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粉,芡实粉的功效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1 0
每日经验分享

今天分享一个我平时给患者常用的减脂祛湿的中药方子,可以煮水代茶饮,爱美的朋友可以试试,只要你腰围粗,体重超标,湿气重,舌苔厚,都可以用的。方子如下:芡实、大麦、赤小豆icon、茯苓、陈皮;如果想味道好喝,可以加些红枣三颗。觉得不错的可以试试哦

鸡头米,祛湿佳品?


中医门诊实录


“医生,你来帮我看一下这些药。”病人一 *** 坐下就开始指点江山了,“我要开黄芪、白术、甘草、鸡头米。”


“哦?你要开这四个药?要请问一下,黄芪你要生黄芪还是炙黄芪?白术你要生白术还是炒白术?甘草你要生甘草还是炙甘草?最后请问一下鸡头米你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问。


“开个药还这么麻烦?你随便开点就是了,这个方子是人家给我的,我也不知道鸡头米是什么东西,你是医生你总归知道的。”病人很不耐烦。


“你连开出来的药是什么作用都不知道,你也要开?”我问道。


“……”病人白了我一眼,“你一个大医生,连这个祛湿的方子都不知道?”


这类情况门诊上非常多见,病人连自己要开什么药都搞不清,但是开药的气势却很足。大部分来开药的不是祛湿就是降血脂,还有些五花八门的就不提了,毁人三观!


我只是想说一句,你至少得知道你开的药到底是干吗的吧,不然对身体有害,这不是害人害己吗?


中药的炮制和别名

生黄芪和炙黄芪,生白术和炒白术,生甘草和炙甘草功效都是不同的,治疗不同的疾病所选炮制品也不同。所以如果病人真的拿个药方来开药,至少得搞清楚每一味药的具体炮制品是什么。比如生黄芪益气固表,托毒排脓的效果比较好,炙黄芪补中益气的疗效佳,但炙黄芪有服用后容易腹胀的缺点,生炙黄芪都有加重内热的副作用,因此病人如果阴虚,单独服用黄芪是不合适的。所以如果网上、电视给到的方子只是“黄芪”,那至少是不够严谨的。


别名是中药的另一个特点,很多药材都有许多别称,有些别称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沿用,但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一些别名(当时一物多名的现象很多)老一辈的医家还是经常会用。这位病人所说的“鸡头米”其实就是中药“芡实”,因为芡实的花外形与鸡头很像,所以南方人将它俗称为“鸡头”,因此所结果实自然被称为“鸡头米”了。


芡实与祛湿


芡实用来祛湿老百姓都很认可,很多文章也是这样写的,甚至有些文章言辞凿凿芡实就是祛湿的之一佳品,真的是这样吗?


芡实祛湿偏于下焦,何为下焦就是如果湿气太重引起的遗精,遗尿,或者妇女的白带增多,这一类情况用芡实比较适合。如果湿邪在上焦比如咳嗽湿痰频多,或者胸闷不舒,这一类情况用芡实是效果不佳的。因为芡实的归经为脾、肾,并不入心、肺,而上期我讲到的薏苡仁除了入脾、胃经,并且入肺经,因此薏苡仁除了祛湿还可以治疗肺部疾患。所以薏苡仁可以治疗肺部疾病,而芡实不行。


并且芡实因为收涩作用较强,所以有些情况下反而不能随便使用。比如男性前列腺增生造成的排尿困难,长期便秘的人,就非常不适合长期食用芡实,因为芡实会加重这一类病人的症状。


还有一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的人长期食用芡实是会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的,因为芡实并不容易消化,这点大家是很容易忽视的。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大家千万不要随便拿到一个药方就跑到医院里来要求医生开方,自以为拿到了灵丹妙药,其实最终坑害的是自己。


电视节目也好,抖音、微博也罢,这些文章视频都不是为你一个人量身定做的,有些甚至只是为了赚取阅读量胡拼乱凑的东西,大家没有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真假。


虽然有民间偏方气死名医的说法,但民间的“假方”远远地多于“真方”,虽然我也认可偏方可治病,但就我20年的从医经验来看,大部分病人拿得所谓“秘方”,都是药不对症的,所以今日将此情况写成小文,供大家参考。


芡实虽好但也需用对地方,就如人参虽好也不能天天当饭吃的道理是一样的,你说对吗?

“芡实加核桃”,原来作用这么厉害,老公吃了几次效果真好,收藏

大家好,我是清清。芡实,这属于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它又叫鸡头米,一般是在秋末进行采收,取出种子之后洗干净再晒干,质地比较硬,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般生长在池塘或者沼泽中,它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状,是一道很滋补的食材。

今天用芡实搭配核桃,核桃大家也非常熟悉了,具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脑功能,促进发育等功效。所以我们经常会给家里的小孩每天吃几颗核桃,给孩子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的发育。而用芡实搭配核桃,原来作用如此的厉害,老公吃了几次都说不错,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芡实核桃粥 】

之一步: 准备一把芡实,因为芡实的质地比较硬,如果直接拿来煮,需要煮的时间就会很长,这样其他的食材都被煮烂了,而芡实还没有煮好。所以我们需要将芡实泡在水里,大概半个小时,当看到芡实被泡发,就说明泡的时间已经够了。

第二步:让芡实先在那里泡着,接着来准备五六颗核桃,把壳剥掉,如果没有开核器,那可以用锤子砸,把核桃肉剥下来之后,用清水洗一洗。再准备五六颗红枣,红枣的表面是有一些灰尘的,用清水洗一洗,洗好之后用剪刀将果肉剪下来,果核就可以扔掉了。最后再准备糯米,大概半碗左右,糯米也要加入清水,用水清一遍就足够了,洗太多遍会把糯米的营养成分洗掉,洗好后捞出来备用。

第三步:准备一个干净的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水开之后把糯米倒进去,这时芡实也泡好了,可以把芡实也放进去,加入洗好的核桃,开小火慢慢的煮,大概需要煮15分钟左右。这个过程中可以偶尔打开锅盖,用勺子搅拌搅拌,避免里面的食材粘锅底。15分钟之后,打开锅盖,我们可以看到汤汁变得很浓稠了,并且变成了褐色。

第四步:这时我们再将红枣放进去,如果喜欢吃甜一点的,那就加入一点红糖,用勺子搅拌搅拌,盖上盖子再煮十分钟,十分钟之后加入枸杞,搅拌均匀就可以关火了。稍微晾凉之后再盛出来吃,所有的食材都被煮得很软糯,吃起来的口感很好,家里人都可以经常吃,尤其是男性同胞,隔三差五吃一碗,可以起到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等作用。

【如何挑选好芡实】

1.芡实分为南芡和北芡,南芡外皮厚,表面光滑,种仁圆整,北芡表皮粗糙,种仁近圆形。挑选芡实,首先来看它的颜色,去皮之后应该是白色的,如果颜色是偏黄的,那就说明这个货品是陈货,不是新鲜采摘的。

2.看质地,芡实晒干之后是很干燥的,所以它并不容易发霉长虫,只要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一般是不会长坏的,用牙齿去咬很容易咬碎。如果你用牙齿去咬它,发现有韧性,说明里面含有水分,这样的芡实不是佳品。

3. 闻味道,正常的芡实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如果是被加工过的芡实,那就会有一股异味,这是因为有些芡实发霉长虫了,商家为了将它卖出去,加入了一些添加剂,如果你闻到特殊的味道,那就不要买了。

芡实和核桃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把它们搭配在一起,有什么厉害的作用你知道了吗?学会了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看到最后记得给清清点赞和转发哦!清清爱做菜,下次内容更精彩。

冬日里,让长三角示范区这些甜甜的美味温暖你

说到江南美食,

很多人会想到的词就是

精致、香甜、秀气。

在长三角示范区,

这些“土生土长”的甜品,

更是以接地气的价格,

扎根于大街小巷。

今天就来看看

这些“甜蜜蜜”的味道吧

↓↓↓

梅花糕

梅花糕是江南非常知名的一种糕点,外形如其名像梅花一般。面浆倒入梅花模具里,然后放入豆沙、小圆子、青红果、松仁、果酱等做馅心,再注入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在模具上烤熟就可以吃了。松软可口,甜而不腻,趁热吃口感更佳。

海棠糕

海棠糕, *** 工艺和梅花糕差不多。注入面浆后,放入豆沙、枣泥等;接着,搅拌面浆将其盖上;随后,撒上红枣、瓜子仁、红绿丝等。稍有点不同的是, *** 海棠糕要另熬一锅焦糖,趁砂糖还未完全融化时,迅速将一边的海棠糕翻过来放在上面。在细火下,砂糖渐渐被面团吸收,成了褐色般的焦糖底。底脆馅儿甜,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芡实糕

在面粉里加入芡实粉就成了芡实糕,吃起来有弹性有嚼劲。而且易于消化,一片接一片,可香可甜了!芡实糕口感细腻,口味独特,也是江南人平日里就十分喜欢的茶点。

定胜糕

定胜糕,两头大,中间凹进。因“定胜”与“定升”谐音,有“步步高升”之意,一般遇到结婚、乔迁、开业、逢年过节等隆重的节庆日,基本都是有准备一道定胜糕。

以上这些糕点

在青吴嘉的大街小巷都比较常见,

而下面这些糕点则是比较特别的了~

状元糕

青浦金泽的状元糕片片金黄,吃口松脆香甜。一百多年来,深受大家喜爱。

盘龙心

盘龙心始于清朝时期,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吴江盛泽独有的传统糕点。其味道层次丰富,表面看上去色彩也非常丰富,红色的玫瑰酱、紫色的豆沙、棕色的红糖、白色的冬瓜条……远远看上去还真像一条色彩斑斓的蟠龙。

八珍糕

八珍糕是嘉善西塘的传统特产,原料中加入了八味中药,糕体呈深灰色,似乎是古镇白墙黑瓦的风格在食物上的延续。加工精细,口感香甜,且益脾胃,也是江南名点。西塘八珍糕诞生于1920年,创始人是西塘老中医钟稻荪。1956年前,八珍糕一直在钟介福堂中药店生产、销售,现在,随着西塘旅游业的发展,八珍糕作为西塘的本土美食进入大街小巷。

那些熟悉的甜味

糯米糖藕

冰糖、糯米、藕,只这三个名词在齿尖一绕,就知道是江南的味道。糯米在糖藕的孔洞里被焖到软糯透明, *** 清脆的藕段变成了色泽鲜艳的质地,看上去香甜软糯的外表,让人忍不住立马咬一口。若是在秋天,再加上一点桂花做点缀便是“锦上添花”了。

酒酿圆子

滚烫的酒酿里,待一颗颗小圆子煮得浮上表面,迅速浇进搅散的蛋液,冲出清甜的酒香、圆子软糯的羹汤。

糖芋艿

烧芋艿,先要焯水,过一道水,烧煮时要放一点点食用碱,去除麻舌异味。随后放入红糖焖熟。绵甜的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的芋头浸在红糖水中看起来分外可爱。吃起来,软糯细腻、香甜可口,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糖炒栗子

街上若有一个糖炒栗子摊位,那街头巷尾便无一处不香甜。走至摊边,总有人围观大锅炒栗子,师傅翻炒时气势恢宏,面色不动。

只是甜品,青吴嘉便有这么多了,

还真是从蜜罐里捞出来的呀!

资料:长三角示范区旅游服务

来源: 上海发布

“芡实”这么做,让你更补男同袍们可要收藏,肾越虚越管用

头条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点击我的文章,每天都和大家分享各种健康小知识,想了解的可以添加关注哦。

男人肾虚别发愁,给大家介绍几道“论补肾,比山药强;论去湿,比赤小豆强;论收敛镇静,比莲子强”的食材——芡实,做成的美食补肾菜谱。

芡实粥


大米50g,芡实50g,洗净,食材全部放进砂锅,加水,煮粥。

茯苓芡实山药粥


芡实15g,山药15g,白茯苓15g,大米100g,用料洗净,食材全部放进砂锅,加水熬粥即成。

老鸭芡实


芡实5g,鸭肉200g,姜3片,葱花适量,黄酒适量。鸭肉去毛洗净,切块与芡实一同放入砂锅炖煮,出锅前加适量黄酒和盐。

枸杞子配海萃人参

用海萃人参和枸杞做一道茶,做法很简单,材料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只需把两样材料放到杯子中,加开水泡几分钟就可以喝了,坚持喝一段时间,那事二三十分钟没什么问题,下面教你做法:


海萃人参1g,枸杞15粒,放入杯中倒入开水,泡5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

芡实其实它的祛湿功效比薏米还要强

在中医看来,湿气是万恶之邪,与“风、寒、暑、燥、火”共称为六淫邪气,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重要原因,当体内的湿气过重后,人不但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问题,还会大大增加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的可能。祛除体湿是保证的健康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体湿过重的问题呢?当身体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表现时,就要当心了。

1疲倦困乏

在起床时,如果感到浑身疲倦,困意迟迟不肯消退,精神状态异常萎靡,常说的“湿气如裹”就是指这种感受。

2舌苔厚白

正常情况下,人的舌头表面上覆盖着淡白色的舌苔,而当体内湿气过重后,舌苔会加厚、颜色也会更深,呈现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3大便黏腻

当体内湿气过重后,排泄物的性状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人的排泄物湿度适中,可以成形;一旦体湿过重,大便会变得黏腻不成形,还会附着在马桶壁上,无法顺利冲下。

4身体浮肿

体湿过重还会导致人的体貌发生变化:

  • 身体会出现眼袋加重;

  • 面部、下肢出现浮肿;;

  • 体重增加;

  • 身材臃肿虚胖等表现。

当身体出现这些表现后,说明你体内所含的湿气已经过盛,这时就应及时排湿了。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祛湿并不容易,要想高效地实现,首先要知道造成湿气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其实,体内大部分的湿气都是我们自己吃进去的,因此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很有必要。首先要不免食用过量生凉、油腻、高糖等化湿食物。

最重要的是,食祛湿食物一样必不可少。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款。

芡实,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除湿止带的功效,是一种食药两用的食材,被誉为“水中人参”。它的祛湿效果比薏米等常见的除湿食材更为高效,而且富含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芡实如何食用呢?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

芡实银耳粥

  • 准备适量的芡实、银耳、大米;

  • 将银耳泡发、撕碎,大米洗净淘干之后留有备用;

  • 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之后,将食材全部倒入锅中;

  • 开小火慢煮,直至食材变得软烂,粥变得粘稠后即可食用。

绿豆芡实汤

准备适量绿豆、芡实、莲子,将食材淘洗干净后,一起倒入锅中,添加足量清水,炖制2小时左右,等食材熟烂之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食用。点击蓝字了解更多:当莲子遇上芡实 不仅治愈脾肾气虚还把湿气一扫而光

这两种祛湿食疗,既简单有美味,体湿的朋友快来试试。

中国传统色:芡实白

芡实白,中国传统色彩的白色系之一。以白芡实的颜色作为色彩词。

芡实属于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长于池沼湖塘浅水中。白芡实一般指的是新鲜的芡实,将新鲜的芡实剥掉外皮之后,其里面的果肉就是白 *** 嫩的,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煲汤,其口感是十分脆嫩的,但是因为水分含量较多,所以并不能长期保存。

古文献多有记载:

《本草纲目》:芡实 释名 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子、水流黄。

《扬州画舫录》:澄潭修鳞,可以垂钓,莲房芡实,可以乐饥。

《苏轼集》: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

芡实除作重要使用外,很多时候是做粮食使用。笔者将家乡称作“鸡头米”。青年时代在农村插队时常吃。

很多古诗都有芡实:

明珠百舸载芡实,火齐千担装杨梅。-南宋 陆游《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盘里明珠芡实香。尊前堆雪脍丝长。-宋 葛胜仲《浣溪沙》

青莲碧藕,芡实与鸡头。笑傲纶巾羽扇,有如此、人物风流。--宋臧鲁子《满庭芳》

高眠听松声,清话剥芡实。--宋 喻良能《张持荷示诗编次韵一篇为谢》

纳凉供芡实,载酒摘莲房。--宋 王之道《题北庄用陈勉仲韵》

可见芡实也是很早就被使用,作为色彩词也是理所应当。

芡实白介于浅灰与纯白之间,偏冷色调的基础之上依然带有温暖和纯粹。

染此色,以笔者经验,茶叶提取染料,取合适染液加水,皂矾少许加水,可以染出芡实白来。重点在于把握染液浓度和媒染剂比例。

染匠黄荣华2022年10月10日晚草于宋庄国染馆

作者按:这是正在撰写的《国色500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中医养生,大话芡实,补脾祛湿能益肾

在生活当中,提起莲子我想大家都知道,但提起芡实很多人不认识,芡实是芡的果实,芡是一种长得和莲有点类似的水生草本植物,属于睡莲科,芡实在中国传统医药里,是一种十分特殊而又难得的中药。

芡实粉,芡实粉的功效-第1张图片-

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上品,自古有 "水中人参" 的美誉,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为"水八仙"之一。

今天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芡实的介绍:

1、外形口感:介绍芡实的外形及口感。

2、营养价值:介绍芡实的成分及营养价值。

3、食用方式:介绍芡实的食用方式及技巧。

—外形口感—

图片中的芡实并不是那种拳头大小,尖端突起状如鸡头的红褐色果实,而是一颗颗从中剥出来干燥去壳的成品,芡实颗粒一般是半径3-5mm的小球状,大部分为棕红色,一端为白色,白色部分有一个凹点,这是它的种脐。

接下来拿一颗放在嘴里咬开,很硬,很脆,里面是纯白色的,慢慢咀嚼,能明显的感觉出它的粉性,味道很淡,在嚼完之后,会感觉到整个口腔很干。一般的自己家里吃,就是熬粥,煮出来的芡实粥会用一股淤泥类似的水生味道,有的人很不习惯这个味道,所以煮粥的时候可以适当加点其它豆类去味。

如果为了祛湿的话,不可以加大米,因为大米是湿性的,会破坏掉芡实的祛湿作用。另外要记得芡实要提前泡水,否则不容易煮烂。

—营养价值—

芡实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药食两用的食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和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等。

神农本草经

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有"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旧载,因此在传统医学当中有补脾祛湿、益肾固精的功效,被认为是滋补养生的上品。

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芡实能明显地消除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尿蛋白。

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

实验证明,血清胡萝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下降,大大减少癌症发生的机会。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用芡实与瘦肉同食,可以使瘦肉中的叶酸与维生素B12互相促进吸收,对缓解和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头疼、神经病、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在喝完一碗芡实粥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精力更加充沛了。

芡实对于身体还有很多好处,男性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小便频数,梦遗滑精,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等毛病,或者女性出现白带多、肾亏腰脊背酸等毛病,将芡实煮粥喝效果会比较理想。此外芡实还可以促进排便、帮助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食用方式—

很多人都会片面宣扬芡实的健脾补肾作用,而淡化其禁忌及副作用,实际上在食用芡实的时候,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的。对于本身上火厉害,手心发热的人,便秘的人,就不建议食用了。

1、芡实糊

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不仅有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作用,而且香味扑鼻,吃起来的感觉很不错。

2、芡实粥

将芡实与糯米或粳米一起煮粥,加点莲子肉或桂圆肉,不仅味道甜美可口,常食可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总结:芡实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还是需要多加注意,尽量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食用,这样既能发挥芡实的功效,也不至于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芋泥茯苓、奶黄芡实 成都中医大药食养生月饼走热

中新网成都9月7日电 (记者 贺劭清)樱花白桃山药、香糯芋泥茯苓、绿豆奶黄芡实、斑斓红豆薏仁……记者7日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悉,中秋节来临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推出了低糖低油的药食养生月饼,在 *** 社交平台走热。

成都中医大推出药食养生月饼。 成都中医药大学供图

成都中医大推出药食养生月饼。 成都中医药大学供图

成都中医大推出药食养生月饼。 成都中医药大学供图

成都中医大推出药食养生月饼。 成都中医药大学供图

成都中医药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负责人崔红芳介绍,此次推出的月饼以《黄帝内经》中“五色有五味,五行入五脏”的养生理论为研制理念,使用药食同源类药材熟粉,由学校专家亲自把关指导配方。该系列月饼一经推出就受到学校师生欢迎。(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芡实成了脱贫“金钥匙”——安徽蒙洼蓄洪区发展适应性农业加快转型

新华社合肥8月28日电 题:芡实成了脱贫“金钥匙”——安徽蒙洼蓄洪区发展适应性农业加快转型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刘方强

随着蒙洼蓄洪区洪水逐渐退去,安徽阜南县老观乡顺河村村民黄守刚开始忙了起来。记者近日在老观乡现代农业示范区看到,黄守刚拿着长竹竿正在撑船,和种植大户钱会明一起在水塘里采摘芡实。

就在1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今夏汛期,淮河流域发生洪水,蒙洼蓄洪区启用分洪,进洪总量约3.75亿立方米,有效降低了淮河上下游水位,减轻防汛压力。

“水退了,我们不仅要抓紧采摘芡实,还要捞出水里的杂物,否则水变质了,会影响芡实生长。”黄守刚说,和其他农户抢种补种一样,芡实种植大户也需要立即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尽量减少洪灾损失。

位于淮河干流王家坝段的蒙洼蓄洪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有19.5万人口,约18万亩耕地。

65岁的黄守刚,来自芡实基地附近的顺河村。与很多村民一样,过去三年,他经常到芡实基地打工。因儿子有聋哑残疾,黄守刚只能在家附近打工,一家人的生计主要依靠他。

三年前,黄守刚把自家的7亩地都流转给钱会明种植芡实,一亩地每年可以收取土地流转费用600元。同时,他还被聘请到芡实基地打工,每年有近1.5万元收入。其他时间,他在家附近打打零工。

“平均一年能在芡实基地干四到五个月,一天劳务费100元,主要工作就是清除水草、施肥和采摘果实。”黄守刚说,靠着务工、土地流转等收入,他家在2018年实现脱贫。

种植大户钱会明投资的芡实基地面积达8000多亩。洪水期间,听闻有村民担心受灾导致老板跑路,钱会明特意从银行取了50多万元现金,冒雨乘船前往庄台,给大家发放上半年工资,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上半年干了一百天,领了整整一万元。”黄守刚说。

“芡实成了我们的脱贫‘金钥匙’。”阜南县老观乡党委书记王军说,芡实俗称鸡头米,属水生植物,可以日常食用,也可以作为中药,被誉为“水中人参”。由于当地水体环境好,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芡实干果加工成米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部分产品还出口日韩等国家。

老观乡发展的适应性农业中仅芡实一项,种植面积就达2万多亩,群众依靠土地流转每年收益近1380万元。全乡三个贫困村均实现“一村一品”,带动300多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促进了农民、企业、村集体“三增收”。

“在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的同时,我们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近年来,阜南县推进蒙洼蓄洪区适应性农业替代传统农业,依托淮河和低洼地自然优势,变水患为水利、变对抗为适应、变劣势为优势。

同时,阜南县通过财政补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鼓励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大户+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蒙洼蓄洪区耕地流转率达70%,主要以规模化种植芡实、莲藕等水生作物为主。

标签: 芡实 功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