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血液疾病,患者由于经常接触一些放射性物质,药物 *** 等因素,致使患者经常会出现皮肤的紫癜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血液系统,除了积极的进行常规治疗。那么,在其日常的饮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尽力不吃一些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品,在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情趣,持维心情愉快乐观,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平素不要吃食油腻,生硬,辛辣食物,是阴虚内热者还须禁忌辛棘炙煿、煎炒烧烤之物。应以进食清淡、低脂、高蛋白食物为宜。平素应防止操劳,早睡早起,当进行慢体育运动,加强体质。
人们要尽量改变自身的坏的生活习惯,这样就会对对血小板减少的预防起到很大的帮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的活动,主要是散步、慢跑与太极拳等更好,来加强体质。不过要免得外伤,预防出血或是加重出血。
多吃些清淡、富有营养与易消化的东西。主食主要以高蛋白与高维生素为主,像玉米、小米、豆类、蛋类、瘦肉等。还要多吃一些新鲜蔬果,像菠菜、青椒、橙子、核桃、红枣等,忌辛辣、油腻和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好转期病人的饮食要软而细,少吃硬食及粗纤维食物。如有消化道出血经历者,不要吃太热的食物。
要明白做好血小板减少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这样大家才可以享受生活,及时防范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肝炎和水痘等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了解天气变化状况,积极加减衣物,免得着凉感冒或加重病况。
平常要保持心情开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要保持自己的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和感冒,防止外伤。这是诊疗血小板减少的注意点。
通常护理环境要很好,房间通风2次/天,紫外线照射一个月。急性发作期病人要躺下休息,免得剧烈活动和创伤导致出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东西,半流质与软食,温度不应该过高,多食蔬菜、水果(洗净去皮),防止便秘。禁食生硬、辛辣之品。
北京方案 vs. PT-Cy方案-- 多中心巢式对照研究评估再障贫血更佳单倍型移植方案【1分钟秒懂要点】:
国家中心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比较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粒细胞集落 *** 因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G-CSF/ATG,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采用回顾性巢式对照研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以PT-Cy组为试验组,北京方案组为对照组(1:4),匹配条件:年龄±5岁、移植年份±2年。PTCY组20例,北京方案组80例。
相对于北京方案组,PTCY组粒系植活时间延迟(16 天 (范围: 13–20 天) vs. 12 天 (范围 9–25天), P<0.001),血小板植活时间、粒系及血小板累计植活率、OS、FFS及GVHD累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发表于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IF=4.611),通讯作者为黄晓军教授,之一作者为许兰平教授和付斌教授。
作者介绍
之一作者 许兰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共同之一作者 付斌
付斌,男,副主任医师
2005年湘雅医院临床医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美国耶鲁大学、美国M.D.Anderson 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
湖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湖南省骨髓衰竭性疾病协作组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儿科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顾问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个案管理分会之一节常务理事
之一届湖南遗传又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毕教执委会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ATG方案和美国PT-Cy方案是当前全球两种主要单倍型移植平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严重骨髓衰竭性疾病,病情凶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 ***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团队在单倍型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做了系列工作,先后探讨了:单倍体移植在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在儿童和成人患者中单倍体移植与基于ATG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比较,单倍体移植在一线治疗和非一线治疗中与同胞全合的比较,以及单倍体移植治疗SAA的供者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发表于JHO、BJH、BMT等杂志。以G-CSF和ATG为基础单倍体相合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案(北京方案)获得了稳定的植入和85%左右的FFS,为国内最常应用的移植方案;近几年随着美国PT-Cy方案的报道,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在尝试,但哪种方案能使患者更加获益尚不清楚。
Luznik L 2016年在Nat Rev Clin Oncol 撰文总结:全世界单倍型为三大平台:即去T单倍型移植(TCD),和不去T的G-CSF/ATG方案、PT-Cy方案。TCD平台最早建立,但是因为免疫重建差、复发率高,总体生存未达到同胞相合一致疗效,应用逐步减少。国家中心、北大血研所始创G-CSF/ATG方案,从2006年开始单中心回顾、多中心前瞻等系列研究证实可以取得与同胞相合、非血缘相合一致的疗效,得到了韩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应用验证,2016年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WBMT)命名为“北京方案”,德国学者Handgretinger R在Blood 撰文指出:“北京方案”覆盖全球一半以上单倍型案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始创的PT-Cy方案也在2013年以后发表单中心、登记组资料系列研究证实取得与同胞相合、非血缘相合一致的疗效。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的近10年的全球推广促进了单倍型移植全球的繁荣发展:单倍型自2013年开始成为中国排名首位的异基因供者来源,目前占比超过60%;而欧美的单倍型也从异基因移植总量不足5%提升至目前近20%。2020年意大利著名血液学家A.Bacigalupo教授在欧洲骨髓移植学会(EBMT) *** 继续教育(EM *** E-learning 2020)评述:中国ATG方案和美国PT-Cy方案是当前全球两种主要单倍型平台。
前期研究显示,在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中,与PT-Cy方案相比,G-CSF/ATG方案(北京方案)不仅能获得更好的植入、更高的无疾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而且显示出较低的非复发死亡率。两种方案的II至IV度和III至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重度cGVHD发生率均相近。(Tang Feifei,et al.2020)
迄今为止,清髓性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CSF/ATG方案和PT-Cy方案治疗重症再障的临床结果的比较尚未有报道。这两种方案适合的病人群以及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去选择这两种方案尚无定论。
国家中心牵头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对比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移植模式下患者的预后。研究共纳入CBMTR中2013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研究随访至移植后1年。其中20例患者接受PT-Cy方案,按照1:4配对80例接受北京方案的患者匹配条件为年龄±5岁、移植年份±2年。
研究终点包括:植入率和植入时间、1年总生存期(OS)、1年无植入失败生存期(FFS)、急性GVHD(aGVHD)、慢性GVHD(cGVHD)。结果显示,相对于北京方案组,PTCY组粒系植活时间延迟【16 天 (范围: 13–20 天) vs. 12 天 (范围: 9–25 天), P<0.001】,血小板植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0 天 (范围: 11–36 天) vs. 16 天 (范围: 7–66 天), P=0.212】。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28天累计粒系植活率分别为100%和96.3%±0.06% (P=0.081), 28天血小板累计植活率分别为90.0%±0.62%和93.8%±0.08% (P=0.473), 植入失败累计发生率分别为5.6%±0.31%和2.5%±0.03% (P=0.551)。
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1年OS分别为89.1%±7.30%和88.5% ±3.60%(P= 0.972);1年FFS 分别为83.8%±8.60%和87.3%±3.80%(P= 0.679)。多因素分析中,PTCY组在OS (HR=0.46, range: 0.07–3.03, P=0.422)及FFS(HR=1.46 (0.31–3.21), P=0.630上并无优势。
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II–IV度急性GVHD分别为15.0%±0.68%和32.5%±0.28%(P= 0.111);慢性GVHD分别为27.9%±3.07%和20.7%±0.23%(P=0.699);广泛慢性GVHD分别为5.9%±0.35%和2.7% ±0.04%(P=0.400)。多因素分析中,PTCY组在降低II–IV度急性GVHD方面并未显示出优势(HR=0.34(range:0.10–1.19);P=0.091)。
本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单倍型移植的SAA患者来说,基于北京方案在粒系植活速度上具有优势,两组的OS、FFS、GVHD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这项研究是首个专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倍型移植PT-CY方案与北京方案对比研究的报告。
研究者解析: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案需要继续探索
许兰平主任医师介绍,尽管本研究证明了在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中, PT-Cy方案单倍体移植治疗SAA比北京方案粒系植活更慢,且在GVHD预防和OS、FFS中并无未呈现出优势。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研究组的病例数量较少,患者随访期也比较短;因此,两种方案的比较需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同时,国家中心和欧洲的前瞻研究均证实,在部分患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高危的旁系供者移植)中将G-CSF/ATG方案与PT-Cy方案结合可以改善预后,提示未来单倍型移植平台可能在冲突争锋中,通过相互融合达到更佳疗效。
原文链接:
Xu, L., Fu, B., Wang, W., Xu, Y., Wu, D., Wang, S., Liu, Q., Xia, L., Gao, S., Jiang, M., Wang, J., Zhang, X., Bai, H., Chen, H., Li, C., & Huang, X. (2020).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severe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a case-control study of post-transplant cyclophosphamide included regimen vs. anti-thymocyte globulin &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based regime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63(6), 940–942.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9-9585-x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428917/血小板增多只会引起血栓和出血?没那么简单,稍不小心会危机生命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之一,特点是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这种疾病多发于50~70岁,偶发于儿童。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运动性症状,包括头疼、头晕、晕厥、不典型的胸痛、肢体末梢的感觉异常、视觉异常、红斑性肢痛病等,血栓栓塞及出血等症状。但大部分患者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从外表看来和正常人没有差别,而且这种疾病病程缓慢,许多患者可能会长期无症状,正常生活。但还是有很多ET患者对这种疾病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都会问,我能活多久,担心疾病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我们知道ET最终可能逐渐演进为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白血病,一旦病程加速,疾病就很难控制了,这是很多患者恐惧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最终都会恶化,其实有很多保护得比较好的ET患者的生存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且血象能一直维持在比较稳定的阶段。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被认为是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最惰性的类型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这种疾病进展缓慢,恶性程度低,危害小。所以相对于其它恶性疾病来说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但是也要注意ET的一个很危险的特征:血栓和出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数量肯定要高于常人,血小板≤400×10^9/L,属于完全缓解状态,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出血和血栓事件;当血小板数量越高出现血栓和出血的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是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所以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我们总是会叮嘱一下:多喝水、多运动、清淡饮食、不要熬夜,也要定期复查血象,不要因为身体没有症状就忽略掉自己生病的事实,预防血栓合并症。
所以ET患者在患病后一定不要过度恐惧,一听到是肿瘤类的疾病就觉得自己活不久了,放弃治疗、懈怠用药,一定要科学理性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身体。我们经常和患者说,消极的情绪对疾病并不会有一点好处,而且对于患者或家属都是有负面影响的,积极治疗、理性看待、乐观面对才能有把握对抗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风(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
对于血热的血小板减少病人,有哪些凉血食疗?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群体,特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的情况,特点是血小板数值低下,出现皮肤、粘膜淤血瘀斑、鼻衄、齿衄等症状。
如出现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下肢尤甚,时发时止,齿鼻出血,血色鲜红,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颧红,口干咽燥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下列调补品。
凉血1(清热凉血)
生地10g,粳米50g。将生地洗净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粥,粥成调味服食。
凉血2(清热凉血滋阴)
丹皮15g,鳖甲25g,鸭肉100g。将丹皮、鳖甲洗净,丹皮切碎,用纱布包好。将活鸭杀死去毛,洗净去内脏,取肉100g,切成小片。在油锅内稍煎后,一并放入砂锅,加姜、葱、料酒及清水适量,炖煮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服食。
凉血3(滋阴凉血清火)
玄参15g,乌龟肉100g。将玄参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将乌龟肉切成小块,一并入砂锅,加姜、葱、料酒及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1小时,加少许盐,调味服食。
凉血4(滋阴凉血止血)
新鲜藕300g,苋菜100g,甲鱼1只(约300g)。将藕、苋菜洗净,切成小块;将甲鱼杀死去内脏洗净,一同入锅,加姜、葱、料酒及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熬1小时后,加少许盐,调味服食。
补血(适合女性)
鲜猪皮100g,红枣20枚。将上两物洗净,猪皮切块,加姜、葱及清水适量炖煮1小时后,加少许盐,调味服食。本品具有滋阴补血之功用。
综上的食疗功效主要围绕凉血、滋阴、补血、清热、止血为主,对此病友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式,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2022 EBMT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如何?表1预后评分
所有患者均出现发育不全,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天(范围:8-15天)。1例患者出现早期排斥反应。1例患者(25%)发生aGVHD(IV级)。3例患者(60%)发生CMV再激活。中位随访30个月后(范围:24-36个月),2例患者存活且血细胞计数正常,4例死亡患者(66.6%)中,有3例患者(50%)死于移植相关死亡(TRM)(严重感染2例,GVHD1例),1例患者死于早期排斥反应。
Allo-HSCT仍然是治愈PMF的唯一 *** ,一方面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进展为急性白血病。Allo-HSCT前选择氟达拉滨-白消安作为预处理方案,患者不仅耐受性良好,allo-HSCT疗效也似乎更好(50%) 。
参考文献:
1. J. Zanabili Al-Sibai, L.R. Morais Bras, M.d.P. Palomo Moraleda, et 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YELOFIBROSIS: OUR 15-YEARS EXPERIENCE. 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BMT. Abstract P572.
2. F. Mehdid, M. Benakli, M. Baazizi, et 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RIMARY MYELOFIBROSIS: ABOUT 6 CASES. The 4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BMT. Abstract P574.
编辑:Wenting
审校:Mengya
排版:Wenting
自从工作细胞这部动画出现以后,我就后悔我生错了时代,如果当年生物不及格的我能够遇见这部动画,也许就不会这么惨了。对的,这就是一部奇思妙想的细胞拟人化故事,带领大家探索人体世界的奥秘。不知道大家看后有什么想法,反正我心里就一个念头,白细胞好帅,血小板好可爱!
我们在动画中看到人体内的细胞以一种拟人化的形象出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句万物皆可拟人化,现在已经不局限于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就连那些我们肉眼不曾看见的东西,他们都给我们拟人化出来了,真的是太厉害了。
这之中有可爱的红细胞,帅气的白血球,呆萌的血小板,他们在人体内不眠不休地各司其职!和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战斗!不过这都是二次元的拟人化,那么离开了这个二次元的包装之后,他们原本会是什么模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遇见现实之后的残酷对比!
一、白血球
动画中的白血球一如既往的高大帅气,穿着一身白,戴着一个白帽子,白色的长发遮住了他的一只眼睛,整体给人一种神秘又帅气的感觉。完全就是男神,好像嫁的那种。可是看看现实中的白血球,这个圆形的布满密密麻麻的球状物的东西,看得人瞬间幻灭,我要我的二次元男神。
二、巨噬细胞
她可是动画中真正的颜值担当了,看着就是一副温尔尔雅的大姐姐形象,让人倍感亲切。尽管出场不多,可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愿意抛弃呆萌的血小板,真的是无敌了。不过现实中的巨噬细胞并没有动画中的那么亲切,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
三、血小板
动画中的血小板是只有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生大小的稚嫩少女的模样,当遇到伤口时,他们就会立即进行止血凝血操作以促进伤口愈合。一群人看着非常的软萌,简直萌出一脸血。可是自从看到现实的血小板之后,我真想遮住我的眼睛,这不是我认识的血小板,我不看。
四、红细胞
动画中的红细胞是一个非常可爱,长相非常好看的妹子,自带女主光环的她一开始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不过本人还是有点蠢萌,刚来就要迷下路,认识个朋友什么的。现实中的红细胞看着也不是那么不入眼,有点圣女果的样子,还是挺好看的。
好了,以上就是工作细胞遇见现实的情况了,那么看完以后,你是喜欢二次元的形象呢?还是喜欢现实的形象呢?图片来源于 *** ,侵删致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血液病中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也被认为是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最惰性的类型之一,因为此病进展缓慢,恶性程度低,危害也相对比较小。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能达到正常寿命吗?
既然说血小板增多症的危害小,那么是不是代表不影响正常寿命呢?其实,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临床上也有危险等级的划分,包括:低危、中危、高危。这些主要与年龄、有无并发症、血小板数值有关。危险等级越高,对生存期影响越大。
临床调研数据显示,低危组生存期与正常的健康人完全一致。排除生活中的意外情况及其他的疾病问题,60岁以上的血小板增多患者基本处于中危这个状态。此时的患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积极的进行治疗,也是基本上可以达到正常寿命的。
而对于高危患者的生存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因此,生存差异也比较大。确有一部分病人通过几年、十几年的病情进展,向骨髓纤维化甚至是白血病转化,但整体转化率很低。
所以,只要及早发现疾病,经过有效的适当的治疗,控制好病情进展,多数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可以长期生存,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控制好并发症,年龄大的患者也可以延长生存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般可以多年保持良性过程。而出血和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患者寿命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需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综上所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果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寿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患者不必太过紧张,但平时需注意预防和治疗出血、血栓及并发症。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
血小板数值减少到多少,会危及生命?血小板是人体血液当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它的正常范围是(100~300)×10^9个/L。具有凝血的重要作用,人体受到外伤流血的时候,主要通过血小板来进行止血。如果血小板偏低,就会造成出血风险的增加。
血小板数值减少到多少,会危及生命?
1、如果血小板数值轻度减低,比如血小板数量(80~100)×10^9个/L,对人体没有大的危险,也没有明显出血的情况,还可以耐受一般的手术,如拔牙、肝穿刺等等,甚至可进行全麻手术。
2、如果血小板中度减少在(50~80)×10^9个/L,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粘膜少量出血点、女性月经量增多等,但可行局麻手术一般不必输注血小板。
3、重度血小板减少至(20~50)×10^9个/L之间,病人可能会发生自发性的出血,就是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出血的情况,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斑,严重者还会出现鼻腔、牙龈出血。就不能接受一般的手术了,容易发生手术后出血不止。
4、当血小板减少至20×10^9个/L以下,甚至是个位数时,严重者会出现内脏的出血、呕血、尿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等,可危及生命。血小板越低,出血的危险性越大。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来提升血象,避免发生危险。
对于血小板严重低下者,如血小板减少到20以下,出血严重者,可以用激素、免疫球蛋白输注、输血小板悬液等紧急治疗措施,等血小板提升到安全范围内应及时配合针对性的中医药进行治疗。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
揭秘肿瘤的隐秘“帮凶”——血小板血小板不只是止血,还会在肿瘤中助纣为虐,也开辟了治疗肿瘤的新思路。
来源丨美中嘉和
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中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具有止血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由于血小板的寿命平均只有7天,成年人必须每天产生1000亿个血小板以维持正常的血小板数量。
有试验证据表明,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所有步骤中都是活跃的参与者,包括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外渗及肿瘤转移。同时,血小板在保护癌细胞免受化疗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维持肿瘤脉管系统的完整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血小板究竟在肿瘤发生和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半分钟读全文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增多影响化疗疗效
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死亡风险
目前针对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转移的关键通路,已经有数十种研究正在进行
一
肿瘤发生
协助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的先决条件是肿瘤细胞可以在循环中存活。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之后,大量的循环肿瘤细胞都会被迅速地破坏,少部分的循环肿瘤细胞通过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使其免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天然杀伤(NK)细胞的”追杀”。
血小板如何“助纣为虐”?
之一、建立对天然杀伤细胞的部分物理屏障,来帮助保护肿瘤细胞,也就是“够不着“;
第二、干扰天然杀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识别,也就是“不认识”。
第三、除去“够不着”和“不认识“,血小板还会生成多种物质。这些关键因子各显神通,调控关键通路及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存活并促进体内转移。
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除了发生在血液中,还可能发生在腹水和肿瘤微环境中。并且,这一过程发生在肿瘤细胞成功外渗及形成继发性转移之前。
协助肿瘤营养供给
肿瘤的血管生成通常由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之间的复杂 *** 以及通过招募来自骨髓的细胞到达肿瘤位置来完成。这种细胞间的交流依赖分泌的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为循环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关键来源,血小板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协助肿瘤生长:
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最重要的血管生成蛋白之一,它就是由血小板转运和释放的。
调节血管完整性。预防肿瘤出血,并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肿瘤浸润及控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来减少组织损伤。
协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血小板来源于骨髓干细胞谱系,并在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发生在四个阶段,即止血,炎症,增殖和再塑。血小板将多种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分泌到促进炎症和细胞增殖的伤口微环境中,并后续促进炎症和受损组织的修复。
在生理性伤口愈合中,炎症反应能够被很好的调节,以及时启动和停止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而在肿瘤形成中,炎症反应并不会得到很好的调节,导致病理性的慢性伤口愈合过程。然而,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引发循环肿瘤细胞中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目前尚不清楚。
实体瘤中的慢性伤口能够“无意识地“招募血小板并选择性释放转化生长因子,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血小板是恶性肿瘤的“雷达”
1968年,美国科学家Gasic首先发现了神经氨酸酶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减少小鼠的肿瘤转移<2>。而在临床上,约140000名患有血小板增多症(> 400000血小板/ mL血液)且无炎症或缺铁症的患者,近40%都表现出隐匿性恶性肿瘤。目前,血小板增多已经被作为隐匿性恶性肿瘤的预测因子<3>,并且可以预测部分肿瘤患者的预后,在卵巢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中与较短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相关。
此外,高达20%的癌症患者患有血管性血栓栓塞,包括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且,在“液体活组织检查“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开发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的可靠检测兴趣愈深。但由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检测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血小板成为了另一个被看重的”目标“。
血小板是外周血中第二丰富的细胞类型,容易在血液检测中分离和计数。并且,血小板中包含了大量肿瘤细胞脱落的外生物以及致癌和血管生长因子。因此,基于血小板的液体活组织检查“大有可为”,分析血小板的转录组可能会丰富基于血液的液体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衍生体能够特异性预测肿瘤是否转移
血小板的活化,补体,高剪切力或凋亡都会从血浆膜中产生血小板衍生体<4>。
较高的血小板衍生的微粒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侵袭性、不良预后和转移相关。
与I/II/III期胃癌相比,IV期的血小板衍生的微粒水平显著升高。
血小板衍生的微粒水平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预测肿瘤远处转移的可能性,特异性和敏感性高达90%以上。
二
肿瘤治疗
血小板增多影响化疗疗效
多项研究表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比不接受化疗的患者高3-5倍。反过来说,血小板数量增多也可以影响化疗的疗效。
体外试验证明,血小板会增加结肠癌和卵巢癌细胞系对5-氟尿嘧啶及紫杉醇的耐药性。
较低的血小板计数会强烈地增加乳腺癌或肺癌的小鼠模型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在肿瘤患者和小鼠癌症模型中,较高的血小板计数会影响对于化疗的反应。
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死亡风险
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靶向血小板受体、干扰血小板颗粒释放或抑制血小板特异性酶的药物。这些药物处于临床或临床前开发阶段,部分已经显示了对于患者的生存优势。然而,抗血小板治疗的挑战是巨大的。
目前对于差异性引发血小板的促有丝分裂、促/抗血管生成、促/k抗炎症和粘附功能的条件的理解仍然有限。
目前仍不知道哪种血小板活性与恶性过程最相关。
这种药物干预会在多大程度上损害血小板在维持止血方面的必要生理作用。
作为血小板关键受体的抑制剂,常规低剂量(每日口服81-162mg)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结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阿司匹林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后的辅助治疗可能会减缓转移扩散并延长生存期。
肝素对肿瘤的抑 *** 用似乎较少依赖于直接的抗凝血作用,而是更多的依赖于调节细胞相互作用以及调节血小板功能。临床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与安慰剂治疗相比,死亡风险降低25%。
三
写在最后
血小板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很明显,血小板不仅仅是循环系统的旁观者,而且是原发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所有步骤的功能参与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靶向血小板—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及降低血小板计数,但是这些 *** 往往会干扰血小板正常的生理作用,并可能导致危机生命的出血并发症。目前,针对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转移的关键通路,已经有数十种研究正在进行,这让肿瘤变成慢性病又增添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Haemmerle M, Stone R L, Menter D G, et al. The platelet lifeline to canc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 Gasic, G.J., Gasic, T.B., and Stewart, C.C. (1968). Antimetastatic effects asso- ciated with platelet redu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61, 46–52.
<3> Bailey, S.E., Ukoumunne, O.C., Shephard, E., and Hamilton, W. (2017). How useful is thrombocytosis in predicting an underlying cancer in primary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Fam. Pract. 34, 4–10.
<4> Goubran, H.A., Burnouf, T., Stakiw, J., and Seghatchian, J. (2015). Platelet microparticle: a sensitive physiological "fine tuning" balancing factor in health and disease. Transfus. Apher. Sci. 52, 12–18.
血小板高的患者一般能活多久?血小板高的患者一般能活10-20年,还有患者可能只能活3-6个月的时间,但是具体存活时间还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来决定。
1、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小板高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比如使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进行有效地治疗。在治疗之后患者可能活10-20年。但是当患者的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使患者出现任何不适,通过遵医嘱使用替米沙坦片、西洛他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之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治愈,对患者的寿命一般不会造成影响。
2、是否及时治疗:
血小板高的患者如果及时遵医嘱使用血小板分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在治疗之后患者通常能活10-20年。但是当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其病情逐渐加重,患者一般只能活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