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校周末实践课,要求做西餐。虽然披萨已经烤过一次,但还是不敢大意,毕竟时间和材料费浪费不起呢~
By _流浪布谷
用料- 面团:
- 高筋面粉 200g
- 盐 1g
- 黄油 20g
- 酵母 3g
- 水或牛奶 100g
- 表面:
- 披萨酱 15克
- 番茄酱 5克
- 火腿 半根
- 绿灯笼椒 1/4个
- 口蘑 3个
- 洋葱 半个
- 虾 6个
- 海欣蟹棒 2根
- 马苏里拉奶酪 200克
1、食材全部备好
2、高筋粉、黄油、牛奶、酵母、盐全部放入面包机和面。和好面放到烤箱,盖上锡纸发酵。
3、发酵好的面团擀开,铺入披萨盘中。
4、先薄薄的刷一层番茄酱,再把披萨酱刷上去。
5、均匀铺一层马苏里拉。
6、放上虾、洋葱、火腿、口蘑、彩椒、蟹棒、圣女果,再铺一层马苏里拉。
7、放入烤箱,上下火180度,25分钟。
8、出炉啦~小朋友赞不绝口,一个人吃了一半~
小贴士时间充足的话,建议把所有蔬菜烤20分钟脱水。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连锁通——西餐行业如何设计成功的菜单套餐?一、背景介绍
西餐行业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设计一个成功的菜单套餐对于吸引顾客和提升业务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目标受众以及设计出令人满意的菜单套餐。
二、确定目标受众
在设计菜单套餐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口味偏好和消费习惯。不同人群对味道、口感和菜品种类有不同的偏好,了解这些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此外,还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预算限制和需求,以确保套餐价格合理且能够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三、 设计菜单套餐
为了设计出成功的菜单套餐,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提供多样性的选项
一个好的菜单套餐应该提供多种选择。主食方面,可以包括各类面食、米饭或者面包等多样的选择。主菜方面,应提供肉类、鱼类、蔬菜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此外,配菜也应考虑提供多种不同的选项,以增加整体套餐的多样性。
平衡口味和营养
良好的菜单套餐应该平衡口味和营养。菜品的口味可根据顾客的喜好提供不同选择,如酸甜咸辣等。同时,套餐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等营养元素应保持均衡,以确保顾客能够获得全面的营养。
考虑季节性和地域性
菜单套餐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季节性和地域性因素。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可以提供适宜的套餐,如夏季提供清凉爽口的菜品。同时,根据地域的特点,可以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或套餐,吸引更多当地的顾客。
定价策略
定价是菜单套餐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套餐的成本和市场定位,需要确定合适的价格水平。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提供不同价格层次的菜单套餐。这样一来,既能够吸引追求价廉物美的消费者,又能满足高端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四、推广和营销
建立一个成功的菜单套餐还需要进行推广和营销。
(1)设计吸引人的菜单样式和排版,通过视觉手段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2) 利用在线和离线渠道进行宣传,如社交媒体、宣传册等,告知顾客新推出的菜单套餐。
(3) 提供优惠和促销活动,例如特定时间段的折扣或赠品,以吸引顾客尝试菜单套餐。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西餐菜单套餐,并吸引更多顾客品尝和推广。记住,不断调整和改进菜单套餐,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祝您在西餐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超级平价、零营销,这家日本人开的西餐厅疫后利润翻了三倍文 | 任彩茹
编辑 | 乔芊
出品 | 36氪未来消费
微信ID | lslb168
蜜雪冰城、沙县小吃、兰州牛肉拉面……如果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可能就是在价格方面“不做刺客,做杀手”。
在西餐界,也有一位这样的选手——萨莉亚(Saizeriya)。“意大利沙县”、“西餐界名创优品”、“选择困难症的地狱”,这家外号最多的餐厅创立于1973年,2003年开始进入中国,俨然已成为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童年记忆”。10块的沙拉、18块的焗蜗牛、8元畅饮等,“二十年几乎不涨价”是这家餐厅更具特色的标签。
凭借公认的高性价比,萨莉亚在疫后这两年展现出了逆势增长的生命力。在2021财年完成扭亏为盈后,10月12日,萨莉亚发布了2022年财报(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根据财报,目前共拥有1547家店铺,全部在亚洲,其中日本有1069家,中国有449家(内地371家,香港58家,台湾20家)。
报告期内,萨莉亚实现营收1442.75亿日元(约合71.53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56.6亿日元(约合2.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倍,其中中国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把这份成绩单置于大的行业背景中看,更为直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8月份我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5%。聚焦到西餐赛道,过去的两年可以用“接连退场”这个词来形容,一度十分风光的米氏西餐厅、新元素、绿茵阁等等,要么轰然倒下、要么大幅关店。
此外,同是日本品牌的味千拉面、吉野家,以及与萨莉亚性质相似的必胜客、肯德基等,都陷入了下滑、亏损的泥沼中。
部分餐饮品牌2022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对比(标*为“营业利润”,制表:36氪)
在令人唏嘘的大背景下,萨莉亚今年的“三倍利润”显得更加可贵。那么,这家平价西餐厅的亮眼表现背后,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特质在支撑着它?
超平价与高毛利共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西餐是跟“小资情怀”、“高客单价”一类的形容词绑定的。
但同为西餐厅的萨莉亚,价格体系完全是相反的画风:根据北京某家萨莉亚的最新菜单,包括主食、饮料在内的所有菜品共64种,总价也仅有1123元,其中20元以下的有45种,在日本一档名为《原来如此高校》的综艺节目中,嘉宾们纷纷发出“萨莉亚真的能赚钱吗”、“便宜到让我们担心的程度”的感慨。
萨莉亚最新菜单单页示例(拍摄:36氪)
事实上,萨莉亚今天的低价策略并非最初就有,而是在一次绝境逢生的转型中形成的,创始人正垣泰彦在自己的《顾客爱吃才畅销》一书中对这段经历进行了详细描述。
萨莉亚的之一家店开在一个菜市场旁边,由于位置偏僻,客流量极少,即便将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四点,也未能吸引客人,一度面临倒闭。
出于“只要物超所值就会有顾客”的主观考虑,正垣泰彦将价格打了5折,但状况并未好转,直到将价格降至3折后,单日客数从20人增长到了600~800人,此时的门店面积仅有56平方米、共38个座位,每天需要换台20次。
经过这次调整后,低价策略便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进驻中国时,不同于无印良品等日本品牌大幅提价的策略,萨莉亚在中国的价格几乎与日本无差别。
但理念归理念,客观来看,能做到低价且坚持下来,需要的是极高的成本控制能力。体现在萨莉亚上,是完备的供应链和运营管理的高效率。
2022财年,萨莉亚的营业成本是532.23亿日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是36.9%,毛利率近几年也一直稳定在60%左右的水平。如此低的成本费率,足以体现其成本管理的能力。
首先,在供应链上,萨莉亚采取的是“自建供应链+中央厨房”的模式,所有店均为直营,由公司统一配送半成品,后厨只需进行简单处理即可,号称“后厨没有一把菜刀”。原材料来自自建农场,上游产品大多也是自有品牌,主要由萨莉亚设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广州的两家子公司进行生产。
萨莉亚子公司架构(图源财报,蓝框内为两家商品供给子公司)
以色拉为例,生产线上产出的半成品已经是全部切好、且按照6人一袋包装好的产品,到店后只需将每袋分成六份,挤上色拉酱即可上菜。
萨莉亚色拉预制产品生产线实景图(综艺节目截图)
一位萨莉亚的前员工也告诉36氪未来消费,“后厨用到的产品基本都是公司的自有品牌,其中部分是由国内的大厂商定制,由于店里拿到的都是半成品,只需要加热、配菜几乎就能完成所有的菜品 *** ,客流量大时,前台服务员也可以做后厨工作”。
其次,萨莉亚极高的运营效率也是外界所熟知的,甚至成立了专门负责提升效率的“工学部”,通过各个细节处的优化来实现人效提升和成本管控。
《原来如此高校》的其中一期,记录了日本女团AKB48的成员到萨莉亚体验工作的过程,从中能够看到许多堪称“细节变态”的效率化措施。比如,使用能自动出水的抹布、沿着固定的拖地顺序,节省一半的扫除时间;上菜时不用托盘、直接用手端盘,能够节省30%的时间,等等。
萨莉亚店内使用可自动出水的抹布(综艺节目截图)
由于日元贬值和小麦价格飙升,日本大多数餐厅在10月份出现涨价潮,而萨莉亚在10月12日的财报发布会上宣布的之一条政策就是“不涨价”,给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海外的500家店铺将因为日元贬值而推高利润值,二是物价在上涨、但消费者的工资没有上涨。
为了实现这一承诺,萨莉亚稍显“变态”的效率可能还会更高。发布会上提到,下一年度维持价格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缩减成本,包括新增小面积店铺、减少食物损失、改善工厂设施等。
增量主要在中国北上广
在萨莉亚近两年的扭亏为盈中,中国市场都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根据披露的数据,2022财年,萨莉亚日本分部营业亏损21.01亿日元(上一财年营业亏损72.1亿日元),官方解释为疫情影响导致的客流量大幅下滑;而亚洲其他区域则实现了22.34亿日元的营业利润,其中主力便是中国(除新加坡的31家店和日本外,亚洲其余店铺均在中国)。
在内地市场,萨莉亚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家子公司,分别负责三大区域的管理运营,现有的大多数店铺也集中在这三座城市。分区域来看,2022财年,北京和上海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13.4%和0.5%,广州则增长了28.9%。
也正是由于主力市场在北上广,且没有外卖业务,萨莉亚在上半年受封城、关闭堂食的影响很大,加之财报中对中国市场的统计均截止于6月份,2022财年的数据其实是低于预期的。也就是说,除去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市场本能交出一份更优秀的成绩单。
在2021年财报发布时,萨莉亚对2022财年的预期是“净利润将增长4倍”, 在发布会上,社长堀埜一成还表示:“尤其是中国上海业绩超好,广州也作出贡献,这两个地区占亚洲业务利润的大半”。2022财年发布二季报(2021年9月~2022年2月)时,北、上、广三个区域的业绩也都如预期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事实上,萨莉亚在国内市场的增长应当用“疫后复兴”来形容,背后与大众消费理念的变化不无关系。
以上海为例,萨莉亚在2003年开出首店时一度十分火爆,到2016年已经开出120家店,但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大潮来临,一众新消费品牌占据了更大的市场,萨莉亚的门店新增速度也显著放缓,从2016年到2020年,上海仅新增了23家店。
而如今,在疫情冲击下,大众的消费理念回归理性,“性价比”的重要性被抬高,萨莉亚再次凭借“童年记忆”和“西餐之光”出圈。
值得一提的是,萨莉亚的逆势增长属性已经不是之一次显现了。在上世纪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餐厅陷入倒闭潮,而萨莉亚凭借低价特色,抓住了人们消费降级的红利,实现快速扩张,到90年代末,萨莉亚在日本已开出近300家店铺,营业利润率接近20%,由此被称为“通货紧缩征服者”。
“越是经济下行的时候,市场反而更成熟,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的消费也会更偏向理智,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国货崛起的一个原因“,一位餐饮创业者对36氪未来消费表示,“萨莉亚这样的老牌低价餐厅能活得好、活得久,本质上还是他们能把成本控制好、实现高性价比,加上老客户多的因素,利润率也就更稳定”。
从选址落位上也能看出,萨莉亚的低价属性正在覆盖、征服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客群。此前,许多关于萨莉亚的报道中都提到过它的“佛系”选址,即:不选黄金地段,大多选在租金相对便宜的地方,甚至许多门店是接盘濒临倒闭的其他店铺等。而近几年,萨莉亚已经越来越多地进驻到“年轻向”的购物中心。
今年9月份,萨莉亚在上海的一家新店开进了静安大悦城,该商场的一位招商人员告诉36氪,“萨莉亚以前入驻社区场偏多,但疫情时代、消费降级的情况下,他们的低客单契合了更多人的需求,开业后很受小朋友喜欢,如果购物中心项目周边有家庭客群,萨莉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
老品牌能越活越年轻吗?
核心优势明显,但萨莉亚也并非十全十美。作为一个成立了近50年的老品牌,许多策略正在失效。
一方面是人工成本不可避免地提高,萨莉亚从人力端降低成本的思路受到挑战。
此前很多年中,萨莉亚为了节省成本,都奉行“正式工+小时工”的组合策略,广州萨莉亚餐饮有限公司的官网显示,目前3300人的员工中仅有1300人为正式员工,其余2000人均为小时工。此外,不少有过萨莉亚 *** 经历的员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公司在员工的补贴、年假等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
另一方面是物美价廉的优势开始被解构,甚至反噬品牌。
萨莉亚的低价源于在“原材料-生产 *** -餐厅服务”整个闭环中的高效运作,但对于效率的注重难免失了温度。在大众点评搜索萨莉亚,会出现不少诸如“服务态度不够好”、“菜品预制感偏重”、“装修风格老旧”的负面评论。
上述餐饮创业者告诉36氪未来消费,“现在的消费市场其实更像是明升暗降”,虽然本质上消费金额在降级,但“明升”也是有的,在近些年以海底捞为代表的服务型品牌影响下,食客们对就餐体验的要求已经整体上了一个台阶。
近两年,萨莉亚也尝试了一些新动作,包括在广州开出装修更为精致的甄选店、在日本开设与便利店规模相当的紧凑型门店(以降低成本)等,此外还推出了菜品盲盒摆件、可吃饭的口罩等微创新产品。
萨莉亚臻选店环境图(图源广州萨莉亚官网)
小店模式、臻选店模式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不管怎样,萨莉亚在过去五十年的平价坚守,已经使其在核心的供应链、门店管理等方面积累起了自己独有的壁垒。而这份积累,永远会是一个老品牌在下一阶段向前的更大底气。
西餐中的经典罗勒料理丨披萨、意面、沙拉、小食统统都有!罗勒 Basil
罗勒(Basil)是西餐烹饪中常用香料的一款香草,叶色翠绿 ,叶片光滑,有着独特浓郁的混合芳香气,味辛且略带甘甜,有“香草之王”的美誉。
罗勒在西餐烹饪中应用广泛,是很多西餐料理的灵魂伴侣,不管是开胃前菜、沙拉料理,还是烹制肉类、意面,亦或是自制香肠/热狗、烤制比萨等,罗勒都是极受欢迎的调味香草,出镜率极高。
罗勒在西餐料理的烹调用途
· 直接冷食:香味独特的新鲜罗勒叶可直接 *** 开胃前菜,亦可用于沙拉料理。
· 烹饪热菜:诸多料理烹饪中皆可加入罗勒调味/装饰,比如披萨、意面、米饭、牛排、浓汤、炖菜等。
· 制酱调味:它是 *** 青酱Pesto的主原料,可作前菜/小食蘸酱,可作披萨、沙拉、意大利面等西餐料理的调味酱。亦可搭配其他香草作料调制成各种调味料。
1 新鲜罗勒叶
新鲜罗勒叶不耐热,高温会使其氧化变色,也会破坏它的风味。
因此,新鲜罗勒叶一般是在烹饪后期才加入。厨师通常在出锅装盘时才加进料理中,可让罗勒的清香尽情发挥。
在炖菜中加入罗勒时,需将其完全没入食材中,避免与空气接触氧化,也能更好保留风味。
新鲜罗勒叶不仅能点缀装饰菜品,也能极大提升菜品风味。
或许单独咀嚼罗勒叶没有特别惊艳,但融入菜肴后形成的混合芳香气,能迅速提升嗅觉味蕾体验。不少席卷全球的经典西餐料理都会看到罗勒叶的身影。
罗勒有很多非常受欢迎的搭配,比如罗勒和番茄的组合就特别棒,玛格丽特披萨是流传下来的经典料理,顶料只有红色的番茄酱、白色的新鲜马苏和翠绿的新鲜罗勒叶,每一口都是清新自然的味道。
2 罗勒酱
也叫意大利青酱Pesto,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意式酱汁,以罗勒叶为主原料,加入大蒜、帕玛森干酪、松子、橄榄油等 *** 而成,颜色翠绿清新,风味独特浓郁。
罗勒酱是西餐料理中的百搭酱汁,用途也极为广泛。诸多看似平常的菜品,皆因它增色添彩,风味大涨,让人食欲大增。海鲜、牛排、鸡肉、甚至素食都和青酱特别搭。
首先,罗勒酱可作为冷盘的蘸酱。比如帕尔玛生火腿、帕尔玛熟火腿、萨拉米肠、意式风干牛肉、西班牙辣香肠等,配上水牛奶酪/布里奶酪和罗勒酱,就是一道美味冷盘。
当然,罗勒酱可直接作为沙拉的调味酱,搭配蔬菜肉食都很好,缓解油脂,吃起来更清爽。
再者,罗勒酱可作为烹调肉类的佐酱,增香提鲜,比如海鲜、鸡肉、牛排、羊排、鱼类等都很搭。不搭配肉类时,可涂抹面包条或 *** 开放式三明治。
罗勒酱和海鲜的CP感很强,凭实力收获一大批粉丝。罗勒的清香,坚果的芬芳,再加上海鲜的鲜香,馥郁诱人,唇齿留香,口舌生津,余味无穷,难以忘怀。无论是罗勒海鲜披萨,还是罗勒海鲜意面,都能轻松征服味蕾,让舌尖贪恋。
● ● ●
西餐料理中常用的新鲜香草有很多,有着各自独特鲜明的香气和功用,比如欧芹、迷迭香、百里香、莳萝、鼠尾草、龙蒿草、茴香根等,既可单独应用,又可组合调味,厨师们每次只需要取用些许,便能呈现一道道美味料理。
新鲜香草的期效是有限的,想要不浪费就得通过干燥、冷藏、冷冻等办法来优化保存。而最不浪费的办法就是自己种植,在阳台种植一些香草盆栽,或是整理一块香草菜地,给冗繁的厨房工作增添一点乐趣。
新鲜香草丨保存&种植
@英语天天talk 原创文章,禁止二次修改或截取片段盗用
有很多小伙伴说,在去餐厅吃饭想要点餐的时候,看不懂菜单;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才能看懂老外餐厅里的菜单吧?
首先,我们得先来认识这样的一个单词:
menu -- n. 菜单
一般在我们中文的菜单上,通常都会有凉菜,热菜,主食……一系列的分类;
同样在老外的菜单里面,也会有这样的一些分类;
(一)
通常在菜单上最开始的,叫作“前菜”或者是“开胃菜”;
如果大家在菜单上看到了“starter”这个单词,我们就可以开始点餐了:
starter -- n. 开头的人或事
注意:当这个单词出现在菜单上的时候,表示的就是 “之一道菜” 这样的意思。
starter / to start -- (菜单上) 前菜,开胃菜
不过在有些菜单上,他们也会用比较正式的说法,叫作:
appetizer -- n. 开胃菜,开胃食品
一般这些开胃前菜,通常都是一些沙拉呀,点心呀等等之类的。
(二)
菜单上的前菜看完了,紧接着就是汤类;一般在菜单上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英文:
clear soup -- 清汤
一般都是一些:鸡汤,鱼汤,骨汤,排骨汤,蔬菜汤……这些比较清澈的汤;
thick soup -- 浓汤
这种汤一般都是指:把一些食物打成泥糊状,或者是打成泥汁儿状,这样的一种粘稠的浓汤;
(三)
我们的汤类看完以后呢,菜单上的重头菜(主菜)就上场了,这时候我们会在菜单上看到这样的英文:
main course -- 主菜
通常指的是: 以 肉类,海鲜类…… 为主食的一些菜品
main -- adj. 主 要的,最重要的
course -- n. (在菜单上)一道菜
有些菜单上也会简单地用 “mains -- 主菜 ”这一个单词来表达。
What kind of main course would you like?
您主菜想要点什么呢?
需要英语系列课程学习的小伙伴们,可以戳下方专栏来学习了!!
(四)
一般主菜后面的就是配菜,这时候我们一般会在菜单上看到:
on the side -- 在旁边
注意:(在菜单上)一般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在主菜旁边的菜 -- 那就是 “配菜” 的意思嘛!
(五)
配菜完了之后,就是饭后甜点,一般在菜单上,英文会写成:
desserts -- n. 饭后甜点
一般都是一些蛋糕,果冻,冰激凌,水果……
我们大家在点完甜点以后,可以说整个菜单也就到了尾声;但是在有些菜单上,在最后还会出现一个调料的分类,大致就两种:
sauce -- n. 调味汁,酱汁
(一般都是淋在牛排上,肉上……的酱汁儿)
dressing -- n. (搅拌沙拉用的)酱料
(一般比较粘稠)
到这里,菜单就算是看完了!!
需要英语系列课程学习的小伙伴们,可以戳下方专栏来学习了!!
关注@英语天天talk,天天都有新收获;我们一起努力进步,加油 !
上海都市书写及中国文化符号,象征现代与开放的西餐厅,石库门麻烦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点一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更大动力,谢谢!
叙事裘小龙的作品中,书写了大量的异国文化符号,这对西方读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其中更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的饮食、建筑和诗歌。异国文化符号的加入,让中国不再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承载文化特色的主要舞台。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任何作家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裘小龙的小说故事大多发生在“上海”,他的作品着重刻画上海都市生活,试图以点带面,通过对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刻画来反映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果。
近代以来,上海开埠,外资纷纷涌入,让这座原本不起眼的江南小城逐渐发展成为远东之一大都市。随着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愈发蓬勃,作家围绕“上海”进行创作,逐渐发展出所谓“海派小说”。从二十世纪初期的“鸳鸯蝴蝶派”,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再到四十年代的上海孤岛文学,叶灵凤、穆时英、张爱玲等人对上海的刻画大多是偏向于通俗化、商业化的爱情小说。
改革开放以后,仍然有作家坚持对“上海”这座城市进行刻画,如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都可以被视为是海派文学的精神续作。裘小龙对上海的都市书写同样可以被视为是对传统海派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不同的是,裘小龙尝试通过一种严肃的写实风格,塑造一个更为真实的上海,他在作品中提到的道路、餐馆等地点,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他笔下的上海都市,既有现代化的繁华,又有历史变革中遗留下的各种问题,表现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旧交替过程中,大城市中小市民的生存困境。饮食文化在裘小龙的小说中,来自中国的美食形形 *** ,侦探陈超似乎总是一边办案,一边享受生活。小说文本中,作者对于饮食细节的描写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市井中的早餐茶点、昂贵的西餐咖啡、新奇的特色美食等等,除了出入大小餐厅,他也时常会和朋友聚在一起,做一些家常便饭。
饮食最能代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也最能吸引异域读者的阅读兴趣。代表传统的市井小吃代表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通常隐匿在市井小巷当中。在上海生活,随便走入一家其貌不扬的小铺,都能收获极佳的体验。小说中,侦探陈超在办案过程中,经常会在出勤附近的小店中,填补饥饿:他走出了关红英的房间,来到街对面那家脏兮兮的饮食店。他挑了张摆在人行道上的摇摇晃晃的木桌坐下来,点了一客生煎馒头和一碗牛肉粉丝汤。
汤先上来,上面飘着葱花末子,但是像上次一样,他得等他的生煎,这地方只有一口大的平底锅用来煎馒头……陈超和于光明在侦查结束后,闻到街头的咖喱味,走进一家点心店:饭店里只供应冷面、冷馄饨和几样冷盆,但一口锅里却盛着热气腾腾的牛肉汤,于光明喝了一大口,点点头。啤酒够冰的,烟熏鱼头的味道也不错。那盘目鱼的味道也很特别。
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饮食,代表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虽不能和高级餐厅相提并论,却饱含着烟火气,让整个城市变得热闹非凡,同时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东方情调。象征现代与开放的西餐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对西方世界充满好奇,外资重新进入,中国本土也重新开起了许多西餐厅,特别是在曾经被誉为“十里洋场”的大城市上海,如侦探陈超的朋友卢华侨。
决心和妻子一起开一家俄罗斯风味的西餐厅:卢华侨又一次宣布他的饭店——莫斯科部外——已经顺利开张了。在延安路上的这家俄式西餐馆,不仅供应鱼子酱、罗宋汤和伏特加,而且还有几个穿着暴露的俄罗斯女招待。陈超与王枫约会,也会选择相对优雅的环境,咖啡馆似乎成为休闲的必备之处:咖啡馆坐落在一个铺着木板、凸出在江面上的大平台上,上面摆着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他们沿着一个银灰色的旋转楼梯走上去,挑了一张大花伞下的白色塑料桌子坐了下来。那儿能看见动人的江景和在江中五颜六色的过往船只。一个女服务员给他们端来了咖啡、果汁和一大盘各色水果。
西餐在中国的流行,表现出中国社会在九十年代的开放属性,西餐似乎也象征着一种现代化的生活,人人都心生向往。不只是在上海,就连广州当地的烧鹅、叉烧,在街头小贩的口中,也变成了“香港烧鹅”和“港式叉烧”,“仿佛任何东西只要贴上‘香港’的标签,就能变成抢手货。”新奇的特色美食除了传统与现代,裘小龙的笔下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特色美食。
如“广东人在美食方面一向以大胆想象而闻名。蛇、狗肉、猴脑、猫肉,还有小老鼠,都是他们的盘中美味。”文中对于这种勇于尝鲜的精神,刻画的还是非常到位。再如《石库门歌》中,白云为陈超准备的美食:望着那一小碟金黄松脆的油炸麻雀肫,他心里暗想,做这一叠菜不知要用上多少的麻雀?另一道菜的原料是鸭子,同样别出心裁——那是一只只拿掉了头骨的鸭头,这样,食客就很容易吃到鸭舌或吸取鸭的脑汁。
但真正令他难忘的还是那盘“ *** 虾”。河虾盛在一个玻璃碗里端上桌,刚上来时还是活蹦乱跳的。她拿来了一个小木桶,底部铺着滚烫的小石子。她先在虾碗里倒进酒,然后把醉虾从碗里捞出放进木桶里。一阵嘶嘶声过后约两三分钟,一盘朵拿虾就做好了。麻雀、鸭脑、 *** 奸,这些独特的吃法,体现出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创新能力,突出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聚会中的美食每一次家庭聚会,美食都是必不可少。
如陈超乔迁新居,朋友卢华侨来道贺,带来了美味的叫化鸡:“叫化鸡要在炉子上多炖几分钟。我保证这是全H市更好吃的鸡。用正宗的黄山松针来烧的,你会吃出它与众不同的风味来”;不擅长做饭的陈超,看着菜谱也要努力摆席,为朋友准备晚餐:主菜有猪肚、熏鱼和茄汁虾仁,还有他从饭店里叫来的一盆酱爆鳝丝。
他还开了一罐梅林的粉蒸肉,配上些绿叶蔬菜,也算是一道菜。在边上,他放上了小盘的凉拌番茄和黄瓜。等客人到了,他会用罐头肉的汤汁和罐头咸菜煮上一锅汤。繁复的美味,体现出中国人对家人、对朋友的重视。在于光明和陈超的聚会当中,佩青为大家准备了美味的大闸蟹:在铺着桌布的饭桌上,大闸蟹个个圆鼓鼓的,油红的背,雪白的肚,摆在小小的竹蒸笼里那把小榔头在青花瓷的碟子间显得亮闪闪的。
黄酒温得恰到好处,在灯光下泛着琥珀的颜色。尽管于光明和佩青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但在聚会场合,他们也愿意和朋友一起分享,这种奢侈的美味。总而言之,在裘小龙的小说中,对于中国饮食的书写,是非常丰富而细致入微的。传统的市井美食代表着上海都市的饮食文化,而西餐的普及体现出中国的开放与现代化,特色美食给人以感官 *** ,聚会中的奢侈品则体现出中国人对亲朋好友的重视。
对于西方人而言,对美食的书写,既能营造浓厚的中国情调,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独特的品性特征,以此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无疑是跨文化传播的优秀载体。建筑与城市风貌裘小龙的侦探小说,多以上海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舞台。上海这座中国近代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桥梁。
早在开埠之初,这座城市就兴建起了许多洋房建筑,一直保留至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外资涌入,上海变成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许多老式建筑年久失修,亟需修缮。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国与西洋的结合,上海正是这样一座极具魅力的都市。
石库门——上海代表性民居建筑
石库门是上海更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通常被当作是上海近代文明都市的象征。正如裘小龙在文中介绍的那样:弄堂里大多数的房子建于二十年代,或是更早。十八号实际上就是之一幢楼,跟那间小亭子连着的那一幢。楼前有个带围墙的院子,房子盖着瓦片的屋顶,带着飞檐,一个个阳台上晾满了衣服,湿衣服的水滴飘到了院子里一堆堆蔬菜上和旧自行车上石库门中,居民众多,家家户户,充满了生活气息。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大量居民涌入,生活空间急剧压缩,石库门作为一种老式建筑逐渐变成了一种较为落后的生活区域,变成了城市贫民窟:即使在解放前,这幢楼看上去也像是被分隔过的,为了能容下更多的女孩子……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这样的楼房都有不少年久失修的迹象——破窗子,开裂的水泥地,剥落的墙面和弥漫在过道里的公用厕所的气味。显然,每层楼面只有一间公共卫生间。
卫生间的一角被改建成了淋浴房,其实只是在水泥地上树起一块塑料隔板。不只是“劳模”关红英,于光明警官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这是一幢石库门风格的破旧小楼,住着不下十二户人家。天井里到处都是落满尘埃的杂物和各家扔出的垃圾,这个破败的小天井看上去就像杂乱无章的旧车场,怡如他此刻的心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石库门建筑因没有单独的厨卫空间,而显得落后于时代生活,因此,于光明警官急切地想要搬离此处,住上单位分配的独立住房。裘小龙时常将命案发生地点安排在石库门,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建筑最能代表上海的城市风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石库门中居民众多,邻里关系亲近又复杂。
尽管居住在其中的人员众多,但上海人不习惯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如关红英的许多邻居,同她只是点头之交,连她交往过男朋友都不知道,这在北京大杂院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得过邻居的法眼。毫无疑问,裘小龙对石库门的描写是细致且详实的。如果是写给中国读者,或许作者不需要对此做出如此详细的描写,只要点名这栋楼是“石库门”建筑,中国人自然就可以理解,并且想象出其大致样貌。
抢跑万亿预制菜赛道|花花食界:国内首家定位西餐预制菜的品牌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大幅上涨,2021年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2022年预计达到4196亿元,而到2026年将突破一万亿元。疫情防控常态化、懒宅经济的催化,加速了预制菜的发展进程,加之各地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预制菜行业迎来“黄金时代”,成为了最新的大风口。
而随着预制菜的爆火,不少创业者和投资者也跃跃欲试,想在万亿风口下分一块蛋糕。
预制菜赛道真的有数据预测的那么大吗,是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
入局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未来预制菜赛道将如何发展,产业上下游还有哪些机会?创业者如何更好地切入?也有不少餐饮经营者选择预制菜,安全便利的同时还能降本增效,这个领域拥有无限可能,发展与竞争同在,挑战也与机遇并存。
10月11日,创业邦「邦直播」栏目特邀预制菜领域黑马—花花食界创始人陈建华,泥藕资本的创始人杜欣与大家云端相聚,开启了预制菜的“圆桌对话”,共同探索万亿“风口”下的竞争和机遇。
嘉宾介绍:
分享嘉宾: 陈建华,花花食界创始人兼CEO,创业邦星际营23期学员,2022 DEMO CHINA新商业专场冠军,曾担任佳沃食品总裁。原上海烹饪协会副会长、国际生鲜协会(PMA)理事。深耕预制菜行业近十年,具备丰富的产品全链经验及产业资源;曾主导了多个跨境战略并购,具备极强的全球食品产业运营及整合能力。
分享嘉宾:杜欣先生是泥藕资本创始合伙人。在创立泥藕资本前,杜欣先生在美元基金和产业资本有超过10余年股权投资和产业创新经验。
杜欣对新兴产业机会有敏锐的洞察力,拥有丰富的天使投资和投后管理经验,擅长帮助早期企业进行业务战略梳理、构建组织能力。
投资案例:SOUL APP、纵腾 *** 、微动天下、计支宝、大势智慧、天融信科技、秀强股份、百融云创、花花食界等。1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不是一个新事物。
其实我们很早就接触过预制菜,比如超市的即食罐头、风靡一时的自热锅、加热即食的小龙虾,甚至我们平常吃的外卖有很多也是预制菜,预制菜早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无形中成为了购物车的必备品。
"料理包"、"餐饮零售"、"供应链产品"、"复合调味料"……这是从业者们在"预制菜"这个名词兴起之前,对预制菜产品们的称呼。简言之,预制菜是指预先做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食物,主要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食品,通过稍微加热或者简单烹饪,即可食用。
预制菜在海外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在欧美、日本等国家,也已经相对成熟,而在中国,这片“蓝海”才刚刚开启。2预制菜是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
在如今的大环境中,预制菜的火爆是否能一直持续?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两位嘉宾也分别做出了精彩的解读。
泥藕资本杜欣提到, 过去很多消费者可能对预制菜有一些固有认知,觉得预制菜“不够好吃”“有添加剂”“是速食食品”“不健康”等等,其实现在供应链技术及工业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并不断优化,一旦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这种低成本高效便捷的优势就会很迅速被接受。
陈建华结合内因和外因来分析,得出预制菜火爆是源于应用场景需求加大的原因。
对于内因,一方面是B端餐厅因疫情或者现金流的原因在重后厨遇到的瓶颈,餐饮行业连锁性导致的菜品标准化、一致性; 另一方面是需求推动技术后端变革,技术不断提升解决客户真实需求。
而外因则是90后群体多为下厨做饭发愁,全靠外卖餐厅甚至很少开火做饭,宝妈宝爸兼顾了职场和家庭一日三餐成为负担,更多的人追求高安全,高品质的菜品,在未来也会成为新趋势。花花食界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领域,也是深耕了很多年,看到了很多客户的需求后,从而定位西餐预制菜,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关于创业是否要追风口,如何“踩中”风口,两位嘉宾也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陈建华认为,风口不是追来的,任何行业的风口都是有天时地利的条件作为基础,面对风口需谨慎,最根本的还是脚踏实地,夯实底盘,提升核心能力才能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发展。
杜欣认为,面对风口其实需要测量风口的长度,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业务或者一个行业的变迁是注定未来5~10年的一个长周期趋势的话,其实就是风口。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更多基于一个产业发展的必然,比如过去看到更多偏于流量端,从Shopping Mall转型到电商、短视频,因为流量的特征发生改变,产生了交易行为的改变,这也是项目端迁移的本质规律。当然只关注流量是不够的,还需关注科技发展技术进行的阶段,像农业目前是数字化水平较落后的阶段,预制菜就是把价值链打通的方式,加上 *** 相关扶持推动发展,未来会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形态。
所以风口更多是大家形成的共识,围绕产品核心规律去一步一步去做,同时保持高度冷静,谨慎选择谨慎去做符合现阶段的事情。3花花食界的“组合拳”
花花食界作为国内首家定位西餐预制菜的企业,它的打法非常值得关注,那么它在行业内是如何定位的?产品理念是什么?为什么定位在西餐呢?陈建华阐述了他的独特打法。
花花食界定位在中式西餐,之所以做西式预制菜,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行业认知性上,花花食界拥有3年大型中餐预制菜企业的经验,对行业有一定实践和理解;其次在用户方向性上,针对预制菜需求量大的Z时代消费者,追求的更多是偏西式的休闲生活,不再是花大量时间买菜做饭,更愿意外出社交、游玩,朋友聚会等方面,所以对食材标准化,快捷方便等方面要求会更高。
此外,由于地域性原因,饮食习惯不同,导致中餐通用性、普适性比较低,而大家对地域美食又比较敏感,难以全面覆盖,但相对西餐来说,口味标准化通用性更强,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在食材安全性上,花花食界从源头找到好食材,打造安全极短供应链管理提升安全性,避免普通餐厅的N道环节,还原食物本身的口味,以最短的渠道投送客户端。
杜欣从投资者的角度,阐述了对于中餐预制菜发展的预期,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他提到,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种产业终局的思考,不称之为中餐或者西餐,统称为现代菜,更适合现代人口味和生活习惯的烹饪方式,无论是从原材料的选育,还是供应链的细分环节来看,更快得进入了工业化。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需要3点即可:好吃、安全、方便,但是回归本质,从菜品多元、口味需求分散复杂难统一的情况,以及中餐供应端粗线条的现状来看,很难做出高品质的菜品投放市场,所以花花食界找到一条路先从西餐做起,很大程度解决源头问题。
西餐被大家熟知的口味、记忆的高度标准化,率先让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品牌认知,再者花花食界的餐品其实更偏混合口味,符合中国人的味蕾,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更关注的是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以及高效率,能够打通产业壁垒,就是好项目。
花花食界选择了一条在工业化和供应链比较成熟的领域去突破,这个是非常聪明的,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最难的就是垂直纵向整合,从种子端控制管理,发挥产业链优势,实现农业科技化升级和食品工业快递升级,确实是一个数10万亿的的市场。4预制菜的竞争与挑战
风口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在当下,预制菜也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花花食界如何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是怎样把优势发挥到更大呢?
陈建华认为,花花食界的核心竞争力是“解决客户的痛点,解决行业的难点”,重点在于提升内功,做好本职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当你的产品有足够竞争力,当你的企业有一定的核心壁垒,你就具备一定的优势。
回归到创业企业,当企业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快速决策,拥有单点突破的能力,就会形成相对优势。其实,做任何行业核心有三点,之一点事为先人为重,第二点选择合适的团队,第三点专注做好产品,我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杜欣提到每个公司的发展都需要从终局看布局。他提到,今天的创业与上个时代有很大差异,以往需要快速加入热潮做行业领先,而现在创业更考验综合能力,获取资本支持、拥有强悍团队、具备打硬仗的能力、整合行业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等等,对创业团队各方面要求会更高。如果最开始没有一个完美组合就要想清楚如何从0-1的核心推动,无论是关注产品打磨和管理供应链还是市场营销从流量入手,终究是殊途同归,最后在竞争的策略上,都需要不断弥补短板,突破单点才能赢得竞赛。
巨头入场竞争,是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陈建华提到: “首先我认为巨头进入行业是特别利好的影响,这是对预制菜行业很强的背书。预制菜行业的链条比较长,而每一个巨头在链条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实际是能负责不同的模块,对于行业推动能起到一个非常正向的作用,我们需要给B端餐饮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所以也合作了一些餐厨设备公司、原材料的厂商、京东销售平台的沟通等等,所以不同产业链上的玩家进入行业,也会进行业协同和合作。
实际上,每家公司都有优势和短板,企业要把自己的身体练得强壮,跑得很快,最后把自己从一个百米选手变成一个10项全能的选手,这可能是对我们和团队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杜欣也认为巨头入场会让领域内百花齐放的局面更加容易,每个巨头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在专注产品方面还是需要创业者去发力,在面向B端C端客户时提供一个集成更佳的解决方案,它要求最懂用户且最懂供应链。
如果未来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有一定代表性,当我们联想到某品牌时也是更多行业龙头出现的过程,最终产品会走向集中化,走向细分领域内主宰市场,强者恒强的局面。
对于预制菜未来将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陈建华谈到:“预制菜目前看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和行业,因为餐饮与家禽、蔬菜等原材料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整个餐饮行业的零售总额去年是达到了将近5万亿,家庭的消费数额更多,实际上是将近10万亿这样的一个市场。
农业目前的数字化水平是较落后的,所以目前整个行业还有很多机会,初创企业进来之后,首先要分析长板在哪里,从而专注擅长的领域,其次是切中一个点,将客群定位清楚,解决客户痛点,提供好产品解决客户真实问题。”
杜欣同样认为预制菜在目前还有很多领域是空白,当创业者踏入这个领域时,需要想清楚什么价值是更大的,从价值链的角度看,要么贴近消费者建立用户心智壁垒,要么就是贴近于上游的核心供应链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建设。
预制菜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该本着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领域的原则,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预制菜行业走向新篇章。
*本文内容出自邦直播的「万亿元“风口”下的预制菜,竞争和机会」。
以上内容根据被采访者或其他第三方所提供资料整理,不代表创业邦观点。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本文源自创业邦
七个西餐基本知识,你知道几个?西餐是比较喜爱的一种餐饮,人们不仅经常会去西餐厅吃西餐,还会选择去西餐厅聚餐。但是,对于西餐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西餐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基本西餐知识。
常见的西餐酒杯有哪几种?
●威士忌小杯和矮杯:容量为40毫升比较小的玻璃酒杯。
●希波杯:容量约在140-240毫升之间,中等高圆型的玻璃杯。
●柯林斯杯:容量约在300-350毫升之间,高圆形玻璃杯,一般要冷冻过使用。
●古典杯:容量约在180毫升的阔口矮杯。
●鸡尾酒杯:容量约为120毫升,漏斗型高脚杯。
● 酸味酒杯:容量约为120毫升,细长带矮脚的郁金香花型酒杯。
●白兰地酒杯:容量约在240毫升左右,带矮脚的气球型的大酒杯。
●利久酒杯:容量约在30毫升,细长带脚的郁金香花型酒杯。
西餐常用的服务用具有哪些?
立暖盘、椭圆形暖盘、大汤碗、食物盆、酒篮、面包篮、肉汁船盆。
常见的西餐用具有哪些?
●叉:叉又分为糕饼叉、海鲜叉、甜点叉和餐叉。
●刀:刀的种类有黄油刀、鱼刀、甜点刀、餐刀和肉排刀。匙;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冰茶匙、服务匙、甜点匙、清汤匙、咖啡/茶匙和小杯咖啡匙。
●专用餐具:它是根据菜点而设置的,常见的有龙虾签、龙虾叉、蜗牛叉、蚝叉、蜗牛夹钳。
西餐的服务用具有哪些?
糖夹、冰夹、通心面夹、糕饼夹、服务匙(带槽)、服务叉、蛋糕刀、蛋糕托匙、台刷、切肉叉、切肉刀和剔骨钢刀。
西餐的桌上用品有哪几种?
咖啡壶/茶杯和碟、小杯咖啡杯和碟、牛奶壶、糖缸、烟灰缸、咖啡壶、茶壶、花瓶、咖啡/茶过滤器、主菜盘、鱼盘、汤盘、汤杯、烛台、胡椒粉瓶、盐瓶。
西餐如何摆放餐具?
摆吃盘时,底下放一垫盘。刀放盘右,刃朝里;叉摆盘左,尖朝前。
刀叉的数目一般摆三套,即小吃刀叉、鱼刀叉、热菜刀叉。汤勺放在吃盘右侧,即小吃刀叉与鱼刀叉之间。果刀横放在吃盘前,刀柄向右,刀刃向里。茶勺与点心叉交叉放在果刀上。面包盘放在盘左,叉子外。黄油刀放在面包盘右上方。五味、牙签筒、口纸杯等,每隔一定距离,以食者取用方便,摆放一套。
西餐宴会如何摆台?
西餐宴会摆台应根据宴会菜单,选择各种相应的餐具,按上菜顺序将刀、叉、匙全部摆齐。
常见的菜点道数有:头盘、汤、鱼类、肉类、甜食;汤、沙盘之间的距离要相等。装饰盘摆在每个席位正中,盘的图案店徽要摆端正,盘边距桌边约1.5厘米,盘与盘之间的距离要相等。在装饰盘的右侧从左向右依次摆放餐刀、鱼刀、汤匙、头盘刀,刀把距桌边1.5厘米,然后再从餐盘的左侧向右依次摆放餐叉、鱼叉、头盘叉、叉把距桌边1.5厘米。
从十元平价到百元网红,日本吐司专卖店的花样还真是多此前我们介绍过,在日本吐司作为主食经常会被顾客买回家后再加工食用。而 2012 年开始,以 CENTRE THE BAKERY 为代表的吐司专卖店和涌现的生吐司门店,迅速提高了高级吐司在市场中的地位。
使用了大量乳制品和 rich 原料的好吃的吐司专卖店,从东京到地方城市都在增加。并且随着吐司受到欢迎,衍生的加工吐司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 CENTRE THE BAKERY 在店内提供的再加工吐司制品。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给大家介绍几家吐司专卖店,既有常规面包房转型后的无人预包装吐司门店,也有主打吐司与咖啡搭配的吐司专卖店:
「コーヒー&トースト(Coffee & Toast)」作为吐司专卖店非常出圈,看官方 ins 图即可隔着屏幕感受到浓厚的网红气息扑面而来,非常具有话题度。
2020 年,Coffee & Toast 还不是如今的画风。创始人因为非常喜欢浅草「鹈鹕 Pelican」的吐司,专门开了这家吐司专卖店。最初的菜单设计,为了充分体现吐司的特质,有 3.5-7cm 的厚切选择,topping 也不会过于复杂,价格在 600-1000 日元左右。
○早期的红豆吐司和芝士吐司,るるぶ&more
不过很快我们看到店内调整了风格,创始人自称慢慢开始 *** 自己想要的口味,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店内有插画面包菜单,会根据当天的食材,出品 30-40 款吐司。价格也水涨船高,很多款售价 2000-4000 日元(大约 ¥100-¥200)不等。
即便如此,得益于在 SNS 上的高话题度,每天都有人排队去吃,因为堂食座位只有几个,等位时间也很久,目前也提供外带。营业时间也调整为 10:00-15:00(售完即止)。
「トースト専門店 persimmon」名字很可爱,翻译过来就是「柿子」,最初是一家经营各类面包的传统面包房,后来基于对吐司的痴迷,转型为吐司专卖店。persimmon 官网介绍通过严选与吐司相配的食材,提供 20 多种原创加工吐司供选择。
吐司基底有三类。有混合大量鲜奶油和黄油的高级吐司,奶香浓郁且柔软湿润;法式面团 *** 的法式吐司;以及加入国产高级发酵黄油,多次调试而成的丹麦吐司。不同的吐司会有不同的食材搭配,其中以法式吐司的搭配最多。
○部分菜单截图
柿子的吐司因为今年物价上涨,经过了一轮提价,价格区间多在 300-400 日元(¥15-¥20)。据介绍店内每单成交的均价在 600 日元左右,主要面向学生以及门店附近的上班族。
不同于现制现售的门店,柿子的吐司都是预先包装好放在货架进行售卖,店内也有微波炉供顾客加热面包,没有堂食区。目前柿子的三家分店均为 24 小时营业,会根据时间进行无人售卖和人工收银的切换。无人售卖时,大家只需要拿好产品,将现金投放至收银箱即可,所以目前店内只支持现金支付。
○店内售卖的预包装加工吐司,sendaiminami-tusin.com
「トースト専門店 8.OttOBread」,主理人有西餐背景,还有自己的意大利餐厅。相比上面两家,8.OttOBread 用餐环境较为友好,食客可以在店内放松用餐。门店位于冈山市,生活节奏适宜,据说也有很多从东京移居至此的。
开业两年多,8.OttOBread 就凭借独特的菜单创意,受到周围居民的喜欢,复购率很高。口味上既有日式风格的,也有西餐风格的,擅长蔬菜、水果以及酱汁的搭配。
据介绍,店内每个季度都会进行菜单更迭,注重时令,所以即便是熟客也能经常能品尝到新式口味。产品价格在 500-700 日元(¥25-¥35)之间。
店里的吐司除了基于原创性深受欢迎之外,还有平日限定的 Half & Half 套餐(1300 日元),包含两种吐司,还随附沙拉和饮品,也受到了顾客的欢迎。
8.OttOBread 还提供平价早餐(11 点之前),有 200 日元的平价之选。店内一般营业至下午 3/4 点。
○店内提供的套餐,okayamafood.com
「LeBRESSO」的取名“别有用心”,是由 leb(心)、bread(面包)、espresso(意式浓缩咖啡)的组合词,希望通过用心的面包和意式浓缩咖啡,为顾客的生活带来快乐。
店内的白吐司,追求像刚煮熟的米饭一样有嚼劲和湿润的口感,入口还能略带甜味,是不会吃腻的面包。既售卖整条吐司,也有再加工的吐司种类供选择。
今年,店内还推出了杯子蜂蜜吐司,是招牌吐司经过浸泡黄油和蜂蜜,再搭配冷牛奶冰淇淋,因为造型可爱,也被亲切地称为“蜂蜜花束”。不同季节也会有不同的口味搭配,还有正常版和迷你版出售。
○原味蜂蜜吐司-780 日元,迷你版-580 日元,
此外,售卖的整条吐司也会经常推出时令限定风味,看着都很诱人,有些口味的搭配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吐司、咖啡之外,店内也会有部分起酥类产品出售。
最后再来看下「トーストcafeファイン(Toast Cafe Fine)」。相比于前面的几个品牌,Toast Cafe Fine 称得上是一家老品牌,在大阪很有名气。
Toast Cafe Fine 出售自制外脆内软的吐司,但主要的产品还是用自家面包 *** 的 43 种吐司。
从官网和 ins 上看,可选品类非常多,价格多集中在 400-600 日元(¥20-¥30)。受欢迎的有明太子奶酪、蜂蜜、果酱等口味。最近蜂蜜吐司又新出了口味,有蜂蜜大蒜、蜂蜜大蒜奶酪、蜂蜜奶酪口味,以及在蜂蜜奶酪基础上加入黑胡椒调味的等等。
店内同样提供 half & half 的菜单选择,可以一次吃到两款吐司,很受欢迎。
还有一直以来的招牌“炖吐司”,顾名思义就是挖空吐司的组织,将奶油炖菜放入其中加热食用。据介绍,吐司边缘还保持着脆感,内部配菜柔软浓郁,感觉跟冬天很配??。
以上,就是今日介绍给大家的几家主打吐司的品牌门店了。从十元到百元,颠覆平价吐司,通过更 rich 的原料或是再加工的方式来提供更高品质的食物,并以此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是产品开发与消费者体验的双赢。通过吐司与咖啡、冰淇淋、果汁、茶的跨界组合,来拓宽售卖场景并聚焦产品,提供更具新鲜感的代餐选择,也不失为好的探索。
或许饮食边界大概率并非来自于饮食文化的差异,价格合适又好吃的食物总有撬动饮食习惯的力量。你有国内推荐的好吃的吐司吗,欢迎文末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此外,若您有任何烘焙品开发、产品升级等需求,也可以tian jia「大所:cibtsh01」,CIB 具有专业的研发能力,可以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提案服务~
文 | Mogu
图 | 除特殊注明外,均来自品牌官方
——————————————————————————
我们是一个好奇心辽阔专注于探索面包科学的组织,在技术前沿试验不止,也穿梭于面包历史的长河不停回溯,我们乐意与你分享和探索一切面包的可能。更多一手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CIB烘焙技术研究所(ID:CI *** CN)
言盐推出THE OFF MENU特别菜单,时令食材呈现品质西餐|美味上新实习记者|阿依达娜
编辑|严之俊
八月中旬起,上海言盐和深圳言盐餐厅开展为期1个月的THE OFF MENU特别菜单活动。本次特别菜单活动紧扣言盐出品原则,选用自家特色食材及当季时令高品质食材呈现美味。
【手工肉松黄油面包】是用法国总统黄油、法国面粉、玉米鸡鸡胸肉做成的肉松烘焙而成的手工肉松黄油面包。传统Brioche是重黄油面包,言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口味的多变性,增加了肉松,除此以外没有额外添加物。这款玉米鸡之前在言盐的大菜单中也有使用,这次纯粹用鸡胸肉来做肉松,胜在鸡肉和油脂的香味。黄油将肉松拌得更为湿润,再用面团包裹后烤,避免肉松外层焦化,掰开Brioche后,内里的肉松依然质地滋润。
【西班牙红虾Carpaccio】使用0号西班牙红虾, 虾头和虾壳进行分离,虾身肉做Carpaccio。
虾头和虾壳用黄油,加香茅、大蒜、小香葱煎香,做成虾油酱汁。Carpaccio里加入了言盐定制的咸度为2.9的鱼子酱,一点芥末籽,香草油,亚洲风味汁,青苹果啫喱,激发虾肉的甜味。精华的虾脑由客人席前挤出,还原到虾身Carpaccio上。
【脆炸意大利布拉塔芝士 芝士花沙拉】是一道沙拉菜,用上了两种芝士。传统的是芝士加橄榄油做沙拉,这次言盐做了脆化的口感,布拉塔芝士外层裹上面包糠,外表炸脆,内里呈流质状态。另外一种芝士是瑞士的修士头奶酪(Tête de Moine),也叫泰德莫丸或者僧侣头奶酪,是用生牛奶制成的半硬质奶酪芝士。Moine芝士的发酵时间更久,口味更重,口感也更硬实。配的沙拉主要是番茄类,用晴王葡萄代了替绿色番茄,生菜用奶油生菜和玉兰菜。
【熟成Infinite M9里脊薄切香煎鸭肝松露寿司】概念源自中国的传统粽子,结合西餐经典菜品罗西尼牛肉。选用先湿式熟成,再短期干式熟成的澳洲Infinite M9的里脊,取其中段部位,让肉的味道更为浓郁。先用熟成牛油,对里脊肉的表皮进行轻煎,里脊冷却,锁住汁水后,再薄切,做成Carpaccio形态。寿司饭用日本秋田小町米,煮得微湿。寿司调味用言盐自家用李子发酵的李子醋,酸味自然。将寿司米饭,铺在牛肉薄片上,再铺上轻煎激发香味的鸭肝,用云南松露自制的松露酱,将粽叶做成底托。
【当季牛肝菌火腿汁煨鱼唇】牛肝菌使用当季云南的黄牛肝菌。厚切牛肝菌,用高油温煎制,外层煎成金黄色,锁住汁水。用大蒜、小干葱,炒制,去除略带的异味。再用十公斤口蘑浓缩成一公斤的口蘑汁水来烩制牛肝菌,再为牛肝菌增添菌香味。干货鳐鱼鱼唇经过一周泡发,用西式即食火腿骨、老母鸡、鲍汁做成类似中式高汤,再以煨制干货的方式来煨鱼唇,鱼唇调味源自火腿骨和高汤的底味,不再额外添加味道。
【油淋云南小麻鸭酿糯米芡实甜豆】灵感源于江南的八宝鸭、广东的酿菜与粤菜的脆皮鸡菜式。言盐在测试后选择了云南小麻鸭(又称小刀鸭),重量为1.2-1.5公斤,体型小,肉质嫩,口感好,油脂较少。先腌制入味,用西式低温慢煮,再放入熟成柜后做一夜吊干,减少表皮水分,表皮收缩再以油淋,令表皮脆化。鸭子内腔加入糯米、芡实(鸡头米)以及新鲜甜豆,炒成酿料后回填,增加鸭子的风味。
【叻沙米线 海鲜烩】为言盐版本的叻沙,豆芽换成花生芽,用云南的米线,再加上鱼豆腐做成基础,加上叻沙胆。叻沙胆用南姜、法国干葱、蒜头、香茅、新鲜辣椒和干辣椒。调味用虾膏、鱼露、开洋、再加上新鲜的椰浆。海鲜食材为煎挪威扇贝、煎新西兰鳌虾,蓝鳍金枪鱼不提前烹制只提前用香草调味,将这些食材放入叻沙汤底中,以汤的温度让海鲜食材达到合适的熟度。整体叻沙胆的口味,层次丰富,各自鲜明,但味道不互抢,相互平衡。
【熟成Prime牛肋排照烧】相比常见的战斧、Porterhouse、肉眼、西冷等部位,言盐这次用了Prime级别的牛肋排。干式熟成的牛肋排,先加牛肉汁和照烧酱汁,进行真空低温慢煮,提升内里熟度,减少后面在烤箱中的步骤时间。照烧酱汁用清酒、味淋、日本低盐酱油、蜂蜜、茄汁调制,再加上用小干葱吸饱自家制的醋点缀,以酸味来平衡油脂与较重的口味。
【芝士甜玉米蛋筒】用本地的甜玉米粒加上粉碎后并且融化的马苏里拉芝士,一同充分融合。装在自制的蛋筒里,做成冰淇淋的样子。Topping用嫩玉米汁,加上淡口的芝士,做成芝士酱,再挤在蛋筒上。外观上看是普通的蛋筒冰淇淋,吃时会有拉丝的惊喜,有反差感和戏剧性。
【言盐的礼物】为紫罗兰混合莓果香草蛋糕。外层用巧克力做成礼盒的样子,切开后里面是用紫罗兰面粉、香草、树莓、黑莓、蓝莓、紫罗兰的果蓉、新鲜的莓子、奶油和马斯卡彭芝士做成的蛋糕。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