置曲线自动计算出试样中生物毒素含量。
检测报告注意事项:
1、报告无“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报告无防伪二维码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研究测试专用章”或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检测流程:
01 *** 沟通、确认需求
02 推荐方案、确认报价
03 邮寄样品、安排检测
04 进度跟踪、结果反馈
05 出具报告、售后服务
06 如需加急、优先处理
为什么应该选择百检?
1.官网可查
*** 所出具的所有检测报告均可在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查询
2.专业服务
从事多年检测行业的资深销售,工程师一对服务, *** 均有检测行业五年以上经验
3.权威机构
检测机构获得国家授权资质,CNAS和CMA双C资质
4.成本较低
检测费低于市场价10%-30%
5.领先的互联网检测服务平台
专注于检验检,测认证咨询服务数据真实,我们致力于利用创新互联网技术
6.数据真实
所有在我司办理的质检都是100%,实测可查询的正规报告,从不弄虛作假
百检检测机构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及先进的检测设备将为您提供完整的质检报告解决方案,已通CMA/CNAS资质认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测试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帮助客户管理风险满足您产品市场要求,助您产品畅销全球。
这些黄曲霉素“常识”是错的来源:科技日报
延伸阅读
这些黄曲霉素“常识”是错的
近年来,虽然媒体对黄曲霉素的科普宣传不少,但很多人对它仍存在种种误解,一些 *** 上流传甚广的黄曲霉素“常识”其实都是错的。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这些错误的“常识”。
霉变花生一定有黄曲霉素?错。霉变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黄曲霉素。举个例子,如果花生是因为被污染上根霉而产生霉变的,那就没有黄曲霉素。
没有霉变的花生就不含黄曲霉素?错。花生是否受到黄曲霉污染,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检测。
被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肯定有黄曲霉素?错。黄曲霉是否能产生毒素,要看它有没有产毒的基因。食品工业中也需使用黄曲霉,只要不产毒就可以用。
那么,污染的不是黄曲霉,是不是就不会产生黄曲霉素?居然又错了。除了黄曲霉,寄生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素。
总结起来就是,发霉的花生不一定有黄曲霉素,没发霉的花生也不一定没有黄曲霉素。
地沟油中含黄曲霉素?错。黄曲霉素主要产生在田间和储存环节,地沟油里的黄曲霉素几乎都是人们“脑补”的。
验钞机可以检测黄曲霉素?错。黄曲霉素可以被激发出荧光,很多检测 *** 的确是基于这一点。不过一般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极低,不可能被验钞机“看”出来。
普洱茶含较多黄曲霉素?不准确。普洱是靠微生物发酵得到的,这些微生物菌群会排斥黄曲霉,因此一般不会有黄曲霉素,只有少数劣质普洱可能含有少量黄曲霉素。
腐乳、豆豉、豆瓣酱容易被黄曲霉污染?不准确。在 *** 这些食物的过程中,生产者确实利用了霉变,不过产生霉变的并不是黄曲霉,这点和普洱茶类似。虽然不排除这些食物有被污染的可能,但总体上来讲可能性不大。
大米发黄是长了黄曲霉?不能一概而论。大米发黄,更可能的原因是陈化,也就是放久了。陈化会导致营养价值下降,但不一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南方才有?错。南方温暖潮湿,确实更适合黄曲霉。不过北方并非净土,尤其是华北地区,温度并不低,也是黄曲霉常见的区域。东北、西北相对好一些。
筷子、案板几个月不换就会长黄曲霉?错。你以为黄曲霉是“吃素”的?看一下黄曲霉产毒的条件吧,它需要潮湿的环境、丰富的营养,还要携带“产毒基因”。为什么黄曲霉最“喜欢”花生、大米、玉米之类的食物?就是因为它们有营养。这个条件,一般的筷子和案板都不具备,所以,上面长霉是有可能的,产生黄曲霉素,有点异想天开。
虽说不必太担心黄曲霉素,但为了家人健康,我们在使用筷子和案板的过程中,更好注意这样几点:之一,筷子洗完别急着放进筷子盒,稍沥一下水;第二,筷子盒里不要放太多餐具,多余的晾干后收进橱柜;第三,定期清理筷子盒,底部容易长霉;第四,案板尽量做到生熟分开,如果用一块案板的,不要用正反面来区分生熟,应该用先后次序区分;第五,案板用完,及时清洗干净,不留食物残渣;第六,案板洗完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第七,次日或下一顿饭使用案板前,更好再次用流水清洗下。(钟凯)
【进出口食品安全】标准解读 | GB31653-202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控制规范》【进出口食品安全】进口冰淇淋总共分几步?
【进出口食品安全】中国进口斯洛文尼亚禽肉检验检疫要求
【进出口食品安全】油籽进口那点事儿
平时比较注意饮食健康,比较注意养生的人,对黄曲霉毒素想必并不陌生。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力的致癌物质,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质。
其黄曲霉毒素会危害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极易诱发肝癌的发生。并且如果一次性吃多了黄曲霉毒素,那么很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会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肝脏直接损伤,进而导致毙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了多起因黄曲霉毒素造成的严重食物中毒甚至死亡事件的报道。
黄曲霉毒素是怎么产生的?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而产生的,黄曲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腐生真菌,常见于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当中,也常见于发霉的木板、秸秆、筷子等有机物当中。可以说黄曲霉与我们的生活是比较密切的,在平时是得需要多加注意。
也真因为如此,网上就大肆宣传黄曲霉素的可怕性,让人胆战心惊,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吃下黄曲霉素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黄曲霉毒素真有那么可怕吗?
虽然说黄曲霉毒素是一级致癌物质,其毒性很强,但没有必要就认为很可怕,也不要因为此而扰乱了自己的心性,扰乱自己的生活。
前面也说到了,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而产生的,如果能够去除黄曲霉,就能够从根源上杜绝了摄入黄曲霉毒素的可能性。
黄曲霉是喜欢生长在腐败的有机物上,如果能够让有机物不腐败,那么就不会有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了。
做到4点可避开它
1、不吃发霉的食物
想要不吃到黄曲霉素,那么就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发霉的食物有很大程度上会有黄曲霉的存在,也就会有黄曲霉毒素的存在。
一些人平时比较节俭,觉得食物发霉了扔掉怪可惜的,于是就去掉发霉腐败的地方继续吃。又或者一些人在吃坚果类食物,尤其是带有壳的,因为看不到里面而可能会吃到里面发霉坚果,这种一般也会存在黄曲霉毒素。
因此,建议食物发霉了就更好要丢掉,即便好的部分也可能被霉菌污染了。因为黄曲霉产生的毒素是很难杀死的,污染性也比较强。
然后就是在吃坚果的时候,尤其是吃瓜子和花生的时候,如果吃到苦的就要立即吐出来,并漱口,这可能是里面的坚果发霉了,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
2、筷子、切菜板要经常清洗并干燥
我们常用的筷子和切菜板一般是用竹子和木头 *** 的,都是一些有机物质,这些也有可能会滋生黄曲霉,从而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并且在筷子和切菜板的缝隙当中,这是黄曲霉更好的藏身之处。
因此,平时使用的筷子和切菜板要经常清洗并要使其干燥,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干燥。因为霉菌在干燥的环境下难以滋生,而清洗则能够尽可能的洗去霉菌。
值得注意的是,黄曲霉是不耐碱的,清洗可以用强碱,并撒上食盐进行杀菌。
当然,如果还觉得不放心,筷子可以采用食用级塑料和不锈钢,切菜板选择食用级塑料,那么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3、不选择来路不明的食用油
我们常吃的食用油是用花生、菜籽、大豆等压榨的,正规的食用油选用的原材料一般是没有霉变的,是比较安全的,自然出来的油也是安全的。
但如果是选择了来路不明的食用油,或者是一些小作坊 *** 的食用油,那么可能会存在采用了霉变的花生、菜籽、大豆来进行压榨,那么就很可能导致压榨出来的有存在有黄曲霉毒素,常吃这些油就可能会使得身体出问题。
当然,还有就是可怕的地沟油了,如果一些地沟油发霉了,那么也是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因此,在平时一点要买正规的油,然后少去吃外面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以免对方使用不好的油而伤害你的身体健康。
4、定期清洗冰箱
冰箱可以说是现在家庭必备的电器了,用来给食物保鲜、冷冻是非常方便的。
平时我们买回来新鲜的蔬菜、肉类、瓜果等食物都会放入冰箱当中,并且一些暂时吃不完的饭菜也会放入冰箱当中。但冰箱毕竟还是能够滋生细菌的,长时间不清洗冰箱,冰箱也难免会滋生不少细菌,甚至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
因此,建议大家要定期进行清洗冰箱,如果冰箱毕竟脏了就要立即清洗,不少很脏那么也要3个月清洗一次。至于下面的冷冻层则一年洗一次即可。
毒性是砒霜的38倍!藏在食物中的黄曲霉素,该如何“杀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中,吃上一口家常菜,再多的苦也可以化为蜜糖。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自己或家人亲手做的饭,却成了致病的“毒药”。
北京电视台曾报道了一则新闻:北京一位张女士,2013年被检查出癌症。让人震惊的是,她的父亲、兄弟等一家四口都是因患癌去世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相继患癌?医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实验发现:张女士日常用的砧板、筷子上都发现了黄曲霉菌的存在!
原来,张女士没有晾晒、清洗砧板的习惯,甚至生、熟食物都使用同一块砧板,这也让黄曲霉菌有了感染的“机会”。
其实厨房中“暗藏”着不少致癌、致命隐患,可能每一次做菜,吃进去的食物并没有想象中的干净、卫生。
一、对于黄曲霉素,你了解多少?
黄曲霉毒素有多毒?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早在1993年,它就被定义为1类致癌物,亦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黄曲霉菌多寄生于土壤里,但是菌落的孢子却可以扩散至空气中,当这些孢子飘落到食物表面,就会侵染寄生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或许有人会纳闷,这筷子、砧板也不是农作物,怎么就会沾上这种致癌物呢。
确实,筷子、砧板等物品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会用这些工具,来夹食玉米、花生等容易沾染黄曲霉素的食物。倘若厨房环境潮湿,筷子、砧板等厨房用品没有清洗干净,一直存放在阴暗环境,就会给黄曲霉素创造了繁殖的条件。
黄曲霉菌虽然有强致癌性,但它可以通过高温消毒将其杀灭。菜板清洁完毕不用时,应放到太阳强光下暴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有灭菌作用,可以达到杀死黄曲霉菌的目的。另外,暴晒也让菜板得以保持干燥,减少病菌繁殖。
二、厨房的做菜“陋习”,你“踩”了几个?
除了厨房一些用具或者菜藏有致癌物之外,平常的一些做菜的错误习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致癌”的陷阱。
- 锅冒烟了才放菜
“别急,先等油温热了再放菜!”
老一辈常常强调等油冒烟了再把菜放进去。其实,这种 *** 并不适用于如今已经过多次加工提取的食用油。
老一辈用的土榨油,没有经过层层加工,烟点低,需要热锅才能达到油温。但现在食用油烟点比较高,开始冒烟的时候,油温已经非常高了。过高的油温可能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也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营养流失。
- 炒菜不开抽油烟机
猛火翻炒,中餐讲究“够镬气”。这样炒出来菜很香,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油烟。厨房的油烟含有的 *** 性有害物质一点都比不香烟的烟气低,经常吸入这些烟雾,很可能损害呼吸系统、皮肤的健康,引起恶心、头晕等不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煮妇(夫),做完饭后都感觉没胃口。
另外,国内外也有研究发现,烹调的年头越长,炒菜的次数越多,患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 火候掌握不好、不刷锅
炒菜油温越高,出来的食物颜色越深,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和致癌物,如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一旦火候掌握不好,食物烤到焦糊了,或炒完菜不刷锅,附着在锅表面的食物残渣黑黑糊糊的一块。若是没有刷锅,这些锅垢当再次加热时,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 反复用油
如果做用油量较大的菜式,如咕噜肉、酸甜鱼、炸鸡排等,为了不浪费,有些朋友会把这些油收集起来,存着下次炒菜再用。
实际上,油一经加热,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产量会急剧增加,如苯并芘(1类致癌物)。
三、做好3点,降低厨房患癌风险
厨房习惯,关乎一家人的健康,因此,做好厨房卫生清洁很重要。小九给大家分享3招可减低患癌的可能,快拿出小本子记下吧:
1、厨房抹布勤消毒
经常抹桌子的抹布你知道有多脏吗?
据家庭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抹布用得越久,细菌越多。一条全新的抹布,如果没有正确清洗,使用一周后,残留的细菌可高达22亿。想想用餐前,你以为干净的桌子,很可能跟蹲在厕所旁吃饭没啥区别。
另外,厨房抹布一定要跟家居清洁抹布分开,每次用完要洗净晾晒,可以用微波炉消毒1分钟,或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厨房用具经常换
厨房餐具也是有有效期的,例如瓷器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容易从缝隙中溢出,污染食物;竹筷、木筷每3-6个月就要更换,使用时间过长,内部缝隙滋生细菌,可引发肠胃疾病;另外,金属制品出现涂层有损,容易释放出金属物质,也要更换。
3、清洗食材有技巧
食材的清洗也有讲究,稍不注意农药残留,入口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清洗食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叶菜、瓜类上多为水溶性农药残留,应先用流水冲洗,再用淡盐水浸泡;
- 沟壑多的蔬菜,可先用牙刷刷洗;
- 红肉类则需要先在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再进行清洗;
- 动物内脏可用细盐、米醋反复搓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 海鲜类可放在冷水中并倒入少许醋和胡椒粉,擦洗几次,以减轻腥味。
以上就是家庭厨房的小细节,只要稍稍注意,就可降低患癌风险,在享受温馨住家饭的同时,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参考资料:
<1> 《一家四口全患癌!这7种易致癌的做菜习惯,可能会害了全家人!》.健康时报.2019-04-08
<2> 《容易致癌的 6 个做菜习惯,每个中国家庭都很常见》.浙江在线健康网.2018-04-27
<3> 《警惕!这7种做菜习惯很容易“致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新华网.2019-07-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家庭里如何处理好黄曲霉毒素?这些小窍门可以试一试好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黄曲霉素,它的毒性作用很强,而且还是高致癌物。居家生活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厨房和储藏室之中,其存在也是极其广泛的。像腐烂的水果、冰箱中都可能会有黄曲霉素的身影,但是这种毒素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一般的高温消毒和水洗等方式都不能去除黄曲霉素。那么家庭怎样杀灭黄曲霉菌呢,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推荐 *** 。
1、小苏打浸泡法
小苏打是碱性的,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像我们常用的木质菜板就很容易发霉,就可以在平时用小苏打浸泡,这样能够去除90%的黄曲霉素;
2、高温杀死
黄曲霉毒素在280℃时才会发生裂解,其毒性才可以被破坏。一般的开水无法将黄曲霉毒素去除,但是我们可以用高压锅。高压锅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温度比较高,去除黄曲霉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3、存放方式
可以改善存放食物的方式 *** 来去除黄曲霉毒素。不要存放在比较阴湿的地方,长期存在阴湿的地方会损害食物;
4、活性炭
活性炭对于黄曲霉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且还能吸附一定的异味。将碗筷和活性炭全部放入一个袋子里,放置几天就可以发现黄曲霉素被吸附了很多。此时再用白醋加热水浸泡一下碗筷,清洗黄霉素就变得很顺利了;
5、日光暴晒
阳光暴晒可以让餐具和物品充分地与紫外线相接触,可以起到部分的消毒杀菌的作用。特别注意在暴晒之后,要将餐具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因为干燥通风的环境可以抑制黄霉素的生长;
6、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紫外光谱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从而达到消毒目的。用紫外线灯照射,可以有效去除物品表面的黄曲霉毒素。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毕竟每天都离不开吃,如果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不健康,我们的身体也会面临损伤。国家一直严格监管食品,不允许有任何人触碰底线,然而在前一段时间,进口商品可可球即食谷物其中却被检测出黄曲霉素超标,被罚1837万,相关公司股票也大幅下跌。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黄曲霉素,为啥它会出现在食品中。
黄曲霉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谷物被黄曲霉素污染的情况很常见,平时吃的花生、黄豆、玉米、燕麦都可能遭其毒手,它很容易产生,但是却很难被清除,就算是100度的高温也不能将它杀死,而且还有很强的耐酸性,一般的消毒 *** 根本不能把它消灭。
这次在即食谷物中检测出来并不意外,因为谷物本身就容易被污染,有可能是稻谷没有保存好产生了霉菌,也有可能是工厂机器不干净,又或者是部分包装有损坏,被霉菌钻了空子。该食品的包装为纸盒装,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损坏,期间感染霉菌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因为物流运输一般是相对封闭的空间,温度较高,若是遇上阴天下雨,湿度也会增加,当这两点因素叠加在一起,温度保持在12-42度之间,霉菌就会“欢欣鼓舞”,污染一大片食品。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究竟是不是在运输中感染目前还不确定,有可能是使用了被污染的原料。
如何远离强致癌物?打开火眼金睛,教你识别藏在家里的黄曲霉毒素
它们喜欢躲藏在你买了很久又忘记食用的坚果、面食中,等到翻出来再吃的时候就会发苦,从舌尖到喉咙都很难受,赶紧“咳、呸”两下把它吐掉,然后吃点别的过过嘴。这苦味、哈喇味其实就是霉变后的味道。
有的家庭蒸馒头一蒸就是一笼,吃不完就放到冰箱里,正好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冰箱里超过3天的馒头会产生黄曲霉素”,看完吓我一跳,没有那么夸张,如果三天就发霉了,这冰箱该淘汰了,不过从健康角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尽快吃完或者放进冷冻柜。
吃剩的米饭也很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所以我一向不建议大家吃剩饭,不管是加热后再吃,还是用油炒饭吃,都不能杀死霉菌。
芝麻酱、花生酱、海鲜酱等酱料类,开盖后很容易受潮,如果再遇到高温,就可能产生霉菌,而且它们的原料是花生、芝麻,本身就容易发霉,而且被其厚重的质地掩盖了,很难发现其变质了,如果过了很久才食用,建议少量品尝,有怪味的话就别吃了。
很多人爱买的自榨油其实也容易霉菌超标,除非专业检测,否则根本看不出来,他们食用的原料、机器都可能是霉菌的“温床”,如果你经常购买自榨油,建议不要再这样了。
除了以上吃的东西容易遭黄曲霉毒素污染,还有一些地方也要注意
①木筷子
②菜板
③冰箱
④马桶周围
很多人洗刷完筷子后不等它完全干燥就扔进筷笼里,甚至还在滴水,虽然筷笼是镂空的,但是并不能快速干燥,在它潮湿的过程中,霉菌开始滋生,等到下一次使用就可能被吃进肚子里。
有的家庭筷子用了很多年都不知道更换,不进嘴的那一头都发霉了,若是你家有这样的筷子建议扔掉,入口的物品一定要干净卫生。
菜板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比筷子更脏,上面还有很多划痕,而且面积大,干燥起来很慢,也是霉菌较多的地方。
用久了的冰箱,在它边边角角不常清洁的地方容易滋生很多霉菌,尤其是一些抽屉、隔板边缘、出风口附近,要经常消毒、擦拭。
马桶是大家经常忽略的一个地方,但其实它也是很脏的。比如说瓷砖缝隙、马桶底部的玻璃胶、水池底部等等,这些地方不容易清洁,若是长时间不清扫也会有很多霉菌产生。
黄曲霉素是一级致癌物,正常情况下不会大量摄入,但是如果它隐藏在食物中,就不容易被发现,可能食用了很久都不知道,知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肝损伤才知道。20毫克就能把一位成年人“撂倒”,更别提家里还有儿童和老人,若是他们长期食用,后果不堪设想。
老年人平时比较节省,筷子、菜板不舍得更换,食物发霉了也不舍得丢,看起来是省钱了,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把自己的身体吃出问题,治疗需要花多少钱?所以,发霉的东西果断扔掉,一点都不用心疼。
食品安全这根“弦”不能放松,必须加强监管,让这些变质的食品离我们远一点,大家把东西购买回家的时候也要多看两眼,保质期过了没有,有没有怪味,多留个心眼没坏处。
1毫克就致癌的黄曲霉素!高温杀不死,五种物品里常有前段时间,浙江一对夫妻双双被送入院抢救,原因是吃了霉变的花生。
不幸的是,妻子在送医途中就已经中毒身亡。
据了解,夫妻俩是当天晚上开始腹痛不止,医生猜测可能是食物中毒,检测过当天的食物没问题,但患者有提到,自己一天前曾吃了发霉花生,因为花生有苦味,他记忆特别深刻。
虽然真相还未查明,但既然提到了发霉花生,我想有必要跟大家说说这个强致癌物——黄曲霉素。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高温也杀不死的1类致癌物
上世纪60年代,英国英格兰有几个养鸡场突然死了约10万只火鸡,由于无法查明病因,当时只能把这种疾病命名为“火鸡的X病”。
这批死去的火鸡在起病时都有食欲减退、羽翼下垂、持续昏睡的症状,一周时间便会死亡。死亡时头向后背,脚也向后伸。解剖后均发现肝脏出血、坏死,肾脏肥大。
后来科学家找到了原因:火鸡食物中的进口自巴西的发霉花生饼粉便是罪魁祸首,并从发霉花生中分离培养出一种有荧光的霉菌,便是黄曲霉菌。
黄曲霉毒素,便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这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生物致癌剂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成人仅摄入1mg就有致癌风险,若一次性摄入20mg更能直接致死。所以,早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黄曲霉毒素列入I类致癌物,其毒性对肝癌发病有直接影响.
黄曲霉毒素不仅毒性强大,还非常稳定,要在280℃以上的高温下才能被灭活,因此霉变食物、碗筷用水冲洗、用开水烫、重新加热都是没有用的。
“来易来,去难去”,哪些物品中含有它?
高危物品一:筷子、砧板
筷子、砧板是黄曲霉菌喜欢藏匿的地方。一般筷子、砧板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使用筷子、砧板时,一些食物残渣会遗留在筷子、砧板的缝隙里,尤其淀粉物质。如果使用后的筷子、砧板没有及时清洗、晾干,就可能发生霉变,长出黄曲霉菌。
高危物品二:坚果、粮食
坚果、粮食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高发食物。这类食物只要霉变,都会长出黄曲霉菌,所以不小心吃到苦味的坚果,一定要立刻吐掉并及时刷牙漱口,把牙缝中的坚果颗粒都清洗掉;大米、玉米等粮食放久了也要留意是否已变质,若变质就不能再食用,即便做熟了的米饭,变质了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高危物品三:变质的食物
一些不正规的厂家为了节省成本,混入霉变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等,做出来的酱料中就会含有黄曲霉毒素,还能难被尝出来。所以购买加工食品尽量别贪小便宜,在正规渠道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的产品,且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高危物品四:久泡的木耳
木耳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但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纤维素,长时间浸泡很容易变质产生类似于黄曲霉毒素的生物毒素,或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吃木耳不必泡太久,15分钟就好,更不应该泡过夜。
高危物品五:小作坊榨油
小作坊榨油和小厂家的花生酱、芝麻酱类似,可能用了霉变的花生、芝麻等原料,且其工艺粗糙,无法去除有害物质,又不经安全检测,购买这种油其实风险很大。
如何避免它的毒害?记住这套“三字经”
黄曲霉毒素虽然可怕,但要避免被它毒害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四点:小心选、干燥藏、认真洗、科学吃就可以了。
“小心选”就是在购买食物时要留意保质期,不购买包装破损的产品,也不要贪小便宜购买霉变食物,尤其坚果类,更不要购买小作坊榨油。
“干燥藏”即要把食物储藏在干燥、通风、低温处,因为黄曲霉菌最喜欢在28℃左右的潮湿环境中滋生;坚果类更好购买带壳的,晒干后密封存放。当然,食物更好就是新鲜吃,尽量不要长时间囤积。
“认真洗”则是针对餐具,餐具的缝隙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尤其木制或竹制的筷子、砧板等,清洗这些餐具前更好先浸泡一下,让缝隙中的残渣软化,洗的时候用粗糙的洗碗布或刷子刷一刷,把残留的食物带出来,最后沥水、风干或放消毒碗柜中烘干消毒。
“科学吃”则要注意霉变食物一定不能吃,坚决扔掉。通常霉变的坚果、粮食会有苦味、发黑的情况,若不小心吃到一定要立刻吐掉并彻底漱口。另外,喜欢自己炸花生米、坚果或榨油的朋友,一定不要偷懒,少量多次,不要长期存放。#真相来了##癌症的真相##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 保健小常识:“黄曲霉毒素”毒性有多大?.人民网.2012年2月9日2
2 李枝文.黄曲霉毒素的发现、毒害及预防.生物学通报.1992年第12期
3 生活中最强致癌物竟然是它.生命时报.2017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