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还叫什么名字,茭白还叫什么名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7 0
农村常见的一种美食,曾经被诗圣杜甫赞美,它就是营养美味的茭白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诗圣杜甫晚年漂泊至湖南,两度驻足长沙,曾寄居江阁,在长沙共留下诗作五十余首,上面所引的《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即为其中之一。

诗人在老病中忆起曾经吃过的爽口“雕胡饭”,本是人之常情,读后却令人心中无比心酸,因为美好的回忆凸显了他晚境的落魄与贫寒。

雕胡饭,是用“菰米”做的饭。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现代人对这个名字可能会感到陌生,那就换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茭白。

?

茭白,又名茭瓜、茭笋、菰手、雕胡、高瓜、菰瓜、菰笋、高笋、篙芭、水笋,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1.6-2米。茭白原产于我国,古人称茭白为“菰”。

?

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

?

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

?

茭白的花果期为秋冬两季。具根状茎,地上茎可产生23次分蘖。形成蘖枝丛,秆直立,粗壮,基部有不定根,主茎和分蘖枝进入生殖生长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则不能正常生长,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肉质茎。叶片扁平,呈长披针形,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一般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光滑,中脉在背面凸起。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圆锥花序大,长30-60厘米,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颖果呈圆柱形。

?

菰秆部未经真菌寄生的植株称野茭白,又称雄茭白、茭儿菜。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为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茭为多,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的重要因素。茭白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茭白可分为双季茭白(两熟茭)和单季茭白(一熟茭)两种,其中双季茭白产量较高,品质也好。

茭白可入药,味甘,性寒,归肝、脾、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催乳的功效,主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等症。 茭白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目前已成为南北共享、老少咸宜的蔬菜。

?

茭白有多种做法:素炒茭白、茭白炒肉片、油焖茭白、酸菜茭白丝------都是大众喜食的佳肴。

最后用宋代诗人许景迂的诗作《茭白》结尾,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茭白还叫什么名字,茭白还叫什么名字-第1张图片-

翠叶森森剑有棱

柔条忪甚比轻冰

江湖若借秋风便

好与莼鲈伴季鹰


?

茭白人生

一场校车事故,让明郁在生龙活虎的十三岁时,突然截去了双脚,成了“废人”。

当他在医院从麻醉中醒来时,发现自己没有了双脚,他的之一个反应是想从那扇窗户一跃而下。然而,没有别人的帮忙,他连一跃而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生活,就像过山车一样从白云朵朵的空中跌入深不可测的谷底。明郁极度恐慌,不知道自己将要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漫长人生。

母亲请了长假照顾他。母亲在单位里干得很出色,那份工作来之不易,说不定什么时候母亲的位置就被人顶了去。

看到母亲为自己这样付出,他心里面更难过,有时候他就对母亲吼:“你去上班啊!你为了我这个废人丢了工作不值得!”

母亲静静地听着他吼,等他吼完了,母亲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郁儿没了,妈妈就什么也没了。”

出院了,在家里,母亲每一餐都用心做他爱吃的菜。母亲做的肉丝炒茭白是明郁从小更爱吃的一道菜,吃了这么多年了,他也吃不厌。

这一天,明郁的心情不太好,因为他的同学马朝阳去法国读书去了,听说是读一个很好的高中,接下来就可以直接上法国的好大学。马朝阳平时的成绩远远不如他,但马朝阳的家境比他家好很多,现在他又残废了,他们两人的人生从此便是天壤之别。

他沮丧地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午饭时间到了,他不想吃。母亲用一个托盘把饭菜端过来放在床边,轻轻掀开被子:“郁儿,今天妈又给你做了爱吃的茭白。”

他不理妈妈。妈妈顿了顿,又说:“郁儿你更爱吃茭白,也吃了这么多年茭白,可你知道茭白的故事吗?你可知道茭白其实是经过了许多磨难的。”

妈妈的话,让他不由自主地慢慢转过头来,他很好奇,茭白这个白白胖胖的常见蔬菜,到底经历了什么磨难。

母亲慢慢地说:“郁儿你知道我们平常说的五谷丰登是指哪五谷吗?”明郁说:“好像是稻子、小麦、小米、豆子,还有一个……记不得了。”母亲说:“还有一个是黄米,古代称为黍。其实在很早的古代,是有六谷的,这第六谷就是菰米。古时候,中国南方的农民在水里种植一种叫菰草的植物,菰草就像稻子一样能抽穗结籽,人们把它的籽打下来,就是菰米,它是一种很重要的粮食。”

明郁被母亲的话吸引住了,好奇地问:“但一粒粒的菰米与 *** 的茭白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年,菰草突然被一种非常厉害的菌类感染,得了一种怪病,那一年菰草根本就不抽穗,许多种菰草的农家都颗粒无收,面临着忍饥挨饿的困境。”

“后来呢?”明郁不禁坐了起来。

“正当人们恐慌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一些农民无意间发现,虽然那些生了怪病的菰草不能抽穗结籽,但它们的茎秆却在不断膨大,后来就形成了一个纺锤形的肉质茎。农民们很好奇,他们把那些 *** 肥大的肉质茎掰下来,有胆大的农民就试着炒着吃,没想到却美味异常,人们把菰草 *** 的肉质茎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茭白。从此,那些生病不能结籽的菰草,却更加珍贵异常……”

妈妈把明郁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他的头:“郁儿,你知道吗,你就像那被病菌侵袭不能结籽的菰草,人活在世上,谁也避免不了有个七灾八难的。不要灰心,要像菰草那样华丽地转一次身,做不成粮食,咱们就做蔬菜吧,到那时你在人们的眼中会更加珍贵——郁儿,你不是从小就喜欢钢琴吗?如果你愿意,我们马上就去拜师学钢琴,你有钢琴底子,从现在开始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妈妈相信你!”

弹钢琴,不需要腿脚奔波,明郁不需要去承受一些异样与讥讽的目光,这让他的心异常放松与沉静。他坐在钢琴前,如鱼得水。

明郁深深爱上了坐在钢琴前挥洒音符的那份陶然与沉醉。他的十指在黑白琴键上,上下翻飞。

多年以后,明郁成了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收获了众多掌声,众多赞叹,众多崇敬。

他在台上,无数音符从他指间流泻而出。

而他的脑海里,有无垠的菰草,在一阵阵朗润的柔风吹拂下,起伏,如浪。

张骞与茭白


翻开史料 ,我们都知道西汉时期的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的西 方物种如 :苜蓿 、西红柿、 大蒜、 黄瓜等等等等。其中就有一样物种叫 茭白 ,是最早引回来在老家城固种植的。

茭白是水生植物,史书载,最初引回来种植时它也开花结果, 且产 茭白米。但由于它茎杆粗壮 ,生产的米粒虽大,却产量很低,当地稻谷每亩能产几百斤 。但 茭白每亩只有二、三十斤 。茭 白米产量极低 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菰米 。亮晶晶的菰米 很好吃,市场上有价且高但无米。宫廷知晓后,老百姓就只有 种 的份儿,却没有享用的权利了。每当 菰米收获季节,官府就派人守在田边,直接把 菰米收走。

也许是上天 怜悯 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 ,茭白好像不服水土,变异很大,结的粮食越来越少,农民连自己都难以 裹腹 也就疏于对 茭 白的种植管理 ,茭 白呢,长在水里 也就只长茎杆,不再开花结果农民一看茭白变粗了身材,不再结米粒,就砍下来准备做柴时却发现其其茎杆又白又嫩,是很好的水生菜材 ,这不需要年年栽种的 茭 白 倒成了人们歺桌上的美味。

再说当年张骞从西域引进的各种粮菜作物,在全国各地 不断扩种引种,就连江浙地带的百姓也种上了这种作物。细心的沿海人民引种作物时,自然会问,这些稀罕作物来自何方 ?原种地的人们就 会告诉他们,是当年侯爷张骞从西方引种回来的。这些话语也就一辈辈一代代流传下来。以至前几年,江苏来城固的寻访团的人们还在念念不忘说,我们江苏种植的 茭白,是张骞给我们传过去的。

更有趣的一说,早年我们中国种植的六谷 :稻 、 黍、稷、 粱、麦 、菰, 由于 茭白这种植物从西方引种回来换了水土 ,不再结 菰 米,那么,人们常说的五谷,因把 茭白认做了菜,不再作为粮 , 六谷也就演变成 稻、黍 、稷、 粱、麦五谷了。

叶甲文

2021.9.4

这些蔬菜的不同叫法绝对颠覆你的认知,别不信!

? 你知道土豆、马铃薯、洋芋、地蛋、番仔薯是一种东西吗?

? 你知道生菜、莴苣、莴仔菜是一种东西吗?

? 你知道油菜也叫上海青吗?

什么鬼,完全颠覆了我对蔬菜的认知好吗?

每听别人叫一次,都会让我怀疑人生,以致于见到芹菜也不敢把它叫芹菜,当然,事实证明我没有错,芹菜真的不止叫芹菜,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富菜,excuse me?

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谈谈,一些常见蔬菜的不同叫法:

首先来说芹菜,芹菜,一些南方地区也叫富菜,听说是因为在当地方言中,芹菜的发音和穷菜差不多,这样一听很不吉利,所以就改成了“富菜”,看来大家为了发财也很不容易啊!

下面这个是什么?你肯定会说白菜吧,但是你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黄芽菜吗?

估计北方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叫了几十年的白菜在南方有一个如此清新脱俗的名字吧。

再往下看:

油菜 VS 上海青

说实话,小编之一次听上海青也是很凌乱的,听名字确实不像是一种蔬菜啊,上海青也就算了,你知道被叫做小白菜、油菜、青菜的其实是一种东西吗?

菜花 VS 花菜

菜花、花菜还傻傻分不清吗,其实它俩就是一种东西,台湾还把它还叫做花椰菜、椰菜花。

西葫芦 VS 茭瓜

西葫芦,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菜瓜,也叫茭瓜,此外,还有很多名字:茄瓜、熊(雄)瓜、番瓜等。

香菜 VS 芫荽

芫荽炒肉,听着是不是超级高大上,但是如果端上来的是一盘香菜炒肉呢,没错,我所说的芫荽其实就是香菜。

黄瓜 VS 青瓜

一听黄瓜还有其他名,真的很惊讶,但这是真的,北方叫黄瓜,南方人叫青瓜,还有一些人叫吊瓜,听着名字,完全是一看看花、一个看颜色、一个看形态嘛,吊着的叫吊瓜,土里的叫地瓜,这样起名会不会太随意了点呢?

西红柿 VS 洋柿子

说西红柿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吧,那么说洋柿子呢,北方有些地方就把西红柿叫洋柿子,小编就是啦。

但是听说有的地方直接叫柿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它叫柿子的话那冬天树上长的那种柿子叫什么呢?

下面这个厉害了!

生菜 VS 莴苣

看图片,这两个完全就是不一样的东西啊,为什么也是一样的呢?其实莴苣分两种,一种是茎用莴苣,一种是叶用莴苣,而我们所说的生菜就是叶用莴苣了。

水萝卜 VS 樱桃萝卜

水萝卜我们都是知道的,但是水萝卜竟然也别叫做樱桃萝卜,哪里像樱桃了,明明一点都不像好吗?

还有哪些蔬菜不同的叫法,欢迎朋友们来补充哈!

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丨“水中人参”练塘茭白

每年5月,青浦练塘的头茬露天“练塘茭白”进入成熟季。大大小小的种植基地内,郁郁葱葱的茭叶覆盖了大片农田,微风吹拂,茭叶“沙沙”作响,茭农们头戴草帽、身着防水服和雨靴,在及膝高的水塘里,熟练地挑选采收成熟的茭白。紧挨着农田的粗加工点内,工人将采收上来的一捆捆茭白熟练地整理、去壳、切根后装袋,等待茭白批发商前来收购。

“食蜗醢而菰羹”“邃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古代诗文中随处可见茭白的身影。茭白学名叫“菰”(gū),我们吃的部分,其实是一种“病态产物”。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很喜欢吃这种植物,但吃的不是它们的地下茎,而是地上的籽实——那时它们的名字,叫做“菰米”。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不能再开花结果的菰茎部不断膨大,长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就成为我们现在食用的茭白。

茭白是练塘农业的支柱产业,练塘茭白是上海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蔬菜品种,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历史沉淀下的优秀品种、代代相传的种植技术和严格过硬的检验标准,成就了如今的“练塘茭白”,“练塘茭白”俨然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口中茭白的代名词。

素有“华东茭白之一镇”之誉的青浦练塘,地势低洼,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域内黄浦江流经全境,水资源丰富,为练塘茭白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2022年练塘镇种植茭白1.5万亩左右,品种有无锡茭、杭州茭、大白茭、北京茭等。不仅是练塘镇,在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等青西地区,农田里随处可见碧绿连天的茭叶丛,几乎家家都会种上些茭白,有的小种几亩,自产自销,有的几百上千亩,以此营生。

目前,青浦区练塘镇范围内的茭白种植已列入统一化管理模式,由上海练塘叶绿茭白有限公司设立绿色农药、农资仓库,进行农药、肥料、农资统一采购发放;茭白病虫害防治上,试点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和完善了专业化防治服务章程、专业化防治服务制度等十项制度;开展“两诱一布+蜜源植物+生物农药”为主的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建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基地1600亩,加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化学防治,茭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已基本建成;建立茭白质量安全指导和监管制度,每年两次围绕练塘茭白“绿色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为种植户开展培训。

采收后的茭白秸秆怎么办?探索茭白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是摆在茭农面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与上海练科有机肥厂、上海绿色工艺编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目前,仅利用茭白叶工艺编结成工艺品一项,可年创汇400万美元;练科有机肥料厂开展茭白秸秆+微生物促进发酵,经过秸秆堆肥、粉碎过筛等步骤,制成秸秆有机肥;还有部分茭白秸秆粉碎后制成饲料或食用菌菌棒,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品牌化发展是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提升附加值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在青浦区 *** 、练塘镇 *** 的大力支持下连续举办十三届“练塘茭白节”,“练塘茭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市场声誉与地位不断提升,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现今练塘茭白产业已成为练塘镇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结合绿色食品认证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与各大商超、电商平台对接签订供货合同,以净菜式、小包装等加工型产品,拓展市场消费渠道和消费群体。

三产融合立足于农业资源,而优秀的“练塘茭白”产业则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针对“练塘茭白”发展中的难点,练塘镇相关单位协调各方参与到“练塘茭白”产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申报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区科委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等13个项目,助力“练塘茭白”高质量发展。

文/摄:许怡彬

“启蛰”因何改为“惊蛰”?跟这位西汉皇帝有关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明)佚名《雷公图》

(清)恽寿平 《湖山春暖图》取陆游《春晴泛舟》诗意。

惊蛰到了。在唐代诗人元稹展示的明媚春色中,惊蛰节气的“三候”也妙不可言。

“一候桃始华”,桃花灿烂开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二候仓庚鸣”,黄鹂鸟开始殷殷鸣唱;“三候鹰化为鸠”,就更有味了。鸠,是布谷鸟。仲春之时,天空不见飞翔的雄鹰,只见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看来,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般。

这也是古人对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一种朴素认识。除了这些,惊蛰更是开奏了雷鸣之歌。那清脆明了的雷声,宛若一曲昂扬奋发的交响乐,让万物更具蓬勃生机。

惊蛰时分春雷启

惊蛰本来是叫“启蛰”的,西汉礼学家戴德的《大戴礼记》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后来,因为汉景帝的名字叫刘启,为了避讳,把“启蛰”改为了“惊蛰”,沿用至今。

“蛰”指冬眠的虫子,是“藏”的意思,元 *** 学家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分,春雷开始响起,把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子都惊醒了,真似“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雷,就是这样威风凛凛地从天而降。在中国古代,慑于雷的巨大威力,人们一直对雷敬畏有加,将雷奉为神、公。雷崇拜浸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延续至今。在古人看来,雷是开天辟地的 *** 之声音所化,三国时吴国学者徐整的《三五历纪》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清楚的记载:“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 *** ,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

慢慢地,雷变得越来越生动,成为具象化的雷神雷公。汉代以前,雷公是“龙身而人头”的神,这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卷十五“海内东经”里有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汉代时,雷神渐渐人格化,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雷虚篇》说:“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雷公是一个大力士形象。当然,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王充对此是批判的,他在这篇文章中驳斥了把打雷说成是上天发怒、有意惩罚犯有过错的人的说法,认为这毫无依据,故篇名叫“雷虚”。在王充看来,雷是一种火,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阴阳二气互相碰撞、冲击而形成的。他认为雷公的说法是“虚妄之象也”。但他的这些观点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现代科技发展以后。

围绕雷的想象力一直丰富着。唐代时,雷公被认为是一个遍身鳞甲的猪头怪兽,“豕首鳞身”;明代的雷神则成了长了肉翅的雌鸡。道教中的五雷元帅是由五尊神组成,全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包括坐于中间的鸟嘴人身、手执斧凿的金面雷公,两旁各有黄、绿、红、粉四种脸的雷公。此外,相传雷公还有诸多的部将、侍从,如邓天君、辛天君、庞天君等。

雷,气势磅礴地傲娇在流金岁月中。古人始终觉得雷是正义之神,能辨世间善恶,惩恶扬善,对暴殄五谷、忤逆不孝、罪大恶极之人,则由雷神“劈死”或“五雷殛死”。还有“雷殛蜈蚣”“狐遭雷殛”等传说,说雷神把害人的大蜈蚣和狐妖劈死了。古人对雷神雷公的敬仰和信任,非同一般。

追求幸福的古人还觉得不能让雷公太孤独,便为他配了一位同样威力十足的妻子,即“电母”。传说中,雷公司雷,电母司闪电为其照亮,雷电默契于心,合拍于形。电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史·仪卫志》中,说仪队中有“雷公电母旗”。《元史》也说,电母旗上画一位女神,穿绣花的上衣、朱裙和白裤,两手运光。

于是,雷,有了情怀,也更走心。雷声带来变化,也带来希望。“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南宋诗人陆游《春晴泛舟》里的诗句,就展现了惊蛰日一到雷动风行、天开地辟、春意盎然的景象。

我们最喜爱的,就是雷作为正义之神的样子。

人间至味雷公菌

雷降临之时,大地也有欢腾的时刻。

最欢喜的,要数雷公菌了。作为真菌和藻类共生的复合体,雷公菌又称地皮菌、地踏菜、地耳、地衣、地踏菰等,她是伴雷而生的,常常是一阵惊蛰雷声过后、一场春雨止后,她就俏棱棱地冒了出来,在偏阴偏潮湿的地方,一片片、一丛丛,一路铺陈而去,煞为奇特。

那么,当春雷刚过,当春雨方停,让我们把暗黑中透出绿黄、与泡软的黑木耳相似的雷公菌一把一把地采起来吧。盈盈快乐,也从远古轻轻飘来,荡着诗意,唱着歌儿,似画一般,熨帖着我们的心。

采集时,更好是选择长在青石板上的,清洁干净。而且还要快快地采,因为待天空放晴、太阳一晒,地皮菌就会很快变得面目全非。兜着雷公菌回家,轻轻细细地洗净,做汤、炒蛋,味道都是好极了。

雷公菌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据记载,人称“葛仙公”的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64)隐居时,因缺粮曾采雷公菌为食。葛洪后 *** 入朝,将该品献给皇上。当时正好太子体弱多病,食用后,身体迅速康复。皇上以为他进贡的是灵丹,就赐名“葛仙米”。清朝医药学家赵学敏(约1719-1805)的《本草纲目拾遗》有“葛仙米”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 *** ,此米随流而出,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干则以水浸之,与肉同煮,作木真味。”《梧州府志》也记曰:“葛仙米,出勾漏草泽间。采得曝干,仍渍以水,可作羹入馔,味甚鲜。原非谷属,而以象形,故称米尔。”

雷公菌的美味深得人心,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403-444)等编撰的《世说新语》里就有类似故事:“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羮、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菰菜羮、鲈鱼脍”,是吴中的两道名菜,因为想念家乡的两道菜,连官都不做了,张季鹰堪称魏晋风度之典型。那么,菰菜羹到底是什么做的呢?

一般都认为,菰菜是茭白。但茭白更适合炒肉而不是做羹,而且,茭白的食用始于唐宋,在张季鹰的时代不太可能出现。再退一步讲,以现代人的口感,茭白做羹味道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当今学者考证认为,菰菜羹其实就是地皮菌羹。依据之一是南北朝梁时期学者宗懔(约501-565)撰写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其中“九月九日事”载:“菰菜,地菌之流,作羮甚美;鲈鱼作脍,白如玉,一时之珍。”如此诱人美食,难怪张季鹰想辞官。不过,雷公菌性味偏寒,赵学敏说她“性寒不宜多食”。

除了是美食,雷公菌还有药用价值。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说她“明目益气,令人有子”,宋代《太平圣惠方》也说她“养血、止血、养胃、清心”。清代医家龙柏的《脉药联珠药性考》赞她:“久食色美,益精悦神,至老不毁。”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雷公菌含有一种可以抑制人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成分,能够防治阿尔兹海默症。

人们对雷的敬重里,也包含了对健康与美味的热爱。

王磐和《野菜谱》

雷公菌还被明代散曲家、画家、医家王磐的《野菜谱》娓娓道来。

“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地踏菜即雷公菌。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被誉为“南曲之冠”。王磐少时薄科举,不应试,终生不愿入仕途。他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雅士歌咏诗吟,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虽也多闲适之作,但有部分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改变现实的愿望。例如,正德年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必吹喇叭,骚扰民间,王磐便作《朝天子·咏喇叭》讽之:“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王磐嗟叹百姓疾苦,当时,江淮之间连年水旱,灾民经常采摘野菜充饥,王磐担心百姓误食伤身,便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广泛采访有经验的农民,经过目测、亲尝、验证等,以文字、歌谣和手绘简笔画等相结合的形式说明野菜的形态、采集时间、食用 *** 、性味效用等,写成《野菜谱》,并木刻印刷,广为散发,以帮助灾民度过饥荒。《野菜谱》成书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分为序言和内容两部分,全书3000多字,收集了能度荒年饥馑的60种野菜的有关资料,是明代流传很广的一部救荒类书籍,在植物学史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最初的木刻本题名为《王西楼野菜谱》,在原著205字的序言中,王磐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良苦用心:饥荒之年,民不聊生,编撰此书,救民于水火之中。

王磐所接触的大多是江浙地区的植物,其他地方并不太多见,《野菜谱》所载的也大多是当时历史时期所生的植物,由于环境、气候等地理因素的改变,有一些植物至今可能已经灭迹。现代常见的蒲公英、马齿苋、野荸荠等还是列于其中。有意思的是,在全书60种野菜中,跟雷相关的就有两种,除了雷公菌之外,还有雷声菌。王磐为其配的歌诀是:“夏秋雷雨后,生茂草中,如麻菇,味亦相似。雷声菌,如卷耳;恐是蛰龙儿,雷声呼辄起。休夸瑞草生,莫叹灵芝死。如此凶年谷不登,纵有祯祥安足倚?”

雷声菌是怎样的呢?我查阅了各类古籍资料,均未发现有记载。后来,我在今人一些叙述中发现一种号称“雷打菌”的蘑菇,细长的模样,常于雷雨过后丛生。雷打菌可能就是雷声菌。

当然,促生“雷声菌”的雷,是夏秋之雷,不是惊蛰之雷。而这是无妨的。无论何时何地的雷,都令我们深怀敬意。

(原标题:雷动风行 春意盎然)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管弦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别不信,这道菜光听名字就口水涟涟

辣椒茭白炒肉丝 儿时记忆

By 猫妈Lyp

用料
  • 茭白红薯 4根
  • 辣椒 3根
  • 肉丝 100克
  • 味好美白胡椒粉 少许
  • 味好美生姜粉 少许
  • 味好美鲜辣粉 少许
  • 盐 少许
  • 生粉 1小勺
  • 欧福蛋白液 少许

做法步骤

1、肉丝加入味好美白胡椒粉、鲜辣粉、生姜粉、盐抓均匀上劲

2、加入欧福蛋白液、生粉搅拌均匀上劲

3、放入保鲜盒冷藏

4、茭白,辣椒洗净切丝

5、茭白用盐抓均匀,十分钟后洗净沥干水份备用

6、热锅冷油下姜片

7、下肉丝发白,装盘备用

8、热锅冷油下辣椒丝炒一分钟

9、下茭白、肉丝煸炒,放水烧二分钟,生粉。勾欠装盘。

10、可以配饭、面,满满的回忆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茭白这么做省油,吃着健康,味美鲜香很是下饭,吃多少都不腻

茭白,其实在我们老家这边不是叫这个名字的,但是具体叫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不过,我知道我们那边的说法是这食是发物,很多时候是不会多食的。

茭白以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誉为“水中参”,其质地鲜嫩,味甘实,被视为蔬菜中的佳品。茭白味甘、微寒;具有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的功效;还有补虚健体以及美容减肥的功效。

茭白无论是清炒或配肉一起炖都是相当好吃。最简单的清炒方式来烹调,不油腻,保留两种食材特有的清香味道,尽可能的保留营养素,口感清爽脆嫩。

食材:茭白,胡萝卜,五花肉

具体做法:

五花肉切薄片,把茭白和胡萝卜去外皮,切滚刀备用

热锅冷油,把油烧成七成热,放入蒜蓉煸香

放入五花肉炒至变色后倒入茭白和胡萝卜翻炒

出锅前放少许盐即可。

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但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烧之前建议锅中放入适量水烧开,把茭白放进去焯两分钟!

茭白属低热量、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以春、夏季的茭白质量更佳,营养成分最为丰富。茭白有清热解毒、解酒的功效。茭白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另外,茭白可软化皮肤表面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

双季茭白、茭瓜、禾笋、茭笋种植的时候,要如何去做田间种植管理

大家肯定有听说过茭白这种蔬菜吧,茭白,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嵩瓜,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小编昨天晚上才吃了茭白炒肉,吃起来口感也是非常清脆的,就像吃笋的那种感觉。其实茭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植物,特别是蛋白质在里面是非常多的,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一些药用的功效,所以现在有很多家庭都会去,在菜市场买一些茭白回来炒。那招牌在种植的时候关于他的田间管理,就是水肥这些方面我们要掌握哪些点呢?随江西任氏果业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任何一种植物,它生长的过程里面,幼苗期是非常重要的。茭白也是,在它们的幼苗期间,田间的管理是不可以被忽略掉的。把茭白定只好在田里之后,就不是不管不顾了,我们还要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如果是种植的一些茭白出现了分蘖的情况,就要格外注意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把它们梳理开来,把一些生长得非常密集的都清理一下。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如果我们对于这个情况没有及时管理,那么就会让田里面的养分消耗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后期,茭白肯定会生长的不够健全,我们种植的成本也会增加。除了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如果它生长的过程受到了一些阻碍,那么肯定产量也是会受到影响的。而对于一些生长不好的幼苗也要及时的拔掉,补上一些生长得健康的苗。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茭白它在生长的过程里,对于水分和肥料一定要做好。大家可能不清楚的一点是,茭白它是一种生长在田里面的蔬菜,所以这就表明在它们生长的过程中不应该让田里面的水过少。如果田里面出现干旱的情况,那么对于它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要观察田里面水位的变化,然后及时的添加一些水进去,能让它们更好的生长。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然生长在田里,但是它是一种生长能力非常强大的植物。而且在后期长出来之后它们的植株是非常高大的,所以就需要大量的肥料以供整个植株的吸收。我们前期除了要给田里施加一些底肥之外,但后期还要根据它的生长的不同,去做一些肥料的补充。每个地方种植茭白的品种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需求也是会跟着不同的品种和种植的环境不同,而有一些调整,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对茭白做一些养分的供给。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水田也是跟陆地上都有大量杂草生长的地方,一些水生的植物,它们都特别喜欢寄生在水田里面。如果我们前期没有做好一些除草的工作,那么之后等到茭白生长茂盛的时候再去做这些,就为时过晚了。特别是在水里面,其实它们生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数量也会很多。不仅会吸收掉田里过量的养分,而且对于茭白的通风透气也有一定的阻碍。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在除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机器需进行除草,而且还要做好当前的工作,我们耕田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新型的机器去进行。丰田不仅可以让图上的通透性得到增强,而且还能让田里面的一些肥料被不断的进行分解,让茭白能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根部也可以生长的更好,那么之后产量也有所提高。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前面已经说过了,它是一种非常高大的植物,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叶片不断的变老变黄的现象。它不像其他的植物,叶子枯黄了自己会掉。所以我们在后期就一定要自己对田里面枯黄的树叶进行剥除,否则让它们继续在田里面,会增加一些病虫害,而且也会影响茭白吸收田里养分。这些就是关于茭白田间的一些管理 *** ,我们可以看出来茭白在生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非常的费力的。但是我们如果要为了保证它的产量能得到稳定,质量能提高,所以在生长的过程里面田间管理一定要特别认真。

江西任氏果业双季茭白、茭瓜、茭笋、禾笋、髙瓜、高笋、高耙田间种植管理

吃起来像笋,却被誉为“水中参”,这种蔬菜你吃过吗

文|王吴军

茭白是水里生长的一种美味的菜蔬。刚采割的生茭白,味道鲜嫩无比而略带柔性,微甘中有一股细细的清香,有着自然的本味。

江南水乡,湖泊水泽很多,片片水田,葑草丛生,青翠葱郁,摇曳生姿,葑草之茂,极尽一时之风光。

其实,葑草就是茭白,又称为“菰”。《晋书》中说:“四面湖泽,皆是菰葑”。《晋书音义》中引《珠丛》中的说法是:“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江南人称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其实,“菰”就是菰根,也就是茭白,茭白是菰的根上的嫩茎,又称菰瓜、菰笋、茭瓜、茭笋,这就它的食用部分。

茭白吃起来和冬笋的味道很相近,这大概就是它又被称为“菰笋”的缘故吧。

带壳的茭白,碧青而秀颀,娉娉婷婷,仿佛是模样俊俏的小女子,娴静如娇花照水,美丽而不张扬。剥去数层的外壳,就能看到茭白的肉莹白如玉、清爽可人。生于水泽、长于旷野的茭白,也许是边生长边尽情用清水沐浴,才出落得如此碧青、质白、洁净、清雅,才格外惹人喜爱。

美食最要紧的是要保其真味,茭白正是能保其真味的美食,它的味道一个是真,一个是清,一个是朴。茭白的味道非常独特,入口甘甜,回味绵长,虽是素食,却让人能吃出肉的丰盈之味,却又清而不浓,香而不俗,清美的滋味后是绵长、甘甜的无尽回味,依稀弥漫着江南水乡的灵秀温润的味道。

茭白虽然是蔬菜,名声却很大,它和莼菜、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实在是人见人爱的一种尤物。

当年,留下“莼鲈之思”这段佳话的张翰其实首先想到的是清鲜美味的茭白,然后才是莼菜和鲈鱼。不知何故,历史却把茭白冷落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在江南水乡,茭白这一美食已经世世代代融进了市井生活中,人们每每根据各自的口味,用茭白烹调出各种美味。

喜欢清淡的人,常常把茭白丝或茭白片在沸水中焯一下,然后用葱油或香油进行清拌,一份冷盆佳肴就做好了,还有的人做成茭白炒毛豆,吃起来爽口鲜嫩,咸中带甘,最能显示其自然本味。

喜欢吃荤的人用茭白炒肉丝或炒雪里蕻,吃起来清香而有醇味,是夏日里的佐餐佳品。

也有人把茭白切成斜刀块,用油红焖,吃起来却清清爽爽,一点也不腻,软嫩可口。

茭白还可以用来做汤,用茭白片做成的肉丝汤,肉的腻味尽解,清气扑鼻,醇厚中平添了些许的清美。

茭白红烧肉也是一道美味,茭白一经渗入肉味,虽然是蔬菜,吃起来却不像蔬菜,说是荤菜吧,又格外清香,真是意外之味,风味独特,深得荤素二味相和之妙,叫人不忍放下筷子。

宋朝大诗人陆游平生喜欢吃素,茭白就是他的心爱之物,然而,陆游没有为茭白留下几首好诗,真是非常可惜。

新采的茭白切成丝,用来炒鸡蛋,这道菜看上去极美,白是象牙一般的白,黄是柠檬一般的黄,二色相映,意趣盎然。吃上一口,蛋中的茭白熟中带生,鲜洁中弥漫着清味,确是渐近自然的至美菜肴。

酒焖茭白、虾子茭白、香糟茭白等菜肴都是百吃不厌的美味,色白质嫩、清甜香糯的茭白是小酌或聚餐时的佳馔,独领 *** ,受人青睐。

茭白是家常菜蔬,没有富贵之气,只是它因为色泽清雅,而且生于水中,水的灵气使它出落得鲜嫩水灵,惹人喜爱。而且,茭白被誉为“水中参”,味甘、微寒,具有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的功效,还能补虚健体、美容减肥,实在是难得食医同用的美味佳品。

清朝文人李渔曾说:“蔬食之美,一在清,二在洁。”茭白形质清雅而洁净,足以担得起李渔所说的蔬食之美。李渔还说:“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茭白绝对是最接近于自然的菜蔬中的上品。

茭白是鲜美的,它的鲜美里,似乎饱含着谁的一帘期许,细细品味,有美食的佳味,也有绝妙的诗意。在这喧嚣的尘世中,面对着肉质莹莹而又味道鲜美的茭白,不经意间,心中就会漾起柔柔的涟漪,涟漪无声荡漾,茭白的鲜美之味在唇齿间悄然弥漫,令人无比沉醉。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标签: 茭白 名字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