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鸸鹋油骗局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4 0
动物园 | 澳洲大陆特产鸸鹋

看着眼熟吗?

鸵鸟?

No!

鸸鹋,鸸鹋油骗局-第1张图片-

人家明明是鸸鹋!

看我冷艳高贵的眼神,

明明和鸵鸟那二货完全不一样好嘛!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来自澳洲大陆的特产——鸸鹋。

鸸鹋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因神似鸵鸟,所以被称为“澳洲鸵鸟”。它们还是澳大利亚国徽的“守护神兽”之一,它的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所以鸸鹋也被作为澳大利亚的国鸟。

鸸鹋其实是种挺萌的动物,它的萌度和袋鼠一起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认可。不信你看,澳大利亚国徽上更大的就是这两货。左边是袋鼠大兄弟,右边就是鸸鹋啦。

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鸟,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鸸鹋很友善,如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足三趾,鸸鹋终生配对,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寿命达10年左右。栖息于澳洲森林和开阔地带,易于饲养,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在中国很多动物园中都能见到。

(看我橘黄的大眼睛,漂亮吧!)

鸸鹋身材高大,更高可达2米,但体重轻盈,一般不超过60kg,鸸鹋身上长着长长的柔软羽毛,一般为灰褐色或黄褐色,和身体上繁密丰满的羽毛比起来,它们的脖子至头顶处羽毛稀疏,只生有短短的黑色绒毛就像在头上套了一截黑 *** 的银行抢劫犯一样,尽管感觉怪怪的,但这正是鸸鹋最显著的身体特征。

它们两条大腿光滑无毛,看似细长瘦弱,其实结实有力,以擅长奔跑而著名,鸸鹋的百米冲刺更高可达每小时50km,一步可跃3米宽,高速疾驰时,它们会根据身体倾斜的角度张开翅膀,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这一点和鸵鸟真是一模一样。

鸸鹋不仅善于奔跑,还是一名游泳健将,能轻松横渡河流,它们有一种独特的天赋,在渡河时本能的寻找浅水区域,并且从不怎么湍急的岸边下河,之后用那双圆锥脚般的大长腿,一步一步钉图钉般渡过河流。

偶尔鸸鹋也会犯健忘的毛病,它们爱水、爱美、还爱玩,所以遇到宁静的小河,当身上的羽毛不怎么干净时,它们走着走着就忘了要渡河的目的,常常一屁坐下来,用河水洗刷羽毛,自己扭摆身子,来回游泳,真是玩的不亦乐乎!

<END>

| 内容来源:大青山野生动物园

| 综合编辑: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中心

浑身是宝的鸸鹋




编辑 | 晓钰


<

鸸鹋的养殖为什么不挣钱?

很多人对于

并不是熟悉,也不知道这种一种什么动物,这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和我们熟知的鸵鸟有点类似,很多人对于这种动物并不熟悉,其实鸸鹋的养殖户并不多,目前市场较为空白,但是有养殖户养了鸸鹋不挣钱,这是为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鸸鹋养殖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家对于鸸鹋并不熟悉,在农村养殖没有几个,虽然市场对于鸸鹋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但是我国的市场对于鸸鹋并不熟悉,而且养殖鸸鹋的风险的比较大的,也没有成熟的技术,所以鸸鹋的养殖不挣钱。

鸸鹋适应能力比较强,而且还比较容易饲养,适合大规模的养殖,繁殖能力也比较强,容易管理,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主要饲料是以草为主,鸸鹋以果子、野草等植物或者小昆虫为食物。

鸸鹋养殖比较容易,不容易生病,性情比较温和友善,而且对于恶劣天气不会有太大影响,这对于鸸鹋的养殖是非常有优势的,鸸鹋营养价值高,而且肉比较鲜美,脂肪含量低,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食物。

鸸鹋皮毛很受欢迎,韧度很高,手感柔软,鸸鹋的身体不同的部分都有着不同的利用价值,市场对于鸸鹋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但是饲养的人不多,我国对于鸸鹋的认可度也有待加强,养殖前景还是不错的。

鸸鹋在我国市场还不是特别畅销,更大的养殖风险是鸸鹋的销路,如果要养殖鸸鹋的话一定要先调研鸸鹋的销路和做好宣传工作,虽然鸸鹋在世界上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我国的市场对于鸸鹋并不是很认可,所以销量并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鸸鹋在我国的市场会越来越好。

鸸鹋的养殖前景是非常大的,利润空间是非常不错的,一只的利润可达千元左右,因为鸸鹋全身都有价值,鸸鹋的饲料成本比较低,一年的饲养成本不会超过千元,成年鸸鹋的体重则是在45千克左右,鸸鹋的成熟期大概在一年左右,而一只幼小的鸸鹋价格大约在400-500元左右,所以鸸鹋养殖前景不错。

(素材源于 *** ,侵删)

不会飞的“模范爸爸”——鸸鹋

有这样一种鸟: 个头大、长脖子、跑 得快、不会飞——小 伙伴们一定要说这 是非洲鸵鸟吧?如 果告诉你,它是仅次 于非洲鸵鸟的世界 第二大鸟类呢?快 看,它是谁——

不是所有鸟都会飞,如果翅膀 退化了,它们就不会飞了——不过, 奔跑或游泳的能力却很强。世界上 不会飞的鸟可不是只有鸵鸟哦, 还有企鹅、几维鸟、某些鸭子, 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鸸鹋(ér miáo)。

鸸鹋,是澳洲特有的物种,形 似鸵鸟,也被称作“澳洲鸵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

在北京动物园,就有一对儿鸸 鹋,叫“欢欢”和“庆庆”。它们 不仅是恩爱的模范夫妻,更是高产 “大户”,几年来一共繁育了53 只小鸸鹋。当北京进入隆冬时,欢 欢就开始产卵了。这时,高大健壮 的庆庆就会对“妻子”照顾有加, 还会独立承担孵化的工作。

为了让欢欢的产卵量提高,保 育员们采用“集蛋法”:每当欢欢 产一枚蛋,保育员就把蛋取出来, 放在 15℃的暖箱里保存。当攒够了 10 15枚蛋时,就让庆庆一次孵 化——庆庆真辛苦呀!

为了确保鸸鹋父子的安全,保 育员将庆庆安排在消毒后的孵化室。孵化室里,12枚长14厘米的 墨绿色鸸鹋蛋乖乖地躺在草垫上, 每枚蛋重500 750 克,相当于 12 个鸡蛋的大小。接下来的 8 周, 庆庆都要在孵化室里安心地孵小 鸸鹋——这是已知鸟类中孵化期最 长的。

保育员说,这已经是庆庆第8 次走进孵化室了。只见它仔仔细细 地转了一圈儿,检查一遍,然后抖 动着翅膀,像在跳舞,又像在欢迎 即将诞生的新生命。之后,它就卧在草垫上,用灵活的嘴把一颗颗蛋 拢到身下。不过,孵化可不是小伙 伴们想象的,很简单地趴在蛋上就 行了,孵化是很辛苦的。在孵化期 间,庆庆一直不能离巢,不能正常 地吃喝休息,体力消耗很大。此外, 每隔一段时间,它就要站起来把蛋 翻一翻,让蛋保持温度均匀。为此, 庆庆早有准备——在孵化前,就会 大量地吃动物性饲料,将这些蛋白 质转化为脂肪,为辛苦的孵化期提 前准备能量。

在孵化期的第35天左右,保 育员要验卵,掌握孵化的情况。不 过,庆庆护蛋护得可紧了,就连平 日熟悉的保育员,也不能轻易靠近 它的宝宝。保育员只好先花很长时 间接近庆庆,消除它的疑心,再小 心翼翼地把蛋拿出来。

保育员把蛋放在玻璃板上观 察:如果蛋会动或有明显旋转,就 证明是受精卵,是可以孵化的;反 之就是“瞎”蛋,无法孵化,只好 舍弃。对此不知情的庆庆可不怎么 喜欢这个环节,它会用 3 个足趾,使劲儿将蛋护在自己的身下。

再过一阵子,几枚蛋中就会发 出“叽叽”的叫声,似乎是雏鸟在 向父母“预告”:我要破壳而出喽! 准备好迎接我了吗?庆庆也会叫几 声,表示回答。

终于,在庆庆和保育员的细心 照顾下,小鸸鹋出生了——只见一 个全身乳白色的“小绒团”破壳而 出,身上带着褐色的条纹。

小鸸鹋以大约每天 1 厘米的速 度迅速生长,刚在地上站稳,就能 像成鸟那样步行觅食了。庆庆十分 疼爱自己的宝贝, 还像当时护蛋那 样,将小鸸鹋护 到自己的翅膀下。 保育员端来可口 的食物:窝头、 玉米、青菜,小 鸸鹋就欢快地啄 食起来。

此 时, 盼 子 心切的鸸鹋妈妈 欢欢,正在孵化 室外的运动场中 焦急地踱步呢。 它时常站在孵化室门口侧耳倾听,每当听到小鸸鹋 的叫声,就欢快地展开双翅,翩翩 起舞。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育儿, 欢快的小鸸鹋蹦蹦跳跳地跟着庆 庆,来到欢欢身边——鸸鹋一家团 聚啦!

鸸鹋性格温顺、食性杂,适应 力、抗病力强,虽然是澳洲特有的 鸟类,但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如 今,它们的分部范围很广。小伙伴 们不妨来北京动物园,和来自大洋 彼岸的“大鸟”打个招呼吧!

长春世界雕塑园来了新伙伴——鸸鹋

近日,长春世界雕塑园加入了两只新成员,那就是鸸鹋。我们在沙雕馆附近给它们安了一个家,方便让游人参观。

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鸸鹋。鸸鹋(学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擅长奔跑,是大洋洲的特产,世界上第二大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鸸鹋易于饲养,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在中国很多动物园中都能见到。它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没有鸵鸟高大,成年雌性鸸鹋比雄性的大。体重数十千克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

鸸鹋形似非洲鸵鸟而较小,属于平胸类,没有龙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长而卷曲自颈部向身体的两侧覆盖。翅膀退化,完全无法飞翔。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栖息于澳洲森林,草原和沙漠地带,以树叶和野果为食。鸸鹋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鸸鹋的蛋呈深蓝色,蛋壳很厚,约一斤重。大约在雌鸸鹋生了七个蛋之后,雄鸸鹋开始坐在蛋上孵蛋。从此雄鸸鹋不吃不喝,每天需要翻转蛋的时候才会站起来几次。在大约8周时间,它靠体内的脂肪生存,每天只喝一点晨露。在这段时期,雄鸟不会离开鸟巢。雏鸟在出生后会跟随父亲两年。鸸鹋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


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人表示亲近,二是希望游人能给点好东西吃。


关于鸸鹋不得不提很有名的鸸鹋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932年,参战双方是澳大利亚军队和鸸鹋,这场人类与鸟类之间爆发的战争最终以人类的失败告终,而鸸鹋依旧在澳大利亚的国土上漫游。鸸鹋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它虽然不会飞但是奔跑速度很快,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这种生物看起来大而无用,但是谁又能想到它笨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强悍的实力呢?


来源丨长春世界雕塑园

澳大利亚著名的鸸鹋大战

这是澳大利亚国徽。它左边是一只红袋鼠,右边是一只鸸鹋。

袋鼠我们都听说过,那鸸鹋是个什么东西呢?

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它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但就是这么一只国鸟,它却引发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搞笑的一场“人鸟大战”。

1932年在澳大利亚西部。大约有2万只鸸鹋浩浩荡荡的从内陆向海岸迁徙。鸸鹋的迁徙没有什么固定路线,基本上是跟随雨水和食物移动。原来澳洲西部荒无人烟,鸸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可是在一战之后,为了安置退伍士兵, *** 把大片土地分给了士兵。士兵摇身一变成了农场主,他们在这里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当这2万只鸸鹋路过农场的时候,它们突然发现,嚯,这个地方可太好了。不仅有庄稼吃,而且还有水源。那谁还愿意大老远的迁徙啊,所以成群的鸸鹋就定居在了农场附近。

鸸鹋的身高一般有1.8米,它们跑起来的速度有50公里左右。这些鸸鹋为了抢食物。它们冲破农场围栏把庄稼吃到断根,把水也喝到不够绵羊喝。周围的兔子们一看,围栏上有缺口,所以很多兔子也冲进农场啃食庄稼。面对这样的情况,农场主肯定不干了。于是他们拿枪开始射杀鸸鹋。10只8只还行,这几百上千只可就不好弄了,而且农场主的子弹也不够用。最后没办法,农场主们就派代表找到了当时的国防部长。国防部长一听就说,这还不简单嘛,我派点人,带上机枪,三天就帮你们搞定了。

就这样,著名的鸸鹋战争即将打响。

在1932年10月份,澳大利亚皇家炮兵的士兵们踏上了去往澳洲西部的列车。他们配备了两挺机枪和1万发子弹。士兵们信心满满,心想着打个鸟这有啥难的。可是当士兵刚一下车,天上就开始下雨。这场雨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个月。这一下雨,鸸鹋就开始四处乱窜。士兵们根本就无法将它们聚集起来,所以捕杀行动只能暂停。

一个月后,天气放晴,士兵们整装待发。他们设立埋伏圈,设置伏击点。一部分士兵负责驱赶鸸鹋,另一部分士兵负责开枪射击。当大批鸸鹋进入埋伏圈之后,士兵们觉得时机已到,于是立刻开枪射击。但结果,一个也没打到。原因是埋伏圈太远了,它已经超出了机枪的射击范围。

虽然这些士兵很菜,但他们没有气馁。他们重新调整伏击点,然后又将鸸鹋驱赶到了包围圈。这时候,负责射击的士兵再次开枪。听到枪声的鸸鹋立刻向四周逃窜,再加上枪法也不怎么样,之一场战斗只射杀了10几只鸸鹋

这个结果属实有点丢人。士兵们总结经验痛定思痛,他们认为之一场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鸸鹋的数量太少了。他们需要找到更大的鸟群,这样才能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在几天之后。士兵们发现了一个有1000多只鸸鹋的鸟群正浩浩荡荡的向一个方向前进。士兵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机会。只要在必经之路设置伏击点,那么搞定这1000多只鸸鹋就犹如探囊取物。

于是士兵们再次设立伏击点。当鸟群进入射程范围之后,两挺机枪突然响起。一只只鸸鹋应声倒下。可仅仅过了几秒钟,枪声就戛然而止了。惊慌失措的鸸鹋迅速向四周逃窜,不经意间它们回头一看。这些士兵正趴在地上抢修机枪,原来机枪卡壳了。最终第二场战斗只收获了12只鸸鹋。

这个战绩着实有点让人着急。士兵们再次开会,再次总结失败经验。他们发现,这个鸟群当中有一些领头鸟。这些领头鸟非常警惕。一旦有什么动静,领头鸟会率领着鸟群向四周逃窜。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士兵们把机枪安装在了汽车上。他们的计划是,先射杀领头鸟,然后再射杀其他鸟群。计划听起来是挺完美的,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地形问题。

士兵们费了很多时间来固定机枪和寻找领头鸟。但是当汽车开始追逐领头鸟的时候,负责射击的士兵根本就无法瞄准。汽车跑了好几天,子弹浪费了2000发,但结果一只领头鸟都没有打到。最终第三场战斗收获了0只鸸鹋。

这一结果,让士兵开始怀疑自己。前面的围追堵截计划并没有奏效,所以士兵们被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行动,看准时机就可以射击。在随后的几天当中,这些士兵们也就打死了几十只鸸鹋。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努力,澳大利亚皇家炮兵带着50只鸸鹋打道回府了。

这件事情经过媒体一报道,立刻就把国防部推上了热搜。民众开始怀疑,澳大利亚军队就这么点实力吗?连几只鸟都搞不定,我们还能指望你们保家卫国吗?国防部一看,这哪行啊。于是,士兵们又一次回到了“战场”。

回到“战场”的士兵还是采用了小组游击战的模式。一群士兵忙活一整天才能射杀几十只不会飞的鸟。一个月后,1万发子弹已经用完。但士兵们一共才射杀了900多只鸸鹋。这个数量和泛滥的几万只鸸鹋比起来那简直是杯水车薪。很显然,澳军就是这点实力。再增加人手和开支估计也没什么效果。

于是士兵们就灰溜溜的退出了战场。虽然人是撤走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大量的鸸鹋还是不停的啃食庄稼。 *** 一商量,那干脆出一个悬赏政策吧。无论用什么 *** ,只要能杀死鸸鹋就能获得相应的赏金。你别说,这个办法还真很可以。大批猎人从全国涌向了澳洲西部。在短短半年间,几万只鸸鹋被杀死。澳洲西部鸸鹋泛滥的情况也终于有所缓解

鸸鹋对于澳洲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现在它是被印在了国徽上。但在很久以前,关于鸸鹋的神话传说就已经很多了,而且全国也有几百处地名是以鸸鹋命名的。经过这场人鸟大战之后,它好像又多了一个意义。那就是不断提醒人们,澳洲军队有这么一段奇葩和不光彩的战争。

鸵鸟、鸸鹋——我们不一样哟!

在柳州市动物园游玩的时候,路过草食动物区,这边是两条腿走路的“鸵鸟”,那边也是两条腿走路的“鸵鸟”,咦,这可真是奇怪,为什么“鸵鸟”要分开位置放呢?其实,它们只是长得略有相似,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种类的“鸵鸟”哦!

在传统观念中,我们认为的“鸵鸟”,专门指的是“非洲鸵鸟”,是生活在“非洲地区”的鸵鸟,在这个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就能更好的认识“鸸鹋”啦。“鸸鹋”(ér miáo)与“非洲鸵鸟”长得非常相似,都是属于两条腿走路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鸸鹋”是生活在“澳洲”的,也称为“澳洲鸵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那么,在动物园里,要怎么分辨出鸵鸟和鸸鹋的区别呢?

体 型

可以先从体型上区分,成年的非洲鸵鸟身高可达2.5米,雄性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而的身高多在1.5至1.8米之间,体重30-45千克,相比较,的体型要比鸵鸟的体型小一些。

鸵鸟

鸸鹋

脚 部

还可以从脚部区分,简单来说,非洲鸵鸟是世界上唯一每边脚有两只脚趾的鸟类,而鸸鹋的脚趾为每边三只

鸵鸟的脚部

鸸鹋的脚部

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区分 *** ,再来动物园看到鸵鸟和鹋,就不会再“傻傻分不清楚”啦!

鸸鹋多少钱一只?跟鸵鸟有何区别?鸸鹋人工养殖成本效益分析

鸸鹋你见过吗?鸸鹋读作 <ér miáo>,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现很多地区都有人工养殖,主要具有观赏和肉禽销售,那么现在鸸鹋多少钱一只?它跟鸵鸟有哪些区别?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鸸鹋多少钱一只

鸸鹋的价格跟它的规格还有地方行情有关,目前鸸鹋成品的价格在35-45元/斤,每只成年鸸鹋售价大概在800元左右。鸸鹋不仅可观赏,可 拥有肉禽,而且它还可以提炼出油,鸸鹋油是高档美容产品原料之一,另外它的鸸鹋皮、鸸鹋蛋都是价格很高的,鸸鹋皮目前市场价大致2000--3000元/平方米,鸸鹋蛋一枚售价在40元左右。

二、鸸鹋和鸵鸟的区别

1、体型。鸵鸟原产地在非洲,它是世界上之一大的鸟类,成年的鸵鸟更大可以达到160公斤;鸸鹋则相比较的小很多,只有40公斤左右。



2、经济价值。鸵鸟经济价值体现在皮革上,鸵鸟皮是世界更好的皮革之一,目前售价700-900元。鸸鹋的经济价值体现在鸸鹋油,引起天然具有高渗透性、防晒、止痛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药品。

3、肉类产品。鸵鸟肉质粗糙,近年来加上不法商人做掺水等行为,导致鸵鸟不受客户欢迎。而鸸鹋肉则以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口感良好,易于处理等优点,赢得大批食客喜爱。

三、鸸鹋养殖成本及效益分析

1、成本:鸸鹋幼雏的价格一般每只500元,一年的饲料费用一般每只500元,相应的土地投资、固定设备投资、人工投资等费用每只600元。成本合计1600元。

2、收益:目前一只45公斤左右的商品鸸鹋,可出肉20公斤,每公斤40元,可卖800元。加上鸸鹋皮800元一张,鸸鹋油每公斤400元,一只可卖1000元,另外加上其内脏等副产品共值400元,算下来一只鸸鹋总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除去成本1600,收益1400,效益可观。另外再算上鸸鹋蛋,收益还可另加1200~1400元。


以上就是关于鸸鹋养殖的介绍了,鸸鹋从各个方面分析来看,养殖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但提醒大家虽然鸸鹋好养,但是要想投身这个行业,养殖技术还是要掌握到位了。

世界上最凶猛的鸟,伤人事件屡屡发生,12岁孩童被划破喉咙

提到鸟类,大家之一时间想到的应该都是小巧玲珑,吱吱喳喳很可爱的样子。像鸽子-和平,喜鹊-报喜,乌鸦-孝鸟,鹦鹉-学舌,很多鸟类在美好寓意的同时,也给到我们欢乐。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看到鸟儿或听到鸟鸣,总是会感受到一丝温暖。但是有一种来自澳大利亚的鸟类,非常凶猛,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下面带你一起了解下:

一、世界最凶猛的鸟-食火鸡

食火鸟,学名鸸鹋。归属澳大利亚,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外表似鸵,成年食火鸟更高达两米左右,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四十五公里。澳洲国徽左侧是袋鼠,右侧就是食火鸟。是世界第二大鸟。之前有一篇写到世界毒蛇,澳大利亚相对占比比较高,加上食火鸟这尊“凶物”,也算是雪上加霜!

食火鸡身高相比成年男性,也不逞多让

二、食火鸡杀人事件,被称为“杀人鸟”

事件发生在1926年4月,十三岁男孩菲力遇到一只食火鸡,玩闹中将石块扔向它,普通鸡的话一般会直接闪开,但食火鸡可不普通,直接进行了还击,将男孩踢到在地。千钧一发之际,男孩哥哥挺身而出,但被食火鸡撞倒在地,并被利爪划开了脖子,直到重伤死去。“杀人鸟 ”称呼自此而来!

大家会有疑问,什么样的爪子能划开喉咙?下面来个特写:

这爪子着实有点猛

相比之下,中国的生活舒适度是非常高的。凶猛的动物被国家保护得非常好,这是对我们更大的保护。如果像国外,在面对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要防范凶猛动物的袭击,这可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小编冒昧求个关注点赞,也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认为最危险最害怕的动物是什么

2.喜欢什么鸟

澳大利亚士兵曾经两次输给一种鸟,它就是鸸鹋

枪,是人类最伟大的武器,可以打死一头狮子,一只大象,一只鸟,甚至一个人,但在一次人类真实“战争”中,人类持有两挺机枪加一万发子弹,都未能让一种动物数量大幅度减少,人类最终“战败”离开。

不可思议,持有武器的人类居然败给了一种“手无寸铁”的动物。因此这次事件也被认为是一场罕见的人类战败的战争,故事发生在奇妙的国度——澳大利亚。

这一切都始于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战争中归来的澳大利亚士兵,回国后,他们不得不再次恢复“正常”的生活。为了能让退伍的士兵有谋生的工作, *** 在所有州推出了一项“士兵安置计划”,向5030名退役士兵提供土地,鼓励士兵种植小麦和养殖羊羔。

土地的分配,总是有好有差。许多士兵被分配到西澳大利亚的珀斯地区,地处边缘,土地贫瘠,几乎不能使用。

再加上,由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小麦价格的大幅下跌,士兵们的生存困难重重。 *** 为了安抚生活拮据的退伍士兵,承诺了提供小麦补贴,但是一直没有兑现,士兵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当士兵们守着仅有的庄稼维持生活时,一种不会飞的鸟——鸸鹋(ér miáo)闯进了士兵们的生活,大量的鸸鹋破坏庄稼,让庄稼颗粒无收,士兵们濒临绝望。

鸸鹋,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也被成为澳洲鸵鸟,体型巨大,平均身高不低于5.7英尺(1.75米),有长长的脖子和腿,但是翅膀很短(不到8英寸),不会飞。

鸸鹋,速度很快,更高时速可达70千米,耐力也好,可连续飞奔百公里距离。

这种鸟本质上非常友善,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以草类为食,当然也包括士兵们的小麦和其他庄稼。

一直以来,鸸鹋是澳大利亚本土受保护的物种。

图为:惹怒士兵的鸸鹋

直到192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数量多,鸸鹋渐渐把一些区域的庄稼都吃完了。1932年底,由于士兵分配土地的区域资源丰富,大约有2万鸸鹋迁移到新开垦的土地上。不用说,鸸鹋又开始祸害士兵们的庄稼了。

但是,这些士兵都不是好惹的,他们训练有素,开始采取行动回击鸸鹋。由于鸸鹋数量实在太庞大了,即使在捕杀了数百只之后,也没有让鸸鹋的数量减少。

于是,士兵们开始向 *** 求助,并请求澳大利亚军方的支持。

图为:人鸟战争爆发

之一次鸸鹋战争就开始了。

这场“战争”是由澳大利亚皇家炮兵第七重炮连的少校梅雷迪思指挥的,配备了1万发子弹和2支刘易斯枪,前往鸸鹋重灾区射杀。

有趣的是,这次战争中使用的刘易斯机枪是一种轻型机枪,在之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十多年后,同样的枪居然在澳大利亚被用来对付鸸鹋。

之一次交锋开始了, 人类武装部队以密集的战斗队形向鸸鹋逼近,还没等部队靠近,聪明勇敢的鸸鹋立即向四面八方散开,逃跑,一只都没有击中。

图为:饥饿的鸟比枪炮厉害

几天后第二次交锋开始了,军队在一个特定区域发现了大约1000只鸸鹋。这一次是近距离射击,士兵们再次开火,但是这一次只击落了10-12只鸸鹋,而且由于当时下雨,士兵们的机关枪卡住了,让鸸鹋有了逃生机会。

人类在这次战争中,目标是清除数千只鸸鹋,而现实中只清除了十几只,结果充满了搞笑意味,再加上当时有许多负面的媒体报道,促使 *** 从受影响地区撤出军队,放弃了这次清除计划。

在之一次战斗中,鸸鹋取得了胜利。

心有不甘的 *** ,在1932年11月13日,发起了第二次鸸鹋清除战争。

据报道,由于击落一只鸸鹋,士兵至少需要10发子弹, *** 认为这么做不值得,又将梅雷迪思少校的军队召回。

第二次战斗,鸸鹋又取得了胜利。

连连败退后, *** 不再派军队去控制鸸鹋数量,而是为当地居民提供弹药,采取奖励的方式,让当地居民自己进行反击。这种 *** 非常有效,在接下来的半年内,鸸鹋的数量确实大幅度下降,数量得以控制。

鸸鹋经过这两次战争,凭借其惊人的战斗策略、伟大的勇气、敏捷的反应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此强悍的鸟,躲得了子弹,躲不过中国人的嘴。

标签: 鸸鹋 骗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