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名城变身为美丽的文化旅游城市,琳琅满目的美食风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让唐山在百年沉淀中厚积薄发。
当你深入唐山,会在开心的旅途中发现独特的唐山味道。唐山是一座让食客流连忘返的城市。从一站式吃遍唐山美食的唐山宴,到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再到街边的小饭馆,唐山味道都是那么纯粹。
唐山宴(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
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是唐山特产,烧饼的大小和形状都类似于一个象棋的大木头棋子,有时内有肉或其他材料的馅,表面有芝麻。烙烧饼用两个炉,一个在下面生火,另一个在上面吊着,两面同时烙。烧饼小巧,脆香。
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产于唐山市迁西县一带,是唐山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
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已经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故乡--冀东唐山丰润的七树庄村。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黄,松软酥脆,香甜适口。
鸿宴肘子
在唐山,要说鸿宴的“煨肘子”,那可不要太有名气了!它是被中国饭店协会评定为“中华老字号”的百年名菜。刚出锅的鸿宴肘子看起来色泽红润,闻起来味道醇香,吃起来质感柔软、肥而不腻。每个吃过的人,都对这色香味全的鸿宴肘子赞不绝口。来唐山旅游,如果想吃唐山特色大餐,鸿宴的肘子应该是必选。
饹馇
唐山人的饭桌上流也传着一句话“不吃饹馇宴,dou不算到唐山”。
饹馇,也可写作格扎,是唐山地区特有的一种豆制食品。饹馇的原料是绿豆,将绿豆用水浸泡后磨成浆,经多次过滤做成淀粉,然后做成饹馇。在唐山的大小饭店里,一般都是用醋溜、干炸、水溜和烩等 *** 吃大饹馇。在“唐山宴”可以吃到饹馇的多种做法。
饹馇是有传说的,说是当年慈禧太后给赐的名字。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自行百度。
皮皮虾
唐山海岸线绵长,盛产海鲜。而说到唐山海鲜,就不得不提起皮皮虾的吃法。外别处吃皮皮虾按个儿数,唐山人必须得用盆。当你还在琢磨是白灼还是蒜香时,唐山人早就端起一盆皮皮虾,让皮皮虾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蒸锅里。也因如此,每个到唐山的游人,都会入乡随俗的点上一桌子海鲜,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大快朵颐,品尝着地道唐山海鲜的鲜甜。皮皮虾有两季是最肥的,春天一季,秋天一季。
河豚
入秋之后,唐山新一轮的海鲜捕捞季来临。当这些海鲜经过蒸炒烹炸端上餐桌时,隔壁小孩都馋哭了。但唐山人气更高的海鲜还是河豚。“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
如此美味的河豚,渤海湾中又以唐山曹妃甸附近海域所产细嫩、鲜美,最为上乘,堪称美味中的极品,河豚中的翘楚。曹妃甸是世界上更大的河豚养殖区,被誉为“中国河豚鱼(红鳍东方鲀)之乡”。一道河豚,百种烹饪,让人吃到停不下来。
如果想追根溯源,唐山的丰富的美食与味道,源于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既有山丘文化的质朴温厚,又有着海洋文化的开拓进取。
END
吃在唐山:舌尖上的唐山唐山的美食虽然不像四川、重庆、广州、上海等地的美食那样有鲜明的口味,但是由于唐山地处中原且毗邻京城,唐山的美食可谓是集成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口味,加上清后许多京城的御厨来到唐山,更给唐山的美食文化添上了几分皇家色彩。
1、酱汁瓦块鱼
河北风味包括三大流派:冀中南派、宫廷塞外派、京东沿海派。京东派以唐山为主,以烹制鲜活海产原料见长。特点是原料丰富,刀工细腻,口味清鲜,讲究清油抱芡,菜品配以精美的唐山瓷盛器,别具风格。
2、唐山虾酱
唐山虾酱中河北著名小吃之一,以虾酱为主料,辅以干辣椒、葱(末)、鸡蛋清,加上调味料 *** 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适量食用对身体颇为有益。
3、红烧裙边
特点: 软滑味,汤浓味鲜,裙边嫩糯
红烧裙边是河北唐山一道具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名肴。其特点是软滑味,汤浓味鲜,裙边嫩糯。 *** 时将新鲜鼋裙边改刀切成长方块,用开水氽透,捞出;火腿切成长方块,油菜心开水氽透。锅内加入鸡汤和裙边,火腿片放在上面,再下入葱、姜等调料,先用大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煨。待裙边烂后,挑出葱、姜,兑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薄芡,浇上鸡油,盛入盘内。最后锅内加入鸡汤,上火烧开,加入盐、芝麻油、胡椒面,放入菜心,把菜心烧酥后,捞出,围在裙边的周围,撒上芝麻,即可。
4、唐山绿豆咯扎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咯扎原本是老百姓粗粮细做的产物。唐山地多,盛产绿豆。人们把精选的绿豆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咯扎就做成了。这样做的咯扎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此外,从营养食疗角度看,绿豆咯扎还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的功能,符合现在提倡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现在,咯扎菜肴已经成为唐山人民喜爱的独特美味,什么醋熘咯扎,焦熘咯扎,玻璃咯扎,炒咯扎,烩咯扎,炸咯扎等等不下二十余种,摆在餐桌上,质高形异,色美味香。近年来,咯扎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咯扎宴已成为招待国内外宾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赞誉。
5、栗子面窝头
栗子面窝头在遵化可是很有名气的食品。在清代,慈禧太后对栗子面窝头情有独钟。 其实,栗子面蒸不出那种窝头那种黄颜色来,栗子面窝头儿只是有少许栗子面和玉米面相混而成(因为栗子面多了是黑褐色的),蒸熟后窝头儿只是有些栗子的香味儿罢了。
6、七树庄麻糖
明朝万历年间,一户张姓人家因动乱从河北深县逃荒到丰润,定居在七树庄。张老先生依靠祖传手艺, *** 糕点,并于万历初年开设了如今享誉中外的“广盛号”。在以后400多年的时间里,张氏数代人将蜂蜜麻糖发扬光大,最终成为闻名中外的唐山特产。蜂蜜麻糖 *** 是纯手工技艺,食材选用极为讲究,精制白面、小磨芝麻香油、优质蜂蜜,外加桂花、饴糖等辅料,并在传统糕点的花样造型上做成花瓣形,远观如牡丹初绽,近闻似丹桂飘香。
7、螃蟹豆腐
螃蟹豆腐是一种豆腐状螃蟹羹,是丰南黑沿子一带渔家的传统特色美食,做法是将河蟹清水去污,用面棍把去掉内脏及鳌毛的河蟹捣成糊状,放置在滤布上挤压,滤出蟹肉和蟹黄的混合物后 *** 而成。
8、建昌营馓子
迁安市北部的建昌营镇有一种在京东一带独具特色的食品——馓子,其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呈半透明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是极好的营养食品。建昌营的馓子,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
9、栗蘑炒肉
迁西是板栗之乡。栗蘑是栗子产地特有的一种食用菌,一般生长在栗树下土壤中,是老年栗树根部繁殖出的真菌。栗蘑为丛生,呈云片状,白色或灰白色。一蔟栗蘑一般约一二斤,有的达三四斤。七八月份的三伏天气,特别是阴雨连绵季节,正是采集栗蘑的大好时机。栗蘑可以鲜吃,也可晒干后贮存起来待冬秋食用。栗蘑吃法很多,可作汤、炒菜、凉拌。栗蘑味道鲜美,自身无特殊味道,一般为清香略带甜味,在烹调中,便于调味。人们都说栗蘑在猪肉里猪肉味,放在鸡肉里鸡肉味,而且比肉味更鲜美、更清香。栗蘑不仅味道好,而且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
10、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的 *** 在乐亭已有百余年历史。用缸 *** 食品是一种很独特的 *** ,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吃起来香、酥、脆。这种烧饼的制法在火候上极讲究,因缸里呈凹形,凉或热烧饼都要滑下来。缸炉烧饼形圆,上有花檐,大小同现在的芝麻烧饼差不多。缸炉烧饼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来源:唐山麦子 编辑:肖延昭 青媒编辑:张丽品 责编:赵琳 监制:蔡丽)
唐山的旅行攻略?唐山之旅,探寻工业之魂与美食之巅!
目的地:河北省唐山市
建议旅行天数:3-4天
预算:中等水平
?打卡地:
1??南湖公园:漫步湖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2??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缅怀历史,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3??唐山博物馆:了解唐山工业和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唐山的独特魅力。
美食推荐:
1??唐山烤鱼:香喷喷的烤鱼,配上当地特色调料,绝对让你回味无穷。
2??山驴肉火烧:口感鲜美的驴肉,搭配香脆的火烧皮,绝对是北方特色美食的代表。
3??唐山麻糖:甜而不腻,酥脆可口,是唐山的传统小吃之一。
文化活动与节日庆典:
1??唐山国际陶瓷博览会: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精美的?瓷制品。
2??震纪念日:缅怀历史,向地震中的遇难者致敬。
交通推荐:
1??飞机:唐山机场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航线,方便旅客前来旅行。
2??火车:唐山火车站有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列车,方便旅客前往目的地。
3??汽车:唐山市内有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方便游客出行。
住宿推荐:
1??唐山喜来登酒店: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服务周到。
2??唐山如家酒店:价格实惠,环境舒适,是经济型旅行者的不错选择。
物品自带:
1??防晒霜:夏季旅行必备,防止皮肤被紫外线晒伤。
2??驱蚊水:防止在户外活动被蚊虫叮咬。
3??厚衣服:唐山的气候较为寒冷,带上一件厚衣服可以让你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持温暖。
4??墨镜:保护眼睛,防止强光 *** 。
5??零食:在旅行中补充能量的小零食,如坚果、巧克力等。
?在唐山的旅行中,你将感受到这座工业城市的独特魅力,品尝到北方特色美食的饕餮盛宴,还可以在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中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无论是探寻工业遗迹,还是品味美食之旅,唐山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邯郸农特产(25)武安小麻糖#诗画成语,漫游邯郸##助力邯郸农特产# @南京大俭 @扬州邗上老人 @榆木先生漫画 武安小麻糖,是武安人每逢过年时必备的一种独特的过年食品。嚼在嘴里香、脆、酥、男女老幼友都喜欢。
就像很多地方过年炸年糕一样,武安家家户户头年儿都要炸小麻糖。
之一天发面,第二天发面里放入白面、柿子或白糖,碱面,鸡蛋,继续和面。把面团擀成一个大长条,擀时放油,然后拿刀把大长条剁成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的好多小长条儿,同时还要在每个小长条的中间来一刀,剁出一个小长孔。把两个带孔的小长条儿叠合在一起,捏住一头,从中间的小长孔里掏过来,稍微一抻,就编织成一麻花状的小麻糖了。炸时用大火,要掌握好时间,以防炸糊了,炸好后捞出。
武安小麻糖香、脆、酥、甜。
全国有麻糖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孝感小麻糖、唐山麻糖、阜阳麻糖、恩师麻糖、黑城麻糖、东湖麻糖等,估计遍尝天下麻糖的人不多,具体有啥区别,吃过了才知道。期待有朝一日跟着@南京大俭 等微博大V一起游天下,赏美景,吃麻糖。
| 作者: 图片中心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唐山市丰润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文学巨匠曹雪芹的祖籍地,连续8年跻身“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丰润区突出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三个提升,取得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实效,为开创丰润发展新局面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丰润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铸魂强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形成党委 *** 主动发力、基层群众参与受益的良性互动。健全统筹有力的推进机制,健全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健全综合发力的融通机制,健全灵活多样的参与机制。化解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解决思想困惑。做好“统筹整合”文章 升实践平台的承载力。
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依托存量,盘活资源,打破界限,科学统筹,形成了具有丰润特色的阵地建设模式,23个乡街、549个村居已实现所、站建设全覆盖。一是按照“1+5”模式,打造区级平台。曹雪芹文化园是丰润区居民休闲健身的主要大型户外活动场所。投资80余万元对园内1500平方米的独栋楼宇进行装修改造,建成集指挥调度、召开会议、活动引领、志愿者培训、成果展示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此为依托,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推进与体育服务五大平台。
今年以来,开展全区性实践活动35场次,日常参与体验的群众超过10万人次,成为广大群众青睐的网红打卡地。按照“三个一”模式,推进所站建设。制订一套标准。按照“十个有”,即“有统一标牌、有组织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制度规范、有实践阵地、有志愿队伍、有特色项目、有档案资料、有成果展示、有媒体宣传”,统一规范所站建设。探索一条路径。借助沙流河镇沙流河村全国文明村的名牌带动优势,丰润镇西那母庄三村国家级文明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聚集辐射优势,推进两个村实践站与所在镇实践所联建打造,丰富拓展了镇村两级实践阵地资源,带动了当地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品牌。坚持一村一品,将文化、产业等资源融入顶层设计,泉河头镇工业发展史和镇域企业文化的挖掘,皇亲庄村满族文化的融合,白官屯镇叶雕、七树庄镇麻糖非遗、门赵庄村乡贤等特色文化品牌的融入,使所站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三是按照“10+N”模式,拓展实践阵地。区级依托曹雪芹文化园、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管桦陈列馆等设立10个实践基地。各乡街、村居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画院、诗社、村史馆、民族展厅等资源,打造各类实践点500余个,实现基层公共阵地资源统筹整合使用,方便了群众就近参与活动,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广阔便捷的活动平台。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内容。丰润区以区志愿服务总队为龙头,成立区直、社会、乡街、村居等志愿服务队伍1000余支,招募注册志愿者18.65万人,占全区常驻人口23.02%。充分发挥“志愿之城”优势和项目引领作用,对照实践任务、对接群众需求,有力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精准落地,暖民、惠民。着眼群众共同需求,由实践中心和五大服务平台谋划实施田野大课堂等常态化、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8个,真正让农家院变成学习园地、休闲广场变成惠民广场、田间地头变成农业课堂。针对不同群众个性需求,开展“私人订制”式志愿服务,结成帮扶对子1300余个,打造“蒲公英”爱心义剪等10余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2万余场次,受益群众45万余人次。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红色历史宣讲故事会进社区等实践活动138场次。围绕京东文旅名城建设,开展百姓大舞台悦城乡、非遗传人面对面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围绕乡村振兴,开展“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区480个村节省红白事开支2000余万元。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159户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开展“丰润战‘疫’志愿同行”实践活动,2万多名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活跃在抗疫一线。结合乡街、村居的资源优势和当地群众喜好,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燕山路街道实践所汇聚14个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1.2万人次,形成“温暖燕办,美在志愿”特色品牌。小张各庄村实践站搭建起室内活动小舞台和室外文明实践大舞台,开展评剧交流、吵子鼓表演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吸纳全镇2000余人参与。 (摄影:李霞)
唐山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近日,唐山市人民 *** 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9项,涉及民间文学等九大类别,重点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进行了挖掘和补充。截至目前,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232项,其中唐山皮影戏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唐山市、乐亭县)、评剧(滦南县)、乐亭大鼓(乐亭县、滦南县)、玉田泥塑(玉田县)、唐山花吹(曹妃甸区)、地秧歌(乐亭县、滦州市)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蜂蜜麻糖 *** 技艺等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之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组织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贴近生活的宣传展示、研学体验和主题创作活动,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开展。
下面就和文旅君一起看看
都有哪些代表性项目吧!
我们唐山有一种特有的点心类—麻糖。
这个甜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村。
唐山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色,有的似淡黄,松软酥脆,香甜可口,老少皆宜,人人喜欢,人人爱吃。
发明麻糖的“广盛号”,开始是靠炸排叉(麻叶),后来发展到蜜汁排叉,再后来就发明了唐山麻糖。
由于好吃,大家都作为过年过节,走亲访友必带的礼品,销售量非常大。
唐山麻糖已做为唐山特产而出名,现在唐山 *** 麻糖的厂家也多了起来,更大的就是唐山四远香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麻糖,销往全国。
来唐山一定带一盒唐山特产麻糖回去呦,让你不会后悔的。
四百年舌尖上的传奇
不断更新的历程
老字号品牌
给予我们味道的醇厚
岁岁年年的回忆
“状如团花形似锦,入口即化嘴生津。席间一顾颜色喜,自此着箸不旁问。此品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平生不善赞美味,到处逢人便说君。”此诗称赞的便是有着四百年多年传承的唐山特产——蜂蜜麻糖。
历史传承
唐山麻糖已经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丰润的老树桩。
“广盛号”为张家何人何时所开已经无法考证,只在陈年老账中查到最早的记载为明朝万历四年,张家祖上世居冀中深州(今衡水市深县),后因灾患所迫迁至唐山丰润县七树庄落户,继续“广盛号”麻糖的 *** 经销。虽然现在唐山麻糖已经发展了很多分支品牌,但最正宗的还是“广盛号”。经过历代相传,“广盛号”老字号麻糖品牌得以发扬光大。目前的继承人是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的张国荣先生。
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当时,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为节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那时市场上的排叉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叉各有优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
2009年7月,“广盛号”蜂蜜麻糖被正式收录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6月,“广盛号”蜂蜜麻糖被授予“河北省知名土特产”称号。2013年至2018年,“广盛号”蜂蜜麻糖先后三次接受中央电视 *** 家专访,并在黄金时段热播。2016年10月,被唐山市 *** 授予“最受喜爱的唐山市大名吃”。2019年8月,“广盛号”蜂蜜麻糖被列为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
*** 工艺
“广盛号”蜂蜜麻糖选用食材极为讲究,精制白面、小磨芝麻香油、优质蜂蜜,外加桂花、饴糖等辅料,无任何添加及防腐剂,并加入了祖传四百余年的神秘配方,使其在口味上更加醇正。其 *** 工艺也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纯手工技艺,包括和面、揉面、醒发、熬浆、擀制、炸制、浇浆、控浆等工艺流程。光成型就包含擀片、卷皮、剁剂、柠花等二十多道大小工序,并需一气呵成,一个面剂展开后状如床单,薄如丝绸,近似透明的大面片,经网花成型后在造型上做出花瓣型,远观似牡丹初绽,近瞧如似锦团花。
蜂蜜麻糖从 *** 工艺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一个手工绝活,不但凝结着几百年来劳动人民代代传承的智慧,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直接展现。它的工艺文化底蕴和高超技术使麻糖特产百年不衰,传承至今,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不同于其它食品,纯手工操作难以为现代化技术所替代,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和饮食文化遗产。
如果你喜欢历史,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档案知识,请关注唐山档案,我们同你一起打开尘封的档案,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
来源:丰润真好
「吃在唐山」唐山麻糖——你必须知道的唐山特产吃在唐山
记录唐山美食的味道
唐山的特产美食虽不像成都、西安、上海等地方那样鲜明,却成有着自己的特色。
微唐山《吃在唐山》开播,此后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唐山的特产、名吃。要收看噢!
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产,传统的汉族名点。唐山麻糖已经有4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丰润的七树庄。
唐山麻糖呈薄片状,口感绵软,微脆,老少皆宜。原用捞浆 *** 生产。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 *** 。
麻糖的历史
唐山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黄,松软酥脆,香甜适口。发明麻糖的“广盛号”开始只是靠炸排叉(麻叶),后来发展到蜜汁排叉,再后来就发明了唐山麻糖。
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叉演变而来。当时,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叉作为节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那时市场上的排叉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叉各有优劣,油炸排叉硬而脆,蜜汁排叉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叉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
“广盛号”为张家何人何时所开已经无法考证,只在陈年老账中查到最早的记载为明朝万历四年。张家祖上世居冀中深州(今衡水市深县),后因灾患所迫迁至唐山丰润县七树庄落户,继续“广盛号”麻糖的 *** 经销。现在,虽然唐山麻糖已经发展了很多分支品牌,但是最正宗的还是“广盛号”。经过历代相传,“广盛号”这样的老字号麻糖品牌得以发扬光大。目前的继承人是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的张国荣先生。2009年“广盛号”麻糖被列为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糖吸取了著名糕点“蜜供”的浇浆 *** ,几经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制做工艺。
蜂蜜麻糖也是一种味道香甜的唐山小吃。在春节的这段时间里,走在唐山的各大商场里面都能看到各种包装的蜂蜜麻糖。在灯光的照射下蜂蜜 麻糖更加显得色彩鲜亮,里面的蜂蜜给人一种蠢蠢欲滴的感觉,加上麻糖上面黑芝麻的点缀可谓色香味俱全。蜂蜜麻糖的做法并不简单,需要经过配料、和面、擀 片、清面放片、剁块、炸制、烧浆等工艺。在能工巧匠的精心 *** 下,所制麻糖色泽 新鲜,呈淡黄色,片薄如纸,形似花朵,清脆香甜。麻糖使唐山人在春节这段时间里日常食用和走亲访友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人们用蜂蜜麻糖传递着节日的喜悦和 生活的甜蜜。
麻糖 *** 工艺
1.面团调制:先将白砂糖加水溶化,然后加入面粉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多次沾水,反复搅拌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把面团分成500克左右的块,用熟面粉培埋饧发1小时左右。
2.压片:先将饧好的面团擀成直径约0.5米的底片,每擀一遍都要均匀撒上浮面,第三遍擀开撒浮面后,将两边对折成扁筒状,用擀面杖卷紧,擀、拍、抖、滚,经二次掉头,擀到五遍后,即成长2.7米、宽2米薄如纸的面片。这道工序要求在3~4分钟内完成,否则易使面片风干。将面片卷在擀面杖上提起,迅速转动放开,使空气鼓进筒内,将浮面抖出,同样,掉头再抖净另一半浮面。注意保持面片完整。然后摊开面片,两边各切去0.3米,铺在大片上,再把大片卷在“花杠”上。
3.网花成型:将卷在花杠上的面片破成面条,每条宽药1厘米,15~17层,再把每条斜剁成3厘米宽的菱形35块,每块中间剁一切口翻卷一端网花,即成生坯。
4.炸制:先将花生油炼好后加香油,再放入生坯炸制约7分钟,其间要翻动一次,待炸成金黄色时起锅、控油。
5.烧浆:白砂糖加适量水溶解熬成浆,熬好后加入桂花、蜂蜜、饴糖,进行搅拌,然后分两次烧浆,即为成品。
老字号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但唐山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并不算长,又在1976年遭遇了毁灭性的大地震,很多人都以为唐山没啥老字号。其实,则不然,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唐山的那些老字号吧!
鸿宴饭庄
鸿宴饭庄是唐山久负盛名的一家饭庄,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82年的历史。鸿宴饭庄的菜点以选料精细、做工考究、质量稳定、特色鲜明而著称。鸿宴肘子更被誉为中国名菜,肘子香而不腻,火候足,选料精,入口软糯,味道咸中带甜,喂胖了多少唐山人的腰围!
万里香烧鸡
唐山人拜访亲朋好友,手里最常提着的就是万里香烧鸡。万里香烧鸡1944年创始于路南小山繁商区,其以唐山万里香老字号传统风味为基础,采纳了全国“十大”名鸡之特点,以其“型似琵琶、色泽粽红、香烂适口、香醇甜嫩、味道纯正”的独特风味而驰名。一些海外宾客也对万里香烧鸡交口称赞。
新新麻糖
唐山麻糖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作为唐山正宗麻糖的生产企业——新新麻糖厂,更以其独特生产工艺,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其生产的“新新”蜂蜜麻糖,形似花朵,薄似蝉翼,酷似玉雕,香甜可口,松软酥脆,营养丰富,有着“麻糖大王”之美誉,行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九美斋棋子烧饼
棋子烧饼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包肉、糖、什锦、腊肠、火腿等多种馅心。其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适口不腻,便于保存。棋子烧饼数“九美斋”的最为出名。据说在20世纪60年代,周总理出访波兰时,还曾派人来唐山购买棋子烧饼,作为国礼送给外宾。
玉田老酒
玉田老酒酿造历史悠久,在玉田多家生产酒厂中,玉田县鸿源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丰年牌”一枝独秀,有着“中华老字号”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史载唐太宗东征至玉田县境内,饮酒聚兵于一酒烧锅,乡民请饮老酒,酣饮兴起,击石如股,谓之吉兆,果凯旋归,加封玉田老酒为御酒。后玉田老酒声名鹊起,乡间烧坊林立,沿袭数百年。
贯头山酒业
迁安贯头山酒业在宋末元初已有相关记载,其采用千年古泉井水固态泥池发酵而成,具有浓香、绵甜爽净、回味悠长之特点。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访华时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贯头山酒业的兴衰,并品尝该厂老酒。
四远香糕点
四远香糕点厂创建于1944年,是唐山驰名的糕点食品。四远香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各类糕点的不同元素,开发研制出具有四远香特色的各式糕点。
刘美烧鸡
据《乐亭县志》记载:1897年由乐亭县海边小村李各庄迁至县城南关的刘俊与其祖父刘崇挂起了“刘记烧鸡铺”的牌匾,开始了店铺经营,生意红火。1906年秋,在颐和园任慈禧太后随身侍卫的刘坦回乡省亲,带上几十只回到北京,呈献给慈禧太后及众位亲王。慈禧太后见到刘坦奉上的刘记烧鸡并品尝后,不禁大悦,赐名“刘美烧鸡”。如今的刘美烧鸡不仅本地人爱吃,而且还成为人们馈赠亲朋的礼品,在东北一带也颇负盛名。
常各庄花生酥糖
唐山的花生酥糖拥有上百年历史,在唐山地界与著名的蜂蜜麻糖齐名,其色泽金黄,大小如十厘米长的金条一般。花生酥糖是由唐山南部地区 *** 的丝窝糖演化而来的换代产品。民国年间,常各庄的艾文发采用白砂糖和花生米为主料制成现在的花生酥糖,克服了丝窝糖温度稍高易融化、吃起来粘牙及甜香味道不够纯正的不足,香甜酥脆,别具风味,很快传遍四面八方。
开平麻花
开平麻花并非开平特产,而是源于明永乐年间安徽省濉县移民带过来的一种油炸食品。当时的 *** *** 很简单,就是将小麦面粉用水和好后,放八个时辰制成条状,拧在一起用油炸,然后将炸好的放进糖稀里粘一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平一街 *** 杨树义和王兰英夫妻俩,把原来的水和面改成油和面,按照面粉的比例,用40%以上的花生油加上红糖和鸡蛋,并配以少许碱和发酵用的面肥,将面粉和成泥状放一定的时间,改变了炸油的温度,促使麻花内在质变。自此,开平麻花正式成为唐山代表美食之一。
建昌营馓子
迁安建昌营的馓子,历史悠久,用料讲究, *** 精细。其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承半透明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可长期放置不变质,是极好的营养食品。自1979年恢复生产以来,名声不胫而走,除在本地大量销售,还远销到京、津、沪及内蒙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
郝家火烧
郝家火烧始创于民国十年,因其工作精细,配料讲究,外形美观,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的特点,被誉为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其享有“滦县一绝郝家火烧”的美称,被载入《滦县志》《河北菜谱》大全。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大多与“吃喝”有关,看来咱唐山人真是不折不扣的吃货呀!她们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和形象,更深深融入每个唐山人的工作生活里,承载着唐山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