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次体检都不敢看指标
忽高忽低的箭头
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让我们异常紧张
作为体检报告上的经常出现的
血脂异常指标
血脂一直降不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降血脂呢?
一起来看~
01
血脂一直降不下来会怎样?
血脂水平降不下来,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也就容易形成斑块,当斑块脱落以后,就会逐渐地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在什么地方,就会给那个地方带来沉重的“打击”。
血脂高的危害非常大,长期的血脂高很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如果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甚至引起闭塞,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甚至有可能导致心肌坏死,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导致脑血管动脉硬化,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狭窄引起脑缺血发作,再就是引发脑血栓形成,甚至脑梗死。
如果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还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另外,长期的血脂升高,还有可能会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有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除此之外,血脂一直降不下来,对肾脏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损伤,主要是肾脏工作也需要较多的血液供应,而肾动脉硬化容易导致肾脏供血不足。没能得到充足血液供应的肾小球,功能变差,肾脏负担增加,时间久了,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肾病。
除了肾病,也要小心血脂高连带出血糖高的问题,血液的黏稠度上升,对于本身血糖就高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更加容易引发并发症。
02
血脂降不下来
这4种食物要忌口!
1.脂肪高的食物
血脂高的人群不能吃含有脂肪高的食物,比如肥肉等。
2.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也是油脂含量很高的食物,对于血脂高的患者,食用过多动物内脏,不仅会引起血脂上升,还可能会出现尿酸增高。
3.酒精
酒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因此对于本身血脂高的患者,要限制酒精的摄入。
4.含糖分高的食物
比如糖果、哈密瓜等,多是因为血脂高的人群,由于脂肪组织吸收糖的速度很快,不能代谢的糖分会转化成甘油三酯储存,从而导致机体内的血脂含量增加,使血脂高的情况加重。
5.含盐多的食物
患有血脂高的人群不能吃含盐多的食品,比如:腌制物、腊肉、咸菜等,因为长时间、大量的吃含盐分多的食物,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
03
饮食控血脂
建议做到3点
1、少吃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可以这样做:做饭时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少吃油炸食品、糕点;少吃猪肉、牛肉等红肉,多吃鸡肉、鱼肉等白肉;全脂牛奶可以换成脱脂牛奶。
2、多吃植物固醇
多摄入植物固醇,体内的胆固醇就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控制血脂的效果。
一般的水果蔬菜中都含有植物固醇,不过植物油、豆制品、坚果含量更高。
不过要注意的是,坚果的脂肪和热量较高,不建议吃太多,每天一小把(25克左右)就可以。
3、多运动
规律且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使得蛋白酶的活性提高,达到降脂目的。
根据自身的情况,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爬山、打太极等。
学好营养知识,做自己的营养师,选择适合血脂高的人群食用的食物,让营养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更多营养师学习保安空详情,关注公众号:钰涵营养学校
血脂高 这几种食物一定要忌口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它们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血脂升高,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水平降不下来,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也就容易形成斑块,当斑块脱落以后,就会逐渐地形成血栓。
血栓比较容易在两处形成,一个是心脏,另一个就是大脑。这意味着,当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随之提高。
血脂高这几种食物要忌口
人体血液中的血脂有饮食和自身合成两种来源,当出现高血脂时,除了规范的治疗,饮食调整也非常重要。
血脂高的人,若不想血脂一直居高不降,下列食物要学会忌口——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研究表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
富含这两种物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脂以及五花肉、肥羊、肥牛等高脂肪的畜肉,和猪脑、猪大肠等动物内脏。此外,油炸食品、糕点等也往往含有较多饱和脂肪。
甜食
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增高,所以血脂高的人应限制蛋糕、甜饮料、冰淇淋、饼干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咸食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可使血管壁弹性降低,为高血脂的并发症埋下隐患。
要想控盐,不仅做菜要少放盐,放了鸡精、豆豉、蚝油、咸味的酱之后就别再放盐,还要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
此外,薯片、锅巴、蜜饯等零食,以及火腿、午餐肉、酱菜、咸鸭蛋等也要少吃。
酒
酒会对血管形成伤害,诸如啤酒之类的饮料又含有较高的热量,这一点对于血脂高的人来说,可能会更加容易给血管“添堵”。
血脂要定期检查
高血脂一般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关系较大,与体型没有必然关系。因此,无论胖瘦、年龄,都应该定期检查血脂水平。
尤其是当身体出现以下几个症状时,就是在提醒你去查血脂了:
△视力模糊、变差;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晨起后感觉头脑不清醒,午后易犯困;
△在角膜周围出现“角膜老年环”,遮盖住眼睛的前部,约1毫米左右;
△上下眼睑靠近内眼角处出现睑黄疣,质地柔软,呈黄色,边界清晰;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
如何预防高血脂
控制血脂的之一步就是“管住嘴”,下面这些进食原则,有助于控制血脂。
①烹调用油每天更好不超过25g,优选橄榄油、菜籽油,少吃肥肉或动物油脂、奶油;不吃或少吃甜食。
②适量进食水果,每天200~350g,坚果每日摄入10g左右。
③蛋白质食物以豆制品、去皮禽肉、鱼类、精瘦肉、蛋类为主。
④乳品类选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杂粮、蔬菜,可帮助减少脂肪的吸收。
⑤烹调方式以蒸、炖、煮、烩为主,少吃煎、炸食品。
来源: 吉林12320
高血脂变严重时,头部会给出"暗示",别不关心,莫要拖出脑中风高血脂的原因是脂肪转运或代谢异常,使得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主要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若高血脂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冠心病、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等。高血脂恶化时头部会有明显症状,不要太大意,以免拖成脑中风,再后悔已为时已晚。
高血脂严重时头部有哪些症状?
1、视力下降
高血脂病人若最近发现视力大幅度下降,看东西模糊,需警惕疾病恶化。因为随着血脂升高,血液中脂蛋白会从毛细血管漏出,只要侵犯黄斑就会让视力下降。
2、头晕和精神差
血脂进一步升高易引起头痛头晕且精神萎靡,因为血脂升高会使得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其主要特征是早起后头晕,下午或晚上后有所缓解。
3、听力变差
高血脂病人若感觉听力明显变差,极有可能是血脂急剧升高。因为血脂易沉积在耳朵内部,增加过氧化脂质,损伤内耳细胞,进而导致听力变差。
4、睑黄疣
高血脂严重时眼睛周围会有黄色的疣体,就如同米粒大小一般,呈现黄白色。
如何降低血脂?
1、正确用药
每个高血脂病人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因不同,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用调脂药物前应如实告诉医生自己正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每3~6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病病人。
2、调整饮食
多吃含镁食物,因为镁能协助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心脏,可以从各种杂豆类、坚果和绿叶蔬菜中获取。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高糖饮食不仅仅引起身体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也会使得多余糖分转化成脂肪堆积,不妨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多吃含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及豆类等,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3、运动
一周至少有5~6次运动,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多运动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脂肪,有效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4、戒掉坏习惯
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降低好胆固醇水平,提高患冠状动脉疾病几率。尤其是高血脂患者,吸烟可伤害动脉血管内皮,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每天保证有足够睡眠,中午有30分钟的时间午休。吃饭时间跟睡眠至少间隔3~4个小时,若睡觉前非常饥饿可以选择低热量、高饱腹感的食物,如黄瓜或西红柿。
温馨提示
并不是每一个高血脂患者都必须吃药,即使用药也要做好生活干预,远离高胆固醇和高热量食物如动物内脏、奶油和含糖饮料以及动物脂肪等。必须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及时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保持心情舒畅。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高血脂的5大饮食误区很多人中招参考资料:
1、《高血脂变严重时,头部会给出"暗示",别不关心,莫要拖出脑中风》,瑞瑞panda,02-19
2、《临床上最有效的14个降脂 *** ,帮到每一个血脂偏高的人》,生命时报,2019-05-29
高血脂症患者越来越多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脂症总体患病率高达 35.6%。高血脂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的两倍。因此,高血脂的人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脂指标。除了药物和运动,饮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专家发现大家在饮食方面有几个很大的误区。
误区一
完全戒掉鱼肉蛋奶
许多人发现自己患有高血脂后,开始避免吃肉和鱼类,甚至只吃清淡的蔬菜和粥。
虽然摄入的脂肪量有所减少,但是蛋白质也大幅度下降,这会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缺乏蛋白质会影响正常的血脂代谢。
正确的饮食策略应该是在保持总热量不超标的情况下,限制摄入“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研究表明,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那么如何保证蛋白质摄入的同时减少“坏脂肪”呢?
⒈可以食用瘦肉,例如猪、牛、羊的瘦肉(例如里脊),去皮的禽肉,以及鱼、虾等。
但是应该避免选择含有大量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肉类,例如五花肉、排骨、雪花牛肉等。
⒉如果不喜欢吃肉,应该关注摄入豆腐、豆干、牛奶、坚果等食物,以补充蛋白质,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
⒊在烹调食物时,可以适量添加油,建议使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油瓶,每天摄入的油量不应超过25克。
⒋可以适当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每天摄入一些坚果,每周至少摄入两次鱼,如果无法做到,可以考虑 DHA、EPA 补充剂,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误区二
只顾控油,忽视糖分
当人们发现自己患有高血脂时,很多人害怕吃肉,而将含有大量添加糖分的食物作为替代品,这是非常错误的。食用过多的糖分同样会导致血脂升高。
一项研究包括6113名成年人,发现当摄入的添加糖占每日总能量超过5%时,人体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降低,而总甘油三酯则会增加。另一项研究发现,当每日总能量中的添加糖达到17%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上升。
老年人常喜欢食用一些食品,但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许多隐形添加的糖分,比如奶味饼干、红豆糕、绿豆糕、杂粮糊、粗粮饼干、果脯、蜜饯、水果干、水果味麦片、含糖的酱菜和带糖衣的坚果等。
其中有些食品可能会标榜不含蔗糖,但实际上却添加了其他类型的糖,如麦芽糖、果糖、葡萄糖和看似健康实则是精制糖的“海藻糖”。
如果食品的配料表中前几位出现了以下成分,更好不要食用:
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海藻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冰糖、红糖、赤砂糖、黄糖、黑糖、绵白糖、果糖、糖粉、麦芽糖、饴糖、糖蜜、枫糖浆、玉米糖浆、龙舌兰糖浆、玉米糖浆固体、结晶果糖、转化糖浆、蜂蜜和浓缩果汁。
误区三
不吃主食
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分泌,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这确实会对血脂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完全避免主食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通常饮食中热量过高的人来说,短期内避免主食可能会改善血脂水平,但是长期来看,这样做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能量不足、疲劳易怒、代谢率降低、身体虚弱等等。
必须要摄入主食,但应提高主食的膳食纤维含量。这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如果消化功能正常,且没有营养不良或消瘦等问题,可以将主食的一半以上换成全谷物,例如糙米、燕麦、藜麦、薏米、黑米、大麦仁、荞麦仁、青稞等。
误区四
不限制胆固醇
有人认为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由身体自行合成,与摄入的食物无关,因此不需要过于关注食物中的胆固醇。虽然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或许正确,但是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限制摄入的胆固醇量仍然非常必要。
据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出,高脂血症人群每日摄入的胆固醇量应少于300毫克,而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的摄入量则应少于200毫克。
为避免超量摄入,高血脂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和动物脑。比如猪脑中的胆固醇含量就非常高,只有10克就含有 257 毫克的胆固醇,而100克的鸡肝中则含有356毫克的胆固醇。即使摄入量稍有增加,也会容易超标。
对于鸡蛋,一颗鸡蛋就含有接近200毫克的胆固醇,因此高血脂患者每天更好只食用一颗。
误区五
高血脂患者不能饮茶
实际上,高血脂患者可以适量饮茶,尤其是绿茶。
根据2011年—2018年发表的11项关于绿茶、红茶或两者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的研究综述发现,绿茶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红茶的效果可能不如绿茶显著。
不过,建议高血脂患者喝淡茶,因为浓茶中 *** 含量可能过高,过量摄入 *** 会引起血压和血糖升高,可能会诱发心率加速、心悸等症状。
相比之下,喝太多咖啡确实对控制血脂不利。
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饮用6.1杯未经过滤的咖啡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喝经过过滤的咖啡则没有这个问题。
普通速溶咖啡或挂耳咖啡等是过滤过的,但在咖啡店购买的大多数咖啡则未经过滤,所以高血脂患者应该控制饮用量,每天不要超过2杯为宜。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血脂高,食物分等级吃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教授 孙建琴
前不久发布的《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显示,血脂异常成为北京市居民健康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更高的一项。其实不仅北京,各地血脂高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孙建琴教授介绍,血脂升高会增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除了听从医生建议服用相关药物外,血脂异常患者还需要遵循合理的膳食模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日常食物划分为尽量不吃、 *** 吃、经常吃三大类。
尽量不吃:含大量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膳食脂肪的种类跟血脂健康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可通过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对血脂起有益作用。因此,血脂高的人群应该尽量不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肥肉、动物油脂、鸡皮、鸭皮以及植物油中的棕榈油、椰子油等。此外,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也应尽量不吃,这类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会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反式脂肪酸高的食物有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及用氢化植物油加工的各种糕点、饼干等。
*** 吃:富含胆固醇、添加糖的食物以及精制主食。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最新版膳食指南都去除了对胆固醇每日摄入量的限制,但血脂高的人还是应当适量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量。血浆总胆固醇轻度升高者,建议膳食胆固醇每天摄入量小于300毫克(差不多为一个鸡蛋含有的胆固醇量);中重度升高者,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应小于200毫克,可以只吃一半蛋黄或者不吃。动物内脏如肝、肾等胆固醇含量非常高,建议高脂血症患者浅尝辄止。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时,多余的能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摄入的添加糖过多时,会在体内直接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增加血脂异常风险。高脂血症患者应严控膳食中添加糖的摄入量,尽量少吃甜品,不喝甜饮料。适当控制精制主食如馒头、白米饭、面条和白面包的摄入量,建议把主食部分或全部换成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荞麦、小米等。由于全谷物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有利于血脂健康。
经常吃:4类有助降血脂食物。一是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这些物质能通过各种方式有效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建议每天摄入蔬菜500克左右,水果350克左右。二是大豆及其制品。研究显示,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大豆异黄酮等,增加摄入有利于降低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三是深海鱼类。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肝内脂质和脂蛋白合成,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建议每周吃两次或以上。四是坚果类食物。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坚果可改善血脂异常,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坚果脂肪含量高,不宜过量摄入,每天10克左右即可。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高血脂不吃蛋黄、糖尿病不吃水果…这些饮食忌口,究竟是真还是假一般患有某些疾病时,医生常常叮嘱需忌口的食物,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能吃辛辣 *** 食物、腹泻者不能吃生冷寒凉食物……。民间有很多关于疾病的忌口传言,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常见疾病的饮食忌口是真还是假?
1、高血脂不能吃蛋黄
不可否认,蛋黄属于高胆固醇食物,不过吃蛋黄几乎不会影响体内胆固醇水平,所以高血脂患者可以适当吃蛋黄,但一周不能超过三个。同时远离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奶油动物内脏和人造黄油等。
2、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只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就可以选择低糖水果,如樱桃、草莓、苹果和柚子以及柑橘等,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间,同时控制量,不能超过200克。吃完水果后应适当地减少相应的主食摄入量,避免热量摄入超标。
3、泌尿结石患者不能吃豆腐
泌尿结石患者可以吃豆腐,能为身体补充钙元素。若体内缺钙会使得骨骼过度脱钙,反而诱发或加重结石,不过服用钙片应谨慎。
4、高血压患者不能吃西柚
西柚中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吃,不过应该跟降压药隔开两个小时以上。因为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物质,可能增加血液中药物浓度,易引发低血压。
5、湿疹患者不能吃牛肉和羊肉
其实大部分湿疹无需过分忌口,若反复出现湿疹还需去医院做检查,找到过敏原后再忌口。也可以每天记录饮食,若某种饮食让病情加重就应该忌口。有些湿疹患者因为过度忌口而使得体内缺乏能量和蛋白质,造成营养不良,反而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6、长痘痘后不能吃辣椒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吃辣椒可加重痘痘。高糖分和高脂肪饮食才是导致痘痘的主要因素,因为这种饮食结构可 *** 皮脂腺过度分泌。
7、乳腺疾病患者不能喝豆浆
有些人认为乳腺疾病患者不能喝豆浆,不然会诱发乳腺癌,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豆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激素,并不等于雌性激素,更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
8、甲状腺疾病患者不能吃碘盐
确实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碘盐;不过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还需去医院做甲功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到底是限碘还是加碘。
9、手术后不能吃海鲜
只要对海鲜不过敏,手术后可以适当吃海鲜,如贝壳类、海鱼和海虾等,其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和锌元素,能促进伤口愈合。
温馨提示
由此可见,即使患病也没有太多的饮食忌口,盲目忌口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病情恢复不错,甚至让疾病进一步恶化。平时应注意营养均衡和全面,多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合理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不可挑食偏食。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高尿酸人群,尽量少碰这3种水果,建议了解下#健康迎新年#
导语: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患者已高达2亿人,可能多数人对高尿酸并不了解,即便查出患上高尿酸,也不知该如何缓解。
甜点尿酸升高后,我们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缓解,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吃水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殊不知对高尿酸患者而言,以下这几种水果不宜多吃。
01
尿酸高的人,这三种水果尽量少碰,你是否知道哪三种呢?来看看吧
1、脐橙
脐橙吃起来鲜嫩多汁,营养价值丰富,因此深受人的喜欢。
我们可以将脐橙榨成汁,技能止咳润肺,又能为身体补充水分。但高尿酸患者却不能吃太多脐橙,脐橙的糖含量偏高,高尿酸患者进食后不利于尿酸排出体外,反而会让尿酸浓度增加,不仅不能降低尿酸水平,还容易让尿酸值升高。
2、葡萄
葡萄的口感酸甜深受,人们喜欢,女性朋友适当吃葡萄,还能达到延缓衰老和美容养颜的作用,而且葡萄中的营养元素较多,既能为肌肤补充水分,又能让正状态看上去更好。
葡萄也属于高糖类水果,高尿酸患者常吃葡萄容易加重肾脏负担,也不利于尿酸排出体外,容易让体内尿酸含量增强。
3、苹果
苹果是生活中出镜率较高的水果,人们常说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由此可以看出苹果的营养成分是比较高的,也极其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但高尿酸患者却并不适合吃苹果,因为苹果中含有果糖成分,每100克苹果中的含糖量大约在5克到6克左右,尤其是本身就患有痛风的患者,吃完苹果后还容易让果糖转化为嘌呤,导致尿酸不受控制。
02
如何避免尿酸升高?
1、补充水分:平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2、注意饮食:适量食盐 避免辛辣;
3、低脂肪饮食:高尿酸患者大多都有高脂血症,所以要以低脂肪饮食为主,避免摄入脂肪含量偏高的食物;
4、蛋白质:高蛋白饮食容易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高,也容易增加尿酸前体,也要避免;
5、碳水化合物: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能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使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增加;
6、适当饮用红洒
现代研究表明,适当饮用红酒能降低体内的尿酸含量,每天至少喝一杯红酒的人尿酸值会更低,由于红酒还能达到抗氧化和降血脂的效果,因此适当喝红酒的确能给身体带来好处。
03
哪些人更容易患高尿酸?
之一类:中年男性
痛风患者多数为男性,男女患病比例为5,到28:1。这多半与激素水平有关,尤其是中年男性,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规律,患痛风的概率也会加大。
第二类:中年女性
虽说中年女性比中年男性患痛风的几率要低,但女性过了50岁后,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卵巢功能不断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也容易加大患痛风风险。
第三类:肥胖的人
肥胖人群更容易患病,身材肥胖人群容易有代谢综合征,也容易患上三高类疾病,因此很容易让体内尿酸值超标,加大患病风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喜欢可以关注小编,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愿您身体健康又逍遥,下期再见。
高血脂的5大饮食误区很多人中招高血脂症患者越来越多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脂症总体患病率高达 35.6%。高血脂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的两倍。因此,高血脂的人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脂指标。除了药物和运动,饮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专家发现大家在饮食方面有几个很大的误区。
误区一
完全戒掉鱼肉蛋奶
许多人发现自己患有高血脂后,开始避免吃肉和鱼类,甚至只吃清淡的蔬菜和粥。
虽然摄入的脂肪量有所减少,但是蛋白质也大幅度下降,这会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缺乏蛋白质会影响正常的血脂代谢。
正确的饮食策略应该是在保持总热量不超标的情况下,限制摄入“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研究表明,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那么如何保证蛋白质摄入的同时减少“坏脂肪”呢?
⒈可以食用瘦肉,例如猪、牛、羊的瘦肉(例如里脊),去皮的禽肉,以及鱼、虾等。
但是应该避免选择含有大量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肉类,例如五花肉、排骨、雪花牛肉等。
⒉如果不喜欢吃肉,应该关注摄入豆腐、豆干、牛奶、坚果等食物,以补充蛋白质,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
⒊在烹调食物时,可以适量添加油,建议使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油瓶,每天摄入的油量不应超过25克。
⒋可以适当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每天摄入一些坚果,每周至少摄入两次鱼,如果无法做到,可以考虑 DHA、EPA 补充剂,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误区二
只顾控油,忽视糖分
当人们发现自己患有高血脂时,很多人害怕吃肉,而将含有大量添加糖分的食物作为替代品,这是非常错误的。食用过多的糖分同样会导致血脂升高。
一项研究包括6113名成年人,发现当摄入的添加糖占每日总能量超过5%时,人体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降低,而总甘油三酯则会增加。另一项研究发现,当每日总能量中的添加糖达到17%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上升。
老年人常喜欢食用一些食品,但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许多隐形添加的糖分,比如奶味饼干、红豆糕、绿豆糕、杂粮糊、粗粮饼干、果脯、蜜饯、水果干、水果味麦片、含糖的酱菜和带糖衣的坚果等。
其中有些食品可能会标榜不含蔗糖,但实际上却添加了其他类型的糖,如麦芽糖、果糖、葡萄糖和看似健康实则是精制糖的“海藻糖”。
如果食品的配料表中前几位出现了以下成分,更好不要食用:
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海藻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冰糖、红糖、赤砂糖、黄糖、黑糖、绵白糖、果糖、糖粉、麦芽糖、饴糖、糖蜜、枫糖浆、玉米糖浆、龙舌兰糖浆、玉米糖浆固体、结晶果糖、转化糖浆、蜂蜜和浓缩果汁。
误区三
不吃主食
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分泌,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这确实会对血脂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完全避免主食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通常饮食中热量过高的人来说,短期内避免主食可能会改善血脂水平,但是长期来看,这样做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能量不足、疲劳易怒、代谢率降低、身体虚弱等等。
必须要摄入主食,但应提高主食的膳食纤维含量。这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如果消化功能正常,且没有营养不良或消瘦等问题,可以将主食的一半以上换成全谷物,例如糙米、燕麦、藜麦、薏米、黑米、大麦仁、荞麦仁、青稞等。
误区四
不限制胆固醇
有人认为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由身体自行合成,与摄入的食物无关,因此不需要过于关注食物中的胆固醇。虽然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或许正确,但是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限制摄入的胆固醇量仍然非常必要。
据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出,高脂血症人群每日摄入的胆固醇量应少于300毫克,而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的摄入量则应少于200毫克。
为避免超量摄入,高血脂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和动物脑。比如猪脑中的胆固醇含量就非常高,只有10克就含有 257 毫克的胆固醇,而100克的鸡肝中则含有356毫克的胆固醇。即使摄入量稍有增加,也会容易超标。
对于鸡蛋,一颗鸡蛋就含有接近200毫克的胆固醇,因此高血脂患者每天更好只食用一颗。
误区五
高血脂患者不能饮茶
实际上,高血脂患者可以适量饮茶,尤其是绿茶。
根据2011年—2018年发表的11项关于绿茶、红茶或两者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的研究综述发现,绿茶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红茶的效果可能不如绿茶显著。
不过,建议高血脂患者喝淡茶,因为浓茶中 *** 含量可能过高,过量摄入 *** 会引起血压和血糖升高,可能会诱发心率加速、心悸等症状。
相比之下,喝太多咖啡确实对控制血脂不利。
研究发现,平均每天饮用6.1杯未经过滤的咖啡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喝经过过滤的咖啡则没有这个问题。
普通速溶咖啡或挂耳咖啡等是过滤过的,但在咖啡店购买的大多数咖啡则未经过滤,所以高血脂患者应该控制饮用量,每天不要超过2杯为宜。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服药期间应远离柑橘类水果来源:【中国食品报】
柑橘类水果色泽诱人,普遍带有水果的芬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正在服用他汀类或降压药物的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远离此类水果。
柑橘类水果对心脏友好
近期,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多用途队列研究表明,平时多吃以柑橘类为首的富含类黄酮的水果,可降低2成以上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研究小组以8.7万名年龄在45—75岁之间、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中老年日本居民为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平均为期13.2年的追踪调查。该研究将每100克中含有50毫克以上类黄酮的水果定义为“富含类黄酮”的水果,其中包括苹果、梨、柑橘类(橘子、柚子等)、草莓、葡萄等,并根据日均摄取量将参试者分为5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摄入量最多组与最少组相比,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降低了22%,其中柑橘类水果效果最为显著,摄入量最多组的发病风险降低了24%,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
服药的三高人群要远离
在多种柑橘水果中,西柚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特别警告:西柚汁会抑制CYP3A4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药物过多或过少地被人体吸收。
药物过多进入血液,可能达到常规剂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容易引起副作用;而药物过少地进人体内,达不到起效剂量,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容易延误治疗,造成疾病加重。在常见的药物中,降脂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免疫抑制剂都会和西柚汁发生反应。
生活中,很多血脂高和心脑血管病风险高的人都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药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可以减少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然而,包括柚子、橘柚、酸橘、酸橙等在内的西柚类水果会影响他汀类药的代谢,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叫作呋喃香豆素的物质会与有些他汀类药物竞争CYP3A4酶,使他汀药的代谢被抑制而变慢,血液中他汀含量就会升高,导致他汀药的副作用增加。由此可见,服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或洛伐他汀中的任何一种,要避免吃柚子、西柚、橘柚、酸橘、酸橙及饮用西柚汁和柚子汁。
甜的橘子和橙子不会影响他汀药的代谢,柠檬虽然很酸,也不影响他汀药的代谢。并非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会受到西柚类的影响,会受到影响的有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因为西柚类水果会干扰这3种他汀药的代谢酶,可加重肌肉毒性的风险。而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则不受西柚类的影响,可适当食用。
同时,因为西柚和柚子因为富含钾离子,若是在服用降压药前后不久又服用柚子或柚子汁,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所以服用降压药的人群也要谨慎食用西柚和柚子这类柑橘类水果。
(来源:医学界肾病频道)
《中国食品报》(2022年07月06日03版)
(责编:罗 晨)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人到中年,若想控制好血脂,尽量少吃这3种水果到了中年阶段身体逐渐衰老,许多健康问题悄悄出现,如果可以正确应对,了解疾病有效预防 *** ,才能健康无忧。而许多人在中年阶段血脂水平超标,出现高血脂这种情况,血液会逐渐变得粘稠。要了解调节血脂,控制体重有哪些好的方式,坚决做好。当然,水果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否则某些水果摄入过量,血脂也会悄悄变化。
1、牛油果
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水果就一定健康,可以提供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达到提高抵抗力,促进肠道蠕动的目的,却不知道并非所有的水果都适合大量吃,其中牛油果少吃为好。
牛油果虽然有丰富营养可以提供,但应该建立在身体适应的情况下才能吃,有的人已经发胖,血液有粘稠的倾向,大量吃牛油果,这种水果主要的特点是含有脂类物质,如果依然提供太多脂肪,在饮食其他方面也没有注意,平时运动量很少,这些脂肪提供又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其消耗,利用,会逐渐影响血脂水平。
2、榴莲
上了年纪不少人慢性疾病来袭,血脂超标后经过检查会发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超标,而这些情况会给血管带来伤害,甚至带来并发症。在生活中尽量不要吃太多榴莲,榴莲属于性质温和的水果,已经上火了,吃太多榴莲会加重症状。
另外,榴莲吃起来软糯香甜,主要是含有丰富糖类物质,而糖类物质过量摄入不良后果是逐渐发胖,血糖不稳定,严重时还会悄悄加速高血脂到来,这部分能量提供太多,但平时消耗能量的途径不多,久而久之会失去平衡造成营养过剩。榴莲虽然好吃,有丰富营养物质可以获取,但不能过量摄入。
3、荔枝
许多人爱吃荔枝,觉得荔枝酸甜可口,多吃荔枝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增强抵抗力之外发挥良好的抗氧化功效,因此在荔枝盛产季节把它当饭吃,每天都吃大量荔枝,除了容易上火,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甚至让糖尿病有机可乘。
荔枝之所以不能吃太多,主要是糖分含量丰富,作为高糖水果代表,如果没有控制好摄入量,一样会带来诸多影响。
由此可见,想要调节血脂,中老年人群应该饮食恰当,以上这些类型的水果不要过度依赖,当然,配合其他良好习惯调节,才能实现稳定控制血脂的目的,包括远离烟酒、加强锻炼、少吃高热量食物等。