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秋、国庆也就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双节”越来越近了。每年节假日,市场往往格外关注,原因是节假日往往也是消费的日子,养殖户们也期盼着消费能给市场行情带来喜讯。
但是近期的价格却上演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比如说鸡蛋价格,从7月份开始,鸡蛋价格就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抬头迹象,紧接着一路狂飙,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涨幅就达到了四成。
产区价格不但快速冲上了5元大关,并且继续上涨,零售端更是重回6-7元/斤,这也使得不少人大呼:“火箭蛋”是不是又要回来了?
因为去年差不多也是在9月份左右,市场鸡蛋价格也出现了大涨,部分地区的鸡蛋零售价格迅速突破了7元大关。
而从今年的趋势来看,大有要复制去年的意思。
不过,鸡蛋价格上涨属于独自美丽,而猪价却依然在沉睡,甚至有些惨不忍睹。
眼看就要“双节”了,按说消费应该有所反应了,但是从市场猪肉的走货来看,依旧平平,而猪价呢,不仅没涨,反而还在小幅下跌,当前生猪均价已落至8元出头,市场甚至开始担心,照这样的趋势,会不会跌破8元。
市场也很纳闷,为什么同样是“双节”,蛋价狂飙,猪价却涨不动呢?
说到底,是因为市场缺蛋而不缺猪。
比如说鸡蛋吧,前两年蛋鸡存栏一直是偏紧的,虽然说今年蛋鸡存栏已经恢复,但是部分地区反映蛋鸡的产蛋率一直偏低,所以存栏虽然恢复,但是鸡蛋产量回暖却不及预期。
而按照鸡蛋的走势规律,每年7月份之后,随着市场需求走出淡季,鸡蛋价格就开始抬头了。
再叠加9月的开学及双节的提振,鸡蛋需求增长较快,于是供小于求,蛋价上涨。
而反观市场猪肉供应却一直处于高位。
不仅生猪产能仍然处于高位,上半年冻品库存高企,这部分库存也将在下半年投入市场。此外,还有二次育肥的压力,这使得生猪供应压力倍增。
而市场消费却一直不及预期,一方面是今年天热的时间较长,肉类消费普遍走弱;另一方面,猪肉似乎越来越提不起人们的消费兴趣,尤其是当猪价上涨拉动肉价上升的时候,市场抵触心理较大。
而后续来看,蛋价虽然涨势较猛,但消费毕竟有限,而且按照以往的规律,中秋国庆过后,市场需求面临骤降,消费支撑很可能会马上减弱。
而从存栏数据来看,截至8月末,全国产蛋鸡存栏量为11.96亿史,环比增幅0.8%,同比则增长了1.2%。
再加上9月以后,天气明显转凉,蛋鸡产蛋率将快速回升,届时市场鸡蛋供应会得到明显补充。
供给增而需求落,那么高蛋价也就难以维持太久了。
但是反观猪价可能真的挺“费劲”了。
虽然双节临近,但是猪价上涨的预期却越来越低。在供强需弱下,猪价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不排除临近双节前夕会出现临时的上涨,但是幅度不会大,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而且随着猪价不断下跌,小麦玉米等仍在高位,猪粮比价也开始下滑,生猪育肥已现亏损,这样一来,压栏生猪挺价的意愿就更弱了,再加上消费端迟迟没有动静,生猪出栏陆续增加。
这一次,眼看猪价又要在旺季折戟,这是市场没有想到的。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火箭蛋”来袭,蛋价“破5入6”,猪价又出“幺蛾子”,发生了啥
金九月份到来,国内畜禽养殖方面,生猪以及鸡蛋市场“冰火两重天”,其中,在鸡蛋市场,“火箭蛋”来袭,零售市场蛋价“破5入6”,产销市场鸡蛋批发均价也连创新高,养殖户乐开了花。但是,在生猪市场,猪价又出“幺蛾子”,市场上涨承压,价格呈现滑坡下跌的走势,养殖户心态崩了!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一、“火箭蛋”来袭,蛋价“破5入6”!
在蛋禽市场,进入9月初,国内鸡蛋市场呈现插翅大涨的走势,由于双节在即,食品厂集中备货需求旺盛,购销市场鸡蛋成交不断放量,贸易商接货情绪转浓,而家庭消费需求逐步回暖,需求跟进改善,养殖端月初鸡蛋供应偏紧压力尚存,尤其是,市场大码鸡蛋供应相对短缺,饲料成本大幅上涨,这也带动了养殖户挺价的情绪!
因此,在购销博弈下,蛋价大幅走高,此前,产区报价涨至5.57元/斤,而销区市场,鸡蛋价格涨至5.6元/斤,月内产销市场蛋价上涨0.3~0.37元/斤!在笔者的家乡,最近两日,褐壳鸡蛋价格涨至5.7~5.8元/斤,部分网友反馈,多地城市商超,普通鸡蛋价格涨至6~6.3元/斤左右,蛋价呈现“破5入6”人表现!
但是,伴随着蛋价的大幅上涨,市场接货力度有所转弱,蛋价继续上涨承压,价格出现窄幅回落的走势,目前,国内产销市场,产区鸡蛋报价徘徊在5.54元/斤,销区市场鸡蛋报价徘徊在5.57元/斤,相比前一日下降0.03元/斤!
个人认为,短期内,蛋价或将维持高位震荡的走势,短暂蛋价下跌调整后,进入中旬,由于市场需求相对积极,食品厂仍有最后备货的需求,蛋价仍有上涨的支撑,但是,空间或将逐步减弱!
据机构分析,9月份,按照鸡苗销售,5月份鸡苗销售环比下降232万羽,降幅在5.06%,新开产蛋鸡规模理论下降,而在老鸡淘汰方面,由于鸡蛋价格较高,养殖户主动淘汰老鸡的积极性偏弱,老鸡淘汰或将低于新开产蛋鸡规模,不过,由于天气转凉,歇伏期告一段落,理论来看,本月鸡蛋供应微弱增长!
而在需求方面,本月鸡蛋消费需求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中上旬前,食品厂补货需求旺盛,家庭消费需求回升,叠加,餐饮行业复苏,鸡蛋购销积极性较强,但是,进入中下旬后,食品厂补货逐步降温,虽然,双节利好逐步兑现,但是,消费需求或将逐步减弱!
因此,在多空博弈下,个人认为,本月蛋价重心以高位回落为主,尤其是,月末受市场补货结束,食品厂消费需求降温,而产蛋率逐步回升,蛋价或有震荡下行的趋势!
二、猪价又出“幺蛾子”!
进入9月份,蛋价连创新高,猪价却不断寻底,此前,市场略有回升,但是,行情上涨昙花一现,最近两日,猪价再次呈现震荡寻底的态势,由于阶段性市场情绪较差,个人认为,猪价重心仍有下行的态势!
据机构分析,9月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报价跌至16.54元/kg,价格下跌0.12元,生猪价格偏低运行,市场情绪较差,国内市场呈现全面下跌的走势,南北地区,猪价频频下调,北方市场,黑吉辽地区,猪价陆续跌破16元/公斤,华北市场,猪价陆续回落至16.05~16.6元/公斤,而在传统高价地区,川渝市场报价跌至16.5元,在江浙市场报价跌至16.8~17.35元,两广市场跌至16.9~17.6元/公斤!
金秋九月,猪价又出“幺蛾子”,市场反弹承压,价格屡屡呈现偏低调整的走势,个人认为,目前,生猪市场回归基本面,由于国内屠企冷冻猪肉库存较高,分割入库情绪较差,而市场二育现象谨慎,入场积极性不高,因此,生猪市场回归购销基本面,但是,目前基本面偏空!
一方面,需求跟进承压,消费缺乏实际利好,尤其是,距离中秋还要时日,市场消费利好不畅,批发市场白条猪走货平平,部分市场出现一定烂市的现象,终端商贩多以减量操作为主,屠宰场生鲜白条走货承压,为了避免生鲜白条被动入库,企业开工率偏低调整;
另一方面,生猪出栏相对积极,国内规模厂生猪供应压力较多,由于8月份,多地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完成较差,压栏惜售情绪较高,生猪产能后置,本月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大幅提升,日均出栏压力过大,南北多地规模猪企有逢高出栏的情绪,这进一步改善了生猪供应的水平,加剧了屠企压价的情绪!
因此,受市场购销双空,猪价震荡走低,市场静待下一次利好的兑现,个人认为,9月中旬猪价前景仍将以窄幅震荡为主,但是,临近下旬,市场看涨意愿转强,价格重心也将逐步回升!
“火箭蛋”来袭,蛋价“破5入6”,猪价又出“幺蛾子”,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2023年9月18日全国各地最新鸡蛋价格行情走势分析中商情报网讯:最新数据显示:9月17日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11.95元/公斤。其中,鸡蛋价格更高的市场是广东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当日价格为15.80元/公斤,环比持平。鸡蛋价格更低的市场是位于重庆市的重庆花枝农业有限公司(毛线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当日价格为5.50元/公斤,环比持平。
鸡蛋期货3个月大涨18%!中秋国庆备货基本结束,机构称蛋价或将冲高回落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进入9月以来,相较于其他大宗商品的跌跌不休,鸡蛋期货价格走势较为坚挺,9月15日鸡蛋期货一根阳线引起市场关注,一时间“火箭蛋”之类的话题成为市场热搜。不过,如果长期关注鸡蛋期货走势的投资者并不会对此感到惊讶。据了解,鸡蛋期货2311合约自6月15日至9月20日涨幅达18.35%,截至9月20日报收于4638元/500千克。
随着产蛋率逐步恢复及双节备货需求结束,广州期货分析师范红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鸡蛋走货情况良好,最近5周主销区代表城市鸡蛋销量均在8200吨上方,处于往年同期高位,贸易商库存则相对偏低,更多担心后期鸡蛋现货即将进入季节性下跌阶段。与此同时,在鸡蛋收益降低、成本增加的影响下,四季度鸡蛋毛利润或下降。
鸡蛋现货涨幅高于期货价格
一般而言,每年的三季度都是鸡蛋消费旺季,在供应无大幅变化的基础上,鸡蛋价格往往进入上行周期,鸡蛋毛利润呈增长趋势。受鸡蛋现货需求提振影响,自6月15日至今的这波鸡蛋期货上涨幅度达18.3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此轮鸡蛋期货价格上涨?
“6月以来的期价上涨分为两个阶段,其中6月底之前更多源于现货价格的下跌,使得蛋鸡养殖利润下滑甚至一度亏损,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市场担心后期供需改善不及预期,从而导致6月15日至7月10日的一波上涨。”范红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范红军表示,7月10日后鸡蛋期货的一波上涨行情,更多的是源于现货季节性上涨带来的基差支撑,现货季节性上涨又源于供应和需求两端。供应端主要是气温上升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而需求端则主要源于国庆和中秋双节带来的备货需求。
“今年入夏以来,东南沿海一带气温闷热周期长,高温容易导致产蛋鸡进食量偏低,从而也进一步导致产蛋率下降,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减少,自然也就推高了鸡蛋价格。此外,今年夏天部分地方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鸡蛋的供应量也少了。”宁波某蛋禽养殖户梁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随着鸡蛋期货的上涨,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这波鸡蛋价格上涨,是否主要由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对此,创元期货研究联席院长廉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波鸡蛋期货价格上涨,更多是现货价格推动鸡蛋期货上涨,天气炎热,产蛋率下降,鸡蛋库存下滑,现货价格持续偏强。
不过,廉超表示,8月份后受制于上半年补栏较好和产能增长,盘面跟涨力度不足,直到9月15日现货价格一直保持坚挺状态,或由于前期产能供应增长不及预期,高基差驱动盘面涨停,盘面向现货收敛。
此外,范红军也称,从期货和现货的价差可以看出,此轮行情应该是鸡蛋现货价格推动所致,由于基差持续环比走强,也就是现货价格涨幅要大于期货价格涨幅。据博亚和讯数据显示,7月以来鸡蛋主产区均价从更低的3.83元/斤上涨至更高的5.55元/斤,上涨1.72元/斤,涨幅接近45%,而鸡蛋期货涨幅不足20%,以1月合约为例,主产区均价对1月基差从更低的-400元上涨至更高1200元。
中秋节鸡蛋备货基本结束
据了解,每年的9月之一周适逢开学季,全国各地的学校食堂都会积极采购,从而拉动终端鸡蛋需求;9月的第二周起还会受中秋节需求拉动,食品企业仍有节前备货计划,终端部分商超消化速度尚可,部分商超高价货源消化一般。整体而言,9月上旬一般都处于季节性消费旺季,全国各地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量较大,一般都会拉动鸡蛋价格小幅上涨。
“当前中秋节食品厂鸡蛋备货基本结束,销区鸡蛋 *** 量回落,以及中秋礼盒需求减弱,鸡蛋走货情况一般。与此同时,当前现货有阴跌趋势,贸易商接货情绪偏谨慎。此外,当前产区鸡蛋价格均价处于相对高位,不具备继续上涨基础,到10月中下旬,鸡蛋价格都将处于回落趋势。”创元期货研究联席院长廉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廉超表示,随着天气转凉,蛋鸡采食量增加,产蛋率回升,蛋重增加,以及蛋鸡产能增加,淘鸡正常,整体后市鸡蛋供给量持续增加。根据我的农产品网监测,目前生产环节库存0.73天,流通环节库存1.18天,整体处于触底回升状态。
长期从事经营鸡蛋贸易的林先生对记者表示,接下来还有8天就到中秋节,食品加工厂为月饼等备货需求逐渐结束,虽仍有部分各院校等堂食需求维持小幅增长,但整体需求仍渐显弱势,预计短期蛋价总体有小幅震荡的可能。9月20日主产区山东鸡蛋均价10.74元/公斤,较昨日持平;河北鸡蛋均价10.26元/公斤,较昨日持平;北京鸡蛋均价10.83元/公斤,较昨日持平。
机构预测蛋价或冲高回落
近期鸡蛋价格持续上涨,从蛋鸡补栏来看,年内养殖利润表现尚可,鸡苗补栏积极性较高,对应未来新开产量不会少。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养殖端现金流尚可,在养殖利润表现较好及淘鸡价格偏高的情况下,淘汰后选择继续上新鸡为主流,且从现在到春节集中淘汰前,老鸡淘汰量较难出现明显增量。
业内人士表示,除非这段时期内养殖端陷入亏损,否则在有限的淘鸡量及表现尚可的养殖利润下,养殖端仍倾向于维持高日龄淘汰为主。因此,整体来看,蛋鸡存栏增长的趋势不会变,未来一段时间蛋价上方面临较大压力。不过,随着鸡蛋价格持续上涨,预计鸡蛋期货会呈现高位震荡走势。
廉超也对记者表示,由于鸡蛋成本60%-70%来自饲料成本,玉米和豆粕价格是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蛋鸡产能供应增加需要通过节后价格进行验证和重新评估,同时需求增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饲料价格低,鸡蛋价格高,这有利于产业内补栏上鸡,对当下利润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对后续业绩影响持有谨慎态度。
此外,范红军表示,接下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是季节性因素,因季节性上涨之后,随着气温下降和双节备货需求结束,鸡蛋现货有望趋于季节性回落;其二是年后补栏蛋鸡新开产所带来的在产蛋鸡存栏增量。
据卓创资讯发布的报告显示,通过养殖周期推算,2023年9-12月新开产蛋鸡为5-8月补栏鸡苗,6-7月因湿热天气不易育雏,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低,因此9-12月新开产蛋鸡数量呈现增-减-增的变化。9-12月理论可淘蛋鸡为2022年4-7月补栏鸡苗,因当时鸡蛋价格低以及气温升高,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低,因此四季度可淘蛋鸡数量或正常偏低。
综合评估9-12月新开产蛋鸡数量大于淘汰鸡出栏量,产蛋鸡理论存栏量维持低位缓增的变化趋势,其中12月在产蛋鸡存栏量或达年内更高位,接近12.15亿只。在需求方面,梅雨季结束后市场需求好转,8月下游因储备开学及中秋库存,市场整体需求增加。
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7-8月销区样本市场鸡蛋销量环比增幅分别为7.14%、4.63%,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分别增幅0.50%、5.87%。供需差分别环比降低18.81%、26.76%。供需差持续缩小,支撑鸡蛋价格不断上涨,7月、8月份鸡蛋月均价分别为4.22元/斤、5.14元/斤,环比涨幅分别为2.93%、21.80%。
针对鸡蛋期货的后期走势,范红军表示,担心近期现货价格过于强势的部分原因可能与今年鸡蛋冷冻库存的量偏低有关,但随着后期季节性因素叠加,以及蛋鸡新开产带来的供应增量有望带动期现货价格出现回落,建议可以择机入场做空鸡蛋期价。
此外,也有期货公司发布研报显示,在操作上,近端国内流动性宽松,深度贴水的商品出现共振上涨。尤其原料价格大涨对蛋价形成支撑,供给压力释放前,鸡蛋现货价格可能仍然较为抗跌,建议以逢养殖成本附近做多近月10及11,逢估值高位抛空01及05为主,技术上,鸡蛋指数突破前期震荡区间。
鸡蛋价格持续上涨,两个月涨幅超40%!国家发改委:可能高位下滑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关于鸡蛋价格飙升的报告。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鸡蛋价格涨幅超过了四成。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担忧。国家发改委就此发表了看法,称这可能是一个高位下滑的信号。
天哪!你有没有想到,鸡蛋的价格居然涨了超过四成!这个消息可真是太让人吃惊了。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鸡蛋的价格飙升了四成以上。这个数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鸡蛋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涨价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纷纷表示,这对他们的经济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什么鸡蛋的价格会在短短两个月内暴涨呢?
国家发改委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可能的原因,那就是高位下滑。所谓高位下滑,指的是某一商品或资产价格在长期上涨后,出现了大幅度回调的情况。鸡蛋价格的快速上涨可能正是这种现象的一种体现。
那么,为什么鸡蛋价格会在近期内出现高位下滑呢?国家发改委给出了一些解释。首先,鸡蛋市场供应紧张是主要原因之一。近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饲料成本上升、养殖环境紧缩等,导致鸡蛋供应量减少,供不应求,因而价格上涨。
其次,需求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期,由于一些健康养生观念的流行,鸡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各类鸡蛋制品备受追捧。这种需求的巨大增长也是推动价格暴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除了供需失衡外,通货膨胀也是鸡蛋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导致了物价普遍上涨,而鸡蛋作为一个基本生活必需品,自然也不能幸免。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鸡蛋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面对鸡蛋价格的暴涨,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会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他们将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供应充足,同时加强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防止价格过快波动对消费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近期鸡蛋价格的暴涨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国家发改委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高位下滑的信号,预示着未来鸡蛋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落。在此期间,我们也需要做好调适心态,合理安排饮食,减少对鸡蛋的过度依赖。
我们希望,在国家发改委的努力下,鸡蛋价格能够尽快趋于稳定,让人们能够继续享受美味的鸡蛋制品,而不必为价格所担心。
鸡蛋两个月暴涨四成!国家发改委表示可能出现高位下滑信号。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担忧未来经济走势。供需失衡、需求增加、通货膨胀等因素都对鸡蛋价格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家发改委表示将稳定市场,确保供应充足,并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我们需要做好调适心态,合理安排饮食,减少对鸡蛋的过度依赖。希望鸡蛋价格能够尽快趋于稳定,让人们能够继续享受美味的鸡蛋制品。
鸡蛋近3个月大涨中秋国庆备货基本结束,机构称蛋价或将冲高回落引起广泛关注的鸡蛋期货价格急剧上涨的消息在投资界引发了一波波的热议。据了解,自中秋国庆备货期开始,全国各地的鸡蛋价格呈现不断攀升之势,最终导致鸡蛋期货价格在过去三个月内上涨了惊人的18%。但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却表示,鸡蛋价格很可能在冲高之后会出现回落的趋势。
中秋和国庆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这一时期的市场需求通常都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鸡蛋作为家庭聚餐的重要元素,成为备货商品的必备之一。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鸡蛋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鸡蛋价格的持续攀升。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的鸡蛋价格平均上涨了10%以上。而在期货市场上,鸡蛋期货价格更是飙升了18%,这一幅度着实让人吃惊。
为什么鸡蛋价格会出现这样的大幅上涨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近年来鸡蛋市场供应偏紧,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养殖规模无法快速扩大。而需求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蛋白质食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鸡蛋市场的供需矛盾。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鸡蛋期货能够在短时间内大涨18%。在中秋国庆期间,作为传统节日,人们都离不开鸡蛋这一重要食材。蛋糕、月饼、煎饼等等,无一不需要大量的鸡蛋作为原料。因此,这段时间内对鸡蛋的需求量大增,这也促使了鸡蛋期货价格的暴涨。不仅如此,备战国庆节也使得市场上的库存减少,供应紧张,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随着中秋国庆期间的结束,备货需求逐渐下降,对鸡蛋的需求也将降温。据机构预测,蛋价可能会冲高回落。这主要是因为,在节日过后,一些消费者会将购买需求暂时压缩,在此期间鸡蛋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下调。此外,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居民的食欲也会相应减少,这也会对鸡蛋需求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鸡蛋期货价格的走势仍存有不确定性。
即使是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依然有一些机会可以被我们把握。首先,鸡蛋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即使在某一段时间内价格下降,也不会发生大幅度的相对滑坡。因此,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短期的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其次,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机构的预测,他们认为鸡蛋期货有望冲高回落,这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机构的预测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
不过,投资者在投资之前,还是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了解鸡蛋期货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和资金分配。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鸡蛋期货的大涨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机会。追踪鸡蛋期货价格的人们纷纷投入其中,希望在期货市场中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然而,一些机构却对这一现象持有保守态度。
这些机构认为,鸡蛋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并非持久之计。一方面,中秋国庆备货期的结束预示着市场需求的下降,这将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大宗商品,鸡蛋期货价格的上涨也受到了一些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如养殖环境、饲料成本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使得鸡蛋期货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鸡蛋期货价格的大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秋国庆备货期的结束也让市场供需矛盾愈发明显。虽然一些机构认为鸡蛋价格会出现回落的趋势,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研究市场走势和基本面因素,合理把握鸡蛋期货价格的波动规律,还是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投资者们需要时刻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掌握之一手的资讯。只有经过深入研究和掌握趋势规律,才能在投资中取得成功。谨慎决策,理性投资,方可在投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共同期待鸡蛋期货的未来走势!
2023年9月1日全国各地最新鸡蛋价格行情走势分析中商情报网讯:最新数据显示:8月31日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11.50元/公斤。其中,鸡蛋价格更高的市场是广东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当日价格为15.60元/公斤,环比上涨0.65%。鸡蛋价格更低的市场是位于重庆市的重庆花枝农业有限公司(毛线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当日价格为5.50元/公斤,环比持平。
国家发改委谈鸡蛋价格!未来两个月将以跌为主,养殖场要理性补栏预计10月份消费量和11月份鸡蛋价格都以跌为主,12月中下旬小幅上涨,整体弱势运行。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网站9月18日最新消息,鸡蛋价格存高位下滑可能,蛋鸡养殖盈利或收窄。
数据显示,上周全国蛋料比价为3.29,环比上涨3.4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蛋鸡养殖盈利为每只71.61元。各环节库存低位,养殖单位低价惜售,下游多刚需顺市采购,市场走货情况较好,本周鸡蛋均价环比上涨。下周鸡蛋供应量大致平稳,因终端消化高价货源能力减弱,下游采购心态谨慎,预计下周鸡蛋价格存高位下滑可能,蛋鸡养殖盈利或收窄。
此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近期鸡蛋价格涨幅明显。其中,9月第2周为11.06元/公斤,7月第2周为7.66元/公斤,两个月的时间累计上涨44.39%。
以及9月18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主产区鸡蛋大面积回落,均价5.37元/斤,较上周五跌0.08元/斤。其中,价格更高地区山东5.52元/斤,价格更低地区河北5.20元/斤。
整体来看,近期蛋价持续高位,主要受双节前食品企业、商超、电商平台备货等支撑,而随着食品企业备货基本结束,贸易商拿货逐渐谨慎,市场看涨情绪转弱,今日产区蛋价开始出现下行,下跌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预计随着节前备货力度的减弱,未来几日,蛋价仍可能继续回落为主。
关于未来鸡蛋价格总体趋势,农业农村部蛋鸡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禽蛋首席分析师朱宁表示,未来蛋价总体将延续往年的季节性规律。三季度中后期,高温天气持续影响蛋鸡产蛋能力,不过全国在产蛋鸡存栏继续增加,鸡蛋市场供应稳中有增。鸡蛋消费则完全进入旺季,中秋、国庆双节的提振以及学校开学的拉动,使鸡蛋消费潜力全部释放,鸡蛋供需保持偏紧格局,蛋价将震荡上扬。
进入四季度以后,在产蛋鸡存栏增势放缓,随着天气转凉,蛋鸡产蛋能力恢复,鸡蛋市场供应将小幅增长。鸡蛋消费将进入季节性淡季,直到12月中旬左右,因临近元旦,鸡蛋消费会被短期提振,但消费回升有限,而且明年春节偏晚,鸡蛋消费在四季度总体偏淡。综合以上因素,预计10月份消费量和11月份鸡蛋价格都以跌为主,12月中下旬小幅上涨,整体弱势运行。
因此朱宁建议:“养殖场(户)要合理、理性补栏。今年养殖场(户)补栏、扩栏比较多,从下半年存栏情况来看,蛋鸡存栏还是比较高的,从明年的情况看,至少上半年存栏还处于比较高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明年蛋价回落的可能性比较大,养殖收益在明年不太好保证。”
蛋价持续下跌后快速反弹,后市走势会如何?今年第二季度,全国鸡蛋价格跌至年内新低后,近来出现显著反弹。其原因何在?后市走势如何?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二季度蛋价为何持续下跌?
A: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表示,二季度蛋价持续下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一是此前鸡蛋价格连续8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积累了下跌势能;
二是供给方面,二季度全国产蛋鸡平均存栏要高于一季度,且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鸡蛋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缺乏推力;
三是成本方面,全球玉米、豆粕价格弱势运行,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回落至3.70元/千克以下,每千克鸡蛋饲料成本比一季度减少了0.2元左右,蛋价在养殖成本上缺乏支撑;
四是需求方面,劳动节、端午节对鸡蛋需求的提振不及预期,因高温、梅雨等天气原因,鸡蛋存储周期缩短,鸡蛋消费整体较平淡。
Q
怎么看待近期蛋价快速反弹?
A:当前,一些地方鸡蛋现货价格显著反弹。7月7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批发均价为8.52元/千克,比上周同期(6月30日)的7.73元/千克上涨10.22%。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蛋价快速反弹不具有可持续性,仅是正常波动,目前鸡蛋供应仍然充足,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Q
三季度蛋价走势如何?
A:从往年规律上看,今年全国蛋价止跌回涨、进入上行通道的时间可能在7月下旬。
从供给面看,因蛋鸡养殖自去年3月份以来持续盈利,蛋鸡养殖场户又看好下半年行情,今年上半年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普遍较高,在产蛋鸡经历了二季度前期的调整后,将在三季度保持二季度后期的增势,但受高温天气影响,蛋鸡容易出现热应激反应,从而进入歇伏期,产蛋率下降会抵消部分产能,预计三季度鸡蛋市场供应稳中有增。
从需求面看,随着7月中旬逐步进入旅游旺季,鸡蛋餐饮消费将增加。同时,随着中秋节临近,食品加工厂为准备月饼生产,将在7月底、8月初开始备货,届时鸡蛋需求将明显提振。进入8月份后,随着大中小学陆续开学,鸡蛋团体性需求将持续增加。朱宁预计,7月下旬南方天气“出梅”以后,鸡蛋供应或将转为偏紧格局,全国蛋价可能震荡走高。
(策划/万政 记者/黄俊毅)
来源: 经济日报
2023年8月29日全国各地最新鸡蛋价格行情走势分析中商情报网讯:最新数据显示:8月28日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11.48元/公斤。其中,鸡蛋价格更高的市场是广东深圳市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当日价格为15.40元/公斤,环比下跌3.75%。鸡蛋价格更低的市场是位于重庆市的重庆花枝农业有限公司(毛线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当日价格为5.50元/公斤,环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