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锅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是逃不过糊锅的结局。到底是厨艺问题,还是锅的问题?
其实拥有一口“不粘”的不粘锅一点也不难,除了“选对”,还重在使用和养护。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口锅,有的人用了七八年还好好的,而有的人只用了两个月就涂层脱落开始粘锅。
本期要点
那不粘锅到底选哪种材质好?涂层是越厚越好吗?
如何判断一口锅会不会粘锅?
之一次使用需要开锅吗?
使用时应避免哪3种错误行为?
涂层磨损会不会造成误食、中毒?
什么情况下应该换新锅?
不粘锅“不粘”的秘密
真相:关键在于涂层。
常见的不粘锅涂层有2种。
之一种,特氟龙(聚四氟乙烯)涂层,对水和油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亲和力,表面非常的“滑”,所以不粘性很好,也最为常见。
第二种,陶瓷涂层,虽然名为“陶瓷”,但只是外观富有光泽、类似陶瓷,实际上是由二氧化硅或其他有机硅材料加工而成的,使用也很广泛。
那这两种材质选哪种好呢?
特氟龙涂层的不粘性更好,也更耐用。只要涂层不被刮落,安全性也不用担心。加上性价比高,算是比较大众的选择。
陶瓷涂层的寿命比较短,不粘性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迅速减退。但胜在耐磨、耐高温,颜值也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也更高,适合不放心特氟龙的朋友。
特氟龙涂层真的有毒吗?
特氟龙涂层加工过程中会用到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除了构成不粘涂层本身的聚四氟乙烯以外,最常见的是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极为缓慢,可以造成多种脏器损伤,引发癌症等。
劣质的不粘锅如果涂层固化工艺不过关,就可能残留有PFOA,直接转移到食物中被人体吸收;生产厂商排放的这类物质也会在环境中积累,沿着食物链传导到人体内,最终都会损害消费者健康。
所以像PFOA这种游离在环境中、未聚合的PFAS才是造成“不粘涂层有毒”这一印象的罪魁祸首,现在多国已立法限制PFAS的使用。
目前市面上合格的特氟龙涂层不粘锅,都没有游离的PFAS残留,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麦饭石锅是什么材质的?
麦饭石不是一种材质,而是一种花纹。
“麦饭石锅”,只是在传统不粘锅上加工出了特殊的花纹,看起来像麦饭石而已。
涂层越厚越耐用?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关心锅表面是否涂布了足够厚的涂层,使锅更经久耐用。
但实际上国标没有规定不粘锅涂层的厚度指标,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涂层厚度会有一个合理范围,如某种铝锅有机涂层厚度为15-60微米,比一根头发的直径还要薄。
在选购锅具时,这种涂层厚度的微小差别很难通过肉眼和双手来区分,因而大可不必纠结于此。
不粘锅产品标准中针对涂层一般都设计了附着牢度、抗划伤性、耐磨性、耐腐蚀等指标,从这些方面来保证涂层能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烹饪场景。
选不粘锅时,应关注哪些性能?
1. 不粘性
既然是不粘锅,那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不粘性。
那如何判断一口锅是否粘锅呢?
1)看产品标签:执行标准栏是否标注了GB/T 32388、GB/T 40354等不粘锅标准,是否有检验合格标志。有的话说明其不粘性已经通过了考验。
2)用用看:能否做出一个漂亮的煎蛋。最后要能用塑料铲使鸡蛋无损取出并不留残渣。
2. 可以提升体验的设计
现在市面上不粘锅的卖点通常在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上,如不粘面增加蜂窝纹结构、感温变色显示、更科学的手柄形状和锅身配重设计等,大家可以根据需求来挑选心仪的产品。
不粘锅的使用和养护
1. 铁锅使用前需要开锅,不粘锅需要吗?
不需要。
铁锅开锅是为了清理锅表面的污物,在锅表面重新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防止铁锅生锈、减少烹饪时食材粘锅的频率。
对于不粘锅而言,不粘涂层已经扮演了防锈防粘的角色,因此我们按产品使用说明对不粘锅进行清洗和保养即可,不再需要进行开锅的操作。
2. 如何养护不粘锅?
不粘锅养护的关键在于保护不粘涂层,因此一切容易损伤不粘涂层的操作都是应该避免的:
1)不要干烧:
一般认为特氟龙涂层耐热不超过260℃,陶瓷涂层耐热不超过450℃。干烧时间过长会破坏涂层,还可能释放出大量有害的烟雾。
2)不要使用材质坚硬的锅铲、不要经常烹饪有坚硬棱角的食材:
虽然标准中有抗划伤性和耐磨性的要求,但这些测试只是证明了在指定条件下涂层的损伤在某种可接受的范围,不代表涂层是绝对抗磨损的。
当坚硬的物体不断撞击、刻划涂层时,不粘材料会逐渐剥落,当基底材料暴露出来时,这口锅就离退休不远了。
因此,建议大家选择硅胶、木头等相对柔软的材料制成的锅铲,减少烹饪骨头、贝类等“硬”(物理意义上)食材的频率。
3)加热后不要急速冷却:
不粘锅如果长期处于骤冷骤热的环境下,由于金属锅身和不粘涂层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两者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涂层出现起泡、脱落、开裂的现象,影响后续使用。
所以不粘锅使用后如果要用冷水清洗的话,应先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一段时间。
出现什么情况说明该换锅了?
真相:涂层脱落、开始粘锅。
不粘锅用得久了,总会有一些涂层脱落,变得容易粘锅不说,脱落的涂层还大部分混进了我们的食物中,令人不安。
涂层磨损会不会造成误食中毒?
大家无需紧张,涂层磨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误食的量极少,而且不粘涂层材料的化学性质普遍比较稳定,被人体排出之前不太会在体内发生各种奇怪的反应,不用过度担心涂层的正常磨损会造成食物中毒。
不过,一口涂层破损的不粘锅用起来总是让人不快。所以当你发现涂层起泡、刮花、脱落,食材越来越频繁地开始粘锅时,就果断换掉它吧。
内容来源:SGS质慧生活
这些网红锅,有钱也别瞎买,实用耐用好清洗才是关键美食的热度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吃货愿意为了美食去购买各种各样的食材、调味品和器具。其中器具的选择最让人头疼,买对了锅具,做饭也成了简单的事,买错了锅具,每天都要为煮坏的菜难过。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网红锅具出现,什么章丘铁锅、日式雪平锅、玉子烧锅、麦饭石锅等等,价格不便宜,但是使用感却不怎么样。
先说章丘铁锅,这款锅完全是因为纪录片才火起来的。据说就是因为突然之间火爆,做章丘铁锅的那一个村子所有人都跟着做锅,卖出的锅价格都相当高,基本在300-500元左右。然而锅一点也不好用,又重又容易粘锅。
再说麦饭石锅,什么是麦饭石?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说白了就是一种多孔的石头,用石头做成的锅能好用吗?其实现在的麦饭石锅里基本不含有麦饭石,就是一口普通的不粘锅。
最后说雪平锅,很多姑娘爱用的单人小锅。然而正版的雪平锅价格不便宜,一旦用坏了还心疼。不好清洗,也容易留下黑色的痕迹。会用的人觉得雪平锅好用,不会用的人觉得性价比非常低。
那么选用什么样的锅比较适合厨房小白呢?
1、熟铁锅
喜欢爆炒菜肴的朋友,不用去考虑什么章丘铁锅或是中华大铁锅,直接去看熟铁锅就完事了。熟铁锅非常适合各种喜欢猛火爆炒的厨房小白,基本上一些饭店、大排档后厨用的都是熟铁锅。
这种锅只适合明火,受热快,对于火候的掌握比较精准。猛火快炒的时候,炒勺必定会在锅内敲敲打打,不用心疼!熟铁锅没有涂层,便宜耐用,随便怎么敲打都不会造成太大损害,除非用的时间久了。
不过缺点是个头大,重量不适合女生,单手颠锅需要锻炼,以及大铁锅如果掌握不好火候的话,炒菜容易焦或粘锅。
2、不粘煎锅
最适合现代年轻人的不粘煎锅,不仅可以拿来炒菜,还可以煎东西或是炖煮食物。一般以铝复合结构为基材,表面带有涂层,上手非常简单,比铸铁锅更适合女生,而且不用下油就能搞定煎鸡蛋、煎鸡翅等小菜。
缺点是使用寿命不会太长,锅铲要用硅胶或是木铲,不然涂层很快就会脱落。一般不粘锅寿命在2-3年左右,选牌子货,不用太贵的,不然2年换一次也是很让人心疼的一笔支出。
3、不锈钢汤锅
西方大厨更爱的不锈钢汤锅,拿来炖煮食物非常优秀了。这种锅可谓是优点多多,缺点少少,价格便宜,不用特别养护,随便用也不用担心坏掉,在家能做汤能做火锅。唯一的缺点就是不适合拿来炒菜,容易糊锅。但即便是糊锅了,清洗也很方便。
4、珐琅锅
又好看又好用的珐琅锅,深受很多年轻女性的欢迎。虽然珐琅锅价格不便宜,但是真的很好用,约等于一口升级版铸铁锅,又能代替砂锅,还可以煎炒焖煮。由于导热性和密封性特别好,所以拿来熬汤或是炖肉超级香。
缺点是一定要好好开锅和养锅,洗锅的时候不要用钢丝球,不然一不小心你的珐琅锅就会成为“小花脸”。
十一长假,回家过节的小伙伴
有没有在厨房“露一手”?
但......可能一不小心就搞砸了。
这时候,总要有背锅侠出现,炒锅来背锅,好像顺理成章。
要么粘锅、要么太重、要么油烟太大。
总有一个理由适合你。
今天我们聊一聊炒锅。
本文分别从炒锅分类、如何挑选、产品推荐和日常保养几部分入手,不保证你成为大厨,至少可以帮你少走弯路。(全文无广,只为帮你炒菜不粘,避免翻车)
厨房炒锅分类
我们平时常见的炒锅,分为熟铁锅、铸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铝锅等几大类,不同材质的炒锅,特点各不相同。
熟铁锅
中国厨房最常见的炒锅,饭店大厨基本都用它。熟铁锅导热性好,适合中式厨房煎炒烹炸各种操作。
锅身轻薄,适合颠勺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不过初次使用需要“开锅”,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保养(锅具保养后面会有介绍),让炒锅始终处于“更佳状态”。
铸铁锅
著名的东北铁锅炖,用的就是铸铁锅。铸铁含碳量较高,锅身比较厚重,使用时升温缓慢但受热均匀,离火后也不会很快降温。
图源:住范儿自摄
铸铁锅的特性,决定了它更适合炖、煮、油炸等烹饪方式。厚重的锅身,并不是炒菜的更佳选择。
不粘锅
现代家庭普及度更高的炒锅之一,由于添加了特氟龙涂层,炒菜不粘,容易清洗,非常适合新手使用。
这两年流行的麦饭石炒锅,也是不粘锅的一种,下文会有详细说明。
关于涂层是否有害的问题,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氟龙涂层,在正确使用过程中,都是非常安全的,注意不要空锅干烧。
市面上普通的不粘锅,涂层只能保持1-2年。为了保护涂层,炒菜时不要用铁铲,更好用木铲或硅胶铲。不适合炒排骨、贝壳等硬菜,不能骤冷骤热,比如炒完菜马上就用凉水冲洗。
不锈钢锅
不锈钢锅外形干净美观,皮实耐用,也是炒锅的选择之一。
但大多数不锈钢炒锅由于没有涂层,在高温爆炒情况下容易粘锅。另外锅身较重,不太适合女生或力气小的男生操作。
铝锅
平时生活中,蒸锅常用铝锅,锅身轻薄,导热速度非常快。最近 *** 上比较火的雪平锅,就是铝锅的一种。
铝锅由于加热过快,容易产生油烟,表面容易氧化,不建议用作炒锅。
图源:住范儿自摄
除了上述传统炒锅之外,还有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红炒锅。
珐琅锅
法式厨房流行的一种锅,在铸铁锅表面加入珐琅涂层,各种颜色的加入,确实让厨房的颜值大增。
珐琅,也就是搪瓷,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主要由高强度石英和长石等组成的硅酸盐矿物质加工而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要注意一些颜色鲜艳的珐琅锅,可能含有镉,如果涂层有明显破损,建议停止使用。
本质而言,珐琅锅就是铸铁锅,锅身较重且关火后散热较慢,是否选择就要看你在颜值和实用性上的取舍了。
麦饭石炒锅
高颜值炒锅代表,不过买之前要擦亮眼睛。
要分清麦饭石涂层炒锅,麦饭石色炒锅和麦饭石锅。
前两者都是带有特殊涂层的铝合金不粘锅,麦饭石涂层炒锅,用麦饭石颗粒做了涂层。麦饭石色炒锅,只是特氟龙涂层的纹理比较像麦饭石而已,和木饰面一个道理。
纯麦饭石的锅,不能用作炒锅,暂不讨论。
如何挑选炒锅?
不同材质的炒锅特点各异,找到合适的炒锅,就可以在厨房里大展身手了!
一旦食物与锅之间产生“美拉德”反应,食材的香气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
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和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经过复杂的过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这些物质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
判断一口好炒锅的基本标准在于:升温迅速,且对火候的变化反应灵敏。
挑选适合自己的炒锅,则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防粘
防粘这一点,不仅有不粘锅可供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不粘锅上的涂层有脱落痕迹,更好就不要再用了。
图源:住范儿自摄
锅身表面的凹凸纹理,会减少食物与炒锅的接触面积,减少粘锅情况的发生。
图源:住范儿自摄
经过窒化工艺处理的熟铁锅,不易生锈,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种工艺价位相对会高一些,对这项工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评论区讨论。
油烟少
客观来说,大火爆炒,都会有油烟的产生。炒锅本身只是原因之一,这与油和火候的关系更大。
如果对油烟非常介意,不粘锅因为有一层涂层,锅内食物不至于升温过快,油烟会相对少一点。
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无烟锅,增加了锅身和锅底的厚度,将油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以达到减少油烟的效果。
油温上不去,菜肴口感肯定会打折,这种控油烟的方式,你怎么看?
以雪平锅为代表的铝锅,由于导热快,油烟较大,介意的请绕行。
重量和尺寸
炒锅的重量,关系到了颠勺和盛菜时的力度,有颠勺习惯的朋友,炒锅建议不超过1.5kg。
还有一个直接的标准是,如果炒锅用了一两个月还是觉得重,那就是真的不合适你了。
炒锅的尺寸。以32cm为分界线,家里常住3口人以上,且经常做饭的家庭,就选32cm以上的炒锅吧。
反之家里人口较少的话,就选32cm以下的炒锅。
如果有“第二道菜”
“第二道菜”,也就是说做饭时不止炒一道菜,这对于炒锅又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锅里的油升温不能太慢,毕竟还有其它菜等着排队用锅。上面加热较慢的无烟锅,可以pass了。
炒完一道菜就要刷锅,锅身不能有顽固的残留物,普通的不锈钢炒锅,可以pass了。
刷锅时锅的温度不能太高,避免烫伤,散热较慢的铸铁锅,可以pass了。
不同价位的炒锅推荐
以下是我们经过仔细对比,结合真实用户调查得出的结果。如果回到老家,或者在朋友家炒菜有过翻车经历,记得推荐给他们。
(全文无广,可放心阅读)
国产炒锅性价比较高,实用性强,更符合中国厨房的使用习惯。
日系炒锅则在选材和 *** 工艺上更有特点,价格偏高,适合技术流玩家。
德系、法系炒锅一般是长柄且没有盖子,锅的种类和尺寸比较丰富,不锈钢锅和铸铁锅更受欢迎。
国产推荐
国产炒锅价格比较亲民,产品设计更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手柄防烫设计和可立锅盖等一些细节,更加人性化。
炊大皇304不锈钢炒锅
? 锅内有高密度蜂窝纹,没有涂层也达到了不粘锅的效果。
? 不锈钢材质导热迅速,适合各种烹饪方式。
? 可以使用铁锅铲,不用担心会刮花炒锅内壁。
陈枝记熟铁炒锅
? 香港厨具老店,无论是炒锅还是菜刀,用户口碑都非常好。
? 陈枝记熟铁炒锅,看似没有什么设计感,也没有特殊工艺,但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使用所需。
? 不过陈枝记的品牌商标被人抢注,某宝上卖的都是没有logo的,需要擦亮眼睛找到正规渠道。
老饭骨炒锅
? 烹饪大师力荐的一款炒锅,锅身轻便没有涂层,适合高温爆炒。
? 对于厨房重度发烧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不怕铁铲、钢丝球等“暴力操作”,清洁起来比较方便。
? 和其它熟铁锅一样,使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烹饪技巧。
至于知名度很高的章丘铁锅,各个平台介绍的太多了,这里就不做推荐了。
日系推荐
日本和我国的烹饪习惯比较接近,日系炒锅用料讲究,工艺细致,颜值普遍在线。日系铁锅的特点,更适合技术流玩家和参数控的发挥。
神田槌目纹炒锅
? 手工锻打槌目纹理,通过物理方式防止粘锅。
? 高纯铁提炼,底厚壁薄,受热均匀,提高炒菜效率。
日本极铁锅
图源:小红书用户@Rene和猫
? 锅身仅重1.37kg,女士也可轻松颠勺。
? 窒化铁技术,高纯铁提炼,锅身不易生锈,易于保养。
德系、法系推荐
菲仕乐
? 中式炒锅锅身设计,容量大,锅身轻巧。
? 优质易洁涂层,达到更好的不粘性,耐磨耐刮性能更好。
De Buyer
图源:小红书用户@S尚尚S
? 选用高纯度精铁,由于表面没有涂层,可以使用金属锅铲
? 健康蜂蜡涂层,在做到不粘的同时,效果更持久。
? 平底锅身设计,可煎可炒受热均匀。
炒锅的日常保养
你对锅好一点,锅对你也会好一点,下面介绍几条炒锅日常保养的 *** 。
? 热锅凉油,可以让食材和锅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达到不粘的效果。
? 清洗完炒锅以后,最后要用纸巾擦干表面。如果不能彻底擦干,可以小火烘干。没有水渍的锅,自然不会生锈。
? 任何炒锅都不建议用钢丝球擦洗。
? 专锅专用,炒锅不要用来炖菜。
? 清洗炒锅的时候,不要忘了锅底。
总之,保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炒锅保持良好的状态,炒菜香而不粘,放久了也不会生锈。
如果你觉得有用,读完记得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的亲友哦~
网红主播直播“翻车”,不粘锅要背锅?锅粘不粘与这些因素有关——————质量公开课013期——————
近日,某网红播主直播带货“不粘锅”的翻车事件上了热搜,成为网友的热议话题。只是煎个鸡蛋,结果就粘锅了,凝固后鸡蛋粘在锅里到处都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评论区里则是一片嘘声。
网红主播带货不粘锅翻车事件
网友纷纷开始质疑这个锅的质量,但锅的生产厂商却说是因为播主不会做饭,用不粘锅煎鸡蛋时没有加油、温度太高,而且鸡蛋是从冷藏室里拿出来的,温差太大。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粘锅真的能100%不粘?消费者该如何挑选、使用不粘锅产品?
11月25日下午,最新一期质量公开课,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随机选购五款不粘锅,送到SGS通标广州分公司进行不粘性测试,和专家一起揭晓不粘锅背后的秘密。实验发现,五款不粘锅均通过煎蛋测试,不粘性能均达到国标的II级。
专家介绍,锅体粘不粘受到煎蛋时锅的温度、时间、食物温差等因素影响。锅体温度过高,不仅会影响不粘效果,还会导致不粘涂层化学成分分解,释放有害物质。
主题:不粘锅,真“不粘”?
地点: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专家:SGS广州轻工产品实验室物理技术主管佟成武
科普
搪瓷锅、陶瓷锅等
切勿干烧、冷热剧变
否则容易爆裂碎瓷
炒、蒸、炖、焖、炸……中餐烹饪复杂多变、方式多样,也决定了中国人对一口好锅的执着。作为厨房里最普遍最常用的做饭工具,锅种类繁多,常用锅具根据功能划分包括炒锅、炖锅、蒸锅、煎锅、炸锅,根据锅具材质划分包括铁锅(生铁锅和熟铁锅(精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搪瓷锅、铸铁锅、砂锅、铝锅等。那么这些锅有什么区别?
佟成武介绍,不同锅体材质不同,性能也大相径庭。通常而言,铝锅导热性较好,传热效果是不锈钢锅的16倍,且锅体较轻,但不适合长时间烹煮酸碱性较强的食物,纯铝的锅也不能直接在电磁炉上使用,其底部一般会镀一层导磁物质。
不锈钢锅可在电磁炉上使用,不容易生锈,但热分布不好,易产生聚热点而烧焦食物,且锅体相对较重,不易清洗、用油多时易冒烟。
搪瓷锅由金属坯体表面涂搪瓷釉制成,有金属固有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又有涂层具有的耐腐蚀、耐磨、耐热、无毒及可装饰性。但搪瓷锅忌炒菜之用,翻炒的碰撞摩擦,极易造成搪瓷锅破损。
工程师手持一款搪瓷锅介绍
陶瓷锅化学性质稳定,传热慢,常用于炖、煮,使用时应轻拿轻放,尽量避免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搪瓷锅和陶瓷锅都切勿干烧及冷热剧变,否则易发生爆裂碎瓷的危险事故。
锅如何能做到“不粘”?
因为不粘不焦、轻烟省油、一擦即净的优点,不粘锅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市面上的不粘锅宣称烹饪食物不粘锅底,这是什么原理?
佟成武表示,不粘锅凸显了锅具的不粘性能。要使锅具达到不粘的性能,可通过两种途径。之一是在锅体表面喷化学涂层,这些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摩擦系数小,表面张力较小,使其难以粘附物质,所以食物就不容易粘上去。第二是不施加任何涂层实现物理不沾。
五款不粘锅样品。不粘性能还跟涂层种类以及将涂层放在基材上的工艺有关,“不粘涂层放在铁、铝等基材的情况较多,不锈钢喷涂层比较少,其成本更高,且导热性能没有铝好。”
据悉,不粘锅目前最常见就是特氟龙不粘锅和麦饭石锅。特氟龙涂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吸水等优良特性,使用时油烟少、清洗又方便,这就是很多人选用不粘锅的一个重要原因,省心又省事。但是毕竟是涂层,当特氟龙不粘锅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
专家建议,如果家里经常爆炒,不建议选用不粘锅,另外就是不粘锅有使用寿命,一般两三年后涂层会开始脱落。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相对而言比较健康,不过要考虑市场上的麦饭石锅与宣传是否相符。
实测
五款不粘锅均通过煎蛋测试
不粘性能均达到国标的II级
为了验证不粘锅的不粘性,南都记者前期在市面随机选购五款不粘锅,价格在29~79元不等,涉及不锈钢材质和铝材质等,送到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测。
国家标准中对不粘性是如何规定的?据介绍,国家标准中专门给出煎蛋不粘性试验 *** 。根据标准,将试样用粘有植物油的软布轻拭不粘涂层表面,用60℃以上的温水加洗涤剂清洗,擦干后进行煎蛋试验,从而鉴定不粘锅不粘性的优劣。
试验前处理,用粘有植物油的软布轻拭不粘涂层表面。
经过煎蛋不粘性试验后,通过检查煎蛋与锅具的粘附情况对结果进行评级。从高到低共分为I、II、III共3个等级。必须是用塑料铲能使鸡蛋无损伤取出并不留残渣,才符合I级要求。用塑料铲不能使鸡蛋无损伤取出,但用湿海绵或抹布轻拭可去除残渣,视为II级。两者都不能去除残渣的,归为III级。
试验前处理,用60℃以上的温水加洗涤剂清洗。
在本次比较试验中,工程师分别通过三次无油煎蛋来测试所有样品的不粘性。结果表明,所有锅具的不粘性能合格,达到国标性能中的二级,即用塑料铲不能使鸡蛋无损伤取出,但用湿海绵或抹布轻拭即可去除残渣。其按国家标准售卖时可宣称具有不粘性。
此外,工程师随机选择一款不粘锅进行耐磨实验,考察其不粘涂层的耐久性。据悉,耐磨性试验利用耐磨实验机器进行,将锅具放置机器上先进行500次的反复摩擦,通过百洁布擦拭后再经500次的摩擦,随后观察锅底的磨损情况。结果显示,在经过1000次的摩擦后,锅底表面有刮痕但未暴露基材,达到国标三级以上要求。而1000次的摩擦相当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清洁锅具50余次。
耐磨试验
不粘锅煎鸡蛋可以不放油
近日,某网红播主在直播中推销一款不粘锅时当场“翻车”。用不粘锅煎个鸡蛋,结果意外粘锅了,凝固后鸡蛋粘在锅里到处都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评论区里则是一片嘘声。网友纷纷开始质疑这个锅的质量,但锅的生产厂商却说是因为播主不会做饭,用不粘锅煎鸡蛋时没有加油、温度太高,而且鸡蛋是从冷藏室里拿出来的,温差太大。到底是怎么回事?直播中的粘锅情况真的如厂家声明所言?专家现场一一科普。
工程师进行煎蛋实验。
不粘锅煎鸡蛋放油吗?佟成武表示,锅体温度会对实验带来影响,如锅体温度过高鸡蛋有可能会糊,因此实验时通过加热电炉,将锅体温度严格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消费者日常烹饪时通常会放油,但实验证明,煎蛋如果只是为了不粘的话,可以不放油的,不过放油的话,口味上也会好吃一点。
鸡蛋温度过低可能粘锅?专家介绍,锅体和食物的温差过大,确实可能导致粘锅。标准也要求测试的鸡蛋新鲜常温,且重量应在50至60克之间。“但粘不粘还受到煎蛋时锅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锅体温度过高,不仅会影响不粘效果,还会导致不粘涂层的化学变化。”
热点对对碰
“不粘锅有毒”?
合格产品没有危害
节目前期,记者通过街头采访形式收集消费者对于不粘锅产品存在的疑惑和问题,一一提问专家。
提问1:
为什么有的锅
禁止用电磁炉或微波炉加热?
佟成武:电磁炉加热是通过电磁波引起铁磁性锅体产生涡流而发热,主要是靠里面的线盘和导磁条产生磁场。所以电磁炉只能用铁、不锈钢等磁铁能吸住的锅具。铝质锅、陶瓷锅、铜锅等不能用在电磁炉上,因为这些材料本身不导磁,除非在底部加一层导磁材料。
而微波炉加热是利用微波进入物质内部,引起物质内部分子激烈运动,互相磨擦而发热。因为微波穿不进金属类和铁类的用具,所以金属材质都不允许放进微波炉,否则可能产生火花。
提问2:
市面上传言“不粘锅有毒”是真的吗?
不粘锅里的涂层是否有害?
佟成武:不粘锅的优点是清洗方便,而这点得益于锅内表面的一层涂层。这个涂层可以起到隔绝作用,常用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特氟龙(Teflon)。不粘锅的特氟龙涂层,在常温至260℃的温度范围内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日常烹饪 *** 中所使用到的温度通常只有200℃左右,即使采用油炸的方式,油温一般也不会超过250℃。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不粘锅应在250℃以下使用,热锅空烧容易使锅温高于250℃,使不粘性能降低,从而发生粘锅。温度在300摄氏度以上时,不粘涂层化学成分分解,有害物质会释放。而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经过第三方食品安全接触材料及产品认证的产品是没有危害的。
一款不粘锅进行耐磨测试。提问3:
锅底有刮痕,还能继续使用吗?
佟成武:锅体表面如有刮痕,说明涂层被破坏,此时锅体表面粗糙,跟食物的吸附力会加强,影响锅体的不粘性能。如果不介意性能受损还可继续使用,但磨损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比如锅底暴露基材,就要考虑其基材是否符合国家及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
通过耐磨测试测算锅具的使用寿命
提问4:
使用和保养时,
如何保护不粘锅的涂层,延长使用寿命?
佟成武:一款新锅到手,首次使用前,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去进行开锅处理,比如将标贴撕去,用热水加洗涤剂冲洗干净并抹干。使用时不用金属铲以及金属刷、钢丝球等硬物进行刮擦。推荐使用木质或塑料铲,清洗时使用海绵或软布。炒菜切忌干烧,预热油温不要太久,避免炒锅高于260℃或者见到冒烟。此外,尽量不要跟酸性食物接触,做好的食物应尽早盛出,避免有害物质的迁移。
提问5:
不同材质的不粘锅厚度和重量都不同,
材质是否会影响其不粘性能?
佟成武:锅体厚度与材质有关,基材用量和种类不同,会直接导致厚度和重量不一样。基材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不同,都会影响不粘涂层的附着能力。市面上不粘锅售价有高有低,跟自身工艺、材料、厚度、颜值有关,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
不粘锅煎蛋实验前,利用加热电炉将锅体加热至150-170摄氏度
提问6:
如何选购一款合格的不粘锅?
佟成武:挑选不粘锅时,首先应该去正规渠道购买,更好挑选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避免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劣质不粘涂料冒充优质涂料、基体材料厚度低于标准要求等欺骗行为。之一查标签。标签里有无清晰标注符合GB 4806.9-2016和GB 4806.10-2016这两个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标签里是否清晰标出具体的材质。第二读说明。使用里面一般包含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适用的加热源。有些产品可能并不适用电磁炉。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粘锅品种。第三察外观。观察不粘层的表面质量,表面应光滑,色泽一致,无气泡,不脱落,无脏物、裂纹和爆点等明显缺陷。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筹: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主持:陈养凯统筹:南都记者 杨丽云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见习记者 陈菁钰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直播:卫志凌 崔俊超视频:实习生 张瑞霖 铁锅分“生铁”和“熟铁”,区别很大,弄懂再买,学会开锅更好用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经验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铁锅分“生铁”和“熟铁”,区别很大,弄懂再买,学会开锅更好用!』
炒锅是厨师的“武器”,一个好的厨师,厨艺只占了一半,一口好锅是另一半,可见一口锅对做出好饭菜的重要性。
同样一口锅,在厨师手中需要胜任“煎、炒、烹、炸、炖”等多种烹饪方式,如何选锅就显得很关键了。目前,市场上的锅很多,比如蜂窝锅、雪平锅、麦饭石锅、玻璃锅、陶瓷锅、铁锅等,其实可以简单地分为不粘锅、铁锅2大类。
不粘锅,表面有一层涂层,可以是特氟龙、陶瓷、硼硅玻璃等,它们的作用就是防止粘连,不管炒什么都不会粘,非常省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厨房新手。
不过,不粘锅更大的缺点就是寿命短,而且涂层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所以只适合低温烹饪。对中国人来说,炒菜少不了爆炒,所以不粘锅就不太合适了。
铁锅,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锅具,寿命长是它更大的优点,很多家庭一口锅能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饭店厨师炒菜也用的是铁锅,做出那么多美味的饭菜,足以说明铁锅的受青睐程度。
相比不粘锅,铁锅导热性好,无论大火小火都能用,煎炒烹炸样样都能胜任,还不容易坏。
虽然铁锅好用耐用,但买铁锅可有讲究,很多人还不知道,铁锅分为“生铁”和“熟铁”,区别很大,买铁锅之前一定弄清楚,买错了不仅浪费钱还不好用。
1、生铁锅
生铁锅是生铁铸造而成,生铁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通常含有2.11%-4.3%的碳,还含有硅、锰、硫、磷等矿物质,是铁矿石用高炉冶炼得到的。生铁还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等。
含碳量高,质地越硬,所以生铁锅比较硬,耐磨、铸造性好,但也比较脆,不能锻压,几乎没什么塑性。所以生铁一般也叫铸铁,生铁锅就是熔化生铁铸模而成。
2、熟铁锅
熟铁锅是用熟铁打造而成。熟铁是指含碳量小于0.0218%,也叫纯铁。由于含碳量低,熟铁质地很软,可塑性强,延展性好,可以拉丝,容易锻造和焊接,但硬度和强度较低,所以熟铁锅用久了容易变形。
熟铁比较软,所以可以锻造,生产熟铁锅的 *** 也有2种,一种是用黑铁皮锻压而成;另一种就是手工捶打制成,一锤一锤砸出来的。
说完了区别,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点呢?差别还真不小。
生铁锅是铸造出来的,锅壁较厚,也比较重,用起来比较费劲,力气小的话根本拿不动。导热比较慢,具有较好的保温性,适合炖、煮等烹饪方式。
熟铁锅是锻压或捶打出来的,锅壁比较薄,质量较轻,拿在手里不费劲,适合大多数人。而且导热快,适合煎、炒、烹、炸等多种烹饪方式,尤其是爆炒。
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一口熟铁锅是更佳的选择。
不过,很多人不喜欢用铁锅,就是因为它没有涂层,炒菜容易粘锅,而且会生锈。其实,只要学会了铁锅开锅,也能像不粘锅一样“炒菜不粘”,而且越用越光。下面和大家说说铁锅开锅的正确 *** 。
【铁锅开锅】
铁锅放在灶上,开大火加热,烧至出现彩虹纹,加入清水烧开,用洗洁精、棉布刷洗干净。烧干锅里的水分,倒入适量油,转动锅子让油润到每一个地方,再把锅洗干净。最后找一块猪皮,把锅烧热,用猪皮不停地擦拭,静置一个晚上就可以了。
分享一道好吃的【爆炒花甲】,这道菜只能用铁锅来炒,用不粘锅的话炒一次就报废了。
准备花甲、干辣椒、花椒、香菜、香葱、生姜、蒜瓣、豆瓣酱、食盐、生抽、料酒、蚝油、鸡精、白糖、食用油。
1、葱姜蒜洗干净切好,香菜洗净切段。花甲用淡盐水浸泡一晚上,吐沙后洗干净。起锅烧水,加入葱段、姜片、料酒,倒入花甲煮一会儿,全部开口后捞出,洗净沥干。
2、起锅烧油,放入葱姜蒜、干辣椒、花椒炒香,加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倒入焯过水的花甲,加入适量料酒、生抽、蚝油、白糖、鸡精,大火翻炒2分钟,入味后撒上香菜段即可出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学会给铁锅开锅,煎蛋煎牛排都不粘锅,还能做烤箱菜,窍门要记住学会给铁锅开锅,煎蛋煎牛排都不粘锅,还能做烤箱菜,窍门要记住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妈妈说那会结婚的礼物大多是一些厨房用具,热水壶、炒菜锅,如果还有电饭锅,那就是“土豪嫁妆”的标配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多时候都是铝制品的厨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厨房用具品种不少,家电的功能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就拿炒菜锅来说吧,有些人的厨房里就有好几种尺寸,煎蛋的、炒菜的、深的、浅的、平底的、不粘的、麦饭石的......要从材质上来细分实在太多了。前几天拿到一口好锅,要说这锅哪里好,在母亲眼里,生铁的铸铁锅是他们那一辈最喜欢的材质。尤其是铸铁锅,别看拿着沉手,用它在妈妈手里做的菜老香了,还特别有厚重感。
我有一个闺蜜,家里前一阵装修好,正发愁家里的厨具家电都要换新,为了烧一桌好菜,这炒菜锅的选购可是要仔细慎重些。倒不是说价格问题,如果能有一口好锅,煎炒焖炖炸都能使用又不用担心粘锅的问题,那就没必要再买两三个不同材质的锅堆放在厨房了。
一口好锅,能给菜肴增香提色,同时能让你省心不少。今天就来教大家用铸铁锅开锅、养锅,为了家人健康,别再用带有涂层的锅炒菜了,一分钟看懂学会养一口好锅,能用一辈子。
铸铁锅开锅步骤:
1.首先,准备一块百洁布或者海绵擦和少量的洗洁精,把锅里面擦洗干净。因为新锅在生产线上的时候,会有一些工业油渍和灰尘残留在表面,拿到手先用少量洗洁精给它洗个澡。
2.里里外外都用海绵擦擦洗一遍,这一步很简单,人人都知道。
3.洗干净的铸铁锅,用洗碗布擦干后,放在燃气炉上,小火加热烘干。
4.给铸铁锅或普通生铁锅开锅的重要步骤,要准备一块肥肉,为了让这一口好锅用的更省心,妈妈花5块钱买了一块板油,冲洗干净后,用叉子叉着它,在铸铁锅里来回擦动几圈。经过小火慢慢加热,铸铁锅升温传热也快,用不了几分钟,铸铁锅里就被一层澄亮看得见的猪油覆盖住了。
5.涂抹上一层厚厚的板油后,就可以先关火,把板油翻转过来看看,这板油被煎的微微焦黄了。这会要等铸铁锅温度降下来,然后再放在清水下冲洗干净。
6.铸铁锅冲洗干净后,擦干锅里表面的水分,再准备适量的植物油(可以使菜籽油或者大豆油一类的食用油即可),用厨房纸均匀的涂抹上一圈,使整个内锅都被植物油覆盖上,然后就可以关火了。更好让植物油覆盖在铸铁锅表面1-2小时,让铸铁锅充分吸收油脂,然后就可以再次用洗洁精冲洗干净,最后用洗碗布擦干放在燃气灶上。
这样铸铁锅的开锅步骤就完成了。
按照步骤开锅的铸铁锅,在下一次炒菜的时候,就可以和以往炒菜步骤一样操作:洗干净-- 小火加热-- 倒油--炒菜,看看我用开了锅后的铸铁锅焖的一锅豆腐,一点不粘锅,导热还特别快,铸铁锅就是特别好用。
【小提示】:
新锅完成之一次开锅后,接下来每次炒完菜,等铁锅降温放凉后,用海绵擦擦洗干净,最后用洗碗布擦干水分,这样铸铁锅就不容易有水渍和生锈了。只要用心养护铸铁锅,用它来煎鸡蛋、煎牛排,甚至用它做烤箱类的菜都可以,特别省心。
黑猫的厨房,美食专栏原创作者,图文原创,盗图必究!
与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细枝末节,认真生活,好好吃饭!
讲真,不同的锅有不同的用武之地。
除非厨房够大,不然想要有一个干净清爽的烹饪空间,求你学会慎重买·锅。
大厨农国栋一口不粘锅,煎鱼煎豆腐好吃哭了!
锅不在多,实用·好用是关键。
先说结论:厨房里只需必备四口锅。
---------
- 炒
必备-熟铁锅
讲真,熟铁锅是你早晚都会背的一口传家宝。
爆炒肥肠,爆炒鱿鱼,爆炒鸡杂......极度适合猛火爆炒爱好者。
可以说熟铁锅是最适合中餐烹饪的锅。
饭店后厨、大排档掌勺、家里老母亲必备之锅,颠锅颠的就是这口大铁锅。
熟铁锅低含碳量和高含铁量,使得它的延展性非常好,锅体更加轻薄。
只适用于明火,开火升温关火降温,受热快储热性低,对于火候掌握可以说很精准了。
这种纯铁锅没有涂层,便宜耐用又安全,扛得住大铁勺敲敲打打相当省心。
要想不粘只能靠多放油,这样一来锅用久了会特别黑亮。
有自然油膜了就变得超级好用,前提是买回来一定要开锅和日常养护。
怕麻烦或不会操作的,可以直接找提供代开锅服务的商家,还有不少出厂就已经开完锅了。
清洗上不要用洗洁精,会把锅上的油膜洗掉。
好用的熟铁锅就要油润润的,洗锅用热水冲洗就够了。
钢丝球百洁布都能用,洗完更好用厨房纸巾擦一遍,保证完全干燥才不会生锈。
熟铁锅的选择上,30cm适合1-2人,33cm适合3-4人,6人以上用38cm。
不推荐买带锅耳的,清洗和收纳能让你后悔哭。
推荐购买:
熟铁锅的材料成本相对低,不追求品牌的,买100元上下的普通铁锅足够用了。
1.陈枝记
无脑首选陈枝记,来自香港的“中华炒锅”。
陈枝记官方声明商标被抢注,而 *** 上陈枝记确实是一间佛山公司在卖。
想买到真·陈枝记铁锅,一定要找香港 *** 或自己去背。
值得强调的是,锅身带有logo的一定不是真·香港陈枝记铁锅。
锅有带耳和不带耳的,木柄和铁柄,尖底和平底之分。
单柄炒锅从12~16英寸共5个尺寸可选,木柄13英寸(33cm)价格72港币,合人民币65元左右。
2.日本吉川YOSHIKAWA
锅内有压花处理,凹凸纹理受热更均匀,物理防粘,价位200-300元推荐。
选配-铸铁炒锅
相比熟铁锅,铸铁的延展性差一些,用久了表面容易坑坑洼洼,表现在粘锅明显。
由于太厚重导热慢,不是开火即锅热,导致像我这种厨房小白白很难准确拿捏入锅时间,炒出来的菜软趴趴毫无爆炒灵魂。
但!是!铸铁炒锅更适用于电磁炉使用,如果你日常用电磁炉炒菜,请你必备。
电磁炉通常功率不够,使用电磁炉加热,总是受热不均匀,锅里温度断电后又降得太快。
这时,天生底部厚实的铸铁锅优势就表现出来了。
由于储热性优秀,完全烧热后再倒入菜任你翻腾,受热均匀。
即使断电后,依旧能保持一段时间的蓄热作用,非常适用于电磁炉炒菜。
铸铁锅的厚重感让我一万次想弃锅,好在可以一锅多用。
偶尔做个炖菜也不成问题,尤其做干锅系列真香。
我必须说,不常做饭的就别买了,自身重量超重的锅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做饭兴致。
推荐购买:
除了太便宜的不要买,国内100-200元左右的铸铁锅已经很理想了。
追求有名品牌的移步大几千的日本南部铁器,德国WMF,喜力特SILIT。
这里特别说下,美食家王刚卖的龟纹手工铸铁锅。
同样卖点是手工出品,30cm直径带锅盖只要168元,开锅有难度,开锅后物超所值。
选配-不粘炒锅
对厨房小白来说,锅子不在高级在于实实在在好用。
一般以铝复合结构为基材,表面带有特氟龙类涂层的不粘锅,极易上手。
能炒能煎也能简单焖炖,想要只备一口锅摆脱外卖的厨房小白首选。
相比铸铁锅,虽然烧到非常热也有不粘效果,但把握不好火候的小白建议首选不粘煎锅,起码用起来更省事不会失误。
当然不粘锅再好用,也是“消耗品”无疑,使用寿命不会太长。
即使用木铲做菜,用久了锅底涂层也会脱落,开始变得粘锅,更不要说用金属锅铲。
不粘锅的平均寿命也就2-3年左右,买锅不要往不粘锅上多砸钱。
购买时更好选牌子货,杂牌的锅子不能确定表面涂层的质量。
推荐购买:
1.苏泊尔
国内不粘锅认知度更高的品牌,SEB火红点技术支持,好用不粘易清洁。
直径30cm只要119元高性价比,用个一两年换新的也不心疼。
2.特福Tefal
法国原产特福不粘锅和苏泊尔都是法国SEB集团旗下的平价品牌,也主打红点控温技术。
建议亚马逊海淘,赶上活动会非常划算。
国外 *** 价,20cm/24cm/28cm三只组合装,价格在300元左右。
3.宜家IKEA不粘煎锅
宜家不粘锅可选择性比较多,建议一定要选稍贵款式会特别好用。
比如,欧巴丽三层厚锅底,直径28cm价格只要99元。
- 总结一下:
熟铁锅皮薄可以精准把握火候,铸铁锅厚实不能精准把握火候但储热性好。
家里用燃气灶的请你必备熟铁锅,只能用电磁炉加热的必备铸铁锅或不粘锅。
我必须说,兼顾炒和煎食的平底不粘锅,对电磁炉的感应效果更好。
普通家常菜不粘锅就够用,选配铸铁炒锅。
但对火候要求高的菜品就要用铸铁炒锅,比如:手撕包菜,干锅系列。
不推荐:章丘铁锅/麦饭石锅
章丘铁锅之一个不!推!荐!
章丘铁锅以“手打老式锅”做卖点,其实机器制造的锅只要材质相同可以达到同样性能。
350-500元性价比不高,卖得再贵养不好一样粘锅。
麦饭石锅确定不是来收智商税的吗?
表面做成麦饭石花纹,其实就是个普通的不粘锅。
- 煎
必备-不粘煎锅
前面也提到了,不粘锅也可以说是不粘炒锅或不粘煎锅。
喜欢煎食物可以选底部更平的,能烙饼的那种,兼具煎炒炖的可以选深一些的不粘锅。
因为不粘效果几乎毫无阻力,尤其适合掌握不好火候的做菜小白,最起码真·不糊锅。
就连曾是五星级酒店厨师长的农国栋大厨,平常煎个豆腐煎个鱼的都爱用不粘锅。
1.沃亚瓦VOVAH
只要99元,网易考拉工厂店出品,口碑相当不错的不粘锅。
德国环保耐磨涂层,据说在无油环境下,连续煎160个鸡蛋还能不粘。
火源不挑,适用于电磁炉和明火。
2.九阳平底不粘锅
锅内超过2000个蜂窝纹理,物理不粘,煎鱼不破皮。
商家敢打出不畏铁铲和钢丝球,可见耐磨程度妥妥的。
304不锈钢口径32cm,价格在138元左右。
选配-铸铁煎锅
喜欢吃牛排的请你一定要入的一口锅。
这种材质前面有提到,足够厚实,热传导性非常好,受热均匀。
且保温效果优秀,食材入锅后不易降温。
保养操作简单,只要干燥不生锈,日常可以涂油保养即可。
推荐购买:
1.洛极Lodge
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最经典的美国亲民铸铁锅,可以使用上百年的传承锅。
26.5cm直径的铸铁锅价格在260元左右。
2.特立安福TRIONFO
国产品牌,用料厚实品质不输大牌,口径至少要24cm的,不然可操作性有局限。
26cm直径的特立安福煎锅在139元,赶上活动99元就能到手。
- 总结一下:
平常煎蛋煎鱼煎豆腐比较多的话,必备不粘锅。
偶尔煎个牛排羊排,建议选配铸铁煎锅。
除了以上品牌推荐, *** 100元上下的铸铁煎锅口碑也相当不错,可以多看评价自选。
不推荐:WOLL中式炒锅
不少追求品质的锅控也喜欢德系WOLL中式炒锅,蓝宝石和钻石系 *** 实高端大气。
一开始炒菜像在炒空气不粘好用,用久了一样逃不过要换锅。
- 炖
必备-电饭锅
要说厨房里家家户户必备的锅,抢答一个:电!饭!锅!
一锅在手,做得了主食主菜和甜品,不管你是住房还是租房都没它不行!
用电饭锅煮东西真是煮烂了都不用担心变稠糊锅,而且不·占·灶·头。
偶尔炖个鸡汤、银耳莲子羹的定时功能简直不要太好用,省去了一直要盯锅的烦恼。
预约烹饪和智能化烹饪菜单功能,完全是厨房小白和懒人必备,我无条件pick电饭锅。
选择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的电压力锅,不仅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更是连高压锅都不需要再额外购买了,省心省钱我看行。
推荐购买:
1.美的智能电压力锅
一锅双胆,煲汤煮饭可以随意切换,甚至还可以用来打!火!锅!
双内胆5L价格在199元,一家4-6人都足足够用。
2.小米电压力锅
小米这款迷你电压力锅适合两口之家,或是一家三口使用。
蒸煮炖各种功能一样齐全,2.8L价格在248元左右。
选配-砂锅/陶瓷炖锅
从简单的砂锅豆腐、砂锅煲仔饭到升级红烧肉、炖个番茄牛腩,一个砂锅就能搞定。
尤其广式煲汤爱好者,家家户户都是会用砂锅慢炖,因为它更大特点就是受热均匀。
真正的老式传统土砂锅,正是正宗广式煲仔饭用的锅。
一般都是锅内无釉面,裂纹容易崩口还要用铁丝箍紧使用。
使用上稍微不注意,厨房老手也有失手的时候,啧啧。
现在的陶瓷砂锅使用上方便多了,但买回来开锅不好,用一两次一样开裂捉急头秃。
一般商家会附保养卡,有的还会承诺开裂给你直接寄新锅,好在便宜几十块钱一个也不心疼。
推荐购买:
40-80元就能买一个不错的陶瓷砂锅或土砂锅,买大不买小。
容量大的还可以炖鸡炖牛肉炖大块都方便,建议至少5L起。
选配-康宁锅
黄磊用来煮粽子熬果酱,佟大为用来炖肉的一口神仙颜值琥珀色透明锅。
康宁锅采用航天用超耐用玻璃,甚至空烧都不怕。
锅身是法国产,锅盖是美产,现在锅盖都是国产的了。
康宁锅从0.8L到3.5L容量,一般1.25L大小适合俩人日常蒸煮,2.5L大小一家三口足够用。
千万别用康宁锅炒菜,很容易糊底,尤其含淀粉的谁炒谁哭。
康宁锅更大优势就是可以随时观察到食物变化,好清洗,使用时记得戴手套隔热。
推荐购买:
无脑选,康宁锅认准美国品牌网红·康宁就够了。
容量1.25L大小的在130元左右,2.5L大小在300元左右。
选配-珐琅锅
珐琅锅一般指铸铁珐琅锅,表面附着一层珐(tang)琅(ci),工艺本质还是搪瓷。
珐琅锅由铸铁制成,表面的珐琅说白了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相当于一口升级版铸铁锅。
珐琅锅可以说兼具美观和实用,据说很多法国家庭都有一口奶奶辈传下来的祖母锅。
锅中自带贵族气质,珐琅锅的“贵”贵在釉上,好看到不少明星都愿意为它买单。
王祖蓝吐槽老婆更是用展柜来收藏铸铁珐琅锅,足足两个通顶展示柜。
和传统的砂锅原理一样,它的透气性和控温性都非常好。
可以说,珐琅锅是砂锅更好的替代品,甚至还可以兼顾炒溜炸焖煮。
无珐琅和有珐琅的铸铁锅,区别就在于锅内附着的一层珐琅瓷,渗入珐琅瓷的油膜会形成不粘表面,越用越好用。
白珐琅不粘性好但养护不好会划痕明显,黑珐琅不存在的,但要特别养护才能有不粘性。
纠结白珐琅和黑珐琅的,按需选择,懒人不想养锅直接买白珐琅不会错。
导热性密封性都极好,熬汤炖肉出来的肉汁无敌醇厚味美。
值得需要注意的,一定要好好开锅and洗锅千万别上钢丝球。
推荐购买:
1.网易严选珐琅铸铁锅
严选卖的就是人人用得起的珐琅锅,和德国知名珐琅锅品牌是同一制造商。
只要200元左右就能买一口直径22cm的珐琅锅,做工直逼STAUB原厂。
价格比双立人便宜10倍它不香吗,谁用谁推荐。
2.Tramontina
巴西顶级厨具品牌,彩色上釉,亚马逊34cm直径价格在500元左右,赶上活动会比较划算。
3.宜家IKEA 西尼尔
纯白色炖锅,3.5公升299元,5公升也只需399元,入门级珐琅锅。
4.The kitchen shop出口珐琅锅
追求高性价比的看过来! *** 200元以下价位中,口碑体验感相当不错的一款。
厚重不掉漆,多种颜色可选,2.6L口径21cm价格在189元。
- 总结一下:
不满足电饭锅烹饪的炖法可以选配康宁锅;广东江西地区对煲汤非常讲究的可以选配砂锅和珐琅锅。
不推荐:
不差钱和锅控,可以上法国Le Creuset和STAUB顶级珐琅锅,釉面喷涂层数多,色彩艳内壁薄确实真香。
但请记住材质决定性能,同是铸铁带珐琅瓷,我选择性价比,吃灰不心疼。
怕不是忘了珐琅锅内核是铸铁,也是相当厚实(超重)的,盲目追求大口径可能会吃灰哦。
- 煮
必备-不锈钢汤锅
不锈钢锅除了炒锅系列,还有可以用来炖煮。
材质不多说了,导热慢但受热均匀,炒菜容易粘锅,但炖煮优秀。
尤其西方大厨真的超爱用,比如:在戈登·拉姆齐的烹饪教程里,经常出现各种不锈钢锅,以欧式不锈钢高汤锅为主。
不用特别养护又皮实,不锈钢矮汤锅+电磁炉,简直是宅家火锅标配,满足到灵魂都在颤抖。
唯一想吐槽的,每次刷完锅后都留有水渍,真的让我很崩溃。
推荐购买:
想买的可以直接入手100-200元左右的,只要是304不锈钢材质的,性能都差不多。
德国菲尔乐、WMF、双立人喜欢的可以看看,只是用来煮火锅的话劝你还是算了。
选配-雪平锅
可以说是日剧里出现频率最多的治愈锅了吧,日本家家户户必备银色素锅。
常见的是铝制和不锈钢制雪平锅,铝制带涂层的,有不粘效果。
锅身极其轻薄,不需要特别养护,推荐购买18cm直径的效果更好。
一人食锅具简单好用,煮个螺蛳粉下个面,做个泡菜牛肉锅,样样全能。
做菜效率高,导热仅次于性能更好的铜制,当然也容易导致烧锅,需要自己慢慢磨合。
推荐购买:
雪平锅首选铝制,导热好效率高。
有些增加复合底的雪平锅也可以用于电磁炉,价格在100元左右,买的时候多看看使用评价。
日本不锈钢制雪平锅,跟着老牌日产买准不会错,安全耐用。
用明火的选吉川18cm直径在150元左右,兼用电磁炉的选神田,价格和吉川差不多。
不推荐-搪瓷锅
颜值是搪瓷锅的加分项,暖暖的马卡龙小清新色买回来摆着心情都好。
与珐琅锅不同的是,搪瓷锅内核是钢板,表面是瓷。
比珐琅锅轻多了,但使用寿命短,远不及奶奶辈的祖母锅。
在不锈钢被发明出来之前用的都是搪瓷,比如几十年前人手一个的搪瓷缸子。
搪瓷锅虽然好看,但只要有划痕或是不小心摔了,容易掉瓷影响美观。
白色搪瓷又爱脏,稍微有破口就显得廉价感十足,不随时保持干燥久了一定会生锈。
相比之下,替代了搪瓷的不锈钢,外表朴素却耐用防锈。
如果说同样一人食必备单身锅,我选雪平锅。
要说有多实用,可能就剩下热个牛奶了吧。
轻便便宜,搪瓷小奶锅最常见,想要煮牛奶有仪式感的可以入。
推荐购买:
*** 60-80元左右的日式木柄搪瓷奶锅就足够了。
- 总结一下:
可以煮粥煮面煮小火锅,可以炸虾炸鸡翅炸薯条,还能熬糖熬果酱。
一物多用的雪平锅都能满足你,家中必!备!特别适合灵活操作效率高。
但是家里人口多食量大的,我建议你还是直接备个不锈钢锅更适合。
------
你们发现没,锅不在多和贵,好用·经用·实惠才是硬道理。
戈登·拉姆齐用的锅也都不贵,一样不影响他成为世界顶级厨神。
用心做菜,修炼厨艺,等到会做大菜了再换一口神锅也不迟。
------
锅具收纳要优雅,也要方便好用
讲真,日本主妇在厨房收纳方面可以说全世界top3逃不了。
锅碗瓢锅再多的杂物也能藏的表面空无一物。
即使做成开放式展柜的形式,也能视觉统一爽死强迫症的节奏。
梯形收纳盒
数量多的锅具,主要是浅口锅,按大小尺寸分类侧放在橱柜里,方便拿取。
如果家里的橱柜没有分区,可以结合梯形收纳盒,有的收纳盒底部甚至还有滑轮设计。
透明或白色文件盒也相当好使,跟锅具收纳盒原理一样价格还便宜不少。
橱柜伸缩杆
针对无分区的橱柜,可以巧用伸缩杆,按锅具数量尺寸分区灵活设计。
考虑到每次取用的时候,不用再移动其它物品,要摆放每个锅的时候都留有一定距离。
深口锅直接摆放,浅口锅斜放,锅盖还可以利锅盖架安放在橱柜边缘空间。
展示收纳法
展示收纳也是日本主妇超爱的收纳 *** , 尤其对开放式厨房的家庭来说,摆得好看的收纳也是一种居家装饰。
颜色不宜过杂,更好等间距摆放,展示收纳好看要求也高。
开放式收纳便于锅具通风,不易滋生细菌,但!懒人求你不要轻易尝试。
展示收纳一定要勤擦拭才能长久美观,毕竟中国厨房少不了爆炒油烟。
在西方,尤其大厨的厨房里都习惯把锅直接分类挂起来。
灶台临近上墙,或是做饭时随手能取到的灶台上方区域。
根据自家厨房布局情况,结合最适合自己烹饪习惯,用起来顺手好用的都是满分收纳。
最后总结一下:
1.买锅不用买多只买必备绝对够用
2.不用挑大牌多高级,材质决定性能,买锅只要看材质
当然,对于家中只有四口精准必备锅的我来说,完全没这种收纳烦恼。
买·锅·须·谨·慎,欢迎留言区分享你的锅具体验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实用家居/装修相关的精彩内容,点击头像马上关注我,让我帮你将复杂的事简单化,让你的家变得更美更舒适。
【注:本篇文章是住范儿原创,抄袭侵权者后果自负。】
这些网红锅,我劝你有钱也别瞎买讲真,不同的锅有不同的用武之地。
除非厨房够大,不然想要有一个干净清爽的烹饪空间,求你学会慎重买·锅。
大厨农国栋一口不粘锅,煎鱼煎豆腐好吃哭了!
锅不在多,实用·好用是关键。
先说结论:厨房里只需必备四口锅。
---------
- 炒
必备-熟铁锅
讲真,熟铁锅是你早晚都会背的一口传家宝。
爆炒肥肠,爆炒鱿鱼,爆炒鸡杂......极度适合猛火爆炒爱好者。
可以说熟铁锅是最适合中餐烹饪的锅。
饭店后厨、大排档掌勺、家里老母亲必备之锅,颠锅颠的就是这口大铁锅。
熟铁锅低含碳量和高含铁量,使得它的延展性非常好,锅体更加轻薄。
只适用于明火,开火升温关火降温,受热快储热性低,对于火候掌握可以说很精准了。
这种纯铁锅没有涂层,便宜耐用又安全,扛得住大铁勺敲敲打打相当省心。
要想不粘只能靠多放油,这样一来锅用久了会特别黑亮。
有自然油膜了就变得超级好用,前提是买回来一定要开锅和日常养护。
怕麻烦或不会操作的,可以直接找提供代开锅服务的商家,还有不少出厂就已经开完锅了。
清洗上不要用洗洁精,会把锅上的油膜洗掉。
好用的熟铁锅就要油润润的,洗锅用热水冲洗就够了。
钢丝球百洁布都能用,洗完更好用厨房纸巾擦一遍,保证完全干燥才不会生锈。
熟铁锅的选择上,30cm适合1-2人,33cm适合3-4人,6人以上用38cm。
不推荐买带锅耳的,清洗和收纳能让你后悔哭。
推荐购买:
熟铁锅的材料成本相对低,不追求品牌的,买100元上下的普通铁锅足够用了。
1.陈枝记
无脑首选陈枝记,来自香港的“中华炒锅”。
陈枝记官方声明商标被抢注,而 *** 上陈枝记确实是一间佛山公司在卖。
想买到真·陈枝记铁锅,一定要找香港 *** 或自己去背。
值得强调的是,锅身带有logo的一定不是真·香港陈枝记铁锅。
锅有带耳和不带耳的,木柄和铁柄,尖底和平底之分。
单柄炒锅从12~16英寸共5个尺寸可选,木柄13英寸(33cm)价格72港币,合人民币65元左右。
2.日本吉川YOSHIKAWA
锅内有压花处理,凹凸纹理受热更均匀,物理防粘,价位200-300元推荐。
选配-铸铁炒锅
相比熟铁锅,铸铁的延展性差一些,用久了表面容易坑坑洼洼,表现在粘锅明显。
由于太厚重导热慢,不是开火即锅热,导致像我这种厨房小白白很难准确拿捏入锅时间,炒出来的菜软趴趴毫无爆炒灵魂。
但!是!铸铁炒锅更适用于电磁炉使用,如果你日常用电磁炉炒菜,请你必备。
电磁炉通常功率不够,使用电磁炉加热,总是受热不均匀,锅里温度断电后又降得太快。
这时,天生底部厚实的铸铁锅优势就表现出来了。
由于储热性优秀,完全烧热后再倒入菜任你翻腾,受热均匀。
即使断电后,依旧能保持一段时间的蓄热作用,非常适用于电磁炉炒菜。
铸铁锅的厚重感让我一万次想弃锅,好在可以一锅多用。
偶尔做个炖菜也不成问题,尤其做干锅系列真香。
我必须说,不常做饭的就别买了,自身重量超重的锅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做饭兴致。
推荐购买:
除了太便宜的不要买,国内100-200元左右的铸铁锅已经很理想了。
追求有名品牌的移步大几千的日本南部铁器,德国WMF,喜力特SILIT。
这里特别说下,美食家王刚卖的龟纹手工铸铁锅。
同样卖点是手工出品,30cm直径带锅盖只要168元,开锅有难度,开锅后物超所值。
选配-不粘炒锅
对厨房小白来说,锅子不在高级在于实实在在好用。
一般以铝复合结构为基材,表面带有特氟龙类涂层的不粘锅,极易上手。
能炒能煎也能简单焖炖,想要只备一口锅摆脱外卖的厨房小白首选。
相比铸铁锅,虽然烧到非常热也有不粘效果,但把握不好火候的小白建议首选不粘煎锅,起码用起来更省事不会失误。
当然不粘锅再好用,也是“消耗品”无疑,使用寿命不会太长。
即使用木铲做菜,用久了锅底涂层也会脱落,开始变得粘锅,更不要说用金属锅铲。
不粘锅的平均寿命也就2-3年左右,买锅不要往不粘锅上多砸钱。
购买时更好选牌子货,杂牌的锅子不能确定表面涂层的质量。
推荐购买:
1.苏泊尔
国内不粘锅认知度更高的品牌,SEB火红点技术支持,好用不粘易清洁。
直径30cm只要119元高性价比,用个一两年换新的也不心疼。
2.特福Tefal
法国原产特福不粘锅和苏泊尔都是法国SEB集团旗下的平价品牌,也主打红点控温技术。
建议亚马逊海淘,赶上活动会非常划算。
国外 *** 价,20cm/24cm/28cm三只组合装,价格在300元左右。
3.宜家IKEA不粘煎锅
宜家不粘锅可选择性比较多,建议一定要选稍贵款式会特别好用。
比如,欧巴丽三层厚锅底,直径28cm价格只要99元。
- 总结一下:
熟铁锅皮薄可以精准把握火候,铸铁锅厚实不能精准把握火候但储热性好。
家里用燃气灶的请你必备熟铁锅,只能用电磁炉加热的必备铸铁锅或不粘锅。
我必须说,兼顾炒和煎食的平底不粘锅,对电磁炉的感应效果更好。
普通家常菜不粘锅就够用,选配铸铁炒锅。
但对火候要求高的菜品就要用铸铁炒锅,比如:手撕包菜,干锅系列。
不推荐:章丘铁锅/麦饭石锅
章丘铁锅之一个不!推!荐!
章丘铁锅以“手打老式锅”做卖点,其实机器制造的锅只要材质相同可以达到同样性能。
350-500元性价比不高,卖得再贵养不好一样粘锅。
麦饭石锅确定不是来收智商税的吗?
表面做成麦饭石花纹,其实就是个普通的不粘锅。
- 煎
必备-不粘煎锅
前面也提到了,不粘锅也可以说是不粘炒锅或不粘煎锅。
喜欢煎食物可以选底部更平的,能烙饼的那种,兼具煎炒炖的可以选深一些的不粘锅。
因为不粘效果几乎毫无阻力,尤其适合掌握不好火候的做菜小白,最起码真·不糊锅。
就连曾是五星级酒店厨师长的农国栋大厨,平常煎个豆腐煎个鱼的都爱用不粘锅。
1.沃亚瓦VOVAH
只要99元,网易考拉工厂店出品,口碑相当不错的不粘锅。
德国环保耐磨涂层,据说在无油环境下,连续煎160个鸡蛋还能不粘。
火源不挑,适用于电磁炉和明火。
2.九阳平底不粘锅
锅内超过2000个蜂窝纹理,物理不粘,煎鱼不破皮。
商家敢打出不畏铁铲和钢丝球,可见耐磨程度妥妥的。
304不锈钢口径32cm,价格在138元左右。
选配-铸铁煎锅
喜欢吃牛排的请你一定要入的一口锅。
这种材质前面有提到,足够厚实,热传导性非常好,受热均匀。
且保温效果优秀,食材入锅后不易降温。
保养操作简单,只要干燥不生锈,日常可以涂油保养即可。
推荐购买:
1.洛极Lodge
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最经典的美国亲民铸铁锅,可以使用上百年的传承锅。
26.5cm直径的铸铁锅价格在260元左右。
2.特立安福TRIONFO
国产品牌,用料厚实品质不输大牌,口径至少要24cm的,不然可操作性有局限。
26cm直径的特立安福煎锅在139元,赶上活动99元就能到手。
- 总结一下:
平常煎蛋煎鱼煎豆腐比较多的话,必备不粘锅。
偶尔煎个牛排羊排,建议选配铸铁煎锅。
除了以上品牌推荐, *** 100元上下的铸铁煎锅口碑也相当不错,可以多看评价自选。
不推荐:WOLL中式炒锅
不少追求品质的锅控也喜欢德系WOLL中式炒锅,蓝宝石和钻石系 *** 实高端大气。
一开始炒菜像在炒空气不粘好用,用久了一样逃不过要换锅。
- 炖
必备-电饭锅
要说厨房里家家户户必备的锅,抢答一个:电!饭!锅!
一锅在手,做得了主食主菜和甜品,不管你是住房还是租房都没它不行!
用电饭锅煮东西真是煮烂了都不用担心变稠糊锅,而且不·占·灶·头。
偶尔炖个鸡汤、银耳莲子羹的定时功能简直不要太好用,省去了一直要盯锅的烦恼。
预约烹饪和智能化烹饪菜单功能,完全是厨房小白和懒人必备,我无条件pick电饭锅。
选择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的电压力锅,不仅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更是连高压锅都不需要再额外购买了,省心省钱我看行。
推荐购买:
1.美的智能电压力锅
一锅双胆,煲汤煮饭可以随意切换,甚至还可以用来打!火!锅!
双内胆5L价格在199元,一家4-6人都足足够用。
2.小米电压力锅
小米这款迷你电压力锅适合两口之家,或是一家三口使用。
蒸煮炖各种功能一样齐全,2.8L价格在248元左右。
选配-砂锅/陶瓷炖锅
从简单的砂锅豆腐、砂锅煲仔饭到升级红烧肉、炖个番茄牛腩,一个砂锅就能搞定。
尤其广式煲汤爱好者,家家户户都是会用砂锅慢炖,因为它更大特点就是受热均匀。
真正的老式传统土砂锅,正是正宗广式煲仔饭用的锅。
一般都是锅内无釉面,裂纹容易崩口还要用铁丝箍紧使用。
使用上稍微不注意,厨房老手也有失手的时候,啧啧。
现在的陶瓷砂锅使用上方便多了,但买回来开锅不好,用一两次一样开裂捉急头秃。
一般商家会附保养卡,有的还会承诺开裂给你直接寄新锅,好在便宜几十块钱一个也不心疼。
推荐购买:
40-80元就能买一个不错的陶瓷砂锅或土砂锅,买大不买小。
容量大的还可以炖鸡炖牛肉炖大块都方便,建议至少5L起。
选配-康宁锅
黄磊用来煮粽子熬果酱,佟大为用来炖肉的一口神仙颜值琥珀色透明锅。
康宁锅采用航天用超耐用玻璃,甚至空烧都不怕。
锅身是法国产,锅盖是美产,现在锅盖都是国产的了。
康宁锅从0.8L到3.5L容量,一般1.25L大小适合俩人日常蒸煮,2.5L大小一家三口足够用。
千万别用康宁锅炒菜,很容易糊底,尤其含淀粉的谁炒谁哭。
康宁锅更大优势就是可以随时观察到食物变化,好清洗,使用时记得戴手套隔热。
推荐购买:
无脑选,康宁锅认准美国品牌网红·康宁就够了。
容量1.25L大小的在130元左右,2.5L大小在300元左右。
选配-珐琅锅
珐琅锅一般指铸铁珐琅锅,表面附着一层珐(tang)琅(ci),工艺本质还是搪瓷。
珐琅锅由铸铁制成,表面的珐琅说白了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相当于一口升级版铸铁锅。
珐琅锅可以说兼具美观和实用,据说很多法国家庭都有一口奶奶辈传下来的祖母锅。
锅中自带贵族气质,珐琅锅的“贵”贵在釉上,好看到不少明星都愿意为它买单。
王祖蓝吐槽老婆更是用展柜来收藏铸铁珐琅锅,足足两个通顶展示柜。
和传统的砂锅原理一样,它的透气性和控温性都非常好。
可以说,珐琅锅是砂锅更好的替代品,甚至还可以兼顾炒溜炸焖煮。
无珐琅和有珐琅的铸铁锅,区别就在于锅内附着的一层珐琅瓷,渗入珐琅瓷的油膜会形成不粘表面,越用越好用。
白珐琅不粘性好但养护不好会划痕明显,黑珐琅不存在的,但要特别养护才能有不粘性。
纠结白珐琅和黑珐琅的,按需选择,懒人不想养锅直接买白珐琅不会错。
导热性密封性都极好,熬汤炖肉出来的肉汁无敌醇厚味美。
值得需要注意的,一定要好好开锅and洗锅千万别上钢丝球。
推荐购买:
1.网易严选珐琅铸铁锅
严选卖的就是人人用得起的珐琅锅,和德国知名珐琅锅品牌是同一制造商。
只要200元左右就能买一口直径22cm的珐琅锅,做工直逼STAUB原厂。
价格比双立人便宜10倍它不香吗,谁用谁推荐。
2.Tramontina
巴西顶级厨具品牌,彩色上釉,亚马逊34cm直径价格在500元左右,赶上活动会比较划算。
3.宜家IKEA 西尼尔
纯白色炖锅,3.5公升299元,5公升也只需399元,入门级珐琅锅。
4.The kitchen shop出口珐琅锅
追求高性价比的看过来! *** 200元以下价位中,口碑体验感相当不错的一款。
厚重不掉漆,多种颜色可选,2.6L口径21cm价格在189元。
- 总结一下:
不满足电饭锅烹饪的炖法可以选配康宁锅;广东江西地区对煲汤非常讲究的可以选配砂锅和珐琅锅。
不推荐:
不差钱和锅控,可以上法国Le Creuset和STAUB顶级珐琅锅,釉面喷涂层数多,色彩艳内壁薄确实真香。
但请记住材质决定性能,同是铸铁带珐琅瓷,我选择性价比,吃灰不心疼。
怕不是忘了珐琅锅内核是铸铁,也是相当厚实(超重)的,盲目追求大口径可能会吃灰哦。
- 煮
必备-不锈钢汤锅
不锈钢锅除了炒锅系列,还有可以用来炖煮。
材质不多说了,导热慢但受热均匀,炒菜容易粘锅,但炖煮优秀。
尤其西方大厨真的超爱用,比如:在戈登·拉姆齐的烹饪教程里,经常出现各种不锈钢锅,以欧式不锈钢高汤锅为主。
不用特别养护又皮实,不锈钢矮汤锅+电磁炉,简直是宅家火锅标配,满足到灵魂都在颤抖。
唯一想吐槽的,每次刷完锅后都留有水渍,真的让我很崩溃。
推荐购买:
想买的可以直接入手100-200元左右的,只要是304不锈钢材质的,性能都差不多。
德国菲尔乐、WMF、双立人喜欢的可以看看,只是用来煮火锅的话劝你还是算了。
选配-雪平锅
可以说是日剧里出现频率最多的治愈锅了吧,日本家家户户必备银色素锅。
常见的是铝制和不锈钢制雪平锅,铝制带涂层的,有不粘效果。
锅身极其轻薄,不需要特别养护,推荐购买18cm直径的效果更好。
一人食锅具简单好用,煮个螺蛳粉下个面,做个泡菜牛肉锅,样样全能。
做菜效率高,导热仅次于性能更好的铜制,当然也容易导致烧锅,需要自己慢慢磨合。
推荐购买:
雪平锅首选铝制,导热好效率高。
有些增加复合底的雪平锅也可以用于电磁炉,价格在100元左右,买的时候多看看使用评价。
日本不锈钢制雪平锅,跟着老牌日产买准不会错,安全耐用。
用明火的选吉川18cm直径在150元左右,兼用电磁炉的选神田,价格和吉川差不多。
不推荐-搪瓷锅
颜值是搪瓷锅的加分项,暖暖的马卡龙小清新色买回来摆着心情都好。
与珐琅锅不同的是,搪瓷锅内核是钢板,表面是瓷。
比珐琅锅轻多了,但使用寿命短,远不及奶奶辈的祖母锅。
在不锈钢被发明出来之前用的都是搪瓷,比如几十年前人手一个的搪瓷缸子。
搪瓷锅虽然好看,但只要有划痕或是不小心摔了,容易掉瓷影响美观。
白色搪瓷又爱脏,稍微有破口就显得廉价感十足,不随时保持干燥久了一定会生锈。
相比之下,替代了搪瓷的不锈钢,外表朴素却耐用防锈。
如果说同样一人食必备单身锅,我选雪平锅。
要说有多实用,可能就剩下热个牛奶了吧。
轻便便宜,搪瓷小奶锅最常见,想要煮牛奶有仪式感的可以入。
推荐购买:
*** 60-80元左右的日式木柄搪瓷奶锅就足够了。
- 总结一下:
可以煮粥煮面煮小火锅,可以炸虾炸鸡翅炸薯条,还能熬糖熬果酱。
一物多用的雪平锅都能满足你,家中必!备!特别适合灵活操作效率高。
但是家里人口多食量大的,我建议你还是直接备个不锈钢锅更适合。
------
你们发现没,锅不在多和贵,好用·经用·实惠才是硬道理。
戈登·拉姆齐用的锅也都不贵,一样不影响他成为世界顶级厨神。
用心做菜,修炼厨艺,等到会做大菜了再换一口神锅也不迟。
------
锅具收纳要优雅,也要方便好用
讲真,日本主妇在厨房收纳方面可以说全世界top3逃不了。
锅碗瓢锅再多的杂物也能藏的表面空无一物。
即使做成开放式展柜的形式,也能视觉统一爽死强迫症的节奏。
梯形收纳盒
数量多的锅具,主要是浅口锅,按大小尺寸分类侧放在橱柜里,方便拿取。
如果家里的橱柜没有分区,可以结合梯形收纳盒,有的收纳盒底部甚至还有滑轮设计。
透明或白色文件盒也相当好使,跟锅具收纳盒原理一样价格还便宜不少。
橱柜伸缩杆
针对无分区的橱柜,可以巧用伸缩杆,按锅具数量尺寸分区灵活设计。
考虑到每次取用的时候,不用再移动其它物品,要摆放每个锅的时候都留有一定距离。
深口锅直接摆放,浅口锅斜放,锅盖还可以利锅盖架安放在橱柜边缘空间。
展示收纳法
展示收纳也是日本主妇超爱的收纳 *** , 尤其对开放式厨房的家庭来说,摆得好看的收纳也是一种居家装饰。
颜色不宜过杂,更好等间距摆放,展示收纳好看要求也高。
开放式收纳便于锅具通风,不易滋生细菌,但!懒人求你不要轻易尝试。
展示收纳一定要勤擦拭才能长久美观,毕竟中国厨房少不了爆炒油烟。
在西方,尤其大厨的厨房里都习惯把锅直接分类挂起来。
灶台临近上墙,或是做饭时随手能取到的灶台上方区域。
根据自家厨房布局情况,结合最适合自己烹饪习惯,用起来顺手好用的都是满分收纳。
最后总结一下:
1.买锅不用买多只买必备绝对够用
2.不用挑大牌多高级,材质决定性能,买锅只要看材质
当然,对于家中只有四口精准必备锅的我来说,完全没这种收纳烦恼。
买·锅·须·谨·慎,欢迎留言区分享你的锅具体验呦!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实用家居/装修相关的精彩内容,点击头像马上关注我,让我帮你将复杂的事简单化,让你的家变得更美更舒适。
【注:本篇文章是住范儿原创,抄袭侵权者后果自负。】
4个月换一次不粘锅,真是受够了,换回铁锅后发现两者区别太大了没有一口锅,能比得了铁锅——这是我将不粘锅换回铁锅后最真实的感受。
作为 *** 美食的利器,锅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它在我们手中,不仅仅是一件铁器,更是一件创造美味、营造幸福感的神器。
不过市场上的锅子,种类繁多,这让我们在选购的时候难免会踩坑。尤其是“不粘锅”系列。这一期的家居专题,“美家”站在亲身体验的角度,来说一说不粘锅和铁锅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够给大家选锅带来一些参考,少交一些智商税~
一、不粘锅都有哪些种类?
商场的锅具售卖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不粘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估计很难分辨不粘锅的种类,甚至单纯认为所有的不粘锅都是特氟龙涂层。
实际上并非如此。
目前市面上的不粘锅,主要分为四种涂层,分别是:特氟龙涂层、陶瓷涂层、石墨烯涂层以及纳米钛涂层。
在这几种涂层锅中,特氟龙因为成本低性价比高,所以市场占比更高。而另外三种材质的涂层则价格略高一些,市场占比较少。根据我的了解,市面上大行其道的几十元不粘锅,基本上都是特氟龙涂层不粘锅。
二、我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不粘锅?
不粘锅的本质,其实就是涂层+铝合金/不锈钢/铁等锅体内胆。
比如我家之一次选择的麦饭石不粘锅,其材质就是有特氟龙+铝合金制成的(不要再觉得看上去很高级的麦饭石锅是什么新材料啦,它就是实打实的特氟龙不粘锅)。
而不粘锅,无论是特氟龙涂层、陶瓷涂层、石墨烯涂层还是纳米钛涂层,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比如下面这几点:
1、无论炒什么菜,都“不粘”锅;
2、锅体比较薄,温度更容易控制;
3、重量比较轻,对女生很友好;
4、因为不粘,所以很容易清洁。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不粘锅有上面这些“优点”,所以我才会先后两次投入不粘锅。相信很多人的家里,也都有储备1-2口不粘锅吧!
三、弃用不粘锅的N个理由
当我说出4个月换一次不粘锅时,就连我身边的闺蜜同事都有点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不是胡说!
虽然不粘锅的优点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一些缺点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比如:
1、涂层太被“刮花”,使用寿命太短;
2、掉涂层后,开始“粘锅”,严重影响炒菜的体验以及刷锅的体验;
3、对食材、锅铲、清洁刷都有要求(比如不能用铁勺、不能用钢丝球等等);
4、对安全性有一定担忧。
上面这些缺点,可以说是我弃用不粘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安全性”这一点,曾一度不敢直面这个问题。
美家小课堂:不粘锅的“特氟龙”涂层,对身体有害吗?
虽然曾经不想深究特氟龙不粘锅的安全性,但是为了居家健康,我还是专门研究了一下。根据我在权威媒体实验获得的数据显示,不粘锅的特氟龙(化学名:聚四氟乙烯),其分解的临界点在350℃左右。
也就是说,当不粘锅的温度超过350℃时,这种化学物质就会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俗称“氟光气”,会导致肺气肿)。
当然了,必须要承认的是,日常烹饪过程中,温度普遍低于260℃(包括油炸)。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粘锅的特氟龙就是安全的。
比如有一种情况,特氟龙就会分解:当不粘锅被“干烧”时。
以权威媒体的实验数据为例,不粘锅“干烧”,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升温到400多摄氏度。这个时候,特氟龙早就开始分解,所以会对健康不利。
而除了“干烧”外,当不粘锅的涂层被刮花后,涂层进入到食材中,同样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来总结一下,当出现下面2种情况时,不粘锅是万万不能继续使用的:
① *** 烧;
②涂层损坏。
根据我在第三方消费趋势平台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不粘锅更换周期集中在8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市面上的不粘锅,使用寿命普遍不超过1年。
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频繁换新锅的主要原因。
四、用过铁锅才知道,老祖宗的经验不是吹的
仔细想一想会发现,华夏文明五千年,美味的传承,终究离不开一口“铁锅”。再来看看现如今的市场,虽然不粘锅大行其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厨师,都会拒绝不粘锅。
说一句大实话,老祖宗的智慧和经验,不是吹的。铁锅的价值,更是任何一种不粘锅无可比拟的。
接下来,我以更换铁锅的经历和先后做的功课,来聊一聊铁锅的那些事儿,希望能让大家对铁锅有更深的认知~
1、铁锅的分类
虽然铁锅是个统称,但是在它下面依旧有2个分类:即铸铁锅(生铁锅)和精铁锅(熟铁锅)。
很多人分不清铸铁锅和精铁锅的区别,其实很容易辨别。
因为铸铁锅是将高温熔化过的铁水,经过模具浇铸而成,所以整体的锅体比较厚重。如下图所示,即为铸铁锅:
而精铁锅则是由铁皮经过锻压、施压、捶打等工艺 *** 而,所以锅体相对较薄,手感质地更轻,如下图所示:
两种铁锅因为制成工艺不同,所以两者的特点比较分明。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简单做了一张对比图,可以简单看一下:
2、精铁锅的使用体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精铁锅其实就足够了。以我家的精铁锅为例,使用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带来的体验确实吊打不粘锅:
①重量相对较轻,单手拎不沉重;
②非常耐用,不用担心涂层的安全性;
③不挑锅铲,对食材、厨具近乎无要求;
④保养得当,不存在粘锅的情况。
其实通过这些特点,就能够看得出来,它比不粘锅强多了。这也是我换回铁锅后,直接弃用不粘锅的原因之一。
美家小课堂:精铁锅如何“开锅”?
精铁锅刚买回家时,是不具备“不粘锅”的特点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买回家后直接用,会出现粘锅情况的原因,比如像下面这样:
正是因为有了上面的教训,所以也让不少人开始后悔买铁锅。只不过令这些人想不到的是,铁锅开锅之后,使用体验比不粘锅强多了!
而精铁锅“开锅”的步骤也非常简单,简单可以归纳为这几点:洗、烧、涂油。
五、关于选锅的其他注意事项
通过上面的阐述,相信很多人对锅具的选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除了上面的几点外,其实在锅具的选购上,还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比如尺寸、特殊种类等:
1、尺寸的选择
28㎝:三口之家;30㎝:满足3-4人的家庭;32㎝:适合3-5人的家庭;34㎝:适合4-6人的家庭。
2、特殊种类
抛开不粘锅、铁锅,还有一些“特殊锅子”比如珐琅锅、玻璃锅、雪平锅等等。要清楚的一点是,这些特殊种类的锅子,用途相对较单一,选购要慎重。
比如珐琅锅只适用于炖煮,而且它本质上也是铸铁锅(只不过在表层加入了搪瓷),很多人说它也可以炒菜。的确可以炒菜,但是与铸铁锅一样火候不好把握,同时还粘锅不好清洁。
文章来自站内生活家 姜叔食堂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锅具的文章,因为家里的锅实在是有点多了,目前已经15个了,吧~前几天看到张大妈的征稿,就立马报名参加了。
家里的这些锅,有自己买的,也有装修时买建材送的,还有张大妈的众测产品。
对于如何购买锅具也算是有点心得,在这里就跟大家分享下。
我做什么事都有点强迫症,喜欢给东西分类。就比如买锅这事,我都喜欢把锅先分类,我最早用的是不粘锅,然后珐琅锅、到后来的铁锅,直到现在又加了一个蒸锅。
根据常见的烹饪方式,我们大致可以分为炒、炸、蒸、炖等不同用途的锅具。基于我的使用经历,我就说说这些锅都有哪些特点及注意事项。
1、铁锅
这是我超级喜欢用的锅了。受热快,各种中式菜随便来。有时候还能装一下,来个颠勺啥的。除了做饭时好用外,还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地方就是:皮实。有时候不小心沾水生锈了,没事!钢丝球一刷又变成新的了。打理起来真的一点不含糊、不矫情。
使用场景:日常使用
使用心得:
①铁锅需要开锅和养锅,刚买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开锅(开锅教程一般网上也有,或者直接让卖家帮你开锅就可以了。)除了前期开锅,还有后期养锅。
很多人在使用后都不养锅,造成铁锅越用越难用,炒菜糊锅,这就是为什么要养锅。
养锅也很简单,在用锅后,烧热锅然后用猪皮把锅擦一遍,这样就会在铁锅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据说是在炒菜时可以隔开食物和铁锅,这样会不就出现糊锅的情况了。(具体养锅的技巧,大家可以网上搜一下,而且很多卖家也会告诉你怎么养锅。)
我养锅的时候,大概养了一个月,不过刚开始还有块猪皮养锅,后来偷懒直接用植物油擦拭的,效果也没什么差距。
②热锅冷油:有些用铁锅炒菜的朋友,经常遇到一炒菜就糊锅要不然就油烟特别大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没有掌握好下菜的时机,经常用铁锅的都知道一般炒菜都讲究“热锅冷油”,就是在锅体热了后,再放油,然后再放菜,这样就不会出现糊锅的情况。
油烟大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油的“烟点”,放好油后,别等油都快溅出来了放菜,这样当然容易冒烟甚至起火。我最初都是用筷子提前放一点菜进去,看到菜在油里冒泡就能放菜了,如果放进去没动静说明油温还不够。
③清洗技巧:铁锅清洗相对就省事多了,能应对各种清洁用品,钢丝球、清洁海绵都可以,不挑。但是,清洗后一定要保证铁锅的干燥(我一般用厨房纸擦一遍,或者灶上烤干),不然还是会生锈的。(生锈不要担心,不影响使用,直接用钢丝球刷掉就可以。)
2、不粘锅
目前有两个不粘锅,一个是三年前买的拉歌蒂尼不粘锅,还有一个是前段时间众测成功的京造不粘锅。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用不粘锅的,有时候做个饼不粘锅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铁锅受热快,很难把握温度容易糊了。不粘锅就好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粘锅的情况。
使用场景:日常使用
使用心得:
①不粘锅在前期使用时,要比铁锅省事,不需要养锅。但是后期清理需要格外注意,不能用一些尖锐的清洁用品清理,否则会破坏不粘锅图层。
②不要用铁铲,不粘锅要用硅胶铲和木铲这类“温和”的铲子,优先推荐木铲。
③不粘锅也有使用寿命,虽然说不粘锅省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粘效果也会打折扣。比如我用的这个拉歌蒂尼不粘锅现在在锅体中间已经明显看出与周边涂层的差异了,有时候做菜多少会有点粘锅,但是已经服役这么多年,我已经很满足了。
3、不锈钢锅
不锈钢锅算是个网红锅了,很多网红达人都喜欢用这种锅做背景。特别是在看国外美食剧时,经常能看到不锈钢锅具的存在。
单纯从颜值上来看,铁锅像是一个粗糙的“大汉”,而不锈钢锅绝对算得上是个“美人”,但是漂亮不代表就一定好用。至少,我目前用的不锈钢锅,局限性太大了。
使用场景:清淡类炒菜
使用心得:
①使用不锈钢炒锅时,首先不适合长时间做菜,那金属把手会烫的你没有继续做菜的欲望,你以为会像法式大厨那样悠然自得的做菜,naive!
②中餐博大精深,动不动带“颜色”的调料,要是用不锈钢锅过的话,在清理的时候,真的很想哭:这锅太特么娇贵了。
③不锈钢锅没用前,漂亮吧?都能当镜子吧!用完后,你就会发现锅底变色了吧,锅内壁上有痕迹了吧。
④刷锅的时候,这不锈钢锅对水质还有要求的。北方水质都“硬”,每次刷完锅后,都会看到锅体上有水渍,也不好擦干净,后来一搜是因为水质原因。
4、麦饭石锅
在此之前,只是在影视剧中看过这锅,当时的感觉就是:这锅真漂亮的,像星空一样。(说像头皮屑的你走开!)当时种草了,后来耐不住内心那个占有它的心,最后入手了。
使用一段时间后,它已经替代我喜欢的铁锅,目前是家里的主力锅。
试了试无油煎蛋,效果还不错没有粘锅。
使用场景:日常家用
使用心得:
①在之前的麦石锅评测文章里,详细说了这种锅的“特殊”之处。这种锅用起来的感觉,打个比方就像加了润滑油的不粘锅。(额,好像不是很贴切)总之就是顺滑,比不粘锅更顺滑,只要控制好温度,根本不用担心会糊锅。
②清洗超级省事,用水一冲,厨房纸擦拭一下就OK了。
5、铸铁珐琅锅
铸铁珐琅锅,如其名称,其是在铸铁锅具本体的内、外表面附着一层珐琅层,兼备铸铁锅的实用和珐琅的美观。适合各种日常炖。
铁锅和不粘锅,适合短时做菜,但是长时间炖的话,你就需要一个导热快、保温好的锅,选来选去最后就选了这款珐琅锅。一来看中颜值,二来看中功能。
至于品牌的选择,我没买Le Creuset,贵!后来京东搞活动买了网易严选家的,没觉得多难用。
使用场景:各种炖
使用心得:
①珐琅锅也要开锅的啊,说明书里都说了,热水冲洗一遍然后擦干,在锅内抹上一层食用油,然后用小火烘干。等锅凉了后,擦掉多余的油就可以了。虽然麻烦点但是好在不用每次都去做。
②不能长时间空烧,也不能刚用完就直接用冷水冲洗,否则急速的温度变化会造成珐琅层脱落,影响锅具使用寿命。
③端锅的时候一定要带烘焙用的手套,把手很烫的。
6、蒸锅
双层,直径30cm,家用基本无障碍。
有段时间学习面食,尤其是馒头、包子这类,但是怎么去蒸就遇到一个问题了。
毕竟蒸锅用的频率并不过,所以一直用双立人的不锈钢锅放上篦子蒸,但是保温性太差,而且容易把水烧干,(之前有一次忘了时间,锅底都已经烧黑了。)所以决定要买个蒸锅。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蒸锅了,再来个特写镜头。
最后选了这款功能和颜值兼顾的蒸锅。用下来也是超级好用,总共两层,直径30cm,绝大部分情况都够用。
使用场景:各种蒸
使用心得:
①在用蒸锅时要注意加水的深度,如果蒸的时间较长,就多加点水,不然会出现水被蒸干了,干烧锅的情况,也不太安全。
②铝制锅具不能和强酸强碱(如某些清洁剂)接触,使用时也要配合竹质、木质或硅胶铲,避免钢丝球等锐利物品破坏涂层或者氧化膜,而且划一道也是挺难看的。
7、康宁锅
如果推荐一款“兼具美貌与实用”与一身的锅,我可能会推荐康宁锅了。之前看一个网友用过,后来知道这种锅叫康宁锅(详细介绍可以自己百度)。
不过有点搞不懂的是,我当时买来的时候,说明上备注锅体是进口的,但是锅盖是国产的。搞不懂!
容量大小可以根据家里人数和使用习惯去选,如果两个人偶尔煮点东西,1.25L的够用;如果人多煮的东西也多,那么就买个大的。
最后提示下,这个有时候能捡到好价格,不急用可以等价格。
使用场景:各种煮
使用心得:
①不要担心“玻璃”锅会炸掉!不要担心“玻璃”锅会炸掉!不要担心“玻璃”锅会炸掉!我煮过半个多小时都没有任何问题。
②移动的时候要带手套,锅体很热。
8、砂锅
每周末休息的时候,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骑车去菜市场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逛菜市场?这个砂锅是在菜市场一个小摊上买的,20块钱好像。
当时感觉挺漂亮的,想到回家可以炖个红烧肉啥的,买吧!反正20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使用场景:各种炖
使用心得:
①使用的时候,温度要一点点升上来,不能上了就用大火,不然会出现“锅裂”的情况。
②砂锅也需要开锅,具体的就不多说了,网上都有也不难。
9、搪瓷锅(小奶锅)
曾经有段时间特迷严选,其中就包括这个搪瓷小奶锅。其实,我个人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有时候一个人下班回家后煮个面,小奶锅的优势就出来了。当时买了凑单买了一黑一白,白色好看,但是容易脏,黑色更耐脏一点。
使用场景:非常适合单人煮
使用心得:
①不能空烧锅,我之前试过,锅底差点炸掉。
②建议买黑色,白色虽美,但是用的时间久了很容易脏。
10、其他目前在吃灰的锅
说完以上正在服役的几个锅,然后说说购买失败的案例。其实,买锅这事就跟用单反一样,单反里的操控那么多,真正常用的很少,下面几个锅就是使用场景太受限,所以基本买了就吃灰了。
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煎锅
买来就没用过的锅,我真想给自己一锤子。(不好意思,不是说您的罗老师。)我当时买锅的时候,大概失去理智了吧。
除了煎牛排这类场景还能用到,实在想不出干啥用了。还吃啥牛排!
网易严选不粘煎饼盘
同样购买失败的案例,买了就用过一次做铜锣烧和香蕉吐司卷,以后就一直出于吃灰状态。其实不粘锅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功能,所以不建议买。
使用场景:可丽饼/蛋饼/煎蛋/煎饺/牛排等煎制食品
WOLL不锈钢汤锅
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当初为什么要买这么个“小”汤锅,可能当时被它的美颜迷惑了。但是用起来并不是特别好用,这个标榜的是汤锅,用的时间久了,两边的把手会很烫手,而且离近了能闻到塑料味。
目前也就是吃火锅的时候,还拿出来用下,基本吃灰了。
选购技巧
说了一些锅具的特点及使用技巧,然后就说说买锅时一点心得。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顺手的厨具,做饭与其说享受,不如说更是一种折磨。
1、材质:
如果说图省事,我建议优先考虑不粘锅。现在的不粘锅应对个90%的情况,应该没问题。炒、炸、炖、甚至临时客串下蒸也可以。
不粘锅用的时候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后期清洁时,避免使用金属清洁用品,防止对锅体涂层的破坏。
当然,想练练手买个铁锅也不错,就是需要掌握好火候、油温。不锈钢锅这类看你饮食习惯,否则不建议买。
2、口径选择
根据用餐人数确定锅的口径,家里人少就买个小口径的就可以,如果是一大家人,就要考虑大口径的锅了。
一般锅具说明书里都会注明适用人数。
总结
以上都是个人一点买锅心得,谈不上经验。简单总结下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也欢迎喜欢美食的小吃货留言分享自己的买锅经验,如有不足,多谢指正。
就酱了~
↓↓↓ 阅读更多内容 请点击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